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40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1

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是我认识到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诚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诚信道德人格。

和谐校园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师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所学校的快乐、自信、幸福和自豪。事实上,只有学校快速发展了,才能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体现教育的魅力和价值。要强化群众意识,这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要把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满意与不满意、赞成与不赞成、高兴与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

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之需要。面对社会变革给教育工作带来的大量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的新挑战,面对改革给师生员工思想观念和利益带来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和谐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把握新规律,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新环境,构建新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是传播文化、塑造灵魂的园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我校历来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致力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环境氛围,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时时受到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净化着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文明高尚的情操。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能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性。

2、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

3、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

1、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

2、细。内容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3、严。要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三、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让学生“与书为友”,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活动,定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增光添彩。

1.推荐阅读内容。学生主要阅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以及中外名著、优秀的童话、寓言、科普等读物。

2.创造阅读条件。首先是学校积极充实学生读物,图书室和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开放,进一步规范图书管理,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其次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再次是建立“图书漂流”和“个人小书库”机制,同学间定期交换阅读,让班级成为同学间的“交换站”,让年级成为班级间的“交换站”。

3.保证阅读时间。要明确几个读书时间:①晨读,即早上入校到早读课之前朗读语文,拓展阅读或自己的课外读本;②中午,各班级有组织地进行阅读;③每天在家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4.有效阅读指导。①上好阅读指导课。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点,拟定好各年级指导内容,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②做好读书笔记。“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为使读书笔记成为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小天地,语文老师要认真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等),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阅读赏析、读书心得等,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5.丰富阅读活动。①开展“每周一诗(词)”、“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相结合,充分发挥古典诗文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②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月举办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2

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个体社会化的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与其产生共鸣。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丰富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实际及办学思想,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有时代感,但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考虑经济、实用。

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对校园校舍、校容校貌、教室桌椅、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宣传栏、各类设施、操场跑道、树木花草、旗杆旗帜、校标校徽等校园内所有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在校园的各个墙壁上张贴标语、名言、警句等;在教学区内张贴名人字画、生平简介等。

例如:围绕“育文雅学生,尚博学教师,创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在每班教室外墙,可以设计以“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为主题的展板,里面涵盖“书林漫步”(好书推荐)、“读书有法”(读书方法指导)、“阅读明星”(读书明星风采展示)、“笔尖流淌”(学生习作展示)四个板块。

又如:在教学区楼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书香文化”主题:一楼(低年级教学班)以“走进童话”为主题,用“书”型展板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童话故事及童话人物;二楼(中年级教学班)以“走进经典”为主题,扇形展板上展示了经典诗文及译文、出处等;三楼(高年级教学班)以“成语文化”为主题,六角形展板分别介绍成语知识及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等。不同的文化主题,目的是一样的,旨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漫步在这样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教学楼内,师生的心灵将受到启迪,思想将受到熏陶。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1)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2)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3)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都充满了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5)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形成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整个学校到处充满正确的舆论氛围,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6)学校管理者要善于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丰富生活,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学校管理者还要组建、支持各种社团的成立,并适时提供思想教育和经验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制高点和核心要素,学校管理者在校风校纪的建设、校园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并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共同发展,把学校真正建成师生生活的幸福乐园,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

参考文献:

[1]曹学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n].教育信息报,2007-02-27.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校园和谐图书馆现状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73-02

校园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场所,良好的校园图书馆管理,必然会涉及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的关系。和谐的校园图书馆就是要在“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实现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之间、读者和读者之间融洽和睦的关系,做到服务周到、借阅行为文明。和谐校园图书馆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能够有力的保障学校文化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1校园图书馆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校园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保证每个学校有规模不等的图书馆,而且摆脱了图书馆作为摆设的阴影,使图书馆能够真正向广大师生开放,发挥其传播文明,传承知识的的作用。与以前相比,图书馆的规模不断加大,图书数量有所增加,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的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也日益改善。但是就目前的图书馆现状来说,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1图书馆的图书更新慢,较多的借阅限制不利于师生的阅读

对于中学来说,图书馆的藏书量比较大,有限的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整理好图书的相关资料,也不能及时把握市场上最新上架的新书和重新出版的图书,相关的杂志、报纸不能及时的更新,导致信息落后,图书陈旧。另一方面,校园图书馆对师生的借阅限制比较大,学校会严格控制借阅数量和借阅时间,而且会区分对待教师和学生的借阅。为了便于图书馆的管理,相应的限制应该存在,但是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对读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1.2处理问题的工序繁多,使问题积压严重

对于中学图书馆,应该是比较好管理的部分,图书管理员完全可以通过集思广益,逐步改善图书馆的管理,为读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学。但是就图书馆的整个工作流程来看,开设的部门繁多,工序复杂。一旦遇到问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和批准,浪费很多的时间跟精力。有的部门为了减轻工作量,直接忽视问题的存在。问题不能及时的反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更难以解决,导致图书馆的整个管理出现差错。

