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和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51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1

在公共管理中,第三部门以及政府是重要的主体,在公共服务中,两者主要发挥的是补充以及主导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志愿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而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则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则非常少。而由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中,企业也将成为重要的组织之一。因此本文对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公共服务的比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公共服务及其供给机制与改进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公共服务;比较研究

1公共服务概述

通过公法授权的政府、有关工商企业以及第三部门等,通过对各种供给机制的灵活运用,而向公众提供的一些物质或者非物质形态的物品,则称之为公共服务,它是满足公众需求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总称。在对公共服务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把关注点转移到界定供给主体上,而为了彰显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一般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与重要责任就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中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形态,往往容易受到人们的忽略。在社会生活中,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是两大管理领域,而管理性则是两者的共性,且管理性与很多实际问题以及技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公共性方面。因此两者的契合点则是提供高效的、优质的服务。

2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2.1主导性供给: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中,政府一直占据主导者的地位。由于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而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政府这一执行公共权利的机关来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不直接提供或者全部包揽各项公共服务,而是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可以选择具有多样化组织形态的公共服务。由于每个国家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但由于能力与财力的双重限制,导致了最边缘、最贫困的地区不能受到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2.2补充性供给:第三部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为了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第三部门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将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缺陷加以有效的弥补,同时还能促使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更好的发展,甚至还能将一些边缘化的群体有效的聚焦起来。在公共服务中,第三部门主要作为补充性供给,且从其范围上来说,第三部门不属于私人部门、政府部门,或者是其他的集合组织。通常第三部门指的是通过私人企业出资或者政府编列预算,能够独立经营并维持发展的事业体。

3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进

3.1政府供给的改进

在公共行政以及公共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其核心的主题就是公平正义,这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条核心价值标准。政府在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增进和保护正义以及公平的基础上,对公共服务不断实施的改进,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在技术方面,我国的公共服务,必须以公立机构的提供为主导,对于政府甚至国家来说,公立机构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控程度,但是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国家以及政府也需要不断的吸取一些先进的经验教训,对于公立机构不能过分的依赖,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服务的提供具备一定的刚性。

3.2第三部门供给的改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以及政府垄断,其没有公民们高涨的参与意识充分的反映出来,同时也没有将提供公共服务的非盈利志愿性部门的独立地位准确的勾勒出来,因此这就造成了公共服务的提供,出现了政府、市场以及第三部门鼎足而立的局面。且在这个过程中第三部门也逐渐成为了有效供给公共服务,以及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部门。因此第三部门必须聚焦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在公共服务领域将其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马亮,于文轩,吴伟.公共服务提供、绩效测评与政府信任:2013连氏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综述[D].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01:4-16+124.

[2]刘敏.公共服务在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比较分析[J].管理观察,2014,18:33-35.

[3]金莲.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企业研究,2011,08:132-134.

[4]沈蓓绯.新时期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性分析与路径研究[J].青年探索,2012,03:17-21.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2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3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作为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而发展。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在我国古代,管理主要为了顺应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那些优秀的管理者被称为“济世之才”,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管子》、《吕氏春秋》中,均涉及管理学的知识,《孙子兵法》甚至成为现代很多企业和管理者的管理指南。

尽管如此,管理学的出现也比较晚,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而现代管理学作为系统学科的出现则在上世纪初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标志,现代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二、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由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切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通过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使单个劳动服从生产总体的要求,以保证整个劳动过程按人们预定的目的正常进行。可以说,企业管理是发展最为成熟、研究最为广泛的管理学分支,是现代管理学的基础。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产生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开始的政府改革。在这场变革中,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这种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管理方式的行为,形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相同之处

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两者属于管理学的不同分支,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具有管理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都强调通过整合力量,有效利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都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借助思想建设和法制建设来弥补人性的不足。再次,管理的目的都是效率和效益,效率和效益表示资源价值发挥的最大化和单位资源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代表了管理的有效和高效。最后,管理的核心都是人,因为只有人是所有劳动创造的源泉,是所有资源中主动性最强、可造性最强的因素。

四、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不同之处

尽管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均属于管理学范畴,但是两者在管理目标、实质、特性以及监督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一,目标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企业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公共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关利益是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公共物品的涵义非常广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如: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驱动下,政府职能不断变化,社会公共事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涵括了公共物品,同时包含了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相比之下,企业的目的单一而明确,即追求利润。马克思说过,资本的天性就是追求利润。企业管理所作的一切努力,其根源在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然,根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想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直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不是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实际上实现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提升,但应看到,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公共管理是有本质的不同。

第二,实质不同。企业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更多着力于提高效率上;而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还得研究公平问题。公共管理的“公共”体现在是否将目标定位在公共利益上,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因为社会公平是作为分配的公共服务的法律和现实基础。作为公共服务的对象,公众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的需求,所谓“众口难调”,在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同时必然可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公共管理的难度就在于计算并这种平衡。同时,公平和效率之间也存在一种均衡,如著名的“公地问题”,就是由于草地的公共属性导致了环境的破坏。相比之下,企业管理活动推动企业生产进步,其最终直接受益人是企业本身,企业主从中获得了资本利润,员工获得了劳动报酬,这对企业提高效率产生了正面激励。

第三,特性不同。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更强调责任。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许多机构,其设立的根据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社会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尽管如此,公共管理面对的社会问题仍然是相当广泛的,诸如治安、文化、教育、福利、市政、公共卫生、交通、能源等等。提供这些关系民生的服务和产品,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不能因为某些服务和产品无法得到足够经济回报而取消或减少服务,因为由于这些服务和产品而使公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健康素质得到加强,同样是一种回报,而这种服务,是政府的责任。相对而言,企业没有任何义务为公众服务,即使有回报,也要对产出投入进行比较,当然,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危害到公众的利益,即该产品对公众产生了负的收益,企业也有责任改进。但从企业的出发点而言,企业看到的是市场,而不是公众的需求。

