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十篇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十篇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2:57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1

一、宣传文明礼仪,做到环境育人

我校在各楼层开辟了“民族风情长廊”,专门介绍朝鲜民族的历史人物、名言警句、传统风俗,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进入校园,学生就会被“民族风情长廊”里的图片深深吸引。这里有朝鲜族婚礼、花甲宴的照片,有端午节、春节风俗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朝鲜族特色美食照片,每幅照片都配有精彩的文字介绍。照片中的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盛装,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开辟“民族风情长廊”是我校积极探索德育活动与民族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之举,对营造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收获了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课堂教学渗透,达到全员育人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德育活动中,更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使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每位教师一节“民族教育特色课”活动,要求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把朝鲜族民族特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等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中,还可以通过朝鲜族历史文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汉语课上,师生共同搜集展示具有朝鲜民族特点的图片和实物,以《我爱家乡的……》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在数学课上,以朝鲜族传统民俗游戏《圈舞》为导入,引领学生进入了“圆”的知识之中;在英语课上,教师巧妙设计具有朝鲜族文化元素的课件,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融入了民族文化礼仪教育。

三、主题班会融入,激发自豪情感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结合朝鲜族传统礼仪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年级以“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通过童谣朗诵、表演、舞蹈、小品、文明礼仪模特队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低年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五年级以“我们的约定”为主题,说出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不文明语言、不礼貌作为的具体事例,与同学、老师、父母约定与自己过去的不文明行为告别,做一名优秀的朝鲜族少年;六年级以“文明礼仪与我们同行”为主题,通过观看短片谈感想、讲故事、小品、民族礼仪知识竞赛等形式,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传承民族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开展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学校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要组织开展一次以民族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以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美德,将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一)组织“挑战金钟”活动

我们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以民族常识为内容的“挑战金钟”竞赛活动。竞赛题目突出了民族性和知识性,内容包括:民族传统美食(如大酱、辣白菜、米肠、打糕、冷面等)、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礼仪(如说话、待客、用餐、走路等)、传统民俗活动(如秋千、跳板、摔跤、花牌、放风筝等)、民族音乐(如《阿里郎》《道拉基》《难逢歌》等)、民族乐器(如洞箫、短箫、大琴、玄琴、长鼓、圆鼓等)、民族舞蹈(如长鼓舞、顶水舞、扇子舞、农乐舞等)、民族名人(《中国人民进行曲》曲作者———郑律成等)。竞赛的形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在选择题环节中,答错者被淘汰后经过老师或学生之间的猜词条游戏可以复活,复活的机会有两次,猜对几个词条就能复活几个人;在填空题环节中,让学生将学过的朝鲜语的成语、谚语进行填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多者胜。“挑战金钟”活动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对朝鲜语言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和传统美食制作体验为内容组织高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朝鲜族是崇尚礼仪的民族,有严格的礼仪规范,但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学生对朝鲜族礼仪规范的认识逐渐淡化。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融入了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活动。一是让学生学会朝鲜族文明用语,如上课用语、师生用语、与长辈交流用语等。二是朝鲜族行大礼的体验活动,现场两名男女生各自示范后,全体学生分成几组,分批进行体验。三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学会了朝鲜族传统礼仪,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了让学生了解朝鲜族传统美食,学生全员体验朝鲜族美食制作过程。把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制作辣白菜、萝卜泡菜、圆白菜泡菜、茄子泡菜、黄瓜泡菜等各种泡菜;二组制作朝鲜族传统煎饼;三组制作紫菜包饭。教师事先准备各种食材,现场示范后,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通过传统美食制作体验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朝鲜族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还感受到亲自动手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三)组织低年级童话剧表演

低年级教研组以1~3年级学生为对象,排练儿童童话剧。童话剧以人与动物们怎样和谐相处为主线,以表演朝鲜族童谣、民谣、舞蹈、乐器等形式,完美的演绎了在快乐的童话世界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童话故事。其中,有机融合了朝鲜族传统节日里的饮食和礼仪文化。在剧中有动物和人们一起过中秋节的场面,家家带上用新谷米制作的打糕、松饼和米酒等朝鲜族特色菜肴,一边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一边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又融入了与长辈用餐的传统礼仪教育。

