旅游文化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19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1

[关键词]民族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65-03

[作者简介]谢维光(1978-),男,黑龙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杨光(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史;刘彦亮(1979-),男,天津武清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e108)。一、民族旅游与文化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成为散发迷人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异地文化渐渐流入旅游地,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这样旅游地居民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其行为和意识受文化漂移、文化涵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并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旅游地文化变迁分为良性变迁与负态变迁两类。良性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整体优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趋向协调并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旅游地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和家庭凝聚力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等。负态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异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相互冲突并导致文化系统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贫富差距扩大、不良生活方式蔓延;旅游地本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传统观念沦丧,道德标准扭曲;人际关系恶化;崇洋或盲目排外等。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落后,文化结构简单、原始脆弱,本土文化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由于过度追求比较显性的经济效益,忽视比较隐性的社会效益,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地原生文化失真化、空心化、舞台化和商品化问题严重。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民族旅游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化正向变迁成为相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课题。

二、发展民族旅游需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1.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

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经济。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言,民族地区在传统经济上所保留的小生产经济的生产、生活和风俗是他们不熟悉或久违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于是,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便与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交往及开发的潮流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在小生产经济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是要放弃的,不可能用某种封闭的形式或以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将一个民族聚居村落作为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其实,一旦将民族生活与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投入旅游开发时,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就已经被现代经济打破。而且,民族是变化发展的,民族地区有发展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共享世界现代文明科学进步成果的权力。

2.“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自民族的自觉,来自民族的自身造血。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不是来自民族旅游,也不是来自市场经济,而是来自民族自身。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与民族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直接相连的,然而,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缺乏与外界交流状态下形成的,随着封闭环境的逐渐开放和与外界交往不断增多,保持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挑战。

民族地区需要从民族文化原真传承走向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承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智慧,并将之融入民族文化中,作为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能力,追求在现代民族旅游经济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既传承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推动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3.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初期,少数民族群众、开发商、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利益。面对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最根本的保护者就是民族自身。民族地区要从自发到自觉,从自觉到创新,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的觉醒,政府对旅游开发损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也很难掌控。因为,民族文化的根本是民族属性,需要各民族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坚守民族文化最根本的民族属性,学会在发展中吸收新经济与新文化养分来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愈来愈证明,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旅游的价值与重要性。民族靠文化存在,民族旅游也是靠民族文化存在。然而,民族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将触及民族文化,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或毁损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旅游的来临,是主动,还是被动,就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毁损。主动对接民族旅游发展,民族文化就得到自觉保护,就会获得发展。被动进入旅游业,民族文化仓促应对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就容易受到毁损。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良好的民族文化保护会带来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滞缓民族旅游的发展。太多民族文化因旅游而被破坏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更坚信要正视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双重作用,推动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4.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

发展民族旅游产业,跟随而来的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市场化。面对旅游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原则,一是迎合旅游市场,二是引导旅游市场。

在迎合市场原则下,民族地区的一切环境、民居、饮食以及文化都有可能被开发为旅游产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就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将民族自身及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商品化处理,而且要做到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于是,一系列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问题就必然会带给民族地区,如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雷同化、格式化、庸俗化,民族群众也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由纯朴善良变得斤斤计较。

面对旅游市场,面对游客,民族地区不应是被动的,而需要认识旅游市场规律,学会利用和控制旅游市场,不要被旅游市场所左右,成为旅游市场的附庸,同时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引导旅游市场,就是发挥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引导市场去欣赏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科学利用市场的经济原理,既收获市场效益,又收获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三、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正向变迁的途径

1.着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应是民族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陈出新。“传承”不仅基于原民族文化基础,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还需进行吐故纳新和扬弃。民族文化传承的着眼点是民族集体的认同,不受市场交易原则的束缚。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对民族群体文化进行传习和教育。

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保守传统或甘居落后,而是使民族求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正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带给民族旅游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效益。正是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原始、纯真和生动,传承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根基。

2.恪守民族文化“原真”

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根本在于核心文化的区别,即一个民族总是能在核心文化上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核心文化的本质就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关系,就是在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原真性,在民族文化原真性原则下的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与竞争力来源于原真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源于传统的耕作、放牧、渔猎等多类型的民族生产和生活,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的民族文化形态。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直白地展现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民族生活的原始性,更不能以所谓的“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原始与落后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不能为了取悦游客而任意混淆民族文化间的区别。

恪守民族文化“原真”,不等于抱残守缺,更不等于固步自封,将民族隔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事业中,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要获得民族旅游的发展,还要传承民族历史的辉煌,创造民族未来的辉煌。

3.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市场中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民族旅游创

新发展的基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在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形成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因此,民族旅游产品中的原真性,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有现代社会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以原真性为要求的民族旅游规划,需要进行现代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创新。

创新民族旅游可以将隐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形象化或符号化,通过旅游策划,让游客感知民族所特有的原真文化。民族地区一定要始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的大潮中,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旅游,使民族获得新发展。民族旅游创新应基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进行民族原生文化的凝炼。民族旅游创新不能违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否则民族旅游创新就与伪民族文化、假民族文化别无二样。

[参考文献]

[1]GosslingS.Human-environmentrelationswith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1999.

[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29).

[4]谢红勇.基于保护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旅游[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构成;培育

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发展浪潮的兴起,民族地区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并积极培育。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不为多见。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两位教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研究层面形成了资源观、能力观、知识观、系统观和文化观等几种观点。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特征,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界定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高层次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显着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顾客需要,最有效地向顾客提供价值和使用价值。(2)独特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竞争优势。(3)整合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业对内在旅游资源等整合的基础上,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形成的。(4)长期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5)动态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可以长时间地拥有和保持,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方式需要随着旅游者市场状况变化而变化。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层面。核心资源是土壤、核心能力是树根,核心资源经由核心能力的整合,培育出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展现,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体现,以核心产品为主干,结出硕果累累的最终产品。

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主要指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能为区域旅游发展带来独有的、难以模仿和转让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它是构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核心能力是利用核心资源,能给区域创造具有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核心产品的关键性能力。核心产品实际是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价值。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来探讨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游客看的是文化,并且希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大多也存在较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型吸引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特定的当地民族赋予一定的本民族的社会含义,也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

民族文化具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服饰。服饰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有形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没有哪两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完全相同,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服饰亦相异甚远,可以说到底有多个款式的民族服饰将是一个难以完全统计的数字。(2)区域环境根植性。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联系。即使是同一民族,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这使民族文化牢牢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地区,不能脱离本身的存在环境。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合力。其主要表现为:(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指民族地区协调其控制的各种旅游生产(服务)资源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技能,即对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方法、技巧和手段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包括核心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但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还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等非技术的创新能力,如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旅游的发展是置身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的。民族地区旅游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存在于区域独特的内部环境,体现在区域旅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以被竞争

对手所模仿,因而,依靠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建立起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民族文化体验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任何产品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产品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劳务而给旅游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是满足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最主要的需求,也是整个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旅游活动在根本上是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的内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而言,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这些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实际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民族文化所获得的体验。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才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根据民族文化利用形式和真实性划分,民族地区构建的民族文化体验存在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活动项目、民族文化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1)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如民族博物馆等;动态展示,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2)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3)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尤其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获得充分真实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前两种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旅游消费较低层次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的质量。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将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民族地区需要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

可见,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三个层次组成,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民族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根基,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民族文化利用和提升的关键,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民族文化体验尤其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体验是前两个层次综合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形式,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价值体现。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角度来,来培育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一)保护和利用民族地区核心资源

1.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无法再生,也不能完全复制,丧失了就无法再找回来。但是民族“原生文化”是多种文化在此长期交融而形成的,它也会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政治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变化。旅游发展中要关注民族文化的变迁,注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质文化,让它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种严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内在结构十分复杂庞大。对旅游者来说,大多只能感受到异质文化的某些表征,凭借这样的感受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是粗浅的。这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尽量将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加以提炼,实现民族文化的利用、共享和传承。

