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的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19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1

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外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实施进展。

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

结果:目前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得到重视已相当普遍,护理措施选用情况各异。

结论:目前国内越来越关注症监护病房中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状况,但目前我国的口腔护理循证依据比较欠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重症监护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53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43-02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一个让危重病人集中起来治疗护理的特殊病房,危重病人的各项基础护理应该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因其口腔中存在牙菌斑和口咽部上皮细胞粘附的呼吸道病原菌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加上患者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抵抗能力下降、口腔环境改变、唾液分泌减少,口咽部集聚了大量致病菌等原因是导致院内特殊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的重要原因[1,2]。根据患者人群不同,Vap的患病率为6%~52%,但研究表明其死亡率可达20%~30%。国外文献报道显示,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疾病患者Vap发生率达9%-78%。在所有预防Vap的护理措施中,口腔护理作为Ⅱ级证据被推荐使用,清除机械通气患者的牙菌斑是口腔护理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提高对危重病人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减少病人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对Vap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上进行大量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以下从iCU病房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现状以及国内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实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综述。

1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相关概念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oralcare)是指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采用恰当的口腔护理液,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清洁口腔,其目的是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去除口臭、牙垢,保持口腔正常功能,并可观察口腔黏膜,舌苔及口腔特殊气味改变,提供病情观察的动态信息的口腔护理操作。经口气管插管因其实施难度大,潜在危险高,是导致口腔护理质量下降的原因。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是iCU病房里的一项专科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是实施口腔护理的主体,她们对口腔护理的认识以及技能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口腔护理的质量。

2国内外危重症病房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现状

2.1危重症监护病房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实施情况。通过检索国内重症监护病房口腔护理的许多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口腔护理前的评估、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口腔护理的具体方法、效果评价等参差不齐,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口腔护理规范和标准。国内利用口腔护理循证依据的重症病房非常少,口腔护理的实行流于形式。张绮等人[3]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口腔护理水平相差较大,应加强针对循证口腔护理的培训,建立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的全国统一规范。iCU护士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不容乐观,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知识缺乏、技术不熟练、工作繁忙和畏难情绪等因素影响,导致放弃操作或操作质量不高。

张绮等人[3]的研究调查发现部分三甲医院中,有98.7%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生理盐水,其次是呋喃西林、双氧水、碳酸氢钠、碘伏等等。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方法,目前国内报道有三种方法,有擦拭法、冲洗法、擦拭加冲洗法。在效果评价方面,目前国内报道有两种评估方法,一是根据口腔评估量表来评估口腔的卫生,二是牙菌斑数量的评估。

国外在口腔护理前后的评价方面注重牙菌斑数的评估,在欧洲的重症监护病房里使用较多的是洗必泰作为主要的口腔护理液。国外iCU护士倾向于使用泡沫棉棒给病人清洗口腔,也有报道欧洲国家的部分iCU里更多的是使用牙刷为病人清洗口腔,但电动牙刷未见报道使用。

2.2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评估。目前国内护理教材中提及口腔护理前的评估较少,主要涉及口、齿、唇、舌、粘膜及口腔气味等部分内容,缺乏统一的评估分级标准。国外虽然针对口腔护理建立了许多评估标准,然而一项英国的调查显示,尽管98%的护理人员实施了口腔护理前评估,但只有26%应用了评估标准[3]。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时间有限及缺乏知识,或现有评估标准不能有效辅佐护理人员进行诊断。笔者认为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评估可以根据循证护理实践程序的五个步骤进行:①正确提出临床实践中的问题;②系统的文献查询获取实证;③严格评价实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④结合经验和患者需求应用证据;⑤评价效果动态监测,对现行口腔护理进行临床变革。

2.3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目前国内医院选择的口腔护理液有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呋喃西林、双氧水、口泰、碘伏等等。张绮等人[7]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部分三甲医院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口腔护理液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碳酸氢钠、呋喃西林、双氧水、口泰等等。口泰的主要成分是洗必泰和甲硝唑。洗必泰能吸附在带阴性电荷的牙齿、斑块和口腔粘膜表面,并产生抑菌作用。洗必泰、碘伏等已被证明对降低Vap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国内只有少数(3.8%)将洗必泰作为常规护理液[3]。笔者认为洗必泰因其在国内的销售渠道比较有限、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对其了解不够,还没有真正接受它,因此是目前洗必泰液没有大力的投入到重症病人的口腔护理当中的原因。而国外报道较多的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液是洗必泰,它是欧洲国家重症监护室里普遍使用的口腔护理液。iCU病房里按照口腔pH测量值选择药物也可以提高口腔护理效果,特别是口腔处于酸性环境时使用碳酸氢钠漱口液,可有效减少真菌感染。国内也有不少选用碳酸氢钠及双氧水作为常规口腔护理液,过去有国外文献报道这两种口腔护理液可能会引起粘膜表面的烧伤。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目前没有统一的选择,仍需要更多的更权威的研究报告去证实各种口腔护理液的利弊。

2.4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国内报道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擦拭法、冲洗法、擦洗加冲洗法。有报道擦拭法优于冲洗法,也有报道冲洗法优于擦拭法,再是有报道擦拭法加冲洗法更能有效改善口腔卫生[4]。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不尽相同,目前国内最多的口腔护理方法为传统棉球擦拭法,适用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昏迷、不能合作的患者。有研究证明,擦拭法能有效去除牙菌斑,擦拭时需适度用力,注意擦拭避开牙间隙及牙龈缘,可以起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是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但擦拭法存在清洗范围小、压力不足等缺点。冲洗法适用于口内有病变、伤口、张口受限、口腔失去自洁机能,导致口臭甚至并发感染的情况。它的优点在于产生液体流动,震荡,冲击的过程,使集聚或附着在口腔粘膜,舌及咽部的分泌物及定植菌随冲洗液被吸出,直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下漏和定植菌移行,从而减少了Vap的发生。冲洗法口腔护理明显降低了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擦拭法能有效去除牙菌斑,是一种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

有研究提到,擦洗法结合冲洗法可明显减少口腔感染率和口臭率。国外部分文献显示大部分护士倾向于使用泡沫棉签(相当于为病人进行口腔冲洗)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但由于泡沫棉签不能发挥擦洗的作用,无法将危重病人牙齿上寄植的牙菌斑移除,是一种无效的护理操作[5]。国内外有部分学者的研究推荐电动刷牙能有效去除牙菌斑,但其缺乏临床多方面的实验研究证据,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电动刷牙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牙菌斑的生成是导致Vap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文献报道擦拭法是去除牙菌斑的一种有效方法,冲洗法能去除口腔异味及定植菌的定植,也有文献报道口腔冲洗结合擦洗法一种比较好的口腔护理方法,对于改善口腔卫生预防Vap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查阅到的文献中发现目前的口腔护理方法有这三种,至于那种方法更有利于气管插管的病人,尚且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2.5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频次。在口腔护理频次上,国内外报道不一,有建议每4小时一次,也有建议2-3次/天。国内较多的口腔护理次数为2次。邓洁等人文献[5]描述了72%的护士为非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次数2-3次/天,而对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次数5次/天,甚至更多。欧洲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欧洲的重症监护室中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执行次数为一天一次占20%,一天两次占31%,一天三次的为37%。甚至有调查报道气管插管病人一天接受口腔护理的次数为5次。但目前就没有文献报道究竟需要多少次口腔护理才适合气管插管病人。笔者看到目前国内口腔护理的频次仍然以《基础护理学》或是以各省或各地区的口腔护理规范来进行口腔护理,全国没有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频次的统一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在为气管插管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以提供合理的口腔卫生干扰。

2.6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后的评价。查找国内外文献发现,口腔护理后的效果评价目前有两方面的评估要点,一是病人口腔状况的评估,根据口腔护理评估表的内容进行评分,评估主要从粘膜、牙龈、唾液、腭、舌、气味、牙/义齿、牙垢/牙石、唇、损伤等方面评估。分值1表示较好,分值2表示较差,分值3表示很差。所有项目得分后累计加分,分值从10-30分,分值越高,越应加强口腔的清洁卫生护理。

