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十篇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十篇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08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1

一、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

(四)教材内容简则增补,繁则简化。教材内容编写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种诠释。由于课标的语言高度概括与浓缩,使得教材编写者在理解与把握课标中难免存在偏差,也造成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题篇幅往往繁简反差较大。以人民版经济史教材为例,专题六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表述“言简”但“意不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学习要求,第一层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侧重于史实的铺垫,主要以美国为重点,让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而第二层次“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认识的概括提升(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及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实行福利制度等)。在此,人民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显然出入较大。人民版教材的此课内容包括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四个子目,不仅内容编写分量重,一些所涉概念也相当艰深,如美国的“新边疆”、“伟大社会”、“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师生理解显然困难;而有关课标的主题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未予以明确指出。人民版此课内容编写较明显地游离于课标之外,造成了教材内容的繁杂,对此需要化繁为简,否则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教材篇幅过于精要,不够丰满,不够完整的课题内容,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2

论文摘要: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工具,在经济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经济数学模型的内涵、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

数学与经济学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一项经济学的研究、决策,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特别是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创设以来,利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济问题得到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经济学中使用数学方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经济模型,从中引申出经济原则和理论,进行预测、决策和监控。在经济领域,数学的运用首要的问题是实用性和实践性问题,即能否用所建立的模型去概括某一经济现象或说明某一经济问题。因而,数学模型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趋向,经济数学模型在研究许多特定的经济问题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学日益计量化、定量分析的今天,数学模型方法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内涵

数学模型是数学思想精华的具体体现,是对客观实际对象的数学表述,它是在一定的合理假设前提下,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用数学符号、数学命题、图形、图表等来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当数学模型与经济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经济数学模型也就产生了。所谓经济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经济现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一系列的具体算法,用来描述经济对象的运行规律。所以,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数量关系的简化反映,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量的依从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经济分析中科学抽象和高度综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经济数学模型能起明确思路、加工信息、验证理论、计算求解、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特别是对量大面广、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更离不开经济数学模型的帮助。运用经济数学建模来分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提出经济对策已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数学模型中,用到的数学非常广泛,有些还相当精深。其中包括线性规划、几何规划、非线性规划、不动点定理、变分发、控制理论、动态规划、凸集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矩阵论、微分方程、对策论、多值函数、机智测度等等,它们应用于经济学的许多部门,特别是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二、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1.模型准备。首先要深入了解实际经济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对现实经济现象及原始背景进行细致观察和周密调查,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分组整理。

2.模型假设。通过假设把实际经济问题简化,明确模型中诸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抽象最本质的东西。即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得到原始问题的一个简化了的理想化的自然模型。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已经掌握的经济信息,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把理想化的自然模型表述成为一个数学研究的题材——经济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使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和方法,求出所建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值。

5.模型分析。求出模型的解后,对解的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即这个解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达到了建模的目的?根据实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背景,用理想化的自然模型的术语对所得到的解进行解释和说明。

6.模型检验。把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经济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考察模型是否符合问题实际,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如果模型与问题实际偏差较大,则须调整修改。

三、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应遵从的主要原则

1.假设原则。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经济问题向来错综复杂,假设正是从复杂多变因素中寻求主要因素,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提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假设,从假设中推出初步结论,然后再逐步放宽假设条件,逐步加进复杂因素,使高度简化的模型更接近经济运行实际。作假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关于是否包含某些因素的假设;关于条件相对强弱及各因素影响相对大小的假设;关于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关于模型适用范围的假设等等。

2.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各经济变量和体系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使之运行的效率最佳;其次是无约束条件极值存在而达到效率的最优、资源配置的最佳、消费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由于经济运行机制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优可能性,我们在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函数进行。

3.均衡原则。即经济体系中变动的各种力量处于相对稳定,基本上趋于某一种平衡状态。在数学中所表述的观点是几个函数关系共同确定的变量值,它不单纯是一个函数的变动去向,而是整个模型所共有的特殊结合点,在该点上整个体系变动是一致的,即达到一种经济联系的平衡。如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形成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使市场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市场配置的最优。

4.数、形、式结合原则。数表示量的大小,形表示量的集合,式反映了经济变量的联系及规律,三者之间形成了逻辑的统一。数学中图形是点的轨迹,点是函数的特殊值,因而也是函数和曲线的统一。可以认为经济问题是复杂经济现象中的一个点,函数则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图形就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所以,数、形、式是建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解决客观经济问题的三个要素。

5.抽象与概括的原则。抽象是思维的延伸,概括是思维的总结,抽象原则揭示了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延伸到经济本质,挖掘其本质的反映,概括是经济问题的纵横比较与分析,以便把握其本质属性,揭示其规律。

四、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现象的把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时,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的实际为基础,以最初的基本假设为条件,一旦突破了最初的基本假设,就需要研究探索使用新的数学方法;一旦脱离客观经济实际,数学的应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时须注意到:

1.首先对所研究的经济问题要有明确的了解,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经济问题运行的规律,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明确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条件不太明确,则要通过假设来逐渐明确,从而简化问题。

2.明确建模的目的。出于不同的目的,所建模型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建模目的可能是为了描述或解释某一经济现象;可能是预报某一经济事件是否发生,或者发展趋势如何;还可能是为了优化管理、决策或控制等。总之,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所以建模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还必须清楚这些表达式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在经济实际中只能对可量化的经济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构建数学模型,对不可量化的事物只能建造模型概念,而模型概念是不能进行数量分析的。尽管经济模型是反映事物的数量关系的,但必须从定性开始,离开具体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就无从对事物的数量进行分析和讨论。

4.不同数学模型的求解一般涉及不同的数学分支的专门知识,所以建模时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熟悉的数学分支知识。同时,也应征对问题学习了解一些新的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建模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熟练掌握一些数学或经济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Lindo也是必不可少的。

5.根据调查或搜集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只能算作一个“经验公式”,只能对经济现象做出粗略大致的描述,据此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只能是个估计值。同时,模型相对于客观实际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误差,一方面要根据模型的目的确定误差允许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分析误差来源,若误差过大,须寻找补救方案。

6.用所建经济数学模型去说明或解释处于动态中的经济现象时,必须注意时空条件的变化,必须考虑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次要因素转变为主要因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张丽娟.高等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重视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但是,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些方面?斯大林的论述与马克思的论述是否完全一致?哪种提法理论上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社会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马恩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完全一致,还是应有所发展?当然,都要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前者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生、发展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规律。但作为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有必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

1938年,苏联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其中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斯大林执笔的。他用通俗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从整体上说是应予肯定的。其中,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论述。并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但是,斯大林对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讲述的并不完全准确。既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他对生产力所作的定义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社会生产力。”[1]学界简称为生产力二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斯大林在世时,中苏政治经济学都以这个二要素论来定义生产力。我国老经济学家王学文同志于195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王学文的生产力三要素论比起斯大林的二要素论来,与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生产实践更靠近一些。马克思指出:“撇开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只从劳动过程来考察,其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或如马克思所述,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而生产物资资料,光有劳动和生产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即原材料、自然资源等。劳动资料不仅首先包括生产工具,还包括如水电、燃料、基础设施等。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也是生产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其内涵远远超过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二要素论不仅舍弃了劳动对象,连劳动资料的多项内容也被舍弃了,只留下生产工具了。

如果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三要素论”也存在问题,对马克思的原意没有完全领会。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所讲的是“简单要素”,这是指从古到今以及今后任何社会生产都离不开的最简单、最一般的要素。这个提法本身就显示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有新的要素加进来。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3]这表明生产力的要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原有“简单”要素的优化发展,二是新要素的加入,是总体要素的发展。马克思还对其所讲的“简单要素”做了说明:“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4]“物质基础”的发展既指原简单要素的发展,也指新的物质基础,如科学的发展,“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诸如分工协作、企业管理等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有很高的发展。马克思已看到英国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中科技和企业管理的重大作用,看到自然力的广泛应用,他反复强调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有些学者由于受原有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的观点的影响,虽然承认了邓小平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到现在其论著中,还不承认科学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只把科学作为渗透于三要素中的因素。其实,科学不仅是渗透到其他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并且也独立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7]又说:“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8]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技创新成为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分工协作和自然力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专门分析了协作的作用,认为在多数人结合劳动的条件下,结合工作日会产生一種特殊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在社会生产中,需要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农业生产中更需要多种自然力。马克思指出:应用机器劳动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而上述增加的生产力,只是所用的单纯自然力的一部分。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就系统论述了决定生产力的五种要素。这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已经具有的发展了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在《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力二要素与三要素之别,并以此去套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并误解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论述,硬把《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割裂开来,硬说劳动生产力是劳动生产率,而非生产力。我曾用多个论据论证了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一致的。第一,在马克思论述中,经常把两者通用。兹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10]显然,这里讲的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同义的。第二,劳动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用语。李嘉图等强调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即由劳动创造的生产力,而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学者则强调资本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是生产中的主导力量,生产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本,分工协作、企业管理是资方组织的,自然力的利用也是由资本支配的。所以,他们强调资本生产力而不赞同李嘉图只强调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当然强调一切生产力要素都是由劳动发动的,所以把生产力也称作劳动生产力。第三,马克思所讲的决定劳动生产力的五个要素,在其他章节中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所讲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指分工协作、管理工作等并在相关章节中作为生产力要素展开论述。第四,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因此,生产力或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第五,不能把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割裂开来,生产力的高低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现出来。因此,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要素。发展生产力,不是重在产值多少,而是重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历史的发展和理论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多层要素,是准确的、科学的。而来源于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则是残缺不全的。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学者仍坚持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外,在有关教材和论著中,都将其放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也放弃了二要素论。该书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除了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外,加入了科学,还加入了马克思没有讲过的信息。这也超出了生产力三要素论。信息作为生产力的新的要素,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的,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未来科技的高度发展,还将有新的生产力因素加进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和途径在不断创新中,我国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放弃不符合生产力发展途径和规律的非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恢复和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二、关于生产关系问题

