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十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十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0:01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1

本刊在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未来几年各大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一定参考。

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着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缺少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

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孔爱峰认为,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讲,自主创业也是理科生不错的选择。有的学生在大学有一些很好的技术创意,获得了发明专利;有的跟着导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成了有形产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创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创业,形成一条良性就业链。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肖淑珍认为,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但由于受社会认同和学校品牌的长期影响,普教系统仍然是师范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的优势就业领域。

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这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多,又在教育系统内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而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因此,在普教系统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和压力。近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来几年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应该说其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趋势显得较为平稳。从近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眉认为,近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契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着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

从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可得知,政府部门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

但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

因此,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这一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将开始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中国政法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认为,对于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职业定位时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专业对口”才能够有所作为?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在省会以上大城市就业才可以有所作为?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顺利求职、成功就业?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普法教育人才,而这无疑是当代法学毕业生的“对口”去处。

农林类专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2008年农产品大幅度涨价为农林类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往年农林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有一定好转。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可以看到,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太小不一。选准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十分重要。未来需求较多的将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另外,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创业。经常关注新闻的人就会发现,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兴办养殖厂、

畜牧加工厂、花卉果品基地的报道越来越多。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积极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机械类专业前沿人才供不应求

查看北京市近7年的人才紧缺专业可以发现,机械类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然“热销”。

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此行业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

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然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经过企业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机械类行业紧跟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人才需求也将进一步加大。

经济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

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人才未来几年需求量仍然热度不减。

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营销类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但拥有良好沟通技巧和心态的营销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不错。

另外,据2007年薪金收入调查显示,金融业整体薪金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排名靠前,属高薪引才。这与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和其不断调整及推出的增值服务有关系。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芳认为,经济类专业,尤其是金融、财会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拓宽视野,立足现代市场经济新领域。掌握现代管理学新知识,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除了要具备熟练的常规业务能力之外,还要认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预测、决策、控制、抗风险的能力,以便能够提高投资、融资等财务决策的质量,完善经营管理。总之,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有较多的选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外,从业领域还有很多。

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医学类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在深化,而且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低。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增设,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艺术类专业过热了吗?专家指出,通过视觉来传达的艺术作品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2

前景:生物医药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创新性的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至少10―20年的时间内,国内的生物医药研发大趋势还会继续保持。目前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在技术水平和投资上的一国超强局面短期内还无法改变,大量专利非一朝一夕所能追赶。比如生物技术药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单克隆抗体药,中国迄今不要说研发出原创新药,就是仿制都很困难。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正加快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上海研发外包达到3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服务外包中心。这无疑将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相关领域对医药研发师,特别是高端医药研发师的需求会持续旺盛。

分析:换句话说,普通大众想要在这个高科技领域实现成功创业,基本没戏。

创业领域之二:老年用品

前景: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亟待开发。

分析:产业刚刚起步,服务尚未完善,稍有不慎将被万人唾骂,除非你脸皮够厚,运气够好。

创业领域之三:智能家居

前景: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他们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根据数据预估,2016年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2020年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分析:据权威调查宝报告显示,目前智能家居市场有四个瓶颈:一是无法抓住客户的痛点需求;二是购买成本高;三是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四是客户服务跟不上。要是能解决这些问题,你的创业将前途无量。

创业领域之四:农业项目

前景: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轰轰烈烈的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催生了农民的需求,也带动了农村市场的兴旺,同时更造就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高涨,甚至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往农村创业。

如今,城市创业成本高,竞争激烈,农村则生机盎然,优势凸现。农村的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在提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使农村创业成了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机械化;有效路径

1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在目前的乡镇发展中,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可以使农业机械化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压力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1]。

2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大多是传统的农业为主。根据2018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来看,机播面积为70.81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面积为69.92万公顷,农机化作业机播总体水平为28.46%,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机播水平为31.91%;机收面积为223.6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机收面积为199.22万公顷,农机化作业机收总体水平为89.91%,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机收水平为90.92%,可以看出我国还尚未实现全面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竞争力越来越小。就我国目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由原来的缺乏农业机械向农业机械数量增多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尚未达到发展要求。而且,因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地区还尚未对低碳经济、现代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到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仍旧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应用了农业机械,但是还缺乏科学的使用技巧,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比较迟缓。