其次是牙菌斑指数的评估,由于牙菌斑是由各种微生物在牙齿表面粘附聚集而成的,它的生成跟Vap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口腔护理的前后均应评估牙菌斑的数量。目前国内评估牙菌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酚红测定法和探针测定法。这两种方法均来源于国外学者的研究[4],采用目测加探查法,主要记录牙龈附近菌斑的厚度及量。计分标准为:0为齿缘区无菌斑;1为齿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分为在齿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以0至5分进行评分,0是无菌斑,1是(邻面)牙颈部边缘可见散在菌斑,2是牙颈部边缘可见连续的菌斑,宽度小于1mm,3是牙颈部菌斑带宽大于1mm,但小于1/3牙面,4是菌斑覆盖牙面1/3~2/3,5是菌斑覆盖牙面2/3以上。通过酚红显示剂法可检出菌斑并评估口腔护理的效果。

3国内危重症病房实施口腔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口腔护理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的Ⅱ级预防措施,它的完善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口腔护理循证依据比较欠缺,国内有一部分护士在口腔护理的时候往往采取犹豫的态度[5],同时担心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导管脱出,从而匆匆的做了口腔护理。另外,一些护士对口腔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护理的质量是不达标的。尽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护士遇到问题会向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请教或查阅教材,但就没有意识或缺乏相关技能去查阅、验证评价,并使用国内外不断更新和日益成熟的护理研究成果。经验式、直觉式的护理仍占主导地位。个人的实践经验由于长期应用已成习惯,或从理论上推断有效而被使用,教科书的更新再版一般需要3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的研究结果会发表,教科书中的某些证据缺乏可靠性和时效性,难以反映某领域中已被更新的成果,新见解新发展[4]。建议积极利用各种电子资源获取最新信息。王婷[4]的研究发现,iCU护士预防Vap循证护理认知和行为状况的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即认知越好、行为越好。王婷认为知识是建立良好行为的基础,掌握的知识越深,越丰富,实施的倾向性越强。其研究还表明在实施口腔护理循证知识的培训后,口腔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以上文献[4,5]均表明了科室和医院管理层须重视口腔护理的循证护理培训。

纵观国内外有关重症监护病房口腔护理的文献,在口腔护理的评估方面,国内主要还是采取了护理教材中口腔护理的评估要点来进行口腔护理的评估及实施后

的评价。口腔循证护理在起步摸索阶段。在口腔护理液选择方面,国内以生理盐水为主要的口腔护理液,双氧水、碳酸氢钠次之。国外的重症监护病房则用洗必泰为主。洗必泰能有效地控制牙菌斑,在预防Vap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缺乏其更多的不良作用的相关报道。在方法上,擦拭法的口腔护理能有效控制牙菌斑,改善口腔内环境,避免了因定植菌的下移,而导致肺炎的发生。冲洗法使集聚或附着在口腔粘膜,舌及咽部的分泌物及定植菌随冲洗液被吸出,直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下漏和定植菌移行,从而减少了Vap的发生。擦洗联合冲洗法的口腔护理都具备了两者各自的优点。这三种方法的利弊尚且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在口腔护理频次上,已查到的数据尚无一致认同的口腔护理频次,目前仍需要更科学更严谨的研究来作证实。在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效果评价方面,目前有口腔护理评估表和牙菌斑评估方法来判断口腔护理的效果。

4小结

目前国内无统一的全国性口腔护理规范,也尚未建立起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危重病人口腔护理方案,这正是不同重症监护病房中口腔护理方式差异较大,护理水平不平衡的原因。在当前没有完善的口腔循证护理出现时,希望有更多的关于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面的研究。建议积极应用循证医学原则寻找最佳的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证据,建立全国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规范,以提高重症病人的口腔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U.S.).Guidelinesforpreventinghealth-care-associatedpneumonia,2003recommendationsoftheCDCandthe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RespirCare,2004,49(8):926-939

[2]HeoSm,Haaseem,LesseaJ,etal.Geneticrelationshipsbetweenrespiratorypathogensisolatedfromdentalplaqueand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frompatientsintheintensivecareunitundergoingmechanicalventilation.ClininfectDis,2008,47(12):1562-1570

[3]张绮,谢蟪旭,何瑶,等.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6):665-669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2

关键词:大头棉枝口腔护理包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46-02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0年10月、11月份意识清醒、禁食、高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共98例分两组,其中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34―82岁。10月份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11月份56例为实验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对照组使用口腔护理包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大头棉枝进行口腔护理,两组效果均按同一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口腔护理操作程序,根据操作前评估患者需要取合适口腔护理液,使用口腔护理包中备用塑料止血钳夹紧棉球,[1]擦洗口唇、牙齿、面颊、舌部、腭部。实验组同样根据操作前评估患者需要选择合适口腔护理液浸湿透妇科棉枝,按同样程序进行口腔护理。

1.3主要材料及费用

对照组使用的口腔护理包3.5元/个,口腔护理液(根据对患者的评估选择)。实验组使用妇科棉枝1―2包(10枝/包),费用0.9元/包,治疗碗1个,同样根据对患者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1.4评价标准

①以患者主观感觉为主。舒适:口腔无异味,自我感觉舒适,乐于接受;较舒适:口腔无异味,尚可接受;不舒适:口腔仍有异味,擦洗时明显异物感,拒绝接受。②护理人员评价。效果好:省时,4―5分钟内完成操作,清洁度高,安全性强,棉球脱落造成气道堵塞危险降低,损伤口腔粘膜机率低;效果一般:8―10分钟内完成操作,棉球脱落及口腔粘膜损伤的风险大;效果差:10分钟或以上时间方能完成操作,有棉球脱落或口腔粘膜损伤。③使用妇科棉枝进行口腔护理材料费用0.9―1.8元,而使用口腔护理包材料费用为3.5元。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中患者主观感觉舒适度比较,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中护理人员评价效果比较,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3讨论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2]口腔护理对于患者而言,保持口腔清洁十分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更优秀的口腔护理方法。在传统的口腔护理中使用口腔护理包需要使用塑料止血钳夹紧棉球进行擦洗,[3]操作中稍有不慎会引起口腔粘膜损伤,特别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或者存在棉球未能夹紧,松脱致患者气道堵塞窒息的危险。而大头棉枝中棉花与竹枝一端严密包裹成为一体,减少了棉花脱落及口腔粘膜损伤的可能,操作更加安全。大头棉枝进入口腔进行清洁,操作者可以手持棉枝一端按一方向滚动式擦洗,整个棉枝周径均能接触到擦洗部位,比传统操作中棉球擦洗只有一个面接触清洗部位增大了擦洗面积,而且棉枝大小适中,放进口腔不会感觉难受,特别是昏迷病人及张口受限病人。所以其清洁度更高,病人感觉更舒适。

使用大头棉枝进行口腔清洁还达到节约效果。经成本核算:开启2包大头棉枝、高压消毒碗1包、高压消毒弯盘1包比传统口腔护理中使用口腔护理包所需化费都要少。

使用大头棉枝进行口腔护理经调查问询了大部分清醒、配合的病人反映良好,而且材料简单方便,操作流畅,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确实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单秀华,吴香荣,梁喜惠.危重病人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第41卷第3期.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3

口腔护理对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十分重要。口腔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口腔护理要因人而异和口腔护理要注重舒适护理。口腔护理的方法具体有含漱法、冲洗法、机械性擦洗、咀嚼法等四种。口腔护理液剂包括:25%到30%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0.7%生理盐水等。25%到30%硼酸溶液适用于口腔pH大于7的患者,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口腔pH小于7的患者,0.7%生理盐水适用于口腔pH等于7的患者。口腔护理评估标准包括口、口腔粘膜、口腔气味、牙齿、口腔pH值等,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腔护理的评估判断患者病情。

关键词:

口腔护理;现状分析;循证医学

口腔是否健康决定着患者的生活水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口腔护理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口腔护理的实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给患者带来了舒适感,受到了患者极其家属的喜爱。因此,探究口腔护理临床应用分析对提高口腔护理水平以及降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1口腔护理的必要性

