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38

高等教育内涵篇1

前面说到全球机遇背景下,大学国际化的两个表现: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师队伍国际流动明显加速。第三个方面是教育公平。全球机遇背景下,高质量教育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改造着中国以及世界的高等教育。如今,大学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过去上大学的人非常少,如今不同了。不管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在国外上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确实给高校带来了新的压力。

首先,公众的过分期待与大学公众化的矛盾使大家觉得教育贡献低了。过去是少数人上大学,现在家庭普遍都有在大学里或者上学或者教书或者进修的,过去对大学的神秘感现在没了。原来精英教育时,大学生稀缺,到哪里都能找个好工作,现在大众化了,大学毕业甚至找不着工作。公众仍然期待大学要进行卓越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但实际上大家的教育程度都提高时,那种台阶式的敬仰就没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大家老觉得教育没做什么贡献。

我是搞西方哲学的,我认为现在的学者实际做的研究的深度不亚于老一辈的哲学家,但是现在这些人仍然不是大师。过去因为很少人懂西方的东西,很少人懂高深的学术,他们到国外以后回来建立一两个学科是没问题的,就成了大师,鹤立鸡群。现在呢?大家都是鸡了,甚至是洋鸡,或者说大家都变成鹤了,由于都变成鹤了,互相看着还都像鸡。实际上你看我们现在上天入地的,都是这些年来培养的,做的贡献其实一点不比以前逊色。

同时,教育公平理念实际上和培养精英追求卓越的教育之间还存在一定冲突,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选拔教育。有一次我参加会议,跟复旦大学的校长和另外一人坐一起,后来来了一位教育部的,这个人就火不打一处来,说教育都被你们教育部给搞坏了,他说你看我女儿累成那样都没考上北大、清华。后来我说你的概念就是错的,好像累了就能考上北大、清华。他又说你看我那个公司里,招的大学生,外语还不如我呢!我说你的大学生哪来的,他说是某某学院的,我说你要到北外找几个来,肯定比你强。给国家领导人翻译的不都是在北外找的吗。这就是公平和卓越之间发生了冲突。虽然教育公平无可厚非,然而少数一流学校培养精英的理念也是需要的。

另一方面,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现在大家特别关注公平,对招生性别方面的规定也比较敏感,我们是比较受冲击的。北外75%是女生,现在女生学习好,尤其外语好,但是有些专业比如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不接受女性,我们只能想办法多招几个男生,现在受批评说性别歧视。公平和实际需要之间确实得找出一定的平衡,高等教育是选拔性教育,得选拔最合适的人去做、去研究。公平是对的,但要研究怎么样才能达到公平。

高校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

如何应对教育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改革、提高服务水平等挑战呢?首先,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要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象牙塔式的纯学院派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按步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机械式的管理没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次,依法办学将是高等教育有序和平稳发展的保障。法制化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规则,最基本的规则应该是法制化,尤其像大学这样的知识创新场所,创新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第三,大学的教学方式也应变得更加多样和富有挑战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为教师、学生、社会各行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大大改变和拓宽。现在好多人在拿ipad学习,老师再照本宣科已经不行了。老师要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大家从一起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第四,从发挥功能角度看,大学将变得更加直接介入或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现在社会发生变化,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也需要大学的参与。而大学要交出有用的人,又必须在这些实际事务中进行科学研究、进行人才培养。因此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参与社会服务、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最后,大学评价方式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发展对大学演变的驱动将越来越直接,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大学评价方式在改变。评估不再致力于打分、评优,而是详细描述大学成功与欠缺之处,知道你成功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首先,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质量的发展,但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就是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质和量是统一的关系,没有一定的量谈不上质。如果全国只有两所学校,北大、清华,我想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永远上不去,没有一定的量不能体现质,而且也无法提升质,如果量少了,它会躺在太过优越的地位上,当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竞争意识才会激发活力。

质和量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我想现在中国重要的已经不是量了,因为头几年量的扩张突飞猛进,下一步主要是质,但是提高质是更困难的。

其次,尤为重要的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特色的发展。都想变成北大、清华,这根本不可能。我到美国时发现,中国人对哈佛大学的崇拜要超过美国人对哈佛大学的崇拜,哈佛是美国好学校当中的一个,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哈佛是最好的美国大学,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对教育的观念是——当第一,孩子能上第一绝不上第二。其实,主要还是要看孩子适合什么。这面临一个特色教育的问题,学校要基于自己的传统、环境和条件,积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比如我在北师大的时候,有些领导就提出来要多上几个小语种,我当时就反对,北师大是培养教师的,弄那么多小语种干什么?扩大了规模,可质量能上去吗?这跟自己的特色相差很远。我来到北外以后,也是如此,有人建议我开艺术专业,类似艺术传播、影视理论的,我说北外太小,也没有这个基础,没法上。

当然,我们也开了一些外语之外的专业,但都是围绕我们的特色办的,是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北外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也设立了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以及新闻专业,改革开放初期,你只要会外语就是一流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学外语,学得非常好,或者很多孩子跟着自己的家长,在美国多少待过几年,人家回来以后又上了大学,外语又好又有专业。

第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基本上是个学习者,到国际会议上,不懂国际规则,主要听人家讲,基本上是理解人家。但是现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角色,别人在听中国讲,至少我们是个优等生嘛,优等生得介绍学习经验啊。我们光会说,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怎么介绍呢?所以说北外的学生得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我那天在全校大会上说,你们这些专业谁都不能要求发展得像人大、清华、北大那样的大型专业,你们的特色就是既有的这些专业,比如说学法律的,但是外语要占到40%的课程,我在懂法律上又讲外语方面比你强,经济金融没法跟你比,但是我在讲外语这点上可以跟你比,这就是你的竞争优势,这就叫基于自己的传统、环境和条件,发挥自己的特色。

高等教育内涵篇2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俞立中:高校应从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我是2003年2月从华东师大副校长岗位调任上海师大校长的,2006年1月又调回华东师大任校长,2012年4月被聘为正在筹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10年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类型大学的校长职位。

