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网络安全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05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1

一、引导责任分解,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体系

各级政府要通过网络的延伸监管,把农村食品安全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确保“三个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和谐的市场。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关系到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是工商部门一家的事,要强化政府的领导意识,着力实施农村食品安全的“一把手”工程,切实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是农民的呼声,是百姓的需要,是群众的要求,不仅是工商部门职责所在,也是党委政府的职能定位。因此监管农村食品安全是工商部门与政府在管理目标上的结合点和同心圆。

二是建立监管网络,实现服务“零距离”。工商部门要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为契机,以消费维权为主线,以农村食品安全为重点,通过政府的领导,整合县、乡、村三级党政组织、执法部门和消费维权组织的职能,将这三个方位的力量合成农村食品安全和农民消费维权一个平台,构成一体多能的综合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站、农民投诉站、农村维权站三站合一形成合力。在村服务站建设上,工商部门要不断探索,在硬件上予以规范,在软件上进行指导、创建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工作运作模式:各村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到服务于民不扰民:不加重村民的负担。每个村按一村一站设立网络,为避免因村支两委负责人经常外出开会、办事,村部无专人办公、无电话联系,村干部居住地大多不在消费集中处,各村服务站的工作室应设在该村个私协会员的经营场所,明确该会员为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村支两委为该服务站负责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长期有人管,工商部门联络方便,村民投诉咨询直接。

工商机关通过网络的延伸作用,为农民提供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零距离”的优质高效服务,实现食品安全店店防,消费维权村村通。县政府要成立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工商局,各乡镇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要成立服务站,形成覆盖全县的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监管网络。

三是细化职责,拓展乡村干部为民服务的空间。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网络的落脚点在村级服务站,工商部门应根据监管实践,细化服务站的六项职权,即管辖权、监督权、调解权、调查权、解答权、建议权。明确服务站的六项职责,即宣传法律法规、传授知识。引导消费、指导经营、调解纠纷、接受举报。为帮助村支两委找准主作切入点,将服务站的日常工作条理化,设计为“受理、登记、核查、咨询、调解、传报”的工作流程。指导站点负责人当好“六员”,即食品安全的监督员、消费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打假护农的协管员、执法部门的联络员、服务三农的信息员。六员作用的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由、过去的工商机关单打鼓独划船,变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后,乡镇干部工作面临着转型的需要,网络的延伸监管,把农村食品安全的维权哨卡设在农村前沿阵地,有效整合农村行政资源,为乡村干部增加为农民服务的新手段和新空间。

二、整合职能资源,构筑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农村食品安全要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工商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通过网络的延伸监管,全县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建立并完善责任制。

一是突出重点,消除监管的盲区和死角。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目标是落实总理指示,彻底消除无证照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彻底消除“三无”食品,结合农村消费特点,工商部门应突出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上市农副产品、散装酒、散装食品、裸装食品及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突出对分散在农村的小集贸市场、小超市、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摊贩等重点区域的五小经营户的管理,各村服务站应确立农村食品安全的重点环节,即对农村居民在家中设宴酒10桌以上的进行登记,并检查食品安全防护措施,加强预警防范。

二是综合监管,形成合力。农村食品安全涉及部门多,政府应统一协调,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工商机关主要抓好“六查六看”,强化对市场准入行为和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管,对“六查六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依法处理,并将营业执照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监、卫生等执法部门。农业执法大队、质监、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要围绕农村食品安全分段监管,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做到从职责上分,从目标上合。

三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网络植根于网格监管中。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为此,工商机关应落实“网格”责任监管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完善食品经营户口,县工商局要制定重要商品经营户统计分布图,全县食品经营户按照管辖区域由各工商所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实行定位、定岗、定责的监管,将各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网络植根于工商网格责任监管中。为切实发挥工商机关延伸监管的作用,明确规范一线监管员的职责,通过“三查三看”,把好市场主体准人关;通过“六查六看”,把好商品质量关;通过“十查”,把好经营主体守法关。

