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2:20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1

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以各类比赛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欠缺

近期对安徽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参与创新的想法。然而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时临时组织,部分学生只是具有一时的热情,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获得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渠道较少,通畅性较差。(2)大部分同学对创新的兴趣高、持久性较差。(3)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概念模糊。(4)学生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等一系类问题。

1.2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力度不够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过程中往往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受到中学阶段的灌输式教育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不高。(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3)对学生的指导持续性较差,往往都是突击指导,科技成果较差。

1.3高校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建国至1985年期间国内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经历了“行政体制”期,“停滞和倒退”期,“逐渐转轨”期,1985年至今高校进入“全面改革与发展”期,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科配套、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1],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仍需要不断改进。

2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

发挥专业指导学术优势,科学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发现我国高校科技体系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健全,逐步形成了学科配套、专业齐全、资源丰富、组织结构较合理、管理机制较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高校在我国科技、经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1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改进工作理念的基础上,要积极的创新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奖励机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2]。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目前高校的技创新工作的制度尚未形成理想的管理政策环境,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建立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管理体制,激发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关配套政策,及时跟踪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培养过程中的政策落实情况,从科研立项、科研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保障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

2.2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2

历经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已经实现了一系列战略性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系统。这一系统,既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今天,科技体制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比如,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科研经费投入“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现象突出,严重制约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这背后反映的是体制机制有待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理顺的问题,应使科研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

面向未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政府科技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宏观协调、政策整合、市场放权、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深化政府科技体制改革。具体可以通过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程序制度、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以“互联网+”行动为契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运用辩证的思维培育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等措施,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释放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

基于此,本期特别策划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民族复兴视域下我国科技创新环境的培育与优化、“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科技体制机制的障碍与改革、我国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程序制度的完善,以及科技创新对国家科技治理现代化提出的要求等层面,就我国科技体制创新的重要话题展开讨论,以期透视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推进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实践。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议题设置及理论指导:李宝善

策划执行:贾立政张晓王坤娜张蕾苏娜孙杨玲玲

科技创新环境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流变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改造它。这要求我们在培育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过程中,要从把握不同环境要素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入手,对科技创新环境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考察与分析,按照环境要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内在规律进行科技创新环境的改造、重塑和优化。

―隗金成房广顺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依赖于正当、完整的程序,这一程序既是科学立项、公平立项的保障,同时也是反立项腐败、避免矛盾纠纷、平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活动各参加人之间关系的保障。目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腐败、纠纷等,大多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程序方面的问题有直接关联性。

―郎佩娟

当前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要从创新性与分配性入手,在坚持创新性和分配性的基础上,通过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价,把科研活动放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通盘考量,从明确科研经费性质入手,精细设计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收入分配体制,完善和发展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新体制。

―丁元竹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经历改革开放近40年的渐进改革过程,已经实现了一系列战略性转变。国家的科技管理从直接配置资源和审批项目的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为主,并努力探索和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机制系统。

―程萍

目前,我国人才创新存在诸多不足,应当从加强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环境入手,改善人才创新现状。

―王明杰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3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网络环境与建设水平对提升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为此,以山东省4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的6个关键要素:创新体系与技术来源、创新技术水平、创新资金实力、研发人才基础、创新产品收益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扩散开放程度变量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其余的区域创新网络变量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效应。

技术创新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人、能力、过程、组织等要素的再组合,它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生命线。与大企业相比,通常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具创新性,但由于规模小、资源少等缺陷使其在创新方面处于劣势。但随着科技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风险与投入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技术创新超越企业边界,获取资源和分散风险。国内外实践表明,区域创新网络是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此,通过选择山东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区域创新网络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测度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用系数,分析如何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从而探索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环境构建途径。

1理论基础

区域创新网络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内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当地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之间的合作而结成的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构系统。随着竞争格局的全球化,创新成为世界竞争的主导,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为增强竞争优势而努力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这也引起了学者对技术创新深人研究的兴趣,并逐步重视研究区域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国外学者代表性观点有,Hippel(1988)实证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创新源,企业之问的长期密切合作必然会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Keeble(1999)等人对剑桥地区实证研究发现区际和国际网络在当地高科技企业的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合作研发和科技人才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Cooke(2000)”研究指出,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内企业创新绩效的不断提高。我国学者盖文启等(1999)指出,只有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实现区内各行为主体的密切合作和知识的增值创新,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关士续(2002)针对硅谷的实例,阐明了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新的角度诠释了技术创新。以上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对区域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很少有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本文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细化维度来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2样本特征