1.3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每个中学的图书馆规模都比较大,必须形成严格的管理体制来保证校园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在部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单一僵化,相关的规范和条例缺乏针对性,执行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监督,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大,没有有效的激励制度等,这都严重影响了校园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即使再管理中发现了问题,也应为工作效率低下而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越拖延越大,最终解决起来更加复杂和困难。

2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图书馆的管理不重视

对于学校来说,领导们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力量的建设,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准则,而忽视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其实很多校领导忽视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对促进中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成为衡量校园环境的重要指标,而图书馆,完全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课程或远程教育资源等受到高度重视。而对这一点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校园图书馆的建设落后于学校在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发展。

2.2关系到校园图书馆建设的人、事、物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人是行为的主体,人际关系一旦不和谐就会严重影响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因此中学的学校领导应该发挥好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师生共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避免因为个人的私利而尔虞我诈,人心不齐。俗话说事业兴则百事顺,只要图书馆的大事小事都有人管,排除相互推诿的现象,正真实现责任制,图书馆实现事的和谐则是指日可待。物的和谐主要是指对于校园图书馆的建设,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广大师生创建和谐的学习条件,要有足够大的阅览室和足够多的图书为师生提供便利,共同形成良好的学风。人、事、物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图书馆的基础和保障,只要能够通过实各个方面的和谐,和谐校园图书馆的建设便水到渠成了。

3构建和谐校园图书馆的措施

校园图书馆存在的种种问题必然会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图书馆的的障碍,为了减小阻力,加快建成和谐的校园图书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校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和动力。

3.1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指导图书馆的管理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现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坚持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指导校园图书馆的管理。为了实现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以及读者和读者之间和睦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图书馆真正发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作用。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图书馆的特点和师生的借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让每一位读者享受到舒适便捷的借阅环境和阅读环境,增强师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2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图书馆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诫我们,良好的环境是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实现和谐校园图书馆的的建设,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要求通过师生和图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优化图书馆的环境。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打扫图书馆卫生,做到图书馆无死角,让明亮的玻璃,光滑的地板,干净整齐的桌椅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图书馆学习。当然广大师生更应该自觉地维持好图书馆公共场所的卫生,将自己的垃圾随手带走,将自己借的书放到原处,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单靠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实现和谐环境创建的,必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3.3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的素质

和谐的图书馆必须由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共同营造,因此要想建设和谐的校园图书馆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和读者的素质。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比如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热情地接受广大师生的咨询,帮助他们便捷的完成借阅;要有服务精神,以为读者提供帮助为荣,以为师生解决问题为乐,使服务精神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当然,作为读者除了要积极配合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之外,还要爱护图书,文明借阅,安静阅读,严格遵守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及时还书,丢失赔偿,提高自身素质,为和谐校园图书馆的建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3.4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对于图书馆来说,很多不和谐的因素都是应为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的,因此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首先要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图书从借阅、归还到购买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管理,避免因漏洞而使某些人钻空子。其次就是要形成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执行制度,加大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减少因为工作怠慢而造成的工作失误,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避免因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的没有规矩。最后就是要制定激励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结语

“以人为本”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而和谐图书馆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学校是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输送精英的基地,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为了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学校应该不断的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读者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规范制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和谐友爱,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感染力的知识殿堂。

参考文献:

[1]王雅玲.关于构建和谐校园图书馆的的思索[J].中国科技投资,2013.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4.112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她的灵魂所在。人们可以通过一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了解到这个高校的教育理念、定位及走向。塑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一个高校来说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因此,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网络环境中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迄今为止尚未有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知识,尊师友,懂礼仪,这个观点只看到了校园文化其中之一个层面,与其说是对校园文化的阐述,还不如说是对校园文化其中的一个内容层面的阐述。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高校的精神文化,向学生传递了高校立校的精神,让学生明确本校校训、校风和学风,从而在精神层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它仅把校园文化局限于精神文明。

其实,校园文化除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还应包括随之产生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通过校训、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了解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价值观等。当然,精神层面是校@文化的中心内容,但是校园文化也离不开其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外衣,校园的相关规划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绿化程度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如果说人的衣着、外貌是往往成为评价这个人的标准,那么物质文化就是别人对学校及校园文化形成评价的一个初级标准。制度文化是学校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反映。校园的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纽带,它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高校校园文化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的建设自身的校园文化,虽然获益良多,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从内部来讲,校园文化发展不平衡。无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校园文化,从发展角度和重视程度来说,应该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但是近年来,我国有一部分高校出现了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略了其他两个方面文化建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校区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合理的布局、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环境等无不在表明我国高校对于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视。相比之下,精神文化建设并不突出,高校教育中功利色彩较浓,商业化倾向明显,应试教育思想很有市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相当薄弱,这都表现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

其次,从建设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结构并不全面。从理论层面来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高校范围的每一个人员。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所依靠的力量主要是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而弱化了教辅人员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力量。其实,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2.1从高校图书馆本质上讲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心,是学校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全校师生通过图书馆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其他人对话,进行学术交流、思想交流等文化活动。根据我国教育部于2015年12月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总则中的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同时,在总则的第三条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另外,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采集各种形式的书刊资料,配合学校不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开展读者的导读工作,因此,从高校图书馆的本质来讲,图书馆所具有的价值与校园文化价值是高度保持一致的,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2从高校图书馆物理环境来讲

