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十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01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2)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思想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44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45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可以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结合着说。

46题: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过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稳定和完善党的各项基本政策,拥护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质是取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方向,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2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2―0;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4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作者简介〕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由于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等重要思想,并且引导着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故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动力观”。1991年,江泽民同志讲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1994年,江泽民同志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对“科学技术动力观”作出有系统的论述,是本文的主旨。

一、“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后来的社会与先前的社会相比,其主要的差异之一,就发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不同水平上。例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历时千年而变化不大,其生产和消费都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准静态的平衡,就因为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不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讲的这么多“第一次”所指出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二、“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在古代,科技力量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讲道:“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1996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一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搞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

三、“科学技术动力观”完整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多重职能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是科学技术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无敌的英雄时代,也是人类陷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结合,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转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一文中,江泽民同志写道:“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末,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他不仅全面地把握了科学技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多重职能,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一切,标志着“科学技术动力观”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依据“科学技术动力观”,科学技术的基本职能和价值目标就不只是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而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人类文明日臻昌盛;只有把科技搞上去,才能不断地保证人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更多的人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四、“科学技术动力观”要求树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

“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个论断,是邓小平1977年就作出的。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道:“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提倡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

科学是观念地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是通过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一般说来,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变革“物”,实现物质变换;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逐步深化且日益成熟的象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主要不表现为知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而表现为各门科学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原来的一门分为两门或多门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又重合在一起。例如社会生物学、生态经济学、人口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等,都是由一门或数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而成。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01年8月7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既为人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间,他作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以及“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五、“科学技术动力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走向,揭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过去,生产力一般是指物质(实物)生产力,至于科技和知识生产力,则是直到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后,才逐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明确起来的。江泽民同志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概括、总结、提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科学技术动力观”,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科技和知识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物质(实物)生产力,并且最终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速度乃至方向。其实,一切社会创造物都不过是人类智力(或智能)水平即科学知识水平的外化物化。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历史,那么我们也就必须承认人的科学化知识化水平是最终决定和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水平、速度乃至方向的。当今时代是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所有实践活动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定位和确认,确认科学实践的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动力观”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个飞跃,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基本的实践路线。

六、“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既是“科学技术动力观”历史的传承和逻辑的延伸,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6月,胡锦涛同志作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的重要论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他告诫人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末,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今天所面临的科技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这就奠定了避免科技异化的政治基础,推进着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

2.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纲推进科学发展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令。胡锦涛同志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5〕�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及其重要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闭幕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3月20日分别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笔者认为:以《科技规划纲要》和《科学素质纲要》为标志,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

应该看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刻地讲道:“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这就是说,我国的科技进步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恩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是基于“科学技术动力观”的两个重大的科学抉择。

第一,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是应对知识化的全球竞争新挑战的科学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有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为了尽快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数万亿元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对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满足自身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承受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中国能否成功地回应当代科技革命的冲击,成功地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不但对中华民族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景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很显然,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垄断,那就谈不到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直至最终胜利。如何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也是当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着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契合。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对自然、社会等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对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及其社会功能的哲学概括,是指导我们制定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现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科技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但他们主张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去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曾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阐释了生产力的内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拥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改造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而形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的力量。邓小平的科技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通过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的认识更进一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科技的功能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等一系列论著中,进一步做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而科技是生产力,所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是科学技术。“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将“科教兴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三、科技人才的作用和培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了科技人员在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列宁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在1894年指出:“历史的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于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在1977年,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提出,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至今,中国科技研究及其应用,产生丰硕成果,与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2006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科学建制、科学方法、知识体系的思想升华,也可以说是渗透在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方法、科学活动及科学内容(知识体系)中的思想财富。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科技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努力学习和阅读前沿科技方面的书籍,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自觉树立科技意识,崇尚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

四、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科技创新是近年来我党在历次代表大会中提出的重要内容。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了三维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经济”定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社会”定位;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政治”定位。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三维定位,勾勒了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4

