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十篇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十篇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11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1

;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

1. 前 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1]。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Doi:10.14051/ki.xdyy.2016.02.155

1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现状

在城市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城市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程度的不断加重,给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城市综合症时常发生。目前,较多城市园林的绿化设计比较注重景观效果,却没有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条件等进行搭配,致使各种病虫害情况频繁出现,给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带来很多困难。对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没有得到全体公民的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致使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的难度较大;其次,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并且没有高度重视外来物种给本地物种造成的影响,最终降低城市园林植物的抗病能力。最后,城市园林植物采取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够多样化,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强,给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效果带来严重影响。

2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要真正改善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其养护效果,就必须确保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各种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促进城市生态循环发展。

2.1乔木和灌木类的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根据城市园林植物的造景情况来看,乔木、灌木是城市林缘线与植物立体层次构建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需要注重乔木和灌木类植物的合理搭配,选用最合适的养护技术措施,才能真正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最终增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动态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采取的养护技术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在种植乔木的前3年,每年都需要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时候进行1次施肥,如果乔木的树形较小,则需要与松土相结合;其次,树形较大的乔木需要在冠幅范围内的地面开挖地穴,采取多次干施的方式进行养护。其中,使用的肥料一般是复合肥。与此同时,灌木的种植方法采用浅穴方式,并根据根系、树干的生长情况搭配适量的复合肥,在结合干施和液施2种方法的情况下,确保灌木的正常生长。最后,水分方面的养护管理通常是在幼树时期进行,尽量保持土层不干涸、水量不集堆。另外,部分园林施工会进行大树的移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土球、苗的质量、浇水情况和天气等,才能保证大树的成活率,从而达到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的真正目的。

2.2花卉类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花卉类植物发挥着美化、香化等多种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调节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调,还能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的整体绿化效果。因此,正确采取养护技术措施,合理运用花卉的组合形式,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花卉类植物的养护管理必须对施肥、浇水、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补植等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细节部分的管理,才能真正保障花卉类植物的健康生长。

2.3地被类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在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地被类植物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草皮向观花型植物转化的过程中,根据大面积栽种的相关特点,采用粗放式的养护方法,对于提高地被类植物的绿化效果有极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问题是:严禁平秃、水土流失等情况出现,提高土壤的肥力,密切关注地被类植物的观花期、绿叶期,才能真正提升地被类植物的景观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并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才能真正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影响,最终促进城市园林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新伟.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5(20)

2张洪学.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5(20)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3

一、关于政府行政保护的必要性问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主要依靠行政保护还是民事保护或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上是制定行政法还是制定有关民事法律,对此理论界、法学界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是自然生存的一种状态,耽心政府行政行为介入会破坏这种状态。在立法上有人主张强化行政保护,有人主张强化民事保护。所谓行政保护指的是政府、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行政行为,如开展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所谓民事保护,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所行使的民事权利或行为。目前,对政府是否需要加强行政保护的必要性这一问题已不容置疑,回答是肯定的。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这两种保护手段或途径是并行不悖的,都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加强。随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出台,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强化政府行政保护的浪潮。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世界发展背景看,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日趋严重。这一趋势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冲突和巨大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文化、弱势文化的消亡速度,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濒危生存的严峻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产生于农耕文化,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其独特性是其他依附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也意味着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的中断。尤其是当前国际上出现了文化“单边主义”,威胁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文化安全。因此,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并付诸实施的重要战略问题。不仅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其次,从政府的职能看,政府作为公共权利的代表者和行使者,有义务、有职责对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除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外,政府之职责必然要求其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各国政府采取行政、技术、财政、法律等措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际上看,强化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职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我国在强化行政保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建国初期由文化部门主持的民歌整理高潮使一批民间文学得到抢救,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的整理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各级文化部门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已经完成。近年来,文化部、财政部2003年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着手全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现阶段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行政保护的目标、方针、基本制度和工作机制。

其三,从立法上看,法律上的民事保护并不能简单取代法律上的行政保护,或相反。这两种保护各有侧重,也各有局限和难度。现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所提供的民事保护之实现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依赖于著作权人权利的确认和对权利的主张;二是依赖于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因为缺乏市场价值的作品,往往就失去了保护其著作权的动力。正是因为如此,在实际中,仅仅通过民事手段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着相当大的障碍:一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知识产权的归属难以确认,谁来主张权利、行使权利,保护期有无等等?这已超出传统知识产权理论的范畴,对此法学界仍有不少争论;二是许多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市场价值。如果单靠民事保护而没有行政保护,其结果就会导致大量缺乏市场价值,却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自生自灭,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所需要的保存、记录或传承、弘扬等就无以为继,而且得不到其他法律上的救助。从国际上看,在对传统文化强调民事保护的同时,强调对其予以行政保护,这已成为一个基本共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直积极推动对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各国制定相关的民事保护法律。该组织1982年推出《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简称《示范法条》),希望各国参照制定。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各国立法参次不齐,效果不彰。其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逐渐认识到,仅仅通过民事保护手段,远远不能达到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此时正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两个组织于是联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动、鼓励各国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其直接结果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公约》所规定的“保护”的性质就是行政保护,要求“各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这些措施包括“适当的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通过拟定清单、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构、培养保护队伍、加强宣传、传播、教育等来确认、展示和传承这种遗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韩国,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来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

