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38:20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1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8]杨作精.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02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风水理论现代城市规划解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风水理论是地球物理学、宇宙星体学、环境景观学、水文地质学、气象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一体的自然科学。风水理论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分支。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活环境的代名词。其宗旨是缜密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聚集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成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征。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与人与环境的关系。风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认同、升华,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二.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

在追求多元文化共生融合的今天,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也融入了对风水理论的分析、理解和包容,以形成二者的相互交融、和谐统一。

首先,风水理论对具体物象的关注与规划学科息息相通。城市规划设计充分重视外部物象环境对宅基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水源、气候、山林、地质等,而风水学理论也非常重视山体地形,注重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来进行考察。

其次,城市规划中所关注的非具体的环境影响因子在风水理念中亦有存在。二者均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中心,天地万物一切环境因子也都归属于这个大系统中。环境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具有错综复杂的依存、制约关系。风水理论的功能就是要在宏观把握各子系统关系的基础上,对各子系统进行结构优化,以寻求最佳组合状态。

最后,风水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中的引申表征。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上看,需要考虑整个建设基地的生态系统及其自然地理条件。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气候、构造、岩性、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象相得益彰,充满生机活力,造就出理想的“风水宝地”。这也正是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对于风水理论的直接分析与应用。

三.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增强了城市整体规划观念。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随着城市规划事业的不断发展,优秀的规划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开放灵活的空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原态,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同自然和谐,表达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是历来规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促使辩证规划法的熟练运用,更好地利用自然、融合自然。

风水理论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从其发展过程看,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凝聚着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它应当被看作一种文化观念来研究对待,风水理论对于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积极成份占主导地位,在处理城市规划与自然要素的关系方面,它用全新的理论方法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应当重视这份文化遗产,对它进行科学研究和剖析,为今天城市现代化建设服务。即便从宗教意识层面看,风水理论中迷信色彩浓重,但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它,真正把风水理论科学地运用到现代城市建设中来。

3.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在当今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规划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要综合地方自然与人文要素、地方精神与民间文化,达到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寻求“天人合一”,达成人与居住环境的共惠共荣,正是风水理论运用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倡导的。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风水理论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缺失。

改革开放后,全国许多城市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改造旧城市,发展新城市,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其规模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城市面貌趋同、形象低俗。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但是在进行规划建设发展中,一些城市面貌正在急速走向趋同。二)是城市环境恶化,基于自身发展的欲望而对自然进行无限制掠夺和征服的现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屡屡可见。(三)是城市管理的错位,重近期轻远期。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其实质是人作用于城市发展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肩负起对未来城市的责任。“城市病”的系列病状及后遗症,根源在于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五.风水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的解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环境危害问题层出不穷,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敲响了警钟。规划师和建筑师开始进行总结和反思,认为盲目对城市进行开发和发展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钱学森先生就指出,20世纪的中国城市应该是集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为一体的“山水城市”。关于山水空间的有效组合,一定能在“山水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方专家的深入探讨,“山水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深入和提高。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生态城市目标。如:深圳提出建设“花园式园林城市”,自贡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目标。我国城市建筑选址大多注重与山水环境的融汇,如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桂林的“城市山林自郁葱”,山林水网与城市密切结合,使山、水、城浑然一体,这些都启示我们,风水理论所突出的关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六.城市规划建设的风水改造和管理

1.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改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因对中国风水理论忽视所造成的“盲目建设”状态逐渐引起人们的反思,当代也开始重视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进行风水改造:(一)对标新立异的和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城市管理部门应严加规划、从严审批,对已建的这类建筑物,进行探讨、论证改造。(二)优选佳地,广植风水林、防护林,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风水环境质量。创建绿化城市,有助于提升城市风水环境质量,提高人们居住环境适宜度。(三)加强论证,在经济、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对危害周围环境的建筑物予以迁移、拆除,对于有破坏性的建筑物,予以及时治理。(四)修残补缺,对于形象“肢体”不完整的建筑物,适当补修、续建,以保证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建设的风水管理根据中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各地的城市规划一经定案上报批准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具有地方的城市建设法律地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依法按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对已定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执法单位以及任何地方单位或个人均无修改权。寻求“天人合一”,达成人与居住环境的共惠共荣,正是风水理论运用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倡导的。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束语

