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23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综述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5—0014—02

一、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表述

(一)从哲学角度看,目前学界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分别是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是劳动观念,另一个是地位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无疑包含极大的超越性。

(二)从政治学角度看,学界主要存在以下这些不同观点

1.有些学者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应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戴木才与田海舰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郭祖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王艳丽与周国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程恩富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组词。

2.有些学者主张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辛向阳把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要通过劳动优先、共同富裕,最终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陈静与周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孙安武把共同富裕作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建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平正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平正义。柯题组认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心鉴把以人为本、民主公正有机融合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杨永志认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不能充分反映人类文明成果,民主公正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概括,以人为本,民主公正没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没能准确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凝练为友爱、平等、互助、共富这样的四词八字。

3.有学者把公正、和谐、共享等词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方彬、崔春来等认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韩震认为?民主、公正、和谐应该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辛鸣认为和谐、公正、仁爱、共享能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但是他认为核心价值观应处于价值的层面,是价值性的不是工具性的,因而,一些像民主、法治、权利等内容反映奋斗目标、发展主题、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等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应该进入价值观层面。张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共享共建。共享共建既是和谐社会的最大特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

4.有学者主张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林元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坚持集体主义,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最大的利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从正在进行的研究和讨论来看,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用哪几个词组来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人本、民主、和谐、公正是提到最多的。我们认为一方面,这些表述多着眼于价值规范的层面,力求凝炼经典,陈述精华,有将其归纳成四字、八字的,也有十六字、二十四字的。但这种“公选”式的提炼,言之者越是字斟句酌,真诚而自信,就越是表现出人们在核心价值的理解上存在着标准多元、层次不一、取舍失度,从而更加陷入莫衷一是、难以决断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从提炼的侧重点来看,目前提炼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围绕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提炼;二是注重涵盖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价值诉求;三是侧重体现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四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显然,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各有所长,但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有些甚至脱离了四个基本内容的共同平台。

二、关于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观点、最精炼的概括、最通俗的表述。如何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接纳与实践,是许多学者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理论界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关于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陈延斌、邹放鸣认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应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诉求;二是应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三是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质、又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而且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四是在表述上应做到思想深邃凝炼,内涵广泛普适,形象鲜明,义约言丰,成为激励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奋斗的旗帜。王思敬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是要体现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三、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四、要体现现实和长久的辩证关系。五、要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关于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路

柯缇祖提出了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基本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应该从党和国家长期坚持、广泛宣传、已经深入人心、群众耳熟能详的思想理念及提法中提炼;应该代表整个进步人类的价值追求,既有同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立、相斗争的一面,又有同世界其他价值观可对话、可交流的一面,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狭隘的;既应该有明确的内容和准确的含义,又可以在表述上详略灵活,而不一定是语词固定、一成不变的。叶小文认为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正视六对矛盾,搞好六个结合: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要求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要求把科学清晰与适当模糊统一起来;要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宜局部生病、全身用药;要有压力驱使人付出,也要有动力诱导人获取;要求社会存在具有凝聚和形成共识的基础。

当然还存在与以上三种不同的独特思路: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以上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术界的积极思考,许多认识和观点都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用哪几个词组来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准则或者方法论原则,还涉及较少,也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不利于科学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开展。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和概括,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理论研究,无论在成果数量与质量,研究方法与视角,研究广度与深度,还是在研究所依托的学科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很大进展,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深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需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要把握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是最高层次,它主导和贯穿整个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次之,它属于社会主导的理想和信念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次之,是社会倡导的精神风貌层;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已然是涉及所有人所有领域的行为准则了。因此,在提炼的过程中把要握好层次性。第二则是增加实证研究,增强可操作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多方面、多层次和多途径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大多属于规范主义的方法,实证研究较为少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现实状态研究,有助于细化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为我们把握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另一种途径和模式,为理论突破搭建更为稳固的现实基础。〔参考文献〕

〔1〕韩震.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n〕.光明日报,2011—02—14.

〔2〕陈延斌,邹放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若干问题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8,(04).

〔3〕公方彬.民主·平等·公正·互助——支撑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价值观〔J〕.政工学刊,2006,(10).

〔4〕辛向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基本问题〔J〕.人民论坛,2010,(08).

〔5〕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6〕杨兴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0,(01).

〔7〕熊艳,杨越,郭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J〕.前沿,2011,(12).

〔8〕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9〕黄蓉生,习蓉晖.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J〕.理论前沿,2010,(08).

〔10〕公方彬.以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J〕.时事报告,2010,(02).

〔11〕叶小文.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政协报,2011—11—10.

〔12〕程恩富.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个方面〔n〕.光明日报,2011—03—28.

〔13〕杨明.国家与公民:凝练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1—04—25.

〔14〕韩庆祥.核心价值观该如何凝练〔n〕.光明日报,2011—08—04.

〔15〕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n〕.红旗文稿,2012,(02).