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县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科技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我县科技事业的辉煌业绩,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县先后荣获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刚刚获得喜讯,今年我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县委对全县各级科协组织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的崇义,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崇义县情和全面判断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争当全省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发展目标。实现新的战略目标任务,既要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也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全县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科协工作和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创新型崇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奋力开拓,争取更多更大的作为。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做好科协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尽管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是,我县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科技力量与经济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还不够明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县各级科协组织要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是要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贯彻实施科技兴县、科技强县和创新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致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索科技与经济对接,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崇义的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资本优势。二是要以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致力推进我县钨业、竹木、绿色食品深加工和现代农业开发,扎实开展科技强企、科技兴农和科技引智、科技引资工作,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技应用和开发,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推动我县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三是要以科技创新加快统筹协调发展。要围绕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在提高我县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绿色产业品位,开发绿色生态项目,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等方面,潜心钻研,大胆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

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科教优先,必须发挥广大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建设创新型新崇义为目标,积极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和拼搏奉献的楷模。一要争做创新精神的践行者。必须以全面创新为灵魂,积极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在发展实践中敢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力促在全县上下形成“开明开放、创业创新、敢为人先、勇争先进”新时期崇义精神。二要争做科技创新的创造者。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紧紧抓住我县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重要课题,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生产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中,力争在重要领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努力创造出更多具有崇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三要争做创业创新的实践者。积极争当全民创业的排头兵,主动走向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到企业去锻炼,到农村去发展,到市场去创业,着力把知识优势转变成创业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化。四要争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推动者。始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的科学素质。

三、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凝心聚力作用

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全县各级科协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诉求,进一步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委和政府的周围。要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先导作用,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咨询与服务、重大科技攻关与突破,广泛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真正把各级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代表。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要强化服务意识,依法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积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加强科协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科技革命;关系;启示

[作者简介]张瑞苓,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岛266000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058—03

一、三次科技革命均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之后进行的。此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通过殖民扩张,市场变得广阔,而商品生产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对商品的追求速度,即供不应求。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进而催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当然,这里的市场经济阶段还属于古典市场经济阶段。这次的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小,主要是在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以机器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并逐渐形成了近代工厂制度。此外,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并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更没有形成人才培养机制。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世界殖民地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之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已经不能再采取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生产规模这样的传统方式了。为此,迫切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赢得竞争,于是就催生了采取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方式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时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形成了近代科学理论。尽管如此,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仍处在古典市场经济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远离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厚积薄发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佼佼者,为维持其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霸主地位,抢占战后市场先机,它紧紧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元气大伤,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减,再加上国民对于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使得这些国家不再冲动,而是将全国之精力集中于发展本国经济,恢复本国国力;而面对强大起来的美国,要想再次在竞争中分一杯羹,只是通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那样的形式似乎已经行不通了,为改变自身的劣势地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更加高端、更加高速的发展形式。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原因

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都发生在古典市场经济阶段。这一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单纯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属于自由竞争阶段。可以说,古典市场经济阶段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个人利益,即赢取最大的利润,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必然会进行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当然,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生产设备上的改革创新,还包括经营模式与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所以说,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主要是由市场竞争规律来推动发生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有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还有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与古典市场经济最大的区别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政府的干预。这使得市场经济相对来说变得更加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不仅有竞争的推动作用,还有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如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做法。美国建立了经费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制度;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法律保障体系,比如《专利法》《技术创新法》《知识产权法》等等。而德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反垄断措施,为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将个人利益的取得与社会利益的实现相统一,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而科技创新又反过来带动了产业革命的爆发。当然,无论是古典市场经济阶段,还是现代市场经济阶段,都属于市场经济。三次科技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是具有现实的必然性的。

从宏观上来看,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正是由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所推动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同时又是一种开放经济。它的平等性与自主性使得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可能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购买者,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愿望和利益进行交易活动。当购买者根据自我愿望购买商品时,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购买者的青睐,相互之间就产生了天然的竞争关系。而这里的竞争,既有质量上的竞争,还有价格上的竞争。在价格竞争中,为了保证既竞争成功又获取利润,生产者就不得不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所以说,市场经济的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然性。

