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1:35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模型系统仿真管理系统

1引言

系统仿真是建立系统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试验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仿真实验室,许多机构也参与到了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仿真资源。另一方面,用户对仿真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仿真系统越来越复杂,开发既费时又费力,如何为用户“快、好、省”的开发出权威的仿真系统成为困扰仿真系统开发人员的一个难题。如果能够利用大量现有的各种权威仿真资源,那么开发新仿真系统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轻,开发周期会大大缩短,开发成本也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用于实现各种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特别是跨组织机构实现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的仿真概念模型管理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2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简介

2.1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

由于概念模型的种类较为繁杂,可以对其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形式划分。在本文中,将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为:对现有的概念模型进行抽象分类存储,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网络交流、修改、更新的软件系统。

2.2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系统实现概念模型资源安全共享的必要条件,用户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用户的操作控制在特定的权限范围内,防止越权操作、非法攻击可能导致的资源失窃以及泄密等事件。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定义了两类角色,即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数据管理模块:仿真概念模型通常都要以某种数据形式存在,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管理功能,以实现概念模型数据的有效管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概念模型的数据是核心内容,数据的上传、下载、更新以及删除等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元数据描述与管理模块:数据是概念模型的核心,而仅仅有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用以对概念模型数据进行描述的元数据信息。概念模型的元数据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搜索机制模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共享和重用,系统必须提供良好性能的资源搜索机制,使得概念模型的潜在用户能够切实的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概念模型资源。

vv&a支持模块:为概念模型的vv&a提供支持,概念模型提供者将概念模型提交给系统后,系统可以对模型的vv&a状态进行跟踪,以指示概念模型所处的验证阶段。

用户反馈模块:概念模型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将概念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修改意见等反馈给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之后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也可以借助系统做出回复。

日志管理模块:概念模型是宝贵的智力资源,通常也可能涉及到秘密,因此需要对概念模型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3概念模型管理系统设计

3.1管理系统中概念模型分类

概念模型是一个较为繁杂的体系,各种具体模型的应用背景不同,功能各异,其表现形式和描述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样就导致了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本文对管理系统的分类是依据概念模型的uml描述方法进行的,即将概念模型具体分为:实体模型、过程模型和交互模型。

3.2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在数据库设计上大体分为四大块:

用户表:主要用来存储系统注册用户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既有普通用户信息也有管理员信息,两者信息结构相同,但分开存储。数据的结构较为简单,只包含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

概念模型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相关信息,大体包括模型的id、名称、和属性等相关信息。

概念模型元数据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元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用户反馈表:用来存储使用过本系统的用户对系统的反馈意见信息。

3.3管理系统的静态网页设计

静态网页作为整个系统的最上层设计,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窗口,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要注意设计的交互性,涉及的界面用交互性强,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另外要注意界面的简洁美观增强系统的可视性。总体来讲系统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界面:

登录界面:包括普通用户登录界面和管理员用户登录界面,用于用户登录系统。

注册界面:即普通用户注册界面,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主界面:即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所直接展示给用户的页面,主要介绍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页面内嵌套相应功能模块链接按钮。

模型实例管理界面:根据对概念模型的划分,应对实体模型、过程模型、交互模型各设立一个模型实例管理界面,界面中应能显示系统中现有的各个概念模型实例,并提供相应的下载上传链接,使得系统中的模型库得以共享和扩充。

用户反馈界面:用于上传和显示用户对本系统的使用评价和建议。

3.4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

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五大模块进行设计:

用户登录模块:管理系统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登录的口令密码验证,并可以进行新用户的系统注册。

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包括了下载、上传、删除、修改四个子模块。

元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内容是在系统中嵌入元数据的查询和注册功能。

搜索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对模型数据的快速检索功能,本模块中的实现主要是通过sql语句中的查询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检索,并将检索的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

用户反馈模块:将用户提交的表单写入反馈信息数据库,并将数据库的内容显示在html页面上,可以通过jsp和mysql的基本操作来实现。

4结语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模型的构建作为仿真活动的第一步,其作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而且随着更多概念模型的开发,为了方便仿真人员对已有成果的共享和交流,缩短仿真周期,对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的研究将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卫平..概念模型工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3,20(2):120-122.

[2]赵龙文.agent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22(6):75-79.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2

关键词:化学概念;概念转变;peoDe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40006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多与科学的化学概念有所偏差。学生可能记住了化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些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称为“迷思概念”[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概念”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迷思概念,将科学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学效果却总是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的迷思概念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仅依靠简单的科学概念灌输并不能有效地促使迷思概念发生转变。因此,优化化学概念转变教学已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2peoDe策略的探索

2.1概念转变与poe策略

近年来,研究者对迷思概念的转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1982年,波斯纳(posner)等人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更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并总结出影响迷思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对原有概念感到不满;新的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新的概念必须是合理的;新的概念必须能够适用更大的范围[1]。该理论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就是学生原有的迷思概念通过发展、改变和重建为科学概念的过程,其基本策略就是在了解学生迷思概念的前提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实现概念转变学习。Gunstone和white于1992年在Doe(demonstrate-observeexplain的缩写,即演示―观察―解释)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poe(predict-observe-explain的缩写,即预测―观察―解释)的教学策略。poe是一种以“观察渗透理论”的哲学观念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概念转变等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演示策略[2]。相对于灌输式的Doe策略,poe策略重视学生的预测,因此能有效地揭示学生的迷思概念,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概念学习以及科学学习兴趣[3];poe策略在承认学生具有迷思概念的前提下,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被不断否定的过程,预测为学生迷思概念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平台,实验演示为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提供了机会,解释为实现学生的概念转变提供了条件[3]。

2.2peoDe策略的探索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而课堂讨论就是一种改变封闭状态的重要教学形式。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交流、创新思维与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而在对poe策略相关文献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SavanderRanne.C.和Kolari.S.(2003)[4]提出的pDeoDe策略已经重视了学生的讨论,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对学生的预测和实验演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对学生的解释和实验前后的讨论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两个环节的忽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对于学生的预测要给他们解释的空间,这样就能牵出更多的迷思概念;对于某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与讨论,这样叙述者就可以借着口头表达的过程重新整理自己原有的认知,而听者则能将其与自身的理解结合并进一步调和矛盾。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加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感到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这时学生就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丹瑟里恩(Danswerrean,1993)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迷思概念[5]。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尝试了更重视学生的解释和讨论的peoDe策略(predictexplain-observe-discuss-explain的缩写,即预测―解释―观察―讨论―解释),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3peoDe策略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3.1p-预测阶段

教师陈述问题或展示实验设备并说明流程,学生预测实验现象。此阶段要求教师能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文献研究等方法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迷思概念,以此为依据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3.2e-解释预测阶段

学生向全班对自己的预测做出解释。为了使学生通过解释暴露出更多的迷思概念,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3]。教师应以称赞、鼓励为主,不要过早地评价学生的观点,也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讽刺或挖苦。对于学生暴露出的各种迷思概念,教师应能准确地判断出其实质、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为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创造条件。

3.3o-观察阶段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和观察之间的差异。在观察实验现象时,由于学生很想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此注意力会很集中。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现象[6]。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从而增强peoDe策略的教学效果。

3.4D-讨论

当实验现象和学生的预测有明显差异时,学生会因认知失衡而产生“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学生就会努力寻求答案,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和老师或同学交流的愿望。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通过问题中介,营造全员交流、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使学生的错误概念在思维的相互碰撞过程中不断地被瓦解。此阶段教师切忌急于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标准答案上去,切忌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迷思概念,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7]。在这种冲突、商讨和交流的过程中,讨论后的解释也就呼之欲出了。

3.5e-实验后的解释阶段

经过交流和讨论,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思考、调和观察与预测之间的不一致性并试图加以解释。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发言往往还是比较零碎和粗糙的,缺乏系统性。而许多倾听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很可能还会产生迷思概念。因此,最后教师有必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分析、加工和总结,这将有助于建立稳固且正确的科学概念。

4peoDe策略的运用例举

现以“浓硝酸的性质”的教学片段为例[8],具体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peoDe策略。

4.1预测

[教师提示]现有两支相同的试管甲和乙,甲试管中放入已去除氧化膜的铝片,乙试管中放入铜片。根据你学过的金属和酸的性质,预测将浓硝酸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如果都反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程度较剧烈?说出预测的理由。

[学生预测]学生的预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甲试管中的铝片逐渐溶解,反应剧烈,产生气泡,而乙试管中没有现象;②两支试管中金属都溶解,均有气泡产生;甲试管中的反应更剧烈一些;③两支试管中都没有明显现象。

4.2解释

[学生解释]预测①的解释:因为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所以只有甲试管中的铝片可以置换出H2;预测②的解释:初中老师提过,硝酸可以和很多不活泼的金属反应,只是不产生氢气。又因为铝比铜活泼,所以甲试管中反应更剧烈些;预测③的解释:我记得好像浓硝酸可以储存在铝桶里,所以铝应该不会和浓硝酸反应;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后,当然不会和硝酸反应。

[学生表现]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在翻书,还有同学说:“做个实验瞧瞧。”

通过上面两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笔者发现了学生原来存在各种迷思概念: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金属活性顺序表和酸的通性,但对硝酸的性质了解得很少;部分学生已经将“铝常温下能被浓硝酸钝化”的知识遗忘了……

4.3观察

[实验演示]为了使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我在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了上述实验。

[学生表现]教室里非常安静,每个同学都屏气凝神地观察着。当学生看到铜片与浓硝酸剧烈地反应且产生了红棕色的气体,而铝片表面却没有现象时,他们都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并自发地展开了讨论。

可以看出,当实验现象和学生的预测有明显差异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

4.4讨论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经过讨论,学生从已学过的铜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的事实推测:浓硝酸也可能具有强氧化性;通过查阅教材,他们了解到浓硝酸常温下使铝钝化的原因。通过思维交流和碰撞,大部分学生能从气体的颜色和元素种类去推测红棕色的气体不是无色的氢气、氧气、氮气或氨气,而可能是含氮元素的某种化合物。

4.5实验后的解释

[教师解释]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能与除金、铂等少数金属以外的金属反应。但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

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将放有铝片试管加热或加水稀释后会有什么现象呢?”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浓硝酸性质的理解。

总之,peoDe策略可以有效探测学生的迷思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引发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和解释促使学生反思、调和认知冲突,构建科学概念。peoDe策略下的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表明它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念学习和科学态度。因此,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营造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任英杰.促进中小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poe策略及案例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7,(12).

[2]翁伟彬.poe策略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3]顾江鸿,史小梅,李春密.预测―观察―解释―一种基于现代教育研究的演示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5).

[4]Savander-Ranne,C.&Kolari,S.promotingtheconceptualunderstandingofengineeringstudentsthroughvisualization[J].Glob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7(2):189~199.

[5]邹蓁,宋君.中学生常见生物迷思概念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eB/oL].,2011-7-24.