我觉得,过去的10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的10年,这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紧密相关的。从一个校长的眼光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硬件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甚至可以说比较接近了。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6%,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就越来越凸显了。记得10年前我就任上海师大校长,和同事们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国大学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学校应该把精力更集中在提升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上。

如今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很高,这是件好事。但浮躁、急功近利等社会风气,也不免影响到教育。通过几年努力,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海在编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组织了三个独立版本的调研和编写,最后定稿时吸纳了各版本之所长。由华东师大负责的版本,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成为后来正式公布的上海纲要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回归到人的终身发展上,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幸福,为了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许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大学。那么,什么才算是“好”的大学?怎么评价一所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我觉得,我们应该真正打开眼界,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

易红:必须辩证看待内涵式发展

东南大学校长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其实在此之前,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这包括很多内容,诸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等。而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由大学的核心任务决定的。

当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辩证地去看。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并不意味着对高等教育前一阶段发展的否定,而是当前高等教育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逐渐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的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开展各项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非常谨慎,进行改革之前,一定要广泛调研,请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做科学研究不同,一项科学实验失败了可以换种方式重新再做一次,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旦失败,则是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牺牲参与改革的一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代价,是无法走回头路的。

齐涛: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特色和大学地位上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

我们曾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为什么提“知名大学”,而不提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我们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法只是一个角度,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还是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学校的知名度上,所以“知名大学”也是比较恰当的提法,这应当是大学办学的一种追求。但是,知名大学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知名的教师、知名的课程、知名的教材和知名的学生。过去我们比较看重专业,今后我们应该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重要单元来考虑,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这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专业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学分和课程组合而来的,而课程是个确定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

知名学校要靠知名教师,知名教师要靠知名课程。核心是课程,而不是专业。其次是知名教材,要提供和使用知名教材。其三就是要培养出知名的学生。这几种因素最后合成,就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了。有了知名度,学校的地位自然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每一所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知名度上存在差异。把大学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是在合适的办学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历攀升。有了自己的知名教授、知名课程、知名教材、知名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点,自己的地位,知名大学的意义就在这里。

如何促进大学内涵的发展,一是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总体上说落实得还不彻底、还不到位。《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办学行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属于学校内涵发展。既然法律赋予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就应该认真研究可以行使的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在内涵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吉林大学校长

党的十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变革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长远上看,我们应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即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优化和全要素提升的质量观。但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首先应树立核心质量观,也就是以人才质量和学术质量为核心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质量观,这应当是当前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学科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共同纽带和载体,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一流学科或高水平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结构、整合发展资源、激发发展动力。

高等教育内涵篇3

关键词:高校;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谭秋浩(1968-),男,广东遂溪人,广东医学院学生处,讲师。(广东东莞52380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01-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通过扩招、合并等方式实现了侧重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数为40万人,毛入学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人数达681万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然而,高校的质量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随之提高,反而出现了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层次结构失衡、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当前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指明了改革方向。

一、内涵式发展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术语。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高校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两种类型。外延发展模式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主要是通过增加高校数量、扩大高校规模来促使其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可以短期内弥补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但若长期采取这种模式,容易导致高校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办学同质化等问题。

内涵式发展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挖掘现有的办学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型发展要求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系统最大限度地挖掘培养人才的潜力,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

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10年是高校规模扩大的10年,虽然从数量上保证了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1.办学目标及办学特色模糊

随着规模的扩大,各高校不顾一切,纷纷向全国一流大学迈进,口号一个比一个喊得响。单科性高校想发展成综合性高校,一般性高校想发展成“211”高校,“211”高校想发展成“985”高校,结果出现了办学目标的趋同化。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大而全”的目标,在不经过充分论证和具备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盲目开设新专业,迎合市场的短期需要,于是出现了农业大学开办音乐教育等奇怪现象;忽视对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整合,致使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毫无特色。

由于办学目标趋同及专业设置重复,办学特色也大同小异。据2013年1月5日的《工人日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部分“211”大学校训如出一辙,个别大学完全相同。在112所“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共有39所大学的校训格式相同,均为四个词语组成。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上挤,所以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

2.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然而许多高校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以本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师生很少互动,这种“你讲我听”的单向式的教学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路狭窄,缺乏质疑的品质;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注重评价学习成绩等智力因素,忽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从早读、上课等各项活动都一个模式地要求学生。学生为了这些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不论是否喜欢都必须循规蹈矩地按固定模式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后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震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它引发了人们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思考。在钱老看来,高校教育不要只培养听话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3.教师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在全国高校排名榜中占一席之地,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越来越机械化,往往采取量化指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工作业绩,如每年发表多少核心期刊的论文、中标几个省级以上课题、出版几本专著,使教师丧失其主体性,正在异化为外在目标的工具。同时,高校的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行政权力控制了学术权力,以官位级别的竞争取代学术能力的竞争,教师的课题评审、职称评定都由各机关操纵,致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无法静心坐“冷板凳”钻研学术,而热衷于仕途,出现了“处级干部一走廊,科级干部一操场”的等级森严的现象。

三、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高校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规模数量的扩张过程,更是一个教育质量的提升过程。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因此,由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建设发展上来是全国高校都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这就要求每一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学科优势、人力资源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来准确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发展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陷入空想,也不能妄自菲薄、不思进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分类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一些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重点大学;第二大类是专业性的应用型大学,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职业技能型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技能型人才。

办学目标有了准确的定位之后,就要朝特色方向发展。特色是高校的灵魂,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特色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方面。特色追求的不是全面优秀,而是某些领域的品牌。特色可以是学科特色,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也可以是校园文化特色。只要有特色就能在生源危机的竞争中取胜。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至今还不是综合性大学,也只有6500多位学生,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孕育出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湖南省的吉首大学不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但却被与朱镕基总理誉为“湖南的骄傲”。它的特色是根据自身优势,一切围绕少数民族去开设专业,为少数民族培养师资、培养干部等。国内外成功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某些方面的特色才造就了他们今天的品牌和实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在马克思看来,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意味着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牢固树立人人成才、多元培养、系统培养的教育思想。