市场经济具有四大基本功能。其中有两个是这样论述的:一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以竞争为中心的协调结构,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来实现经济过程的均衡。

从微观上说,市场经济国家推动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了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基础方式以外,还通过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以实现成本最小化等新兴方式。所以,无论是政府的鼓励政策,还是企业与科研领域的自愿合作,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利润的最大化。而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默契十足地推动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所以说,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由竞争规律、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共同推动的结果。

三、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建立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的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然而,市场经济在国际上已非常成熟,而处在现代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趋于前列,必须扭转现有局面,转变自身竞争优势。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可见,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三次科技革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只有抓住科技创新的道路,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取真正的成功。因此,中国必须推动本国科技创新,从依靠成本竞争优势转变为依靠科技竞争优势,从贸易立国转变为技术、人才立国,建立创新型国家。

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虽然政府的功能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其次,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自我摸索中发展的,而政府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也是逐渐制定出来的,所以,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而且,这些法律法规即使是制定出来了,其施行也需要长时间的推动。因此,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监管机制,提高制度的现实施行性。

另一方面,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甚至出现了一些垄断产业,从而使得企业不能平等自主地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最终中国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也就相对的没有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外在推动力也就相对弱了。为此,中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战略,在保持现有政府宏观调控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力度,防止垄断的产生,增强市场的竞争活力,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力。

此外,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中,企业与学校之间没有有效地协调起来。一是人才意识薄弱。从政府角度来看,中国一直鼓励人才培养。然而如果只是重培养,而忽视人才利用的有效性,那么,就失去了鼓励人才培养的最初意义。并且,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仍然存在问题,我们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庸才。所以说,对政府来说,加强对人才后期使用的监管力度,提升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强有力的人才意识。从企业角度来看,相对于其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企业在人才意识方面相对薄弱。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企业并不一定愿意接纳,这样一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力量就极大地自我削弱了。二是产学研相脱节。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基础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所以,企业与学校都应该主动打破企业生产与学校科研之间各不相关的传统观念。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如果企业不注重科技创新与进步,终将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被淘汰出局。而学校方面,科研成果出来了,但是不能付诸实践,创造实际效益,亦只是一纸空文,也就失去了科研的意义,失去了培养人才的意义。如果企业和学校相互协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总之,中国只有转变到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够真正的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扬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及意义[J].学习月刊,1998,(3).

[2]张春花.社会主义国家镨失第三次科技革命先机的原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技术科学科学技术

关于技术的定义,百家众说纷纭。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techene(工艺、技术、技能)与logos(词、讲话),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所以最早的“技术“(techene)一词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著名学者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中说,技术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所谓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预考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是搞‘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技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用科学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运用;用专门的语言来讲,技术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用于它来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

在近代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比技术出现得早,牛顿力学开始于十七世纪,而蒸汽机技术则开始于十八世纪。但是在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中吴致远著的《技术的后现在反思》一文中这样说的“技术是科学的本质”,而技术的理解是技术的本质来源于科学。海德格尔对科学和技术的思考是沿着不同的思路进行的,他对科学的思考很详细,而对技术的思考则很深刻,合理的将他的关于科学和技术的思考结合起来,使得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两条思路都得到统一的理解。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家喻户晓,人们普遍相信,科学知识中有能够创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在力量。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双面性,而技术对科学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对于新现象的出现以及新问题的发生都伴随着技术的开发与探索,以便扩展和推进科学研究的范围为科学的研发创造出更加先进的仪器及设备。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共同进步,带动了资本主义工业机器化的进步更加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提出,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阐述。技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支撑着社会活动,按照生产的方式决定技术的存在。就其所表达的社会属性,是按照生产过程的实际经验和社会意识共同组成,而科学技术存在的特征则是以“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所表现的知识形态。