〔16〕包心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建构〔n〕.光明日报,2012—01—14.

〔17〕王思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2—01—14.

〔18〕杨永志.也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n〕.光明日报,2012—02—04.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027-0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前,就有不少学者从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的“元”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制度的规定性,更有价值的内核。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范畴,并将其基本内容提炼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下简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深入。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基本内容、基本特征、重要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积极探讨,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是解释、观察、分析问题的特定角度。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视角。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物质世界实质上是一个价值世界。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社会形态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概念,但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基本价值的内涵。

2,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李德顺教授从区别价值与价值观两个概念人手,指出价值现象的主体性决定了它是多元的,但要处理好多元的价值观和一元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一元的价值观体系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平等。孙武安教授区分了价值(一般价值)和核心价值的概念,认为实现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发展和自由,是社会主义一般的永恒的核心价值,而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的核心价值。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不同的理论维度,内容不完全一样。高放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从价值的客观性或客观性角度出发,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这个“客体”自身应该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对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价值的主体性或主观性角度提出的,强调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由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郑国玺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角度讲的,而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对此,廖曰文教授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语境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词组中的定语部分视为客观的,就有悖于常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境中,就主客观方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4,从社会主义研究深化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周治滨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有三个视角:一个是生产力,用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个是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用来划分不同社会形态;最后一个是人的解放程度,用来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和共同点来看,它们都属于现代社会,是在否定传统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表现在价值秩序上,传统社会主张善优先于正义,现代社会主张正义优先于善。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其核心价值或首要价值是平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毕竟是存在差异的。作为目标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不对制度模式作出具体的限定,理念只对制度构建提供一种原则和标准。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各有侧重、关注的理论维度各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形成了“单一核心说”和“多元核心说”两大类基本观点。

一类持“单一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终极之维。孙武安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朱天奎教授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王占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高国希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许华教授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此外,还有“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平等与效率、”“以人为本”,等不同学术观点。

另一类持“多元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立于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生动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凝练。李忠杰教授从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的个性和时代性出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包括发展、富裕、民主、文明等范畴。此外,还包括公平、正义、友爱、互助、安定、和谐等等。”严书翰教授从价值、制度与本质三个层面相统一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为“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韩庆祥教授认为,“利益、能力、理性、自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林尚立教授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角度出发认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包心鉴教授

则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层面以及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层面界定“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范明英教授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归纳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李银安教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提炼为“人民民主、勤劳共富、真善美健、公正和谐”。

此外学者还提出“国强、民富、人发展”,“公正、友爱、发展、和谐”,“人本、富裕、公正、民主、和谐、自由”,“自由、民主、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全面发展”等不同学术观点。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

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1,科学性。人类历史上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但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科学性,即它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秉承了科学性,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是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引导性。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这些需求的实现只能诉求社会实践。而人的社会实践也存在盲目性,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又促使市场交易互惠理念极端化,使正常的人际交往也蒙上了利益最大化的畸形色彩,社会道德与伦理逐渐淡漠起来,这一切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向是背道而驰的,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明示中加强引导。“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思想深刻精辟,内容丰富凝练,能激励和引导人民大众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奋斗。

3,阶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集中反映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愿望、意志和利益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阶级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抽象和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须凸显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和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文化和执政理念。

4,普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必然体现和反映着数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积淀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在同形形的价值理念的比较中彰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不会因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或价值观差异过大而发生排异反应。

5,民族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也是新时期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定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价值追求驱使下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价值秩序的维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执政能力,规范社会行为,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推断出来的。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毕竟有较大差别,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应当为它确立哪些价值原则,则要根据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情况来回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只能由现实的状况来判断。而这个判断无疑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化意义。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首先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同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使各种社会主义有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共同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那种最高价值。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正是统领和规定社会主义全部价值的最高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社会主义其他价值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体是恒定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抓住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关键。

2,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导,离开核心价值的最本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则会流于空谈,甚至会走偏方向。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和不断发展的价值系统,要认识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价值体系,确立核心价值是关键。在我们这个比较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明确社会主义的终极关怀之所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使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富于人文精神、理性主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得以有效地建构起来。

3,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对于我们党判断和掌握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特别是对我们党如何科学执政建立了一个平台。能否解决好转型时期的矛盾与冲突,促成社会和谐,构建起和谐社会,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4,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所有价值观中,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为核心价值观在制约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对个人的行为起主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使个人的行为和活动能在共同体生活所需的秩序中进行,使社会保持和谐和稳定。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在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维系社会成员的思想纽带、规范社会行为的价值向导,也是判断社会是非的价值尺度,更是惩恶扬善的锐利思想武器。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思考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层次不断提高、研究视角趋于多样,但整体看来仍存在较大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分歧较大,仍需科学凝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理论仍需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不同理论维度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定。从研究的规范来看,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论述不充分的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等概念运用混乱。从研究的领域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普遍集中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价值哲学两大领域,应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充分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共党史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科学凝练并深化拓展。从研究的意义看,应该认识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它不仅能稳固社