三、强化社会监督,紧绷农村食品安全的主弦

一是引导自律,强化农村食品经营户的责任意识。在各村服务站的机构中,其成员为该村的所有经营户,将农村食品经营户纳为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的主体,实现农村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从堵到疏的质的飞跃,同时各工商所指导督促食品经营户建立规范有通讯卫星的制度、台账,各村服务站督促所辖区域内食品经营户建立和落实四项制度,即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不合格商品召回制、商品质量销售责任制。并在服务站的消费维权宣传栏中公示经营者的义务,消委和个私协组织开展“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和“守法文明经营户”的评选活动。通过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减少消费纠纷。

二是引导自防,提高农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工商部门要对各村服务站消费维权宣传知识栏进行统一设计,公示消费者投诉须知和消费者权利。一些农民消费者由于贪图便宜,对食品安全中的细菌含量超标、含铅、含汞、含防腐剂、含致癌物质等问题缺乏防范意识,因而在购买食品时不注重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标识,导致农村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倾销市场。要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现状,在宣传栏中设立“六不”消费提示,告诫农民消费者“无证无照的店铺不进,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买……”。通过消费维权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农民消费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2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遵循宽带技术演进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宽带发展目标,加强和完善总体布局,系统解决宽带网络接入速度、覆盖范围、应用普及等关键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宽带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二)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城市3G网络质量,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做好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域网扩容升级。以网间互联为重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推动网站升级改造,提高网站接入速率。

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和深度,推动tD-Lte规模商用。继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全面优化国家骨干网络。加强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新技术研发,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

到2015年,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3G/Lte用户超过4.5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5亿,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积极利用光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着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鼓励东部地区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区域试点示范,创新宽带应用服务,培育发展新业务、新业态。

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与东部地区同步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内容和网站的建设,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宽带应用服务。

农村地区。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

(二)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骨干网。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ipv6。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保障连接性能。增加国际海陆缆通达方向,完善国际业务节点布局,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升级国家骨干传输网,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逐步建成以光纤为主、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接入资源有效利用的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协调推进tDLte商用发展,加快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城域网优化和扩容。加快接入网、城域网ipv6升级改造。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探索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

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和集约化水平。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加网站接入带宽,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互联网信息源高速接入。同步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及商业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

(三)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宽带联网,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和网络化医疗应用,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

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

国防建设。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提升军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加强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世界观。

(四)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加强更高速光纤宽带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超大容量路由交换、数字家庭、大规模资源管理调度和数据处理、新一代万维网(web)、新型人机交互、绿色节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宽带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重大产品产业化。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着力突破产业瓶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

(五)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基础软硬件产品、专用安全产品、应急通信装备的可控水平,支持技术产品研发,完善相关产业链,提高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形成与宽带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下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对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和手段,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防范、应急响应和灾难备份恢复能力。

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提升宽带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制度环境。

(三)规范建设秩序。

(四)加大财税扶持。

(五)优化频谱规划。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3

前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战略体系之中,正式拉开了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序幕。

一、正确认识网络强国

1.发展迅猛,成就网络大国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此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68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手机用户达12亿,博客、微博、微信等用户总数超过10亿。“十二五”期间,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和网络规模全球第一,宽带规模全球第二。互联网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跟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领域,中国已迅速成长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网络大国。

2.高度重视,构建网络强国

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在互联网产业、科技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网络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十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互联网发展与管理。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担任组长,他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表明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显示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决心。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乡乌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12月16日又举办了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理念与成果,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平台,发挥了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2015年3月,“互联网+”首次被引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务院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中国制造2025》重要任务,推动网络强国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其纳入中央决策版图,切实推进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迈进。

