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茶叶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56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1

据悉,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将于11月5日起在上海举行,这是普洱茶节首次走出普洱,在异地举办。据知。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由云南普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主办。该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普洱茶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现代科技将同台亮相,记者在9月13日举行的新闻会上了解到,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茶节在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同时,将展示普洱茶科研成果,力图推动普洱走向世界。

在会上。有关人士表示,在上海举办中国普洱茶节,对于普洱市来说,既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挑战。普洱要融入世界,须先融入大都市。此外,在上海举办普洱茶节对加强上海、普洱两地经济合作交流,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推动普洱科学、跨越、和谐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据知,自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中国茶叶界知名节日。也受到海外关注。据介绍。本届普洱茶节将突出科技创新。期间,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举办科学普洱专家论坛。他们将交流普洱茶研究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探讨普洱茶科技发展趋势,增强普洱茶科技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防流感首选大蒜红茶

大蒜粥能保健抗病。大蒜粥能保健抗病;制作大蒜粥只需大蒜和米一起煮熟,大人小孩都适用。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天生吃两瓣蒜就能发挥大蒜保健抗病的最佳效果。

茶可调节人体酸碱度。红茶是美国推荐的抗流感食物之一。研究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5杯红茶,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这种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茶还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度。除红茶外,绿茶、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冲泡散装茶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爱好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准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拟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讨所副研讨员尹君峰。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爱好喝淡茶,有些人爱好喝浓茶,固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养分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尹君峰表示,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愉快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氯基酸、维生素等养分物资。这些养分物资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养分物资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外形比拟小,茶叶中的养分物资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养分物资也差未几全部析出70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养分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拟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养分物资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养分物资析出;第三次冲泡后,养分物资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往,已经没什么养分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资浸出。尹君峰指出。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应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天天饮茶10克打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进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天天答应摄进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拟低,只要购置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澜沧古茶”在深圳成立茶社

9月12日,以传播“茶文化”为特色的“澜沧古茶・杨枝茶社”在深圳市福田区正式成立,并邀请到专业人士展示茶叶的古法石磨压制技艺表演,用传统工艺诠释“茶文化”的精髓,获得了现场300多名观众的赞许。

在成立仪式活动现场,“澜沧古茶”负责人杜春峄还特别推介了从云南带来的千年古茶“邦崴茶树王”的茶叶,并向观众讲述“茶文化”的起源。她介绍,这是一棵生长在云南澜沧江流域树龄达1700多年的野生到栽培型古树。1992年,当这棵古树被发现时,也证明了世界茶叶的起源是在中国,而不是在印度。

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11月举行

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将于11月中旬在海西茶业基地举行。博览会将以“科技进步助推产业提升”为主题,旨在展示海峡两岸先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茶叶包装、茶具等相关茶用品,开展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等活动。打造茶机具“实物展销、项目对接、科技成果、网上展示”四大平台,培育“制造、交易、科研”三大基地。

伴随着茶产业的飞速发展,安溪县茶机具行业于上世纪90年代起获得大发展。目前,全县茶机具企业有300多家,上规模的3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作为重要的配套产业,茶机具行业对于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提升安溪茶机具行业发展水平,本届博览会将围绕打响“中国茶机安溪制造”区域品牌,围绕促进安溪茶机具行业发展。从乌龙茶机械制造走向各类名茶机械制造,从服务本地产业走向服务全国、服务世界。围绕开创以展兴业、以业兴展和以集体品牌支撑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开拓市场的发展新路等方面推进。

首家大型“藏家体验馆”登陆深圳

和普洱、龙井、铁观音相比,深圳市民对藏茶还很陌生。最近,来自四川雅安茶厂的首家大型“藏茶体验馆”在南山区花卉世界开业,其独特的藏茶文化和口感吸引了不少饮茶爱好者前来品尝。和普洱茶一样,藏茶的保存年份越久越金贵,目前市场上的价位在每斤80元至上千元不等。

据体验馆负责人雷宏介绍,很多市民初次接触藏茶时,容易将藏茶与普洱混淆。这两种茶虽同属黑茶类和高山茶,但藏茶是用小叶种茶制作,而普洱用大叶种制作。在香型上两种茶叶也是各有千秋,普洱茶追求霉香。藏茶则呈果香。前不久,雅安茶厂的藏茶成为上海世博会DeVnet馆指定藏茶供应商。

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决出“茶王”一名

9月5日,为期三天的2010中国正定北方茶博览会落下帷幕。此次茶博览会的重头戏一―首届河北铁观音茶王邀请赛也于9月4日决出“茶王”一名。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信阳毛尖;茶产业;质量推进;品牌营销

河南省信阳市产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茶久负盛名,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品牌效应及市场占有率远逊于中国其他名茶,在河南省外影响极小。笔者经过走访调查发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信阳市的茶叶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信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当地制约茶叶发展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也就意义深远。

一、河南省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首先表现为茶园面积的快速增长。信阳市本来就拥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近年来在政府“田改茶”等一系列富民强茶工程的推动下,信阳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在原高山老茶园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批丘陵、大田茶园,茶园面积大大增加,截止目前,已达120万亩。其次茶叶种植分布区域也相对集中。信阳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河、光山、商城、固始、新县和罗山6个区县,6区县茶园面积接近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5%。信阳茶叶的规模种植也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信阳市以建设万亩茶乡、千亩茶村为目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建设,建设起了一批精品示范园,信阳茶的规模种植发展迅速。

2.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近年来,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信阳各地把发展名优茶以及机械化生产作为推进茶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招商引资、以工代赈、资金扶植等多种手段,帮助基层茶场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不断完善茶叶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信阳市名优茶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以五云、信阳卢氏、文新、蓝天玉叶、新林、申林、仰天等为主的龙头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如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将毛尖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等有机地衔接起来,较好地解决了茶农小生产与茶叶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即实现了茶叶的加工增值,又实现了农民的增收。

3.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销售网络体系发展迅速。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信阳毛尖”于1913年定名,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于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国家金奖。1991年,在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上,信阳毛尖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信阳毛尖荣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茶叶类唯一金奖。一连串的荣誉称号使信阳毛尖茶得以名扬海内外,连续成功举办18届茶叶文化节,也使信阳毛尖茶的品牌影响力大为增强。全市拥有龙潭、文新、五云、蓝天玉叶、九华山、仰天雪绿、青峰云雾等众多知名品牌,全市各产茶县区目前都已建成有茶叶贸易市场。据统计,已建成城区茶叶贸易市场和乡镇初级茶叶市场10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的20多个,有一半以上的名优茶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信阳茶叶销售网点3000余处,专业销售人员约2万人,并成立了信阳市茶叶流通协会,建立了“信阳毛尖信息网”和“信阳毛尖茶网”,较好地扩大了信阳毛尖茶的品牌影响力,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

二、河南省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品牌意识淡薄。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茶农还是没有转变传统的产品观念,在茶叶的采摘过程中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茶叶的采摘质量。一些中小加工企业实力不强,目光短浅,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只把茶叶当做一种产品而非商品来生产,更别提把信阳毛尖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与维护。少数的大企业虽然比较看重品牌,由于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政府也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扶持等原因,少数大企业也无力改变现状。以至于当前信阳的茶叶市场中,茶叶质量良莠不齐,但质量等次全标特级,价格虚高,产品包装全仿名牌,以至于好品牌也被仿冒品给砸了,弄使信阳毛尖的市场稳定性和客户稳定性极度欠缺。并且在销售过程中,由于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茶叶之间的品质差别难以分辨,茶叶级与级之间的技术鉴别标准并不严格,了解的人甚少,不是茶农的人,只通过外形很难把茶叶的档次分辨清楚,销售时特级茶与一级、二级茶在价格上相差悬殊,一些品牌意识淡薄的中小企业为了从中谋取私利,经常会掺杂一些低级茶在高级茶叶里,按正常的高级茶叶销售,结果常会出现低档茶高价卖的情况,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从另一方面讲信阳茶叶作为一种农副产品,生产很难规范,家庭作坊式的茶叶生产与销售也让茶叶品牌的形成显得先天不足。

2.产品科技含量低,工艺创新有欠缺。首先,茶园老化现象依旧存在。通过笔者在信阳市河区的走访发现,当地大部分茶农只把茶叶种植当做副业生产,并且选择种茶大都源于当地种植习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农更新茶园的动机。根据信阳毛尖网的数据显示,信阳市20世纪六、七年代种植的老茶园面积仍然较大,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其次,茶农科技意识不高。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大都依靠传统落后的生产经验,重种轻管,重量轻质,对茶山、茶园缺乏科学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过多依靠化肥、农药等,影响了信阳茶的质量。信阳老茶园大都坐落于海拔300~800m的山区,山区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这一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叶生产的科技投入,造成了信阳市茶产业低比例的良种茶园与低比例的机械化生产并存的状况。再次,茶叶加工技术改进缓慢。由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茶农采取家庭作坊式的茶叶生产以及技术推广工作不到位等种种原因,信阳市茶叶科技投入不足,茶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缓慢,一些新技术,如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的示范应用均未能有效地开展,阻碍和制约了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范围狭窄。信阳市采取“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方针,自1992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八届茶叶文化节,弘扬茶文化,以求促进信阳茶产业发展,但茶文化节特色并没有太多的付诸行动,文化节缺乏特色。笔者在走访中发现,信阳市许多老百姓都已对茶叶节产生了视觉疲劳,不愿观看,并且茶叶节“以茶为谋招商引资”的定位更多的在于以茶叶为媒介宣传信阳形象,在推动茶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如预想中的大。茶文化节的影响也只是局限于在河南地区,在外省宣传极少。电视媒体、广告、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运用不到位,以至于信阳毛尖很难走出河南。

