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57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1

目的比较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阴阳经穴透刺组(治疗组)92例和独取阳明经穴针刺组(对照组)91例。治疗组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阳陵泉透明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对照组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髃;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治疗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89±2.4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6±3.57)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科学的选经取穴方法,其疗效优于独取阳明经脉针刺。

【关键词】阴阳经穴透刺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独取阳明

中风(apoplexyorStroke)又称“脑卒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后遗症是指在急性期过后遗留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斜,言语蹇涩等。中国针灸以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千百年来一直应用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实践中。目前针灸康复中风后遗症的选经取穴有独取阳明、独取督脉、独取阴经、阴阳经并取等,各种选经取穴和针法的临床疗效不尽相同。2004~2005年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室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刺治疗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并与传统“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自我院神经内科和针灸科室,住院病人56例,门诊病人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46.4~79.5岁,平均(58.7±13.2)岁;病程5d~11.7个月;单上肢瘫痪者13例,单下肢瘫痪者9例,上下肢均瘫痪者71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41±5.64)分。对照组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45.3~78.9岁,平均(59.7±13.2)岁;病程6d~11.8个月;单上肢瘫痪者11例,单下肢瘫痪者8例,上下肢均瘫痪者72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54±5.26)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一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83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标准,Ct或mRi证实有脑梗塞、脑出血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纳入观察,脑外伤、脑肿瘤等所致的偏瘫,中风急性期中重度昏迷者,病程超过1年者。

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以相同的对症处理,包括控制血压、改善循环、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再分别治疗。

2.1治疗组

采用阴阳经取穴体针透刺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昆仑透太溪,绝骨透三阴交,阳陵泉透明陵泉。头面瘫取双侧经穴,上关透下关,地仓透颊车。常规针刺手法,平补平泻,得气为度,留针30min,1次/d,10次1个疗程,休息3d,继续下1疗程,共6~12个疗程。

转贴于

2.2对照组

独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髃;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头面瘫取双侧四白、地仓、颊车、针法和疗程同前。

2.3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

3治疗结果

3.1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92例患者有2例治疗中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88例进入最终评分。对照组死亡3例,1例自动退出治疗,87例进入最终评分。参照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标准[1],结果见表1。治疗前组间niHSS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治疗组分值VS对照组分值,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前后两组niHSS分值比较(略)

3.2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2]。症状消失,肌力恢复正常,语言清楚,生活自理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肌力在3级以上,肢体活动明显恢复,自行走路,语言比较清楚,生活基本自理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肌力2~3级,倚杖可活动,语言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为有效;经3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

3.3疗效结果

见表2。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是59.09%和90.91%,对照组为45.98和81.61%。组间比较Ridit检验,u=2.0758,p=0.0397<0.05。表2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素体虚弱,五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起居不慎,纵欲过度等,终致风火痰淤,阻遏气机,气血逆乱,上蒙轻窍,突发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其急性期过后,大病伤气,气虚无力运血,而致血淤,淤血脉络,筋肉失养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病急性期过后,脑组织坏死,软化,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神经学局灶缺损症状和体征,病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兴奋性改变,临床观察显示中风之初肌张力下降表现为“软瘫”,到后遗症期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肌张力相对增强的“硬瘫”。下肢伸肌群和上肢屈肌群的张力增加,下肢屈肌群和上肢伸肌群的张力相对减弱,产生下肢以伸为主要表现而上肢以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痉挛性瘫痪,运动模式异常。根据中风后遗症的痉挛性瘫痪特点,结合现代神经生理学和康复医学原理,治疗本病应诱导异常运动模式向正常运动模式转化,降低肌紧张,协调肌群之间的活动。阴阳经穴透刺的取穴针法,多是阴经穴阳经穴配合,针刺贯穿二经,深至筋骨,扩大刺激范围,意在阴阳同治,平衡肌群之间的张力,使肌群之间的共同运动模式向分离运动模式转化,促进后遗症的早期康复。

