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理疗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9:52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医疗保险;培养模式;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6-03

医学院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面,主要侧重于医疗保险方向,但由于师资队伍短缺和医学知识的复杂性和跨学科等问题,导致医学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尚未达到实际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采取积极改进措施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问题严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已经有110余所高校在招生培养,涉及到财经、政法、师范、理工、(中)医药和各类综合院校,一些民族院校和自学考试也相应开设了该专业。在院校(包括自考依托)层次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遍布于民办院校(包括独立学院)到地方院校、211院校和985院校。从理论上,不同的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方向上应该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学生就业方向也应有所差异,但事实上,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方向和特色并不明显,在四年制在校培养时间和公共基础课程较多的限制下,真正能够体现出院校特色的情况还比较少,由此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生源和就业上形成较大的直接竞争。再加上公共管理学、保险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竞争,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还加大了师资人才的竞争,当前设有医疗保险方向的相关医学院校已经近20所,对于大部分医学院校来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部分高校用医疗保险专业)处于人才紧缺状态,尤其在吸引数量较少的保险精算、保险方向的金融相关专业人才和社会保障高层次人才方面,缺乏明显的优势。高层次师资人才队伍的瓶颈问题,又加剧了医学院校在医疗保险方向上的人才培养的师资紧缺问题。

(二)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征明显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层面,包括了劳动方向和社会保障两个基本的方向。而社会保障方向有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助、住房保障等方面,根据中国的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又包括社会养老、社会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险基础上的社会补充保险,各类保险还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商业性保险,如商业健康保险等。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为突出本科层次的培养特色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的同时,也为各院校建立自己的专业方向特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在现实上,大部分高校还仅局限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通识学科知识的教学阶段,即使是医学特色明显的医学院校,拥有在医学背景基础上的进一步专业方向分化理论可行性,但在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毕业就业所需要的指定选修课程以外,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安排特色课程的系统教学,这也导致了医学院校专业方向特色的凸显难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的多元化,也为本科学生的教学培养增加了难度,从广东医学院[1]、江苏大学[2]、东南大学[3]和郧阳医学院[4]等院校医疗保险方向学生的就业看,就业方向包括了社保部门、保险公司、医药机构、各类企业以及国家机关和考研等,满足不同就业方向的知识培养需求,其综合统筹协调的难度也很大。

(三)人才理论需求与实际就业问题矛盾突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专业,培养方向也是门类众多,即使是医疗保险方向,又分别侧重于社会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和保险精算、保险营销等多个方面。随着中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从理论上医疗保险方向将会形成巨大的需求空间。但在实际就业上,当前的大部分毕业生并未走向理想的社会保险机构、政府机关和医疗机构,而是面向企业或保险公司,即使在保险等金融机构,多数从事低端的保险营销业务和前台业务。人才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甚至就业难问题,也影响了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问题。

尽管医疗保险方向具有理想的就业方向和人才需求空间,但医疗保险本科人才庞大的理论需求与现实的就业难的矛盾,已经在逐渐挫伤着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体就业形势不景气的环境下,必将会进一步加剧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问题,当然也为医学院校积极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形成了较大的推动力。

二、影响人才培养的制约瓶颈及形成原因

(一)医学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在校培养学制冲突原因

由于医疗保险涉及到医疗诊疗方案和费用结算的多个方面问题,要求医疗保险方向建立在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基础之上,但是医学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使达到专科层次,也至少需要三年的在校培养和临床见习,而当前各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方向只设置了四年的在校培养时间,这必然会导致医学知识教学与学制之间的严重冲突。这个原因是相对客观的,即使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也难以在完成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完成学科门类和知识范围较大的医学知识课程。

自1985年开始招收卫生管理专业以来,医学院校特别强调医学知识的培养,在该专业的招生培养早期也是按照五年制安排的,后来国家在专业调整和学制改革后,将医学院校的管理和人文专业调整为四年,而医疗保险方向尽管比卫生管理等专业多出保险学和精算学课程,但并没有适度调整在校培养的时间,由此造成了学习课程数量增加与实际学年制的冲突,进而导致了学生医学知识结构的欠缺。

(二)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体制性独立制约了人才的联合培养

随着地区范围内的院校重组,特别是医科院校与综合院校之间的兼并,为实现医疗保险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整合优势。原国家卫生部部属和著名的省属医科院校基本与地方著名综合院校进行了合并,这几乎为医疗保险方向优秀人才的培养理论上扫除了师资短缺的障碍,但在事实上是大部分高校内部的院系之间按照相对独立的体制进行运作,师资的院系津贴差距较大,教学任务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医疗保险方向需求的师资问题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即使在独立的医科大学内部,高校的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战略意识不到位,医疗保险所在的人文或管理学科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不仅使医学师资没有得到加强,经济类和精算类的师资仍然处于事实上的紧缺状态。加上医疗保险方向招生规模较小,在较重的教学课时与科研任务压力下,大院系师资也不愿意承担医疗保险方向的教学任务。这进而又逼迫劳动与社会保障承办院系加大本院系师资所能承担的课程,除了简单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以外,医学院校仍然无法明显实现提高学生医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三)医疗保险相关部门的用人机制制约了学生的就业

尽管中国医疗保险事业进入了较快的时期,全民医保局面基本形成,国家医保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险公司、金融理财部门都急需医疗保险的专业人才,但政府部门和国家企事业单位受限于编制问题,在其他相关专业的竞争下,真正医疗保险方向的专业人才并没有得到对口利用,相反当前很多从事医疗保险工作的人员,要么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要么来自于医疗卫生等专业,甚至一些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并不相干。这既有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知识的特色要求,也有国家和单位的用人体制机制问题,加大了理论就业空间与实际就业岗位之间的冲突,为高校医疗保险方向的高素质生源的招生和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自己被迫转到专业非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一)将在校培养由现在的四年制调整为五年制,突出医学背景特色

由现在的四年制调整为五年制,既是医疗保险方向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也是突出医学背景的必然要求。安徽医科大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上通过五年制的重新回归,加大医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成功实现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就业竞争、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当前还没有医学院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实施五年制教学改革,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什么都了解了一点,什么也没有学会”,这必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将现在的培养时间调整为五年,既可以与其他医药学等专业同步,也有助于加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医学知识培训。在具体课程设计上,前三年可以按照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安排教学计划,并安排半年的临床实习。后两年安排专业课学习,并安排半年的专业课实习,主要是社保部门、保险公司和机关事业单位轮换。潍坊医学院在早期的管理专业上就是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安排的,当时的学生培养效果非常明显。医疗保险方向也应该积极借鉴安徽医科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调整,加大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医药知识水平,毕竟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时刻与医学知识密不可分。

(二)加大医学背景师资队伍的在职培养力度

由于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方向对师资队伍的需求,要求具有以医学知识为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这在实际的考研过程中,难以通过考生自发的专业方向选择达到该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的医学背景特点,从医疗保险方向人才培养需求角度,鼓励具有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师选择相关方向进行深造。当前在研究生层次,尤其是博士以上的层次上,仅有少数高校具有培养医疗保险专业的博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有针对性的鼓励教师考取跨学科的研究生或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能够有助于解决本校师资的短缺问题,也能够减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成本。

另外,对于已经是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单一型师资,要采取进修和国外学术访问的途径,积极推动教师完善医疗保险方向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知识。在师资队伍专业型与复合型上实现结构的合理调整,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学科体系结构。

(三)增设医疗保险相关课程的公共选修课

针对院系之间体制相对独立问题,鼓励教师开设公共跨学科选修课,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就业方向,有选择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这也是在四年制实际培养模式下的一个可行途径。国家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已经由原来的固定课程设置转变为学分制,并鼓励推出供学生选修的跨学科选修课。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规定范围太窄,已经影响了学生对各种学科知识的需求。医学院校,特别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高校,在医疗保险方向的培养方面,应该加大相关课程的公共选修课,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公选课程,激励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相关课程的选修。这对于解决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相对独立的体制问题、满足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诉求,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四)从专业发展战略角度,统筹规划相关教学培养资源

医学院校或并入综合高校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医药学科、轻视人文管理的现象,这可能与科研压力、师资队伍和学生招生规模以及办学经费压力等问题有关。因而就要求医学院校,甚至是并入的综合高校的高层决策者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的角度,统筹规划教学培养资源,进一步重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急需的医疗保险人才的培养,推动中国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事业所需人才的素质。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鼓励本校其他院系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医疗保险方向的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科学研究,从教学和科研上支持医疗保险方向的人才培养;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经费倾斜,改善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的师资素质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三是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教学手段和支持平台。同时,医学院校还要通过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各相关机构高素质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或者做客座教授举办学术讲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与技能。医疗保险事业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做好国家的医疗保险事业首先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医学院校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医学院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上,既有其人才特色优势,也面临这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规模,并从师资培养、年制改革和课程设置等具体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实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为中国医疗保险事业建设输送优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晟,覃伟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浅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331-332.

[2]詹长春,周绿林,王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完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6).