选取山东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大样本调研前,随机抽取中国济南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的1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研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正。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148份,回收率达37%。对回收的问卷按一定标准进行了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达91%。样本涉及电子信息(29家)、先进技术制造(29家)、生物工程和新医药(13家)、新材料应用(10家)、现代农业(6家)、新能源高效节能(14家)、环境保护(16家)、其它(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19家)等高新技术行业;包括中型企业67家,小型企业69家;部级技术水平企业29家,省部级技术水平企业39家,地市级技术水平企业47家,其它技术水平企业21家;国有或集体企业19家,民营企业101家,外资或独资企业13家,其他性质企业3家;创办期企业l6家,成长期企业7l家,成熟期企业29家,衰退期企业9家,二次创业期企业11家;技术密集型企业103家,劳动密集型企业21家,其他产业类型i2家,如表1所示。

3变量测量

本文旨在分析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需要对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网络进行测量。首先,依据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参考相关文献,选取测量指标。然后,以山东省中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多题项测量指标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分别建立区域创新网络、技术创新能力的观测指标体系。

3.1区域创新网络测量

区域创新网络量表根据半结构化访谈内容和相关的研究文献儿iS],经过编制、测试和修订而成。包括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程度(Q11)、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的流动程度(Q12)、区域技术交流及中介等组织程度(Q13)、区域相关企业的合作程度(Q14)、技术扩散开放程度(Q15)、公共数据库建设水平(Q16)6个变量。量表中的所有项目采用1~5级Likert量表评价,依次表示程度由低到高。通过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仅=0.8,说明量表一致性较好。Kmo=0.8,Batelett球体检验表明x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方差的贡献率75.719%,较好地解释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状况,如表2。

3.2技术创新能力测量

技术创新能力的量表构建根据半结构化访谈内容和相关的研究文献’,经过编制、测试和修订而成。包括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的自主性、企业主要技术来源等l4个测量指标,涉及创新体系与技术来源(tl1)、创新技术水平(t12)、创新资金实力(t13)、创新人才基础(t14)和创新产品收益(t15)5个关键变量。

通过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ot=0.7,说明量表一致性较好。Kmo=0.6,Batelett球体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4个观测指标很好的聚合为5个因子,根据不同指标问的涵义,分别命名为创新体系与技术来源、创新资金实力、创新人才基础、创新技术水平和创新产品收益,见表3。

4数据分析

为检验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以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关键维度:创新体系与技术来源、创新技术水平、创新资金实力、创新人才基础和创新产品收益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创新网络的6个因子: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程度、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的流动程度、区域技术交流及中介等组织程度、区域相关企业的合作程度、技术扩散开放程度、公共数据库建设水平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具体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程度、区域技术交流以及中介等组织的完善程度、公共数据库建设的完善情况等3个因子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体系与技术来源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越密切,区域内中介组织、公共数据库建设越完善,越有利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保障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第二,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的流动程度与创新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而技术扩散开放程度与创新技术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区域内适度的人才流动有助于创新技术水平的提升,区域内技术扩散程度越低越不利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第三,区域技术交流以及中介等组织的完善程度、技术扩散开放程度的完善情况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人才基础显著正相关,表明完善的区域技术交流及中介服务、适度的技术扩散有助于改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人才基础;第四,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的流动程度、区域相关企业的合作程度、公共数据库建设程度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品收益显著正相关,表明适度的人才流动、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以及完善的信息平台支持有助于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市场化能力。

5结论与建议

前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首先,依据实证结果归纳结论。然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完善建议。

5.1主要结论

从前述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多元回归分析中,区域技术交流、技术扩散开放程度变量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技术水平有显著影响,而样本描述性统计表明,7l%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区域技术交流水平较低,溢出效应弱。Causmano(2000)…所提出的技术外部性导致的知识溢出是有成本的,企业对知识溢出的利用取决于自身吸收能力,而吸收能力和企业知识存量和研发投入正相关。因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内技术交流和技术扩散水平,提供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要重视自身知识储备和对研发的投入力度。

(2)适度的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流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而且对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也有显著的作用。根据对样本的统计结果,有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区域内人才流动不合理。因此,通过优化区域创新网络内的科技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有助于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增添活力,解决创新人才短缺的“瓶颈”,提高人才聘用的灵活性,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

