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8:19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1

关键词:高校住房管理房改政策住房分配货币化

引言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保障高校教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因住房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造成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高校的住房保障工作在提高学校竞争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刻认识到高校的教职工住房管理工作更是关系到学校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发展。要做好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就要了解高校的住房历史和现状,了解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高校住房现状及历史回顾

自深入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国发〔1998〕23号文已明文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从根本上说,职工住房问题不再是学校的组织行为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案是职工个人通过市场购买行为获得自己使用的住房。但是,为改善教工居住条件,解决困扰学校多年、阻碍学校发展的突出民生矛盾,各高校仍在千方百计找政策、通渠道,建设家属住宅,同时建立周转房管理体系,尽量让教职工“安居”。然而,由于现有的教职工周转房房源数量有限,而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大,教职工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自1998年国务院(关于迸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下发以来,住房制度改革已走过了十五年的风雨历程,这十五年是住房制度从福利型低租金的实物分配不断向住房货币化,进而走向市场商品化的过程。高校和社会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在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前一直遵循国家的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这也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分配政策。无偿分配、低租金使用住房导致建设的住房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

在国家自1998年起出台了一系列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后。我国福利性住房终于走到了终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在全面开展公有住房的公有产权向教职工个人转让完成后,针对高校的特殊性,必须加快建立适应高校特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通过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为学校教职工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所以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陆续开始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化,认真思考新形势下所赋予高校房管工作的新内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将管理与服务落实到实处。

二、高校住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也由原有的行政型、福利型管理模式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的的管理模式转变。但在全国房价快速上涨的大背景下,高校住房管理模式在转变的过程中,遇到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权性质多样,管理难度大

高校住房改革前,房产权单一,都是国有房产。公房出售后产权发生了转移,公房与私房产权交叉,房屋产权结构和产权性质的变化,产生了住房整体要求统一管理与住户的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根据国家教发[1998123号文规定,凡享有国家和学校优惠政策的住房及建在学校校园内的住房,购房者不能擅自改变住房用途或赠与他人;购房一定期限后如出售,只能出售给学校、学校教职工或学校主管部门。教职工通过房改政策取得了住房的产权,从法律角度来说,具有处分权和收益权。购房职工因家庭、工作、收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要求对自己的住房进行交换、出售和重新购房,而高校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已售公房再交易制定了特殊的限定政策。

(二)房屋维修困难

总体而言,高校的房改房建筑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楼房陈旧,损坏较严重,设施不配套,设备老化,个别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上下水管和电网老化,部分屋面和墙体渗漏,尤其遇到大雨、大风天气时,楼体经常会有外墙皮和楼顶碎石脱落,对楼下过往行人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房改过程中,部分学校从购房款中按一定比例抽取了房改房专项维修基金,但多数高校并未收取房改房专项维修基金。这些高校的房屋维修依然由学校来承担,可是由于维修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养护。目前,房改房售后管理、维修方面的配套政策仍十分欠缺,缺乏具有实际可操作的指导文件,造成住宅区因缺少维修费而得不到及时维修。

(三)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对于青年教职工而言,刚参加工作就面临着结婚生育或孩子年幼的情况,甚至还需要父母来帮忙照看小孩。因此,这些青年教职工急需要一套住房,来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目前,多数已婚青年教职工在学校周边租住房屋,高额的房租成了青年教职工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实行了住房改革制度之后,购买住房的职工在退休或去世之后,房子并不退还学校,而每年大量引进的青年教师,早已使学校的过渡性周转房房源枯竭,与青年教职工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满足不了已有和新引进的青年教职工的需要。

(四)周转房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学校出租的过渡性住房的租金标准远低于市场租金,同时在学校居住上下班方便,因此一些教职工即使在学校外购买了自有住房,也普遍以各种理由不退出所租用住房,导致学校的住房很难形成有效周转。高校的周转房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面积小的房子,部分青年教职工将租住学校的周转房借给亲朋好友居住,或者偷偷地将周转房转租、转借给大学生考研一族,或陪孩子上附中、附小、幼儿园的校外家长;或大学毕业后仍钟情于校园生活的工作一族。供给和需求两个主要要素的存在,是的高校内住房租赁市场的存在成为必然,周转房的转租、转借情况尤为严重。这也形成了“200元交房租,1000元收房租”的违规现象。这也是住房管理中投入精力多,有没有多少实际效果,这严重影响了日常的住房管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五)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目前,高校引进的青年教职工绝大部分为外地籍青年教职工,在本地无其他住房,所以一旦结婚成家,住房必然成为他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引进的教职工多为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6岁至30岁之间。也就是说毕业工作后,很短时间内要完成结婚、育子等人生大事,很难有积蓄,有的甚至经济拮据。对一个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职工而言,面对不断上涨的高房价,经济能力不足是他们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青年教职工住房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住房改革制度的认识问题。许多青年教职工仍然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对学校实物分房还抱有相当程度上的期望,这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许多高校因为资金等原因,在执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上还有困难。还有一些已实施的高校,执行的也不够全面、不够彻底。其二,表现在部分青年教职工缺乏提前消费的观念,受传统思想的熏陶比较严重,总想积蓄足够的钱去买房子,害怕按月偿还欠的房款影响自己生活。

(六)住房货币化的困难

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高校将住房以实物分配的形式改为货币补偿的形式,根据职工的职务、职称、工龄等各种因素,把实物分配的住房折合成相应的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以提高教职工在住房交易市场自主购买住房的能力,实现教职工住房消费市场化、社会化,已达到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住房分配货币化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推进住房商品化,能充分满足职工合理的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

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具有政策性强,范围涉及广,情况复杂,并且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住房货币化分配实际上是一个与住房供应体系有关的问题。住房货币化的政策设计。是使教职工家庭有能力购置住房,但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又很小,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调整,加之商品房房价的快速上涨,原来的政策设计的初衷在现阶段显得力不从心,已无法满足教职工购房的基本需要。以“买得起”为目标的住房货币化分配的理念,在高房价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七)校内房屋出租现象严重