二、关于政府行政保护的本质、具体内容问题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当发挥那些作用,就是说,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的本质为何,具体内容究竟有哪些,这也是需要在认识上和理论上深入探讨的。行政行为在一般意义上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组织管理行为。但行政保护行为区别于其他行政行为的最大特点,应当是通过这种行为达到有效保护或保存对象之目的。因此在根本上它应当是一种服务或保障。所谓行政保护决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审批或不当干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主要是依赖民族民间土壤自然生存、传承下来的,一旦行政手段过分或粗预,从而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从现实中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问题。例如,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人为毁坏其原生态环境,采取强制手段改变其原貌;或以经济效益、旅游发展为目的,任意利用或无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之受到严重损害等。因此在这里,应当特别强调行政保护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行政保障,即行政部门对保护工作所提供的财政、政策、方式等各种保障。这也是我们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本出发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决定了保护行为的方式和内容。对一切文化遗产而言,“保护”的首要意义就是“保存”,即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将其既有的物质形态保存下来,使之永续存在。这些措施包括考古发掘、整理归档、收藏修复、展示利用等。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基本特性,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除了需要收集整理保存那些物质性的载体、或通过记录等手段将其物质形态化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教育等手段使之在现今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保护”定义为:“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这些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整理建档(包括普查、研究),二是保存展示,三就是传承弘扬。我国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在明确提出政府工作的目标和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也大体从上述这些方面明确规定了政府的行为。显然,这些“保护”的行为和内容,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从根本上说,“保存”和“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如何采取措施,有效保存并保障或实现其传承,既是政府工作也是立法中都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首先是保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它与物质遗产在实现“保存”的主要方式有所不同,为使其物质形态化并有效保存,记录和保存记录是一个最为基础和主要的工作。同时,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复杂性、广泛性而必须使保护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建立保护名录制度是从政策和法律上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为有效和可行的一个办法。这一办法已为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在推进此项工作的时候,就将建立有关名录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推动。从我国情况看,除了积极推荐项目参加世界名录外,近些年来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保护名录。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提出建立部级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各省市自治区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名录。一些地方如云南等省通过地方条例也建立了本省的保护名录制度。保护名录制度是政府实施保护行为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开展普查、收集、整理工作的依据,也是保存、展示、研究的基础,更是传承、宣传、弘扬的前提。

有效保护的另一个方式就是保障传承。传承的实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自然性传承,一是社会性传承。前者是指在无社会干预性力量的前提下、完全依赖个体行为的某种自然性的传承延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靠这种方式延续至今的,最典型的就是个体之间的“口传身授”,如民族民间的口传文艺、手工技艺、民俗技能等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因为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体的变迁而受到极大的制约。后者是指在社会某些力量干预下的传承,这包括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的各种行为干预和支持。这其中,通过行政、立法所产生的某种强制性干预力量尤为重要。这种社会性传承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支持或保障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促进特定遗产的传承;其二,通过教育途径将传承活动纳入其中,使其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活动、社会知识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政府行为方能实施和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公约》所提出的一个积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这种教育途径既包括纳入国民教育规划的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职业教育、业余教育和其他公共教育。这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学校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力量,其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国务院办公厅《意见》的上述规定为保障、规范传承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国家立法解决这一问题打下了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支持、保障传承活动的开展也成为政府、社会乃至教育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例如文化部门、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所开展的有关保护传承人活动,不少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给传承人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云南、贵州、福建等省制定地方法规,建立传承人命名制度,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规定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都已经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如福建泉州很早就将“南音“纳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一些文博机构将特殊传承活动作为某种”活“的展示,或为传承人提供传承活动的空间或场所;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也积极行动起来,不少大学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开展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教育,如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等等。它们都以卓有成效的业绩证明,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采取适应这种特性的保护方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当然,从实践中看,政府通过行政行为建立名录制度和传承保障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在保护对象和传承对象的认定、标准、方式以及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等问题上,存在一些复杂情况。需要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达成共识。但从总体上说,通过上述政府行为来加强保护及传承,对缓解和改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濒危状态,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办法。

三、关于政府保护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

政府如何发挥作用也就是政府行为规范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依法行政的问题,在立法上也就是所谓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这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的规章等。这其中,制定相关的国家法律,为政府行为乃至其他社会力量包括公民个人保护行为提供法律保障,这相对于政府的政策性文件更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自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赴许多省份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了大量调研,并会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召开了立法座谈会和国际研讨会。2002年8月,文化部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报送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建议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成立起草小组,并于2003年11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据此,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又将草案名称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成立了专门小组,协调各方加快该部法律的立法进程。在这过程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还积极促进和推动一些地方立法机关如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省区制定出台了相关地方法规。目前新的草案文本正在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从立法上来说,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确立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家资源加大保护力度。具体言之政府应发挥三大作用:一是保护作用,即政府要利用行政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的基因和血脉。二是帮助传承作用,政府不是传承的主体,并不直接干预传承,而是采取措施帮助支持传承人的传承活动。三是引导作用,即对社会的保护行为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立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规范政府行为,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作出明确规定。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繁杂,价值不一、良莠不齐,且又具有活态的传承性质,并非如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完全适用同一种保护措施。《公约》中提出的认定、立档、保存、研究、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八项措施,表明了这些措施之间的差异性。就是说,认定、普查、立档这类保护措施,适用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宣传、弘扬、振兴这类保护措施应当只适用于那些与当代社会基本准则相符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正是《公约》的基本要求。如公约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提出了某种标准,规定“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符合人权标准、相互尊重和顺应社会发展,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受到保护的基本尺度。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78-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工程管理者缺乏对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重视,如何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破坏,是当下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来进行阐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立一个环境保护目标,科学的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必须加强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好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维护施工区域内的树木和植物,防止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排放废渣、排放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尽可能的减少一切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在确立环境保护目标之后要及时的建立一个科学的环保体系,一套科学的环保体系流程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得当和责任到位。项目环保措施和工程的环保方案由工程管理部门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环境问题主要由工程管理部门解决。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和考核,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应该按标准严格执行。

(二)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确定部门的保护责任

工程项目部应该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同时必须合理的制定出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将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最好,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施工附近地区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加大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要对施工的环境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要配合环保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不定时的环境监督监测,保证施工环境不受污染。

(三)注重环保实施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制定的环保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每一个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进行。要想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诸多环保措施,必须加强对广大的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思想和观念的培训,积极的组织参加环保活动,让所有的人都能对生产生活环境产生热爱和保护的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

二、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扰民,要减少在居民生活密集的地方夜间施工,防止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凿裂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有效的减少粉尘,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安装使用除尘器。此外,要加大对水泥、粉煤灰在运输过程中的检查,避免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出现破损,要保证物品的密封状态。要定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禁止在施工区域内燃烧会产生有毒、恶臭气体的物质,避免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污染造成影响。

(二)现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施工者来说,现场生态保护措施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严禁在施工范围内砍伐树木。要加大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宣传,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空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还原环境面貌。

(三)现场水质保护措施

必须严格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水必须经过沉砂池沉淀,然后除去颗粒物,再反复经过沉淀池和反应池的过滤,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才能完成废水排放。混凝土拌合楼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沉淀池的二级沉淀之后,才能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必须定期清理。机修废水必须经过集中后,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处理出来的矿物油符合排放标准时才能进行排放,对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综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组织的排水,要防止和避免泥沙和砂石流入江河。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水必须集中到沉淀池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的处理,要加强对排放污水的监测,一旦发现污水超标,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破坏,人们应该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养,重视环保意识对我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靠施工企业,也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施工环境的监督和监测,让环境保护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石瑾斌,迟永山,韩守江.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2).

