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十篇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十篇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20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1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 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虽然源于“创新”,但又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滥觞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而“自主创新”则肇始于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不发达历史阶段,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或者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这一概念的源起上正本清源,更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战略上进行阐释,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它远远超过了学术概念本身。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超越经济学概念之上,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也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自主创新”的国家意愿,坚持不懈的提升“自主创新”的国家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家特色”。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2

按:房地产采划就像创作文章一样,需要有鲜明、独特的主题和统一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一个崴功采划的灵魂,它统车着整个房地产项目采划的创意、构想、方案、形象等等的各要素,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项目采划之中,使采划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采划作品。房地产采划没有主题,或有多个零散主题,或主题激农不了顾客的购买意愿,那么,采划的项目必然造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一、项目策划主题与主题策划

(一)项目策划主题

房地产策划主题是项目集中表达的特殊优势和独特思想,是发展商倡导的某种生活方式。特殊优势是客观具备的有利条件,其中有些是一目了然的,无需过分强调,本身就有吸引力,如区位、地段、交通、环境等;有些则是潜在的,要通过反复调研、考察、分析,才逐步明了;而发展、昭示并且淋漓尽致地渲染和表达这些潜在优势,往往会使项目独具特色。独特思想是主观创造的特殊概念个性。通过主动营造某种主题氛围,激发人们对特定生活意向的联想,使居住的物质环境变得人性化、亲情化。项目策划主题包括宏观主题和微观主题。

(二)主题策划

主题策划亦称概念设计或理念设计,是房地产策划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它是策划人通过房地产策划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方法。主题策划是房地产策划的核心,通过主题策划的贯穿和支持。可以推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面创新。

主题策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主题策划是指为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所赋予的一种创意概念;广义的主题策划是指为项目开发所赋予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贯穿项目发展始终的“灵魂”。

二、项目策划主题的作用

策划主题是项目开发理念的抽象概括。它是房地产项目开发思想、市场定位、规划设计、营销推广、物业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一个成功的策划主题,它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如下的作用:

第一,策划主题能统率、贯穿项目的各个环节,使项目的各个要素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

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到完成要经过很多环节,开发商的土地选择、规划设计、建筑工程、营销推广、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等行为均围绕这一中心完成,各个环节在主题概念的统率才能不偏离项目开发的中心和方向。如广州“保利花园”。它的主题是“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为了赋予“保利花园”这一主题概念内容。规划、设计按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标准进行;政府允许容积率为3,但“保利花园”降低为2.2,牺牲容积率,换来好环境。

第二,策划主题能体现项目产品的综合设计创意,使产品在文化内涵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房地产产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具有物质功能复杂、精神内涵丰富的特征,特别是住宅产品更是如此。优秀的主题概念,在文化内涵上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在品质功能上给予人们舒适和满足,这是因为策划主题能体现项目产品的文化内涵、科技内涵和服务内涵。广东顺德“碧桂园”的主题概念“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表达客户住进去后享受星级酒店的待遇,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这种感受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相当明显的。

第三,策划主题能使项目具有区别于其它项目而展现出来的特有个性。

这种项目特有个性,无论在内容、气质上,还是在形式、手段上均独具一格,别人难于模仿。著名的例子是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它的主题概念是“运动就在家门口”,把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理念贯穿于项目之中。在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社区文化等方面都与“运动”有关,最终使项目体现出人们极力追求的“健康”心理。具有独特的个性,人们无法“克隆”。

第四,策划主题能使项目在推广时易于体现项目优势,赢得买家的广泛认同。

每个项目都应有自己的项目优势。项目优势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在建筑风格方面、有的在规划设计方面,有的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的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有的在配套实施方面。这些项目优势如果不在策划主题上体现出来,就很难引起买家注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相同项目在不同的策划人手里,项目的命运就不一样。这里除了其他原因外,一些策划人不善于用主题概念来表达项目的优势、从而导致项目滞销就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第五,策划主题能提升房地产产品的价值。

策划主题作为概念资源,如果没有具体的内容来支撑是无价值可言的。如果它由具体的内容支撑着,就有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人们所说的附加值之一。主题概念能提升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使产品的附加值增大了。新颖、独创的主题概念,能使项目的价值高出同类项目的价值很多,但仍然很快销售出去。2001年,当人们正在为用什么创新的主题概念而绞尽脑汁时,北京的发展商用音乐理念融人楼宇而使项目大获成功。地处京郊顺义马坡的维也纳森林“音乐主题别墅”,将目标客户群定位在喜爱音乐、追求优雅生活一族,面市之初即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300多套别墅70%已经被买家预订。而在这个项目旁边也有别墅项目,销售价格和销售情况就大不如“音乐主题别墅”项目了。

三、主题策划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主题概念的基本原则。

1、主题概念必须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这就要求主题概念一方面要根植于买家生活中的根本需求和成长需求,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市场及行业走势,特别注重那些已经被人们认同,却又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

2、主题概念必须立足于项目或企业的自身优势。

如果不符合项目或企业独特的优势,主题概念一定做不好。不以自身优势迎合市场,即使主题概念做出来,它的演绎和支持体系也不完善,甚至很容易被别人“克隆”,而且有可能比自己做得还好。

3、主题概念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概念的内涵有足够的深度,才能充分挖掘出源源不绝的题材以吸引买家;主题概念的外延有足够的广度,才能包容社区开发的种种要素。

4、主题概念要有独创性。

项目主题要非常独特,与众不同。如果是市场上已有的概念,就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创新和提高,在表现形式上别具一格。

5、主题概念要有完善的支持体系。

完善、坚固的主题支持体系是主题概念能以实现的有利保证,否则在市场和竞争中,只不过是一种包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二)主题策划的基本要求

1、策划项目要运用创新或独到的思想理念。

主题策划要取得较好的策划效果,在创新的策划思想理念指导下是分不开的。房地产项目开发理念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层出不穷,策划人要深刻领会这些理念的精髓,把握它们的实质,灵活地运用到策划实践中去。运用这些新理念的同时,还要进行筛选,把带有独到的思想理念运用好,引导主题策划的新潮流。北京“SoHo现代城”,运用“概念地产”理论来策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广大的专家学者认为不可思议,而发展商却得到了额外的回报。

2、策划项目要领先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主题策划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要引领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因为主题策划总是走在市场的最前面,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为项目开发成功做好思想准备。当前,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发展商已不再被动地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是努力引导市场,创造超越现有的生活需求,将自身对居住文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品味融人房地产项目中,形成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明星楼盘”,有些甚至因其过于前卫的风格而被人归于“异类”。象用“音乐”概念作为项目的主题,真是有点不可想象。在引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体现项目独特的功能需求,增加度身定做的空间和相应的设施,在开发理念和设计细节等各方面更深层次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主题策划要善于挖掘项目的文化科技内涵。