[3]曹乾,张晓,翟成凯.中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10-12.

[4]胡忠培,李向荣.公管(医保)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趋升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4):286.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LaborandSocialSecuritymajortrainingfor

UndergraduateinmedicalCollege

wUChuan-jian,DinGYuan-lin

(post-DoctoralworkstationofGuangdongmedicalCollege,Dongguan523808,China)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2

2015年,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的新举措。

一、“互联网+”大背景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其中“互联网+医疗”,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等难题。具体来讲,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既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从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加强医疗自我保健。以此推动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互联网+医疗”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此庞大的服务机构、内容丰富的服务业务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势必会应运而生出众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这种新型民生服务的需求。

三、“互联网+医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中,人员的配备是多专业、多层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职。比如在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它不仅需要it网络工作人员,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资深的专家,还要有以志愿服务身份参与其中的初级工作者。

卫校现阶段探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笔者学校的学生中从一年级新生到临近毕业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虽具有专业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层次特点,这正迎合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多层次人员需求。作为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先从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联网医疗中,完成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一年级学生群体,因其只有基础医学知识,而对临床知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护理技能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群体可以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移动医疗中尽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接触临床疾病,逐步对临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求学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群w,因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参与互联网医疗具体的诊疗和护理当中,通过实际接触病人并参加医护诊疗,促使其对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巩固,并对医学行业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远大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在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并在参与中奠定了创业基础,寻求创业机会。卫校的学生在校三年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联网医疗中以各种形式均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民生产业,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它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观念,不断地扩大人员投入,不断地增设服务内容和选项。那么,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人员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护理队伍中,不仅降低了“互联网医疗”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员更替、观念更新、行业永葆活力。

对职业卫校来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仅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寻求到了多种创业机会和途径。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鉴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不妨模拟一下“互联网医疗”与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供需数据库;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分批、分层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社工护理服务标准培训;其次,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理论知识后,学生先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医疗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活动当中,分批跟随问诊大夫,进行体验式学习;随着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掌握,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时间,由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三年级学生经过参与三年的医疗服务,并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之后,专业知识得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总结前面的学生表现,对于专业能力强、工作表现优秀者,可被医疗服务公司录用,或者应聘有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的正式工作岗位,成为正式员工;除以上举措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可提供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资源,由医疗服务平台与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就业数据库,医疗服务公司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专长,分流到各家社工机构和社会企业中,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

总之,不论商业还是教育,都会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职业教育的常态是需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发展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互联网+”提出之后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破与立”。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3

我国的儿科学教育开始于20世纪中期,有些医学院曾设有独立的儿科学专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儿科临床医师。后随着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至20世纪末,儿科学专业逐渐被取消,而将其归入临床医疗专业0。长期以来,儿科学专业领域在研究“中国儿科医师匮乏”的原因时,多将侧重点集中于对整个医疗体制及社会环境的剖析上,而少有对自身儿科学医学教育的反思H。

201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了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简称“联合医学院”。联合医学院的教学设置参考渥太华医学院,其儿科学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目前我国的儿科学教育存在诸多不同。此文,我们就‘‘课程内容设置的差异”进行讨论。

  1.对儿科医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树立

  我国5年制医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儿科学》大课和见习课堂教学的课时总数约在80个学时(每个学时40mm)。一般会在第一堂课介绍“儿科学”(多称为“儿科学绪论”,主要对儿科学的学科内容给予概括介绍,1~2个课时),之后便进入专业内容(主要是基于各种疾病)学习。大课教学和见习教学有相当部分内容重复讲解,例如“腹泻病之液体疗法”,无论是大课还是见习都会重点讲解。

渥太华医学院的儿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时间约80h(没有专门列出“见习小讲课”,但因为教学方法多样,实际涵盖了见习目标)。在课程内容上,更注重对于儿科医师眼界(vision)、使命感(mission)的培养。无论是儿科学总论,还是各个分论的教学内容,处处渗透着“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未来儿童问题专家和领导者”的塑造意识[4。儿科医师的责任被定义为并不仅仅拘泥于对某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躯体、心理和社会)为儿童健康服务。这一教育理念与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是相一致的。我们在这里举2个例子:①在“儿科学总论”部分,除了传统意义上对儿科学的专业内容进行介绍以及阐述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等问题之外,有1h的课程内容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及如何预防”(thecausesandpreventionofmortalityintheunderfiveagegroupworldwide),另外1h的内容是“从社会文化背景认识儿童的健康权”(Recognizetheimportanceofculturalcontextintheimplementationofchildrightsincommunityhealthpolicies,practicesandadvocacywork)。目的非常明确,前者帮助儿科医师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未来所承担的责任,后者帮助学生理解现有文化背景下儿童健康政策的现状和儿科医师在提高儿童健康权利过程中的引领作用。②在“新生儿疾病”这个部分,除了讲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外,有1个小时的课程内容用于讲解“全球及本地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exploreissuesrelatedtoperinatalmortalityintheglobal(local)con¬text]。目的是希望儿科医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疾病谱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深刻背景,并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儿科医师在实施医疗行为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以崇尚“精英”文化的多元化现代社会为背景,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

  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医学教育改革是适应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当时的西方社会,医生也常因“态度傲慢,医疗行为不顾及患者利益”而备受指责。正因为此,在医学改革后,西方医学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内容0。在渥太华医学院教学课程中,这部分内容被称之为‘‘社会、个人和医学(society,individualandmedicinecontent,Sim)”。举例而言,在儿科学总论中,有个环节讲述“儿童及其家庭对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理解”(Developanunderstandingofthechildandfamilies’perspectivesofbeingcaredforwithinourhealthcaresystem),所教授的内容是帮助医学生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医疗保障体系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相同,继而对于医生医疗行为的认同度也有很大差异;而且,会让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医疗行为和决定是在社会限定的医疗保障体系内进行的,医生个人并不能够随心所欲,不恰当的医学决定会使原本单纯的医疗行为变成一个社会公共事件。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适应在多元化社会中,医生与不同背景社会群体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关系的需求。

在某些方面,我们正经历着二三十年前西方医学界相同的困难。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我国儿科学教育的特点(也是我国整个医学院教育的特点)。究其实质,是将医生作为技术人员来培养。在评价医生时,工作量(如门诊量、手术量或文章发表数量等)和技能水平(如手术难度、文章发表杂志的级别)是最主要的指标。但是,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不再是仅仅治疗“躯体疾病”,现代社会中,社会群体对于“心理”和“社会”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社会阶段。所以,即使所患疾病相同,不同个体所能接受的医疗决定存在很大差异。对医生的培养,从关注‘‘疾病”向关注‘‘患疾病的人”转变,是中国社会逐渐向多元化现代社会转变的要求。

社会多元化的同时,对‘‘精英”文化的崇尚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所谓“精英”是指出类拔萃的人。除了出色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得体的衣着装扮、诚恳具有亲和力的言行、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于不同观点的宽容态度都是一个“精英”应该具备的职业(professionalism)素质。在渥太华医学院的儿科学教学内容中,儿科医生的着装、与患者(家长)谈话的姿势和语调、与医院同事的沟通方式以及如何应对患者或同事的不同见解都被列入教学内容(称之为“医师能力培养(physicianskilldevelopment,pSD)”0。经过这样有目的性、有计划培训出来的儿科医师,进入社会后才能被主流社会群体所接受、所尊重。但这些内容,在我们传统的儿科学教育中,完全是个空白。

3.在不完美的现实社会中,履行儿科医师的职责

  ‘‘著名美国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扮成街头艺人在华盛顿特区的某个车站里演奏。45min里,贝尔演奏了多支巴赫的名曲,当时有1097人经过,但只有7人停下来聆听。”这段在网络上曾经引起热议的视频也是渥太华医学院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对这段视频,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将它作为医学生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希望医学生未来能够以更加坦然和释怀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职业。即使站在医生的角度完美无缺,但也会因为身处不完美的现实生活,而被忽视,甚至被践踏。

在医疗环境不尽如人意的中国,医学教育从不涉及这部分内容。相反,在我们看来医疗环境和人文素养非常优越的加拿大,这样的教育却始终被认为对医学生必不可少。当年轻的儿科医师,感受或经历来自社会、病患或者同事、领导的“不公正”反馈时,容易选择退出“医学人生”。这种事件中,最受关注、承受最多痛苦的是事件主人公个人,但如论及受害者,整个儿科医师群体乃至儿科学都应在列。因为负面讯息的传播会远快于正面效应,而且在传播中负面效应会不断扩大。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如何妥协,又如何坚守儿科医师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是远比治疗疾病更困难的医学命题。让医生从‘‘医学人生”开始的那一刻,就面对和思考这个命题,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工作遭遇“不公正”时,仍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只有这样的积极应对越来越多,我们的儿科医师队伍才能走上持续增长的通路。

4疾病知识的传授方法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相适应

  母庸置疑,在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本身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归纳而言,这种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医学知识、技术本身的更新速度,其次是获得/传授医学知识的途径的改变。结合本文的内容,我们仅讨论前者。