风水理论倡导“天人合一”,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人与人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风水学在古代居住选址中的应用,以及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启示。风水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由于风水环境观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因而再度唤起了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相应领域对它的推崇和信任。“风水”也孕育着朴实的科学道理,风水理论中许多朴实的观点实则包涵有极为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温新建.建设山水型的城市环境[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6).

[2]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理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7-01

一、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与认知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分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上:

一是发展与设计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民用与商业建筑飞速发展,却忽略了建筑体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设计,导致建筑群体本身与周围生态、人文环境的不协调,造成城市人居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许多城市盲目建设“形象工程”,大兴城市公共艺术,在追求艺术趣味的同时缺乏对人文历史的传承、公众参与的研究,反而影响到了城市的形象定位。

二是现代文化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现代城市中,古老而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正逐渐消失,剩下清一色的西化建筑,从材料到装修,从整体到细节,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特色的内容少之又少。加上大量模仿、克隆的“作品”,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造成了视觉上的污染,包括豆腐渣工程的频频现身等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都成为了城市环境中的败笔,甚至使整个城市丧失了生命的灵性。

二、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探求

(一)心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现代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制约情绪以及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环境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环境设计不仅要能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功能需求,还应该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追求积极心态的各项心理需求,城市的环境设计要考虑到环境的心理导向。

(二)传统文化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尚未深入挖掘的宝藏,例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道教“无为”的自然观,意在为人处事都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相统一,不以主观臆断而为之;又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堪舆学文化等等,都可以加以借鉴和深入研究。

(三)管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管理学与设计学相互学习借鉴更是设计理念创新的一大亮点。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管理学的范畴涉及面较为广泛,从广义上讲,城市环境的建设依附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其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和设计师、规划师的设计流程之间的配合和监督如何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就成为设计理念中的创新环节。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城市环境的功能性布局和定位应充分考虑宜居性的心理需求

宜居性的心理需求是指除了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使用功能以外,还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与享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和规划人员在城市环境设计的方案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加以深入研究和创新,使城市的环境设计方案不只停留在空间、体量、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表层上。设计人员要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需求,研究城市居民的各项行为特点,掌握认知和使用空间的科学规律,并在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考虑城市居民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美的法则,进而进行环境空间的功能布局与设计。

(二)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考虑生态与人文系统的整体性

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案应该着眼于整个城市环境的总体质量,重视开发项目间的有机整体联系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具体来说,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情感表达,同时结合当地的生态系统,保留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将城市的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对待,从而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以传承和创新为主,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宜居环境。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转变

城市环境设计在强调视觉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人与环境从来都是息息相关,唇亡齿寒,可以简单地说:城市的环境建设理念应融入“天人合一,道法天然”的生态自然观。这既是各级政府与环保部门今后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时代赋予环境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四、结语

总之,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实体的空间环境,她的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规划设计。如何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发展与设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革新与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着重于提高城市宜居的环境质量,而不仅只是形式的美化和改善,仍需要我们设计师和规划人员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管理体系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tourismisbasedonthetourismenvironment.itisagreatissueforthepeopletoconstructandmaintainthegoodtourismenvironment.alongwit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regionaleconomiesintegration?s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urbanclusteralreadybecometheurbancompetitiontotheregionstrategyreformingpointofapplication.thispapertravelsthequestionwhichinviewofthe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travelingintegrationdevelopingprocessintheenvironmentappears,travel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ideataketheworldadvancedregionandthepresentageenvironmentalmanagementadvancedideasastheinstruction,throughtothe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specialtravelingenvironment?sthoroughanalysis,constructssuitsthepeninsulaurbanclusterthetraveling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ndproposedthatappliesthissystem?ssuggestionandthecountermeasure,thentorealizethepeninsulaurbancluster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tohavecertainguidingsense.