在房地产策划中,人们往往运用“家居”、“社区”、“社会”等概念,把房地产经营提升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贴近生活的文化内涵。广州“翠湖山庄”,其万象翠园包罗万象,从苏州园林到美洲酒吧,从古烽火台到古罗马廊柱,一幅幅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时空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江南园林式的“翠居”用亭台、园门、小桥流水、竹篱柴扉,勾画一幅江南风情画;会所前的龙马广场,古朴的天然石块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利用地下应急通道出口而建的烽火台,沧桑味十足,是孩子们发挥时空想象的乐园;流水与瀑布相映的灵泉飞瀑、秋千椅和攀爬架组成的拾趣园以及十二生肖广场等,都显现人与自然亲近的中国园林文化的妙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各个科技概念来策划项目的也为数不少,使项目呈现更加个性化的特色。在生态住宅、因特网、智能化、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较之以往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挖掘。策划人要善于挖掘项目的文化科技内涵,使项目的民族文化精髓和科技文化理念融为一体,比翼双飞。

4、策划项目要十分注重建筑设计的理念创新。

建筑设计理念的策划创新,不仅仅是发展商塑造产品个性特征、营造独特生活氛围的有利手段,同时也具有繁荣建筑创作、促进建筑文化、改善城市景观的良好社会效益。我们知道,建筑设计是产品定型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建筑造型、建筑风格、建筑规划、平面布局以及立面效果等,很大方面影响项目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把握好,在施工建设的时候要修改是相当困难的,即使不计较金钱,那也很费时费力。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好建筑设计理念和策划创新问题,使产品跟上时代的要求。

5、策划项目要把握好主题概念的整合和推广。

有了独特、富于个性的策划主题后,怎么把它整合推广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主题概念就像一条主线,把项目分区分期推出的产品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主题概念就是一个中心,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均围绕这一中心完成;主题概念还是一种说法,整个项目的构成、功能、风格、形象等均通过它得到合理的深入人心的阐述。因此,整合和推广好策划主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3

【关键词】“三创”教育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知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全国“三创教育”的教育试点。

武汉大学提出的“三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依托跨学科的实验班或“基地”造就“三创”人才,是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自1992年9月开始,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实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实验班(又称国家人文科学教育基地,下同)、数理经济实验班、数理金融实验班、世界历史实验班、wto实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国学实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即将举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验班等,创立多种学科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学实验班为例,该班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史学、经学等基本知识,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基本走向,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精品课、实践课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管理手段,以鼓励促成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成创业人才。

围绕培养“三创”人才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竞赛、科研发明竞赛的“创新学分制”,即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习学术竞赛奖和社会实践成就奖等,经专家评定后可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以此可抵修部分选修课。此措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积极动脑动手开展发明创造。截止目前,武汉大学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各级各类发明竞赛中已获得多项大奖。

一、“三创教育”之理论内涵

1.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是观念,是精神,是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向。

⑵创新思维培养。思维使人理性,理性产生方法,方法产生路径。思维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思维要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思维又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重点在:一是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二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三是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

⑶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是创造之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⑷创新情感及人格个性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更主要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活动。以情感意志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化人的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个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求新求奇的思想情趣和丰富的人间情怀等。

2.创造教育

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最深刻、最完整的统一本质,就是人有自由自觉的、千姿百态的、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

20世纪以来,发展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受到学者们的格外关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在美国诞生;15年后,创造教育学诞生。

⑴创造教育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从根本上说,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实行优化教育,发展人的优秀本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⑵创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职能。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或者说,这三大功能点也可以归并到社会生产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两大职能中。

创造教育不是改变了教育的社会职能,而是强化了它的职能,这也是由创造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通过他们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

今日之创造教育,以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它属于高效性的教育。这种高效性与普通人才相比,体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破性和层出不穷性等特点。

3.创业教育

创造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形势日益紧迫的今天,培养能够自主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1989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北京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即后来普遍赞同的“创业教育”。

⑴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人格精神及其个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生存与发展本领的培养,促使他们大胆走向社会并改造社会。在现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究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2)即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3)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非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公司企业,而是在于强调当下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为宗旨,并通过传授创业知识与技巧,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其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其人生路径。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在于以人的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开发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非教学、培训的方式,提高人的创造品质,改进思维技巧,训练人们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创造性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创教育”的理论共性与个性

“三创教育”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1.“三创”教育之共同思想原理

从总体看,“三创”教育遵循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⑴脑科学。根据科学实验观察,人脑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应当掌握大脑各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感觉信息输入、运动型活动和营养物质等良好的条件,使大脑的可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脑力开发远比使用更重要。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程度与速度呈正比的。

脑功能的开发从创造学意义上说意味着: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三能”齐发,对于提升人的创造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⑵心理学。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包括体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影响及培养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有普通创造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属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②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

③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

④培养青年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⑤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

⑶教育学。卢梭说,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人的创造性智慧生成依赖于教育,而有效教育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创教育”思想及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开拓了教育学理论的新研究领域,它所要求的新型知识与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教学,还特别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2.“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关联性及其区别性

“三创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

⑴“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取得新成绩的一切思想和作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是指“创造的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实效,落到实处。

可见,创造、创新、创业具有的内在关联性,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形态、阶段却不同。创造从一般意义讲的开创,而创新在于再创性,而创业则是将头脑中的思想、创意、想法变成现实中的事业的系统性的过程。创造才能是不完美的,但创造能够孕育前所未有的东西;创新突显“推陈出新”,却常能使己有的创造尽善尽美;而创业则使创造和创新的结果产业化和财富化。从创造、创新到创业,形成一体,成就事业。

⑵“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别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理解,“三创教育”概念的内涵各要素之间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组关系。

①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不管是原创还是再创,“三创教育”中的创造与创新两个要素最具有价值意义的同质性,因而它们共同处于整个概念的上位。作为“三创教育”,设计科学的知识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实践过程是落实创造创新教育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及达成学生的智慧生成是实现创造创新教育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开展“三创教育”的根本。创造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即人类的独具禀赋和创造创新者的出众品格。这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所说,从根本上说,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也依靠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

②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如果说创造、创新教育主要着意于人的精神成人,创业教育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事业成人。

第一,创造创新教育是以新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精神和增进创造创新知识素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二,创业教育则是以通过各种现代知识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各种创业基本知识技能,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开创伟业的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的教育。

从创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造、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造、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业绩来检验;创业是创造、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造创新教育的扎实根基;创造、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造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创造、创新与创业教育,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无法割裂,它们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的一体化完整关系。

参考文献

[1]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2]马健生.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3).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4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精神;科学活动的主体;审美之维?

abstract:theaesthetic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includestwoparts: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and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referstotheo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whichistheresultoftheexplorationofthingssuchasexpressionform,internalstructure,operationlaws,interconnectionandinterac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isthesu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bytheverynature,thebeautyofthingswhichmaybetheconcept,thepurpose,theexternalcharacteristics,thecomplexityandrealityliesin?themselves.?

keywords:sciencespirit;spiritofscienceethics;subjectofscientificactivity;aestheticdimension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于科学活动的主体而言,逐渐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精神气质的科学伦理精神,不仅凝结着科学活动主体在认知之维上体现的求真精神和在臻善之维上体现的臻善精神,而且还蕴涵科学活动的主体的求真精神和臻善精神的结合——达美精神,进而形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笔者在探讨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时,首先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进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以及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作一探索。

一、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首先必须弄清生成科学伦理精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因”——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何以契合。?