五、学好生活礼节,培养良好习惯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2

关键词: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决定着作品的内特质与民族个性。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辨别音乐风格的问题对教学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从音乐角度分析,音乐风格主要取决于旋律的创作与演奏,了解一个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要对传统音乐有透彻的了解。

一、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

朝鲜民族音乐在调式的形式原理和调式体系及旋律特点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从调式骨干音来看,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调式支柱音和中国、日本的传统调式的支柱音有所不同。由于主音之外的调式骨干音的位置不同,它所产生的调式内各音级的倾向性与其他民族的音乐也有显著差异。朝鲜族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其旋律也是平调旋法和界面调旋律的进行特点,但到了朝鲜王朝末期,平调虽然还是保留了五声音节,但界面调从五声音阶变为三声或四声音阶,歌曲中看到的平调曲是羽调(平调)《灵山再会》《别羽调打令》等,界面调是《定大业》《三弦灵山会相》等。虽然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主要由三音或四音音阶构成,但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如三音或四音音阶这些单纯音阶构成音乐依赖于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来获得其本身独有的风格特征,这是朝鲜族传统音乐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这些演奏法和其他民族音乐演奏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在节奏方面的特点——“长短”

朝鲜族传统音乐形成了特殊、丰富多彩的节拍节奏组织形态,而且拥有了完整的体系,这种体系主要由“长短”构成。

“长短”包括节拍的规律、节奏的组织形态、速度、情绪等,每个“长短”都有自己相对情绪性格上的特征。构成朝鲜民族音乐的“长短”的基本特征是一个3拍子为节拍单位的节奏型。所以,所有8分复合拍子来构成的“长短”,实际上是几个3拍合并的“长短”。这几个3拍子往往是不同的强弱规律和不同的节奏性的组合。因此,3拍子是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主要节奏型。

朝鲜族传统音乐节奏型的产生原因和生活语言音节的节奏组合有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总之,朝鲜族传统音乐中长短的三分拍法、退声法、摇声法、转声法是朝鲜民族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这些传统技术发在西洋音乐理论中被认为是不正统的,但在朝鲜族传统音乐中,如果去掉这些因素的话,便失去它独特的韵味及风格。

总之,朝鲜族传统音乐及其他民族音乐的不同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朝鲜族传统音乐不论是声乐曲或器乐曲,大部分都在“合长短”即强拍开始。2.大部分的终止采用四度下行或音节是下行终止的终止法。3.在平调和界面调中摇声和转声是上行时常用,退声是下行时多用,而且一般是在有规律的位置上使用。4.在装饰音的用法上,朝鲜族传统音乐是以上行装饰音为主,日本民族传统音乐以下行装饰音为主。在摇声的用法上,日本传统音乐也是常用下行,而朝鲜族传统音乐是常用上行。5.朝鲜族传统音乐“长短”法和西洋音乐的节奏有本质上的区别。6.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唱法和其他民族音乐的唱法不同。西洋唱法以亮为点,朝鲜族传统音乐唱法是在明暗交叉中带柔断性的颤音。以上的特点是朝鲜族传统音乐固有的特点,它和西洋音乐、中国及日本传统音乐都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三、朝鲜族传统音乐特点的衍生与发展

高丽时期,朝鲜的宫廷乐接受中国音乐,中国文化对朝鲜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涉及的面也很广。单就音乐方面来看,这种影响涉及到音调的进行、乐器的制作、乐谱的记谱法乃至乐队的编制。由此可看到,朝鲜族传统音乐的本身特点和固有性以及和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朝鲜族的音乐教育当然是离不开西洋调式体系为基础的旋律学、和声学、复调学、曲式学、配器法等体系,但就音乐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功能以及培养民族音乐后继人而言,我们的音乐教育内容和体系很有必要进行特别的修改和补充。有了对朝鲜族传统音乐本质上的理解,就有基础和可能建立民族音乐所倡导的一系列理论体系。

从多年来的民族音乐教学中,笔者总结出利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为基础,结合中国民族音乐调式体系创作的旋律,在纵向上,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3拍为基本形态的节奏型与2等分原则的节奏型的结合,是有完全的理性与时间意义上的存在价值,这些得到了教学实践的证明。可见,结合传统音乐特点来研究民族音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开拓民族音乐为主的教学体系的道路是曲折而艰难的,但目标是明确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研究民族音乐的固有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和爱心,巩固和发展学生对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将来从事民族音乐的能力。

总之,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放眼未来,才能担负起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20世纪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朴宇英.朝鲜音乐史[m].民族出版社,1985.

