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08

乡村旅游分析篇1

关键词:青海乡村旅游Swot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68-02

乡村旅游是以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体验性度假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青海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观。近年来,以“农家乐”、“牧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为主的旅游服务项目在青海如雨后春笋般急速成长。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青海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ens)。

(1)青海省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资源。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农业文化和畜牧业文化交汇地带的青海,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具备加快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条件。

(2)青海省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和互助县古城村在200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现全省已拥有互助土族风情游、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游、贵的黄河民俗文化游、环青海湖藏族风情游等多个乡村旅游品牌。2010年1月―8月,乡村旅游经济收入3亿多元。据青海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青海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不论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

2.劣势(weaknesses)。

(1)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乡村建设基本上停留在自然、自发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和要求,街道、道路标识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旅游者在有些地区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也有些地方驾车行走艰难(见表1)。其次,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见表2)。

(2)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麻将”。这是人们对乡村旅游项目最形象的描述。青海乡村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档次低、质量低的层面,与农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导致这一产业缺乏独具特色的休闲项目和拳头产品,缺少“只此一家”的独特之处和浓郁的农家特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期待。

(3)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欠缺。乡村旅游接待点的管理队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一般从业人员也因为缺乏培训而服务不规范、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指导也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许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心理,错误地认为旅游者看见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导致从业人员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3.机遇(opportunities)。

(1)自驾车旅游的快速发展。随着汽车逐步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以及青海省道路状况的进一步改善,自驾车游青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省外游客进青海旅游的选择。自驾车游客大多选择环境优美、有独特风俗风情的地方作为目的地。截至2010年7月,已有13万辆自驾车驶入青海,自驾车游客的大量涌入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3.2行业支持。乡村旅游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产业化的优化和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并有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了国家的支持。青海省旅游局制定了《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强化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分类指导:提升各类型的“农家乐”、“牧家乐”。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选择重点旅游乡镇,从建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市场宣传、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扶持,积极培育典型,逐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保护性地挖掘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

(3)基础设施改善。自2000―2008年间,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62.33亿元,其中约40多亿元直接用于和带动旅游公路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旅游公路的服务水平,青海省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快旅游公路的建设,加大对旅游公路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假期的调整。我国节假日制度调整后,小长假增多,带薪休假制度也全面实施,给人们的度假生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加之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体验性的休闲型、享乐型和学习型旅游度假方式,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4.威胁(threats)。

(1)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指导和引导不力。由于对乡村旅游还缺乏认识,观念和理论还比较落后,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不清楚,没有真正意识到乡村旅游的意义,没有意识到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要性,产品与市场脱节。

(2)项目建设盲目,重复建设严重。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的普遍认可,许多单位和个人急于瓜分乡村旅游这块蛋糕,却很少来考虑与论证游客流量等经营要素,结果导致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行业竞争的无序,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

(3)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真山真水”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前来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诱因,但环境系统本身也很脆弱。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使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生活垃圾增加、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众多负面影响,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将丧失生态优势。

二、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规划和行业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做好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可以使景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相互协调,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乡村旅游规划应与乡村本地特色结合,加强本地村民的参与,充分利用自有设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例如: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贵德县打造以体验乡村生活,参与农事活动,观赏民俗风情为主的农家宾馆、农家院旅游项目;有国家aa级风景区――桃花园林风景区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发以餐饮、赏花、娱乐为主的“休闲园”和“农家乐”;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则开发以“撒拉人家”为主的休闲旅游。与此同时,应特别注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其次,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要建立完善服务标准、旅游投诉制度和旅游行政处罚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行业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规范化。

2.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一定要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要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3.走借力发展之路。根据国家旅游局“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从道路建设、环境改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上予以支持,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础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4.大力扶持,简化手续。目前青海省乡村旅游处于市场培育期,仍是微利经营,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参与乡村旅游区(点)开发、投资额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应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看待,享受国家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贫困乡村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应在申领扶贫开发资金或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乡村旅游点的道路连接线建设,应纳入交通部门的乡村道路建设规划之中,并优先解决;乡村旅游点的水体面源污染及环境治理工程,应纳入农业部门开展的“乡村清洁工程”之中,优先得到支持;对纳入统一管理的乡村旅游接待户,只办理工商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并在税收方面实行定税,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在经营户房屋统一改造、统一建筑风格的建设中,规划、土地等部门应减免相关费用。

5.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培训,使其在创新理念,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6.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服务。青海省多数乡村旅游还处在分散经营、自主发展的初创阶段,服务水平、管理经验、经营手段和营销策略还较缺乏。笔者相信,只要全省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协作,就能使青海的乡村旅游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琳.我国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08(19)

2.青海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青海日报

3.青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人民网.2010.9.10

乡村旅游分析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互动分析

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又一亮点——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三农”为依托,将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新型旅游形式。发达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反过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也会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乡村旅游资源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大家知道,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乡村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就可以将带有老字号的、品位高的产品,如老房屋、老历史、老文物等,统统发掘出来,使这些传统资源重新焕发黑土的芬芳,成为游客的吸引物。尤其是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未对人们发现,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促使他们尽快脱贫。另外,随着游客大量进入,农民的闲置房屋、田园可以转化经营资产,农产品产销可以对交,节省中间环节获取额外收入。

其次,乡村旅游可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特色观光资源,光靠单一农业生产是不够的,迫使农村由种植业向种养殖等业全面发展,这就有力地优化了农村的服务产业内部结构,带动周边地区运输业、饮食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涉及的行业多,方面广,拉动力强,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旅、工、农、科、贸新格局,拓宽传统农业的旧框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乡村旅游可以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乡村旅游发展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排解决了出路,且乡村旅游所需人员又不受性别、年龄、民族、文化水平和就业时限等方面的限制,乡村旅游开通了就业门路的新渠道,当地农民不用离乡,不用离家,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有安全感、稳定感,更有幸福感,既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乡村稳定,使创建和谐社会有了保障。

2.有利于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

首先,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了现代观念。乡村旅游既给农村送来了金钱,送来了财富,也送来了外界新的信息,这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新的提升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民不外出,不花学费就能接受现代观念,极大地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眼界开始开阔了,接受新生事物快了,胆子也大了,开始向旅游市场冲击,不再像过去那样老守田园,甘当一辈子的农民了。

其次,乡村旅游给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村学文化、学技术蔚然成风,学普通话、学外语、学电脑,已成为一种风尚,成为旅游中对外开放、对外交流、对外发展的有用工具,成为搞活搞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3.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乡村旅游需要有好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是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生态型旅游,目前旅游景点甚多,游客的选择性很大,客源是农民获得收入的保障,为保证对游客的吸引,必需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利为有利、亏损为盈利,基础设施建设才不会变成空架子,劳民伤财。

其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可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开始乡村旅游之前,农村道路为土石,下雨摊行路,雪天进不去,交通不便利,卫生条件差,供电供水问题多,通讯排水出故障。乡村旅游中,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耕也是一种生产力,于是政府出面,村民出钱,多方投资,不但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还整修了住房,实现了有线电视家家通,村民配合改猪圈、厕所、改卫生,整洁了村容,使村庄提高了档次,改善了村貌,实现了“乡风文明”,使村庄提高了档次。

4.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乡村旅游属于现代服务业,具有现代服务的特性,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自主决策,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管理,有力的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

1.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首先,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技术支持。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乡村发展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就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及生产效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产业和技术支持,使高科技的农业、乡村工业、畜牧业及加工业成为旅游资源的主体,满足部分游客的考察与观赏。

其次,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乡村经济的发展,村民和集体的家底子厚了,乡村旅游发展就有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影响乡村旅游的外界条件因素很多,如交通的问题,通讯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设施的问题,没有钱,哪个也解决不了,只有乡村发展了,才有条件大上。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同乡村发展是互补的。

2.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旅游景观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旅游环耕是吸引游客的前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条件对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成正比,也是吸引游客基础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加大的对基础设施修建的力度,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相当的基础设施。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道路改造,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发展农村通讯,完善农村电网,搞好生态工程等,也为乡村旅游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3.乡风文明的树立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首先,乡风文明为乡村旅游送来了“东风”。乡村旅游的质量如何,与从业人员的关系甚大。从业人员的素质越高,服务质量也就越高,但从目前来讲,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是个普遍的问题。为此,新农村建设注重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吸引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去发展等,源源不断的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优秀人才。

其次,文明乡风拓展了乡村旅游的空间。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深挖文化底蕴,由单一独调的“农业游”发展为“红色游”、“绿色游”、“土色游”、“金色游”等专项旅游项目,使古老的、传统的、人文的资源重新回到现代舞台,为乡村旅游壮大了实力。

4.民主管理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民主管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民主法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民主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力有了保证,既有了广泛知情权,又有了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可以为乡村旅游献计献策,分享各种成果,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结合

1.纳入轨道,同步运行

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领导者,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应进一步摆正两者的辩证关系,把乡村旅游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轨道,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同步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证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2.保持稳定,促进发展

农村的社会政治稳定是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没有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搞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都将是一句空话,或者叫纸上谈兵。乡村旅游是以跨地区人员流动为主要特点的,更需要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把民主管理放在首位,干群一道,共建美好家园。同时,要不断地增强农民的法律和道德意识,搞好农村的社会治安,促进农村的社会政治的稳定。

3.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首先,要做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方面的双重规划。特别是针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性、松散性的特征以及项目重复建设,经营效益差的状况,政府部门要发挥行政职能作用,认真做好考察,加强全面规划,避免盲目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现象的发生,开创“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游客、各有稳定收入”的“四各”局面。

其次,要做好乡村旅游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强化人员的管理,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使乡村旅游管理队伍不断得到扩大,要引入先进的管理观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从业人员定期考核,以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要针对从业人员来源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定期搞好文化、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5,(6).