(3)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程度、区域内中介的完善程度是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显著的影响。根据样本统计结果,45%的被调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较常合作,而仅有29%的企业认为区域中介较完善。Conway(1998)等指出技术创新不是单个创意的结果,这意味着技术创新通常产生于众多主体参与和网络关系复杂的组合。因此,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一要依托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区域创新网络;二要注重中介组织完善,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4)区域人员或科技人才的流动、区域相关企业合作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创新产品收益有显著影响。这证实了Capello(1999)”所说的集群学习的实现途径包括企业问的结网和互动、人才在当地企业问的流动,而集群学习有助于提升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公共数据库建设也对创新产品收益有显著正效应,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增加和引导对对数据库建设投资,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平台。

总体来看,区域创新网络对创新技术水平、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基础、创新产品收益以及创新体系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作用效应,但同时发现区域创新网络与创新资金实力没有显著作用,这可能是与区域创新网络量表中的具体测量指标选取有关,二者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的细化研究。

5.2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论,针对优化创新环境,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对区域创新网络的优化和完善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政府的功能,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政府起着积极地作用,主要包括加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投资等。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当区域创新网络围绕科研院所或大学集中地时发展最有效。因此,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中,首先要投资建设优良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与科技企业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对培养人才、生产创新技术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其次,制定一系列综合配套的支持政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提供优惠条件,并对重大技术创新实施奖励。推动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作的互动关系,尤其是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加强对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协调。此外,还应积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政府控制职能逐步让位于引导服务职能,并将各种不同体制的资源都纳入到创新网络中,实现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4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开放自主创新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结构,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3.建立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实行政事分离,明确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转变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

二、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式和渠道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要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与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的利益要求和积极性,保障全社会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要着力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以行之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改善对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资本、技术与企业的有机结合,积极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和人才储备。我们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当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四要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五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消除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爱国.我国政府科技管理模式优化改进的思考[j].软科学,2003,(6):83-86.

[2]曹庆萍,田大山,方力维.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49.

[3]常林朝,郭洁莹.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4]科学技术与体制改革——三论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02-08.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市场;依存结合;完善制度;多层次体系。

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科技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融入了生活,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都起着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改革不断推动者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深化发展,支持着金融体系的健康茁壮发展。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坚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最关键竞争要素。这也是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必然结果。只有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在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一)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认为,现代科技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实验过程,结果未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即使实验成功了,还需要进行市场开发,这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当然,如果成功了,最后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菲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附带不同程度风险的市场主体在这里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金融市场的这种特质和科技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研发初期,还是成功后的市场开拓时期,都存在大风险和大收益,传统的融资渠道大多都在观望,而金融市场特质表明金融市场有这个魄力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出资方,金融市场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改革,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驱动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完美结合。

(一)增强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认识。

金融科技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方面,人们对此的意识不足,同样,保护也不足。所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促进其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意义。然后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记录造册,保护其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二)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三)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三、结语。

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近年来金融与科技创新逐渐趋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虽然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管制也比较严厉,但是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逐渐丰满的由各色科技企业带动发展构建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以及强化的外在制度环境和人们对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结合的再认识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互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维地,孙可娜,刘娜。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

[2]黄蓉。科技创新与金融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1(12)。

[3]周剑初。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改革良性互动[n].金融时报,2007,3.

[4]李侠。寻求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发展[n].金融时报,2006,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6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什么是区域创新体系?总体来说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它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组成。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更有效配置和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其重要特征。综合有关专家的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可以细分为互相联系的五个子系统:原始(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中介服务系统、创新多元投入系统和宏观调控系统。

二、福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加上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在省内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总的来说,福州市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还比较落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突出表现为:

(一)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在榕高校与研究机构研究水平总体来说不高,一流高校缺失,虽具有一批有一定优势的学科领域,在某些学科领域上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能够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并且能够实现产业化,但总体而言脱离市场、脱离生产的单纯学术导向的倾向严重。由于产学研仍相对脱节,优势学科与福州市现有的优势产业结合不紧,对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多数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中规定的3.5%相差甚远。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量极少,近两年专利申请量落后于厦门、泉州。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外资企业,其研发中心多不驻我市。近年来,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纷纷成立,但能力建设还急待加强,表现为通过省级认定的不多,通过部级认定的只有两家。

(三)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弱

福州市的许多科技中介机构刚刚起步、起点低、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真正能高质量从事专业科技中介服务的机构不多,加上政策法规缺位、市场规则不配套,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和高新技术成果在福州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技术市场、技术交易实现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途径与渠道不畅。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专业性的创业服务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足。