[2]王海波.浅谈人水相互作用及河流环境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3).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5

关键词:国际环境措施世贸规则协调

一、环境保护:从gatt到wto

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席卷全球,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不保护环境,人类可能会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各国在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内立法重点的同时,也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途径保护环境,并将环境保护渗透于一切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领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绿化gatt(《关税贸易总协定》)或者说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就被提了出来。1971年,gatt专门设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小组,反映了gatt开始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对待。“东京回合”达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表明,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对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形成贸易壁垒,因而,消除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了gatt法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以及wto的产生,使协调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乌拉圭回合”在“环境小组”和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最后通过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根据该决定,wto设立了一个对所有成员国开放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就是在不违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负责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贸易与环境两个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持续增长相互促进的目标。可见,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多个协定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①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问题。这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并不限于环境保护理念渗入世界贸易规则,国际社会早就开始缔结专门的国际公约对各种危害环境的自由贸易进行限制。如针对象牙贸易造成对大象的大量捕杀而使其濒危,硬木贸易导致东南亚地区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生物资源和林木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危险废物贸易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问题等。国际社会为此已经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环境保护公约,这些公约的宗旨就是通过限制贸易达到环保的目的,限制或禁止成员国的贸易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同自由贸易的冲突与解决

环境保护渗入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这两大阵营在对待贸易相关国际环境保护措施和世贸规则这两种不同的规则体系的态度上完全不同。发达国家鉴于自身环境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一方面有意规避或者不遵守有关的限制贸易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企图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用世贸规则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求保护本国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恰好相反,来自发达国家的生态侵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怀有警惕的心理,他们特别重视这些发达国家是否能够遵守那些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

由于发展中国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使用世贸自由贸易规则来抑制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一致努力,现有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约定,已经包含着大量考虑发展中国家弱势地位的条款。但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双重优势地位却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为此,国际环境法把“发达国家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求达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质的平等。在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内,wto规则也十分注意防止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世界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防止其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口实。然而,在国际交往特别是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也正是由于这些活动,常常引起国际讼争。所以,在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讼争,往往表现为环境保护措施与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这就使探索如何协调环境保护措施与贸易规则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关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成员方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性措施,除应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必要性原则。成员方只能采取为实现合法目标所必需的技术性措施。这些合法目标包括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

2、采用国际标准原则。成员方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方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

3、协调与等效接受原则。各成员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就各自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法规涵盖的产品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并鼓励各成员方积极考虑将其他成员的技术法规作为等效法规加以接受。

4、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成员方不应期望发展中成员方采用不适合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发展中成员方制定技术性措施的依据。即使存在“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发展中成员方仍可按照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某些技术性措施,以保护与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本国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鼓励发达成员方对发展中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措施方面提供技术援助。

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之外,《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在避免成员方利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设置贸易壁垒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根据sps,制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除了需要遵守tbt所规定的前述四项原则外,还需要遵守“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

按照“以科学为依据”原则,成员方应确保任何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都以科学为依据,不能实施或停止实施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如果在科学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某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并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出科学评估。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之间有关牛肉激素问题的争端的解决来看,《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的“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共同体以在牛饲料中添加激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由,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而美国则认为欧洲共同体这样做没有科学依据,将欧洲共同体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结果欧洲共同体败诉。②

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成员方在制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时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进口方对进口产品可能带入的病虫害的定居、传播、危害和经济影响,或者对进口食品、饮料、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做出的科学分析报告。③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进口方确定“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④有直接关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高,进口方确定的“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就比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严格一些;如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低,进口方确定的保护水平就比较低,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宽松一些。但是,sps规定,无论进口方确定的措施是严还是松,都应考虑将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贸易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标。”⑤

从tbt和sps的规定可以看出,为了保护环境,成员方可以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wto规则对于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规定了限制原则,即:一旦成员方采取的保护措施违背了不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就构成贸易歧视或贸易壁垒。在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金枪鱼案中,就可以看到这些原则的价值。美国以保护海豚为由禁止进口金枪鱼,世贸组织则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结果美国败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认为美国不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动物,而是美国保护动物的做法违反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换言之,如果美国对本国渔民也采取相同的措施,那么美国的做法就是恰当的了。正因为美国采用了差别待遇的做法,可以看出美国的真实意图不在于保护动物,而是以保护动物之名行保护本国渔民利益之实。

三、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适用与协调

由上述可见,wto一系列规则实际上在努力协调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它既明确规定为保护人类、动物、植物、自然资源,成员方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又规定这些措施不应成为歧视和变相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因此,wto既要扩大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同时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超级秘书网

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初衷在于通过控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贸易来减轻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也是为了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wto规则与环境保护国际规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丝毫也不能掩盖两者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它所规范的贸易通常明显地影响环境与自然资源,而wto规则主要是以贸易自由为目的的,贸易所涉及的产品本身并不明显有害于环境。

其次,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而wto规则是自由贸易全球化的产物。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6

(一)绿色壁垒与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的定义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烦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是进口国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目的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是进口国为保护环境、保障人民与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所采取的必需措施。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符合国内外的科学、合理的环保标准与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进口国的环境、保障人民与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对正常的国际贸易也不会构成阻碍与扭曲。