[6]林雪梅,张军朋.“poe”教学策略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1,(4).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概念;资本成本;财务风险;资本运营

中图分类号:F2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5-0102-06

收稿日期:2007-01-16

作者简介:徐春立,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以严谨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的。在学科的理论体系中,严谨科学的概念界定是不可或缺的。准确的界定概念,明确事物的性质,区别不同事物的属性及其功能,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科学研究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功能不能够准确定义,必然混淆科学研究对象的构成内容,损害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要么是出于对基本理财概念认识上的欠缺,要么是出于急于“创新”的功利主义色彩,抑或出于恶性炒作,导致对部分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曲解和误导,形成了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伪概念的出现,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尴尬。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势必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拟针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流传甚广的错误概念或伪概念进行辨析或批判,以期为建立规范的、学术研究中公认的财务管理概念体系,促进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而抛砖引玉。

一、资本成本概念辨析

资本成本是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我国理财界在认识上普遍误解的概念之一。在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的著述中,均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资金使用费用(股利、利息等)和筹资费用(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交易费用)”。这种概念的错误定义流行甚广,甚至出现在部级的考试教材之中,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上述错误概念的出现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引发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的集体企业是企业组织的绝对形式,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即企业所创造的收益全部上缴国家,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统一供给。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实际上是由国家垄断并实行计划经营,通过计划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这种经济资源的分配机制所形成的重大弊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非市场化的配置,不存在经济资源的市场交易,不能够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完全是国家计划安排,产品是国家计划调拨,实际上不存在企业自担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之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利润,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真正的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投资者,不存在资金的交易,也不会形成投资者根据市场无风险利率和承担的风险要求基本报酬的资金公平交易价格。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不存在资本成本的概念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逐步的改革。最初的改革除利润留成、建立企业基金等分配制度的变革外,在企业资金的供应上先后推行了企业上交国家资金占用费、国家对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供应等制度,使得企业由无偿使用资金转向需要承担一部分资金的使用费用,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讲求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使用费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出现,造成了理财界认识上的直观感觉是企业为使用资金付出的代价即成本,延续到市场经济机制下,这种直观的感觉就抽象为“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错误的概念被直观的现象所印证,流传甚广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资本成本概念的出现源于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一个概念。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下,不存在资金的交易,也就不存在资本成本问题。只有在商品经济时代,当出现了资金的剩余者和资金的不足者后,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需要凭借一个公平的交易价格进行资金的交易活动。公平交易价格与资金所有者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者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相关,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者可以按照资金等风险的投资机会预期的报酬率作为投资的基本报酬率,也可以按照投资时承担的风险要求与之相对等的报酬。在不存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与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机会的差异性等因素相关。在资本市场出现后,市场利率就是投资者与筹资者进行资金交易的一个基本的交易价格的参照标准。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根据存在和不存在资本市场两种情况,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本市场的效应:资本市场通过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式、使拥有剩余财富的经济人(储蓄人)和拥有投资机会但超出自身财力的人(借款方)实现其目标,市场的主要效用在于节约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储蓄人通过将资金借给资本市场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借款人比自行寻找储蓄人由于搜寻费用的节约,从而从市场上得到低息的借款。由于市场效率,促使储蓄投资额的增长,同样也会提高借款人的经济效率。[1]费雪分离定理表明,资本市场产生了一个单一的利率,借贷双方在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时,均以此为依据,致使投资与筹资的决策相分离。对于投资人而言,只要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或等于市场利率时,就可以从资本市场借入资金,而无需考虑个别投资者的具体偏好。对于储蓄人而言,无需考虑借款人的具体偏好,只要投资的收益能够达到或高于市场利率,就可以将资金予以贷出。因此,对于债券而言,实际上资金交易双方是依据于市场利率进行交易的,市场利率就是企业筹集债务资本的一个基本的资本买入价格。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按照市场利率对投资人支付报酬,才能够获取资本的使用权。因此,债券的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和风险决定的债权人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由于债务市场的高度有效性,即债券的价格反映了债券所包容的全部信息,又由于债券的利息和本金的偿还是事先约定形成的固定的未来现金流量,因此

大部分债务的资本成本是与市场利率相关的,容易确定。而股票的未来现金流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确定作为风险函数的股权资本的成本就比较困难。股权资本的交易不是像债券那样有确定的未来交易价格,对股东支付的报酬是企业运营后的后续行为,因此,实际上股权资本的交易是投资者卖出资本在先,企业买入资本在后。即企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股利与资本报酬来作为股权资本的买价。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根据风险程度要求的报酬率,即企业使用股东的资本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是客观的,而企业是否满足股东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支付的股利和资本报酬能否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则是企业是否公平进行了股票交易的衡量标志。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股权资本的交易价格支付买价,即未能够使股东达到相当于股权资本成本的基本报酬水平,企业就会丧失持续融资的能力,从而引发股东“用脚投票”的行为。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现代财务研究结果表明,股票的资本成本应是股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的一个函数,亦即投资者按照投资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的基本报酬率。“公司的股权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相当于公司的投资者预期从同等风险水平的其他投资中获得的总收益”。[2]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明,股权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与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之和。费雪分离定理表明,股东根据承担的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与股东个人的偏好无关,风险的定价实际上是市场决定的。

综上所述,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者投资时按照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的投资报酬率或承担的风险程度所要求的基本报酬率。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不按照投资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报酬率(企业投资项目预期报酬率)来作为基本的报酬水平呢?或者说为什么投资者个人对资本使用产生报酬的预期与企业使用资本报酬的预期不相一致呢?原因在于市场效率即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的约束。债券市场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交易双方依据市场利率作为交易价格,因此大部分债券的交易难以产生正的净现值。而股票市场的效率较低或者企业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较低,难以反映企业投资所包容的全部信息,投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只能够按照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报酬水平,而不能够按照投资预计的实际报酬水平要求报酬。

将资本成本视为企业使用与筹集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其定义本质的错误在于:第一,歪曲了资本成本的属性,资本成本不是企业使用投资者资本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或发生的资本筹集的交易费用,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或根据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报酬的水平对投资要求的基本报酬率,其性质是属于机会成本;第二,未反映决定企业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资本成本应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函数,是由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第三,定义的角度错误,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投资行为所导致的投资者出让资本必须要达到的一个资本的基本售价,由于企业使用的股权资本所产生的剩余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是否达到企业出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即买价是否公平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资本交易的公平性,只能够根据企业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与资本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因此,即使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定义,也不能够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实际上,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资本成本应该表述为,筹资企业为持续保持资本的融资能力所必需对投资者支付的基本报酬率。可能有的学者会问,既然资本成本需要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定义,那为什么在财务管理的教材上在计算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时所使用的股利折现模型,是按照筹资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呢?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教材没有讲清模型产生的背景,股利现金折现模型应用的条件是市场的高度有效,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所以可以按照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报酬和资本的净买价(买价扣除融资费用)计算资本成本。

错误的资本成本概念对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将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看作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由于在法律上,没有关于使用股东资本强制分红的规定,对股东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股利,很多经理人员错误地认为股权资本成本比债务资本成本低,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性较之债务要低,这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国有股权资本非流通性与公众资本流通性的分置,绝大部分国有控股的股份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由政府委派,经理人员贪图舒适,造成了我国股份上市公司给予股东的报酬偏低,未能够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导致了前一时期我国股市的灾难。甚至个别学者在解释上市公司股权资本融资偏好的原因时,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这种将公司实际给予股东的报酬作为资本成本的谬论,对我国企业经理人员的理财理念产生了严重的误导,理念上的错误必然带来实践上的偏差。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基本参照标准。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是建立适合企业承受能力、支持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够达到最低,企业价值能够达到最大。努力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降低资本成本,是筹资决策的主要目的;在投资上,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所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的收益水平,是企业使用投资者的资本而承担的基本责任,因此,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报酬率达到或超过资本成本,企业才能够满足投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需要,才能够保持持续的融资能力。必须指出,依据mm定理,[3]企业的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是相互分离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遵循这一定理。也就是说,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够以项目具体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该将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混合决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评价尺度。

资本成本是财务估价的基本依据。财务估价是确定企业资产,包括投资项目、无形资产、企业、并购等公允价值。进行企业资产估价的主要方法是现金折现模型。资本成本是资产价值确定的折现率。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计量并依据风险水平确定投资者的风险必要报酬率,是正确进行资产估价的前提,也是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课题。由于资本成本的属性表现为机会成本,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不能依据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来确定折现率,而必须依据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投资的风险程度等机会成本的标准来确定折现率。

资本成本是考核经营者业绩的基本标准。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必要报酬率按照企业资本结构计算的加权平均值,是企业进行经营应

该创造的一个基本报酬率,评价企业是损毁价值还是创造价值,其标准是企业实际的总投资报酬率是否大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mm资本结构的定理表明,一项投资可行的标准是该项投资必须创造正的净现值,即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内涵报酬率)必须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净现值实际上是企业预期收益与资本成本差额的价值,正的净现值是企业价值的增量。衡量一项长期决策的有效性的标准是观察这项决策是否创造了正的净现值。净现值在每一个经营年度表现为经济利润。经济利润(eVa)是企业创造的息前税后净利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获取经济利润,意味着企业为股东创造了剩余财富,是企业价值增加的源泉。当eVa出现后,很快就成为大型企业考核经理人员绩效的标准。

二、财务风险概念辨析

在理财学的基本原理中,企业全部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或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表现为企业筹资风险。经营风险亦称为投资风险或商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企业基本经营收益(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规范的、严格的、西方学术研究中沿用至今的学术概念,却在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中被部分所谓的研究成果篡改为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外汇风险等,财务风险的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被无限度的夸大,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风险。自从这种所谓广义概念出笼后,在杂志上见到的财务理论研究文章中有之,硕士与博士论文有之,教材有之,专著有之。似乎“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大有占据学术研究主流之势,造成了理论上极大的混乱。实际上,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只不过是反学术规范的伪概念。

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必须遵循规范的学术概念。这不是教条,而是在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使学术研究成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科学规范的概念的标志是这种概念的思维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破坏了规范的学术概念,必然造成事物之间区分的困难,无法界定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也就不能够引领学术的研究方向。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的错误在于,不恰当地扩大了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该种概念出笼的逻辑是,企业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财务风险就应该包括资金运动的全部风险,财务风险等同于财务管理的风险。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定义逻辑,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解释汉语中的“坐井观天”一语,就很可能被解释为蛤蟆坐在井里看着天。实际上,英文中的财务含有筹资的含义,财务风险特指的是筹资风险。在几乎所有的西方学术著作中,几乎均将财务风险视为筹资风险,它是具有负债筹资的企业所特有的风险,而经营风险是所有公司共性的风险。在规范的理财学术研究中,企业资本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就是在防范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利用负债的杠杆等正向作用的权衡中进行的,如果我们使用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将投资风险等均包括在内,就会造成研究上的混乱,因为在财务上投资和筹资是分离的,资本结构属于筹资领域,而投资风险属于投资领域,将属于投资领域的风险引入资本结构的研究,事物性质的混淆必然带来思维逻辑的混乱,就会破坏资本结构中关于负债效用的研究。

科学概念的标志是概念的外延上能够涵盖同类事物的特征。按照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包括了投资风险,而在这类研究的文献中,往往又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视为并列的两个概念,承认企业的风险是由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所构成。这就造成了概念定义外延上的混乱:按照广义定义的逻辑,既然财务风险包含投资风险与资金运营风险,而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规范的定义就是企业经营风险,怎么又出来一个与财务风险并列的经营风险呢?其概念外延定义的逻辑是多么混乱!