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次,进一步拓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侧重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实践中的价值诉求。二是凸显民族性的价值理念和人类文明史的价值积淀。三是注重体现当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实践。四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概括和抽象。以上研究各有所长,但还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对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存在过的价值流派进行系统梳理、区分、鉴别,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的历史逻辑。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又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既要有理性信念的支撑又要凸显个体的价值体验,避免虚幻化。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必须言简意赅、高度抽象,具备完全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力,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文明史、特别是当下世界将长期处于“一球两制”的客观现实中找到具备包容力的最大公约数。正如李德顺教授所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括和阐述,应该是“五宜五不宜”,“主体宜显不宜隐、理论层次宜高不宜低、思想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参考文献:

[1][14]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

[2]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7).

[3][10]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4]高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理解[J],天府新论.2010,(1),

[5]郑国玺,简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7,(6),

[6]廖曰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涵[J],浙江社会科学,2010,(1),

[7][39]周治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J],思想研究,2007,(6),

[8]刘进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深层结构.平等与自由的辩证平衡[J].都唐学刊,2010,(4),

[9]王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与制度模式之关系[J],绥化学院学报,2010,(4),

[11][37][41][43]朱天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2][38][42]王占阳,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3]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J],中州学刊,2006,(6),

[15]周智,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J],齐鲁学刊,2005,(6),

[16]俞可平,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J],理论参考,2005,(2),

[17]粱莉,陆卫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制度安排[J],理论导刊,2003,(1),

[18]杨乃初,以人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理念[J]新疆社会科学,2010,(2).

[19]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20]严书翰,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论三个层面上的社会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21]韩庆祥,利,力,理,立-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J].学与研究,2001,(1),

[22]林尚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12-18.

[23][40][45]包心鉴,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涵[J],理论学刊,2011,(1),

[24][31][32]范明英,郑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彰显路径[J],学术论坛,2007,(10),

[25]李银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26]盖伯琳,王小路,国强、民富、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3),

[27][34][35][36]黄岩,陈伟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J],求实,2011,(1),

[28]张昌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29]周治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J],理论与改革,2009,(2),

[30]姚茂军,张明远,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体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3]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3),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发展历程构建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形成的总体认识和看法;狭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指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属于历史范畴的概念,根据时代的不同其内涵及形态也有差异。①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关于价值观念的体系。其中,根据各个具体的价值观念占据的地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某种价值具备与否的基本观念和认识;而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居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对“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做出科学回答的理念。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从本质上讲,科学社会主义范畴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必须能够反映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另一方面,既要包含着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同时又要区别于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而“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要求,从本质上明确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于价值观的界限,为其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以及正当性依据。②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给新时期人们理想信念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公民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理想、价值等概念退居幕后,呈隐性状态。调查显示,一定比例的公民在信仰方面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游离状态。同时,在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蚀下,少数公民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问题,甚至出现了“信念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及对党的信仰缺乏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我国目前最需要树立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时刻在矛盾和冲突中行进的。当下的社会正置身于文化碰撞激荡的背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能够引导人的思想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③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坚持在对立统一中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承认差异,尊重矛盾,既不扩大或激化矛盾,也不无视和回避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而是着眼于发展,致力于和谐,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通过寻找和扩大共同点,从而促进、实现社会的团结与和谐。使不同的文化模式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获得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而社会成员尤其是人类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才可能得以完成。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之相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立。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理论及其所持有的思想,一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相关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直接、系统的阐述,而是采取的间接的方式,借助“利益”、“目的”、“需要”以及“理想”等词汇对价值性内容加以表述。马克思恩格斯价值观取向是为绝大多数人争取利益,是服务于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从整体角度分析,社会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出发,并把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的目标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对人民的价值,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

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列宁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及原则作为追求,对考茨基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以及奉行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的学派思想持批判态度。在和平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出现较为尖锐的矛盾。列宁提出,以当前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难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并毅然对传统体制作出修改,主张放弃直接过渡,而是通过诸如国家资本主义、货币以及商品等间接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迈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面对经济以及文化都较为落后的实际,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列宁选择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对合作化、国家机构以及文化建设等事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使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全面。可以说,列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尊重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科学回答了现实基础与社会主义价值关系问题,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充实和发展。

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及实现的基础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价值观关注的焦点,继列宁之后,斯大林主张借助工业化以及农业集体化方式实现一国社会主义,并逐步发展成为斯大林模式。然而,斯大林模式也有其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正确处理好手段和目的、科学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没有将科学及价值原则相结合,这种较为古板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设置了障碍。