4.政府管理存在缺失。在发展茶产业时,信阳市政府更多的倾向于宣传信阳毛尖茶叶品牌和引导信阳毛尖走向市场,对茶叶的生产、市场流通等则缺乏有效地监管。

首先,在生产上,信阳毛尖茶的种植、生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种什么样的茶,种多少茶,生产的茶叶以何种价格出售等都是茶农自己的事,政府很少过问。

其次,在销售市场上,茶叶定价相当混乱。各不同等级的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茶农们只是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以及自己的短期利益来考虑茶叶的交易买卖,不注重茶叶品牌无形资产的宣传。交易市场秩序混乱,销售很不规范,销售市场的混乱还表现为市场上茶叶质量的鱼龙混杂,根据信阳市茶叶协会的规定,只要是生产原料来自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产茶乡、镇和茶场,生产工艺和品质特征符合信阳毛尖标准,只要向信阳市茶叶协会递交使用申请书,经审查符合条件,就可使用由茶叶协会印制的带有信阳毛尖字样的地理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图案的包装。信阳市茶叶协会除了授权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使用包装以外,也允许一些茶叶销售小门店进行包装盒的买卖,这样就容易造成信阳毛尖包装盒的滥卖,根本保证不了市场上茶叶的质量,造成信阳毛尖的口碑下降,消费者信誉度大受影响。由于监管不力,大量外来劣质茶涌进信阳,假冒信阳茶进行销售,影响了信阳茶的声誉。

再次,近年来,根据《信阳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信政文[2006]132号)的要求,信阳市政府在推进特色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扶植基金,以期推进茶叶的产业化经营,推进产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茶产业的扶植基金存在利用不到位的状况,部分茶叶示范园的建设不是为了发展茶产业,而是为了谋求政府的扶植基金,在对扶持基金利用的监管方面,政府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

三、河南省信阳市发展茶产业的对策

1.实施质量推进战略。茶叶的质量是茶叶品牌的生命,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信阳茶要突破现状,茶农及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加工企业,政府都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首先茶农及茶叶生产基地要根据市场需求选育早生、优质、抗病虫性强且适制毛尖茶的茶树新品种,更新茶山茶园,加快茶园良种化进程。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对机械、科技的投入力度,改变以往粗放种植的方式,并且在茶叶的采摘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产品观念,走以质取胜之路。其次茶叶加工企业要加大对茶叶深度加工技术的研究,在努力提高茶叶质量的同时开发新产品,比如保健茶,茶饮料和茶食品等,推进多元开发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叶科技含量,提高茶叶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再次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自身职能,通过资金扶植等方式引导茶农进行茶树品种的选取,引导茶农进行茶园更新。并改变当前的管理方式,加强市场管理,组织专门机构对市场中鱼龙混杂的茶叶进行清理,打击伪冒假劣行为。

2.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品牌效应却远逊于中国其他名茶,甚至没能走出河南,要想信阳毛尖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品牌效应,政府应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应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突出茶叶文化节特色的同时,通过广告、媒体等进一步对信阳毛尖进行宣传。其次实施文化推进战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茶知识,推进喝茶、论茶的健康风尚,形成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在争取更大的消费市场的同时,打造中国茶都的平台。可以尝试在全市范围内将路名、地名等以“茶”命名,并开发出具有浓郁茶文化的旅游景点,努力打造茶都风韵,使信阳毛尖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河南―信阳毛尖茶网省略/article.asp

[2]朱智慧.浅析信阳毛尖茶的突围之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1~52

[3]程启坤.信阳毛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汪丽丽.信阳毛尖的品牌化研究[J].河南农业.2009(20)

[5]刘燕妮.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19)

[6]许建满,杨带荣.潮安县茶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广东茶业.2006(4)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3

纷繁复杂的生活被高度概括成七件事情,这里面就有茶。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

茶经过水的兼容,就有汁液流进杯盏,举起来一喝,是诗意。据说茶是神农氏尝百草时的发现,当一片青葱的芽叶呈现在他面前,经过他的味蕾之后,就在民间的杯子里定居下来。

近年来,有关茶的健康效用被广泛宣传,喝茶、品茶又在现代都市中兴起,成为时下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消费的新潮流。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茶的商机被进一步放大。而红茶作为一种原先被轻视的品种,效应更为明显。

在上海大宁国际茶城中,就有这样一家名为“红茶林”的专卖店。在其以红茶为主打的日常经营中,其销售以平均每年17%的速度稳步增长。

红茶几乎一网打尽

在整个茶叶市场中,专卖红茶的并不多,加上它的市口,“红茶林”非常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据“红茶林”的总经理汪建光介绍,在这个50平方米的殿堂中,竟聚集了超过了200个品种的茶叶,而其中红茶品种占到了一半,主推和专营的也是红茶。

因此,店内的红茶品种相当丰富,既有条索紧秀、汤色红艳、大名鼎鼎的祁门红茶,也有条索细紧如发丝、色红香清如红梅、同产西湖的九曲红梅;既有锋苗显露、乌润披毫的竹海金茗,也有乌黑油润、鲜郁高长的云南金豪;既有绿茶中名品的红茶品种,如红碧螺、红毛峰,也有或形似牡丹、或味如水果的另类红茶。不过,在红茶林最为推崇的是其自有品牌“红贡茶”的红茶,其先后获得过农业部与中国茶叶博览会茶王大赛“金奖茶王”的称号。

记者在“红茶林”内看到,几乎各个价位的红茶都能在店内看到。“红贡茶”就属于其中价格较高的品种,为800元一斤。据汪建光介绍,茶叶共分七级,以一级最劣,七级最优。目前消费市场主要以中档为主,其中三级以下的茶叶特别有市场,为普通市民看好。以祁门红茶为例,消费者普遍选择52元一斤的档次。

汪建光告诉记者,来这里的顾客,因为价格实惠,所以既有为自己的日常饮用挑选茶叶的,也有很多人是来团购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是批发客户,有的来自酒店和餐馆,也有经营茶坊和茶叶专卖店。因为茶叶是易耗品,所以很多顾客一旦交易之后,就很容易变成熟客。

茶叶世家独钟红茶

出生于制茶世家的汪建光最初是一家国营制茶大厂的员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这时,因为销售走下坡路而积压了大量茶叶的茶厂,鼓励员工走出去,进入市场。

有过当兵经历的汪建光对此充满自信,视之为一项机遇和挑战。汪建光本身偏爱红茶,加上他的父亲就从事着茶叶研究工作,是个红茶方面的老专家。因为从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他看到了红茶的前景。

“之前,红茶在中国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本身的品质和口感造成的,而是有许多复杂的因素。红茶市场随着茶知识的普及,有意识地培养科学饮茶观,引导消费者根据自身健康状态来饮茶,红茶势必会得到市场的青睐。”

当汪建光进入上海市场,告诉周遭的人他做的是红茶时,别人都表示了不解和不看好。但是,汪建光不为所动。“当时,世界茶叶销量最大的便是红茶,占到整个茶叶市场的85%;而在中国,红茶的销售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超过10%。这其中落差有多大,就说明其中红茶在中国的空间有多大。”

十年下来,市场在证明汪建光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的红茶销量以平均每年17%的速度稳步增长。

选址绑定龙头市场

在开店选址之初,汪建光的“红茶林”与其所在的市场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那时,有“上海茶王”之称的叶石生正在筹办大统路茶叶市场。在这之前,汪建光和叶石生就有生意上的往来。于是,叶石生盛情邀请他:要不要过来试试?汪建光也觉得需要一个窗口来进行展示,就欣然接受,成了那里的第一批商户。原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曾吸引福建、安徽、浙江、江苏、广西、云南、湖北等几乎全国茶叶主产区的茶商蜂拥而来,市场交易异常火爆,成为上海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然而,随着旧区改造步伐的加快,大统路茶叶市场已远不能适应变化,露天摊位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群众颇有啧言。随着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整体搬迁至新的茶叶市场――设施、规模堪称一流的大宁国际茶城,汪建光觉得做生不如做熟,也同时入驻。他分析说,新址位处上海内环线的北边,位于上海闸北茶文化公园斜对门、南北高架的匝道口,与洛川东路的东方明珠一条街和久负盛名的宋园茶艺馆遥相呼应,地域相连、内容相近、经营相通,可为茶文化产业集聚和市场拓展创造条件。

另外,据了解,目前上海有茶叶零售店,包括超市、卖场、茶叶店、茶楼等,约有5000多家,年销售额约20多亿元。而在上海茶叶销售总额中,大宁国际茶城约占七成。这种集约化的优势,正是汪建光所看中的。不管是爱喝茶的或是做茶叶生意的,来兜兜看看进而消费的,不在少数。

在进驻新的市场之前,汪建光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在得知新址的具置之后,我就在附近毗邻的地方找了专门仓储空间。不仅让有些大批量客户在门店谈妥了之后直接可以提货,有些大宗交易以及熟客买卖的只需要通过电话事先谈好,就可以从仓库直接运送到要货地点。”