[2]张明星.银色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刍议(j).商场现代化,2010(7).

[3]谢钱.“农家乐”研究进展分析与探讨(j).金卡工程,2010,(8)

乡村旅游分析篇3

关键词:扬州;乡村旅游;Swot分析;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场所,以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并获益为核心,以乡村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民俗风物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观光、度假、求知、消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地域的可持续旅游形式。[1]

乡村旅游一般以小距离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但一些很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也会吸引距离较远的游客。乡村旅游是乡村和旅游的结合,是旅游者在拥有可持续的闲暇时间与可支配的个人收入的前提下,离开定居地(城市)到城市边缘地逗留一定时间进行修养、健身、消遣和娱乐等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消除身心疲劳,以休闲为目的,注重游客的精神享受,即通过旅游的方式达到休闲的目的。

二.扬州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扬州的乡村旅游。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进行的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2]

(一)扬州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S)

1.资源优势。

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风情,乡村风情从旅游角度上讲指的是乡村风土(包括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乡村风物、乡村风俗和乡村风景等,这些资源的特性往往具有很强的生态特征和乡土气息。从扬州市域范围来看,仪征的山资源、江都的水资源、高邮和宝应的里下河风光都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近年来,依托这些资源,扬州有些地方已发展了一批乡村旅游点(见表1)。从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看,现期还需依靠现有的招牌性资源作为乡村旅游的依托。

以仪征市为例。仪征以山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对地处平原的本地城市居民就极具吸引力,位于扬州西郊的白羊山,距扬州市区仅12公里,植被茂盛,风光旖旎;向西的登月湖,是苏中最大的人工湖泊,水质达二级标准,生态优良,水产丰富;位于宁扬两市交界的龙山,有千亩“竹海”和梨园、桃园、山楂园、葡萄园;还有北部的石柱山,不仅有壮观的石柱林,还蕴藏木、骨化石。另外仪征有丰富的物产、特色的餐饮,如仪征的茶叶、风鹅、茶干、雨花石,在游客心目中都具一定知名度。

另外,城市居民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卉园,还有采摘、垂钓、农业科普、大棚生态餐厅、农家大院,还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等乡村旅游项目,一般都不需要太高的门槛、太多的投入。这些资源,都为扬州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城市游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客源优势。

随着现代人旅游方式的转变、旅游心态的转变,为自己而旅游、为放松心情而旅游、为休闲度假而旅游的人群会越来越大。一般而言,在目前的生活水准下,城市极大部分居民的休闲目的地主要还是郊外、乡村。

因此,扬州乡村旅游在客源市场定位上,第一客源地主要还是扬州市区,其次才是长三角地区,对于华东、北京甚至海外客源市场,还要靠扬州主旅游线的延伸,靠主旅游线的组织、策划。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塑造,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实实在在地做好面对周边城市的乡村旅游,才是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应有之义。乡村旅游面向的市场,就是本地城市居民。可以预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城市居民对于走进乡村,有着永不疲倦的热情。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度假需求,是乡村旅游永续发展的巨大动力。相对于外地游客的一次游、一线游,本地城市居民的郊外游将会渐渐发展为反复游、周期游、一地游、过夜游。特别是随着城市自驾车的普及以及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家给予公职人员越来越多的带薪假期,大量的城市居民涌入乡村,驾车1小时以内享受农家菜肴和郊外度假,将会成为周边城市居民大多数人的选择。

3.交通优势。

扬州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以及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此外,“十一五”期间,扬州农村公路5年共完成投资14.6亿元,新建1000公里,实现行政村100%通达,客运通车率达99%。而这些都为扬州乡村旅游奠定了非常有利的交通条件。

(二)扬州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w)

1.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仍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观光游览产品在扬州仍占主导地位,以风景名胜观赏为重点,而乡村旅游却仍处于初始阶段,参与性乡村旅游项目较少。旅游线路设计缺乏新意,特色不够鲜明。旅行社线路模式固定,较少增添乡村类旅游产品,因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的需求。

2.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乡村旅游要素不健全

扬州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小、水平低;城市乡村导览图标识不齐全;乡村景区的经营服务方式没有突出休闲度假旅游的需要;扬州度假型酒店、主题型酒店、特色酒店数量相对较少,服务缺乏创新意识。

3.乡村旅游产业链薄弱

扬州乡村产业链薄弱,各旅游要素企业未能很好的衔接与合作,企业旅游空间集聚与产业集聚不理想。餐饮、娱乐、购物等高附加值产业链不健全,缺少发挥引领作用的旅游龙头企业。相应的拉动效应有限,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仍未形成。

4.乡村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

扬州现有乡村旅游市场上,休闲度假、商贸会展、康体疗养等新型复合型产品偏少、规模偏小;旅游体验性不足,以静态展览为主,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不强;旅游夜间消费不火;缺乏具有轰动效应的品牌旅游演艺项目,游客逗留时间不长。

5.乡村旅游季节性明显

任何旅游都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而乡村旅游表现得尤为突出。[3]扬州的乡村旅游市场季节性问题非常明显,乡村旅游旺季一般为5—10月,“烟花三月下扬州”使得扬州的春秋格外动人,相对而言,冬季和夏季的乡村旅游市场就几乎为零市场。

(三)、扬州乡村旅游的机遇分析(o)

1.政府支持。

近年来国家十分关注农村问题,不仅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视和机遇,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发挥、为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和极好年,2006年国家旅游主题提出了“乡村旅游年”,掀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2007年,“城乡和谐游”旅游主题的提出,更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为我国乡村旅游的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规范化和成型化。

《扬州市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建设沿长江、运河的纵横生态林骨架,打造丘陵地区生态经济林片和沿江花木生产片,构建标准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形成“两带、两片、三网、多点”的林业发展总体布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

2.传统旅游对城市居民吸引力的下降。

在经济能力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传统的城市旅游以及传统名山名水旅游对市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乡村旅游却能够在不超出市民的经济能力,又能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由于乡村旅游相比传统旅游有较强的参与性,使得传统旅游对市民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四)扬州乡村旅游面临的威胁分析(t)

1.竞争威胁。在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促动作用下,乡村旅游在扬州周边地区迅速发展,档次不一,主体产品各异,扬州的乡村旅游和周边地区目的竞争将很激烈,主要体现在旅游市场、旅游主题、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经营理念的竞争上。

2.人才威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应该门类齐全、基础扎实,主要涉及规划、管理、园林、营销、文化、建筑等学科的配置,也需要旅游、农林、建设、文化等部门的配合。目前扬州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不足。而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专业人员更少。

3.体制威胁。扬州乡村旅游景点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做法,乡村旅游标准制定不完善,经营主体的外来户多,形成了一定的旅游经济损失,不利于社区参与和乡村旅游的本土化进程。

三.发展扬州乡村旅游的战略对策

(一)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有多种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①休闲度假型;②参与劳作型;③其他型,包括科考、修学等。在国内也已形成几类代表性的产品:①以成都为代表的农家乐产品;②以北京为代表的民俗产品;③以皖南为代表的古村落产品;④以台湾为代表的乡村观光产品。当然,以上产品往往都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既包括农业观光,又包括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旅游、自然生态旅游。