创新是保证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财务理论研究上的创新,应该是在前人的劳动成果已经被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财务理论。创新绝对不是标新立异,对概念的篡改不是创新,是伪学术的范畴,后果是导致规范的理论体系被曲解,导致规范的学术概念被破坏,也就必然造成研究思维上的混乱,造成正确的理论不能够被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学术上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应该有不同的理论流派,但是在规范概念的定义上应该保持尊重和接受的态度,不允许胡乱定义。广义财务风险概念不是中国学者特有的创新,而是学术浮躁、急于求成的恶果。它破坏了财务风险的规范概念,站在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角度上看,造成了财务理论体系的曲解,是应该被学术研究摒弃的一个伪概念。

在财务理论中,企业的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两类。经营风险是一种企业不使用债务资本的情况下,资产运行产生的基本报酬(eBit)的不确定性,蕴涵在企业未来总资产报酬率(rate0freturnonaseta,Roa)的变动中。财务风险是属于普通股东所承担的一种企业举债融资形成的特有风险,蕴涵在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中。在未使用债务的情况下,总资产的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等的,但在企业使用债务的情况下,由于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会造成资产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如果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的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会高于总资产报酬率,如果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的利率,情况正好相反。比如,某企业当年创造的eBit为20万元,资产总额为100万元,所得税率为40%。如果企业未使用债务,则资产报酬率为12%,净资产收益率也为12%。假设企业使用50%的债务,债务利率为10%,则总资产报酬率为12%,净资产收益率为18%。当然,如果企业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利率,情况正好相反。这种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即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使用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指标来衡量。

三、资本运营概念批判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企业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里程碑。资本市场的出现,使得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建为股份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筹集企业经营需要的资本,进行企业的战略投资。“资本运营”或“资本经营”的概念应运而生,曾经一度被大加炒作。仿佛是轰炸效应,使效率低下的我国部分企业看到了资本增值的希望,仿佛只有资本运营才是企业资本迅速增值的法宝。在这种伪学术概念的引导下,不少上市公司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在资本市场上,弄虚作假。对资本市场公布虚假的、人为操作的经营业绩报告的层出不穷,玩弄虚假的资产重组、并购、股权重组,骗取股价增值或套取股东现金的有之。一时间,“资本运营”的

口号响遍天下,企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和实践“资本运营”活动。直至今天,“资本运营”也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学术性的研究杂志上。“资本运营”真的那么神奇吗?

其实,拨开“资本运营”概念的神秘面纱,就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违背财务原理的伪学术概念。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首先表现为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上的杂乱性。翻看有关资本运营的书籍可以发现,资本运营概念的版本诸多。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包括企业并购等扩张型运营和剥离、分立、股票回购、分拆等紧缩型运营;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有效运营的方式;有的将其定义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筹资、投资等经济活动。可见,即使是资本运营概念的使用者本身,对资本运营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概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范围上是混乱的。更谈不上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公认性。一个内涵和外延高度混乱的概念,其本身就不具备任何科学性,更不能够界定同类事物的属性,不能够发挥概念在学术研究上引领事物研究方向的作用,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资本运营,到底涵盖企业的哪些行为,定义该概念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何在。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的误导性。按照资本运营概念的说法,资本运营是相对于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等实业资本运营而提出的概念,是企业以金融资本、产权资本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买卖,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资本经营概念的炒作者看来,实业资本经营属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其资本增值的效率低于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的效率,这是对企业经营的严重误导。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的定理表明,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在未来所创造的经营收益的资本化价值,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尽管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在财务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但mm理论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任何企业的价值关键取决于企业既定投资规模下的生产经营效率。[3]事实上,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的资本,在企业经营上如果不能够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经营效率的话,企业就不会实现价值的增长。同样,企业扩充与重组,并不一定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只要这种投资行为或产权变更行为,没有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企业就不会增值。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表明,在资本市场高度有效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投资与筹资,并不能够获取正的净现值,因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于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信息的对称程度高,故获取正的净现值的途径是进行实物资产的投资。试想,如果经营金融资本与经营产权资本的效率高于实物资本的话,那大概就没有人进行工商产业的投资了,闲置资本的拥有者,都去资本运营吧。在各种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都去搞产权重组、企业并购吧,那样的话,可能一个社会离喝西北风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是对严格的财务理论体系的肢解。解析上述有关资本运营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资本运营的定义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所有范畴,如并购、资产重组、剥离与分立是财务管理投资扩充与财务重组的内容,而所谓的金融资本运营是财务管理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的相关内容,而在内涵的定义中,资本增值是盗用了当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创造价值,将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篡改为资本运营的概念,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肢解,如果沿用资本运营的概念,必将在理论上引起极大的混乱,在实践上产生严重的误导,削弱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财务理论体系中,所谓资本运营的外延涵盖的问题如扩充、重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对财务理念和财务方法的正确运用,离不开财务原理的支撑。而翻开资本运营的有关书籍,我们难以找到有关所谓资本运营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从这点意义上观察,资本运营只不过是拼凑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是一个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也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的伪学术概念。

准确的定义财务概念,是科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前提。作为财务管理的学者,笔者呼吁在研究上放弃急功近利、标新立异的做法,以学者严谨的、规范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虽然没有立足于创新,只是对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错误的概念进行了斧正,但通过我们的呼吁以期建立和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的概念,使严谨的财务理论体系能够得以维护。应该指出,在财务管理领域中,被扭曲的和误解的概念决不止作者所剖析的几个重要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了20年左右的中国,是对财务管理领域中的若干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和规范、进行拨乱反正的时候了,以促使理论研究规范、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刘明辉.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G.BennettStewart,Ⅲ.探寻价值[m].康雁.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Francomodigliani,mertonH.miller.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m]卢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9

责任编校:朱星文

ontheDistortionandCorrectionofsomeConceptsinFinancialmanagement

XUChun-li

(tianjinginstituteofFiancé$economicstianjing300222)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4

称呼语的使用受很多因素制约。当研究者试图解释称呼语的制约因素时,往往借助文化理论、面子理论和关联理论等。目前,尚未有研究者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称呼语的语用制约机制进行研究。我们拟借助语言哲学中的语义外在论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深入地认识称呼语的使用问题,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跨学科的视角。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制约;语义外在论;概念解释;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4012104

称呼语指“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1]。称呼语的使用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主要包括双方的话语角色、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语言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论述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其中包括面子理论、关联理论和文化理论。面子理论视角关注话语角色和话语建构等因素对称呼语的影响,面子理论强调说话双方要重视对方的面子,使用礼貌的称呼语;关联理论视角从话语生成和理解层面论述称呼语的语用制约[2];文化理论视角关注民族文化心理对称呼语选择的制约,研究多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比较不同文化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这些理论视角主要停留在语用和文化的表层,尚不能从本质上解释称呼语的制约因素。本研究试图借助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语义外在论――探讨称呼语的语用制约问题。

一、相关术语

(一)语义外在论

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相对。语义外在论认为,词语意义的决定不能离开外部世界,意义存在于个体之外,个体思想内容的确定,依赖个体头脑外在的事实[3],若忽视个体外在的物理或社会环境,人们将无法完全理解内容如何实现个体化[4]。若追述语义外在论的起源,我们大致可以从克里普克的思想中看到语义外在论的影子,而最明确提出语义外在论的则是普特南[5]。普特南借用孪生地球人的思想实验论证了意义不在头脑中的思想。Burge发展了普特南的思想,认为语言习惯和社会事实等世界外部事物都会影响词语的意义。语义内在论则认为,词语意义主要是由说话人的心智状态,或者说,说话人的信念和心智决定语词和语句的意义,人们在考察意义的时候,不需要借助个体所处的物理或者社会环境。对比之下,我们认为,Burge的语义外在论重视词语概念和意义的确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为我们的称呼语的语用限制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框架。下面我们将进一步介绍语义外在论。

Burge的语义外在论的核心思想是,思想个体化过程涉及非个体化的方式[6],概念和意义的确定无法脱离外部世界的对象和事件。个体言语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他所生活的社区,以及他在这个社区中与他人的互动。由于个体依赖他人的情况不一样,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加以说明。第一种情况是,个体能独立获取到他人的例子,也就是他人有的例子,“我们”也有。例如,在理解“狗”的概念时,我们能见到所有他人能见到的“狗”的例子。由于我们不需要依赖别人便可独立获得这些例子,这是否意味着决定个体概念或者意义的材料不牵涉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呢?Burge的看法是否定的。尽管我们的例子和他人的例子一样,但他人对这些例子的认识或理解可能深于我们,他人比我们更能理解某一概念,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他人的帮助来确定合法例子以及解释词语概念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6]325-347。语言的社会性此时体现在,当我们需要解释词语时,很多时候需要遵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

第二种情况是,个体无法独立获取他人的例子,也就是他人拥有的例子与我们拥有的例子不同。由于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概念的形成,但因为我们的例子与他人的例子不相同,所以我们与他人头脑中所形成的概念并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个体语词概念或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词语的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有时候要依赖他人的活动,我们从他人身上学习词汇,并且依赖他们才能取得我们所习得词语的指示对象。此时,只有对与个体打交道的他人的语言和概念进行考察,才能充分地理解个体言语和概念[6]。

以下对称呼语的语用制约讨论将围绕以上两种情况进行。

(二)称呼语

称呼语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候用的表明双方关系的名称。称呼语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呼语、社交称呼语和名字称呼语[7]。由于亲属称呼语和名字称呼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受语境的影响较少,所以本文并没有把它们列为研究重点。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社交称呼语,因为社交称呼语变化较多,明显受双方的交际角色和关系影响,同时更依赖交际语境。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能穷尽所有的社交称呼语,以下的讨论我们以“姐姐”“大姐”和“阿姨”三个社交称呼语为例。

这三个称呼语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它们既可以作为亲属称呼语,也可以作为社交称呼语;二是它们都指称女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当这三个词用作社交称呼语时,“姐姐”指称“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子(一般不包括可以称做嫂的人)”[1]700;“大姐”是“对年纪跟自己相仿的女子的尊称”[1]252。“阿姨”用于“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1]1。下面我们将围绕着语义外在论意义个体化的两种情况,对这三个社交称呼语的使用语境和语用制约进行讨论。语料均来自真实的交际情境。

二、语义外在论视角下的称呼语

(一)遵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

个体在感知体验过程中获得与某概念相符的例子,然后对例子进行抽象,形成初步的概念解释。随着个体能接触到例子的增加,他需要对原有概念进行修正,从而形成更为完整准确的概念解释。尽管个体在感知过程中获得的例子与他人一致,但由于他人对例子掌握的知识比我们丰富,对例子进行抽象和提炼的能力比我们强,他人比我们更理解个体词语的概念解释,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求助于他人并遵从他人对概念的理解,借此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概念。当然,很多概念没有清晰的边界,一个人是否掌握某概念并非绝对,所以个人对概念应用条件的理解可能是不全面的[8],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地修正自己语词的概念解释。这意味着,在学习词语的时候,个体通常需要顺从他人语言的使用习惯,以便在个体向他人解释语词或概念时,他所选取的例子合法,并与他谈论的背景信息相适宜[6]。

例①语境:两位女博士生找到宿舍管理员,询问搬宿舍的事情。

女博士1:阿姨,您知道我们博士生何时能搬新宿舍吗?