教科书(各种版本的《儿科学》)是中国所有医学院儿科学教育的必备。即使教科书的讲述内容已经不符合目前循证医学的结论,但仍是老师讲课的基准、学生考试的标准答案。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更造成了医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国际上主流临床诊治方法的脱节。

在渥太华医学院的儿科学教学中,不采用任何教科书&],老师只向学生提供文献(教科书的内容也只是文献的一种形式)。学生根据这些文献的阅读,融会贯通疾病相关的各种知识。疾病相关知识的教授从教科书扩展到文献,学生不仅需要知道结果,更需要知道获得结果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获得这些结果与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医学教学也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而且,在教育层面,推动了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理念的转变,这无疑是培养高质量儿科医师的重要环节®。

5儿科学不等同于儿内科学

  准确地说,我国大部分的oL科学》课堂教学和见习教学仅是儿内科学的课程,所以医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儿内科(有些医学院会给儿外科1~2个学时的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医学生全面了解儿科学内容,也不利于培养“儿科全科医生”(国外称之为“generalpediatrician”)。从某种程度说,我国基层医院合格的儿科全科医生®的匮乏远甚于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各亚专科医生。没有胜任的儿科全科医生,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进就会成为空谈。如果没有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必定会影响整个儿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

在渥太华医学院中,儿科学的知识传授,将涵盖儿科护理专业、儿科皮肤科专业、儿科眼科专业、儿科药理学专业、儿外科专业和儿科五官科专业等所有与儿童和青少年相关的领域。通过这样的培养,医学生会对儿科学有非常全面的了解。了解是兴趣的基础,有了兴趣,才会有更多的医学生关注儿科专业,进而选择儿科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对于最终能够成为儿科医师的医学生而言,全面的儿科学知识更是他们最终成为优秀儿科医师的牢固基石。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42-02

在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医改方案实施过程中,人才短缺已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卫生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21世纪国家医学发展战略目标对复合型医学信息人才的要求,积极探索医学信息教育模式和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校也紧跟基层医疗卫生建设需要开设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医学信息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1.培养医学信息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制度的实施,现代医院信息化的步伐加快,需要更多的医学信息化人才。很多医疗卫生单位由于缺少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没有统一规划和科学化的管理,导致投资不断增加,但是信息化建设总是停留在收费和药品出入库管理等低层次上。在医学院校中培养出一批深入掌握计算机技术,熟悉信息系统,又掌握医学专业技术,了解医院业务情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国内和国际医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医学信息人才培养也有助于新医疗改革方案的推行实施。

2.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医院信息化工作对管理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在信息技术方面,要有一定的系统开发经验,能完成基础数据的整理归类、图像传输、远程医疗、数据库管理、计算机及网络故障处理操作,加上各种医保、社保、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的导入导出,要求信息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数据库管理能力。医疗知识方面要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流产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各级医院中,这些数据都与医疗活动相关,不懂医学知识很难理解复杂的医疗流程。医院管理知识方面,要求有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念,还要有一定的医院工作经验,如果对医院的管理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建设出来的信息化项目就很可能无法满足医院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3.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医学信息管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评估体系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专业:医学、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这些学科均有自己的核心内容,但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没有明确。目前,无论是卫生还是教育部门,都未制定相关标准,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从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见,整个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在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的。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制定专业人才评估体系,组织专家对开办了该专业的院校进行检查,把好教学质量关,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2学科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医学信息教育的发展

推动医学信息专业教育科学发展,培养适合社会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需要成熟的学科理论作指导。

国际上,医学信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医学教育、研究与医疗实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医学信息学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建立起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再加上研究学者少,学术影响力弱,使医学信息理论研究处于徘徊状态。

3.3医学信息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脱节

受传统计算机课程的影响,缺乏对医学信息技术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医学信息教育一直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一般软件应用上,不能与临床医学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

3.4缺少医学信息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授医学信息课程的大部分教师出自计算机专业,并未受过医学信息学的相关培训,教学方法和视野受到限制。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偏少,并且缺乏兼有医学和信息科学双重背景的教师。青年教师比重较大,教学经验不足,在综合能力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医学信息专业教师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存在问题。

3.5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备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大部分院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需要有较大差距,数字医学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技术的实践环境尚未列入建设计划。缺少医信技术所需的实验环境。各院校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4.医疗信息化背景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1确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不同层次的医院对医学信息人才有不同的要求。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三年制中专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到基层医院工作。通过基层调研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我校确立了符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医学、管理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水平,能够从事医药相关行业信息管理和系统开发工作的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需求有效结合,即培养懂医学、会管理、精技术、擅应用的专业特色人才。

4.2优化医学信息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性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向与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使总体培养目标得以实现,且能满足社会对特色专业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并能正确处理好通才与专才、传统与现代、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逐步优化并形成具有卫生信息专业特色的、与国际医学信息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以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来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在课程设置上先确定最基本的核心必修课程,即医用管理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网站与网页设计、医学图像处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信息系统。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放在专业选修课中完成,专业实践教学部分主要以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方式完成。在课程优化过程中注重管理知识和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强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4.3探索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取向的调查,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有从事和专业相关工作的愿望。因此,不仅需要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专门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医学信息系统等,还要为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针对性的指导。随着医院信息化所需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取得相应资格的应用型人才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匀。我校在申请成为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考点后,为学生获得医学信息资格证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学生上一所学校,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都拿到了。

4.4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有效保障。我校聘请院内外专家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以教学督导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活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资料检查、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学生评教教师综合评价等。通过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严格把关教学质量的每个环节,实现了改进教学、推动课程建设的目的。

4.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职业能力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忽视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以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就业能力需求,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需要搭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在校内建立设备比较先进、软件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基地,拓宽人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如我校与四川九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医疗信息化数字模拟场景与案例教学的研究科研课题,己申报了雅安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通过这样的合作,提高了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4.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社会对医学信息人才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完善和拓展自身的知识水平,将更多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传授到学生手中。为了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和教学培训。例如我校计算机学科教师都参加了山东省医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此外,我校也很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常聘请行业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十兼课以及开设讲座。这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4.7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医学信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信息化时代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问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借助政府支持和贴合社会需要来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产学研结合能力,促进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4.8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密切各院校间的联系与合作

我校努力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组织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使教师对于各自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成长。学术活动的开展也为各院校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拓展了合作渠道,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医学信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5.结语

医疗信息化的大背景,为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专业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构建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探索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湘君,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73.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转化医学;现代肿瘤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6-0100-02

一、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是当代医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转化医学的实践,医学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升。作为培养医学工作者的主要场所——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医疗水平意义重大。虽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医学类院校也能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医务工作者,但是,通过转化医学的渗透,这些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转化医学非常注重对患者的研究,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可得到完美的结合。转化医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但是想要大范围地推广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二、现代肿瘤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生活环境、工作节奏、饮食习惯、家庭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肿瘤患者明显增多,虽然医学工作者加大了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力度,但是系统性的肿瘤治疗理论及研究体系尚不成熟。作为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发源地——医科类院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滞后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在实习阶段对学术类会议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参加会议后资料翻阅查证意识不足,无法通过专业知识的引导提出自己的见解。部分教师固守己见,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不全面,无法结合当代先进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二)对学生職业素养的培养意识不强

当代社会肿瘤病患非常多,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国卫生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肿瘤防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今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综合素养的要求更高,除了规范化的治疗之外,良好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也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落实。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无法逃避的,在日常的医疗服务中,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不高,片面地认为只有专家、主任才能提供更好的治疗,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实习生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有着直接的关联,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从心理抗压、正确三观引导等方面着手改进。

(三)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近年来对高校教育给予了较大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很多医学院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并进行了专业增设、校园改建,内部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法制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落实。但是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影响下,很多优质教师成为紧缺资源。部分高校在人才开发及管理上没有予以重视,缺乏科学评价及奖惩的工作环境下,对教师的评判侧重于强化科研成果,忽视了对教学工作的创新。长期在安逸、稳定的工作环境下,部分教师逐步放松了自我要求,学习意识及能力下降,所讲授的课程无法与社会接轨。基于医学分支联系密切,在具体的肿瘤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侧重点也不同,各学科往往针对自己治疗的优势讲授,如胃癌和结直肠癌主要在外科学的普通外科章节,授课教师则侧重于手术的指征和术式讲解。在各执一词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无法对肿瘤学形成一个全面、科学的认知。从高校肿瘤学教学现状来看,专业性较强的常驻医学教师非常少,缺乏实践经验指导下的肿瘤学教学无法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的新一代肿瘤学人才。