[3]崔顺德.音乐史[m].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编,1994.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3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由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导致各民族的民间服饰在情感语言文化方面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我国的朝鲜族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

朝鲜族大部分是在清末时期从朝鲜半岛迁入东北地区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目前多居住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此其民族服饰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的民族服饰建立在特有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上,与民族性情与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其服饰具有优雅、飘逸、素净的特点。朝鲜族喜爱暖炕生活,因而朝鲜族传统服饰款式宽松。简洁而不紧身,并予以穿着威严和优美的形象。

女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宽松简洁的款式及流动的线条突显出柔软之美,增添了女性的韵昧和魅力。上衣无纽扣,用布带打结,长裙则从上到下渐渐扩散,看起来十分优雅,符合朝鲜族女性的审美心理,充分反应了她们柔善、温和的美德。除此之外,女性佩戴的发簪等饰物以及扇子上的缨子也非常赏心悦目。

男子的传统服饰一般包括短上衣。外加坎肩,以及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短上衣是斜襟,宽袖,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短上衣外面要套上其它颜色的带纽扣的坎肩。裤子则特别宽松,裤长腰宽,其裤裆、裤腿肥大,这种设计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随便轻松。

儿童多穿七彩上衣,是用七色绸缎做的上衣,色彩斑斓,如彩虹般十分漂亮。意在让儿童幸福美丽。

朝鲜族在迁入到中国的初期,主要居住在偏僻的山村,服饰采用的主要布料是麻布或土布,质地粗糙。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多选用绸缎等衣料,颜色也更加绚丽多彩。

在特殊的日子,如结婚、花甲、周岁等重要仪式中,朝鲜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传统的服装,色彩鲜艳的服饰给节日带来了喜庆的气氛。而且在春节等重要节日里进行祭祀和拜年仪式时也都要穿上传统服装。以表示庄重和敬意。

朝鲜族的民族服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刻印下了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积淀,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到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民族服饰的传承面临着挑战。传统民族服饰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承载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但由于制作程序繁琐,穿着不便,越来越被现代简化的服装款式所影响。如今在各类朝鲜族的庆典活动中,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对民族服装的认知在逐渐淡化,即便是在举办婚礼时也不穿民族服装,直接以婚纱代替。传统服饰文化正在慢慢遗失和被人们所遗忘。试想若承载民族文化信息的活载体已经不复存在,那么文化的传承又从何谈起呢?如何保留和发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使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绽放光芒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做好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

深入朝鲜族聚集的延边及东三省各地区进行民族服饰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了解这些服饰的历史渊源、象征寓意,做好文字及图片拍摄记录工作。同时在与当地朝鲜族群众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服饰的制作步骤与工艺等,使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建立朝鲜族民族服饰展览馆

建立朝鲜族民族服饰展览馆,这将对逐渐淡化的民族服饰文化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外来多元文化的渗入在不停地影响着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朝鲜族聚集地区建立民族服饰展览馆,能够使当地朝鲜族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到良好的熏陶和引导作用。

3.做好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推广工作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族服饰表演大赛,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推介。在展演活动中,对朝鲜族民族服饰的历史、现状,以及特点、功能、文化内涵进行系统介绍,逐步引导人们喜爱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在各地区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或朝鲜族民俗节等节庆活动中,鼓励朝鲜族干部及群众穿本民族服装,形成有利于推广民族服饰的良好社会氛围。

4.弘扬民族服饰艺术价值,鼓励技艺传承

受到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冲击,朝鲜族居住地区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失,如何延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给青年‘一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鼓励穿戴民族服饰,肯定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更应支持他们在技艺上多学习,加以保护和传承;在一些艺术院校也可以做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多与韩国及朝鲜的服饰行业进行交流,开拓视野,扩大影响面。

5.促进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改良工作

朝鲜族传统服饰反映着朝鲜族的文化和生活气息,将自然柔美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穿戴上非常复杂繁琐。只有结合时代审美和生活需要的民族服饰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在保留民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款式和工艺的改良,使其更适合简单便利的生活需要。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服装设计大赛,不断完善和丰富民族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面料、制作工艺等,使民族传统服饰的神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4