高校要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体制,采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增加师生互动与学生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探索未知、勇于创造等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不埋没每一个具备特殊潜质的“怪才”和在某一学科有专长的“偏才”,对他们可以提供“开小灶”式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面,不少大学开展了探索实验。如南方科技大学,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校,其本科新生入学后前两年由学校安排统一的理工科基础课教学,后两年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能力自选各个研究所和中心开设的专业课,并且进行研究实习,所有的实验设备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方案去做实验。

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正确引导,努力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展示自我。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科研基金立项研究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类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科技支农、支教扶贫、文化下乡、法律援助等活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创业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高校要依据教育发展规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推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教育教学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广大教师。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摒弃官本位的思想,淡化高校行政化的倾向,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创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既要引进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也要培养中青年教师,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美籍华人杨祖佑教授在美国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当校长时,把教师看做是最珍贵的教育资源。第一年他就和900名教授吃了100次午餐,任期内便有5位教授获了诺贝尔奖。通过开展授课大赛、老教师的传帮带、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再简单地以论文数量等来衡量,而要依据教师的岗位职责从基本素质、教学质量、科研和教研工作量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之间的公平竞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生命活力。

总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为本的意识,将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周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高等教育内涵篇4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长期持续发展的潜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基础之上实现的。1984年国家批准建立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到20(〕4年在校生突破200万人,在办学硬件条件、资产产总量、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中高级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中国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同公办高等教育,周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相比差距过大,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瀑布落差效应”所带来的。从目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所占比重,与周边国家、发达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及所占比重相比,这种相对落差仍然是很大的,其“瀑布落差效应”远远没有终止,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民办高等教育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一)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居民储蓄用于高等教育支出保持较高水平2004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19%,中国用较少的投入支出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目标。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含独立学院)占全国高等教育比重仅为12.5%,而发达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占高等教育的比重在50%一80%之间。实际上,高等教育入学率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仍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快车道上,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多美元以上,随着国民财富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恩格系数不断降低,可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支出逐渐增多,高等教育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将不断转变为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将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持久不衰的拉动力量。

中国人民有着储蓄偏好这一传统美德,用于子女教育支出是居民的首选之一。中国储蓄率长期保持在40%左右,居世界各国前列,2004年高达43.9%,创历史新高。高储蓄率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但可使投资率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可有力地支撑民办高等教育较快的发展速度。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有效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目前,中国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46.9%、22.5%和30.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偏低,而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仍达1亿以上。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必然在客观上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向以推进技术进步为中心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转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会继续向二、三产业转移,但不是平行转移,而是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经过高等教育,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大量的在岗人员需要接受不同形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急需的特别是第三产业各类人才仍然供不应求,这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中国高子教育学龄人口充足,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将继续促进中国民办高子教育发展规模扩大

国际上一般将18一20岁列为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查数据和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在2004一2020年区间,整体波动幅度不是很大。2004年中国学龄人口是10303万人,以后逐年递增,到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达到高点即11624万人,之后,学龄人口开始逐渐递减,到2020年降到8922万人。从2004年增长到2008年达到高点,净增加1321万人;从学龄人口的高点降到2020年的低点相差2702万人。总体是在11624至8922区间波动,学龄人口波动的特点是先逐步增长再逐步降低,整体是在一个学龄人口箱体中间波动。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稳定生源,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国家确定了两步走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25%左右,2020年达到50%左右,即全国在校生达到4461万人。实现上述战略规划目标,单靠发展公立高校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和结构性战略调整。如果公立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就必须增加办学条件的投入,按教育部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计算,每增加一名大学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设、办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在3.6万元左右。目前全国各类公立高校在校生1800万人,实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目标,需要新增2661万名学生的各种投入,按现有生均投入量计算,其总投入9579.60亿元,分为两个阶段按50%计算,即1330万学生增加的投入达到4789.80亿元。这笔巨大的财政投入国家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那么,可供选择的出路是加大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和结构调整力度,缓解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影响,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有效增长。

我们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以2004年为起点,以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确定的各年度在校生规模为依据,我们预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应快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个别时区段可能会更高,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比重会逐步较大幅度增加。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规划,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是2799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从12.5q0提高到19w0,净增6.5个百分点,到2010年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532万人,比2004年增长2.13倍多。到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ry0,即在校生数是4461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41%,即达到1829万人,比2004年增长7.32倍(如表1所示)。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甚至占全国高等教育比重达到50%左右。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增长是绝对的,但增长的幅度将随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变动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强调的是增长趋势和增长的区间幅度,而不是在某一年份一定达到某一点上。当然,这取决于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或可支付高等教育能力的大幅提高,民办高等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对此抱有乐观的态度,充满着希望和信心。