1952年,苏联发表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是写给为编写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召开的讨论会参与者的。在我国50年代曾作为全国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权威论著,其中既有正确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也有受历史局限性和体制束缚具有片面性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不相适合的内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不回顾和审视斯大林的这一部在我国起过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

毛泽东很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著作。他在1958年11月的谈话中主张对这部著作“要好好读,要多读几遍……目前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认为这部著作“正确的方面是主要的,一、二、三章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东西,也有一些写得不妥当,再有一些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11]

应当肯定,这一著作中阐发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观点。例如,强调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和废除规律,更不能制定和创造新的规律。还论述了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指出不能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国家制定的计划混为一谈。这两条规律在50年代的中央文件和中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完全肯定和予以传播,但后来在我国的有关论著和教材中不再提了,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提出。笔者认为,具体提法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其理论观点是应当肯定的。因为重视科技领先快速发展生产力、自觉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中,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12],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再存在矛盾。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肯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仍然存在矛盾。“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13]这是正确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需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曾是苏联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肯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要性。毛泽东对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批评了1958年有些人急于消灭商品生产的错误。但斯大林只肯定消费资料是商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却否认其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这与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有关。他肯定商品流通在当时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但又提出要逐步用产品交换替代商品流通。这个认识会涉及后面将讲到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上,斯大林既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的科学观点,也提出某些不够准确的值得探讨的观点。其中一个科学观点在我们论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特别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应予以重视。斯大林提出: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区分开来,不要将二者混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政策则由此作出实际结论,把它们具体化。把经济政策的问题压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葬送这门科学。”不要把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写成经济政策的堆积。不过我们应当将治国理政正确的大经济政策和处理日常经济事务的具体经济政策区分开来,诸如实行改革开放、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股份制等,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大政策,同时又是一种重大经济理论导向,并要转化为经济实践。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研究诸如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怎样在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共同发展,研究怎样搞好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等。至于改革与发展中适时提出并根据条件变化而随时改变的某些具体政策,则不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斯大林提出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4]

有学者曾,批评斯大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独立的一项内容,指责这是蒲鲁东的错误观点,他们所根据的是马克思讲过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类观点。这种批评不能成立。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所有制并不是如蒲鲁东所理解的那样是独立于其他生产关系之外的单独的一项。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会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关系中,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所以,我们经常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称作社会主义经济,代表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和。不过,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没有讲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的交换关系。他在第二项中虽讲到“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但马克思这句话所讲的是生产中劳动者分工协作的关系,是劳动交换关系,不是生产领域之外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忽视交换关系,这与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会逐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有关。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需要确立商品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将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由计划经济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更离不开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运用其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斯大林论著中缺少交换关系的生产关系,不能照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放弃这种论断了,个别学者再去坚持就脱离我国实际了。现在的有关论著中,讲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时,大都讲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即再生产四环节的关系。其实,马克思的论著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范围更广泛。《资本论》是从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才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前三章讲商品和货币,是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阐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阐述作为资本主义财富表现的“庞大的商品堆积”。第四章是阐述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即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了这个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结合,才能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论》还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讲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讲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等等。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再生产四环节所不能概括的。要知道所谓“四环节”或四方面的经济关系,并不是由马克思先提出的。马克思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论生产、论交换、论分配、论消费”的相互关系的肤浅看法进行辩证,提出自己的科学观点。马克思并没表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他所创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与生产力的关系

有必要讨论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研究生产力的问题。这里也存在继承和发展的论题。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因此,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的,但又不讲生产力是研究对象,这是因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阐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终将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经济规律,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马克思没有责任为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出谋划策,为其致力于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时,都强调要紧抓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在其论著中遵循马克思的理论,正确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提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特别是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其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要利用高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其原话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与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这一基本经济规律,顺理成章地可以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提出创新与发展的见解。但他在讲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没有考虑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对象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有所不同,没有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这是个欠缺。在当前条件下既然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因而,应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这方面研究得还很不够,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也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这样,研究对象就需要发展。只讲研究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就不够了,要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应明确的是从经济理论上和社会层面上而不是从技术或工艺学层面上研究怎样快速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这里不是简单地讲要研究生产力。因为如马克思所讲,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研究如怎样采煤、怎样炼钢等,那是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无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不会把这作为研究对象。我讲的是“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是从社会层次进行研究的。可以分三个层次:其一是研究怎样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比如怎样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二从经济理论上研究怎样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比如怎样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科技水平,怎样搞好分工协作,怎样搞好企业管理和发挥科技作用,怎样提高诸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其三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层面研究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怎样实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續发展;怎样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和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产能过剩,等等。怎样实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这都是属于社会层面的生产力发展问题,需要提供政治经济学的智慧,也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3、124.

[2]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1.

[11]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印,1998:7.

[1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9.

[13]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7.

[14]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94-595.

(责任编辑吴晓妹)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4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第一思想源泉,也就是以马克思本人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和后起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了的科学观点为源泉,还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事实依据。同时,对后起重要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观点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辨析。一是看其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是否是源与流的衔接,二是看其理论观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领导苏联几十年。对他的经济学理论怎样评价,有必要进行具体辨析,不科学地批评与否定和不科学地照搬照套都不可取。斯大林有关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虽然不是很多,但其影响深远。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毛泽东于1958年亲自花时间仔细系统阅读并写了批注,还建议全国党政干部阅读。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从1938年出版后的长时期中,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广泛传播,曾是我国党政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读著作。从现今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视角评析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可以说,既有正确的、科学的内容,也有不完全符合马克思有关理论和经济实践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是非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中进行取舍。这里简要谈几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重视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但是,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些方面?斯大林的论述与马克思的论述是否完全一致?哪种提法理论上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社会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马恩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完全一致,还是应有所发展?当然,都要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前者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生、发展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规律。但作为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有必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

1938年,苏联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其中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斯大林执笔的。他用通俗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从整体上说是应予肯定的。其中,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论述。并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但是,斯大林对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讲述的并不完全准确。既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他对生产力所作的定义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社会生产力。”[1]学界简称为生产力二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斯大林在世时,中苏政治经济学都以这个二要素论来定义生产力。我国老经济学家王学文同志于195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王学文的生产力三要素论比起斯大林的二要素论来,与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生产实践更靠近一些。马克思指出:“撇开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只从劳动过程来考察,其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或如马克思所述,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而生产物资资料,光有劳动和生产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即原材料、自然资源等。劳动资料不仅首先包括生产工具,还包括如水电、燃料、基础设施等。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也是生产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其内涵远远超过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二要素论不仅舍弃了劳动对象,连劳动资料的多项内容也被舍弃了,只留下生产工具了。

