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15

农业专业导论篇1

【关键词】涉农专业实习效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04-02

涉农专业作为一个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是一项惠农惠民的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它虽划归到学历教育序列,但又明显有别于在校生的职业教育模式。涉农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取得文凭,而是想通过较系统的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掌握促产增收的、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促进自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

我们本着科技支农、科学富农的教学宗旨,针对涉农专业的特殊教学对象,充分考虑其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而且学为所用,学为所获,理论为实践服务,是职业教育的永恒真理。这无疑将“实践教学”确定为涉农专业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然而这也是涉农教学中最为困难的教学环节。如何有效地开展“实习教学”,最大程度培养农民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养实用型新农民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作为我院涉农专业教学管理的负责人,两年来,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采取涉农专业实习实践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采取“理实结合”,使专业理论教学与农业实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以生产需求为导向,让广大农民学员边学习、边实践,最大化地解决农业产业增产增收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涉农专业实习实践指导效果,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组织保障

1.明确职责

开展涉农专业的各院校要有涉农专业的主管院(校)长,及涉农专业的领导机构,并有专门人员负责实习实训,确定人员、明确职责、督导监管、定期考核,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辅导、考核、后勤保障等系列工作,协调各处室之间的关系,妥善安排各种符合实际的课程,制订完善可行的实习实训计划,确保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监管

实习实践教学必须按照涉农专业总体教学的计划执行,由涉农专业领导机构统一部署领导,涉农专业主管处室定期抽查、验收实习实践教学的组织及教学,并对其进行考核评价。主管涉农专业的教学或培训院(校)长及相关领导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涉农专业负责人定期向主管院(校)长汇报近期涉农实践教学的组织情况及效果,三级兼管,层层落实,确保实习实训教学务实、有效地开展,稳妥、可持续地推进。

3.师资配备

必须拥有足够的专职或兼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资质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5年以上的农业生产实践指导经验,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人脉资源渠道聘请当地享有盛誉的能工巧匠、效益卓著的生产经营大户等担任实习实训的兼职教师,使强劲的师资及教学艺术水平、教学有效性得到保障,老师的指导让学员认可,让学员满意,能最大化地体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体现增收、促产、减灾、排难的实际效果”,并能体现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打好基础的“一体化”式职业教育模式的作用。

4.村屯力量

争取村屯干部的配合与支持,提倡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都是村民选举产生的,在村民中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本村的种养殖综合情况及特点非常熟悉。所以村干部作为特殊的教学特聘管理人员,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实习实践教学从最初制订教学计划到实施具体的组织、教学,都要将村管理干部负责人纳入到教学执行的“智囊团”之中,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教学充分地考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一村一品”的种养殖特点因素,不仅能积极地整合本村学员自家的养殖场、种植场、果园、责任田、承包荒山等场所作为有力的实习实训场地,还能在实习实训、学员出勤、教学管理过程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实习指导,务求实效

第一,不断地进行业务能力的提高,并加强管理,组织实习实践教学的实地考察,充分体现“应季、应时,科教支农、涉农扶民”的教学指导思想,并采取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将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最亲和的指导方式、最简捷的实用技术通过实践指导传授给农民学员,推动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根据实践教学在实践指导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总结积累、完善补充,对涉农专业涉及的各市、区、县、村级进行种养殖的调研汇总,充分掌握各村的农业产业结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适时开展指导,推广适应当地实际需求的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第三,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教材、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将“适合对路”的精装版农业生产参考资料发放到农民学员手中,成为农业生产的参展资料,使实用性体现到最大化。

三设施保障,推动教学

第一,开展涉农专业实习实训,硬件的保障是基础,如何解决实习场地、场所、设施、辅助工具的建设是重要环节。由于涉农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有别于在校农学专业,没有过多的可参照执行的依据,只能根据实践教学不断摸索,设备、设施是否适用,是否具有长效型是重点需要考察的项目,避免盲目添加造成教学设备的浪费,所以设备设施应根据考察,逐步增添必要的、能够满足现代农业所需的新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进度分期、分批地在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接受部分项目的实验和实习实训。

第二,通过进修、考察学习等方式,确保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技术上不断保持先进性,并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地区、行业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一些常用的、必要的、便携式的实验器具、设备及图书、挂图随下乡车辆配备,有计划地走进各分校、各教学点、学生的生产作业场所和学生家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关的设施设备,供学生在学习、生产中使用,以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点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村委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必要的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结合农事活动安排有效时段,与学校共同做好实习实训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并做好后勤保障,有效地保障学员实训的正常进行。