关键词:共建共享传承弘扬开发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44-02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发利用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是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文化遗产的载体记录,共建共享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朝鲜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能歌善舞、讲文明、讲礼貌的民族。图们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图们因图们江而得名,更因图们江孕育了独具魅力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而声名远播。图书馆开发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与文化馆、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馆藏,极大地丰富了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

图们市图书馆与当地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如:朝鲜族民俗(朝、汉文版)、东疆古韵(三合一)、近现代历史(朝、汉文版)、磨盘村山城专题片、东疆古韵―图们古代文物陈列、图们口岸百年史图片、图们市朝鲜族民俗视频资源。图们市图书馆与地方文化馆共建共享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大地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1)朝鲜族舞蹈艺术。朝鲜族舞蹈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舞姿柔美高雅、热情奔放,这种文献资源深受朝鲜民族的欢迎。朝鲜族传统音乐―朝鲜族传统音乐的主题部分包括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5类。朝鲜族传统音乐节拍、节奏、强弱、速度等各不相同,特征鲜明,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明快。朝鲜族曲艺―朝鲜族民间文学有神话、民谣、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等多种形式,反映出朝鲜族人民智慧才华、思想感情、民族风俗及理想愿望。朝鲜族曲艺文化热情、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中国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收集这种文献资源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2)朝鲜族医药。朝鲜族民族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病治病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简称朝医学或朝医。图书馆收集传统医学文献资源,可满足求健康者的需求。

(3)朝鲜族稻草编织。朝鲜族擅长手工草编技艺,稻草手工艺品是以优质稻草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水洗、浸泡、晒干之后完全用手工编织而成。此项工艺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为求生存,朝鲜族民族利用闲置的稻草编织生活必须品和生产工具,流传至今。收集这种文献有助于培养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朝鲜族民俗游艺。朝鲜族人民热爱生活、富于创造,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际中凝练出许多游艺活动,这些游艺活动充分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勤劳、智慧、团结、活泼的民族精神。

(5)朝鲜族礼节。朝鲜族是一个谦恭礼让、崇文尚教的民族,重视礼仪、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待人诚恳、热情好客、互助礼让,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美称。

(6)朝鲜族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乃世界都有“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以素食为主,以辛辣、凉爽、清淡为特色,形成了“尚天然、重食疗、融多元”的饮食文化。

(7)朝鲜族传统服饰。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传统服饰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穿在身上,直线显得简洁明快,曲线则显得优雅而富于变化。由于馆藏地方民族文献的有限,图书馆积极收集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资料,应尽量做好资源共享,要实行馆与馆之间的网络互联,真正实现文献资料共享。

2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激发人类社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唐朝时候文化那么发达,现在学术界的研究表明,那个时候五胡还有周边的文化交融进来的特别多,所以激发了汉文化不断的吸收活动,唐朝时候就达到了一个文化盛世。这么多的例子都说明了文化需要互相学习,互相互补,各个民族之间也这样。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图书馆要整合民族文化最精美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积极开展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智慧,自觉地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打牢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摆渡者”,坚守好民族之魂、传承好民族精神,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进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地展现给世界。我们都应成为中华文化的“摆渡者”,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3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

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满足民族文献信息服务更高更多的要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乃至振兴民族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1为地方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民族信息资源全面详细记载了一时一地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做出了贡献。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在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时,通过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真实具体的记录,就能了解家乡概况。这种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2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本地的历史提供详实的信息,对本地区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地方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既是地方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情报依据,又是地方史志工作的资料基础。

3.3为广大群众服务

地方民族文化信息,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本地独特的信息宝库,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信息的资源。图书馆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对文化需求者进行跟踪服务。

4结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而古老的历史,图书馆应开发利用民族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2]谢平.对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9(2).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5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地域性教育观念;特色教育