打造自有茶叶品牌

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4

整体情况:市场扩大

我国是世界茶叶大国,2005年茶叶生产面积为世界首位,产量为第二位,出口量为第三位,出口贸易额则为第四位,全国有1000多个县是产茶地,共有8000万人口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产业。

专家们预测说,2006年茶叶市场整体将进一步扩大。

在茶叶产量上:全国茶叶产量将继续提高,据本刊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茶叶产量达85万吨,今年将突破90万吨,这主要是基于全国各地扩建茶园的万丈热情;据了解,仅云南省农业厅的测算,2005年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97万亩,比2004年增长了3.5%;而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的茶叶面积也有大幅提高,如福建大田仅2005年就新建高标准茶园3200亩;而很多茶园已进入丰产期;虽然茶叶生产看天吃饭,但茶叶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意味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茶叶消费上:今年的茶叶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得以扩大。福建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孙威江教授说:喝茶人的基数是呈扩大趋势的,而且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自然人均消费茶叶量也就呈走高趋势,从而带动总量的走高。据悉,目前我国饮茶人仅为2.6亿,而城市人均茶叶消费仅为0.5公斤,农村仅为0.3公斤,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消费水平,比如日本的人均茶叶消费就达2公斤,这意味着我国茶叶消费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今年却又有诸多利好消息:一是因为今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央还是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发展政策,预计今年的GpD将会继续稳定增长,这将极大保证茶市的扩容;二是今年茶文化活动特别多,比如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云南马帮贡茶万里行对普洱茶的推广活动等等,都将极大地推动各地的茶叶消费;三是茶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四是茶叶市场的不断规范,如放心茶标志的出炉、QS认证的推广等等,都将大大增强消费者的信心;这些利好消息都将保证今年茶叶消费的大幅提升;

但是茶叶市场的竞争却更加激烈。福建茶叶学会副会长杨江帆说,今年人们在茶叶消费上会呈现几大特征:一是名优茶的销量会进一步提升,劣质茶、农场茶的销量将下降;二是由于日本、欧盟新增标准,茶叶出口企业面临更大考验;三是消费者对绿色茶叶更加关注;在茶叶价格上:价格进一步趋向理性,福建茶叶学会副会长杨江帆如是说。一是当前喝茶群体迅速扩大,消费者已由完全外行,变成相对懂行或十分内行;二是茶叶产量将进一步增加,市场供给将趋向平稳;三是一些炒作概念、漫天要价的茶开始失宠,这也和中央提出的节约型社会相吻合,去年天价月饼的消失也意味着消费者的进一步成熟;

内销方面:三足鼎立

专家们说,今年茶叶消费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别是绿茶以及两大特种茶:安溪铁观音和普洱茶;其他的茶叶也将获得一定认可;

安溪铁观音:北上中原

预测观点一:北方市场将成安溪铁观音“福地”

安溪县的数据显示,安溪铁观音的总体产量每年都在增长,大约增长幅度为15%;同时经营安溪铁观音的人数每年也在增长,加上安溪县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国际性质的推广力度,安溪铁观音在面对普洱茶冲击的情况下仍然呈现上扬趋势。

专家们认为,安溪铁观音今年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北方市场。一是因为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安溪县委县政府开始加大安溪铁观音的推广力度,最大的举措便是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这个活动耗资近千万元,分南线行、北线行和西部行;北线行在北京、西安、济南三地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获得了极大关注;而今年将举办的西部行估计又将引起一场安溪铁观音消费热潮;二是因为安溪铁观音于去年底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驰名商标,目前已获批准成为第一个涉及茶类的驰名商标,这也将极大刺激消费;三是国宾效应。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詹立锬介绍说,目前钓鱼台国宾馆已将铁观音作为国宾用茶,人民大会堂已部分采用,而且去年底北京已向福建采购一部分安溪铁观音试作为国家领导人用茶,这种政府效应和国宾效应都将大大刺激安溪铁观音在北京市场等地的消费。

预测观点二:500-1000元的茶叶将受欢迎

专家们分析说,2006年安溪铁观音的价格将进一步趋向理性;天价的安溪铁观音将有价无市,一位专家说,天价拍出来的茶王更多是作为一种炒作;而价格适当的安溪铁观音将受宠,专家认为,2006年市场上每500克500-1000元的茶叶将受欢迎;据说,去年安溪秋茶铁观音的秋茶产量较高,大量的秋茶据悉将可卖到明年5月,这些秋茶约有70%的价位就在1000元左右,将极大地冲击市场。

普洱茶:进军沿海

预测观点一:普洱茶将建立“海岸线”市场

今年云南普洱茶将进一步升温,而且其重点就是沿海发达城市市场,这是众多专家们的看法。

今年云南省普洱茶的产量将进一步提高。据云南省农业厅的测算,2005年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达297万亩,比去年增长3.5%,年产量将突破10万吨,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一是因为普洱茶目前在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极为受宠,这些市场对国内市场有着极大的号召力;二是在价格上,普洱茶与铁观音相比还差距甚远,优质铁观音的价格与优质普洱茶之间至少有数倍空间;三是普洱茶特有的可长期存放收藏、越老越好喝的特点,令普洱茶作为一种投资商品成为可能,且投资较为稳健,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四是今年普洱茶的推广力度极为罕见,投资1800万拍电影、出企业名录、云南思茅市将改名为普洱市等,还有走遍全国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

“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的主攻市场就是沿海城市。据了解,这个活动由99匹马驮着普洱茶于2月12日出发,行程12000多里,历时236天,途经76个县,10月6日到北京;记者发现,这次活动主要经过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而这些都是国内茶叶消费主要区域,这恰恰是普洱茶的主攻目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詹立锬说,在普洱茶全国推广活动开始后,普洱茶将进一步获得消费者认可,价格将得到提高。

预测观点二:普洱茶将有替代品走红

专家们分析说,普洱茶近年来收藏热度不减,身价一路看涨。品质好的普洱茶,价格更是连年翻番。但是,目前市场上,新茶和两三年的普洱还是占绝大部分,10年左右普洱也许还能见到,真正50年的普洱茶可以说是没有货的。在普洱茶市场火爆之后,茶叶经营者还要考虑如何进货的问题。

专家建议说,茶叶经营者在进货时在选择老茶品时以选购知名大厂的茶品为主,因大厂历史悠久,名气大;在选择新茶品时则要选择一些知名度不算高,但往后很有机会跻身一流企业甚至有能力成为龙头企业的厂家,日后一旦发展,就可以大量获利;而知名大厂近几年产制的新茶品基本上未消耗过,都囤积在投资者手中,存量非常庞大,日后释放出来时将会造成很大冲击,直接限制了升值空间。

由于目前较长年份的普洱茶市面上极为少见,且价格较高。因此,市场一些替代性的可以收藏的茶叶有可能走红,比如藏茶。

据介绍,被藏族人称为“砖茶”的藏茶与云南普洱茶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同属黑茶类,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二者的品质功效都差不多,均具降脂、减肥、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藏茶与普洱茶最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保存时间越久,陈香味就越醇厚,因此收藏性很强,收藏均按年份(越陈越好)和品质确定价值。目前藏茶的价格较为低廉,升值空间较大。

绿茶:雄风仍在

预测观点:绿茶霸主地位犹在,市场仍将缓慢增长

目前在国内,浙江、安徽、四川、福建等地都是绿茶的主要产地,绿茶的产量占了全国茶叶生产总量的70%以上,而出口茶叶中,绿茶也占了70%左右。绿茶的地位极为稳定,有着众多的名优茶,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都极受欢迎;而且从发展趋势看,绿茶正在成为世界茶饮料的主导产品。作为中国茶叶市场份额最大的绿茶,今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今年各地都在加强对名优茶的推广,比如四川对竹叶青、龙都香茗、仙芝竹尖、蒙顶皇茶、蒙山、金竹六大名茶进行推广;福建宁德地区也在加大力度推广绿茶;而且各地也开始对茶叶进行创新,比如去年浙江就对西湖龙井进行了改进,推出金黄色的龙井皇袍,投放市场后备受消费者关注,销售一空,市场看好。

其他茶叶:别有洞天

白茶:这几年由于研究表明白茶的保健功效对人体益处甚多,而且白茶在农残方面的影响最小,在外销方面更是受到追捧。2006年白茶也将持续走高。

比如福建福鼎大白茶就已开始获得追捧。近年来,福鼎市精心打造“福鼎大白茶”品牌,申报原产地保护和证明商标。近日,美国Katammi国际合作公司与福鼎市茶业行业协会10多家龙头企业就“福鼎大白茶”产销事宜进行了洽谈,“福鼎大白茶”将借此挺进美国市场。

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岩茶原来风行一时,但由于市场推广不力,市场丢失较为严重,据传,去年还有一半产量的武夷山岩茶积压,市场较为疲软;但近来武夷山已开始进行一定推广,除举行“无我茶会”外,还获得三绿工程办公室颁发的茶叶示范县称号,估计今年市场将有一定发展。

花茶:2004年花茶掀起了花茶热,2005年虽然不如2004年,但是总体还是呈现走高的;2006年将保持原有增长趋势。

出口方面:悲喜交集

我国茶叶出口一直是心中的痛,我国茶叶面积世界最大,平均单产却低于世界水平15公斤,国际市场均价不过每公斤1美元左右。我国茶叶的出口以散装为主,仅仅充当了国外品牌茶叶的原料。

2006年茶叶出口将会面临更大的变数。

喜:茶叶出口开大门

预测观点:欧美无战事亚非燃硝烟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茶叶出口配额管理,全面放开茶叶出口经营权。这意味着每一个茶叶企业都可以出口茶叶了,市场机会将大大增加;这样会不会引发价格战呢?

