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2:51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1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根据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经济困难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也会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本校的认定方案,并依此认定贫困学生的身份。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基本模式是“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如符合条件,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附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在认定过程中,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根据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交由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认定申请人为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不全面或人为因素等影响,时常出现假冒经济困难学生的现象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面临的难题

(一)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健全,“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1]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做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因此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实际操作时,因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受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把关不严造成了虚假的“困难证明”材料,使得一些非经济困难学生混进了申请资助的队伍。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证明”的学生,被划为非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资助。

(二)认定标准模糊,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

目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调查学生家庭收入是否等于或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这个标准具有地属性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又具有动态性,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此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很大的争议。有的班级通过对递交贫困申请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和排名,按学校给予的名额确定贫困生。这样做虽然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容易导致一些平均生活水平较高的班级为了避免名额浪费,默许一些家庭经济状况稍差的同学成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这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说服力不强,容易引发同学的不满,甚至导致同学关系的紧张。有的班级为了省时省力,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利益,甚至实行“轮流享受”或者“平均主义”,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质是在综合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困难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必须全面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采集哪些信息,借助什么途径和方式采集,如何制定比较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普遍感到困惑的难题。高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已形成一套相应的做法,但在认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相应的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优化与重构

(一)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机制。

生源地认定应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我建议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前到高中阶段,也便于民政部门、学校实地走访查证。但实践表明,生源地认定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保障,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定期开展检查,严厉惩罚造假的当事人,将造假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规范认证,提高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二)建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调研,设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更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量化指标包括:1.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高校、生源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及两者之间对比关系的指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理想边际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2.反映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支出、家庭资产总值、家庭负债总额等家庭情况的指标,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性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是否拥有电脑等高档数码产品,穿衣饮食是否节俭,娱乐消费水平如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德育等级,等等。

(三)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内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减,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至少每学年对经济困难学生重新申报、全面认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该生的贫困层次,包括升高档次、降低档次及撤档三个方面,对于家庭经济情况明显好转的学生应该及时将其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撤档。首先,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要定期了解,特别要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进行跟踪。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其家中情况。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的民政部门进行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及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而且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心理约束力,引导学生讲诚信,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3]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相关制度。

高校应尽快制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个人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的认定程序。1.建立评选、审批、监督三权分离制度,即班级与学院具有评选权、学校相关部门具有审批权、师生具有监督权,并保持“三权分离”。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归口管理部门,强化职责,提高监控和约束力,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公示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公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如公布受资助学生名单、性别、所在院系班级,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不公布,从而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做到评选透明化,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二是在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就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将弄虚作假行为记入个人档案。

(五)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观念。

从传统的只注重“物质资助”向“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转变,并重拓展。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压力,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刻苦学习,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转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

实现从“无偿式资助”向“回报式资助”的拓展。“回报式资助”就是受资助的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义务家教、社区劳动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回报式资助”,一方面可使那些假经济困难学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自动退出,从而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动认定。另一方面“回报式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或履行一定的义务换来的,可以缓解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的力度。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途径,高校要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积极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监督的工作中。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减少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昕.实施“双线资助”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70.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2

一、学校研究明确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适用对象

适用于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按照文件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二、确立认定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班级评议小组的组长深入家庭调查,班级推荐,年级认定,最后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三、成立学校认定工作机构

(一)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二)家庭困难班级评议小组。

各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评议小组,负责认定本班经济困难学生的民主评议工作。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由班级民族选举产生(申请者除外),学生代表一般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在本班级范围内进行公示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年级认定工作组。

学校成立以包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年级认定工作组,负责对本年级各班推荐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年级层面的认定工作。

(四)学校认定工作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副主任,班主任代表为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认定工作组,负责学校层面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四、统一确立认定标准

各班级在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员组成、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平均消费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确立了以下认定的基本条件:

(一)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

(二)单亲或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又无固定经济来源且亲友无资助能力者;

(三)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五保户、特困户,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

(四)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

(五)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者;

(六)经济条件差,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

(七)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各班可根据上述基本条件,将认定标准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个档次。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没有列入贫困生范围:

(1)拥有或使用高档通讯工具;

(2)购买高档娱乐电器、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

(3)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

(4)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5)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者

(6)有其他重大违纪的同学。

五、严格认定程序,确保工作实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严格按照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一)学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年级认定工作组、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二)向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如实填写《淄博市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村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需重新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认真组织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3

一、帮困助学对象

(一)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区县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市城乡低保家庭学生。

(二)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区县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市城乡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具体包括:1、为国牺牲,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的子女;2、父母双亡,且指定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3、父母一方患大病重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4、父母一方为重度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5、经济困难的丧偶单亲家庭学生。

对经济困难的界定,按本市民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确认。

(三)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就读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二、帮困助学内容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免杂费;

2、免书本费;

3、补助生活费。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

2、发放助学金。

三、减免补助标准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免杂费、书本费,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转制学校比照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

2、补助生活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10元(一年按9个月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根据实际困难程度,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酌情减免杂费。

2、根据实际困难程度,发放学生助学金,具体为:

小学:甲等每生每月120元;

乙等每生每月90元;

丙等每生每月60元;

中学:甲等每生每月170元;

乙等每生每月140元;

