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13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1

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不难看出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势在必行。因此创建“问题导学”型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数学课堂面临的核心任务。

一、巧设主导型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主导型问题是一种直触本质的、可以拉动整体的问题。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主导型问题,每一个主导型问题都能构建起课堂的教学板块,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具有一问抵多问的效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设计主导型问题: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个主导型问题直指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设问:(1)可以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2)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再根据什么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一方面让学生带着主导问题,动手操作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另一方面又让学生顺着思路,自主探究转化图形后的异同,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二、巧设适度型问题,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适度的问题就是指设计的问题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加上教师的恰当启发和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敏捷。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要合理适度。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把圆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32份,再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四次转化都很成功,紧接着教师提问:“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显然这个问题过大,不符合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对圆的面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足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师应该让学生继续观察、比较、发现,再启发点拨,分层次提出问题:(1)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提问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灵活敏捷。

三、巧设外延型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对于同一条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要针对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提问,所提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思维分散点处,以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延伸、扩展思维。

例如教学“9加几”时,创设小猴装桃子的故事情境,学生列出算式“9+4”,教师提问:“9+4=?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结果学生有摆小棒的,有数一数的,有凑十的,等等,再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又快又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种解法的思路是不同的,如果长期坚持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肯定得到提高,思路也会越来越开阔。

四、巧设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元素,它不仅承载着调控课堂进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动智慧的功能。因此,教师在关注问题设计的明确性、适度性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关注预留问题的空间,使学生能尽情发散思维,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预设了两种提问方式。

第一种:学生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提问:“(1)你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2)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比较转化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4)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二种:教师提问:“(1)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以前的知识,你打算怎么研究?(2)请按照你的设想,边操作边思考,大胆尝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共同研究解决。”

对比两种提问方式,不难看出第一种提问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本路径,但问题问域比较窄,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力。第二种提问,问域比较宽,给学生预留了思考的空间。首先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方向;其次,教师的提问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定向思考,而是让学生在操作、合作中解决问题,体现了探究和思考的深度。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成长点,使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主线开展探究性、实践性的研究。但是要注意,开放性问题要设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这样才能尽情放飞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之花才会开得灿烂多彩。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2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a时,b/a为真分数;当b≥a时,b/a是假分数。这时教师进一步问:a、b可以是任意数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真假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②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③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米,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算式是:100÷20+35

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0÷2

6、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甲队20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20

7、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也就是甲队(20×2)天修的,由此可以求出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0×2)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

做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这里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是:8+12。

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可以防止学生滥用题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

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5×2。

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五、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如: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所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按常规的思考方法:要求圆的面积,需先求出圆的半径,根据题意,圆的半径就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但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用小学的数学知识无法求出。换个角度来考虑:可以设所剪圆的半径为r,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r,正方形的面积为(2r)[2]=4r[2]=12,r[2]=3,所以圆的面积是3.14×3=9.42(平方厘米)。

还可以这样想:把原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所剪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为r,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r[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r[2],r[2]=12÷4,所剪圆的面积是3.14×(12÷4)=9.42(平方厘米)。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3

一、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一是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35×20)÷20。二是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三是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四是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二、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5×2。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三、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如: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所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按常规的思考方法:要求圆的面积,需先求出圆的半径,根据题意,圆的半径就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但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用小学的数学知识无法求出。换个角度来考虑:可以设所剪圆的半径为r,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r,正方形的面积为(2r)2=4r2=12,r2=3,所以圆的面积是3.14×3=9.42(平方厘米)。还可以这样想:把原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所剪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为r,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r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r2,r2=12÷4,所剪圆的面积是3.14×(12÷4)=9.42(平方厘米)。

四、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②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③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米,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

做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这里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是:8+12。

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可以防止学生滥用题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4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②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③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米,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35×20)÷20;(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6)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甲队20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20;(7)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也就是甲队(20×2)天修的,由此可以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做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这里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是:8+12。

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可以防止学生滥用题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5×2。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5

