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00

化学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o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科研、教育等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我们城市中的各种实验室的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数量的增加导致排放的废液日益增多,这些废液往往含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由于目前一般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造成了这些废液都未经处理就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有的甚至最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不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应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也已成为化学实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关于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对于保护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化学实验室产生废液的种类

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实验室的废液中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总体上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学污染物和无机化学污染物两大类。有机废液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有些甚至是含有剧毒的,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强碱、氰化物、砷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化学实验室废液排放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废液排放的标准,废液排放遵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为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的环境监管,防止实验室类污染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从2005年l月1日起,我国已将科研、监测等单位实验室按照污染源进行管理,其污染纳入环境监管范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很多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排放的检测数据还是不够理想,如排放的废液pH值呈偏酸性或者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现象还是存在。若这些废液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使某些有害污染物质进入水体,从而使水的感观性状(色、嗅、味、浊等)、物理化学性能(pH值、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等)、化学组成(无机组成和有机组成)、生物组成(种群、数量、形态等)和底质状况发生恶化,妨碍了天然水体的正常功能,造成对水生生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不良影响。这必将对人类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因此亟需进行有效地处理。

3、化学实验室废液常见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是基础化学实验的组成部分,所以处理方法必须简单易操作,理论上讲它可以分为储存和处理两个阶段。含量较低的污染物用适当方法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予以排放,对于高含量的物质和一些贵金属,可用一定方法浓缩、回收、变废为宝,残液可以排放。

3.1化学实验室有机废液处理方法

实验室有机废液处理方法:实验室能够自行处理的自行回收处理,不能自行处理的可定期交到环保部门统一处理。

(1)包含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对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有重金属的机油类废液,要保管好焚烧残渣。

(2)对甲醇、乙醇及醋酸之类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可对这类溶液用大量水稀释后排放。

(3)含重金属的有机废液:将其有机质分解后做无机类废液进行处理。

(4)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及部份有机磷化合物等容易发生水解的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5)含酚废液的处理: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6)黄曲霉毒素:可用2.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达到去毒的效果。

3.2化学实验室无机废液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无机废液处理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由于实验室废液的无机成分简单、种类多、数量少,通常采用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分离,回收废液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以下是常见无机废液的处理法:

3.2.1.酸、碱废液。化学实验室内最常见就是酸、碱废液。一般废液常用做清洗剂。经大量水洗涮后浓度极稀,可直接排放。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平时分开贮存,再中和处理。控制混合液pH值在6.58.5之间,达到排放标准。

3.2.2.汞及含汞废液。测量温度或极谱分析操作失误时,要及时清除散落的汞。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的薄铜片、粗铜丝收集于烧杯中,再用水覆盖。散落于地面难以收集的微小汞珠,应尽快喷上20%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干后再清除干净。或撒上硫粉,使其化合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后清除干净。

3.2.3.含铬废液的处理。含铬废液主要来源是电镀废水酸洗液及制备有机化合物等,一般这种废液中含有Cr3+和Cr6+两种价态的重金属,Cr6+毒性很大。可以向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酸氢钠、二氧化硫、水合肼或者废铁屑,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为CrⅢ,然后加碱如naoH、na2Co3等调节pH值,使Cr3+形成低毒的Cr(oH)3沉淀。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然后加入适量碱液调节溶液的pH值,并在适当的温度下加少量的H2o2或通以空气,不断搅拌。最后将溶液中过量的Fe2+氧化为Fe3+,并以Fe(oH)2、Fe(oH)3和Cr(oH)3形式沉淀共同析出。沉淀物经脱水处理后,可得组成符合铁氧体组成的复合氧化物。沉淀经脱水干后可以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的铬渣可填埋。

3.2.4.含银废液的回收。化学实验室的含银废液主要以agno3和ag(nH3)2+等形式存在。在废液中通过HCl调节pH值,加naCl得到沉淀,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用硝酸洗涤后过滤回收。3.2.5.含氰废液的处理。浓度较低的氰化物废液可以加入naoH调节pH值在10以上,再加入HClo充分搅拌,使有毒的Cn变成无毒的Co2和n2。反应为:naCn+naoH+HClo=naCno+naCl+H2o2naCno+2HClo=2Co+n2+H2+2naCl总之,化学实验室废液未经无害化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实验室内应配备专门的稀释排放无害处理后的废液设施及场地,实验室废液应按照“在混合前尽快处理掉”和“制备人亲自负责安全处理”原则进行。通过对化学实验室废液的有效处理,可以将我们的实验室污染降到最低,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化学处理方法篇2

废弃物,包含的种类繁多。从实验室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有些是剧毒或致癌物质,对其处理不当,这些物质将污染环境,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主要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两类废弃物。虽然实验室排出的废液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但由于其种类多,组成经常变化,因此最好不集中处理,由各实验室根据废弃物性质分别进行处理。本章根据多年来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处理实践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把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办法作如下探讨。

1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

1.1含六价铬的废液

铬酸洗液失效变绿,可以浓缩冷却后用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后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变黑的废洗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六价铬成三价,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

1.2含氰化物的废液

1.2.1于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至10以上。然后加入约10%的naoCl溶液,搅拌约20分钟,再加入naoCl溶液,搅拌后,放置数小时(如果用氧化――还原光电计检测其反应终点,则较方便)。

1.2.2加入5―10%的H2So4(或盐酸),调节pH至7.5~8.5,然后放置一昼夜。

1.2.3加入na2So3溶液,还原剩余的氯(稍微过量时,可用空气氧化。每升含1克na2So3的溶液1毫升,相当于0.55毫克Cl)。

1.2.4查明废液确实没有Cn-离子后,才可排放。

1.2.5废液含有重金属时,再将其作含重金属的废液加以处理。

1.3含镉的废液

1.3.1在废液中加入Ca(oH)2,调节pH至10.6~11.2,充分搅拌后即放置。

1.3.2先过滤上层澄清液,然后才过滤沉淀。保管好沉淀物。

1.3.3检查滤液中确实不存在Cd2+离子时,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

1.4含铅的废液(氢氧化物共沉淀法)