(四)国家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将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成果显著,经验丰富。概括起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坚持新体制新机制,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下一步将围绕影响发展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改革攻关,利用政策手段(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教育资源平等使用政策等)和法律手段(包括补充立法方面的不足等),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进一步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设更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建立和到位,必将促使民办高等教育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二、数t型增长方式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高峰期,即1984一1986年、1992一1994年、2001一2004年。三个时期批准成立的民办高校占总量的90%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民办高等学校是在这三个时期建立起来的。2004年全国普通民办高校比2001年翻了一番还多,其增长速度、在校生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令人振奋。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近三年发展速度过快,各民办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追求扩大规模和增长速度上,民办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靠数量增长推动的。单一数量型增长缓解了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矛盾,有效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许多民办高校十分重视硬件建设,舍得在用地、校舍以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与此相比较,在软件建设方面往往重视不够,真正花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的钱是十分有限的,教育教学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重不断降低。有的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实验实训设备等方面建设是相当薄弱的。师生比达不到基本要求,有的高达30:1以上,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有的民办高校达到几万人,为满足教学需要,大批量招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上讲台授课,他们因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很难令学生满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儿年来,民办高等教育数量增长迅速,但在质量提高方面,总体看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是令人担忧的。特别近三年的大扩招,民办高校你追我赶上规模,许多院校都有数量增长的偏好及浮躁心理,甚至根本不具备扩大办学规模条件,也硬要撑着办下去,盲目追求“大、多、全”,即学校越大越好、招生数量越多越好、学科专业越全越好。有的民办高校甚至提出几年达到几万人的规模目标。民办高校追求单一数量型增长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这潜伏着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民办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名师工程建设等方面,能进入省和“国家队”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基本上是空白,既使个别办好的民办高校与公立优秀高校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单纯追求数量规模,认为生源是经济利益之源,也是生存发展之源。当然,在具备扩大办学规模条件的情况下,适度扩大招生数量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内部条件没达到而保证不了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这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使民办高校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也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的主要障碍,甚至个别民办高校破产、被兼并。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从体制、政策、法规以及高校自身运作方面寻找原因。多年来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各种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有关政策文件中,反复强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注重内涵式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讲话文件中,并未真正落在实处。因此,民办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以及经济手段,实现从单一数量扩张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民办高教内涵增长方式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洒必须是全面的民办高等教育既要有数量规模的增长,更要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既要有校园、建筑以及各种有形资产的增长,更要有课程、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品牌特色、社会声誉的无形资产的增长和提高;既要有入学报到率的增长,更要有就业率的提高;既要有经济效益的增长,更要有社会效益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是抓好软件建设,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此,要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真正使师资队伍质量、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品牌特色、社会声誉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洒必须是协调的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发达的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达到50%以上,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个别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5%,个别不发达地区至今没有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应当逐步缩小。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是国家要制订和修订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本

进入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高等教育市场化应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社会资本进入落后地区民办高等教育还有障碍,从制度法规政策层面看,对社会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仍有较严格的限制,如在产权归属和合理回报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社会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通道。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社会资本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和投入的政策、法规、制度,把发达地区的各种社会资本和优质教育资源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优势互补中求得共同发展。

二是制定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定点帮扶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政策,实行对口支援帮扶,让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尽快发展起来,让更多的不发达地区适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从而为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各类中高级人才。民办高等教育应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这是一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宝地,很值得开发。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民办高等教育

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包括地区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流向不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的民办高等教育在向不发达地区投入高等教育资源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实施民办高等教育重点资助政策,即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品牌特色等指标,经过评估排序,办学确实好的、社会评价高的,政府应给予一定财政资助。只有建立起国家、地方的民办教育资助政策,才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办教育,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从而使不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有一个较快发展,为实现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洒是可持续的

要实施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达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合理匹配的目标,使各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佳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当前,我国确实有极少数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教学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开始崭露头角,但绝大多数仍处在中下水平,即使达到优秀的,与公办一流大学还存在很大差距,民办高等教育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高等教育内涵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内涵型”发展

201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2015年初的全国两会中,总理在政治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比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强,因此其实际工作能力更强,因此这几年一直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失业与加快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经济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全球智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自金融危机以来,出口的大幅降低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低附加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经济战略。因此,开展技术创新,进行产业升级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广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毫无疑问,高等职业教育在21世纪的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展无以比拟的作用。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被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受过专门职业培训的还不到20%,在这些受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中,大部分是初级工,即简单技术性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58%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可见,中国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创新型人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国产业升级急需人才结构调整,为提高“中国智造”竞争力提供人才。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陈昌智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仍然是整个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提高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将我国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人才结构调整促使我国产业升级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数量上“半壁河山”的职业教育在质量上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2010年被誉为“民生工程”的职业教育已经取得非常喜人的成绩,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一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在校生2933.8万人①,已经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可见在数量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自2011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的“用工荒”同时并存,其原因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程需要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类工人,而是懂经济、会管理、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并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综合类人才。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这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已经获得了蓬勃发展,但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1)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之后不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些政策和文件都体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明确方向,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社会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外部动力

从企业的需求看,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企业用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虽然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全面深厚,但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太弱,相比之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具有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因为实践性强所以能够对工作很快上手,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求,因此,非常受到学校的欢迎,就业率比普通高校要高。

二、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以前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再加上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方面依然存在结构性偏差,出现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和企业找不到专业人才并存的局面。另外就业学生中在工作中只具备简单的操作能力,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它和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即技能型人才,但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综合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优点。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的,在办学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没有突破性的改变,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创性”先天不足,没有办法体现出其高等性,也没有办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最紧密的教学形式,目前大多存在信息不畅、教学内容滞后、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定位不准确、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等问题,这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关系直接。专当前我国高职课程大部分是照搬中职课程模式,缺乏自身特色。某些高职院校都是果篮式教育,什么学科专业都有,什么都不突出。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上,没有做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开设专业仍然以传统专业为主,各学校的专业设置都出现雷同的局面,体现不出学校专业的独特性,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毕业生大面积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却苦于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形成结构性失业趋势。

(三)专业设置不符合学生兴趣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是父母考虑其就业形势和火热程度帮助学生参报的,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兴趣,再加上学生不知道自己专业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学校里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很差,因此某些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毕业证之外对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很少,加大就业难度。由此可见,学生的兴趣缺乏是很多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知识的主要原因。

三、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育体制的变革符合这一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有成绩和收获,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劳动者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新趋势,必须在此基础上寻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一)明确其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院校的技术性人才,它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适应性、综合性强的高技能人才。据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要不在专业设置和教育方法上和普通高校雷同,要不就沦为中等职业院校,以技术类工人为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深度,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

(二)大力推行订单培养的发展模式

我国教育部大力倡导的“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实际上是该理念的体现,其主要特点是学校与企业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目的是培训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工人。作为亚洲经济强国的日本一直在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日本的每一次重大科技水平的提升如果没有政府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包括文化基础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订单培养的最大优势在于积极面对社会、专业技能、前沿知识更新等相关问题,不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要企业的生产出现新变化,学生就能够及时更新在校所学的工艺和技术,使其跟得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西安外事学院校长黄藤就明确表示,西安外事学院就业率之所以有较高的就业率就是取决于他们的“产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②。

(三)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院教学质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术性等特点,对其教师提出比普通高校教师更高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但根据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全国的1288所高职院校的29.6万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有8.3万人,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8%,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所要求的50%。由于大部分非双师型教师缺乏对所教专业第一线的了解,因此没有意识追踪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资讯,在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上无法跟上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要实现我国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方式对现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聘请大量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行业能手到学到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实践教学的水平。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http://.cn/).