丙等每生每月110元。

四、运作方式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申请免杂费、书本费及补助生活费的学生(或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义务教育阶段帮困助学申请表》,经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审核确认后,对符合条件者发放相应的帮困助学券(以下简称“助学券”)。申请手续每学期办理一次。

2、学生到校注册报到时,将助学券交给学校。学校按市教委有关收费标准,办理相应的免费手续。

3、学校核对助学券、加盖图章、登记造册后,与区县教育局结算。助学券一学期结算一次。

4、助学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和兑换现金。

5、享受助学券的困难学生,同时享受生活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杂费减免申请表》,由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经学校领导批准后予以减免。

2、发放助学金。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学生助学金申请表》,详细说明家庭收入及困难情况,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按月发放。每学期评定一次,开学时办理申请手续。

五、资金渠道

(一)按照“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原则,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落实帮困助学经费。各区县教育事业费部门预算中,要另增列本市城乡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两免一补”的专项经费项目。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4

关键词:中国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48-0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大学生入学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以及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在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建立起一套客观、公平、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困难程度认定量化体系,是解决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前提。为了深入研究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研。为了使调查更具针对性,本次调研设计了面向院系辅导员、贫困生及非贫困生三类群体的不同问卷,共计发放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15份,回收率93.2%。

一、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真实性缺失。学生家庭及个人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但由于缺乏普遍使用的信息渠道,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作其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1]我国高校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主体主要为高校自主认定和生源地认定两种。高校自主认定即高校相关部门或老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写实表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认定,并以此为据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生源地认定则是由所在地民政部门或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开具相关证明来确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上述两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均为学生自身,其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调查发现,有31.7%的受访者认为有同学在评选贫困生时故意夸大或隐瞒贫困情况,有68.1%的受访者认为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无法真实反映家庭贫困情况。

2.认定方法较为单一,准确性不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认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全面地了解评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后进行认定。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没有宏观的把握认识,没能建立起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定体系,而是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标准或因素,如仅凭生源地贫困生证明或仅依据班级投票等。调查发现,30.7%受访学生所在班级采取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仅依靠生源地贫困证明、班级集体投票等单一因素,其中58.2%的受访学生认为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缺乏公平合理性,不能准确地评定出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

3.认定指标缺乏全面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在全面掌握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应全面采集学生信息,进行综合考虑评判。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方法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的。在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据学生家庭年收入情况、学生在校生活消费水平、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水平、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四个因素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尽管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相对全面地考虑了可能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类别,但未对这些大类指标进行细分,划定更加详细的认定指标,更无细致的量化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许多可能导致贫困的非经济因素也难以考虑在内。

4.主观因素过多,缺乏客观公平性。由于缺乏贫困生认定量化标准体系,我国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工作人员根据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及学生个人申报,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主观认定。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性依据,但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许多学生在开具贫困证明过程中掺杂虚假因素,过度夸大家庭困难状况,这便使贫困证明的有效性颇受质疑。

5.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处理难度大,不便于动态管理。中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重大,这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等级的认定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而现行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依旧需要各类纸质材料作为认定依据。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所涉及指标较多,且其贫困因素具有相对动态性,使用原始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动态变化的因素也无法做出及时响应。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对策

1.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诚信教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生源地到学生所在高校通力配合,合作完成。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认定结果的公平性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全国通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政府、高校、银行、教育、民政等多部门信息共享,以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提供便利。

对于高校而言,首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使学生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流程,以便使学生申报更具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诚信意识得到增强,提高贫困生认证的准确率。其次,高校应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学生可以不予发放助学贷款及助学金,对于生活过于奢侈的贫困生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此外,高校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选、审批和监督“三权分立”的贫困生认定及管理体系,强化各部门责任意识并实行部门责任制,加强监管和约束。

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数众多、信息量大,难以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动态管理体系,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学生个人在校消费情况以及学生个人受资助情况等信息纳入此管理系统,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维护以及增减,确保系统中的学生个人信息实时性。

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造成的影响,我们提出建立一套综合个人家庭状况、个人情况和班级民主评议三位一体的量化认价体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有据可依,客观公平。调查发现,65.4%的受访者认为建立一套综合个人家庭状况、个人情况和班级民主评议三位一体的量化评价体系是较为理想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而认为仅依靠单一因素认定贫困生较为合理的仅占受访者总数的12.5%。

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既有可量化因素,又有不可量化因素,因此我们在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定性数据与量化数据相结合。通过大量的调研,我们尽可能多地获取了可能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并进行了指标优化和类别划分,最终确定了由4大类、20小类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a类家庭情况、B类个人情况和C类班级民主评议情况为认定的主体因素;D类突况则作为动态处理因素,以便对各类动态变化的因素做出及时响应。

三、结论

伴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高校贫困生数量增长,如何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仍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本文从理论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等级认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量化认定体系。作者期望此项理论研究能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5

一、本意见适用于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招收的本专科学生。

二、本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一)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二)院(系)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三)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五、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高校可参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设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一)学校应全面、认真部署每个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2),不再提交《*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二)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三)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四)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五)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六)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七、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

八、各市要加强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6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政策体系,坚持以居住为主、市民消费为主、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坚持构筑诚信、规范、透明、法治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分层次、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从城市居民家庭住房消费能力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地实施住房保障,努力使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二)原则