专家们分析说,茶叶出口配额取消之后,国内不会一下子涌现很多的出口企业。因为现在拥有出口许可权的300多家茶叶企业,基本上能满足对欧盟市场的需求。并且,办理茶叶出口所需的报关手续、托运等事项,没有专业的人才一般很难顺利开展。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想出口茶叶一般会寻找商。当然,配额取消之后,国内会增加一些具备条件的出口企业,由于欧盟、日本等市场已经被一些大的企业所占领,以及农残标准提高,因此新加入的企业主要争夺进入门槛较低的非洲、独联体国家以及南亚市场,这些地方将极有可能打响价格战。另外,由于日本乌龙茶市场单一、出口企业集中,因此对于乌龙茶出口地的福建将产生一些影响。

不过2006年茶叶出口质量将受到严格控制,据悉,中国食品土畜品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负责人说,茶叶配额取消后,商会主要从抓质量管理入手,深入到出口国市场上抽查,对出现“垃圾茶”及质量严重不符合标准的厂商启动溯源机制,向国家质监总局反映并紧密配合追查到底,发挥强有力的行业质量监督作用。

忧:出口标准更苛刻

预测观点:茶叶出口一路坎坷

据肯尼亚农业部及全国茶叶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全球市场对茶叶的需求在两年前达到最高峰,从去年开始持续下滑。2004年度,全球茶叶市场供应大于需求10万吨左右,预计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在今后十年内将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雪上加霜的是茶叶出口的门槛变高了。

2005年8月1日,欧盟再度决定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这一新标准相当于原检测标准的3000倍。记者从一些茶叶出口企业那里了解到,除少量有机茶外,中国大部分出口欧盟的茶叶硫丹残留量都无法达到欧盟的新标准。

而日本定于2006年5月实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肯定列表制度》,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也有明显变化,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这大大增加了茶叶农药被检出的概率。

这些标准的影响极大。据悉,2005年8月1日欧盟新标准实施以来,8月―10月广东省茶叶对欧盟出口仅53.4吨,较前年同期降幅高达91.2%。

对于以乌龙茶出口为主的福建,影响也极大,再加上出口单价不高也影响了安溪茶商的出口积极性。据了解,目前一公斤乌龙茶销往日本的平均出口价只有2.21美元,与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相差甚大。安溪茶商惜售心理极为明显,导致茶叶收购困难,进而影响到乌龙茶的出口量。

安溪县茶叶总公司的杨总经理认为,预计2006年上半年乌龙茶的整体出口形势将会跌到一个历史低谷。

专家支招:出口也有阳光大道

专家建议说,中国茶叶经营者还可考虑将目标针对一些国家,以解决危机。

一、进军中亚

据了解,中亚国家百姓日常生活中都有饮茶的习惯,但是所需茶叶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近70%的绿茶都产自中国。目前中亚市场还是以消费中低档绿茶为主,由于散装茶叶与小包装茶叶之间关税的差额很大,所以中国绿茶大多以散装茶向中亚出口。出口到中亚市场的绿茶的销售价格很好;同等品质的绿茶比国内市场高3倍,即使除去关税的因素,也有1倍多的纯利润。

目前中国企业对中亚市场的开发还很不够;茶叶作为中国的主要传统产业之一应当加大在中亚国家的宣传力度,比如绿茶清火、消炎、明目、去油腻、排毒养颜等功效应在中亚国家百姓中推广和宣传。

二、进军俄罗斯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詹立锬介绍说,俄罗斯茶叶消费极大,每年进口都有10多万吨,原先是从肯尼亚进口,据说是肯尼亚政府用来抵债,但估计已差不多;而且俄罗斯的消费者一直认为中国茶叶是最好、最正统的,可以考虑向俄罗斯进军。

三、可以选择一些市场继续扩大的国家:如法国等。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经济转型;外贸新格局;茶企;应对

在构建茶企外向型经营战略的格局下,需要认识到我国经济转型对茶企经营模式的影响,以及后危机时期我国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经济转型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这必然会对茶企的产能水平、产能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在追求生态效益目标的情况下,茶企在生产经营中还将强化对废弃物的处理绩效,进而努力形成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就国际贸易而言,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都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样一来,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贸易的茶叶出口也受到抑制。针对外需拉动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府构建起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为茶企的国际贸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为此,本文将聚焦于“转型经济”、“一带一路”战略等两大背景下,针对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1对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认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1.1贸易伙伴国的结构出现调整

可以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之前我国的外贸伙伴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但随着欧美国家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之后,无论是从市场消费能力还是市场进入规制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不利于我国的外贸出动。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危机之后做出实体产业回归的策略,这就导致了主要贸易伙伴国逐渐奉行了重商主义政策。之后我国大力发展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外交,但受到其它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与之外贸的红利并不显著。最终,我国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力度。

1.2国际市场竞争出现新的特征

以电商、微商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了变化。即,由以前在线下市场中的真实竞争,逐渐转移到线上的产品与订单获取。以国际茶叶市场为例,我国在进口和销售南非红茶产品时,就大力利用了电商和微商平台,从而就能便捷的与国内消费者形成直接联系。反之,我国的茶企在对外贸易中,仍然严重依赖中建渠道商资源,这就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可能受到中间商的利益侵蚀。

1.3外贸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就使得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有被削弱的趋势。另外,我国的人工成本与周边欠发达国家相比已无竞争优势可言。因此,在对外茶叶贸易中也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价格压榨。因此,传统茶叶贸易的产品结构应发生显著变化,这样才能适应外贸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2经济转型条件下茶企的经营现状分析

茶企若要适应外贸新格局的要求,就首先要从自身经营状况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但从现状分析中仍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2.1对外贸新格局认识不足

根据笔者的统计发现,大多数茶企围绕着茶叶产地来设立工厂,而茶叶一般存在于高山和丘陵地区,所以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了茶企管理层对外贸的新格局认识不足。就导致了在产品结构优化和加工工艺上,仍然延续着传统贸易伙伴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而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结构无法吻合。最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就难以获得自身的比较优势。现实表明,外贸新格局的演变趋势早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所以这将为我国茶企外贸带来损害。

2.2对外产品品质缺少特色

这里的缺少特色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域内茶企之间的产品品质缺乏特色,就使得域内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将严重损害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利益。第二,与国际茶叶产品进行比较,我国茶企的产品无论在外包装还是在饮用方式上都具有趋同性的倾向,所以也难以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品质特色来增强市场识别度。由此,在域内茶企之间的竞争态势下,就严重削弱了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3绿色环保特质表现不够

绿色环保已成为国际食品加工工业的主流元素,也是国外消费者购买茶叶这种快消品的选择依据。但我国茶叶产品在绿色环保特质上并不显著,主要反映在难以通过可以显性的信息来证明该产品的绿色和环保特质。

3制约茶企经营模式发展的难点问题解析

在优化茶企经营模式来适应外贸新格局上,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具体来说,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3.1企业管理层的意识问题

同样根据统计数据可知,86%左右的茶企都可以归属于中小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足够的国际视野。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于,中小企业中有大多为家族式企业,在这种企业的组织生态中存在着保守的习惯势力。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势力呢。很显然,这是对不同家族成员自我利益的一种保护,所以就难以对国际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

3.2对外贸信息的获取问题

如何从整体视域下来看待外贸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这不仅需要有战略眼光做支撑,业内要有专业知识做支持。但对于许多深处大山和丘陵地区的茶企而言,企业管理层不仅缺乏战略眼光,也缺乏能够洞察外贸演变趋势的专业人才。因此,对外贸信息的获取问题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3.3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问题

前面已经指出,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甚至在某些市场知名度上还不及伊斯兰卡的茶叶产品。为此,我国茶企就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增强自身产品的品质,从容来提高产品的市场识别度。但茶企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则成为难题。3.4绿色环保特质外化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就在国际市场中影响到了茶叶产品绿色环保特质的检定,以及国外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表示质疑。可见,建立有效的检测模式便成为了这里的难题。

4优化经营模式应对外贸新格局的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优化经营模式应对外贸新格局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

“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不能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上,还是需要落实在行动中。由于受到大多数茶企管理者自身思想意识格局的限制,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突破自己的意识局限性。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在这里起到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集域内茶企的管理者进行座谈,并围绕着外贸新格局的演化来共同商议对策。与此同时,还需要发挥高校的师资优势来为茶企的管理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这样的氛围下,就能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

4.2“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信息获取

目前,我国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那么基于这一战略来向域内茶企及时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则成为可能。具体而言,这里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信息收集能力,也需要打造域内各茶企信息的共享平台。具体而言,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政务网站上及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需求信息,并与茶企的管理层建立移动即时通讯平台。域内茶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则需要依托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来实现。