口腔护理从理论上讲是对口腔所具所有功能的护理,包括吞咽、饮食、美容、咀嚼等,简单的说就是口腔清洁。临床口腔护理采用合理的方法,使用相应的临床设备和临床用药,让口腔保持干净湿润,消毒灭菌,减少口腔异味,同时监测患者口腔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使得患者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口腔向下与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想连,向外与环境相通。口腔具有多种功能,其可以分泌唾液辅助消化、呼吸、言语等,但是口腔环境适宜细菌等生长繁殖,口腔内有残留的食物碎屑以及上皮组织,温度、酸碱度适宜,因此口腔内容易聚集有大量的细菌。同时,在医院部分治疗措施,例如插胃管、呼吸机等,治疗仪器会侵入口腔,时间过长会破坏口腔环境平衡。当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或者是化疗时,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粘膜容易溃烂,此时口腔无法保持其原有的清洁功能,大量的细菌繁殖生长,部分细菌会沿着呼吸道向下繁殖,侵入肺部导致患者并发肺炎。部分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的重症监护患者,身体器官功能降低和结构组织衰老,导致其机体免疫力下降,并且高龄患者多患有基础疾病,其咳嗽反射和口腔的自我清理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口腔内细菌和痰液无法排出,加大了肺炎的发生率。因此,口腔护理对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十分重要。

2口腔护理的方法

2.1口腔护理要因人而异

患者会因各种原因而需要进行口腔护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案,使用相应的临床设备和临床用药,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护理知识,提高口腔护理的水平,尽可能替代模仿口腔的功能,建立患者口腔护理的个人档案,是口腔护理发展的新方向。口腔护理的方法具体有含漱法、冲洗法、机械性擦洗、咀嚼法等四种。口腔护理液剂包括:25%到30%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0.7%生理盐水等。25%到30%硼酸溶液适用于口腔pH大于7的患者,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口腔pH小于7的患者,0.7%生理盐水适用于口腔pH等于7的患者。

2.1.1含漱法

患者含漱口腔过程中,需要舌头各个方位不断搅拌液体,使得液体充分接触口腔的各个部位,进行消毒灭菌。患者需要每隔一小时到两小时进行一次含漱口腔,每次含漱的时间为两分钟到五分钟。每天定时进行含漱可以降低口腔内分泌物和细菌的存在,促进唾液分泌,维护口腔内适宜的环境。

2.1.2冲洗法

口腔冲洗法是目前临床口腔护理上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当患者无法张嘴,口腔内有固定物、患有口腔疾病等时,患者口腔的清洁功能大幅度降低,唾液分泌减少,此时可用冲洗法替代患者的口腔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为负压吸引法,漱口液由左手缓慢注射,负压吸引管由右手持同时进行抽吸,注射与抽吸同时进行,该方法可以保持口腔干净,适用于口腔溃疡严重者。

2.1.3机械性擦洗含漱方法

只可以短暂的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但是其无法彻底清洁牙菌斑,去除牙菌斑最好的口腔护理方法为机械性擦洗,其中最为常见的机械性擦洗方法为棉球擦洗。由于纱布、棉球等表面不光滑,擦洗过程中与牙齿摩擦力比较大,很容易将牙齿上残留的异物清洗掉。

2.1.4咀嚼法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首选咀嚼法,咀嚼口香糖操作简单,实施方便,可以充分降低患者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2.2口腔护理要注重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对待患者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要有耐心,言语上询问时要隐晦不可以伤及患者的自尊和面子,肢体上要多多与患者接触,同时需要建立患者动态数据存储库,根据数据变化情况,适当的调整口腔护理措施。口腔整体护理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语言、环境、家属态度等多方面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乐观的看待疾病治疗,积极的配合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从而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3口腔护理的评估标准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腔护理的评估判断患者病情,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情况的了解程度,有目的性的进行口腔护理,使得护理效果得以提高,评估标准包括口、口腔粘膜、口腔气味、牙齿、口腔pH值等,例如患者因疾病所致唾液分泌降低,口腔发干,口干与口腔pH值有关系,不同病情口干的严重程度不一样,其口腔pH值也不同,口干程度越深,其口腔pH值越高。

参考文献:

[1]张绮,谢蟪旭,何瑶等.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06):665-669.

[2]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240-244.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4

【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已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有效减轻控制疼痛是医护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之一?护理在癌症疼痛控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护士应在癌痛诊疗过程中准确评估癌痛程度,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

癌症疼痛是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40%~60%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不仅带来躯体方面的不适,还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1]?癌症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影响病人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因而,疼痛控制已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目标之一?护理在癌症疼痛控制工作中作用日益重要,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护士已逐步取代麻醉师成为疼痛管理主体[2]?本综述从癌痛的评估?具体护理策略等方面阐述癌症疼痛护理进展?

1癌症疼痛的评估

正确评估疼痛是有效控制癌症疼痛的首要环节和治疗前提?根据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1.1癌痛常规评估

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8h内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患者根据主观感觉描述疼痛性质,护士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理记录?RussellK等认为,癌症疼痛的常规评估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疼痛的程度,时间特点,疼痛位置和周围放射情况,疼痛类型,疼痛的刺激和缓解因素[3]?

1.2癌痛量化评估

癌痛量化评估是指使用疼痛程度评估量表等量化标准来评估患者疼痛主观感受程度,重点评估最近24h内患者最严重和最轻的疼痛程度?疼痛评估量表能直观?动态地描述病人疼痛情况,因而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4]?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认真听取患者描述疼痛,仔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体态等,尽量做到客观评价癌痛程度?目前广泛使用的疼痛程度评估工具有: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painintensityscale,npiS),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面部表情法等?

1.2.1数字疼痛分级法

数字疼痛分级法(图1)是评估癌痛最简单的方法,即将疼痛程度用0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个人疼痛感觉在其中一个数字标记[5]?

图1:数字疼痛分级法

1.2.2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

主诉疼痛分级法将疼痛分为4级:

(1)0级:无疼痛?

(2)Ⅰ级(轻度疼痛):患者有疼痛但能够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

(3)Ⅱ级(中度疼痛):患者感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

(4)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剂,睡眠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

1.2.3面部表情法

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时的面部表情状态,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图2)进行疼痛评估,适用于交流障碍或表达困难如儿童?老人等患者?

图2:面部表情分级法

1.3癌痛治疗效果评估

癌痛治疗效果评估标准:

(1)完全缓解(CR):无痛;

(2)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

(3)轻微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有明显疼痛,睡眠受干扰;

(4)无缓解(nR):与治疗前相比疼痛无减轻?

2癌症疼痛的护理策略

护理是癌症疼痛治疗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在有效护理措施辅助下采用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对220例癌症患者疼痛进行治疗评估,癌症疼痛总缓解率为97.7%,证明合理的护理是控制癌症疼痛不可或缺的措施[6]?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安全有效治疗的前提之一[7]?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和同情患者,理解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诚恳热情?温柔和蔼?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遵照医嘱,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及时与患者针对病情进行沟通,耐心向病人讲解病情,解答患者提出的与病情相关的各种疑问,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8]?

2.2日常护理

癌痛患者由于疼痛的折磨,多采用被动,长期卧床休息,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癌痛患者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注意患者皮肤?口腔?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等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9]?

2.2.1饮食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多伴有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应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和营养状况合理调整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坚持低脂肪饮食,忌发霉食物?烧焦肉类?陈油炸食物?盐腌食物?久存腐败的蔬菜等?

2.2.2口腔护理

癌症化疗和放疗对口腔都有破坏作用,如感染?出血?味觉改变?口腔溃疡等,癌症患者口腔黏膜脆性增加容易受伤,因此,做好癌症患者口腔护理工作十分必要[10]?护理人员应经常督促患者保持良好口腔习惯,坚持漱口?坚持日常口腔护理工作,清洗时动作规范?轻柔,防止损伤患者口腔黏膜,预防感染?对于伴有口腔感染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药物清洗口腔,治疗感染?

2.2.3静脉护理

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因长期静脉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外渗等因素,对静脉通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而静脉护理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时要合理选择血管,保护性使用静脉;提高穿刺水平;正确掌握化疗药物浓度和注射方法;输液时加强巡视,一旦发生液体渗漏等情况做到及时正确处理[11]?

