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4:59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1

关键词:海洋溢油海洋污染海洋保护

1.海洋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海洋溢油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体现,是石油污染环境的常见原因。石油污染海洋的具体情况与表现是多样的。有的海洋溢油是由于在海洋油气开发等海洋工程中的溢油,例如2011年的蓬莱溢油事件。有的海洋溢油是由于是船舶溢油造成的,例如2002年“塔斯曼海”轮海洋溢油就是因为船舶在海洋航行中发生碰撞造成的石油泄漏。有的海洋溢油是由于陆源造成的石油泄漏,例如2010年大连的港口石油输油管爆炸造成的石油泄漏。石油污染海洋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有的是因为海洋工程责任事故造成的溢油,或者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溢油,有的是由于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溢油。2011年的蓬莱溢油事件,被国家海洋局认定为是生产责任事故造成的海洋溢油。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其危害表现在对海水水质的污染、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海洋渔业的破坏以及对海水养殖业的破坏。石油污染造成的损失即包括对海洋渔业、海洋养殖业等海洋经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包括清理海洋油污、封堵溢油点等措施所支出的费用,还包括未来恢复海洋生态所需要的投入。海洋生态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实际危害往往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全体现出来的。

在近年我国发生的石油污染海洋环境事件中,2011年的蓬莱溢油事件是典型的事例。根据国家海洋局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蓬莱溢油的初步情况。尽管在最初的有关信息中,存在着信息不完整、不全面的问题,也能够初步反映出此次事件所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基本情况。蓬莱溢油事件的危害,首先在于造成我国渤海海洋水质以及海洋生态的损害,其次还在于造成对海洋渔业及沿海养殖业的损害。溢油事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的具体情况,将随着事态的发展与处理的进程而逐渐清晰。随着对蓬莱溢油事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调查的深入,溢油事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情况会更加准确。

2.海洋溢油污染问题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因海洋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巨大危害,依法治理海洋溢油问题就成为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国际社会以及有关国家在依法治理海洋溢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关海洋溢油污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69年《对公海上发生油污事故进行干涉的国际公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美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方面,1990年美国制定了《油污法》,作为治理海洋石油污染问题的重要法律。

我国治理海洋溢油污染问题的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海洋溢油污染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的规定不够具体,法律对溢油污染环境的处罚力度不够。我国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法律主要有: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1999年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法规主要有1983年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2006年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在《环境保护法》中,没有对海洋溢油污染问题做出任何规定。《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内容涉及海洋溢油应急计划、海洋生物与海洋事态系统、海洋渔业与养殖业、海洋工程中的油污处置等方面。其中的有关海洋溢油污染问题的规定很笼统,例如该法虽然规定了国家主管部门有权对破坏海洋生态的责任人提出损害赔偿,但损害赔偿的范围与内容却不清楚。在溢油污染海洋环境的处罚规定上,《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对破坏海洋生态的罚款最高为10元,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污染海洋环境的罚款最高为20万元。这样的罚款规定过低,不能够达到处罚的目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在亿元以上的常见,海洋生态的恢复期又很长,仅罚款10万元,无济于事。海洋工程造成溢油污染的罚款规定也太低,对大公司也不痛不痒。因此,我国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在溢油污染方面应当予以完善。

在未来的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修订中,一方面,要加大对包括海洋溢油污染问题的法律治理的力度,既要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中的内容,加大对污染海洋环境的处罚力度,又要加强行业环境执法工作以及及其对海洋环境执法者的法律责任,要在立法与执法上同时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做好有关法律之间的协调,既要做到《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专门涉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之间的协调,统一规定海洋溢油污染、海洋生态保护等内容,又要注意这些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与国家基本法律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特别是做好与民事诉讼法的统一。在当前修订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特殊诉讼问题,特别是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特别问题。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号HeUCF20121308。

参考文献:

[1]倪桂才等.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J].生产与环境2005(5)

[2]孙春伟,张福兴.蓬莱溢油事件与海洋环境法制管理[J].管理观察201(11)

[3]孙春伟.法律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1(5).

作者简介: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2

摘要本文以海洋环境污染的刑罚处罚为视角,分析当下我国海洋污染事故的处罚手段对海洋污染力所不逮,并重点阐释我国新修改后的《刑法》仍然存在的环境污染犯罪刑罚处罚的具体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进一步拓展《刑法》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行为范围、刑事责任体系设计、加大刑罚处罚力度等完善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刑罚处罚污染事故

作者简介:韩琦,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干部。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081-02

一、海洋污染事故的刑罚适用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从国家环保部每年在《中国环境公报》中公布来看,海洋污染事件呈上升趋势,现阶段仍处于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2011年发生的渤海湾溢油等事件,说明我国海洋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此次渤海湾溢油事故的处理,仅停留在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追究上,而该案就学理而言并不排除刑法的适用。在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一案中,Bp公司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强大压力下,不但更换了公司总裁,同时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充分说明刑事责任的震慑作用不容小视。

 

当下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刑事法律法规,《刑法》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都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相关规定,但为何却对频发的海洋污染现象起不到很好的震慑效果,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所不逮,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我国海洋环境的刑法保障机制的不足

(一)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行为范围过窄

我国刑法涉及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名包括污染环境罪等15项具体罪名,虽然《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对《刑法》第338条所规定的内容进行了修改,降低了犯罪成立条件,扩大了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控范围。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刑法未将海洋污染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只能以污染环境罪进行兜底。笔者以为,立法者当初希望通过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具体追诉范围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进入刑法调整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范围越来越小,必然导致如海洋环境污染等严重损坏环境的行为游离于刑法控制之外。

 