②2011年全国两会系列访谈:http:///20110311/n262739076.shtml].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2010(7).

[2]朱红春,闫智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48-51,67.

高等教育内涵篇6

于雷,1951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现任沈阳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他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多次参加教育部文件、规划的编制和起草工作,并主持编写教育部的《中国高职改革发展报告》(每年一册)。他公开2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15部以上,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之一;并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团中央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政协沈阳市东陵区最佳委员。目前他还受聘担任福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是努力建设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国家示范(骨干)建设学校,在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到107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但是由于适龄人口的减少,生源出现了萎缩的趋势,这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战略,更好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所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内涵式发展的内涵

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数量增长、外部的扩张、投资扩大等;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强调内在因素为动力的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实现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积淀性。内涵式发展是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办学实践中的不断传承与积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今后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与传承,即所谓的“历史积淀”。

(二)稳定性。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完善从而形成了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换、措施的更改而改变,也不因其他原因而消失,即所谓的“相对稳定”。

(三)内在性。内涵式发展更多的是内在要求,按规律办,其发展道路主要是通过内部改革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中引起质变,即所谓的“本质属性”。

(四)系统性。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即所谓“系统发展”。

(五)时代性。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特征并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即所谓的“与时俱进”。

二、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关系到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怎么办好这样学校的根本大计。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引领”的办学职能。在当前,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应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一)办学理念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是核心要素,它决定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并对教育与被教育者的目标追求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可以造就出办学成绩显著、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的特色高职院校,例如深圳职业学院的“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四川标榜职业学院的“服务人的外表形式美、生命活力美和居家环境美”;湖南工艺职业学院的“致用致美”;南京工业职业学院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等均是先进办学理念的典范。

(二)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龙头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内涵式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地位的重要标志,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接产业。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为结合本地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对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2.形成专业群。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产业性、相关性和有效性的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专业群中专业数以4~6个为宜,专业群中至少要有1个或2个主干专业。要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孤岛型专业少。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则专业结构不优化。

3.办出特色。专业建设要办出特色。特色专业是指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明显特色,并获得社会公认,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内涵式发展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具有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国家示范校建设中,历来重视重点专业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宁波职院的“物流”专业、无锡职院的“数控”专业、邢台职院的“汽车”专业、辽宁交通职院的“道桥”专业、上海医专的“护理”专业、天津职大的“眼视光”专业等一大批重点建设专业,办出了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三)人才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校企合作育人为突破口。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要在这一要求下,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积极探索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养成融合发展、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支持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学分、学时),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注重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要创新素质教育载体与活动,搭建各种形式素质教育平台,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基地、活动、课程等载体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成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教师队伍是教育第一资源,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优化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中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相对短缺。为此,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如有些学校利用地域优势采取“学术度假”形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校工作(每年工作1~2个月);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

3.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务之急的任务。高职院校可通过挂职锻炼,在企业设立“教师访问工作站”等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建立“国培、省培、校培”三级培训机制,有条件的学校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境外进行进修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与机制。高职院校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岗”,建立兼职教师津贴制度,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参加人才培养和承担技术研发项目,建立兼职教师评聘教师系列职称和参与教学成果评奖等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文化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因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本质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的标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具有时代的特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职院校为载体、通过师生的传承与创造积淀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

高职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从传统中凝练特色文化,挖掘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底蕴,找准学校的精神与文化定位。二是在时代中创新特色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积极吸收现代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立足创新,凝练个性特点的文化。三是积极融合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要积极与区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四是积极引进优秀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引进行业(企业)文化,营造培养职业人才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五是在文化传承中培育特色文化。高职院校应成为区域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心,特别是三线城市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在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培育学校的特色文化。

三、内涵式发展的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在继承传统与优势中提升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与优势进行吸纳和升华的过程。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淀了一定的传统和优势。在弘扬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升华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化广大师生对学校发展的高度认同,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从而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二)在坚持改革创新中谋求内涵式发展

应及时、准确把握时展的潮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才能使一所学校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捣墙行动”,以改变校园形态,改革教学理念,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并建立了30多个校企合作的研发机构,为温州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三)在服务社会中推进内涵式发展

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特色专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二是高职院校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三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四是高职院校教师为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所做出的贡献。因此,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优势,推进内涵式发展。

(四)在产学研结合中培育内涵式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产学研结合是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大职能的基本途径与机制。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要建立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在产学研结合中形成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五)在科学管理中促进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以科学管理作为保障,以管理创新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沿袭着传统学科教育的管理模式,而且行政化趋势增强,不适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因此,要尊重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创新管理制度,在科学管理中促进内涵式发展。一要变金字塔式的科层管理为扁平式的项目管理,以适应校企合作育人;二要加强过程管理,崇尚细节决定成败,提高管理绩效;三要注重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状态数据平台,由数据变为信息,以信息进行决策,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四要在校企合作中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与经验,促进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让创新管理体制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中国教育报,2012-11-24

[2]林蕙青.增强使命意识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中国教育报,2012-12-4

[3]梁瑞雄,彭先兵.机制建设――东莞民办内涵式发展的抓手[J].南方论刊,2011(10)

[4]陈昌贵.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56~58

[5]夏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6~268

高等教育内涵篇7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虽阻碍重重,但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其根本原因是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认识不够,没有切实的理论、政策来指引市场化的进行、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等问题造成的。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加速进行,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 