人们习惯“科学”和“技术”连用在一起,形成“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技包含两个含义,是在不同的范畴之内的。科学在理论层面,可以说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支撑,通过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总结出方法,用于实践,研制出崭新的产品。于此同时,技术是科学是实践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介于科学和生产活动中的,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假如没有技术这个中介,科学在生产中就没有意义可谈了。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本质上进一步规定了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而且第一次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决定力量。这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继承,更是发展。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例,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也造就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为我们证明,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投入使用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由自然科技、人文科技和社会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的结晶。

社会环境的改变化带动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及环境的改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所占比例为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若科学技术能转化为生产所需的生产力,将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率,使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所起的作用也超越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支配作用。科学技术对军事和对政治的影响力。科技在军事中处主导地位。和平年代,发展成为科技强国成为各国为实现现代化共同努力的方向。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已成为主导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要因素,而军事强国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中体现身份的象征。邓小平就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二零零九是我们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家都清楚的记得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新型的武器装备,充分的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表现的生产创造能力造就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是不正确的使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却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及诸多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时,常常以“中性”下定义,科学技术以及各种领域所掌握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人类的文明以技术的使用为标志,而科学技术则创造人类文明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应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方式,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及意识形态,更是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类的精神享受在不断的得到满足。如今社会已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其所创造出的价值,将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挥出无限的能量,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凤朝.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规制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大椿.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考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1年.

[3]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4]陶世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人民网.2004年6月1日.

[5]赵绪民,吴明江,李军.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效应.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9月.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7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科技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48-02

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的科技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之成为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科技文化的内涵

“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并开始使用的。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能提供让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的特殊力量。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和机构体制的吸引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软实力、政治软实力和社会软实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为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政策提供价值观基础。

在我国科技文化的研究,最初源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对科学技术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定位,而这都有赖于良性的科技文化作为依托,也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和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民族心理积淀。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属于文化的范畴。科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吕乃基认为,科技文化是指科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文化即科技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潘建红认为,广义的科技文化是指人们运用科技,变革、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以及实际成果。

从其内容来看,科技文化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思想、科技教育与传播、科技体制、科技法规和科技道德及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从其结构层次看,科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次。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构建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对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科技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高级的形式,也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体现,其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水平,促进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传播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科技文化是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但一个国家仅靠几个高科技人才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通过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使国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把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2.2科技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科技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科技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同时也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使社会和谐真正的实现。通过科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这对增强和发挥国家硬实力的作用及其重要。科技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动力。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应该是适合中国国情,满足时代要求,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民族进步的一种文化形态。

2.3科技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智力支撑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显示着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持作用显得更为明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虽不如政治、经济那样显著,但其作用却不容忽视。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它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科技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杠杆和动力。科技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科技文化是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智力支撑。

3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科技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

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力度,是科技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核心,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一方面取决于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整个社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国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建立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基础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适应的,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让广大民众参与科技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养。

3.2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创新文化

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气质。它不但是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态度和社会关系规范,而且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已进入文化价值判断领域,成为当今科技时代一种重要的人类价值观,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在科技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成为科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科技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与前提,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精髓,创新精神的实质是科学精神,科技创新需要弘扬科技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育科学精神,确立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地位,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技文化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使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科技文化的本质体现,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现实基础。

3.3营造科技文化发展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真正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自身的物质文化需求才不断得以满足。传播科技文化主要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功效,广泛利用社会、网络和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力度,让科学文化大众化,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形成良好的科技文化发展氛围,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创建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推动科技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news.省略.

[2][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孙波.科技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J].中国软科学,2009,(10).

[4]吕乃基等.科技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5]潘建红.科技文化:内涵、层次与特质[J].理论月刊,2007,(3).

[6]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第五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综述[R].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5).

[7].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1-9.