从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来看,大都将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的危险状态纳入刑法调控的范围。虽然我《刑法修正案(八)》取消“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表述,使污染环境罪的成立标准为“严重污染环境”,但这不意味着我国刑法环境污染罪中规定了危险犯。一方面,环境污染罪过形式是过失,过失犯罪一般只有在造成严重后果时才能构成,对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危险的行为不能以环境污染罪论处;另一方面,该罪成立的条件是污染环境行为达到“严重污染环境”程度,但实践中,污染环境既可以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也可以是继发性或渐进性环境污染,对尚未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行为显然不能定罪处罚。可见我国刑法缺乏环境污染危险犯的规定,势必对包括海洋环境污染在内的海洋环境保护不利。

 

(二)刑事责任体系设计有待完善

我国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追究往往以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忽视刑法保障机制的惩罚作用,在实践中,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往往都以行政处罚解决,但行政处罚远低于环境恢复的费用,手段在功能上显然无法与刑罚措施相提并论,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结果多数由国家来买单。

 

从我国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体系来看,一方面,当前刑罚体系缺乏非刑罚处理方法。刑法虽然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另外还规定了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行政处罚等非刑罚处罚措施。但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只有自由刑和罚金。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刑事立法相比,国外对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大都在刑罚处理外也进一步明确如民事补偿和环境恢复义务等非刑罚处理方法,可见我国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法定刑的种类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刑事责任的刑罚实现问题上,由于环境污染犯罪大多发生在工业生产和经营领域,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这类犯罪的重要动机,所以加大罚金刑的处罚力度具有重要的预防和惩治作用。但是,我国刑法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仅仅规定“单处或并处罚金”等,与此同时并没有对罚金的数额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实践中实际判处罚金刑的数额往往较低。

 

(三)刑罚处罚力度过轻

在追究渤海湾溢油事故责任方经济赔偿的时候,人们赫然发现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73条,责任方最高罚金只有20万元,既难以起到震慑企业不犯类似错误的作用,也远难抵消给当地渔业、旅游业、海岸景观、生态环境等带来的损失。可见,我国刑法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处罚程度却明显过轻,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从与不同罪名法定刑的比较中得出。例如,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是构成环境污染罪最低要求的情形之一,其最高法定刑是三年,最低法定刑是拘役。而根据《刑法》第233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污染环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若都造成一人死亡的结果,前者的适用的法定刑幅度是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后者的法定刑幅度是六个月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很显然,在危害程度一样甚至污染环境的危害程度更大的情况下,当下刑法对其所施予的刑事处罚明显轻于对过失致人死亡的处罚,而且环境污染罪危害结果不仅深远而且难以估量,不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的损害,而且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环境资源破坏具有难以修复性,甚至不可逆性。因此过轻的刑罚只能使违法者更加有恃无恐,使刑罚的威慑力也将大打折扣。

三、海洋环境的刑法保障机制的完善建议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3

关键词: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eDp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43-02

1 我国海洋资源状况

海洋资源是相对于陆地资源而言的,泛指海洋环境中存在的现在和未来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空间等一切资源。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四海相通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

我国海域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大量河流人海,沿岸水域有机质和营养盐丰富,每平方公里海域年平均生物生产量302吨;海域海洋生物物种高达20278种,约占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的1/4以上;滩涂浅海生物达2950种,适合养殖的经济生物多达238种;海域渔场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适宜人工养殖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33万多公顷。

我国海底矿物资源比较丰富。估计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406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8.4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海滨砂矿储量约16.25亿吨,其中金属矿为0.25亿吨,非金属矿为16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功率约为4亿~5亿千瓦。海水资源丰富,主要利用方向是制盐、提取钾、溴、镁等化学元素、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等。此外,我国滨海旅游资源亦很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共有1500多处,其中有重要景区273处。

2 海洋资源特点

2.1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和有限性

海洋水体具有流动性,潮间带和近海水域水层浅、交换慢、环境复杂、自净能力差,一旦受污染,容易引发病害,并能迅速蔓延整个海域,直接影响海洋水产业。另外,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洋资源大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如矿产资源等。即使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如近海水产品的可捕量有限,如不注意保护、合理开发,超越其再生能力开发,也会造成资源枯竭。

2.2共享性与外部性

海洋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产权难以界定,比如,海洋水体覆盖下的生物资源可以游动,深海和公海资源尤其如此。因此,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共享性。比如,海洋水体可以泊船、航行、捕鱼、养殖、排污等,可供多个开发主体共同开发利用。这样也使海洋资源产生了外部性,出现了掠夺性开发、破坏性排污等行为现象”。

2.3海陆开发联系的紧密性

一方面,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另一方面,由于海洋资源的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活动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海洋污染的污染物80%来自陆地。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应同陆地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海陆一体开发。这样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海洋资源破坏严重

3.1环境污染

人们的经济活动不断向近海拓展,使近海污染日益加剧。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监测,我国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氮、磷、石油和有机物污染明显,渤海沿岸有217个排污口,接纳了我国沿海污水排放人海总量的32%和陆源污染物人海总量的47%。据统计,我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约80亿吨,其中石油14.4万吨,铅6131吨,砷1万吨,汞78.5吨,使海域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剧。

另外,海域污染事件频繁,环境灾害不断。如巨型油轮和海上钻井泄漏石油灾害、海域赤潮灾害、违章倾倒以及贝类感染病毒等污损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不仅对海洋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很大。据统计,1980―1997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380起,1998年珠江口发生的密氏裸甲藻赤潮,造成养殖业损失达35亿元之多。