所谓适度型的问题,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也就是说,经过学生一番紧张的思考做出回答。如果问题太深太难,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望而生畏,那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太浅太易,就不能启发学生思维,那是徒劳无意的。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量力而问,才能发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二、设计比较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从已知中迁出未知的开始和基础。教师创设比较型的问题,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和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把旧知识熔于一炉,铸成新的认知结构。长此以往,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就能得到不断强化和逐步提高,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开放型的问题,就是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学生在思考解决这类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办法,进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思维的充分发散与收敛。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数学题型的答案都是唯一的,这是封闭性的题型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得很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很有必要设计一些开放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在心里学上,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的思维方式称为双向可逆联想思维,包括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中学生往往习惯于逆向思维,常常造成正逆混淆的错误或障碍,这正是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设计互逆型的问题,加强对逆向思维的训练。

五、设计迷惑型的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可见,“用错”是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误或思维偏差,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迷惑型问题,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曝光”,再引导学生在出错、知错、改错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走出思维误区,能提高学生思维的防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6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模型方法、数学建模意识、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创设高效数学课堂.营造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造就一代具有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人。

一、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中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建模意识,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对此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则广告:"本店承接a1型号影印。"什么是a1型号?在弄清了各种型号的比例关系后,他便把这一材料引入到初中"相似形"部分的教学中。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却是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2、数学建模教学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

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又如在解析几何中讲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后,可引入两点间的距离模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储蓄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则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这样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而且其它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例如教了正弦型函数后,可引导学生用模型函数y=asin(wx+Φ)写出物理中振动图象或交流图象的数学表达式。又如当学生在化学中学到CH4CL4,金刚石等物理性质时,可用立几模型来验证它们的键角为arccos(-1/3)=109°28′……可见,这样的模型意识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将对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将来用数学建模知识探讨各种边缘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教学中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如"代数法建模"、"图解法建模"、"直(曲)线拟合法建模",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从而让学生尝到数学建模成功的"甜"和难于解决的"苦"借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这亦符合玻利亚的"主动学习原则",也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创新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三点基本要求。第一,对周围的事物要有积极的态度;第二,要敢于提出问题;第三,善于联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歌德巴赫猜想、欧拉定理等,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2、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3、以"构造"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7

一、运用错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解数学题时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看似简单易解,但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充分考虑条件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挖掘所有的条件.

例:关于x的方程(m-1)x+2(m+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b-4ac=[2(m+1)]-4(m-1)=8(m+1)>0,故m>-1.

反思:“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告诉我们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m-1≠0,错解正是忽视了隐含条件,导致求解出来的m的取值范围有使二次项系数为0的情况.

正解: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b-4ac=[2(m+1)]-4(m-1)=8(m+1)>0,故m>-1.又a=m-1≠0,故m≠1.

通过此题的反思训练,学生领悟到挖掘隐含条件,提高思维严密性的重要性.

二、运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解完每道题目后,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本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如图,aB∥CD,∠B=23°,∠D=42°,求∠e的度数.

方法一:过点e作eF∥aB,则eF∥CD,所以∠BeF=∠aBe,∠DeF=∠CDe,从而∠BeD=∠aBe+∠CDe=23°+42°=65°.

方法二:连接BD.因为aB∥CD,所以∠aBe+∠CDe+∠1+∠2=180°,又∠BeD+∠1+∠2=180°,所以∠BeD=∠aBe+∠CDe=23°+42°=65°.

方法三:延长Be交CD于G.因为aB∥CD,所以∠aBe=∠BGD=23°,所以∠BeD=∠CDe+∠BGD=42°+23°=65°.

以上三种解法分别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个重要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底长为5,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周长为11,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5,求周长.(此题与前两题不同,需要改变思维方式,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1.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像.(与前面几题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例题多变的讲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四、运用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图从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规律,有助于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如: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学生经过运算,很快就能判断出①②③式成立,④式不成立.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洞察本质,探索解题规律,并提出问题:哪些二次根式根号里面的数可以移到根号外面来?