keywords: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tourismenvironmenttourism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区域经济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凸现出来,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是在这一国际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随着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伴随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mes)迫在眉睫。

1.相关概念辨析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城市新区开拓发展基本要素思考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的老城区都面临着人居交通环境拥挤、污染严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狭小、拆迁开发成本高等客观问题。在塑造城市新形象,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功能科学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快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新区,我们有必要在管理模式、规划布局、融资渠道、环境保护、文化特色等方面有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究。

一、城市新区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实践活动,管理模式是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管理规则体系。城市新区的管理模式涉及到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有关的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多个层面,对于组织机构的确立、管理任务的划分和工作流程的设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新区的管理模式理应有一个崭新的面貌。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新区管理经验,主动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直接干预经济的旧的管理思想,由政府主导型管理逐步向政企合一行管理或企业主导型管理转化。在管理机构设置上遵循“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与新区经济状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协调城市新区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二、城市新区的规划布局

城市新区的规划布局是一项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工作,规划布局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新区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城市新区建设要以规划先行为宗旨,引进城市建设发展的先进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在领导会商、专家学者评估论证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新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规划,优化配置产业,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包括合理安排区域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环保环卫、综合防灾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统一确定需要改造、需要保护的地块和建筑,统一规划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开畅空间等系统性设施、服务业以及工业园区的兴建与施工等。使城市新区的规划布局体现居住、工作、休闲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娱乐区、工业园区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营造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三、城市新区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城市新区建设的决定性要素。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单一的融资渠道是难以胜任的。为了保证新区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促进新区各项事业的日新月异,必须抓住经营城市这一关键,实现城市建设融资的多渠道和市场运作的多元化。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扶持力度。其次,要促进金融资源聚集。发掘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的潜力,合理控制借贷比例,壮大金融市场规模。第三,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已建成项目的存量资产(特别是有固定收费机制、收益模式的基础设施),实现沉淀资产的变现再利用。第四,加强融资渠道平台建设,吸引域外资金和民间资金对新区开发的投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合资合作,利益分成”的原则,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动机。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融资格局。

四、城市新区的环境保护

用生态学理论打造宜居、生态文明城市新区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将环保理念延伸到新区的规划、建设施工全过程,广泛宣传并落实环境保护理念和措施。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新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质量、重效益、轻环保”的错误思维和观念。其次,要用生态学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保护湿地、河流、林地等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楔形绿带、环形绿带、绿轴、绿心,构成生态空间网络系统,使生态区、生态廊道、生态组团有机融汇。第三,要用循环经济理论引导新区工业园区发展。以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为基础,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科学确定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指标,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做好植被重建,补偿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满足水土保持、美化与城市绿化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

五、城市新区的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些城市新区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现代意识,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盛行,忽视了城市文化特色的继承,千城一面,城市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导致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乃至消失。因此,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延续。要明确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表现在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或者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更多是经过历史积淀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人文精神,是由此构成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厚重感。只有研究和发掘本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在新城区建设中继承和弘扬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的缺失,为新区居民创造更具生活感的城市空间。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城市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诉求。只有对城市新区发展规模与定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城市特色塑造等有深入细致的考量,才能使城市新区建设走上健康、和谐之路,让新区居民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程竹亭城市新区建设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

[2]姜志恒刘维彬秦宇楠城市新区建设的动力因素浅析《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第12期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6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7

   当前城市与河流现在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针对当前城市与河流的诸多问题,当前政府实施了治理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实践。而后介绍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最终探讨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抛砖引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1.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看来,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不管是在概念、内涵方面,还是在评价方法和体系构建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为河流系统管理提供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决策支持。总体说来,在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方法体系设立、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1.1明确、完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与内涵