3.2资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由于人们对渔业资源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保护,在产量指标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资源的现状,盲目无序无度开发。超强的捕捞压力,一方面,使传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如大、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鲳鱼、马鲛鱼、鳓鱼、海蜇等传统鱼汛已经消失。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生态平衡的破坏,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如大黄鱼、乌贼等,有些品种出现种群退化,性成熟提前,部分鱼类产卵场消失,产下的卵无法正常发育繁殖,生物群落生存空间移位,资源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3.3近海生态环境恶化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但由于重开发、轻保护,缺乏综合规划和管理,对海域开发利用不合理,忽视了海洋资源的脆弱性、有限性、外部性等特点,造成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规模、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加,致使沿岸海域环境质量普遍下降,海洋灾害频发。由于缺乏完善合理的规划和统一有效的管理,不同行业和部门争占滩涂、岸线和海域,资源开发无序无度现象比较突出。沿海的工矿企业大量的工业废渣和其他废物排放人海,使近岸海区环境质量逐年恶化,污染范围不断扩大。部分海域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灾害频发。海岸侵蚀普遍,重要河口淤积等。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了生产力,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4 eDp及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eDp对策

4.1eDp含义

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经济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内在要求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在此形势下,对国民经济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GDp只是一个衡量经济产出的指标,没有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看待,同时也没有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为恢复适宜的环境所作的努力加以适当考虑。因而,其计算结果不能表明在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下体现环境和经济统一性的长期发展成果。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国际统计机构和统计学家们提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结合的综合核算的各种办法,其基本思路是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利用作为追加投入看待,并从原有的经济产出总量中扣除出去,以求得一个经过环境因素调整的产出指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绿色GDp,即eDp。计算方法为:eDp=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失。

4.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eDp对策

4.2.1实施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

长期以来,海洋资源无价,资源的无偿使用,导致“资源

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现象,造成经济评价失真。而且由于资源宏观管理不足,微观经营者不承担资源保值、增值责任,短期行为严重,造成海洋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制约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必须重新界定海洋资源价值观:海洋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它应该具有价值。自然资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经过人类劳动投入的,只要可供人利用、能带来收益,经济法上就认定是资产的一种,即“资源性资产”。它可以具有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并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相互转化。对海洋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就是把海洋资源这种特殊资产,从其开发利用到生产、再生产,按照自然规模和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包括对天然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和核算制度;将收益用于资源补偿和再生产;对凝结了人类劳动的资源,将其生产和再生产由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最后形成以资源养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2.2用eDp衡量陆源污染企业和临海产业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对策的关键是用eDp衡量陆源污染企业和临海产业。以往对于地区发展的衡量主要以GDp为主,这样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污染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了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生产带来的社会效益,要用eDp对陆源污染企业和林海产业进行经济衡量,以达到保护海洋资源的目的。

4.2.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有助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我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也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之一。因此,要牢固确立海洋对人类发展起重要基础作用的意识,增强自觉地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从而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国民懂得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4.2.4健全和完善海洋管理法规体系

要在现有单项涉海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一法规系统,理顺海洋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以国家海洋管理部门为主,建立起协调、控制、监督和引导综合管理体制,以确立主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协调、平衡各涉海产业部门利益,并与国际海洋管理工作接轨。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4

接近傍晚,渔民王春洋(化名)拉起早晨放入海中的笼状捕鱼网。轻飘飘的感觉再次让他失望:15米长的“地笼”只捕到2斤左右的光子鱼和米虾。

“这片海就这些玩意儿。”他将小鱼小虾胡乱抓进一个破脸盆,“污染严重的时候,连这个也难捕到。”

小清河是山东省内的一条大型河流,也是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之中,全国范围内重点监测的20余条入海河流之一。50岁的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说,光子鱼和米虾原本是很低等的水产,过去人们都不怎么吃,但它们耐污染,还少量存活在小清河入海口。

这天是8月28日,距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近三个月。对于生活在渤海沿岸的很多渔民和水产养殖户而言,溢油事故无疑让他们担心。

孙效宝说,去年同期一艘240匹马力的渔船在一个航时(约五天)内的捕获产量为十七八万斤,而今年仅有七八万斤。渔船亏损已成事实,悲观情绪正在渔民中蔓延。

但从事渤海保护的人士知道,更严重的其实是来自陆地的污染。渤海是中国惟一的内海,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40多河流,携带着GDp汹涌增长伴生的高污染,在过去30多年里不停注入渤海。渤海已成为一个垃圾桶,五分之一以上海水均被污染。

渤海面积仅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在浩瀚大洋之中只是一只“小海盆”。水体交换缓慢,污染易,治理难。此次海洋溢油,不过是在渤海病躯之上增加了一根稻草。

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将海洋视为“人类生存的最后一条退路”。渤海堪称中国北方的生命之海,而这条“退路”正被辗出千沟万壑;倘若再有不慎,生命之海或遭灭顶之灾。

海纳百污

2005年,渤海约有14%的海水被污染。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9000多年来一直秀美动人的渤海,变为如今污秽不堪的模样,仅仅用了30多年

9000多年来一直秀美动人的渤海,变为如今污秽不堪的模样,仅用了30多年。

翻开《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春、夏、秋三幅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让人心情压抑――整个渤海近岸,除了河北秦皇岛南、北戴河和大连附近少量海岸线,其余海岸线完全被污染线圈住。

2005年,渤海约有14%的海水被污染。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渤海劣四类海水面积从2007年的峰值6120平方公里开始下降,但2010年再次抬升至3220平方公里。其中,天津市海域95%以上为劣四类海水――劣四类水是指被严重污染的海水,其特征为“有一般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味”。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王诗成指出,渤海绝大部分污染区域为近岸区,即包括渔业区、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海洋重要功能区。

污染还容易导致富营养化,恶果之一是赤潮频发。在河北昌黎县,今年5月下旬发生了大面积“微微鞭毛藻”赤潮,直至7月上旬才消退。这是该县海域连续三年出现赤潮,当地的扇贝苗也因此出现生长停滞和高死亡率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污染了渤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组长夏青在接受采访时直指,污染80%源于陆地。

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渤海发挥了“海纳百污”的作用。小清河的故事或许就是沉重的注释。