3.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底蕴,利用文化的互异性,提炼文化精品。真正把旅游做成“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追求;既是一种闲暇,也是一种充实;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文化领略”的高层次文化行为。

(二)提升民族地区旅游核心能力

1.加强生产要素整合能力。民族地区可以建立旅游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和协调整合发展机制,加快建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接待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生产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围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现有的相关生产要素,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合力。

2.提升旅游创新能力。民族地区可以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产业集群,建立依靠产学研联合,采取“高校+院所+企业”等形式,建设旅游创新系统,培养创新团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等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利用形式、旅游发展形式的创新。

(三)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核心产品

1.构建以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基于民族文化体验在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在旅游产品的发展中认识民族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民族文化体验的核心价值;围绕民族文化体验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种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构建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复合结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3

国外、国内旅游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者的需求结构更加多样化,竞争从成本层面升级为质量、品牌、文化的竞争。因而,旅游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加快转变营销策略,旅游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的营销就不应只局限于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而应关注所有与旅游企业营销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从而可拓展为5p或6p等。比如可将人员、顾客服务和文化管理等因素加进去,以强调对这些营销因素的重视。伴随着旅游企业逐步走上国际化、标准化,以及中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超前的营销战略和成功的营销不仅能给旅游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能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提升核心能力,赢得市场。

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该企业是否有能力发掘自身核心专长,并在动态的竞争中强化这种专长,通过将这些核心专长运用于各种不同的业务之间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占领有利的战略地位。但是,核心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应有的价值,要保持和扩大核心能力的领先地位和优势,就必须对核心能力给予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创新。文化营销是旅游企业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的创新途径。

2文化营销内涵及理念基础

西方一位哲人说的好:“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久不衰的背后必是其适应企业现状的文化营销在作支撑”。只有把文化融入企业,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才能与时代接轨,与社会贴近,与市场融合。

文化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发展中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文化营销观点出现,被认为是市场营销学的一次变革。所谓文化营销,就是利用企业文化力进行营销,内塑文化营销理念,外塑文化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文化营销的核心概念是借助于塑造一种全体企业人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或价值观念群来推动企业营销的成功。价值观影响对消费者需求的判断,并进而决定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展和灌输这些价值观念来使消费者先接受企业本身,然后再接受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因此,价值观在文化营销中处于中心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优秀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它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专长所在。

从现代企业竞争的本质来说,要发掘产品的差异化,只有在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上下功夫。正如莱维特所说:新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在工厂以外它们增加的形式,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安排、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从消费角度看,20世纪末,旅游消费行为不断趋向于个性化、情感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再只是追求基本物质的满足,更注重于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体验,消费行为已演绎成一种文化,消费者总是选择购买给他们带来较高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在总顾客成本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产品总顾客价值中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从而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就是营销中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使文化营销有了一定的基础。

3文化特性是旅游企业核心能力之根本

核心能力是指本企业所持有的,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有号召力的品牌、强大的R&D梯队、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及内部激发团体精神的管理模式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的核心能力。旅游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核心能力侧重点有所不同,工业企业核心能力主要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旅游企业更强调对顾客的优质服务。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具有高关联性的产业,它通过旅游企业员工将服务传递给顾客,使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企业核心能力是旅游企业投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通过重新整合转化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使旅游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合作无间的能力。

人是在文化中生活的,不可否认,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的,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文化时产生共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应立足于企业在追求顾客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顾客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顾客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它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把握住长期性竞争的主动权。核心竞争力理论使人们意识到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创造企业独有的、可以实现赢利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核心能力既不是产品,又不是客户,更不是技术,而是管理,即管理理念中沉积的企业文化才使企业具有独特的不易模仿的性质。现代旅游,其实是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冒险的诉求,是一种亲历的审美和探险过程。对于顾客旅游心理的研究、理解和把握,以及随后在企业自我调适的过程中对于顾客这种心理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文化如同一条线索,它把企业的营利性目的外现为人文关怀,使厌倦了商业社会压力的顾客在寻找精神休闲时感受到这些人文关怀,引起顾客对它的归属和依恋,赢得顾客的信赖。对于以提供服务性产品为主的旅游企业,服务、策划与文化是旅游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面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势。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企业进行文化影响就是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人们旅游企业在提供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向游客提供具有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文化特性是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4文化营销于旅游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之意义

目前,有的旅游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拼命扩展市场,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这是极其危险的。旅游企业竞争力最终应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没有文化底蕴和根基的旅游企业是不会有核心能力的。

4.1文化营销有助于旅游企业核心价值观提炼

企业经营是需要价值观的,任何称得上价值观的东西应该是符合价值要求的,价值观在具体的经营系统中有一种核心的协调作用,是属于战略层面的东西。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影响它对顾客需要的判断,这些判断又限定企业将发展哪些具体的核心能力或核心能力的组合,最终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手段在市场上表现出来。旅游企业进行文化营销必须挖掘和创造产品的文化价值,从而促使旅游企业提炼其企业价值观。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生产消费的同一性使得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旅游企业核心能力有赖于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竞争力、震撼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塑造旅游企业的价值观。

4.2文化营销通过特定的文化传递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价值

文化的渗透在深深地影响着顾客的消费行为,文化力已成为购买牵引力。旅游活动发生于旅游消费者产生的审美和愉悦的需求。从旅游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来看,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在实现旅游者注重的关键价值上做出贡献。旅游企业的关键流程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产品销售过程。这两种能力是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其重要体现是旅游产品创新能力,即能够及时抓住大众旅游审美和愉悦价值的变化,并通过沟通和销售传递给旅游者。文化营销使企业形成的能力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并且有助于消除文化障碍,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来制定自己的营销思维、手段、策略,自觉协调沟通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文化,从心灵上打动消费者。文化营销强调营销过程的文化传递,通过传递特定的文化赋予产品更多充满人性化的文化形态的价值。

4.3文化营销提升旅游者对异地旅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营销直接以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对象开展营销活动。顾客购买一件商品时希望得到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判断实质上决定于顾客对商品效用的判断,而这种效用往往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其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而精神内涵的消费本质是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企业正确确立企业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并把这一套价值体系与企业各项市场营销工作相组合,可有效地传播企业价值观,获得游客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4.4文化营销有利于旅游企业树立清晰的市场形象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企业进行文化影响就是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其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者对旅游企业形象形成明确的识别,用文化来提高和升华企业的社会形象,把企业整体销售给社会,使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良好的形象之后,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信赖和依恋。

4.5文化营销使旅游企业形成的能力不易被对手模仿

企业对于产品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创造所花费的成本远远低于技术创新与改造的成本,并且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也很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旅游企业产品均质化、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绝大多数旅游企业绩效低的原因在于未能有效的创造和扩大产品差异化。要把一个有别于其他企业、其他产品的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群,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之所在。当物质要素的差别日愈趋小时,一种非物质的因素就引入了市场竞争――文化可为差别化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文化的各种内容如知识、情感、习俗、道德甚至感觉体验都能为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惊人的差异。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4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贵阳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旅游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注意力产业。旅游环境的营建和产品的打造,是为争夺更多的市场关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切离不开展示、少不了关注。旅游文化产业极具商业化个性、人性化品格、文化性内涵,包容了来自几乎整个世界的注意力。 

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特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和支撑。谁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谁就掌握了旅游业发展的主动权。同时,又因为旅游产业能够为社会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和生产总值,人们又将旅游文化产业看作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以享受人类文明成果、开发快乐精神资源和获取自然历史知识为动机,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等配套发展的大型文化产业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国民旅游消费迅速兴起并呈现爆炸式增长,满足多层次的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成为旅游业重要的功能和任务,进入本世纪以来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 

在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旅游业发展,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09年以来,随着《贵州省旅游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意见》的出台,寻求对我省旅游产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迅速升温,逐渐形成热潮。在各地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以景区景点名称为核心要素进行商标申报,探索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通过打造地理标志农特产品,丰富和提升我省旅游商品成为强化我省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三条重要路径。 