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重整高等教育》报告,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竟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就笔者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合理整合和利用社会有限教育资源的一种市场运作方式,一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的市场运作方式。 

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具有以下几层内涵: 

1、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这就要从根本上破除高等院校的国家垄断,打开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开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种渠道,以便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发展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在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鼓励多方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投资模式。 

2、高等教育市场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供求机制。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能够调整高等教育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向平衡化发展。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才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特定层次和种类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及价格高低反应出来,并形成个人和企业对特定种类教育的需求,引导高等教育供给部门按需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进行人才的培养。 

3、高等教育市场化应注重投入——产出效益。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教育是稀缺资源,通过教育市场化运作,使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教育投入在市场中实现合理的回报,才能形成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依靠外界投入,非生产性的尴尬局面。 

4、确立高校在教育机制及市场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各高校是办学的主体,应能够自主决定自身资源配置,即决定招生的数量,决定专业的设置等。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扩大了,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使其在享有完整而独立的教育教学权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且积极利用自身在知识、科技方面的优势从多个方面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二、教育市场化指标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教育是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教育又具有公益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引进市场机制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价教育市场化的主要指标包括:自负盈亏原则,教育市场的兴起,国家提供角色的减少,采纳市场管理原则,市场主导课程,院校创收,内部竞争,强调效益等的实现情况。 

三、教育市场化的实现方式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市场化大致有如下四方面的路径: 

首先,鼓励民间多元投资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和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性要求打破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让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而是将部分办学权下放,其目的在于扩大供给,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在不同办学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机会,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 

其次,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个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未来较高的收入、更大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更高的升迁机会和社会地位等;社会收益则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力的增强、民主政治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等等。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受益各方,即受教育者个人和代表社会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即实行“成本分担”。 

再次,教育产业的经营。既然教育是一个产业,那就应当对之进行经营。经营得当,教育单位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得到的“利润”,一般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除此之外,还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投资回报给予投资者,以吸引新的投资。教育的有效经营还能鼓励各教育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重新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使一定投入有更多产出。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将对传统的教育运行模式产生冲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使学校充满自主办学的活力,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前进的动力,才会适应市场的需要,为市场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路娜,夏永红.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机制及政策取舍[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2] 陈光亮.教育市场化探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3] 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 

[4] 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景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5] 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高等教育内涵篇8

论文摘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依据相关理论和国际职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相互之间沟通衔接顺畅,教育质量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功能优化的态势和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均衡性等特征。

论文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依据;内涵;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已引起各地广泛重视,尤其是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区积极探索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毫无疑问,准确把握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是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协调”与“协调发展”的本义

要界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首先要明确协调本身的涵义。“协调”和“协调发展”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概念,经济学、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领域都在研究它,但目前人们对其内涵并没有达成共识性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协调被解释为“配合得适当”,“使配合得适当”。经济学中,“协调”既可以视为在各种经济力共同作用下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也可以视为经济系统在各种经济力的共同作用下趋向均衡的过程。管理学中,协调主要指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强调的是对各种管理要素的综合考虑。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协调既指各种要素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过程,又指这些要素配合恰当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

“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协调”是对“发展”的限定和约束,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限制和要求,强调发展不是事物某一要素的发展,而是事物所有构成要素相互协作、配合得当、协同一致,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内涵的理论依据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既要考虑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属性,又要关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互作用的特点。因而,准确把握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必须探究系统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理论以及教育公平理论的有关阐述。

(一)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协调的对象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或系统要素,孤立的事物或系统要素不发生关系,不存在协调,系统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是协调的基础。

系统的协调涉及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方面,以及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理论强调“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强调从全局和整体上认识协调和协调发展,从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和系统与外部的关系角度把握协调与协调发展。

作为学校教育框架下的我国职业教育,可以看作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作为这一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中有着特定的功能,是职业教育系统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系统理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要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构成要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去把握。

(二)终身教育理论

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指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赖于其他部分,而且只有在与其他部分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如果失去一个部分,那么这个有机结构的其他部分就会失去平衡,而且没有哪一个部分能代行其分担的具体职能。为促进个人的发展,应使互相连接的教育机构和从整体来看互相依赖的教育过程的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具有连续性、统一性和明确性。“必须清除隔绝各类各级教育活动的种种障碍,让位于充满生气的、有目的的相互交流”。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论要求社会建立各种教育机构,向人们提供各种教育场所和机会,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实现有效沟通与衔接,形成有机联系。对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们各自具体的职能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但各级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应实现有效的沟通与衔接,形成有机联系,保障社会成员各种学习需求得以实现,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够不断进行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理论

劳动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能够转换为社会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供求关系有三种类型:(1)供大于求。这种类型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劳动力供过于求,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2)供不应求。这种类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在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下,人口、劳动力资源相对或者绝对减少,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此外,供不应求除了有总量问题之外,还有结构性问题,即有可能出现特定部分劳动力需求难于满足的现象(特别是高质量、专业性人员短缺)。(3)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包括质量、职业类别、地区分布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均衡。其标志是: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也能取得最高水平。

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状况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重要指标,是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资本劳动要素的比值,直接影响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当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相匹配时,人力资本的效应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技能供求均衡的角度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结构和质量水平应适应技能需求的多层次化、多样化和弹性化的需要。

(四)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世界银行在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提出了“不平等陷阱”和“不平等机会代际传递”的概念,指出具有较强经济政治背景家庭的孩子往往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进而获得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多经济收益;而家庭经济政治背景较弱的孩子,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而承袭父辈的弱势地位,这就是教育不公平造成的贫困的代际传递。按照美国研究的最新数据,收入为全国平均收入一半的家庭,欲达到全国平均收入水平,要用5代人的时间。可见,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的作用不仅是现实的,更是长远的。

目前我国已呈现出学历社会的基本特征,高学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收益,以及获得社会阶层中更有利的位置。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有较低技术含量的职业,成为蓝领,按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的划分,“蓝领”劳动者在整个社会地位等级中基本上处于中下层。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成员的阶层提升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起到阶层固化的作用。因而,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在制度的安排上,教育应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具备了为不同家庭、种族、性别、地域背景的年轻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条件。因此,为中职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拓展中职毕业生向上流动的渠道,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意。