第四,监督方式不同。公共管理要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而企业管理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最主要组成是行政机关即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这是由政府的授权所决定的。在西方多党执政的政党体制中,执政党的当选来自于选民的投票,执政党的执政宣言代表了多数选民的利益诉求,因此,政府的行为要受到包括选民在内的人民、还有反对派政党的监督。而在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国家最高领导人,并由其提名选举产生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领导人,因此我国政府代表了人民的意愿,理当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相较而言,企业的利益属于企业的所有人,企业管理者无需向社会大众负责,只需向企业所有人负责。对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企业属于所有持股股东,但是在实际中,企业管理者只需对企业的大股东―多半是董事会――负责,所以,企业的监督来自于企业内部,这样固然减少了企业管理的干扰,给予企业管理更多的自主权,但也容易引起腐败或专权问题。因此,目前很多企业采取职业经理人的方法,将企业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与企业所有人分离开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4

一、当代国外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动因

当代有一个时间界线,就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是指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其标志是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成了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先驱。82年里根在美国上台后也大力推行行政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扩展开来。

1、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有四个特点:

(1)、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普遍性、广泛性、激进性和前所未有性。普遍是指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卷入这个浪潮中,都在进行改革,这个改革是大刀阔斧进行的。即使行政管理体制运作很好的国家也在进行改革,如日本。广泛是指改革内容和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激进是指改革体现了根本的方向性调整,所以也有人把当代的行政体制改革称为“政府重组”或“政府再造”。

(2)、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与以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改革的总方向上相反。以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总方向是政府职能、责任的膨胀,随着这种膨胀政府规模也开始膨胀。而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总方向却是政府的退缩和市场的回归。撒切尔称之为政府战线的全方位退却。里根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时有两句名言:“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它本身才是问题”,“让政府不再骑在我们头上,让政府的手远离我们的钱包”。

(3)、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塑造企业型政府,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即不论什么形态的国家,不论什么倾向的党派、不论什么经济水平都在进行世界范围内趋同的改革,所有改革的方向都有些雷同,所有政党都有向右倾的转制趋势。比如英国工党过去讲求信奉共产主义、公有制,现在的中已经没有了这一规定,布莱尔上台后撒切尔执政时期出售的国有企业全部都没有收回,而且还新卖了很多企业,目前正在研究邮政如何市场化,他的施政方针跟撒切尔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现在有人把布莱尔称为布撒切尔。

(4)、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因此意义非同一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是转型的标志。所以当代行政体制改革肩负的使命与过去的改革不同。过去的改革只是调整;当代除了调整还要探讨适应未来的管理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当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因,也就是推动改革的力量。

(1)、当前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知识经济的出现、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全球化速度加剧,等等。各国为适应环境迎接挑战必须改变,必须使自己国家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必须相应的修改国内原有的法律、行为方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在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要有竞争力,政府的管理必须跟上,如果政府没有提供好的环境,企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从大学中途退学后只用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成功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了,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社会给他提供了这个环境,如果换在我国的环境下他就不可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功了。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竞争力,政府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此外在国际化的条件下,政府改革本身具有传播效应,所有的信息都实现了全球化,老百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可以很及时、准确的了解外国政府的管理动向,会根据外国政府的行为向本国政府提出相应的改革要求,而政治家们为了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也会有相同的改革意向。这些力量都能推动改革的进行。

(2)、行政体制的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要求提高。用美国政府的话说:“老百姓希望政府工作得更好,花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通过改革自身才能适应老百姓对政府日益提高的期望和要求。私营部门为了在高度竞争下求得生存,在管理和提供的服务上有非常大的改进,他们的改进与政府提供服务的不好形成对比,所以老百姓强烈要求政府进行改革。

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形成的监督作用也迫使政府进行改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的普及形成了一种“鱼缸效应”,政府官员像在鱼缸中的金鱼一样一直处于大众的监视之下。媒体为了吸引观众或读者总是力图报道政府的丑闻,批评政治家,对行政官员的低效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资源的浪费也不断进行揭露。其中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美国政府办公室要换个灯泡时,虽然灯泡本身的价格只有四美元,但换灯泡得到批准却要经过17道程序,耗费240美元,极其无效率。媒体经常揭露这类事情,使政府处于诚恐诚惶之中,从而迫使政府进行改革。

(3)、政府自身面临的困境迫使它采取改革措施,这是改革内在的主要动因。当代政府面临了三大危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信任危机。

财政危机是指每国政府都感到入不敷出。所以有学者称当代改革为财政驱动的政府改革。老百姓越来越抵制政府的收费,“让政府的手远离我们的钱包”,在财政收入有限,支出又很大的情况下,政府只有以改革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

管理危机本来可以通过强化对政府的管理来解决,但政府非常庞大,所以最难管理。全球最大的企业是通用公司,它的所有员工加起来才14万左右,可中国政府的工作人员有700万,要管理好这么庞大的人群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政府的目标也很多,公务员的身份具有两重性,既是领导者的下属也是他们的选民,领导者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以便在下次的选举中获胜,在对他们的管理上有时候会遇到两难境地。

由管理危机导致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不信任,从而引发了信任危机。举例来说,58年-65年间美国进行了一项民意测验,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我相信政府大部分时间能秉公办事”,当时同意这个说法的人有78%,到了82年重新进行测验时同意的人下降到31%。80年代进行的测验中问“你认为你交的税联邦政府浪费了没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回答说“有”。当被问到“你认为你每上交一块钱被政府浪费了多少”时,得到的答案是每上交一块钱被政府浪费了四毛八。虽然这只是人们的主观看法,但表明了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下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克林顿曾经说过:美国政府不但面临预算危机、管理危机,而且由于联邦政府的业绩赤字导致百姓对政府的信任赤字,如果不加以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行动以挽回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二、当代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指导理论

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有2个方向。第一、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着眼于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的退却。这个方向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政府目前面临困难的原因在于管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要退却,集中力量抓好重要的事情。第二、政府内部管理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以公共选择及其相关理论和管理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