1873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兰戴尔(ChristoppherColumbusLangder)在给校长伊利亚德(eliot)的一封信中提到:“学校里的很多事物都是可以替代甚至省却的,但没有图书馆,学校就会失去它最重要的特征,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学校的个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领导十分重视对高校图书馆环境的建设。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高校图书馆建在高校校园中比较特殊的位置,有的正应着学校的大门口,有的建在校园的中心位置;从图书馆建筑形态来说,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往往比较特殊,有的突显现代美,有的突显古典美,而且内部往往包含充足的馆藏信息资源、先进的电子设备,借阅环境也非常好,因此,高校图书馆毫无悬念地成为学校的文化景观之一,无论是本校师生还是外校游客,都会到学校的图书馆门前合照留念。因此,从图书馆的物理环境来讲,图书馆也是学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不能被人忽视的。

2.3从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层面来看

可以说,无论那个高校图书馆都无一例外地会结合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以《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为蓝本,制定服务章程、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等。这些章程和制度本身就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其相关的制定一方面来说是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一个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行为的一个规范,从而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3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义务也有责任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其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3.1继续把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工作重心之一

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精神文明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而传承下来的,因此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基,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保证和精神保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建设要以本校所设的专业和科研为依据。因为,馆藏资源与校园文化中学术文化息息相关。另外,除了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图书馆也会根据学生及教职工的需要进行采购,以期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提升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读者的综合素养。其次,学生可以通过馆藏资源学习到一些课堂上接触不到、学不到的知识和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汲取世界文化的平台,这是其他平台无法提供的,因此图书馆要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贡献出一己之力,必须继续把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

3.2合理规划馆舍建设

图书馆科学合理布局要符合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要求。从学校整体布局来讲,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借阅的情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的阅读心情,舒缓读者的压力。各借阅区、阅览室合理的布局,信息空间、讨论空间的人性化的建设可以吸引大量的读者借阅、学习。

另外,一些图书馆除了阅览室、借阅室、信息交流空间及讨论室的建设外,还可以建设校史室、馆史室,将本校建校以来的一些资料、奋斗历程、各项成就、重要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的学校博大精深的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3.3完善本馆规章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这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以前,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是闭架式服务,其管理制度往往适合于当时的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随后,高校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纷纷采用开架式服务,其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又重新制定规章制度,越来越突出“人性化”的元素。“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图书馆工作顺利的展开,另一方面也能使馆员和读者更容易接受,更好地规范馆员和读者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自律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鹤静.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书香校园;德育品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118-02

书香校园的建立,先要深入探讨书香校园的可行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提供解决方案,降低书香校园执行的风险。通过这样的准备工作,可以确保书香校园发挥预期的效果,对提升德育品位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建设书香校园是形势使然

1.现状与隐忧。一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法国人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朋友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只有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读书,似乎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确实让人担忧。

2.问题背后的因素。笔者认为,当前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基本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国民文化素质偏低;②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③“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④好书越来越少。

3.打造书香校园的深远意义。打造书香校园,提高德育教育品位,这是学校应对教育体制改革和德育教育政策的一种新尝试。有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由此可见,读书不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开展书香校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突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只靠教师言传身教来进行的局限。书香校园将构建起德育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通过书籍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德育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构建学校文化的一个尝试。可以说书香校园具备多重利好,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二、建设书香校园对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1.符合国家构建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要求。书香校园的构建,其前提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籍,而且是超越了学校普通教材的书籍,这才能达到“书香”的要求。通过大量引进各种书籍,提高学生在校的文化氛围,尽力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是构建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一环。调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除了高校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丰富的藏书可供学生阅读之外,其他各级学校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满足学生阅读需要方面还没有做到位。如果可以引进大量书籍并提供给学生阅读,这首先就为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德育素质培养的自主性。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潜力和意识,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和意识。学校在落实书香校园工程之后,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找到了发泄的途径,打开了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养和品质的通道。

在书香校园的全面落实之下,阅读成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放松心情的重要途径,再加上学校有所甄选地为学生提供德育辅导读物,这就更进一步固化了德育读物的传播效果,让学生更容易获得德育知识方面的普及和认知。这对于激发学生从潜意识中认识德育观点,并认同和实践这些德育主张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当前,素质教育多以具体的课程、言传身教为特征:学校会组织相关的德育教育征文,印制德育教育口号、标语、宣传册;教师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关注一些传统美德之类的内容,这种纯粹的教导和要求容易被学生忽略。而书香校园则是将德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书籍知识之中,让学生在随意地阅读中获得相关的认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它没有强烈的指向性要求学生如何去做,而是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了解的空间。这种方式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成为一种文化氛围,是逐步渗透到读者的内心世界的,更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心底建立起了道德、品德的标准和轮廓。