什么是科学精神?笔者以为,科学精神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科学精神往往与求真有关,主要是在认识论的视域中。梁启超认为:“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1]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勇于去伪存真的那种执著的求真、求实、求真知的精神”[2]117。可见,狭义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尊重事实和真理的态度,探求真理的方法,勇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而且也包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执著情感。然而,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活动由个体发展为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由分立型到一体化,科学评价由价值中立到与价值相关,原来狭义的科学精神向广义的科学精神延伸不仅有其可能性,而且具有内在的必然性。正如法国著名的学者让•拉特利尔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科学不再只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不再只是知识体系,而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决定现代社会的全部命运,并正在向我们提出极为严峻的问题,……科学对于现代社会最深远的影响主要可能并不是——当然也不是直接地——来自于科学所提供的关于实在的陈述,而是它以大量的设备器械和实践的形式造成了外部的投影,我们自身的存在陷于其中,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它直接地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间接地决定了我们对价值的陈述和价值系统。”[3]就广义的科学精神而言,它不仅关注求真,而且注重臻善。这样科学精神就由认识论扩展至价值论,由关注认知方式到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相互联系。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4]刘大椿则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容性出发,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5]。由此,可以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是科学活动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格局中,经过科学活动的长期陶冶和磨砺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之总和。[6]与此同时,广义的科学精神,不仅体现在科学共同体之中,而且还表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成果合理应用的关切,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而要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7]。在这一意义上,广义的科学精神实际上已超越了科学自身的视域,进入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关系之中,进而生成为一种科学伦理精神。?

关于伦理精神,笔者以为,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8]狭义的伦理精神主要关涉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它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它又体现了一定社会“人伦关系、伦理规范、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因而是一定社会或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在生命秩序的“设计原理”及其伦理品性的生长过程。[9]正像科学精神是历史生成的,其内涵也在历史生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伦理精神在历史生成过程中,其内涵在不断深化。由于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因而,对于不同的民族,其伦理精神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其负效应突出地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科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的伦理问题使人应接不暇,不仅直接影响了人生的安顿,更重要的是扰乱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内在的生理生命秩序的调适,而且影响人类生命的延续即代际伦理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技术、生殖技术的发展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自然生命神圣”观,而且对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人伦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影响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这样,作为“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的伦理精神不能仅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而且也要关涉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狭义的伦理精神必然向着广义的伦理精神伸展。广义的伦理精神不仅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而且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协调状况;不仅体现人的目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能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目的——自然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价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责任与使命,进而确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样,为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奠定了伦理底蕴。?

总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制约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原来关于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包括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中融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进而使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内涵越来越具有互渗性:科学精神蕴涵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伦理关系,因而具有了伦理的意蕴,伦理精神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伦理内涵。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中,生成了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发展的传承性与互渗性的统一,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革故与鼎新的统一。它体现了“一代代人,一个个人用自己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外在的无限的存在,包括这些无限存在中包含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变化”[2]116。

二、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不仅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而且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怎样的内在结构。由于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因此它蕴涵着三重之维: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和审美之维。?

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即包括探求和获得真知的整个动态过程。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在探索科学的漫长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近四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中逐渐生成的。由于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近代之初)探求和获得真知即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一直是科学中的显学,或处于显学地位,因而人们常常把求真与科学等同,或者说把探求和获得真知看作科学,甚至是科学的全部。进而,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被学者们探索、分析研究和论述得最多、最为充分。而长期以来,狭义的科学伦理精神即指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正如李醒民指出的那样,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的鲜明标识,因而“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2]98。?

作为臻善之维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负效应突现的伦理反思的过程中生成。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的臻善精神和实践理性的行为意志,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表现出来,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包括科学活动主体臻善的德性精神和科学活动的伦理精神。由于科学态度“是由社会的、或者个人的道德因素所提供的。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也是由社会提供的。科学成果的使用价值,体现着社会的一般利益;科学成果的交换价值,则是个人或者小集团取得个人利益的途径”[2]163。因而作为臻善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对利益的道德抉择。?

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之所以可能,与科学伦理精神蕴涵的认知之维——求真精神和臻善之维——臻善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因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首先需要从哲学视阈透视美与真、善的关系。??

就美与真、善的关系而言,康德和黑格尔曾经在学理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康德指出,美总是蕴涵着快适,而对于善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在一起的。他说,“善是依着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10]43;而关于幸福则是“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可以称呼为真实的、甚至最高的善”[10]44-45。因此,在康德看来,真善美之间总是相互联系。黑格尔则着重从真与美的关系中揭示了其内在的关联性。他曾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1]158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在严格意义上,真与美有分别。因为说理念是真的,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并且将其作为思考的对象。而作为思考对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这种外在存在中的普遍性的理念。同时这一理念“也要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然而,“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11]158。因此,“美就是理念,……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11]155。?

就科学伦理精神而言,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内心的对自然内在联系与规律的尊重,对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诚实、诚信精神,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完善的自觉的道德责任,对科学发展的崇高使命,对人—社会—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关切感与义务感,而且将这种内在的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从而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正如马斯洛指出的那样,“美必须是真的、善的、内容丰富的”,美与善作为“存在价值不是一堆互相分离的枝条,而是一块宝石的不同侧面”[12]。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不仅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在联系,更彰显了真、善与美相互贯通的审美之维。?

李醒民将科学美表述为:“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包括描述美、结构美、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对称美和涵盖美。”[2]102实际上,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所关涉的科学美,作为一种理性美不仅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科学原理、科学规律(定律)这些真的理念“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中,使真在“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与人的完善、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体现了“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甚至最高的善”。

三、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是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的有机统一。?