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中国人民在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引导和带领下,经过不懈奋斗,最终赢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从而拉开了解决科学和价值之间关系的序幕。思想一大主题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认识到在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社会平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灭剥削和阶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于社会主义价值及其实现基础的关系方面,思想具有一定的创新,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现实有机结合。当然,其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致晚年犯了左倾错误。邓小平同志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成功之处加以吸收和借鉴,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对“社会主义目的和手段、价值理想和现实途径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并奉行科学和价值原则。实践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样也是同志关注的重点,并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本质上讲,这也是涉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同志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基本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世界一体化以及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确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从价值现实出发;客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基本要求;涵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理念。

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该要上升到个人价值观和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形成水准上,一旦内化,就会达到一种自我调节的状态。这样,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成员的引导也就顺利地达成了,成员人格发展便开始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自我意识发展到能制约和调节某些自身人格发展的水平,能够较为顺利地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之间进行理性选择,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感。因此,通过系统指导,帮助并促使社会成员自我意识的逐步健康发展,对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符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社会条件。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大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就是舆论的引导。所谓舆论引导,指的是主体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言行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其在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典型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塑造典型和舆论抨击。好的典型可以激发和鼓舞民众,而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坚决地加以抨击和批评。社会舆论主要载体有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只有将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真正对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社会利用这些文化传播手段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敌人,也不仅仅是为了控制人们的越轨行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文化传播,把人们的思想、行为纳入社会规范体系,以保证社会的文明和进步。”⑤一定社会的文化传播制度越积极健全,对社会成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越影响深刻。从制度创新的层面上,要确保用科学文明健康的内容占领文化阵地包括传媒娱乐阵地,防止灰色、颓废乃至迷信的资讯对于人思想的侵蚀,社会成员才会对主流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然于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一价值观的内化。

重点环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环节是具有内在引导作用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有利于民众从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理想教育目的,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第一是情理关系;二是昔今关系。价值目标和标准不以主体的意志发生转移,属于理性范畴;而通过心理体验方式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作出反映的价值情感,是主体价值态度的体现,属于感性范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对情感的培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昔今关系方面,首先要对传统作出客观而理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转换传统的环境及条件。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从全民崇拜革命偶像到如今娱乐偶像、实用偶像占据主流,这深刻地反映出了文化发展的某种可怕趋势:中国正在远离自身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似乎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需要消费形式本身。人们似乎满足于只要笑就够了而不知道为何而笑,满足于活着而不要思考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可以说,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偶像最终也会影响到什么样的青年,这种发展趋势无疑会带来中国未来深层次的精神贫血,而民族进步可能由于缺乏精神支柱而失去动力,甚至社会道德规范将严重失范。因此,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效益趋向,坚持偶像生产和消费的正确方向,塑造和传播具有先进文化价值的偶像,增强偶像的文化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提高偶像的价值层次,使之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象征的高度,以偶像的某种有意义的特质来影响我们的社会成员,使之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基本保障。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保障是法治建设。法律与政策、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强制性,可以明确、规范地反映社会价值取向,设置具体行为模式,并对当前行为及其后果发挥约束作用。为了使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就要立足中国当前的实际,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促进法制的不断完善,在法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可以通过法律形式加以固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尽可能地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在构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地对相应的法律进行调整和修改,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制定新法律,真正发挥法律对民众行为的约束作用,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有力措施。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措施是具有权威性、广泛性以及引导性的政策调控。政策与人民利益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贯彻以及执行社会主义政策,确保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只有确保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性和协调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接受。要充分发挥政策对民众价值取向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必须保证所制定的政策能够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民众的根本利益。

内在途径。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外部因素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主体自身修养的加强也不容忽视,加强自身修养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次,注重实践和锻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切实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最后,要注重自我熏陶,时刻对自己言行进行反省,对于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及时加以调整,确保二者相一致。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稳定的价值观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要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一方面,要大力进行经济及政治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作者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田海舰,戴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②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③荆蕙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文化学刊》,2010年第4期。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的。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综合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科学界定应该是: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和总纲领,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第一,从广义上看,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内含核心价值观。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义上是由“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层次元素构成的一个层层递进的结构体系。因此,核心价值观是内含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的一个范畴。

第二,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得以建构的前提与基础。从实践来看,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是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被郑重提出来的,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产物。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的前期准备、探索与铺垫,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就不会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和广泛重视,也就不会进而逐渐上升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紧迫任务,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热烈讨论和集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打一个也许不太准确的比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就如同金矿石与黄金的关系。没有金矿石,我们冶炼不出高纯度的、闪闪发光的黄金来。同理,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就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发展的基础与依托。

第三,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概括和升华,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和精髓。核心价值体系是有灵魂的,它的精髓贯穿于其纵向与横向的各个方面的,那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关系情状,如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路向一样,核心价值观决定和影响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走向、内容取舍,在宏观战略层面指导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第四,表征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并不是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反映。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我们不应在实践中不加区别地将二者混淆在一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就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而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它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基本实践依据与理论依据,深刻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基本路向与着力点。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实际上讲的是要大力推进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怎么解放?这在邓小平看来,只能靠改革。因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因此,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如果我们从解放生产力必然导入改革的思维逻辑出发,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本质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中显然应当包括“改革”的元素。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发展生产力”,实际上讲的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因此,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必须将“发展”的内容囊括其中。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际上讲的是社会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与残酷剥削、与严重两极分化是势不两立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我们必须将这种价值精神充分体现出来。这就必然要求以公平公正为导向,将“公平公正”的要求合理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中的重要关注点。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际上讲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的社会主义,而是要以富裕为导向的,且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相应地,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抛弃“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越穷政治性越强”的传统认知,将追求富裕、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中的基本面去理解和把握。