(四)缺乏完善的核心创新区

所谓核心创新区是各地集中力量打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多以科技园区为代表。福州科技园区的特点是小而散,所谓“一区多园”。缺乏一定规模、配套完善的主体园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力度弱,产业布局零散、特色不明显,形不成集聚效应,管理体制更无法营造核心创新区所需的小气候。

(五)科技投入不足,多元投入机制不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市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显得相对不足,科技投入比例与本市经济增长速度也不相称,对社会资本的引领作用也不强。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还不强,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金融资本对技术创新支持不够,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发育严重不足。

三、完善福州区域创新体系的若干建议

根据福州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完善福州区域创新体系应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找准突破口,选好切入点,突出解决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创新问题。

(一)加强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省市协调全面推进福州地区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一要打破省、市、部门界线,建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与社会化体系,通过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已有大型科研检测仪器入网和共享以及新仪器共建共享,使之基本可以满足本区域的科研分析、测试需要;二要加快建设福州科技信息综合网,形成科技基础信息、科技成果、政府科技计划与政策等数据库和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要加快大型公共创新基地建设和完善,如:大型公共实验室、行业测试分析中心、现代制造的快速成型中心、软件测评中心等等。

(二)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联办”的方针,发动各种所有制、多层次办科技中介服务,加快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阶段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是:

加强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体现了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志,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应发展其成为科技中介服务的龙头。福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是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初具规模,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福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以其为龙头,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市、县、专业镇三级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农业、电子信息、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建立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生产力促进网络体系。

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孵化器网络。以福州市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为核心,继续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综合性孵化器、针对特定人员孵化器和特定专业孵化器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孵化器网络。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这些孵化器,使它们能提供孵化场地、共享服务设施、资金筹集、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咨询诊断、信息网络、公共关系等综合,以此不断提高福州的孵化能力。

培育和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加强技术市场设施建设和技术交易网建设,改变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建设有价值的技术成果数据库,结合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全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网络平台,使各机构能迅速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提高信息咨询、评估论证、技术合同登记、签约、技术招标、技术和专利拍卖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技术交易市场管理和运行机制,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为科技成果转移、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加快福州技术交易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技术成果交易中心。

积极推动科技咨询服务扩展。建设重点是:面向政府的辅助决策型科技咨询机构;面向行业的服务型科技咨询机构;面向广大企业的技术经营型咨询机构等。目前主要的工作重点是支持评估机构及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有关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包括: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贷款担保机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通过这类机构的规范建设,为福州市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比较完善的技术评估、资质鉴定、法律和金融服务。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抓住重点,推动系列创新工程

实施龙头企业扶植工程。围绕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根据产业存量、核心能力、核心品牌、行业需求特征、高技术水平等进行分类,选择并重点支持有特色优势的产业主体群,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继续建立一批支柱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致力组织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四)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体系,增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要立足在榕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同时积极利用研发能力强的国内甚至国际研究机构,增强福州的原始创新能力。对在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既“要求所在,也要求所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科技团队和著名学科带头人,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申报国家项目以及本市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前瞻性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和综合创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以及培训中心,等等。

(五)大力扶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包括: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引导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依托;鼓励企业到福州以外设立技术开发机构,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鼓励行业自行组建或科研机构转制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建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以及福州专家库系统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建全市场投融资、担保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7

1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加快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步伐。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可以有效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农村的农业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只有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1.2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须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数量,解决农业产品供需矛盾,满足市场的需求。

1.3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要的推进手段,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增收渠道发生显著变化,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1.4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和谐社会,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目标。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就不会出现农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才能更好的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

2.1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充足的财政支撑可以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持续有效的创新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受国家整体财力不足的影响,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对偏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投放总量相对不足,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缺乏资金保障,科技开发缺乏后劲。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资金大部分投向了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新兴农产品的资金投入不够,这严重抑制了我国新兴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发展较晚,许多农业资金很难找准市场,使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现行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限制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2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

