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思维能力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54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1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育舞蹈素质

一、少儿舞蹈教育承担着舞蹈文化传承的重任

众所周知,少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最强、兴趣最大、学习劲头最强烈,同时也是最富有好奇心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全面塑造人格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由此可见,如果在少儿时期抓好舞蹈教育,将会使舞蹈文化的普及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各地域民间民族舞蹈的丰富多彩,芭蕾舞的优雅华丽,都对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需要在少年儿童这个极好时期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现在各地舞蹈培训机构普遍存在重技术训练忽略舞蹈文化传承的现象,我们应该将舞蹈培训作为舞蹈文化传承的宗旨,无论是舞蹈专业者、舞蹈欣赏者还是舞蹈爱好者,都必须通过少儿舞蹈的培养才能实现。所以舞蹈事业的发展,寄托予少儿舞蹈教育,只有从娃娃抓起中国的舞蹈事业才有希望。

二、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有正能量的提升

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年儿童肢体发育和气质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舞蹈形体训练是纠正不良体态、塑造优美体形与优雅气质的法宝。舞蹈形体的教学训练是以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专业理论为指导,与运动实践相结合、根据训练对象的身体条件、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是能够有效地促进体态正常发展的一种手段。少年儿童是骨骼、筋腱、肌肉都正在发育的最好时期,舞蹈训练要求骨骼不要顿挫要细长;筋腱不要紧缩要伸张;肌肉不要横长要顺长,这些都是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年儿童发育成长正能量的提升的必要指标。但是,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伸长与伸展”是舞蹈训练的根本,不管作什么动作都必须无限延长,手的伸展要无限延长,腿的伸展也要无限延长,这个无限延长不是生理上的无限延长,而是意识的无限延长,只有动作的伸展与延长才可能使舞蹈的动作美丽矫健、挺拔修长,女孩亭亭玉立、男孩威武雄壮。可是现在有些舞蹈教师不讲科学性,硬把学生的柔软度作为训练的第一要务,不管学生的自然条件如何,硬板腿、硬下腰,这种不科学的训练极容易造成训练意外损伤。我们经常在舞蹈训练的地方听到教师的吼声,学生的嘶喊声,家长在外边却是敢怒不敢言,少儿舞蹈训练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训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少年儿童的自身身体条件因人制宜,切不可拔苗助长。只有坚持正确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使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有正能量的提升。

三、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

心理学研究提出:儿童身体的发育与其心理能力的提高是休戚相关的。舞蹈活动不但对运动器官(骨骼、筋腱、肌肉等)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神经系统以及其它大脑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舞蹈教育有利于少儿注意力与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少儿记忆力的增强;有利于少儿思维的开发,特别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舞蹈教学需要学生模仿,这时儿童双目直瞪看着老师的舞姿,与此同时也是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最集中的时候;一般舞蹈动作都有模仿动物或者植物以及其他事物的功能,比如动物有:熊、鹿、猫、狗、鸡、鸭、鹅、雁的形象;植物中的:杨、柳、柞、槐、松、柏、桦、梧的形象;其他事物中的:战斗、行军、游戏、交友的形象都会出现,学员对这些形象的记忆、模仿、学习,正是儿童形象思维得到锻炼的机会。小学生的数学记忆是逻辑思维记忆,舞蹈记忆是形象思维记忆,而形象思维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十分重要,形象思维伴随着逻辑思维使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加容易储存,使其成为“童年记忆”,影响他们一生。少儿智力的培养与开发切不可忽略这一大好时机。

四、少儿舞蹈教育对于少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现代社会对少儿的智力开发重视程度越来越予以关注,学习舞蹈的孩子大多都性情开朗、活泼好动,并充满自信。此外,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孩子们意志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等。专家认为:“身体智力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所有智力的核心”。舞蹈训练是培养身体智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舞蹈训练有着严格的规范性,特别是基本功的练习比较辛苦与劳累,这则需要练习者有极大的恒心与毅力,因此持之以恒地坚持舞蹈训练有利于意志力的培养。舞蹈训练常常是一种群体性的训练活动,在这种群体性的活动中学习往往有利于孩子们交往能力的培养。少儿时期的心理活动比较简单,一是模仿,二是记忆,三是储存,再就是将学到的正能量的意识活动诸如:刻苦练习、持之以恒、模仿英雄、学习英雄,团结合作完成舞蹈作品等心理素质的锻炼也非常有积极作用。少儿舞蹈训练必须重视而且得力于身体智力的开发。