   纵观外相关理论,笔者发现对于城市与河流健康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理解片面,并且城市与河流健康内涵的趋向于多元化。并且,相关研究倾向于选择、制定有关的评价方法,而非是清晰地说明或者确定基于社会需求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总之,不确定的、模糊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首先限制了城市与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良好发展,其次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该评价体系在城市与河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2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健康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学

   尽管利用水文特征、水质理化参数、河岸带状况、河流形态结构以及生物群落指标等进行综合的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仍缺乏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此外,在评价方法方面未能建立针对不同尺度、功能定位、城市化影响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和标准化方面仍有待于持续深入。

   1.3拓展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应用的范围

   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是进行城市与河流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它在河流管理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受到较为广泛地承认。鉴于当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生境与河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迫切需要以城市与河流流域为整体的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没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城市与河流评价对河流管理的指导。

   所以,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河流健康理论、评价方法、案例实证分析等,不仅仅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更有助于推广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相关理念和相关方法,并为特定区域的水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目标原则

   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性与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既要强调保护于恢复河流系统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河流资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即强调利用评估的方式,明确城市与河流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自身健康状态,并描绘出其变化趋势;进而通过河流的科学管理,让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拓宽河流生态保护的理念,仅仅要求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用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够的,更加应该确保河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性来“保驾护航”,说到底,就是要求河流自身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协调。

   2.2多维原则

   多维综合评价试图以水系、流域、河流等不同空间维度为研究出发点,并在该出发点上选择适当的评价因子,重视流域水文、生态的时间关联和空间联系,分析实现多维信息综合的有效途径;因此,成为了河流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城市与河流综合评价必须强调等级和维度概念,同时运用多维度特征信息,掌握流域等级系统并确定不同等级系统的关联,向城市与河流管理工作者提供综合的现状背景资料,并指导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多维评价的内容包含微观、中观、宏观等空间维度以及短、中、长等时间维度,它是空间维护和时间维度的合理选择与有机结合。

   2.3实施原则

   长期以来,适应性管理被公认为是管理复杂流域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规划、监测、反馈、调控等方式,明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性尤其是不确定性。所以,它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行为的针对性、管理结果的成效性。尤其是该方法与河流管理的集成中提出的要求;对于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结合生态系统、认识水平以及管理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贯穿于设定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方案、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强化目标监测与后评估。

   2.4参与原则

   城市与河流健康将影响相关的河流管理行为和过程。参与群体:对各主要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考虑,包括政府管理者(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水务部门、林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流域管理部门等)、专家(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水利学、社会学等专家)、一般公众(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河流沿岸居民)等。

   3.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

   3.1评价标准的选取

   当前,无干扰状态或者微干扰程度的状态是否能够作为城市与河流健康的评判基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生态演替阶段、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变迁、人类生态价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标准的不同。所以,相关的评价标准需要在专家评判之后,并结合现有标准规范来进行具体地确定。

   3.2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守以下几点要求:既可以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又可以度量的综合参数;既要不受特定地域限制,又要易于比较;既能够考虑对人为压力的敏感性,又能够要求对自然变化的稳定性。

   3.3流域尺度选取

   该方面需要评价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植被覆盖、流域水力干扰机制、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考虑人类的价值,则需要选取较大尺度。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8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环境保障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但使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2006年秋,时任北京市市长同志最早提出研究“城市运行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就城市运行环境的管理问题分门别类,从体制、机制、班子、科学技术、财力保障、信息沟通传递、监督检查、新闻、媒体监督等各方面具体化。全书分为十章,分别是城市运行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体制保障,法制保障,信息化保障,财政保障,人才保障,信息、舆论监督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执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城乡结合部环境建设等。