1.广覆盖。将住房保障范围由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的同时,努力解决既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条件,又缺乏住房市场消费能力的家庭的住房困难。

2.保基本。住房保障范围和标准应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政府承担能力相协调,严格限定保障对象和申请条件,严格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和套型面积,满足急需救助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

3.分层次。按照不同家庭的收入状况,将住房困难家庭划分为不同的保障层次,实施不同的住房保障方式,分层、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市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

4.重公平。保持新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政策措施的深化、细化和完善,体现住房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5.促稳定。住房保障政策应统筹兼顾,既有利于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困难,又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主要目的

本规划旨在完善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制订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供实施和考核依据。

二、规划目标及保障方式

(一)规划目标

1.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0**年,将政策覆盖面由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到20**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受益家庭累计新增不少于10万户。同时,调整和完善公有住房租金减免办法,逐步将承租公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和重点优抚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2.健全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积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和经市政府认定的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到20**年,累计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家庭达到30万户。

3.坚持多渠道解决住房困难的机制,通过推进旧区和旧住房综合改造、研究实施“租房贴费”政策,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条件。同时,加快完善工作机制,逐步改善来沪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二)住房保障的准入条件、保障标准和方式

1.住房保障对象的准入条件

享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住房保障家庭准入条件,主要依据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住房价格水平,从家庭住房困难面积、收入线和金融资产线等方面确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

2.保障标准

(1)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租金补贴标准。分别根据本市家庭平均住房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

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根据“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采取保障面积标准和住房困难面积的认定标准相一致的办法,补足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住房面积与住房保障面积之间的差额。

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标准:以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平均租金为基础,考虑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所在的区域因素进行调整,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补贴标准。

(2)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标准。对于符合条件可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家庭,采取轮候制,按照家庭的人口结构,配售不同户型面积标准的经济适用住房。

3.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本市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

(1)发放租赁补贴。由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自行从市场租赁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租赁补贴。对面积差额低于规定保底面积标准的,按保底面积标准计算货币补贴。

(2)实行实物配租。实物配租是指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并按规定标准收取租金。规划期内,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对象为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孤老、残疾、患有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等家庭。

(3)完善公有住房租金减免政策。实行公有住房租金减免政策与廉租住房政策相衔接,将享受租金减免的低收入家庭和重点优抚家庭,逐步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4.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并公示,符合申请条件的,采取登记轮候方式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实行半封闭运作。

三、住房供应量和租赁补贴户数量

(一)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1.建设总量

规划期内,累计筹集和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约200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约400万平方米),占同期全市住宅建设总量的20%左右。

2.建设指引

(1)廉租住房。加大筹措力度,通过新建、配建、收购、改建和鼓励社会捐赠等渠道,增加廉租房源供应。新建的廉租住房按照大分散(全市面上分散布局)、小集中(点上相对集中到幢、到组团)的方式,通过项目招标实施开发,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回购,并通过税费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机构建设和供应廉租房源。

(2)经济适用住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手、定向供应”的原则,市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区(县)政府承担具体组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行管办分离,通过项目认定办法确定开发项目,并通过项目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或通过在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的办法筹措房源。

3.其他供应方式

(1)多渠道收购适用于廉租住房的各类房源。在中环以内,收购部分存量产权住房和不成套公有住房承租权;在外环周边,收购小套型配套商品房。

(2)政府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机构和私人提供房源,用于住房保障对象租赁。

同时,建立保障性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将政府、社会机构和私人提供的租赁房源,在全市范围内供住房保障对象选择承租,并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二)租赁补贴户数

截至20**年底,本市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累计达到3万户。规划期内,对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新增10万户。同时,将承租公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和重点优抚家庭逐步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四、土地供应

(一)土地供应方式。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在制订本市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单独列出,优先保证供应。

(二)土地供应区域。市、区(县)政府根据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要,分别编制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计划,合理配置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用地,优先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安排供地。

五、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

(一)继续推进旧区和旧住房综合改造。重点是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加快推进旧住房综合整治。

(二)改善来沪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单位负责、市场运作”的原则,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域,新建或改建部分集体宿舍和集体公寓,定向出租给来沪务工人员。

六、政策措施和规划实施机制

(一)政策措施

1.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制订《**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重点是建立廉租对象收入认定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建立健全廉租房源的筹措机制,逐步扩大实物配租比例;完善和细化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和退出的具体办法,并健全实物配租和退出机制。

2.健全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制订《**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办法》,重点是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的市、区(县)联动建设机制;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和供应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管理机制。

3.加快建立保障性住房租赁服务机制。建立全市统一、市区联动的保障性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形成市、区(县)、街道(镇)三级管理、联动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研究制订租房贴费政策和相关税费支持政策。

(二)规划实施机制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按照“决策、监管、运作”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市住房保障领导小组的职能,建立和完善区(县)住房保障领导小组,作为市和区(县)住房保障决策协调机构;强化市和区(县)房地管理部门的住房保障职能,健全住房保障实施机构,重点加强区(县)和街道(乡镇)的住房保障机构建设。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32-03