8月28日,财新《新世纪》记者乘渔船从羊口镇出发,沿小清河顺流而下10余公里,抵达入海口处。小清河和渤海口呈略混浊的黄色,在太阳下波光粼粼,肉眼看不到明显的污染。

但开船的本地渔民王春洋说:“别被小清河现在这个样子骗了,河和海看上去不脏,是因为2006年、2007年治理过一轮,建了许多污水处理厂。1995年至2006年,你坐船经过的这段小清河以及入海口河水,是全黑的。”

“那个黑色绝对像酱油,老抽比不上,但肯定有五毛钱一袋的那种普通酱油那么黑!”他作了一个掩鼻的动作,“水又臭,又腥,开船有时会头疼。”

王诗成提供的材料显示,2003年小清河水质监测结果中,仅河流源头的睦里庄断面是三类水,其余马鞍山、五柳闸、羊口等15个断面均为劣五类水。

根据国家海洋局相关公报,这条发源于济南郊区、全长237公里、流域总人口1000余万的河流,2010年带入渤海的污染物中,共有11.3万吨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编者注)、252吨氨氮、128吨总磷、500吨石油类污染物、655吨重金属和5吨砷。

这个数据与2006年小清河带入渤海的污染物总量基本相当。当地知情人士说,虽然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削减了不少污染物,但不少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

山东省环保局负责人曾对当地媒体透露,小清河难治,主要原因是排污大户均为省内“响当当的大企业”,不少还是上市公司。无论主流还是支流,造纸和化工等行业的大企业星罗棋布。

像小清河这样的中大型入渤海河流,约有45条。它们分处海河、黄河、辽河三大流域,每一条都是程度不同的小清河。此外,渤海沿岸拥有成千上万的排污口。山东、天津、河北、辽宁三省一市均在环渤海海岸上建立众多工业区,入驻企业多为高污染企业。

面对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即污染,渤海被迫照单收纳。

海洋荒漠

在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品种灭绝;而那些尚未灭绝的品种,种群数量也呈几何级锐减

王诗成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为年复一年的超标排污,小清河入海口处相当面积的渤海区域日渐荒漠化,2002年前后已成死海。

回忆起从前的小清河口生态,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百感交集。上世纪80年代前,小清河还是清澈的,羊口人喝水就用桶在小清河里提。小清河入海口方圆二三十海里是渤海的一个重要鱼类产卵场,渔民只需开一匹18马力的小渔船,花上一个航时,用最普通的拖网,就能捕到五六万斤水产。一年不分淡旺季,船船都能满载而归。

“这些水产,当然不是破光子鱼,一船水产至少有十几个品种,有时二十多个品种。捕得最多的是个头二两大的渤海大对虾,半斤左右重的梭子蟹,烟卷那么长的黄河口面鱼,还有昌鱼……只捕贵重的鱼,那时什么毛蛤,根本没人捕,也没人吃。”

讲述这些往事时,他感觉像是一场梦。“那时,有七八个别村的村支书上船来打工。北京、天津、上海等国内城市收购商,甚至日本、韩国客商都等在港口边抢海货……”

之后20多年间,羊口人的美梦被上游的污染吞噬。他们的自来水水源地一再向陆地深处推移。能捕到的小清河海货也日渐变少。水黑了,鱼少了,客商走了,羊口没落了。

到了2002年前后,小清河口几乎无鱼可捕,渔民被迫变卖小马力船,购入大马力船驶离河口捕鱼。一个航时下来只能捕到几箱鱼,鱼虾的个头也变小了。目前,该镇拥有200多艘远海捕鱼船,但渔民们悲哀地发现,整个渤海也没有多少鱼了。

包括王诗成在内的多位海洋专家认为,渤海正在日渐荒漠化――所谓海洋荒漠化,是指海洋生态环境被基本破坏,大部分生物消失甚至没有生物,相当于死海。

上世纪80年代,渤海三湾――山东的莱州湾、天津的渤海湾以及辽宁的辽东湾,尚是中国的黄金海洋渔场,有鱼盆、虾盆及聚宝盆之称,海产品产量占全中国海产的40%强。此外,渤海充当了黄海、东海相当品种水生动物的产卵场,但近年来鱼虾难觅。

王诗成说,在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品种灭绝;那些尚未灭绝的品种,种群数量也呈几何级锐减。

他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整个渤海年产野生对虾4万吨,仅莱州湾就1.6万吨。但从1993年开始,渤海对虾就形不成虾汛了,最少的时候野生对虾年产仅800吨。近几年,渤海对虾年产回升至几千吨,主要是沿海各省人工培育放流的对虾。

在劫难逃

黄河是渤海最重要的入海河流,由于用水量一再增长,入海径流量锐减,导致渤海盐度升高,严重破坏鱼类产卵场和海洋生物生存环境

现有的中国经济模式下,未来一段时期入渤污染物还将继续增加。

实际上,渤海虽经多年治理,陆源排污依然超标严重。2008年,海洋部门共监测陆源入渤海排污口96个,结果超标排放率为82%,其中山东省超标率高达96%。

而且,即使成千上万个排污口全部达标,仍然可能导致渤海严重污染。

王诗成说,环保部门对污水入海提出要达标排放,但他们所用的标准是陆地标准。如钢铁、印刷、造纸等行业各有其排放标准。海洋部门考虑的则是海水水质,按一、二、三、四类水划分海水标准。因此,排放入海的污水即便按陆地标准达标,水质也只能达到是海水二类(较清洁)和三类(轻度污染)。

“要让渤海干净,只以陆地标准来要求是不行的。这样的结果是,环保部门认为污水排放情形越来越好,海洋部门却发现海水越来越差。”