城市运行概念是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明确提出的。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运行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国际奥委会要求举办城市针对城市运行各个控制要素制定总体的城市运行纲要,并建立整体的城市运行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源及各种资源供给、营造奥运会环境氛围、提供安全应急保障等方面。在国际奥委会为北京奥运会制定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城市运行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共包括11类、72项任务。北京市政府为此专门印发了《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城市运行工作总体方案》,具体明确了与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直接相关的12个方面的城市运行重点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能源和水保障、市场供应、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安全生产、交通组织、大气治理、市容环境、旅游接待、文体活动、公共卫生、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由此可以看出,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内容占到了城市运行保障工作的半数以上。

城市运行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是在系统归纳城市政府“规划、发展、建设、运行、服务、管理”六大基本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对北京奥运环境建设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的综合集成,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理论、制度和实践的发展和创新。书中大量观点或建议已经转化或正在转化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运行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是一个伴随着城市管理理念调整转变、管理效能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增进参与的持续改进的长期过程。本书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是北京市在特定发展时期的写照和总结。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如何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的需求相适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书是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原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几任领导对研究工作悉心指导,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专家学者鼎力支持,各处室同志们辛勤工作的成果结晶。本书内容详实,案例充分,既有国内外前沿理论,又有城市管理一线经验,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课题研究成果并吸纳了最新城市研究经验,对当前城市环境建设工作有启发和思考意义,可为各地城市运行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书订价:25元。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9

abstract:with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accelerationoftheurbanizationprocess,wastewateremissionsofcitylifeisincreasing,andtheurbansewagetreatmentappearsmoreobviousquestion.thispaperthoroughlyanalyzedanddiscussed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urbansewagetreatment.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探讨

Keywords:city;wastewatertreat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issues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53-01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也随之日益增多。作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项目之一――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无论是对于保护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的利用,还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非常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如果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规划不当、处理方案不合理,以及本身产生的噪声、恶臭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未能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产生相当程度的危害。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污水处理项目的处理工艺方案、布局、生态保护措施和污染防范措施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1]。除此之外,还要就污水处理项目本身所产生的噪声、恶臭和固体废物等污染,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行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满足城市环境要求及总量控制目标,而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制度。

1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1.1污水处理项目的选址问题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跟项目的选址是否合理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污水处理项目选址合理,可使项目本身产生的噪声、恶臭、以及固体废物等污染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产生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充分论证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并提出明确的选址意见。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第一,城市污水项目选址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的规划相一致。第二,通常情况下,污水项目的选址应在城市水源地的下游以及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第三,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本身产生恶臭气体。因此,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项目的地址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范围内是否有环境保护的敏感点。第四,污水处理项目的外配套管网的建设应做到最优,同时还要考虑污水的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

1.2进水的水量及水质问题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其所选用的工艺流程等都取决于污水处理项目的进水量及水质。如果对进水的水量预测不准确以及水质和可生化性等都不清楚,那么就难以对处理工艺进行有效的论证。因此,为了准确的预测进水的水量及水质,必须充分调查服务范围内水污染源的数量、水质情况和排水量等。可依据人口及排污系数估算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而对于工业废水,应对服务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的排水情况(包括排放规律、常规因子浓度、以及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调查。

1.3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问题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问题是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论证内容。在满足进水水质要求的基础上,确保污水处理项目的出水水质严格遵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必须对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认真的分析及论述,并根据不同工艺流程对污水的处理程度来确定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无论是郊区村镇、城镇居民小区,还是工业企业内的居住区等生活污水的排放都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城市污水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处理工艺取决于城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情况,而由于各个城市工业结构的不同使得污水的水质水量也不一样。因此,应对水污染源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及多方面的分析和论证。此外,还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从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2.1尾水对受纳河流的环境影响问题尽管污水处理项目本身所产生的污水量不多,但其尾水的排放量却很大。一方面,当城市污水项目建设前后的受纳水体相同时,污水的排放方式已由分散改为集中,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总量大大地减少。因此,不需要太高级别的水环境影响评价,而只需对部分的敏感断面进行影响分析即可。另一方面,当城市污水项目建设前后的受纳水体不同且接纳的水量明显增加时,将会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河道沿岸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新的受纳水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较高级别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另外,对受纳水体的环境影响还应注意考虑事故排水及超负荷的污水溢流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必要时还应采用相应的预测模式对其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影响程度[2]。