几千年来“治痿独取阳明”的传统选经取穴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及康复实践中,概因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可激发经气,畅行血脉,使肌肉得以濡养,瘫痪康复;笔者认为,“治痿独取阳明”的选经取穴并非吻合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产生机制和特点,足阳明经在下肢多分布于伸肌群,刺之可使本来已经痉挛的伸肌群的紧张性进一步加强。手阳明经分布于上肢伸肌群,刺之可加强其紧张性以对抗屈肌群的痉挛。所以中风后遗症上肢痉挛性瘫痪取阳明经疗效较好,而下肢痉挛性瘫痪,取阳明经并不理想,《黄帝内经》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据此判定,中风痉挛性瘫痪属中医“拘证”范畴,并非“痿证”,而医者多把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误为痿证,治痿可独取阳明,而治拘应阴阳经同取,以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本观察表明,治疗组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阴阳经穴透刺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较好方法,也是分析针刺对人体的影响方式及途经,并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神经生理学原理等总结出的科学疗法。

【参考文献】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2

[关键词]陈旧性面瘫;针灸疗法;透刺;滞针

[中图分类号]R74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86-0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尤以周围性面瘫为最多见。西医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若治疗不得法,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穴位透刺加滞针的方法治疗陈旧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齐齐哈尔市第二神经精神病医院门诊,随机分为滞针组161例,其中男83例,女7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5岁,平均34.7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对照组161例,男87例,女7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7岁,平均36.1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6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主穴患侧阳白、四白、迎香、颊车、攒竹、地仓;配穴:合谷。

1.2.2针刺方法患者平坐位或平卧位,选用40mm毫针。取阳白透攒竹、四白透迎香、颊车透地仓。得气后。滞针组采用单方向捻转针柄至滞针,行捻转补泻之补法,边捻转边向外轻提针柄,直到患者感觉麻胀为止。合谷穴直刺,行捻转提插之泻法。对照组只行捻转补泻之补法。留针30min,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外观恢复正常。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基本恢复正常,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明显进步,但肌力尚差,口角有轻度下垂,一侧额纹未完全消失,眼睑闭合力量弱;无效: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功能进步不显著。

2 治疗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2.2两组患者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见表2。表2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目。认为本病多为诸邪侵袭面部阳明、少阳之脉所致气血瘀阻,筋肉失养,纵缓不收而成。而陈旧性面瘫面部经气不足,筋肉萎弱,本组所选穴位,均位于面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重要解剖位置上,穴位透刺加滞针辅以补法,能疏通经气,补气活络,改善神经营养,增强对面部筋肉的刺激,激发面部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3 体会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3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虽然为针灸科最常见病种之一,且的确有较好的疗效,然而要百分之百解决,亦非易事。现将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中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1针炙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问题

1.1病毒感染引起者临床所见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逐渐增多,病程相对较长,远没有单纯性面瘫好治。对此,笔者强调于病发初起,应用综合疗法。在局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用激素、足量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辅助理疗(如超短波),远取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以疏通经络并提高免疫力,耳穴埋针等方法。诸法共用,可更快更好地治疗本病。

1.2新生儿面瘫新生儿面瘫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产前、产时风邪入中引起有关。此病当尽早治疗。针刺选穴:地仓、颊车、阳白、四白、合谷、足三里,疗效较佳。

1.3双侧面神经麻痹双侧面神经麻痹临床少见,其临床特征为:①双额纹变浅或消失、双眼闭合无力或不能闭合;②两额部储食;③下嘴唇下垂;④不能鼓腮、吹口哨、露齿;⑤有时伴舌肌瘫痪,不能进食,患者极为痛苦。治疗特点为双侧取穴,先泻其实,紧提慢按,大拇指向后重提轻插数10次,待病情稍好转后用平补平泻手法。一般会出现一侧先好转,然后按单侧面瘫治疗。

1.4五官科术后或外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此类患者在临床较为多见,笔者治疗的体会是,常规取穴,局部毫针刺,配合条温和灸。临床实践发现,灸法对软化疤痕组织、消散炎性反应性水肿、促进神经的恢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5中枢性面瘫面瘫分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周围性面瘫多由于茎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受损引起,面部突然受冷风侵袭常常是主要诱发因素;中枢性面瘫多因脑血管意外或脑肿瘤和脑外伤所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大特征是额纹和眼裂两侧大致对称,皱顿、扬眉和闭合时,两侧大致相等,另外可伴有一侧肢体瘫痪。中枢性面瘫治疗方法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基本相同,但切记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1.6烧针一般非病毒引起的面神经炎,用单纯针刺透穴法即可。偶尔使用独取迎香烧针治疗也可痊愈。应用本法时应注意:①直刺进针,使针感传到上唇及眼眶下;②用95%酒精棉球、酒精量要适中;③点燃棉球,针柄烧至越红疗效越佳。