(二)绿色壁垒与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的区别

绿色壁垒常常与正常的环保措施交织在一起,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区分:(1)合法性。正常的环保措施符合国际上合法、有效的环保标准的要求;而绿色壁垒超出或违反国际公认或大多数国家所能接受的标准。(2)合理性。正常的环保措施满足保护环境的必要标准,实施的费用经济,技术简单,操作性强;而绿色壁垒的标准过于严苛,超出必要限度,实施费用昂贵、程序烦琐、技术复杂,很难达到要求。(3)非歧视性。正常的环保措施对国内外商品平等对待;而绿色壁垒对外国商品实行歧视。(4)目的性。正常的环保措施是为了实现保护环境等目标;而绿色壁垒是为了阻挡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所以从这几点来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正当的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就是恶意的、不正当的。

二、wto法中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规定

(一)《关贸总协定1994》(以下简称gatrl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的规定

该条规定:“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b)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该条款赋予wto各成员以环保例外权,即各成员有权以“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或“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理由,而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但该限制贸易的措施应“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否则则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二)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

tbt协议其序言开宗明义地申明: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sps协议也规定,各成员方政府有权采取必要的卫生与检疫措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使人畜免受饮食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物和致命生物体的影响,并保护人类健康免受动植物携带的病疫的危害等,只要这类措施不在情况相同或类似的成员方之间造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对待。sps协议则更进一步。除此以外,其第5条7款引入了“预防原则”,即在找不到充分的科学证据时,成员方可以根据获得的有关信息,临时采取某种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环境条款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4条“一般例外”中亦允许成员方采取或加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只要这类措施“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方造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或不对国际服务贸易构成隐蔽的限制”。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有关规定

该协定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以及规定了可以出于环保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授予专利权,并可阻止某项发明的商业性应用。

三、wto法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的法律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有些国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对本国产品实行宽容的政策,对他国产品采用严厉的绿色标准,这违反了gatt1994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美委汽油案”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受理的一起环保标准违背国民待遇原则的案例。美国环保署于1994年对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制定了环保标准。规定汽油中的硫、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低于一定水平;美国国内生产的汽油可以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该规定生效的日期立即达标,否则禁止进口。委内瑞拉作为向美国出口汽油最多的国家,向wto提起了上诉。专家组认为,尽管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标准,但对进口商品的有关待遇不得低于本国相同或类似的商品,美国对进口汽油环境标准要求超过本国汽油,限制了外国汽油的进口,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上诉机构也认同此观点,认为环保例外措施必须在不造成不公平和随意的事实、不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前提下才可应用。

(二)最惠国待遇原则

gatt1994第1条最惠国待遇原则是维护自由贸易正常进行的原则,其目的是对来自任何国家的相同进口产品,均给予同等的待遇。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即1996年美国与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的“海虾与海龟案”就体现了环保政策与最惠国待遇的冲突。为了保护濒危物种海龟,美国要求在海龟栖息地作业的捕虾拖网船必须使用美国科学家发明的“海龟驱赶装置”(turtleexcluderde-vice,简称ted),以便使海龟逃离捕虾拖网。美国以上述四国围捕海虾未使用海龟驱赶装置违反了《濒危物种法》609条款为由禁止从这些国家进口海虾。印度等国认为,仅因生产或加工方法的不同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相同进口产品实行差别待遇违背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并且美国在实施609条款过程中,对前期受影响的14个加勒比及西大西洋地区的海虾出口国以更优惠的待遇,使它们享有比申诉方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更为宽裕的过渡期(前者有3年过渡期,后者仅有4个月),以及给予前期受影响的14个加勒比及西大西洋地区的海虾出口国资金、技术上的援助,而申诉方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四国并没有享受此待遇。这显然构成了对wto不同成员之间的歧视,也背离了最惠国待遇这一非歧视原则。

(三)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gatf1994第20条的b款和g款的规定,一般被称为“环保例外条款”。有些文章认为这两个条款正是绿色壁垒存在的法律依据,其实这种说法是对这两个条款的误解。正如在“美委汽油案”中上诉机构所言,对条约的所有条文应作整体解释,对gatt1994第20条的b款和g款的理解应和第20条引言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这两个条款并不是所谓的授权条款,其目的并非授予各国设置“绿色壁垒”的权利,而是承认各国有设置正常的环保标准、采取正常的环保措施的权利,但是该权利还要受第20条引言中的“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制约。正如上诉机构在美国“海虾和海龟案”的报告中的明确论述:“引言所使用的语言很清楚地表明gatt1994第20条的各项例外是一种‘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例外’(alimitedandconditionalexcep-tion)。”

那么如果环保例外措施构成“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则该环保措施将构成绿色贸易壁垒,成为wto法所不允许的行为。相应地,判断与甄别一环保措施是正常的环保措施还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就是,该措施是否是“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但是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样的差别待遇是“武断的”、“不合理的”,以及何谓“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gatt1994没有给出明确清楚的衡量标准;像“必需的措施”这样的关键词,其内涵和外延也未得到明确的界定。

但从“海虾和海龟案”这个最近的与绿色壁垒有关的案例来看,在实践中,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能够弥补这些法律条款的先天不足。1997年,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四国联合指控美国以《濒危物种法》609条款为由禁止海虾进口违反了wto的有关规定。美国则援引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作为其施行609条款的主要依据。上诉机构通过下列两项分析说明美国在实施609条款的过程中构成了“武断的歧视”:(1)美国通过609条款要求条件各异的海虾出口国一律采取同美国一致的捕捞方法,而不问这种复杂的捕捞方法在这些出口国的适用性。(2)有关政府机构在进口许可证的认证过程中,无论是接受或是拒绝许可,均未出示书面的、经过论证的正式决定,也未个别通知出口国,并且没有为被拒绝的出口国提供辩解、寻求法律救济的正式途径。这种认证过程是不正式的和随便的,其结果可能导致对出口国权利的侵犯。