者,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动者,农业科技人才是实用推广的重要技术保障,他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水平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3农民对新技术吸纳能力较差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知识转化的效果,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居民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依然较低,农村居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技术停滞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培训费用。这些障碍不利于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群体的形成,导致现有农业技术应用基础薄弱,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农业科技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各部门管理混乱、职责定位不清等问题。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研工作取向发生偏差,研究取向并不是面向社会,而是面向上级有关单位,将争取科研资金做为首要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各科研机构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协作,造成科技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缺乏仃效的信息沟通,致使科研成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和应川.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管理体制,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投人足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要不断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体系,完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3.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支持。要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不断完善科研机构的设置,形成覆盖全面的科研体系。要建立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不断的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鼓励其参加学习并促进知识升级。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各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同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交流,通过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考核力度,按照课题和成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效益、适用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形成公正廉明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科技转化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接受新科研、新成果的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领导责任制。要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对农民当前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了解问题所在。要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形成功能齐全的培训新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要不断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这样才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使农业科技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和使用。

3.4完善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农业科技组织管理运作体系,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地改革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机制,改革现有机构设置隋况,形成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要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经营形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行模式的效能,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与转化力度。各级地方科研机构要加强联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推广的主导作用,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三农”发展过程的需求,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完善体系发展,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运用率。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历程;基本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77-03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概念,由英国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他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公私部门各机构组成的网络,在各机构的活动与相互作用下,各种新技术得以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可以看出,弗里曼主张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概念,重点关注国家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于一个国家创新实绩的影响。1990年,波特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的、有利创新的环境应该作为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数年后,国内也展开了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研究大多是从科学技术体制的变革入手来理解国家创新体系的,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支撑服务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者相互之间的作用构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1]该文件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界定内在地包含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的主体要素,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的资源要素和法律、政策、文化等创新的环境要素。

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但都一致主张这一体系是:“为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发展,使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取得更好的绩效,在国家的层面上为创新活动的各个主体所做的制度安排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以创新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下的相互作用系统。”[2]由此,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科技创新体系必然要在深化认识中走向完善,发挥孕育激发创新的功能。

一、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降,科技创新体系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政府主导模式”(其特征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由政府直接控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栏穹止ぃ淮葱露机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科技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典型特征。便于在短时间内有计划、高效率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种模式同时存在着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病:企业管理者缺乏创新需求和动力,创新主体与创新的利益和风险不直接相关;科技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无法保证。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复合模式”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即将竞争方式和手段逐步引入传统的计划体系(科研院所开始实行对外“有偿合同(契约)制度”的科技服务,对内则实行课题承包制的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成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使科研院所活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市场对企业的调节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乡镇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此外,政府尝试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等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扩散)。计划与市场复合的模式有利于发挥竞争拉动创新的作用,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功能的完善。然而,即便如此,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未能确立;政府抓科技促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科研院所进入企业,人才的合理分流,资金投入的企业主体化等还需要探索。

第三阶段,自1992年以来的二十多年。本时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心开始从纯粹科技领域内部的结构调整转向注重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注重强化企业创新功能;创新体系中中介机构等新组织的出现,加快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

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各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孕育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取得的创新成果更加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创新体系历经深度转型

1.政府职能转变。长期以来,政府都以科研活动组织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者、科技资源配置者的身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规划是传统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几乎没有研发活动,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都通过引进取得。改革开放后,科研机构自增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作用大大增强,政府虽然仍然发起、组织和推广技术创新,但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上,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推动技术创新。推进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是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关键举措。

2.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地位转变。不仅政府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学、研等科技创新参与主体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企业不再是生产车间,而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成员。自1999年以来,企业就取代科研机构成为最主要的研发投入主体。“2014年,我国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分别比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高2.8个和6.1个百分点。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4]大学既传承教书育人的传统,为科技创新培养和输送人才,又与科研院所一起承担着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任务,同时又加强了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科研院所也不再单纯生产基础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应用知识和产品开发,改变了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前“教育归高校、研究归科研院所、生产归企业”的苏联式分工模式。

3.不同科技创新主体间互动增强。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已申请了超过1/3的国内专利,由纯粹的教学单位转变为科技研发与创新主体之一。高等院校积极建立与企业间的联系,探索多样化的产―学互动关系,形成一些新型产-学合作模式与成果。例如,高等院校通过“建立产―学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等方式,发挥自身力量帮助科技产业促成“量”与“质”的双重转变,并借助政府扶持措施,开展企业间的科技信息重组与交流。企业对科技研发的部署也更加重视,把与高等院校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高等院校作为企业研发外包合作伙伴。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看,这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它们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资金来源。

4.各类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国家高新区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功能。截至2013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9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5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其中,孵化器89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34家,技术转移机构5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4家,具有国家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82家,形成了74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张江、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专利申请、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渐形成金融、财政税收等多层次创新资助体系。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也正在逐步形成。技术市场不断完善,技术交易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涵盖科技成果转让、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以及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还出现了技术入股等新形式。