专家们的另一个担忧,是渤海入海径流量锐减。夏青说,此现象导致渤海盐度升高,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黄河是渤海最重要的入海河流,入渤径流量占全渤海淡水来量的四分之三。但其入渤径流量已由1959年的500余亿立方米,锐减至2008年的200多亿立方米,减少了一半以上。根本原因,在于北方人口和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快速增长,用水量一再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渤海底部的大部分低盐区变成了高盐区。而低盐区面积的消失,会严重破坏鱼类产卵场和海洋生物生存环境。

此外,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严重失调。2008年,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为67,而渤海湾底部、莱州湾底部、辽宁近岸的氮磷比甚至高达200以上。一般认为,氮磷比超过50,会造成生态恶化。

更多的坏消息是,渤海沿岸城市近年来在海边新建众多工业区和港口,渤海海岸线和近海湿地被肆意破坏。

碧海行动告吹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行五年,高调开场,最后不了了之

中国政府部门关注渤海问题久矣。最近十余年,最著名的治理方案当属原国家环保总局主导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2001年9月,国务院批复“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这也是中国在国家层面上首次推出全面治理渤海污染的计划。此前,环渤海的三省一市仅对渤海污染有零星治理。

根据该计划,至2005年初步控制渤海污染,缓减生态破坏;至2010年,渤海环境初步改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至2015年,渤海环境好转,生态系统改善。

碧海计划的核心,是关停环渤海区域的不达标排放企业,采取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大力削减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从2001年至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三省一市,投资各种项目近300个,资耗300多亿元。在此期间,环保系统高层屡屡对媒体释放利好,称渤海污染初步控制,对计划抱有信心。

然而,在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公报中,渤海污染仍在加剧,生态仍在恶化。

2006年8月,由国务院召集的渤海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坦承,渤海污染物入海总量居高不下,污染面积扩大,赤潮频繁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此次会议,事实上宣布了碧海行动计划的失败。“以后没人喊停,也没人说继续实施,这个计划反正就是不了了之了。”一位知情的业内人士说。

多位专家分析说,环保部门当初过多考虑陆地,忽视了海洋,而陆地上达标排放的水实际上仍是污水。此外,即便按照陆地排放标准,2001年至今沿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的超标排放率也始终居高不下,多在70%以上。

当然,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不应否定碧海行动积极的一面。放到今天,陆源污染仍是渤海问题的“牛耳”,环保部门当年的思路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控制陆源污染事实上非环保部门一己之力可为。

渤海管理体制有“九龙闹水”之说,牵涉九个部委。例如,除了企业在向渤海排污,还有建设部旗下的市政排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部范围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水利部管辖的陆上河流污染、滩涂治理等。部门之间彼此推诿等情形并不少见。

夏青表示,中国政府部门在渤海治理上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如今的共识是渤海环境问题是一个立体式的问题,从山顶到河流,从陆地到海洋的一揽子环境问题应予系统看待。解决渤海治污问题一定需要九部委合力,不能只靠环保或海洋部门。

渤海十字路口

一边是渤海污染治理,一边是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非常艰难,其速度能否赶上污染的速度还很难说

碧海行动黯然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2006年8月那次国务院会议之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海洋、环保、水利、农业、财政等九部委,以及沿渤海三省一市共同编制总体规划。

2008年初,这一规划颁布。总体规划编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青说,总体规划的思路是陆海统筹,合力治污。“这种做法已被称为渤海经验,中国近岸四海的‘十二五规划’都是类似思路。”当然,渤海治污的决定性前提仍是陆上流域治理,“陆上水清之日,才是渤海变清之时”。

与碧海行动相比,总体规划更加务实。它没有设定治污时间表,也没有设定具体目标。“一定要注意,总体规划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没说到某年就达到多么美好的目标。”夏青解释,一是必须承认陆上污染源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治理好;二是各部委的数据对不上;三是对氮、磷等污染源治理还没有找到明确有效的办法。

对于总体规划,各方专家多认为其质量较高,但普遍怀疑各部门之间争利避事,难以真正合作,“九龙闹水”局面再现并非不可能。

“你可以想像,一边是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继续,另一边是渤海污染治理。但治理非常艰难,其速度能否赶上污染的速度,还很难说。”一位海洋专家如此表达他的悲观。

事实上,仅从技术角度看,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渤海能够恢复昔日海碧水清、鱼虾成群的情形。日本和北欧国家都曾经历工业高污染时期,前者的濑户内海和后者的北海均受到过严重污染,差不多到了鱼虾灭绝的境地,经过治理后均恢复了良好的生态。

当然,王诗成认为,渤海治理比濑户内海要难,后者面积约为渤海三分之一,并且海水比渤海深,与外海交换能力比渤海好;此外,日本国土狭小,陆源污染没有渤海这么复杂。

在西方国家的环境治理范例中,几乎都离不开恰当的环境法规和严格的执法。正因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为渤海立法。

夏青则认为,为渤海立法是好的想法,却并非渤海治理的关键。在法治观念不强的背景下,一部法律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多位学者指出,行动也好,规划也罢,抑或立法,对渤海治污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在于,当政者是否痛下决心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牺牲一些经济速度来保护环境。否则只会沦为庸医抓药,一服没用再换一服。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5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于海洋环境的利用需求以及利用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海洋环境也极大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海洋工程作为人类进行海洋活动的重大设施,也是人类影响海洋环境的重要工程。因此,我们要想了解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就必须从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出发来进行研究,进而使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1海岸工程影响海洋水质

 

(1)海岸工程的运行影响着海水的温度。海岸工程中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机器来带动,这些机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传递到附近海域当中,会明显提升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提升之后,海水中原有的微生物群、鱼虾以及水藻种类就会面临着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这些生物的生存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因而,就很容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甚至会造成某些生物的灭绝。

 