五、结语

人们是通过肢体的触碰和模仿来表现意愿和思想的,所以提高身体动觉智力是人类提高智力水平的前提。舞蹈训练就是最好的身体动觉智力训练。为使少儿舞蹈教育正常发展,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还需要在认识到舞蹈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外,注意舞蹈教育的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舞蹈教室硬件的完善提升、传承舞蹈动作背后积淀着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少儿舞蹈教育中过分注重技能性,忽视舞蹈文化的学习、忽视舞蹈文化修养的提高,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进行少儿舞蹈教育中,格外予以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2

1少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参加少儿体操训练的儿童多数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与其他儿童还有较大的区别。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骨骼中的软骨成分较多,骨的形态结构容易随人体内环境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首先,他们的兴奋与抑制状态不稳定,兴奋状态占优且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但时间不长;其次,他们的皮质抑制过程较弱,精确分化能力水平较低,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较差,容易出现多余的动作。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小孩争强好胜、娇气、自私、任性、畏难、依赖性强、害怕陌生环境、缺乏协作能力。目前很多训练队已经将等级技术难度融入到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这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也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是训练效果不明显,少儿掌握较高难度动作的速度较慢,且技术单一,缺乏熟练运用能力。

2提高少儿体操训练水平的对策开展少儿艺术体操训练活动,应首先研究少儿心理上和生理特点和他们的喜好,制定适合少儿身心特点和喜好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以提高训练效果。

2.1制定趣味性强的训练内容

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别制定难易恰当、趣味性强的训练内容。(1)柔韧练习。对少儿艺术体操初学者来说,教练安排的训练内容不宜过难。教练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动作。当学生掌握了一个动作后,不宜将训练难度增加过快,应让学生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做一些变化动作,让学生感到新动作容易掌握,在增强他们的信心后再提高训练难度。(2)力量练习。少儿完成艺术体操动作,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不少技术动作都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力量,力量训练是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的基本项目。少儿艺术体操的力量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腰腹、腿部、踝部等部位的力量。这些部位的负荷较大,如果让学生过度训练,学生很容易疲乏,导致他们不愿意坚持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时,训练项目的难度不易过大,并将负荷控制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训练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范围内,通过简易游戏组合的形式循环进行,以减轻局部的负担。例如背部肌群练习,将每两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面对面地做两头起练习。还如跳步练习,将学生分散到练习场地的边缘,当喊完口令1、2、3时,要求学生跳步往场地跑,如双腿跳。当说“停”口令时,要求学生学习某种动物的静止形态。这些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学习,这既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3)身体姿态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姿态是艺术体操训练的重要目的。通过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规范性。姿态训练包括基本步法、舞蹈动作、各种手臂姿态,身体姿态等训练以及单腿跳和跨跳、转体、波浪、地面姿态等训练。身体姿态训练过程,不仅仅要让掌握一些优美的动作,还要求教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趣。不少教练把芭蕾作为艺术体操训练的主要项目,学生反复进行把杆练习,往往感觉枯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学生练习完固定项目后,教师应给学生增加一定时间练习其他舞蹈,如简单的拉丁舞、民族舞等。(4)器械练习。我国少儿对器械项目的熟练程度远不及艺术体操强国。学生掌握器械项目的速度较慢、失误率较高。不宜过早让学生接触难度较大的器械项目,至少应给学生1年以上的时间让学生熟悉器械属性,通过竞赛、协作、表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器械,如原地的腰转圈比赛、简单的双臂滚动传递游戏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器械。器械项目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少儿训练的器械项目,这既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器械动作,也能提高少儿的训练兴趣和自信心。

2.2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少儿艺术体操教学应循序渐进,着重培养少儿对艺术体操训练的兴趣。探索适合少儿艺术体操训练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1)直观教学。少儿形象思维活跃,在教学训练中运用直观教学,采用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简单形象有趣的语言,能够提高少儿对动作和语言的理解能力。训练过程中,除使用球、圈等器械外,可增加纱巾、红旗、铃鼓等其他轻型器械练习,以丰富训练内容和提高训练的趣味性。训练过程中,控制运动负荷量,交替训练不同内容的项目,分阶段循环教学,避免局部训练负担过重,提高少儿参加训练的积极性。(2)游戏教学。少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产生条件反射,而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新奇事物容易吸引少儿注意力,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少儿性情多变、意志薄弱,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应该多使用游戏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兴趣。(3)其他方法。教练员可让少儿完成一些简单任务,降低他们畏难、娇气、依赖情绪,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适当安排一些集体训练项目,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意识,以减少少儿的孤独感。组织一些具有表演和比赛性质的活动,如主持、唱歌、舞蹈、话剧等,让少儿尽情表现自我。尽可能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关心孩子的训练。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鼓励孩子成长。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3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建设未来的栋梁之才,因此,少儿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的改革,目前的学习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素质教育。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已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就如何加强少儿舞蹈训练与素质教育作相关论述。