1、公共选择及其相关理论。探讨了政府在与市场的关系上

应该怎么做,政府为什么应该退却。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这也是经济学中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用亚当·斯密的话说: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会根据对个人利益的算计来决定行为模式。自利不同于自私,它是人的本性,是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活动的源泉。没有自利,经济活动就没有办法展开,否认了自利原则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没有办法进行政策设计,要知道政策是不可能建立在“高尚”的基础上的。高尚有时是好事,有时会变成坏事,关键看你对人性的假设是什么。在这里我讲个故事来说明吧。战国时候鲁国曾经过一条通告,通告上说到其他国家游历的人如果遇见有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那就把这些人买来后带回鲁国,鲁国政府会付给赎金并提供奖金,因为对一个大国来说有国人在其他国家做奴隶毕竟是很没面子的一件事。有一次颜回(可能是他吧,我记不清楚了)在别国遇到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于是把他带回了鲁国,而且没有去官府领钱。于是很多人就说颜回很高尚,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颜回自己也这么衔娇鬃幽抢锲谕鬃颖硌锼C幌氲娇鬃尤窗阉舐盍艘欢伲怠澳惆崖彻撕α恕!币蛭鬃尤衔栈氐淖龇ɑ岣渌诵纬裳沽Γ蛊渌嘶ㄇ刈雠サ穆彻撕蟛缓靡馑嫉焦俑ヒU庋臀薹ㄐ纬杉だ砸恍揖巢⒉皇趾玫娜死此狄簿兔挥辛苏飧瞿芰Γ贾碌慕峁褪堑痹谕庥卫娜丝吹阶雠サ穆彻耸卑蜒劬σ槐眨弊髅豢醇允导噬戏炊α寺彻恕S纱丝杉鬃右渤腥献岳形淖饔茫腥侠硇跃萌思偕瑁泄车摹靶陨啤庇肜硇跃萌思偕璨⒉幌嗝堋?br>公共选择理论将理性经济人假设用到政治领域。过去人们都认为“无商不奸”,搞经济活动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而政府官员是公职,所以不是理性经济人。但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也是,并由此发展出了市场论和政治家行为动机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认为社会中存在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中进行服务、商品的交易,交易媒介是货币。在政治市场中交易的主体是政治家和选民,内容是权力和福利,媒介是选票。政治家通过管理国家给老百姓一些福利,以此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在两个市场上主体的行为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市场上,作为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在有效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在政治市场中,政治家追求权力最大化,老百姓追求福利最大化。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政策有利于百姓福利最大化,不利于政治家自身权力最大化,政治家会采取什么措施呢?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可以使他权力实现最大化的措施。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维修马路问题。马路刚刚修好的时候质量较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质量会不断下降。根据工程师协会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马路质量下降的轨迹是一条曲线,不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前几年下降的速度比较慢,如果不加以维护的话下降速度会不断加快,最后两年简直就是呈直线下降了。而马路修复的时机选择是一门学问,早期修复所花的费用很低,而且效果很好;如果这个时候不管它,再过两年修复的话就要花更多的钱了;如果再不动,那马路的修复成本会更高;到最后无法再修复时就只能重新修建了。修马路什么时候最好、成本最低我们不知道,但是什么时候最不好、成本最高我们却可以看出来,就是在重新修建那一点上。可实际上美国很多马路的修复都要等到最后一点才重建。原因在于对政治家来说重新修建比不明显的修复更能让他感到荣耀,他可以通过奠基仪式、剪彩、接受新闻访问等形式在民众中扩大他的知名度,通过修复马路这个表面的“政绩”来获得民众的支持。换句话说就是政治家以此来换取名声和荣誉,以名声、荣誉来换取选票,以选票来换取权力。总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家也是人,也是理性经济人,以道德水平来讲与一般人相同。所以他们所作出的决策不一定科学,可能会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中包括官僚行为动机理论。它承认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政府部门的人不一定比我们更加自私,但由于政府设计有缺陷,如垄断、缺乏监督、投资的无效和资源的浪费、不承担决策失误的成本、决策权与责任分离加大了决策的风险等因素使官僚变成了预算最大化的人,他们的最大目的就是从国家取得尽可能多的预算,使预算最大化。由此出现了所谓的“帕金森定律”,包括在政府部门职能任务量和人数成反比,会议时间与议题的重要程度呈反比,等等。如英国议会开会讨论开发三叉核潜艇的计划,需要投资20亿,只花了40分钟就决定了;而对投资300万建立公共汽车站站亭的问题却讨论了4个小时没有结果。想想也可以理解,因为英国的议会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旁听,很多与会的议员都不知道20亿是个什么概念、不知道三叉核潜艇是个什么东西,如果随便乱发表意见的话,很容易被旁听的记者抓住向大众报道,这样会显示出自己的无知,降低自己在民众中的支持率,最理智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尽快通过议案了。而公共汽车站站亭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东西,所以有能力在这上面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很多人争执的结果就是过了四个小时讨论还没有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完全的民主决策也有局限性,重要问题由老百姓投票决定也不能避免政府的决策失误。因为政治家可通过操纵舆论、提供不完全信息来引导老百姓的投票行为。也可以通过控制程序来决定投票结果。在这里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天津大邱庄俞作敏,他想让一个人入党,但是党委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不同意。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举手表决时叫“不同意的人举手”,当然大家都不愿意当第一个举手表示不同意的人,都不愿意跟他发生正面的直接冲突,所以决策就这样通过了。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全民参加的决策,政治家也可以通过控制程序的办法来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完全正确合乎理性的个人选择对集体决策来说却是一个灾难。凯恩斯用“合成谬误”来描述这个现象。比如说很多人去看一个演唱会(大家都是站着的),前面三排的人会随便站着看,第四排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就会踮起脚尖,对第四排的人来说这是理性选择,第五排的人为了看清楚也会这么做,这样第六排,甚至更后面的人就看不到了,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集体的无序,还不如大家都老老实实的站着看。所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即使采用民主决策,重要问题由老百姓投票决定也不能避免政府的决策失误。