1.4.1在废液中加入Ca(oH)2,调整pH值至11。

1.4.2加入al2(So4)3(凝聚剂),用H2So4慢慢调节pH值,使其降到7~8。

1.4.3把溶液放置,待其充分澄清后即过滤。检查滤液不含pb2+后,即可排放。

1.5含砷废液

1.5.1废液中含砷量大时,加入Ca(oH)2溶液,调节pH至9.5附近,充分搅拌,先沉淀分离一部份砷。

1.5.2在上述滤液中,加入FeCl3,使其铁砷比达到50,然后用碱调整pH至7~10之间,并进行搅拌。

1.5.3把上述溶液放置一夜,然后过滤,保管好沉淀物。检查滤液不含as后,加以中和即可排放。此法可使砷的浓度降到0.05ppm以下。

1.6含汞废液

1.6.1于废液中加入对于FeSo4(10ppm)及Hg2+之浓度的1∶1当量的na2S•9H2o,充分搅拌,并使废液之pH值保持在6~8范围内。

1.6.2上述溶液经放置后,过滤沉淀并妥善保管好滤渣(用此法处理,可使Hg浓度降到0.05ppm以下)。

1.6.3再用活性炭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进一步处理滤液。

1.6.4在处理后的废液中,确证检不出Hg后,才可排放。

1.7含重金属的废液

1.7.1氢氧化物共沉淀法

1.7.1.1在废液中加入FeCl3或Fe2(So4)3,并加以充分搅拌。

1.7.12将Ca(oH)2制成石灰乳,然后加入上述废液中,调整pH至9~11(如果pH值过高,沉淀会再溶解)。

1.7.1.3溶液经放置后,过滤沉淀物。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离子后,才把它中和排放。

1.7.2硫化物共沉淀法

1.7.2.1废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要用水稀释至1%以下。

1.7.2.2加入na2S或naHS溶液,并充分搅拌。

1.7.2.3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值至9.0~9.5。

1.7.2.4加入FeCl3溶液,调节pH值至8.0以上,然后放置一夜。

1.7.2.5用倾析法过滤沉淀,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

1.7.2.6再检查滤液有无S2-离子。如果含有S2-离子时,用H2o2将其氧化,中和后即可排放。

1.8含氟废液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1.9含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

1.9.1查明即使将酸、碱废液互相混合也没有危险时,可分次少量将其中一种废液,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1.9.2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使加入的酸或碱的废液至溶液的pH约等于7。

1.9.3用水稀释,使溶液浓度降到5%以下,然后把它排放。

2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

2.1焚烧法

理化检测室常排出一些有机废液,:如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这些有机废液最好用相应容器分装。对可燃性有机废液加塞放置阴凉处。注意防火防晒专人保管。定期以非燃料烧毁,液可作为烧毁一次性采血用品的燃料。

2.2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

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易挥发毒性大,用容器收集后在其上面加一层水减少挥发。定期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回收处理。使废液得到利用。方法如下:将收集氯仿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水溶性杂质。取水洗过的氯仿500ml置于100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浓硫酸,震荡数分钟。静止分层后,弃去下层的硫酸,重复这一操作直至硫酸层呈现无色为止。用200ml纯水洗涤氯仿2次,再用0.5%的盐酸羟胺

溶液洗涤2-3次后,用200ml纯水洗涤2次。将洗涤好的氯仿经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蒸馏,收集沸程60℃-62℃的蒸馏液。四氯化碳的回收同上。

化学处理方法篇3

abstract:thewasteliquidofchemicalexperimentisoftendirectlydischargedintosewersinmanyuniversitylaboratories,whichcausesseriouspollutiontotheenvironmentandharmtohumanhealth.afewmeasuresareputforwardtoresolvetheproblemsofoptionallydischargedwithouttreatment.

关键词:废液;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

Keywords:wasteliquid;chemicallaboratory;environmental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312-02

0引言

近年来,许多城市天空愈加浑浊,雾霾天数逐年上升。空气质量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容推卸的责任。治理雾霾,治理环境,应从全社会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减少排放人人有责。

如今我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1000余所,各类化学实验室有数10万个,每天都有大批师生做各种化学实验,产生大量废液,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并未得到有效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垃圾箱中,严重污染着环境。实验室排放的废液虽然较隐蔽,但却是一个典型的小型污染源[1]。

高校化学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如不加处理将废液随意排放最终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没有处理这类污染物的设备最终只能流入受纳水体,后患无穷。在“排放点”直接收集然后统一处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2]。

文章旨在探讨利用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和无害而易得的材料,且方法简易地处理实验室的废液。

1减少废液产生量,加强不同实验室间的物资共享

学校可尝试开展微型化学实验,特别是对性质实验进行微型化(例如,用点滴板代替试管做实验,减少试剂用量),通过减少药液的使用量来减少购买试剂及废液处理的经费支出。同时可考虑部分废液是否可经过处理循环利用[3]。在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普通蒸馏”和“减压蒸馏”所用的待蒸乙醇,就是利用中药化学学生实验用乙醇提取虎杖的提取液减压后所得的混合馏分。这些提取液经过蒸馏以后,可以收集起来作为酒精灯的燃料。学生常常拿着刺鼻、浑浊的原料,经过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馏分,学生很有成就感,增强对实验兴趣。无机化学实验制备的氯化钠,作为物理化学实验“水的凝固点降低”使用和有机化学“萃取”实验消除乳化现象,有利于水相与有机相的分离。另外有机物在盐水中的溶解度要比纯水中小很多。多数萃取时加入氯化钠后回收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化学实验制备的五水硫酸铜用作之后实验项目中铜锌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使用。总之,在理化实验室,实验人员经常交流沟通,基本保证制备实验所得产品能够用于其它实验材料。实验产生废液在考虑化废为用之后,统一处理和回收。

2变废为宝

对于学校不能自行处理的废液,要及时送往有资质的企业处理,并充分考虑能否变废为宝。如有些废液中含有金、银,可把该类废液送入具备提取金、银技术的厂家。这不仅能降低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成本,也能使相关企业获利,同时也不浪费材料。