4.3发挥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职能

在对域内茶企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外部资金的支持,这也是弥补内部资金积累能力较弱的最优选择。为此,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向有潜力的茶企贷款,并在创新“债转股”的机制下,拓展放贷资金的覆盖范围。另外,在发挥区域商业银行的职能时,也需要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而且,地方政府不应施加政治影响力来干扰商业银行的正常放贷业务。

4.4借助生态旅游项目促进绿色特质外销

在向海外市场展示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时,除了可以通过图文并貌来相关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在当地打造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并将该项目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来烘托出域内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

5问题的拓展

这里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拓展:技术壁垒是发达国家限制他国产品进入的主要方法,根据wto的规则,实施技术壁垒的国家自身首先应达到技术标准,可见这也是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保护本国企业。为此,我国茶企应该积极应对这一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为此,外向型企业和大型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活动,并积极完成研发到商品化的转换。在技术创新中,应着力从绿色理念出发来优化现有出口产品。另外,外贸人才的培养应着力打造出复合型人才来,这里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外贸实务技能、外语能力、涉外法律知识等素质。可见,这不仅依赖于高校系统在人才培养上的努力,也需要茶企优化员工在职的培养机制。

6小结

本文认为,经济转型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这必然会对茶企的产能水平、产能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国际贸易而言,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都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针对外需拉动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府构建起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为茶企的国际贸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那么,茶企的应对措施应围绕着: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信息获取、发挥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职能、借助生态旅游项目外推介绿色特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作者:安伟洁王依然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奕凌.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65-67.

[2]郭利群.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66.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6

2013年1月我国茶叶出口量价齐升

2013年1月,我国茶叶出口2.92万吨,金额约9783万美元,平均单价3347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1.76%、16.34%和14.33%。其中,绿茶出口2.42万吨,总额约7569万美元,均价3123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3.53%、20.53%和16.42%;红茶出口2929吨,金额约972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3.64%和3.04%,均价3320美元/吨,同比下降0.576%;乌龙茶出口1096吨,同比下降3.20%,金额约532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7.69%和4.58%,均价4854美元/吨,同比上升31.96%;花茶出口598吨,金额约414万美元,均价6918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10.97%、24.40%和12.09%;普洱茶出口358吨,同比下降15.04%,金额294万美元,均价8196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719.64%和17.844%。

中国茶叶市场价格指数与行情分析(2月)

安溪中国茶都

2月份安溪中国茶都市场交易量380.3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9.5吨;交易额4960.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5.1万元;平均单价稳定略增1.1%(以上采样数字仅限于茶都市场毛茶交易量情况)。本月新茶还未上市,市场流通以补充货源为主,交易量整体有所减少。另外,由于春节前期各地茶商已采购储存一定数量的高档茶叶,茶商主要补充一些中、低档茶叶,交易额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平均交易单价增幅不大。

新昌中国茶市

2月,新昌中国茶市新茶上市,与去年相比,上市时间提前了13天。2月份交易量73070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3.88%,交易额5791.32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53.44%,2月价格指数792.57,比去年同期上涨529.02%。由于春茶上市提前,去年同期则以销售库存茶为主,新茶上市的时间差,使得交易价格与交易额均大幅上涨。

松阳浙南茶叶市场

2月5日浙南春茶首度在浙南茶叶市场上市,交易量逐日增加。2月份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308吨,交易额18967万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5.4倍和13.1倍。价格指数为2227.2,同比下降了14.96%。

茶企动态

九峰茗茶召开新品会

4月21日,九峰茗茶“冠军品质一冠难求——一冠难求系列新品上市新闻会”在福州西湖宾馆隆重举行。会上,主办方展示了“一冠难求”、“一贯难求”、“一罐难求”三个系列的五款岩茶新品。这五款新品均产自武夷山正岩产区,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九峰茗茶常年高级顾问陈郁榕全程监制,经九峰资深茶师精工细作,精制而成。活动现场,主办方组织来宾对五款新品进行了品鉴。在现场泡饮过程中,五款产品所呈现出的香气鲜锐、口感顺滑、滋味醇厚等优异品质特征,得到了在场来宾的一致好评。

第七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比赛启动

由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红茶专业委员会、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新浪网主办的第七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比赛于4月20日在元泰红茶世界福州正大广场店盛大启动。本届征文比赛以“美丽中国茶乡行”为主题,征文作品将结合往届作品集结成《中国红茶指南(2013年版)》(暂定)出版发行。来自山东青岛的红茶爱好者兼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苟焕强先生在元泰茶业的支持下,将用半年左右的时间骑行30000里,深入中国经典红茶“十八茗秀”的主产区。启动仪式结束后,苟焕强先生便在现场的阵阵助威声中踏上了“中国红茶新长征”的漫漫征程。

安溪铁观音首家天交所挂牌企业成功上市

3月28日,福建省昭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交所”)挂牌交易。这标志着昭德茶业(股权代码:035013)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它创下“安溪铁观音行业首家在天交所挂牌上市企业”和“国内首家铁观音企业成功挂牌上市”两项殊荣。业内人士表示,昭德茶业成功上市不仅扩大了企业本身的知名度,同时也为福建安溪县独具特色的铁观音产业版块走向资本市场拓展了空间。

林深、汤小刚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展熹茗开展

4月20日下午,由熹茗茶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墨漾熹茗”之林深、汤小刚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在熹茗湖东会所开幕。本次画展共展出国画家林深、汤小刚山水画作共30余幅,画展将从4月20日持续到5月10日。主办方表示,在福建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一向是寿山石独领,书画市场则相对受冷落。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深刻,对书画艺术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福建的书画艺术品正处低位,投资潜力很大。熹茗举办本次画展旨在为政商精英、书画收藏家和艺术品市场之间搭建一个跨界的桥梁。

则道茶业标志品牌“生命之叶”问世

4月23日,云南则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熟茶渥堆技术创始人”吴启英熟茶工艺传承等单位在昆明则道“普洱茶谷”举办了主题为“照亮北回归线,生命之叶发现之旅”的媒体见面会。会上,则道茶业的标志性品牌“生命之叶”正式问世,旗下的“部级名优保护品种”紫娟、普洱印级茶、古树红茶、曼松贡茶四大系列震撼上市。生命之叶首次用茶叶地理学重新定义了大叶种茶的历史地位,“万茶之首”紫娟的问世更是激起强烈反响,整个活动引起各界媒体广泛的关注和茶界人士的深入探讨。

聚焦春茶

日照茶农忍痛砍10龄茶树

近日,受经济大环境和今春倒春寒的双重影响,山东日照绿茶要大降价几乎已成定局。由于多年植茶收益欠佳,日照市一些茶农开始将自家种植多年(部分树龄超过10年)的茶树砍倒,改种其它农作物。业内人士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年日照绿茶的知名度与价格都在不断提高,但是鲜叶的收购价格却涨幅很小,并且如过山车般上下起伏不定。老百姓种茶叶,就是为了多卖点鲜叶,多赚点钱。日照绿茶知名度和价格都涨了,但鲜叶价格始终涨不上去。希望政府能增加对绿茶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多给茶农一些扶持。

今春普洱茶价持续走高

进入5月,普洱的春茶采摘开始陆续进入尾声。各地信息显示,今年普洱茶的价格开始出现明显的上扬趋势。在广州春季茶博会上,357克一饼的“老班章”普洱茶售价2560元,折合7000多元/公斤,冰岛普洱生茶更是卖到1.2万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50%-300%。有业界人士分析说,气候因素及供求矛盾是造成今年云南春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很多商家为争抢毛茶原料直接上山购茶,令原料(毛茶)价格在茶农处就已被人为抬高,加上商家购进毛茶进行加工的环节成本不断上涨,从而使成品茶的上市价持续攀高,出自名茶山的普洱茶甚至价飙一倍以上。

闽南地区春茶陆续上市

四月下旬开始,泉州各地春茶已陆续上市,销售场面火爆,仅安溪中国茶都一天的交易量就高达大约100吨。今年春茶较去年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陈家勇说:“今年春天的气温比较高,安溪各种春茶的上市要比往年提前三五天。”3月8日开始,黄旦就在茶都上市,今年1至3月份,中国茶都的茶叶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4月份,黄旦、本山等色种茶销量渐增,低海拔的铁观音也开始进入市场,“4月份,进入茶都市场销售的春茶日均达到100多吨。而且,从4月1日到16日,销量与日俱增,最高时1天销售200多吨。”据介绍,目前上市销售的多是色种茶和外安溪及低海拔地区生产的中低档铁观音。

受气温升高影响,永春佛手的采摘也较往年提前,销售情况尚不明朗。南安石亭绿茶早在清明节前后就已上市。从目前春茶销售的情况看,无论是安溪的色种茶还是永春、南安各地的特色茶,价位都相对较低,春茶最重要的主角——中高档铁观音将在“五一”前后出场。

2013西湖龙井春拍落槌

4月3日,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茶拍”),敲下了今春2013西湖龙井春拍活动的第一槌。经过逐批展拍,多轮角逐,“贡”牌、“狮峰”牌、“馀德”牌、“西湖”牌四个传统品牌的特级西湖龙井最终以5600元至14000元/公斤不等的价格成交,但今年的最高成交价,不到去年的四分之一。“虽然茶叶价格比大家预计的低了不少,但是拍卖的效果却比前三次都要好,这并不是坏事。”杭州茶厂董事长张一民说。这次按照国际通行的拍卖交易方式,并参照茶叶品质检验报告和我国茶叶市场成交价格流通趋势,对拍卖茶品设置最高限价,茶叶的成交价格正在日渐回归理性。