除了上述原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导致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还有决策能力的低下,造成决策带来的后果完全出乎政府的意料之外。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印尼政府为了减少国内老鼠的数量,规定每个要登记结婚的人都要交60条老鼠尾巴,可最后老鼠的数量没有减少,为了完成上交60条尾巴的任务养老鼠的人反而多了。这是印尼政府绝对没有想到的。

总的来说,由于政府会失灵,因此公共选择理论主张更多的依靠社会和市场,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公、私机构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迫使政府提高效率,即市场价值的回归和利用。

2、管理主义理论。在管理层次上,从管理角度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二者的管理方法、管理原则可以通用。就目前来看私营部门比公共部门的管理更加优越,所以改进公共部门管理,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效率的一个捷径就是全盘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甚至是管理人员。

三、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内容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5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与行政管理由统治向管理、再向服务的渐次转变密切相关。公共管理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治理社会化的趋势,但其公共性要素则已历经近200年的演化,在不同的行政管理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按照张康之教授的观点,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西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强化政治统治的“统治行政”阶段,19世纪80年代前后加强管理职能的“管理行政”阶段,以及近20多年来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公共行政”阶段。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在这三个阶段,公共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1.“统治行政”阶段:资产阶级政权以集权方式独占公共权力,政府作为单一治理主体总揽所有的公共事务,社会公众没有机会参与其中,国家统治职能强大,公共服务职能微弱,公众——特别是平民和工人——的基本权益甚至受到严重的侵蚀,社会治理的公共性极大缺失。

2.“管理行政”阶段:政府依然掌控社会治理权,但开始响应社会公众的权益诉求,民众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但总体上看,公众的力量薄弱,社会公众的政治、经济权益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依然处于受压制和受管制的状态,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只得到部分体现,民治、民享的局面远没有形成。

3.“公共行政”阶段:政府改变独揽社会公共事务的做法,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宗旨,弱化政府职能,将许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公共事务交给社会与市场来解决,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公众能有效主张和维护自身权益。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构建。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构建是与社会公众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加强,以及政府权责的让渡密切相关。当然,这个过程充斥着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益博弈,即使到了今天,西方国家也并没有在所有的公共事务领域实现充分的公共性,在国家公共事务和政府公共事务领域,公共性的缺失比较严重。今年6月的“棱镜门”事件,美国政府通过网络公司的中央服务器秘密提取包括个人数据在内的大宗数据来对社会实施监控,实际上就是国家利益对公民权益的侵夺,可见公共性在所有公共事务领域的充分实现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二、作为公共管理系统构成的国家档案馆

(一)作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国家档案馆

国家档案馆是政府为了履行公共档案管理职能而设置的专业性机构,其“集中管理政府档案”、“依照法律授权、代表政府从事公共档案管理活动”,是社会治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辅助国家统治和政府治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又是能够对公众的档案利用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其职能涵盖了公共管理所有的三大领域:国家公共事务领域、政府公共事务领域和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社会治理的任何变革都会传导到国家档案馆,引起相应的变化。我们看到,公共性的演化总是会引发国家档案馆机构及其功能设置的变动。例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家档案馆开始突出社会利用服务的功能建设,这实际上是政府加强管理、开始响应公众权益在档案管理领域出现的反应。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成为新世纪的主题,国家档案馆也随之进行了改变,其功能在2003年拓展为“两个基地,两个中心”,2009年再拓展到“两个基地,三个中心”,这种拓展“是把国家档案馆放在‘公共服务’这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来思考”。欧美国家档案馆的变革历程同样能让我们看到来自公共性演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公共管理三大领域的公共性构建并不一致,一般而言,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由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公共性的构建较为容易,而国家和政府的公共事务领域由于远离公众日常生活,公共性构建较难。因此可以看到,当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治理,而国家和政府公共领域却依然对公众紧闭。由于国家档案馆的职能涵盖所有公共事务领域,因此就会出现两种迥异的运行理念同时作用于档案馆,从而产生内部运行的矛盾冲突。很多时候,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冲突。公共档案保密与公开的矛盾就是一个典型表现。对欧洲档案利用的研究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府通过引进档案利用限制的禁令或法规,以法律手段来阻碍甚至限制不断增长的档案利用”,“即便是民主国家的档案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常常还是为政府利益而非公民利益而服务”。因此,公共性构建产生的矛盾冲突也会在国家档案馆中表现出来。

(二)作为权益保障制度安排的国家档案馆

国家档案馆不仅仅是机构,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既包括“规章制度的确立”,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要素关系的确立”,因此,“组织是制度安排的集合”,其规定的是关系、规则和规范。但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指出的那样:“一个组织的价值系统是通过组织与不同功能背景中的各种主要制度模式相联系而得以合法化”。也就是说,制度安排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将一种“价值系统”给予“合法化”,对于国家档案馆来说,这种价值系统是围绕公共利益的一种设定,因此,国家档案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合法化的方式。但是,在不同行政管理阶段的不同时期,对公共利益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过程,是公众权益从被排斥于公共利益性之外,到被包含,再到被强化的过程。国家档案馆制度安排的发展走向正好反映了公众权利从被排斥到逐渐得到尊重的公共性演化进程。以美国为例,来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理事会的一项研究认为,都市政府在档案管理领域将会采取更加集权的方式。很显然,在当时看来,对政府权利的保障是档案馆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集权管理实质就是对公众权利的排斥和弱化。但是到了21世纪,美国公众的档案权利较之于30年前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和丰富,比如档案文化权利的提出并落实,为此美国国家档案馆改变了以前的集权封闭的管理理念,为了满足公众文化生活需要,开放管理系统,引导公众参与档案文化项目的合作共建。而且,目前欧美许多国家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对公众权益的重要使命,为此,构建了体现公众利益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考核结果与国家对档案馆的投入直接挂钩。在这种价值理念的作用之下,国家档案馆不但从经营管理的很多方面深化了与公众的利益交流,而且还通过与诸如媒体、企业等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可见,对公共利益的不同解读会影响国家档案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关系、规则和规范的构建。