如果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三要素论”也存在问题,对马克思的原意没有完全领会。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所讲的是“简单要素”,这是指从古到今以及今后任何社会生产都离不开的最简单、最一般的要素。这个提法本身就显示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有新的要素加进来。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3]这表明生产力的要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原有“简单”要素的优化发展,二是新要素的加入,是总体要素的发展。马克思还对其所讲的“简单要素”做了说明:“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4]“物质基础”的发展既指原简单要素的发展,也指新的物质基础,如科学的发展,“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诸如分工协作、企业管理等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有很高的发展。马克思已看到英国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中科技和企业管理的重大作用,看到自然力的广泛应用,他反复强调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有些学者由于受原有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的观点的影响,虽然承认了邓小平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到现在其论著中,还不承认科学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只把科学作为渗透于三要素中的因素。其实,科学不仅是渗透到其他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并且也独立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7]又说:“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8]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技创新成为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分工协作和自然力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专门分析了协作的作用,认为在多数人结合劳动的条件下,结合工作日会产生一?n特殊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在社会生产中,需要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农业生产中更需要多种自然力。马克思指出:应用机器劳动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而上述增加的生产力,只是所用的单纯自然力的一部分。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就系统论述了决定生产力的五种要素。这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已经具有的发展了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在《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力二要素与三要素之别,并以此去套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并误解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论述,硬把《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割裂开来,硬说劳动生产力是劳动生产率,而非生产力。我曾用多个论据论证了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一致的。第一,在马克思论述中,经常把两者通用。兹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10]显然,这里讲的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同义的。第二,劳动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用语。李嘉图等强调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即由劳动创造的生产力,而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学者则强调资本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是生产中的主导力量,生产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本,分工协作、企业管理是资方组织的,自然力的利用也是由资本支配的。所以,他们强调资本生产力而不赞同李嘉图只强调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当然强调一切生产力要素都是由劳动发动的,所以把生产力也称作劳动生产力。第三,马克思所讲的决定劳动生产力的五个要素,在其他章节中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所讲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指分工协作、管理工作等并在相关章节中作为生产力要素展开论述。第四,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因此,生产力或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第五,不能把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割裂开来,生产力的高低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现出来。因此,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要素。发展生产力,不是重在产值多少,而是重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历史的发展和理论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多层要素,是准确的、科学的。而来源于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则是残缺不全的。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学者仍坚持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外,在有关教材和论著中,都将其放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也放弃了二要素论。该书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除了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外,加入了科学,还加入了马克思没有讲过的信息。这也超出了生产力三要素论。信息作为生产力的新的要素,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的,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未来科技的高度发展,还将有新的生产力因素加进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和途径在不断创新中,我国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放弃不符合生产力发展途径和规律的非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恢复和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二、关于生产关系问题

1952年,苏联发表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是写给为编写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召开的讨论会参与者的。在我国50年代曾作为全国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权威论著,其中既有正确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也有受历史局限性和体制束缚具有片面性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不相适合的内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不回顾和审视斯大林的这一部在我国起过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

毛泽东很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著作。他在1958年11月的谈话中主张对这部著作“要好好读,要多读几遍……目前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认为这部著作“正确的方面是主要的,一、二、三章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东西,也有一些写得不妥当,再有一些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11]

应当肯定,这一著作中阐发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观点。例如,强调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和废除规律,更不能制定和创造新的规律。还论述了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指出不能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国家制定的计划混为一谈。这两条规律在50年代的中央文件和中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完全肯定和予以传播,但后来在我国的有关论著和教材中不再提了,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提出。笔者认为,具体提法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其理论观点是应当肯定的。因为重视科技领先快速发展生产力、自觉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中,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12],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再存在矛盾。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肯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仍然存在矛盾。“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13]这是正确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需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曾是苏联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肯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要性。毛泽东对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批评了1958年有些人急于消灭商品生产的错误。但斯大林只肯定消费资料是商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却否认其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这与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有关。他肯定商品流通在当时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但又提出要逐步用产品交换替代商品流通。这个认识会涉及后面将讲到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上,斯大林既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的科学观点,也提出某些不够准确的值得探讨的观点。其中一个科学观点在我们论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特别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应予以重视。斯大林提出: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区分开来,不要将二者混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政策则由此作出实际结论,把它们具体化。把经济政策的问题压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葬送这门科学。”不要把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写成经济政策的堆积。不过我们应当将治国理政正确的大经济政策和处理日常经济事务的具体经济政策区分开来,诸如实行改革开放、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股份制等,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大政策,同时又是一种重大经济理论导向,并要转化为经济实践。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研究诸如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怎样在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共同发展,研究怎样搞好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等。至于改革与发展中适时提出并根据条件变化而随时改变的某些具体政策,则不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斯大林提出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4]

有学者曾,批评斯大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独立的一项内容,指责这是蒲鲁东的错误观点,他们所根据的是马克思讲过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类观点。这种批评不能成立。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所有制并不是如蒲鲁东所理解的那样是独立于其他生产关系之外的单独的一项。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会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关系中,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所以,我们经常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称作社会主义经济,代表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和。不过,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没有讲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的交换关系。他在第二项中虽讲到“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但马克思这句话所讲的是生产中劳动者分工协作的关系,是劳动交换关系,不是生产领域之外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忽视交换关系,这与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会逐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有关。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需要确立商品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将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由计划经济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更离不开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运用其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斯大林论著中缺少交换关系的生产关系,不能照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放弃这种论断了,个别学者再去坚持就脱离我国实际了。现在的有关论著中,讲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时,大都讲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即再生产四环节的关系。其实,马克思的论著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范围更广泛。《资本论》是从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才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前三章讲商品和货币,是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阐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阐述作为资本主义财富表现的“庞大的商品堆积”。第四章是阐述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即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了这个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结合,才能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论》还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讲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讲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等等。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再生产四环节所不能概括的。要知道所谓“四环节”或四方面的经济关系,并不是由马克思先提出的。马克思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论生产、论交换、论分配、论消费”的相互关系的肤浅看法进行辩证,提出自己的科学观点。马克思并没表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他所创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5

一、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内涵

数学模型是数学思想精华的具体体现,是对客观实际对象的数学表述,它是在一定的合理假设前提下,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用数学符号、数学命题、图形、图表等来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当数学模型与经济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经济数学模型也就产生了。所谓经济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经济现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一系列的具体算法,用来描述经济对象的运行规律。所以,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数量关系的简化反映,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量的依从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经济分析中科学抽象和高度综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经济数学模型能起明确思路、加工信息、验证理论、计算求解、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特别是对量大面广、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更离不开经济数学模型的帮助。运用经济数学建模来分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提出经济对策已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数学模型中,用到的数学非常广泛,有些还相当精深。其中包括线性规划、几何规划、非线性规划、不动点定理、变分发、控制理论、动态规划、凸集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矩阵论、微分方程、对策论、多值函数、机智测度等等,它们应用于经济学的许多部门,特别是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二、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1.模型准备。首先要深入了解实际经济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对现实经济现象及原始背景进行细致观察和周密调查,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分组整理。

2.模型假设。通过假设把实际经济问题简化,明确模型中诸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抽象最本质的东西。即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得到原始问题的一个简化了的理想化的自然模型。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已经掌握的经济信息,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把理想化的自然模型表述成为一个数学研究的题材——经济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使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和方法,求出所建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值。

5.模型分析。求出模型的解后,对解的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即这个解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达到了建模的目的?根据实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背景,用理想化的自然模型的术语对所得到的解进行解释和说明。

6.模型检验。把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经济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考察模型是否符合问题实际,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如果模型与问题实际偏差较大,则须调整修改。

三、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应遵从的主要原则

1.假设原则。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经济问题向来错综复杂,假设正是从复杂多变因素中寻求主要因素,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提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假设,从假设中推出初步结论,然后再逐步放宽假设条件,逐步加进复杂因素,使高度简化的模型更接近经济运行实际。作假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关于是否包含某些因素的假设;关于条件相对强弱及各因素影响相对大小的假设;关于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关于模型适用范围的假设等等。

2.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各经济变量和体系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使之运行的效率最佳;其次是无约束条件极值存在而达到效率的最优、资源配置的最佳、消费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由于经济运行机制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优可能性,我们在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函数进行。

3.均衡原则。即经济体系中变动的各种力量处于相对稳定,基本上趋于某一种平衡状态。在数学中所表述的观点是几个函数关系共同确定的变量值,它不单纯是一个函数的变动去向,而是整个模型所共有的特殊结合点,在该点上整个体系变动是一致的,即达到一种经济联系的平衡。如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形成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使市场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市场配置的最优。

4.数、形、式结合原则。数表示量的大小,形表示量的集合,式反映了经济变量的联系及规律,三者之间形成了逻辑的统一。数学中图形是点的轨迹,点是函数的特殊值,因而也是函数和曲线的统一。可以认为经济问题是复杂经济现象中的一个点,函数则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图形就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所以,数、形、式是建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解决客观经济问题的三个要素。

5.抽象与概括的原则。抽象是思维的延伸,概括是思维的总结,抽象原则揭示了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延伸到经济本质,挖掘其本质的反映,概括是经济问题的纵横比较与分析,以便把握其本质属性,揭示其规律。

四、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现象的把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时,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的实际为基础,以最初的基本假设为条件,一旦突破了最初的基本假设,就需要研究探索使用新的数学方法;一旦脱离客观经济实际,数学的应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时须注意到:

1.首先对所研究的经济问题要有明确的了解,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经济问题运行的规律,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明确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条件不太明确,则要通过假设来逐渐明确,从而简化问题。

2.明确建模的目的。出于不同的目的,所建模型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建模目的可能是为了描述或解释某一经济现象;可能是预报某一经济事件是否发生,或者发展趋势如何;还可能是为了优化管理、决策或控制等。总之,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所以建模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还必须清楚这些表达式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在经济实际中只能对可量化的经济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构建数学模型,对不可量化的事物只能建造模型概念,而模型概念是不能进行数量分析的。尽管经济模型是反映事物的数量关系的,但必须从定性开始,离开具体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就无从对事物的数量进行分析和讨论。

4.不同数学模型的求解一般涉及不同的数学分支的专门知识,所以建模时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熟悉的数学分支知识。同时,也应征对问题学习了解一些新的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建模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熟练掌握一些数学或经济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Lindo也是必不可少的。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之前的分工理论

西方关于分工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对分工做了简单的论述,在阐述城邦的正义问题时,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论述了有关分工的思想。他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只有各个等级专心的从事自己的职业各尽其责,才能够维持城邦的稳定促进城邦的发展。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分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分工理论过于理想化,并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的。

在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有关分工的学说。首先,他明确的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者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为了使分工的作用更加形象和具体,斯密以当时最为普通的胸针制造业为例,通过论述在制造过程中分工的作用进一步指出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可能都制造不出一枚扣针,但当分工出现之后将复杂的制作过程分解成不同的生产阶段,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造出四千八百枚扣针。分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原因在于:第一,分工使生产专业化,工人熟练的掌握生产技巧,劳动的娴熟程度增加提高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分工把复杂的劳动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工人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操作并以此作为其终身的职业,俗话说“熟能生巧”,日复一日的重复势必会提高工人的劳动技巧从而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分工节省了劳动时间。在复杂的劳动过程中,工人需要随着生产的进行不停地变换工作地点,操控不同的劳动工具。而分工的出现恰恰可以将工人固定在某一生产环节,节省工人因生产需要不停流动的时间。第三,分工促进了机器的发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需求不断增加,分工日益专业化专门化,现存的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的注意力渐渐投向从事生产的工人本身,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学者和理论家面对的有一问题。斯密指出“适当机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节省劳动。这是大家一望而知,不待举例的。”机器的使用,提高了各个行业的产量,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交易。

实际上,在人们高度评价分工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斯密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分工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分工的过程中,人被当做简单的劳动机器循环往复的做着同样的工作,单调枯燥。劳动者丧失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变得愚昧无知。斯密指出“几乎各种技工,在特殊业务上,往往因操作过度而生特殊疾病”而且,工人不得不始终从事一项简单的劳动从而使他们“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但是与分工带来的积极作用相比这一消极影响并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们只是看到日益增加的国民财富和自身需求的满足,忽视甚至是无视分工对于工人本身的迫害。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分工理论的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分工”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创立和形成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也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首次提出并阐述了关于分工的理论。从文本的现实内容来看,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分工的论述散见于三个笔记的一些章节和一个题为“分工”的片段之中。分工,原本是国民经济学中的基本范畴,但马克思却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哲学分析和批判,赋予分工以经济学哲学的内涵。在笔记i中,马克思开宗名义地运用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揭示国民经济学中劳动价值和工资规律的内在矛盾,同时看到了工人生活的真实处境。马克思指出:“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资本家用提高工资的方式刺激工人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增加工资的前提是工人必须牺牲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将自身作为生产的工具,“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并且导致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依旧无法逃脱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奴隶的悲惨命运,分工成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别深刻的探讨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指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私有财产则是异化劳动借以实现的手段和形式。从根本上说,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了,才使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私有财产所表现出来的奴役与被奴役关系是由异化劳动决定的,异化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论述深刻的揭示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的社会关系。

(二)分工理论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分工”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一方面指出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社会生产最初表现为简单的自然分工,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按照性别、体能、年纪等生理因素或者依据部落所处的环境进行分工。随着分工的出现,人们获得的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并产生了较多剩余产品,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最初表现为偶然的个体交换后来逐渐发展为必然性的经常性的交换,于是在部落之间形成了固定的交换方式,自然分工逐渐发展为社会分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发展使分工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由于这种分工导致了生产本身的异化,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异化的分工也必将在历史中被消灭。

另一方面指出了分工与生产力的关系,简单概括为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生产力决定分工。就劳动者本身而言,其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决定了他在分工中所处的位置。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们就会越来越关注劳动者本身熟练掌握的劳动技能,在分工中只有当劳动者从事与其知识技能相当的职位时,他本身的生产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让一个木匠去从事科学研究势必会阻碍研究进程的发展,而相反让他从事与本身技能相匹配的木工,就会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劳动工具而言,不同的生产工具产生不同的生产效能,也会决定分工的程度。具体说简单的劳动工具只能进行简单的社会分工,复杂的生产工具就可以进行复杂的精密的社会分工。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的劳动工具只有一些粗糙石器,生产工具的单一决定分工类型的有限,而到了蒸汽时代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许多生产中的机器被发明创造出来,人们的分工也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马克思也曾这样指出:“生产工具的加速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工具积累发展了,分工也会随之发展,并且反过来同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机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明进步都使分工急速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机械方面的新发明进步。”

其次,分工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专业化需要更多从事专门化和特殊化劳动的劳动者,这样推动了生产工具的革新以适应分工的需要,从而使生产机器化成为可能。分工简化了复杂的劳动程序,降低了工人工作的难度,从而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三)分工理论的丰富:《哲学的贫困》中的“分工”

《哲学的贫困》是为了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完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其中,马克思以“分工”的范畴作为突破口,敞开了内在于经济过程的现实批判思路,发现了人类历史过程的辩证本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其分工理论。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机器和分工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分工范围的扩大,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各民族闭关自守的状态因分工而改变,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历史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四)分工的消灭

马克思在论述了分工的本质及内涵、分工的发展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分工的消灭。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消灭的分工并不是专业化生产中的分工而是专指那种与私有制相联系、导致劳动异化、使人片面发展的分工。分工的消灭其主要依据在于:第一,当生产力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人们从自发的分工中解脱出来形成自觉的分工,摆脱了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使财富积聚在少数富人手里,穷人的生活日益痛苦,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生产者没有因生产而获得相应的物质财富而相反使得生产与消费相分离,而消灭分工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第三,分工的消灭和分工的产生一样都表现为一种历史必然性,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7

一部好的志书,一般都应具备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文风质朴、特点突出等几个方面。《七台河市志》基本上做到了,而且在个别问题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

观点正确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政治误差,尤其在政治倾向比较明显的问题上。但要在一般史实记述中真正做到观点正确,也非易事。《七台河市志》在这方面就处理的比较好。试举一例: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二章煤炭工业第三节煤炭生产,“2000年,经过再次的关井压产会战,全市年末矿井保留439对,年产量270万吨,矿井平均年生产能力不足0.73万吨。主要原因是开采方法不规范,作业方式简单,安全投入少,系统不配套,采用挑“肥”捡“瘦”破坏性开采方式,资源回收率极其低下。”这种记述方法,从客观史实上记述史实,“不虚美、不隐恶”,对当时的历史状况进行原原本本的真实记述。这种客观记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观点,这种记述方法真正体现了“寓观点于史实之中”方志笔法。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对不足或失误真实记述就认为是秉笔直书,记述历史功绩也一样要毫不夸大,真实准确。

体例方面,《七台河市志》按照志书“事一类从,类为一志”的要求,遵从“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合理分类。全书设五卷、二十九篇,共一百八十章,涵盖了自然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采用述、志、记、传、图、表、录等其中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面记述了七台河市1986年以来的历史状况,可以说,全志书充分地展示了七台河市各行各业的历史。

具体事物记述方面,很多篇章编写得可圈可点。试举一例,第二卷第六篇农业第五章林业第六节非林产业:

“1986年,林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力图通过非林产业,解决林业资源危机。

1993,通过集体承包,独立核算,定额上缴,超收留用等改制方法,林业经济初步好转。

1994年,开始实施“三年打基础,五年实现以副养林”发展战略。市林业局以上项目为启动点,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特别注意在非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非林产业比重占整个林业经济的26%。

1995年,林业部门突出抓了多种经营、非林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区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素质有了增强。新建2对小煤矿,改造了3对矿井,建成原煤发运货场,新建1座洗煤厂,新上了焦化项目。一些林场新上一批煤炭、种植、养殖、加工、建材、焦化、木炭、木片和旅游等场办实体,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多种经营总产值达到1000.4万元,实现利润67.2万元。非林产业比重占整个林业经济的42%。