2.3用药护理

针对癌痛的药物治疗应严格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图3),轻度疼痛用非阿片类止痛药,中度疼痛用弱阿片类止痛药,重度疼痛用强阿片类止痛药?研究表明严格按照三级阶梯止痛治疗癌痛可取得满意的效果[12]?护士在用药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止痛药物的疗效?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消除患者对止痛药使用的恐惧心理?用药时,应严遵医嘱,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并做好用药记录?用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用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低血压?嗜睡?瘙痒?皮肤过敏等,一旦发现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护理记录[13-15]?

图3:wHo癌症止痛用药三阶梯原则

2.4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大多伴随恐惧?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会影响疾病的诊治和预后?相对于单纯癌症患者,癌症伴有疼痛患者中精神疾病发病率较近高[16]?因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2.4.1创建良好的病房环境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病房布置家庭化,减弱噪音,使患者感觉宁静舒适?

2.4.2加强心理交流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机会较多,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病情的想法和需求;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做好宣教工作,使其理解病情及诊疗过程;针对缺乏信心患者应多鼓励?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淡化疼痛意念,积极配合治疗[17]?

2.4.3组织娱乐活动

如果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如看书?户外散步?听音乐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中内啡肽含量,减轻疼痛感觉,增加止痛药疗效?

2.4.4转移止痛法

令患者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先想自己童年有趣可乐的事,或都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20分钟;也可根据病人喜好,选放一些轻快高调的音乐,让病人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打拍?后手等动作;还可以让病人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听一段相声取乐?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效果?

2.4.5放松止痛法

全身松弛可给人轻,同时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嘱病人闭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欠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脚肌,缓慢作腹式呼吸,达到止痛目的?

2.5其他护理策略

除上述护理措施外,癌痛护理还包括物理疗法?放松疗法?中医药疗法等,均对癌痛缓解有一定作用[18]?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综合运用?

3小结

癌症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因而有效地控制癌痛是医护人员的责任?随着整体护理的实施和发展,护士在癌症疼痛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加强疼痛护理,提高疼痛治疗效果,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宏,王化香,梁桂春.癌症疼痛的评估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93-594.

[2]刘丽花.护理在癌痛治疗中的重要地位[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5):144-145.

[3]RussellK.portenoytreatmentofcancerpainLancet.2011,377:2226-2235.

[4]李彩云,朱蓉,方敏,唐世芳.疼痛评估量表在癌症疼痛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10):2554-2555.

[5]洪瑞乔,王逸茹,林赛娥,李德锐.数字疼痛分级法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肿瘤科护理.2003,19(13):48-49.

[6]李娜.三阶梯治疗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48-49.

[7]田延秋,于玲燕.老年癌症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4(13):117

[8]邓太美,刘长英,杨蕊.如何与危重肿瘤患者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J].求医问药.2012,02:183-184.

[9]张天燕,安波,杨娟丽,史学莲,陈丽,刘小立.癌痛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6):350-353.

[10]王娟,秦勇.癌痛患者止痛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99-100.

[11]彭翠丽.癌症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58-60.

[12]卢月影.癌症晚期患者止痛药物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4):161-162.

[13]王巨辉,石佳.癌症疼痛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2011,6(8):496-497.

[14]李君.癌性疼痛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4):37-40.

[15]袁超燕,罗尖尖,陈向荣,高建飞.癌症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74-1075.

[16]马莉影魏巍疼痛评估对癌症治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11-4312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5

[摘要]目的探析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疼痛评分为(2.23±1.0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3.92±1.12)分、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颌面骨折;术后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护理效果

口腔颌面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外伤,多发生在各种交通事故中,发生率约57%~60%[1]。一般而言,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面部外形、吞咽、咬合关系、视力等均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给予及时治疗、细心护理,这样才可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康复。个体化口腔护理作为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文通过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的分组研究,探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18例;年龄在18~62岁之间,平均为(38.12±6.54)岁;单一骨折25例,多处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20例。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7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为(38.74±6.43)岁;单一骨折23例,多处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19例。对两组患者上述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即颌面骨折经常并发软组织损伤、牙外伤,致使口腔和创口相通,而口腔中滋生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因为骨折后患者张口受限,口腔清洁较差,再加上吞咽困难,致使无法及时清理分泌物,易诱发创口感染,所以,必须加强口腔护理。在口腔护理中,通常用注射器予以口腔冲洗,至少2次/d。在冲洗时,取患者半卧位,头部前倾,胸前围塑料布,用弯盘接水;先用软毛牙刷轻刷上下牙齿的侧面,之后经磨牙区将冲洗液注入口腔,展开反复冲洗。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病情评估与观察

对患者病情予以准确评估,制定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案。评估内容主要为:①各项生命体征、麻醉方式、手术类型、呼吸道顺畅度;②口腔黏膜及组织是否存在异味、异物、溃疡、出血、死腔等情况;③口腔留置物是否脱出或者移位,固定物是否损伤组织等;④根据患者年龄、痛阈、病情等判断口腔操作耐受性。⑤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并对留置引流管患者的引流液性状、颜色、量等进行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等。

1.2.2个体化护理措施

①血痂护理:用棉球蘸取温生理盐水与双氧水(浓度为1%)交替擦拭伤口部位,有效清理患者口腔,避免残留异物。②牙弓夹板固定护理:对于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的患者,应用纱布进行擦拭,不可用棉球擦拭。因为使用棉球进行擦拭的时候,易在钢丝上残留纤维物质,影响固定效果,同时也会对口腔护理产生不良影响,而用纱布进行擦拭,就可以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如果患者口腔中残留食物残渣及其他异物,应用牙科探针予以清理,以免出现细菌感染[2]。③口腔内伤护理:若患者口腔存在内伤,不可擦拭,以免伤口出血,影响伤口愈合,此时,应选择含漱及喷洒进行口腔护理。④颌间牵引护理:对于进行颌间牵引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以此清理口腔,防止食物残留[3]。⑤口腔肿胀护理:口腔肿胀多出现在创伤反应、皮瓣转移后,若患者口腔肿胀程度比较严重时,应详细分析诱发原因,之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如移植组织瓣最低位置,拆除缝线;放置引流条;解除张力等等[4]。⑥口腔感染防控:术后给予清洗液与漱口液清理口腔,若患者口腔存在内伤,可选择抑菌作用强的漱口液,以此防范细菌感染的发生。

1.2.3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必要的情况下调动家庭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时刻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建议患者家属多鼓励与安慰患者,让患者可以快速摆脱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各种信息,如植入义齿、整容手术等促进恢复的方法。此外,调整患者期望值,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到需要重建健康,从而主动配合,恢复到病前状态。

1.2.4饮食护理

在手术之后,患者经常因为疼痛、张口受限、畏惧等因素而不愿进食,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饮食指导、健康宣教,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开始时,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食物,口中存在创伤者,给予鼻饲7~10d,并辅助静脉营养;口中无创伤者,可用特制橡胶管经磨牙后进食。在进食的时候,应少食多餐,缓慢喂食,并保证饮食温度适宜,不可过快,以免患者出现呛咳,甚至引起窒息。

1.2.5并发症护理

①感染:选择适合的漱口液、清洗液,不可盲目使用。先测定患者口腔pH值,若呈中性,选择1:5000的呋喃西林;若呈酸性,选择1%的过氧化氢溶液或者2%的碳酸氢钠;若呈碱性,选择2%的硼酸,保持颌面部敷料干燥,并进行定期更换。针对口中存在创伤者,选择具有抑菌作用的漱口液,在含漱之后,在辅助以其他方式进行口腔护理。②伤口渗血或裂开:针对皮瓣移植后或者创面广、触之易出血的患者,应在明视下进行操作,并且保证动作轻柔,不可采用擦拭法,进行吸引操作时,应避开伤口。③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当患者口腔留置物较多的时候,应在多人协作下进行操作。完成操作之后,对各留置物进行详细检查,比如,观察结扎丝是否松脱、易位、折断、刺伤唇颊黏膜、压迫牙龈等,一旦发现问题,应马上进行矫正处理。

1.2.6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疼痛敏感性展开相应的护理,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安慰疗法,即转移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对于疼痛程度较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严格按照医嘱给予镇痛剂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②并发症主要有口腔感染、伤口渗血或裂开、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

1.4护理效果

评定标准无效:护理后,患者伤口少量出血,口腔中存在异味,残留异物,但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有效:护理后,患者伤口未出血,口腔中没有异味,残留少许异物,但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显效:护理后,患者伤口未出血,口腔中没有异味,未残留异物,清洁度良好,且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5]。

1.5统计方法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3±1.05)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92±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4,p=0.000<0.05)。

2.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的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颌面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创伤,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颌面骨折会使面部外形、咀嚼吞咽、语言功能、视力功能等出现很大的改变,使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同时,患者术后易出现口腔感染、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伤口渗血或裂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口腔功能恢复受到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除了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与专科诊治技巧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口腔护理是预防与消除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手段,临床价值非常高。一般而言,常规口腔护理易致使患者伤口裂开、出血,且清理不彻底,易诱发感染,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个体化口腔护理的实施,可极大的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使口腔护理工作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具备很强的专业化、人性化,临床应用效果更好。该文研究结果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3±1.05)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92±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的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6-8]非常相近,数据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0%,疼痛评分为(2.24±0.3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0%、(3.09±0.77)分、2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个体化口腔护理对颌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仙.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效果评价[J].今日健康,2016,15(9):230.