三、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

(一)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涵义

从上述分析可知,社会治理的变革会给国家档案馆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公共性演化的深入将会推动国家档案馆治理公共性的系统构建。因此,不能仅仅着眼于公有、公用的特性来理解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更应该是档案馆治理对公共管理的管理价值的公共性、管理主体的公共性、管理手段的公共性、管理对象及目标公共性的落实。其具体表现有:

1.遵循表达公众意志、维护公众权利的价值理念

公众的权利包括公众对公共档案的共享权和对档案馆的共治权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馆藏档案最大限度地对公众开放,后者指的是公众参与国家档案馆的治理。其中,共治权的提出是公共管理的民主民治思想在国家档案馆治理中的落实,它体现了公众共创利益、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需要。而政府出于追求社会效益的需要,也希望通过公众参与共治来提升档案馆的运行能力,因此,公众对国家档案馆的共治权是档案馆治理的发展趋势。

2.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其主要服务领域

社会公共事务与公众的利益更密切,公众的许多直接利益集中于此,因此,社会公众事务领域自然成为公众权利表达的主要领域。由于公众的群体规模庞大,权利类型和需求表现多样,因此与面向政府的服务相比,国家档案馆面向公众的服务具有更高的难度和复杂度,这也决定了国家档案馆需要在服务公众的过程中投入更多。

3.形成多元共同治理的格局

在“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时期,国家档案馆采取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是合理的,但是到了“公共行政”时期,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国家档案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社会力量已经有能力而且有愿望投入到国家档案馆的建设中,这时,采取政府与社会力量对国家档案馆的合作共建是必然趋势。目前,欧美许多国家档案馆的实践已经形成多样化的合作共建方式,其中以项目合作开发最为常见,而最为深刻的表现为国家档案馆治理中政府与有关社会力量在决策和管理等领域的权力分享。

4.构建民主透明的监督机制

公众的有效监督是维护公众权益免受来自政府权力侵害的重要方式。作为国家举办的事业,国家档案馆的运行以政府权力为后盾,即使在多元共同治理的背景下,政府权力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公众监督的短缺会出现不合理的集权专权和自行裁定等政府权力“异化”现象,从而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公众监督对国家档案馆的运行十分必要。有效的监督依赖一套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制度化为基础,以法的形式规定,其中不仅要规定公众监督的方式方法,而且还需要规定监督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规则等内容。

(二)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协调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6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它在西方国家的盛行,是西方英、美等国家实行的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对全世界各国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巨大。该公共管理模式以经济学为研究背景,以经济学知识为理论基础,在阐述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及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西方所谓的文官在社会中的作用,同时对于官员的选拔,聘用、提升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说明。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球占压倒性多数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转型期公共管理的实践,研究转型期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公共管理理论更好的为公共管理实践服务。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实践内容

1.顾客是上帝,顾客是首要的思想。2.政府参与制度改革当中,变被动为主动。3.在管理过程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实行新的管理方式。4.管理以效率为重点,不浪费管理资源。5.改造公务员制度。6.打造有活力和高效率的政府及相关部门。

(二)新公共管理的缺陷

1.对新公共管理经济学的批判。有观点认为经济学作为经济体系和私营部门的理论基础,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应用到公共部门则是一种低劣的构想。波利特就指出,公共服务比任何一般的消费者模式所允许的内容更特殊,这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消费者交易模式显然比其它在市场上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为复杂;其次,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决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还是公民,而这对交易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休斯也指出,消费者的公民地位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有些公民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又埋怨税收太高,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悖论。不恰当的“顾客”隐喻,将政府服务的对象比作顾客,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健全、角色错乱。

2.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公共选择理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论把经济学方法运用到政治学中,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采用理性“经济人”假设来解释整个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范畴的问题,认为市场中的政府官员在公共领域也同样是“经济人”,行动的目标也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政府官员们会不惜牺牲公共利益。这种推论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应该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应该相应地减少,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这种人性假设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官德”、“官道”。新公共管理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借鉴是其遭到批判的又一原因。有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盲目照搬私营管理的理论,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3.对重塑政府运动的批判。针对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美国学者格林和哈伯尔批评说,企业家政府模式引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企业家概念的定义并试图将这一定义简单地推广为任何人、任何公务员或公共组织可以仿效的行为准则,这是对美国政府及其治理模式的极大偏离,这些偏离将会引起涉及诸如三权分立体制中的制度关系、法治、制度稳定与整合、分配效应以及富有活力的政治社群的维持等传统的基本政治问题。

4.对市场化改革的批判。公共部门市场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民营化,即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部门;二是签约外包,即将公共事务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转包出去。

5.对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的批判。其一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其二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它不仅仅追求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公共行政保障着民主社会中基本价值如自由、民主、人权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

6.公共管理将公民看成顾客,主张为顾客提供及时回应性的服务,然而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

二、新公共服务基本内容

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四个基础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保护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建构在这四个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原则有:(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非掌舵。(2)追求公共利益。(3)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4)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5)责任不单一,不应仅仅关注市场,还要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标准和公民利益。

新公共服务的含义包括:其一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其二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三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其四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是相对立的,在个人公共利益是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小范围内的利益。因此,官员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需要对利益的性质进行划分和定义,必须做到是公共利益才能去实施或计划某项事宜。(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是这种观念认为他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需要多多注意其之间的联系(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不但需要关注社区,而且应该及时有效的鼓励社区居民,倡导社区居民间的责任和邻里间的帮助,倡导行政官员在对待工作和对待居民的时候实行同一的态度,不能过于势力。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7

关键词:2008年雪灾;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一、2008年雪灾

2008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雪灾袭击了中国部分省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政府在雪灾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但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对于危机的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灾情的持续恶化,使得这些应急性的急救措施很难立即发挥作用。而正是在此时,广大公民或以个人身份或以团体名义,或捐钱捐物或出人出力,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灾区救援工作,为政府开展抗雪救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也相当程度地控制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有效引导这些公民参与,这将会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类型有很多种,而按照其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