1998年,除5对矿井外,新建砂石场一处,开办了小木材加工厂,兴办了木炭厂。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地发展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大力发展林区养殖业,动员职工养猪、牛、羊、鸡、鹅等;积极发展果园、食用菌栽植经济林。林业经济得到补充,职工生活得以改善。

2002年,全面把发展非林替代产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召开全局现场会进行推进,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改变了林区产业结构的单一状况,向着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旅游业等多元结构发展。种植经济林1015亩,采集山野菜715吨,养肉牛100头,羊1500只,山鸡2500只。

2005年,在局属6个林场531名在册职工中,从事非林替代产业的占到60%。非林替代产业年产值达到2619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5%。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种记述方法,从1986年林业面临困难后开始寻找新出路1993年林业经济初步好转1994年开始实施新发展战略,非林产业比重在整个林业经济占到一定比例,占26%1995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非林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占42%到2005年,经过5、6年全面发展非林替代产业,非林产业比重达到了60%的水平,将七台河市非林产业何时开始的、怎样发展的、采取哪些措施办法、达到了怎样的成效。写得顺理成章,节点明晰,转折清楚,整个发展过程一目了然,符合横排竖写的具体要求,让人信服。

特点突出方面。《七台河市志》从篇目的设置到正文的记述,能看出设计和编写人员都努力突显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全书用两篇、七章、三十一节的篇幅记述国有能源业、电力业和地方煤炭工业,其文字量超过任何一个行业,充分彰显了七台河市的矿产能源资源性城市的特点,突出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四煤城之首”的时代经济特色。

总之,《七台河市志》从总体上看是一部成功之作,为其他城市的志书编纂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但还不能就此而说,这部志稿是足赤之金、无暇之玉。比如在篇目、行文风格等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审读《七台河市志》,既学到了经验,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借此机会,试列举出来,或许对后来成书者在总纂中有裨益于万一。

一、关于“篇目”

1、分类与归类。志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事以类从,类为一志”,所以,我们在分类时,凡是能归并为一类的内容,尽量不要分割为两处。例一,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十二章建材工业:“第六节装饰材料企业选介,第七节建材企业选介”,应将“第六节装饰材料企业选介”与“第七节建材企业选介”合并为一节一个题目,即:“第六节企业选介”,不必分为两节、两个标题。例二,第二卷第七篇商贸第七章物资:“第二节物资经营,第三节多种经营”,这两节不管是“物资”经营,还是“多种”经营,其实都是“经营”,从正文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两者之间也是完全可以融合的,因而,这两节也是完全可以合并的。

2、层次划分。志书的编写,与其他著述或文章的撰写一样,不论是篇目(题目)还是内容的具体记述,都需要首先交待清楚前后、上下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对志书的篇目设置,划分后的同一层次各项要对应相称。否则,要么说不清问题,要么感觉混乱。例如,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十二章建材工业的“第二节水泥、第三节砖、第四节瓦、第五节新型建材”:应将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合并,然后在水泥、砖、瓦三者之上起一个新名称,如“传统建材”,这样才能与第五节的“新型建材”相对称、相并列。因为从逻辑上讲,个体概念与集合概念不宜并列使用。

3、文题关系。“文、题相符”是著述的基本规则,这就要求我们,一旦确定标题,就要仔细研究题目的内涵,然后对资料加以有效地组织。例如,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十章家具加工业第一节产品产量:在“第一节产品产量”的竖写中,所包含的记述要素有“加工企业的数量和性质、产值、品种、产量等”,可以说,基本上是记述“家具加工业”的主要内容,但这样一些内容却不是“产品产量”所能涵盖得了的。因而,这节的题目与记述内容的关系,形象地说,是“身子大、头小”。

4、标题简洁。简洁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标题用语要简明扼要,以短为佳,二是在一部志书里所用的标题不能重叠。在能够将意思表达清楚、明白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文字,以体现我们方志界多年来一直倡导和追求的志书简洁性目标。例如,第二卷第六篇农业第一章种植业:其中“第三节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第四节经济作物面积、产量,第五节蔬菜面积、产量”,如果将“面积、产量”这四个字去掉,不仅不会影响志书编写者的意图,同时,也将较好地体现出志书的简洁性要求。

5、篇目设置合理性。这个问题涉及到市志、部门志两者的区别。从现在大家普遍遵从的原则上,概括地说,市志所要记述的内容应该是记述时限内全市各行各业的基本职能或主体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大而不全”;而部门志则相反,是“小而全”,即它不仅要记该部门的基本职能或主体工作的历史情况,同时还要记其他非主体工作或辅工作的情况。例如:第四卷第十三章党校教育:“第一节机构,第二节教学工作,第三节干部培训,第四节学历教育,第五节科研工作,第六节教师队伍,第七节图书馆,第八节电化教育,第九节后勤管理,第十节基本建设”,针对这部分篇目,我个人认为,第六节—第十节应该是部门志记述的内容,而非市志中应记的,应当进行删减。

二、关于“文字方面”

1、口语与书面语。各种语言的表达,从句法和语用两个方面看,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一般用词比较简单、非正式、语法结构比较简单,即句子一般比较短,多用简单句,主要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使用;而书面语则比较正式,用词比较讲究、优雅、贴切,结构较为复杂,句子偏长,复合句较多,主要用于撰写文章,著书立说等。二者不仅表达效果不同,同时,所使用的场合也不同。在志书的编写中,除了直接转述人物的话语可以使用口语形式之外,应该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即书面语的表达形式,否则,不符合《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有关要求。例如,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二章煤炭工业第五节地方煤炭调运管理的第二目煤炭交易:“2000年,……在销售旺季,……市调运办组织人员多次去哈尔滨,帮助东荣公司等单位跑车皮,跑钢、电煤计划,义务为各货场提供煤质化验服务、中介服务。”此处的“跑”就是口语,“翻译”成书面语言的意思就是“积极争取”的意思。

2、语法。语法是解决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否规范、正确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在志书总纂对文字进行统和时,应当注意学习使用语法对志书的语言进行分析、判断、调整。例如,第一卷第三篇城乡建设第一章城市规划第二节总体规划编修:“1986年3月,七台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飞速发展,市中心区从平地基础上呈现出新的城市雏形。城市建设发展规模比预计快……”。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中的“城市建设发展规模比预计快”是明显有问题的,其表现形式叫“搭配不当”,也就是说,“规模”与“快(慢)”是没有关系的。“规模”有“大、小”之分,而“速度”才有“快、慢”之别,所以,在词语使用上不能混搭。

3、文字加工。在志书编写前,我们按照篇目会搜集到表现形式为各种各样的资料,在运用这些资料编写志书时,我们不仅根据记述的需要对内容加以选取,有时,还要对其语言形式进行必要的加工,才能满足志书质量的要求。例如,第二卷第五篇地方工业第十二章建材工业的“无题序”:“1990年后,新型建筑材料相继兴起,以矸石、粉煤灰为原材料的新型建材,如矸石砖、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砌块等陆续占领建材市场”。这句话就显得比较零碎,那么,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可将此句话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简洁、顺畅,即“1990年后,以矸石、粉煤为原材料的矸石砖、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建筑材料相继兴起,并陆续占领建材市场”,这样的表述效果会更好。

4、表述准确性。在志书中,不仅事实要准确,体现事实的语言表述也应当准确,否则,可能就会闹出误会或笑话来。例一,第一卷第三篇改革开放第一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适度规模经营:“1995年,市委、市政府把蔬菜生产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政策规定:对不愿种菜的菜农,允许转包或出租他人,扩大规模经营,对撂荒不管或改种其他作物的,区、乡、村(有)要收回,重新发包给其他菜农种菜;……”政策规定的本意是:“对不愿种菜的菜农”,允许把他的土地“转包或出租(给)他人”;“……对撂荒不管或改种其他作物的”,“区、乡、村”要把他的土地收回。但按照书中的记述语言来理解的话,就不好理解了:允许把“菜农”转包或出租(给)他人;区、乡、村要把“菜农”收回。例二,第三卷第十二篇经济综合管理第五章价格第二节价格管理:“1986年,为计划经济时期,价格管理原则为‘控管调放’……”。“1986年,为计划经济时期”,文字虽然不多,但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因表述不清、不准确,或可引起误解。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应该是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确立到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经历了近37年。那么,你说“1986年,为计划经济时期”显然不合适。但你可以说“1986年,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这样你想表达的意思与具体的文字表述就统一了,否则使读者容易产生误解。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8