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因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科学活动主体探索研究的对象,它具有客观先在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科学活动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种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具体体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因为这些自然的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要把自然物或现象所存在的直接性扬弃掉,进而自然的客观存在及其客体性与科学美的理念相统一。这样,就使科学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11]156。从认识的视角看,这种科学活动主体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对象不是被看作以一定方式存在着的个别的事物即它是与科学活动主体美的理念无关的客观存在,或者它与其他事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仅仅是外在的。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对象,它是“让它所特有的概念作为实现了的概念显现于它的客观存在,而且就在它本身中显出主体的统一和生动性”[11]158。因此,这种审美的对象从向外的方向转回到其自身,在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就把它的不自由和有限变为自由和无限了”[11]158。由于科学活动主体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反映自然本身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因而在审美中,其主观欲念退隐了,进而把自然对象看成独立自在、本身自有目的存在。正是如此,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11]159。对于审美对象而言,它未受到科学活动主体的压抑,也未受到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由此,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所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为,追求体系的自恰美与简洁美;注重理论的明快美与练达美;关注原理的统摄美与贯通美。?

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不过,这里所说的“主体之维”不是指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主观性或任意性,而是在了解和尊重探索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客观先在性的前提下,对自然或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正如庄子所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即对于科学活动主体而言,判天地之美,有助于析万物之理。这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独立的自然美使我们发现自然的一种技术,这技术把自然对我们表象为一个按照规律的体系,……这自然美固然不曾真正扩大我们对于自然对象的知识,但是仍然扩大了我们对自然的概念”[10]85。就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的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里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而不是由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以自己的主观性或任意性外在的强加其上。之所以如此,正像黑格尔所说:“美的对象之所以是真实的,只是由于它的确定形式的客观存在与它的真正本质和概念之间见出固有的统一与协调。”[11]160-161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由于概念本身是具体的,体现它的实在也就完全显现为一种完善的形象,其中个别部分理论、原理、规则、定律也显出观念性的统一和生气灌注。体现了概念与现象的协调和理论的融会贯通。在技术的创新美中,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和形状不是与外在的材料相分裂的,或是强行使材料机械地迁就本来不是其所能实现的目的,而是按其质与形的统一,按其本身固有的形式,通过技术的创新美表现出来。无论是科学理论的创新美,还是技术的创新美,就其创造出的对象而言,尽管其各个部分已协调成为一定的观念性的统一体,但就其各部分组成来说,还保留着它们独立自由的形状。这就是说,它们不是只有观念性的统一,还具有其独立自在的实在的面貌。因为“美的对象必须同时现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概念所假定的各部分协调一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这些部分的自由性的显现是为它们本身的,不只是为它们的统一体”[11]161。这便是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这种科学达美精神,如同特奥多•安德列•库克在《生命的曲线》中所指出的那样:“工程效率始终与美学相得益彰。……凡精巧之建筑,其设计基础无不意味着纯结构之美。”[13]2具体表现为,追求产品的品质美与外观美;注重色彩的明快美与和谐美;关注造型的对称美与别致美。?

通过以上的探索,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生成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活动主体内在需要,它是科学与求真、臻善、达美的内在相通性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它是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美与求真结合,进而领悟自然美的真谛、创造技术美的奇迹、构筑艺术美的圣殿,因为“一座工程学的丰功伟绩,无论其体积大小,在完成其应履行职责的同时,同样要唤起微妙的美学情感。在这个方面,它与可爱的花朵或贝壳所激起的美学情感是一致的”[13]2,同时又将美与臻善结合即将科学美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相结合,进而使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m/ol].[2008-04-26]./cn011.htm.?

[2]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4]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j].科学与哲学,1982(4):121.?

[5]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17.?

[6]陈爱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7,78.?

[8]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

[9]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9.?

[1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黑格尔.美学全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5

【摘要】“创意产业”这个概念自1998年在英国被正式提出后,世界各地掀起了一波波的发展浪潮。2000年,“文化产业”这个概念首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出现。随着这类产业的兴起,这种以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为特点的新的经济形态逐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产业实践和相关研究中,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经常被混为一谈。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我国的发展,需要对该类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明晰。

【关键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比较分析

“创意产业”是一种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和经济实践。它的核心就是要将具有独特性、原创性和效用性的思路、设计和方案等创造力运用在经济活动中产生财富。很多国家在积极的创意产业扶持过程中,形成了经济效益巨大的产业集群,并且可以解决大量就业,推动社会形成创新的发展氛围。文化产业的概念先于创意产业的提出。早在20世纪40年代,“文化产业”的概念就被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提出。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80年代定义文化产业是一种创造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产业。2000年,中央正式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在随后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甚至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经常被等同使用,导致该产业的边界模糊,不利于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和研究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因此,明确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必要。

1.创意产业的内涵

(1)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就曾指出新创意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1998年,英国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在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认为创意产业是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运用知识产权的作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和创意生活等行业。这一概念在随后的几年内快速地被新加坡、澳洲、新西兰、台湾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调整采用。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关于创意产业的定义是:使用创意与智力资本为初始投入的产品与服务创造、制造和销售的循环过程。它由一系列以知识为基础的活动构成,不仅侧重于艺术,也从贸易与知识产权中创造潜在的收入。它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拥有创意内容、经济价值和市场目标的智力与艺术服务。其核心资产在于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自身的推动,同时又不断地设计市场、策划市场、涵养市场和激发市场。因此,当下市场与传播的全球化,使得需求变得更加精神化与个性化。这种需求升级促使原有的固化工业发展模式、甚至营销及消费模式得以改变,从而也不断地创造新的热点、利润和机会,逐渐建立一种动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创意产业高度依赖策划、人才以及环境内外部的变化,时刻关注市场信息。

(2)在我国,2006年被称为中国创意发展的元年,也是创意产业概念普及并被广泛关注的第一年。这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创意产业”明确提出。由此,创意产业这一新生事物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同和重视。北京、上海成为了中国实践创意产业理念的先锋城市,政府圈定了各式各样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席卷全国之势成为各大城市争相学习的典范,继北京、上海之后,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产业走向集聚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创意产业持续升温,人们对创意产业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产业主题日趋多元化,创意产业的社会参与度大大增强。

2.文化产业的内涵

(1)“文化产业”是特奥多尔·阿多诺和马克思·霍克海默尔创造的术语。认为文化产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电、摄影、音像制作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这种界定认为文化产业连接了无形的文化内容创造、制造和商品化过程。这些文化内容通常受著作权法保护并可以采用产品或者服务的方式。

(2)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被提出。随后中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四类定义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三类定义为文化产业的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定义为文化产业的相关层。