第四,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利用自己的责任田或承包的蔬菜大棚、果园、养殖场、加工厂等,建立本村本班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个人种植或养殖、加工的生产经营,充分消化、吸收理论课程内容,不断强化技能训练,做到边学习边实践,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离种植、养殖生产场所较近的学员,可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结成5~8户的联合小组,进行部分项目的联合实习实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四方式方法,创新务实

第一,对于实习实践教学,每个学生都要定时参加,根据学校的实习实训计划在各种实习实训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学习,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提高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严格组织学员签到,并做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评价。

第二,每个学生都要结合自己的农业生产实际和个人特长,建立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化的家庭性实习实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开展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学生进行家庭性实习实训时出现问题,可及时与本专业的授课教师、实习实训教师、学校聘请的专家或本行业的带头人等交流沟通,可采用电话、学院涉农专业QQ群、e-mail、视频对话等多种渠道进行沟通,遇到紧急、批量、棘手的难题,必要时,涉农专业可驱车接送专业技术老师到学员家进行现场指导。不仅能解决农民学员的实际难题,而且还能拉近学员与老师、管理人员的距离,使教学进一步得到认可,促进教学组织、管理的良性循环,提升社会效应。

第三,引导学员对所学专业更深入地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多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使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不断更新、充实。平时多与本村学员一起探讨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和经验,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并鼓励涉农学员在毕业时考取一个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生产经营工作有关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五考核鼓励,促动热情

对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实践性为原则。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生产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实践第一”的理念,将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性成果考核。考核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灵活确定。

第一,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阶段性实习实训过程的测评,由学员的出勤情况、实践报告、参与积极性、农业生产业绩、交流互动等组成,成绩按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过程性考核根据教学进度和生产季节、本地区种植、养殖综合情况、实习实训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第二,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按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实践成果考核在学员毕业前两个月内进行。实践教学应充分考虑涉农专业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本着教学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讲原则、有规定、酌情理、服人心”,针对学员因工或不可抗拒因素无法按时参加实习实训的,可申请到校接受相关科目实习,修满学时予以再次考核。

第三,有效利用鼓励性政策的方法。凡在学期间确定并实施了一定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在毕业时扩大了规模、提高了产量、提升了品质、增加了收入的;学生在学期间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引领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和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的;参与领导的当地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以及村风村貌改观等工作有明显进步的,则可获得学院签署的学员毕业后3年内跟踪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并对其雇用的技术工人进行免费指导。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涉农实践实习的特殊性,也要注重怀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指导涉农教学特殊的对象。要想进一步地提高涉农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深入探讨,能够引起涉农同行们对实践教学中各种客观因素的重视,从而更加有力地提高涉农教学的质量。

农业专业导论篇2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农业专业导论篇3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实践教学;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17-02

一、岗位胜任力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

自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胜任力”一词并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概述以来,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可,认为这一理论可最大化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实现岗位工作效果的优化提升。具体而言,所谓“岗位胜任力”是具体工作岗位中那些稳定、可描述、能预测高绩效的特征。“冰山模型”作为最常用于描述岗位胜任力的模型,将胜任力比喻为冰山,由“知识、技能”等露出水面的“表层素质”和“价值观、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受压力”等沉于水下的“底层素质”两部分组成。从岗位胜任的角度而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表层素质,能合格履行岗位职能;而只有具备正确的行业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底层素质,才能真正胜任岗位职责,并创造出优异的绩效,相比较于表层素质而言,底层素质的培养需要经由长期、持续性的实践锻炼才能获得。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与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把岗位胜任力模型引入教学体系,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和工作岗位的准确定位,又可以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无缝连接[1]。

二、农村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就业领域分析

目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式,除升学、少量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项目以及极少量进入公务员序列外,近年来,自主创业的就业形势有所上升,其余大部分选择进入各类相关企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办之初,便明确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应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基本明确了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主要领域,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涉农企业或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县、乡镇、村等基层组织,农技推广部门等[2]。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随着农业多种功能的不断拓展和现代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产业依托,发展蓬勃兴旺。概览目前全国范围内包括现代农业园区在内的休闲农业场家,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的困境,对既知农业又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选择服务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比例不断上升,为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就业空间。