1.7透穴及搓针根据病变常用地仓透四白、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等。亦可用颊车透地仓,行搓针至针下沉絮,中指顶住下额角,拇食指轻轻外拉3次,或拉住几十秒至1min;或用四白透地仓,搓针后往上提。如果病情痊愈过半,仅上嘴唇稍差,可地仓透人中;仅下嘴唇稍差,可地仓透承浆,搓针后反方向提拉。搓针时将针柄朝一个方向持转,以使肌纤维适度地附着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搓针完毕,逆着病势反向外提,但手法不可过强。

1.8倒错现象面瘫因手法过强等原因误治,可出现倒错现象,即口角歪向健侧。若出现这种情况,可针治健侧,常规选穴,用针刺加艾条温和灸,突出灸治,切勿用过强刺激。亦可针健侧,灸患侧,此法亦可用于病久失治者。

1.9顽固性面神经炎

常常接诊诸多失治、误治患者,由于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或已用常规方法疗效不佳、的确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发现即使肌电图提示不可恢复者,临床仍有一定疗效。建议使用方法:梅花针加艾柱隔姜灸,再敷蓖麻仁敷贴[2],此外,还可用穴位注射法,常规取穴,每次选用2穴。穴位埋线亦可考虑。

2讨论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分为两类:其中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而中枢性面瘫是由于脑部炎性反应、肿瘤、脑血管疾患所致[3]。

面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是影响人不同方面的复杂问题,患者可以是肌肉力量缺陷(微笑和闭眼困难)、控制问题(联带运动)或放松困难(肌肉过度活动),还存在心理问题。面瘫妨碍人的基本信息表达的传送,如愤怒、惊讶、厌恶、恐惧、痛苦、幸福和兴趣。面部肌肉力量减弱也影响患者味觉的功能,由于面部肌肉瘫痪,可使流泪、流涎,吃饭、喝水、讲话困难及面部表情困难。

针灸在面瘫的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不论是使用电针、tDp,还是透穴手法,都要根据病情、机能状态,灵活选用,规范操作,正确使用补泻、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由于针灸疗效的获得是由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若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分清影响疗效因素的主次地位及相互关系,那么必定会对针灸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玲,袁华,徐莉,等.面神经康复问题.现代康复,2000,4(12):1776-1778.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4

1 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rf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3 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临床疗效显著。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 问题与展望

4.1 如何结合 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4.2 诊疗标准 西医将crf按照肾小球滤过功能储备的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代偿期(肾功能储备减退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而中医则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ⅰ~ⅴ级,并依据改善的层次判断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cr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这种诊疗标准既能体现病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又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虽然全国及国际性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几届,但尚未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故希望有关专业委员会能引起重视并推行crf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以推动国内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展。

4.3 基础研究 探讨crf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寻找有效方药早期预防、延缓或阻止crf病情的进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针对肾小球硬化的研究主要在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及饮食蛋白上下功夫,药物如大黄、冬虫夏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crf的多种病理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尚未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临床的药物或剂型,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象仍是目前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关键是开发的新方法或药物,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观点,同时又要有较高疗效,而只有中西医结合理论方能解决上述难点。故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何有机地融汇中西医药双重理论,并达殊途同归之效,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难点。

4.4 宏微观研究 中医认识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观上,即从天人相关的整体观察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西医则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水平认识crf的病情与发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则是宏微观研究的交汇点。如何把握住中西医二者的协调研究与创新,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4.5 结语 crf非透析疗法的原则,一是阻止废物的蓄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二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合并症以防其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符合上述原则,充分发挥二者互补的优势,并使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使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们也不难看出,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仍需广大专家学者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阎祝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6):332

2 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全国肾衰研讨会通过.中医药信息,1991;8(2):27