[2]李辉辉,高菲菲.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41):192.

[3]杨声,李冬梅.62例颌面部骨折切开钛板内固定围术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0):898-899.

[4]陈少英.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69-1871.

[5]谭秋红.经冠状切口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641-1642.

[6]谭艳丽.颌面部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215-216.

[7]刘晓艳.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68-69.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6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及时评估病史,包括病程持续时间,病人是否有昏迷、酗酒等病史,或伴有疲劳、受寒感冒史,是否存在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感染病灶,如皮肤感灶等。肺部是否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病史。

(2)病情评估体温评估:体温波动范围、伴随症状;咳嗽、咳痰评估:24h痰量、痰颜色及气味,是否容易咳出,是否有咯血;评估病变部位;疾病对全身状态的影响,是否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杵状指(趾)及贫血等慢性消耗性体征。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评估病人对肺脓肿的认知程度,能否有效咳嗽、咳痰,对体位引流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肺脓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需要8~12周,时间较长,患者往往对遵从治疗计划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由于口臭害怕与人接近,不愿意出现在有人群的地方。

2.护理诊断

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主要有:①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与痰液多与无力咳嗽有关;②舒适状态改变,与高热有关;③活动无耐力,与感染、营养不良和体质弱有关;④个人应对无效,与不能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关。其他少见的护理诊断还有:焦虑,呼吸形态改变,营养不足,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睡眠形态紊乱,继发感染等。

3.护理目标

(1)病人将显示正常的体温、血象。

(2)病菌表现出有效的咳嗽、排痰。

(3)不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现象。

(4)病人及其家属能说出加强营养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活。

(5)尽快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4.护理措施

(1)休息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降温。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气。

(2)饮食与营养患者应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慢性肺脓肿有消瘦、贫血等表现的患者营养补充更为重要。必要时可少量间断输全血、血浆或复方氨基酸。

(3)咳嗽、咳痰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促使痰液咳出。训练前准备好接痰容器和手纸,并及时倾倒。训练时,注意观察病人体力支持情况,以判断病人的耐受能力。

(4)体位引流根据病灶部位采取有效的体位进行痰液引流。引流时要守护在病人身边,并轻叩背部,帮助排痰。要鼓励病人坚持。

(5)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对距胸壁较近的肺脓肿应及早行经皮闭式引流治疗。护理要点包括: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瓶内液应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要保持引流管的密闭状态,防止引流液倒流和引流管开放,以防气体进入胸腔,避免脓栓、坏死物等阻塞引流管,定时挤压胸引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冼引流管。

(6)补液鼓励患者增加液体摄入量,既有利于降温及排毒,同时促进体内的水化作用,使脓痰易于咳出。(7)正确采集标本及时正确留取痰、血、尿和便标本,以便为医嘱用药提供依据。按医嘱准确给予抗生素,一般疗程应持续8~12周。

(8)止痛胸痛患者可予局部固定,减少呼吸幅度,也可采用松弛法等减少疼痛。咳嗽时按压胸部以减轻疼痛。

(9)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每天漱口次数以减轻口臭,对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注意口腔真菌感染。可根据口腔状态选择有针对性的漱口液,如生理盐水或朵尔液等。

(10)心理护理肺脓肿病人经常因咳出大量脓痰而对个体产生不良刺激,导致病人出现焦虑、忧郁。对此,护士应给予极大的关心,讲解疾病治疗的过程,配合方法,指导病人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及有效咳嗽、咳痰技巧,减轻焦虑、紧张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信心。

5.健康教育

(1)向患者解释肺脓肿的感染途径及加强口腔、上呼吸道及皮肤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2)必须使患者认识到延误治疗或不坚持完成疗程将导致慢性肺脓肿的后果,如脓腔不能闭合即需外科手术治疗。

(3)讲解积极治疗皮肤痈、疖或肺外化脓性病灶的方法,不挤压痈、疖,防止血源性肺脓肿的发生。

(4)告知患者防止感冒,避免各种原因引起感染的意义,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5)指导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6)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于劳累、不吸烟、不喝酒。

(7)防止复发,遵从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阮小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07期.

[2]李忠厚,周西同,肺脓肿合并纵隔脓肿1例.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5期.

[3]Brooki,林源震,小儿肺脓肿的细菌学与治疗.国际儿科学杂志;1980年03期.

[4]彭启灿,夏前明,肺脓肿类型变化与外科治疗作用.泸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7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大剂量的放化疗对口腔上皮、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黏膜屏障作用的破坏,口腔和肠道的黏膜炎发生率可高达100%[1]。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最令患儿感到痛苦的毒副作用之一,多出现于移植后7~10d。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反应,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由于口腔溃疡持续性疼痛,不仅可导致咀嚼吞咽困难,且味觉改变影响患儿的营养供给和治疗的连续性。有效科学的口腔护理可预防或减轻患儿的口腔并发症,对于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科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并发重度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重度口腔黏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4例患儿均为男孩,年龄4~1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1例。亲缘性基因骨髓移植1例,非亲缘性骨髓移植3例。

1.2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粘膜炎分级标准,每天动态观察并记录患儿口腔黏膜颜色及出现红斑、溃疡的面积,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口腔粘膜炎分级标准:0级:口腔黏膜无异常;i级:口腔黏膜有1或2个1.0cm溃疡或数个小溃疡,疼痛加重,能进半流质;iii级:口腔黏膜有2个>1.0cm溃疡和数个小溃疡,疼痛明显,只能进流质饮食;iV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1.0cm溃疡和(或)融合成片,疼痛加剧,进食困难。

1.3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1.3.1评估口腔黏膜炎的程度我们根据患儿的主诉和体征,依据口腔评估标准wHo黏膜炎标准)对患儿口腔黏膜炎进行准确评估,以期能准确反映每个患儿口腔黏膜炎的解剖学改变和严重程度,制定合理使用的治疗护理方案。

1.3.2保持口腔清洁要求患儿每次进食前后、睡前均用灭菌注射用水250ml+5%碳酸氢钠250ml、依信漱口液、生理盐水500ml+甲酰四氢叶酸钙(亚叶酸钙)50mg(嘱患儿将该含漱液咽下少许)、生理盐水100ml+甲硝唑注射液100ml等含漱液交替漱口,含漱3~5min/次,指导患儿使药液充分与舌下、颊部和咽部接触,充分发挥药液的作用。督促监督患儿含漱到位,向家属及患儿解释充分含漱对减轻口腔黏膜炎的重要意义。

1.3.3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为防止口腔出血及防止口腔溃疡损伤处细菌播散引起感染扩散,通常移植中发生黏膜炎是不主张用牙刷刷牙。进行口腔护理时先用含有利多卡因的复方漱口水进行漱口,用以止痛,减轻患儿痛苦。护理过程中,护理部位要包括牙龈的内外面、牙齿的内外面及咬合面、内颊粘膜、舌面及硬腭面,重点部位(溃疡面)要多擦拭几遍,要求操作时动作轻柔,以防止进一步黏膜损伤,特别是血小板低时,防止刺激粘膜及牙龈引起出血,然后协助患儿漱口[5]。在特殊时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下时),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300u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含漱。护理结束后用氧气吹氧溃疡面,15~20min/次,3次/d,吹氧结束后溃疡面涂抹1%碘甘油、制霉菌素粉、蒙脱石散(思密达)等。指导患儿涂药30min后在进食。