宿管员:我不知道啊。反正我没接到搬迁通知。

女博士2:哦,看来我们还要再等待呢。好了,大姐,我们先回宿舍啦。(边走边低声对女博士1说)你怎么称呼她为阿姨呢?人家比我们没大多少呢。所以我一直都是称呼她大姐,她可高兴呢。

女博士1:哦?我以前读本科时一直都是以“阿姨”来称呼宿舍管理人员的。

在例①中,“女博士1”用“阿姨”来称呼宿管员,因为在她的个人言语中“阿姨”可以用来指称宿舍楼管理员。事实上,90%以上的大学生群体都会用“阿姨”来指称宿舍楼管理员[9]。从这个角度来看,“女博士1”的称呼语是得当和礼貌的。然而,“女博士2”认为,本科生群体通常都只有18岁-23岁,他们用“阿姨”来指称宿管员是没有问题的,但博士生群体与本科生群体不大一样,很多博士生都已婚,年龄也比本科生大,所以博士生用“阿姨”来指称这位40岁出头的宿管员不妥,会使宿管员心里不高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女博士2”对“阿姨”概念的理解比“女博士1”深刻,因为前者既考虑到该词的常规用法,还考虑到里面所包含的年龄因素对指称对象的心理影响。通过这次事件,“女博士1”修正了自己对“阿姨”和“大姐”两个词解释意义的理解。她意识到,在该交际语境中,称呼对方为“阿姨”会让对方尴尬,虽然对方的职业就是“宿舍管理员阿姨”,相反,“大姐”的称呼则让对方高兴,让对方感觉自己还挺年轻的。从这次事件之后,“女博士1”也用“大姐”称呼该宿管员。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个体能独立获得他人拥有的例子(个体和他人都知道“阿姨”“大姐”的释义),即个体与他人的例子相同。但由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比个体深刻(女博士2对两个称呼语的理解比女博士1深刻),所以个体往往会遵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女博士1修正了自己对两个称呼语的理解,用“大姐”称呼宿管员)。

(二)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他人的活动

由于我们感知体验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感知体验到与概念相关的所有例子。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无法感知体验到他人所得到的例子。随着一个人的语言资源和认知资源的扩大,他依赖他人以取得真实例子的程度就增加[6]325-347。若他人给个体提供了范围不同的实例,个体所得到的意义和概念就很可能有别于他人。哪怕是同一个人,当他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使用同一词语时,他使用的这个词在这些不同环境中的意义和概念很可能不一样。个体言语中词语意义和概念会随着与之打交道的人的不同而变化。从这个意义来讲,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他人的活动,个体经常要依赖他人才能使自己的语词与指称对象取得联系。

例②sherry973:最近尽碰上这种倒霉事,年纪比我还大的糙人,竟然叫我大姐,要是年纪比我小,也就罢了。我一概对他们横眉冷对,哼,装着没听见!

碧水风荷cn:天津人习惯称呼别人大哥大姐的。比如买菜,如果卖菜的是五、六十岁的人,而你只有20多岁,卖菜的也还是会叫你大哥或大姐。可没有说你老的意思,只是习惯而已。

妈妈乐陶陶:这有啥郁闷的,前天我被一六十岁以上头发花白的老太叫‘姐姐’,不是‘大姐’是‘姐姐’。

阿小小:嘻嘻,人家老太是跟她孙子叫你呢,是说你年轻呢。广东本地人都这样叫的。

从例②可以看出,“sherry973”“碧水风荷cn”“妈妈乐陶陶”“阿小小”等四人对“大姐”和“姐姐”的概念理解并非一样。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社会经历不同,所获取的相关例子也不同。“Sherry973”对“大姐”概念的理解比较接近词典中词条的定义。她认为被老年男性称作“大姐”使自己显得很老,因为“大姐”是用来称呼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要是年纪比我小,也就罢了”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Sherry973”内心不大愿意接受“大姐”这一称呼,哪怕该名男性真的比她年龄小。这或许是因为“Sherry973”认定“大姐”的指称群体一般为中老年女性。“碧水风荷cn”对“Sherry973”所提及的“大姐”一概念解释作了补充和修正,提出天津人习惯用“大姐”来称呼陌生人,而不管对方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由于“碧水风荷cn”接触过天津人或从其他途径了解到天津人是如何使用“大姐”这一概念的,所以她知道“大姐”一词其实含有尊敬的意味。同理,由于“妈妈乐陶陶”与“阿小小”接触到与“姐姐”概念对应的例子不同,所以他们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或解释说明也是不同的。前者认为“姐姐”只用来指称“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子”(词典中的解释),所以她觉得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称呼自己为“姐姐”实在不妥,很让人郁闷。但在“阿小小”看来,广东人经常会模仿自己孩子的口吻来称呼陌生人,所以这位老太太应该是用她孙子的口吻来称呼“妈妈乐陶陶”为“姐姐”。

再进一步分析,说话人(卖菜人)称呼听话人“sherry973”为“大姐”应该是出于对对方面子的考虑,希望对方感到受尊重。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交际涉及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信息的处理,说话人企图通过“大姐”称呼语明示彼此的熟悉关系,让听话人获取受尊重的信息。但由于彼此对“大姐”称呼语内涵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双方交际的不成功。语用层面的解释可能只关注到交际不成功的现象,但无法进一步分析现象深层的原因。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交际双方对概念获得的例子不一样,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理解。通过他人的活动(“碧水风荷cn”的例子),“sherry973”加深了对“大姐”一词的理解,想必她日后对他人称呼自己“大姐”不会那么抗拒。

以上论述表明,个体在体验世界的过程中受感知体验限制,无法感知和体验到与概念相关的所有例子,个体所得到的例子往往不同于他人。这使得个体和他人对同一概念的意义理解和概念解释有差异。个体需要借助他人的感知体验来补充自己的感知体验,从而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语言。从这个角度看,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他人的活动。称呼语的语用制约体现在,我们不能忽视他人的活动(他人独立获得的例子),我们要借助他们对称呼语的感知体验来补充自己对称呼语的感知体验。

三、小结

本研究借助语义外在论思想,探讨了称呼语的语用制约问题。以往语用制约研究多从面子理论、关联理论或文化理论等视角出发,但是不能深入问题的本质。我们借助语言哲学的发现,从语义外在论视角入手,更为深入地分析了称呼语的语用制约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跨学科的参考。

此外,我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情况,探讨了限制称呼语的概念解释和语用选择的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分别是:遵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以及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他人的活动。第一种情况是,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可以独立获得和感知他人的例子,但由于感知经验的可错性以及他人比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词汇或者概念,所以我们往往会遵从他人对词语的理解。我们遵循他人对称呼语的理解,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交际语境。这样一来,同一言语社区的人通常拥有相似的概念意义,人们之间的交际也变得容易起来。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无法独立获得和感知他人的例子,我们需要借助他人才能获得与词语概念对应的例子。词语意义和概念的个体化,依赖于个体与他人在社会中的互动。交际双方通过互动,获得了称呼语对应的新例子以及相应的概念解释。这两股动力汇合成一个宏观的社会环境,概念和意义的个体化无法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概念意义的个体化依赖他人的活动[10],对词语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不能脱离社会事实。语言是社会现象[11],Burge所提倡的语义外在论对语言的社会属性做出了判断。从语义外在论视角看待称呼语,让我们能从更本质的角度看待称呼语的语用制约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邱小松.称呼语语义的语境制约[J].才智,2012,(12):149-150.

[3]Farkas,Katalin.whatisexternalism?[J].philosophicalStudies,2003,(112):187-208.

[4]Goldberg,Sanford.externalismandauthoritativeKnowledgeofContent:anewincompatibilistStrategy[J].philosophicalStudies100,2000:51-79.

[5]王华平.内容外在论与辩护内在论[J].世界哲学,2011,(3):102-119.

[6]Burge,tyler.whereinisLanguageSocial?[a].inmariaBaghramian(ed.),modernphilosophyofLanguage[C].washingtonD.C.Counterpoint,1999:325-347.

[7]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78.

[8]Baker,L.R..SocialexternalismandFirstpersonauthority[J].erkenn,2007,(67):287-300.

[9]刘春丽.“阿姨”在现代社会应用状况考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7-158.

[10]Burge,tyler&martinHahn&Bjrnt.Ramberg.Reflectionsandreplies:essaysonthephilosophyoftylerBurge[m].massachusettsinstitutetechnology,2003.

[1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StudyofthepragmaticConstraintsofaddressterms

intheperspectiveofSemanticexternaltheory

HanYanmei

(Schoolofenglisheducation,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006,China)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5

关键字:信托学术概念立法概念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信托”一词,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托概念可以得出不同的含义。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信托概念的界定必然有着不同;同时,由于信托制度具有极大的弹性,信托的设立方式极其多样,信托的应用领域极其宽广,使得信托产生了丰富的种类和样态,不同种类和样态的信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信托的本质,它们的概念很难统一;而且,由于出发点和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信托概念的表述也不可能没有差异。所以,关于信托的概念,无论是就立法的规定还是学者的表述来说,都是不相同的;在学术上存在不同的学说,在立法上存在不同的定义。

一、信托的学术概念

在学术上,关于信托概念的学说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上有三种,即“制度说”、“行为说”和“关系说”。

“制度说”认为,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法律制度,指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委托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制度。如有的学者称“信托一般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财产(称信托财产)转让给可以信赖的第三者(称受托人),让其按照自己的要求加以管理和运用,同时指定某人(受益人)享受该财产的利益这样一种制度。”(注①:赵秉志主编《香港法律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还有的学者称“信托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财产所有者出于某种特定目的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财产的一种法律制度。”(注②:王连洲、何宝玉、蔡概还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释义》,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另有学者表述的更为简单,“信托乃是一种代他人管理财产之制度。”(注③:潘秀菊著《信托法之实用权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5年版,第11页。)。上述学者关于信托概念的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关于信托核心含义的界定是一致的,即都认为信托是一种有关财产管理的法律制度。

“行为说”认为,信托是“基于信任而托付”,具体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受托人由其为受益人的利益进行管理和处分的法律行为。如有学者把信托表述为“信托主要在于以信任(confidence)为基础,它是当事人基于信任关系(fiduciaryrelationship),为追求相互间的经济上、社会上或其他目的的一种法律行为。”(注④:施天涛、余文然著《信托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6页)。显然,在“行为说”学者看来,信托的核心含义是一种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

“关系说”认为,信托是信托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具体说,信托是指受托人依照信托法的规定,按照委托人的意图,在为受益人的利益而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如有外国学者认为“信托是一种信任关系,基于这种信任关系,一人作为财产权的持有人在衡平法上义务的约束下为另一人持有或运用财产。”(注⑤:Georget.Bogert:trusts,westpublishingCo.,6thed.,1987,pl.);我国也有学者认为“信托,是一种基于信任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信托人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并委托其管理或处分,受托人享有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但有义务将信托利益交付给受益人。”(注⑥:张淳著《信托法原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0页。);我国还有学者对信托概念作了类似的表述,“信托是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于受托人,受托人依信托文件规定,为受益人或特定目的而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关系。”(注⑦:周小明著《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上述学者关于信托概念的定义是信托概念“关系说”的代表,其共同的特征在于,都认为信托是一种围绕信托财产的管理、处分和受益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关系。