由于已购房屋不能校内交易,周转房不够居住,无房补贴过低等原因,购房教职工势必私自将所购房屋出租、转让甚至买卖,购房职工对房屋的处置呈混乱状态,高校仅用单纯的行政命令难以限制教职工的交易或出租行为。目前,校内住房的私自交易或出租已给校园环境的管护和房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利于当前房产业的发展,无疑已成为高校住房管理的一个难题。

三、对策探析

通过在高校住房管理部门的工作体会,本人认为,要进一步做好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必须了解国家的住房改革的历程,了解高校住房的发展历史和面临的实际困难,熟悉国家的住房管理政策和发展趋势;全面掌握高校住房的详细资料,调查研究高校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做好基础;结合实际,逐步解决公房改革中的遗留问题;通过提高无房职工的住房补贴、实行阶梯租金、签订安全责任书、安装门禁系统等形式,做好周转房的周转和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的资金状况,逐步提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定切实可行的住房货币化政策。

四、总结

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职工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本文回顾了高校住房的发展历史,列举了高校住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尝试对相关困难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析。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在国家住房政策不断发展,高校周边商品房房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改革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还将出现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也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教职工建言献策,需要房管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才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高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赵建华.从高校住房改革思考房管工作新内涵.经济师,2008(12)

[2]周晓军.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3]王景琳.高校职工住房问题及对策初探.北方经济,2011(8)

[4]樊鹏,董玉薇.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必要性与实践探讨.价值工程,2013(7)

[5]霍现涛,高校住房供给模式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张莹,高校青年教师公寓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2

[关键词]大学生校外租房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14-01

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屡禁不止,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的产生和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催生了大学生住宿管理理念、模式的转变。

许多学者对大学生校外租房持否定态度,在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时,集中于对负面影响的强调和遏制,抨击的焦点多集中在学生安全保障、学习成效、人格健全三方面。本文以浙师大为例,结合校方、家长和学生三个主体对此现象的观点,制定出能满足三方要求的合理建议,以期有助于学校未来对学生住宿条件的改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状

(一)租房人数及比例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414份问卷中,在外租房者有30人,校外租房人数比例约为7.2%。被调查人员中校外租房的男女比例为1:4,校外租房的女生所占比例达80%,这与浙师大是师范类院校有关。其中大一、大二和大三人数比较接近都有100多人,大四学生较少仅有26人,占受访人数的6.3%。在外租房的30人中,年级人数分布为大一0人,大二4人,大三24人,大四2人。

(二)租房形式和趋势分析

租房主要有两种形式:单租与合租。数据显示,租房者中单租与合租的比例为1:4,租房者比较倾向于合租。由调查数据可知,有将近10%的受调查同学对于校外租房有兴趣,且倾向于合租。可见,校外租房的趋势还会上升。

二、大学生校外租房原因分析

主要有六点:(1)学校公寓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寝室硬件设施不完备;(2)恋爱需要;(3)备考需要;(4)实习或工作需要;(5)追求自由生活需要;(6)其他原因。

三、大学生校外租房影响分析

大学生校外租房对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有利于锻炼自理能力,培养日常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但是,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负面影响更大。

(一)人际关系方面

校外租房将对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与社会性情感方面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远离群体生活,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减少,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造成人际关系不适应,缺乏合作意识,心理承受力降低等,进而影响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对今后发展极为不利。

(二)安全方面

出租房周边治安环境差,大多数房东管理失职,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诸多隐患。

(三)学习方面

校外租房学生失去了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无法很好地与同学互帮互学。同时,校外住宿没有约束和管理,容易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四)经济消费方面

校外租房学生每月花销均超过1300元,处于较高水平。他们不仅要额外支付房租,而且校外的日常消费也比校内高,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

四、相应对策

(一)建立规范化服务体系,做好校外住宿管理

1.做好学生校外住宿登记和监管工作。对校外住宿同学进行登记备案,成立专门的校外住宿管理机构负责相关工作,对在外住宿的学生加强监管。学校可以加强与学生租住地社区或村委会联系,进行联合管理,发挥社区、村委会离学生租住房屋近、了解周围情况等优势,与学校一起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学习生活。通过举办讲座、谈心、文体活动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工作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校外租房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3.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学生工作者通过建立危机体验馆、生活指导中心等,模拟校外住宿可能碰到的各种危急情况,培养学生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宿舍教育,引导学生集体住宿

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宿舍管理人员要关心学生,尽力满足学生需要,实行“多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可以建立不同规格等级的宿舍楼,还可以灵活安排住宿等。

2.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学校建立一整套宿舍管理制度,如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工作考评制等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宿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丰富宿舍生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住校生文化建设家校共建服务育人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优化教学网点布局的深入开展,加快了我乡撤点并校的步伐,一批农村小学住校生应运而生。现在,我校已形成“一乡一校”的办学格局,住校生已超过全校学生的六分之五。如何能更好地让住校生“学习进步,茁壮成长,时刻感到生活充满了欢乐”,这是所有家长、老师的共同心愿,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笔者根据多年来担任住校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谈谈个人在住校生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优良的校园文化将使人产生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激情,是一所学校前进、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1.加快物质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优良与否,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我校历届领导时刻都在努力工作的目标之一。既然如此多的家长对学校的育人环境充满了信心,积极支持撤点并校工作,让孩子远离自己(一年级孩子才6周岁),那么住校生的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设施就不能过于简陋。因此,撤点并校伊始,我校就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修建了标准的学生餐厅、男女生公寓,配置了舒适的床具、洗澡间、热水器、洗衣机、公用电话等,解决了诸多住校不便的问题。同时,加大“三化”建设(绿化、净化、美化),为住校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加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育人。为了丰富住校生的业余生活,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①开展特长展示。单周星期二下午及双周星期四下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定期开展比赛。主要有:棋类、球类、手工制作、跳绳、英语广角、诵读、写作、书法、小报制作、声乐等。

②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展示。要求住校生按照《文明寝室评比细则》、《最佳餐桌评比细则》的要求及学生心目中的样子严格要求自己,不定期开展“叠被子”、“整理内务”、“洗衣服”、“一分钟穿针”等比赛,提高住校生的自理能力。