3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3.1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度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就需要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定完善的制度,从而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还可以出台一些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惠农政策,从而使农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中[3]。

3.2加大对农业低碳生产、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

以行政村为单位可以针对当前本行政村内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可以通过村内的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宣传,并可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与村委会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掌握农业低碳经济生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一些农村地区还在该区域内构建了农业低碳生产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示范基地,这样就可以将该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榜样,引起周边村、镇农民的学习与模仿[4]。通过该示范基地内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这一比较直观的改变也可以较好地刺激附近的农民到基地内取经,并能够主动应用其中农业低碳生产与农业机械化的优秀经验。

3.3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

当地政府可以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使用农业器械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派专业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使农民能够掌握农业机械的实际使用技巧[5]。例如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威胁农产品生产与收获质量。在以往的病虫害治理中往往采用喷洒化学药物的措施,但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部分农民因为操作不当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指导他们采取测土配方技术,或者是采取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出现病虫害的地区的土壤质量与土壤肥力,还能使其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这对促进农业的生态和谐与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4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

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5

1.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

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学分,选修课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6

1研学的发展现状

结合国内外的研学现状,目前的研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国内外著名人文景观的参观研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人文景观来感受和感悟名胜古迹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既能让学生知晓人文景观的地理位置,对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也能通过旅游地的文化讲解,对景点所传承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切身的体验。(2)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参观研学。中小学生对大学的美好向往和期待是每位学子的追求目标。当前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参观活动已然成为众多学生的首选研学地。通过置身大学的参观和研学,一则可以直观地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以后专业的选择指明方向。(3)自然景观的参观研学。海洋、湖泊、沙漠、极光等自然景观,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相信学生们永远都体会不到自然景观所带来的震撼。人生是一场多彩的里程,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长河里,如果能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所带来的五彩斑斓,相信每个人都珍视这样的研学机会。(4)传统文化知识的体验研学。目前有些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组织了一些体验的研学活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包罗万象,研学作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应当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研学方面开发更多的路径。

2研学形式多样化的缺失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结合本校实际的研学形式,但在教育理念的规划指导方面,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规划尚未有效落实,研学形式仅在旅游观光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层面的探索,但在更深意义上,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尚未开发。(1)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研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目前,各学校还是按照已有的方式各自开展着不同的研学活动,在管理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评价体系。(2)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研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涉猎范围更广,在组织形式、学习内容方面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目前的教师专业层面尚未有专职的研学教师,很多教师带队研学都是兼职,一则缺乏专业的研学经验,二则缺乏组织和管理的专业知识。(3)缺乏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相比国内外的研学形式,大多都建立在旅游的基础上,大致的范围和内容也极为类似。结合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条件,我们的确可以打造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这既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有效手段。

3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我们的下一代却极度缺乏基本的农业文化知识,甚至很多孩子高中毕业了尚不能分清水稻和小麦。研学这一重要的课外学习形式,正是弥补农业文化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研学形式的主要途径。

(1)弥补农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体验教育的缺失。纵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有关农业的基本知识,既没有系统的教材,也没有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如果通过农业文化遗产基本知识的讲解,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兴趣,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必需环节。

(2)丰富农耕体验。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搬进城市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了农间体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既能让学生重回田间地头,切身的感受农业文化和农耕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悟祖国的地大物博。

(3)增强农耕意识。当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步踏入小康社会,国人的农耕意识亦越发淡漠。通过参观和亲身劳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劳作的艰辛和辛苦,也能以此来唤醒学生对劳作的敬仰之心。

4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优势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而研学作为一种走出校园的教育形式,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供农业文化遗产宣讲的基本知识。农业文化的缺失,首先是基本理论的缺失。通过遗产地的研学,农业文化知识的习得是研学的首要目的,也是农业文化知识填补的重要途径。每个遗产地可以提供不同的知识,丰富了研学的教学内容。