如此分析下来,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看,“改革、发展、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就应该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的基本阐释。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5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国内;国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63-02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较少。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讨论开始出现,学术界也开始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这一命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2012年,党的十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社会科学上其他概念一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与分歧。归纳起来,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陈秉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由国家凝练和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普及推行的价值观念系统。徐根初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有的学者从比较分析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徐国民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一个近期的目标。总之,学术界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认同并信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研究,在党的十之前,学术界对此是见仁见智。学者们一致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这些思想和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一是以一个或多个要素并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德顺认为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涵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以多个要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定位表述。李抒望、高希国、陈延斌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社会的首要和基本的诉求。王占阳、钟哲明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解读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最终追求。这些学者的观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研究,为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提供了理论有益参考。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历史演进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作为一个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颇多。学者们从多个视角,总结回顾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一是实践来源,即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及经验教训所提供的启示。部分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了深层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罗文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是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史。高国希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袁祖社教授对学界关于邓小平价值观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认为邓小平的价值观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研究邓小平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和全面的学术视角。李忠杰认为,邓小平、和的思想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构建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必要性研究中,张俊、冯友明等人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包容性、先进性以及精炼性的原则。

吴海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原则或具有的特征应当是普世性、民族性、时代性、崇高性和人民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诉求。李德顺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应坚持“五宜五不宜”:主体宜显不宜隐,层次宜高不宜低,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综上,尽管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各有侧重,在各个方面也有不同的诠释,研究范围日益宽广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来看,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只着眼于理论本身,缺乏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缺少实践指导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但在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借鉴意义。在价值观的研究上也往往借助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国外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价值、价值观定义的研究

美国哲学家培里的价值兴趣论把价值本质界定为主体任何兴趣与任何对象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当一件事物(或任何事物)是某种兴趣(任何兴趣)的对象时,这件事物在原初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便具有价值,或是有价值的”。克拉克洪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价值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生活。苏珀则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霍夫斯待德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

(二)关于价值观分类的研究

美国学者罗克奇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罗克奇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顺序的认识。他的“价值观调查”量表使得人们可使用排序的方法表达他们认为哪一种价值更值得和更为重要。宾克莱则在《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变化着的价值观念》中总结了20世纪对西方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并提出如何利用现代分析哲学帮助一个人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中做出选择。parsons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集体取向和社会取向价值观。斯普朗格在其《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价值类型:科学型、实用型、社会型、政治型、信仰型、审美型。

(三)关于价值观测量的研究

斯沃茨的人类基本价值观理论提出了斯沃茨价值观测量工具理论,其中包含了58种价值观条目,它们又被归为10种驱动力价值观类型。morris的生活方式量表由13种生活方式构成,每种方式都通过一段文字来呈现给受测试者。当受测者读完每段文字后,在一个以7到1的7点评尺上评定生活方式,并根据其喜欢这些方式的程度将他们进行排序。此外还有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问卷,他让被测试者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测得不同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奥尔波特依据斯普朗格的六种价值类型的理论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查和研究价值观。

(四)关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的研究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美国的价值观,即勤劳、诚实、勇敢、公平竞争、宽容以及对世界保持好奇心,还有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主义。1999年,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提出了“俄罗斯思想”。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超越国家的全人类的价值观,包括言论自由和基本政治权利等内容;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社会团结”。在亚洲,韩国、日本与新加坡同中国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研究韩国、日本与新加坡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日本提出重义、重秩序、知礼、爱国以及追求自由、民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新加坡则早在20世纪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就提出了本国的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综上可见,国内外的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价值观本身的考察分析,而对于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迫切需要研究者加强对于当前环境下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陈秉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n].光明日报,2011-02-25.