[8]宋健.谈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J].中国青年科技,1995:5-6.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8

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污染问题,大规模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问题,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等等,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3]同志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工作的价值目标和善恶标准,是建构社会主义科技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1.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

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类。为全人类服务是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1946年,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宗旨规定,充分利用科学,促进和平和人类幸福,尤其要保证科学应用,要有利于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通过的《科学家》中,对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也作了明确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科学家的影响力,用最有益于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防止对科学的错误利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对它的运用则是必须做出价值评价。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郑重地指出:“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他还指出:“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捍卫国家和安全,维护和平,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4]“科学技术门类众多,服务对象广泛,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摆在首要的地位。”[5]这就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维护人类的利益,为经济建设服务,施善于广大人民。在我国,科技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努力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科技工作只有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主战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服务,才能取得不竭的动力资源,也才能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2.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科学技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尤其需要发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精神,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创新也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时俱进,加紧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大胆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品格。

实现科技创新,必须从世界科技发展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6]他的关于我国科技发展前景的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勇攀科技高峰。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不仅要运用科技手段从自然界中取得各种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有控制地利用自然,使自然界能够进行“再生产”,以维持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的利益,呵护大自然,就是维护人类的生活权力。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今,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痼疾。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92年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同年国务院批准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我国政府响应国际《21世纪议程》的号召,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决策;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1996年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纲要,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发展战略。1995年9月28日,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他把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看做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他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里,同志深刻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伦理意义,论述了以平等的原则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代际伦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在处理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尊重,互不侵害对方的合法权益。平等的原则不仅包括代内平等原则,而且也包括代际间的平等原则。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如果我们目光短浅,仅顾一时一世的利益,无所顾忌地暴殄天物,即便有幸逃脱大自然的惩罚,但最终只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孽债。因此,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科技伦理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我国古代“仁”、“爱”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古代,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墨子讲“兼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引申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这一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在凸现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对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能动的和谐原则,要求我们在利用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通过发展科技对自然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通过科学普及提高认识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同时,增强人的自我控制和理性思考能力;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证明这是实现人—环境—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的思想道德保证。

4.发扬“四种精神”,加强科技职业道德建设

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水平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保证。因此,努力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同志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7]。

爱国主义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是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同志称赞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希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觉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关系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衡量行为主体的政治尺度和道德尺度。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今天,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会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因为我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深深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只有在实现国家独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科学家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促进科技工作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同志指出:“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8]科技工作者应率先垂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虚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我们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始终掌握主动。同志指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因此,我们在科技领域,必须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时展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拼搏奉献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德。探索科学真理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劳动,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在崎岖的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二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所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成为新中国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展现出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貌。在社会主义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科技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坚持为人类造福的宗旨,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团结协作是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在科技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攻关。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科技工作中也要利用这种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去攻克科技难关,在一些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强团结协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摒弃落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陈旧观念,扫除小生产者“平均主义”的思想残余。要树立全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精诚团结;要谦逊礼让,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博采众长。总之,在科技工作中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就是要既注意发挥个人专长,又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5.社会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座谈会上和今年4月27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同志深刻指出,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对于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见《人民日报》,2001年8月8日)这些重要论断,科学地阐明了社会科学的功能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经指出:“先进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了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的回答,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掌握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为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作用。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时代变化的特点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通过理论的创新,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变化的主动权。所有这些艰巨而光荣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肩上,这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和庄严的道德责任,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志结合社会科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他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再次强调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坚持优良的学风。要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见《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所有这些都为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社会科学界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指导方针。同志特别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指出,“三个代表”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我国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为繁荣我国社会科学事业,为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9

科技界的一些部门单位就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进行学习研讨。科技工作者表示,近日。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经典阐述。这一重要论述,对科技界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总书记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强科技界的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而学术风气的好坏,不仅对我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风气有重大影响。科技事业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从事科技事业的必要前提。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要在实际工作中做践行“八荣八耻”表率。

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白春礼说。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中科院来说,要实现到2020年把中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将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表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10

abstract:thisarticletechnologicalrevolutionhistoricallymentions,demonstratesthetechnologyadvancementandalegalregimedevelopmenthistoricalpath.elaboratedthroughthemarxismabout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theinstitutionalinnovationsinteractionrelations'theorythatcarriesonastepanalysisfromthephilosophytheorystratificationplaneto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thelegalregime.Finallythepartinteractedthedevelopmentfrom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legalregimethetwotoprovespecificallypromoted,todevelopmutually.