一、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等,资助主要来自国家和学校,其他还包括来自生源地、企业或个人等的资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家对学生资助的力度不断增强。2002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实施了《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每年为4.5万名高校学生发放奖学金,标准为4000元和6000元;2005年又实施了《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在高校中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其中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年4000元,每年资助5万名学生,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以资助生活费为目的,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每年资助约53.3万名学生;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有关精神,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立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规定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1]。2010年国家还设立了助学贷款中央奖补专项资金,由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助。除了国家奖助学金,高校也设立各种奖学金项目,如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其他企业等私人资助也在不断发展,此外,还有国家助学贷款。因此,高校学生资助的覆盖面和额度也不断加大。

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2]。据统计,当前仅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这三种形式的资助,覆盖面已约占在校生的24%[3]。照此统计,再加上学校和其他私人资助,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理论上分析,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资助。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客观依据不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不一定能解决每个学生个人全部的经济问题,但至少要能给有需要的学生一定的帮助,那么,一方面要有相当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要有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理论上分析,高校学生资助比例基本能覆盖经济困难学生,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就是每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资助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奖学金,主要奖助学业优秀学生,兼顾家庭经济情况,这部分资助主要根据学业情况,相对便于实施。助学金主要资助经济困难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实施。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贫富差距,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还较高,因此如何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助学金发放的关键问题。而实际上,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并不够完善,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简单片面的经济困难标准使认定依据不够合理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经济困难学生总的认定标准为:该生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都可以认定为经济困难学生。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依据主要包括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影响家庭经济的其他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或本人的病残、家庭欠债、家庭变故、自然灾害或各种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困难等;日常生活开销情况;以及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实际上,这些认定依据过于简单片面。比如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一项,仅考虑家庭年人均收入,并未考虑家庭资产,这过于片面;考虑家庭年人均收入,并未考虑是固定收入抑或非固定收入,相同的收入若为固定收入,那家庭经济压力将明显低于非固定收入;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也未做具体仔细的界定,因此在家庭年人均收入的认识上就存在着随意性。而其他病残、家庭变故或突发事件引起的困难,以及日常生活开销等,均没有具体量化的认定指标。调查统计发现,有23.5%的学生认为目前对影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信息的采集不够全面[4]。大学生经济困难认定依据总体上缺乏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容易造成贫困生认定的混乱和不公平,使认定结果不够合理。

(二)流于形式的经济困难考核程序使认定缺乏可靠性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一般是先审查相关的学生材料,再由学校组织经济困难认定委员会进行讨论,最后由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进行确认。其中审查的学生材料主要是两份信息调查表,一是《高等学校学生经济情况调查表》,要求学生所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盖公章,证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二是《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但在整个认定过程中,每一步都难以核实。首先是《高等学校学生经济情况调查表》中的各项内容,均由学生自己填写,填写之后到规定所在地行政部门审核,这些部门一般不会去审查,甚至有的先给空表格盖章。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个人信息和税收制度,即使地方审核部门对学生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可能也难以做到十分客观全面,因此两份审核资料的情况均缺乏客观核实;而主要由学生组成的经济困难认定委员会,根据平时考察的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除了一些较为突出的贫困生或存在消费较高情况的学生情况外,一般贫困生的情况难以做比较或判断,有时还存在受各种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等情况,所以认定委员会的工作也较局限;另外由于高校一般几百名学生配置一位辅导员,学生的人数较多,辅导员的考察也同样有局限性。因此学生本人就成为其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5]。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学生填写的本人家庭情况调查表不真实[6]。由于观念心态差异等原因,有些学生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有些学生却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困难事实。所以实际上,高校的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是流于形式的认定,缺乏可靠性。

(三)笼统的等级划分使经济困难认定标准较为模糊

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中,一般将贫困生分为一般困难、比较困难和特别困难三档。第一,一般困难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父母亲有一方因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2.父母亲有一方因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因患大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3.家庭成员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正在接受非义务全日制教育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4.因突发性变故或遭遇不可抗力及自然灾害导致家庭财产重大损失的;5.父母亲有一方亡故或父母亲离异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6.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第二,比较困难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父母亲双方均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2.父母亲双方均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或父母亲一方长期患大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3.学生家庭所在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灾变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4.家庭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家庭所在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5.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第三,特别困难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父母亲双亡的学生;2.父母亲双方均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亲一方长期患重大疾病(如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3.家庭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4.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5]。笼统地将贫困生分为几个档次,不便于了解学生的最真实情况,实际上学生的困难程度不尽相同,分档次认定笼统又模糊,容易造成资助过度或资助不足的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已形成一套操作程序,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原因,认定标准设置较为简单笼统,在认定操作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使认定工作不够客观,以致高校资助过程中,出现了有些真正的贫困生未能得到资助,以及一些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困难行为等现象[3],因此,贫困生认定结果缺乏客观性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策

2007年3月,在全国人代会上宣布,在我国实施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教育部、财政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国家助学金管理的暂行办法》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高校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地把每一分钱发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缺乏客观的经济困难认定机制,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当前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任务。贫困生认定工作涉及家庭、学生、学校、相关行政部门,以及信息制度等多方面的工作,受到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该项工作的科学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当前,建设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既要加强该项工作的研究,又要重视该项工作的实践,从各方面不断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完善当前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