3降低毒性

在无机化学性质实验项目“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中,有一部分实验内容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用的反应原理是FeSo4与K2Cr2o7反应构成原电池。在该实验中产生含铬废液。常见的铬化合物的价态有Cr3+和Cr6+,其中Cr6+的毒性极强,大约是三价铬毒性的100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Cr6+化合物的致癌和突变性,致急性肾衰竭等[4],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Cr6+确定为17种高危危险的毒性物质之一[5]。我国规定工业排放水中铬含量应小于0.5mg/L(即0.5ppm);饮用水中铬含量应小于0.05mg/L[6]。

Cr(Vi)以铬酸根离子状态存在,剧毒。在溶液中的浓度不得超过5×10-5%。处理时要戴防护眼镜和橡皮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使含铬废液中的Cr2o72-(或Cro42-)在酸性条件下(pH?燮3),与过量的还原剂FeSo4(或naHSo3)反应生成Cr3+与Fe3+,其反应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每1gCr6+约需要7gnaHSo3或者20gFeSo4,还原后加入浓度为10%左右的稀naoH(也可以使用碱性废液和石灰),调节pH为8~9,转化为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放置过夜,最后分离沉淀,上层清液排放,沉淀物用水泥固化后,晾干填埋。这样基本保证了Cr3+不会再流入下水道污染水源。由于Cr(oH)3是两性的,所以要注意加入碱溶液的量,控制介质pH值在8~9,以免产生亚Cr酸离子重新溶解。待全部溶液被还原变成绿色时,查明确实不含六价铬后(用Kmno4做氧化剂,二苯碳酰二肼作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才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4酸、碱废液的处理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若将其直接排放到水中,就使水的pH值降低或升高。水的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水中的生物生长受到抑制、致使水体自净能力受到阻碍,生物物种变异、鱼类减少。水质pH值过低,对下水管道的金属设备造成严重腐蚀。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平时分开贮存,把废酸用于清洗蒸馏实验后圆底烧瓶里产生的水垢,废碱用于清洗带有油污的玻璃仪器。使用不完的定期混合,再中和处理。做到以废治废,用pH试纸测其pH值,当在6.5~8.5之间,即达到排放标准。对于酸、碱的稀溶液,用大量水把它稀释到1%以下的浓度后就可排放[7]。

5有机溶剂处理

《有机化学》所开设的实验课中只有两个实验“咖啡因提取”和“萃取”这两个实验大量用到有机溶剂,前者是用95%乙醇作为提取液,通过索氏提取器提取绿茶中的咖啡因之后,学生在浓缩提取液时就把乙醇蒸出,对乙醇进行回收,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后者是用乙酸乙酯萃取菠菜中的叶绿素,之后乙酸乙酯的回收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将含有乙酸乙酯的废液水洗几次后,用硫代硫酸钠稀溶液洗涤2~3次,使其褪色,再用水洗几次后,除去水层,用无水碳酸钾脱水,静置几天后过滤,然后蒸馏,收集76~77℃的馏分。

总之,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已经日益严重,高校必须在思想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建立健全实验室排污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为“拨霾见日”尽责。

参考文献:

[1]张小龙.化工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J].化学分析计量,2009,18(4):73-75.

[2]齐旭东,李志会,黄超.高校实验室废液处理初探,2010,3:60-61.

[3]关玲,徐峰.化学教学实验室废弃有机试剂的收集、处理及利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314-316.

[4]何伟力.浅谈分析化学实验中铬废液的回收、处理[J].科技资迅,2006(4):119-120.

[5]蒋小友,陆晨梅等.用水合肼回收电沉积铬废液中铬的工艺条件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4):25-30.

化学处理方法篇4

关键词:数字化;微格实验室;常见故障

数字化微格实验室承担着师范类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录制、会议直播等多项工作,并且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将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也正是因为承担着繁重的任务,所以故障频发,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如何快速排除这些故障,成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1交换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1端口故障

故障现象表现为网络运作正常,但个别设备不能正常通信。出现这种情况,先为端口除尘,如故障仍未消除,则需更换出现故障的端口。

1.2电源故障

故障现象表现为交换机开启后面板上的power指示灯不亮,并且风扇也不转。排除这种故障,应先检查电源的供电插座是否有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再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先重插电源线,如果不能解决,则需更换。

1.3电路板故障

这种故障表现为一部分设备不能访问服务器,可能是供电电路板或主电路板出现故障。如果是供电电路板故障,则用万能表在去掉主电路板的情况下测量不正常的指标,换上at电源通电到主电路板,交换机面板上的指示灯亮度和颜色正常,并且设备可以访问服务器。如果上述操作无效,则是主电路板出现故障,需更换出现故障的电路板。

2液晶电视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开机无反应

如果电源指示灯不亮,通常是电源没有连接或接触不良、保险丝烧断引起的。遇到这种故障,先检查电源连接,再检查保险丝。如果是保险丝烧坏,则需更换保险丝。若电源指示灯正常,证明电源没有问题,先检查连接线,然后用万能表测试电源供电、复位电压、晶振电压和波形,查看故障原因。

2.2雪花状干扰

可能是频道信号差或信号线出现故障造成的。如果更换频道后故障排除,则是由于频道信号差导致。如果重新连接信号线或更换信号线可以排除,则是信号线故障造成的。

2.3输入tV信号无图无声,输入aV则正常

如果供电电源没问题,通常故障出现在高频头组件上,更换损坏高频头组件即可排除故障。

2.4白屏

此故障现象为每次开机白屏的程度不同,有时出现水平或垂直条纹。先检查液晶屏的排线,如果正常,很可能是液晶屏损坏。尝试更换液晶屏以排除故障。

2.5电视机黑屏但开机声音正常

开机声音正常证明内部控制电路没问题,估计故障出在逆变器上,应更换逆变器。

2.6突然自动关机

这种故障通常是因液晶屏驱动板排线松动引起的,插紧排线故障即可排除。

3调音台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1话筒无声

话筒无声的原因主要有3个:(1)话筒没有电池或者电池电量不足,此时需更换电池。(2)调谐器音量旋钮未开或者开得太小,可将旋钮调到3/5以上。(3)传声器的载波频率偏离,将其调整到调谐器的接收频率范围内故障即可消除。