2.2恶臭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问题作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恶臭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并常常因此引发诉讼事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由硫化合物、氮化合物以及各种烃类有机物等组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水在城市污水管网系统中的下水管道中停留时间过长,而下水管道又没有溶解足够的氧,从而导致污水发生厌氧反应而产生恶臭气体,并在污水处理阶段从污水中逸散出来。这些恶臭物质将严重危害到人体的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等。可以采用公式计算法或类比法分析和研究恶臭物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了有效减少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对污水处理项目进行设计时减少恶臭物质的排放。其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恶臭气体收集和处理装置。最后,在污水处理项目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一般以300m为宜,至于具体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还要由环评决定[3,4]。

3结束语

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污水处理项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最后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只有对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进行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厂合理规模研究课题组.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厂合理规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J].污染防治技术,2003,14(6):60-62.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篇10

今年七月一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本质要求。进一步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需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要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强化城市管理指明了方向。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实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市有关领导对城市管理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城市管理工作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毫无一己私利,这是符合三个代表精神的,城市管理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工作内容。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城市管理的意义进行再认识。1、强化城市管理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管理是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城市无形资产。城市管理搞好了,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外来资本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从而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强化城市管理是完全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努力改善城市环境,才能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强化城市管理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管理不仅是对物、对硬件环境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作为城市一切活动的主体的人的管理,加强城市管理体现了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因此,应把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培养广大公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从而营造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社会环境。这是建设新浦口、打造江北滨江城市的需要,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涵所要求的。3、强化城市管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落脚点和归宿就是要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要以方便人们的衣食住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可以说,搞好城市管理是我们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有效途径。二、突出重点,树立大城管意识,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中心环节。城市管理的目标,是建设优美的城市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软环境。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缆全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着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树立大城管意识,努力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1、抓宣传教育,增强市民意识。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革除因循守旧的沉腐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我区的实际,有所超前,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城市管理实质是管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市民素质,有几流的市民,就有几流的城市。我们要利用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大造舆论,大造声势,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典型经验和新时尚,曝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氛围。还