1.资金的参与。公民的捐款是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物资,政府在制定危机预案时虽已有一定的应急经费,但由于公共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易在事前就能进行准确估量,应急经费往往很难与实际需求相符,所以,来自民间的资金就成了重要补充。与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经费不同,公民提供的经费往往比较零散,但却很灵活,可以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起到及时应对危机的作用,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给政府应对危机赢得了时间。此次雪灾中,为使受灾地区尽快摆脱困境,从普通公民到社会精英,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纷纷向受灾地区捐款,对于危机的有效应对起到了重要作用。

2.物资的参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资是解决危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仅有资金,并不一定就能及时购买到需要的物资,没有物资,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政府在危机管理中,会储备一定量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一般来说,物资的储备量、种类和比例应根据相关评估部门或专业机构的评估预测来确定,以应对相应程度的公共危机。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政府危机管理所存储的物资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且能否及时将物资送达也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很难确定。而公民在公共危机中提供的物资,具有及时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弥补政府应对危机的不足。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当政府的救援还未能及时赶到时,公民的救助对于受灾群众来说,往往是能够决定生死的。2008年的雪灾中,广大企业将大批食品、饮料、药品、衣服等物资捐献给受困中的旅客、战斗在春运一线的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医护人员与铁路职工,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物资供应压力。

3.劳力和技术的参与。一般来说,公共危机中会有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被破坏,且范围广、受损严重,所以,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灾后的救援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施,而消防、武警等国家相关部门的人员毕竟是相对少数,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重大危机;而且,有些特殊的工种也并不一定能够及时招募到。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如果公民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救援,能够极大地减轻政府救援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工作上,这将大大提高解决危机的效率。

4.信息的参与。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建立了完整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系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危机的最新信息。一般来说,政府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官方渠道获得的,各种信息通过行政机关逐级向上传递,最后再汇总到政府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这是信息的输入过程;然后,危机管理的应急指挥中心将信息收集整理,并以这些信息为根据作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或指示,再通过各级行政机构传递到基层,这是信息的输出过程,由此便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当然,信息的传递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常常需要经过多次的搜集、整理、传输、反馈、确认和输出才能完成。然而,在信息的逐级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问题,传递的层级越多,信息失真的也就越多,因此,应努力减少信息的失真。公民是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陷于危机中的公民或者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公民对于危机的情况较为了解,他们所掌握、提供的信息往往更真实、准确和及时,所以,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并利用这类信息。

三、政府应该有效引导公共危机管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由此次雪灾我们发现,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由于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多为自发行为,较为松散无序,很少会有统一的指挥,这样不利于危机的有效处理,所以,政府应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民参与多为自发的个人或小团体行为,缺乏对于危机的整体认识,什么地方、哪些人需要帮助,以及需要多大程度的帮助,都所知不详。他们虽有参与应对危机的欲望,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参与,这就需要政府的指导。而政府又不能事无巨细地考虑方方面面,因此,政府可以与非正式组织建立长期联系,让非正式组织分担一定的组织管理工作,并以一定形式使之制度化,使非正式组织获得参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这样,在政府的领导下,公众可以在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具体指导下参与危机的管理。在2008年初的雪灾救援中,各地的红十字会、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这些非正式组织,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才有了较为可靠的途径,公民的捐款捐物才得到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促进了危机的解决。

2.因才适用,各尽其才。公民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到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每位公民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经过不同类别的专业训练,因而具备相应的技能。吸收他们参与处理公共危机时,应当发挥他们本身擅长的专业优势,这既能满足他们的参与意愿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同时,由于公民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层次,经验等的不同,具备的能力也就不同,应根据他们实际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引导其参与相应难度的工作,这既能防止参与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误工”,又能保证不会浪费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危机处理工作的进度。在一些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有时还需要参与人员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包括生存技能(救生圈操作、潜水练习、急救训练)和交际技能(处理危情、与具有进攻性的人打交道),以满足特殊救援工作的需要[1]。

3.重视来自普通公民的信息并进行认真筛选。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会有来自各方有关受灾地区的信息,既有官方的也有其他非正式途径获得的,但其最初的信息源大多来自普通公民。公民通过积极参与,搜集、传递危机信息,有助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充分了解受灾群众的疾苦、愿望和利益,使应急管理政策目标、措施和手段的选择建立在符合这种愿望和利益的基础之上,有利于政府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决策。所以,应充分重视公民所提供的信息[2]。同时,由于信息受众多,而且每经过一个信息接收者的再次转述,等信息到达公共危机管理者耳中时,已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因此,很有必要对信息进行鉴别。那么,该如何鉴定收集到的信息呢?政府应设立“信息整理部”(inCo)[3],遇到重大危机时,还可以设立询问接受部、整理部、筛选和记录部。为获得有关危机的真实详细的信息,inCo可以让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侦查信息,inCo再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和评估,从而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准确、详细的信息。

4.引导公民参与危机后的心理救援和心理干预工作。危机后的心理干预,“即通过心理专家和心理疾病治疗专家为各种危机的受害者、幸存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创伤后的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心态和正常的生活。”[4]公共危机后的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内涵接近,只不过前者是公共危机管理上的定义而后者则是心理学上的定义。危机后的心理干预,除采用简单的心理治疗手段外,可以尝试国际通行的“集体心理晤谈”,笔者认为,在这一治疗过程中可以吸收与受害者比较亲密的公民参与集体心理晤谈的治疗。因为,中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多,专业机构也很少,专业心理医疗人员更是严重不足;另外,由于受重大危机的影响,受害者往往自闭,排斥新的刺激,不愿与外界接触。如果能指导这些与受害者比较亲密的公民参与心理治疗,受害者往往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压抑在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减轻直至彻底消除焦虑、恐惧等心理,从而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生活,这既节约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有限的医务资源,又改善了治疗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71.