愈是乡土的愈是个性的,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的压迫感更甚,渴望返璞归真来抚平内心的焦躁不安。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应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等乡土化的素材。[5]因此,扬州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一定要因地制宜,以本地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吸引游客为目标。市区东翼的江都,乡村旅游产品可打造以品尝江鲜、湖鲜为特色的美食之旅,以花木观光为主的赏花之旅,另外,依托江都水利枢纽、邵伯湖等水资源,开发休闲度假类产品。目前邵伯湖度假村基础设施较好,但由于进入通道不畅(进入景区需过几道船闸),阻碍了游客进入。该产品是否可以考虑与凤凰岛度假区整合,将扬州市民通过水上引进。从凤凰岛乘快艇,只需五分钟就到达邵伯湖度假村码头,如果开通渡船,乃至实现一体化经营,通过经营模式调整,利益分享,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富有卖点的郊外旅游线。

市区西翼的仪征可依托青山、白羊山、石柱山、登月湖资源,开发观光、健身、探秘、休闲类产品。同时,两地都要利用已有的影响大力开发特色农家菜,以油港龙虾、岔镇老鹅、大桥江鲜等为品牌,吸引城市市民。

(二)打响品牌

旅游品牌,往往是具有唯一性、差异性、特色性的东西,对乡村旅游而言,也就是它所依托的资源的差异性、独特性、稀缺性、唯一性、奇妙性。在这方面,仪征的山资源、江都的水资源,特别是扬州郊县农村特有的乡村风情,都是吸引城市居民的招牌,在这些招牌之下,特别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包括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产品价格体系的设计、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的包装、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的配套等。

(三)在强调服务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扬州乡村旅游产业存在基础薄弱,各部门联系脱节,各自为利的现象。要完成使旅游业成为扬州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乡村旅游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使酒店业、娱乐业、饮食业、运输业、商贸业、健身业等与旅游业一道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休闲旅游服务体系,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变。

(四)在多元开发的基础上融入扬州文化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6]文化性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和高层次表达,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让乡村旅游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不仅能满足人的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扬州深度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将乡村旅游资源与扬州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打造扬州特色的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唐峰陵,林龙飞.“新农村”形势下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张红艳.城郊型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师,2008(6)

[3]胡英清.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研究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7)

[4]

[5]马艳平.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策略探讨[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乡村旅游分析篇4

关键词:阳朔;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2015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展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大乡村旅游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再者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重要战略机遇期,乡村旅游将进入黄金发展期。梁华、周武生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进行系统分析,对其区位、环境、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提出适合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5种模式[1]84;也有学者基于内生发展的视角,归纳出适合黄山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2]240;此外黄郁成等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案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乡村旅游当地居民的投资却被边缘化[3]79;张世兵等也提出应该加强政府、社区和投资商的深度合作,从而推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53;而易开刚、俞富强基于共生视角提出“农家乐”是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5]86。由此可以看出,学者由于研究区域的不同而提出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也不同,并尚未有学者探讨阳朔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因此本文以广西阳朔为例,对阳朔全域景区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推动阳朔乡村旅游景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阳朔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理念和原则

(一)指导理念

实行“保护胜于开发,保护就是发展”开发理念。2014年9月,中国文化旅游研究院主办、东方旅郡承办的“中国文旅的态度———文化旅游前景发展论坛”在阳朔盛大举行,专家赞扬了漓江“原乡”“乡愁”,可见其乡村旅游主要在于“乡”。针对当地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游客一般选择徒步、骑行等低碳方式,注重阳朔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开发原则

保持当地本色原则。特有的桂北建筑,淳朴的民风民俗,优美的自然山水,景人合一的田园风光,特色的民俗表演,风格迥异的地域民族文化,打好其文化牌在于“原”。

二、阳朔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我国现代国际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阳朔。1976年尼克松访问阳朔时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山水比得上阳朔的山水”。接着克林顿总统到阳朔西街游览观光后,掀起了阳朔西街游览热潮,“名人效应”让阳朔西街成为驰名中外的洋人街[6]132。第一,地理位置好。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距离桂林市约65公里,县域面积达1430平方公里,气候条件舒适。阳朔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且景色多变,并拥有良好的雨水与日照,气候宜人。最后交通便捷且选择多样,不但有高速公路直达桂林、漓江景区,另外水路也常年通航,并且拥有贵广铁路及航空,直达国内各大城市。第二,阳朔县具有相当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漓江山峰与漓江河水、千年古榕及形状各异的岩洞等;人文景观包括百处石刻、聚龙潭、十里画廊、蝴蝶泉、遇龙河、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等。第三,广西阳朔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相当迅猛的旅游热点县,最早是国外旅游者带动并发展起来的,突出表现在西街旅游小镇,国内自助游、散客游发展速度加快,已成为主要趋势,是阳朔乡村旅游客源地的主要参与者。第四,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阳朔县农业总产值高达32.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1%,桂林市排名第一,农业基础实力雄厚;工业经济也稳步增长,政府补助134家微型企业近379万元,工业总产值达63.4亿元。同时阳朔县2014全年接待游客1230.9万次,增长5.1%,其中入境游客高达198.1万人次。由表1可看出阳朔县的第一、二产业发展稳定,为第三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其乡村旅游的腾飞插上翅膀。第五,阳朔县发展旅游时间较早,规模较大,从表1可看出,阳朔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到2014逐年提升。阳朔县内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地域空间辽阔,地理区位好,交通快捷方便,旅游接待力与环境承载力较好。第六,阳朔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90%,近几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比例小,而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较大,增值幅度明显(如表1),表明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雄厚,在一定时期内常住人口浮动比率较小.

三、阳朔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阳朔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众多,主要有个体经营、企业自主开发经营、“公司+农户”“政府+企业”“政府+当地居民+后进入企业”“政府+企业+后进入社区”“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等经营管理模式。表明不同性质的景点都采用了适宜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全局意识薄弱

阳朔虽已基本形成全域旅游发展,但旅游景点各自分散,当地居民或外来企业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盲目开发,整个阳朔旅游布局有点无面,缺乏整合成系统的旅游路线,整体意识淡薄,最终将影响阳朔旅游的长远发展。

(二)注重经济效益而轻体验

阳朔景区境内旅游景点,包括百里新村、千亩茶园等乡村旅游景区,基本属于门票景区,游客进入景区观赏、拍照留念都属于收费项目。如十里画廊的大榕树景区,门票价20元,给阳朔旅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给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却大打折扣,容易使游客形成不良刻板印象,故而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阳朔乡村旅游应借鉴国外及台湾乡村旅游成功案例中的免门票政策,重产业经济,轻门票经济,大力推动阳朔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混乱

2013年国家颁布《旅游法》后阳朔县当地政府积极响应,但执行力度不强,旅游乱象仍然存在且较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及旅游者的整体印象。目前政府管理疏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得太多”,限制了旅游市场本身的自由,无法使旅游市场发挥正常的作用;另一方面“管得太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较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职能,并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起草拟定、实施和监督,甚至存在管理职能越位等问题。阳朔县旅游政府应逐步建立监督和责任追查机制,对各部门进行公开监督,按期通报部门情况,增强居民对政府的公信力,完善政府职能,加强景区的管理。

(四)利益分配不均

经济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部分,涵盖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7]67。由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干预及企业的强势进入,当地居民对自有或周边的旅游资源决策权较小,随着阳朔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居民日常居住环境逐渐恶化,且分配意识、分配需求与既得利益之间的差距使居民与居民、居民与政府、居民与开发管理公司的矛盾日益激烈。当地居民实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意识较弱,得不到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制约阳朔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阳朔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

依据以上开发条件的分析,针对目前阳朔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经营管理模式,以期为阳朔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照,从而推进阳朔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产业依托模式

农产品是阳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阳朔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县砂糖橘、金橘种植面积分别达6.5万亩、18.1万亩,种植面积较广,但较分散,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但园林水果总产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增幅明显加大。因此可通过实行规模化、一体化、制度化、机械化种植,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形成标准化农产品依托模式。如加大园林水果业种植技术,拓宽种植面积,对不易携带或储存的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等。使当地特色产品增多,更好地满足游客选择权,增加游客体验。

(二)文化依托模式

广西具有独特且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借助《印象•刘三姐》模式,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塑造更多特色文化艺术产品,如刘三姐系列产品、3D画像、传唱金曲等,在《印象•刘三姐》文化品牌形象的带动下发展特色民族手工艺文化,如画扇、蜡染、扎染、陶瓷工艺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性、趣味性、体验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阳朔当地旅游收入,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阳朔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设立阳朔乡村旅游分管协会