以上有关信托概念的三种学说,各有侧重。“制度说”从财产管理制度的角度来阐释信托的概念,认为信托是一种有关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的法律制度:“行为说”从委托、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信托行为的角度出发,强调信托是一种委托、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行为:“关系说”则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解释信托,强调信托是围绕信托财产的移转、管理、处分和受益而在信托当事人间产生的特定法律关系。三种学说都从一定的角度,对信托的本质或特征作了某种程度的揭示和描述,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关系说”更能反映信托的本质。

事实上,信托是一种围绕信托财产的确定、移转、管理或处分、受益、监督、归属等行为而在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信托监察人(限于公益信托)、权利归属人之间产生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受信托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从本质含义上讲,信托应是一种法律关系。至于信托制度和信托法律行为,它们只是信托关系产生的法律依据和原因而已,把信托概念定位为信托制度或信托法律行为是不准确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托概念应表述为,信托是一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即指信托主体,包括信托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信托利害关系人(权利归属人、信托监察人),依照《信托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就如何对信托财产进行移转、管理、受益、归属以及如何对信托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监察所形成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简要地说,则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自己的合法财产转移或委托给受托人占有形成独立的信托财产,由受托人为了受益人的利益或公益目的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处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其中,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信托监察人和权利归属人是信托的主体;信托财产是信托的客体;信托主体围绕信托财产的确定、移转、管理或处分、受益、监督、归属等行为而形成的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是信托的内容。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信托也是如此,就信托的本质而言,把信托界定为一种法律关系,并未能反映出信托本质的全部,因此,人们有时也从“行为说”或“制度说”的角度来使用信托一词。

二、信托的立法概念

信托的立法概念是指立法者在信托法中对信托所下的定义,它是立法者设计信托制度的出发点,是整个信托制度的基石。研究信托的立法概念的意义在于找出英美法系信托制度和大陆法系信托制度在本质上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托制度。

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信托概念在立法上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大相径庭,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1、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概念

关于信托概念的含义,英美法系国家信托法没有明文规定,但这并不表明在英美信托法中没有信托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在他们的信托法中都规定有信托概念的内容,只不过比较而言,大陆信托法规定了明文的定义,而英美信托法规定得比较凌乱,没有形成明文的定义而已,从英美学者通过对信托法的研究而概括出的信托定义来看,英美法中的信托概念的本质含义还是相当明确的。而且,基于相同的法律历史传统,英美法系各国信托概念的本质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英美信托法下,具有代表性的信托定义有两种。一种定义强调受托人享有普通法上的权利,受益人享有衡平法上的权利。如edwardC.Halbach对信托的定义表述为,“信托是一种基于特定财产而发生的信任关系。其中,受托人就该项财产享有普通法上的产权,而为他人利益持有财产,该他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他或他们,作为受益人,享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注⑧:edwardC.Halbach,Jr.:trusts,HarcoutBareJoranovichLegalandprofessionalpublications,inc.1990,pl.)。另一种定义强调信托是一种衡平法上的义务。该定义来源于一本权威的教科书,并在Greenv.Russell(1959)中得到RomerLJ.的确认,同时,该定义和《美国信托法重述》第2条规定的信托定义也具有几乎相同的含义。它将信托定义为,“信托是一项衡平法义务,约束一个人(称为受托人)为了一些人(称为受益人,受托人可能是其中之一)的利益处理他所控制的财产(称为信托财产),任何受益人都可以强制实施这项义务。受托人的任何不当行为或疏忽未得到设立信托的文件条款或法律授权豁免的,均构成违反信托。”(注⑨:参见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上述两种定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英美信托法下信托的本质,从英美信托法中信托的本质来看,信托有两个基本的特征。首先,信托是衡平法上一种强制性义务,这种义务是衡平法赋予受托人的,它要求受托人在接受信托以后,必须忠实地按照信托文件和信托法的规定,为实现受益人的利益去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不得利用信托为自己谋取利益,不得疏忽地管理信托财产,不得有不当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相分离,被区分为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普通法所有权又称法定所有权,是指由普通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依照普通法的规定,委托人的财产在被交付信托以后就成为独立的信托财产,除信托文件中保留的部分权利以外,委托人不再享有信托财产普通法上的权利,不得干涉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行为;信托财产普通法上的所有权由受托人享有,对社会上的其他人(包括委托人和受益人在内)而言,受托人是以信托财产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因而其可以对信托财产进行占有、控制、管理和处分,也可以排除他人(包括委托人和受益人在内)对信托财产的侵害和干涉。平衡法上的所有权又称受益所有权,是指衡平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虽然归受托人所有,但依照衡平法的规定,信托财产的受益权即信托财产的受益所有权却不归受托人享有,而归受益人享有。受托人不得利用信托获得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所得的收益,在衡平法上,受托人有义务将这种收益转移归受益人所有,否则其就构成违反信托,依衡平法应承担相应责任。受益人作为信托财产衡平法上的所有者,有权强制受托人实施信托,有权要求受托人向其移交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所得的利益,并可以依法追究受益人违反信托的责任。

上述英美法下的信托定义,从英美信托本质的角度阐明了信托概念的基本含义,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说英美法系信托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但上述定义并没有反映英美法下信托概念含义的全部。事实上,由于英国和美国自身国情的个体差异,英国法和美国法在信托概念含义上也多多少少有些区别,这些区别在其他英国型法和美国型法中也同样存在。这种区别之一表现为,英、美信托概念中委托人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美国法下,强调委托人意志的重要性。比如美国存在一种特殊的信托,叫浪费信托,它是指为了防止受益人对财产的浪费,由委托人将财产作为信托基金交由受托人管理,再由受托人将信托基金及其收益作为生活费按期向受益人提供而形成的一种信托。在该信托中,委托人的意志相当重要,委托人可以严格禁止受益权的转让;也可以禁止受益人提前终止信托;还可以要求受益人不得就信托财产及其收益设定抵押。而在英国法下,浪费信托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信托中,受益人可以自由转让其受益权;而且,即便是在与浪费信托功能极为相似的保护信托中,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益人来说,他也可以提前终止收益权,委托人都不得干涉。这表明,在英国法下,委托人的意志并不象美国法下那样重要。

另外,由于英美法下信托本身存在种类和样态的丰富性,英美法下的信托有很多的种类之分,它们的含义都不尽相同,如宣言信托、推定信托、完成设立信托、未完成设立信托、表决权信托、离岸信托等等,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对英美法下信托下一个统一的概念,又是相当困难的。

2、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概念

大陆法系国家对待信托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国家对信托制度持否定态度,至今没有制定成文的信托法律,如法国和德国,在这些国家只存在一些有关信托的学说和判例;另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我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则对信托制度持肯定态度,并积极制定了各自的成文信托法。

由于在大陆法系国家传统的法律制度设计中并没有信托制度,即便是制定了成文信托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其信托制度也只是对英美法下信托制度进行移植和改造后的产物,对他们来说,信托只是一种“泊来品”而已。作为改造后的“泊来品”,大陆法下的信托制度必然和英美法下的“原装”信托制度有着诸多不同。二者对信托概念的不同规定,就是这些不同的一个体现。

首先,如前文所述,在英美法下,对信托概念并无明文的法律定义,其信托概念的含义是通过权威学者对信托法的研究而总结出来的或者是通过法院判例来确定的。和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在信托法中对信托概念规定了明文的定义。如《韩国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中的信托,是指以信托者(信托人)与信托接受者(受托人)间特别信任的关系为基础,信托人将特定的财产转移给受托人或经过其手续,请受托人为指定者(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和处理其财产的法律关系。《日本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实行财产转移或其他处分而使他人依一定目的管理或处分财产。“。我国台湾《信托法》第1条规定,”称信托者,谓委托人将财产权移转或为其他处分,使受托人依信托本旨,为受益人之利益或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之关系。“。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见,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法,都以专条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自的信托定义。

其次,从上述大陆法系国家信托法规定的信托定义来看,关于信托本质的描述,大陆信托法和英美信托法也是不同的。

在英美法下,强调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和受益所有权的区分,认为信托关系设立后,委托人不再享有对信托财产的法定权利,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即普通法上的所有权)由受托人享有,受益人则享有信托财产的受益所有权(即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同时强调信托是衡平法赋予受托人一种强制性义务,认为由于受益人是信托财产的受益所有权者,受托人必须依信托文件和信托法律的规定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以产生信托利益,并应将该信托利益交付给受益人,从而实现设立信托的目的,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在大陆法下,由于“一物一权”的物权观念根深蒂固,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区分成法定所有权和受益所有权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所以大陆法系国家信托法一般只规定委托人将财产移交给受托人,以形成信托财产,对信托财产归谁所有,则没有明确的强调。它们强调的倒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认为信托成立后,委托人就不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不再对信托财产享有所有权,不得在把信托财产作为非信托财产来支配;受托人也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充其量其只对信托财产享有名义上的所有权,其对信托财产只能依照信托文件和信托法的规定享有管理权和处分权,而不能象对固有财产那样享有受益权,而且受托人也不得将信托财产混入其固有财产;受益人对信托财产不享有管理和处分权而只享有受益权,而且这种受益权主要来源于信托文件的授权,性质上应属债权而非英美法下的所有权。可见,大陆法下,无论委托人、受托人还是受益人,都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也都不对信托财产享有所有权,这一点和英美法下强调信托财产由受托人和受益人分享所有权的机制是根本不同的。

在大陆法下,尽管受托人同样负有忠实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并向受益人交付信托利益的义务,但这种义务的性质不是英美法下的衡平法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来源于信托文件的规定,在性质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合同法上的债务,和英美法把它规定为一种衡平法上的强制性义务是有区别的。

总之,从大陆法系国家信托法的规定来看,大陆法下的信托概念和英美法下的信托概念是不同的。大陆法下的信托概念,在形式上一般都有明确的立法定义;在实质上一般都不指明信托财产的所有人,更强调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同时强调受益权的债权性质,认为受托人承担的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并向受益人移交信托利益的义务属于合同上的债务,而非衡平法上的强制义务。

从大陆各国信托法中的信托定义来分析,尽管大陆各国关于信托定义表述的方式不同,但在信托定义中都明确强调了信托的两个核心要点:

(1)、委托人将其财产转移或委托给受托人以形成信托财产。

信托是一种以信托财产为核心的法律关系,没有信托财产,就不可能有信托,而信托财产又来源于委托人的提供,是由委托人的合法财产转化而来的。所以委托人将其财产转移或委托给受托人以形成信托财产对信托来说是至观重要的,大陆法系各国在信托定义中对此点都作了明确的表述。如《韩国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中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将特定的财产转移给受托人或经过其手续……”。《日本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实行财产转移或其他处分……。”。我国台湾《信托法》第1条规定,“称信托者,谓委托人将财产权移转或为其他处分,……”。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

由上述可见,在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定义中,十分强调委托人将财产转移或委托给受托人的重要性,就此意义而言,信托可以说是一种财产转移制度。较之英美法系而言,大陆法系的信托法之所以非常重视委托人在信托关系中的地位,赋予委托人更多的权利,原因也正在于此。