(二)创新体系功能相对完备

1.资金支援功能。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科技经费投入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13.5亿元,应用研究经费1398.5亿元,试验发展经费11003.6亿元。相比上年,三类活动投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达到10%左右,从而保持了我国研发投入结构的基本稳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发达国家是3%~4%,虽然还有差距,但整体呈逐年提高的态势。总的来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特征,但研发投入的效益尚需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激发并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人才支撑功能。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持续稳步壮大,人才规模达到世界领先,其中,科技人才储备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达到7512万人,居世界首位。无论是按人头数还是按全时当量计,我国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规模都已经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按人头数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数为535.1万人;其中,博士31.7万人,硕士69.9万人,本科毕业生142.9万人,分别占总数的5.9%、13.1%和26.7%。按全时当量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371.1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5%。R&D研究人员总量为152.4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2.7%。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近几年增长显著。2014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达到48人年/万人,完成并超过“十二五”科技规划目标(43人年/万人)。此外,从改革开放以来至2013年底,各类型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升至305.86万人,其中,学成回国人数达到144.48万人,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3.技术中介功能。伴随着经济深度转型,政府的角色正在由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主导者逐渐转变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助者。政府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中介服务应运而生。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既可以为各创新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换搭建平台,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加强技术中介服务,将能极大改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我国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对科技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工程化、中试和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为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信息与解决办法的各种咨询服务,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等;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备等硬件的服务,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等。”[3]总体来看,近年来这些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比较迅速,但服务模式不够明确、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等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

4.研发执行功能。在我国,研发执行C构通常涵盖政府研究机构(即科研院所,含国防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国有、民营)、跨国公司等。科研院所是计划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主要资助与执行单位。然而,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公共财政负担也过于沉重,政府大幅裁减科研院所并进行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一直在不断增长,但在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步伐,中小企业不但成为技术成果的使用者,也成为新的研发与创新主体。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在我国建立了数百家研发实验室,成为我国重要的研发主体。大学一直都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依托,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人员,其技术转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5.创业促进功能。20世纪末,创业投资热潮在国内兴起,创业投资公司竞相成立,来自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也纷纷进入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1999年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设立多家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有效服务,推广创新活动。同时,注重完善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在当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体系的创业促进技能将进一步强化。

(三)创新体系运行成效显著

1.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取得了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涌现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杂交水稻等重大成就。综合分析,我国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国。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已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2.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利率提高到2015年的55.3%。从产业看,以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核电等重大技术装备正在成为出口生力军,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社会消费的新亮点。从区域看,一批创新驱动起步早、转型快的省市,经济发展率先出现向好态势;各类改革试验区域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加快形成转型发展新高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3.创新能力呈现新的变化。一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从21世纪初几乎处于全面跟踪阶段,发展成为领跑、并跑、跟跑并存新格局,越来越具备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条件。二是我国在全球创新中占据新的位势,从过去顺势应变到主动布局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越来越同频共振,两者融合日益深入,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特有的优势与潜力。

参考文献:

[1]许F,李涛.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7):28.

[2]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6-177.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9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战略后危机时代经济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而这一切的一个最基本的保障是法律体系的完善,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因此,为了能有效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平稳发展,经济法完善研究可谓意义重大。

一、创新发展战略的部署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想要发展,只能跑得比别人快,这里说的“跑”不仅仅停留在发展的速度等形式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求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内市场需求的深入挖掘能力等加快步伐。因此扩大内需、创新发展就成为了必行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让中国经济走出“小国困境”。创新发展战略的部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一是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切实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自律功能,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厚植创新土壤。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

第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二是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三是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遇到的的经济法问题及完善建议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活力,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带来更有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发展。纵观中国经济法体系运行的几十年,其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在其运行过程中显现出的缺陷我们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大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必须将以往不曾重视的各个顽疾点逐一击破,使得经济关系可以在一个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畅行无阻。

首先,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是否创新的源动力。企业创新的动力源自市场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推动和对盈利的预期。其中,竞争是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企业只有不断推进创新,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一旦缺乏创新,企业必将在竞争中落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美国福特总裁亨利·福特在总结公司因没有及时创新而导致经营不善的教训时曾说,“不创新,就灭亡”。因此,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要素向创新企业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激励企业创新。