3.2个别端口没有信号输出

可能是端口连接线接触不良造成的。先重插连接线,如故障未排除则需更换出现故障的端口。

4计算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1感染病毒

通常是教师和学生携带感染病毒的优盘上课或者拷贝录播节目造成的。为了有效防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可采取安装杀毒软件,如360、卡巴斯基,并定期进行升级。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当系统崩溃或感染病毒时,可用Ghost软件恢复系统。在实践中,还有更加快速的恢复系统的方法,即为计算机安装保护卡、还原等。

4.2蓝屏

程序出错、内存或CpU温度太高引起的蓝屏,可采用重启计算机排除故障。而更新硬件驱动造成的蓝屏,需重新启动系统并在出现启动菜单时按F8进入高级启动,这时选择“最后一次正确配置”可排除故障。若是BioS不兼容硬件引起的蓝屏,则需对其进行升级。如果是windows系统本身缺陷造成的蓝屏,则需安装系统补丁。

4.3黑屏或死机

可能是显示器坏了、CpU接触不良、内存接触不良、显卡接触不良,上述原因造成的故障可采用重新插拔零件、更换零件的方法排除。此外,这种故障也可能是电源线接触不良或显示器电源线氧化、破损导致的。如果是数据线接触不良,重新插拔数据线即可排除故障。如果是电源线氧化,则需更换电源线。

5摄像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1无法操作摄像机

先把电源线拔出,稍等一会儿后将其重新插入交流电插座。

5.2摄像头不动

重新连接摄像头上的接线,若不能解决,则需更换连接线。

5.3摄像机镜头模糊

检查摄像机镜头上是否存在灰尘或者霉斑,如果有,则需清理干净。

6录播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不能进入录播界面、录播系统画面混乱是录播系统常见的故障。出现上述故障,先刷新录播界面,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则很可能是网络的问题。网络问题通常是因网络不畅或网速过慢造成的。网络不畅可能是网线问题或是网络端口出现故障造成的,更换网线或者重新插拔网线即可解决故障。网速过慢可能是网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机感染病毒,若是网站有问题,只能等网站修复后再登录录播界面,若是计算机感染病毒,则需要通过杀毒排除故障。

7结束语

排除数字化微格实验室仪器设备故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对实验管理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掌握教育技术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只有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才能及时排除设备出现的故障,为顺利开展微格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化学处理方法篇5

【关键词】:化学工艺;废水处理;实际应用

处于当前社会环境中,废水量规模不断在扩大,而废水的来源种类也是比较多方面的,譬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等诸多种类。而在应对这些废水处理工作上的难度较大,需要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有效的防止废水外排放对环境、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化学工艺对于废水处理是比较有效的,也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难以净化的废水方面,化学工艺运用成效是非常不错的,因此,要重视该方法的充分运用。

1.废水处理概述

社会上的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废水外排放会引发较严重的污染,其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还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伤害,由此,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是非常迫切的、有必要的。当前国内的废水乱排放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其导致的破坏、损失也不断地在加大,特别是混合性废水。混合性废水是由多种废水混合而成,其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对环境危害的具有持久性的。基于废水控制方面来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针对废水源头进行控制工作开展难度是非常大的,这是由于生活、工业产生的废水是无法规避的。因此,针对废水处理,只能够从后续的废水处理方面进行处理,运用科学、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工艺手段完成净化,进而实现其造成的破坏、损伤最小化。

2.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当前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充分运用废水特点

就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方面来说,要想实现较高的工作成效性、可靠性,首要的就是相关废水处理工作人员对于其的认识和掌握。特别是对废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化学特点等方面的把握,这需要废水处理工作人员具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目的性、时效性。除此之外,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地增强废水处理工作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这是由于废水中不是只有有害物资,还包含一些有利的物资,可以将这些有利物资进行回收在使用,进而充分的发挥其价值效用。

2.2严格遵循分离原则

在进行废水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分离原则。执行分离原则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将废水、清洁水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分离,旨在防止其间出现影响问题。譬如:就生活废水方面来说,在外排放、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活废水的外排放渠道完成适当地分离放置,进而防止其和生活方面的作用导致排放水出现交叉问题。其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废水排放出现渗漏,如果生活废水的排放渠道出现了渗漏,混合到人们日常使用的水系统中,这会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也要高度关注分离处理工作,尽可能的避免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害物资混入人们日常使用的水系统当中,进而给人们生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分析,必须严格完成环境维护工作。

2.3严格遵循分类原则

在进行废水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分类问题。废水处理分类原则主要是指要对废水进行仔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旨在可以全面的掌握废水的具体组成成分,进而针对其成分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同时还能够对其中不同的污染物质进行适当地分类。污染物质的分类原则是遵循废水的污染程度实行的,这样的分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处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后续产生的化学反应对环境、人们产生不利影响。

3.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具体到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工艺的实际应用案例中来看,当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废水是:氨氮废水。氨氮废水的出现大多是在工业、焦化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时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氨氮成分。由此,如果不经净化处理任意的外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污染,譬如:河水富营养化,这种污染主要是由于氨氮废水排放到河水中导致的,而且氨氮废水是具有较强的毒性,这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威胁也由此表明这类废水处理工作的紧迫性。而针对氨氮废水这一类的废水处理普遍采用的净化手段:一种是化学沉淀法;另一种是生物法。其中化学沉淀法,这种净化手段是非常常见的化学工艺处理措施,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择选适宜、合理的试剂,,要确保择选的试剂可以与氨氮成分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并完成沉淀。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3.2丙二醇废水处理方法

针对丙二醇废水处理方面来讲,由于丙二醇食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机溶剂,由此,针对根据其特性采取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这类废水比较有效而又便捷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电化学氧化法,另一种是活性炭吸附法。其中电化学氧化法对处理废水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化学净化方法。电化学氧化法的运用,是通过合理、适当的氧化剂来完成丙二醇净化处理工作,进而可以将丙二醇转化成丙二酸,最后在借助碱性物质的混合来完成中和。

3.3吹脱法的应用

针对废水处理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化学工艺手段还是吹脱法。吹脱法可以在硫化氢、氰化物、氯化物等方面含量较高的废水上实现很好的处理工作效果。吹脱法这种化学工艺处理手段操作是比较简便的,而且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其还能与别的化学试剂进行有效融合使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废水的处理工作的成效。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工艺来说,有效的运用化学工艺处理手段能够增强废水处理工作的成效和价值,同时要重视废水处理过程中应当一些处理原则,严格把关废水处理,进而能够增强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邱勇波.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7.