热点资讯

24家茶企首获武夷茶商标使用权

近期,武夷山市举行首批获许可使用“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商标企业授牌仪式。永煌茶业等20家企业获“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证明商标)使用权;骏德茶业等6家企业获“正山小种”证明上标使用权;有4家企业同时获得“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两种商标使用权。

瀚海春拍将首推名优茶专场

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8日至6月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新增“名优茶品、茶道、香道”专场。这是国内首次举行的茶叶种类齐全、产品丰富的正式拍卖。本次名优茶专场主推来自各原产地核心产区的“中国十大名茶”,金骏眉、大佛龙井、信阳红等新兴茶品也在其中。此外本次拍卖特别推出陈年大红袍、陈年龙珠茶。本次拍卖的所有拍品先由企业自订起拍价,然后主办单位将组织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和品茶高手对茶叶品尝后结合企业的定位,确定最后的起拍价,以确保茶叶本身实实在在的价格,杜绝炒作。

“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出炉

4月9日,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获得十强的分别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普洱茶、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福鼎白茶、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祁门红茶和福州茉莉花茶。评估从去年12月份开始,历时四个月,依据“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通过消费者抽样调查、文献研究、品牌持有单位电话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结合专家评议,最终完成99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

中国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

4月9日,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主办,杭州茶叶研究院和新昌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浙江新昌隆重举行。论坛围绕“生态、创新、融合、发展”主题,采取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座谈交流,专门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茶产业“专家门诊”,从政府独特视角探索产业融合提升,对于推动当地乃至全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浙江新昌、湖北英山、福建福鼎、福建安溪、河南口河、广西灵山、云南昌宁、湖南安化、贵州都匀、安徽休宁等10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相关领导,部分媒体、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茶叶机械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229-01

岚山区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总面积778平方公里,现辖9个乡镇街道、421个村居(社区)、42.45万人。岚山区临近大海,地处北纬35度左右,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日照绿茶被誉为“北方绿茶”、“阳光海岸绿茶”。

1岚山区茶叶产业总体情况

岚山区是“南茶北引”的先行示范区,也是山东省最大的产茶区。自1966年先后引进鸠坑、白毫早、龙井43#、浙农113、金萱等十多个有性、无性系茶树良种,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该区茶园总面积占全省40%,产值占全省60%以上。现有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6家(其中省级2家),获得QS认证茶叶企业49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136家,茶叶协会8家,茶叶研究所5家,碧波、雪青、御青多年获“全国茶叶百强企业”。岚山不仅盛产绿茶,还开发了具有岚山特色的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等产品,初步形成了“春绿、夏红、秋乌龙”的岚山茶叶生产格局。2014年4月成功认证“日照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红茶”已成为江北茶品代表之一。

2岚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情况

2.1茶叶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程度达到90%以上

近几年该区加大对小型田园管理机、微耕机、单双人茶树修机、机动及电动喷雾机和小型无人机的大力推广普及,基本实现了茶园在施肥、除草、松土作业、茶树修剪和茶园喷药等环节机械化的全覆盖。

2.2先进适用的茶叶加工机械在该区发展迅速

该区茶叶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随着市场对茶叶品质提升和产品多样化要求,近几年该区大力推广发展新型茶叶清洁化生产流水线、远红及微波杀青机、智能红茶发酵机、大型茶叶色选机、龙井茶炒制机、扁形茶炒制机、碧螺春整形机等先进茶叶加工机械。大力扶持全功能、智能化茶叶无性系茶树苗繁育基地以及高标准茶树种质资源圃基地和茶叶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2.3强化茶叶机械化示范推广、宣传培训

近几年在该区召开了全省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观摩会、山东(日照)茶叶生产机械展示会、全市茶园管理机械化演示会、全市春季茶园机械化管理现场会、全市茶叶机械化采摘现场观摩会、全市智能红茶发酵机应用交流会、机械化采摘建园现场会、全市红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培训班、全市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等会议,省局、市局领导还多次来该区调研指导茶叶机械化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极大的促进了该区茶叶机械化的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茶叶采摘机械化是该区急需突破的薄弱、瓶颈环节,加快茶叶采摘机械化发展对促进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该区积极推广便携式电动采茶机和多种单人、双人采茶机,但由于机械设计缺陷和市场对茶叶外观要求等原因,致使采摘机械化程度较低。

3.2部分茶叶加工机械陈旧,清洁化、连续化水平低。茶叶加工生产已从农产品转向食品标准,但茶叶加工机械更新换代慢,现代高科技、大型、节能型设备和清洁化生产线等相对较少。设备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茶叶清洁化生产标准要求,也严重制约了该区茶叶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3.3本地茶叶机械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该区盛华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茶叶机械生产企业,生产的13种型号机械已进入国家补贴目录,产品获多项国家专利,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南方制造企业的规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茶叶机械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亟需加强。

4茶叶机械化发展的方向

4.1切实提高茶叶机械化采摘水平

该区今后在日照绿茶生产的基础上,结合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开发,培育良好茶树树冠,积极筛选和推广机械化修剪和采摘机械,重点在夏秋季节示范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加快引进先进茶叶原料和成品分级筛选等设备,发展和研发与机械化采摘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茶叶新产品,同步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逐步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促进茶叶增效、茶农增收。

4.2加快机械化标准茶园示范创建和推广

机械化标准茶园建设是茶叶生产加工的重要基础,加快适宜机械化管理和机械化采摘的机械化标准茶园建设是推进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措施。要尽快完善《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加大对机械化示范园的扶持力度。积极建设茶树资源圃和无性系茶树苗繁育基地,搞好茶树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推广种植更适宜机械化管理和采摘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

4.3加大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教育培训

加大远红外及微波杀青机、智能红茶发酵机连续扁茶机以及成套茶叶加工流水线等示范推广力度,加快茶叶加工机械换代升级,使茶叶加工逐步向智能化、连续化和清洁化迈进。要将微喷、滴灌、无人植保飞机、轨道式茶叶采摘机等茶叶生产环节机械的推广纳入今后茶叶机械化生产的重点。积极组织开展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活动,加大技术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该区干茶品质和市场占有份额。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台商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现状趋势

一、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现状

福建与台湾的茶文化产业一脉相传。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大岛。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台湾茶文化产业源自中国大陆,台湾茶文化产业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解放战争后的政治因素,台湾茶界一直与日本、韩国有茶文化的往来交流,而与一水之隔的大陆,特别是茶种品质相近,地理、文化相似的福建茶文化交流较少。改革开放政策为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浪潮使海峡两岸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同胞开始回大陆探亲,并逐步开始在大陆投资。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最近,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很相似。1992年,福建通过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开始吸引台胞在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1993年台胞李瑞河到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承包福州农垦茶叶基地,成立福建优山合作茶厂,开创了台胞到福建投资茶企业先河,从此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李瑞河在福建漳浦创建的天福集团,现已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茶业综合企业。至2012年,天福集团在大陆已经开设“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1232家、茶叶生产基地11个、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1个,还有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集团还于2011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大陆茶业第一股。

目前,台商不断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据统计,至2011年底,福建省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337个,合同利用台资30.9亿美元,实际到资17.6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福建省拥有6个部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最多的省份。已有466家台资农业企业、10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创业,引进台资8亿美元。其中投资最大的是台商李志鸿在漳平独资的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号称“大陆阿里山”,种植规模约4.5万亩,高山茶园2400亩,该基地和其他台农合作成立台农高山茶合作社,统一注册了“永福高山茶”商标,有茶叶企业48家(个),涉及投资个体490多人,投资额超过7000万美元,是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最大的基地。该基地带动台商独资或合资种植台湾高山茶5.5万亩,主要栽植台湾软枝乌龙、金萱、铁观音、少量的东方美人、红茶等,主产台式乌龙茶。台商在福建茶乡安溪创办的茶叶企业就有40多家,总投资约40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该县的大坪乡、西坪镇、芦田镇、龙涓乡等乡镇。据悉,安溪县大坪乡现有台资企业14家涉及茶业、旅游等领域。目前,除了天福集团之外,投资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还有“三和”制茶有限公司、“郁泉”茶业有限公司和“龙兴”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2011年12月7日,台商投资大陆首家茶企福建省安溪县郁泉茶业有限公司成为“闽台农业合作重点企业”。

二、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1、推动福建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全面发展。

一是促进乌龙茶品质的提高。台湾茶文化产业掀起“清香型”乌龙茶热,“台式乌龙”制作工艺传入福建,促进了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改革,提高了乌龙茶品质。

二是促进了福建制茶机械的改进。

三是引进新品种,丰富了福建的茶叶品种。

四是延长了茶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促进了经营观念的改变。台资企业到福建办厂后,经营的连锁化与产品的多样化,给福建带来新思维。

五是带动观光茶园的发展。

2、扩大台湾茶文化产业的营销,为台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台湾茶业者向福建省转移,有效扩大了台湾茶叶销售。台湾岛内茶叶产量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茶叶市场。因此台湾茶商多数采用“台湾接单,福建提货”方式,利用原有的国际渠道,销售在福建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占有量。目前,台商投资福建开办的茶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规模都不大。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数为传统茶叶,品种比较单一,很少进行深加工。就连这样的小企业已经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三、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趋势