3.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辨析

3.1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的话,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应该属于知识产业的范畴。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对其他各个产业进行融入和渗透。创意的来源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文化内容往往又成为创意的结晶。文化为创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资源,是创意源源不断的营养根基。因此,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与包容性。虽然这两个概念强调的重点不同,但是表达的内容相近,其中创新精神、创造才能、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对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2但是在具体的产业实践中,两个产业边界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1)一方面,从字面上理解,创意产业是指以个性化的创意为基础的产业,创意要素起着核心主导作用,文化产业的一种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内容要素起主导作用。由此看来,文化及相关的文化符号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而创意则成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可以不断传承,创意则需要不断突破与创新。创意产业可以通过挖掘文化传统和民俗等资源,提升、包装后形成新的产品和服务。

(2)另一方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因此其自身及其文化产品也就必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即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就生产出与之结合的具有某种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而且由于文化产业是意识形态和产业形态的统一体,其自身往往表达了某种思想意识、立场观点,从而会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这种文化产业天生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带来的政治导向可能成为日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而创意产业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意识形态的壁垒。虽然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是创意是对传统文化通过个人灵感和想象力,并且借助科技等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3)所以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两大类。前者是通过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令消费者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观念价值。后者是通过改变生产工艺以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从而改变产品与服务的功能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或更高的使用价值。文化产业可以通过高新技术等手段表达与展现,但却并不必然把高新技术纳入产业的核心要素。而创意产业是技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体,特别强调创新和个人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意产业的内涵超越了文化产业的内涵。有鉴于此,中国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时,为了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应更新升级文化产业的范畴与界定,打破文化产业在发展时的壁垒,引入创意产业的核心内涵,脱离文化产业固有的意识形态属性,调整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打造中国的创意产业来集聚和整合中国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中国自己的创意产业来引导整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忠,创意产业经济学,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2]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官方网站:.

[3]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第2008年版.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6

一、内涵发展的概念、价值及重点内容

1.内涵发展的概念及缘由

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1999年起至今,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这种扩张采用的主要是外延发展模式。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是外部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从经济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通货紧缩、增长滞缓、投资需求萎缩乏力的状态;从社会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的消费转换期,教育与住房上升为居民群众最迫切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动因和政策依据,就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又拉动经济和教育消费的增长。

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正是通过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而一跃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2300万人,成为公认的高等教育大国。相应的经费、土地、校舍面积等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硬实力也以翻番的增长速度达到空前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和教育消费增长的拉动也达到预期目的。

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最主要的转换,将是发展模式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型。也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规模、土地、经费等外部动力和资源模式,向以质量、结构、效益等内部动力和资源模式转型。其主要原因是,外延发展已带来资源紧张和动力不足,以及内涵发展的滞后。外延发展模式必须与内涵发展模式同步进行、相互配合,才能促使高等教育协调、和谐地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和视野,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制度。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天不足之处,也是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重点填补的关键缺陷。正如马丁·特罗1998年在比较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经验教训时指出的,美国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主要是先把学科(课程)、师资及其办学体制、制度等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缓慢,可以归因于课程、师资流动的瓶颈及办学体制、制度的僵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迅速,可以归功于办学体制、制度的灵活。

2.提高高等教育软实力的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是提高软实力。“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其原创的软实力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意识和价值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国际结盟能力等,与科技、政治、经济等代表综合国力的硬实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互补充、互相影响。在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可理解为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开放、多元的现代价值体系。其中,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核心内涵是建立自主价值为核心的制度和体制创新力、辐射力与竞争力。

——体制创新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基础。深化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才能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体制辐射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功用。高等学校能否走出象牙塔、突破体制壁垒,从游离于社会边缘、学术独立的发展理念中解脱出来,转向并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回归社会,乃至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中心,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标志。

——体制竞争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目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体制竞争能力是决定高等学校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

3,以学科、师资及院校类型结构及其运行体制为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按现象到本质、表层到核心的逻辑标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发展内部要素中相对于规模的结构、质量、效益概念;第二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功能要素中由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概念;第三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内涵载体要素的学科、师资及其院校运行的体制、机制概念,也就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涵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内涵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1,行政控制、条块分割、被动适应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

(1)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产生、划分与配置。学科专业的产生配置体制大致有三种模式:学校自主设置为主、行政适当介入的欧洲模式;学校自由设置、行政汇总公布信息的美国模式;行政自上而下单一控制为主、学校被动设置的前苏联和中国模式。三种模式都从各自的国情实际出发,适应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各有利弊长短。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以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已凸显出来。学科专业趋同、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规格同一的弊端,不仅成为高等学校不能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各种需求的原因,也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在本科及以上学科专业管理上,中央部委院校属地化管理后,原教育部、中央部委和地方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已转变为教育部和地方新的条块分割。而大量原部委院校面临着学科专业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两难矛盾:从产品、行业需求出发设置学科专业的旧体制-虽被打破,但能发挥行业优势并根据地方需要设置学科专业的新体制尚未建立。教育部和地方所属院校原先缺乏条块联系的体制弊端依旧存在。

(3)缺乏接轨国际前沿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体制。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而学科专业主动适应两个前沿需要的创新体制尚未建立。我们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在本质上仍处于跟踪型阶段,学科专业陈旧、内容老化、创新乏力的局面没有完全打破。

2.封闭式、超稳态、内循环的师资运行体制

(1)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超稳态。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300万人,但教师规模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而教师队伍的流动,多限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整体发展呈超稳状态。这不仅在师生比数量配置上不符合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在整体结构上封住了多元文化的来源,违背了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

(2)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目前,对教师来源结构的认识,已从原来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拓展至学缘结构,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更本质的问题是,由于以上体制的原因,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阻断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来源。

(3)教师资源配置缺乏市场机制平台。教师资源

在总体上仍处于短缺状态,但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不很合理。一方面,许多专业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另一方面,新兴学科专业、热门专业又处于极度紧缺状态。教师资源目前的配置体制,既加剧了总量不足和紧缺,又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

3.定位趋同、分工不明、进取乏力的院校运行机制

(1)缺乏分类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在对高校分类理论争论未果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对现存的管理体制未能加以充分利用和分类。如对实际存在的教育部属(中央政府投资)、划转地方所属(原中央部委投资)、地方所属、社会力量及民办(非政府财政投资)四种管理体制未能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指导。

(2)现有财政拨款体制不尽合理。主要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体系与高校实际办学水平、质量、效益不挂钩的矛盾;二是不分科类、层次、功能差别平均拨款与高校形成办学个性、特色之间的矛盾;三是缺少社会第三方评估作为中介和制约。