其次,积极拓展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根据创新和创业的各阶段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创新融资渠道。继续鼓励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办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向创新企业倾斜,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融资。

第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技术集成、产业化和商业化平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并不意味着创新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在企业内部完成,特别是目前我国缺少集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还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集成和市场开拓的平台作用,由企业主导创新过程,有效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以合理的利益机制发挥产学研各自优势,促进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10

[关键词]大庆市;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生存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3)03-0018-05

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而建、依资源而兴的资源依托型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资源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亟须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以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改变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技术创新是突破资源约束的根本手段,是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1]。而建设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大力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创新过程和运行机理[23],尚未针对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国内对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王元月和纪建悦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4]。张承谦、王云飞和胡晨从技术、融资、人力、信息和创新政策、社会中介服务等方面,对资源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5]。李柏洲、薛凌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结构及构建策略[6]。董秀荣对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运作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7]。田红娜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应培育基于创新网络的创新体系[8]。常瑛和赵俊平提出了完善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910]。

已有的研究论证了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系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并初步构建了理论框架,对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提出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普遍没有突出资源型城市的特征,而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城市技术创新系统;二是没有深入分析技术创新体系中,各创新行为主体在功能上的差异性。鉴于此,本文拟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针对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二、大庆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

大庆市是依托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城市。目前,城市经济仍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石油可采储量的日渐减少,城市面临着“矿竭而城衰”的威胁。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及早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大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离不开完善、合理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大庆市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大庆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庆油田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化公司等资源型企业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活动活跃。这些公司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创新机制。同时,大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16个各类专业科技园区进驻企业2000多家,其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2家。但是,大庆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较弱,创新人才和资金严重不足。2007年,大庆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1家,其中7家大型企业的科技人员有19047人,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967%。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第29卷第3期高翠娟,等:油气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技术创新的支撑机构。大庆市有高等院校8所、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87个,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和知识支撑,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还比较少;科研机构的力量比较薄弱,而且专业比较狭窄。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以来,大庆市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情报所和专利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但离“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技术创新的环境。大庆市的特点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资源型企业受中央政府垂直领导、自成体系。大庆市政府依托高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选择试点企业,根据其产业发展方向和提出的研究课题,组织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主要采取委托研究、联合中试、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合作,大力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2009年10月,大庆市高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东北三省首家部级创新型科技园区。

(二)大庆市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大庆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大型的资源型企业为主体,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研发资金集中于资源型企业,地方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中小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且大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大庆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少,并且由于受单一的经济结构的限制,科研院所往往是专业性机构,难以提供全面的先进技术支撑。由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起步较晚,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能力较弱。此外,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大庆市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要差。

尚未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庆市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联系方式简单,产学研合作主要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资源型企业、中小科技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难以有效集成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地方高校和资源型企业的知识、人才等技术创新资源没有发挥系统效应,科技中介机构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不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庆市缺乏与外界的资金、人才以及项目等资源的交流。资源型企业与外部的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较多,还从国外引进了部分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而中型工业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与外部联系则较少。

三、基于生存系统模型的大庆市技术创新体系设计

(一)生存系统模型的核心思想

生存系统模型(VSm,ViableSystemsmodel)是英国学者StaffordBeer于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传统组织结构时提出的一种组织设计模型,该模型将组织作为一种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系统进行组织设计和诊断[11]84107。生存系统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多样性平衡(Varietybalance)”思想和递归分解(Recursion)思想[12]。Beer认为,每一个可生存系统都包含着一些更小的可生存系统,这些更小的可生存系统可以用与它的上层控制系统相同的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单一层次的生存系统模型主要包括5个子系统。系统1由具体执行各转化过程的运作部门构成,它们之间能够进行相互沟通,并且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与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多样性平衡。系统2是一个信息沟通渠道,负责系统1内部沟通、系统3对系统1的监测和稽核以及系统1共享资源的统筹。系统3代表结构和控制,负责为系统1建立规则、分配资源、划分权力和责任,为系统4和系统5提供界面。系统4负责监测外部环境,确定企业能够保持生存能力的未来需求。系统5是战略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组织发展战略、平衡组织各部分需求,以保持组织的整体性。总体而言,系统1、2、3主要关注组织目前要完成的任务;系统4关注组织未来的发展;系统5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平衡系统1、2、3与系统4,保持组织的整体性[11]84107。