3 俞祖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近况.中医药信息,1997;14(2):5

4 傅文录.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新中医,1997;29(5):5

5 傅文录.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近况.国医论坛,1991;6(5):41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5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温针灸;中医定向透药;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以腰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木等为特征,其病因复杂,多和遗传、过劳、年龄和气候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针对LDH治疗多以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但实践证实,常规治疗效果有限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二者应用效果不佳。而现代中医学认为,LDH属于“痹症”,多由气血堵塞导致风寒湿度积聚经络所致,临床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为原则。近期有报道显示[1],以中医温针灸联合定向透药治疗LDH效果良好且能够促进功能恢复。为此,本次研究选取76例LDH患者,分析二者联合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LDH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3.29±3.1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08±0.38)年;L2~L3段11例,L3~L4段15例,L4~L5段1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3.14±3.1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11±0.43)年;L2~L3段13例,L3~L4段14例,L4~L5段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关于LDH相关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脊柱病史;短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四肢骨折者;疾病危急,意识缺乏者;过敏体质;中转手术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针刺治疗,即取穴血海、肾俞、大肠俞、委中、环跳等,单次留针30min,间隔15min行针1次,共计行针3次,以7d为1疗程。观察组联合温针灸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方法为:温针灸治疗,双侧取穴血海、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等,以无菌棉球蘸酒精消毒,以1.5寸毫针透皮刺入,进针后待患者感觉酸胀感后停止并与针尾放置2~3cm艾条,完成后调整艾条位置,确保其距离皮肤一定位置,点燃艾条直至其燃烧殆尽,再次放置、点燃艾条,单次留针30min,1次/d。中医定向透药法:方剂选择桃红四物方,药材包括桃仁、丹参、泽兰、当归、杜仲、延胡索、桑枝和当归各9g,没药、乳香各3g,将药材打包后加入100ml沸水中,联合导线和电极,待药材溶解,温度降至40℃时在药液中浸泡2块大小10cm×7cm纱布,浸泡完成拧干水分,将纱布放置于电极板并固定于患者双侧腰椎间盘委中穴,以松紧带固定,调整仪器参数,时间15min,频率2~8kHz,电流强度13~18ma。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3观察指标(1)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腰椎功能变化。其中,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价,总分29分,得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恢复越好。(2)疗效评定:治愈:疗程结束后疼痛症状消失且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日常生活能力无影响;显效:疼痛减轻,直腿抬高接近75°且正常工作无明显影响;有效:轻微疼痛,直腿抬高不足75°且对日常工作影响较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活动严重受限。1.4统计学方法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及腰椎功能分析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疗效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随着饮食、生活习惯转变,我国LDH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LDH病程迁延,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以药物控制,但其效果不甚理想。而现在中医学在骨科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中医学认为LDH当归属于“腰腿痛”范畴,多由气血瘀滞导致关节受损,当以舒经活络为治疗原则。本次研究发现,联合中医温针灸和定向透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提高疗效。分析其原因可知,温针灸是一种特殊的中医治疗手段,其原理是通过物理光辐射将热量渗透于机体局部组织,进而改善局部肌肉伸缩性,提高免疫力,达到缓解疼痛效用[3]。而本次主要取穴血海、肾俞、大肠俞、委中等,各穴位对应机体不同经络,以艾灸燃烧产生热量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加快疼痛消退。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则是通过电流产生电场刺激局部组织,使药物分子能够直接渗透经络,其吸收效果更快[4]。本次研究选用桃红四物方,其方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当归、杜仲等药材组成,具有养血活血作用。而现代药理学发现[5],桃红四物汤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充微量元素和抗炎。既往陆继清等[6]在研究中发现,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其和本次调查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联合用药方案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将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用于LDH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家铭.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40(2):106~107.

2周谋望,岳寿伟,何成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129~135.

3赵鹏飞,张亚君.温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1).103~104.

4陈柏书,傅伟,尹建平.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2):104~109.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6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7例患者均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结果:心绞痛完全消失时段为24小时内2例,48小时内4例,72小时内1例,室壁瘤瘤体消失2例,室壁瘤体积缩小5例。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室壁瘤可以使室壁瘤瘤体缩小、消失,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

【关键词】左心室室壁瘤针药并用透穴针法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占10%-30%。室壁瘤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他们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自2005年以来我院开始探索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针刺配合自拟通心消痹汤,综合治疗本病7例,均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岁。室壁瘤发生部位:前壁5例,心尖部2例。7例均伴有左心室不同程度扩大及二尖瓣返流,其中2例同时伴有主动脉瓣反流。频发心绞痛、烦躁不安、心悸、气促是全部病例的共有症状。发病与患者病前饱餐、饮酒、大量吸烟、情志不畅、寒冷等有密切关系。

二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前提下,均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

1针刺配方:主穴为内关透外关,心俞透神道。配穴:心阳虚损加足三里,心悸痛甚加神门、阴郄,心痛彻背加至阳,气促、胸闷加膻中,烦躁不安加大陵。

针法,主穴选透穴针法。用50mm毫针,从内关向外关垂直透刺,针尖不得穿透对侧皮肤,施捻转泻法,使针感向胸部扩散。用50mm毫针,从心俞向神道呈40°角透刺40mm,旋以捻转提插法,使针感向心前区放散。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均留针30min-6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