③开设影视活动室。为了拓展住校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经常组织住校生观看少儿影视节目及各类德育教育影片,让住校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这既丰富了住校生的业余生活,更为住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④开设知心朋友信箱。在男女生公寓楼的显眼处分别设立了“知心朋友信箱”,住校生随时可将遇到的困惑投入信箱。然后由心理辅导室的老师于每周一傍晚通过校园广播之声“知心朋友信箱”栏目回复,为住校生排忧解难。

由于老师们认真组织,精心筹备,极大地提高了住校生的参与积极性,既锻炼了住校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还使他们在娱乐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各种知识,改掉了诸多的不良习惯。

3.完善制度建设,管理育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为了确保住校生能够安全、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制定了住校生各项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以防在执行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章可循,无本可依。目前,我校制定的住校生管理制度有:《请假制度》、《爱护公物制度》、《文明寝室评比细则》、《最佳餐桌评比细则》、《就餐制度》、《住校生八荣八职》、《个人卫生制度》、《安全公约》、《返校、离校制度》、《女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午间静校制度》、《作息制度》、《生活教师工作职责》、《值班教师工作职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育人

1.在住校生的管理机制上,我校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住校生管理组长负责处理日常具体事务。

2.选好住校生管理老师。每学年初认真挑选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心强的能爱生如子的教师来从事住校生管理工作,同时要求他们明确分工职责,强化服务意识,热情服务。

3.不断提升住校生管理老师的服务管理水平。住校生管理老师对住校生的管理不仅仅是吃饭、睡觉上的督促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他们的心灵“导师”,时刻了解、掌握住校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通心理障碍,加强道德品质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为此,我校要求全体老师要加强心理学、法律、法规的学习,按章、依法办事,提高住校生的服务管理水平。同时经常安排相关教师到外参观、学习他人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4.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住校生难免会有过失和错误的言行,对于住校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不宜妄加指责,而应深入其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和他们沟通,疏导思想,引导行为,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使他们感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平时多参与住校生的活动、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5.加强交流力度,促进住校生发展。各班主任、住校生管理教师及参与住校生直接管理的行政领导,每个月末及时召开住校生管理工作会议,及时交流、总结一个月来住校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并出谋献策共同研讨、调整下一个月的工作重点,为促进住校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三、加大家校共建力度,形成德育合力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首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基石。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性,是学校和社会所不能代替的。

1.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流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工作的主人,他们可以及时向学校建议,反馈家长反映的意见,是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桥梁。流动的家长学校是保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2.“电话家访”,及时倾听家长的呼声。“电话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少年儿童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及时沟通、了解、反馈住校生诸多情况,是老师掌握每一位住校生的思想动态,为其排忧解困、化解疑虑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4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教育投入也在增加,学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在,学校已建起了漂亮的学生新宿舍楼。新宿舍楼分为男生楼、女生楼各一栋,楼内设有卫生间,还安装了太阳能。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校的住校条件将会越来越好。

住校生的管理工作本来就很难做,要做好农村中学住校生的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了。尽管如此,我校一直以来,总是克服种种困难,尽其所能地在做着这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安全管理

我校一直都把安全工作放在住校生管理工作的首位,严禁住校生把各类违禁物品、管制刀具、仿真枪支等带入宿舍;随时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安全;严禁学生把各种垃圾食品带入宿舍。学校政教处和兼管学生宿舍的教师会随时到宿舍检查,一但查出某某学生违反以上规定,就立即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取消其住校资格。

二、纪律管理

纪律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喜洲镇一中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住校生的纪律管理。在住校生入住前,学校都要与住校生的家长们签订一份安全责任书,书中就包含了家长(或监护人)应尽的责任和住宿生应遵守的纪律。对住校生的假缺管理,我校也采取非常严格的方式,凡住校生有事有病,都必须征得班主任的同意,让学生写出假条,班主任获准请假理由后在假条上签字认可,学生才可以离校回家,学生到家后,家长必须给学校回电话证明该学生已安全到家后,学校才放心。住校生中,每个班都分别安排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作为纪律委员,协助教师管理好住校学生的纪律情况。每个宿舍都选出了一名宿舍长,协助老师管理宿舍的纪律,并让其负责调和各宿舍成员之间的小矛盾;一但调和不了,就要报告给老师。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负责宿舍管理的教师和值周教师都分别要到每个宿舍对每一名住校生的假缺情况进行核实登记。熄灯后,这些教师还要在校园内不停地巡查,督查各宿舍的纪律情况,直至学生安静入睡。

三、学习管理

为了让住校生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周一至周四,学校每晚都要安排两个晚自习。第一个晚自习,我们都安排科任教师去辅导,时间是18:40-20:00;第二个晚自习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时间是20:10-21:30。两个晚自习期间,都有值班行政和值周教师在巡视。

四、早操锻炼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我校住校生每天早上七点都要到后操场上集合,在体育老师的统一带领下进行跑步锻炼,沿着250米的跑道男生跑四圈、女生跑三圈。学校领导轮流督操,兼管住校管理的老师负责清点人数,寒来暑往,天天如此。

五、卫生管理

由于住宿条件简陋,住校人员密集。所以,我校对住校学生的卫生要求也比较高。宿舍长除了协助老师管理每个宿舍的纪律以外,还要负责安排好宿舍的卫生值日表,并监督值日生认真细致地打扫好卫生。负责宿舍管理的教师每天都要到各宿舍,对地面、床上、床下、墙壁、门、窗玻璃、墙柜台、洗漱用品及其它物品的摆放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检查结果给各宿舍进行打分。一但发现不合格,便令其马上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六、生活管理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17-02

一、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概述

(一)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指高校中的一些宿管部门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在校生活,保障学生的安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与舍风,以达到高校的育人目标。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地方。学生在学校的多半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舍友也是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同学们一起吃饭、上课、讨论学习、评论人物事件。久而久之,每个人的思想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宿舍氛围的好坏对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宿舍氛围能够帮助全宿舍人员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良的宿舍风气也能够使宿舍内其他人员深受迫害。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4年6月7日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以此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宿舍住房分配与管理。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入校时住宿,以及毕业离校时财产验收等。一般规定,学生住宿原则上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任何学生原则上不得在校外租房,因特殊原因需在外租房住宿者,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家长或其他法定亲属同意并签字,学院(系)批准,安全责任自负;学生没有正当理由不能夜不归宿。