一、中共党史学科范畴内的经济问题

首先,什么样的经济问题属于中共党史学科范畴内的经济问题?根据现代学术的学科划分规则,对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属于经济学的学科范畴。然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社会形态或者经济体的经济运行,都不是经济本身的自我运行,它必然同社会的其他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相联系。随着经济运行技术和方式愈发复杂,这种联系愈发紧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已经看不到没有政党、政治社团或政府等政治组织施加影响的经济。正如迪克西特在分析美国财税政策制定的历史经验时总结的那样:“该过程在每一步都是政治的———不仅立法过程是政治的,而且政策的实施以及行政机构及其下设机构的选择和组建都是政治的。”①研究和分析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各种问题,抛开这个国家的政治组织将寸步难行。这一点,在研究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上尤为突出。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就曾明确指出:“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②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离开对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组织的研究,犹如缘木求鱼。此为经济问题研究与中共党史研究相耦合的内生逻辑,也体现了中共党史学科之于中国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其中当然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的历程和经验。关于经济问题的研究必然是中共党史学科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属于中共党史学科范畴。至于什么样的经济问题属于中共党史学科,需要从本学科的范畴和体系入手来界定。中共党史是历史学门类的成员,应秉持历史学的治学方法,这已是党史学界的共识。本文要强调的是,中共党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是执政党的历史,其本身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责任和功能。作为一个政党的历史,一种专门史,中共党史不可能涵盖当代中国的一切经济事件,它只能关注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呈现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事实上,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决定了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这种思想、政策和行为必定是针对宏观经济层面的,是有机组成国民经济整体的各类经济制度安排和政策结构,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或者与国民经济这一整体无系统联系的经济现象。换言之,中共党史学科范畴内的经济问题,应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历程、经验和规律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史”层面的问题。

二、两种偏离学科范畴的经济问题研究范式

对照上述界定我们能发现,目前党史学界有两种偏离中共党史学科范畴的经济问题研究范式,即宏大叙事与“社会经济史”。宏大叙事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种传统研究范式。这种范式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宏观规律,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有着“大而化之”或以论代史的缺陷。这种缺陷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它秉承革命史的逻辑,以阶级斗争的道义革命立场,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哲学路径,来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总体上处于规范研究和价值判断的范畴。它的特点和缺陷正如有的论者所总结的那样:“预设立场,无限制地扩张历史学的宣传、教化功能。以权威论述或权威文件为指导,有选择地剪裁史料,来论证某种权威性论述。……在叙述方式上,频繁性地使用某种不言自明或无法证明的集合性语汇。”①宏大叙事的研究范式在经济问题的具体运用上,过分重视对经济事件性质的论述,忽视事件背后的技术过程,对经济问题原因的解释呈现出无法被证伪的“套套逻辑”②。比如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有关论述颇有代表性:“利用、限制、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政策,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的主要途径;由于私营企业大多设备陈旧,经营落后,“再加上原料、市场等方面的限制,不少私营企业经营渐感困难,主动要求国家支持,实行公私合营”③。然而已有研究证明,公私合营的实现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宏大的理论预设之下有着复杂而合乎经济制度变迁规律的技术过程①。这种技术过程反映了工商业改造这一重大经济事件的真实逻辑。宏大叙事的研究范式无法展现这种真实,因而它所呈现的只能是经济问题在定性上的一个侧面,并未触及内在的规律与历史经验。如果我们仅仅秉持这一种研究范式,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研究显然无法深化和拓展。宏大叙事的弊端已被学界充分认识并得到很大程度的扬弃。然而在经济问题研究方面,这种扬弃走向了一个矫枉过正的极端,即“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它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重视史料收集和考辨工作,注重实证考察和“史从论出”,另一方面又将经济问题社会学化、简单化、个案化,经济问题有的定量分析方法依然没有受到重视,同时宏大叙事研究范式中原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也被遗弃。仍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为例,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做出了“眼光向下”的实证考察尝试。如《北京市私营商业与社会主义改造(1949-1960年代中期)》一文,利用北京市档案展示了完整的地方性商业改造②。如果仅仅考虑对历史事件梳理得完整与否,而不去探讨是一种什么样的完整的话,该文是非常出色的。但遗憾的是,这种研究表面上看似以实证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私营商业改造的全过程;但它以国家与社会之间既定的“运动”观念,从社会变迁的层面来观察经济变迁,用档案图表等原始资料堆砌的方式来阐述经济变量,削弱了研究的价值和科学性。这种以社会变迁框架去研究历史上的经济问题,以政策档案叙述代替经济要素的定量分析,其结果只能掩盖经济问题的真实逻辑。与该文类似的这种取“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成果,虽自觉利用档案文献资料,重视史料梳理,关注叙事的完整和全面,但较少考察真正的经济要素。其秉持的以“进村找庙”式的民族志叙事范式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事实上混淆了中共党史学科内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界限,客观上出现了一种将经济研究“社会学化”或“社会史化”的倾向。它不仅忽视或掩盖了经济问题的内在要素,没有反映经济问题的本原,而且其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只能为其他学科(比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资料,对本学科的发展难以作出有学术分量的贡献。

三、经济问题研究的实质与基本规范

要正确认识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研究范式,就首先要正确理解经济问题研究的实质与基本规范。经济问题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其研究实质是要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或约束条件,以解释经济现象,描述经济要素的变动规律。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它不仅要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更要探求“为什么”。这一本质内涵无论是对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研究还是对于历史上的经济问题研究都是一样的。对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言,显然,解释清楚“为什么”才能有助于认识清楚“是什么”;即便是对已经成为历史的经济问题的研究,探求“为什么”仍然是搞清楚“是什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所强调的:“历史学家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因素在历史变革的形成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清楚这些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目的的重要性。”③科学地解释现实,需要在简化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理性的科学研究不是简单地用事实解释事实,而是通过头脑中的思维和思辨,运用一套逻辑严密的推理体系,构造相关理论,以“讲理”、“推理”的方式对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或解释。因此,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运用逻辑推导产生的理论命题解释历史事实,和用历史事实证明或证伪理论命题的基本研究规范。这种基本研究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首先是由逻辑推导产生的理论命题,再者是进行历史事实的检验尤其是计量检验。由逻辑推导产生的理论命题事实上是运用一定的理论范式,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出关键的条件变量从而建构出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体系。理论建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无此则无科学研究可言。理论建构应该是“唯理主义”的,追求的是理论框架的解释力,讲究的是逻辑推导中的层层递进的严密性。同时,科学研究仅仅是要构建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关系,不能为理论而理论。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说,都需要证明或证伪,即都需要发现其中的“实验逻辑”,而这证明或证伪即为运用历史事实检验理论逻辑的过程。由于经济现象相对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在数量方面的特殊性,计量检验成为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没有对计量方法的运用,就无法真正开展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各经济要素在“量”上的变动。计量检验是发现和验证经济现象中因果逻辑的最有力的工具。

以严格的经济研究规范来研究中共党史学科范畴内经济问题的成果,在本学科中虽不多见,但在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科中却频频出现。例如名噪一时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决定论”,利用比较优势、制度调节、计量校准等概念和方法,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持续及历史绩效做出了新的、科学而深入的探讨①。又如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缘起的问题,“财政联邦主义”、“政治锦标赛”等独特的研究视角相继出现,改变了之前改革开放史研究中政策梳理式的单一格局,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过程和关节点做出了既有理论深度、逻辑推论,又有严密的计量支持的梳理和阐释②。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非凡。事实上,党史学界在这些问题上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可与之共鸣或争鸣,皆因研究的规范性欠缺而不能展现在一个更高的学术平台上,这原本也应是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阵地,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显然,这种被动的封闭削弱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学术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四、中共党史学科正确的经济问题研究范式由于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经济问题,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研究不能脱离经济问题研究的实质与规范;由于研究的角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研究又应有自己的基本规范。这些基本规范概括起来有四点:历史的长度、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视域的广度。首先,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研究应坚持历史的长度原则。既然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那么这类经济问题就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尤其是有过较长发展历程和较大影响的问题。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工农业剪刀差的研究、国有经济的研究、财政政策变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以及中共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等。相反,类似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这种在现实经济研究中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因其在当代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上没有足够的“长度”,不宜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其次,应有政治的高度。如前文所述,中共党史不可能涵盖当代中国的一切经济事件,它主要关注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因而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只能关注“政治经济史”层面的问题,关注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探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历程、经验和规律。基于此,中共党史学科的经济问题在研究规范上应坚持有政治的高度。“社会经济史”领域的个体、家庭及村庄社区等微观经济体的研究不宜作为经济问题来研究,以免误导或阻碍后学者对真正经济问题的研究。开展有政治高度的经济问题研究,对于巩固中共党史的学科阵地、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复次,应有理论的深度。法国年鉴学派的费尔南•布罗代尔曾感慨“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①。固然,我们不应再建构宏大叙事式的理论框架,然则理论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否认的。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9