(2)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在农业文化遗产研学的过程中,通过研学的过程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比如,在到达遗产地之前,学生必须要掌握遗产地的地理位置信息、天气情况、交通情况和当地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这是结合不同学科内容,对当地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

(3)可以拓展研学内容和途径。研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既能有效地弥补农业知识教育的缺失,也能有效地拓宽研学的教育思路,延长研学的教育链条,增加体验式、浸入式的研学内容,为研学提供了更多教育途径。

(4)遗产地可以提供多样的农耕体验。国家在批准农业文化遗产地之初,就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比如,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系统等,学生们如果能走进不同的遗产地进行亲身的体验,每次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农耕体验,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农业文化知识的有效手段。

(5)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思路。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系统。比如,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逐渐的培养起系统学习的学习惯性和学习思路。(6)生物多样性带给学生的研学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农业研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祖国的下一代意识到我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盈,中国目前已有91个部级农业文化遗产地、1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和研学收获。

5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可实施性

研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之所以截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研学的可实施性存在较大的难度,农业作为教育的薄弱环节,在研学的可操作性方面具有可落地的操作性。

(1)让农业知识走进校园。教育行政机构可以根据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安排,让农学作为一门选修课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让感兴趣的学生对农业的相关知识有个理论层面的了解。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聘请专家和科研团队讲解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让感兴趣的学生更有兴趣,让零基础的学生激发了兴趣。

(2)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体验农耕文化。不可否认,现阶段诸多家长已经从单纯地追求孩子成绩,向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转变。人生是一场丰富多彩的体验之旅,一味地追求课堂成绩已经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了,家长们也开始探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周边亲子游在近些年也发展的如火如荼。在此需求下,农业文化活动可以供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一起体验、一起学习。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7

新型农民应是一种职业选择

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一般都外出务工。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对笔者说,随着城镇化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可能会变成永久性市民。而对土地有感情、有经验的农民则已经年迈,种地力不从心。谁来种地问题值得深究。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提出,通过农民职业化,农业分工就能够在社会化条件下进行,而不只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分工。新型职业农民也不再是身份印记,而是一种职业选择。

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应该如何界定?王景新认为,判断职业农民有两个标准:劳动时间和收入来源。他认为,职业农民80%以上的时间应该从事农业,家庭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农业。朱启臻补充认为,职业农民需要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

农民职业化对自身的素质要求更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说,职业农民不仅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投资者、决策者,要承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朱启臻表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市场主体,要充分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其次,职业农民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且后继有人。最后,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其行为要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各行各业都有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唯独农业没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认为,农民的职业化也要通过考试设置门槛,根据等级取得资格证书。张晓山建议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使之成为政府认证主营农业的农村生产经营者资格的一整套信息管理制度。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当前多数农民存在兼业化生产。兼业化农民的农业生产是为了家庭的口粮需要,也叫“口粮农业”“生存农业”。张晓山说,兼业化的主要特点是农民不完全把精力放在农业上,生产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不高;农民运用科技的能力、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商品率、专业化程度较低。

如何发展职业农民?有学者认为首要问题是土地。“承包的耕地面积不足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时,必须兼业。”王景新认为,成为职业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占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制度创新无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张晓山认为,还要有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他说,市场体系一定程度上能规避市场风险;金融、财政等政策可以保证所需资金。只有这些综合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激励农民去创业、发展、致富。

王景新认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自然就是体面的职业。”为此,需要通过扩大规模、提高单位产出,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扶持力度等,让农民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以上的收入。

新型职业农民需培育

目前,学界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较多,但对现代农业需要的人的关注较少,需要加强研究。徐勇认为,首先要了解现有农民的客观状况,弄清楚究竟谁在务农,以及务农农民的素质现状等;其次,研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农民,怎样根据理想目标塑造现代职业农民。未来应围绕人来考虑一系列制度、政策条件,以及农民的转型问题。王景新表示,首先要研究如何界定职业农民,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8

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

蔡建明 韩 非 张菲菲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园区化道路,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农业园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农业的空间组织单元,已经成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