1.1.1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1] 

文化产业功能:经济增长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满足人的需要、引导舆论宣传、防御文化殖民)、文化传播功能、审美与评价功能。 

图1.1 

如图1.1所示,文化产业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文化产业相关层。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了新闻书刊、音像制品、文艺表演、电影电视、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研究、会展等行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作为核心行业而存在。 

文化产业的层是服务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层中的互联网、旅行社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产品销售等行业均服务于处于核心层中的核心行业。 

文化产业的相关层,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和文化产业层衍生和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涉及到了服务于核心层和层的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1.1.2旅游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旅游经纪、旅游食宿和旅游交通等为产业和相关产业而向外不断辐射的综合性产业。 

一是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亦称“自然景观”,这是指能够使人们产生美感,并能构成景观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地域组合,所突出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对人的心理产生的新奇别致的美感,注重的是官能感受、切身体验和心境快乐。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5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企业;安徽省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在区位上承东启西。可是安徽旅游事业发展态势问题颇多,正如副省长文海英所概括的“两个不相适应”[1]:一是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二是旅游发展的态势与兄弟省、市竞相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企业入手,分析安徽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及其竞争力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找寻问题的症结,找出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目前,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李正中、韩智勇(2001)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邹宏霞(2004)认为,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的把握和企业文化的架构才是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谭丽林(2005)结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4];邱慧(2006)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向内挖掘企业潜力两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梁赫(2006)则认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6];高航(2008)认为,企业除了追求经济,还应该在“社会责任”(csr)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7]。在以安徽省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中,评价上多以“小、散、弱、差”为主,如汪德根、刘昌雪(2002)通过对安徽省的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同时存在的现状[8];闻飞(2005)等人通过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得出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三集团的位置[9]。

一、企业竞争力 

谈起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多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radand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的竞争战略理论等来对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0]。一项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客户有用性,即对客户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观最大化;(2)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或超越,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3)延展性。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安徽省旅游企业现状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衡量旅游企业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以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为例,安徽省旅游事业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旅行社数量大幅增加,旅游饭店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星级标

准上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共拥有星级饭店431家:五星5家、四星63家、三星156家、二星194家、一星13家。其中四五星高级饭店的比例仅为15.8%,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饭店结构。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可能因素主要是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由中国国情所决定企业竞争力制度因素较为重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而安徽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只有一家(黄山旅游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更不要说企业的品牌效应。产业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本为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困难。在安徽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如果仅仅单方面从数量上及时间段上看安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无疑进步明显。但是如果从微观上、从区域上看,问题又突显出来。根据闻飞等人通过指标计算得出:“安徽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第25位,居第三集团中列,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企业中排名落后,而且在中部地区排名中也偏后(中部8省中名列第7位)”[9]。很直观的反映了在整个国家区域中,安徽省旅游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位置,揭示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差距,把比较区域缩小,把安徽放入联系更为紧密的长三角旅游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来对比安徽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如表2和表3所示,通过分析各省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客房出租率、旅行社数量以及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等指标,可以看出长三角旅游圈内各省市旅游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浙江省的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平均客房出租率最高;而江苏省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最多;上海市拥有的五星级饭店数量和全国百强社数量最多,而安徽不仅星级饭店数量比江浙沪三省市少,2004年全国百强社排名两省也没有一家旅行社入围(双百强评选包括营业收入、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等六项主要经营指标考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旅行社在经营上以及安徽旅游业整体大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徽省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与经营水平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培育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即依照核心竞争力和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自身品牌

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创立出一个品牌饭店,更不要说品牌饭店集团;国际旅行社已经数年未能进入全国百强;旅游景区也只有黄山勉强称得上走向世界,但仍然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的热点、东亚与东南亚的温点、欧美的冷点”。品牌是最典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体验型的活动,旅游企业输出的是旅游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那些注重体验、注重精神享受的客户。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具有品质的服务。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8]。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创造了企业80%价值的是只占职工总数20%的核心人才,即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安徽省旅游企业在相当程度地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多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管理的落后、观念的陈旧,也必然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安徽省旅游企业应主动培养有志于旅游事业的中高级人才,让他们尽快成为管理层的主力军。

3.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包括管理方式、营销战略等。它深深地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是其他企业无法学习和模仿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旅游企业创造出信誉、名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给旅游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成了促进旅游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

(二)外部获得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还要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限制。相比之下,通过外部获得企业所需的竞争力要素,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

1.旅游企业重组

旅游企业重组后可更为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剥离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关不大的资产,集中有限资本构建更强大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获得1+1>2的经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竞争力要素,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财务利益固然不可忽视,但竞争力要素对旅游企业重组后的长远发展则更有意义。目前,由于受2008年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部分中小旅行社业绩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旅行社重组洗牌的时机已到。

2.旅游企业集团化

在安徽目前已有的三大旅游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集团。这其中,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在全国21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中仅位居中等,其余两大集团竞争力则更为有限。集团化经营可以对旅游企业实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规模求效益,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积极意义在于:(1)集团化经营将交易成本内在化,能获得高的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从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3)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旅游集团在体制改革集团组建过程中,可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大量闲散资金;(4)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企业的新形象,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3.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市场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合作。企业为了生存,要靠竞争来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通过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互补资源,加快旅游企业对服务、技术和有形资源等各种竞争力要素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如旅游社的销售网络是饭店企业难以比拟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饭店企业与之联盟,不仅获得营销渠道,还可以共享市场,因而形成了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并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在安徽省政府推进“两山一湖”联动开发的形势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和九华山旅游集团就应开展合作,在联合促销、联动开发旅游线路上相互配合,实现“双赢”[9]。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努力推进安徽旅游业奋力崛起[n].安徽日报,2005-06-28.

[2]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54-56.

[3]邹宏霞.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6):70-71.

[4]谭丽林.论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11):84-87.

[5]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21-123.

[6]梁赫.论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浙江旅游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7-59.

[7]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j].理论界,2008,(1):53-54.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6

关键词:文化营销;旅游企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51-03

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新世纪的商界风起云涌,竞争模式的演变日益加剧。要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达成目标,势必要有一个先进的营销理念来导航。人是在文化中生活的,不可否认,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的,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文化时产生共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企业在营销技术上很难保持差异化,新的营销技术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文化营销给旅游企业提供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差异化营销平台,利用这种文化力进行营销必然能给旅游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一、旅游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为现代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该企业是否有能力发掘自身核心专长,并在动态的竞争中强化这种专长,通过将这些核心专长运用于各种不同的业务之间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占领有利的战略地位。核心能力是指本企业所持有的,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有号召力的品牌、强大的R&D梯队、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及内部激发团体精神的管理模式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的核心能力。

旅游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核心能力侧重点有所不同,工业企业核心能力主要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旅游企业更强调对顾客的优质服务。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具有高关联性的产业,它通过旅游企业员工将服务传递给顾客,使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企业核心能力是旅游企业投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通过重新整合转化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使旅游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合作无间的能力。

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价值创造性。旅游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有游客看重的价值,能够使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根本性好处。二是不可模仿性。旅游企业核心能力应该具有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它对企业的特质性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贡献。三是延展性。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应具有打开多种产品的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它为旅游企业通向各种市场提供潜在通道,对最终产品所体现的消费者利益有显著贡献。

但是,核心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应有的价值。要保持和扩大核心能力的领先地位和优势,就必须对核心能力给予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创新。文化营销为旅游企业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文化营销概念及理念基础

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久不衰的背后必是其适应企业现状的文化营销在作支撑。”只有把文化融入企业,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才能与时代接轨,与社会贴近,与市场融合。

文化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发展中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文化营销观点出现,被认为是市场营销学的一次变革。所谓文化营销,就是利用企业文化力进行营销,内塑文化营销理念,外塑文化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文化营销的核心概念是借助于塑造一种全体企业人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或价值观念群来推动企业营销的成功。价值观影响对消费者需求的判断,并进而决定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展和灌输这些价值观念来使消费者先接受企业本身,然后再接受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因此,价值观在文化营销中处于中心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优秀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它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专长所在。