2药物配方:黄芪24g瓜蒌皮24g薤白15g川芎15g丹参15g浙贝母15g郁金15g三七15g桂枝15g人参15g檀香10g土鳖虫10g炙甘草10g生大黄10g生水蛭30g血竭3g

服用方法:先将生水蛭、血竭研末蜂蜜水调服,然后把通心消痹汤余药首剂两煎一次服下,8-10小时后服第二剂,两剂服完后原方去大黄,加鳖甲15g、路路通10g,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三疗效观察

全部病例在接受治疗后,心绞痛出现次数减少,疼痛减轻,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尿量增加。治疗过程中,5例伴有便秘的患者解恶臭样便。心绞痛完全消失时段为24小时内2例,48小时内4例,72小时内1例。室壁瘤瘤体消失2例,室壁瘤体积不同程度缩小5例。

四典型病例

杨*,男,67岁,2007年4月20日就诊。述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一直采用西药治疗。患者2005年初因突发急性前壁、前间壁心梗入住我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2007年4月20日因频发心前区疼痛再次入住我院,入院时:患者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剧烈,伴有窒息感、频死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为:90-110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30/85mmHg。心电图显示:V1-V4导联的St段抬高0.05-0.2mv,QRS波呈QS形,t波倒置。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室壁变薄,运动减弱,室壁局部凸向心脏外方,呈瘤样隆起,体积为52×43mm。左室收缩功能低下,收缩期表现反向搏动。左室前壁至室间隔基底部可见一假性腱索,二尖瓣、主动脉瓣均有少量返流。给予扩血管、抗凝、降脂治疗,药物以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为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心绞痛发作时注射吗啡或哌替啶。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欠佳,建议转院治疗,由于经济原因患者拒绝,继留院治疗。因常规治疗疗效不显,于4月28日会诊后进行中医治疗。

患者精神不振,面容呆痴,四肢冰冷,神志恍惚,呼吸困难,胸痛时烦躁不安,头晕乏力,口干,尿少,大便燥结。唇绀,舌尖紫暗,苔薄白,脉促而短。辨证为心气虚血瘀证,瘀阻心脉,不通则痛。治以益气活血,通痹复脉,养血安神。因心绞痛频繁发作,即行针刺治疗并服通心消痹散1剂。3小时后,心绞痛出现次数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按前述时间服药三剂后,排恶臭样便,尿量增加,诸症均明显改善,并能平卧入睡。原方去生大黄加鳖甲15克,路路通1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每日针刺治疗一次。三日后心绞痛消失,半月后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一月后已能在户外活动。治疗三月后复查,经超声、心电图证实,左心功能明显改善,室壁瘤瘤体塌陷缩小。继续治疗半年后改为针刺采用间息式治疗,中药原方改为散剂,每服10克,每日三次,坚持治疗一年后,复查证实,室壁瘤消失,左心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完全康复,随访5年未发病。

五讨论与体会

心肌梗塞属“真心病”、“厥心病”范畴。《灵枢•厥论》篇曰:“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可见是一危重症候。并发室壁瘤后,病人往往心痛频发,心悸气促,烦躁不安,不能平卧,轻则耗伤心气,重则损伤心阳,严重者可致心阳虚脱,危及生命。

室壁瘤病位在心,瘀阻心脉。多因饮食内伤,情志抑郁,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血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是室壁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故益气活血,通痹复脉,调畅气机,养血安神是本病的治疗大发。

心脉痹闭,为“阴乘阳位”所致,内关透外关,是阴经透向阳经,有“从阴引阳”之意。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与阴维脉相通而主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与阳维脉相通而主表,刺二经之络穴可表里经气,更兼心俞透神道,宣通上、中、下三焦气机,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络通,通则不痛。

通心消痹汤方中水蛭乃血肉有情之品,咸入血分,破淤血而不伤新血,为本方君药,携穿山甲、土鳖虫入血软坚,引领川芎、郁金香等活血通脉,佐以瓜蒌、薤白、桂枝、浙贝通阳宣痹宽胸理气,更兼檀香善调隔上诸气,大黄通里导下,畅通气机。参、芪、炙草则取其保护气血而使活血药补而不滞,使元气健旺,更鼓舞活血药祛瘀止痛且不伤正气。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7