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大体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城市时代新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理念。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一种综合农业经济行为,包括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到食品安全监管和休闲体验的整个经济过程。它具有比乡村农业更强的多功能性,体现在生产(多元和高效经济并存)、生活(弱势群体参与和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美环境重建)和生情(自然景观教育和健康文化创造)等诸多方面,县城市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切入点和城市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被有效地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来。由都市农业的概念可以看出,它与乡村农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区位、经济系统和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其中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其具备了发展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乃至四产的广阔前景。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从复杂的图1中得到体现。从图1可以看出,它几乎影响到整个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生产功能:提供农副产品,促进食品安全

由于紧邻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通常更具有现代化和孵化示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在城市周边生产特种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和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花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除此之外,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生产加工出诸如清洁能源、医用农业疫苗、转基因动植物等高新产品和在严格监管下的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2、社会保障功能: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都市农业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为城市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还能为城市贫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或通过补贴家用,提高他们的营养供给。同时随着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及城乡互动,它已经成为一项“永不过时的夕阳产业”,或称为“都市朝阳产业”,为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

3、生态保障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是城市区域的当然生态保障,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增加绿地。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在都市开辟城市森林,创建公用绿地,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

(2)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防御灾害。除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外,都市中预留的农田还可在灾害发生时(如地震、SaRS等),成为市民的避难空间,减轻受灾程度;

(4)预留空间。可在防止城市空间过度蔓延的前提下,为未来城市扩展预留弹性空间,实现城市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

4、旅游健康功能:建设田园城市,为都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除一二产业功能外,都市农业还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乡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发展第三和第四产业,即发展传统服务业和以体验为主的休闲业。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从事农业旅游等活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新型休闲的场所与机会,通过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减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其达到舒畅身心和强健体魄的目的,提高生活品质。

5、教育功能:认知体验农事劳动,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

都市农业可以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就近接触农业、体验农事劳动和农耕文化,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了解农业的生产过程,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和艰辛,使其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学校和社区进行合作,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6、示范辐射功能:推广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会展、基地示范和培训等手段对周边区域产生示范辐射功能。它至少能在农业科技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都市农业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将对周边农民和相关企业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

世界农业园区化趋势及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现状

通过从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持政策等方面,对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世界农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园区化,即乡村地区的大中型农场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园区化。园区化有利于应用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和规模化,同时开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我国在都市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大量众多类型的农业园区,仅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就多达4000多个,其中部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部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当前我国农业园区发展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

目前我国部分园区受上级政府的干预过多,运作效率低,未建立现代化企业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2、建设资金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扶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投入的补贴远远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对农业投入补贴大于70%,美国大于55%,荷兰等欧洲国家介于30%~40%之间,而我国农业投入补贴大大低于30%。由于农业基础投入过小,园区投资效益偏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后续发展能力受较大影响。

3、园区科技转化丰低,市场推广能力不强

据测算,我国技术进步对衣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也相差5~10年。

4、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定位不强

我国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作指导,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含糊,“盆景效应”、“形象工程”等重政绩轻实效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5、经营主体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部分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并非完备,存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规范、债务不清和资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出现了“只进不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经济效益。非但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成为当地的负担。

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和园区功能定位

在建设农业园区之前,要根据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对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依据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就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纳入到园区的战略和空间规划中来。这是奠定农业园区总体格局的核心。

2、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通过借鉴国外农场农园管理中的多利益群体参与模式,建立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导委员会+协会促进+项目企业化运作+经营服务市场化”的组织运作模式。这是保证农业园区高效运行的关键。

3、引入多种经营组织模式

农业园区的经营模式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农户”、“园区+企业+协会”等。各地的农业园区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经营之路。这是农业园区能力建设的保证。

4、拓展农业园区的多元功能

最为重要的,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市场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拓其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这是确保农业园区可持续盈利的根本。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园区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模式,因为它不仅有利于专门化生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实行规模化生产,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也亟须走园区化道路。为此要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大力推进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嘉宾背景链接: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9