二、切实推进网络强国

1.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只有建好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从而更好地推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一要引领网络升级换代,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完善宽带建设标准体系,引导宽带向农村延伸,实现“村村通”,推进“光纤到村”,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普及奠定基础。二要加强电信资费管理,促进宽带市场竞争和发展。要努力提高宽带接入性价比,提高网络速率,同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强电信资费信息监测,提高资费透明度。要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修好了“网络高速公路”,网络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2.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网络经济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以中介服务为保障,能有效实现信息、资金和物资流动,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和主流趋势,发展网络经济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当前,一要推进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改造。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生产,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大力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模式。针对不同产业业态,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如政府与行业组织推广,企业自动组合与自主发展,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并举,网上营销与网下支付相结合等。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是思想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当前,一要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己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打造网上时代最强音。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使网络文化成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主旋律分明,正能量汇聚。二要繁荣丰富网络文化。指出:“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互联网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互联网不仅要有新闻、娱乐等基本服务,还应有各类增值服务,既要面向大众,还要细分需求,根据群众的需求不同,创造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广大网民,覆盖全社会。

4.加强网络人才建设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4

传达学习重要讲话精神

绝不允许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云计算创新发展与云安全保障推进策略

智慧城市的网络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关注网络与金融安全

科学揭示信息定义和发展规律

加快推动“互联网+法”建设

中美需要网络合作而不是网络对抗

网络空间中美关系之逻辑与态势

中美网络安全关系中的威胁、风险与机遇

构建新型中美大国网络关系

中美战略文化博弈与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军备控制:中美分歧与合作

中国制造2025,工控安全不容忽视

聚焦战略目标,再读《网络安全法(草案)》

《网络安全法》的宏观立法思路与具体制度设计

计划组织实施2016年“互联网+”重大工程

公开通报15家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

部署水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五大重点工作

《网络安全法》与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塑造

《网络安全法》中数据留存法律制度的解构与建议

构筑网络安全底线,扎实推进信息化重大工程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电子政务服务问题

勒索软件家族teslaCryp最新变种分析

回短信要谨慎:一条“退订”短信骗走所有财产

“数字立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数字立国”,亟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网络化

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新论

作案手段翻新黑客盯上全球银行支付系统

加强网络安全理论研究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打造网络空间利益共同体,合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建设网络防御能力,保障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

最高检: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携手打击犯罪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举行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工信部: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公安部: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共识网络安全热线机制启动

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加快推动网络安全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强网络安全领域军民融合,发挥优质资源的战略效应

公安部: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着眼“快人三分、高人一筹”

工信部:苗圩部长出席金砖国家第一届通信部长会议

“扫码”“转发”藏陷阱别让朋友圈变成“坑友圈”

合规有序和风险可控:互联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设立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基金推动网络安全产业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5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州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拓宽息技术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全州系统实际,现制定如下规划。

一、建设现状

在省工商局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全州系统信息化工作经过各县市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州系统全部建立了政务内网(局域网),成为支持日常办公的基本系统;二是建成了州局联接省局及各县市局,能够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政务专网,实现了与省和各县市局网络互联互通;三是建设了以州局为中心,以县市局为站点的12315申诉举报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申诉举报平台;四是大部分县市局建立了数字档案查询系统,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企业数据提供了方便服务;五是实现了州局、省局、县市局公文、信息、会议等网上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六是州局建立了红盾信息网站,部分县市局在州局门户网站上建立了二级网站,在政务公开、对外宣传、便民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七是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八是部分县市局单独设置了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选派了业务骨干负责信息化工作,加快了信息化的发展。

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县市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意识,影响了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二是业务系统版本较低、功能少,需要更换新的版本;三是业务系统应用少,基础性数据采集、整合未达到要求;四是网站建设缓慢;五是缺少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没有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六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局信息化工作比较滞后。

二、主要目标

在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的总体框架基础上,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商局的要求和本地实际,今后五年内,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一)积极推进基础网络建设,逐步网络互联、业务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二)积极开展12315申诉举报、广告监测、食品监管、移动执法平台、网上远程登记、名称预核、年检等业务系统建设,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三)认真组织基础性经济户口数据库、标准化业务数据库及州局中心数据库建设,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四)加快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州系统信息网络综合保障能力,使网络维护和管理得到加强。