关键词:少儿舞蹈;重要性;训练;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74-01

少儿处在身体、智力等发育时期,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对少儿的身体协调性、一般的节奏感及相关创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少儿的身体成长、道德品行及智力发展的提高。舞蹈在少儿的素质教育中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其所发挥出的功能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少儿舞蹈训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对少儿舞蹈教育有深入了解,从而为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1、少儿舞蹈教育重要性

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的舞蹈教育不仅不会对少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反而对少儿产生有利的方面。加强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儿的身心素质,培养少儿良好而健康的性格。由于少儿此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没有目的性,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故加强对少儿的舞蹈教育,能够激发起少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那么少儿就会变得好动及活跃。据相关人员调查,有过规律舞蹈教育的少儿,其心理素质及生理素质均比没受过舞蹈教育的少儿强。少儿通过舞蹈等方面的形体训练,不仅有助于自身气质、健康、体质的提高,而且更能很好的塑造少儿开朗的性格,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少儿所处的特殊时期,对各类事物都变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幻想,求知欲特别强,故此时对少儿进行适当而科学的舞蹈教育,能够激发少儿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学校和家长对少儿的舞蹈教育应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2]。

2、加强少儿舞蹈训练与素质教育

2.1、舞蹈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其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少儿的身体节奏规律,使少儿领略到舞蹈中的特有韵味以及舞蹈中的姿态美,纠正少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不良的走路习惯,不良体型以及先天性肥胖症等。因为不良的体型或肥胖都会影响到周围少儿对之的消极评价,从而导致少儿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对少儿进行科学而规范的形体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少儿的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自身模仿能力,对外界节奏感和乐感在舞蹈训练中得到完美提升。此外,少儿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还可以接受不同民族的舞蹈,从而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内涵,加强少儿对各民族的了解,使少儿体态上的训练与舞蹈的美融合成为一体。

2.2、舞蹈训练与智力开发

舞蹈是一种动感艺术,舞蹈训练能够使少儿的身体得到协调,能够将少儿的思维、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因此,对少儿进行舞蹈训练,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首先,舞蹈训练能提升少儿的反应能力。由于少儿正处于对外界各事物的感知阶段,对少儿进行舞蹈训练,能够激起少儿的好奇心及好动心,一旦少儿参与到舞蹈的训练中,少儿的身体协调性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少儿的反应能力。其次,舞蹈训练能加强少儿的记忆力。舞蹈训练主要是在音乐的流动下要求跳舞者不停的旋转及跳跃,其期间的节奏快慢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这就需要少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记住这些节奏,丰富这些节拍,进而就加强了自身记忆力。最后,舞蹈训练能增强少儿的想象力。因为舞蹈的训练需要少儿全身各部位的的相互调动和配合,这样就极易引起少儿的想象,并且通过教师科学适当的指导,会使少儿的思维得到开启,进而会引起少儿自发的区联想和回忆,增强少儿的想象力。因此,可以说,加强少儿舞蹈训练,让少儿融合到其中,对少儿早期智力的锻炼及形体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舞蹈训练在少儿心理素质教育上的作用

少儿心理素质教育在现在表现出明显的重要性,少儿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少儿今后的成长发育、学习就业等,因此,必须对少儿的心理素质教育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舞蹈训练,其独特的特点也为少儿在心理素质上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舞蹈训练中,少儿表演意识与自身心理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少儿心理素质好的,其思维反应就较为敏捷,那么其对舞蹈的表演意识就较为强烈,反之则亦然。因此,学校在舞蹈教学及舞蹈创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少儿自身特点,尽量创编出适合少儿思维及心理能力接受的舞蹈,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有民族风格的,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对之进行训练,从而加强少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都参与到其中来,进而在少儿的心理上促使他们顺利完成树立自身形象,以及自身的独立意识,最终培养出少儿自尊、自爱、自强以及自信的良好的、健康的性格[3]。

加强少儿舞蹈的训练及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少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记忆力,对少儿的智力开发以及良好健康性格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少儿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在养育他们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他们为国家效力的能力,使之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和开拓。因此,我们学校和家长应该更好关注和重视少儿在舞蹈方面的训练,使之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更优秀的一代代青年和人才。