1.3.4密切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变化应密切观察口腔粘膜的颜色、性状,注意有无新的溃疡,溃疡的大小等情况,以便采取及时对症治疗措施,如感染加重,可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促白细胞生长药物,以防引起全身感染[2]。

1.3.5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用通俗易懂语言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口腔护理及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采用鼓励性语言,适当时候可采用诱哄形式。也可以采用另外成功例子作对比,争取最大程度配合。

1.3.6营养支持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勿进食过烫的食物;当疼痛明显而影响吞咽时,进食前10min予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液含漱后,再进食流质,如粥汤、菜汤等[3]。加强静脉营养,给予脂肪乳剂、静脉用维生素、复方氨基酸,以及10%葡萄糖内加入氯化钾静脉滴注,定期监测外周血电解质、白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结果

通过wHo黏膜炎标准对患儿的评估,4例患儿得到有效护理均在14~21d内逐渐好转,恢复正常。

3结论

导致骨髓移植患儿出现黏膜炎表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预处理化疗造成的直接损伤和中性粒细胞减少造成的局部感染破坏口腔黏膜表面。口腔黏膜炎在骨髓移植2w后容易发生,常在移植后粒细胞开始恢复时逐渐减轻。但如果不加强局部护理和清洁,将会延迟口腔黏膜炎好转,口腔糜烂、溃疡进一步进展,需氧和厌氧菌繁殖合并病毒和霉菌感染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移植后其他并发症的防治[4]。因此给予积极的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黏膜炎的愈合,减少因此引起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减轻患儿痛苦,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胡晓蓉,廖巧芬,管文化,等.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21-322.

[2]董桐俊,徐超,闫微,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上半月版):77-78.

[3]徐雅静,程方平,李晓林,等.郏县私情叶酸钙漱口液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33-1735.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8

【前言】

随着当代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质量提高的渴望,iCU已成为重症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3年SaRS之后iCU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iCU收治的大多数是病情危重,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病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病痛,还要背负精神上的压力。如何更好更全面地护理病人已成为iCU护士的一项艰巨任务。罗伊模式概念的建立基于nelsond的适应概念及VonBer-talanffy的系统理论〔1〕。他认为所有患者都是一个包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适应系统。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概念框架去指引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评估,问题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干预及评价。因此,应用此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更好地对患者实施护理。

下面我将应用罗伊模式来护理患者,并评估此个案的护理效果。

【病例介绍】

患者姓名:左xx,性别:男性,年龄:66岁,住院号4xxx13

婚姻:已婚,工作职业:北京市xx化工厂职工

因“纳差,乏力一年余,加重伴黑便一周”入院

入院时间:2013-10-30

转出时间:2013-11-7(转肝胆科)

入院情况:患者2012年5月份出现乏力,纳差,伴有皮肤巩膜黄染,未予治疗。6月份,患者出现腹胀伴腹部逐渐膨隆,乏力纳差症状逐渐加重,就诊于711医院,诊断为“肝硬化”。2013年2月症状加重,遂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2013年4月15日因腹胀,喘憋收治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入院后行Ct检查显示:下腔静脉于肝左中右静脉汇入水平管腔明显变窄,考虑侧枝形成,脾大,腹水。病情稳定后,于2013年4月24日在局麻下行下腔静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此后于2013年6月、7月、8月,共3次入我院治疗。患者一周前出现黑便,3天前出现头晕,伴有纳差乏力明显,不能下床,遂于我院治疗。

目前诊断:肝硬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

既往史:2013年4月在本院超声检查示慢性胆囊炎,Ct检查发现右肾结石。

有创诊疗操作:2013年11月2日21:00行右侧腹腔穿刺引流术,引流出淡黄色液体。

目前状况:

10月31日:患者神清,乏力明显,纳差,睡眠差,明显消瘦,大便量少,黑便,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L/分),肝胆外科会诊:考虑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建议如便血量不大,保持大便通畅(口服乳果糖)。放射科主治医师会诊建议近期行上腹部增强Ct及门静脉三维重建。

11月1日查体:腹部膨隆,腹水多,化验单示:血氨升高。主诉:有痰,难以咳出。胸部X线片示:两肺肺炎,主动脉硬化。患者腹部张力过大,暂不考虑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加强利尿对症治疗。

11月2日:患者主诉腹胀明显,行腹腔穿刺术,抽取腹水1500ml。

11月3日:腹胀明显,抽取腹水2600ml。

11月4日:主诉胸闷气短,给予间断放腹水,每日不超过2000ml,注意电解质情况。

11月5日:血色素较昨日无明显降低,考虑消化道未再出血,继续给予白蛋白30g静滴补充蛋白。

11月6日:给予清流食,患者血清白蛋白仍低,继续给予白蛋白30g静脉补充蛋白。

11月7日:病情好转于今日9:30转往肝胆外科继续治疗。

解释罗伊适用模式

罗伊的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五个基本要素的阐述,即人、护理目标、护理活动、健康和环境。

罗伊适应模式是美国护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护理理论〔2〕,罗伊认为:人可以是指个人、家庭、群体、摄取或社会。“人是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处于与变化环境不断反应的状态。”(引自annmarrine-tomey,1989,p329)

罗伊将环境定义为“所有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为的情况、事件及影响因素”(引自Chris,mcQuiston&adele,1995,p102)。

它是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的输入(刺激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环境因素可大可小,同时可以积极也可以消极。任何环境变化都需要个体付出更多的能量去适应。影响人的环境因素也被划分为三类: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罗伊认为护理目标是通过护理程序促进人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四个方面的适应性反映。适应性反应是对健康有利的反应,而人对变化的适应情况取决于输入的刺激和人的适应水平,即人在应对时所处的状况。

护理活动

护士可以采取各种护理措施控制各种刺激,使其全部作用于人的适应范围之内;或通过扩展人的适应范围,增强个体对刺激的耐受能力,以促进适应性反应的发生。

护理活动即包括六个进行中的、动态的步骤的护理程序:

1.行为评估(一级评估);2.刺激评估(二级评估);3.护理诊断;4.制定目标;5.干预;6.评价

【罗伊适应模式的应用】

护理评估

生理模式一级行为评估二级刺激评估1、氧合状况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L/分,

RR17-22次/分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痰液:中等量黄色浓痰

胸片提示:肺部感染

aBG示:

pH:7.47

pao2:179mmHg

paCo2:31mmHg

LH:2.1mmol/L

Be:4.4mmol/L主要刺激:

肝硬化

相关刺激:

肺部感染

固有刺激:

无2、循环功能持续床旁心电监测

心电示波正常

血压:82-95/59-64mmHg

HR:92次/分

尿量:50―100ml/hr

四肢末梢:苍白、凉主要刺激:

肝硬化、腹水

相关刺激:

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容量不足

固有刺激:

无3、神经系统神志清醒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放射敏感

遵守指令正确回答问题肌肉活动正常

对疼痛和各种刺激敏感主要刺激无

相关刺激:无

固有刺激:无4、水及电解质补充常规液体约2000ml,白蛋白30g.