(五)逐步建立起依托信息化带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发展的新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商局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起步,依据工作需要和实际建设能力,制定全州系统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标准,并积极推进统一规划和标准的贯彻落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考虑全州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开发与应用、风险与安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防止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避免浪费。

(二)应用主导、突出重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改革创新,依托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应用系统,以推进职能到位、促进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水平为目的,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优先建设对履行监管、执法、服务职能起关键作用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业务系统和支撑平台,科学务实、规范高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在广泛应用基础上,对现有网络、业务系统科学分析、总结,在确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加快网络和应用系统整合、优化,强化各系统的衔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涵盖全部工商业务、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内网办公平台、外网服务平台和集成化基础数据库,并促进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效益。

(四)讲求实效、保障安全。坚持从需求上找准切入点,从应用效益和现实情况出发,确定近期和长期建设内容,立足现有条件,突出实用性和便捷性,多在推广应用上下功夫,注意投入与效益的统一。综合平衡安全与风险,把创新技术手段、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制定并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方案,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全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在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的政务专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的基础上,加快完成还未完善的后续网络建设,全面实现州、县(市)、分局三级联网。2008年前,县(市)、分局之间联网率要达100,网络传输速率要进一步提高,加快业务数据传递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要积极推进与税务、技术监督、卫生、海关等部门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及数据交换,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奠定基础。

(二)重点抓好全州系统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和开发利用各类经济户口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州、县(市)局数据中心按照各类经济主体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源物理分布存储,逻辑集中建库和信息整合的建设思路,建立全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内资、外资、私营企业登记、经济户口动态监管数据、行政处罚案件数据全部入库;二是加强数据资源质量控制与应用管理,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完整、准确、实时、开放、安全,要能够提供具有统计和分析功能的数据信息,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

(三)大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按照全省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立足全州系统实际,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目前的多个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一是重点抓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实现公文流转、信息传递、内部事务管理的电脑化与网络化。二是抓好经济户口管理系统应用。建立基层分局动态监管机制,建立登记机关、基层分局、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联动的“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三是抓好“12315”申诉举报系统应用。以“12315”申诉举报电话为受理平台,建立一个组织健全、反应灵敏、执法有力、覆盖全州系统的打假维权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四是抓好广告监测系统、食品监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移动监管执法平台、网上远程登记、名称预核、年检系统等应用。五是抓好数字档案系统应用。从企业登记档案入手,将各类业务档案、政务档案整理、扫描、数字化存储,建立档案原件影印系统及联网互查系统,向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四)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依托全州系统各级局红盾信息网站,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密切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通过对州、县(市)局两级门户网站改版优化和整合,进一步完善对外信息服务系统,推进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受理业务服务。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建立外网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数据传递通道,实现内、外网信息自动交换,提高业务处理和公众服务能力,使各网站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一条龙”服务,构建工商电子政务对外门户,为公众提供网上业务受理、投诉举报、审核处理、反馈、公告、信息查询、咨询等服务,实现“网上工商”的目标。同时,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宗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提高网站服务功能,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窗口式”办公和“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框架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和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强化网络维护和管理,切实加强病毒检测、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系统备份和防火、防雷、防静电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加快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等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网络和重点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实行分级保护,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畅通和数据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是“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亲自管。全州系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州局的部署和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局都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并协调处理系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承担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统一归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州本级局、县(市)局应至少配备2名以上中级技术人员。全州系统都要在组织制度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考核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二)明确分工,求真务实。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继续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州局负责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制定、项目调研和过程控制,负责全州系统统一的应用系统开发、推广、整合和优化。各县(市)局根据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负责本县市局信息化建设,并保证州局规划、标准、方案落实。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6