参考文献:

[1]、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硕士论文].2009,5(20):1-62.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4

但没想到的是,不少家长也跟着“脑筋急转弯”转了起来,而且还把它当做培养孩子思维,特别是独创性思维的材料,就像本文中的小王一样。他认为,创造性的思维,就是“反常规的思维”,而这种“急转弯”式的练习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可以“训练一个人全方位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于是,在儿子“牙牙学语之时,便开始向孩子传授他那非常规的思维特技”,诸如100-1不等于99,而是等于0;1-1不等于0,而是等于2。他希望通过这种练习,让孩子有反向思维、独创思维的能力。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脑筋急转弯”转的都是什么弯:

1-1等于几?不等于0,而是等于2!――我说的1-1不是1“减”1,而是1“捡”1;

100-1等于几?不等于99,而是等于0!――我说的“减”就是拿掉,把“100”里面的1字拿掉,不就只剩下“00”了吗?

树上有10只麻雀,开枪打下了1只,还有多少只?不是9只,而是一只都没有!――所有剩下的麻雀听到枪声不都吓跑了吗?

思维的作用就是解决问题。细心的家长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脑筋急转弯”练习,其实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比如,问题a:“10只鸟减去1只鸟还剩几只?”问题B:“树上的鸟儿听到枪声会怎样?”你在思考问题a,而我问的却是问题B!不告诉你真正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有“脑筋急转弯”练习的根本所在。没有“问题”,还能有什么思维可言?如果把问题直接提出来,“树上的鸟儿听到枪声会怎样?”恐怕所有的孩子都不会说错。就是说,所谓的“脑筋急转弯”,真正转了弯儿的,不是“脑筋”,不是“思维”,而是“问题”。既然思维没有“转弯”,又如何能得到训练呢?因此,拿“脑筋急转弯”来训练孩子的思维,不但不能让孩子的思维得到训练,而且会让孩子形成分不清常规的问题表述习惯,以及“指鹿为马”、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习惯。

本文中小王的儿子,“脑子灵,反应快”,思维的品质看来是相当不错的。但由于小王长时间的“真传”,这孩子已经不愿意面对和解决真实的问题,以至于上了小学做算术题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成了一名“少见的差生”。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惋惜。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和如何训练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我们对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了解,还没有达到把握其内涵和特质的程度,只能作些外延描述。从活动结果上看,创造性思维指有新的创建的思维;从思维方式上看,创造性思维往往具有广泛的发散性和深度的收敛性;从人格特点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往往需要许多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主动精神的支撑,等等。

其实,即使是对一般的思维活动,我们的研究结果也非常有限。有人说,心理学将是21世纪非常热门的学科。为什么热门?因为它还有许多荒芜的领域需要开发。心理学家常常把人脑称为“神秘的黑箱”。任何一个诚实的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我们人类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其实还知之甚少。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5

一、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训练

1.少儿的心理特点

少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短暂,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却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教练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等手段来发展儿童的注意、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增加视觉灵敏度。在发展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注意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2.少儿的生理特点及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这一时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肌肉: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关节:转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心血管系统机能: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等。神经系统:灵活性较大但不稳定,活泼好动,易出现多余动作,分析与结合能力差,条件反射建立快,恢复快,兴趣性高,直观能力和模仿能力强。

根据以上特点,应把少年儿童的技术训练放在优先的地位,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而不应过分强调其力量素质;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来提高训练水平,通过形象而准确的示范动作,并结合讲解进行训练指导,使其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以有氧代谢训练为主。训练内容宜多样化,用一些积极有趣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少儿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兴奋性。

3.少儿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在相关阶段应采取的训练措施(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进行大量的速度练习、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的训练。在绝对力量方面应结合速度力量,并以动态训练为主,静力性训练为辅。在耐力训练上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适量的无氧耐力训练为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1)准备活动要充分。当机体肌肉温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时,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

(2)合理安排运动量。局部运动量不要过大。某一局部的运动量大大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这是专项训练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会对运动员的后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提高少儿的爆发力。跆拳道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训练时应重点通过一些短促的力量练习来提高其爆发力。在耐力方面应根据人的生物规律来进行大量有氧耐力训练,为其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腿的训练。跆拳道被称为腿的艺术,其对腿法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柔韧性是完成高难腿法的基础,而少儿时期是人体发展柔韧性的“黄金时期”,进行大量的压腿和踢腿练习,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腿的关节开合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度。