(2)海岸工程的运行影响着海水的水质。在大部分海岸工程的运转过程中,都会产生废水,这些废水虽然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到达了排放的要求,但是其各项检测指标依然与海水本身有一定差距,这使得这些废水排放到海洋中之后,改变了海水原有的水质,对海水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对近岸生物的生存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而另有一些不良分子,在监管不到的地方,肆意将未处理达标的废水排放到海洋之中,严重地污染了海洋水质,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而这种污水排放由于远远超出了海洋的自净能力,因而对海洋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需要人工来进行处理。

 

2海岸工程影响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使得海洋系统内部和大自然外部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通过这个循环,海洋系统内部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海洋外部的大自然也能够在海洋适当运动的带领之下得到良好的循环。但是,海岸工程对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产生了严重地影响,使得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良性循环被打破。

 

(1)海岸工程对海湾的纳潮量产生影响。海岸工程的建立,使得海湾的纳潮量明显减小。这样,在通过潮水流动来进行的水质交换过程中,近岸的海水就难以通过潮汐来与深海中的水产生交换,就造成了海洋当中,各种不同区域的水质差异较大,海洋旧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状况。而纳潮量减少之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负面影响是,海洋的自净能力退化,由于近岸与深海之间的海水交流减少,因而难以通过潮汐和洋流实现海水自净的效果,最终使得海洋污染难以有效控制。

 

(2)海岸工程对海湾潮流场的影响。海岸工程的存在减缓了进入海湾的潮流的速度,在潮流速度降低的情况下,近岸的海水与深海水难以充分地交换,这样,就使得近海海域污染较为严重,同时,水质与远海差异较大,变得不适宜生物的生存。

 

3海岸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海岸工程对湿地的影响。首先,海岸工程使得近岸污染物增多,这些被污染的水进入到近岸湿地当中,影响着近岸湿地的生态环境。被近岸工程污染的海洋水通过循环进入到湿地当中,使得湿地中各种污染超标,造成了湿地生物的减少,影响着湿地的生态平衡。

 

其次,海岸工程加速了沿岸土地盐渍化。在海岸工程的影响之下,沿岸湿地水分蒸发量上升,使得沿岸湿地的盐渍化程度加快,使得沿岸湿地变得不适宜生物生存。最后,海岸工程用水量的增多使得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容易造成海水倒灌,既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也使得近岸湿地的盐碱度失去平衡,影响湿地生物的生存。

 

(2)围海造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围海造田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使得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围海造田影响了潮汐的正常流动,这使得潮汐的力度减弱,影响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同时也使得不同水域之间的水质交换变得极为困难,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围海造田也影响到了近岸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近岸海洋生物大量灭亡,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4海岸工程对近海渔业的影响。

 

(1)海岸工程破坏了近海鱼类的生存环境。在近岸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对海洋的利用,同时也会向海洋排放一定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鱼类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就会产生变异或者灭绝,这使得近海鱼类的多样性遭到严重地破坏,进而威胁到整个海洋的生物系统。

 

(2)海岸工程使得陆地积蓄的营养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向海洋释放,造成了藻类的大量繁殖。近岸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使得陆地植被显著减少,这样,在海洋运动的过程中,陆地积蓄的营养物质在短时间内就会大量地随着海水向海洋释放,这些营养物质为海藻等提供了大量的影响,使得海藻迅速繁殖。而海藻的迅速大量繁殖,不仅仅使得其消耗的海洋资源增多,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质,影响着近海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5结语

 

综上所述,海岸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循环功能和自净能力下降等。而这些对海洋产生的影响最终都会回到人类身上,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冲击,包括温室效应、地下水污染以及气候异常等。

 

因此,我们在建设海岸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考察海岸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减少海岸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同时,尽量合理选择海岸工程的位置,严格控制海岸工程运转过程中的废物排放,使得海岸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6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危害人类社会;防止环境污染

引言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渐渐成为变成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更加清醒地意识到白色垃圾、大气污染、资源匮乏、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和生存。目前我国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这种单纯片面的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随着消耗增大,资源都在渐渐减少,导致人们的实际福利水平不断下降,使的发展最终因难以持续而陷入困境。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其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或者崩溃,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最终必然会使得经济发展因失去健全的生态基础而难以持续。

1.环境污染的原因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是有用的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而造成的危害。当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以至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1自然原因导致的污染

自然破坏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多指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的破坏和危害。火山爆发会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火山爆发是造成大气污染的自然污染源。火山爆发后,大量极为细小的微粒,将会长年地在高空中飘荡,对大气圈的最底层,即对对流层造成污染。这些尘埃微粒还会向大气圈的第二层,即向平流层扩散,污染50-55千米高度的高空平流层。当大气平流层中含有大量的尘埃时,地球就好像被盖上了一层纱幕。这层“纱幕”对地面气温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由于尘埃能吸收经过大气射向地面的一部分阳光辐射,产生暖效应。另一方面,尘埃又能将一部分阳光辐射挡住,使返回太空,又产生了相反的降温效果。

1.2人为原因导致的污染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很多工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工业的生产、工厂企业等的蓬勃发展,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见,保护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保护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1]。

2.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下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这些破坏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环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理。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将产生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环境污染对水资源、大气以及土壤的危害。

2.1对水资源的污染

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引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为“世界头号杀手”[2]。水污染会造成水体中漂浮物与溶解物的增加,不仅使河流、湖泊受到污染,也会使海洋受到同样严重的污染。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海洋受到污染后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暴发性繁殖,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赤潮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海洋渔业和海洋养殖业也不能幸免,甚至会威胁到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主要是因为部分赤潮生物会分泌毒素,这些毒素会被某些生物食用,如果这些生物被人类食用,就会形成富集现象,严重时会导致中毒以及死亡。