(2)、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

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是大陆法系各国信托定义强调的另一个核心要点,在大陆法系各国信托的立法定义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韩国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中的信托,是指……,请受托人为指定者(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和处理其财产的法律关系。”《日本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而使他人为一定目的管理或处分财产。”。我国台湾《信托法》第1条规定,“称信托者,……使受托人依信托本旨,……,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之关系。”。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由受托人按照……,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从大陆法下的信托定义来分析,可以说,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是信托含义的核心。它是委托人设立信托的初衷,也是受益人实现受益权的途径和手段,没有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不可能发生增值,受益人就无从受益,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目的也就会落空。

应该说,在大陆法信托定义中,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既是受托人的权利,又是受托人的义务。在信托制度设计中,自受托人接受信托财产时起他就获得了一项重要权利,即对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这项权利排除了他人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的可能性,使受托人可以独占地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当然,从另一角度讲,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同时也是受托人的一个重要义务。可以说,自从受托人享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产生的那一刻起,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义务也就同时产生了。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无论是作为受托人的权利还是作为受托人的义务,对信托制度来说,都是同样的重要。如果不赋予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其就无权进行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如果只把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作为受托人的权利而不将其作为受托人的义务,受托人就可能会滥用这种权利,或者不去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这样,利用受托人管理财产以使受益人获益的信托初衷也就无法实现,信托制度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3、我国《信托法》中的信托定义。

我国属大陆法系,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我国《信托法》中明文规定了信托的定义。

依照《信托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信托的立法定义为“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从上述立法定义看,我国信托法下的信托有以下含义:

第一,信托的核心是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行为。

我国《信托法》,采用“行为说”的观点,从法律行为的角度出发,把信托的核心含义界定为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行为。具体来讲,这种法律行为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委托行为,二是管理和处分行为。

委托行为是指委托人为了使受托人能够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将自己的财产通过信托文件委托给受托人占有的行为。此行为主要通过信托契约或信托遗嘱来实施的,其实质是对受托人进行授权的行为,授权的内容为受托人占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委托行为是信托的基础,是管理和处分行为的前提,没有委托人的委托行为,信托是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委托人在进行委托行为的时候,其首先要确定需要委托受托人管理和处分的财产的范围和数额,其次要向受托人交付该财产,以形成信托财产,最后要确定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的权限和责任。委托行为一旦实施,其必然产生如下法律后果:被交付的委托人的财产转化为独立信托财产;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委托人对该信托财产不再享有管理和处分的权利;受托人享有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权,同时也承担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并向受益人移交信托收益的义务。

管理和处分行为是指受托人依照委托人的授权或信托法的规定,为了达到增值信托财产的目的而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管理和处分行为是信托设计的出发点,是信托的核心部分。信托的目的是对信托财产进行保值、增值以使受益人获得信托利益,这种信托目的只有通过受托人对信托财产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管理和处分才能实现。进行管理和处分行为不但是受托人的一种权利,也是受托人的一项义务。从权利的角度说,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享有排他的管理和处分权,任何人,包括委托人和受益人,对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都不得非法干涉;从义务的角度说,受托人必须依照信托文件及法律的规定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以使其保值、增值,否则,如因未尽管理和处分义务而致信托财产损失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我国《信托法》规定的信托定义中,委托人委托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行为是信托的核心,在信托关系中,绝大多数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围绕信托财产的委托、交付、管理和处分而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委托人委托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就不可能有信托关系。

第二,信托是基于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而产生的。

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信托关系来说也是如此。不过比较而言,作为信托产生基础的信任关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这种信任关系主要是委托人对受托人的单方信任而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这一点是由信托制度的特质决定的,在信托设计中,委托人将财产交付受托人的目的,是借助于受托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管理信托财产,以使信托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受益人的利益,如果受托人不值得委托人信任,委托人是不会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和处分的,否则,委托人的信托目的就难以实现。同时,在信托制度下,信托财产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委托人在将财产交付信托形成信托财产之后,其就对信托财产失去了直接占有和控制的权利;受益人尽管对信托财产有受益权,但其也无权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完全由受托人来占有、管理和处分。这样,如果受托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人,他就会利用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去为自己谋利,从而危害受益人的利益,使委托人的信托目的落空。所以只有委托人对受托人产生了信任,委托人才会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和处分,否则委托人是不会把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的。

因此,在信托中,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是极其重要的,其是信托产生的基础。

第三,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在信托体制下,由于信托财产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决定信托财产不归委托人所有,也不归受益人所有,这样,受托人就不可能以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名义来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

尽管信托财产因其具有的高度独立性也不归受托人所有,受托人也无权将信托财产归为其固有财产,但依照信托文件和信托法律的规定,受托人是唯一对信托财产享有管理权和处分权的人,其在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时候是以自己的名义来进行的。在与受托人就信托财产进行交易的第三人看来,受托人是信托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和交易行为的唯一当事人,他只能对受托人享有权利和向受托人承担义务,而不能直接向委托人或受益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此时,受托人也完全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就信托财产进行交易的,这是信托的一个重大特征,也是信托和委托()根本不同的地方。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时候,对他人而言,受托人的身份基本上相当于信托财产所有人(当然,我国《信托法》并不承认受托人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他完全有权以所有人的地位来占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对其占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否则即构成对他的侵权。

第四,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要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

由于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它并不是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所以受托人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换句话说,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进行。

尽管信托关系形成后委托人对信托财产不再享有所有权,受托人也不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但由于委托人毕竟是信托财产的原始所有者,是信托财产的捐赠者,没有他就不可能有信托财产。同时,委托人之所以愿意将财产交付信托,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即通过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达到财产增殖以实现受益人的利益。如果受托人不按照委托人的意愿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委托人就不会把其财产交由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关系就难以产生。所以受托人在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时候必须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在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上,如果受托人的意愿和委托人的意愿发生冲突,必须执行委托人的意愿。

当然,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必须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并不意味着委托人可以任意干涉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受托人据以遵照的委托人意愿必须是在信托成立的时候就已形成的意愿,这些意愿包含在信托契约或信托遗嘱等信托文件之中,主要体现为信托目的以及委托人对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一些具体要求上。信托形成后,对委托人在执行信托的过程中非法强加给受托人的意愿,受托人是无义务遵守的。

第五,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托目的。

信托目的是指委托人希望通过信托所要达到的目的。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在私益信托中是为了使受益人受益,以实现受益人的受益权;在公益信托中是为了实现特定公益目的。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要紧紧围绕信托目的进行。为了实现信托目的,一方面,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时候必须尽职尽责,努力使信托财产获得最大增值效果;另一方面,受托人必须忠诚地将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收益交付与受益人或用于特定公益用途。

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要围绕信托目的进行,不但是委托人的主观愿望,也是受益人实现受益权的客观要求,受托人能否做到此点,直接关系到受益人受益权的实现。所以,当受托人的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背离信托目的的时候,受益人有权要求其改正;如果受托人的行为造成受益人的损失,受益人可以要求受托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周小明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信托法学》,周玉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信托法》,施天涛、余文然著,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4、《信托法之实用权益》,潘秀菊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5年版。

5、《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何宝玉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信托法原论》,张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6

[关键词]本体供应链管理聚类本体

一、供应链管理及其特点

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交易模式,如B2B和B2C,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颖而富有创造力的商业合作关系,如供应链和虚拟企业网络。

供应链(SupplyChain)是关于协作信息、原材料流、工厂运做及物流的管理。它能以最小的资源利用成本,灵活而敏捷地应对顾客需要的变化。供应链存在的基础是不同的、独立的业务实体间的同步,也就是供应链成员内部以及成员间的协调。供应链成员需要本着合作的精神进行谈判和妥协,目的是寻求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最优。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对不相关系统及其部件组成的复杂网络进行管理的艺术和科学,包括确定供应链目标,制定相关战略、战术,以及对其实施的有效、高效控制。

对整个供应链而言,决策是在一种分布式环境下进行的。供应链管理会把整个供应链的共同策略强加给供应链的各个成员,而每个成员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尽管都独立于共同的目标和策略,在实施时却需要同整个供应链的目标策略相一致。供应链是一个复合分布式系统,供应链可以建模成为一个智能(intelligentagent)系统,这些为同一最终目标而合作。

一个基本的供应链包括来源(Source)、生产(make)、运输(Delivery)三个业务流程。生产部门根据顾客的需求从供应商购买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通过运输配送到不同销售点以满足顾客需求,基本的供应链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框架

供应链管理是创建设置供应链,确定供应链的测度指标,找到供应链中的弱点,通过协同工作获得最佳效果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制定管理所有资源(原材料、服务)、平衡累积需求和供给的策略,包括五个步骤:规划(plan)、来源(Source)、产品和材料(product&material)、传递(Delivery)、返还(Return)。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各环节中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其管理的复杂性在于,其一需要同时考虑不同的目标;其二在于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细小的修改都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

本体是对共享概念化的正式、清晰的说明,它可以看作特定领域知识的语义本源。利用本体可以实同特定领域中不同主体间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如果在供应链管理中采用一个标准的本体集,这将有利用于增强不同供应链管理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二、本体与供应链管理

本体也可以看作某领域公认的概念集,通过本体可以使领域知识结构更加明确,有助于不同的人(或)对信息语义理解的一致性。按照本体的应用规模和级别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域本体(domainontology)、任务本体(taskontology)、元本体(meta-ontology)、知识表示本体(knowledgerepresentationontology)。Gruber提出了本体开发时需要遵循的标准,清晰(clarity)、一致(coherence)、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最小编码偏差(minimalencodingbias)、最小本体承诺(minimalontologicalcommitment)。本体是某领域内重要概念的简单等级结构描述,并辅以对每一概念的详细描述。本体包括一系列概念,例如类(class)、子类(subclass)、类结构(classhierarchy)、实例(instance)、槽(slot)、值(value)、默认值(defaultvalue)、面(facet)、类型(type)、势(cardinality)、继承(inheritance)、变量(variable)、关系(relation)等。

本体技术是语义网的基础,目前较多采用的开发语言是DamL+oiL,其他的开发描述语言还包括,XoL(XmL-BasedontologyexchangeLanguage)、SHoe(SimpleHtmLontologyextension)、omL(ontologymarkupLanguage)、oiL(ontologyinterchangeLanguage)。本体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知识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

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看作一个分布式信息系统,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异质性问题,也就是系统结构和设备异构和系统间缺乏统一的语义理解(即本体)。造成这种语义异构的原因就在于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系统没有共同的本体。具体表现为:不同系统使用多种术语表示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在不同系统中表达不同的含义,各系统使用不同的结构表示相同的信息,各系统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关联,但由于各系统分布自治,这种隐含的联系不能显性化。

解决信息异构的方式有两种,即结构方法和语义方法。结构方法的扩展性差、而且不提供语义级的检索,以本体作为语义层集成手段的语义方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实现比较复杂、因为涉及本体的建立。作为供应链中结点的不同企业间(即整条供应链内部)存在着信息系统的差异,即使同一企业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信息的不一致性。尽管eDi和受控词汇(CV,ControlledVocabular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有其自身不足。eDi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甚至重构业务流程以适应eDi的要求,提高了现有运作成本。通过本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问题。