三、书香校园的建设策略

1.基于广泛的德育标准和概念选择书籍。德育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如传统美德、思想品德、社会公德、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在构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放宽对书刊、杂志等内容的筛选范畴,将眼光放到教辅类书籍之外,引入一些思想境界更高深、透彻,具有指点和探析功能的读物中。要注意读物的思想深度,注意这种读物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性和话题的深刻性,可以允许其中存在一些争议性的内容或话题,可以存在一些批判性的内容。通过此类读物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思想环境,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思考去了解,并作出判断。

学校在进行书籍杂志报刊的引入过程中,应尽量少提供教辅类读物,否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可以考虑以类似《读者》、《意林》等心灵鸡汤式的读物和反观历史、社会、人性、文化、道德现象等内容的读物为主;加上一些趣味性较强、可读性较强的小说作品,国内外的名人传记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德育素材。

2.将书香校园活动全面推广到班级之中。书香校园的构建需要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之中,这是突破传统书籍阅览室的模式,是落实书香校园活动的重要突破口。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交由班干部或教师对书籍进行管理,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活动中随机阅读那些读物,这才能起到书香校园应有的效果。如果依然像往常一样将书籍放在阅览室或图书馆,那学生就没有机会随时享受读书的乐趣,这就起不到鼓励阅读、传递德育思想和文化的作用。理想的书香校园构建方式是将图书馆与各班级的阅读角联合起来,也可以考虑在学生宿舍设置书籍借阅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通过类似的方式,将阅读资源全面分配到校园的各个活动场所,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下给予学生最大的阅读权限和自由,从而确保他们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3.将书香校园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行为相关联。德育教育不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脱离,书香校园也不能仅作为一个图书馆或阅览室来发挥作用。要将书香校园的德育内容、成果联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课余活动安排、课堂话题讨论、课后作业布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广泛探讨一些与德育内容有关的话题。学校要将书香校园提升到校园文化、校园风气建设和传播的角度,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这类内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书香校园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对书香校园的正确认识,学校还可以考虑在常规考试活动中出一些与德育内容或书香校园有关的题目,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书香校园计划提高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同等的地位,让学生、教师都充分地认识到积极参与书香校园的重要性。

4.领导责任制下的书香校园成果研讨小组。要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有严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考察书香校园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学校要有主要领导担任书香校园工程的责任人,直接负责对书香校园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管理、组织人员建立书香校园工程研讨小组、协调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为书香校园活动的进行提供支持。

学校要抽调专人和学生代表一起建立书香校园课题研讨小组,针对书香校园建设之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商定更为合理、可行的改进方案。小组还要参与书香校园书目的制定和书籍的审核、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商讨如何建设更为全面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等。学生代表要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在书香校园工程建立之后各班级学生的表现,教师也要认真了解书香校园中各项书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交与书香校园教学相关的教案和总结报告,帮助校园领导层、管理层对书香校园的成果进行评估。

书香校园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到整体教学规划的调整、整体教学资源的重新配置、各部门工作任务的重心转移以及教师队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改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来落实书香校园的德育目标,确保书香校园发挥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笑萍,汪艳红.搭建支架引领校本研究――湖北省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支架式”校本研究巡礼[J].新课程研究,2006,(5).

[2]陈培瑞.校本研究:学校腾飞的翅膀――同中小学校长、教师谈校本研究[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Z1).

[3]岳乃红,王永燕.亲近母语书香校园――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书香校园”的建设与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6

学校图书馆利用率图书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服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呢?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我校在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环境教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依山傍水,新颖别致的教学楼,通透式的围栏,近百米的风雨长廊,错落有致的整体绿化,校园内绿树红花,垂柳轻拂,花香四溢的优雅环境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充满生机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大厅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长廊文化。例如:长廊文化中内容丰富,有学校的历史、校风、学风、教风、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诗、三字经、画展、电脑小报、手工制作、书法展等内容,让人一进长廊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再如走廊文化:走上楼梯,就可看到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礼仪,校园三字歌,师生作品(书法、书画)。从这些校园文化中体现着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书香气息。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文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好”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二、把好采购关,提高购书质量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藏书,作为读者的精神食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因此,我们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做到采购图书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好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及与学生有关的复习资料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价值趋向、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建康发展的文学名著。另外,我们还对那些版本老化、内容过时、破损严重的文献予以剔除并做及时补充,使藏书保持最优化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同时我们还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集中购买和零散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利用我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听课的机会,将那些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强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先行购买,回校后再上报有关领导。

三、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

新书到馆后,要使其尽快地进行流通,与读者见面,这就要求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我校自2008年始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较早地实现了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由微机著录代替了手工操作,这就大大缩短了图书编目的过程。在加工的时候,我们实行一条龙作业的方式。由一人拆包验收、给出分类号,一人盖馆藏章、打印登录号,一人贴白标、色标、磁条、条形码,专门有一人负责编目。如此各负其责,流水作业,大大加快了新书上架的速度。另外,我们还一改以往的做法,将大批的图书著录改为分散著录。具体做法就是将需要著录的图书,化整为零,即以三十种书为一批,先著录,并流通。然后再接着著录另一批图书……一边加工新书,一边总有可上架的新书,大大缩短了图书加工时间。