[3]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4]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6

〔关键词〕改善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建设;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4-0110-04

在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等原则,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基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改善民生相融合,并在改善民生过程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获得人们认同与践行。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改善民生为依托

首先,以改善民生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依托具有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所以,满足人们吃喝等需要是获得人们对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吃、喝等需要是民生的基本层面。民生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与人们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念,要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必须以改善民生作为事实依托。换言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前提是改善民生,只有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才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基础,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其次,以改善民生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依托具有现实针对性。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利益得失不同而导致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多样性、复杂性的现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迫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向心力和感召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2〕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满足人们的利益为根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境遇

(一)“”问题严重污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在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党风、政风和民风。而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破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其一,形式主义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形式主义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其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时期,就尖锐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形式主义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而不与具体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势必不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形式主义者漠视群众意愿,追求华而不实,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风乃至社会风气。若形式主义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就会苍白无力。

其二,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时期,就形象地把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形式主义和,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多重,其中从主观上讲,某些干部没有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甚至有少数官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而官本位观念却相当浓厚,致使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这些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严重脱离群众,漠视群众需求,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其危害极大。腐蚀官员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注重人情,视规章制度而不见,任人唯亲、任人唯财,势必会影响民主法制与公平正义。

其三,享乐主义毒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享乐主义是一种颓废腐朽的思想,它“片面追求人的自然属性的无限满足,而泯灭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享乐主义会引发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意志萎靡,信念淡化,信仰动摇。享乐主义贪图享受,扭曲价值,与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不利于党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不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其四,奢靡之风销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奢靡之风腐蚀人的心灵,销蚀人的意志。奢靡之风贪图铺张浪费,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势必加剧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奢靡之风迷恋于挥霍奢侈,对群众诉求麻木不仁,势必破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引发群众心理失衡,进而影响社会正能量的汇聚和传递。

(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首先,大量民生问题的存在,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诸如食品药品安全、贫富差距拉大等民生问题,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形成制约。活生生的现实与国家倡导的价值理念的裂痕导致人们认知失调,消解着后者的生命力。

其次,大量民生问题的存在,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不仅要用科学理论论证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要用改革发展的成就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重大成就,但还面临不少需要继续改善的民生问题,如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等。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方面会为某些社会思潮盛行提供土壤和空间,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另一方面,会扰乱人们的价值观,进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交通肇事逃逸等等,公众对此深恶痛绝,怨声载道,这已经构成培育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障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触碰价值准则底线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一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现实要求,彰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这些现象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负效应。

三、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反复研究和论证,更需要从实践层面努力推进,力求在实践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根植、成长和壮大。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度和民族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党的十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融入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生机和活力。

第二,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终归会变成人生如梦,人生苦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目标,最终沉溺于现状,不思进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第三,坚持联系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区分层次和对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力军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防止陷入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困境。

(二)加强党的建设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解决中国问题,关键在于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其一,加强思想建设。当前,党内某些党员、干部出现信仰动摇、信念式微的问题,甚至一些党员为错误的社会思潮所俘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坚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仰。否则,党就丧失了先进性和凝聚力。其二,加强作风建设,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当前党内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腐败和形式主义问题,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升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党的十“三个倡导”的吸引力。

(三)有力的保障机制

主要指的是制度建设。其一,健全完善民生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生命力就在于它植根于改善民生过程之中,有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离开了改善民生的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生产与再生产的能力,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东西。为此,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生政策的制定中,使改善民生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强大力量。其二,法律法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理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的各个环节,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其三,将鲜活实践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近年来,基层单位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如何评价基层单位创造的经验,基层单位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并加以推广,如何把这些鲜活经验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制度,都是今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四)科学的激励机制

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都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形成善有善报、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激励效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肥沃的生长土壤。在日常治理中,给正确行为以精神赞扬或物质鼓励,给错误行为以法律惩处或道德谴责,力求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有效的利益解决机制

主要指的是切中利益关注点,着力解决现实利益问题。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马克思还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列宁也指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利益牵引思想,利益决定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因此,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转化为公民理念,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说的阶段,而是要行动起来,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所取得的利益。为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利益解决机制。具体包括:其一,诉求表达机制。诉求表达是关切群众利益的第一步。伴随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趋势,要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改变以往单一化形式,力求社情民意能够通过合理程序、合法渠道得以及时表达。其二,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8〕缩小人们之间利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三,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我国权益保障机制,保障人们的合法利益,坚持以增强公平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建立健全权益保障尤为重要,否则,将会影响人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以及对党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理解。利益解决机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利益解决机制中,引导人们树立公平、正义、诚信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度一一一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Z〕.人民日报,2014-02-24.

〔3〕.在新近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a〕.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1.

〔4〕.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大众化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过程也就是被群众掌握、内化为道德信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把握,关系到人民对该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必须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为人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种价值尺度、价值准则,成为价值判断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和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②它应该体现一定群体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核心价值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2.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3.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4.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写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从来源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既要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几千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传统的价值观引导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传统的民族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深入炎黄子孙的骨髓中,潜移默化德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中批判的吸收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借鉴其有效的表达方式,更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记忆,更能形成共识,在核心价值观众体现中国特色。而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增添时代要素,适应时展,才能植根于当下,立足于中国国情,保持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承接传统,又要紧扣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丰富其内涵。

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区别开来。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性质的体现,不同的社会性质肯定需要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反映。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并规定了其方向;一个好的适宜的核心价值观又能巩固国家的性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并促进国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体现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高、最核心的价值原则,③这既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一致。