2.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防火、防盗等。一般规定有:学生不得擅自调换宿舍以及床铺,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不得私拉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3.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主要包括个人、寝室、公共卫生管理等。

4.学生宿舍文明管理。一般规定有:学生要讲文明,互帮互助,积极创建文明宿舍。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经商,不得酗酒等。学生应尊重宿管人员,虚心接受宿管人员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等。

5.学生宿舍奖惩等管理。主要包括对被评为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的学生加学分或者在评优时优先考虑等奖励。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扣分,甚至开除学籍等处罚。

二、实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一)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的自由权的冲突

学生住宿后,自由权明显受限制。当前,各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中,都要求学生住在学校指定的宿舍及其分配好的床铺,不得随意调换宿舍和床铺。如《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学生应在指定房间住宿,不得擅自调房调铺和搬移公物,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亲友来访必须履行登记手续。”“不准在学生宿舍经商或将小商贩带入宿舍内进行交易活动,不准在宿舍饲养宠物和各类小动物。”“严禁室内私拉电线,严禁在楼道与宿舍内做饭和使用煤气及大功率电器,违者严肃处理,并对违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再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公寓在学生上课期间锁大门。上课时间任何人不得留在宿舍(病号除外)”,这些学校制定的以上规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但这些规章制度内容本身不应该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这些规章制度侵犯了学生的自由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广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个人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范围内,有一切举止行动的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民法》对于公民的自由权也做了规定,其中行为自由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可以依照其自由一直支配自己外在身体的行动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行为自由权的内容包括得很广泛,例如:自然人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饮食、睡眠、出行等,不受他人限制。有权进行通信、交友,他人不得限制等等。但事实上,因为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学生的很多自由都受限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本身就与学生的自由权存在冲突。

(二)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目前多数学者研究,一致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众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为他人知道、入侵或他人不便知道、入侵的个人信息或个人领域。”高校学生所维护的隐私权主要指,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学生个人领域的隐私、学生个人活动的隐私。在大多数高校中,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会不定期组织特定的部门人员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检查的时间和内容是检查人员根据学校要求自行决定的。有时候检查宿舍会提前通知,有时会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宿舍过程中,学生的隐私权经常会被侵犯,如检查人员在学生不在宿舍的情况下,用备用钥匙私自打开学生宿舍门,在检查的过程中,有些人员翻查学生的衣柜抽屉,查看违禁电器物品等。这些行为明显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三)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财产权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高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以及规范宿舍管理,通常会突击检查学生,在学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收学生的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吹风机等,有时还会出现罚款等现象。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对于严重违反公寓住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的宿舍和个人,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有权视其认识态度等按有关规定给予5~50元的经济处罚。学生接到赔偿和处罚通知后,应三日内到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手续,拖延或拒不交者加重处罚。”在学校看来,这些管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但这些制度本身已经与学生的财产权相冲突,学校无权没收学生的私有物品。

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持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契约关系”等。那么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双重属性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既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又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一)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所谓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其在严格意义上是指根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在具体的法律主体之间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高校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进行管理的过程与学生发生的关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行政法律关系。我国现行教育立法规定,为确保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行,实现教育的宗旨和任务,高等学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高校有权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高校属于法律授权的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可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因此高校宿舍管理权作为学校管理权中的一种,它具有行政权的特点,即强制性、单方性。但学校由于具有行政权所行使的管理行为是否就可以侵犯学生的自由权、隐私权、财产权等人生基本权利呢?笔者认为,宿舍管理部门若不对宿舍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不对学生宿舍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是其行政不作为的表现,若出现后果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对宿舍进行检查,对学生在宿舍行为进行约束是合情合法的。但在宿管人员进行检查宿舍,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越权行为。学校有权检查宿舍,但无权翻看学生的抽屉柜子,也无权直接没收学生的物品,更无权因为学生没有按规章制度行事而对学生罚款。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所谓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为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为内容的一种法律关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二是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首先,学生如果要住宿就要向学校缴纳相应的住宿费、水电费等,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其次,学生选择住宿与否完全是学生的选择,他缴纳住宿费,代表他愿意在校住宿,而学校收缴学生的住宿费也代表学校愿意为学生提供住所,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学校与学生的之间均是自愿的。再次,至于学生因破坏宿舍公共财产而要赔偿相应的费用,这种行为不具备惩罚行政,是属于补偿性质。学校与学生之间具备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所以他们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双重性极易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学校在实施民事管理行为中,容易借行政管理之名进行管理,这样会忽略、限制乃至剥夺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明确按照章程行事,不得有越权行为,增强学生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学生的权益,化解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减少学生与学校的冲突。

四、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保障。学校在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时,首先,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学生的基本权利相冲突。其次,内容应该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制度时校方应该与学生代表讨论,所拟定的规章制度要能够被学生所认可。

(二)加强对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教育

在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管理员越权等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权力,造成了学校与学生间的冲突。因此加强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定期对管理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使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管理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行使管理权。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循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傅静坤.民法总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8.

[2]刘志松.关于我国隐私权的探讨.中国法院网,2005.11.

[3]边慧亮.浅析高等学校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4]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

[5]李华.高等学校与高校学生的法律关系探究[J].工作研究,2010.11.

[6]宁洁.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研究[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8.4.