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小区、市容样板街、文明庭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辐射作用,发动群众都来做城市美容师,一起动手美化家园,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南宁、大连、张家港等城市都是从提高市素质入手,进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而文明卫生城市的殊荣,又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2、抓规划龙头,拆除违章违法建筑。规划是龙头,规划是效益,规划是前途,大手笔建设,高质量管理,要在整体推进城市形象建设档次上下功夫。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一步,首先抓好交通道路的配套建设。现在大量的违章违法(临时)建筑物,都是过去规划中的败笔,原因一是规划水平低和短视行为,二是受到利益驱动而为之。这种失误留下的后遗症,给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历史的教训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过去规划建设中的败笔只能采取下决心拆除的补救措施。自江北新区组建以来,我区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对沿街、沿路违章违法(临时)建筑物开展了大拆除行动。今后,仍然要痛下决心拆除影响城市形象的违章违法(临时)建筑,主要是对占用道路、占用绿地等各类违章行为,实行分片拆迁,配套建设,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另一方面,监督部门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提前介入规划管理,制订规划错误责任追究制。3、抓绿化工程,建设绿色家园。城市绿化是城市管理的重头戏,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点睛之笔。没有绿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没有绿的城市就无形象可言,没有绿的城市就谈不上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到过素有中国绿城之称南宁的人就会看到:江河湖畔,绿树繁花相辉映,大街小巷,萋萋芳草尽绿荫的画面。我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风景秀丽,交通众多,政府要以建设绿色浦口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为突破口,在原有的基础上花大力气征地绿化、租地绿化。同时,加快改造浦口老城区和原江浦旧城区的步伐,实行少硬底化,多绿化,拆迁一片,绿化一片。拆除封闭围墙,建成通透式围墙,开墙透绿。要把绿化的触角向广度深度扩展延伸,见缝插针,种花种草,尽快建成点、线、在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通过拆、绿、建、洁,实现一区一公园,一楼一草地,一街一绿带,一人一盆花的目标。要在不久的将来,使美丽的江北浦口新区真正成为南京的后花园。4、抓环境工程,大搞市容卫生。今年我们抓住创建部级卫生城市的契机和非典防治期间的要求,大搞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统一行动,落实目标责任制,对各责任路段、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铲除杂草,清扫卫生大行动。这次活动,区领导、各机关、学校与全区人民一起上街奋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使市容市貌有了明显的改变。环境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坚持,为此,城市管理的主要部门要跟踪落实,检查监督,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做好日常工作。今后还要进一步发动部队、学校、社区等积极参与,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形成两级政府、*管理、统一执法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网络。5、抓专项整顿,治理城区六乱。我区的乱摆乱卖、乱堆乱占、乱贴乱挂等现象始终未能*,还时有反复。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期望很高,经常投诉反映一些问题。我们要把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看作是管理重点,专项整治,扎实工作,逐个处理解决。⑴坚持取缔私设占道经营的大排档。占道经营的露天饮食夜餐大排档,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民反映强烈,难治理,易反复,是一大顽疾。市容管理部门一定要集中力量,狠下工夫,坚决予以取缔。⑵大力拆除城区内违章户外广告、牛皮癣。城区内未经批准乱设置的户外广告招牌、横幅和墙上电线杆上乱张贴的牛皮癣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市加大改革,实行管干分离,落实保洁承包责任制。街巷、院落要落实生活垃圾、营业垃圾、装潢垃圾三袋装一扎口,保洁员三清扫一巡保、社区(居委会)主任三检查一考核制度,使城市得到全方位的管理,以适应城市动态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健全考核监督机制。体育靠比赛,卫生靠检查。设立市容举报中心,落实专人值班制度,负责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接待市民上访,及时查处、督办、整改并反馈。三是要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经费投入是落实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物质基础。要充分认识并重视经费投入对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城市环境卫生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公益性事业,在现代阶段初步市场化的情况下,政府投入仍然是主渠道。随着城市规范的不断扩大和保洁服务量有逐年增加,政府应以现有的作业服务量与财政经费投入,以保持城市环卫投资适度稳定增长。四是健全团结协作的共管机制。由于我区还没有成立行政执法局,现城市管理部门主要是市容管理局。但城市管理仅靠市容一个部门是解决不了的,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针对城市牛皮癣的整治,市容管理部门负责巡查,发现乱张贴、乱涂写广告要及时查处并进行清除;公安部门要负责当好市容部门的后盾,对假*制造者和张贴者,该拘留的拘留,该判刑的判刑,加大打击力度;民政部门要组织收容并从严管理外来三无人员,按规定遣送;电信部门要根据市容部门提供的乱张贴广告的电话、手机、寻呼机号码,要采取连续呼(平均每3秒钟呼打一次)的措施,迫其停机。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齐抓共管,或者是尽快成立行政执法局,从根本上解决市容执法人少、权少、钱少的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经费的投入,城市管理工作才能收到明显成效。四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长期经营秩序混乱的地区,要集中人力反复整治,对主要路段、窗口地区要定人、定岗、定路段,分片包干,全天候管理,并采取突击整治,加大巡查,动静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实施长效管理,不断提高、巩固管理成果。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相信我们脚踏实地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做好各项工作。只有强化城市管理,塑造优美、整洁、文明的城市形象,才能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整体增值,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