尿量:50-100ml/hr

血清钾:3.2mmol/L

钠:131mmol/L

游离钙:1.09mmol/L主要刺激:

腹腔引流

相关刺激:

禁食水

固有刺激:无5、营养身高172cm

体重60kg

体型中等

血红蛋白76g/L

禁食水

给予极化液滴入主要刺激:

肝硬化

相关刺激:

禁食水

固有刺激:无6、排泄尿量:50-100ml/hr

未排便主要刺激:肝硬化

相关刺激:禁食

固有刺激:无7、活动和休息体质虚弱

绝对卧床,活动受限

定时翻身

使用气垫床

腹腔引流持续进行

各种导联监测线

仪器报警主要刺激:肝硬化

相关刺激:腹胀,腹腔引流管限制病人活动

固有刺激:无8、感知病人意识清

可进行语言沟通

恐惧、焦虑主要刺激:肝硬化

相关刺激:病情反复

固有刺激:无9、皮肤完整性保护骶尾部及双足跟受压,

皮肤发红腹部

切口引流主要刺激:肝硬化

相关刺激:腹腔引流管导致活动受限

固有刺激:无10、内分泌功能血糖:9.2-14.4mmol/L主要刺激:肝硬化

相关刺激:糖代谢异常

固有刺激:无心理模式一级行为评估二级刺激评估1、自我概念适应模式对疾病恐惧

担心预后主要刺激:疾病反复

相关刺激:住院费用

固有刺激:无2、角色功能适应模式家庭角色受影响

第二角色:儿子,丈夫,父亲,

担心不能完成自己的角色

住院:角色转换为患者主要刺激:与住院、疾病对

病人的影响有关

相关刺激:收住iCU暂时与家人分开

固有刺激:无3、相互依赖适应模式完全依赖护士照顾

希望得到家人关心及照顾。主要刺激: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

相关刺激:无

固有刺激:无经过评估(体检)后,患者被诊断出以下8个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舒适的改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活动无耐力;焦虑和恐惧;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液体不足的危险;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再出血

下面详细介绍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身体虚弱,

乏力以及痰液粘稠有关。1.呼吸道通畅。

2.肺部感染减轻。指导病人做有效咳嗽、

咳痰:深吸一口气后屏

气3~5秒,身体前倾,

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

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

雾化吸入。

肺部物理治疗。

定时翻身,以免痰液滞

留造成坠积形肺炎。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引

起呼吸道感染加重。2013-11-4肺部听诊

呼吸音粗,中等

量黄色粘痰。

2013-11-7肺部听

诊呼吸音清,掌握

有效咳嗽、咳痰技巧,

自行咳痰,量少。舒适的改变:与腹胀、

留置腹腔引流管

及环境陌生有关。1.腹胀减轻或消失。

2.自觉舒适。

3.适应病房环境,睡眠良好。1.每日评估引流周

围皮肤,情况允许

尽早拔除。

2.合理放置引流管,

保持卧位舒适。

3.介绍腹腔引流

相关知识,鼓励患

者如有不适

及时表述。

4.积极治疗原发病

减少腹水的产生。

5.加强沟通,使患

者尽快适应病室环境。2013-11-4主诉腹胀,

放腹水2550ml。

睡眠较差。

2013-11-6适应病房环境。

夜间睡眠良好。

与医护人员主动

有效沟通。引流腹1500ml。营养失调(低

于机体需要):

与疾病本身消

耗较大及禁食水有关。1.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正常。2.出入量正常。3.体重上

升或在正常范围。1.严格按医嘱执行

营养支持疗法,

静脉补充液体、

白蛋白、红细胞等。

2.定时监测血清

白蛋白、血红蛋白、

电解质水平及体重情况。

3.每日评估患者

病情,尽早恢复病

人的饮食。

4.告知患者目前禁食

水原因,取得理

解和支持。

5.告知患者恢复

饮食后的注意事项。2013-11-4主诉口干,

给予湿润口唇。

HGB:77g/L

pLt:67×109,

2013-11-6HGB:75g/L

pLt:68×109/L

改禁食为清流饮食。

进食米汤150ml。

患者掌握饮

食注意事项。体重增加。4.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本身以及营

养摄入不足有关。病人活动耐力

逐渐增强。1.评估病人日常活

动方式、活动程度。

2.加强营养,遵医

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饮食后给予高热

量、高蛋白、高纤维饮食。

3.制定合理训练计

划,指导患者功能

锻炼,并告知训练

注意事项,如有不适

及时停止运动。

4.患者活动过程

中严密监护。

2013-11-4患者可以

进行简单的肢体运

动,主诉活动费力。

2013-11-6患者掌握

活动技巧,可以较好的完成

训练计划。主诉耐力增加,

且活动后无不适症状。

按要求自行进食。5焦虑和恐惧:

5.1.与病情反

复发作预后差

及高费用有关。

5.2.与对iCU环

境的陌生及各

种仪器报警有关。患者焦虑和恐惧症

状减轻或消失。1.介绍iCU病室环境、

责任医师、护士,使

病人尽快熟悉,减少对

iCU的恐惧。

2.为病人提供一个

安全舒适的休息环

境,保持室温18-20。C,

湿温50%-60%,

使之感到舒适。

3降低各种仪器的

报警音并告知患

者,避免引起恐惧。

4.鼓励病人表达自

己的想法,了解病

人焦虑的原因。

5.可以应用温水

泡脚,听音乐等方

法促进病人入睡。

6向家属介绍疾病

的知识及注意事

项。鼓励其多给与

患者心理支持,增

加战胜疾病的信

心,减轻过多的顾虑。2013-11-4患者已熟悉

病房环境及各种

机器的报警音。

2013-11-7患者焦虑

恐惧心理明显好转,

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极的与家人及

医护人员交谈。皮肤完整性

受损的危险:与

患者活动受限、

切口引流、营养

失调有关。保持皮肤完整1.保持床单元的清

洁平整,使用气垫床。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干燥切口敷料无渗液。

3.定时翻身,减少

皮肤受压。

4.增加营养,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

5.使用预防性皮肤

保护辅料。2013-11-4患者骶尾

部及双足跟发红,

切口处皮肤微红。

2013-11-6患者骶尾部

及双足跟发红减轻,

切口处皮肤干燥。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放腹水,失血有关。维持体液及电

解质平衡。1.密切观察患者是

否出现体液不足的

症状,如尿量减少,

脉搏增快。

2.监测CVp及血压

变化,作为补液指征。

3.准确记录每小时

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4.密切观察引流液

的量,性质。

5.放腹水后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征,询

问病人感受。

5.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变化。2013-11-5患者HR:

92次/分Bp:90/58mmHg

每小时尿量50-100ml。

K:3.2mmHg。

2013-11-患者HR:

82次/分Bp:97/64mmHg,

每小时尿量100-150ml。

K:3.6mmHg。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再出血。

与疾病本身有关。无消化道再出

血发生。1.密切观察患者呕

吐物及大便的颜

色,性状,量。

2.告诉患者如果有

大量呕血时应把头

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告诉患者用力排

便的危险性,如大

便较硬及时告诉护士。

4.及时监测患者的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2013-11-7无消化

道出血症状的发生。【评价在iCU中实施Ram护理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Ram是关于人、健康、环境及护理的理念,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面为患者提供服务,利于实施全人护理。Ram整体护理结构完整,6步的护理程序是连续的过程,随病情变化而不断修改和完善护理计划。Ram中的几个适应模式分类清楚,尤其在生理功能方面,引导护士有效、全面的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

在Ram指导下,iCU护士能够观察到患者在危重情况下出现的适应性和无效性反应,可以积累经验,有利于今后的护理实践。

缺点:Ram中有太多抽象名词,如刺激;有些概念重迭,如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护士对三种刺激不易区分。耗时多:应用罗伊适应模式需要对病人进行完整的评估,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较为费时,尤其是在iCU紧张多变的环境中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因患者病情变化太快而难以应用。iCU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罗伊适应模式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3〕

【总结】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比较明确,比较符合逻辑,在执行护理程序中,一级评估是对行为的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二级评估重点评估三个刺激,这样对病人的评估就更全面,从而使护士能够更准确的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有效的整体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但是每个护理模式都有他的局限性,随着各种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加适合iCU的、更加完善的护理理论,对iCU的护理实践、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Roy.C.andrews.Ha.theRoyadaptationmodel,2nded.Stamford:appleron&lange,1998.1-492.