在茶文化产业领域,台湾需要继续保持和深化与福建省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福建省方面,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在政策上进一步加大茶文化产业的对台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合理调整要素配置,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在政策上福建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吸引台商到福建投资。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使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先行先试的优势。二是,通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整合要素,进一步拓展闽台合作空间。吸引台资将营运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创业基地等重要机构设在福建,通过集聚形成区域内高附加价值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三是,利用eCFa的政策优惠,利用台湾在品牌塑造、国际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台湾岛内延伸发展,实现闽台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台湾方面,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可能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台商投资福建茶文化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

例如,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至2012年3月已入驻台资企业59家,比2010年增加5家,常住台商490多人,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5.5万亩,增加4800亩,种植茶叶面积是台湾高海拔茶园总量的近五分之四,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2011年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委员会审定,台商杨瑞投资的漳平九德农场已有茶场500亩,茶园环境、生产条件,加工设备、产品质量等符合有机茶标准,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是创业园48家台资茶企业中的第一家。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投产的高山茶得到了两岸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同与肯定,在各大型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永福高山茶列入“故宫贡茶”给台商们带来了信心。这种集聚效应一方面为台湾厂商提供了有效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使台资企业对区域产业集聚环境形成依赖。

2、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正在逐步调整与变化,对福建茶文化产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区域布局正在调整。企业经营决策除了考虑商务成本之外,对投资地的进行选择时,更多是以综合评估为基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商赴大陆投资总额前五名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浙江省。如果以合同台资排序,则依序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据台湾“陆委会”主持的《两岸经贸统计月报》统计,2010年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地区,仍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合计约占投资总额的84%左右。从农业合作发展趋势分析,福建不但能为台商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将逐步完善便捷的交易平台、完整的产业配套、充沛的专业人才和宽容的人文环境,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3、台商投资产业呈现多元化,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趋于缓和,eCFa签订后,海峡两岸实现双向投资,大陆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浪潮已经由制造领域逐步向研发、商业、物流、医疗、基础设施、房地产、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快转移。因此,台资转向投资茶文化产业很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4、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茶业“航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拓展茶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茶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不但涉及茶叶产品本身,而且与饮食、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传播方面等密切相关。台商可以用资本营运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展跨区域的兼并与联营,组建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争取上市融资。

5、促进流通方式的现代化,建立现代流通平台,创新茶文化产业流通体系。

(1)有效引导交易市场,促进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一是创新产地市场,有效组织货源和进行采购。二是创新销地市场,提高销售与市场信息的功能。三是创新中央交易市场,引导茶业全球交易,发挥全球市场信息功能。

(2)采取现代化的茶文化产业交易方式和手续。灵活组合各种交易方式,将现场交易、网上交易、区域市场交易、远程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拍卖、信用交易、综合采购等传统的交易方式与现代的交易方式结合,重新组合配置。

(3)扩大茶文化产业的连锁经营,创新流通渠道。例如建设区域性茶叶配送体系。

(4)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作用,例如行业自律、产销衔接、自我服务,避免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新闻背景:闽台茶业交流合作方兴未艾》,中国新闻网;

2、《台胞茶农热评闽台农业合作先行先试结硕果》,《福建日报》;

3、《福建优化台商投资软环境》,《中国商报》;

4、盛九元,《eCFa对长三角台商投资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

5、吴声怡、赵金杰、李亮节、周义邦、张梦,《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研究》,《科技和产业》,2011年6月;

6、夏文顶,《福建茶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展研究》,2003年9月;

7、李亮节,《基于文化视角的福建茶产业竞争力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8、吴慧珍、周巨根、吴小玉、陈志福、林艺珊、阮逸明、蔡荣章,《论闽台茶产业之互动发展》,《茶叶科学》,2010年12月;

9、《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日报》,2011-01-25;

10、黄小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02-15;

11、冯洁,《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2-02-25;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茶叶市场;数学建模;经济效益;优化

俗语说得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史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此,茶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最早提及茶叶的古籍是《诗经》,《诗经》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因此,作为茶叶的故乡,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1茶叶发展历史介绍

1.1茶叶发展历史

茶叶的发现、发展和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我国的茶叶分为茶叶区,每个茶区都有各自的特色茶叶。优质的茶叶大都产自山区,高山和云雾是对优质茶的地理位置的典型描述。从我国唐朝开始,茶叶的生产就已经逐渐规模化,并随后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元朝时期,老百姓开始注重制茶技术,形成了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茗茶。到了清朝末年,我国的制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产茶量居世界首位,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从此打开了茶叶外销的兴旺之路。

1.2茶叶的国内外市场

现如今,世界上茶叶种植的总面积约达到3600万亩,各个种类茶叶的总年产量约为200万t,进出口总量约110万t。由于印度、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大量引进和种植茶叶,导致茶叶产量大幅增加。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目前世界上红茶、绿茶种植面积约为110万hm2,目前世界茶叶市场进入到了长期生产大于销售的阶段,茶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长期供大于求的状况,严重制约了茶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型企业只能在日益紧张的形式下,提高茶叶质量,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增强竞争力。

1.3茶叶发展中的“瓶颈”

我国茶叶的单产量仍然很低。我国作为最早发现和种植茶叶的国家,其茶园面积,占世界总茶园面积的一半左右。但是,我国的产茶量只占世界产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这表明我国茶叶生产效益低。另外,我国的产茶区主要集中在南部,且许多都是散户,茶叶的生产大都是作为副产品而存在的。种植的茶叶户普遍缺乏专业的种植和管理技能。在中国,采茶大都是人工,至今没有采用大规模的统一化的机械采摘和加工生产。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标准化和生产水平都不高,这些都对茶叶的质量和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数学建模理论与茶叶经济效益的结合

人们对数学的印象大都是抽象和晦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抽象的数学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1数学建模理论定义的概述

数学建模事实上就是将数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针对性研究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通过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增加变量和设定参数来模拟实际,利用数学的规律来建立模型,通过数学语言和逻辑分析方法,来解释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释和验证所得到的结果,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建模是一门科学语言,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应用到实际问题时,则需要建模者根据自己遇到问题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2.1.1数学建模理论的重要意义一个成功的数学建模的应用需要将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形成精确的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数学建模往往可以使我们更深层次地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各种情况下最优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用自然语言和自身的逻辑分析所无法做到的。实践证明,数学建模理论利用其缜密的逻辑关系,同实际问题的模型进行互补,这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2.1.2数学建模理论的应用数学模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气象工作站为了获得有效的大气情况,可以利用到数学建模理论,气象工作站通过气象卫星,大量的收集一定时间内的气压、降水、风速和云层等各种状态,并利用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些运动着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有效的模拟出实时的天气变化。生理学专家可以利用人体体内的药物浓度和时间来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可以得到药物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分析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效果,有效的指导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2.1.3数学建模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建模方法和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将数学建模理论分为不同的类型。数学模型可以利用数学规则和计算机运算,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如何准确的运用数学建模,来有效的解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一直是个难点。首先,我们要通过详细的分析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用哪一种形式来搭建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我们要使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算法,获得相对应的结果。然后,通过得到的结果再验证遇到的问题,通过反复的验证,最后得到相应成功的解决方案。

2.2数学建模对茶叶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分析

目前,国内外的茶叶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虽然茶叶市场日趋饱和,但是各类名茶却供应短缺,低质茶价格一路走低,而名茶价格却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的市场处于新形势下,如何应用不同的数学建模,对茶叶经济效益进行最优化的分析,从而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2.1茶叶经济效益优化———地表数学模型优质茶叶对种植地区所处位置的经纬度、温度以及湿度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个数学模型针对的是最优化的地理环境来生产最优质的茶叶。基于此,需要将数学建模的地表划分为光照、温度、湿度和经纬度四个方面。茶树喜阴,喜弱光照。因此,对照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可以知道,短光波部分主要是蓝紫光线,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茶树在漫射光下生长最好。茶树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27益左右,年有效积累温度在4000益以上。茶树最适宜的降水量在1000-2000mm/每年,相对含水量70%-80%为宜。茶树生长要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形的坡度要小于30度。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构建出完整的优质茶生产数学模型。2.2.2茶叶经济效益优化———销售数学模型现有的茶叶包装市场上,茶叶包装形式丰富多彩。随着茶叶需求的不断增长,茶叶包装也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茶叶包装也是影响销售的一个必要因素。要打造市场,就必须内部联合,成立茶品种繁多的茶业集团。为了能够变得更大更强,未来要对茶叶市场进行合资,突出重点品牌建设,快速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合适的发展规模也是销售数据模型的重要因素。另外,要积极发展消费市场,更加积极开拓外销市场,数学销售模型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和国外市场。还要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广告效应也要考虑进销售的数学模型中。

3数学建模理论在茶叶经济效益最优化中的应用

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已成为茶叶市场发展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我们应仔细分析数据模型,探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我们以湖北省坪山乡、东林乡和湘平乡等三个乡为例,建立可用的数学模型来优化茶农茶叶种植、销售的产业结构,确保茶叶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3.1茶叶生产调查

茶叶产量高、投资少、见效快而且经济效益高,是一类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也是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取决于新鲜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新鲜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则依赖茶园管理。我们从坪山乡、东林乡和湘平乡三个乡中随机抽查了6户茶叶种植散户,其中产量好的茶农2户,产量中等的茶农2户,产量差的茶农2户。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茶园里引入新的技术和精细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并有效地提高茶叶的质量,茶叶的净利润也更大。

3.2种植茶叶的成本和经济效益

我们对三个乡随机抽取的6户茶叶散户的总产量、总收入和总的成本进行平均,并分别计算土地生产率、土地盈利率、劳动生产率、劳动盈利率、成本产品率和成本利用率进行数学建模,通过以上指标分析可以得出3个乡各自的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和年盈利率,比较后可以推断出3个乡茶叶种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能推断出影响该地区茶叶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模式和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4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茶叶市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虽然影响茶叶经济效益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是,应用数学建模,我们可以精确的预测出影响茶叶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相对应的不同的茶叶区,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销售模式。所以,针对不同的茶区,我们要相应地改变数学模型,尽量建立准确的模型来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数学建模在茶叶市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朱兰芝,数学建模———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纽带[J].职大学报,2008(4):71-73.