2.2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其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大气污染程度与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关,取决于排放总量,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条件和地形因素有关。大气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对动植物造成危害,对建筑物产生腐蚀作用,如:酸雨,并对气候产生影响,如我国冬季北方城市常出现的沙尘暴。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7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经济;海洋强国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广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并不十分充分,海洋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十报告着重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不但表明了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表明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尚不统一。其中,基于对其价值导向的考量,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海和谐相处为主题,以科学开发为重点,以增强海洋意识为导向,以保护海洋环境为支撑,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全面改善人类海洋开发利用观念、方式的一种文明形态。基于对其内容体系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认为其主要包括意识、行为、道德、制度、产业五个层面的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究视角,也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来维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自然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保障人、海关系健康发展的文明形态。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涵盖了一套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既非一味地强调海洋开发,也非单纯地强调海洋保护,它最终寻求的是一种“人与海”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双重并重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它既有利于人类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无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并能使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对其资源、空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形态,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则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意识、环境、产业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落后

我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顺应自然”的生态价值观,但在传统生态意识中却极少强调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虽然,近年来“维护海洋生态稳定”的呼声开始在国内有所增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落后的现状。首先,传统海洋意识中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落后观念仍根深蒂固,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对海洋资源的疯狂开发和捕捞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次,海洋环境保护的群体意识并未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上升到应有的水平,“置身事外”的心理依旧使内陆居民对于内陆污染源通过河流污染海洋的现象熟视无睹。最后,公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长久以来对于海洋生态的漠视和无知,使得大多数公民既缺乏与海洋生态破坏者作斗争的勇气,又缺乏参与建设的热情。

2、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不仅海水富营养化,海洋生物物种锐减,海洋生态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近岸海岛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纵观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史,发展初期也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的主导下,这一现象则显得更为严重。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内陆地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临港工业、海滨旅游业等沿海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水、废物,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化工物品运输所造成的泄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海洋污染的三大主要源头。

3、海洋资源开发不合理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然而,随着对各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在我国长达1.84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海岸线已成为人工岸,已严重威胁到了海岸生态链的稳定,同时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同样致使海洋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填海造陆等海上工程来扩展海洋发展空间的做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特定海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往往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此外,海洋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均衡,也造成特色海域的优势难以发挥,致使海洋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4、海洋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海洋事业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我国部分海洋法律已经对海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致使我国的海洋法令难以维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管理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由于权责不清,不但降低了部门联合执法的行政效率,同时也使得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惯性思维下的海洋管理,往往更习惯于对传统海洋事务的处理,而一旦发生诸如海上漏油等突发事件时,则往往表现乏力。最后,尚未形成有效的追责机制。由于相关处罚规定并不明确,管理部门在对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理时,往往缺少相应的追责机制作为保障。

三、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不但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现实实践,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属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范畴[8]。因此,在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探究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全面提升生态意识水平

充分发挥“意识先行”的积极作用,面向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力度,争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民海洋生态意识落后的现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传“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中心思想,使公民从心理上充分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开竞标、广告招商等方式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外包”给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造成的公民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置身事外”的消极局面,使得内陆地区的居民能够在积极参与建设的同时共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引入科学有序的环保机制,综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污染治理。建立河海污染防治一体化机制,在内陆重点流域加强环境监控,严格控制化工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对于不符标准的排污企业应及时予以警告。改变传统“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式,对陆地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避免陆地污染源对海洋环境造成间接破坏。建设海上生态保护示范区,及时处理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对特定海域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始终坚持走“科技兴海”之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新式防污治污设备,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3、增强科学开发能力,统筹规划空间产业布局

改变传统海洋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据“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对海洋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不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淘汰原有的污染重,产业效益不高的海洋产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矿产开发、绿色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沿海地区发展,避免开发项目对同一地区过度与重复的开发,充分利用我国海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沿海地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能海洋经济产业链条。科学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不同海域的资源状况,采取集中与适度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科学开发海岸线资源、海岛旅游资源以及海洋渔业资源,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开发。

4、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创新海洋管理机制

树立“依法治海”的法治意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划分部门权限,积极加强海洋管理创新。明确立法主体,加强立法交流,从多个层面入手制定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法律,确保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部门管理机制,明确部门权限,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部门、跨区域的海上联合执法。健全海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专业训练,完善环境监管配套设施,提升对突发性海洋事件的处理能力。明确海洋生态破坏的追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恶性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曹英志: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6(1).

[2]杜强:推进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3]俞树彪: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1).

[4]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4).

[5]马彩华、赵志远、游奎: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2010(S1).

[6]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7]罗新颖: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15(4).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8

随着海岸带和海岛开发范围和密度加大,沿海工业污染加重,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不仅造成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局部海域水质指标超标甚至成为污染区域(如防城港、钦州湾近岸局部海域受无机氮和石油类污染物污染严重),而且还造成近岸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草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二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由于内海捕捞过度、海水养殖、海岸湿地围垦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附近海区生物种群减少、一些珍稀海洋生物濒危,改变了海洋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海区生物多样性。三是海洋捕捞造成北部湾海洋渔业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内海和中下层海产资源捕捞强度过大(达到90%左右)、捕捞工具改进和渔民缺乏可持续性捕捞意识,渔业资源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捕捞行为,捕捞增产只能靠大量捕获幼鱼和低营养级劣质鱼种,“营养级联效应”造成北部湾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下降[1]。是海洋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北部湾海洋生物综合开发层次和效率普遍较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占主导,而海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开发、海洋生物产品贸易等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慢、规模小,加重海洋生物系统产出压力。第三,能源安全问题。北部湾能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的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加剧;能源供应与需求矛盾突出;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效率较低、浪费大;能源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贸易与世界市场脱节,能源价格存在不合理之处;工业能源、城市能源和生活能源供需紧张,等等。这些问题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使泛北部湾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第四,湿地生态安全问题。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30年)》,广西北部湾共有湿地47.78万公顷,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33.60万公顷,河流湿地5.20万公顷,人工湿地3.90万公顷。