一、宽带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近年来,宽带网络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推动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一轮浪潮,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就业机会、支撑科技产业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基石。首先,宽带网络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要素和扩大信息消费的基础平台,加快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经济运行各环节渗透,并孕育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热点。其次,宽带网络已成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是聚集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的新平台。第三,宽带网络已成为政府改善民生服务和宣传先进文化的新载体,通过宽带网络提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已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方式。第四,网络空间竞争形势日趋复杂,信息安全挑战日益严峻,高速安全、自主可控的国家宽带网络,是构筑网络空间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已成为共识。截至2012年底,超过127个国家和地区并实施了宽带国家战略,把加快宽带网络发展作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导领域,力图通过战略指引,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加大政策扶持。从我国情况看,近十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能力不断增强、用户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储备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宽带应用不够丰富、宽带产业链上游环节对外依存度较大等问题,既不能满足在国际竞争中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的外在需要,也不能满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为此,亟需在国家层面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二、《战略方案》基本考虑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为科学统筹和系统推进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服务应用和产业发展,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原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启动了《战略方案》的编制工作,组织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此后根据研究需要,工作小组又增加了交通部、环保部和原铁道部三个部门。在组织座谈调研、深入研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历时1年半时间,形成了《战略方案》。

《战略方案》根据国内外宽带网络发展形势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战略方案》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为着力点,深化宽带网络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发挥政府战略引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宽带网络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导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宽带网络建设和投资模式。四是坚持产业链协调发展。紧抓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动网络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战略方案》提出了应坚持的五个原则,即: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二)关于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在编制过程中,《战略方案》注意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指导意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保持有效衔接,也充分参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行业规划,以及美、欧、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宽带网络发展规划。结合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经过详细评估和科学测算,提出了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细化为3个发展阶段、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战略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到2020年,我国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战略方案》在宽带网络覆盖、网络能力、应用水平、产业链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战略方案》将我国宽带网络2013-2020年发展进一步细化为全面提速阶段(到2013年底)、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和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三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发展要求,发展任务也各有侧重。

(三)关于重点任务。针对我国宽带网络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战略方案》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和城乡宽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是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针对当前我国宽带速率整体偏低的情况,提出要加快骨干网、接入网和网站等多个关键环节的优化升级,提升网络总体性能。三是提高应用水平。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要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建设、应用普及等方面深化宽带应用。四是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通过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智能终端研制和支撑平台建设等,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自主能力。五是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应急通信系统和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等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落实各项任务,《战略方案》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引导作用和示范意义的7项工程。

三、《战略方案》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

《战略方案》在政策措施方面的总体思路是,在首次明确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基础上,以整合利用好现有促进宽带网络发展的各类政策为主,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加强政策法规文件的衔接协调,同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激发产业链发展活力,针对市场失灵领域,推动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明确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缩小区域及城乡发展差距。围绕这一思路,《战略方案》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以确保实现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目标。

(一)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突破,将宽带定位于与水、电、路等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为我国宽带网络后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各界对宽带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在国家层面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协调小组,加强横向跨部委及纵向跨中央地方两级的组织协调,同时,要求各地将宽带网络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实现从中央到地方在宽带网络发展上的超前规划部署,并与地方发展做到有效衔接。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城乡区域宽带网络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了多项财税优惠政策,争取多渠道投入。如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将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完善电信业增值税抵扣机制;优化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等。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将有效加快西部和农村地区宽带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战略方案》提出多项措施,以进一步健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在规范市场行为方面,保障宽带网络在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在推动开放竞争方面,提出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长效机制,保障网间互联畅通。

(五)进一步规范建设秩序。针对宽带网络建设和改造难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要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落实住宅小区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两个强制性规范,实现规划、建设和验收三同步。公共设施场所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网络设施要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此外,《战略方案》还在频率资源规划、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如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创新宽带网络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公共政策与规则的制定等。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7