海外茶叶市场分析篇10

本文阐述了烟台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烟台茶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政策优势和茶文化助推优势,调查分析了烟台茶产业发展规模和基地建设情况,探讨了烟台茶产业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一体化的生产与经营模式,结合烟台茶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提出了多管齐下提升茶叶品质、多元互动提高茶叶销售效益、多方借力挖掘发展烟台茶文化等方面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烟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烟台;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1:F307.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4-0147-05

DevelopmentofteaindustryinYantai

HanShubing,HanChangshen,wangHuiqing,SunCongxi,Sunweiwei

(Yantaiacademy,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Yantai264670,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historyofYantaiteaindustrywasstatedinthispaper.itsadvantagesintheaspectsofnaturalresources,policyandteacultureweredescribed,too.thepresentdevelopingscaleandbaseconstructionstatuswereinvestigatedandanalyzed.thentheproductionandmanagementmodelsconcentratingproduction,processing,marketandbrandbuildingwerediscussed.takingthegeographicalcharacteristicsofYantaiteaindustryintoconsideration,thesuggestionsandcountermeasures,suchasenhancingtheteaqualitybyutilizingmultiplemeasures,promotingthesaleefficiencythroughmulti-interactions,andexploringtheteaculturebymulti-leveraging,wereproposed.itwasexpect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Yantaiteaindustry.

KeywordsYantai;teaindustry;Developmentstatus;Developmentsuggestion

烟台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据《海阳县志》记载:“早在唐文宗年间(公元827―835年),境内就有种茶制茶之说。”宋元时代,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1]。金统治中原r期在宁海州(牟平)等地设立茶坊,专营茶叶生产销售,并大量种植茶树[2]。明代昆嵛山专门设有管理茶叶市场的茶道司衙门,万历年间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将“莱阳茶”列入“今茶名”,表明烟台茶叶种植和茶叶市场管理在明代已初具规模[3]。清代烟台茶叶销售有了进一步发展,清末,县内私营商号和客栈、货栈130余家,糖茶属经营范畴[4]。在烟台海阳市留格庄镇发现的古代蒸青工艺制茶的石锅、烟台牟平昆嵛山现存的800多年前的老茶树,都是烟台种茶历史传承的印证。

建国以来,烟台茶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又曲折的发展历程。1964年从浙江引进茶树、山茶花[5],1966年在南茶北引政策的指导下,烟台的文登、蓬莱两地引进茶籽试种,1973年经鉴定试种成功并组织推广[6],1977年茶园面积增长到292.6hm2,年产量达到了187.75t[3],后因常受冻害,茶园面积逐年减少。21世纪以来逐步攻克了关键栽培技术,2004年市政府针对烟台绿茶的发展制定了新规划和激励政策,2007年由烟台市供销社茶业公司牵头从南方引进20余种部级茶树良种试种推广,掀起“南茶北引”第二拨浪潮[7]。

本文对烟台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结合烟台茶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烟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烟台茶产业发展优势

1.1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条件优势

烟台的地形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土壤类型以棕壤居多,在花岗岩、片麻岩等酸性和中性岩发育的棕壤为宜茶土,土壤呈微酸性,pH值为5.5~6.5,主要分布在山东的东南沿海及胶东半岛地区[8]。

烟台位于北纬37°~38°,山东半岛的东部和东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气候受到海洋的调节,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在区域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茶树,所产的绿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风格[9]。年均日照时数2698.4h,年均气温12.7℃,年均无霜期为210d,年均相对湿度为68%,年均降水量为651.9mm,符合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烟台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较慢,营养成分积累充分,再加上独特的海雾弥漫,茶叶叶片肥厚,内含营养物质丰富。经检测,烟台绿茶水浸出物比南方绿茶高14%,茶氨酸含量高64%,叶绿素含量高170%,芳香类物质积累多。从品茶角度上看,烟台绿茶“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馥郁、优雅,滋味丰厚,入口有厚度、层次性强、回甘好”。

1.2政策扶持优势

2013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老茶园改造,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10]。山东省作为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优质茶产区,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2014年出台了《山东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为烟台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2012年9月烟台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绿茶产业发展意见》[3],明确了“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任务目标,对烟台茶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积极打响“烟台绿茶”的品牌,为烟台茶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1.3茶文化发展助推优势

烟台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饮茶礼仪、习俗和众多

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嵩山院“一面朝阳三面松,背靠峻岭飘香茗”为海阳人所熟知。烟台海阳的梦达寺、嵩山院、七祖院、丛麻禅院四大寺院中种植“禅茶”[11]。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为烟台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根基。现代烟台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也推动了烟台茶产业的发展,烟台茶文化协会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宣传茶文化,开展茶文化讲座。烟台茶博会多次举办茶艺表演、茶服走秀、茶事互动等展现茶文化魅力的活动。

2烟台茶产业发展规模与基地建设

2.1烟台茶叶种植面积

在政府大力扶持和民间团体推动下,烟台茶产业蓬勃发展,自2008年大规模种植茶叶,茶叶年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912.9hm2,总产量达到555t,涉及牟平、海阳、莱阳、蓬莱、栖霞、龙口、招远、莱州、高新区等9个县市区。预计到2020年,烟台绿茶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hm2以上[12],成为北方重要名优绿茶生产基地之一。

2.2烟台茶产业基地建设

烟台市具有代表性的21个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海阳、龙口、牟平、莱阳和烟台市高新区,以海阳市为主要聚集区。面积6.7hm2及以上的基地有12个,其中海阳市步鹤山茶基地最为庞大,达到了340.0hm2。每个茶产业基地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均为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一体化。

3烟台茶产业的生产与经营

3.1茶园的生产管理

烟台茶叶以设施生产(茶棚)为主,有利于茶树安全越冬和提高茶叶质量。茶棚建设经历了从竹木小拱棚、钢筋混凝土拱棚到强钢结构大棚的历程。茶园管理涵盖了茶树施肥、病虫害防治、茶园灌溉、茶棚建设、保护地栽培等方面。各茶产业基地都会采取一些相似的高效管理茶园的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独特的管理经验[13]。“有机、绿色”的概念已深入茶农心中,并贯穿整个茶叶生产管理过程。在茶树生长期间不使用普通化肥和高毒农药,只施用有机肥,如农家粪肥、沼液、豆粕等,应用生物农药和防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方法并举防治病虫害。灌溉以湖泊水、山泉水为主,滴灌和微喷灌溉技术也得到一定应用。茶叶质量检测技术[14]和茶园土壤重金属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15,16]都得到一定应用。

3.2茶叶加工

烟台茶市场主打绿茶、红茶,也有少许乌龙茶、白茶,还有桑叶茶、流苏茶、地瓜茶、红豆杉茶和玫瑰花茶等代茶饮。早期,茶基地往往会重金聘请南方或者日照、崂山验丰富的炒茶师傅,或经营者拜师学习炒茶工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杭州茶叶研究所专家定期来烟台指导茶基地做茶,每个茶产业基地都能结合自身特点,制作出具有北方茶醇厚滋味又具有各自独特风韵的一款茶。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通过完整的加工设备一气呵成。茶农依附于茶基地成熟的加工工艺和完备的设备代加工鲜叶,而茶基地则不断对设备、技术更新换代,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3.3茶叶销售

所有的烟台茶基地通过茶叶会展销售,其中86%的茶基地拥有独立的实体店面,52%尝试通过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每个基地都秉承独特的经营理念和销售渠道,有的致力于走精致的私人订制路线,有的依托于社会关系拓展销路,还有的海外代销等。

3.4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宣传。据统计,100%的茶基地采用参加茶博会、推介会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的占48%,报刊杂志宣传的占24%,车体宣传的占5%。二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2013年烟台市茶叶协会成功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烟台绿茶”又成功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绿茶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海阳市相关部门经过努力,成功追回对“海阳绿茶”商标的使用权,统一了海阳市茶叶品牌[17]。各个茶基地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在充分利用“烟台绿茶”、“海阳绿茶”大品牌的同时,85%的茶产业基地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三是以品质锻造品牌。在调查的21家茶叶基地中,已有4家成功申请了QS/SC认证,5家正在申请,占总数的43%;有6家拥有有机认证,1家正在申请,占总数的33%[15]。

4建议与对策

4.1多管齐下提升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