二、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其他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内涵和礼仪。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训练的针对性

在少儿训练中,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在枯燥的训练中加入多样化元素,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其次,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动作示范,观看光碟、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诀等形式进行讲解。最后,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量和强度

儿童少年的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以软骨连接起来的,到十五六岁才能愈合;股骨还存在骺软骨,承受压力的能力比成人差;维持足弓的肌肉和韧带也较弱。因此,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的练习时,应多采用动力性训练,少采用静力性练习。在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

4.根据少儿生理发展的特点,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

5.明确训练的重点和方向

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把动作的标准化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过分强调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少儿一般都处于初学阶段,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由于少儿心理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动作形成的稳定性差。而初期训练,基础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以后的运动水平。

表2是笔者对襄樊市健身俱乐部跆拳道部的30名少儿练习者进行的一次实验的结果。实验对象共30名,进行跆拳道前踢击靶训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强调标准化训练,乙组采用一般训练,三次训练课后,每人前踢十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经过强调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后,甲组队员在路线正确率和击靶准确率及平均踢击高度上都明显优于乙组,在完成动作时普遍做到了协调和保持重心稳定。由于其能保持协调和重心稳定,所以他们在心率上也相应较为平缓。

6.训练应强调以基本功为主

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7.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的损伤是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特有的一种运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的腿法素有艺术的美名,其对关节、韧带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若我们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拉伸度,而采用由教练员用外力去强行拉伸韧带和加大关节灵活性或过多地用静力性练习去发展柔韧性,容易引起骺软骨损伤。所以在跆拳道训练中应提出“以踢代压“的训练观点。这里并不是说不压,而是在训练中要做到动静结合,在少儿训练时要更多以发展其各肌群的力量并采用踢靶的方法间接发展其韧带和关节灵活性,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论

1.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2.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应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1998(3).

[2]董文金.跆拳道运动员的素质练习与康复方法[j].山西体育科技,2005,8(3).

[3]〔韩国〕洪商来.韩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

[4]蒋立.少儿跆拳道训练注意事项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6(6).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6

关键词:少儿;耐力训练

根据少儿的心理、生理条件及少儿业余体育训练的经验,进行儿童少年耐力训练时,应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耐力训练的本身十分辛苦,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对少儿的耐力训练要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二、注意选择良好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少儿可以起到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的作用。进行耐力训练,要求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树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训练练习,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成绩。在训练时,要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等,以免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环境场地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不可忽视的。

三、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少儿的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时显。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我们在训练中重点强调采用“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练习,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根据少儿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的这一心血管系统特点,耐力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步提高运动成绩。训练中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以免使儿童少年心脏的心肌壁增厚,心肌增强,短时间内成绩会提高很快,但会缩短运动寿命,拔苗助长。

五、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7

一、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的宠儿,一般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耐力训练的本身较为艰苦,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对儿童少年的耐力训练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刻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注意选择良好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儿童少年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树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训练练习,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成绩。在训练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环境场地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不可忽视的。

三、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儿童少年的大脑皮屋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时显。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强调采用“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练习,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儿童少年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步提高运动成绩。训练中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以免使儿童少年心脏的心肌壁增厚,心肌增强,短时间内成绩会提高很快,但心腔较小,会缩短运动寿命,拔苗助长,训练应从长远观念考虑。

五、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8

一、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的保证。要用心听。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动脑,积极思维,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及时考察孩子会听的能力,我经常在班内组织听算、你问我答等练习。效果非常好。要仔细看。会看懂书上的题目,同学的板演,凡是孩子自己看懂的内容家长就尽量少讲,以训练孩子仔细看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要善于想。我不仅要求孩子肯想,而且注意培养其“善想”的习惯,既给孩子提供“想”的机会,留有“想”的余地,又教他们“想”的方法。要敢于讲。训练孩子大胆发言(特别是后进生),训练孩子讲思路、思维的过程,使他们从口练中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二、买东西是促进幼儿学习计算的捷径

经常问一问孩子“大概有多少?”尽量不要在家里重复学校的学习方法。反复用一种方法练习,容易使孩子产生“又来这一套”的想法。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家长可以常问问孩子“×××一共有多少?”使孩子养成习惯,看到任何事物都可自觉地将其归纳为“多”和“少”的概念。教孩子学计算的时候,不要使孩子感觉过于突然。如果能使孩子养成看见任何物体都会自觉进行“一共有几个”的计算习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就可引导孩子进行“数字比较”练习了。可让孩子数桔子、草霉,楼梯及车站的台阶等。一旦孩子数对了,应及时表扬。