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等重点维稳安保保障任务

敖大明介绍,按照上级有关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浙江省通管局确立以通信畅通为基础,以网络安全为重点的信息通信保障总体思路,全力以赴,确保峰会信息通信畅通稳定、网络信息安全可管可控,圆满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实现了万无一失的目标。

此外,面对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较历次规模更大,保障任务更重的新情况,全行业连续作战,实现对大会的全方位高质量信息通信保障,再次保持了“万无一失”的成绩。

在工信部的指导支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全力推进浙江省维稳管理平台建设。平台从立项到建成投用,历时3个多月,于G20杭州峰会前建成投用,为峰会的顺利召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推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从当前行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确定了两步走的建设方案,第一步建设杭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第二步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目前,第一步工作全面展开,2017年上半年建成启用。

扎实开展建设网络强国、提速降费和“两学一做”教育

2016年浙江省通管局大力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取得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积极推进。杭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项目启动建设,宁波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成投用,杭州国际通信专用通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网络架构全面优化。

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高效的信息通信服务,同时积极采取惠民措施。以G20杭州峰会应急通信保障为契机,高标准配备应急装备,构建完善“天空地”一体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网,形成了装备精良、队伍精干、预案周全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借势G20杭州峰会保障建成省维稳管理平台,并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和优化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对重点网站的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有效配合处置各类互联网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深入开展打防通讯诈骗专项行动。2016年8月份,全省全面实现电话用户实名制。

围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扎实开展“精读原文,深悟原理”学习教育。紧紧围绕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开展交流研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问题导向,把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体现到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上,体现到全面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目标上。通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7年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敖大明表示,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全局各项工作要按照部、省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支撑和服务浙江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这个大局,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和优势,努力打造“信息通信示范区”,明确“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即:围绕建设网络强国这一中心任务,突出抓好强网络、强服务、强安全以及推进依法行政促监管创新和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进一步加快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快光纤网络改造,积极推广100m以上产品,20m产品超过90%。农村和海岛(行政村)基本实现50m以上接入能力,基本消除8m以下产品。进一步优化网络,提升质量,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4G用户占比超过70%;积极争取5G试验网建设。

m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提高用户感知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提速降费”效果。引导企业精准对接用户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年内在全面提升宽带网络接入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资费递减10%以上。

进一步加强应急通信保障,完善省、市、县三级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优化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确保应急通信保障务实管用。

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持续深化技术手段建设。完成“反诈技术平台”整体功能建设,同时顺应互联网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广泛应用新形势,适时扩容、升级已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业务安全评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保护、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

深化依法行政,推进监管创新。

认真执行以案释法、行政程序等规定要求,全面梳理依法行政环节、流程、工作机制,确保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以进一步加强用户申、投诉及案件处理为突破口,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监管创新。从日常申、投诉及案件中查找、发现企业经营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严格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监管工作,促进企业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创新转型,使依法行政与企业改革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着力于市场环境营造、市场结构调节和运行效率提升,将监管重心从过去主要关注企业具体经营行为转移到更加关注行业以及企业的改革发展上,引导和推动企业更好地融入网络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减少准入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互联网行业管理新机制。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8

一、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建设运作机制。

推进政府信息化,最关键的就是实现信息系统间的网络上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网络不断整合,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在推动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网络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重复建设不断出现,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困难、采集重复,公益性信息服务机制尚未落实,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对不良信息的综合治理亟待加强等等。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市信息化运作机制,遵循“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共享信息;统一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

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要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开展工作。要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从根本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确保我市各类政务公共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整合和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务网络平台条件,逐步建成与国家政务网络标准一致、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各有关单位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在2009年前实现原有系统与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今后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要统一利用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宣传、农业、教育、文化、人口、统计、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必须依托市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运行。

各镇(街)、各部门在规划和实施与政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时,必须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严格按照《*市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府办〔2008〕5号)的规定,统一报市信息产业局审核。