在阳朔乡村旅游发展的各类经营管理模式中,政府的推动起主导作用,注重开发规划管理的全局意识,加强乡村旅游法制、基础服务建设等,还应适当改进“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广泛征求当地居民的建议和诉求,加强居民的配合度,合理分配利益并对经济贫困或相对贫困人口进行扶贫计划,保障各方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同时,由于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轻视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所以阳朔乡村旅游分管协会应加强对参与当地乡村旅游活动行为的监督、检查,保障当地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阳朔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研究展望

乡村旅游分析篇5

关键词岛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1-0133-03

岛屿由于其交通的闭塞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其乡村气息浓厚,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开展岛屿乡村旅游可以增大旅游的有效供给,缓解大众旅游的压力,并对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保持农村的特色风貌、美化乡村环境有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考察等方法,通过对三山岛的游客情况、出游情况、消费情况及游客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对所搜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岛屿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为岛屿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一、问卷调查分析

(一)游客的基本情况

1客源市场构成分析。三山岛的客源市场中苏州市占32%,省内其他城市占23%,上海占33%,浙江占1%,其他省或直辖市占11%。苏州和上海相近,其他地区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据另一项资料显示,大部分游客到达苏州乡村旅游点的方式是自驾车,所以客源地的距离远近会直接影响到游客是否出行。苏州本市和苏州周边的地区游客占大部分,同样是离苏州,很近的上海和浙江的游客比例却相差很大,这是因为上海是大都市,苏州历来是上海的后花园,而浙江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特色乡村旅游点。

2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分析。三山岛的客源特征如表1所示:45岁以下的游客占到了70%左右,这表明中青年是苏州岛屿乡村旅游的中坚力量,虽然老年游客占有一定比例,但与发达国家的“银发”旅游有很大差别;70%的游客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超过4000元的游客占30%,游客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上,这与客源市场集中在本省市及上海有一定的关系;游客中以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学生为职业的游客的比例相当,而令大家都羡慕的白领游客比例却相对较低,离退休人员是最具出游条件的群体,但比例不高,这与之前老年市场的比例低相互对应。

(二)游客的出游情况

从重游率、同游者情况及逗留时间三方面来分析。旅游者的重游率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游客忠诚度的主要体现。调查得知,大部分的游客(占70%)都是第一次来三山岛,来过2次以上的占30%,重游率比较低。重游的游客主要是中青年,65岁以上和25岁以下的游客重游率很低,可见,苏州岛屿乡村旅游的重游率不高,各个年龄段有一定的差别。三山岛的游客主要以家人、朋友、同事为伴出游,且三者比例相当,团队客人也占有相当比例;从职业类型来看,单位同事出游的游客主要以专业技术人员及一般职员为主,其他游客选择家人和朋友的较多。客人在三山岛的停留时间中半天以内的占22%,一整天的占29%,住一天及以上的占49%,可见一日游游客和过夜游客的比例相当。

(三)游客的消费情况

三山岛的95%游客会选择在景区用餐,人均用餐消费在50-100元之间。54%的游客会选择在岛上过夜,其中38%的游客的住宿消费在100元以下,100-200元的占11%,只有5%的客人的住宿消费超过200元。可见,三山岛的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各项设施也较齐全,管理和服务趋于完善,再加上它是太湖上的小岛,所以,发展乡村旅游相当有优势,但消费不高。在游客的其他消费中,购买农产品占了主要部分,而富有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农家体验项目的消费水平很低。

(四)游客的满意度情况

22%的游客认为三山岛的交通情况不方便,主要原因是路途遥远和路标不清楚。由此可以得出,要使苏州岛屿乡村旅游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针对旅游点开设专线,最好是可以将多个景点连在一起的专线,这样便于游客出行游玩。对于私家车的游客,要改善路标,并做到相应的引导工作。此外,调查得知,游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平均值为3.98(满分5分)。

二、小型岛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源市场不完善、结构失调

苏州岛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以近距离为主,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市和上海地区,国内其他旅游市场还没有打开。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学生市场及老年人市场尚未形成。农业的生产过程、农耕文化、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对学生来说是很新奇的事情,而且那种乡村体验文化对其极具诱惑力的;老年人有钱有闲,乡村的生活环境、品尝购买乡村土特产等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二)旅游产品单调、缺乏深度体验项目

目前,小型岛屿乡村旅游内容较为单调,产品比较单一,多以钓鱼、吃饭、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乡村旅游的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缺乏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王牌产品”

小型岛屿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牌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大部分旅游地、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缺乏市场影响力大、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意识的薄弱会导致低层次、低质量的旅游产品充斥市场,最终使旅游投诉率居高不下,影响旅游者对小型岛屿乡村旅游品牌的忠诚度。

(四)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特色

景区的标识牌有点陈旧,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不能给初来景区的游客提供方便。部分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未能呈现出当地的特色,文化气息也不够浓厚;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岛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游客进入岛屿的主要交通方式就是游船和快艇,且班次不多。

(五)缺乏管理人才及基础培训

岛屿乡村旅游点普遍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制度,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既难以留住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又吸引不了城市的高素质人才,对注重薪酬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大学生更是缺乏吸引力。小型岛屿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就近上岗,且基本为本村居民。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略低,思想观念落后,自由的生活习惯与规范化、标准化的旅游接待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缺乏专门的旅游服务培训和指导,旅游服务意识低,使得乡村旅游中旅游服务的总体接待水平低。

(六)游艇安全存在隐患

岛屿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借助水上交通工具,由于去三山岛的轮船班次较少,一些散客会选择农家快艇。据调查发现,持证的和无证的快艇都飞驰在湖面上,往来的快艇也没有固定的航线,有些驾驶员会应客人的要求灵活改变路线,虽让客人觉得刺激却不安全。有些地方水域较窄,渔船、货船和旅游快艇混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小型岛屿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一)完善客源结构,维护忠诚游客

首先,要加强目标客源市场的开发。小型岛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应以近距离为主,要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相对优惠的价格(如推出年卡),还可以联合周边城市进行乡村旅游的联合促销,达到客源互动、市场共享的效果。其次,针对国内大市场,要开展各方面的宣传活动,突出特色和独创性,与各大旅行社合作,努力拓展新客源。第三,要注重游客群体的细分。小型岛屿乡村旅游中孩子和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不高,高收入的群体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可以推出相应的家庭出游套餐,并且开发一些适合他们游玩的项目;针对高收入者,要完善各种设施设备,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第四,要重视维护忠诚游客,要建立持久的、稳定的公众形象,并在游客心中树立起对景区情感的认知,岛屿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建立自己的Vip俱乐部,并以此作为为平台,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等多项服务。

(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深度发展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原始的观光体验,期望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接触。要实现岛屿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就必须不断发掘创新,实现产品的转型与升级换代。首先,要大力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将景区旅游资源、当地文化与其江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发主题旅游,还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按不同的季节推出相应的主题产品,如美食节、赏荷节等。第二,设计深度体验项目,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如让游客最大限度地与当地居民接触,了解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如可推出“当一天农民”、“做一回渔夫”等旅游项目。第三,加大传统工艺品和农产品的开发,满足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延长其逗留时间。

(三)树立旅游形象,打造特色品牌

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寻求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树立自己的品牌个性,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尽量使旅游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以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基础设施条件和客源市场情况等为基础,全方位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战略体系。在充分体现乡村自然特色、文化氛围的基础上,按照目标客源的需求来扩展营销范围。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品牌宣传的力度,扩大影响,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维护旅游形象是保障旅游地持续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强旅游地形象对潜在游客的刺激,使形象在公众记忆中占据优势地位。

乡村旅游分析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增长;贡献度;Granger检验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6日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在空闲时间约上三两好友出去走走成为当下人们喜欢的项目。加之近几年城市空气污染愈演愈烈,人们在城市生活工作除了面对工作的压力,还要面对环境的污染,更多的民众对乡村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开创新思路,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开创新路径。河北省将乡村旅游作为扶贫攻坚、富民增收的主打产业来抓,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共有630多个乡镇、1,650多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创建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49个,省级示范点87个,大批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成为“乡村旅游创客”,带动农民直接就业22.7万人,从业农民人均增收9,010元。

二、基本概况

(一)旅游资源。野三坡总面积498.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百里峡景区、拒马河景区、白草畔森林游览区等等,素有世外桃源的美誉,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优越,极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二)区位优势。野三坡与北京市毗邻,距北京市中心100公里,距天津市220公里,距石家庄市270公里。景区内国道、省道、旅游专用公路纵横交错,张涿高速在景区设三个出口,京源铁路横贯景区,并有两个火车站,构成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经济情况。野三坡隶属于涞水县,这里70%的面积是山地,依靠太行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的民俗风俗,很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其近十年的经济情况根据表1可以看出,涞水县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8.5亿元;农村纯收入由2006年的2,843元增加到2015年的7,468元,特别是2011年以后农村纯收入增加迅速。(表1)