(3)院校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主要问题:一是法人地位尚未落实到位,法人应享有的职责权,如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录取及收费权等高教法所规定的办学自主权尚未落实;二是缺乏政府和社会对以上各方职责权的监督、制约和奖惩;三是缺乏与分类管理原则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社会主导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内涵发展的主要趋势及途径

1.建立学科专业创新体系

(1)建立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和重心的发展创新机制。调整政策,强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淡化学校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即将发展重心下移至学科专业,以学科专业为载体创品牌、创特色;整合、重组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职责权明确、财务独立核算的院系组织,使之能够独立自主对国际前沿和市场需求作出最快的反应和行动,承担相应的创新任务和责任。

(2)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体制。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信息网。同时建立全国或地区范围的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专家库和信息库,形成全国和地区的中心和与各高校联结的互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体制。在原有的产学研体制基础上,建立以利益为导向、产权为纽带的新型科技、教育、经济机构联盟。即除基础学科外,每一个学科专业组织均与两个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互动的战略联盟,将学科专业创新在组织体制上加以落实,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4)搭建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体制平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政策,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鼓励设置校际结合、学科专业之间互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项目。允许、鼓励有利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新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国际化教师运行体制

(1)建立教师招聘、流动的社会化平台。要构建有利教师社会公开招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政府主导、中介机构为主体、市场机制运作的,包括人事、流动保障、信息服务、人才储备等内容和项目在内的体制系统。

(2)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挂钩的教师队伍建设新体制。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师编制体系,开放打通高校教师企业和科研机构来源的渠道,逐步过渡到社会与高校来源并举的体制,改变目前高校教师学校单一来源造成的过度学术化和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3)建立经营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平台。运用集成创新的理念培育新兴、紧缺学科专业,需要有一批专业教师改行成为经营型教师。这些教师的使命,不是从事专业教学,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别组织、整合来自企业、科研院所乃至政府部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与学校本专业教师一起,集合组成能够从事新兴、紧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工作,跟上科技、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建立能促使这批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体制。

(4)建立教师队伍国际化交流的体制平台。为跟踪国际学科专业前沿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建议:一方面,教师的出国培训和进修要有针对性,最好成组成队;另一方面,应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向国际开放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吸引国外学者和专家开展合作项目、合作科研。

3,建立个性化、多样性、竞争型院校发展动力机

(1)建立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分类重点建设的激励机制。改变目前重点建设单一、偏重综合性大学的政策导向和战略,对多科性、单科性院校同样要实施集中资源,实施重点建设、创立品牌特色和争创世界著名大学的战略。

(2)改革拨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拨款委员会。拨款委员会与高校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学校的办学规模、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数额等显示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和相应的责权利。建立分类拨款指标体系。即以办学基本条件和实验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的价值为依据区分学校科类的系数(建议按十二大学科门类或医学类、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四大门类划分),以此确定不同科类院校的生均经费。推行成本核算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推进派驻总经济师或监查会计师制度建设,配合学分制的实行,实行按课程收费、按学分收费等各种便于进行成本核算的收费制度,为跨校学分互换、跨校课程选修、校内学分互换等宏观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对增量资源实行拨改投和拨改贷的运行机制,并以年度评价为依据进行改革,政府占有一定的股份,参与董事会、理事会等组织,保留统筹和监督权。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7

【关键词】创意创造创新市场主体

一、创意、创造、创新的基本内涵

1、创意。创意最初是广告创作专用名词,意为创新性的广告作品的构思和创作。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基本理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化创意,主要通过内容的创意来丰富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以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二是科技层面,将自然科学技术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的理念。科技创意的目的是创造开发更多的产品,改变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结构,改变生产工艺和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能源,减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以及研发新技术等。创意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的创造,发展到后来有些创意成果便开始形成知识产权。

2、创造。从主客观的关系来说,创造是人类通过创造活动来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人类适应的最高表现形式、智力的高级水平。创造包括发明和发现。发明是指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或借鉴有关科学技术原理,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来有效地解决某一实际需要。狭义的理解指国家专利法所承认的发明,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这一类发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带来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并可以获得专利权。所谓发现,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研究,对自然现象、自然特性或自然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新认识,它不是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发明和发现都属于创造的范畴,发明是指利用自然规律和技术手段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性质;而发现是旨在揭示或查明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特征现象和规律,属于认识世界性质。发现是不创造新的物品或新的方法,不具备发明的“前所未有”的特点。发现是发明的重要源泉和理论依据;发明所创造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也为新的科学发现提供了条件、工具和方法。发现的对象总是已经存在的人、物或规律;而发明的对象则总是本来没有的事物或方法。

3、创新。作为技术变革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在1939年首先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并提出创新是指采用发明并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根据这一理论,技术创新是指建立新概念――形成生产力――成功进入市场的过程。企业的创新行为包括寻找新项目、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来源和新产业组织。创新就是创造新产品,并实现其市场价值。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对技术创新定义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创新、技术创新在国外其实本是同一个概念,在创新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其内涵在不同的纬度上进行了扩展,其中技术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

创新不等同于研发,技术创新更多的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综合的过程。创新也有别于技术引进,创新作为一种人类历史范畴内的概念,是人类第一次将某项技术用于商业的过程。而引进技术,使得这种技术第一次在中国向生产力转化,只是一种技术成果在不同地域上的重复,其知识产权仍然属于原来的拥有者。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经济活动,这也正是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能否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与单纯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具有内在动态性,而且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其一,创新来源的多样化。研发不是创新的唯一来源,某个失败的项目甚至都可能产生创新机遇,作为创新之源,这些渠道的重要性不低于研发。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大大扩展创新构思来源和协作范围,创新的多元性还意味着正确寻找和选择创新构思、有效组织实施创新,并在适当的时间限度内把创新带向市场,也就是企业创新方式的创新。其二,创新内涵的丰富性。创新不止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还包括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创造全新的市场以满足尚未开发的顾客需要,甚至新的营销和分销方法等。其三,创新程度的层次性。既有革命性创新,也有渐进性创新,还有结构式创新、跳跃式创新以及创造空缺市场的创新。其四,创新参与者的多样化。创新不是某个部门或少数几个人的任务,而是遍布整个企业的思维方式。现代的创新甚至不能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内部,而是呈现出网络化协作的特征,研发和设计部门、合作企业、用户、供应商、大学、政府甚至竞争对手都可能参与其中。

二、创意、创造、创新的关联性分析

首先,创新始于创意,创意决定创新。创意仅仅是创新的开始,相比之下,创新更注重结果并体现在利润之中,没有创造价值的创意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任何好的创意都不可能变成可商业化的创新。如果说创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那么创新就是一条精美的珍珠项链。创新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为商业创造了财富。创新来源于创意,但高于创意:“意”更在于出发点,“新”更注重结果;从需求、产生环境、保障机制、可实现性上来说,创新和创意都是不同的。创意常常是天马行空的,创意的结果和过程不一定能够准确面向商业应用;而创新更需要执行力和制度的保障,创新包含一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而且任何一家创新的公司都一定会举出创新在企业中的利润体现。