三、本体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需要供应链中不同的环节中的资源或间互操作,通过本体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间的互操作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不同的往往是独立开发的,间采用的是不同的通信语言和术语。独立开发的的互操作能力主要依赖于彼此间的理解能力。本体是共享的概念化的正式的清晰的表述。概念化就是指对一些现象的抽象,也就这个现象相关的概念、概念的含义及利用这些概念的限制,也就是说本体应该是可以机读的,这样本体就为互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术语提供了正式、明确的说明。

不同对其所处的环境的理解不同,其目标和能力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个供应链管理来说,为完成供应链的目标它们之间要能够进行互操作。这种互操作是不同基于共同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结果,是以间对不同之处妥协为基础的。通过本体合并(merging)可以实现这一要求,本体合并也就是建立一个包含不同版本本体的本体,这些本体内容之间有相似或交叉的部分。

解决互操作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元层次方法(metalevelapproach),指从元属性层次来描述本体。元属性指可变性、可变频率、逆可变性、事件可变性、模式、原型化、例外、继承、继承与差别,元属性包括各种语义信息,目的是表征在概念描述中的不同属。元属性对概念语义的精确说明以及本体分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元属性描述方法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对概念属性的可变化的描述,来清晰地表达随时间变化的属。此外,这种方法还能表示类成员机制,因为每个属性都关联一个定性的量词(qualitativequantifier)以表达子类继承了多少属性。这种模型不仅表达概念的原型属性,而且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属性。通过这种清晰的描述我们不仅可以很好地理解一般域,而且还能理解概念在描述具体域时的作用。

供应链本体应该为供应链管理中不同主体提供标准的交流方式,使供应链软件开发商能基于一致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软件开发,供应链本体可以为作一个基础本体用于更具体的本体的构建。

在进行供应链本体开发时,首先要通过供应链相关文献获取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信息并建立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精确定义。之后,从获取到的知识中抽取出供应链管理的不同概念,只有最相关的并一致认可的概念才能抽取出来。抽取后的概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组,而且不同概念间的关系也应该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抽取不同概念的详细属性,最后利用本体开发工具构建出本体。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图2供应链本体的开发过程

根据供应链的定义和特点及供应链管理本体开发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元层次方法创建企业本体。本体可以看来具有一定逻辑规则集的图,即o=(G,R)。图可以表达供应链运行过程的等级结构顺序,这也可以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多系统相对应。图是由节点V和边e组成的,即G=(V,e)。其中节点代表概念名称,而边代表概念间的关系。关系或其所表态的语义可以是元属性中定义任何概念或关系,如类o、子类o等。对于供应链本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节点的,内部评价以及节点间的多元交流与谈判。根据供应链流程,可以做出供应链管理本体的元图,如图3所示。

图3供应链管理本体元图

供应链本体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应该有以下特点:

1.易变性,即概念属性变化的可靠性;

2.易变频率,即在概念描述中属性变化的频度;

3.事件易变性,即属性变化的原因;

4.模态,表示命题真假的方式。

考虑到上述特点,所以在构建供应链本体时可采用聚类本体。采用聚类本体的基础是不同类及其资源概念间存在着相似之处。表示类及其资源模型的本体是一致的,没有冗余且经过结构化处理的。在聚类本体中的每一个本体都通过属性和关系来描述概念,而且等级结构中的层次结构也利于不同间信息的传递,所以聚类本体的等级结构可以使供应链管理中不同的异质本体共存,并通过本体间联系来实现间的互操作。

四、本体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开发供应链本体时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选择哪一种开发语言。不同的开发语言有其自身的应用特点。供应链管理中需要不同的间进行谈判与协商,也就是要在共同语义理解的基础上各要具体一定的能力,所在本体开发时需要优先选择能够描述规则并进行推理的语言,如oiL和DamL+oiL。

本体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时,必须注意本体的演化问题。在聚类等级结构的本体中继承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本体可以重用并扩展为另外一个本体,当被重用的本体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在它基础上派生出别的本体的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中本体之间的变化是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实时同步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如果一个供应链系统中相互信赖的本体越多,则系统中本体演化的复杂性就越高。本体的演化是一个分散的协作过程,供应链管理中相互依赖的本体在物理上的分布必须考虑,本体的深化需要追踪每个本体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变化。

参考文献:

[1]alexanderV.Smirnov,CharuChandra.ontology-BasedKnowledgemanagementforCo-operativeSupplyChainConfiguration[eB/oL].[2007-04-06]省略

[2]Frankovi,B.,Budinská,i.,Dang,t.tung.ontologicalframeworkforsupplychainmodelingandmanagement[eB/oL].[2007-04-06]bmf.hu/conferences/Sami2003/BUDinSKa.pdf

[3]aliahmad,mansoorehmollaghasemi,LuisRabelo.ontologiesforSupplyChainmanagement[eB/oL].[2007-04-20]www2.isye.gatech.edu/people/faculty/Leon_mcGinnis/8851/Sources/ontology/ontologies.pdf

[4]李勇:关于本体整合的研究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5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7

一、公允价值――内涵与价值相关性文献回顾

(一)公允价值内涵研究财务报告研究通常表达为信息观与计量观(Beaver,1998)。在信息观下,投资者会根据信息披露进行决策;在计量观下,资产或负债的计量方法会影响到投资者决策,因此应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信息观和计量观共同为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公允价值研究属于计量观,学术界基本认同公允价值计量是潮流所趋,但其概念应用仍存在难题。公允价值计量将未来估计包含于当期财务报表中,有利于提供经济决策有用性信息,与财务报告目标一致,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十分关注公允价值会计(Barth,2006)。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1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分别给出了公允价值的权威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B);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FaSB)。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持一致。葛家澍(2007)比较了两大权威机构的定义后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乃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公允价值得以全面应用,则财务会计将有可能反映企业的价值(或其近似值)。在应用上,多数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常勋,2004;谢诗芬,2004;葛家澍,2006等),实务中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管理层只要提供充分理由和证据便可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公允价值可能存在多种表现形式。陆建桥(2005)认为,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尚缺乏具体应用指南以指导公允价值计量,其中,尤其是对于公允价值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明确。基于以上公允价值内涵总结,与其说公允价值是计量属性,不如说公允价值是各种计量属性试图最终达到的理想目标(刘浩、孙铮,2008)。

(二)价值相关性研究如果资本市场对某项会计信息的披露作了显著反应,一般认为该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该类研究称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决策意义重大,从而成为资本市场环境下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范畴之一。价值相关性研究集中于投资者决策,与准则制定目的一致(Barth,2007),因此大量公允价值的研究基于价值相关性视角。相关性与可靠性是准则制定者评估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标准,国际上,Barth、Beaver和Landsman等人引领了该领域的研究。学者们基本认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损害可靠性(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6;easton、eddey和Hanris1993;Barth和Clinchl998;以及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等)。而公允价值计量并非完全不具有可靠性,如Barth、Landsman和Rendleman(1998)的研究发现采用估值技术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市场价值之间差异并不大,但两者的波动却有显著差异,债券估值与估计顺序之间高度相关,而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则发现了有形资产重估价值与公司未来的业绩变动联系紧密的证据,该研究表明公允价值计量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靠性。近期的系列研究表明,管理层的意图影响到了资产重估的可靠性(cotter和Richardson,2002;Dietrich、Harris和muller2001;muHer和Riedl2002;Danboh和Rees,2008等),公司治理因素也影响到公允价值的可靠性(aboody、Barth和Kasznik,2006;Barth、Hodder和Stubben,2006等)。在我国,政治导向与政府行为一直是中国会计研究的主要特征(汤云为、薛云奎,1998),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反映了这一制度背景。

时间维度上,1992年启动的与国际接轨的一轮会计改革强调受托责任,重视历史成本计量和利润表因素。虽然1999年的具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但时间很短。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a股和B股、a股和H股的会计盈余差异比较方面(李树华,1997;Chen,Gul和Su,1999;李东平,1999;蒋义宏,2002;李晓强,2004;邓传洲,2005等)。也有文献研究了a股市场上的价值相关陛问题,如陆宇峰(1999)和王跃堂、周雪和张莉(2005)的研究证据表明,在我国,尽管历史成本计量符合可靠性要求,但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周忠会和罗世全(2000)指出,财务会计目标在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在计量上要求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2001年启动的一轮会计改革强调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2006年新准则体系),历史成本计量居于优先地位,公允价值适用范围虽受到限制,但以概念框架的形式确立了其地位。囿于时间和数据因素,学术界尚未大量开展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谢荣、赵春光和宋德亮(2007)的研究发现投资者逐步认识到公允价值能够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并在投资决策中加以运用;张烨,胡倩(2007)研究香港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效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价格和市场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杨善林、杨模荣和姚禄仕(2006)找到了权分置改革对业绩较差公司股票价格的偏离程度有修正作用的证据。

二、公允价值概念――方法论视角

(一)价值概念的思考作为思维形式,概念是一种主观认识,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主观认识,必须借助于媒介观察这种认识。价值正是人们定义的一种概念,它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体现。《新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北京第1版)中,价值有两个涵义:政治经济学中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生产者的社会必要劳动;通常指用途或重要性;第一种解释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第二种解释属于一般范畴。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高低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短计量,还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体现商品的价值。而在一般范畴上,实体的用途或重要性通过媒介衡量。美国兰登书屋韦氏词典中(第三版,1998年)对于价值的一个解释是通过货币、商品和劳务来体现等价(equivalent-nmoney,goodsorservices)。实体的价值作为虚的概念,必须通过交换或一定的计量方法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其价值,而无法通过自身体现其价值。会计上,用货币计量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计量价值时,或者是通过直接的市场交换,或者通过一定的估值技术。市场交换需要另外一个实体来体现价值,而采用估值

技术是利用估值模型的参数组合来表示价值。例如,公司价值在财务学中一般采用股利贴现模型,用未来现金股利的折现值来表示公司价值;在会计学中,则用Fehhom和ohlson(1995)模型,该模型将公司价值转换为公司账面值与超额回报的贴现值之和。

(二)公允价值概念再思考从计量角度而言,资产或负债是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折现值,因此将对未来的估计包含在今天的财务报表中具有理论依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会计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重视历史成本计量,同时配以信息披露,披露无法通过计量而进入财务报表的信息,以解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目标。在有效市场理论指导下,会计目标逐渐转向决策有用性,信息观成为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观点。在信息观的指导下,Barth(2006)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决策有用性,当期财务报表包含未来估计有利于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因此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是面向市场、以假想交易为对象的一种估计价格(葛家澍,2007),公允价值自身的特点使得公允价值的表现方式存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二层次,不存在活跃市场,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第三层次,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采取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从上述三个层次来看,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只要管理层提供足够理由和证据就可以根据交易目的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使得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既可表现为历史成本,又可以是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或现值。概念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复合型计量属性,作为一种虚构概念,必须通过交换或计量合法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其价值。