乡村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6年的13.96%增加到2015年的23.08%,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了近五分之一,可见涞水县乡村旅游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地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产业,实现经济增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

野三坡近十年接待游客量成大体上升趋势,除了2012年由于“7.21”特大暴雨的影响接客量明显下降,其他年份均比上一年有所上涨,2015年野三坡景区接客量达到360万人次,再创新高。图1为涞水县三次产业比重图,由于该地区地形原因,不适合发展第一产业,因而三次产业占比是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占比最少,涞水县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三大产业进行较大力度的调整,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适度下调。

三、模型研究

(一)数据来源。本文通过涞水县政府官网、国家统计局网、中国统计年鉴搜集到2006~2015年野三坡旅游收入与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的数据,通过eviews8.0软件进行Granger分析。

(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设Y为农村居民纯收入,X为乡村旅游收入,对两组数据取对数,以减小数据波动得到lny、lnx,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lnx序列平稳,而lny序列的检验值大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则不平稳,因此我们对lny序列求一阶差分,再对该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dlny的aDF检验值小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该序列平稳且所有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表2)

(三)协整检验。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了协整检验方法e-G两步法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果自变量的线性组合能解释因变量,则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此,检验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同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不是一个平稳序列。

第二,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通常用aDF检验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但参考的临界值需要用eG检验的临界值表,否则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分析。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出,原假设为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当地农民经济增长的原因,p值为0.0240,小于0.05则拒绝原假设,即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当地农民增收的原因;原假设为农民收入增加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p值为0.6927,大于0.05则接受原假设,即为当地农民增收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表3)

(六)实证分析结果。根据模型分析可以得出野三坡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乎涞水县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充分将乡村旅游与当地农业、历史、风俗等相结合,避免趋同,帮助当地产业转型,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人才培养。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是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和风土人情,以及现代科技技术等,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提出合理的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景观环境的游览,还需要各种设备、旅游产品的同时配备,而这些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去运作规划。野三坡目前的人才储备情况非常落后,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当地的农民,业务素质不高。野三坡景区人才的缺失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引进人才是野三坡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可以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一方面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规范他们的业务素质,这样既能提高野三坡的服务档次,又能使农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地建立职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可以是职高、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吸收当地农民子弟,使学生在景区学习,在景区实习,在景区就业,留住人才。

(二)与时俱进,大力宣传。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紧随时代潮流,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以前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是口口相传,现在则更多的是网络,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如何让自己的乡村旅游产品脱颖而出就成了当下乡村旅游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野三坡景区管理者可以与游戏开发公司取得合作,游戏公司开发关于野三坡乡村旅游的游戏,突出野三坡特色,使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乡村旅游的乐趣,更多的了解野三坡,让玩家产生想到野三坡身临其境游玩的想法;其次,可以将野三坡与影视作品相结合,拍摄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使观看者有想要到此一游的想法;最后,与企业合作,把到野三坡乡村旅游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既激励了员工,又起到宣传的作用。

(三)发展特色,避免趋同。科学规划避免传统文化遗失,也避免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充分挖掘本地农耕文化特色,既包括自然风光,也包括人文民俗,风土人情,形成差异化经营。野三坡景区包括鱼谷洞、白草畔、百里峡、拒马河等等,管理者应该充分突出它们的特点。同时应注意印象营销,改善游客最不满意的因素,比如卫生、交通、基础设施差的情况。现在野三坡乡村旅游的形式基本上是游览景色,观看民俗表演,划船骑马,吃农家乐等这些基本的项目。作为延伸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学习制作农家乐美食、手工艺品,参加当地节日庆祝活动等,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这样游客需要经常来照顾农作物,给乡村旅游带来更多资源,游客也享受了劳作和丰收,这远比采摘一项有趣的多。

乡村旅游本就是城市人们为摆脱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感受乡村与世无争的慢节奏生活,乡村旅游要有特色,使游客感受不一样的农耕情怀,把曾经在乡村长大的游客带回到童年,让他们的乡愁情怀有所寄托,同时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兵,罗振鹏,郝四平.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差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0.

[2]邓爱民,黄鑫.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3]徐露.基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16.6.

乡村旅游分析篇7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在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重庆市永川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底蕴深厚,乡村旅游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在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可持续性、生命周期及客源市场等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一、永川区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凭借独有的资源及区位优势,短短十几年间,永川区就实现了从单一休闲观光为主的度假方式向亲身参与农业活动为主的“务农”型乡村旅游模式的重大转型。近年来更是亮点纷呈:黄瓜山中华梨村建设方兴未艾;茶山竹海核心景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正在加快改造;十里荷香生态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每年一届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都为永川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推力。

二、永川区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

1.资源优势。永川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部级的森林公园茶山竹海,有百里水果长廊黄瓜山(重庆规模最大的梨产业基地),还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永川也拥有很多的人文景观。上游永川龙、三教镇石龙山摩崖石刻、杜甫所书的“万年松化石”、石笋山、来苏梳妆台、宋代石刻佛岩寺等风景名胜都是永川人文旅游资源的代表,其中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尤为引人注目。

2.区位优势。永川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成渝经济带的中部,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永川长江大桥建设即将竣工,重庆港永川港正紧密推进,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巩固,凸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优势。

3.政策优势。近年来,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措施,如永川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永川区双百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乡村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25)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永川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weaknesses(劣势)

1.活动项目形式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内涵。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都停留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等浅表层面上,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旅游产品形态粗糙,很多产品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动,没有进行深度加工,缺乏设计创新,没有鲜明特色,很难让游客真切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独有魅力。

2.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接待能力良莠不齐。永川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尚不够健全。既有服务设施较为完备的如建工农庄、大鹏山庄等,也有部分旅游点餐饮店和农家旅馆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较差,甚至一些经营者还存在“宰客”现象。

3.景区经营管理不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景区管理不规范,没有相应具体实施办法及细则,对景区资源保护缺乏有力指导。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本地居民,没有经过专业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不够规范,很难达到旅游接待服务所要求的细致严谨。永川虽有很多大中院校设置了旅游专业,但由于待遇和发展机会等原因,很难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专门旅游人才。

4.开发建设不够到位,宣传促销模式陈旧。基于对乡村旅游的本质内涵缺乏深刻理解等因素,旅游资源开发走向了“城市化”的误区。建设KtV、酒吧之类设施与城市看齐,使得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最吸引人的乡土与本真。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模式较为陈旧,力度也不够。在促销策略上,重点不突出、持续时间短;在促销手段上,未充分发挥中介平台及现代传媒的作用。

(三)opportunities(机遇)

1.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旅游的欲望更加强烈。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成为周边都市居民的首要选择。这为永川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2.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未来随着重庆西三环的建设,永川与重庆将形成依托成渝高速、西三环两大骨干道路的快速交通,区域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区政府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永川通用航空机场,必将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3.“美丽中国”孕育未来。“美丽中国”“新农村建设”等口号,以及重庆市开展的环保“五大行动”(即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和草原行动),为永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

(四)threats(威胁)

1.周边区县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永川周边区县的旅游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特色和客源市场都与永川相似,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会制约永川区乡村旅游原本独特的吸引力。

2.旅游经济利益主体间的冲突。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各利益主体间潜在的矛盾与掣肘逐渐暴露出来。政府、居民、游客、从业者之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旅游经营环境就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3.开发建设中忽视可持续性发展。永川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砍伐林地、污染水体及占用耕地等现象。乡村原始自然风貌遭到破坏,民风乡俗被同化,乡村特色逐渐消失。

4.盲目“城镇化”导致“乡村性”退化。永川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目前尚处于一种粗放原始的状态。在景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上盲目参照城市标准,导致乡村旅游资源“被城镇化”。许多景区在硬件建设方面,摒弃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农村原有风貌,一味追求光鲜亮丽,显得粗陋单调。

三、对永川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制定统一规划,防止恶性竞争

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等级分布及品牌形象等进行宏观调控,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持乡野性及文化传承的原则统筹规划。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功能,对周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例如,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星级;实行接待服务人员上岗证制度;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岗中定期考核等。不断完善相应的旅游法规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经营。避免无序竞争。

(二)突出当地特色,挖掘文化内涵。

品质,更能够增添其丰富性。目前,永川已有茶山竹海、黄瓜山及野生动物世界等著名景区,永川龙、茶竹文化等有望作为特色文化成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素材。