(二)涉农企业或农村协作服务组织

目前,涉农企业是除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外,服务“三农”的一大主体,从其经营范围看,主要包括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企业和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服务的农资企业。与此同时,各类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协作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增多,然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向。

(三)农村基层组织

中央部门组织实施基层就业项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岗位一般安排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大学生村官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三支一扶”工作一般为到区域范围内相对落后地区的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四)基层农技推广部门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以政府为主导,在学校受过专门教育、具有较高工作热情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在农业推广管理工作中能传授农民实用农业技术,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将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管理理念传达给农民,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更快地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更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村区域发展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既要注重对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实践锻炼,又要加强对“农村”、“区域”、“发展”的价值观认识和行为习惯培养[3]。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专业素养,要求在设计实践教学课程时,以注重培养专业素养为基础,通过实践教学课程强调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二是提高分析能力,通过进行农村社会调查,采用测量、计量方法,进行实践方案设计等环节锻炼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实践能力,通过系列接触农村、农业、农民等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能力;四是激发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农村社会经济现象,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责任感。

(二)设置多模块实践课程体系

围绕应用型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多模块”实践课程体系,各模块之间具有衔接性和递进性。一是专业认知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农村体验、专业劳动、农村社会调查等基础性的实践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形成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认知。二是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测量学、农村区域分析、农村发展概论、多功能农业等实践环节,为与专业理论课程配套开设的实践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使其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夯实基础。三是综合应用性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管理、农村专题调研、农村发展规划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生立足于“农业推广学”、“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发展规划”等专业核心课程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用理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创新性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分研究方向撰写相关课程论文、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环节,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4]。

(三)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在对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及其岗位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5]。一是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村实践基地,选择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镇、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作为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以依托这一桥梁纽带,促进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同时,增加学生接触农村、农业、农民的机会,在参与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实践中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践基地,选取区域范围内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学生可以在企业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为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尤其应注重加强涉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的实践基地建设。三是涉农部门社会调查观测站实践基地,通过设立定点的观测点,定期派学生参加社会科学研究锻炼,全面提升在社会调查、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等方面能力。四是建设专业实验室,根据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注重实用性和规范性,配备相对稳定的专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实行开放式管理,不断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四)构建任课教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以强调学生实践主体能动性为主,为了更好地突出师生的互动性,应通过改革本科生导师制,除了由任课教师参与实践环节设计外,还应聘请实践基地导师承担起更多的职业价值观导入、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导向职能,将师生双方的利益统一于参与式互动实践环节中,充分发挥实践导师在“专业思想引导,技能指导和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6],一方面让学生早接触职业,早接触岗位,在实践导师指导下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岗位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让实践导师早接触学生,早接触人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以引导锻炼,为企业发展培养可用之才,储备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心美.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曹晖.我校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探讨

[J].教育教学论坛,2013,(3).

[3]舒银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J].安徽农业科学,2011,(9).

[4]谢沛善.对财经院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基于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J].高教论坛,2011,(9).

[5]谢沛善.财经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框

架设计[J].学理论,2011,(14).

农业专业导论篇4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0-02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2):30-35.

[2]王芳.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1,14(1):1-3.

[3]陈洪涛,曹丽颖,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48-50.

[4]齐绍斌,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5]袁颖.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4):112-113.

农业专业导论篇5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业专业导论篇6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农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之一,2000年6月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于同年试点招生,具有特定农业职业背景,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工作的研究,有助于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从中央到各地方省市、社会各界,对新疆的发展均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新疆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新疆现代化农业也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显现出令人惊喜而振奋的“新疆效率”。新疆农业的大发展不仅为自治区也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证,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新疆农业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各领域现有人才素质,显的及其重要。

一、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我区农业推广系统中普遍存在人员学位、学历偏低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推广、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之对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对象的条件要求较高、学费较贵,致使生源的数量匮乏。扩大招生规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农业部门、面向基层,广泛阐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打消考生与用人单位的等级顾虑,吸引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的一种专业学位,与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同属于一类型的学位,是一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不能说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其次,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解决学员的学费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全部来自本自治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各农业领域骨干人才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提供智力障。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在充足的生源中择优录取,保证生源的质量,提高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聘用高级职称校内外指导教师,实施双导师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基层单位,所在地区较闭塞,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较为困难,独立研究能力较差。双导师制就是指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一名校内的指导教师和一名研究生选送单位推荐的、来自农业推广一线的指导教师共同担任。校内导师需在研究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研究论文关键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相关领域国内外前沿的了解以及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并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