四、规范图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图书馆的工作规律,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和学校具体工作,对图书室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对图书室、阅览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整洁,整齐,给读者一个宁静,舒适的读书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各班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借书常规培训,期末进行优秀图书管理员评选,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损坏图书,丢失图书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科学地管理好图书室的借阅工作,增加图书的流通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每学期平均每人借书5本,进一步充实各种类型的阅览资料,为教师教学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管好用好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新购的各种类型的书刊资料,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有图书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除及借书、阅览、刊物、器材、资料、安全等管理制度。教育学生保护图书,爱护图书。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优秀读物,可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丰富课程资源,配合新课标,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自主探究是图书馆学习的优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校图书馆可以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图书馆工作,热爱读书并且借阅量很高的同学,通过开展评选“十佳读者”、“热心读者”的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位借阅量最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在图书馆墙上张贴他们的照片,事迹介绍,这无益于他们的读书热情会更加空前高涨,并且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学有榜样。另外,还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就是累计借阅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由原来的一证一书上升为一证二书,依次类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

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书育人,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走进图书馆”群体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到馆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流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中职;固定资产;RFiD;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得到国家或地方财政的大量投入,加上各类学校的合并、升迁等情况,出现了学校使用的设备数量急速增加,导致了学校内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固定资产的类型也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等新技术手段来加强职固定资产管理。

一、目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通过笔者对全国各地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很多职业学校的资产管理存在:资产管理手段跟不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不明确;不能进行定期的资产清查或资产清查停留于表面形势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高效、快捷的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和实时跟踪,避免很多学校因采用传统的手写标签和条形码导致资产清查难度大,制度跟不上的问题。

二、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

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1。

目前基于RFiD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广泛,包括军用识别、物流货品跟踪、汽车防盗和识别、商品防伪、动物管理、物联网的应用等。

三、中职学校基于RFiD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

1浅析射频识别技术在酒类防伪中的应用中国安防展览网

1/4

利用RFiD技术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中职学校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高效、可靠、实时的进行动态管理。

利用RFiD远距离的射频识别实时对校园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清理、管理,借助在贴在固定资产上的电子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实时的读取标签,利用校园互联网络将数据传给资产管理服务器,然后利用资产管理应用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核实,避免了以账面为基础的管理缺点。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可以让管理人员很清楚的了解资产的存放位置,有哪些东西,现在使用的情况如何,资产购买的时间和详细的信息等都可以随时的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信息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一)基于无线RFiD校园资产管理系统示意图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基础平台,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对采集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监

测和管理。无线数据采集器不仅可以通过无线wiFi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通过现有的有

线网络或3G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在校门和校园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可以对校园内包括进出校门的资产设备进行检测和实时报警等服务,确保了资产设备在校内的安全。

(二)实训车间RFiD资产管理系统平面示意图将固定资产电子标签打印并固定在资产上面,利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门口的RFiD读写

器可以掌控固定资产的位置和使用情况,同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资产管理服务应用平台,可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核查以及预警等。

2/4

(三)RFiD读写原理示意图

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通信,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

(服务器),通过安装在服务器上的资产管理应用平台可以轻松的实现资产的管理。

3/4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技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各类职业学校近年来加大各类设备的投入,这样就出现了如何有效的管理投入的设备:实时的进行监测和管理,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损失,避免重复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等。必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使资产管理更透明、高效。采用RFiD的技术进行资产管理的手段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实力,为学校的建设规划、设备的投入做好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pConline网.基于RFiD校园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2011

[2]韩云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6

[3]毛行标.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物联网的构建.RFiD世界网,2011-11

作者信息: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8

一、建设书香校园的意义

1.建设书香校园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智慧开启未来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总理于2009年2月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直播室与亿万网民在线交流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2.建设书香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加强学生阅读工作,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建设书香校园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校园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的内涵。

4.建设书香校园是提升师生精神境界的要求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也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建设书香校园就是要用浓郁的文化氛围来引导人、感化人、塑造人,使人真正成为“人”。

二、书香校园建设中图书馆的定位

1.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不可缺位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和全面性等特点,要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的“集散地”,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涵盖的博大精深,也发挥着现代媒体无法替代的职能与作用,理应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上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2.参与书香校园建设,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职能部门,图书馆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等“客”上门,图书馆的功效无疑会大打折扣;唯有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切实加入到书香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我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实践

如同应试教育以考试作为载体一样,素质教育也需要有活动作为载体。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必不可少。一些活动需要多部门协调,也有一些活动学校图书馆可以单独组织。对于前者,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对于后者,学校图书馆应该精心组织。下面谈谈我校图书馆的一些实践。

1.创设物质载体

(1)图书馆建设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写的史书”,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更具有精神功能,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三面落地的玻璃幕墙如翻开的书籍伸向乐群湖,可以说集学校最美风景于斯处。馆藏资源丰富,既有门类齐全的纸制图书,也有相当数量的电子图书;既有历年来的报刊合订本,也有相当数量的视听音像资料;图书馆古籍库还收藏有《四库备要》《万有文库》及《大英百科全书》(学者版)等珍贵文献。

(2)设立校园书店

2009年11月9日,无锡新华书店匡园书屋正式在我校开业。该书屋位于学校教学楼一层大厅,秉承着“让图书接近学生和让学生亲近阅读”的宗旨,书屋建设兼顾购书和阅读智能,学生即便课间休息也有机会品味逛书店和勤阅读的乐趣。匡园书屋的设立,不仅是新华书店集团服务我校师生的举措,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有着百年办学历史、从岁月深处飘来的幽幽书香在新校园中更为浓郁、更加芬芳!