[7]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6

近年来,高等学校与其它机关事业单位一样,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目前的住房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更多的倾向于一方面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工作场所提供维护档案,另一方面为高等学校原有的自行修建的宿舍楼、住宅楼提供维护档案。从某种角度而言,现阶段,大部分的高等学校的住房档案管理已经逐渐向物业管理倾斜,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高等学校的住房档案管理会逐渐演变成以高效后勤为主体的大型物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际上,大多数高等学校的住房档案管理已经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基础,逐渐走向淘汰。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将高校住房档案管理数据化、信息化并与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日益发展的新诉求结合起来,就成为了高等学校住房档案管理系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高校住房档案本身而言,高校住房档案本身并不仅仅反映了高等学校所拥有的校产住房的状况与所有权,还反映了高等学校住房的所有者即高等学校的教职工的住房拥有状况或者可以说反映了高等学校教职工的财产状况。财产状况可以从侧面揭示了高等学校教职工的切实需要,以及高等学校的决策者采用何种办法对高等学校进行激励的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因而高等学校的住房档案管理系统就要从高等学校住房的所有者的角度出发,为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提供详实的分析数据进而促进高等学校的决策者的新政策法规的制定。

从高等学校住房档案自身的范围来看,高等学校住房档案既包括教工所获得的福利分房也包括高等学校学生的集体宿舍以及外来专家、国外访问学者等校外人员的临时性宿舍,这些宿舍的管理在以往的高等学校住房档案管理中,仅仅局限于对高等学校自身房产状况的管理,而缺乏对房产住户的统一了解,以及详细的信息记录。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的住房档案管理仅仅能够提供给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房产状况,乃至学校不动产的状况,而不能真实的反应高等学校教职工的流动、高等学校学生的流动、高等学校外来人员的流动情况。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7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系统高校财务管理管理效率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朝信息化方向改革,以校园网络技术和iC卡技术为平台的高科技产品――“校园一卡通”(以下简称一卡通)在高校得到普遍推广。所谓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凡需要用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校园卡来完成。一卡通项目的建设是建立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也对财务信息管理、增强资金调度和调控能力、规范收费秩序等财务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从而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Florida大学于1996年夏天首先推出校园智能卡,同时也是首所通过校园卡为学生发放奖贷学金、助学金的学校,该卡可用于查阅资料、购买图书、在娱乐厅、洗衣房、游泳池、快餐厅等收费场所消费,信息反馈显示,不仅教职工和学生对新卡的功能非常满意,而且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1997年相继又有十几所高校开始运行“一卡通”系统,英国各院校也对“一卡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筹备实施。thamesValley大学于1997年9月最先实施,exter大学和York大学在modex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开始试运行“一卡通系统”。这时的校园卡被赋予新的内涵,可用作图书证、门禁检验、选举卡、消费卡。持modex卡的学生家长还可通过电话为其子女的卡上加款。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已经成为韩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手机大学”,学生在校园内可以使用手机确认身份并进行交易。随着校园卡功能全球化、社会化,未来的校园卡不再随着学生生涯的结束被注销,而将伴随使用者一生,其内涵与外延的拓展更是意义深远。这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气象,也成为当今世界的财务管理领域的潮流和趋势。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一卡通”也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目前,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湘潭大学等高校近年来均已推出特色各异的“一卡通”。中山大学于2002年9月在中山大学本部推出“牡丹―中山大学联名卡”为学生省却了许多麻烦,其功能从银行、邮局到自助转账圈存和财务结算;从餐厅、超市、小卖部到上机上网、图书借阅和医院就诊;从通道、门禁出入到宿舍考勤和保安巡逻,共涉及12个分系统,是目前国内“一卡通”应用项目较多的系统。

三、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设计

根据高校的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六大模块设计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以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缴费管理模块

缴费管理的模块的开发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收费水平与速度,也解决了一些手工收费方式下存在的弊端。高校的学生学费、住宿费等相关缴费信息都初始进校园卡系统平台,学校财务收费人员,凭借校园卡系统平台能及时准确的查询到学生所有已缴费和未缴费信息。也可以解决纸质数据的查找困难性和费时性。由于校园卡平台数据的可随时调阅的特点,从而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1、根据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学院提供的学生信息,学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学生费用信息的初始。财务处票据管理人员做好收费人员票据的初始。

2、收费人员收费时,根据系统中已经初始的学生应缴费用信息收费,并打印票据。

3、此操作形成的缴费记录将保存于数据库里,学生可以查询到,学费管理工作人员也能及时查询欠费学生信息。对于学生遗失票据的行为,也可以避免在后台账务中去查找,而立即可以在票据信息中查询出何时由哪位操作员以何种方式收取学生何种项目的费用多少金额。

(二)手机校园一卡通管理模块

通过校园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升级现有的“非接触iC卡”模式,将“手机iC卡”模式引入校园,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跨出校园”。“手机iC卡”模式的校园卡与普通模式的校园卡的功能一致,包括身份识别、消费功能、借阅书本等,但通过“手机iC卡”的应用,可以使校园卡的应用更安全、更灵活、更透明、更便捷、更具服务性等。

(三)寝室管理模块

由于高校学生都有实习要求,尤其是医学类高校的学生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就会陆续去各大医院实习,学习临床经验,而实习基地一般遍及重庆多地,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一般学生去基地以后,学校的寝室相应需要退出,并在实习基地安排住宿。而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针对这一部分流动性较大的学生,学校应按学生实际入住天数收取住宿费。从而导致因学生去实习的时间不一致而形成不同的住宿费。若以传统的手工方式收取费用的话,则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实际入住天数进行折算住宿费后再收取。这样一来学校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就下降了,再者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必然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公平收费。

寝室管理的模块是针对学校学生入住信息混乱和不能及时反馈性、手工操作的资料不易保存等传统寝室管理的弊端而开发与应用的。

1、寝室管理的工作人员于学生处提供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等信息,在学生报到入学前就进行寝室的安排。一旦安排进入系统之后,同一学生在校园卡系统中就能不在另一个房间入住登记,从而避免了因为传统手工操作手段导致的同一学生寝室重复安排的错误。

2、财务工作人员可根据学生的入住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缴费明细,并据此收取相应的住宿费。避免了误收、错收或漏收住宿费的情况。

3、学生的入住信息自动记录校园卡系统平台中,方便了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查询学生的入住情况后合理的管理学生。学校的寝室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询学校的寝室的入住率和空房率、合理优化学生寝室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学生寝室的管理效率、节约资源。

(四)贷款管理模块

由于高校的家庭贫困的学生,不能按时足额的缴清在校期间的学杂费,根据国家的政策,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方式缴纳在校期间的学杂费。而根据高校的规章制度,学生一般应该在学年初缴清学杂费,而学生的贷款却不能在学年初及时到达学校账户上,这中间的时间差必然会对学校清理恶意欠费信息带来不便,针对此种情况设计了“贷款管理”模块。