三、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内涵的现实依据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各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制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这都为我们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变革实践

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单一的就业导向,提高从业者的技能结构和水平。

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另一类是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后一类职业学校具体又有三种类型:一是专科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毕业生直升专科大学;二是职业或技术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或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者,毕业后升入综合大学(有专业限制);三是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毕业生直升综合大学。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衔接的“立交桥”比以前更为畅通。据统计,世纪之初,德国综合大学新生中来自职业类高中的毕业生占到18%左右。德国新型的专科大学,70%以上的学生来自职业类高中。此外,新兴的职业学院,其实就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里的延伸,职业或专科完全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开设有相关专业的职业学院。1995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宣布,职业学院毕业证书为德国高校毕业证书并与应用科技大学证书等值,这意味着职业学院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

澳大利亚建立国家资格框架(aQF)使得taFe学院的课程、文凭和学分在全国范围得到认可,为taFe学院与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提供了权威性的保障条件。国家资格框架把职业技术教育分为一到四级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学生可以从第一级职业证书教育一直到获取高级毕业文凭为止,也可以分段完成taFe的六级教育。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级证书教育相互沟通。在职业教育体系外部,taFe职业文凭和高级职业文凭的教育与大学本科基础课阶段并行,完成taFe各阶段学习的学生,其学历可折算学分,到大学继续完成本科教育。

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我国台湾地区政府改革教育体制,“技术职业教育”与“专业学术教育”两大系统双轨并行。职业教育实施中高职专业相通的办学模式,技职学院课程设计对准职业高中或专科,且招生对象以职业学校或专科毕业生为主,中职学生可往上升学至专科、大学甚至就读硕士、博士。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升学率1996年为17.7%,1998年为24.76%,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主。此后,随着台湾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传统产业大举外移,社会对基层技术劳动力需求减少,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成为主流。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启示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简称iSCeD)是一份供各国国内和国际上收集、汇编和提出可比较的教育指标与统计数据的文件。该文件对于区分各种形式教育的类别、层次、课程,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教育委员会通过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依据教育课程内容复杂程度和专门化程度,将教育体系从低到高分为9个等级序列。与1997年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高等教育笼统归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和高等教育第二阶段相比,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等级做了进一步明确的划分,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5、6、7、8四个等级,即短期高等、学士或等同、硕士或等同和博士或等同。

完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3级(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可直接选择国际教育标准分类5、6或7级课程学习。iSCeD5级为短期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等级,主要是基于实用和特定职业,为学习者提供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培训学生进入劳务市场,为就业做准备。

iSCeD6级和7级课程,分别是给参加者提供中等、高等程度的学术/或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使其获得第一学位(或等同资格证书)、第二学位(或等同资格证书)。iSCeD8级(iSCeD8)课程,即“博士或等同”,主要是为获得高级研究资格而设置的,本级课程主要致力于高级学习和原创性研究。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都有博士课程。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iSCeD5级,课程分为两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iSCeD6级、iSCeD7级、iSCeD8级,即本科教育以上教育层次,分学术和专业两个类别,而不再是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类别。但是,完成iSCeD5级教育后,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以通过学分转换或其他方式进入iSCeD6级(学士或等同)或iSCeD7级(硕士或等同)继续学习。这说明,短期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进入高一等级专业教育或学术教育类型继续学习,已经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既体现了大职业教育tVet的理念,又彰显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总之,随着产业技术的升级,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纷纷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等级,促进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完善及其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终身发展的机会。

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相互之间沟通衔接顺畅,教育质量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功能优化的态势和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工明确,功能定位清晰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是职业教育内部根据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应具有的学历及能力程度而区分的不同教育水平。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培养技能型操作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职业教育中的较高层次,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无论是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方面,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一个层次。在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中,中等职业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引领作用。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相互协调

这主要是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技术构成和就业结构相协调。一般来说,经济技术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到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影响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而产业的构成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以农民为主;在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制造业工人为主;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服务人员为主。就业结构的不同必然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产生影响。另外,不同的地区由于重点产业不同,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也存在差异,直接影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职业教育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地区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同一类型的教育,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是指二者在专业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够有效融通;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体现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目前我国需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探索建立“专业学士”学位制度,与专业硕士学位贯通,[9]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搭建学生终身发展的“立交桥”,让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连续学程或非连续学程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

(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相互促进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相互促进是指高等职业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中等职业学校能够根据技能养成的规律,为准备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基础。一般来说,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生均经费、实习实训条件、教师的数量和结构、教学过程等。目前,要进一步改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对话沟通机制,使之能够分享各自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全面提中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五、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均衡性等特征。

(一)区域性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有状况和水平,从而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合理的规模、结构、质量以及衔接沟通模式。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各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城镇化进程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区域性特征,不能“一刀切”,不能实施同一发展模式。

如在规划中高职的发展规模方面,应根据地方产业技术构成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中职和高职的招生计划。在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方式上,应根据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可以实施连续学程,也可以实施“非连续学程”。从知识工人的楷模李斌等新一代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身处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直接从事产品制造或其他基层实务,并解决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种种现实问题,而在其手脑并用处理技术问题的操作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积累经验技术往往成为其掌握理论技术的重要基础,但经验的积累恰恰是学校教育中无法完成的,只有采取工学交替的非连续学程才能实现。

(二)综合性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单单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要素的协调,也包括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等等。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为主体,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必须加快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做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更好地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学分累积工作,为构建普职沟通的“立交桥”创造条件。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我们既要善于把握职业教育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又要把握好发展的重点和节奏,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

(三)动态性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是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协调”到“协调”再到新的“不协调”的辩证发展过程。“协调”是相对“不协调”而言的,根据协调的程度可以分为不协调、基本协调、协调等不同的层次。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质与量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构或比例关系是最优的、恰当的、合理的,但随着条件的变化,这种结构或比例关系有可能成为次优的,甚至是非优的、不合理的。因此,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是动态的过程,在某一时期,当中高等职业教育达到协调发展状态后,仍需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向,定期评估经济发展趋势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及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诸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

高等教育内涵篇9

>>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浅议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医类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基于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坚持办学特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使命意识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音乐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1?id=4760.