(3)设立“阅读岛”

为丰富我校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学校在实验楼一楼大厅设立“阅读岛”。“阅读岛”与匡园书屋实行差别化服务,这里主要提供报刊阅览,凡我校师生均可在课余时间自由进入阅览,里面的报刊亦可带回教室阅览,但需及时归还。

(4)各班教室设立小书房

学校在各班教室设立“班级小书房”,统一装修并配置书桌、椅子及书架等设备,小书房图书一部分由学校统一购置,一部分由班级学生自行捐赠,图书保有量均超过200本。在管理上,每班设2名学生志愿者具体负责小书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并进行学期考核,考核成绩纳入红旗班评比。

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以匡园书屋和“阅读岛”为两翼,以“班级小书房”为触须,我们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环境,力求让学生有“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美好意境,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

2.优化馆藏资源

(1)以纸质资源建设为基础

①保证经费投入:图书采购经费列入学校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②固定采购团队:图书馆成立采书专家组,由各教研组选派一人组成,人员相对固定,负责学校图书馆每学期一次的大宗图书采购工作。

③强化校店联系:加强学校图书馆与市新华书店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

④加快流通速度:集中人力进行新书编目加工,及时上架流通,同时多渠道做好新书宣传推荐工作。

(2)以数字资源建设为补充

①北大apabi数字图书馆: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拨专款购入北大方正的apabi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并已陆续购置126个图书包,共计10290册。

②中国知网全文期刊库:2009年,学校又斥资购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该数据库含1994年至今的各学科、各类别期刊2000余种,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中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强调一个“用”字,不管是纸质资源抑或数字资源,都以是否便于师生利用为出发点。纸质资源采购上坚持“种多册少”,管理上坚持“全开放、全开架、全接待”。数字资源保证校内每网计算机都可无障碍访问、下载和阅读。

3.组织读书活动

(1)针对教师—“百万百卷读书行动”

2010年10月10日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日子,在这天,学校举行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百万百卷读书行动”启动仪式。该活动的具体目标是:在5年内,学校投入100万元经费用于满足教师的读书需求,使5年内每位教师人均阅读图书数量达到100本。年均阅读20本。要让学生学会阅读,首先要让教师成为阅读者。

(2)针对学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近年来,学校在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断补充图书馆藏书、改建匡园书屋、举办读书征文活动、邀请名家大师来校讲学等。

①“读书月”活动鼓励全员参与。2010年11月15日,我校首届“读书月”启动,全校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月”活动包括“国旗下的讲话”“图书漂流”“书签设计”“朗诵会”“我来推荐一本书”“黑板报设计评比”等多种活动。可以说这一活动的启动,进一步强化了校园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拓展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②匡园讲坛邀请名家进校园。让学生聆听大家的至理名言,感受名师的精神风采,与他们进行智慧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是学校教育的梦想。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匡园大讲堂活动办公室,专门负责该项活动的开展。截至目前,已有曹文轩、周国平、康震、刘强等多位名家走入匡园,撒播文化。

③阅读课进入正式课表。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将语文阅读纳入课程系列,语文阅读课两节连排进入正式课表。语文阅读课在图书馆阅览室进行,以语文教师为主、图书馆教师为辅,共同承担。

④激励形式图书化。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及竞赛活动,除必要的奖状证书外,物质奖励均是购书券(可在校园书店直接消费)或图书,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我校图书馆在建设书香校园中的思考

学校图书馆积极参与书香校园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独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1.多方协作很重要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图书馆的力量显然无法实现。因此,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小组,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调动学校内各部门的力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由学校校长室负责,由一位主管校长牵头,以学校图书馆为基地,学校相关处室(如课程教学处、学生工作处、教师发展处、后勤服务处)和各级部通力合作,有效地保证了该项活动的开展。

2.活动策划求细致

活动的策划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策划书是活动开展的基石。在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策划书。策划力求细致、详尽,尽可能描绘出活动的宏观图景。比如,我们

(下转页)

(上接页)

将活动分为前期准备、过程追踪、结束汇总等阶段,在过程追踪中又要求强化重点,兼顾其他。

3.活动宣传需到位

学校图书馆要采用多种方式做好阅读活动的宣传工作,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我校图书馆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包括校报、校刊以及学校网站,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我们还利用图书馆自有的宣传栏,制作亲近学生的海报、宣传画等进行宣传。通过多措并举,不但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图书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4.活动实施要给力

书香校园建设要有诸多活动作为支撑,而活动效果的达成依赖于活动实施的力度。因此,学校图书馆在创新读书活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以我校图书馆为例,阅读活动的策划涉及诸多项目,如果要面面俱到,以图书馆的现有资源,结果必将面面俱“倒”。所以,我们每次确定将2~3个项目作为重点,集中精力将其打造成品牌活动。另外,对于业已确定的活动,我们实行项目负责制,并签署责任状,做到责任具体到人。

五、结束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长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应将书香校园建设视为图书馆的使命,努力探索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积极投身于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之中,并借此提升学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阎雅玲,陈红.最是书香能致远:以区域大阅读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3):15-17.