(四)对发展中国家应给予差别和优惠待遇

在gatt1994第37条第1款,发达国家承诺,对与发展中国家成员目前或潜在出口利益特别有关的产品,不建立新的关税或非关税进口壁垒,不加强已有的这些壁垒。该条当然包含发达国家应不建立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但该条规定相对来说比较原则,不具操作性,且只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尽可能地实施上述措施。

tbt协议与sps协议中赋予了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制定技术、实施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采用不适合其发展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它们自己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二是sps协议要求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以便加强其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健康保护;三是发展中国家有权利延缓实施该协议的缓冲期。这种缓冲期给发展中国家必要的时间去采纳国际标准或者是在科学的原则下去建立自己的sps法规框架,在缓冲期内采取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sps措施不受wto规则的制约,sps委员会可应要求给予更长的时间。

tbt协议第12条3款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在制订和实施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发展、财政和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以确保这些技术规章、标准等不会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出口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tbt协议第11条和第12条要求各成员在接到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请求时,应就其技术规章的制订、设立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参加国际标准化机构等事项提出建议,并给予技术援助。协议还允许发展中国家成员按照它们特殊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情况采用某些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便保持与它们的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当地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经发展中国家请求,对其应承担的协议义务可在限定时间内给予整体或部分免除。

所以,如果发达国家未在设置正常的环保标准或采取正常的绿色措施时,给予发展中国家以上的优惠或差别待遇,则发达国家的行为也构成绿色壁垒。

四、wto法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贸易与环境问题并未被列入谈判的议题。因此,整体说来,对与贸易有关的环保问题的规定在现阶段的wto法篇幅很少,而已有的“环保例外条款”也存在诸多缺陷,不足以对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的绿色贸易壁垒构成强有力的有效约束与遏制。

(一)gatt1994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gatt1994第20条规定的“环保例外权”,强调了各成员方的权利享有,但对于行使此权利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性规范;同时,规范内容本身过于抽象,关键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界定。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样的差别待遇是“武断的”、“不合理的”,以及何谓“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gatt1994没有给出明确清楚的衡量标准,结果给条款留有极大的解释空间,使得这些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非常大的弹性,结果很容易被滥用,这就使得一些绿色壁垒能披上合法的“外衣”。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环保例外条款为贸易保护主义者设置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sps协议与tbt协议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sps协议规定,缔约方可以实施高于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的措施,只要这些措施有其科学的依据。即国际标准、准则对各国并不具有强制、统一的约束力,各国可以自行制定和维持比有关国际标准、指导原则或建议更高水平的sps措施,虽然协议又要求措施要有“科学依据”,但所谓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是很抽象、极具争议性的字眼,最终的结果将是使一些国家能轻易地制定与实施高于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的措施,并使这些措施成为阻碍正常贸易的绿色壁垒。

同样tbt协议也允许成员国在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时,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可实行自愿标准,尽管也有“只要其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为实现这一合理目标所必需的程度”这样的限制,但和sps协议一样,这样的措辞抽象、极具争议性,极易成为设置绿色壁垒国的法律依据。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7

 

(一)绿色壁垒与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的定义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烦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是进口国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目的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是进口国为保护环境、保障人民与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所采取的必需措施。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符合国内外的科学、合理的环保标准与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进口国的环境、保障人民与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对正常的国际贸易也不会构成阻碍与扭曲。 

 

(二)绿色壁垒与正常的环保(绿色)措施的区别 

绿色壁垒常常与正常的环保措施交织在一起,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区分:(1)合法性。正常的环保措施符合国际上合法、有效的环保标准的要求;而绿色壁垒超出或违反国际公认或大多数国家所能接受的标准。(2)合理性。正常的环保措施满足保护环境的必要标准,实施的费用经济,技术简单,操作性强;而绿色壁垒的标准过于严苛,超出必要限度,实施费用昂贵、程序烦琐、技术复杂,很难达到要求。(3)非歧视性。正常的环保措施对国内外商品平等对待;而绿色壁垒对外国商品实行歧视。(4)目的性。正常的环保措施是为了实现保护环境等目标;而绿色壁垒是为了阻挡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所以从这几点来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正当的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就是恶意的、不正当的。 

 

二、wto法中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规定 

 

(一)《关贸总协定1994》(以下简称gatrl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的规定 

该条规定:“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b)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该条款赋予wto各成员以环保例外权,即各成员有权以“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或“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理由,而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但该限制贸易的措施应“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否则则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二)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 

tbt协议其序言开宗明义地申明: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sps协议也规定,各成员方政府有权采取必要的卫生与检疫措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使人畜免受饮食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物和致命生物体的影响,并保护人类健康免受动植物携带的病疫的危害等,只要这类措施不在情况相同或类似的成员方之间造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对待。sps协议则更进一步。除此以外,其第5条7款引入了“预防原则”,即在找不到充分的科学证据时,成员方可以根据获得的有关信息,临时采取某种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环境条款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4条“一般例外”中亦允许成员方采取或加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只要这类措施“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方造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或不对国际服务贸易构成隐蔽的限制”。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有关规定 

该协定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以及规定了可以出于环保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授予专利权,并可阻止某项发明的商业性应用。 

 

三、wto法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的法律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有些国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对本国产品实行宽容的政策,对他国产品采用严厉的绿色标准,这违反了gatt1994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美委汽油案”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受理的一起环保标准违背国民待遇原则的案例。美国环保署于1994年对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制定了环保标准。规定汽油中的硫、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低于一定水平;美国国内生产的汽油可以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该规定生效的日期立即达标,否则禁止进口。委内瑞拉作为向美国出口汽油最多的国家,向wto提起了上诉。专家组认为,尽管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标准,但对进口商品的有关待遇不得低于本国相同或类似的商品,美国对进口汽油环境标准要求超过本国汽油,限制了外国汽油的进口,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上诉机构也认同此观点,认为环保例外措施必须在不造成不公平和随意的事实、不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前提下才可应用。 

 