[2]邹洵,护理程序入门【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58-270.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9

[关键词]化疗;口腔黏膜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c)-091-02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1-3],目前常用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阿霉素、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等会影响增殖活跃的黏膜组织,可使其增生修复减慢,为寄生口腔的细菌提供入侵的窗口,易致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生,最常见的是唇、颊、舌、口底、齿龈出现充血、红斑、疼痛、糜烂、溃疡等,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严重者悲观失望,甚至拒绝下一步化疗。口腔黏膜炎不仅影响口腔,还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它带来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营养不良、局部和全身感染等[4]。笔者于2008年7月~2009年7月对1780例化疗者观察,出现黏膜炎的患者有356例,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如期完成化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780例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356例。其中,男248例,女108例。血液系统肿瘤57例,消化道肿瘤101例,肺癌105例,乳腺癌81例,其他12例。

1.2观察结果

口腔黏膜炎的判断标准参照nCi毒性分度标准[2],划分为5级:0级,无黏膜炎发生,1424例,占80.0%;1级,无痛性红斑、溃疡,298例,占16.7%;2级,疼痛性红斑、水肿、溃疡,不影响吞咽,50例,占2.8%;3级,影响吞咽,需要胃肠外营养,8例占0.5%;4级,重度溃疡,需要胃肠减压,无。

1.3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1.3.1评估识别化疗前护士要全面评估患者,识别出高危人群。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需采用的化疗方案,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包括口唇、舌、牙龈及其他口腔黏膜表面的检查。注意:口腔的颜色改变、湿度改变、有无赘生组织、唇舌水肿等,及早发现口腔黏膜炎的表现和先兆;并注意有无急性感染、组织损伤、龋齿、牙周炎、黏膜病变、破溃创面、不合适的假牙、坏牙等。高危人群应是:①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这种治疗会影响Dna合成并直接影响上皮组织,尤其老人和儿童;②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比实体瘤患者有更高的发病率;③有牙周疾病或口腔疾患的患者;④化疗期间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差的患者[5]。

1.3.2自我护理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于化疗前2周,指导患者餐前用清水漱口,餐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且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90s。刷牙时,仔细清洁口腔,动作轻柔,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机械性损伤。使用后把牙刷冲洗干净,头部向上,放在牙杯内,置于通风处。且牙具要一人一用,不可混用,防止交叉感染。牙刷一般要每月更换一次,若有倒毛,应立即更换。对戴有假牙套的患者,指导其刷牙时须将牙套取出,经常清洁假牙,有口腔疾患时,应将假牙取出。

1.3.3重视预防化疗开始1~15d,可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针24万U含漱或咽下,每日多次,或使用专用漱口液漱口,可有效预防及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化疗时可遵医嘱每日静脉滴注维生素B6针200mg,以保护黏膜组织,预防口腔炎症的发生。静滴化疗药时,可通过含漱冰块能降低口腔局部温度,促使末梢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在口腔局部的剂量;另一方面,降低温度能提高黏膜细胞对细胞毒作用的耐受性[6]。化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ml以上,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加速毒素的代谢,减轻化疗药对口腔黏膜的损害。

1.3.4积极治疗若口腔有白色荚状物覆盖,应考虑霉菌感染,可先用5%的碳酸氢钠液漱口,然后外涂制霉菌素片或含服;若有口臭、口垢,应疑有厌氧菌感染,应用3%过氧化氢液漱口。对轻度溃疡者,可给予华素片口服或用口腔溃疡膜贴创面,加速愈合;严重溃疡者,创面较大,通过以上处理,难以愈合者,可用重组人粒集落刺激因子针外涂;若主诉疼痛,可用生理盐水500ml加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针10mg,分次含服或咽下,用于止痛。口唇干裂疼痛者,可用凡士林涂抹,能减轻疼痛。

1.3.5监测体温每日测量体温,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必要时使用敏感抗菌药治疗。

1.3.6饮食指导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同时避免辛辣、油腻、过热、带刺等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多食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口腔护理的评估篇10

关键词:循证护理;前列腺癌;3D腹腔镜;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c

近年来,护理科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已经在我国医院内的护理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推广[1]。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靠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事实证据,根据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针对实证为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2,3]。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three-dimensional1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3DLRp)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所采用的一种标准手术。3D腹腔镜系统是在传统腹腔镜的2D平面图像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立体高清成像系统,3D(three-dimensional)即三维立体影像,通过三维立体影像还原了真实视觉中手术视野,使手术画面有了一定解剖深度及层次,还原了真实的操作场景,降低了手术难度[4]。3D高清腹腔镜系统的图像传输依赖于两个摄像头,通过合成立体图像效果,手术医生必须佩带具有无源偏振功能的眼镜才能正常进行手术操作[5]。因此在3D视觉下的手术操作,既拥有着传统腹腔镜常规操作的基本特点,同时又因为3D腹腔镜高清立体视野提高了解析病例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的手术精确性[6]。目前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已经广泛的采用3D腹腔镜技术,特别是在前列腺癌的根治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5年6月系统完成的38例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年龄67~72岁,在进一步明确手术条件、实证分类后科学合理地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3D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年龄67~72(68.5±3.3)岁;分期:a2期6例,B1期13例,B2期11例,C期8例。对照组(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年龄67~72(69.1±2.1)岁;分期:a2期7例,B1期12例,B2期13例,C期6例。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进行手术方案的制订。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及传统腹腔镜。手术时间85~19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50~180mL,平均75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d。术后并未出现吻合口漏尿和出血等并发症。在术后4w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降至0.2μg・L-1以下。所有患者未增加手术耗材相关费用。

1.2循证护理

1.2.1循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科学地解释并帮助患者减轻或解除不良心理。患者抑郁心理主要产生于:恐惧。患者由于担心年龄比较大,身体各器官发生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担心手术治疗出现意外事故,担心前列腺癌的转归,进而导致恐惧、紧张、焦虑和心情抑郁。

1.2.2循证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并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目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因陌生环境而引起的心理紧张;介绍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及需要进行的术前检查和手术过程。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了解3D腹腔镜手术,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参与护理的护士要求仪表端庄,护理技术精湛,护理经验要求丰富,这样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关心的体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尊重患者隐私,使患者获得亲切感和安全感。鼓励他们面对现实,适应新生活。

对照组中的38例前列腺癌患者在3D腹腔镜的围术期内采用临床护理模式,主要护理的内容涉及到患者的饮食、生活、休息环境的护理,以及健康知识宣教和常规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首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综合评估,以便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内容主要包括现阶段的患者的身体素质、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针对性的对患者制定具体的临床评估情况,特别要做好患者面临手术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要及时解决,以及向患者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宣教,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认识。患者顾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费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心理因素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术后的康复。

1.3手术配合患者准备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仔细查阅病例资料,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3D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和手术的先进仪器。

1.4评价方法评价指标:①统计并比较两个实验中的组患者在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统计发症发生率。②治疗依从性:需要所有的参与治疗和护理的医生护照共同评估每一个患者,跟评估的结果分为好、一般及差3个表现等级。③eoRtCQLQ-C30评分:内容主要包括对每一个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病况进行综合评估,此评分包括患者手术开始前1w内的全部表现,其中内容包括心理和生理功能方面,具体为角色、情绪、社会及总体健康等多种评估因子,患病症状评估涉及疲乏、疼痛、呼吸、睡眠、食欲、排便等多个评估因子。所有的评估因子均采用百分制的方法评分,其中心理、生理功能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状态越佳,症状评估的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状态越佳。

1.5统计学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前列腺癌患者在临床护理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的数据则以(x±s)、(%)表示,并采用t值检验,差异判断标准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综合评估,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oRtCQLQ-C30评分比较,见表2。

3结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目前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具体的根治方案以手术为主。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由于3D腹腔镜在三维视觉、图像放大及操作稳定性上具有优势。因此在术中可以进行精确分离和细致缝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术中的出血现象,提高缝合的准确性和速度,降低了手术后的并发症,现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7]。

循证医学的原则是慎重、准确、明智的应用目前可获得的资料,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职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个人意愿,之后合理准确地将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制订出完整具体科学的治疗方案[8]。

通过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并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案比较,发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3D腹腔镜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以受到患者欢迎。研究表明,循证护理模式能够直接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患者的预后治疗的整体效果,直接提高了护理的效率,实现了护理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患者的整个治疗期和康复接单达到了辅助和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春娟,张永梅,马春梅.前列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2):233-234.

[2]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料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65-66.

[3]娜,林昀,蒋聿瑛.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2例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1,9(6):102-103.

[4]梁朝朝,周俊.3D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初步应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6):413-414.

[5]SchlomerRG.evidence-basednursing:amethodfornursingpractice[J].pflege,2000,13(1):47-52.

[6]刘红,季丽萍.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围手术期循证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