[2]陈淑贞.创建书香校园,促进内涵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8-29,30.

[3]李中英.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品位:浅谈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点[J].教师,2010(32).

[4]黄炜添.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0(8):30-31.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9

明溪第二实验小学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常态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让我校师生在这种轻松和谐、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尊重,享受着快乐,濡染着文明。

一、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创建主题鲜明的物质文化

1.把环境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我校始终把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营造精神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根据校情,我校拟定围绕四个大主题(科技教育、养成教育、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四大主题),开辟三条长廊(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建好两扇大墙(即大型门厅形象墙、大型运动文化墙),打造一个和谐整体的校园环境建设思路。

走廊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常久之地,是育人的关键场所。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分别开辟了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这些文化走廊主题鲜明,内容至真至善至美易于学生接受,形式学生喜闻乐见,遵循整洁、整体、激励、和谐的原则,是我校环境育人的精髓。如:我校教学楼一楼是行为教育走廊,主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为具体内容,建成一幅幅挂画,时时提醒着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楼的科技教育走廊,一个个学校科技“小明星”挂像和一张张沉甸甸的全国、省、市获奖证书,强烈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学楼各层的校园之星栏和展我风采栏连成走廊,展示学生的点点滴滴的成长,真正起到文化育人,育人于无声处的作用。

2.把班级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将班级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主要是从班级环境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两方面入手,环境布置遵循整洁、人文、温馨、向上的原则,形成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行为文化则以班风、学风两大支柱文化为主。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理念,积极尝试和推广学生自主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二、以德育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1.把“三风一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校标、校歌、校风、校训是在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基础上,经过精心提炼产生的,把特色性、教育性、稳定性、发展性有机整合起来,是学校的灵魂。如:校标不仅体现了校名,还体现我校的科技、书香特色和学校师生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再如:校歌不仅把学校的优美写入歌词,还把学校“厚德、善学、团结奋进”等核心理念写入歌词,学校师生唱校歌、赞校园、促成长。三风一训不仅体现了本校特色,更具有校园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真正发挥了“三风一训”的导向功能。

2.把师德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通道。把师德教育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最主要通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使教师形成稳定的个性和心态,形成健康的富有个性的人格。一是开展“师德承诺”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承诺,每位教师师德承诺在学校门口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向家长、学生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我是园丁我荣光”和“忠诚履职,爱生乐教”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开设教师讲坛。在教师中开设“教师讲坛”。一是开设道德讲堂,每月安排一名年段长或处(室)主任做一个道德讲座;二是开设国旗下讲话,每星期的升国旗仪式由一名获表彰的教师做一次国旗下讲话;三是开设业务讲坛,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都要做二级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交流研讨。通过开设“教师讲坛”,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点滴感受与职业幸福,让学习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和需要,从而感受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四是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我校通过不断制造学校发展的动力凝聚人心,充分发挥教师中榜样力量的作用,影响带动不同的群体。

3.把校园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的活动就是课程,所以它应该是有计划、有目标、有人组织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我校通过开展四大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体卫艺等各种兴趣小组、“关爱留守孩”等主题活动以及“六一”等各节日庆祝活动。既活跃师生生活,陶冶师生情操,又使全校师生受到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等方面的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

三、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此,我校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并重,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一是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创建规范文明学校。目前,我校正在逐步构建贯穿学校校训、校风精神及办学灵魂的制度系统。制定了《教职工基本职业道德守则》、《教师业务进修培训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定细则》等几十项制度。将教师的工作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阻遏了不良教育行为的产生,限制了教师的不良发展,从而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二是让情感管理成为教师自觉接受制度管理的内驱力。学校制度从教师出发,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自觉实施人本化、民主化的制度管理,让教师都能产生一种被尊重、被承认的心理感受,使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目前,学校主要修订了教育、教学和绩效奖励等表彰激励制度。

四、以打造品牌为载体,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深入挖掘能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和校园精神的校园文化内涵,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以提炼,使之达到提升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丰厚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打造成学校的亮丽品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1.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文化的永恒主题。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逐渐成为学校的靓丽品牌。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科技项目比赛中,累计共获得团体奖项107项,学生个人获奖500多人次。我校是“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学校”,学校科技工作还赢得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及其他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