[2]王传明,张润庚,刘龙.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04):223.

化学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焦化废水废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

焦化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本研究从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谈起,指出各种现在已有的处理方法,并对其研究进展做进一步阐释。

一、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工厂的炼焦和制气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氨水、酚水和其他生活污水等。其中剩余氨水中的酚氰废水主要来自于是冶炼焦化厂,废水中的氨浓度较高,在炼焦的过程中煤炭自带的水、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水和蒸汽冷凝水三者共同组成,大约每百吨的煤炭使用中就会产生10吨到14吨的焦化废水。

由于焦化废水的组成复杂,水质质量变化明显,且多含有难以降解的毒性物质,生化处理难度较大。焦化废水中的氰芳环、稠环、杂环化合物对于环境生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一旦这些有毒废水排进自然水体中,首先危害水中生物的健康,并在生物中富集,随着食物链的上升,最终毒害人体。因此进行焦化废水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一)物理法

物理法是通过不同物质的物理特性的不同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处理方法,在物理法处理过程中一般不会影响污染物的化学性质。目前常用的物理法包括吹脱法、吸附法、萃取法等。吹脱法是向废水中充入气体从而将部分有害物质随着气体的排出而带走,达到进化水质的目的,该法对于氨氮的去除作用较为明显,效果相对稳定。

吹脱法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控制,但去除污染物的种类仅限于氨氮,对于其他物质较难去除,另外吹脱后水中污染变少,但污染了空气环境,实用意义不大。其他几种方法对于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去除难度较大或去除成本过高,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二)化学法

化学法是利用向污水中添加化学物质,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的作用。传统的化学法去除污染物通常是向污水中添加絮凝剂,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产生沉淀,从而净化水质的作用。近些年对于使用磷酸铵镁mgmH4po4・6H2o进行化学沉淀的研究较为广泛,尤其是处理氨氮废水的效果明显。

其作用原理是使废水中的nH4+与mg2+和po43-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磷酸镁盐结晶和磷酸铵盐结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物质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经过化学处理后氨氮盐的浓度依然较高,因此在使用化w法处理后还应通过生物法继续处理。其他的处理方法还有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等,但这些方法的操作成本较高,使用次数较低。

(三)生化法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处理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目前此种方法是应用范围最广且具有一定效果的方法之一。最近的研究中,为提高微生物降解的效率,开发了多种新型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化流化床、固定化生物处理技术和生物脱氮技术等。这些处理方法的应用使得废水中的更多的难降解物质被生物降解,大大提升了降解后的废水水质。

(四)物化法

在经过生化法处理后的废水仍存在部分难以被降解的物质,如吲哚、咔唑、喹啉等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物质已经成为影响生化处理后废水水质的重要污染物,此时应用物化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这些污染物。常用的物化法包括吸附法和氧化法,目前常常在焦化废水处理前进行预处理和生化法处理后的进一步处理。

吸附法是利用粉煤灰将焦化废水中CoD、挥发性酚类物质、油等物质去除,最直观的感受是处理后的焦化废水颜色明显变澄清,该方法同时解决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成本几乎为零。目前山西已经建成了世界第一家采用此法的焦化废水处理厂,应用此法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氧化法是利用芬顿试剂这种强氧化剂对于焦化废水中的难以被普通化学氧化法处理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使用该氧化剂后废水处理速度较快,对于反应的环境要求较低,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国内的研究学者对芬顿试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剂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其在污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上优势明显,因此近年来该方法已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五)其他新处理技术

上述的各种焦化废水处理方法的单一使用都不能完全很好的完成全部污染物的处理,因此部分学者对于a/o进行了改进,提出了aa/o、a/oo、aa/oo、oa/o等新处理工艺,这些工艺对于提高焦化废水处理能力上具有一定的提升,但处理后的废水通常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还有一些组合处理方法如a/o+催化氧化法和HSBemBm+o/a/o生物脱氮法开始被焦化工厂采用。

a/o+催化氧化法是在a/o的处理阶段对废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催化氧化阶段通过添加强氧化剂和催化剂进行氧化。此种处理方法由于需要大量铺设管路,占地面积较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对于管道设备的材质要求较高,且设备的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较大。

HSBemBm+o/a/o生物脱氮法需要两个独立的污泥处理系统,使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运送HSBemBm微生物的载体,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污水起到净化的作用。该种微生物的适应能力较强,不易被流水带走。微生物在流化床内生长后,污水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明显加速,应用污泥时要、需要使用碳源浓度较高的污泥,提高硝化反硝化能力。该方法处理焦化废水工艺相对简单,设备占地也较小,但单位面积的投资金额较大。

三、结语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中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物化法及其他一些新处理技术。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情况进行合理选出处理方法,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化学处理方法篇7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总量余年剧增,新的形势下生活安全用水紧张,为此不少城市加大了对地下水的抽取,但是地下水作为一种恢复时间较长的水资源,其循环时间之长令人难以接受,而且地下水作为地壳组成的重要部分,过量的抽取导致了不少城市地质环境恶劣,甚至出现地陷等现象,这样的事故出现给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反观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在近些年来有了极大的扩展,这种扩展不单单表现在对水产养殖范围的扩大,更表现在水产养殖种类的增多,新的形势下伴随着水产养殖的扩大而引来了水产养殖相应食料种类的递增,这也就导致了新一阶段下因水产养殖而出现的污水源因素增多,给我过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工作提高了难度,通过对我国水产养殖水污染处理工作各个时段的回顾,从而对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主要水处理技术做了以下几点要素总结。

一、传统水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方法

我国受到当前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科技水平发展不均匀因素的影响,同一时期内的水产品污水处理技术还是良莠不齐的局面,从水处理技术范围和科学难度两方面对水处理技术进行概括,其传统分布范围较广而科学技术含量一般的水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法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分布范围。