三、公允价值概念应用条件――权利对等与信息对称

(一)iaSB和FaSB关于公允价值概念的比较比较iaSB和FaSB的定义,1aSB为公允价值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但公允这一概念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应用的误区。在FaSB的概念中,“市场参与者”包含了“熟悉情况的当事人”,也包含那些不熟悉情况的当事人,“有序交易”则有多次交易的含义,从概念的应用上看,iaSB的公允价值概念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二)公允价值概念的应用条件公允价值不是从某种量化方法出发,而是从产生计量结果的交易状态出发,通过保证交易的公平性来确保计量结果的合理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实质上是对经济资源背后权利的定价,通过价格体现的公允价值天然地和权利定价联系在一起。iaSB和FaSB的定义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都需要两个条件,其一为交易双方权利的平等,其二为交易双方信息的对称。以iaSB的定义为例,“熟悉情况”指当事人掌握的信息对称,“自愿”是建立在双方权利对等的前提下。FaSB则以“市场参与者”与“有序交易”确定了交易双方权利对等和信息对称两个条件。可以利用矩阵表示信息与权利的四种组合,公允价值是在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下的一个假想价格,而且这种价格有三种方式体现(存在活跃市场、不存在活跃市场有类似交易,不存在活跃市场无类似交易),管理层可以根据合同约束选择效用最大化的计量方式。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8

一、分层剖析法

对于一些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教师对概念划分为几个层次,分步讲解,达到化整为零,逐个突破,使学生由浅入深,分层“消化”,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看似难懂的概念。

例如,我在讲解“国家职能”这一概念时,将其分成活动的主体、对象、方式、目的、范围五个层次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国家职能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对象是社会,方式是有组织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利益,范围有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之分,从而得出了国家职能的准确概念。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学生对国家职能这一概念就有了清楚、完整、正确的理解。

二、比较讲解法

比较讲解法就是把两个相近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如我在讲“债券”和“股票”这对概念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债券?什么是股票?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而不同点是其性质、受益权和偿还方法的不同。最后列表展示出股票与债券的异同点:(如表格)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额资产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设问串联法

有的概念定语较多,句子很长,学生难以完整地理解、表达和掌握。对于这些概念,我根据其内在包含的要点先设几个小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串联起来,学生就容易掌握了,并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我在讲解“公司”这一概念时,就先设计这样四个问题:(1)公司的性质是什么?(2)设立有何目的?(3)设立是否是随意的?(4)公司是怎样组成的?然后通过分析,再把这四个问题串联起来,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四、图示说明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图示来讲解概念。例如,我在讲“商品”这一概念时,先分析物品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外延比较广;再分析劳动产品,即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物品,它的外延范围比物品小;再分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如图2所示: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商品”这一概念,学生对商品这个概念理解得就比较透彻,清楚、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纠错导正法

此法是在关键性地方或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地方,教师有意识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修正讲解,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教“政治”这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政治?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作答,此时不允许看书和讨论。结果回答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回答“政治就是搞行政事务”,有的认为“政治就是权势之争”,还有的说“政治就是斗争”等等,这些回答都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政治,是不科学的。笔者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纠正,举例说明上述观点为什么不对,引导学生得出“政治”的科学含义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阶级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这种方法使学生在错误见解的“自我反省”中掌握概念的正确含义,加深认识和巩固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要素分析法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9

关键词:乙醇氧化;催化剂;有机氧化反应;实验改进;概念建构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65C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乙醇氧化制乙醛是中学化学教材必做的实验,教材中利用该实验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1]。对于该实验中学一线教师以及一些专家进行了改进,主要有(1)用Cuo代替空气中的氧气做氧化剂[2~5];(2)铜直接加热后反应[6~9];(3)铜与乙醇混合加热反应[10~13];(4)改进检验乙醛方法[14~17];(5)系统改进[18]。用氧气代替空气,并将氧气通入加热的乙醇中,混合气体通入加热的铜丝,用新制Cu(oH)2溶液代替银氨溶液进行乙醛的收集,制备完成后再加热新制的Cu(oH)2溶液,用于检验生成的产物是乙醛。以上改进对教师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知识。我们还发现若把该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能为催化剂、有机氧化反应概念的建构提供实证支持,进一步扩大了实验的教学功能。

催化剂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化学学习的核心知R,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多次出现,其主要观点有:(1)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催化剂改变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状态。对于这些观点教材中仅凭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o2的实验来进行概念建构,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对于催化剂概念、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路径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观念没有相应的实验事实做支持,仅仅在过渡态理论中有一个简单的模型阐述,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概念的建立,因此直接导致学生对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错误理解,特别对于最新研究的生物催化剂“酶”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的观念更是缺乏了解[19]。

氧化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定义为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在高中无机化学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定义为失去电子的反应或者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的概念定义为物质得氧失氢的反应。在前两个定义中有相关的化学实验做支撑,学生能很好地建构氧化反应的概念,但对于有机化学中物质得氧失氢的定义没有相关的实验模型,造成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偏差。

不少参考文献中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主要关注乙醇可以被氧化生成乙醛的事实,从各个方面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但对于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的观念以及物质失氢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观念建构的实验改进并没有涉及。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进行改进,将氧气和乙醇蒸气交替地通过催化剂,使催化剂(铜)变黑、变亮的实验现象交替出现,为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观念的建构提供实验支持;随后向催化剂(铜)通入乙醇蒸气,为有机氧化反应概念的建构提供实证支持;此外将制备和检验同时进行,节省了实验时间,有利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改进方法

1.1实验装置图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图,见图1。

1.2实验仪器和药品

无水乙醇、铜丝、agno3、氨水、无水CuSo4、mno2、碱石灰、干燥管、试管、烧杯、铁架台、硬质玻璃管、软胶管、酒精灯、秒表

1.3实验方法

1.3.1基于催化剂概念建构的实验改进

1.3.1.1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见图1。

(2)在a的试管中加入5mL无水乙醇,并置于60℃的热水浴中;B的小试管中加入0.5gmno2,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mL10%的H2o2溶液,B的干燥管中装满碱石灰;C的试管中加入绕成螺旋状的铜丝5g,C的干燥管中装满无水CuSo4粉末;在D的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银氨溶液5mL,置于水浴中并酒精灯加热。

(3)打开B处的分液漏斗活塞,控制H2o2的滴速让其逐滴滴入试管中,产生连续不断的气泡。打开B的开关,关闭a的左侧开关并点燃C处的酒精灯加热,直到铜丝完全变黑;然后关闭B的开关、打开a右侧开关、关闭a上部的开关,继续加热到铜丝变亮。继续重复前两次的步骤反应3min。

1.3.1.2实验现象

当o2通过铜丝时,铜丝变黑,停止通o2,改通乙醇蒸气时,铜丝变亮;此现象反复进行至3min时,D处试管的中上部有光亮的银镜出现。C处的干燥管内的无水CuSo4变蓝。

1.3.2基于氧化反应概念建构的实验改进

1.3.2.1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步骤

(1)将图1装置中的D部分换成如下的装置(见图2),前面装置不变。

(2)重复1.3.1.1(2)的方法。

(3)将a产生的乙醇蒸气直接通入C,点燃C处的酒精灯加热,并用小试管在D装置的出口处收集排出的气体,检验。

1.3.2.2实验现象

将乙醇的蒸气通入铜丝时,能观察到铜丝持续保持亮红色,具支试管的中上部出现银镜,同时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待冷却后移近火焰能听到爆鸣声,表明有氢气生成。C中的无水CuSo4粉末的颜色未发生改变。

2实验及教学运用探讨

(1)本实验装置简单易于搭建,同时将制备和物质检验实验合二为一,节省了实验时间,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演示以及学生的分组实验。

(4)该改进实验中乙醛通过银镜反应来进行检验,如果溶液扰动过大生成的银不利于在试管壁上聚集,因此在通气的时候不宜过快,以致银镜在试管的底部难以形成。在酒精灯加热时C处的催化剂温度需保持在300℃左右。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8.

[2]何家忠.乙醇氧化制乙醛的实验改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3):113~114.

[3]肖锡均.乙醇氧化制乙醛的探讨[J].江苏教育,1987,(3):45.

[4]秦自云.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1988,(1):22.

[5][14]韦艳月.乙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2011,(4):44~45.

[6][15]左宏柱.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的实验[J].化学教学,1985,(1):22~23.

[7]李周平,张乐伟.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改进[J].化学教育,2009,(11):71.

[8]凌云清.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的改进[J].教学仪器与实验,1990,(1):27.

[9]朱国英.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的改进[J].教学仪器与实验,1986,2(4):40.

[10]李玉萍.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的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6,(2):34.

[11]孙克福.乙醇氧化制乙醛的方法之一[J].化学教育,1985,(1):34~35.

[12]李寿.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1992,(2):21~22.

[13]詹晓渊.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装置的改进[J].化学教育,1996,(9):34.

[16]赵立国,齐俊林.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实验的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111.

[17]胡崇安,丁伟.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1,(12):71~79.

交通管理的概念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策略

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有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通过价格战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从而保证自己企业的产品能够获得一个好的销售量。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无法在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控制。所以说很多企业就开始建立他们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设计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全国推送,从而降低自己在产品运输方面的成本。

一、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目前我们国家在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定义方面主要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狭义概念,狭义概念讲的就是企业在对产品进行采购以及运输,从而保证物流管理能够做得更好,帮助企业运输更多的产品和营销更多的品牌产品。第二个概念就是广义概念,在广义概念方面指的就是企业对产品的回收和利用环节。企业通过采用物流管理这一个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把各种物流理念结合在一起,降低自己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帮助这些产品更好的对外输出。所以说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时就应该把这些产品销往离公司总部很近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产品运输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基础条件缺乏

如果企业想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那么这些企业就要对内部进行改革,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现实的情况制定出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从事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推广,然而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场地建设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他们没有制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来帮助企业进行物流场地的建设,这就会导致企业不能够很好的通过物流工程来进行产品的搬运和运输,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大大增加。第二个问题就是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没有太多的物流管理人才。因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对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而我们国家很多高校没有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这就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和落实。第三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也不是很好,导致企业不能够对产品的运营和输送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管理。

(二)目前很多企业物流管理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有待提高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观念上面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不能够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改善。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明白物流系统对于企业的影响,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人才和先进的观念进行物流系统的改善。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在管理理念上面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落后观念,那个时候的管理观念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利用现代的物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导致很多企业不能够对他们的物资进行合理的调配,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企业的内部产品大大增多,造成积压现象。这种现象最终会使得企业的效益大大降低成本大大提高,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三)企业物流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目前我们国家的信息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利用这些互联网信息和技术进行物流方面的管理。然而我们国家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方法,这样的管理方法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增加了他们的产品运输成本。但是有一些思想观念比较先进的企业,他们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来促进他们物流系统的应用,使得他们的物流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信息共享;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在内部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他们也不能够对有效地信息进行收集,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导致企业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使得企业的物流效益大大降低。所以说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应该加强自己的物流信息技术建设,使得信息共享程度增加,而且还要保证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加强信息化的管理

我们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不能够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都知道,通过信息化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可靠,让物流管理系统更好的去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通过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降低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企业之间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

(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效率比较低,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使得他们的产品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所以说企业应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我们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支持和投资,让更多的企业树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理念,让他们能够采用最科学的方法,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设计。而且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对企业产品的生产以及物流运输方面的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让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去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寿亮.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黄由衡.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