(三)加强品牌创建,扩大营销渠道

品牌不仅是产品的视觉形象和文化符号,也是旅游资源参与竞争的重要载体。永川旅游企业在对乡村旅游产品营销过程中,要采用灵活机动、花样翻新、形成系列的营销手段,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以此创立稳固的旅游品牌形象。另外,旅游经销商和开发商应当扩大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如与其他区县共同开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以此增加旅游线路及产品的销售。

(四)围绕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永川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上的严峻挑战。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只有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才能使当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以牺牲长远保护作为代价。

乡村旅游分析篇8

【关键词】旅游业;乡村旅游;旅游新模式

一、梅州市旅游业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西北接江西省,西面连广东省河源市,西南、南面与汕尾市、揭阳市相接,东南面和潮州市相连。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和平远县等6县、1区代管兴宁市。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473.42万人。

梅州作为山区市,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阴那山、五指石),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大埔丰溪林场、五华七目嶂、梅县阴那山),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级旅游景区5个(长潭、拌坑、五指石、神光山、叶帅故居),市级重点建设旅游区8个。被列为广东100家假日休闲好去处5个(雁南飞、泥浴山庄、五指石、长潭、拌坑),100家观光新亮点3个(龙鲸河漂流、神光山、叶帅故居)。梅州市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模式的生态旅游业,虽然起步晚,总量不大,但还是有巨大潜力的[1]。梅州市近年旅游业发展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梅州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553.48万人次,比增20.2%,增幅居全省首位;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增幅居全省首位;2010年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市第三产业产值的28.9%,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旅游业还有力促进了餐饮业、住宿业、商品销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全市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

二、乡村旅游模式介绍

(一)乡村旅游定义

乡村旅游定义的复杂性不仅源于乡村定义的复杂性,也因为乡村旅游活动的复杂性。意大利撒丁岛地区法律规定,乡村旅游是在非城市区域为满足旅游需求,向旅游者提供的住宿、建筑和组织活动及其他服务等。这是从经营者的角度下的定义,同时此定义将乡村旅游定义为所有非城市区域的旅游活动,过于宽泛。Dernoi对乡村旅游和非城市旅游进行了区分。oppermann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人类永久居住的,以农业活动为主的非城市区域进行旅游活动,同时他也认为在城市中心区和旅游胜地、休养地的旅游活动、“第二个家”都不属于乡村旅游[2]。

国内学者也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做了大量研究:马波等人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型态、生活风情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卖点、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多种方式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方式。综合来看:乡村旅游主要体现的是“乡村性”,是旅游者集乡村观光、教育、娱乐、和度假等多样的旅游消费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乡村旅游类型

根据地理方位、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目标客源市场的特点,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看,乡村旅游可以有两种类型:景区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

其特征见表2.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

1.成都市锦江区“农家乐”模式――都市依托型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农家乐”是都市依托型乡村旅游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依托城市游客,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特色类型包括:(1)景区旅舍型:以都江堰的青城山自然景区为代表。景区附近的农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旅客的欢迎。(2)观光果园型:以龙泉驿书房村为代表。以枇杷、水蜜桃、梨子等果树为依托,发展以春观花、夏赏果的花果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已经大大超过卖果收入。(3)农家园林型:以郫县为代表。依托盆景、花卉、苗木、桩头生产,这都是农家乐的重点项目。(4)花园客栈型:以新都县农场改建的风景区为代表。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成为旅游企业,建设园林式建筑。此外还有农事体验型、川民民居型等。

政府通过免收税费和管理费、对农户进行培训、扶持乡村旅游,采取星级管理、推进规模、卫生环保整顿、打造品牌一系列措施推进成都“农家乐”健康有序的发展。

2.西江千户苗寨模式――景区依托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寨的民族乡村旅游主要以特色村寨及其群落开发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为特色,文化特性非常突出,前期主要吸引地是一批研究者和文化探秘的境外游客,但伴随着国际乡村旅游市场的壮大,国内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需求的增加,此类结合了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与村寨田园风光,表现出特有的发展潜力。在贵州众多民族村寨中,o德上寨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称号,旅游者可以从建筑、饮食、服饰、节日、娱乐等方面了解苗岭山区的文化和历史[3]。

在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平坝县的“天龙屯堡模式”最具特色。依托明代遗存的典型屯堡村落的优势,天龙村开创了“政府+公司+旅行社+协会”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屯堡文化游,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各负其责,合理地分配利益,避免了农民从事旅游业可能造成的过度商业化,最大限度地保持当地文化的真实性。

三、梅州市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游客结构不合理

梅州很多景点过于偏远和分散,难以获得市场。从广州距离梅州400多公里,驱车需要5、6个小时,交通不便极大地阻碍了梅州旅游业的发展。另外,游客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如:兴宁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以本地游为主要市场特征的起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尽管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但以本地游客为主,景点客源较集中于梅州市,酒店客源以国内游客为主,外地游客和过夜游客人数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低[4]。

(二)资金不足,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一些很好的资源因缺乏资金难以得到开发,而且由于财政紧张,旅游局经费来源往往没有保障,导致政企难分,促销活动难开展。如:平远的南台山,前几年政府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资金进行大力开发,但最终因资金的严重缺乏而不得不放弃。

在旅游行业相关人才方面,很多都想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做些贡献,但由于资金困难、信息不畅、思想意识跟不上,工作难度大,收入又不高,最终放弃。无论是策划宣传人才、销售推广人才,还是熟悉业务的导游人才,都不能满足目前旅游发展的需求[5]。

(三)市场推广不足,宣传包装力度不够

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重点加大在主要客源地的电视、报刊等媒体的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编制旅游系列宣传品。如编制高水平的宣传画册和光盘,通过摄影、绘画、舞蹈等方式向旅客展示梅州旅游业的发展状态,不断提高梅州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使来梅州的海内外游客数量有明显地增加。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客家民俗节日方面,如客家山歌节,政府和开发者都已经做了努力,但内容过于单一,民众的认识不深。还有外表陈旧,设施不齐全的围龙屋,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他们对围龙屋也没有了祖辈所寄托着的一份深厚感情。围龙屋在他们心目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所普通房子。由于工作生活或时尚的影响,有着“古汉语化石”之称的客家话,在当地及海外客家人的年轻一代中,已经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说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其他语言[6]。

四、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分析

根据梅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以下两种开发模式。

(一)景区乡村旅游与生态并重、开创“农旅结合”、“亦农亦旅”模式

梅州市属于山区市,有着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要从“山”字出发想问题,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山区特色旅游。如:平远县在贯彻“亦农亦旅”的旅游生态农业建设的方针下,可以利用其生态、自然、民间艺术、特色餐饮等最基本的优势资源,搞活乡村休闲旅游。

1.客家风味餐饮接待

传统的客家餐饮接待主要以桌餐为主,虽然为游客献上丰富的客家美食,但不能满足旅客深入了解客家美食制作,亲自参与的特殊需求,为了让旅客更好地了解客家美食,这里的餐饮接待模式可以根据游客需要,按照客家饮食习惯,在客家村落为顾客提供以客家特色食品为中心的系列活动。

2.客家民居住宿接待

客家民居住宿接待主要以现有的客家村落中的围龙屋为基础,不必大兴土木,只要在交通条件、环境卫生、家居设施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善,对接待人员进行培训即可投入运行,游客在围龙屋主要的活动范围包括厨房、大厅、客房等。厨房是游客一天食物和组织游客积极参加体验型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一切关于食物的原料和提供给游客参与的道具都要准备齐全。大厅的风格要尽量保持客家原有特色,少作改动,给人一种真实古朴的感受。住房关系到游客休息,所以要在其他家具不变的情况下,床褥要注意更新,注意舒适度,确保游客得到较好的休息环境。

3.客家特色体验型娱乐接待

客家特色体验型娱乐接待主要体现在充满客家情趣的客家生活习俗上,客家山歌通俗易懂,韵味十足,对游客有特别的吸引力。客家人在恋爱时的情歌对唱,嫁娶中的客家礼节,祭祀中的庄严凝重,都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施客家特色接待的地点可以安排相对专业的客家山歌歌手,对游客进行简单山歌的教唱,让游客体会到客家山歌的迷人魅力[7]。

(二)“泛珠三角经济圈”互动合作――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模式探索

互动合作是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程度相当高的产业,必将成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就梅州旅游而言,“泛珠三角经济圈”所涉的区域,都是梅州旅游发展的重要客源地,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可以了解、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科学旅游发展观,并开发更多、更为重要的来梅客源。