(一)根据经济困难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相关的实践工作

1.紧密结合资助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学生个人的相关信息主要由学生提供,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措施,学生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对资助的认识,学生的诚信等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的“假贫困生”,或者由于自卑而不愿透露经济困难信息等情况[6],高校的资助工作者要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友善礼让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学会关爱别人,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诚信教育,在学生中形成诚信的共识,树立和介绍诚信的典型和榜样,不断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力度,以各种诚信来影响学生,积极关注影响学生诚信观的各方面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资助工作的意义,让贫困生明白,贫困不必自卑,资助不是廉价的同情与施舍,而是党和国家对贫困生的关怀。作为受资助者要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因此,资助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做好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师生在贫困生认定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界定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11-03

准确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亦是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以及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贫困标准各异,因而高校很难确定一个标准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合理的界定。如何从国内其他高校资助体系吸收和借鉴经验,如何探索出适合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方式,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

(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民族地区高校具备自身独特的地缘因素和发展背景――来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现状。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地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成本较高,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所以民族地区对所属高校发展投资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二)贫困证明难证明

当前,民族地区各高校在界定经济困难学生时一般是以学生在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等有关基层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为依据,这就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个别学生弄虚作假,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碍于人情、利益等因素,对申请者家庭的实际情况并未进行详细核实。这些证明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性,给界定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三)界定标准不标准

教育部门规定: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可认定为贫困生。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有极大困难:一是从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人均GDp收入差别很大,各地物价水平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线亦存在极大区别,因此现行界定标准缺乏合理的量化指标;二是民族地区各高校学生消费水平不尽相同,相同地域的高校之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消费情况都有差异,且学生消费水平线与当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并不一定吻合,民族地区各高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线;三是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并非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并给予相应的资助,并非易事。

(四)界定方法单一化

目前,高校普遍运用“学生申请―教师认可―学校批准”的界定方法,这一界定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缺乏严格监督,若不对申请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根本无法提高助学资金的有效使用性;其次,缺乏“精神贫困”指标。从心理状况来看,民族地区高校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相对较多。据相关调查显示,民族地区有些高校有较多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压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其中较多的学生认为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试图将经济困难作为一种资本,轻易享受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贫困补助,导致其“等、要、靠”思想的蔓延,滋生依赖心理和惰,从而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困”现象。

二、民族地区高校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特殊性,对比民族地区高校之间的差异,以横向对比分析来探讨民族地区高校认定工作的进展,既可以为本民族地区高校认定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又可以进一步认清各民族地区高校之间认定工作的异同。

(一)西北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类及条件。西北民族大学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特别贫困学生(特困生)和一般贫困学生两类。(1)特困生分为a、B两档:特困生(a档)基本条件:家庭经济极其困难,基本上无生活来源。特困生(B档)基本条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在校实际生活费用低于平均80元/月。(2)一般贫困学生(C档)基本条件: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符合本办法第二条所规定的申请建档条件。(3)特困生(a档、B档)的认定条件应从严掌握,特困生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所有建档贫困学生的20%。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建档的限制条件。拥有或使用高档通信工具;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除艺术设计等特殊专业外);购买mp3等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通宵上网;实际生活费用明显高于平均150元/月;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不相符的其他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提出申请―提供证明―信誉承诺―资格审查―提出建议名单―班级民主评议。

(二)昆明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类及条件。昆明理工大学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特困学生、贫困学生、一般困难学生三类。(1)特困学生条件:孤儿、烈士子女及优抚家庭子女;仅靠政府救济的家庭子女;家庭发生重大事件;因灾害导致“三无”(无房屋、无父母、无收入)的家庭子女。(2)贫困学生条件:家庭所在地为老少边穷地区,以务农为主,且经济收入低;家庭收入以务农为主,并有两个以上(含两个)正同时接受非义务教育;家庭依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父母双方下岗或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直系亲属中有重症病人正接受治疗。(3)一般困难学生条件: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城镇家庭父母一方为下岗职工或无固定工作、家庭生活水平略高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建档的限制条件。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般不认定为经济困难学生: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经常出入经营性网吧、通宵上网;在校外租房;有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提出申请―填写调查表―班级评议小组认定―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学院公示―输入计算机系统(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学校审批。

三、民族地区高校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

通过对以上两所高校认定经验的综合比较,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民族地区高校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具体如下。

(一)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动态管理

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众多、特困生的比例相对较大,并且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基于这一特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档案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完善应该包括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两类。同时,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定期巡查,每一年或每一学期修正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切实实施动态化管理。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和学习能力

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可充分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对各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分析,以此来衡量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除搜集刷卡消费数据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体检状况、就医情况和医疗记录,以及图书馆借阅情况和考试成绩。通过这些数据和记录,能综合多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效的资助。

(三)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现根据这四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详见表1。

(四)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跟踪制度

首先,通过咨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级同学、寝室同学,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生活开支和消费模式。由于真正了解学生实际经济状况、日常消费的应该是同学,特别是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和同寝室同学,因此,他们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是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其次,班主任和辅导员每学期与所带班级的经济困难学生一对一谈话至少一次。最后,学生资助中心将不定期对取得资助资格的学生进行调研和回访。学生资助中心各位教师利用调研、座谈会、个别访谈、电话、邮件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回访调查,一方面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时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资助工作的动态管理提供有利依据。

(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1.政府应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任何部门、学校和个人不能以任何借口挤占、挪用学生资助名额和资金,对在认定工作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加大惩罚力度。