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篇10

普通不是无为,重要的是让普通成为信仰,就像泥土举起秧苗,绿叶扶持红花一样,许多琐碎的事情,实际上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北小人热衷于北小这块普通而又生机昂然的田地,兢兢业业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耕耘,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校训“诚勤和爱”,着力创建特色校训文化及和谐育人环境,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营造出一片辉煌灿烂的天地。

一、校训的文化内涵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我校的校训――诚立身勤治事和处世爱待人

校训内涵(“四本”“十二至”)

诚是立身之本,意为真实、实在,表现在于己诚实、于人诚恳、于世诚信、于国忠诚。

勤是治事之本,意为多做事、肯做事,表现为学习勤奋、工作勤恳、生活勤俭。

和是处世之本,意为温和、和气、和谐、和平,表现为和气致祥、和衷共济、惠风和畅。

爱是待人之本,是情之所至、心之所在、美之所现,表现为爱自己、爱同学、爱师长……具有博爱之心。

校训之一:诚

诚者至忠,矢志不渝,永葆赤子本色;

诚者至信,有诺必践,兼修内外心性;

诚者至坚,志强智达,蓄养不屈毅力。

校训之二:勤

勤者至觉,朝乾夕惕,养成自省品质;

勤者至朴,俭以谨身,传承节用美德;

勤者至精,学而不厌,追求尽美境界。

校训之三:和

和者至祥,和衷共济,弘扬团队精神;

和者至达,惠风和畅,直面人生浪潮;

和者至新,唯先必争,培育创新意识。

校训之四:爱

爱者至仁,恤民爱物,心存济世情怀;

爱者至谦,礼让恭敬,涵养敦厚品性;

爱者至孝,感恩怀远,奉献和美温情。

二、校训的文化建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首先对校训“诚勤和爱”进行文化建构,通过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形成了指导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风”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我校校训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从“诚勤和爱”中予以提炼,建构起了具有学校个性又有时代特点的新“三风”:

校风――书香润物和爱润心开放润目诚勤润校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

遵守公德,明礼诚信――做文明的我

趣味认知――我先行

1.好习惯教育歌谣。结合《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写出《北滩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三字经》口袋书(以时间为序,常规活动为主,编排成23篇:晨起篇、早餐篇、上学篇、早读篇、准备篇、上课篇――姿势计划预习听课笔记发言复习读书、眼操篇、下课篇、升旗篇、早操篇、午餐篇、午休篇、放学篇、值日篇、作业篇、考试篇、晚餐篇、游戏篇、晚睡篇、校外篇、礼仪篇、学习篇――语文正音字形字义写字学词学句阅读(1)分段(2)段意(3)中心(4)中心句(5)读整篇(6)读古诗(7)朗读(8)背诵作文(1)观察(2)收集(3)审题(4)选材(5)构思(6)题纲(7)开头(8)内容(9)结尾(10)过渡(11)具体(12)绘景(13)状物(14)叙事(15)记人(16)修改(17)改写(18)扩写(19)缩写(20)看图(21)应用文数学英语、安全篇――交通安全常识歌、生活安全常识歌、“三防”安全常识歌、学校平安歌、防火常识歌、初期灭火歌、火场逃生歌、地震自救歌、烫伤自救歌。并制作成口袋书,使习惯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成长特点,便于学生们可以随时阅读。

2.规范训练。学校结合《北滩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三字经》提炼出八方面(进校、晨检、用餐、上课、大课间、卫生、离校、归家)具体可行的好习惯教育歌谣,制定出《北滩小学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方案》,每周活动课学校集中训练一项。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

3.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电教设备,多方搜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光碟,每周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一次。逐步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品德教育课,开发学校品德校本课程。

强化“日清周结”

“日清周结”――一种地毯式的管理制度

一年来北滩小学积极探索尝试“日清周结”管理制度,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每学期结束评选“感动北小”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制作展板宣传,树立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身边的榜样。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成绩,验证“日清周结”制度的成功。“日清周结”制有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责任感的培养,最终营造北滩小学高质量的教育氛围。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看得见的改善,学校的一切都在“日清日高”。

热爱生活,情趣高雅――做尚美的我

抓好“一个重视”:学校把“书香校园”创建提升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

抓实“三项共读”:师生共读,打造“书香校园”、亲子共读,打造“书香家庭”、全员共读,打造“书香社会”。

搭建“三个平台”:创设学生读书汇报平台、构建教师读书交流平台、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构建“三种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建立国学经典诵读机制。经典诵读活动实现常态化,学校对诵读时间、诵读途径、诵读检测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诵读时间上,做到“五保证”:保证每天早晨十五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保证每节语文课前一两分钟的“课前一诵”;保证每周一节诵读课;保证每天下午二十分钟的练字小课堂;保证每月一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学校制定了诵读检测策略。

三、校训文化建设体会与思考

1.它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校训“诚勤和爱”犹如春风拂面,开启了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智慧。围绕校训,学校形成了鲜明的“三风”,建构了一整套文化建设和考核奖励评价办法,调动了全体行政领导的管理热情和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它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个性化的“一训三风”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上鲜明的烙印。在校训的统领下,学校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