(二)最惠国待遇原则 

gatt1994第1条最惠国待遇原则是维护自由贸易正常进行的原则,其目的是对来自任何国家的相同进口产品,均给予同等的待遇。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即1996年美国与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的“海虾与海龟案”就体现了环保政策与最惠国待遇的冲突。为了保护濒危物种海龟,美国要求在海龟栖息地作业的捕虾拖网船必须使用美国科学家发明的“海龟驱赶装置”(turtle excluder de-vice,简称ted),以便使海龟逃离捕虾拖网。美国以上述四国围捕海虾未使用海龟驱赶装置违反了《濒危物种法》609条款为由禁止从这些国家进口海虾。印度等国认为,仅因生产或加工方法的不同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相同进口产品实行差别待遇违背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并且美国在实施609条款过程中,对前期受影响的14个加勒比及西大西洋地区的海虾出口国以更优惠的待遇,使它们享有比申诉方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更为宽裕的过渡期(前者有3年过渡期,后者仅有4个月),以及给予前期受影响的14个加勒比及西大西洋地区的海虾出口国资金、技术上的援助,而申诉方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四国并没有享受此待遇。这显然构成了对wto不同成员之间的歧视,也背离了最惠国待遇这一非歧视原则。 

(三)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gatf1994第20条的b款和g款的规定,一般被称为“环保例外条款”。有些文章认为这两个条款正是绿色壁垒存在的法律依据,其实这种说法是对这两个条款的误解。正如在“美委汽油案”中上诉机构所言,对条约的所有条文应作整体解释,对gatt1994第20条的b款和g款的理解应和第20条引言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这两个条款并不是所谓的授权条款,其目的并非授予各国设置“绿色壁垒”的权利,而是承认各国有设置正常的环保标准、采取正常的环保措施的权利,但是该权利还要受第20条引言中的“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制约。正如上诉机构在美国“海虾和海龟案”的报告中的明确论述:“引言所使用的语言很清楚地表明gatt1994第20条的各项例外是一种‘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例外’(alimitedandconditionalexcep-tion)。”

那么如果环保例外措施构成“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则该环保措施将构成绿色贸易壁垒,成为wto法所不允许的行为。相应地,判断与甄别一环保措施是正常的环保措施还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就是,该措施是否是“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但是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样的差别待遇是“武断的”、“不合理的”,以及何谓“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gatt1994没有给出明确清楚的衡量标准;像“必需的措施”这样的关键词,其内涵和外延也未得到明确的界定。

但从“海虾和海龟案”这个最近的与绿色壁垒有关的案例来看,在实践中,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能够弥补这些法律条款的先天不足。1997年,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四国联合指控美国以《濒危物种法》609条款为由禁止海虾进口违反了wto的有关规定。美国则援引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作为其施行609条款的主要依据。上诉机构通过下列两项分析说明美国在实施609条款的过程中构成了“武断的歧视”:(1)美国通过609条款要求条件各异的海虾出口国一律采取同美国一致的捕捞方法,而不问这种复杂的捕捞方法在这些出口国的适用性。(2)有关政府机构在进口许可证的认证过程中,无论是接受或是拒绝许可,均未出示书面的、经过论证的正式决定,也未个别通知出口国,并且没有为被拒绝的出口国提供辩解、寻求法律救济的正式途径。这种认证过程是不正式的和随便的,其结果可能导致对出口国权利的侵犯。

(四)对发展中国家应给予差别和优惠待遇

在gatt1994第37条第1款,发达国家承诺,对与发展中国家成员目前或潜在出口利益特别有关的产品,不建立新的关税或非关税进口壁垒,不加强已有的这些壁垒。该条当然包含发达国家应不建立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但该条规定相对来说比较原则,不具操作性,且只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尽可能地实施上述措施。

tbt协议与sps协议中赋予了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制定技术、实施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采用不适合其发展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它们自己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二是sps协议要求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以便加强其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健康保护;三是发展中国家有权利延缓实施该协议的缓冲期。这种缓冲期给发展中国家必要的时间去采纳国际标准或者是在科学的原则下去建立自己的sps法规框架,在缓冲期内采取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sps措施不受wto规则的制约,sps委员会可应要求给予更长的时间。

tbt协议第12条3款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在制订和实施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发展、财政和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以确保这些技术规章、标准等不会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出口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tbt协议第11条和第12条要求各成员在接到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请求时,应就其技术规章的制订、设立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参加国际标准化机构等事项提出建议,并给予技术援助。协议还允许发展中国家成员按照它们特殊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情况采用某些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便保持与它们的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当地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经发展中国家请求,对其应承担的协议义务可在限定时间内给予整体或部分免除。

所以,如果发达国家未在设置正常的环保标准或采取正常的绿色措施时,给予发展中国家以上的优惠或差别待遇,则发达国家的行为也构成绿色壁垒。

四、wto法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贸易与环境问题并未被列入谈判的议题。因此,整体说来,对与贸易有关的环保问题的规定在现阶段的wto法篇幅很少,而已有的“环保例外条款”也存在诸多缺陷,不足以对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的绿色贸易壁垒构成强有力的有效约束与遏制。

(一)gatt1994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gatt1994第20条规定的“环保例外权”,强调了各成员方的权利享有,但对于行使此权利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性规范;同时,规范内容本身过于抽象,关键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界定。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样的差别待遇是“武断的”、“不合理的”,以及何谓“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gatt1994没有给出明确清楚的衡量标准,结果给条款留有极大的解释空间,使得这些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非常大的弹性,结果很容易被滥用,这就使得一些绿色壁垒能披上合法的“外衣”。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环保例外条款为贸易保护主义者设置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sps协议与tbt协议对绿色壁垒规制的缺陷

sps协议规定,缔约方可以实施高于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的措施,只要这些措施有其科学的依据。即国际标准、准则对各国并不具有强制、统一的约束力,各国可以自行制定和维持比有关国际标准、指导原则或建议更高水平的sps措施,虽然协议又要求措施要有“科学依据”,但所谓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是很抽象、极具争议性的字眼,最终的结果将是使一些国家能轻易地制定与实施高于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的措施,并使这些措施成为阻碍正常贸易的绿色壁垒。

同样tbt协议也允许成员国在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时,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可实行自愿标准,尽管也有“只要其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为实现这一合理目标所必需的程度”这样的限制,但和sps协议一样,这样的措辞抽象、极具争议性,极易成为设置绿色壁垒国的法律依据。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8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世界有两大主题,分别是发展和环境。人类要想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节约资源。人类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需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遏制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趋势,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我国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土高原,甚至是整个黄河流域。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四十万平方千米,有二十五万平方千米左右的面积特别严重,要知道,水土流失面积居然占到了区域总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年土壤侵蚀量在每平方千米4000到10000吨,每年损失的土层在1.5厘米左右,严重地区甚至会达到3厘米。目前,黄河已经成为了一条悬河,也就是说黄河要高于两岸地面,这样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