三、规范化培养环节建设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秉持课程体系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组织相关任课教师收集、研究、引用领域协作组编制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与实际、管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也要考虑他们接触新方法、新理论不足等特点,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观看录象资料、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利用现代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时间上的安排上,要合理设置学时,注重面授和自学相结合,规定最少授课时间,多安排学员双休日、节假日到学校上课。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他们多数为单位骨干,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要求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门课程缺勤达1/3以上不能参加考试。

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学员在学习的同时还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集行政职务、技术职务于一身,仍有部分学员由于种种原因(如出差,单位不够支持)等不能做到要求。校方考虑到此学工矛盾,灵活安排授课时间,实行弹性学制,对工作忙的学员,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的培养环节,为提高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考试的难度和课程考试的形式上,应体现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和教学形式多样性和全面性。课程考试的形式应根据具体的科目与实际应用性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或者进行论文撰写以及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缺课超过所学课程实际学时的1/3者,不得参加所学课程考试,有的学员缺课严重,随意大,停课自学现象时有发生等现象,强化研究生课程的面授学时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衡开卷(闭卷)卷面成绩。

四、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

首先,选题是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它在一定意义上对论文的完成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是着眼于解决当前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问题。

农业专业导论篇7

(一)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招生宣传历来是各院校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宣传的效果直接影响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学院领导也充分认识到招生宣传的重要性,逐年加大对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宣传工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为宣传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针对水产农业推广硕士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个体差异较大、优劣势较明显、专业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大连水产学院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立体式多层次地进行了招生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水产农业推广硕士作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专业方向明确,大连水产学院把各省市与水产、渔业相关的单位作为了招生宣传的重点。每年研究生部都委派专人奔赴省内外各相关单位,向单位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招生规则、学科设置、研究生培养流程等具体情况,使他们意识到渔业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充分了解学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全力支持学院的工作。在长期办学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连水产学院与诸多大中型企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研究生部也与各教学单位进行合作,长年聘请由各学院选派出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宣传。目前所招收的农业推广硕士一般是具有三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往届生,他们在各地方已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也是第一手的,因此委托这些在读和已取得学位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所在地区、单位进行宣传引导,帮助学校获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媒介宣传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尤为显得重要,为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学校每年都在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网站和相关平面媒体上做到做足宣传以拓宽生源。

(二)规范复试和录取工作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实行全国联考,通过初试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而复试对于保证所录取考生的质量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为此,学校制定了《大连水产学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复试前学校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复试过程则注重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也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同时还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考查,以培养高层次高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考查、择优选拔、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初试和复试成绩均合格的考生才予以录取。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任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教育教学又存在着“教”与“学”的两个主体。一方面是农业推广硕士生本人,另一方面则是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组合的师资队伍。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生普遍为具有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本科学生,既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备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农业硕士推广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因此,选用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的骨干教师来担任他们的任课老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根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学院每年陆续选拔具有丰富农业推广经验、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优秀教师来担任授课任务。目前,学院90%的任课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79%具有正高级职称,26%具有博士学位。3年来共开设19门课程,全部由本校教师授课。同时,学院非常重视对承担农业推广硕士生培养的师资队伍的综合培训,每年都选派教师参加相应师资培训班和教育研讨班,努力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教育理念、专业实践、活动能力、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推广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二)导师队伍建设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更注重实践应用,为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及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年来学院、各院系都非常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人才、鼓励在职人员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科梯队建设。在重视导师数量的同时,学院也积极提高导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目前学院共有导师200名,其中76%具正教授职称。充足的师资力量为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教学管理

(一)课程设置及学习

课程学习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程设置除了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农业推广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目前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外,还应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农业推广硕士课程的课时数偏少,多数教材也不是专为农业推广硕士生特定编写,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考虑结合推广硕士生的自身特点以及课程特点需求,突出重点,降低难点,加大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量,增加案例教学研讨。为保证授课质量,授课采用严格的考勤制度。除了要求授课教师随堂考勤之外,还派专人进行课前考勤。考勤过程严格执行《大连水产学院关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旷课累计时数超过某门课程1/5或事、病假累计时数超过1/3学时的研究生,取消其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充分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程考核及考风建设