三、转化医学背景下对现代肿瘤学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腫瘤学研究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需要大量的医学人才。现代肿瘤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实践性,基于肿瘤病变的不可控性,与时俱进地提升治疗水平需要通过现代肿瘤学教学课堂改革来实现。转化医学对改善当前高校肿瘤学教学现状非常有利,在转化医学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兴趣与责任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样,当代高校医学教学工作者应明确自身职责,在实践教学中围绕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同时将为祖国医学事业输送大批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为我国医疗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在转化医学背景下对现代肿瘤学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转化医学是医学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构思,它更加侧重于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对转化医学发展现状的分析,很多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转化医学的研究与实践,实践的结果也有目共睹。新时期,在转化医学背景下对我国现代肿瘤学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转化医学的引导及实践,我国未来肿瘤学将取得更好的成就。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对大批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肿瘤患者将接受到更加专业的医学治疗。

(一)强化师资力量,增强医学院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

医学院校师生的整体素质有待较高,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与道德素养,作为现代肿瘤学课程的引导者与设计者,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会极大地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及水平。为了强化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力度,教师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进行课程设计,兼顾每一位学生,将精英化教学与大众化教学相结合,提升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科研探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肿瘤医学储备更多的优质力量。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肿瘤学教学的实践性较为突出,在参与社会实践之初,学生难免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在与新同事、新领导的相处中,实习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为了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医院工作环境。在校期间进行频繁地模拟教学,并适时参与当地医院临床实践,通过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对医务工作的理解及认知,树立恪尽职守、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

在转化医学背景下,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心理引导与自我能力提升,根据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

(三)加强专业技能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医学事业发展较为迅速,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發展。在转化医学背景下,教师应从自身的经验进行讲解,借助多媒体教学及案例教学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临床观察机会,让学生将所见所感进行分享,做好实验评价分析,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肿瘤学科临床操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信心与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为患者的安全负责,这些都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强化。

(四)借助实施病例式教学法优化教学质量

pCmC(problem-originatedClinicalmedicalCurriculum)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进行启发式教学,把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早期结合,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肿瘤学课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临床患者,对疾病的症状、体征等一无所知,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病例式教学可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联系临床应用,接触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理论课教学时,先将教学内容通过病例以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病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思维,使他们在运用已有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

(五)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6

【摘要】通过对我国已有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国外、港台以及内陆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现状与工作模式,分析我国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归纳并探索适合我国的新型医务社会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为优化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abstract】thepaperprovidesguidanceforoptimizingthemedicalsocialworkinChinabyanalyzingtheexistingresearchresultsandcutting-edgeinformationinourmedicalsocialwork,summarizingthedevelopmentstatusandworkpatternsofmedicalsocialworkinabroad,HongKong,taiwanandinlandregion,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medicalsocialworkatthepresentstageinourcountry,summingupandexploringthenewworkpatternandcontentappropriatingforthemedicalsocialworkinourcountry.

【Keywords】medicalsocialwork,Statusanalysis,Countermeasuresandproposals

【author′saddress】Schoolofmanagement,ChengduUniversityoftCm,Chengdu610075,Sichuanprovince,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02

医院的社会工作的概念与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医院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到卫生保健或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目前大多数学者统称为“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院、医疗机构和医疗照顾处境中从事的专业服务活动[1],具有自己的专业化特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是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一个衡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缓解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就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对我国发展较不成熟的医务社会工作进行归纳与总结,以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

1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现状

医院的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但发展最为成熟的是美国。如今美国社会工作者有严格的资质和等级认定,都是专业人员,为政府与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共同管理,明确了组织章程规范、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等,各方面都较完善[2]。不同的是美国有两种从业资格取得途径,分别是通过州政府立法或社会工作协会主导建立的职业资格认证。

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不隶属于医院,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为病人服务,注册的医务社工分别由社会福利署、康复与医务社会服务科、医院福利管理局管理。而台湾也早在1997年就颁布了《社会工作师法》,进一步规范其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其中明确规定平均每100张病床就有1名医疗社工师,按照床位数配备社工数量。至今台湾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专业制度以及社会师工作执照制度。

2我国大陆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921年的北平协和医院在美籍医务社会工作者蒲爱德女士领导下,首先创立了“医务社会服务部”,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零星开展起来。直至2000年后,少数的医院开始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是提供心理服务,争取社会救助与支援,进行医疗康复以及协调医患关系等。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年卫生医疗机构有954389家,医院有21979家,但是只有30多家医院设立了医务社会工作部门,我国医院的社会工作者的缺口仍较大,而且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借鉴国外或自行摸索时,工作开展过于局限,没有真正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有些医院甚至将其简单的视为普通行政人员或志愿者。

2.1制度与政策不健全,未与福利保障制度相协调

目前,我国建立了关于社会工作的管理制度,但专门针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仍然是空白[3],未建立健全的用人制度和考核晋升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也不完善[4]。近十几年高校社会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转行,小部分在医院中工作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一般都属于“行政编制”或没有编制,对工资等级的评定也缺乏职务技术等级的制度依据。另外政策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对医务社会工作的配备标准、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以及职务等级等没有明确的规范。医务社会工作性质的福利性缺乏财政与制度方面的保障,面临社会责任与舆论压力的困难处境,且未与我国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相结合。

2.2观念不到位,认识不全面

人们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滞后、重视程度不够[5],以致没有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医护人员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冲突,医护人员与其他科室、患者与媒体间的矛盾冲突的重要作用。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70%的义工认为大部分病人没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也说明病人对义工和社会工作的了解还不全面,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另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也存在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认识不到位,专业定位不明确,以致大部分的学生转行。

2.3分布发展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截止2012年我国虽有200多家设置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但只有少数设置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并且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发达省、市(北京、上海、江苏等)发展更快[6]。可见在专业培养与工作开展现状都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目前在岗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现实需求,出现较为严重的供不应求;很多医务社会工作内容无法开展,专业性也不强,以致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内容需求与现实的工作内容单一、专业性不强的矛盾也较为突出。

2.4工作开展不全面、专业性不强

医疗机构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形成的各类突出医疗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开展了部分属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仍较为欠缺[7]。现阶段医院的社会工作部门属于医院的“职能部门”、“行政编制人员”,从事普通的行政性质工作,有的社会工作部门是为缓解与处理医疗纠纷而专门设立,还有是医院的公共关系部门,处理医院的公关事务。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与范围只局限在院内的一些志愿者服务、处理医院纠纷或者部分的个案工作,无法真正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更谈不上卫生保健和整体的健康照护。工作的主要对象也只是病人与家属,忽视了其对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方面的作用,方式也缺乏专业性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无法提供专业的服务。

2.5人员与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医院中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人员,同时具有社会工作和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严重短缺[8],他们大部分是由医护人员转来的,或是卫生法学专业、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员与知识的结构不合理,即使有少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又因专业没有细分为医务社会工作方向的,在课程方面较少设置医学相关课程,也无医院的实践经验,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医院特殊的服务对象与工作内容,导致目前真正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很少。

2.6专业培养与在职继续教育滞后

2009年底,我国近26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而只有一些医科院校如福建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9]。因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是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师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习实践等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设立社会工作的院校,对医学方面、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培养制度不健全,只是简单的将其作为一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来统一培养。而由医护人员或卫生法律人才转来的,在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也缺乏系统化的规范培训,在师资与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实践经验。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和制度,并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协调

增加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设置标准、工作内容以及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等,为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规范化奠定法律基础。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用人制度,对社会工作者增加编制,明确社会工作者的收入来源,并建立相关的技术职务等级评审系列,对其职称与职务等级进行认定,规范激励与晋升机制。明确定义医务社会工作的福利性质,并与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卫生保健体系、社工制度紧密结合,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2加大宣传,进行试点

加大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对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宣传,鼓励更多专业的社会工作毕业生往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发展,使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结构更趋向合理;二是对各医学院校加大宣传,让各医学院校了解设置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可使医务社会工作毕业生更好的构建医学知识背景,可与已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高校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合作办学,或汲取其他高校的经验设置该专业;三是对各医疗机构的宣传,提高医疗机构管理层、医护人员与病人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可度。国家层面,建议先在部分城市的三级医院进行试点,设立社会工作部。医疗机构层面,已设立社会工作部或社会工作开展较好的医疗机构通过举办交流会的形式与其他单位进行经验交流。

3.3探索科学的工作模式与专业的工作内容

3.3.1设置单独部门,给予编制机构的设置有2种模式,一是单独设立一个部门,直接受雇于医院,二是在医院内部设立一个部门,与其他各科室平行。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的部门设置实际情况及医务社会工作的福利性质,比较建议是后者模式,给予医务社会工作者编制,工资由政府承担。在规范人员的配备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据医院规模按医生与护士的比例配置,或是台湾的按床位数比例配备。

3.3.2科学办公,合理预算将不同的工作分配到各个科室进行,对特殊疾病与心理问题的病人展开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专业性。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特殊性,在经费预算方面,建议各医疗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一是建立基金制,从医院的总收入中固定一个比例作为部门的经费基金;二是补贴制,按照实际开展的工作数量与质量,对活动实际花费进行补贴;三是赞助制,向社会人士公开募捐经费。