[3]纪宣,一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河北教育发展——河北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6,(9B):5-10.

[4]于清华,庄则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7,(4):24-25.

[5]侯建国.关于加强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7-91.

[6]周治华,何长法,韩宗礼,韩青林.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138.

高等教育内涵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职与技并重

作者简介:黄成夫(1964-)男,广西贵港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18-03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原则应是“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技能,长于实践”,以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不能老想着走“专升本”之路,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层性。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及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有职业而无技术的职业者正在逐渐被淘汰,或者无法进入人才市场求职,通俗地讲,有一技之长的职业者将会取替乏技的劳动者,他们很受社会的欢迎。要提升办学的层次,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关键是要有职业与技术并重的理念。

二、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内涵诠释

职业最原始的解释为“分内应做之事”,时至今日,职业对个人而言,一般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职能的工作。职业从字义上理解,是为谋生而从事的社会工作。从这个角度上看,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取从事某种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对社会来说,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对个人而言则是谋取职业的手段。职业教育的相对概念是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是人无论从事何种活动都需要的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技能和技巧。技术教育是受教育者为提高技术水平而进行的教育。技术的相对概念是科学。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发现提供物化的可能,科学的目的是创造知识、整理知识与修改知识。技术问答做什么和怎么做,发明提供物化的现实,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正因为技术的这一特征,技术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技术一词来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开始列入了“技术”条目。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句话表达了三个基本思想:首先技术是“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其次说明了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完成手段是“社会协作”、“各种工具”(硬件)和“规则”(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等;最后落脚点和科学一样都是“知识体系”。到19世纪,技术逐渐以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爱迪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试验室,使科学和技术结合为一体。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活动”。现代一般词典上解释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凭借的方法或能力”。技术已经是人类生产的四个环境因素之一(其余为宇宙、自然和社会环境)。几千年来,科学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演绎和进步,并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从事技术的专业人员从发明家或科学家中分离出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英国将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三个层面的教育划分方法为:technologist(工艺师)、technician(技术员)、Craftsman(工匠)、operative(操作工)。

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要解决生产现场问题。因此,必须摆脱封闭的教育模式。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需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地方企业密切联系与合作,实现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模式,由于技术教育具有社区性、地域性、行业性,在办学模式、授课方式、招生对象等方面就要克服目前的单一性,实行脱产、半脱产、业余短训,白天、晚上、周末、假日全天候授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11月19日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文件中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是保持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要从学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证书导向,实行资格框架,让行业在职业与技术教育中发挥作用。行业主导的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有些艰苦或经济发展中受到冷遇的行业和职业,必须靠政府来支持和引导,否则这类专业就会萎缩,从而又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政府对学校的行政拨款,可以改为直接对学生资助,支持报考受到社会冷遇而经济发展急需专业的学生。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核心问题诠释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至今尚无较为统一和明确的认识。早在1917年黄炎培先生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之时,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第―,谋个性之发展;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后来黄炎培先生又进一步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把它确定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国教育大辞典》中的表述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tertiary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属于第二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一书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层次,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级技术工人,学制2―3年;少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教育形式为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两种……”。对于这一概念内涵的解释,王明达、陈勃生、石伟平等也曾作过不同的探讨。综合他们的观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内涵大体可以作如下定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它属于教育的范畴;其二;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三,它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职业性。它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技术教育。②实践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其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其四,它与普通教育是相互沟通的。它与初级、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组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高职是技术教育是因为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离不开四种类型的人才: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以及参谋的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一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

四、高职内涵发展的职业与技术并重的实施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它强调的是职业要以技术为基础,技术要通过职业来体现。要实现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施:

(一)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实践课来培养。实践课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能搞一刀切,应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分析,找出其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用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来实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注重适当的超前性,使高职始终走在生产和建设的前头,对实际工作发挥超前的指导作用。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效、实用,各高职院校和各培训中心要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学习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课程。学校可采取“教学工厂”高职教学思想。“教学工厂”这一教学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工厂企业去实习,工厂企业对每个学生作出考核评估。教学模式可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一年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安排技能操作课或实习。课程设置,基础课占55%,实践技能课占45%,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及实习实训的比例有所不同。

(二)教材编写要突出能力培养。教材可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与评析、活动天地、思考与训练实现学生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材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择业谋业与立业创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要体现“高”字和“职”字,所谓“高”字,就是使之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技术教育,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所谓“职”字,就是使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建设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种种原因,知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这三者关系的脱节深刻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必由之路是积极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结构而言,应具有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能力结构”成分。二是就教师个体而言,应具备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师一体化”结构(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双师一体化”教师、外聘教师和实训教师三支队伍组成。“双师一体化”教师是学校的专任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成分;外聘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固定外聘(纳入专任教师范畴)、流动外聘(来校兼课教师)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三种类型;实训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发展中,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培养造就出一支只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能力是素质和知识的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最大特色是:教育紧紧围绕着学生获得某种职业必需的能力而开展。高职院校应以职业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特色。在教育模式上,应建立“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教学模式,并应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课时比例。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模拟实训、真题真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职业资格证考试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分别用课程教学大纲与行业企业规范标准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基础理论教学由具有“双师”结构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主要由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学校教师考评与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与技术的并重是高等教育要培养有技术的职业者。高职教学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职业。这种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另一种倾向是重职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这种倾向十分强调与重视实训环节,而理论教学则比较浅显,把一些有助于学生增强日后创新能力的一些课程砍掉,这样使学生虽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但无后劲。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关于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iJ].职教通讯,2003(3).

[2]教育部.中国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8).

[4]李忠华.关于造就一流高职院校的思考iJ].教育与职业,2004(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