从现代企业竞争的本质来说,要发掘产品的差异化,只有在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上下工夫。正如莱维特所说:新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在工厂以外它们增加的形式,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安排、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从消费角度看,20世纪末,旅游消费行为不断趋向于个性化、情感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再只是追求基本物质的满足,更注重于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体验,消费行为已演绎成一种文化,消费者总是选择购买给他们带来较高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在总顾客成本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产品总顾客价值中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从而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就是营销中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使文化营销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文化营销对构筑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知识经济这个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目前,有的旅游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拼命扩展市场,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这是极其危险的。没有文化底蕴和根基的旅游企业是不会有核心能力的。

1.文化营销有助于旅游企业核心价值观提炼。企业经营是需要价值观的,任何称得上价值观的东西应该是符合价值要求的,价值观在具体的经营系统中有一种核心的协调作用,是属于战略层面的东西。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影响它对顾客需要的判断,这些判断又限定企业将发展哪些具体的核心能力或核心能力的组合,最终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手段在市场上表现出来。旅游企业进行文化营销必须挖掘和创造产品的文化价值,从而促使旅游企业提炼其企业价值观。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生产消费的同一性使得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旅游企业核心能力有赖于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竞争力、震撼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塑造旅游企业的价值观。

2.文化营销通过特定的文化传递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价值。文化的渗透在深深地影响着顾客的消费行为,文化力已成为购买牵引力。旅游活动发生于旅游消费者产生的审美和愉悦的需求。从旅游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来看,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在实现旅游者注重的关键价值上作出贡献。旅游企业的关键流程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产品销售过程。这两种能力是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其重要体现是旅游产品创新能力,即能够及时抓住大众旅游审美和愉悦价值的变化,并通过沟通和销售传递给旅游者。文化营销使企业形成的能力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并且有助于消除文化障碍,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来制定自己的营销思维、手段、策略,自觉协调沟通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文化,从心灵上打动消费者。文化营销强调营销过程的文化传递,通过传递特定的文化赋予产品更多充满人性化的文化形态的价值。

3.文化营销提升旅游者对异地旅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营销直接以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对象开展营销活动。顾客购买一件商品时希望得到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判断实质上决定于顾客对商品效用的判断,而这种效用往往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其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而精神内涵的消费本质是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企业正确确立企业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并把这一套价值体系与企业各项市场营销工作相组合,可有效地传播企业价值观,获得游客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4.文化营销有利于旅游企业树立清晰的市场形象。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企业进行文化影响就是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其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者对旅游企业形象形成明确的识别,用文化来提高和升华企业的社会形象,把企业整体销售给社会,使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良好的形象之后,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信赖和依恋。

5.文化营销使旅游企业形成的能力不易被对手模仿。企业对于产品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创造所花费的成本远远低于技术创新与改造的成本,并且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也很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旅游企业产品均质化、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绝大多数旅游企业绩效低的原因在于未能有效的创造和扩大产品差异化。要把一个有别于其他企业、其他产品的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群,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之所在。当物质要素的差别日愈趋小时,一种非物质的因素就引入了市场竞争――文化可为差别化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文化的各种内容如知识、情感、习俗、道德甚至感觉体验都能为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惊人的差异。

四、以文化营销构筑旅游企业核心能力的实施

1.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的理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旅游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营销及营销相关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专业知识相结合,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只有文化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营销理念的日趋成熟,营销形象的成功塑造,这些和谐的音符必能谱写出美妙的乐章――外能迅速应变、内能鼓舞士气的文化营销模式就诞生了。

2.发掘企业产品与企业形象的文化内涵。每个企业产品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同的文化信息,企业及其产品具有多种文化,要仔细地研究、发掘企业与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关联,例如企业的历史文化内涵、产品的品牌文化内涵、产地文化内涵等等。通过提供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顾客关系的企业文化,然后从企业的形象及企业产品的各个层次赋予企业产品消费者认同的文化价值,这样产品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3.依据实施文化营销的目标市场进行企业文化定位。文化营销中的文化是目标市场消费者与产品文化的契合,实施文化营销首先要调查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文化,主要包括目标市场的风俗习惯、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目标市场的人口特征(包括民族、学历、人口比例等)。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每个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文化营销的实质是文化适应,而不是文化硬套。通过对比鉴别,找出企业产品文化内涵与目标市场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共鸣点。这个共鸣点就是文化营销中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差异化,即与其他产品文化的差异,只有独树一帜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4.对文化营销内涵进行传播。首先要寻找文化营销的切入点,包括新闻热点和大众关注的事件等。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文化营销进行宣传,让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知道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的文化差异。广告成长历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功能诉求到形象诉求的过程。通过广告这种传播媒介,不断给观众以视觉刺激过渡到意识的渗透,升华为对产品进而对企业的好感,甚至形成对这一品牌的依赖。在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全力宣扬和有效传播企业文化,以凸显品牌形象,已经成为许多国际一流旅游企业的共识。将企业文化凝聚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中,可以使企业文化传播和品牌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流的品牌形象。

5.对文化营销效果实施及时评估。做好文化营销的评估是实施文化营销的重要环节。在营销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查评估,看文化营销中的文化是否被消费者所接受,是否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如果出现问题,则要根据文化营销的步骤找到问题的出处,及时解决问题。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保持营销的差异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而文化营销的应用就是企业长期保持营销差异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6.以文化特性塑造良好的企业营销形象。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很难具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商品形成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青睐。正如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山田理英所说“共鸣”正是运用一串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事物,比如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色彩,但是却能使你产生一个完整、统一的营销形象。这样有特性的联系,可令大多数在毫无抵抗的状态下,接受企业强力的形象攻势。形象是效益之源,良好的营销形象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它能直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史兴全.经营韬略――企业发展的超常智慧[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7

[关键词]旅游研究;知识领域;关键词;《旅游学刊》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8-0026-06

1 引言

国内旅游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作为新兴学科,旅游学科本身的积累仍然不够,关于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等也一直是旅游学界讨论的焦点。其中,许多学者通过对旅游学术期刊的载文量、作者情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金资助、主题词索引等进行分析,以梳理旅游研究的学科体系、研究进展等。《旅游学刊》作为国内有限的旅游研究学术期刊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则通过对《旅游学刊》2000―2010年期间刊载文章的所有作者书写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旅游学研究的主要知识领域。其中关键词作为表示文章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汇,隐含着该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2 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

选取《旅游学刊》2000~2010年期间共96期正刊(不包括增刊),提取研究所需要的关键词数据。首先,剔除会议通知等非论文文献,选取有作者、书写关键词的论文,共得到1373篇文章;其次,提取这些论文的关键词,构成本研究的关键词数据库,其中共得到原始关键词5205(含重复)频次,篇均关键词3.79频次;对这些关键词之间的不一致、不规范等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对语义相同、表述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归并,如层次分析法与aHp、酒店与饭店、出境游与出境旅游等。通过对关键词的多轮归并及处理,共得到3320个不重复的关键词,对这些不重复的关键词进行频数统计,以进一步选取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

3 核心关键词分析

基于上述关键词的频数统计,本研究选取出现频率大于等于4的高频关键词构成核心关键词库,以反映中国旅游学研究在过去11年内的知识领域,共得到核心关键词162个。这162个核心关键词占总关键词数量的4.88%,但出现频次(1518频次)占到了所有关键词总频次(5205频次)的29.16%。而“旅游”单独作为关键词出现75次,高居核心关键词榜首。根据核心关键词所反映的旅游研究内容,将剩余关键词分为“旅游现象”及“旅游本质”两类,进一步将“旅游现象”相关的关键词分为“地理区域”与“研究主体”,将“旅游本质”相关的关键词分为“研究方法”与“知识领域”。