3.3.3工作模式分阶段,工作内容专业化将医院的社会工作分为院内与院外,其中院内又分为院前、院中、院后三个阶段来开展,其中院前主要是获取患者对服务的需求、科研、教学、培训等前期准备;院中开展病房探访、个案工作、义工服务、公益服务等内容;院后开展小组讨论、总结,不断推进工作的优化。而院外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开展社区活动,利用社区的全面网络,组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居民趣味康复活动和义诊,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医务与保健常识,并搭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沟通桥梁,进而为居民的疾病预防、康复保健提供良好的基层医疗环境,更好地促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

3.3.4规范和提高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或义工登记制度,统一规范管理,制定志愿服务守则或工作手册,对登记的志愿者进行基础的培训,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加深对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解,提高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水平,扩展其服务的领域,让专业的志愿者可发挥其专业知识的作用,形成一个服务项目体系。另外,建立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为社会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的在工作中规避风险。

3.4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在职培训

首先要明确教学与培训的目标,合理设置课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如可采用pBL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教学、现场观摩与考察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有利于提升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要安排在医疗机构实习,在职人员继续学习中培训老师要带领他们实际的开展几项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3.5紧密联系医护人员,整合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生、药剂师和护士等各样医疗技术辅助人员的得力助手,要经常搭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尊重医生和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病人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其作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医患之间可以通过有效地沟通,达到相互信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0],因此要建立医患之间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渠道。再者,医务社会工作人员更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除医院内部现有资源以外,还要与外部的医疗机构、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等共同协作和统筹,通过协调各种医疗与社会资源,医务社会工作进社区,社会福利的协助,让医务社会工作更好的为患者与家属服务。

4小结

鉴于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分布与发展也不平衡,各地的机构设置方式、领导机制、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其作为一个福利性质的工作,创造的医疗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会更加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和港台地区的丰富经验,又要结合我们内陆的自身特点、病人和社会工作者的特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等.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09,2(2):21-22.

[3]谢春艳.对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98-400.

[4]李平,郭永松,吴水珍,等.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2):16-17.

[5]姚尚满,刘俊,李薇.当前我国医院社会工作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0):30-33.

[6]王丽.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1):898-901.

[7]刘岚,孟群.当前我国几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比较[J].医学与社会,2012,23(2):36-38.

[8]丁振明,张一奇.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医院人文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社会工作,2012(2):74-76.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51-02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畜牧养殖户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兽医诊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基层兽医来说,兽医的诊疗水平还相对较差,间接的制约了我国基层畜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加强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我国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现状

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基层兽医诊疗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基层兽医诊疗设备落后

在我国的一些基层地区,许多兽医诊疗从业人员没有固定的诊疗机构,也没有先进的诊疗设备。一些兽医在进行动物进行诊疗时,诊疗设备往往局限于针管、体温计、输液管、听诊器等,对兽医自身经验的依赖性较大。由于没有相对专业的诊疗设备,在动物出现疾病后,不能及时的进行正确治疗,给从事畜牧业人员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兽医本身的声誉。

1.2基层兽医诊疗知识更新速度慢

很多兽医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将兽医作为第一职业。加上现阶段从事兽医诊疗业的人员年龄偏大,医疗理念相对落后,对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太大的热情,往往依据经验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兽医诊疗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仅依靠经验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1.3动物种类繁多,诊疗压力较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食用动物的品种需求也逐渐增多。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畜牧业品种正在逐年上升,药用动物以及野生动物在养殖业中越来越多。动物品种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兽医诊疗人员的压力,在医疗条件没有得到提升的基础下,基层兽医诊疗工作十分困难。

1.4不断有新疾病产生

在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与复杂化的背景下,很多新的疾病在动物身上出现,近几年新疾病发生率逐渐提升。基于这种情况,基层兽医的诊疗难度加大,加上诊疗条件有限,很多动物患病后得不到准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给畜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2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兽医诊疗业发展现状,为了提升兽医诊疗水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笔者现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2.1引进先进的基层兽医诊疗设备

基层兽医诊疗设备是兽医对动物进行诊疗过程中必备的工具,是兽医的好帮手。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兽医诊疗设备落后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解基层兽医诊疗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提高对基层兽医诊疗设备引入的支持。政府部门也应该在兽医诊疗方面加大财政援助,帮助基层兽医机构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保证兽医诊疗水平的提升。

2.2不断更新兽医诊疗知识

基层兽医不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兽医诊疗知识,一方面是由于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对学习新的知识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学习资料。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基层兽医学习的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兽医诊疗学习资料,包括书籍、报纸等,同时还能够开设网络教程等,帮助基层兽医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动物诊疗技术,了解更多的动物疾病以及相应的诊疗办法。同时,基层地区还需要加强对年轻兽医的引进,为基层兽医诊疗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才能在一种新的疾病发生后,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为畜牧业从业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3提升基层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准

针对现阶段基层兽医诊疗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问题,为了提升基层兽医人员的专业素质,当地相关部门,特别是动物诊疗部门需要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定期组织兽医诊疗从业人员定点进行学习动物诊疗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其接收系统化的动物诊疗技术,建立起完善的动物诊疗体系等;另一方面,基层地区动物预防部门以及诊疗机构等需要加强对基层兽医人员啊的联系,加强与领域专家的合作,交流先进的诊疗经验,提高动物诊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2.4兽医诊疗从业人员自我素养的提升

兽医在日常的动物诊疗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支撑,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涉及大量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具体来说,兽医诊疗工作中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三个基础知识体系。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兽医人员,需要不断的系统学习动物诊疗知识,不断的拓展自我的视野,不能只依靠经验诊断,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兽医诊疗知识。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引导工作,组织兽医人员对新出现的动物疾病进行研究,分析疾病的特点,并深入探讨疾病演变规律,以便得出最佳的诊疗方案。此外,兽医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为我国兽医诊疗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畜牧业大力发展的带动下,兽医诊疗业也达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基层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历史问题的影响,诊疗水平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基层兽医诊疗中存在的专业设备落后、兽医诊疗水平偏低、诊疗知识更新慢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基层兽医诊疗业的支持,兽医人员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为基层兽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文武.如何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3):203.

[2]王朝勇.如何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报.2014,26(1):99-100.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8

论文摘要:比较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医院组织管理模式和医院管理者角色的差异,阐述“分权型”加“职业化院长”模式与“集权型”加“专家型院长”模式的个各自特点。提出在社会经济发展、深化卫生改革、以及加入wto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下,中国卫生管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

医院管理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医院管理队伍建设的一种趋势。我们在此通过比较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医院管理模式和医院管理者角色差异来阐述我国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认为要加快医院管理职业化队伍建设必须要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

一、中国医院和澳大利亚医院组织管理模式的不同

澳大利亚的医院是一种分权式、水平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任命院长,院长全面管理医院,并向董事会负责。医院下设行政、财务、医务和护理职能部门,分别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如医务部门的负责人必定是一位医学专家。院长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医院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上。医院一般没有或仅有少量的专职医生(由医院支付工资的医生),而大部分是访间医生。他们不是医院的职员,不隶属于某个医院,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医院。医师团体代表了医生的利益,与医院是协作式的关系。医院和药房是分开的。私立医院没有自己的药房,由社区药店为医院提供服务。澳大利亚的社区药店提供了80%的药品服务。医院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即项目外包的情况普遍。如墨尔本北区医院将病理检查、放射检查、清洁及饮食服务等4个项目承包给外部的私人公司,这样可以减轻医院的负担,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管理难度、提高了效率。医院注重发展和加强自己的核心和优势服务,同时提倡资源共享,避免无序和无效竞争。几乎每一所医院都有其特色服务项目,树立自己的品牌,但不存在重复购置医疗设备和互相攀比的情况。

中国医院的组织结构是集权型模式。医生是医院的职工,医院和药房是不分开的,形成了医院、医生和药房三位一体的模式。医院的社会化程度低,即项目外包的情况并不普遍,仅有少量项目(如部分后勤服务)外包。院长全权管理医院的医疗、行政、后勤管理等所有事务,是一种集权式、垂直管理模式。这样的组织结构可能影响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增加管理的难度。

二、中国医院和澳大利亚医院管理者的不同

在澳大利亚,医院院长称为Ceo,是职业化的管理者。所有的院长都具有卫生管理硕士(mH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他们当中大约有10%的人有医学背景。当他们一旦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就专职从事管理工作,不再参加或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澳大利亚对医院高层管理者有着任职资格的要求,其必须是皇家医院管理学会的成员。而医院管理学会成员必须经过mHa或mBa的学习。传统的观念认为,在医院管理活动中,医生是最重要的,主宰一切医疗活动,管理模式是以医生为中心。而现代的观点认为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是很重要的,医院也不例外。医院院长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医院的战略管理和发展上。

中国医院的情况与澳大利亚不同,绝大多数的医院院长是医学专家,他们主要是从资深专业人员中选拔出来的,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有系统的医学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医院管理培训,尚缺乏医院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凭经验和自我学习进行管理。他们在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有的是大部分时间)从事临床专业工作。据1999年卫生部对7省市297家医院的796名院级领导的调查表明,78.2%的院领导所学专业是临床医学,只有13.7%的人接受过管理学历教育。