三、建立“一站式”电子政务。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一站式”电子政务,全面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是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当前,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全市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市政府应急平台、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要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交换中心,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和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信息的建设共享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深化金融、海关、税务、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相关业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工作,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四、增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宣传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效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建立农村及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以农业信息网为枢纽的市、镇(街)联网的农村及农业信息共享平台,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采集、分析、农业、市场、文化、科技、教育、就业、卫生、气象、社保等信息给农民。

(二)推进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一批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对现有资源的重组和优化,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

(三)加快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资源,推进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推进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覆盖全市(镇、街、社区)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网络系统,积极开展网上远程医疗和医学教育等卫生信息服务。

(五)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和宏观决策系统。加快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逐步建立民政公共服务系统,提高民政服务能力。

(六)完善财政、金融、统计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七)加快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三网”融合,着力提高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五、加强企业和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中小企业网”的建设步伐,健全行业信息制度,引导企业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鼓励企业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系统,在生产、经济、管理等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信息化推动高物耗、高污染产业的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六、积极做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工作。

(一)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各镇(街)、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要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名单于8月15日前报市信息产业局。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各镇(街)、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网站建设,及时更新信息,严格按照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实施政务信息公开。

(三)合理规划政务信息的采集工作。各镇(街)、各部门要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办〔20*〕53号)的要求,明确信息采集工作的分工,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劳动,降低行政成本。要严格履行信息采集职责和要求,确保所采集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要加快推进以传统载体保存的公文、档案、资料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各单位要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采集、登记、备案、保管、共享、、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9

加强合作优化环境

为深入贯彻国家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八部门表示将加强部际合作,实施部省联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各地各企业积极性,优化宽带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网络升级演进,统筹有线无线发展,推动应用普及深化,强化产业链协同并进,改善用户上网体验,不断增强宽带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首先,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加强统筹规划与政策扶持,继续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网络建设扩容和网站升级优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和社会责任,加快宽带发展;政府重点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公平竞争,扶持市场动力不足地区宽带发展,加大对民生公益、中西部地区、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宽带投入支持。

其次,提高网络能力与扩大普及覆盖同步。统筹发展有线和无线技术,深化光纤宽带和3G网络建设。协调网络网站各环节优化扩容,提升用户上网体验。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宽带网速,提高宽带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整体普及水平。

第三,加强网络建设与提升网络应用并重。加强宽带网络覆盖能力的同时,大力促进业务应用创新与推广,提升光纤宽带实装率和3G、wLan的使用效率,以业务促发展,实现网络和应用的良性互动。

第四,宽带发展水平提升与安全保障同步。在大力促进宽带网络发展的同时,积极采用安全可靠的关键技术、系统和装备,同步提高宽带网络和业务应用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安全可信的用户上网环境,保障宽带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

设定目标统筹部署

据悉,宽带中国2013年的目标是: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新增3G基站18万个,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惠民普及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超过2500万户,新增3G用户1亿户,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8000个,实现5000所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宽带接入或改造提速,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宽带接入水平有效提升,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70%。城市宽带发展初显成效,涌现一批宽带城市,形成良好的宽带发展政策环境,实现较高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宽带应用水平。

对此,为实现上述目标,八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

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深化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全面贯彻落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继续加大城市老旧小区光纤网络成片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宽带接入能力和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进一步深化城市3G和wLan网络覆盖,积极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推进ipv6商用试点部署。

利用多种技术方式,拓展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结合“村村通电话”工程,灵活选择有线、无线技术,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增强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上网体验。加大骨干网网间互联带宽扩容力度,优化网间互联架构,推动在西部地区增设互联点。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专项行动,采取优化网站设计、部署内容分发网络(CDn)、增加网站接入带宽等措施,提升网站和应用的服务能力。

推动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共享宽带发展成果。加大信息助教力度,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由教育部牵头,推动各地采取与基础电信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为10万所农村中小学校接入宽带网络,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网络接入能力和普及水平。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教育部合作,重点为5000所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或改造提速。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篇10

交通运输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以网络通信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