[2]唐俭.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5).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8

关键词:管理学;和合公共管理;高等教育管理

1和合公共管理的概述

老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便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这一思想是他的宇宙观和他的社会观的统一。《道德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块瑰宝,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智慧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国家社会管理无为而治的思想,其和合的内核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国家社会管理的根本是培育社会的自我。二是无形的管理比有形的管理更重要的思想。这里说的“有形”管理指管理机构、条例、章法、奖惩措施等等。“无形”管理则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榜样、示范效应、社会文化环境及管理心理状态等等。

2以和合管理思想检视当代中国高教管理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前沿化等显著的特点。如此复杂而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等教育,给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挑战。而只有找到并正视我们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使高等教育沿着健康和良好的轨道前进。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一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二是学校内部为保证良好、正常的运作而实施的学科、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所有的管理活动不外乎是对两大关系的处理:一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二是学校内部管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冷静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不难发现以下问题:(1)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2)师生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3)行政权力需要限制;(4)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3“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高教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现代高教管理,我们至少可以在宏观和操作两个层面上结合现代高教管理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重点探讨一下“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操作层面上的运用。

3.1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管理矛盾与关系时,要紧紧扣住“治”这个目标,做到在处理各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领导机关“无为而治窍”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矛盾是资源投入的有限性与社会同个人对高等教育系统期望值不断提高的矛盾。围绕这一特殊矛盾,高等教育系统中还存在一系列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它们是高等教育管理规律不同形式的反映,是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错点。在这一系列的矛盾中,首当其冲的是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即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以及高校内部校一院一系之间的关系。

以“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作指导,总结归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我们认为处理上述关系的关键在于充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3.2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其性则天下从”,说的就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要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使决策符合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3.3协调整合,促进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良性互动

“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中“深根固抵”、“大制不割”的策略运用到现代高教管理中来,就是反对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反对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和目光短浅,要通过对高教管理系统的分析,提出其中关键的制衡因素,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长生久视”。大学的管理架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组织的矩阵型组织。大学内部既有学术管理,又有行政管理,他们在功能上是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在运行特点上又有一定的差异甚至矛盾。改革和优化大学管理架构、提高运行机制的效率,首先必须对大学内部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建立良性互动的高校学术和行政管理架构。

3.4强化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所批评的管理者“自视、自是、自伐、自矜”,倡导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进行高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方。它启示我们要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干部队伍,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9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依据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演化而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则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部更显不足”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部门的改革持续不断,这不仅对公共部门的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以及同企业入力资源管理的区别,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内容的变革,以及管理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对于促进政府改革乃至我国整个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利于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优化。促进公共部门整体功能的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员聘用、人员使用和人员培养等各个环节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配置,从而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结构的优化。结构与功能是相关联的,不同的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向的组织功能,而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优化必然会促进组织功能的实现和效能的优化。

其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构成了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科学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从源头上遏止腐败、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公共部门腐败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还是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从制度上规范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行为,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文明的进步。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因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应当同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相―致。舒勒和胡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直接目标、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直接目标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目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质量。最终目标则是要实现组织目标,即维护组织生存,促进组织发展,提高组织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上个目标在逻辑上是一种递进关系:首先要实现的是直接目标,然后是具体目标,最后是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关注的是人,只有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关注的是“事”,是“效率”,它以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为前提,同时它又是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组织有了效率和质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为组织员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

可以简要地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理论依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是对规律的反映与概括,按照相应的理论来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这也是从理论上回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问题。

人本理论。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是组织效率,而这种效率是通过尊重人、关心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实现的。因此,人本理论要求组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中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为提高人的能力投入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将人作为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要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平衡理论。平衡理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个体能力应同其岗位相对应;二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的能力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系统的平衡性。平衡是人尽其才、相互补充、实现组织效率的前提条件,由于存在个体特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每个个体的能力、长处等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岗位的需求和个体特性的差异来进行匹配,以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可以通过各个不同个体在知识结构、心理气质、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来实现互补,从而使组织人力资源结构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激励理论。激励是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手段,来刺激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管理实践中,这两种激励都是需要的,并且是互补的。激励机制总是同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相联系,在组织运行中,组织成员上升的通道在某个时间段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通过竞争。而竞争的结果总是具有限一性,即获胜的只能是一方。

现实依据。现实依据是要从社会实践的层面来说明为什么要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实施管理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管理。

政府对社会的管理首先是通过对公共部门成员管理来实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素质及其工作成效决定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知识经济时代,公共部门承担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生产以及为社会正常运行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是有效地履行政府职责的先决条件,而配置与整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一个时代,国际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提升公共部门管理效率、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公共部门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主体,其政策水平、政策导向和执政能力,不仅影响公共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而且还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不同时期政府对社会管理的特殊性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战略规划,并且按照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整合,通过培训来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薪酬、福利和绩效管理.来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能为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政府实施对社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和管理篇10

第一,公共管理是一种在广大群众参与的前提下的活动,因此有很强的公共性。公共性能够指引着公共管理走向民主,也是公共管理的主要价值观,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公共管理在和谐社会创建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体现行政机关的公共权利。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问题,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容易被混淆,公共领域跟私人领域的问题也不容易被分清,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最大的阻碍,因此首先要分清个人跟公共领域的一些本质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在特殊的时期内,公共管理对于和谐社会的制约体现的很明显。公共管理本身就带有公共性,能够对行政管理起到规范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中,比如公共事务的处理,这些方面很容易因为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意志而导致行政管理的偏颇,让公共权利受到了私人权利的影响,公共管理也是在这个情况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免行政管理中私人成分的参与。这样才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政管理机制,能够促进民众跟行政机关之间的交流,民众也会因此而能够信任行政机关,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政基础,无政府主义以及专制主义的相关问题也会被克服。公共性的存在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集思广益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民主协商。和谐社会需要跟多的民主,当今社会,民主也被社会广泛的关注,也是政治发展的最终方向,各国在政治的发展中也十分注重民主的实现。民主协商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倡导一种公平的决策,公民能够充分参与,并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民主协商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能够实现民主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能够很好的解决民众之间的一些矛盾。基于民主协商能够让民众参与的行政管理中,能够促进行政机关跟民众之间的交流,在相互的沟通中就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不过民主协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还是其中的某些因素占据了主导:

首先对于多元化、多层次管理模式的追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是占据中心地位的,能够满足社会各方利益,能够反映社会各方思想的一些机制是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不过这种建设是基于协商的前提,在协商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时候,这无疑成为了一种专制,就会造成利益的倾斜,可能社会上的某一层次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相反必有损失的群体,这样来说就是对和谐社会最大的打击。在进行社会利益的平衡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均衡的前提下,尽量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就需要公民在决策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多个方面的沟通才能够实现利益的均衡。民主协商最重要的还是给公民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在公共决策之中体现,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也能够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这种协商性是保证各方利益均衡,并朝着共赢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主要是体现在了社会上的多元,以往的行政管理只能是行政机关的工作,公共管理融合了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都有可能发挥行政主体的作用,这样来说也十分的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多元化方向主导作用下,克服了单一化的决策机制,能够让行政机关积极的跟下层接近,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社会公众的需求,对于行政机关的改革也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再次,以往的代议制虽然科学,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共管理产生以后,这种尴尬就会被消除,公共权利也很好的被社会公众所掌握。

二、公共管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与意义

在我国的发展中,逐渐的认识到了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也不断的发展,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标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参照物之一。公共管理方面的建设要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加快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也能够让公共管理在发展中适应我国的情况,公共管理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社会一直倡导社会权利的多元化,而公共管理恰好满足了这一点。多元共生的原则是在公共管理中能够体现,主要是一种社会之间的相互包容、社会管理的开放性发展以及价值取向的多维性考虑,这样能够体现在和谐社会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价值观,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自然态势,从和谐的本意来看,就是一种协商合作以及平等融洽的思想,在公共管理的多元化主导下,能够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同而不合的社会价值观,真正的实现一种协调合作。这样来说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和谐价值观。

第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一种权力向权利的过度。以往的权力掌握在行政机关的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行政机关的权力,公民的权利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影响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从另一个角度说,行政机关的权力往往能够影响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利益的追求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行政权力能够干预社会利益,对于个人利益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公民的权利就不能有一个好的保证,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德沃金在进行这方面的论述时,直接对公民的权利保证做出了呼吁,喊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口号。从一般的认知中能够知道,只要对人的权利进行有效的维护,才能够实现法治社会的建立,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所谓的人权就指的这个方向。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人权的维护,要对人们的正当利益进行充分的保护,而权力所要进行干预的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不能够本末倒置,反而拿权力来威胁权利。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要对行政权力实现规范,但是也不能够完全的消除行政权力,要把行政权力用到保护公民的权利上来。随着公共管理的不断创新改革,国家的权力也就渐渐的走到社会中去,能够被公民使用,并且能够维护公民的权利,公民的相关权利也会被重视起来。公民在进行相关的公共决策的时候,就能够跟行政机关行政一种对等的地位,能够平等的沟通,而不是你上我下的状态,公民对自身的权利也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加强了社会责任,公民责任意识加强之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公共管理能够广泛的反映公民的需求,这种权力变成权利的过程,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前提的。

三、和谐社会中公告管理基础建设要加大重视度

公共管理过程中怎么能够保证设施完善、具有严格的监督法律作为指导,怎样保证机制运转健全,怎么将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合作提升上去,同时能够保证在这样的状态下双方都是保持共同发展的意识,以及能够不断的将适应能力提升上去,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的职能需要怎样的进行提升,保证效率能够不断地提升。想要做到这上面所需这些点,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完整顺利,可以通过下面几点进行完善:

第一: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转变行政职能要严格的实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行政工具很好的适应,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公共管理基础。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以及基础就是行政职能配置的科学性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同时能够保证因地制宜的使用行政治理工具。行政机关在面对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处理的是社会整合有效性,但同时所需要达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要的面对的是社会不断地改变以及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协调的首要任务。在一定方面上说,行政机关是构架和谐社会的主要的实施者,行政机关行政职能以及相应的治理工具都是和谐社会构架过程中的最大的因素。和谐社会构架是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以及改变所构建的。原本的传统形式下制约模式或者使用方式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都需要改变的,需要将行政机关职能转变为治理工具,需要将原本传统思想上的观念以及行为都有着改变,打破以往万能误区。需要将机关所具备的责任行政转化为服务行政以及开放式的行政管理,将行权行政改变为责任行政管理,传统形式的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全方面的管理方式也是需要改变的。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离不开的行政机关部门的,需要整个部门之间与公民参加合作意识,是的社会更加公正、社会融入民主法治等相关理念,对于人们行为能够有所约束。这样就需要行政机关与公民等社会主体之间沟通要加强、合作交流也要增加,通过共同参与方式,使用的协商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使得和谐社会构建深度得到提升。

第二:公民社会形势要扩大,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以及政治生活的范围需要不断地扩大,这样的情况下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以及自觉性都会有所增加。公民自愿合作以及行政自觉性是公共管理实施的基础点。要是没有的公民参与,那么就不能组建起完善的公民社会,那样就不能具有公共管理方式。这样的情况就很好说明,公共管理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或者是行政机关为基础的,而是以公民或者是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发展是离不开,民众的参与的。在很早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这样说过,人政治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就人的本质来说,政治因素影响着每一个人。公共管理过程中公民实施政治权利是他们的职能,也就是说这点需要通过人为基本点所进行的,同时这点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最近点。所以说,社会全体成员是整体社会构建的主体,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在其中,社会成员需要表现出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为宏伟的事业做准备。同时人们参与政治热情也是会随着公民权利观念以及政治参与意识增加很变强,人们会通过政治方式将自己所需要的表达的愿望以及意图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