三、专家型院长的不足

1.不能专注于管理:绝大多数院长属于业务和管理“双肩挑”,既做管理工作,又做医疗业务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作为医学专家,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临床工作,他们大多把管理工作当作兼职和短期任务,指望在管理任期满后回到临床岗位。基于此,他们在管理任期内仍然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如专家门诊、查房、手术等。一项调查表明,80%的院级管理十部仍然从事临床专业工作,其中每周从事专业工作1天的占43.89%,2天的占16.29%,3天的占8.37%;有8.37%的院级干部(三级医院高达10.64%)每周5天都要从事临床专业工作。有些大医院院长还带博士生、硕士生及做研究工作。由于精力分散,多数只能忙于应付医院的日常工作,难得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医院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

2.个人精力分配上重业务:由于院长是临床背景,通常看重业务工作。而且他们既然把管理工作当作兼职和短期任务,任期满后还得回到临床岗位上。所以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临床方面,致使医院管理事实上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日常事务性管理,维持医院的运转。而这仅仅是管理实践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3.可能的短期行为:在医院配置资源时,资源投向多受院长本身医学专业背景的影响,可能出现短期行为。如果院长是胸外科专家,医院的资源配置可能多趋向于胸外科;如果院长是泌尿外科专家,资源配置可能会趋向于泌尿外科,而从医疗市场的需求及医院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够,缺乏系统观念和整体观念,难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

4.经验管理为主:目前,卫生管理人员的任职、晋升制度及对管理专业教育培训的背景要求尚未规范。在院级领导中,只有少数人接受过正规的卫生管理学培训,在选拔卫生管理于部时并没有管理培训的要求,在走上管理岗位之前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医院管理的系统培训。由于管理者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缺乏医院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难以从医院经营管理的角度考虑问题,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的经验,而缺乏具体、确切的实际数据的支持和管理理论的指导,大多凭经验管理,容易被动地应对管理事务。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四、医院管理者职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医院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压力,医疗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医院管理者职业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社会经济及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医院管理改革也在逐步深人。2000年初开始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三方面的改革,实质上是把医疗卫生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的规律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随着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引人,原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垄断地位被打破,各级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了面前。由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医院管理者在日常运作中,不仅仅只是考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问题,还要考虑医院的经营策略,考虑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挖掘潜力,去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当今医疗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管理,而院长作为医院改革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对改革的成败负有责任。原来的绝大多数非职业管理者,无论是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都远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

2.医院科学化管理的要求:面对市场的竞争,医院管理者作为医院改革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其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他们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管理者不仅要履行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还需要具备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有洞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有参与卫生政策制定和分析的技能,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表明,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扮演多种角色,包括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三大方面的10种角色。从卡茨(RobertLKatz)的管理者技能理论来看,管理者需要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所谓概念技能也就是理性技能和设计技能,是指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整合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能力。随着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的提高,他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越来越少,而需要的概念技能越来越多。这也说明对于医院管理者,尤其是医院院长来说,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医院管理工作,而非临床专业工作;更多需要的是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而非临床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杰夫瑞(Geoffreyprideaux)在谈到从临床医生到管理者过程中,提出他们的角色差异,存在5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技能方面,从临床技能到管理技能。二是任务方面,从明确到模糊:作为临床医生的任务是明确具体的,面对病人知道如何去做;而作为管理者的任务是模糊的,因为环境的变化是不清楚的,使得管理者无法明确自己的活动和任务。三是处理的关系方面,从比较局限到广泛:作为临床医生,要处理的关系相对要局限些,主要是与病人的关系,少数是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而作为管理者,要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广泛复杂得多。四是定位方面,临床医生关注的是单个病人;管理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个体,而是整个病人群体和整个组织系统。五是思维方面,从系统化到直觉:临床医生需要的是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医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中就贯穿着这种能力的培养;而管理者需要的除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需要直觉判断的能力,因为他们面临的环境存在很多的变数,需要他们有随机应变、洞察分析的能力,才能应对环境的变化。

3.加入wto对我国医院管理水平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医疗卫生事业也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必然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我国加人wto,医疗市场受到的冲击将日益显现。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医疗机构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外资和合资医院的出现,如广东东莞东华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等,具有以下特点:管理结构合理,适应人群明确,服务到位,社会化程度高,政策利用度高。有些医院已进人社保定点医院行列。在不远的将来,合资和独资医院将更多地参与到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要转向“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实现从“方便医院管理”到“方便病人就医”的转变。医院如何去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对医院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据辽宁省二三级医院206名管理干部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人世后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及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医院管理者对wto本身了解不多,对加入wto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有的甚至是误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医院管理者与其竞争对手的差距是很大的。有人说,中国医院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最缺少的是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长。急需提高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

五、职业化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的保证

医院管理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医院管理队伍建设的一种趋势。卫生管理职业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指导方针,要加快我国卫生管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必须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

1.制定卫生管理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借鉴澳大利亚和欧美的做法,建立一套医院院长任职资格的制度,必须经过系统管理培训学习,获得任职资格证书后,才能被任命为医院的高层管理者。

2.制定卫生管理干部专职化政策:在澳大利亚及欧美医院,几乎没有像中国医院管理者这样身兼管理和临床两职的现象。医学背景的管理人员只要从事高层管理工作,就必须放弃临床工作,不再从事和参与临床工作。医院管理本身就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管理工作的优劣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医院的院长就是医院的Ceo,他应该是全职的管理者。一边当院长,一边搞临床,甚至带博士、硕士做研究工作,是很难做好管理工作的。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环境的复杂变化。

3.完善管理人员技术职称政策:医院管理人员双肩挑,缺乏职业化意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管理职称系列政策不完善,管理人员有后顾之优,不能也不愿脱离临床工作。要保证管理人员职业化,必须完善管理职称系列的政策,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优,使他们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医院科学管理上。衡量一个院长是否优秀,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例手术、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而是看他领导的医院的绩效如何,发展潜力如何。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康复医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院校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自2014年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1],因其具有大规模、共享式、灵活性的特点,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规模集中化、提高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3],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近年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网络课程开发为专业建设重点,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打造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初步建立了基于慕课平台的康复医学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4]。我校于2016年启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技术慕课建设,并于2017年12月开始在超星“学银在线”平台运行,在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网络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经验。我校康复教研室除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任务,学生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繁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6月又《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文件特别指出推动形成医养融合和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而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数量与国际水准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临床专业人员(医生、护士)的康复医学专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5]。在上述背景下,课程团队围绕康复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建设适合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外其他相关专业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旨在满足多专业康复医学课程教学需要,提升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对基本康复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并为培养更适合未来健康事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服务。

2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开发

本课程坚持“强调基础、对接教学”的建设思路,做好课程内容设计,突出满足基层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康复医学思维的重心。在课程设计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及康复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作用,全面推行模块化教学,通过阶梯递进式训练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试行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满足可持续性原则,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补充和调整。本课程由课程建设团队与超星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在“学银在线”网络平台运行,同时手机端也能同步登录学习通app。课程内容分为认识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常见疾病康复四大模块,设计时遵循网络课程“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路径[6],将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构,共计55个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又细化提炼出若干知识点,并以视频、文档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微小化。同时,建设数量充足的试题库,便于课程考核。本课程教学资源统计详见表1。

3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实施

本课程分别于2019年1月10日—6月30日(第1期)、2020年2月1日—7月10日(第2期)运行两期,每期30学时,按照每周2学时开课。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轮班制,每周有2名教师实施教学。课程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开课通告、布置预习任务,课中测验检查预习情况、针对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进行教学重、难点解析和展开讨论并总结,课后通过布置测验和作业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慕课平台实时给予学生反馈。两期课程累计选课人数3603人,累计覆盖国内院校197所,累计页面浏览数量4289605次,累计互动次数11917次,累计完成测验和作业125次。课程运行情况详见表2。从院校学生选课班级分布来看,学生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言语听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从课程开班教学用途来看,除用作常规课程教学外,还用于在职培训、实习前强化集训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基于慕课平台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便捷的优势,课程教学团队针对本校班级试行了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即在前述线上教学过程中,根据在校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将部分内容特别是需要实践操作练习的内容调整为线下教学,从而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结合。课程结束后,我们向各期学员发放了课程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8份,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4在线开放课程的体会与不足

4.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远程教学

在线开放课程基于信息化的在线教学形式,师生均通过网络借助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即可完成教学活动[7]。这就将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进行教学的限制打破。本课程运行的两期中,先后共有197所来自国内不同学校及医院的学生或在职学员选择学习,实现了远程教学。特别是在2020年上学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间段内,由于绝大多数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学生滞留家中,所以选择本在线课程的院校及人数激增,由第1期6所院校980人增至第2期191所院校2623人,充分体现了远程教学在聚集性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的优势。