学生通过观察等式两边的数,于是得出了一般式子:

=n(n为大于1的整数)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归纳方法,从而得出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提高,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

五、运用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由于开放题常会给思维的定向带来困难,这就要求学生既掌握常规的思维方式,又能独具匠心,出奇制胜.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8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如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因此,数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为: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类比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熟悉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

这意味着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需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数学建模教学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

教师应研究在各个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立体几何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在解析几何中可引入两点间的距离模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储蓄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则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引入。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这样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3.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数学是学习其它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工具,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如学了正弦型函数后,可引导学生用模型函数y=asin(wx+Φ)写出物理中振动图像或交流图像的数学表达式。这样的模型意识不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会对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用数学建模知识探讨各种边缘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教学中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研究。

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如“代数法建模”、“图解法建模”、“直(曲)线拟合法建模”,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主动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使其在尝试数学建模成功的“甜”与难于解决的“苦”之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三、把构建数学建模意识与培养创新思维统一起来

在诸多的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对周围的事物要有积极的态度;二是要敢于提出问题;三是善于联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构建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史上,笛卡尔坐标系、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定理等,都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发现的。通过数学建模教学,可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2.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3.以“构造”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模”就是构造模型,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仔细观察,精心设计,就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通过现象除去非本质的因素,从中构建出最基本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回到已知的数学知识领域,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对策

所谓创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五大特征:一是创新意识。包括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二是创新精神。包括有强烈的动机;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有很强的自信心,不怕挫折与失败,不轻言放弃;有较强的独立性。三是创新思维。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独创性,能突破思维定势;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不人云亦云、不以模仿复制为满足;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和运用新方法、新思维解决问题。四是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五是知识要新、博、专。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能不能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21世纪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一、影响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

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

1.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渠道单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扼杀了创新型人才。

2.教学方法死板

高等院校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沿用刻板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单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会产生创新型人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

3.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新型人才。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生回答问题、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导致学生只是一味盲从,过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教授认为,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两个现实问题无法回避:一是大学生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这本身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二是大学老师自身接受的几乎是相同的教育,这批老师教这些学生,怎么能够教出学生的创造力呢。

4.考试制度的影响

考试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化考试方式,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评价学生,由于考试目的的功利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方式单一化,评分标准精量化,造成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最终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另外实践环节不强,资源分配不公,激励机制不健全,评价学生的制度片面等也是影响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二、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

要创新,思想是先导。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使我们的教育思想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变学生的适应型学习为创新型学习。我们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如果我们不能转变教育思想中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那些陈旧的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应该解放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勇于探索,敢于向传统挑战,不屈服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现成的思路。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2.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压抑的环境则扼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要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首先,高等院校必须有自主办学的权力,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促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其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治学环境,在教学大纲的编制上,应允许教师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新;在授课方式上,应鼓励教师进行创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术氛围上,应鼓励教师树立良好的风气,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第三,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要优化教学时间配置,多给学生留下发展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在课堂讲授上,反对满堂灌的做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必须进行改革。要改变满堂灌,填鸭式,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要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综合性作业等,培养学生的科技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调整教学内容

在现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中,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识;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发现发明创造的课题,增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加以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院校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把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个性教育,就是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个性。个性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个人的性格、气质特点得到健康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良好的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个性化教学,是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

6.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输出过程,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造成的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的严重局面,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革考试制度,树立现代考试观,建立科学命题制,建立科学评分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掌握技艺的准确与熟练为标准评价、选拔人才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敢闯、敢干,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型教师。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努力使其成为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为此,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重视学习过程;要重视实践活动,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第二,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就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熟悉创新理论方法,并能有意识地迁移到教学过程中去,具备新、博、专相统一的合理知识结构。第三,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如要自信、喜欢挑战性的工作,热爱创造性学生,富有幽默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等。第四,掌握灵活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有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性。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8.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专长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育,认真抓好军训、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力度,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抓好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专业必然有不同的活动课程,它是根据专业需要某种技能、技巧而开设的,其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提高整体素质,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高等院校只有深化内部改革,在改革中实现创新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大批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栋材.知识经济与高师创造性人才培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4).