3.1旅游现象分析

3.1.1地理区域

在剔除“旅游”之外的161个核心关键词中,13个是相关文章研究的地理区域,其出现频次反映了该地区旅游现象受学术界关注的程度。根据出现的频次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地理区域,研究最多,出现频次在22次,远高于其他区域;与此相对应的,国外作为一个大的地理区域,出现频次在9次。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旅游发展也得到了旅游学研究的关注,以这两个地理区域作为关键词的文章分别有6篇和5篇。另外,上海、西安、澳门、广州、浙江、香港、苏州和杭州等旅游热点省份及城市也是相关研究的热点;而九寨沟作为自然风景区,也是近几年国内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及案例地。

3.1.2研究主体

有45个核心关键词与研究主体相关,总频次为532次(占核心关键词总频次的35.05%)。这些研究主体类关键词被进一步划分为3类: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及旅游吸引物、旅游及休闲活动。、

旅游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而杂,包括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当地居民、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类的核心关键词有8个,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包括旅游企业和旅游上市公司)和旅游者(包括旅游者、入境旅游者和大学生),另外还有旅游从业人员中的导游和居民。其中,“利益相关者”作为关键词,出现了6次,说明学者们已经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旅游学研究。

与旅游产业及旅游吸引物相关的核心关键词有21个,总频次为298次(占核心关键词总频次的19.63%)。其中,“旅游产业”单独作为关键词,其数量居于首位,另外旅游产业类的核心关键词还有酒店(包括酒店、经济型酒店、酒店集团、星级酒店)、旅行社、休闲产业、业和会展业。而旅游吸引物类核心关键词包括目的地、景区、旅游资源、旅游区、旅游产品、主题公园、世界遗产、旅游商品、文化遗产和国家公园。

相关研究中涉及旅游及休闲活动的核心关键词占到了核心关键词总频次的10.01%。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另外,反映的旅游活动形式还包括: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城市旅游、都市旅游、遗产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影视旅游、温泉旅游、大众旅游和黄金周。其中,作为核心关键词,“休闲”出现17次,体现了国内旅游学界对休闲研究的重视及关注。

3.2旅游本质分析

3.2.1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关键词反映的国内旅游学研究方法主要有14种,且多属于定量分析,其中因子分析法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定量分析关键词,另外还有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ipa)、模型、Logistie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系统动力学。相比定量分析,定性类关键词则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指标体系这些传统的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方法,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也都分别出现了5次,说明国内旅游学界也已经关注这些现代定性方法的运用。

3.2.2知识领域

旅游研究具有综合性特点,与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基于其他学科的理论,旅游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旅游学所涉及的学科,本文将涉及旅游学知识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分为8类: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社会学及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地理及规划、旅游公共管理和旅游研究。

旅游地理及规划、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研究和旅游心理学的核心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在100次以上,说明这些领域的研究已经有相当的积累。为了进一步对比各知识领域核心关键词的集中程度,笔者计算了每类核心关键词频次的标准差(表1)。旅游经济学领域的标准差最低(0.991),加之关键词数量相对较少,说明近几年旅游学界在这一领域没有较为核心的研究主题;旅游心理学领域关键词频数的标准差也较低,但关键词数量多,说明该领域研究关注的内容宽泛、主题多样。而旅游社会学及旅游人类学、旅游公共管理和旅游生态学这3个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数量相对较少而标准差较高,说明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个别主题,例如旅游生态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余3个领域――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地理及规划和旅游研究则关键词数量及标准差都较高,说明这些领域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不仅多元化,而且也有深入研究的重点。

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以服务质量、目的地形象、旅游市场、旅游合同最多,出现频次均至少在10次,另外还有与市场营销及管理相关的其他主题;其中“市场”、“营销”、“管理”单独作为关键词分别出现了4次,在核心关键词之列。旅游地理及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开发(相关的关键词有:旅游开发、开发、开发模式)、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规划)、旅游发展(发展、旅游发展、模式、战略、建议、发展模式)、旅游影响(影响因素、影响、旅游影响)和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方面的研究主题;其中“旅游地理学”作为关键词也出现了4次。旅游研究领域的核心关键词,以“旅游研究”出现频次最多,为23次;其次为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旅游学、研究进展和研究述评;而“旅游学”作为关键词出现了13次;“《旅游学刊》”也出现了5次,位列核心关键词,可见《旅游学刊》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旅游类学术期刊,其所反映的中国旅游研究状况受到了学者们的很大关注。旅游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满意度(相关核心关键词有: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旅游者满意度)、体验(旅游体验、旅游者体验)、行为(消费行为、特征、旅游行为、旅游者行为)、感知与认知(感知、居民感知、认知、旅游者感知和感知价值)方面的主题,除此之外的关键词还有态度、评价、旅游需求等。

另外上文提及的4个研究较少的领域中,旅游社会学及旅游人类学对“社区参与”的研究最多,出现频次为19次;而且“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作为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分别为6次和4次。旅游经济学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反映的研究主题包括预测、旅游经济、旅游消费、旅游卫星账户、产权、产业地位、动力机制和体验经济。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则集中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方面。旅游公共管理领域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对策,其次是创新、旅游扶贫、问题、制度变迁、旅游立法、合作。

4 基因词分析

基因词是从核心关键词中提取的高频词,其作为主语或定语等与其他词汇一起构成核心关键词。基因词出现频次高,且和核心关键词存在一定的交互关系,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旅游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3条原则提取了基因词:首先,一个基因词的出现频次至少应该为50次;其次,以一个基因词作为词根构成的核心关键词至少应该有4个;再次,一个基因词必须有明确的语义,并且能够代表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提取了8个基因词:旅游、研究、分析、旅游者、市场、发展、酒店与感知(见表2)。

4.1“旅游”作为基本基因词

“旅游”作为最基本的基因词,与其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达1129次,其中与其相关的频次在4次以上的核心关键词有47个(总频次为559次)。与“旅游”相关的核心关键词涉及“旅游现象”与“旅游本质”两类,其中“旅游现象”类涉及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与旅游吸引物以及旅游及休闲活动,“旅游本质”类涉及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社会学及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地理及规划、旅游公共管理及旅游研究,充分体现了旅游学科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

4.2基因词所反映的研究主体

反映研究主体的基因词为“旅游者”和“酒店”。与“旅游者”相关的核心关键词包括旅游者(单独作为关键词)、入境旅游者、旅游者行为、旅游者满意度、旅游者感知和旅游者体验,主要分布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和旅游心理学两类。“酒店”属于旅游产业及旅游吸引物类,与其相关的核心关键词皆围绕酒店的类型,包括酒店(单独作为关键词)、经济型酒店、酒店集团和星级酒店,反映了国内旅游学研究对酒店的关注。

4.3基因词所反映的研究本质

基因词所反映的旅游学研究本质,包括研究方法及知识领域。其中基因词“分析”反映了研究方法,与其相关的核心关键词包括因子分析等定量分析类及内容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剩余的4个基因词反映了旅游研究的知识领域,与“感知”相关的核心关键词包括感知、居民感知、旅游者感知、感知价值,都属于旅游心理学领域,与“市场”相关的核心关键词包括旅游市场、市场营销、市场化、市场细分、市场,都属于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领域,与“发展”相关的关键词包括属于旅游地理及规划领域的发展、旅游发展、发展模式,另外还有一个属于旅游生态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与“研究”相关的关键词则都属于旅游研究领域。除可持续发展属于旅游生态学领域外,这4个基因词反映的4个主要领域: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地理及规划、旅游研究,也是4个核心关键词最多的知识领域,进一步体现了国内旅游学在这4个知识领域方面知识的积累与研究的相对成熟。