一、前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聚集的边疆地域。1952年,延边被命名为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延边朝鲜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及少数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他们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最早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体制。并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楷模。以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例,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自1950年形成以来,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责任和使命,倾心培育我国朝鲜族美术人才,为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并在朝鲜族美术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其难以估量的战略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中国革命文艺路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及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影响,始终注重民族审美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为建立自身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及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结束后,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根据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指出的“民族教育须采用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发展及进步的民族形式,要尊重其民族特性。各民族地区绝不要照搬汉族地区的方式,须从现实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民族特性的教育发展方向,以更高的热情,为地区社会的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明确自身特性,坚守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忠于现实、注重朴素的自然之美的朝鲜族鲜明的民族审美教育特点。并在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民族艺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总之,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从20世纪中期形成以来一直探索民族美术教育文化的发展之路,为确保自身文化地位做出了积极努力,其优越性在国内充分地得到了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社会发展变化及地区社会文化结构变化等影响,遇到其民族性及地区性的教育性质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形式正处于逐渐消失的阶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对于将来延边地区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正确理解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性质,对于延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民族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代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

进入21世纪后,延边大学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发展教育的行动计划”及“延边大学发展规模纲要”,综合以往的发展经验,结合美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未来改革发展方向战略。并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思想方面,“在新世纪,将美术教育打造成运营体系完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国内一流、蜚声海外的美术人才培育基地。”;第二,在学院运营方式方面,“以培育民族艺术人才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族传统特色,敢于创新,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总体教学工作中树立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交流的运营思想。”;第三,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是,“在扎实的基本功和美术作品中具体体现浓厚的民俗及风俗风貌。这是美术教育专业最为有力的生存优势,将为学院的未来带来无限美好前景。”不过,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由于朝鲜族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区间广泛的人文交流、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计划下的招生模式、就业取向等在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民族教育战略思想不相符的各种问题。对此,须要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的结构及功能。

三、当代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变化因素

以20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招生模式来看,主要以朝鲜族学生为对象,满足了国内朝鲜族美术教育及民族美术文化的发展需求。2007年,国家教育部针对国内失衡的艺术教育局面,在招收综合大学美术专业生方面,采用了由各省教育厅负责、有计划地统一进行招生的模式。从那时起,由省教育厅统一布置了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应考生的技能考试内容、技能考试形式、录取分数要求等。这种招生模式确保了正常大学教育及地区间的人文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这种招生模式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朝鲜族学生在地方大学的录取率,而且显露出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目前,延边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招生范围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等地区,每年招收30名左右。以招生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学生占50%,其他地区占50%。其中,朝鲜族学生占20%,其他以汉族学生为中心,仅有极少数的其他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的朝鲜族学生数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口逐日减少下,朝鲜族学校逐渐减少;第二,地区及学校招生范围扩大下,报考地方大学的学生人数减少;第三,目前朝鲜族中小学美术教师处于饱和状态下,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以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及现代教育方式来看,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是历史的必然。面对此种状况,如何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性,如何培养师范美术教育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20世纪,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东北地区各级朝鲜族学校、国内民族文化宣传机关、民族艺术团体等部门。但是,1993年随着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换成市场经济制度,在民族结构、教育观念、就业方向等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朝鲜族学生录取本地区学校的比例逐年下降,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问题。近几年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了教育部门及美术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目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朝鲜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比例不超过50%。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关,更与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体系有关。也就是说,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及教育过程。因此,在师范美术教育中,应正确把握新时期美术教育文化事业领域中的人才需求及发展方向,并制定出符合时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形式

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美术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显示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关系,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师范美术教育应跟随社会发展步伐,积极进行改革及整顿,还要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体制。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须随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经营,同时,建立以民族地区特色为重点的战略思想,注重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20世纪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地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相应的教育价值。进入新世纪后,如何发展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美术人才及如何培养等问题是地方大学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与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笔者针对目前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具有新时期教育特色的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观念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

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传统教育观念及现代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具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理应继承、发展美术教育传统。并对其传统应该以现代人的观念去思考,以现代师范美术教育的思维及方法去转换、应用,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须以现代手段,更新和发展教育知识,要在教育课程中反映时代精神。因此,美术教育知识体系应根据社会发展及需求得以发展、变化。师范美术教育内容中应纳入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及创造性的知识体系。就是说,应从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进行开放性教育。应注重学校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经济及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通过这种教育开放,就能接纳许多优秀成果、经验、手段,使教育得到质的飞越,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方面,不要拘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合于学生的各种形式。对各阶段的学生提出最低目标,随之减少必修课,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多开设能够培养他们个性的选修课,按各自需求进行技能教育。通过教育内容及形式的开放,使各民族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质量、取得飞跃性成果,必须要实行教育开放,进行特色教育。