1、学生从报到入学开始,需要贷款的同学通过学生处批准,办理绿色通道,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上课以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填报办理国家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一般若贷款成功,则学生可凭借其与国家贷款发放部门或者当地生源地贷款资助中心签定的贷款合同,在贷款办公室办理贷款登记。

2、贷款办公室整理贷款登记的贷款学生的信息提交给财务部门学费管理人员,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贷款管理”模块中录入学生贷款信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据此信息在学生欠费表中清退相关贷款学生信息,整理出准备的学生欠费信息表,由此发出的学生欠费信息表能更准备的反映学生的欠费明细。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此学生欠费明细可以及时有效的催交学生欠费,同时也避免误催学生欠费的情况。

3、学费管理人员根据“贷款管理”模块中的学生贷款信息可以及时跟踪国家贷款的到账情况及生源地贷款的到账情况,催促相关部门及早汇入学生的贷款款项,加快学校资金的流入。

4、学校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贷款管理”模块中学生的贷款人数、金额而制定出相应的学生扶持计划,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校的实现学校的社会帮扶效应。

(五)离校管理模块

学生报到注册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情,但学生是否顺利完成学业、图书是否归还、寝室是还退还、水电费是否缴清等一系列学生毕业离校将面对的问题将是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更大的难题。通过“离校管理”模块,将有效的解决离校中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使离校完成情况动态的展现在学校管理层的眼前,及时了解离校完成情况,解决离校过程中的问题。

与毕业生相关系统的各部门如:研究生学院、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外事处、寝室管理中心、图书馆、设备处等将于学生毕业日前的一个月左右开始准备学生毕业工作。

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研究生学院和教务处将确定的毕业学生名单信息传递给财务处离校管理工作人员,财务处离校管理工作人员根据毕业学生名单信息将毕业生导入离校流程。

2、财务处离校管理工作人员将毕业生导入离校流程后,再通知其他相关部门,如:图书馆、寝室管理中心、外事处、贷款管理办公室、设备处等与学生毕业离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离校系统中完成毕业生的离校处理。

3、毕业学生在毕业前的两个星期内,可以在一卡通系统中,查询出自己是否完成离校流程顺利毕业,或者查询是哪些流程未完成,并去相应的部门办理手续。

通过此方法,可以避免到毕业时各个与毕业学生相关系的部门都被学生围着,工作人员辛苦、学生排队也麻烦。提高了学生毕业完成的速度,并能有效控制离校的质量。做到不放走一个未完成欠费、借书或未缴水电费等各种引起学校损失的学生,同时可以让结清所有费用或事项的毕业生方便快捷的毕业。

(六)停车管理模块

为了改善校内交通秩序,高校陆续设置了车闸系统,一卡通系统中可增设“停车管理”模块。对于需要办理包月卡的职工,携带有效证件到后勤物业管理办理停车登记,然后于次日在财务处办理相应的停车卡及缴费。而对于临时出入校园的车辆,则由保卫处放行与收取停车费用。由此减少了社会上的车辆免费占用学校的停车位,解决了学校的车辆无处停车,外来学校的办公车辆停车难的现象。由此改善了校内交通秩序,合理利用了学校的室内和室外停车场,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结论

由于高校机构多,相应的财务数据来源渠道也多,而各部门的统计口径不相一致,造成同一信息各部门报送的结果不一致,使财务资料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实施校园一卡通,奖学金、贷款等的发放和学费、医疗保险费、水电费等扣除均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学生、教职工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若信息有误,相关个人会自觉并积极地到一卡通部门修改或补充,这就保证了财务资料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各子系统录入的数据由一卡通统一管理并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也保证了信息管理的唯一性,变动后的数据能被其他系统及时调用,提高了会计原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进而对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盛其杰,校园“一卡通”的一种设计和规划,西北人学学报,2004.4

[2]师秀清,“校园一卡通”与高校财务管理信惠化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8

校外住宿安全协议书一甲方(房东):乙方(学生):

租(借)住房屋详细地址:监护人:

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详细地址:

住处学生总数:

为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强对校外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根据《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遵照知情自愿的原则,甲乙双方及学校就校外住宿生安全事宜,经协商签订如下管理协议:

一、校外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应由甲方(房东)、乙方(学生家长)共同负责,因工作失职或责任不到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按相关法律追究责任。

二、学生在校外租(借)房住宿属于学生(家长)本人自愿的个人行为。

三、甲方(房东)住宿环境、安全条件必须符合公安、消防、安监、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并持有安监、消防部门及所辖派出所的相关证件,否则不允许招学生住宿。

四、招学生住宿并备有学生食堂的甲方(房东),除必须达到住宿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持有三证,即工商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

五、租住房东应切实负担起在住宿期间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亲自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必须在放学期间和晚上清查学生人数,掌握学生去向,并主动与学生家庭、学校、派出所等单位联系,必要时拨打110求救。必须正面教育学生按时作息,完成好文化课学习,禁止夜不归宿以及和品行不正人员来往,确保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和案件,如在校外住宿期间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责任由房东负责,应迅速告知学生家长(监护人)。

六、甲方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公安、消防、安监、食品卫生、教育及学校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七、学校对校外住宿学生及住宿地点要进行监管,经检查住宿条件不合格的,学校可以明令禁止入住,但学生家长和房主同意学生入住的,学校可以向房东下禁住通知单,住宿生与学校无任何关系,出现事故学校无责任。

八、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学校一份存档。

有效期从2019年11月21日至2019年11月21日,期间学生搬离房东家,协议自行撤销。

甲方:(房东)

乙方:

2019年11月21日

校外住宿安全协议书二为了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鉴于部分学生家长在校外给学生租房陪读的实际情况,根据我校规定,同学生家长就校外租房陪读签订如下管理协议:

1.学生要求在校外租房住宿属于学生(家长)本人自愿的个人行为,在校外住宿期间及其往返住宿地与学校之间路途中所发生的一切危及自身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危害社会行为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自己完全承担,与学校无关。

2.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切实负担起在住宿期间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和案件。