5 结论及讨论

本文通过对《旅游学刊》2000~2010年研究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归并、排序、分组,提取出了162个核心关键词和8个基因词。“旅游”是旅游学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其单独作为关键词出现高居核心关键词榜首;其余核心关键词体现了国内旅游研究对旅游现象与旅游本质的关注,旅游现象涵盖地理区域、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及旅游吸引物、旅游及休闲活动,旅游本质体现在研究方法和8类旅游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社会学及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地理及规划、旅游公共管理、旅游研究;8个基因词中“旅游”也是最基本的基因词,另外还有“旅游者”、“酒店”、“分析”、“感知”、“市场”、“发展”和“研究”。其中,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及工商管理、旅游地理及规划和旅游研究4个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数量及频次都相对较高,而且都有反映其领域的基因词(感知、市场、发展、研究),体现出了中国旅游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的相对成熟,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这些旅游主体、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各个基因词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交融,例如:核心关键词“旅游者感知”既与基因词“旅游者”相关,也与基因词“感知”相关(图1),连接起了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与旅游心理学。可见,核心关键词和基因词,他们既是点,也是线,共同串联起了旅游学研究的知识网;作为点,核心关键词体现着中国旅游学研究过去11年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进展,从核心关键词中提取的基因词,则代表着旅游研究的重点及核心主题;作为线,两者共同连接起了旅游现象及旅游本质,构成了旅游学这一跨学科的综合领域。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8

[关键词]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产品

一、三峡工程完工后的库区旅游资源变化

三峡大坝175m水位蓄水完成后,水位抬高10米~100米,对高达千米左右两岸悬崖峭壁的自然景观状貌影响不大,三峡峡谷依然雄奇、幽深、秀丽,但水位抬高对三峡旅游资源的整体影响却是巨大的。首先是大量低水位景观将被淹没。据统计,三峡工程完工后将有44处重要文物被淹。一部分文物古迹、艺术作品和动人故事传说的载体景点也将被淹没。其次是部分景观形态有所变化。一些旅游资源被部分淹没后,其存在环境发生变化,其景观形态和观赏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一些旅游资源被迫搬迁。还有些旅游资源进行工程技术处理。另外,更多的旅游资源受水位升高的影响,观赏效果会发生变化。第三是自然新景观数量大增。三峡地区有为数不少的支流小河,这些小河大都流经崇山峻岭,高峡深谷,滩多水急,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过去因山水阻隔,交通闭塞,游人难入,成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处女地。蓄水在淹没库区少部分旅游景观的同时,也使三峡沿岸幽谷深涧中数以千计的旅游新景观浮出水面。第四是人工景观成为重要旅游资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交相辉映,本身就堪称世界人文奇观;新建设的许多人工景点如三峡人文地理风情园、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珍稀植物园等展示了地区特有的文化与风情。

总的说来,三峡工程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淹没一些景观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大量高品位的自然和新人文景观,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量景观的涌现和库区建设大量资金的投入,必将为库区旅游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三峡库区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

三峡蓄水后旅游资源的景观特色和品质的变化,将对库区旅游地空间结构模式、旅游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旅游新产品开发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三峡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在空间、结构、种类、形式上的新格局。

1.三峡库区旅游地“一轴”空间模式将转变为“双核”空间模式

传统的“一轴”模式主要是依托长江水道,在重庆与宜昌之间形成“一轴”线性旅游空间。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三峡旅游重要的结点城市宜昌拥有了一个世界级旅游吸引物,且旅游景观分布密集,将发展成为库区东侧新的一级独立核心旅游区。重庆仍然依靠其作为西部中心特大城市的地位,以重庆都市区及其都市区周边环带为旅游地而形成库区西部另一级独立核心旅游区,库区旅游活动从而形成以重庆、宜昌为中心的“双核”分布模式。随着三峡库区水面和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双核中心的客源集聚和扩散功能不断增强,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范围将进步拓展到库区腹地和周边的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三峡旅游将呈现以双核为中心的空间分片旅游新模式。在宜昌,将是以从奉节至夷陵的三峡峡谷和三峡大坝为核心的线性水上组织模式;在重庆则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性陆上组织模式。

2.三峡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将呈现出集聚化、圈层分布的趋势

除资源密集分布的“双核”将形成旅游活动中心外,随着三峡腹地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将大大提升库区其中数量庞大的原有景点和新增景点的营销和开发的和可行性,逐步形成以大城市和重要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集聚化、高密度旅游景点空间分布。

3.旅游产品将由单一游船观光转变为水陆并举的多功能复合产品系列

传统的三峡旅游产品主要是三峡峡谷和沿岸的游船观光旅游。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上升可使旅游者从水路直接抵达某些景点,也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的区域旅游道路观赏大量新增的优质景观。旅游产品将通过水陆结合的交通网络进行空间组织。进出口岸和方式上,万州机场和达万铁路的开通,沿江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形成,使三峡旅游多口进出的格局开始显现,国内游客可在重庆、涪陵、万州、宜昌等多个口岸进出、多方式游览三峡。在游览方式和旅游功能上,三峡旅游将由单一的游船观光游向水陆结合游、观光与度假结合游等复合旅游形式转变。三峡旅游将形成以游船环湖观光为主,专项旅游为辅,集休闲度假、水上运动、会议商务、科考探险、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

三、三峡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面对三峡工程给库区旅游带来的资源变化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发展策略,是将三峡旅游打造成国际黄金旅游目的地,实现新三峡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带动库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搭建三峡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平台

由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大三峡旅游经济圈作出了新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突出‘新三峡’,立足‘大三峡’,针对三峡工程建设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对未来旅游发展的影响,整体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的三峡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实现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协调管理关系和利益冲突,克服管理体制交叉、部门行业利益重叠带来的矛盾,加强各省市、各县市的跨地区谅解与合作,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必须强化行业协同,整合各辖区内的林业、水利、园林、建设、文化、民政、民族、宗教等行业的旅游资源。形成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联合打造旅游产品,协同开发旅游新品,联合推出旅游精品。打造协作开展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的互动共嬴平台,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2.实施旅游产品创新策略,打造“大三峡”旅游整体品牌

三峡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景观珍稀独特、人文景观品位不凡、区位优势不可替代等优势,但旅游产品除传统的三峡一线游外,旅游产品分布零散,开发低层次、营运低效益。实施库区旅游产品创新,就是要对库区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从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功能差异、形式差异等方面,有效地发掘、组合、凝聚库区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质,突出打造生态旅游、游艇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奇观旅游等创新旅游产品,整体打造“大三峡”、“新三峡”旅游整体品牌。

3.实施旅游产品分片布局策略,培育新三峡精品旅游线路

开发三峡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区域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区域附属景区开发,制定区域开发营销策略是恰当的选择。通过建设三峡地区特色各异的主题旅游区,使主题旅游区成为三峡旅游绿叶中点缀的几颗明珠,吸引客源地游客,变传统的三峡过境游为三峡区域的分段、分片、明珠串联似的观光游,或者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的分片主题度假游。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跨区域的资源组合,依靠市场选择和市场培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旅游线路的串联,赋予三峡旅游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强大的系统整合功能,实现三峡整体品牌内涵的再造。

4.实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优化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从区域旅游的产业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确立和统一长江三峡旅游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是保证三峡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完成这些设计并以之统一政府部门、开发者、从业者和旅游者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展生态旅游。在发展三峡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三峡旅游资源,保证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三峡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保护并提升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才能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的创新旅游产品,不断增强三峡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落实生态旅游的观念,应重视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如合理开发科普教育系列产品、漂流旅游产品、探险旅游系列产品、农业生态旅游系列产品以及包含地质地貌考察、珍稀动植物考察、“自然之谜”考察、人类文化考察在内的科学考察系列产品。要特别关注对水域环境要求很高的库区游艇经济发展,逐步发展以游艇俱乐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港口建设、游艇修造、航线开设、配套服务和环境治理为产业链的生态友好型休闲运动旅游,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促进三峡旅游以良好生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带动库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明胡道华: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人文地理,2001(8)

[2]张立明赵黎明: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顺克骆永菊: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2)