周围性面瘫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发病以冬春居多。因病损表现于面部,对患者在社交、工作及生活中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故求治心切。针灸作为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病由于治疗方法不当或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有21.6%的患者留下后遗症[1]。为探寻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效的方法,1998年2月-2007年4月,笔者将185例静止期(发病8~14d)、恢复期(发病15~30d)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透穴针刺组和非透穴针刺组,分别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85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透穴针刺组(治疗组)和非透穴针刺组(对照组)。治疗组93例,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6~60岁,平均31.3岁;病程8~30d,平均10.2d;分期:静止期81例,恢复期12例;病变部位:左侧49例,右侧44例;损伤平面定位类型:单纯性面瘫33例,贝尔氏面瘫56例,亨特氏面瘫4例。对照组92例,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7~60岁,平均30.5岁;病程8~30d,平均10.1d;分期:静止期81例,恢复期11例;病变部位:左侧46例,右侧46例;损伤平面定位类型:单纯性面瘫34例,贝尔氏面瘫53例,亨特氏面瘫5例。2组病例基本情况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②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④或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障碍,乳突部疼痛,外耳道或耳廓部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或泪液减少等;⑤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发病8~30d内,年龄在60岁以内,接受针刺至针刺治疗疗程结束期间未接受过激素、高压氧等其他治疗方法。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予透穴针法治疗。取穴:阳白、鱼腰、攒竹、丝竹空、太阳、四白、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采用透刺法: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四白透迎香,颧髎透迎香,地仓透颊车。随证配穴:鼻唇沟平坦取迎香透地仓,鼻中沟歪斜取水沟透地仓,颏唇沟歪斜取承浆透夹承浆。操作:患者取仰卧略侧面位,穴位常规消毒。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0.30mm×50mm不锈钢毫针。进针从上而下依次进行,透穴先直刺,得气后针尖略上提,然后沿皮下平刺透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力求达到较强针感,每次用针10支。接常州市五进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KwD8081脉冲电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6~8Hz,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

2.2对照组

除面部不予透穴外,其他取穴与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3临床疗效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面瘫症状消失,颜面部表情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谈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额纹和鼻唇沟未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结果

(见表1、表2)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

4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因受风寒或炎症刺激而发生营养该神经的血管痉挛,造成面神经本身微循环障碍,使该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导致面神经髓鞘脱失,甚至轴突变性从而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病症。其表现轻重又取决于面神经损伤平面的高低以及轴突变性的程度,面神经损伤平面越高,轴突变性程度越大,其波及的范围就越广,损伤程度更大,疗效就越差,引起面肌痉挛、联动运动、鳄鱼泪等后遗症的机率就越高。周围性面瘫在中医学中被称之为“口眼斜”,属经筋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入侵,以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头面部阳明经筋、少阳脉络失于濡养而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在治疗上,多数学者认为面瘫一旦进入静止期到恢复期,则是针灸治疗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该阶段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此时外邪已祛,亟待解决的是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应以面部透穴为主,加强刺激量,使用电针以提高面肌的收缩力,疏通面部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正如吴氏[4]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体会的那样:治疗周围性面瘫以透穴最好,一针透二穴,具有取穴少,针感范围大,又能一针透二经,激发二经气血运行,面部经筋得养而发挥正常功能。他认为透刺机制是通过对肌肉及神经的刺激,提高局部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促进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3-194.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13.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8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饮食营养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31-0092-0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1],这一改变造成的结果是尿毒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尿毒症患者内脏器官代偿功能差,实行肾移植者极少,主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但该治疗方法容易使患者患上多种并发症,并且容易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特别是辅助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38例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护理,在临床实验观察的同时,经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8)。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4±10.5)岁;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63.6±1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饮食营养护理并进行心理护理实验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透析前通过书面资料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进行透析的饮食指导,讲解营养搭配知识,使其认识到规范饮食的重要性,要求患者自律,家属监督,提高规范饮食的依从性[2-4],同时进行心理监控宣教,向患者介绍透析治疗的透析方案、透析易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等基础知识,并告知患者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②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自身营养特点,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高、低盐低脂食物等;忌食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等;根据透析情况限制钠盐摄入;同时还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透析情况、消化功能、饮食习惯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饮食护理。③增加心理护理,如针对部分老年患者,向患者耐心解释使其对治疗认可,并积极应对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排解心中的疑虑,通过这种方法,释放患者不能对家人诉说的压力和痛苦。④鼓励老年人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钓鱼、打太极拳等,以不劳累为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在护理前后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需参考相应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判定标准。生活质量的评定参照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2],此量表包括6个生活质量因子,即生理职能、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社会职能及心理健康,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评分高则说明生活质量高。该问卷各项心理测量学项目均符合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营养不良进而会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效果,营养不良已经成为透析患者高住院率和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5,6]。此外,临床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比例逐渐升高,而这种情绪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治疗,明显降低透析治疗效果[7]。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饮食营养护理同时配以心理护理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现,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透析不充分、急慢性感染、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等,而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8]。本研究通过对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变化情况发现,通过加强患者透析期间的饮食营养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营养护理使透析患者所丢失的营养成分得到及时针对性的补充;②营养护理使患者所需的热量得到及时科学的满足。