2.市、县(区)资助中心和教育局要统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新闻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每学期或每一年市资助管理中心要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统一清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对学生资助工作实行“市考核区县”、“区县考核学校”、“市抽检重点学校”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教育局应把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实行校长负责制,强化认定工作的责任和监督机制。

(六)倡导发展型资助模式和多元化资助体系

来自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形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少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上大学前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文化氛围与主流城市区别非常大的环境中,处事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等都需在大学重新学习适应。由于与原来的价值观产生冲突,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出现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情况。纵观当前民族地区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形式,一般是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但究其本质却仅限于单一的经济“输血”层面,这些资助的“造血”功能并未得到完全发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体现在金钱物质上,还应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帮助鼓励教育上。“造血”型贫困资助体系强调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发展问题,亦可称为发展型资助模式,为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挖掘提供强大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持。高校应转变当前的资助理念,积极倡导从保障性资助为主转向发展激励性资助,从单一的经济资助转向育助并重型资助,从无偿的物质帮扶转向鼓励公益性资助,从简单的勤工助学转向支持创新创业资助,真正实现多元化资助。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我国实现教育平等的一项重要项目,关系到数百万学子的前途和命运。准确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应坚持多样化、全方位、多层次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界定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黎平,黎奇.广西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维度与原则[J].广西社会科学,2011(12)

[2]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J].论坛,2004(5)

[3]岑道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4)

[4]聂晶.民族高校贫困生的负面心理状况及对策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包玉山.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6]黄少玲.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2009(4)

[7]罗增强.基于aHp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1(3)

[8]任金凤.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党员生活质量调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

[9]胡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0]杨春婧.高校贫困学生的界定与资助机制探析[n].科技创新导报,2009-12-1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项目(2011ZZ024)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9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出台后,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我国已建立了涵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措施并存的较为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1]。2011年,国家财政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投入增长至691.15亿元,比2006年的53.86亿元增长了12倍[2];2010-2011年全国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56亿人次,资助金额1836.76亿元,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创历史新高,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资助力度最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3]。在这种形势下,深入分析作为分配资助资源前提和基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指标体系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分析

各高校根据政府的相关指导意见[4],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认定。由于指导意见的某些条款显得过于笼统,标准不明晰,操作性不强,指向度不明[5],导致大学认定过程普遍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确定、地方政府开具的证明可信度下降等问题,最终无法获得学生家庭收入的可靠数据,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基本背景信息来测评其需求[6],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把评议简化为“票选”的现象[7]。

目前国际上美国、日本等具备完善税收机制的国家,可以较为准确的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收支,均采用公式法计算并认定资助对象;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搜集一系列的分类指标来补充或调整家庭收入和资产以使结果更为准确公正。我国学者也在理论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8]、参与式贫富排序法、古典模糊综合评价方法[9]等探索性的认定模式;也有部分学者基于各种因素提出了量化指标体系等认定方法。但总的来看,还存在操作过于复杂、可实现性差、指标涵盖范围不够等种种问题。

二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4]。从教育部的官方权威解释来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种定性描述,无法量化,难以界定,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与否本身涉及很多定性化的指标,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和清楚的外延,不存在绝对的困难与不困难的区分。因此本文构建量化指标体系,将定性化的指标加以定量化,然后采用topSiS法进行排序,最后得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排序,为各类学生资助项目的资格认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指标体系设计

指标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致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性原则。鉴于此,在充分考虑资助工作实际需要,依据以上基本原则,综合使用了问卷调查、辅导员老师访谈、学生代表座谈等调查研究方法,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评价指标。

本指标体系主要分两大部分,学生自评指标和资助评议小组互评指标。自评部分由学生本人自行填写申报,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互评部分由班级学生资助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打分,主要涵盖学生经济状况的外在表现和遵规守纪、感恩励志等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内容。总体思路是相对客观直接的内容由学生自行申报,通过核对档案、电话、实地抽查走访、互相比对印证等手段来确保真实性;主观性较强的项目由评议小组在限定范围内确定等级打分,同时根据资助育人的要求适度增加了感恩励志、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内容。

(二)运用topSiS方法的处理步骤

topSiS法是一种根据有限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法。运用topSiS法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计算各学生各指标分数分别与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中最贫困情况、相对最富裕情况进行比较的差值,并将该学生与最贫困情况的接近程度作为评价值进行排序。所谓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中最贫困的情况,指各指标分数均为各项指标的最贫困的分数。而所谓相对最富裕的情况,指各指标分数均为各指标下的最不贫困的分数。若某同学的各指标分数最接近于最贫困的情况同时又与相对最富裕的情况差距最大,则该学生被评为家庭经济情况最贫困的学生。

第一,对学生各项分数做标准化处理。对各指标下的所有学生分数值做标准化处理,即用各指标下各学生的分数与该指标下的最低分数的差值比上该指标最高分、最低分差值的比值,作为标准化后该学生该指标下的分数,从而标准化后的分数均在0~1的范围内。

第二,计算加权分数,根据指标体系给定的权重,与标准化分数做乘法处理即得到各学生的加权分数。该指标体系下,所有学生加权分数的最小值,即为最贫困学生,所有学生加权分数的最大值,即为最富裕学生。

第三,计算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和最贫困、相对最富裕情况的接近程度。即为该学生各指标下加权分数与最贫困情况的各指标分数的差值的总和。各学生家庭经济请况与相对最富裕情况的接近程度,即为该学生各指标下加权分数与相对最富裕情况下各指标分数的差值的总和。