为督促农业推广硕士生认真刻苦地学习课程知识,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学院对推广硕士生所修的全部课程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考核,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或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借鉴全日制研究生考风建设的经验,在考前根据研究生日常的考勤记录,确定研究生的考试资格。每次考试均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时间、考场,随机安排座次。在全校范围内抽调责任心强的教师任监考人员,填写监考记录。此外,研究生部领导必须巡考,并且填写巡考记录,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严格的考勤制度、规范的考试安排不仅严肃了研究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主观上重视学习,同时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的一项重要规定,更是学校推进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社会实践环节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尽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历,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社会实习考察,学生们不仅能实现新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国内外先进技能进行实践推广,更好地启发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选题和写作。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单位学习考察,教师在实习中结合实物授课,学生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借鉴。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同时使他们能与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和探讨。此外,学校常年聘请校内外专家针对农业推广专业特点,定期做专场讲座,拓宽学生们的专业视野。近年来,学院先后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为农业推广学生的生产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提高学位论文的选题质量

学位论文选题对研究成败、论文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选题应体现出广泛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基于农业硕士推广学位的应用性特点,学院要求推广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取自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当前课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与硕士学位相当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企业管理和农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的能力。为使研究生做好选题工作,学院为每届学生都召开选题工作会。会议期间为研究生详细介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方法。鼓励研究生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研究方向、专业兴趣选择与确立论文选题方向,并且列出示范性的选题,为研究生做好论文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安排各专业指导教师与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论文选题探讨,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论文选题中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初步确立选题方向后,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和论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如果选题重点不突出、选题无新意、研究手段滞后、缺乏社会专业特色或者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或者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根据《大连水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限期修改或重新开题,学院组织专家再次进行检查。

(二)严格学位论文的评审及答辩要求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审核内容

学院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以下内容:

(1)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企业和农业保护、开发、利用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3)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研究或项目设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对学位论文的评审采用盲审制

学位论文答辩前,将学位论文去掉所有与研究生本人、导师姓名等相关的信息,由专人寄送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的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请他们指定相关专家进行评审。若论文一次盲审未通过,研究生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送审,二次未通过盲审的学生将延期答辩甚至延期毕业。论文盲审的实行对规范研究生的选题、开题、实验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与推进作用。

3.严格规范答辩程序

农业专业导论篇8

一、充分认识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推动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号)明确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近年来,在各镇乡、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7家。但总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不能适应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为目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要培育产业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全面、带动能力强劲、运行管理规范、经营绩效显著、利益联结紧密、市场竞争领先、行业品牌知名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培育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金华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东阳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根据上述目标,下一步我市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重点抓好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席草、香榧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多方领办、多元投入,扩大组建领域,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覆盖面。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不改变家庭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不改变家庭财产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依法维护农民家庭和个人的财产权。

2.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盈余主要按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社员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的原则。始终把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4.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要积极给予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到"引导而不强迫、服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包办"。

三、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环境

(一)开发人力资源,化解合作社人才短缺问题

1.完善辅导员联系合作社制度。建立以农经、农技、林技干部,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等为主体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2.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引进人才。参照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东政办发号)精神,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被认定为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除享受省规定部分外,再给予每人每年0.5万元补助,并连续补助3年。

3.加大培训力度。以规模型以上合作社为重点,加强对辅导员、合作社骨干等的培训和培养。

(二)做好登记服务

市工商部门应在办理工商登记的窗口,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绿色通道",为农民申请专业合作社登记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市财政部门每年从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扶持。

1.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省、市各项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标准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农业建设项目,并给予优先安排。对于获得省级以上补助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市财政在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适当补助。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突出贡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奖励。

2.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拓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开设经营网点,开展连锁经营,给予适当奖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购销社员和本地农产品200-300万元,提供农副产品收购专用发票的,补助2万元,购销额300万元以上的,补助3万元。

3.鼓励和支持合作社注册自有商标,打响自有品牌,对新获得市级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市知名商号)、省级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知名商号)、部级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以及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的合作社分别给予奖励。

4.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创建部级、省级、金华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及市级示范性(含规范化)合作社,对新获得国家、省、金华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别给予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东阳市示范性(含规范化)合作社奖励0.5万元。