研究数据表明,国内尿毒症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达68.8%[9]。老年尿毒症患者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主要有:①疾病因素。疾病痛苦给患者造成长时间的困扰和折磨,尿毒症带给患者的生理创伤及透析时的各种并发症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不适,而且患者往往担心疾病预后及透析治疗效果。②经济因素。昂贵的血液透析费造成患者极大的经济压力,而且透析治疗作为尿毒症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每周需治疗2~3次,大部分患者无法承受。③透析年限。患者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对透析治疗不了解。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更易产生焦虑、恐慌心理,而且对预后有更多的担心。此外还有社会因素,患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此时的患者更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关心,若患者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更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言,从而引起情绪障碍的发生。因此,对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让患者从不愿意接受到慢慢接受,改变对自己生命的消极认知,让患者明白尿毒症通过治疗,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从而激发患者积极治疗和良好生活的信心。本研究发现,进行饮食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使患者情绪职能发生了明显好转,提高了维持性血液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另外,除进行直接的心理干预外,辅助增加同类病患之间的交流频率,会进一步强化患者积极治疗的认知。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样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从心理角度提高患者应对治疗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之,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秀清,范立明,李先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36.

[2]谢巧玲,王文龙,李云生,等.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l,26(24):2214-2217.

[3]邓志强,于丽娜,陈红,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312.

[4]朱巨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调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122-123.

[5]潘惠芳,吴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10,17(3):19-21.

[6]谭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255-256.

[7]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

[8]路潜,万颉,廖兰兰,等.腹膜透析患者身体脂肪分布状况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876-878.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9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医药;综述

肱骨外上髁炎可称为网球肘,是一种门诊常见的肘关节疾病,特别是因工作常反复旋转前臂及伸屈肘关节的人群,其发病率高达1.1%。随着对本病病理组织检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肱骨外上髁炎病因是肌腱长期过度劳损和不正常的血管、纤维组织退变过程中相互作用,常表现为肱骨外上髁附近明显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活动[1-3]。在临床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是针对本病的理想方

法[4]。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和疗效,综述其治疗进展。

1药物疗法

1.1中药内服法肱骨外上髁炎被中医学称为“肘劳”,属“筋痹”范畴。筋痹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本病多因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入侵,肘部经脉受损,致局部气血阻滞、脉络不通[5]。本虚标实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病机,疼痛、屈伸不利是其主要症状。倪建江等[6]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且以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阻滞为标,以滋肝养肾、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为治则,运用蠲痹汤加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6例,总有效率为94.4%。任跃[7]强调其发病以标实为主,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立法,用威灵芎桂蜈蚣汤温服治疗3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远期疗效满意。综合上述文献可知,大部分学者认为应采用养血和血、通络止痛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内服起效慢,需长期坚持方可见成效,因此为确保用药的安全,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1.2中药外治法

1.2.1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是根据《内经》“邪可随汗解”这一原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方,利用热效应及中药刺激皮肤,具有开泄腠理、渍形为汗、驱邪外出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熏洗主要通过药理效应和热效应的协同作用,使药力层层浸透,直达病灶,促进患处局部气血运行,同时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速率,可加快炎症消除、减轻患处疼痛[8]。范圣华等[9]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中药熏洗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使病变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加速修复病变组织,选用熏洗处方:透骨草、伸筋草、当归尾、红花、川乌、草乌各30g,花椒、艾叶各12g,制乳香、桑枝、苏木、甘草各10g,细辛5g。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满意。袁萍等[10]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扶正补虚立法,运用中药熏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98.33%。中药熏洗集药理效应、热效应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明显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广受临床医生的推崇和使用。但也要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严重出血、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肾衰及皮肤过敏患者,不宜采取熏洗治疗。