关键词:技术创新 法律制度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Legalregime

一、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说起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地在英国,之后扩展到法国、美国和德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使技术本身成为一种资源,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稀缺和重要的资源。人们出于对稀缺资源的渴望和经济利益的追求,在主观和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适当的制度安排,而对技术资源做出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是界定技术成果的归属,即产权问题。伴随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逐步深入,保护技术知识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在英国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并在此次技术革命后在各国最终确立。专利制在法律上赋予创新者对其新技术知识在一定时间内的专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模仿者对创新者权益的侵犯,使创新者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

股份公司的形成与研究开发的企业内部化得益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它起源于欧洲,完成在美国。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股份制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兴起的新产业群大多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要想使它形成产业和规模,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又为股份制的发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并在制造业和商业部门迅速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由美国、日本、欧洲领导。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集中在电子、通信、核能等领域。伴随技术创新的浪潮,出现了政府采购、风险投资、职工持股股票期权和新型证券市场等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安排。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近十几年,高科技的影响通过欧美发达地区传到世界各地。随着当代科学和技术复杂性的增加,集成和融合已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任何一项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不同技术的整合与多门学科的通力合作。[1]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哲学的高度上解决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制度创新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对立统一,生产力具有内在动力属性,它经常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但是,生产关系决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便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历史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因而技术创新较之制度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具有第一次的推动作用,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同时,制度和制度创新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2]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则会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以发挥与实现。

三、科技进步对法律意识与法律规范的影响

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特别是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一种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人们的法律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它决非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1、科技进步使人们对法律本位论的看法发生重大改变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是人们法律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是从义务本位法律观向权利本位法律观的转变。

2、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立法与司法体制及运行机制的认识有了崭新的突破。随着科技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产业部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时,单一的主体立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于是一种全新的立法体制与方法即委任立法或日授权立法应运而生。新的立法方式的出现,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法律实践尤其是科技法不仅是政治家们的事情,而且与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息息相关。

3、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解释发生变化前面我们说到,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一种总的看法。因此,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评价与解释是法律意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而这种评价与解释又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某些变化。[3]

科技进步对法律规范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导致一些全新法律部门的出现,二是科技进步对现行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

1、科技进步导致全新法律部门的产生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不仅科技成果需要法律保护,而且科技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需要用法律手段对之进行调控。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要求不间断地颁布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法律与法规。

2、科技发展对现行法规的挑战科技发展对现行法律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民法、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等众多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都面临新的间题,需要人们在法律上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4]

四、法律规范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1、法律对科技创新的贡献

(1)法律确立了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优先发展科技、依靠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点,是我们面对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2)更好地保证参加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当今世界,冷战已成过去,而科技经济竞争的热战正酣。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对科技、信息、知识和人才的争夺已成为一场无声的战争。对科技成果权的争夺甚至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冲突、外交冲突的一个的热点。

(3)法律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新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谋福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耗竭等。

2、现代科技创新对法律的促进作用

(1)现代科技拓展了立法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的立法领域,科技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现代科技成果一旦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种种新的社会关系就相继出现,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许多国家开始通过立法来干预科技活动,调整科技领域中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计算机法、基因技术法、航空法、原子能法的出现,许多新的法律纷纷登上法制史的舞台。

(2)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部门法提出了新问题现代科技促使许多传统部门法的制定、修改与实际应用过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第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使婚姻家庭和继承方面的法律受到了极大冲击。第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着传统刑法立法。第三,现代科技提出的新问题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犯罪,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与联手打击;而网络涉及面广,所产生的问题涉及各法律部门,其中许多问题使传统的法律制度显得无能为力。

(3)现代科技对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对审判机构进行改革,实行职能转变,改为也具有现代科技案件审判职能的机构,这样就能够及时审结有关案件,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第二,有一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的法官队伍。第三,规范和改善司法解释工作,弥补我国现行科技立法的不足,及时解决审判工作的依据问题。第四,审判机关还应当加强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审判工作经验,提高我国现代科技司法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义之.法国的科技法律体系[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4

[2]罗玉中.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中外法学.1998.1

[3]邱均平、王伟军、付立宏:《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载《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