当前,北部湾湿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工厂兴建,湿地面积缩小。二是人为破坏。20世纪50年代的围海造田、90年代之后的滩涂围垦养殖等,造成湿地遭受很大破坏。三是湿地功能由于遭受污染有退化趋势。第五,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问题。一是沿海防护林受破坏严重、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功能低。二是森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整体功能较低。

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必要性

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需要。

第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一是不能忽视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占GDp的14%[2],因此泛北部湾区域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二是泛北部湾区域内各国出于国家利益需要,对生态资源的争夺、对生态恶化的责任推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三是某些国家打着“环境责任国际化”的幌子,借环境安全之名干涉他国,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将区域问题国际化。四是就国内政治发展而言,以人为本的生态执政观是政党执政理念的优化;各级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树立绿色政绩观、打造生态型政府;用生态安全理念指导社会建设、推进生态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意义。

第二,维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构筑和谐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具体实施,就面临的生态安全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而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刻不容缓,这是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维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须落实在具体空间,广西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突出生态空间的区域性和特殊性。广西北部湾正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是当前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战略意义,同时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多重影响。

保障泛北部湾生态安全的对策

针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建构泛北部湾生态安全格局。

第一,完善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生态安全保护制度,制定《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迄今为止,尚未有类似泛北部湾生态安全的环境安全协议或“公约性”的制度解决方式。实践表明,生态安全的维护离不开国家或政府的主体作用。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我国应从区域生态安全和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视野,促成具有法规约束力的《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的制定,并促成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建立泛北部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一是建立泛北部湾国家生态安全组织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和掌控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和变化趋势。二是针对我国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相关信息尚缺乏足够的获取、检测、分析、、评估、预测能力,生态安全预警能力亟待提高的状况,完善各级各类专门的监测、分析机构和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类相关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建立完整预警与防范体系,在国家生态安全组织领导协调机构的组织协调下,有效地获取、相关生态安全信息,为国家生态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三是实施动态监测,对泛北部湾资源与环境安全度及各项生态安全衡量指标进行适时的关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第三,积极开展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我国应以维护国家为基本原则,开展生态安全信息交流、生态环境监控、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一是达成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国际合作的价值共识,使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共享模式成为价值认同,避免生态资源的恶性争夺,促成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着力解决各国、各地区跨境河流污染治理、跨区域物种入侵、跨区域生态失衡、海洋资源保护等生态问题。三是维护生态安全“集体行动”之责任合理划分与承担。Risse-Kappen认为,集体权责是解决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3]。集体行动的参与各方都应该认识到合作必定会带来明显的国家净利[4];同时应该进行责任合理划分与承担,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如通过《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或成立具有法律约束性的“生态安全专门委员会”,实施更加细致的“硬法约束”和“软法约束”。#p#分页标题#e#

第四,建立市场化生态安全保护体系,优化生态治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利益机制的调节对于生态安全更具动力性。一是在生态资源和环境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各方通过协商、谈判,协调利益收益,降低生态资源管理成本,既要避免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地悲剧”,又要避免“反公共地悲剧”,从而破解“资源魔咒”[5]。二是建立区域性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治理收益和生态破坏成本具有外溢性,如上游的国家对河流污染的治理,会使处于中下游的国家享受好处;生态环境破坏若不及时进行补偿,就会因为累积而不断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从而增大污染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泛北部湾区域各方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制定下游对上游、受益区对受损区、受益者对受损者的利益补偿政策,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制定泛北部湾能源资源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我国应该全面重视泛北部湾区域能源安全问题,尤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集石油加工与储备、进口煤炭交易与配送和电力生产于一体,服务“三南”(西南、华南、中南)地区的国家战略性能源安全生产基地,为实现泛北部湾区域“互惠的能源安全”作出表率。一是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二是确立市场对能源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一协调、规划,加强能源资源管理;三是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协商和合作,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强化能源政策磋商和协调,创造良好的能源安全区域政治环境;四是提高能源供给能力,鼓励能源产业投资,扩大世界能源供应,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尤其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满足经济社会对能源的正常需求;五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鼓励研发和使用核能、水电等非化石能源,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9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篇10

今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我国是海洋大国,防治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国家把渤海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坚持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方针,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初步遏制了渤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趋势。但是,全国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仍然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长期沿袭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加之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欠账多,从全国环境状况看,无论是近岸海域,还是陆地环境,形势都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2003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2%,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全国江河湖海普遍遭受污染,城市空气仍处于较重污染水平,监测的340个城市中有27%属于严重污染。

——污染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污染所占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在上升。2003年,全国生活污水超过工业废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3%。农村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煤烟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也日显突出。此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也面临多方挑战,噪声污染更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一些地区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许多很有价值的宝贵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加剧。土地和森林退化,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滩涂消失,天然湿地干涸,生态失衡十分突出。

针对我国的环境形势,当前环保部门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划、标准中,努力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发展的制度,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

二是严格环境监管,依法行政,促进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新上项目污染排放不能超出当地环境容量,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实行清洁生产,治理老污染源,削减排污量,确保增产不增污;积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实行持证排污,建立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公布制度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制度。努力实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改善环境质量。

三是抓住重点,按照生态系统方式管护环境,集中力量治理“三河”“三湖”等重点地区、城市环境问题。要加强入海江河流域氮、磷排放总量的控制,防止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要认真落实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实现国家“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目标。

四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落实党委重视、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监管、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治理、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环境保护体制,坚持污染者负担原则,积极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筹资、企业化治理、市场化运营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要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特别是首先限期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确保保本微利,保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营。

五是发动群众,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管。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信息的透明度,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完善鼓励公众在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的听证制度,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六是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力争用少的投入解决更多的环境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