物理水处理方法作为一项甚至在我国古代就予以应用的水处理方法,在新的时期通过广大水污染处理人员的编纂统一,归纳为以下三大主要的技术方面,分别为沉淀技术、过滤技术和浮选技术。沉淀技术顾名思义主要的使用原理是通过万有引力和水旋动力配置从而借助机械旋流动力作用,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从而清除养殖污水中的大型颗粒物,沉淀技术的使用原理则是以沉淀池的自然沉降和沉淀槽等设施的机械旋流沉降的方式达到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减轻养殖水处理工艺下各个环节的负荷,从而提高处理工艺中对于养殖污水中的可见污染物处理效果。在现实的水产品污水处理实际操作中,沉淀技术和过滤技术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也是响应的设施和科技要求较低的技术,其可以通过对养殖排放水中固体颗粒进行筛选从而将其中69.2%直径大于77μm的悬浮固体颗粒物进行筛除,利用沉降旋力等因素从而对其污水进行处理最终达到颗粒物在水中含量小于40%的木白哦。浮选技术相对于以上两个污水处理方法,同属于物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过滤设备中的弧形筛、固定筛、旋转筛、震动筛、砂滤器、膜滤技术等,对污水进行循环的过滤浮选,从而对其中的大颗粒污物进行筛选,达到净水的目的,在这诸多筛中选择的时候,弧形筛作为一项无动力消耗、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自动化程度低的优势,其在浮选排污处理工作中应用范围最广,其原理为通过采用不同孔径的膜滤层,在水流下泄的过程中,实现对水流各中污物颗粒的拦截,从而恢复水质的清澈。

物理水处理方法作为我国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其本质是对于水质没有任何化学的变化,只是简单的应用于较小粒状物的净化,但是从其根本而言,物理水处理方法还是较为浅易的方法,其在针对一些具有本质水污染方面作用甚微。

二、中层水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方法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水处理技术从纯物理少化学层面逐渐的上升到了以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各占两半的局面。新的养殖污水处理中,化学处理方法非常盛行,其主要的方法包括化学絮凝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紫外照射消毒技术。

化学技术的本质是通过化学药剂化学药品的参入,从而改变水质的污染,对于多数物理处理方法束手无奈的水污染处理,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中化学絮凝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化学药品的投入从而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污水中污水因子和化学因子的结合成絮状物,在絮状物的沉淀作用下,对其水质进行改良改善,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严格意义上讲,化学絮凝技术是一门将化学反应和物理沉淀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但是究其根本,其化学应用中所占的范畴更大,因而将其判定为化学处理方法,除了化学絮凝技术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紫外线光照消毒技术,紫外消毒技术(UV)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系统当中,可以破坏污水当中残留的臭氧和病菌,且具有低成本和不产生毒性,使用机器方便的特点,在我国当前的化学水处理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

三、科学前卫水处理技术生物方法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治污工作的进展,新的形势下物理污水处理过于粗糙,其效果不佳,而化学处理污水容易衍生出其他的化学污染体,面对新的污水处理方法中的弊端,我国广大污水处理人员通过对生态自主处理污水进行研究,从而推出了当前最环保也最彻底无污染遗留的前卫科学污水处理方法—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当前中生物处理方法主要以植物和藻类污水处理为主,其主要的污水处理原理乃是运用生物天生的植物光合作用进行污水中无机氮、磷转化,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进入到植物藻类体内减少水源的污染,其最为著名的处理方式就是湿地污水处理。

化学处理方法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物理化学法;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法;生物法

1.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转化、分离或回收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和化学沉淀等方法。

1.1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与水不相溶解或极少溶解的特定溶剂同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使溶于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重新进行分配而转入溶剂,然后将溶剂与除去污染物质后的废水分离,从而达到废水净化和回收有用物质的目的。萃取法具有处理水量大,设备简单,便于自动控制,操作安全,成本低等优点。

1.2吸附法

吸附是用气体或液体流动相与多孔颗粒接触,使流动相中的组分被选择分离或滞留颗粒相的过程。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炭纤维、费石、硅藻土、硫化煤、矿渣以及吸附用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较为常用。使用吸附法处理废水,不但能够去除那些难分解的有机物,降低CoD,还能使废水脱色、脱臭,把废水处理到可重复利用的目的。

1.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将废水分开进而使某些溶质或溶剂渗透出来的方法的统称。常见的膜分离法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渗析(D)、电渗析(eD)、渗透蒸发(pV)、液膜(Lm)等方法。

1.4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用易溶的化学药剂在废水中形成难溶的盐、氢氧化物或络合物以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方法。高健磊等以na2Hpo4和mgSo4为沉淀剂,对氯化铵、硫酸氨、氨水以及碳酸氨四种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法脱氮处理,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由于该法能使污染物形成难溶的盐、氢氧化物或络合物而较易分离,因此常用于tnt、RDX、阳离子染料废水、硫醇废水以及含酚、含醌废水的处理。

2.高级氧化法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简称aops)是近20年来水处理领域兴起的新技术,通常指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通过产生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来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高级氧化技术的关键是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一般采用加入氧化剂、催化剂或借助紫外线、超声波等多种途径产生。

2.1湿式(催化)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wetairoxidation,简称wao)是在高温(150~350℃)高压(0.5~20mpa)的条件下,利用空气或氧气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呈溶解态或悬浮态的有机物或还原态的无机物,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湿式催化氧化工艺(Catalyticwetairoxidation,简称Cwao)是在wao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适宜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压力,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氧化效率。

2.2超临界水(催化)氧化法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把温度和压力升高到水的临界点(tc=374.3oC,pc=22.05mpa)以上时,使水成为一种具有高扩散性和优良传递特性的非极性介质,在此条件下,非极性的有机物和气体能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实现对污染物的分解。

2.3化学(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指通过o3、H2o2、Clo2及Kmno4等氧化剂,将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污染物氧化为微毒或无毒的物质,或者转化为容易与水分离的形态,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化学催化氧化是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共同作用下氧化有机物。光化学氧化是通过氧化剂在光的辐射下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自由基而进行的。根据氧化剂的种类不同,分为UV/H2o2、UV/o2及UV/H2o2/o3等系统。

3.电化学法

3.1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氧化法可分为直接氧化法和间接氧化法。直接氧化法是利用阳极的高电势氧化降解废水中污染物,使之转化为无害物质。间接氧化法则是通过阳极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中间物质,如超氧自由基(o2)、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自由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直接氧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达到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3.2电凝聚