4.2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线开放课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融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让更多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学习[8]。在线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颗粒化”,将课程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长度约5~10分钟左右的视频形式独立完整展现,再配以与视频同步的文档、图片、案例、试题等资源构建起教学模块。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课程完成学习,符合当今新时代学生习惯“碎片化”学习方式的规律[8]。同时,在课程运行中,视频播放时长最长的超过720分钟,超过课程视频资源总时长622分钟,说明有些学生对于没能理解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反复观看章节视频来进行强化学习。在线开放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掌握个别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9]。教师通过视频提问学生正确作答后方可继续学习的“及时交互”、学生通过留言向教师请教的“延时交互”以及师生同时在线进行讨论答疑的“实时交互”,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全方面、立体化实现了以“学”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课程问卷反馈表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满意率为78.57%,师生互动满意率为59.60%,认为课程可帮助其积累理论知识的占97.77%,认为课程可帮助其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的占95.99%,这充分说明了在线开放课程满足了众多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4.3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并非完全恒定,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本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根据行业需求及学生反馈对课程内容实行动态调整。例如在疾病康复模块,第1批资源主要包括常见骨关节疾病康复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两个部分,第2批资源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增加心肺疾病康复模块。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增加康复医学中有关运动学及残疾学基础知识模块,教学视频数量由86个增加至115个,文档数量由96个增加至146个,题库数量由1108个增加至2574个。本课程从建设到运行,自始至终由超星信息技术公司的专业技术团队与课程教学团队全程配合、无缝对接,从视频拍摄、文档制作、题库建设、资源维护、数据统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课程按期顺利运行。课程调查问卷显示,81.70%的受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满意,61.83%的受访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

4.4在线开放课程可以持续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

目前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没有时效限制,学生只要注册登录并经过教师授权后即可加入课程,这样可以永久使用相关课程资源。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74.3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会选择进入本课程查阅相关资料,充分说明了在线开放课程可以为学生持续提供专业学习辅导,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5课程存在的不足

尽管本课程于2020年获得我省教育厅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项目[10],但在两年的课程教学运行中,教学团队发现本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康复专业学生学习康复医学课程的积极性不足,导致课程考核成绩欠佳。分析原因主要是康复医学课程并非对应专业的主修课程,在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指挥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11],由于康复医学有关知识并非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故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康复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11-1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大大降低。第二,课程整体通过率较低,分析原因主要是课程考核标准设置不合理,没有制定符合授课对象学情的考核要求。问卷调查反馈显示,学生专业分布主要是康复治疗技术(34.15%)、临床医学(32.37%)、言语听觉康复治疗技术(20.76%)、护理(11.61%),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其知识背景是不同的,其专业对于康复医学相关知识及理论的要求也是大相径庭,因此不能对所有选课学生都用统一的考核标准。第三,对于课程实操性很强的内容,在线开放课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所需。特别是在第2期开课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本需要在线下完成实践操作的课程无法进行,只能全部转为线上授课,学生只能对照视频在家进行演练并录制相应视频,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反馈,这就加大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学生拍摄操作时教师无法做到实时反馈纠正。

5展望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医患沟通;沟通教育;医学本科生;英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91-06

实证研究证明,良好医患沟通不仅促进更有效率的临床诊疗工作,而且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转归;医患双方满意度提升,可规避医患纠纷,有利于建立医患双方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级医学人才的历史重任,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升华,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研究,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2008年由英国医学本科生临床沟通技能教育委员会(uKCouncilofClinicalCommunicationSkillsteachinginUnde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UKCCCStUme,成立于2005年)在《医学教育》(medicineeducation)杂志上了《英国医学本科生沟通课程内容之共识声明》(下文简称为《共识声明》)。本文简述该《共识声明》的产生背景与目标,介绍其主要内容并总结出若干启示,以期裨益于国内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课程建设与发展。

一、《共识声明》之产生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临床沟通技能(ClinicalCommunicationSkill,CCS)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尚不为人所熟知,CCS的学习主要是在临床实习过程以学徒方式完成,或被称为“看着做”(指通过观察别人的实践而学习)。然而,随着英国政治层面的新自由主义兴起以及社会的市场化,病人变成了顾客及消费者,希望在卫生保健服务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医疗家长主义受到批判,促使医患关系的平等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发展也使“专家型患者”增多,具有更多的知识与能力的病人常常对医生的诊疗方案提出异议,这为参与诊疗决策提供基础。这种医患关系的转变需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实践体系,并且需要更高水平的临床沟通技巧。社会文化复杂的多样性也对医生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帮助医生识别并尊重病人不同的信仰、价值观。70%的医疗纠纷及诉讼是由于医患沟通不足或态度不佳所导致的,这一证据也是愈加重视CCS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驱动力。作为英国医学本科教育管理机构的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GmC),自1980年起日益反思充斥医学事实性知识的医学本科课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学生被动吸收知识而缺乏深入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GmC意识到仅有知识是不够的,临床沟通技能和学生的职业态度也很重要。于是,GmC在1993年出台了重要且极富影响力的政策性文件——《明日医生》,对医学本科教育提出了综合性构架,亦是将CCS纳入英国医学院校核心课程之最关键的驱动力。该文件对于医学本科毕业生所掌握临床沟通技能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因此,临床沟通技能课程教学与评估已成为当前英国医学本科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基于30年来临床沟通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证据之上,由英国医学本科生临床沟通技能教育委员会主导,经由英国所有医学院校(共33所)从事临床沟通课程教学的负责人或领导人共同探索与反复讨论之后,共同了《共识声明》。

(二)目标

该《共识声明》的建议内容框架主要为培育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沟通技能而设计,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并详细介绍有效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课程,将有利于学生习得和理解一系列技能,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英国医学院校临床沟通领域的教研专家们所设计这一共识,其目标宏大,不仅试图帮助英国的课程负责人来设计、实施与审查评估医学沟通技能课程,而且认为可适用于全世界的医学生沟通课程,希望这一共识将有利于临床沟通技能的教育、学习与评估的整合与发展。当然,委员会也认识到,虽然医学生应接触所有被描述的领域,但是医学生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其能力也处于不同的阶段,设置一个无弹性的能力水准将不切实际。每所医学院校依据各个医学院校的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如何来综合运用这一框架。然而,这一框架可促使所有的医学院校来思考其课程设置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要素或什么地方有差距,以及如何与这一共识框架中各个领域产生新的融合。在医学沟通这一复杂领域中,所有医学专业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开发及提升沟通能力的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该声明也企望能对医疗领域中其他医学专业教育有所裨益。

二、《共识声明》之内容构成

(一)沟通技能课程轮状示意图

该《共识声明》由一个医学本科生临床沟通课程结构内容的示意图及详细书面描述所构成。在示意图中,临床沟通的核心领域是以同心环的形式展现。同心环的中心从“尊重他人”开始,从里向外是临床沟通学习的明确内容(如图1)。这些领域被设置在由4个最为重要的原则所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原则不仅支配着医患沟通领域,还统领着医学的所有领域。在每一环中所涉及的领域的组成部分都给予了明确的标注。每当单独转动这些同心环,医患沟通课程设计者实际上在“给一门课程拨号”,例如,该如何设计针对一位年老病人进行解释与设定诊疗计划工作之特定场景的教学,可用电话给相关领域组成部分进行拨号。

这个医患沟通课程“车轮图”拟让课程设计者以螺旋式而非线性的方法来教授临床沟通技能。这种“拨号式课程”(dial-a-curriculum)的模式,不仅把核心领域密切联系,而且明确支持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设计恰当的课程,让学习者在练习新技能和处理更为复杂性问题时,也同时提供复习、改善和巩固现有技能的机会。如果沟通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未能将螺旋式授课进程贯彻始终,学生们将不可能熟练掌握沟通技能。

(二)临床沟通的主要内容

《共识声明》认为临床沟通领域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

1、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优先于有效临床沟通的所有其他组成部分。学生应该尊重所有的病人,并承诺平等对待每位病人,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种族背景的差异或者是否残疾,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灵活的沟通。在世界各国,社会由日益多元的文化群体所构成,这些不同的文化群体有着其独特的健康信念及个性特征,这些因素影响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社会的这些变化使得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更需要加强与病人、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2、沟通技能的理论与证据

虽然该文件主要强调技巧的获得,但是这些技巧都经过理论探讨并获得大量翔实证据的支持。学生需要了解沟通重要性及意义的证据基础,能够据此进行恰当的解释与行动。这包括要熟知医患沟通与以下议题相关的文献内容:患者的满意度、复诊、依从性与配合、幸福感、身体健康结果、心理状况、医疗纠纷(法律诉讼)及病人安全与减少过错。

学生需要认识到有效沟通如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一样重要,是医疗卫生实践中的一部分,并且需要很好地练习。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已被证明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最主要的特征。该理论应成为任何沟通课程的核心成分。医学生应与患者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确保病人的自主,使病人的需要与自主选择成为临床实践医患互动中的重要位置。