(二)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教育

延边大学是培养中国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人才的核心学府,对朝鲜族艺术文化及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延边师范美术教育过程中,延边大学应注重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地域特色,要达到现代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目标。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地方大学师范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专业设置发展优势。有史以来的所有教育,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以各民族所实施的具体的教育形式得以存在,且在特殊区域得以开展。延边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采用朝鲜族、汉族、其他民族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并能在朝鲜族自治州的特定空间得以开展。目前延边的师范美术教育,民族现状与地区现状未能得到有机结合,未能突出民族特色与地区特性。我们所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师范美术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民族学校的运营及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而是能够对本民族文化起到保存、传承、发展作用的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在美术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中采用以民族历史、民族美学、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因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对师范美术教育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在坚持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将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优越性转换为教育、文化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师范美术教育,是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更加广泛地影响。诚然,对于创造教育文化价值的师范美术教育在教育形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边地区是朝鲜族自治区域。在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朝鲜族教育的特殊性及民族性,制定出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案。为此,根据师范美术教育传统、学校运营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明确分析长处与短处,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应走向与“突出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学校”口号相一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之路。此外,还要注重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技能教育及价值观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确立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思想及职业技能教育体制,以培养学生间相互适应能力及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面对新时期激烈的生存竞争,要确保继承和发展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存在价值,必须要实施符合延边地区社会实情及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教育,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自身传统优势,结合实际,通过同类学校间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实际交流,确立美术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性。众所周知,从社会发展及需求的角度所分离出来的美术教育专业体制是没有意义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相分离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以发展的有机体。因此,遵循相互调整、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李泰铉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德俊.《中国朝鲜民族艺术教育史》.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

[2]崔成学,金哲华.《21世纪朝鲜族教育的问题及改革研究》.韩国教育开发院,2004.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学生思想教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22-02

朝鲜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敬老爱幼、仁爱亲和、谦虚礼貌等许多社会习俗都是朝鲜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注重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民族的礼节知之甚少,日趋淡漠,民族礼仪面临着消亡的边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学生缺乏礼仪素养的原因分析

目前,朝鲜学校大多数的家长去韩国务工,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学生,有的家长把学生托付给奶奶、姑姑管教,甚至有的把学生托付给保姆管教,因而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了对孩子生活礼仪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子女坐享其成,甚至导致孩子养成任性、娇纵、不孝敬父母、不敬老爱幼、贪图享乐、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等恶习。

应试教育模式和考试制度尚未得到彻底改变,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学校教学过分注重“成长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这就导致学前到中学只重视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德”考,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礼仪修养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以致于升入高中甚至大学后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增多,家庭中家长们对子女过于溺爱,只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此外家庭成员关系较简单,学生没有机会在家庭中参加和感受礼仪实践,当孩子在家庭活动和交往中出现失礼或失误行为时,一些家长也采取了模棱两可甚至包容的态度,使之失去了学习礼仪知识和养成礼仪素养的机会。

二、进行民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各国对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韩国“道德课”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样我国朝鲜族学校对礼仪教育也非常重视,这几年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民族礼仪教育是搞好德育的前提,换句话说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加强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内容。朝鲜民族礼仪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2.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众所周知,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长期以来礼仪在不断地过滤、筛选和沉淀,因而它是凝聚在民众的心理结构中的深层文化,是创造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人性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培养民族人才的需要,更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

3.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民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而细看民族礼仪涵盖的方面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许多内容其实质是相同的,朝鲜族学校在利用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民族礼仪教育,将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民族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的过程。高中生已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根据这一情况可将学生分组,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中国朝鲜族历史、朝鲜族饮食、朝鲜族文学艺术、朝鲜族服饰、朝鲜族歌舞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班会课上,先让学生们把收集的资料分组进行整理,其次互换交流,学生收集的信息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待同学们互相交流后,对朝鲜族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朝鲜族文化有了了解,老师再根据本校校本课程资源,给学生介绍家乡朝鲜族的移民历史、家乡朝鲜族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家乡的战争所做的牺牲及在期间涌现出的一些民族英雄,还有朝鲜族人民为了开发和建设今天交通便利、生活安稳的家乡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先人流血流汗打造出来的,进而加深学生对家乡朝鲜族人民的敬佩之情,我们作为朝鲜族的一员,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要为自己身为朝鲜族而感到自豪,但由于受多种影响,我们朝鲜民族的风格与风俗正在我们的身边渐渐消失,作为朝鲜民族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将朝鲜族的光荣而优良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2.利用民族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