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水土保持,但是在建设生态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却不能都用水土保持来进行解决,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

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

概念存在着差异:水土保持指的是人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在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作用下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预防保护、治理和成果保护;预防保护指的是在轻微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以及还没有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对水土和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采取水土保持和管理措施等等,来对水土流失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水土治理指的是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手段在水土流失地区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果保护指的是管护和巩固治理成果。

生态环境建设指的是采取一系列的人为措施,生态恢复、修复和重建已经退化、正在退化或者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保证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平衡。

不同的应用范围: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十分广泛的范围,自然环境中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属于生态环境建设范围,对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而水土保持的范围则比较的小,自然环境中的土地生态系统是它的保护范围,水土资源是它的保护对象。

不同的治理措施: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包括着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也有拓展;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是水土保持治理方面的全部;而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还有着其他各个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生态移民措施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生物防治措施指的是在对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控制时,采用的是生物链条生存法则,主要是用来防治草原鼠害;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应用于水污染的防治等方面。

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在我国,主要是由水保部门来管理实施水土保持工作;而有很多的部门都需要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比如水利、水保、农业、旅游、国土资源、环保、林业等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负责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相应部分。但是,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虽然各个部门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各个部门却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建设等问题。

3、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

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组成因素中,最基本的就是水和土;同时,水和土又可以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存在,在特定的时期内,水和土会成为一个稳定的自然整体。如果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作用下,水土等生态系统中的最基本因素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或者是出现了非正常丧失等情况,那么就会对系统的协调稳定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出现其他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水土资源的破坏、河流的污染等等,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反之,如果将水土保持等防治措施应用到水土流失等地区,对水、土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那么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就建立了,从而促使生态环境能够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水土保持:我国有着十分多变的山川和十分复杂的地形,这样就有悬殊十分大的高差,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其中,我国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都是高山和丘陵;森林覆盖面积不大,大约在百分之十五左右,还是不均匀的在分布,不能很好的拦蓄径流,水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流失和破坏,经常容易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因此,要将水土流失的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做好水土保持等工作。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水土保持,二是环境保护,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水土保持,这是因为水土流失有着特别严重的危害,需要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基础工作就是水土保持:土地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因此,各种资源保护的中心工作就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土地作为一种较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地质、水文、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等。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土地的固有属性需要在全部因素综合作用下才能够体现出来。因此,就需要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保证生态环境能够良性循环,统一协调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相同的对象和目的:不管是水土保持,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它们的实施行为主体都是自然环境,目的是为了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行控制,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使人类和环境能够和谐相处。

4、结语

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都可以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两者互为补充,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范围要大于水土保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它可以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亚娟,崔润利.浅谈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2(2):123-125.

[2]李义天,邓金运,孙昭华.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水沙灾害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2,2(6):65-68.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1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适应人类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等环境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

1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

陆生生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分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陆生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等。

工程项目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监理目标是,全面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和生态过程,重点保护工程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与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影响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滩地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保护、补偿、改善、提高。

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预防、恢复、减缓、补偿过程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一般性常规措施与特殊性重点措施相结合,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可持续维持。

2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植被与植物对维系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濒危物种是指生活在特殊生境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或人类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生境消失而形成的濒危物种。

2.1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保护

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地方特有植物,名树木,都要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无法实行就地保护时,应进行异地移植。在植物迁地保护时,要根据工程区受保护植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植物生长现状、地点以及受工程影响的面积、数量等,制定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移植成活和可以长久地生存、生长。

根据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水库蓄水前要进行清库,以保证库区水质。同时,在清库过程中关注对珍稀野生植物的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不易迁移栽培的,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主要有避绕、围栏保护、挂牌保护等措施。

建立专门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这类具有特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是残存的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加强对残存的珍稀和特有植物的保护,也是一种补偿措施。

对因特殊的工程建设需要而必须进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

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保护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划定管理范围,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工程陆生植物管理实施细则。

严格工程施工环保监理和移民安置区环保管理,如严禁砍伐、损坏植被和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等。

2.2森林、草原植被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根据森林、草原主要种类、群落、覆盖率现状,明确影响因素、面积、数量和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工程区现有的森林、草原植被保护。任何工程建设都要侵占和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态功能的的损失,因而需要改善其余植被的质量以补偿这类损失。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规划及草原保护规划,合理调整评价区的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盖度和改生态功能。

库区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在25°以上的地段要种草、植树,实现全覆盖。坝址附近的山坡要作为重点,恢复和重建植被,不仅实现高覆盖盖率,而且要注意景观美化,四季有花有绿。

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巡山和o卡方式进行森林管护。严格管理管护禁伐区内的森林、灌木林和限伐区的森林、部分灌木林和商品林区的部分林地和禁牧区草原。根据森林草原资源的分布、林草布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管护片、责任区(或地块),使资源保护落到实处。

对可能恢复为耕地的施工迹地,必须恢复为耕地,大力造耕地以发展种植业,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覆土,还林还草。

2.3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

在工程建设施工期,进行生态影响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监测,环境监理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移民安置区等及施工有关的区域和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地区。施工期主要监测水环境河流水质变化及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监测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变化,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变化,敏感环境区情况和重要敏感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状态,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3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特有陆生野生动物,都是环境监理重点保护对象。

3.1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施工期间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就地保护,是根据拟保护动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重要性,按分布现状分析确定保护动物与工程相距位置及影响程度,按其生态习性,尤其是繁殖的习行环境要求和食物来源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无法实施就地保护而受影响野生动物又具有异地生存能力的,可采取迁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还要在试点或科学试验基础上确定。应选择在动物迁徙时期进行个体捕获、运输、栖息地安置,在新的栖息地要配备饮用水供给,修建防护栏,进行食物供给、疾病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

建立“生物通道”,陆生动物采用就地保护措施确定其保护范围,建造专门通道、护栏、警示牌等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普遍衰退和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生境“岛屿化”。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打破阻隔,使野生动物“岛屿”式生境相互联系起来,建立“生物通道”。