[2]甘自恒.创造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篇10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缓慢。近年来,职业院校虽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但总体上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仍较单一,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性内容少。教学内容更新慢,满足不了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脱离行业企业实际,知识性的多,技能性的少,限制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养成,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能力的培养。尽管近年来职业院校普遍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知识练习阶段。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轻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重教给学生如何采取规定的方法解决问题,轻对于学生多向思维、求变求异、担当风险胆识和能力的培养。

3.实践能力不强,职业能力不高。一直以来,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课程、轻实践教学的倾向。历经多年课程改革,此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转变。从职业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设置较全面,整体上理论教学课时多于实践性教学课时。近年来由于扩招,部分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思想上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实际上被忽视和削弱,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职业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4.校本研究不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拓展,能将学生特长、学校特色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取向,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认知偏差以及职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能力不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乏力等诸多原因,职业院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还处于浅层次。

5.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社会锻炼的经历较少,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人转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也不多。职业院校的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轻视企业实践活动,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技能、实践指导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分析

1.远大的理想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是学生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中之重。

2.完善的知识结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交叉、知识融通,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既掌握理论,又注重实践;既谙经济,又懂政治;既熟悉专业,又熟知法律;既了解历史,又着眼现实;既知晓国情,又放眼世界。

3.多元的能力结构。职业院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学习思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写作能力、预测决策能力、行为组织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运用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市场适应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

4.良好的人格品质。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注意哲学素养的培养,提高方法论水平,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健全的人格、独特的个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5.机敏的问题头脑。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增强学生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冒险精神,培养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提高分析、判断、思辨能力,培养批判性和求异性品质,从而为今后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每一个人的思维结构是不同的,有的偏重于逻辑思维,有的偏重于形象思维,还有的偏重于直觉思维,但每种思维方式都能产生创造性成果。职业院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某种思维得以有效展开或促进多种思维形式有效综合,从而增强创造性,提高创新素质。

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意识,铸造创新精神,增强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现结合我校的实践来探讨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导。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真梳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态度、情感、价值观、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质量观的转变。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业素质和谋生能力,而是作为一个重品行、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人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不仅发展智力,更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素质、人文素养并重的素质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实现从传统单一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不仅要培养知识型创新人才,还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还要满足学生多岗迁移的需要;不仅要适应行业与企业的现实发展需求,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升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学生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发现式地学习。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教育教学改革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职业院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应该说还相当薄弱。我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把实践性教学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实践性教学比重,力避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理论在前、实践在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注重实践教学与专业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机结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以任务引领、行动导向、项目研发促进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形成实践教学特色。二是积极推进实质性课程改革,切实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研,依据时展要求、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与职业岗位协调、课程与岗位技能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对接、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并举。

3.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广泛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提供保证。一是企业进校园,通过设立冠名班、企业在学校投资建设实训基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等,更多地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引入学校,让学生先行了解。二是课堂进车间,通过把学校办进企业,使学生上学就是上班;把课堂搬进车间,使学生上课就是上岗,达到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能力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增强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三是联合研发项目,由企业提供项目,学校师生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研发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4.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创设创新教育的环境、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保证创新教育的质量,教师是关键。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获取、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较强的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等。我校针对专业教师队伍缺乏企业实践训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健全相关制度机制。一方面,积极设法从企业中吸纳人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践一线,到企业顶岗锻炼,了解和掌握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证、技能大赛,开办经济实体,积累实践经验,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创新经历和体验;指派教师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参与学生实习实训指导等以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

5.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条件,没有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态度、情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我校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打破传统的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倡导民主和谐的氛围,创造开放的环境,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通过开设选修课、分组讨论、分层教学、分方向培养、组建社团协会、创建校内创业园等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

6.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循规蹈矩;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我校致力于打破这种趋同现象,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态度养成、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加关注教学的互动碰撞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加关注学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实际操作、学生体验与反思、实习单位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示出一定的弹性和张力,从而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