3.家长或监护人要教给孩子防火、防煤气中毒、防触电、防不法侵害等安全知识与自救方法,注意用电安全。经常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本协议一式三份,由学校、家长、班主任老师各执一份。

学校:_____________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户籍管理工作变得日益繁重,不光管理户籍数量日趋庞大,户籍的流动性频率和数量也越来越高,继而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对户籍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

一、大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户籍迁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频率高。高校每年办理户籍迁移工作的主要时间是毕业生离校的六月、新生报到的九月,由于高校户籍管理工作一般只安排一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所以出现了短时间内需要办理大量人员的户籍迁移工作。户籍迁移的季节性和时效性明显,使得高校及所在辖区派出所不得不在相应的季节段内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派遣专职人员管理入校和离校学生的户籍资料。

第二,现行的户籍管理模式给社会治安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漏洞和隐患。上万名学生共用一个街道门牌号,同一个户主,导致学生户籍信息的准确性不够。而且学生户籍由常住户籍变成了挂靠性集体户籍,特别是毕业后户籍未及时迁出的学生户籍信息,使得公安和学校对学生的掌控变得复杂,一旦遇到突况时很难找到相应学生。例如:毕业生牵扯到“校园贷”案件时,如果该生的户籍还挂靠在学校,会给公安机关的破案带来很多不便。

第三,学生因就业不稳定等原因形成的户籍迁移矛盾,呈现出“进校容易,出校难”。学生录取后只需要凭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到当地派出所将户籍迁入学校,可是毕业时,学生需要往返学校迁出和迁入地的派出所才能最终办理好。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中,户籍迁出问题很多,产生了很多“黑户”“空挂户”‘人户分离”等现象。例如:毕业生就业时未被录用到满意工作单位,户籍档案从学校迁出了,却一直未去工作单位所在地派出所落户,导致成了“黑户”;因就业单位无法接纳户籍,部分毕业生只能迁到省市人才市场托管,形成“人户分离”:还有的毕业生一直未办理户籍迁出,户籍档案留在学校成了“空挂户”。

二、大学生户籍管理的建议

第一,积极宣传户籍管理的相关政策。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展板、讲座等形式不定期宣传户籍管理的相关政策,同时在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毕业生离校须知手册中宣传相关户籍管理政策。让每位学生充分了解户籍管理政策,重视户籍迁移工作,引导学生不要出现跟风迁移,迁入城市集体户口的同时也丧失了农村户籍的权利,确实需要进行户籍迁移的也要认真完成户籍迁移的相关手续。

第二,建立“常住人口迁移户籍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全国各城市联网的“常住人口迁移户籍管理系统”,学生只需凭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或者派遣证就可到当地派出所网上办理户籍迁移。避免学生往返办理,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公安和高校也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调阅常住人口的个人信息,使得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工作融入到全民户籍体系中,充分利用资源。

第三,采用“暂住证”进行户籍管理。学生从被录取到毕业也就三到四年时间,毕业后学生跳槽率很高,е禄Ъ流动性很大。为避免短期频繁的户籍迁移,建议高校和公安联合采用发放暂住证的户籍管理模式。从大学生活的居住形式以及时间上可以将大学生归入暂住人口的一类,入学时办理暂住证,结合学生证一起使用,暂住证的有效期和大学学制期一样,毕业后直接从生源地将常住户籍迁往工作单位所在地,这样不仅能减少高校户籍管理中迁移的大量烦琐工作,同时也能规避“黑户”“空挂户”“人户分离”的现象。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篇10

关键词学生生活管理高校管理权法律冲突学生权利保护

近年来,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诉讼是法学界与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诉讼多涉及学校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奖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学生却鲜有救济途径。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仍未有明确法律规定,对高校管理权的属性亦有争议,处理好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的根本途径。

1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分析

1.1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基于法律规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法律对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我国现行法律只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却未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的界定主要包括“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关系”。本文认为,上述的界定都只反映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单一的法律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蕴含的法律关系是复合的,既包含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也包含民事法律关系。其原因在于:高校管理权具有双重属性。

(1)一种是管理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高校的“法人地位”,享有民法上规定的各种权利,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亦在《教育法》中赋予高校作为教育者所享有的一般事业单位法人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如办学自、自主管理权等。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管理权具有私权利的属性,体现的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权益。

(2)一种是管理权力。高校是代表国家为社会提供教育的机构,履行的是国家教育职责,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权。这种权力一方面体现为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高校赋予了特定的职责,以维持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为高校管理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的管理权是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的行政权力,具有公权力性质,体现的是高校作为授权行政组织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1.2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基于上述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实际包含了两种关系,即: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高校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1.2.1行政法律关系

当高校履行其教育职责以维持正常的教学及校园秩序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力”状态,它与学生之间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此种权力同时为学生“受教育”这一法定权利的实现在国家权力层面上提供了保障。

1.2.2民事法律关系

当高校作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或为学生纯粹提供服务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利”状态,其与学生之间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尤其在涉及学生基本公民权利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高校学生的基本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这两级位阶最高的法律所赋予,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人格权(包括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等)、财产权等,这些基本权利并不因进入学校学习而被抛弃。

2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的法律冲突

2.1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法律冲突的表现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本文选取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的两方面来阐述。

2.1.1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最集中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是学生权利最容易受到侵犯的地方。

案例一:某高校要在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学生暑期离校期间,安装人员未经学生同意,在住宿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宿舍安装空调。

案例二:某高校要扣学生的宿舍水电费。在扣费前,并未告知学生水电费的计算单价及计算时间,仅告知学生扣费的总金额,且在学生缴纳相关费用后并未出具有效发票。更甚者,在未事先张贴通知,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中扣钱,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

对于宿舍管理所产生的冲突,焦点在于对学生宿舍性质的界定,对此目前仍颇具争论。本文认同,学生宿舍不能等同于民法意义上的普通住所,而是一种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特殊住所。理由在于:

(1)在学生宿舍管理上,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利”与“权力”的交织状态,决定了学生宿舍不同于普通住所。