3.2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区严禁捕猎野生动物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施工期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库汉进行有效的管护,严禁捕杀水生经济动物。严禁任何人对鸟类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

3.3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

水库蓄水期,库区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疫源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形兽),将向非淹投区转移,在库周其密度将有所增加。此时,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非淹没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自然疫源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

3.4减少施工爆破对动物的惊扰

要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优化。在鸟类繁殖期,尤其须防止爆破惊扰,对爆破施工应规定避开动物繁殖期。

参考文献

[1]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100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伯铎,刘旗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4]邓彦,葛鸿,康海涛.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要点[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技术应用

为确保岩土工程综合质量,需在全面强化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认识到工程深基坑支护重要作用,并采取合理支护技术保障工程安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及应用。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

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主要指的是大规模构筑物支护结构及深度超过5m的地下工程,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常用技术手段。深基坑的支护形式有很多种,较为常用的有地下连续墙、钢板柱和土钉墙等,不同支护形式各具特征,适用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异。岩土工程中合理应用支护技术,除了能起到保证基坑作业安全,防止坍塌的作用,还能大幅增加基础强度及承载能力,有利于全面改善基础受力,从而达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支护技术是一项集开挖作业、支护及防水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支护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造价与工期,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构筑物及自然环境,因此要求在利用支护技术时,根据实际状况,通过对比选取最佳支护工艺,并切实做好技术管理。

2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要求

2.1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对保障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对于深基坑而言,它产生的滑动与倾倒等现象都属于相应的支护体系已达到承载力极限。基于此,在运用支护技术时,首先应确保支护体系具有适宜的安全系数,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支护体系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开展设计工作以前,还需充分考虑位移量,来预测基坑施工对周边其他构筑物的影响。

2.2施工要求

岩土工程施工中合理设计和运用支护技术才能确保工程安全。通过对支护技术的应用,可起到预防渗漏问题的作用,更有利于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

3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

3.1混凝土灌注桩

该支护技术的操作流程为:处理钻孔作业场地、测量放线与布置钻孔、开挖排水沟同时设置泥浆池、钻机就位、泥浆准备、运用钻机实施钻孔、洗孔和清孔、下设钢筋笼、浇筑施工。相比之下,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对于质量检验较为严格,因此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规划好施工措施,还需严格把关各项工艺流程,并按要求执行,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支护施工正常进行,提升支护施工质量,满足预期的工程要求。对于混凝土灌注桩这一支护技术而言,在实际操作中需切实做好各项辅助措施,如测量布线、场地处理、钻机就位与速度控制等,这些辅助措施完成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支护效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2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指在深基坑与边坡等工程采用以锚杆为主要加固体系的支护技术措施。锚杆由金属构件、木材与聚合物构件等加工而成,将锚杆设置在岩体预先打好的孔中,充分利用锚杆顶端及其杆体构造,使围岩与岩体紧密结合成一体,进而形成悬吊、组合与补强等效果,最终达到支护目的。锚杆支护措施的应用可以增大支撑体系所受拉力大小,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还能避免变形的产生。另外,从施工角度讲,该技术措施无需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对缩减工程造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合理应用锚杆支护技术以后,深基坑周边构筑物未出现明显的变形状况,而且基坑内壁保持良好稳定性,没有出现大面积滑动。由此可以看出,锚杆支护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除了发挥基本的稳定性作用外,还能减免深基坑对于其他构筑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3.3组合式支护

针对土地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别的岩土工程深基坑,需根据实际环境状况优先使用组合式支护措施,充分发挥支护体系作用。常用的组合式支护体系有:H型钢、混凝土灌注桩和水泥砂墙;预应力锚索+土钉墙;水泥搅拌桩+土钉墙;小面积注浆桩+土钉墙;高压旋喷桩+混凝土排桩;锚杆+喷锚网等。

3.4自立式支护

自立式基坑支护主要包括悬臂排桩与自立支护两种形式。传统的水泥搅拌桩支护优势为即便基坑中未设有支撑,也可以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然而,该支护措施的挡墙面积大,土层含有的大量有机质,会对支护强度造成一定影响。悬臂排桩是指充分利用钻孔及挖桩实现支护,其技术优势和水泥搅拌桩相同,但如果基坑的地质状况较差,则会增大桩顶端设计水平位移,增大了工程造价。基于此,这种支护方式大多在深度不超过6m的基坑中使用,而且相应的地质条件还需满足设计需求。而自立支护技术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整体性,支持大厚度基坑,而且还能提供良好隔水性能,也较为经济可行。

4深基坑支护技术实际应用

4.1工程概况

某项目拟建一处办公楼与地下车库,建筑总高度约89m。基坑坑底最大开挖标高在-6.9m左右。经现场勘查可知,场地平整性良好,基坑边长为362m,基坑总面积较大,为12980m2,施工困难,现以该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4.2技术要点及应用

考虑到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围岩不稳定,经研究设计本工程采用锚杆+桩面支护+土钉墙+锚喷支护措施。具体方案为:锚杆孔径为150∠25,共使用锚杆142根;桩面支护的喷浆厚度在80mm左右,双向布筋,总支护面积为1620m2;基坑的喷锚支护厚度为80mm,完成土方开挖及坡面修整以后,即可开始喷锚作业。本工程土方开挖实际深度为6.9m,属于典型的深基坑作业,存在很大风险性。基于此,为保障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及支护必须保持良好协调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全面清理作业现场,保证现场不存在其他杂物,并对土钉锚喷支护区域进行分层开挖。在支护桩作业完成以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开展结构支护与开挖,以此加快进度,缩短工期。本工程深基坑经有效支护处理后达到良好稳定状态,施工期间未发生滑移、变形等问题,说明所用支护方案合理、有效。

5结语

深基坑支护对于保证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施工中,首先要明确深基坑的支护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取适宜支护技术,如混凝土灌注桩支护、锚杆支护、组合式支护与自立式支护等,并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与控制,发挥支护技术最大化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支护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易运战,孟国民,孔凡林.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4(8):35-37.

[2]梁刚.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