3、临床会谈的任务与技能

领会医学会谈的本质及任务的重要性不应该被低估。医学生不仅应该明确医学会谈的目标,而且更需理解会谈的各种任务是如何助益于实现整体目标的。要做到有效沟通需要对临床会谈的结构有敏锐且深入的理解。

(1)任务沟通通常具有目的性,所以大部分临床面谈活动被称之为任务。大量的已经建立的临床会谈模型及建议中已标明了这些任务。经验丰富的医生能从这些模型中进行选择并加以灵活运用。以下是已建立的模型所论及的具有代表性的任务:1)建立关系;2)开始问诊与指定日常工作事项;3)确定、识别与满足患者需要;4)收集信息;5)探寻与考虑患者的世界观;6)引导进行体格检查;7)阐述解释相关诊断;8)解释、制定治疗计划与磋商;9)建立会谈的结构、确定会谈中相关议题的优先次序;10)结束本次会谈并为下次会谈做准备。这些沟通的程序任务与临床会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例如,收集信息的沟通任务这一步骤,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程序技能才能做到,以帮助临床医生获取病史。内容与程序二要素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因此,需要以一种整合的思路来设置医学课程。

(2)技能为执行上述所提及各个任务,可以运用一些分散的、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技能。有关这些技能的例子有:1)眼神交流;2)面部表情;3)注意聆听;4)信息筛选;5)合理恰当运用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6)简化问题(信息);7)移情回应;8)响应(口头上与非口头的);9)概括信息或问题,提供指导;10)提供信息时判定患者的出发点;11)分解信息及检查患者的理解程度。

这些技巧构成了有效临床沟通课程的主干:一个包含这些重要技能的完整列表可以在上述引用的会诊模型中找到。医学生理解并实践在这些模型中所描述的核心沟通技巧,有着重要意义。“关系建立”的任务与技巧需要特别强调。医学生需要理解与领会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包括会诊中固有的权力不平衡。治疗关系和专业界限要求的重要性也应特别关注。学生必须认识到与患者建立与维持密切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必须行动起来,发展所需的技能技巧。

4、特殊具体议题

这包括8个方面的具体议题:年龄相关议题、社会与文化多样性、处理情感和困难的议题、特定的临床背景中的技巧、解释和计划的技能的具体应用、处理不确定性议题的能力、处理敏感问题的能力、与障碍患者沟通的技能(详见表1)。

5、不同媒介方式的沟通

医学生应掌握以利用不同媒介方式的沟通技能,能有效进行口头、电话、书面和电子通讯等五种方式的沟通(详见表2)。

6、与患者之外的其他人士进行沟通

临床医生不仅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也不可避免与患者家属、照顾者及一系列来自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同事以及其他机构人员打交道,同时又要恰当维持病人的自主性,对患者隐私进行保密。

每个陪伴患者来看病的人,无论是亲戚、监护人、其利益维护者和解释者,都不断给沟通带来持续性挑战。临床医生也需与其他医生合作,为病人的最佳利益进行协商。因而,医学生需要有机会拓展与同事、同行进行高效工作所需的态度和技能。医学生将与更大的医护团队、合法的自愿性质的组织以及管理机构一起工作。这要求医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其他职业及组织),才能与他们有效沟通,精诚合作。要成功做到这点,需要学生分辨什么是有利于团队工作的因素,什么是团队工作的障碍。只要有可能,对于跨专业的团队工作之人际沟通应该设置为教学内容。为此,医学生需要拓展以下四个方面的沟通技能。

(1)病人家属及监护者

在与亲属和监护人沟通时,要求医学生:探索如何与涉及的第三方进行磋商;促使病人能自由地提问题;考虑如何保持信息的机密性,以及了解如何去控制三方会谈中的动态变化。

(2)患者利益拥护者及解释者

医学生必须学习与患者律师、专业及临时人打交道,协商并界定所涉及者的角色,界定他们的重要程度,使医学生能在被文化和现实层面所限定的此类会谈中有效工作。

(3)专业内的沟通

专业内的沟通,要求学生:1)能进行清晰易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2)领会病人移交和查房时的相关议题;3)在与同事工作时适当表现自信的技巧;4)学会表达对一个同事或同行的关切;5)明了GmC所制定的指南,如果有同事有任何可疑行动,即可能危害病人的行为时应及时采取负责的行动;6)懂得处理投诉和医疗差错的来源(了解患者、亲属和工作人员投诉机制;了解报告医疗差错和那些可能改善病人安全的角色的系统;考虑因医疗差错被投诉对个人的影响,还有支持可利用的资源)。

(4)跨专业的沟通

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了解其他团队成员(如护士、麻醉师、检验师等)的价值、角色、专业知识和责任,并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协作;促进在一级或二级医疗机构交接中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管理共享信息与保护隐私之间冲突。

(三)支持性原则

上述领域被设置在一个环境中,即由引导医疗实践各个领域之最重要的原则所构成。沟通课程必须奠基于也同样为医学本科生其他课程提供指引的四个方面的原则。这种共同的环境强调协作和综合规划整个本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实践包括个人的自我认识和处理有关诊断、优化医疗处理或预后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学生开发自我认识,发展以下的能力:(1)认识到自我挑战的方面;(2)了解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个人的看法和价值观可能与职业责任和潜在影响发生冲突;(3)认识自身局限性;(4)需要明白何时需要资深同事的帮忙;(5)辨识必须做出建设性反馈的需要;(6)了解专业的局限;(7)考虑个人医疗照顾和安全问题;(8)学生也需要通过感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来学习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并反思个人的应对策略。

2、专业精神

学生需要建立专业的精神,包括正直、诚实和操守,以利于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发展诚信、诚实和正直将使学生:在与病人沟通和对其进行护理时,肩负道德伦理职责;知晓医患间权力不对称性及为病人最佳利益而行动;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况,包括那些涉及医疗不确定性、风险和医疗过失(过错)方面的议题,以保障病人安全进行沟通;诚实守信,并在包括书面报告和等医疗文件中,负责保密和恰当的信息共享。了解专业界限,是指学生应知晓临床关系中存在的界限;了解与领会这些界限的必要性及保持这些边界的影响因素,如符合礼节的语言和着装、临床情境的性质和亲自参与的必要限度。

3、伦理和法律

学生也须认识医疗保健中的伦理问题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认识棘手伦理情境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主要的伦理考量包括熟悉(并遵守)以下原则:保密性、知情同意、有利、最优化、自、诚实、不伤害和正义原则。

4、循证实践

循证实践的原则要求最佳医疗决策应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有效的和相关的证据,并且应该综合临床专家经验和病人的价值观和喜好来考量。在现有资源范围内,这些决定应该由那些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提供诊疗服务人士进行充分明确的告知之后而做出。最好的临床沟通实践与最佳临床诊疗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三、《共识声明》的启示

(一)借鉴《共识声明》,逐步建立我国贯穿本科全程的整合课程模式

自90年代有关学者论及了医患沟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全球本科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强调了沟通技能是医生七大基本技能之一。2003年王锦凡教授主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医患沟通学》,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开始设置了医患沟通课程。由于教学与研究起步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国医患沟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科学性。教师根据各自理解来安排教学,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大。当前医患沟通课程仍“以学科为中心”,而未能实施“课程整合”的教学创新,即医患沟通课程未能与诊断学、内外妇儿课程进行整合,医患沟通课程大多开设于临床实习前阶段,而忽视了与临床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技能训练整合的连续性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贯穿本科全程的整合课程模式,应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进行与之相符的医患沟通课堂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正如《共识声明》指出,“如果沟通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未能将螺旋式授课进程贯彻始终,学生们将不可能熟练掌握沟通技能。这些沟通的程序任务与临床会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因此,需要以一种整合的思路来设置医学课程。”

(二)卫生部及教育部在制定医患沟通技能目标时应稍为具体化,并应在恰当时机将沟通技能考核纳入到医师执业资格考试

回顾英国本科生临床沟通技能课程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得知GmC1993年所的《明日医生》是其核心推动力。在这一指南之后多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加大了在沟通技能的教学与评估方面的投入。自2002年起,与病人有效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任何医务工作者想在英国国民健康保险(nHS)系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之胜任资格的前提条件。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涉及沟通技能的目标为:“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这一目标还是太过抽象,还需要稍为具体化。GmC《明日医生》(任意一版)在确定抽象目标(医学毕业生必须能够清晰、敏锐、有效地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与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同事交流。有效沟通有助于他们履行自己的不同角色,如临床医生、团队成员、团队领袖和教师)时,也明确了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具体要求:能够和有感知缺陷的人进行沟通;能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无论他们的社会、文化、种族背景如何,或者是否有残疾;能和不会讲英语的人沟通,与翻译者共事;能用口头、书面和电子方式等不同方法进行沟通;能告知坏信息,处理难以相处和有暴力倾向的病人,能和有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交流。同时,还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及时将沟通技能考核纳入到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以期更好发挥这种“自上而下”的指导作用和核心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