对于中国高校而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特殊的课程。首先为了社会主义国家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承担着弘扬共产主义理想,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其次,起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出发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从学科上讲又可以划归为理论经济学的范畴。由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同一门课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课程名称,前者强调经济知识,后者强调意识形态。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授课内容基本相同,作为经济学课程的政治经济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绝对无法丢弃其理论经济学的本色。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按照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对于相同的授课内容进行侧重点不同的主题式教学。

一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题的简单划分

1以经济理论为主题的政治经济学教学

作为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政治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客观的经济理论和逻辑出发,不带意识形态色彩地向学生讲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和解决热点的经济社会问题。事实上目前在各个高校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也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它论述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和完美,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可是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感觉不到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其中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西方经济学旨在论述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而没有提及其他制度的好坏,而政治经济学在阐述剩余价值时通篇提及“资本家剥削”工人,很容易让学生将其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从而无法将其看做是具有现实用处的经济学理论。由此在编排作为经济学教材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是否可以将书中有着明显和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用其他合适的经济学名词代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去回避“剥削”这样的字眼,因为即使用中性、温和的词汇去描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学生也很容易领悟其不合理之处。

2以社会理想为主题的政治经济学教学

作为马克主义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使学生充分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讲授价值形式的演化、货币的产生、商品经济的起源、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过程。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决定着上述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命运。让学生理解高中学到的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是如何来的,国家为什么产生,由哪一个阶级统治以及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体是由什么决定的。比如可以让学生探讨欧洲在封建社会末期有哪些社会阶层,这些阶层是不是从来就有的,是怎么样产生的,每一个阶层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资产阶级能够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取得国家政权。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并不是马克思或某一个人头脑中的一厢情愿,而是由于无产阶级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决定的。

以社会理想为主题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要立足于当今中国及西方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矛盾。比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商品货币关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使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现象比比皆是,医患矛盾、暴力拆迁、见到老人摔倒不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传销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与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密切相关。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为争取物质利益的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建立普遍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马克思为追求真理,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和《资本论》的写作,坚持领导工人运动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而不懈努力的事迹也是优秀的思想教育素材。不论初学者是否能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不论其是否可以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论其是否最终确立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美好动机和初衷。

3以科学预言为主题的政治经济学教学

在政治经济学中,有一系列的结论由马克思得出,并由接下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所证实,并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比如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演化的结论,论述了作为价值化身的货币的演化形式,可以让学生思考目前正在使用的货币有什么缺点,并思考未来的货币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此外,价值形式的演化、货币的演化间接地论述了商品交换方式的演化,可以让学生考察现在的商品交换是如何进行,讨论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出现的原因并思考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由此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商品交换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那么商品交换方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会发生什么。

比如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发展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的原因,而不是西方学者仅仅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简单地描述这样的事实,并可以预见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第一部类优先增长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前苏联以及我国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而两大部类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前苏联社会发展的最终失败以及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果调整,论证国民经济比例协调的重要性,并分析欧美部分国家产业空心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农业绝对地租消失的结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西方国家农业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可以让学生分析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表明生产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生产资料朝着被越来越多的所有者共同占有的方向发展,由过去被历史所证实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主题式教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

1主题式教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严整,内涵丰富,上述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主题的简单提炼,授课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资本论》,从中挖掘更多的教学主题以便更好地充实和丰富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

在上述三个主题中只有经济理论主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其他两个主题则只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因此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是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的讲授有所侧重。比如作为“两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重点讲述第一章,拓展讲述政治经济学的起源、研究对象,并可以拓展详细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贡献,对其他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偏重涉及社会理想主题的知识点。对于作为经济理论课的政治经济学则侧重于各个理论的讲授,对意识形态的问题采取中立的态度,同时适当涉及社会理想主题。上述三个主题中的预言主题,则可以同时作为“两课”和“经济理论课”的教授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预言,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之所在,也正是这种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见才有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和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

2主题式教学条件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

以经济理论为主题的政治经济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于课程的考核应该以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为主。至于应用型的题型应该与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有关,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去对相关问题发表观点。因此在课程考核时可以选定一个主题,比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题,重点考察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点,并让学生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和分析经济社会热点问题。

对于预言主题的政治经济学考核,应该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经济事物过去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理解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发表看法。预言主题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可以以预言主题,比如通过对货币的演化历程的理解,让学生谈谈货币未来的发展方向。

简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10

(一)记录《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记录的解释是:(i)动词。把听到的活或发生的事写下来。(2)名词。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3)名词。做记录的人。也作纪录。(4)同“纪录(1)”。名词。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同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领域的记录无时无处不在,记录成为人们为已经完成的活动或取得的结果的客观证据。从远古时代陶器、石器上的简单绘画,到如今丰富多彩的写实绘画;从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到现代的多种文字,都是人们为了记录自己的活动、发现、思想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发明的,这些记录记述了人们的生活,总结了人们的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程磊,2003)。当今,各行各业均离不开记录,纸笔墨砚时代重视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并未过时,信息化时代强调的“好电脑也要勤备份”又呼之欲出,记录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之一。

(二)会计记录纵观诸多会计理论教材或著作,鲜见将会计记录理论作为单独的一章进行研究,也许是人们认为会计记录属于基础会计学所关注的内容。而查阅众多基础会计学教科书,发现绝大多数作者是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混在一起进行阐述的。事实虽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工作在时间上依次继起、并相互作用,但它们毕竟属于不同的会计工作,不能混在一起进行描述。会计理论著作和教材应该将会计记录作为单独一章进行研究,并在其他章节分别研究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其实,研究会计记录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葛家澍(2006)就引用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1977)和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1933)的论述指出:会计的产生是基于人类生产活动和对生产活动进行记录的需要。根据考古资料,会计(记录)活动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四五千年以前。巴比伦、古埃及、罗马、中国等文明古国对会计(记录)活动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重大的促进影响。

耍研究会计记录理论。首先要对会计记录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吴水澎(2008)认为:会计记录是指对价值运动过程中,经过确认而可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的每项数据,运用预先设计的账户[会汁要素(会计报表要素)的再分类与具体化]和有关文字及余额,按复式汜账的要求在账簿上加以登记。它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子系统――复式簿记系统。,通过会计的记录,既对价值的运动进行详细与具体的描述与量化,又起到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及加工等方面的作用,只有经过这一程序,会计才能生成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

百度百科(2008)指出: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签约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有时也专指账簿记录。

由上可知,与记录一词类似,会计汜录一词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在手工条件下,孙玉甫(2004)认为:复式记账为会计记录提供了技术方法上的依据,设置会计科日和账户为会计记录准备了应用工具,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是具体的会计记录工作。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莲勃发展,人们处理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以及控制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口益提高,信息记录形式和内容也更为丰富,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记录在新时代的产物,它们也成为会计记录理论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原始记录行为、单式簿记、复式簿记、三式簿记、其他簿记的评价

(一)原始记录行为(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思想就是人类生产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原始记录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生产行为的发生、发展作为前提的,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2)原始记录行为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为了维护生存与发展、对生产生活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是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以结绳记事(数)思想为例,它也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图1是一个典型的印加记数基普,a、B、C、D这4根绳子上打了许多结,其表示的数目写在下方,e绳表示的数是4个数的总和)。

(3)“管理”是人类原始记录行为产生之初的动机,虽然人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对“管理”概念与内在含义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然而,他们又确实是为了安排生产与生活,为使人种得以繁衍下去,而通过采用一定的计量记录方法达到对生产剩余物品的管理目的(郭道扬,1999)。

(4)原始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这一行为不是一种雌纯的会计行为,而是一种与数学、统计学等密切相关的行为,其任务就是登记原始部落成员共同劳动的过程及其成果,以保证产品的平均分配。原始记录行为是会计萌芽状态的表现形式,成为会计的本源,并为单式簿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单式簿记(1)单式簿记建立在朴素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即简单的复制经济业务过程。单式簿记思想是仅反映收入或支出一个方面的思想(在民间只记人欠或欠人的记录),它抓住了经济业务的最主要方面,直接反映,不加以评价,运用这个思想在当时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任务,表现出了彻底的自然主义观点(刘常青,2005;宋京津,2002)。(2)单式簿记方法在应用发展中,从始至终是与簿记制度有机融合为一体的,这是单式簿记具有科学性的本源(郭道扬,2008)。(3)单式簿记的发展和完善,在反映和监督奴隶制及封建制经济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人类会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未来,为复式簿记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4)在生产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单式簿记完全能够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单式簿记的主要目的不是计量而是控制(陈国辉,2007),内控是单式簿记的重要特征之一。(5)单式簿记存在了数千年,很多企业都采用单式簿记进行核算,甚至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郊区的一些个体企业还在沿用单式记账法记账。以至于一些会计学家在文章中写道,单式簿记对于从事一些简单业务的小企业来说,应该允许其长期存在(宋京津,2002)。(6)单式簿记在应用发展过程中,除了与法律制度建设之间所形成的有机协调关系之外,它和古算术、文字、统计之间也建立了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对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郭道扬,2008)。(7)对单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贡献的是文明古国,它们的簿记成就奠定了近代与现代会计发展的历史基础(郭道扬。2008)。(8)单式簿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技术方法是不一样的,同一时代并存的单式簿记方法也不止一种,但对经济业务记录的不全面性、不完整性是单式簿记方法所共有的特点。