1.2.2中药外敷法中药外敷法最早记载于《内经》,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利于气味具厚药物率领群药开结行滞,使药效直达病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中药外敷法多采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的方药,且能使局部皮肤在较短的时间内温度升高,通过药理效应和热效应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层层渗透,直达病灶,以改善局部症状。王正[11]使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万应膏外敷治疗复发性网球肘患者187例,随访3个月,治疗

1个疗程后,有92.0%的患者痊愈。吴秋敏等[12]外用温通止痛贴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0例,结果治愈6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0%。

1.2.3中药外洗法中药外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应以祛寒、祛瘀和祛湿为原则。庞仲常等[13]采用当归100g、桂枝50g、骨碎补50g、生北黄芪50g、川花椒30g、白芍30g、细辛25g、通草20g、甘草50g相配伍,煎成药液对患肢进行浸洗治疗网球肘患者120例,早、中、晚各1次,每次40min为宜,结果治愈82例,好转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17%。安宝珍[14]提出中药外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新思路,认为凡是具备寒、瘀、湿的肱骨外上髁炎均可使用具有活血、温经和祛湿等中药外洗,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疗效确切。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的温度不宜过高,以耐受为宜,一般35~40℃即可。

2非药物疗法

2.1针灸疗法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作用。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多以阿是穴为主穴,并结合循经取穴肘s、手三里等。马先林等[15]选取3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对患侧前臂外侧肌腹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VaS评分由治疗前的(6.95±1.05)分降低为治疗后的(1.12±2.01)分,

透针疗法的基本原理篇10

资料与方法

本组淋巴腺结核患者47例,均系在门诊中无选择收治的病例,凡治满1个疗程(10次)以上者,均统计在内。男31例,女16例,年龄10~60岁;在10~35岁为33例;病程1个月~10年。之前进行过其他中西医药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为观察本疗法的效果,治疗前均嘱患者停用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芒针透刺:取穴:曲池、臂。用华佗牌6寸芒针(0.35mm×150mm),由曲池穴向上透臂穴。左患刺左,右患刺右,或左右同刺。操作:先将针尖蘸少许甘油以取,令患者坐位,曲肘两手拱胸,肘与肩抬平,术者左手拇指切曲池穴使令气散,而后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快速挺刺皮下,再以左手压穴,挑起针尖,直刺到臂穴,卧刺于皮下分腠之间。手法:根据辨证虚实,施行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后用拇指爪甲刮其针柄片刻,再行捻转,以捻不动为止。

电热针治疗:取穴病部阿是穴。方法:采用DRZ-1型电热针治疗仪及0.50mm×40mm电热针)。先将欲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围刺法,从病灶周围刺到肿大的淋巴结的基底部后,接通电热针治疗仪,电流量为最高60ma,以患者有舒服的温热及酸麻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

所有患者中,痊愈:结核消失,恢复正常者24例;显效:结核已消失2/3以上者12例;好转:结核已消失1/2以上者9例;无效:结核无明显改善者2例。

例1:患者,女,35岁,初诊日期:2005年4月13日。左颈部及肺门淋巴腺结核2年。两年前左颈耳后起一枣大之结核,逐渐长大,经我院检查透视,诊断为:“颈及肺门淋巴腺结核”,经中西药治疗未效,自觉颈部发胀,精神不振,面黄体瘦,伴头晕午后低烧,食纳欠佳,大便干2~3日1行,经期正常,但量少色淡,白带多,舌苔白,质淡红,脉沉细。检查:颈部左侧有3cm×4cm结核1枚,质硬推之移动。治疗经过:采用上述方法。1个疗程后,颈部结核消软,胀痛减轻。2个疗程后,颈部结核消减到2cm×1cm,质软,有时仍头晕。3个疗程后,结核消失,胸透肺门淋巴腺结核消失,临床痊愈。

讨论

淋巴腺结核,中医称“瘰疬”,内经《灵枢•寒热篇》对此病已有记载,小者为瘰,大者为疬,因其状累累如珠而得名,本病好发于颈项,可延及耳后、颌下、缺盆、胸腋等部位,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中医认为其病位属三阳经(颈前属阳明经、颈后属太阳经、颈两侧属少阳经)。病因为肝郁气滞,津液凝聚为痰而成。

笔者采用本法治疗淋巴腺结核取得很好的疗效,从历代文献中考证,曲池穴治疗“瘰疬”的记载不多,只在《类经图翼》中述及曲池有治疗瘰疬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