生存系统模型不仅强调各运作单元之间的联系,而且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通过制定规则和秩序,以监督考核的方式实现组织控制。整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适用于各种组织类型。生存系统模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其基本思想契合了创新对组织结构的要求,对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基于该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并保持其持续的创新能力。

(二)基于生存系统模型的大庆市技术创新体系

基于VSm构建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包括5个子系统,见图1。

1.创新实施主体

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体,资源型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是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些创新主体自身也是可生存系统,应构建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些创新主体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并且要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在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中,要充分发挥资源型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加强中小科技型企业与资源型企业的联系,提高资源深加工行业和延伸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信息沟通渠道

资源型企业、中小科技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协作创新,需要畅通的沟通和联系渠道。科技中介机构通过为技术创新提供各种服务来实现这一功能。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情报所、专利事务所、大学科技园等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重点不仅要放在中小科技企业,更要针对资源型企业开展大量的服务创新,将资源型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中小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图1基于VSm的大庆市技术创新系统3.协同创新机制

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突出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建立健全资源型企业、中小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技术购买、人才引进、设备和软件购置、信息传播等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实现知识、技术、人才、信息和资金等创新资源的流动。各创新主体分别在经济原则、技术原则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的规范下实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扩散。

4.技术创新政策

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要以关注技术创新体系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制定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各种政策措施。这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不仅要对区域内的科技中介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中小科技企业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而且要对资源型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激励资源型企业加强与区域内部的高校进行协作创新,引导资源型企业将其所属的专业研究机构对中小科技企业开放等,从而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5.技术创新战略

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政府决策部门要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战略规划,指导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要建设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仅各主体之间要加强联系,各创新主体、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更要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区域外的技术市场、企业、金融机构等的联系,通过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交换,形成开放的交流机制。

四、大庆市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保障措施

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标是创新规模扩大、创新数量增加和创新效率提高,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上述基于生存系统模型建立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作用,驱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激励创新的作用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市场竞争不活跃,创新主体缺乏创新活力。要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性、引导性、保护性和协调性政策,建立和完善创新引导机制;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转化和产出各阶段对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提供政策支持。选择制约接替产业发展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建立相应的行业技术中心,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重点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和前瞻技术的发展,为接替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中介体系是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新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技术创新信息中心,完善技术成果库、专家库、产学研数据库等,为创新主体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源信息、统计数据和专业技术信息等。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发展与接替产业相关的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中试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

(三)提升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高度依赖技术创新能力。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存在一定的后发优势,存在着利用外源型技术创新成果或渐进型创新成果发展接续产业的可能性。无论利用何种创新成果发展接续产业,都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融入全球或全国产业链,并向产业价值链的研发环节拓展,最终实现产业转型,这种转型形式同样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要大力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作为产业转型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研发,其能力弱、创新资源不足,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障碍,迫切需要获得外部的技术支持。而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了大量的研发人员和先进技术,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因而,资源型城市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应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利于整合多家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集中力量进行研发,有利于弥补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风险大的缺点。

(五)提高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系统应提高开放性。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应加强与系统外部环境要素的联系。对于资源型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在技术创新成果层面,不仅要关注获取外部有用的创新成果,还要注意对企业自身无法转化的技术成果借助外部的商业化渠道进行转化;在技术创新能力层面,要通过要素流动实现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创新过程层面,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合作创新,合作要真正参与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积累[13]。

五、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将封闭、分散的创新活动,逐步转变为开放、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生存系统模型具有开放的系统特征,基于生存系统模型建立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强调系统内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而且强调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资源交换。通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分工合作,以及从外界引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实现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驱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丹,姚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创新协同驱动路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1(6):1012.

[2]DaViDDoLoReUX,SaeeDpaRto.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Currentdiscourseandunresolvedissues[J].technologyinSociety,2005(27):133153.

[3]FRanZtoDtLinG.michaelatripplonesizefitsall?towardsadifferentiatedregionalinnovationpolicyapproach[J].Researchpolicy,2005(34):12031219.

[4]王元月,纪建悦.资源型城市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系统的探讨[J].软科学,2002,16(2):1013.

[5]张承谦,王云飞,胡晨.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2529.

[6]李柏洲,薛凌.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特点与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8(5):5961.

[7]董秀荣.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2008,17(2):36.

[8]田红娜.基于创新网络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972.

[9]常瑛.基于资源型城市特点建立和完善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J].科技与管理,2005(1):135136.

[10]赵俊平.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07(1):7880.

[11]迈克尔·C·杰克逊.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m].高飞,李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