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的钱为5角”,“用1元钱买一个3角钱的夹馅面包,应该找回7角钱”。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极好途径。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做减法练习之前,可多进行加法练习,如果孩子计算减法的能力较差的话,在进行家庭辅导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进行减法练习,而应该进行加法练习。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加法计算,那么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减法计算的能力。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使孩子觉得加法计算十分有意思。请注意,有时候孩子会不加思索地顺利地写习题,这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上的证据。集中精力学习才能使孩子具备真正的计算能力。

三、根据幼儿思维特点进行计算教学

教育活动应从幼儿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出发,采用生动活泼、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形式,灵活运用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类推法多种方法以保证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为幼儿创设探究的条件。例如材料可以多备一点,以供幼儿试误;所提的问题含蓄一点,可以让幼儿思考;留给幼儿探索的时间充裕一点,可以多寻找几种方法等。

善于发现幼儿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及最好的方法。应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但多种方法中,应向幼儿显示哪一种最合理,帮助幼儿找到最佳途径和方法。善于归纳、总结。一步一总结,将幼儿有那个意思,但没说明白、说完整的地方说出来,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将幼儿零星的、表面的经验整理上升为较为系统的知识。幼儿应该怎样学呢?教给幼儿怎样整理已有的经验。发现了什么规律?完成任务的方法?完成任务的策略?掌握完成任务的程序技能,取材料,明确任务,发现材料中可以利用的条件,先设想,再动手操作,自我总结、小组交流,参与集体讨论,知道结论,学会有条理收拾材料。

四、运用游戏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游戏法是把幼儿的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中,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活泼好动及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特别是智力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和加深对相邻数和数的组成的认识,可以采用“找朋友”“配对”等游戏。为了使幼儿区分几何图形,可以做“给小白兔找家”的游戏。教学时,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运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个环节运用游戏的形式。

运用游戏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游戏情节,应有助于幼儿更熟练地掌握数学初步知识,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过程不要太新奇,规则不要太复杂,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中、大班的游戏最好带有一定的比赛性质。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在游戏中,尽可能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例如,在教幼儿认数时,可以让幼儿看看是多少、听听是多少、摸摸是多少等,使幼儿从多方面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9

关键词:武术教学;武术训练;少年儿童

1、引言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少儿生理问题

2.1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也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有利于少儿武术的成长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

2.2少儿运动员的培养根据第一点的这些特殊生理特点,对少儿运动员的武术训练应当确立专门的目标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要有所区别,应根据少年儿童生长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2.3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简短的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

2.4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3、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少儿心理问题

3.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在教学与训练中,可采取“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学生完成动作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过于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3.2让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学生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受到抑制。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可振奋精神、活跃情绪。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4、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4.1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五个区别对待

一是不同身体条件的区别对待;二是不同性格特点的区别对待;三是不同时间条件的区别对待;四是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别对待;五是不同年龄、性别、组别的区别对待。

4.2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4.3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4.4注意恢复,充分休息

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充分休息。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5、结束语

5.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适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训练。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2少儿正处于武术学习中打基础和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篇10

关键词:舞蹈教育少儿舞蹈创造力模仿探索即兴

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生活的发展。英国科学家黑克舍说过:“在每一项伟大发现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力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生命进程中思维、学习与创造最活跃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善于幻想和想象,是进行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从少儿开始。

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尤其在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通过舞蹈教育,让孩子参与舞蹈情境和情节的设定、动作的编排以及表演,表达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想法,激发孩子们发现、探索的欲望。这对少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一、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从学龄儿童学习舞蹈的情况看,年龄越大,学舞蹈的人就越少。每个正常的人一出生就会手舞足蹈,在学龄前常会在大人的欢笑中伴着音乐高兴地跳着自编的舞蹈。“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这门综合艺术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自从接受正规舞蹈教育后,本对舞蹈感兴趣的孩子逐渐害怕上舞蹈课,甚至在舞蹈课上失去原有的信心,以致不再对舞蹈感兴趣而放弃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什么原因?经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现行的少儿舞蹈教育方法是“口传身教”,其主要表现为对动作的模仿,同时贯穿着强化式、强制式、封闭式训练,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上行下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组合。这种教育方法虽然是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者也习惯将舞蹈作为一个固定要领灌输给学生。但殊不知这一切可能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地丧失了主动性而滋生了依赖性,不知不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单一的模仿让孩子感到枯燥,尤其对于模仿能力和舞蹈条件较差的孩子来说,动作不及别人快,舞姿不够优美,容易使他们丧失对舞蹈的兴趣。第二,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舞蹈就是为了锻炼形体、培养气质。当他们把孩子送往舞蹈培训班学习后,希望老师在训练中对他们的孩子严格要求,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基本功有没有长进,上过几次舞台。若孩子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家长可能就认为孩子不行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丧失学舞蹈的信心。传统的舞蹈教学过多倚重于动作模仿学习的接受学习方式,忽视了孩子发现学习的方式,这种偏向影响了孩子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学习的兴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位于主体地位,并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的形成。通过创造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它比一味地模仿更能让人心情愉悦。