5.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有机食品论证、绿色食品论证、无公害产地认定,对当年通过有机食品论证、绿色食品论证、无公害产地认定的每只产品一次性奖励1万元,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论证的一次性奖励0.3万元;"三品"通过复查论证的单位,补助0.2万元,通过QS论证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

6.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制定农产品地方标准,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对新制定并经法定管理单位公布的农产品地方标准,按部级、省级、金华市级、东阳市级一次性分别给予制订单位3万元、1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的奖励,已获标准化奖的不再重复奖励。对创建成为金华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每个补助2万元。

(四)支持参与农业项目生产建设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农政策和建设项目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如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基地建设、"一村一品"建设、土地流转、农民创业园区等项目可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探索通过合作社落实项目资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新途径。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由各镇乡、街道推荐经农业主管部门审核择优上报。

(五)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所〔〕26号)、《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若干税费政策问题的通知》(地税函号)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相关优惠政策。

(六)落实用地用电和运输优惠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免交土地使用税;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国土部门应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种养业的,其种植、养殖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运输,交通部门应当优先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农业、供销部门要做好合作社所需农用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七)提供信贷支持

各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授予一定的信贷额度;对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可在合作社提出申请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以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信合作,社内融资,扩大再生产。

四、引导合作社进行重组或联合

以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纽带、产权联合为手段,积极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积极研究探索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途径,提升组织化水平,力争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治理结构健全、分配制度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农业专业导论篇9

关键词:学校,合作社,模式

 

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模式。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1000余个,是活跃在我县农村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而我们农职业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也要瞄准新农村的发展变化,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学校主动与合作社联合,不失为一个科学决策,能实现学校和合作社共同发展。

一、“学校+合作社”模式类型

(一)是单独组建型

对我校一些强势专业,我们根据专业单独组建属于学校自己的合作社,全面吸纳社员参加。我校养殖专业是江苏省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2007年,学校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决定将灰天鹅养殖作为“带民致富工程”的发展项目,为此向盐城市工商局申请成立了“盐城市大可灰天鹅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学校建立灰天鹅养殖基地,安排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吃、住在基地,从灰天鹅的生理习性、生活习惯等方面对灰天鹅进行全天候的观察研究,反复驯化,终于使灰天鹅在射阳“安家落户”。按照“学校+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合作社一方面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村户发放灰天鹅养殖宣传资料,举办免费技术讲座,让农民真正了解灰天鹅,喜爱灰天鹅,一方面免费向农户提供鹅苗,制定《灰天鹅养殖规程》、《灰天鹅繁育技术标准》,做好跟踪指导服务,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集种苗供应、技术培训、保护价回收于一体的服务网络。通过现场观摩、登门指导等形式对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实行传、帮、带,合作社规模日益扩大,社员人数快速增长。据统计,三年来,已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社员1000多人,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是联合组建型

对我校开设的相关专业,均与县内相关合作社联合组建,主要实施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等方面的合作服务。通洋镇农民栽培平菇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本地市场狭小,加之菇农信息不畅,大多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丰年不受益”的情况屡屡发生。学校在了解国内平菇市场情况和实地调研后,立即和该镇合作社联系,进行联合组建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突破当地市场限制,带领农民外出育菇,在北京、上海、成都等6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生产基地和外销窗口,引导近万名群众走出家门创业致富。学校利用每年7月份菇农回乡备料的时机,对社员集中开展大规模培训,先后举办“绿时空科技论坛”、“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要领”等讲座,让200多名社员获得了专业技术证书,2500多名菇农掌握了栽培、菌病防治技术。学校食用菌研究所利用科研优势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研究出多种适应不同气候的食用菌良种,免费提供菇农使用,并积极帮助新育菇农联系筒袋、菌料和药品等,并且辅导菇农改进了装袋机、拌料机、注水器等生产配套设备和技术,大大降低了菇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学校还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及时通报各地行情,帮助合作社农户解决技术难题。至今年4月,该合作社社员农户达到了2

258个,产菇13万吨,创产值近3亿元,获利1亿多元,人均增收4000元。

(三)是宏观指导型

对我校目前未开设的专业,学校自身力量相对不是太高,我们采用宏观指导型,重点在政策、信息和管理等方面指导合作。如千秋镇爱民米业专业合作社,以爱民米业公司带动农户,形成了江苏省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庆缘康蜂业合作社,以庆缘康蜂产品厂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组成合作社;洋马镇天香菊花专业合作社,在全国17个主要药材市场建立了办事处,年销售干品菊花4000吨,占全国干品菊花产量的50%。对这些大的合作组织,学校在技术上虽然不是太强,但也和他们合作,主要提供策、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服务。