其次,创造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在“首创”或“第一”问题上是绝对的,就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说具有两面性,即既有积极的创造也有消极的创造。创新则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必须有收益,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更强调永无止境的更新,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说必须是积极正面的。

由此可以认为,从过程及其序列性来看,创意只是一个起点,创造是创意的技术化成果并使其具有知识产权属性,而创新则是两者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且表现为利润实现的结果之中。有时是创意的直接的商业化行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知识产权的创造的积极成果。

三、创意、创造、创新的主体属性与企业的战略选择

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创意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创造的主体多源自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部门也担当重要角色。而创新的主体应该也必然是企业,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单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盈利目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也正是盈利的压力抑或动力迫使企业成为创新的最强有力推动者。如果整个经济链条可以分为技术链与产业链,科研院所处在技术链一端,而企业则处在产业链一端。科研院所是没有动力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为盈利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所要完成任务的就是不断生产出新的技术,当然一些科研院所自办企业则另当别论。

作为市场微观最重要主体的企业,无论是在鼓励创意、保护创造还是实现创新上都肩负着重大使命,应该也必须大有作为。

1、鼓励创意。鼓励创意的措施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为创意者提供宽松的表达环境。其中包括构建多条表达渠道、倾听新鲜意见、倾听“小人物”意见、倾听反对者意见、允许说错话等具体措施。第二,组织实施个人创意。其中包括提供助手、设施、经费、协作、协调等方面的支持,有些创意可以由相应的组织来实施。第三,激励富有创意头脑的员工。采纳并组织实施个人创意是对创意的肯定和对创意者的信任,组织实施并取得成绩后给予创意者必要的表扬和物质奖励乃是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激励机制。

2、保护创造。任何个人与团体虽然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促进或阻碍创造力的发展。为了开拓有利于创造发明的环境,领导必须重视创造发明,发扬良好的民主作风,认真分析群众意见,从开发群众创造力的高度,来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保护职工创造权益,在群众中造成人人动脑筋搞革新的竞赛风气。另外,车间班组团结、协作气氛浓、家庭成员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实现创新。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只有科研成果才能为创新提供“原材料”,为此,提高自身研发力量,特别是提高接近市场端的应用技术的能力,创新才有可能。第二,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独立进行基础研究,而正是这些基础研究成果是应用型研究或者直接技术创新的必不可少的素材。事实上,基础性研究往往是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强项,因此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培养一批有科学家意识的企业家。这些资源从制度上保证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并从自有知识产权的转让中获得收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营造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浓厚文化氛围,激发出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作为企业领导,对风险和失败须持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支持和鼓励员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和承担风险能力,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企业文化和氛围。

当然,政府在继续保持积极引进吸引各种先进技术的有利环境下,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企业自主研发的活动中,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形成有利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使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尽快地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以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夯实稳健的根基!

(注:本文系常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R2008947。)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8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9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已有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核心概念教学的意义,最后针对如何进行中学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其对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建议;StS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108—02

收稿日期:2013—10—26

作者简介:梁靖(1988—),女,陕西西安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王永胜(1961—),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

一、生物核心概念的内涵

(一)核心概念的定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认为:“核心概念是组成科学课程的概念和原理,应该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1]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2]

(二)生物核心概念的定义

生物学是一门以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主的自然界学科,生物学概念是它解释基本的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原理的重要基础和呈现方式。因此,生物核心概念是位于生物学科中最重要的知识,包括定义、原理、理论等内容。生物学核心概念分为四类,构成型概念用来概括生物体的构成层次特点及构成单位的特征;组成型概念是构成型概念的具体化描述;过程型概念则偏重于对生物体的整体生理过程的表述;结果型的概念主要强调某一过程或诱因所产生的结果。[3]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意义

(一)核心概念教学精炼知识、化多为少,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因此,采用“凸显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方式,构建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基础框架,精炼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学习到“少而精”的知识,大大减轻了学习负担。

(二)核心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生学习与认识活动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取、对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合理三个阶段。生物学习的认知结构,是指在一定阶段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及其认识在抽象与理论思维层面上达成统一,在理解已获得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上,结合现阶段自身的思维、记忆、知觉、想象等心理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科学的整体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自然科学,内容涵盖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且初、高中知识的关联性较强。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前提,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结合一线教师精选的50个核心概念,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旧知识不断反思,对新知识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迁移应用知识,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核心概念教学提纲挈领、去粗存精,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

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概括性,有助于教师前期备课和教学中把握知识的重点,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用于重要知识的教学之中。教师将核心概念提炼并组合成体系,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掌握核心概念的内容,以核心概念的内容为目标组织课堂内容,精选出较少量的知识,淡化无关的知识,比课程中庞大繁杂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强的教育功能,从而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核心概念教学提纲挈领,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是一种高效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

三、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考

(一)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厘清概念联系

传统教育方法往往强调学生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教师们过于关注细小、琐碎的知识点,而核心概念包含了许多逻辑内容,涉及的是对抽象的重要概念、原理进行精心组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抽象的规律和原理。许多核心概念包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背景知识的辅助教学,因此,在实施具体的教学之前,教师自身要认真梳理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概念的细化拆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梳理构建概念图,将所有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分析概念中的“

关键词”,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迁移应用于新知识、新情境中的教学目的。

(二)丰富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创设生动导课

核心概念的学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第二是概念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4]在课前导入知识时,不能和传统方式一样,先呈现给学生概念的文字性内容,而是要精心准备素材,巧妙设计导课方式,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有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导入,或者通过生物实验、生物科学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导入,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纪录片等视频材料进行导入,创设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探究性与科学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的内涵。

(三)结合StS教育理念,创新核心概念的教学方式

StS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美国,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它旨在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5]StS教育的内涵本质在于使人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融入到科学教育之中,一方面,让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增强自然科学教育的社会化和应用性,运用StS的教育理念可以丰富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中尽量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增强核心概念的应用性,鼓励学生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价值观的形成与统一,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完美结合。

(四)及时了解核心概念的学习效果,动态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是促进和鼓励课堂教学、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对教师来讲,要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使学生厘清概念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他们区分学习中的相异概念。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评价方式,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包括通过以问题简答为主的对话方式对学生进行访谈,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调研形成报告等方式,掌握学生在新的情境下概念应用的程度,动态追踪核心概念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教师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paulDehartHurd.newDirectionsinteachingSecondarySchool[m].Chicago:Randmcnally&Company,1971.