二、少儿舞蹈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需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唤起创造的热忱,帮助人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境界。通过舞蹈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变化。

传统的舞蹈教育重点在于动作的模仿和训练,但模仿不等于创造,模仿会让孩子们渐渐产生依赖的惯性,不勤于动脑,不善于动脑。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被动状态下,大脑易于疲劳,思维相对迟缓,并易于产生抵触情绪。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舞蹈教育者们真正需要思考改变目前陈旧的、不合理的舞蹈教育观念,消除舞蹈教育的种种弊端,改革不适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少儿舞蹈教育,将少儿舞蹈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在少儿舞蹈教育中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愉快的心情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应充分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潜能,让他们学会表现自我,敢于表现自我。无论学生表现得怎样都应该给予鼓励,这种敢于表现的精神,最终将引发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创造天性。

(二)让孩子回归自然

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邓肯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让孩子们到我的学校来就学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意识到蕴藏在自身之内的这种力量,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心中强大的热情,激发这种实际存在的美的因素。”她称这种方法为“唤醒灵魂”。为此,她经常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海边奔跑、跳跃,到自然中去感受浮云的飘动、禽鸟的飞翔、林涛的起伏、树叶的摇曳,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难以遏制的内心冲动,从而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种创造冲动正是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结果。

(三)进行“即兴”舞蹈训练

“即兴”是在人的无意识过程中,瞬间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而发生兴致,进入表现的状态。所谓“即兴舞蹈”是舞蹈者随自己的兴致所至而手舞足蹈。它的艺术表现如同诗人的即景叹吟,画家的即席挥毫泼墨,在艺术表现的内因上是一致的。即兴对人的行为而言,是人的本能,是人感受“客观事物”的最初本性,即行为手段。如:当孩子还在母亲的怀中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那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听到动听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舞动全身,这些都属即兴舞蹈。即兴是创作的伴侣,创作往往有某个即兴引发。在即兴状态下能让人意外地发现新东西,并通过感悟到的新发现,由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创造潜能。那么如何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呢?方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种方法。

1.引导孩子通过=对舞蹈元素的运用,调动出他们自身的动作

舞蹈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而任何风格的舞蹈的情感表现都借助于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三要素的变化来帮助完成。让学生在理解并把握三种元素在动作中的运用过程中,培养投入的状态和探索精神,挖掘创造潜能,并为他们在即兴中做到传情达意打下基础。

(1)时间元素:体现在节奏和速度上。节奏在音乐中常见的有2/4拍、3/4拍、4/4拍,可以让学生配合节拍的长短用跺脚、扭臀的方式表现,也可两人一组相互用相同或不同的身体部位碰触,来把握身体的节奏感。速度指动作的快慢,训练中可让学生配合有巨大反差的音乐进行运动,也可通过启发学生不同情绪的表达来训练他们动作速度的运用。如:做一组动作,当表达情绪较平稳时动作速度会较平缓,表现兴奋、高兴或激烈时动作速度会较快。

(2)空间元素:空间划分按身体不同部位与地面的接触可分为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让孩子认识三维空间,可通过做静态舞姿的方式,一维空间用膝部及膝部以上部位着地做各种舞姿;二维空间则脚着地做任何舞姿,身体离开地面的舞姿在空中为三维空间。待学生认识三种空间后,通过限制在一种空间里的运动训练挖掘他们自身尽可能做到的动作。如:要求只在一维空间做流动,运动过程中老师不断启发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触地面,并体会接触时其他部位能产生的动作,这样训练的结果,学生能发现无数的一维空间动作。每种空间分别得到训练后再综合训练,即空间变化的训练。让孩子感悟动作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