(三)复式簿记(1)由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的演进,是促使复式记账起源与发生的根本原因(郭道扬,2008)。(2)复式簿记这个伟大的发明,很难归功于一时一地的任何人(虽然人们一般认为意大利数学家和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Lucapaeioli,也有

学者译为“卢卡・帕乔利”)于1494年在其著作《数学大全》(又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第一次系统介绍和论述了复式记账,并尊称他为“现代会计之父”,但复式簿记是否就诞生于意大利,在会计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等人指出:复式簿记凝结了无数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人们经过长期记账实践不断改进方法和技术的结果(葛家澍,2006)。(3)复式簿记作为一种会计记录方法,在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代的会计学家们一般将复式簿记产生之前的会计称为古代会计,而将复式簿记产生之后的会计称为现代会计(徐经长,2002)。德国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歌德认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每个精明的商人从事经营活动都必须利用它”(吴联生,2001)。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以为:复式簿记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倘若没有复式簿记,历史的进程将会是另一番模样(吴水澎,2007)。日本著名学者黑泽清在《会计杂志》中发表的《复式簿记源流考》一文也强调:近世复式簿记,固一科学上之伟大建筑。可见,复式簿记作为会汁核算的基本方法,是会计成为科学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条件。(4)复式簿记作为一种商业通用语言,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不属于哪一阶级或哪一国家所专有,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刘永泽,1994)。(5)复式簿记在每个国家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一个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复式簿记体系(刘水泽,1994),促进了复式簿记思想的发展,使复式簿记注定成为会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6)复式簿记的科学原理把组织程序、法制规范、方法技术体系有机地统一起来,发展了簿记学,使簿记学得以向会计学转变,客观上将簿记学乃至会计学在科学群体中的地位得到提高(郭道扬,2008)。(7)复式簿记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记账规律是永久的(郭道扬,2008),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首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的基本原理。(8)然而,复试簿记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张文贤。2002):恒等方程的封闭性、簿记责任的模糊性、借贷平衡的粉饰性等。

(四)三式簿记日裔美国会计学家伊尻雄治教授提出的三式簿记有“时间三式簿记”(以时间的“未来”作为第三度)和“微分三式簿记”(以收益的导数――“动力”作为第三度,“动力”即收益变化的“差异”)两种。张文贤(2002)对上述两种三式簿记的评价如下:(1)三式簿记试图把未来的情况或收益变化的原因核算出来的设想,为当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2)三式簿记的创立,为复式簿记与外部相关学科的联接、交流提供了一个接口,增加了复式记账法的兼容性,使复式簿记变为开放式簿记和可扩充式簿记。(3)复式簿记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的核算,三式簿记提到的第三度是对资金数量和会计信息在质方面的限定、分析和考核。因此,三式簿记有机地统一了会计核算的量与质的问题。(4)然而,三式簿记未能突破复式记账法所涵盖的空间;绝对地追求平衡使三式簿记失去了科学性。

(五)其他簿记(1)张文贤提出的“量质三式方程”、徐国君设计的“三维会计模式”等可以归入其他簿记理论。事实上,其他簿记理论也是簿记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及其重要性,它们也为簿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应该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历史和客观地看待簿记理论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2)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关系也会越加复杂,人们发明创造与应用的记录方法会越发进步。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的其他簿记理论会孕育而生。

三、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概念的思考

(一)科目与会计科目

(1)科目。《辞海》(2009)对科目的解释为:其一,指隋、唐以来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其二,事物按性质划分的类别或名目,多指学术或账目等;其三,“教学科目”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科目的解释是:名词。其一。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的类别(多指关于学术或账目的);其二,科举考试分科取士的名目。

从《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科目不是会计中的专有名词,这也是会计理论著作、教材以及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教材一般不将会计科目简称为科目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账户就不同,许多学者经常不说会计账户而直接说账户)。但是,《辞海》中的第二个解释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个解释中隐含的“分类”的含义却是会计当中科目这个词所蕴涵的。为了全面、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纷繁复杂的会计对象所具体体现的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对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进行分类,设置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以下简称“《××年注会教材》”)比《2007年注会教材》在第一章总论中新增了一节内容(第六节),即为会计科目,并且指出,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笔者认为,将上述概念中第一句话改为“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要求”可能更妥当一些。因为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环节,这四个环节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计量与记录是不同的概念,不能认为计量已包括记录而忽略记录。

(二)账户与会计账户

(1)账户。《辞海》(2009)对账户的解释为:在会计工作中,为便于归集和记录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的不同项目所作的分类。……账户的名称称为“会计科目”。《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账户的解释是:名词。会计上指账簿中对各种资金运用、来源和周转过程等设置的分类。

《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对账户的解释均与会计有关,基本可以认为账户是会计中的专有名词。虽然账户偶尔也运用于“其它”领域(如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账户这个名词是在会计中使用的;并且,即使是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这些名词,也与会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现实情况看,会计理论著作、教材以及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教材经常不说会计账户而直接说账户,可能是因为其认为一方面账户是会计学中所特有的名词,另一方面会计账户也可以简称为账户的缘故。

(2)会计账户。百度百科(2008)指出: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会计账户是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在实务中,会计账户经常被简称为账户;会计账户还常常与会计科目互

用,不加区分。

(三)凭证与会计凭证

(1)凭证。《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凭证的解释是:名词。证据。而对证据的解释是:名词。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

证据是法律术语之一,《辞海》(2009)认为:它是司法机关在办案中搜集的,能够证明案情真相的事实或材料。是分析和确定案情、辨明是非、区分真伪的根据。法定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

凭证不是会计的专有名词。在会计当中,凭证一词更多地是与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词语一起搭配出现的,且类似于证据当中的“书证”。

(2)会计凭证。《辞海》(2009)对会计凭证的解释是:会计工作中,作为记账根据的一切凭证。有原始凭证、汇总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记录必须以此为根据。凭证是证据,会计凭证就是会计中的证据,这个证据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类似于书证。

(四)账簿与会计账簿

(1)账簿。《辞海》(2009)对账簿的解释是:记账用的簿籍。由具有特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账簿的解释是:名词。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本子。账簿是会计中的专有名词,亦称“账册”,账簿中“账”的原义就是钱物出入的记录。

(2)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科学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类或全部经济业务的本子或册子,它是由具有特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的。会计账簿是会计账户的载体,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计账簿可以简称为账簿。

(五)电算化与会计电算化

(1)电算化。新版《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均没有对电算化作出解释,但老版《辞海》(1999)对会计电算化作出了解释,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

剖析、分解上述解释,笔者认为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电算化并不是只能与会计一词搭配,比如:借鉴上一段的解释,可以把审计电算化定义为: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

事实上,从现实情况看,除了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外,电算化一词几乎未见用于其他领域。其他领域在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时,更多的是和“电子”一词搭配的,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当然,“电子”一词也可以与会计搭配,组成电子会计,但电子会计与会计电算化或电算(化)会计并非同义词。

(2)会计电算化。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李宗民,2008)。1981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会计电算化”一词被首次提出,并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宰华东,2005)。此后,会计专家和学者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老版《辞海》(1999)对会计电算化的解释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求。

(六)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

(1)信息化。1963年,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论信息产业》一文中,首次提出“信息化”的概念,指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百度百科,2009)。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社会也普遍使用“信息化”、“信息社会”等概念。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是工业社会的高级化形式,是后工业化时期发展必然出现的历史潮流(张洪刚,2008)。

在我国,信息化的概念是在1986年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正式犍心的。在这次会后出版的《信息化――历史的使命》中,将信息化定义为是周民经济中信息部门不断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架构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和知识性空间转移的过程”(张洪刚,2008)。此后,学术界和政府内部对信息化问题作了,较长时间的研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会计信息化。1999年,深圳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的会计研究和发展。

在中国会计学会全国会计信息化第四届年会上,杨周南教授作了题为“会计信息化体系探索”的主题报告,澄清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信息化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入论述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及内涵和外延,提出会计信息化的体系结构框架(吴沁红,2005)。她认为:会计信息化具有层次结构,即会计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和企业的会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