该法采用可溶性阳极,如Fe、al等金属板,在外加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金属阳极氧化溶解,生成金属离子Fe2+、Fe3+、al3+,这些离子与水中oH-作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物,沉淀物再吸附、絮凝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废水中有有机酸时,则能生成铁、铝等的有机酸化合物,同样能起絮凝作用。

3.3电气浮

电气浮采用不溶性阳极,如石墨、铂及二氧化铅等金属氧化物电极,电解时电极上析出大量微小的气泡(阳极上析出氧气,阴极上析出氢气),这些气泡分散度高,并以1.5~4cm・s-1的速度上升,具有较大的浮载力,可将水中的油粒及悬浮物质携带到液体表面而除去。为了提高该法的处理效果,有时还加入少量的混凝剂,以利于絮凝物的生成。

4.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能够降解代谢有机物的作用,来处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状的有机污染物质。根据参与降解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4.1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消化是指在无分子氧参与的条件下,通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把有机物最终分解为甲烷和Co2的产物的过程。随着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各种厌氧工艺的成功应用层出不穷。王庆伟使用厌氧升流式流化床反应器(简称UBF)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加入阳离子pam和颗粒污泥的生成,能大大缩短启动周期和提高有机物去除率。

4.2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5.展望

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人们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污水处理技术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种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的排放不断增加,采用单一的方法处理的废水常常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人们探索了各种组合工艺,通过将各种不同工艺或方法组合起来,以克服各自技术的不足,发挥共同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问题,代表了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如交流电弧废水处理技术、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以及某些特殊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等目前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但是不容置疑,这些高新技术代表了废水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科]

【参考文献】

化学处理方法篇9

关键词:化学沉淀法;含铬废水;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铬在电镀、制革、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之相应的含铬废水的排放量也大量增加。铬元素在废水中通常以Cr3+和Cr6+的形式存在,前者对鱼类的毒性极大,对人的毒性相对较小;后者对人毒性极大,且极易致癌。根据我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铬离子是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染物排放形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类别功能,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排放浓度必选达到标准,铬的最高浓度为1.5mg/L,而Cr6+的浓度不得高于0.5mg/L。所以含铬废水的处理必须要经济、可靠并且占地小。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和查询资料,将对化学沉淀法处理铬离子的应用和进展进行具体的论述。

2化学沉淀法在铬处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应用范围也较广,在处理铬、钒等重金属离子的过程中,根据沉淀类型的区别,化学沉淀法分为氢氧化物沉淀法、难溶盐沉淀法和铁氧体法三种,下面对其进行一一论述。

2.1氢氧化物沉淀法在铬处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1)氢氧化物沉淀法的特点:氢氧化物沉淀法又叫做中和沉淀法,也就是说在含铬废水中加入见,将其中的阳性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或盐类物质的沉淀析出,发生的反应为:Cr3++3oH-Cr(oH)3,常用的沉淀剂有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此法由于沉淀剂来源广、价格低、并且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点,如:重金属污泥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废水中的铬化物形式存在的铬无法清除;需要排放废水的pH值进行调整,增加处理成本;如果废水中很有硫酸根,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硫酸盐废渣。

(2)氢氧化物沉淀法的影响因素: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有废水pH值、沉淀剂的类型、沉淀方式等。pH值是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控制合理的pH值才能使沉淀析出,否则会出现反溶现象,不利于沉淀的析出;沉淀剂的选择时沉淀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常用的:naoH、CaCo3、Ca(oH)2、Cao等。其成本较低,效果也较好;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时,还要考虑沉淀方式的问题,当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较低时,出现的沉淀物会很细微,导致难以沉淀,通常加入絮凝剂使其迅速沉淀。

(3)氢氧化物沉淀法的研究进展:氢氧化物沉淀法最关键的问题是固液分离效率太低,主要依赖沉淀自身的重力作用进行沉降,严重影响了沉淀效率。如何改良沉降效果是氢氧化物沉淀法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有利用设备加快固液分离的,如:改平流池、浓缩池为斜管、斜板澄清池等,增加砂滤池等。

2.2难溶盐沉淀法在铬处理中应用与进展

(1)难溶盐沉淀法的特点:所谓难溶盐沉淀法是指在废水中加入沉淀剂与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以去除金属离子的方法。难溶盐沉淀法通常有硫化物沉淀法、某酸盐沉淀法(如磷、碳等)、钡盐沉淀法等。如在含有Cro42-的废水中加入Ba2+,发生反应:Ba2++Cro42-=BaCro4,而铬酸钡是难溶于水的钡盐,可以直接析出,多余的钡盐还可以通过加入硫酸盐除去,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但是处理成本较高。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硫酸盐则会发生这样的反应:

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

Cr2o72-+6Fe2++14H+=2Cr3++7H2o+6Fe3+

在酸性环境下,首先将Cr6+转化成Cr3+,然后在进行上文中的氢氧化物沉淀反应,完成废水的处理。另外,应用难溶盐沉淀法处理废水的还有很多优点:可以回收废水中的金属,以抵消处理废水的成本;处理后的水可以循环使用。缺点是硫酸盐或硫酸盐过量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2)难溶盐沉淀法沉淀效果的影响因素:难溶盐沉淀法的影响因素有:沉淀剂种类、沉淀剂用量、沉淀方式等。难溶盐沉淀法在进行处理废水时要选好沉淀剂类型,常用的沉淀剂有:FeSo4,naHSo3,na2S2o5,na2S2o4,na2S2o3,这些沉淀剂成本较低,处理效果较好,费用也较低;而沉淀剂的用量是难溶盐沉淀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用量过大,会造成沉淀剂的浪费,同时在废水中加入了其它的离子,造成了二次污染,用量过小则会造成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差;有些难溶盐的沉淀颗粒较小,需要采用合适的沉淀剂进行辅助沉降,才能达到较好的沉淀效果。

(3)难溶性盐沉淀法的研究进展:在难溶性盐沉淀法处理废水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何避免硫化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时难溶盐沉淀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在处理污水残渣是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从残渣中提取金属,目前国内某专家已经有了如何提取铬元素的研究课题,所以如何从沉淀残渣中回收金属是难溶盐沉淀法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2.3铁氧体法在铬处理中的应用和进展