背景:“众筹”,顾名思义就是“群众筹资”。这一概念兴起于2009年的美国,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众筹网站在纽约上线,这家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让有创造力的人有可能获得所需资金来实现梦想。这种相对新颖的商业模式让Kickstarter在美国迅速走红,并迅速超过2007年成立的indiegogo,坐上全球众筹行业的头把交椅。2011年7月,中国首个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运营,众筹模式被正式引进中国,“中国式众筹”一词由此诞生。

编者:2014年是公认的中国“众筹元年”,“众筹”的概念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是在最传统的农业领域进行众筹,尚属新鲜。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农业众筹迎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尝鲜众筹(农业领域的垂直众筹平台):

“供养农业”农业众筹的终极信仰!

无论是谈爱情,还是谈农业众筹,最终都是需要建立稳定且长期的信任。爱情有了长期的信任,就拥有了一份安全感,从而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农业众筹如果能够真正地在消费者与农业经营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信任依存关系,那就完成了它的终极信仰――“供养农业”模式。

人类最早是要通过农业劳动才能维持生存的,但随着城镇化的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形成,有一部分人就可以不用参加农业劳动也能生存。当大量的商业模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完善后,购买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动作,而对于农业也不例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舌尖上的安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已经不是一年两年,打蜡苹果、转基因的油、毒牛奶这样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开始有些恐慌,到底如何才能健康生活,谁能真正给我们安全无公害的食品,这也正是农业众筹产生的驱动力。

陈杰(大家种创始人):

农业众筹如何起飞

2012年北京市农业总产值是395.7亿,2013年国内互联网零售额是1.8万亿。早在11年,我就关注众筹领域。那个时候众筹在国内不温不火,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13年。突然在2013年下半年,众筹爆发了。当时我们就判断,或许在2014、2015年,众筹和农业会是很有前景的两大方向。

大家种网站是典型的农业+互联网的模式。在2014年3月份,我们提出了F2F(familytofarm)的概念,有别于国外的fquare和agfunder,大家种的农业众筹既不是股权众筹也不是公益众筹,而是消费型众筹。在我看来,F2F是对o2o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但是不同于o2o,F2F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将Family和Farm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众筹不是直接的消费,而是让市民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农场的生产和管理,所得收获再回报给市民,让大家的一日三餐健康自然放心,杜绝以前冰冷而不透明的买和卖的关系。

同时,农业众筹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提高农业流通效率,让Family和Farm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保障双方的权益,从而规避中间商的操纵和商业欺诈,并且能够给远离农业的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体验。

最后,大家种还将在这一机制上发挥互联网能力,建立family和farm的大众点评,强化社会化活力,形成农业垂直众筹的新农业体系。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众筹农业的未来在哪里?

其实有两股大潮在驱动着“众筹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天性与安全。其一的驱动力是人类的天性与本能。人类是起于农业劳动,从本能上来讲需要补一补这方面知识与经历的不足。目前不少城市居民还难以分辨麦苗与韭菜花的区别,这是一大遗憾。按道理讲,城里中小学应该安排一些“学农”课,让孩子们能够到乡下到农村去体验一下农耕文化,亲自操作一下。但遗憾的是,目前的信息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高考分数,不少学校的学农课也渐渐被取消,这一缺憾难以弥补。

另外一股驱动力是舌尖上的安全担心。我国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丑闻,让城里的消费者成为惊弓之鸟,一些有闲一族或者有钱一族希望通过自我劳动与自我体验来满足这一需要。于是不少城市居民到郊区租地,成为新农人,也成为目前我国刚刚兴起的一景。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适应性;金融管理与实务

一、西方经济学及其专业适应性问题简述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与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是原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财经类专业大多数课程(如管理学、营销学、国际贸易等)的基础或相关科目。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其他大多数专业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当前我国已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所在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

作为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其他众多学科理论的共同基础,与各专业所设课程广泛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专业的教学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

首先。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好基础,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往往会有显著的区别,这就需要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能够灵活适应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学到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最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以更好地铺平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

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素质特点上也有区别,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接受能力等往往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

再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西方经济学课程在理论分析、运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出相应的适应性。