[5]赵毅:新三峡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9

关键词: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长江三角洲

abstract:ithasformedmulti-layerandmulti-centralfeaturestotheurbantourismcore-peripheryspatialstructureintheyangtzeriverdelta.thegeneralevolutiontrendspresentedbythiskindoftourismstructurecanbethoughtthatshanghaicityisthehugetouristcityintheyangtzeriverdelta,andisthecentralcityinviewofthesecondlayeramongthelayersofurbantourismcore-peripheryspatialstructure;thecitiessuchasnanjing,wuxi,suzhou,hangzhouandningboareincreasinglybecomingveryimportanttouristcitiesintheyangtzeriverdelta;thecitiessuchastaizhou,zhoushan,shaoxing,nantong,yangzhouarefringedcontinuously.thispaperindicatedthattheformingofurbantourismtransportationhingeswerethemainformingmechanismofurbancircle-layercore-peripherytourismspatialstructureintheyangtzeriverdelta,andspatialmutualbenefitsofurbantourismresourcesweretheresourcefundamentalduringtheformingofthiskindofstructure.

keywords:urbantourism;tourismcore-peripheryspatialstructure;formingmechanism;theyangtzeriverdelta

汪宇明(2002);严春艳,甘巧林(2003)对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1-2]。张河清,成红波(2005)对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恒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3]。龚军姣(2005)认为核心——边缘理论为旅游线路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指导[4]。史春云,张捷等(2007)对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5];吴信值,黄翔等(2008)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对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进行了研究[6]。

weaver(1998)分析了客观存在的核心——边缘关系的主岛屿与从属岛屿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发展对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影响,并构建了环扣型旅游边缘空间结构模式图[7]。papatheodorou(2004)从旅游流角度探讨了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并构建了以旅游流为基础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模式图[8]。pearce(1995)对带状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把旅游核心区域分为一级与二级两个等级,并把沿一级与二级旅游核心而环绕形成的边缘区域有内及外依次分为一级至四级等四个旅游带,并对旅游度假胜地的等级进行了分析[9]。本文主要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

(一)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第一层次上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旅游核心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等6个,其他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城市有扬州、镇江、南通、绍兴、湖州、嘉兴、泰州、舟山等44个。其中上海城市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旅游极核。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第一层面上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的核心,其他城市是以上海为核心的边缘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呈现多层次、多核心的特征

第一层次: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区域在我国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在全国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中,属于我国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的旅游发展核心。

第二层次:是以上海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其它城市为边缘区域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第三层次: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形成了以南京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扬州、镇江、泰州为城市旅游发展边缘区域所形成的南京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以杭州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绍兴(部分)、湖州、嘉兴(部分)等为城市旅游发展边缘区域所形成的杭州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以宁波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绍兴(部分)、舟山等为城市旅游发展边缘区域所形成的宁波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以上海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嘉兴(部分)、南通、苏州等为城市旅游发展边缘区域所形成的上海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以苏州、无锡、常州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形成的苏锡常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等5大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

第四层次:在长江三角洲5大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体系中,每一个都市旅游圈内部还有若干二级旅游核心城市。如南京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体系中,在南京为第一层面上的城市旅游发展核心之外,还有扬州、镇江、江都、丹阳等二级城市旅游发展核心。

第五层次:城市中的若干重要旅游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演化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区域,如常州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与溧阳市;杭州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与杭州市、富阳市等之间的关系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杭州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属于旅游边缘区域,但因为这类旅游边缘区域因为拥有质量与等级较高的重点旅游区而逐渐演化为次一级的旅游核心区域。绍兴诸暨的五泄部级风景名胜区与诸暨市、绍兴市;杭州天目山、大明山旅游区与临安市、杭州市;湖州天荒坪省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部级风景名胜区与湖州市等之间的关系中,那些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边缘区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演化为最近距离的旅游中心城市的次一级或同级的旅游核心区域。在这个层面上,以大城市城区的旅游区为核心及城郊旅游区为边缘形成的环城游憩带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与城郊若干城市旅游核心区域形成了复杂的大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区域,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已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环城游憩带状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态。以上五个层次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具有平行多极特征

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锡常为核心构成的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是平行的,之间相互关联,又具有明显的空间边界。这是长江三角洲第一层次上的平行多极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

苏锡常都市旅游圈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中,苏州、无锡、常州都是它的城市旅游发展核心,三市构成了苏锡常都市旅游圈的平行多极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总体演变态势

(一)六大核心城市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及全国占据核心地位

1.旅游总收入指标分析

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6城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由表1分析:(1)1998-2007年间6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一直占80%左右,但10年间所占比重除2003年“非典”特殊年份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依然显著,但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发展实力在逐步增强。(2)虽然6市在长江三角洲的比重具有逐步下降趋势,但在全国的比重虽然近两年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长江三角洲这6市在全国的城市旅游核心地位仍较显著。(3)1998-2007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比重虽然近2年下降,但总体上仍然呈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的旅游实力逐渐增强。长江三角洲在全国旅游发展空间中作为第一层面上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态越来越显著。(4)2005-2007年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3年长江三角洲6大核心旅游城市旅游总收入增速趋缓,在长江三角洲与全国的地位整体上有所下降。

2.旅游资源指标分析

笔者主要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3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6大核心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数量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进行了分析:6市国家4a级旅游区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为71.9%,长江三角洲国家4a级旅游区在6市高度集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6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为67.9%。上海等6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取得核心地位非常关键的因素。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域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地位日益提升

由表2分析:(1)1998-200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属于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常州、南通、扬州等9市的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在2006年前不足20%,但旅游发展平均增速为23.74%,大于属于城市旅游核心区6市的平均增速15.59%,也大于全国平均增速12.17%,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发展迅速。(2)常州等9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逐年升高,由1998年的13.93%升高到2007年的21.42%;占全国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5.91%升高到2007年的11.61%。[10]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地位迅速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机制的构建密不可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城市旅游核心区域对城市旅游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缩小不同等级旅游城市之间、城市旅游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距,使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均衡、协调、和谐、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有助于推动该区域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旅游发展迈向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笔者主要对第二、三层次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第二层次上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1998-2007年,上海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约在40%,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旅游城市。虽然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在逐年降低,但在全国的地位基本上呈升高趋势。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第二层面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核心城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及全国的极核地位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第二层次上的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二)第三层次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1.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等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旅游核心城市

1998-2007年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城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及全国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南京、无锡、苏州3市的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2004年南京等5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比重为40.77%,5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区的旅游核心地位十分显著,近10年也呈现逐渐增强态势。

2.常州、嘉兴、镇江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地位日益提升

1998-2007年,常州、嘉兴、湖州、镇江等4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逐渐升高,但份额较小,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常州等4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近10年来,除湖州个别年份有所下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4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地位有所提升。

3.泰州、舟山、绍兴、南通、扬州等5市旅游城市持续被边缘化

1998-2007年泰州、舟山、绍兴、南通、扬州等5市旅游总收入占长江三角洲及全国的比重呈总体下降趋势。泰州等5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地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旅游发展持续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城市旅游发展成两极分化趋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4.城市旅游交通枢纽的形成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理

旅游者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前往某城市旅游目的地:一是直接前往;二是通过某一中转旅游城市间接前往。通过某一中转城市前往的主要原因有:(1)目的地旅游城市缺乏火车或航空等中长途交通运输方式,没有直达旅游交通可抵达。中转旅游城市往往是区域旅游交通枢纽,具备火车或航空等中长途交通运输方式,旅游者只有通过中转才能抵达目的地旅游城市;(2)中转旅游城市客源规模大,旅游交通规模效应明显,通过中转旅游城市能节省旅游交通成本(包括旅行时间成本)。

中转旅游城市往往是旅游核心城市,中转旅游者往往会做短暂停留,这样中转旅游城市具有共享客源优势,旅游需求增加,继而带动旅游产业在中转旅游城市集聚,促进中转旅游城市旅游核心地位的形成与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区域中,15座地级以上城市基本上是其市域内主要节点的旅游交通枢纽城市,每座城市与其所辖的或周边的次一级旅游城市或旅游区域形成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城市是以其为中心形成的大城市旅游圈层空间结构中的旅游核心城市,是大城市旅游圈的旅游交通枢纽,在各自大城市旅游圈中,其它旅游城市都是以其为一级旅游核心形成相应的大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5.城市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资源基础

国内游客对长江三角洲浙江6市旅游资源形象感知中,山水风光(74.5%)大于文物古迹(52.6%),对民俗风情(31.3%)、饮食烹调(23.6%)的感知也较强[11]。浙江省是沿海城市,海滩类旅游资源形象感知较高(17.3%),其中海岛舟山最高(56.2%),其次为宁波(19.0%)[11]。国内旅游者对江苏省8市的旅游资源感知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浙江省6市差异性也较明显。虽然长江三角洲16市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但在整体上又被感知为具有丰富山水风光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江南旅游胜地,具有整体性。这种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与整体性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制。

参考文献:

[1]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2]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23(4):371-375.