[2]艾里克森著.兰英译.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吴云杰.重视核心概念教学打造生物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3).

科技创新概念以及内涵篇10

关键词:微创外科;微创医学;精准医学

abstract:modernsurgerymadegreatprogressinthepast30yearsundertheconceptandtheoryof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mim).thewriterstudiedtheconceptanddevelopmentofminimallyinvasivesurgeryandmim,andthoughtthatthedevelopmentofmimisthemirrorofthedevelopmentofprecisionmedicine.precisionmedicineshouldnotbeconsideredasindividualizedmedicine.itshouldbeanintactsystem,anditshouldbe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mim.

Keywords: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m;precisionmedicine

精准医学是2015年的热门词汇。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发展战略,计划于2016年投入2.15亿美元来推动其发展[1]之后,中国也迅速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然而,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都是借助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对某一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寻找到疾病产生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同时对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更精确的亚分类,从而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的精确的和个性化的治疗。这一理念的提出能够推动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做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来提出,笔者认为目前的理念还有一定局限性。

现代外科学在近30年里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微创、微创外科、微创医学等概念和理念的提出。我们对"微创"、"微创外科"、"微创医学"等概念和内涵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借鉴微创医学理念发展的哲学思想,对精准医学的未来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1微创医学理念的发展

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于1985年第一次使用"minimallyinvasionprocedure"这个词汇[2]。这个词汇被认为是今天微创外科这个概念的最早来源。事实上,微创外科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是继德国医生(1986)和法国医生(1987)完成了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并应用了"minimallyinvasionsurgery,miS"这个词汇之后。当时的微创外科的概念比较狭隘,它特指腔镜技术,而像超声介入技术、X线介入技术和纤维内镜技术都不属于微创外科;另外它在内容上强调的是技术,缺乏一个完善、系统的理念。虽然微创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以当时微创外科的概念和内涵并不能构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2004年,王永光[3]提出微创医学的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微创医学的建立。

在微创医学的理论体系下,微创的理念向着诊断微创化,治疗微创化,人文社会微创化延伸。①诊断微创化:胃镜在传统基础上缩小了外径,由原来的9.8~12mm降至5.6mm。检查的途径也由从口腔插入改为从鼻腔插入,使患者的咽喉反射程度降到最低[4]。目前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不久的将来将被手持式血液分析所取代,这种分析仪所需的血液标本仅约0.2mL,检测过程只需2min。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多的微创诊断技术和设备将出现,造福于人类。②治疗微创化包括治疗技术微创化和治疗策略微创化。微创治疗技术除了腹腔镜技术,还包括内镜外科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经内镜括约肌切开的鼻胆管引流术(enBD)以及肠镜下结肠梗阻内支架减压导管引流术等。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或X线引导下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胆囊引流术(ptGD)和腹腔脓肿引流术等等。微创治疗策略的提出是建立在微创医学的理念之上的。1993年,损伤控制手术概念的提出催生了"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不断推动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对急腹症的传统治疗进行反思,进而助推了多种急腹症治疗策略的转变,在严重急腹症及其并发症处理方面尤为明显,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病变、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等[5]。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是另一微创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各种处理,减少手术及其相关的创伤和应激,从而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③人文社会微创化: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心理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创医学的理念是在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服务的同时,使患者在整个医疗行为过程中,心理、精神创伤降到最低,经济负担降到最低。

所以,微创医学理念丰富了微创外科的内涵,赋予了微创外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撑下,当今的微创外科发展的趋势是,①多元技术的组合应用,如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肠镜或胃镜等.手术适应症的逐渐扩大。如腹腔镜技术由原来的择期胆囊切除术扩到急诊胆囊切除,由胃肠道良性疾病的治疗扩展到肿瘤的治疗。由简单的手术迈向复杂的手术,如目前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越来越遵循循证医学的依据,逐渐走向规范化。④技术与理念并行发展。微创外科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2微创医学理念发展的哲学思想

微创医学理念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代外科学的发展。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理念和技术是一个学科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理念是技术发展的方向,技术是理念发展的手段。理念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互相促进。所以对于一个新的学科,我们要善于发现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在理念和技术两者之间选择相对滞后的一个去加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一个学科更好、更快的走向成熟。

3精准医学发展的思考及展望

精准医学的提出是建立在现有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上的。与现有高度发达的科技相比,目前的精准医学理念比较狭隘。精准医学的精髓不外乎是追求最佳的诊断、治疗效果,最小的创伤。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借鉴微创医学理念发展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精准医学与微创医学是一脉相承的,精准医学应该是微创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不应该被简单的认为是个体化医疗。他同样应该是从诊断到治疗,从技术到策略,从疾病到人文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精准医学中的精准不但是诊断上的精准,更有治疗上的精准;不但是医疗技术的精准,也要有医疗策略的精准;不但要有疾病管理的精准,也要有人文关怀的精准。

在精准医学时代,疾病的诊治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首先行基因组检测,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特点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将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胜任更复杂的操作,同时也将得到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可能会成为精准外科的时代先锋。机器人手术在精准外科时代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机器人手术系统向更小、更轻便、更方便移动方向发展将是必然趋势,并有望实现多方面的技术优化[6]。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技术正在迅速崛起[7,8],在精准外科时代将被广泛应用于患者的术中诊疗中。现代医学人文精神需要现代医生具备超于常人的一切优良精神品质:仁爱、利他、热心、周到、尊重、谦虚、果断、沉着,科学而不迷信、冷静而不盲目、进取而不保守[9]。而在精准外科时代,外科医生不但要具有上述一般的品质,还要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声音,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心理状态,甚至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而给与更精准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有把精准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来发展,才能依托现有的先进的技术,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当代医学的发展。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必将带给我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赵晓宇,刁天喜,高云华,等.美国"精准医学计划"解读与思考[J].军事医学,2015,39(4):241-244.

[2]paYneSR,FoRDtF,wiCKHamJe.endoscopicmanagementofupperurinarytractstones[J].BrJSurg,1985,72:822-824.

[3]王永光.微创医学--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J].医学与哲学,2004,25(11):1-4.

[4]HagaY,esashim.Biomedicalmicrosystemsforminimallyinvasivediagnosisandtreatment[J].proceedingsoftheieee,2004,92(1):98-114.

[5]李宁.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8-32.

[6]唐鲁,李翠,李晓芳,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及其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6):1932-1934.

[7]VenugopalV,parkm,ashitateY,etal.Designandcharacterizationofanoptimizedsimultaneouscolorandnear-infraredfluorescencerigidendoscopicimagingsystem[J].JournalofBiomedicaloptics,2013,18(12):12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