(3)力量元素:动作的力度也是舞蹈的重要表现方式。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微风、强风和台风的不同,感受力的不同,也可启发学生以生活中的各种用力的感受来进行变化,如:尝试客气地向对方伸手表示“请给我”时动作柔和,而表现生气或命令时,同样的伸手动作却干净、有力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对力度的把握可使动作产生出不同的质感,在舞蹈中表现不同的情感张力。

有了分组练习作为基础,再让学生进行综合变化练习。在即兴过程中,老师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学生三种元素的变化,让学生对舞蹈三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清晰。同时,学生们为自己发现了如此丰富的动作而心情愉悦,并对本身能力产生了自信感,从而增强创作的欲望。

2.道具应用练习

让学生将一个普通的司空见惯的物品做道具,进行充分运用。如:用一件长袖上衣做道具,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穿在上身,脱下来后用手拿着。通过尝试和探索,发现它能遮在头上当帽子和伞,可套腿上,脱下来可用两腿夹着,也可一个袖子套手臂另一个袖子套腿,还可以两个人每人穿一个袖子等等,方法应有尽有。同样,用不同样式的凳子做道具,通过与凳子不同的接触方式可做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造型和流动动作等等。学生们通过训练,从一种司空见惯的道具中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用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不断有新发现需要积极思考、探索和尝试,无形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了创造潜能。

3.情境联想练习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感觉进入设定的情境中,用形体将老师提示的情节表现出来。如,在山上玩,突然天下大雨,进入一个很黑的山洞避雨,一只蝙蝠飞过被吓了一跳,凉风吹到身上,又冷又害怕。第一遍老师先不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即兴表演,不管学生表现怎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接下来老师以设疑方式,带领学生通过想象对每个小情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如,老师问:在山上玩得非常开心时突然下起大雨,此时的心态怎样,会怎么做,山洞那样黑进去时会不会作思想斗争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即兴表演展示自己的所想。此时,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在瞬间迸出来的动态和形象的舞姿,及时表扬,及时再现,及时总结,以好带差,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4.音乐即兴练习

刚会走路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时,毫无约束毫无限定,这种音乐即兴叫“非限定性即兴”。若舞者根据某个音乐和某个要求的限定,在未经构思的情况下,即刻用舞蹈动作做出反应,这种即兴就叫“限定性即兴”。“限定性即兴”需要孩子们对舞蹈元素有初步认识后才能运用。我们面对天性好动不喜受约束的孩子们,在进行音乐即兴时既要运用“非限定性即兴”方式,又要运用“限定性即兴”方式。训练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能刺激他们舞蹈的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音乐。第一遍,由学生自由表现由音乐带来的感受和冲动——“非限定性即兴”;第二遍,在老师的情感启发和要有元素变化的要求下进行即兴——“限定性即兴”。在“限定性即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启发学生把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情感变化与舞蹈动作时的时间、空间、力量三种元素的探索有机结合。有音乐的刺激、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启动自己一切感知器官,在快速的思考中,去想象、寻找、表现。

5.不同场景的即兴练习

当孩子们在排练厅已得到一段时间的即兴练习,学会探索挖掘新动作后,将他们带到不同环境,在老师有意引导和启发下,激发他们进行即兴舞蹈。如,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放飞心情去感受自然,此时,因愉快心情的驱使和老师的诱导,他们会毫无顾忌地以舞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快乐。此时林中的花、草、树,海边的沙和浪花都是他们借以表达心情的道具。不同的环境能给孩子不同的刺激,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即兴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敏锐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四)在编排节目时让学生参与思考和创造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舞蹈整体构思到舞蹈形态的捕捉,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创造无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编排节目时已有自己的构思,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再谈谈自己的构思和这样构思的原因,让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让孩子懂得如何构思一个完整舞蹈。在编排动作过程中,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创造中教师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可让孩子从一个点、一个事物、一个动作联想到多方面的事物或动作,如,编排舞蹈《扯笋笋》,有一段是表现孩子不同的扯笋状态和动作,老师先让孩子自己编,然后再整理。过程中老师设疑:在扯笋时的状态怎样,笋多吗,在哪个方位,怎样扯?等等。通过启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动作的创编中。结果孩子们编出来的神态、动作各异,非常新颖,有些动作竟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孩子们也因为参与了动作创编,因而在自我表达和表现方面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乐趣,这样自然就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结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竞争和人才科技竞争的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若能将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索和发现,变技能技巧训练为潜能开发训练,变纯模仿为创造,那么舞蹈教学将不仅会受到更多孩子的欢迎,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潜能,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这对孩子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