[3]张河清,成红波.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68-71.

[4]龚军姣.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33-134.

[5]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李东和,王艳.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6):631-639.

[6]吴信值,黄翔,胡召芹.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1):55-58.

[7]dbweaver.peripheriesoftheperiphery:tourismintobagoandbarbud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8,25(2):292-313.

[8]papatheodoroua.exploringtheevolutionoftourismresor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4,31(1):219?237.

[9]pearcedg.tourismtoday:ageographicalanalysis[m].longmanpress,1995:1-222.

旅游文化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要素旅游规划理论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要素所做的安排。在国家“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政策背景下,我国正在掀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一轮旅游规划热潮,从旅游发展规划转为旅游产业规划是一大趋势。统筹配置旅游产业要素,是各地旅游业实现协调发展并形成竞争优势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内第一部省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由王兴斌教授主持完成,其成果对编制旅游产业规划特别是建设大旅游产业群,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但在旅游规划理论研究上存在缺陷。本文结合广西桂林和湖北宜昌旅游发展实践,从“水桶效应”、产业集群和核心竞争力等三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规划理论体系,以期指导新一轮旅游规划的编制。

旅游产业规划特点

旅游业是个涉及面广、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群,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以及由六要素外延拓展形成的旅游产业链,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娱体育旅游等。在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往往成为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可见,旅游业不仅仅是一个单一行业的产业,而是涉及众多行业的成长性产业群。旅游业这种特殊的产业群是通过产业波及线路来联系的,一是沿着“旅游产业——旅游业的上游依赖产业”的线路产生逆向波及;二是沿着“旅游产业——旅游业的下游后续产业”的线路产生顺向波及;三是沿着“旅游产业——旅游业相关联的消费互补性产业”产生间接波及。

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统筹配置旅游产业要素,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健康、和谐发展。基于此的旅游产业规划,也应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关联性的特点,也就是要把旅游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综合考虑旅游业发展的上述三大波及领域,协调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关系,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优势,重点强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聚集性和竞争性。只有这样,所编制的旅游产业规划才能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旅游产业规划理论体系

(一)“水桶效应”理论

“水桶效应”理论,是指水桶由多块木板绑成,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据此一个水桶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组成它的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而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旅游产业要素规划就犹如设计一个“水桶”,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是组成“水桶”的木板。因此,制定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发现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要素);规划的重点就是要以此为突破口,并以最长的木板(要素)来统筹安排其它组成部分(要素),使“容量”(目标)更大化。

(二)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被誉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波特把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实质上,产业集群理论是以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关于产业空间结构布局的理论,是同一地区相同或相关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聚集效应,竞争的结果是一种正和博弈。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并在交往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和维系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因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降低而构成了产业集群价格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要素规划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各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的聚集。因此,旅游产业规划的研究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现状进行评估,发现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趋势;规划的重点就是顺应这一聚集趋势统筹安排产业要素布局,使之发挥产业聚集优势。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由普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并把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心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样技术流派的学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发展战略从多元化到归核化转变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具有价值优越性、资源集中性、文化异质性、整体完整性和模仿高成本性等特性。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力,特色的形成源于旅游核心竞争力。所谓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某一旅游目的地内部诸要素的整合,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能力。某一旅游目的地要保持竞争优势,关键就是要在旅游发展中某些“战略环节”上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以形成和巩固这一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旅游产业规划的研究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发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要素;规划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一核心竞争力要素统筹确定发展战略重点,从而增强该地旅游竞争力。

上述旅游产业规划三个理论在实际规划的运用中各有侧重。“水桶效应”理论侧重于旅游产业各要素之间统筹发展,讲求的是均衡发展,即各要素之间在量上的协调;产业集群理论侧重于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布局,讲求的是聚集优势,即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核心竞争力理论侧重于旅游产业要素内某些环节的突破,讲求的是核心竞争优势,即要素在质上的明显优势。可见,三者在旅游产业规划中的配合运用,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又能形成旅游业的聚集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从而实现旅游业量的增长、质的扩张。

旅游产业规划理论的实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的桂林旅游业曾一度出现大滑坡,床位增长的幅度超过了客源市场的增长幅度,客源市场的不足导致桂林旅游饭店床位过剩,旅游饭店纷纷采取削价或变相削价等手段争夺客源。依据“水桶效应”理论来判识,交通瓶颈成制约桂林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大量的游客进不来,散不开,出不去。20世纪90时代随着桂林两江机场和火车新站的建成,交通“短板”问题得到解决,客源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桂林城市景观和公交容量变成了“短板”,这一问题又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两江四湖”为代表的旅游城建项目完成而得以解决,自此桂林旅游产业要素又在更高的水平上寻求新的平衡点。当前宜昌旅游产业要素的配套问题与桂林20世纪末的情况类似,游客尤其是入境游客的可进入条件和城市景观建设的滞后,成为宜昌旅游业发展的“短板”,突出表现为旺季出现“一票难求”和城区旅游“空心化”的矛盾,这是宜昌旅游产业要素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又如桂林的旅游购物聚集在瓦窑旅游商品批发市场,旅游产品聚集在漓江沿线,旅游饭店及夜间文娱活动聚集在桂林城区。相比之下,目前宜昌旅游产业各要素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集群,旅游饭店尤其是高档星级饭店还没有在城区得到聚集,难以满足规模稍大的商务会议团队的同一接待规格和水平的要求;环坝(三峡大坝)旅游产品具有聚集的潜质,但聚集优势仍未形成;旅游商品、城市景观、夜间文娱活动等产业要素亟待规划和聚集开发。能否形成有效的产业要素集群是宜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在山水同构产品的竞争中,阳朔旅游曾一度缺乏竞争力;自从策划并推出“印象·刘三姐”之后,阳朔一跃成为桂林旅游圈中新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因为旅游文化产品“印象·刘三姐”成了阳朔竞争桂林山水风光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在传统的三峡旅游产品中,葛洲坝船闸、三游洞、中华鲟、屈原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平平,宜昌旅游在产品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使之在与重庆竞争三峡旅游中占居下风。三峡工程建在宜昌,三峡工程实现蓄水通航发电后,三峡大坝是宜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离开了三峡大坝,宜昌难以与重庆旅游相抗衡。为此,要举全市之力支持三峡大坝建成宜昌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但目前三峡大坝还是较为简单的工程观光型产品,缺乏深层次的工程文化的挖掘和展示,游客参与性体验不够,游客实际的体验经历与其旅游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反差,这是三峡大坝旅游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规划的三大理论中,“水桶效应”理论解决旅游产业要素的协调发展问题,产业集群理论解决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布局问题,核心竞争力理论解决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市场吸引力问题。这三大理论配合运用于旅游产业规划,可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吴议.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eb/ol].中国新闻网,2006年1月10日

3.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michael·e·porter.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s,nov-dec,1998

5.西韦尔(英)著,姜法奎译.核心竞争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阚如良等.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200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