其实,如果用经济学的语言来阐述的话,具有专业适应性的教学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运用的总体收益。本文特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对本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进行示范性分析。

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特点

“金融管理与实务”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金融管理基本知识和金融实务基本技能、从事金融管理和实务操作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与其他财经类专业一样,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与西方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更是直接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该专业所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投资、财务等有关的经济部门。其中,以各级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会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最主要就业方向。

此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了本专业学生的一些素质特点。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情况类似,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不同。

首先。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其次,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时,则不习惯接受。最后,缺乏对包括金融在内的各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现实中竞争、垄断、金融运行、货币政策等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

三、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授课学期的安排

针对本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应安排在生生学完经济数学或高等数学课程之后的学期。对于这一点的必要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会。经济数学课程中所要学到的一些高等数学工具对西方经济学而言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不懂得微分,就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标志的“边际分析法”及其相关概念。如果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没有学过或没有学完经济数学。他在学习“边际分析法”等概念时将感到丝毫没有头绪,或是虽知道微分、导数的简单公式。却不明白这些概念的基本原理和现实意义,更无法将其与“边际效用”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边际概念有效地联系起来;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只能花费宝贵的授课时间为学生“补课”,结果反过头来又要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侧重点

根据前文的分析,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与金融领域相关。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这类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应有所侧重。可以根据金融体系的特点及金融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关联之处。将与金融行业知识联系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而且,根据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类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也可以在本课程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边际产出、规模报酬、要素收入以及农村社会福利、公共产品等问题的阐述,从而增强学生对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本领,增强其在未来工作过程中的环境适应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普遍倾向于定性分析,而对定量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步骤不感兴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与此恰好相反。如果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劝说式、灌输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念、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普遍产生抵触、厌烦心理。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启发式、案例式等灵活、互动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分析与思维方式上的偏好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关问题,大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问式、对话式教学――比如,在介绍“经济人”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人的本性自私吗?”这样简

单、感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这类互动手段既能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思维方式及知识储备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主动地接受并掌握新的理论。又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手段与思维方式的了解欲望:此外,这类教学手段也能使学生勇于自我判断,使其能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风气以及规范的表达方式。

其次,应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在系统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可鼓励学生于课堂教学的最后10分钟向老师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讲座后回答听众提问。此方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可借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孕育其创新能力,培养其经济头脑。

再次,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与金融领域有关的经济事件及相应数据作为讨论案例――例如“我国利率水平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我国股市的波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等。一方面。以现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可以为经济学理论中的分析方法、思维方式提供解释依据,使学生更愿意、更容易接受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揭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方式、经济理论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为学生掌握理性、客观、量化的分析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本专业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往往较差。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必不可少了。

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中。教师不应将多媒体看作板书教学的简单替代,而是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与经济学教学中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教学效果的倍增器。并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与学生的互动性。如此一来,教师一方面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显示清晰、明了的优势,克服板书在演示质量上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动态化、趣味化的演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摆脱对书本上的图、表、公式等“枯燥”内容的厌恶乃至恐惧感。除了运用课件外。建立庞大且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的案例库也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之一,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变迁等经济事件有关的视频案例在课堂上播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从而进一步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将科研与实践能力训练纳入教学环节

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授课、习题、测验中都要加入促成该目标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行分组、合作完成与现实经济问题有关的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登陆财经类网站或前往各级金融单位完成数据调查,继而指导其开展理论运用、论文写作等工作,并在课堂上组织展示与评比活动,对符合要求的成果亦可争取在学术期刊或学生自办刊物上发表。此外,由于经济学理论的广泛相关性,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也具备相应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已有的国际商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等优势条件开展教学。总之。该方式既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又可通过实践过程锻炼组织、管理、协作等实用技能,使经济学走下神坛,成为真正的致用之学。

四、小结

虽然以上分析针对的仅仅是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但该专业在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财经类专业中可以算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研究对象,所以本文中所阐述的专业特点及应对措施必然会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当然,本文所进行的分析也仍处于较为粗浅的水平,尚有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的余地,不过笔者也相信,相关的理论与经验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与完善,并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魏,《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