从作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凝聚社会共识,又能规范公民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反映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因此,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个统一价值追求上,最大程度的调节社会矛盾,统一人民意志,达成社会共识。在达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心中也会形成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内化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外化在行动中,规范公民的行为,这也是一个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实践领域,形成价值规范,规范和引导公民的行为,以求其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家观点各异,提炼上缺乏共识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国家和社会媒体一方面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但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意见存在分歧,难以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这就从根本上模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存在,本身就容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阶级立场、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认识水平和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各方有识之士特别是学术界、宣传界、理论界在学习、宣传、实践时,认为核心价值体系较为宏大复杂,不宜熟记传播,纷纷欲对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且呼声一直十分强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冯颜利教授从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中获得启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人义法自信”;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则从新加坡的“发达、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中得到启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学术界广泛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讨论,一方面表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重要性的关注,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是另一方面,呈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如何达成共识,博采众家之长,统一思想,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和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

(二)内涵丰富,表达方式上欠凝练

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熟练掌握的基本的特点就是将其丰富的内涵运用极为凝练的表达,让人们耳熟能详。就如提到西方核心价值观,我们自然会想到自由、民主和博爱。但是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们却面面相觑。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表达方式上欠凝练产生的后果。虽然,中国共产党对此也在不断地努力,但是还是存在表达方式的问题。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今,围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了多次讨论,但由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极其丰富,提炼存在很大难度,普遍存在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的问题,难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记忆和掌握,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大众化带来了很大难度。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倡导”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作出了重大的进步,24个字层次分明,涵盖了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公民个人的三个方面,简短明了。

但相对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和五四时期“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先进价值观,以及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还不够凝练,不容易形成口号效应,被群众记忆。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要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尊重大众的意愿,考虑大众的需求,并以通俗、准确、鲜明、扼要的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通过群众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表达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三、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所依据的工作方针。也应建成社会主义应坚持的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体应该落实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发展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促进核心价值的生命力。

具体说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是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获得渠道和认知程度,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渠道,开展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总之,一切来源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二)凝练语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

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形式契合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凝练语言,探寻更适宜的表达形式。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群众能掌握,群众易记忆为目的,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的价值观犹如没有土壤的种子,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应在利用权威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众评价。民众评价是指通过社会舆论、民谣等方式比较真实地表达群体主体意志的活动。陈新汉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与权威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而民众评价活动通过对权威评价活动发生影响,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影响,因而民众评价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④因此,在通过学术界总结和提炼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微博、问卷调查等开展民众评价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注释:

①.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②包心鉴.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纲领[J].新重庆.2014(04).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8

我们在讲授这个专题时,就复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的高校校将“概论”课程教学安排在“原理”之前,所以可以复习,如果相反,那就是预习。主要内容见“概论”第10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012年党的18大确立的。2006年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二者都是我党领导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成果,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当然核心价值观比核心价值体系用词更精确,包含的层次内容去更深更多。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比较,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主要在第一章、第二和第三章。特别是第一章“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部分”,第二章第2节“真理与价值”和第三章第1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根据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把它作为一个专题: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专题的侧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次,公民方面。这个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是一致的。通过对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的比较说明,让学生更加理解价值观的内涵。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整个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三观”都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世界都没有正确的理解何来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思想文化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

最后,对价值、价值评价、价值观三个概念厘定,阐明价值观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如经济领域中的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让学生切实地从理论层面对价值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当客体能够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主体就是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客体就越有价值。正确对待特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价值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和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比较

设置这一专题的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比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两者的本质区别,更要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思潮。这一专题的主要内容在“原理”课第四章第3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一专题的侧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层次,社会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与资本主义自由观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本质的区别。相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反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由社会存在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阶级基础不一样,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思想是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统治服务的,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资本主义自由价值思想是一种所谓的“普世价值”但这种普世价值太虚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社会制度为前提,有公有制经济制度作保证,因而有实现的土壤。三是资本主义价值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只是一种口号,也就是说形式的民主、平等掩盖了事实的不民主、不平等,因为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思想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概括,也是人们的价值追求。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主要讲述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主要内容是共产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两个历史任务,即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共产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两章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高度挈合,又同属于“原理”课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把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一个专题。这一专题的侧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次,国家方面。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这与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次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高度符合。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容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高级阶段。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是统一的。只有实现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共同理想,才能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社会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注释

[1],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02-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卷第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9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对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价值关系中,“人”都是价值关系的主体,所有的价值均是以“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人”的需要为存在前提的。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优先权。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就是要使劳动者能够更有尊严、体面地劳动,实现人性化劳动,这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论。其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顺利进行,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的和谐进行和发展,客观上又必然促进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同时,由于劳动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它将会延伸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规范,并由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形成和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有企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骨干力量,是倡导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神的中流砥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不能简单地把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仅仅当作劳动力来使用,而应该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应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应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另一种是文化契约,又叫心理契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契约的关键,以此为规约,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即职工认同企业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让企业的价值取向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让文化建设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职工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世价值;传统文化;宗教教义;区分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2―0067―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在文化张力上,表现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相依相生;在文化时序上,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文化视阈上,表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存”〔1〕。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互激荡,一方面在引进外来优秀文化和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的同时,另一方面一些激进的、保守的、自由的“杂音”和“噪音”也随之进入进而充斥着整个社会,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有鉴于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必要从三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西宗教教义分别做三对区分:在文化的民族性上,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在文化的时代性上,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真理性上,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之分