(一)通过全国联网,建立道路数据中心。建立公路、运输业户、运输车辆以及从业人员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推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目录体系建设。采用数据交换技术,建立行业数据交换平台,形成完善的数据交换指标体系,推动道路运输服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交通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以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元标准为核心,以推动标准应用为导向,加强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工作,完善交通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确保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有标可依”。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数据交换、交通通信与导航及电子地图等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

(三)加大对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组织和引导力度。积极引导RFiD技术、集装箱多式联运等物流信息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公共服务模式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路货运枢纽信息系统,推动农村物流系统、应急保障体系系统、大件运输和危险品运输系统等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或“市场失灵”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四)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以互联互通为目标,启动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资源整合工程。倡导物流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二、威胁交通运输网络通信安全的因素分析

网络故障基本上都是硬件连接和软件设置问题,也可能是操作系统应用服务本身的问题。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因为电磁泄露、黑客非法入侵、线路干扰、传播病毒、搭线窃听、信息截获等,造成信息的泄露、假冒、篡改和非法信息渗透、非法享用网络信息资源等等。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打开页面连接浏览器无法与互联网连接和局域网内机器互访信息共享受阻。来自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根据其攻击的目标和范围不同,对网络的危害程度也不同。网络安全可分为控制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次。控制安全是指身份论证、授权和访问限制。信息安全是要保证有关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和可追溯等特性。造成对网络威胁的主要原因基本有三:人为的误操作;人为的恶意攻击;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安全漏洞和缺陷。因为开放性、交互性、分散性、脆弱性和连接方式的多样性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共有特征,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是威胁当今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针对屡屡出现一些技术故障和网络通讯安全方面的问题,探索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维护网络常见故障的技术和方法是确保网络管理安全运行的关键。

三、交通运输网络通信安全的保障内容

(一)链接网络的安全保障。其是指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解决网络系统用户应用方面对网络基础设施漏洞、操作系统漏洞和通用基础应用程序漏洞的检测与修复;对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整体综合测试;防火墙等网络安全防病毒产品的部署,脆弱性扫描与安全优化;模拟入侵及入侵检测等。

(二)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即是指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解决信息数据方面和对载体与介质的安全保护和对数据访问的控制。

(三)通信应用的安全保障。指对通信线路的安全性测试与优化,设置通信加密软件、身份鉴别机制和安全通道。测试业务软件的程序安全性等系统自检通信安全的保障措施,对业务交往的防抵赖,业务资源的访问控制验证,业务实体的身份鉴别检测。测试各项网络协议运行漏洞等等。

(四)运行安全的保障。指以网络安全系统工程方法论为依据,提供应急处置机制和配套服务和系统升级补丁。网络系统及产品的安全性检测,跟踪最新漏洞,灾难恢复机制与预防,系统改造管理,网络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等。

(五)管理安全的保障。包括人员管理及培训,软件、数据、文档管理,应用系统及操作管理,机房、设备及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的机制。

四、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的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的日益产业化和网络通信安全的法律环境建设的日益完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的安全防范技术也在日臻完善。

(一)保持高度警惕,保持主机和网络上结点计算机的安全。遵循多人负责、任期有限、职责分离三原则。切实提高网络通信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控制访问权限,安全共享资源。使每个用户只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使用网络资源。做到开机必查毒,发现必杀毒,经常对系统漏洞补丁升级更新。谨慎下载文档,对于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不轻易用office软件打开。

(三)选用合格单位的防火墙和防火墙的规则设置、更新。将交通运输局域内网与因特网分隔开来。网络使用者要设置并经常变换口令。对所有进入内网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和对信息权限的控制,阻止非授权用户对信息的浏览、修改甚至破坏。对进出内网的数据进行鉴别,防止恶意或非法操作,严防有害信息的侵入。

(四)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不易被人破解为目的,采用密码或计算法对数据进行转换。只有掌握密钥才能破解还原。实现对网络信息数据保密的目的。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