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将学生宿舍日常事务管理委托学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负责。但委托的事项多限于日常安保、物业管理、维修、清洁卫生、供水供电等服务的提供。这体现了高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高校管理权的“权利”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对于学生宿舍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负有相应的职责,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力”。国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把学生住宿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负起学生住宿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其列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不能推向社会”。而且,学生对于是否在校住宿并没有选择权,国家决定了学生不能在外住宿。

(2)学生宿舍的费用带有国家教育福利性质。按照现在普通公立高校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标准,远不能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带有国家补贴性质,这种非对等支付使高校与学生之间并非普通的租赁法律关系。

在案例一中,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基于学生宿舍的上述特殊性,学生入住宿舍意味着接受学校制定的各项宿舍管理制度,让渡或克减了部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这种克减并不妨碍宿舍仍然有一定属于个人的隐私空间,即拥有克减后的隐私权。而学校的行为已超出了维持正常的宿舍安全与秩序的必要,甚至成为了入侵学生隐私空间的不安全因素。

而案例二,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与财产权。学生在学校管理涉及个人权益时拥有知情权,这毋庸置疑。而未经学生同意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里扣款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我国《宪法》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超出了学生同意委托银行代扣的事项范围,侵犯了学生合法的私有财产。

2.1.2校园安全管理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财物安全。关于人身安全,国家已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且涉及生命安全,大多得到重视,在此不累述。在财物安全方面,因涉及学校保卫部门、后勤管理机构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故有必要厘清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在上课期间将自行车停放于公共教学楼外学校指定的自行车停放处,但下课后发现自行车被盗,后要求学校保卫部门赔偿其损失。

在高校中尤其在多高校聚集的大学园区内,经常会发生学生财物失窃,小至订购的牛奶,贵重如手提电脑,在教学楼被偷,在宿舍也被偷。这不得不让人反思高校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尽到责任和义务了吗?谁来保障学生的财产安全?在此情况下,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体现为高校不作为,导致学生权利受到侵犯。

对于案例三的情况,高校如未尽到必要的监管义务,应当予以赔偿。法律依据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即“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而对于赔偿的责任主体,则要区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学校保卫部门,则应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物业管理公司,赔偿责任应由物业公司承担。

2.2高校学生生活管理存在法律冲突的原因

从法理上讲,权力(利)与权利之间存在矛盾、对立与冲突。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力”时,基于公权力天然具有的扩张性,高校管理权欠缺约束性。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利”时,因权利主体不同,权利的相互性导致权利间的界限不明确。

从实践上讲,高校管理权界限模糊,学生权利欠缺保障。由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在客观上强化了高校管理权,模糊了权利(力)的界限,并无形中消极对待自己的职责,行政不作为。一方面高校自主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充分享有其权利,维护其利益,另一方面却忽视这些规章制度本身或在实践中是否侵犯学生的正当权利。

笔者查阅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所在高校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发现:(1)对高校的管理权限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高校的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明确高校对其管理职责失职该如何处理;(2)对于学生多是义务性条款,包括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秩序、行为守则等,而关于权利,多是一句“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便轻易掠过。这种立法上的不足更进一步扩展了高校的管理权限而压缩了学生权利。

3厘清高校学生生活管理的法律边界,构建高校内部动态平衡机制

3.1构建内部动态平衡机制的本质

构建平衡机制本质上是权力(利)与权利之间的博弈。从表面上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冲突。高校作为管理方,期望自己的管理权可以达至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管理效果;而学生则希望排除一切外来的妨碍,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公民权利。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实际上两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教育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利益,只是未在彼此的利益价值中寻求到平衡点。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依法治校”的内涵之一应当以权利文化为基础,树立权利意识,明晰利益主体。因此,厘清高校在学生生活管理中权利(力)的合理界限非常必要。

3.2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高校学生的权利是一种权利群。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1)名誉权和隐私权。学生在个人婚恋、宿舍空间问题上有权对自己的隐私提出合法合理的要求;(2)生命健康权。高校必须对校内的不安全因素负有必要的注意义务;(3)自由权。禁止一切形式的非法拘禁、搜查,保障行动自由、婚恋自由等;(4)财产权。禁止高校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或为了谋取利益向学生乱收费、擅自动用学生财产等。(5)知情权。学生在涉及有关学生个人权利时有知悉的权利。

学生的上述基本权利均由法律规定,高校有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更不能在追求自己权力实施效果或权利时侵犯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3.3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目标

如前所述,为了享有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学生让渡了部分权利,接受学校的管理,但这种让渡应以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这一目标为界限。所谓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是指校园内各部门、机构有秩序的工作运行,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学生正常上课、学习和生活。

在管理权呈现“权力”状态时,高校应肩负好监管职责,努力消除校园内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管理权呈现“权利”状态时,只要不违反“公共安全”这一价值准绳,则应给予学生基本权利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导人为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生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要“一刀切”。

3.4合理明晰高校管理权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具体内容

如前所述,法律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但在很多高校自主制定的涉及生活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多是规定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义务与行为准则,甚少涉及更无明细高校管理权的具体内容。只有将高校在生活管理方面的权限条文化、明晰化,才能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校园的稳定有序。

(1)建立“善法”、“良法”。高校规章制度不是限制学生的成长,而应从学校整体事业出发鼓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高校规章制度要彰显理性、正义和求善。在具体制度设计中,不能单纯强调管理的效率与秩序,只把制度当做“管、卡、压”的工具,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正常需要。

(2)建立尊重学生权利的生活管理制度,提倡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学校规章制度之合法合理性得以维系和巩固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应允许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有关的生活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意见,减少执行过程中学生的抵抗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制度的施行。

(3)明细规范高校自身管理行为的规章制度。高校在对学生的生活管理中有哪些权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如何做,如高校管理失职造成学生损失或管理中侵犯了学生权利时有什么救济途径等,均应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在高校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也必须将物业管理公司的权限清楚列明,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行为同样受到规制,学校的管理权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利有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活管理中仍存在不少法律问题与冲突,其本质是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应该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基础,合理明确界定高校管理权的法律边界,只有这样才能促成高校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建武.新编法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

[4]陆优优,钟妮.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法制与社会,2010.1(中).

[5]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

[6]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物权法.第六十六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7]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第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