根据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规划的总体定位:集会议、休闲、居住、度假、旅游、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客天下项目规划由跃进水库、小密水库、泮坑水库和泮坑风景区组成,分多期开发完成,从功能上将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康体娱乐区、水上游憩区、文化观光区、野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居住区和规划控制区,将整个片区建成为集世界客家文化之大成,融“吃、游、住、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园区。“旅游产业园”将改变以往旅游项目逐个开发的模式,注重各个项目之间的整体效应,重点整合山水资源和客家文化。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距火车站、飞机场仅10分钟左右车程,紧挨省道S333线,高速公路、206国道贯穿其中,市政建设规划的站前路和环城路均在该项目附近通过。该项目地块交通便利,位于江西、福建、河源、汕头的交会处,与当前梅州市“三区一廊”规划――梅州高新区首尾呼应,形成梅州未来城市发展新区域。“客天下”的主要目标是要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在规划建设中将客家文化融入了其中,让住在“客天下”的人都能感受到客家风俗、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建成后“客天下”预计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园区内居住人口达到万人规模,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实现年总产值5亿元、年税收达5000万元以上。

在景区发展中,客天下尽量向当地倾斜,使旅游与农村相融合。可以向省内外招聘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吸收了当地大量农民,并把他们转化为农业工人,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在客天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投入资金建设客家文化新农村的农民公寓、学院,休闲场所等施舍,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旅游服务业,对构建旅游产业园模式的乡村旅游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客天下的兴建不但改善了山区交通,搞活了市场,连带着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客天下的示范带动作用下,梅州随后兴建了许多新景区,自开发伊始就确立了高起点的发展理念,相继在规划模式、建筑用材风格上借鉴客天下模式,再根据各自内涵特色,建设更高标准的旅游景区[8]。

参考文献:

[1]陈章和,廖运生.生态梅州建设的战略思考[D].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6―128.

[2]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10:12―19.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经济理论与产业实践研究”团队.中国旅游产业的开放、竞争与发展北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107--121.

[4]翁瑾,杨开忠.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81―83.

[5]奖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183--194.

[6]丘洪松.快速发展的梅州旅游业梅州年鉴[m].梅州:梅州年鉴编辑部,2010:4―6.

乡村旅游分析篇9

一、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的一般性特征说明

乡村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产业,具有旅游就业的基本特征,但是同时也有自身的个性化特征。结合海阳市乡村旅游多个景区的数据研究,笔者发现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特征存在着一般性,主要体现在:

(一)就业种类多样,吸纳性强,但局限于本土吸纳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产业,需要提供游客旅行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服务和产品。由此,乡村旅游自身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它提供的工作种类繁多:既有基础服务工作,也有高级服务工作;既有一般性的业务类工作,也有各类管理方面的工作;既有脑力工作,也有体力工作。这些工作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村旅游就业吸纳的主体是农民,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乡村旅游由于其地域性和其发展的不完善性,对于劳动力的吸纳存在局限性,很少有外地人能够参与到乡村旅游就业中来。例如,海阳市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除却最高层管理者,参与调研人员98%来自于本土,本土农民更是占比达到65%。

(二)带动性强,就业弹性大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性强,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最大规模地吸纳劳动力。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在2005年旅行与旅游委员会发展与优势的报告中指出:仅2005年,旅行与旅游产业就业比2004年新创造21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人数达到7420万人,占世界总就业总数的2.8%;旅行与旅游经济就业比2004年新创造650万个就业岗位,达到22160万,占世界就业总数的8.3%,即每12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是由旅游经济带来的。这一就业带动作用在乡村旅游景区尤其突出。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为本土农民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为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提供良好途径。

(三)就业方式灵活,季节性强

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动力供给却不断增加,农村更是存在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灵活就业以其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企业层面来说,灵活就业具有准进准出方便、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不仅能够推进就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提高整体的组织效率,有效促进优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

从个人层面来说,劳动者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意识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而乡村旅游就业的灵活性特点恰恰能够满足就业者的这种需求。

但是,旅游季节有淡旺季之分,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更是明显。因此,乡村旅游临时用工多而固定用工少,雇佣用工少而亲情用工多,降低了乡村旅游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优势。

(四)兼业性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海阳市乡村旅游就业人群中兼职人员占到70%以上,岗位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旅游特色产品销售、流动商店、景区建设人员、景区维护人员、景区环卫人员、观光车驾驶员、民俗节目(海阳大秧歌)演出人员、农家乐厨师、餐饮服务员,还有占比较大的本地农民,主要从事旅游采摘活动和特色乡村观赏(采桑、纺织),而占少数的专职人员均为景区管理人员。

乡村旅游的性质决定其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也就决定与其相关和配套的大多数行业选址于乡村,这也就极大的满足了农村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同时很好的解决弱势群体(包括农村妇女以及低学历人群)进城务工所存在的困难。

(五)就业人员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

旅游业是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员工流动率都在25%以上,有些酒店员工的流动率甚至达到了40%(吕倩,2006)。这种高流动性在乡村旅游就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而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工作特征导致其在第三产业就业中难以稳定,流动性也就不可避免。乡村旅游就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导致整个景区的管理秩序混乱,以及产业发展的不稳定。

农民为主题的就业人群组织化程度低。受文化水平限制,本地就业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也就缺乏相应的统一化管理。海阳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每年“采摘节”旅游区内虽然进行统一定价,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组织,景区内直接缴费即可完成交易;同样的,招虎山景区内的观光车司机和云顶风景区内的“竹船游湖”区工作人员在旅游淡季较难寻访,笔者调研时间在3月底,观光车不能正常运行,而湖区活动也是形同虚设,由于这种低组织化导致的活动项目不能正常运行的还有很多,比如招虎山内的漂流,丛麻禅院的餐厅就餐等等。

(六)低门槛、低收入,就业人员素质低

乡村旅游就业门槛低,能有效就地促进当地农民进行本土就业转移,通过直接吸纳农村人口就地就业,间接地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并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但是相较于一般岗位,乡村旅游对于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餐饮服务业、住宿、流动摊贩、旅游产品推销等岗位,只需要经过短期培训学习即可上岗,而景区环卫和维护人员甚至不需经过培训可直接上岗。由于其低门槛的特征,大部分就业岗位为初级技术岗位,就业人员就业层次偏低,收入也偏低。海阳市招虎山森林公园乡村旅游景区内,管理人员(包括售票人员、检票人员、办公室管理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1700元,远低于全市平均工资3175元(2013年,海阳网上民声)。

二、就业特征形成的原因

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市政规划管理决定就业兼业性强、组织化低、流动性大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劳动力的转移,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少。政府组织对乡村旅游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包括前期的政策法规、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目前相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来说,政府促进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的相关政策和各方面支持相对滞后,为农村居民转移就业进行引导和扶持的力度不够。

1、促进旅游就业的配套政策缺乏。劳动力转移的本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农民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和保障,在转向乡村旅游就业时担心失去对土地的所有权,这就导致了农民难以改变“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就业形式,兼职就业过于突出这一特征难以扭转。

我国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立法几乎空白。除了上海、天津等个别城市对乡村旅游进行法律管理规范外,其他地区政府相应的法律法规极为匮乏,更不用说具体的企业管理规范和技术管理规范。政府部门管理无章可循导致经营者无法可依,游客的权益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也就进一步导致许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导致了乡村旅游就业中的低组织化。

2、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景区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我国的乡村旅游大都是农户自行开展的,是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场规模较小,且比较零散,农户自我就业流动性高,稳定性低。比如在海阳市丛麻禅院风俗旅游景区,景区内原先规划的部门处于空闲状态(如游客疏散中心和医务室),农户自身发展的蚕丝被销售店面也门庭冷落,缺乏管理。4a级景区招虎山整个爬山过程中没有休憩石凳也没有垃圾箱。

另一方面,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以山东省为例:2010年5月中旬,山东省省旅游和相关部门在对乡村旅游中农家乐的监察结果中显示,山东省厕所未能配置抽水马桶的占8%,厨房不达标的占1%,食品卫生不达标的占1.5%,客房被褥未实现一人一换的占3%。

(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决定就业灵活、吸纳性强、季节性明显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乡村旅游就业的特征。旅游产业本身就具有就业种类多样、吸纳性强和就业灵活的优势特征,但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景区就业的季节性和低收入性。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起步并不晚,但是大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停留在自发组织、零散发展的初级发展阶段,已经渐渐远离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主要体现为:

1、旅游项目单一,产品缺乏独特性。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已经由原来比较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物”的放松旅游转变为以参与式、体验式的休闲度假。但海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仍然停留在原有模式上,使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产品缺乏特色和新鲜度。以海阳市红樱桃民俗区为例,其发展着重点依然停留在樱桃采摘上,而其本身民俗特色表演越来越弱化,而且缺乏体验、休闲项目,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2、品牌意识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海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大部分经营者缺乏长远规划,只看眼前利益,更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对文化的保护。并且,经营者缺乏对当地的乡土民俗文化推广和发展,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的观念。海阳市大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极具民俗特色,在初期旅游规划中受到重视,但是后期发展中除重大节事如春节,其余时间景区内表演活动次数几乎为零;郭城摔面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源于海阳市,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是在乡村旅游餐饮中也没能占据一席之地。像是这种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但是事实上,本地农民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注重“高大上”的普遍性资源的盲目建设,而失去了自身原有的乡村资源特色。

(三)就业人员准入条件决定就业本土化、门槛低、收入低、素质低

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思路和方法直接决定了就业人员素质。海阳市乡村旅游景区内的就业人员主体是农民,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不高,使得就业门槛低,吸纳劳动力强,但是由于对就业人员素质重要性认识缺乏以及缺乏适当培训,使得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限于本土,且素质低,就业整体质量不高。

1、对就业人员素质重要性认识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所从事行业的素质。调研结果显示,90%的兼职就业岗位都是农民自我就业提供的,景区对于农民的素质没有准入性要求,这就使得就业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前素质就偏低。海阳市景区就业人员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57%,并且在年龄上,46岁以上就业人员占到近六成。

2、从业人员缺乏培训,服务水平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在本土的村民的年龄都偏大、文化水平都较低、服务意识缺乏,大部分农民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就业,服务意识缺乏,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有待于提高。

乡村旅游分析篇10

关键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有可能成为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因素。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提高居民对当地旅游业的支持,最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然而旅游研究较长时间内一直把旅游地和旅游者作为主要对象,当地居民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社区参与的重视,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冯智明指出此方面的研究要拓展旅游地研究区域及类型,如乡村旅游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生态博物馆等,并应开展不同旅游类型区域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以揭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共性与个性。

互助小庄从一个单纯的农业结构社区到旅游业介入的农村社区,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旅游到底会产生怎样性质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又是如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配合简单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互助小庄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调查,了解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旅游对当地社会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情况。

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一)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

1、居民对资金使用影响的感知。互助小庄被调查的居民中,居民通过从事旅游业大部分家庭都有储蓄。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将家庭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外的剩余资金用于投资,居民中投资者的比例较高,当地居民打破了传统的将剩余资金存入银行的观念,而将资金用于风险投资,风险意识和资本意识大大提高,旅游地居民逐步加入到了创业大军的队伍中。另外愿意将余钱用于其他方面,如建造新房、购买奢侈享受品、外出旅游等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说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保障的前提下,居民也懂得享受了。总体来看,互助小庄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居民的存款多了,投资增多了,享受性的花费也增加了。

2、居民对耐用消费品消费影响的感知。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对小庄居民在开展旅游后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和改变。青海经济在近几年才有迅猛发展,原先青海经济增长点少,经济发展较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互助小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居民收入较为微薄,有时连日常开支都无法解决,能够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家庭少之甚少。但自从小庄开展旅游业后,旅游红火,居民收入增加,耐用消费品走进小庄居民家中。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及档次也在不断提升,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电脑、车辆、电磁炉、微波炉等耐用消费品明显增加,这些消费品一般只有在居民日常开支重组的情况下才会购买,可以看出现今居民的经济是充足的。由此可见,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加大,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十分可观的,互助小庄的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3、居民对住房修葺影响的感知。在人们脑海中,居民有钱都会设法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旧房翻新或选址新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旅游发展后,随着居民手头余钱的增加,很多居民都住近了新房。小庄居民在经济宽裕的条件下,没有人选择将就着住原先的房子,约1/3的居民选择翻新装修,一大半居民都选择新建住房。

(二)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旅游可以使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社会阶层、社会文化及经济状况的人们有条件进行接触,而旅游者在其旅游过程中,其言行举止都会对旅游地居民行为、家庭关系、生活习惯、道德标准、文化认同、社会关系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1、居民对居住习惯影响的感知。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这个地方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载体,它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符号,也是最不容易发生改变的,因此,即使是一个民族的其他风俗习惯改变或流失了,也能从当地的建筑风格、形制、室内陈设上看出当地或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居住习惯是一个地方风俗习惯的晴雨表。旅游发展前,小庄基本都是传统的民居,但随着旅游的开发,居民选择建材或建筑风格时受外来思潮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外来文化。但小庄居民也明白,游客想观赏的是纯土族的民居,所以当地居民虽然也采用外来建材,但在风格上人尽量保持土族民族原有的风格。这说明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有较大的影响。

2、居民对餐饮习俗影响的感知。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饮食风格和习惯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土族饮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流入,土族传统的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改变。旅游地居民对不同的餐饮习俗兼收并蓄,游客到小庄土家虽然也能吃到土家菜,但不一定是纯正的土家菜,而且土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也有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趋势。这说明旅游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族居民的饮食习惯。

3、居民对影响的感知。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在居民心中有很高的位置。本文通过居民去寺院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变化来判断小庄居民的变化。虽然这样并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旅游开发后去寺院参加大型宗教活动的人在减少,次数也在减少,这主要是由于旅游地居民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经营活动,在旅游旺季,就很少有人去参加宗教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减弱,这主要是表现在时间的分配上,当宗教活动与经商发生冲突时,较多的人选择经商,只有小部分人选择参加宗教活动。

(三)居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感知

1、居民对生态环境利用的感知。小庄旅游中虽以民俗风情旅游为主,但旅游中也涉及一些自然生态景观,像田间植被或山坡植被,小庄居民认为自然生态景观是本地发展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自然生态景观的利用、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小庄旅游重点突出的是独特的民族民俗,因此对小庄自然生态的宣传、利用还是比较欠缺。总而言之,小庄旅游中有一定的对生态环境的利用,但不是很充分。

2、居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感知。游客的到来会给旅游地居民带来欣喜,但也会带来苦恼,因为要发展旅游,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对于小庄的生态环境在开展旅游后是否有变化,小庄居民认为旅游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不很明显,虽然游客有一些踩踏、攀折等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但当地居民还是可以接受的。

二、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

(一)居民对游客的态度

针对小庄居民对游客态度的调查,确定了5个不同的选项,即居民对游客可能出现5种不同的态度:欢迎、不欢迎、无所谓、讨厌、极讨厌。这5种态度与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相关联,也与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是否是实际的受益者有很大关系。

通过调查,小庄居民对游客的态度中绝大多数持欢迎态度,个别人持不欢迎态度,没有人持无所谓、讨厌、极讨厌的态度。这与Doxey的五阶段论相一致,Doxey认为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居民对待游客的态度是不同的:欣喜-冷淡-恼怒-对抗-排外。小庄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表现主要是欣喜,很欢迎游客的到来。

(二)居民对投资者和从业者的态度

投资者和从业者的大量进入,会对旅游地居民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可能增加就业机会,也可能因岗位竞争造成新的失业;可能增加居民收入,也可能使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旅游地居民对投资者和从业者的态度与投资者和从业者进入旅游地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与旅游地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小庄居民对投资者和从业者的态度褒贬不一,取决于投资者和从业者进入旅游地后自己是否从中得到了实惠,取决于与周边居民从中获得利益的对比。

(三)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

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决定了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及前景。小庄居民自旅游开发以来,深受旅游带来的实惠,可以说,没有旅游业就没有小庄居民富裕的生活,旅游业已成为小庄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率很高。

三、结论

第一,乡村旅游业发展初期,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深,对负面影响认识不清晰。正面影响:在经济中像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文化中像吸收外来文化,更新观念;生态环境中像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改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游客增多破坏了原有的宁静,原来的观念受到干扰,生活垃圾的增加,一些不良思想和作风的传入,利益追求使经营户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矛盾。在对旅游业的整体态度上,大部分居民认为利大于弊。

第二,乡村旅游业发展初期,当地居民认为在旅游的带动作用下,收入有明显增加,他们对经济影响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感知。

第三,乡村旅游地居民虽然延续、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的民俗,但在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是很高的。

第四,旅游业经营农户由于直接参与到旅游当中,使得他们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超过没有经营旅游业的农户,他们对旅游业的直接感知是经济利益,其次才是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同时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持积极态度。

第五,居民是旅游地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和行为是影响旅游地形象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十分重视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碧凡.当地居民对“农家乐”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王莉,陆林.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5(3).

3、王昌燕.吐鲁番葡萄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

4、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