(一)中华民族精神孕育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张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世界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诸如以“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科学表达,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友好善良的民族特征和民族形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孕育于厚重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更成长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由内而外地显示出一股顽强的时代张力。其时代张力集中体现在与时俱进性上,即将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内核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以高度凝练的语词表达出来,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频频交流、交锋、交融的现实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诸多显性或隐性的威胁,而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随之加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递“中国声音”方面,无疑具有强大的时代张力。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下的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及危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之后的普遍的经济增长乏力、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持续倒退等无不表征了西方普世价值的罪恶与虚伪。“它们用‘民主的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解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内的主导地位,导致社会主义实践丧失价值导向、信仰聚焦和精神支撑。”〔2〕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去审视包括诸如“自由、平等、博爱”等在内的西方普世价值,便可以深刻洞悉其本质,揭露其为资产阶级实现及维护其阶级统治服务的神秘面纱,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强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3〕为此,依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具有明显的虚幻性和反人民性,它只是作为资产阶级实现和维护其阶级统治的精神工具而存在,这就掩盖了广大的无产阶级处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榨之下的残酷现实。因此,西方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和本质上是存在根本分野的,这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前必须做严格区分的。

(三)基于文化的民族性,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具有普遍的世界性。立足于文化的民族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进行区分,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和价值观的时代彰显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要深刻把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构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脉搏。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觉抵制来自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在与西方普世价值进行激烈的斗争中,深刻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同时,“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感召力,并在交流、交融和交锋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及历史生成

文化具有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5〕马克思提出的“世界哲学化”和“哲学世界化”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自己仍谥光转化为向外面燃烧的火焰,引领世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同时,世界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具有当下的时代性,传统与现代的兼收并蓄是核心价值观之于文化历史观和文化现实观的体现,也是时间刻度上对于文化发展的思考与理解。”〔6〕质言之,从历时态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逐渐生成的,其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变发展史,体现出历史的延续性;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一种二重性,即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刻烙印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又清晰显现着当下文化的时代气象,体现出当下的时代性。

(二)基于文化的时代性,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正确地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不能割裂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联系,否则会陷入的泥潭。人为地用“分析”的理路去解构甚至割裂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最终会滑向相对主义而陷入的深渊。

其次,不能以现成性的观点去孤立地、封闭地、静止地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发展史,否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因此,我们需要用生成性的观点去联系地、开放地、运动地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发展史,坚持辩证法而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再次,不能盲目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或随意析取,否则会丧失辩证法的批判立场。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沃土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需要坚持辩证法,以批判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

最后,不能忽视甚至抹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否则会扼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被提出,“旨在用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提供社会价值共同基础”〔7〕,鲜明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之分

(一)科学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的几个基本维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这虽然不同于哲学和科学,但是它们却同样具有一套比较严格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宗教教义,因而对人民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因此,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进行区分之前,必须对宗教进行思想的前提批判,划清宗教教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线,守护人们的精神信仰。

立足于文化的真理性,科学正确地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元哲学的多角度逐步展开,深刻揭露和批判中西宗教教义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彻底论证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凝聚价值共识,引领人民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基于文化的真理性,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西宗教教义

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宗教,在于“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8〕,是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宗教无论中西关注的都是无限的精神世界而非有限的自然和有限的人类世界,它们都在本体论层面预设了一个全知、全能、全善、全在的“上帝”或类似于“上帝”的人格化的“神”的存在,因而在认识论层面坚持一种启示论,认为真理来自于上帝,上帝即真理,在价值论层面将人的幸福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也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9〕这深刻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彻底地揭开了宗教虚伪的神秘面纱,尖锐地批判了基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形成的宗教教义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宗教教义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在于“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10〕,因此,“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1〕。它在灵魂和肉体上压迫、奴役人民,使人民终日沉醉于虚幻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表象,进而臣服于存在于彼岸世界的“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的上帝启示的真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与精神追求

从价值观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基于多元价值,并从中概括出的具有统摄性、凝练性的价值共识,它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具有普遍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评价意义。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本质批判宗教的本质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的本质出发,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从三个层面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命运、福祉和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现实性的角度,肯定了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是深化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弘扬价值观主旋律,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作用的重要指向。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简洁凝练的语词科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核,集中表达了广大中华优秀儿女对和谐社会的殷切期盼和美好憧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为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世纪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靳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4-10-31.

〔2〕〔7〕周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4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4〕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0-121.

〔6〕靳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4-10-31.

〔8〕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0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