(1)铁氧体法的特点:铁氧体法是近代有日本电气公司提出了一种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先在废水中加入铁盐,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铁氧体的晶格中,从而形成复合铁氧体析出溶液,然后再进行固液分离,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其具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r2o72-+6Fe2++14H+=2Cr3++7H2o+6Fe3+

Fe2++2oH-=Fe(oH)2(沉淀)

3Fe(oH)2+1/2o2=Feo﹒Fe2o3+3H2o

Feo﹒Fe2o3+Cr3+=Fe3+[Fe2+﹒﹒Crx3+]o4

此方法的优点是出水水质好,沉渣分离容易,设备相对简单,并且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缺点是回收到的金属很难再次利用,需要与亚铁、碱与热能等才能回收,处理成本高。

(2)铁氧体法的影响因素:铁氧体法去除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沉淀剂用量、反应温度和pH等。影响复合铁氧体的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提供足量的Fe2+和Fe3+,所以在进行反应时需要加入足量的Fe2+和Fe3+,如FeSo4,FeCl2;反应温度是另一个影响铁氧体晶体形成的关键因素,高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也会造成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所以一般用常温下反应;pH过低不利于沉淀的进行,所以应当加入适当的碱,控制pH,保持在8.8-9.2最佳。

(3)铁氧体法的研究进展: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主要的问题有:能耗大、不能连续操作、处理时间长、沉淀物不易分离等,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与其它污水处理方法结合的工艺,如电偶-铁氧体法、离子交换-铁氧体法等,以改良铁氧体法的缺陷。

3结论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传统的处理废水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最近几年来这种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新的处理工业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和手段。目前,怎样能在满足废水处理的条件下,对废水中的铬进行回收,是化学沉淀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将来化学沉淀法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化学处理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1.污泥处理处置问题

由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含水率以97%计),产生的污泥数量十分巨大[1],且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病原菌及致病菌,同时伴有恶臭,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2]。同时污泥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n、p、K等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如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3]。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合理的处理处置日渐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污泥的处理处置的基本目的包括4方面的内容即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指通过污泥浓缩与脱水减少污泥处置的最终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稳定化是指通过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有害病原体、细菌等得到去除,使污泥稳定。无害化是指杀污泥中的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资源化是指污泥自身含有大量植物营养成分,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实现变害为利[4]。

剩余污泥的常规处置方法包括:卫生填埋、焚烧与热能利用、土地利用、好氧消化与厌氧消化等[5]。对于污泥的处理处置,国外起步较早,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德国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法、农用法、焚烧法等,总体来说主要以填埋和农用为主[6]。根据资料[7,8],英国污水处理污泥的年产量为110.7万t干污泥目前,英国42%的厌氧消化后污泥回用于农田,填埋所占的比例较小,只占污泥处理量的8%。[9]美国的污泥处理处置在近年,污泥的有效利用部分均逐年增加,至2010年达到70%。同时,污泥用于填埋或焚烧的比例逐年下降[10]。日本在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方面,主要是以填埋及土地利用为主。

2.污泥除重金属主流工艺简介

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处理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动电技术及生物方法。下面就上述几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状况做一简述。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即通过添加一定的钝化剂或化学制剂改变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使其达到重金属的稳定。一般包括石灰固化法、水泥固化法、自胶结固化技术等方法[16]。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重金属的有效形态,即容易被植物利用的形态。物理方法只是单纯的改变了重金属的化学形态,总量并没有降低。同时物理方法还存在资源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等缺点。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污泥添加化学品,通过提高污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并且降低pH值,使污泥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化合物,可溶性离子状态转换。沃兹尼亚克用1:1的盐酸与硫酸处理污泥,发现,铜,锌,镍,镉的去除率均高于60%,甚至100%。Cheang使用硫酸进行消化污泥热处理,去除率均高于50%。abrego采用硝酸研究污泥浸出,镍,去除率高,可达100%。

(三)动电技术

电动力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固体液相系统中插入电极,通过施加微弱直流电形成电场,利用直流电场产生的各种电动力学效应,使污染物发生迁移、并富集于阴极区,从而将污染物去除。在电场作用下,土壤液相将因电渗析作用向阴极迁移,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这些过程统称为动电现象或动电过程,在动电修复过程中,主要的物质迁移有电渗、电迁移、自由扩散和电泳等作用。电动修复技术一般被用来处理渗透性较低的土壤,且不必向土壤中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物质。

和萨利赫采用电动修复去除固体含量为百分之三十的污泥脱水中重金属,该方法适用于新鲜污泥更好;然而,久被放置的污泥,使用硝酸污泥酸化预处理后的电动修复,重金属去除率仍然很低,这进一步说明了分布中重金属污泥,电动修复影响的活动。

我们国家处于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泥的初始阶段,如袁华山酸化污泥中镉,锌和铜在电动力的作用下的去除率进行了研究,发现5天后,经过硝酸酸化污泥脱水中的电场力,镉,锌和铜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分别比酸处理增加了11%,9%和6%。

(四)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指通过植物或者微生物的络合,氧化,吸附等作用将污泥中的重金属溶滤出来。主要包括被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法及生物淋滤法。其中植物修复法包括: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三种类型。植物治污为清除环境中日益加剧的有毒元素,以及有机残留物带来的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化学和工程治污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在于更为廉价,并能带来中长期的环境效益。因此,许多国家对利用植物治理污染的研究日趋重视。

总体而言,生物方法具有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运行成本低、重金属去除效率高,实用性强等优点,是处理污泥中重金属比较优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宝贞: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03-305

[2]邓晓林等.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途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9-22.

[3]王敦球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去除与污泥农用资源化试验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

[4]宋正清.浅析市政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208-209

[5]杨波陈季华奚旦立.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东华大学学报,2005,(4),126-128

[6]钱颖萍,联邦德国城市污泥处置的现状与趋向,上海给水排水,1992.1

[7]赵亚乾,R.D.Davis,英国污泥处置现状及其发展概述,给水排水,1998,24(9)

[8]Davis.R.DandHall.J.e,“production,treatmentandDisposalofwastewaterSludgein

europefromaUKperspective“,europeanwaterpollutionControl,1997,7(2)

[9]Davis,R.D.theimpactofeUandUKenvironmentalpressuresonthefutureofslu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