素有“中国药材之乡”的美称,中药材是其支柱产业,全镇药材种植及辐射面积达10万亩,品种近300个,其中尤以菊花、丹参有名。但由于信息不畅,法律不强,过去药农们吃过不少苦头,药材收获后无人要,有的经纪人违约,烂掉倒掉的药材时有发生的,药农损失很大。我校了解情况后,及时和该镇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该镇举办了多场法制讲座,帮助合作社联系经纪人,利用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各地需求状况,吸引全国各地诚信的经纪人来合作社做客签约。在学校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洋马菊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新开发的“天马”菊花茶畅销大江南北。去年,合作社的社员人均增收1万余元。

二、“学校+合作社”的意义

(一)、“合作社+合作社”体现了农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模式。

合作社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是因为它代表了未来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各国乡村建设的经验表明,与其他产业与职业相比较,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中发展合作社经济,对于改善他们的地位,缓解他们与其他产业和群体的失衡,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学校在这一时期及时向合作社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并引导合作社的发展,是实现其为农服务办学方向的具体行为体现。同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合作社,也开辟了新的实验实习场所,扩大了空间,在合作社中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充实了自己,从而也促进了学校的自身发展。,模式。

(二)“学校+合作社”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学校+合作社结合后,有力地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学校根据庆缘康蜂业合作社蜂农随花期迁徙流动的实际,利用冬闲时节组织培训蜂农1000多人,协助合作社逐步完善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质量追踪、内部奖惩、“二次返利”等制度。如今,庆缘康蜂业合作社已有社员2000多人,生产的“妙语”蜂产品作为国家唯一免检蜂产品,出口欧盟、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0%,蜂农人均年收入已达5万元。,模式。另外我县“甘露”牌菊花、“千叶”牌桑苗、“青龙”牌白蒜、“长新”牌梨果等几佰个合作社生产的100多种农副产品名牌也成了全国各大超市的“抢手货”风靡国内外。,模式。

(三)“学校+合作社”是当前农职校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次创新。

通过“学校+合作社”这一新举措,使农职校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农职校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次尝试和创新,为农职校在新形势下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学校+合作社”引领农民在增产增收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实惠,使合作社找到了坚实的发展依托,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业专业导论篇10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成效;宜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4-0274-02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中国农业发展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应用型农业专业人才,农学专业毕业生将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潮流,建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历程。

实践是知识积累的源泉,农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逐步改革了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模式,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关于如何发挥高校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应对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发展对农业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改革农学专业实践教学[1-5]。如今,我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和规模化转型的历史新时期,农学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朝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就业实际方向发展。江西省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宜春学院的农学专业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通过导师制、寒暑假实习实训、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系列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农学专业发展现状与定位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学校开办的最早的主干专业,此专业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实行走出去、迎进来,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合作培养人才[6]。农学专业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16年江西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位,学校农学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实际就业率可以达到100%。

我国各农科院校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系列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7-9]。近年来,宜春学院根据专业学科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实践改革以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培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3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且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研相长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探索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特色教学模式。

2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

仿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选择导师,每位农学专业学生至少选择1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培养,有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者由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培养计划进行个性化培养,对将来就业做出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指导性培养,导师对学生的培養是全程负责式,从入学持续到就业。

2.2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制

根据现代企业人才观,从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合作等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利用学校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相关内容的实训,或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学校计实践课必修学分。

2.3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并设立专门经费,同时教学院开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作为支持,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完成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学生的科研成果或所得奖项按等级计学分。宜春学院有作为科研项目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具体措施。近年来,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逾10项,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从事了与在校研究相关的工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毕业就业,改革成效显著。

3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教师自身的研究专长分方向建设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团队。对团队教师提出明确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建立绩效制度,将吸引学生实践人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学生就业质量等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实现教研相长。

3.2优化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结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加实用性、设计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通过多举办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3.3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农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建立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系统建成方向相一致的田间实习和实训场所。增加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增强实践基地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

3.4优化学生生产实践环节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目的,开展案例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市场变化,实时调整教育策略,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

4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促进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形成、教研相长,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拓宽了学生就业路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稳步上升,学生能在农业相关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经营、管理工作,或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