第四,最终排序。排序依据学生经济情况和最贫困,相对最富裕情况的接近程度来确定。即由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与最贫困情况的接近程度比上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与最贫困、相对最富裕情况之和的比值作为综合评价值。分值越小,贫困程度越严重。

三与指标体系相配套管理举措

学生经济困难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与指标体系相适应的配套管理举措。首要的任务是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在大一新生入学就及时进行档案库建设,结合自评指标体系的观测点,认真登记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备档案资料。及时进行更新,对应突发事件等变化因素造成经济困难及时补充登记。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核查、抽检,例如重庆市高校的“三进三同”活动,东北师范大学的贫困生实地走访核查活动等。学生量化指标评定体系会带来海量数据分析,高校应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实时数据统计和智能分析等功能,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为量化指标体系的运行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富有成效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友善、礼让的传统美德,使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帮助,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08年学生资助工作报告[R].2009/3.

[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2年新闻通气会介绍2011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oL].教育部网站

[3]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2012年8月31日就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答记者问[oL].中央政府网站http:///gzdt/2012-08/31/content_2214286.htm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5]郭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6]魏建国.中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评估[R].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05-2010).

[7]福州高校学生上台晒贫困票选贫困生引发争议[n].中国青年报,2011-10-2.

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篇10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界定办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来自农村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据教育部2013年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已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5%,引发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建构和完善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假贫困生现象”这样的报道目前仍然不断在我国主流媒体中出现,引发了人们对资助资金的正确流向、资助工作的公平和公正的高度担忧。目前高校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几乎完全依赖于学生生源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班级同学的集体投票。这种界定办法看似证据确凿,实则缺乏科学性,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本质上是高校规避责任的无奈之举。一般说来,受利益的驱使,学生开具的“贫困证明”存在着很大的“水分”,属于明显的造假,而高校主管学生资助工作的从业人员又很少,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去生源地一一调查核实,这为“假贫困生现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此,在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界定还没有形成一个可操作性的办法的实际情况下,高校必须加大界定工作力度,尽快确立统一、严格、规范化的界定新办法、新思路。从这一点看来,本文选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界定这个问题进行再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界定分析

由于对贫困来源、贫困内涵、贫困类型、贫困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认知与分歧,至今无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基本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其内涵与外延常常各持一词。总体说来,已有研究主要从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三个视角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进行探讨。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定性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定性分析是指界定者在收集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穿着打扮、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达到科学认识学生贫困程度的一种方法。当前从定性角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的代表人物为张耀灿、陈成文等人,他们在主编的《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一书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了初步的界定。此界定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93]51号文件)的精神,认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进一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定性描述,即认为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不难看出,上述定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若在实际工作中据此来界定学生,则难以把握学生的真实贫困程度。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定量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定量分析是界定者收集好学生日常生活开支、家庭收入等资金数量与数量变化情况之后,再使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测量法、描述法、解释法、预测法等当中的一个或几个办法达到对学生贫困程度合理认知的一种方法。定量角度比较在国际上有代表性方法有朗特里法、世界银行方法、恩格尔系数法、收入比例法、国际惯用法、基本需求法、数学模型法等。但“即使是同一时间、区域和对象,利用各种方法计算出的贫困线,其结果相差甚远,难以在实际运用中达到统一”。国内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马锐、黄建美、桂富强等人,2006年,马锐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划分贫困生的贫困家庭类型”构想;2009年,南华大学黄建美研究员在马锐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并应用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高校贫困学生家庭进行特性分类,有效解决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将真正需要资助的大学生划分出来的问题;另外,桂富强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中结合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体系建构需要,创新提出一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评判学生贫困程度的方法,即基于aHp的贫困生认定办法。该办法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贫困生的自然状况,从而使贫困生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资助与帮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认定标准的单一性和主观性对认定结果造成的负面影响。一般说来,相比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使贫困生界定工作相对客观,更有操作性,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定性分析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其贫困程度容易受不同时域和地域的影响。因此,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均难以对其进行科学界定。为此,一些研究者采用了在研究中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陈建顺和李照刚在2003年发表的论文《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资助》中提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和综合界定法三种划分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将贫困生的生活水平界定完全用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衡量,这个提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学生的生活水平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来就有差异,而且政府对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衡量标准和方法不一样,与学生的实际有差异。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直接按大学生月生活费作为衡量是否贫困的标准。如所谓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经济上特别困难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但李雪认为:“无论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还是其他方法,界定的结果都不是很准确,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难以操作”。桂富强总结发现目前国内高校通常采用的贫困生界定办法主要包括教师横向比较直接界定法、班级同学评选界定法、证明材料界定法以及综合测评学生贫困程度界定法四种方法,并认为这四种方法各有优势,同时又各有弊端,需要结合学校贫困生界定的实际需要具体选择。事实上,为了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将贫困生认定的误差降减至最低水平,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通常做法是综合使用上述各种认定方法对贫困生进行认定。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产生偏差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在我国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一直备受争议。陈欢欢的实证研究发现:只有大约10%的大学生认为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是合理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不准,将使高校资助资金流失、班级不和谐、学生缺乏成长成才环境等。

(一)资助资金的错误流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偏差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产生“假贫困生”现象,导致有限资助资金的错误流向,使一些真正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得不到或者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资助。前几年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假贫困生现象发人深省”为标题报道了一些耳听mp3、胸挂名牌手机、手提“笔记本”的大学生居然参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中。“一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上虽然盖有乡镇政府的证明公章,但贫困证明却是盖章后再填写的。如此一来,所填的家庭超低月收入的数字是否属实,就不得而知了。”广西大学一位社会心理学专家曾经指出“假贫困生现象的存在,其实是某些学生品德扭曲的表现”,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在上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中故意夸大家庭困难程度,填写的家庭年收入低于2000元,这完全不符合实际。近年来,国家虽然持续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但毕竟国力有限,能提供的资金本身不足以照顾到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偏差产生的“假贫困生”现象,必然扰乱学校资助工作的正常运行,助长校园不诚信之风,导致有限资助资金的错误流向,使一些真正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得不到或者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资助。

(二)影响班集体的和谐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95.3%的被试认为最影响班集体和谐和团结的事情是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国家助学金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下发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糟糕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家庭经济富裕的大学生也加入了国家助学金评定的行列,他们托关系在生源地主管部门盖好章之后,来到学校靠拉帮结派、合谋评上助学金,之后出现分钱、请吃请喝和其他高消费等不耻行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这些行为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知,便会在心里出现不满、抵触和敌意情绪,并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立起来,这无法避免班集体和谐和团结的氛围遭受破坏。

(三)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利成长成才,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前提。目前国家颁布的资助政策明确了资助的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假贫困生现象的出现却给高校资助工作增加了难度。在会搞关系、能说会道、善于掩饰的非贫困生面前,性格内向、自卑、孤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显得毫无优势。曾经有一个获得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笔者说:“我家里很穷,为了得到这笔本来就应该资助我完成学业的助学金,不得已低三下气到处和同学讲好话投他一票,感觉低人一等和欠了很多同学的人情,更让我绝望的是还要当着辅导员老师和所有同学的面到讲台上发表‘演讲’,感觉这笔助学金是用我自己的人格换来的,要我以后怎么有尊严的好好学习”。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助学金的大有人在,有些甚至还根本得不到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资助资金。这无疑将促使他们对国家资助政策和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和公正性产生怀疑,进一步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产生错觉,从而性格发生扭曲,出现不健康心理,最终严重影响他们成长成才。

三、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方法

我国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困难学生与服务困难学生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帮贫扶困的长效机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方法。

(一)分类排除法

学校应将申请受助学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特困学生。将孤儿、残疾学生、烈士子女、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特困家庭、重病户子女这样的学生界定为特困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第二类:困难学生。将纯农户、低保、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特别是打扫卫生的学生)、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界定为困难学生,作为优先资助对象。第三类:待定学生。将只上交了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的申请学生界定为待定学生,作为考察对象。这种分类意味着接下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对象重点仅剩下待定学生,工作量将大大减少,并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跟踪调查法

跟踪调查法的对象主要为待定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过程加强管理和控制外,界定后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工作也不可忽视。辅导员、班主任应深入班级和宿舍对对象开展跟踪调查。跟踪调查的内容至少要包括待定学生是否拉帮结派想获资助、是否获助后花钱大手大脚、是否常常在食堂吃饭、饭菜的价格和质量如何、穿着打扮和奢侈品使用情况等方面。对个别重点对象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其家庭经济收支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家长日常生活情况、居住情况和当地人的评价,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家庭实际经济状况。一经发现待定学生出现拉帮结派的不良行为和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的情况,应坚决取消其受助资格,同时还要取消其今后的评先评优,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公布名单等途径对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方式进行约束。

(三)证据收集法

要以事实为依据,致力于将证据收集法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首要方法。因此,高校要对界定对象提供证据材料范围作出硬性规定:既要包括父母双方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父母双方工作证(如果有),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基本材料,又要包括家庭成员残疾证、下岗证、失业证、孤儿、受灾、家庭主要成员医疗证明及所付医药费用发票等特殊证明材料。毫无疑问,这些硬性规定必将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从源头上打消其投机的念头。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在国家助学金评定中,可使用我校自编的“高校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定量表”,该量表将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做为评定的四个基本要素,并采用了特尔斐法赋予四个基本要素的相应权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首先要选拔班级中有责任心的同学可作为评定者,要求他们使用该量表对待定学生在每一个基本要素上的真实表现进行赋分。然后再通过统计软件把赋分的结果计算成每个待定学生获得的总分值,作为考察待定学生是否应获得国家助学金的重要依据。值得指出的是:将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作为评定的基本要素将使国家助学金的教育引导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班级同学和待定学生每天朝夕相处,是他们日常生活开支的见证者,他们作为评定者必将弥补辅导员对班级了解有限的不足,大大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科学性。

四、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是高校有效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假贫困生”现象的出现给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敲响了警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在前人研究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偏差的危害,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界定的有效方法,笔者期望这些方法的提出能为今后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罗筑华,陈熙,占红星.独立学院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定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6):47-49.

[2]张耀灿.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D].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05.

[3]刘恒新.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

[4]马锐.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划分贫困生的贫困家庭类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5]黄建美.模糊C均值聚类在贫困生家庭类型划分的应用[J],求索,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