朝鲜族有很多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除此之外,还有朝鲜族特别重视的节日与纪念日:六一儿童节、八月十五老人节、九三“州庆”、婴儿诞生一周年的“周岁宴”、老人六十大寿“回甲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节日“回婚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外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狂欢节等在朝鲜族中流行,传统节日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被遗忘,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礼节知之甚少,有的学生懂得一些礼节,可是不按“规则”办,有的学生确实不知道何种情况下做何种礼节与行为表现。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上述的传统节日、纪念日来临时,借机跟学生一起讨论: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传统饮食是什么?有何种礼节?它的由来?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传统节日的由来,理解深刻的寓意,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当然在有些节日文化中可能也含有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去引导和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3.利用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兴起了出国热,我县中小学中单亲无亲学生已形成庞大群体。就我所担任的班级,现有24名学生,其中双亲都在一起的只有3名学生,父母一方出国的有6名学生,父母双方都出国或在外地打工而寄居在亲戚家的有15名学生,且单亲无亲学生比例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许多单亲无亲学生难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规矩、不懂礼貌、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能吃苦、贪图享乐、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等。根据这一现象,教者先对学生强调我们是朝鲜族,朝鲜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讲究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称,如果你在外地认识了人,知道你是朝鲜族的话,一般第一句问候语就是“你们朝鲜族是很讲究礼节的民族”,所以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我们朝鲜族的礼仪素质。其次,让学生了解朝鲜族关于讲究长幼身份、尊敬年长者的风俗之中包含的许多礼节。如,用餐礼仪―尊敬长辈;言语礼仪―文明礼让;行为礼仪―孝顺有涵养等。这样的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不能只停留在了解,而是经过实际训练施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纠正违背规范的言谈举止,才能收到较好的成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找一个学生当中存在的实例,师生一起进行评价纠正,进行模拟训练,这样既使学生明白“理”(道理),又要训练“仪”(礼节),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作示范、教表演,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还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创建朝鲜族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是使朝鲜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朝鲜族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以及生存能力的教育载体和渠道。作为民族学校的教师应抓住一切有效时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礼仪教育,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礼仪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7

本论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汉族、朝鲜族的民居住宅为对象,具体阐明了自然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居住及其文化的影响。从多学科研究视角试图探讨研究传统民居的设计理念及其对现代居民建筑设计的启示。根据这种宏观的研究方向,重点从东北传统民居的特征分析出发,采用类型学的分析手段,从根源上对传统东北民居的环境、形式、空间、文化内涵、运用和再创造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并予以例证,建立具有东北本土特色的现代居住模式的新思路。本文从建筑类型学研究出发,首先对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形制进行了分析,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提取“原型”,再将东北民居现况进行整理、分析,对东北民居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学原型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对建筑类型学研究

1.1.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类型学可以被简单定义为按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具有特性化的一组对象所进行描述的理论。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是由巴黎美术学院常务理事德·昆西(Q.D.Quincy)于19世纪在其名著《建筑百科辞典》中提出的,他是通过区别“类型”与“模型”来阐明类型概念的。他说:“‘类型’并不意味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模型’,就其艺术的实践范围来说是事物原原本本的重复。反之,类型则是人们据此能够划出种种绝不能相似的作品概念。就模型来说,一切精确明晰,而类型多少有些模糊不清。因此可发现,类型所摹拟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1.2.类型与原型

荣格有关原型(archetype)的概念是指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沉积”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的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表象”,这种“原始表象”荣格称之为原型。

1.3.对建筑类型学研究的启示

当代建筑类型学理论基本上充当了一种保守的角色,与现代运动那轰轰烈烈的以社会变革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比起来,类型学强调“建筑的本份”和“建筑师的本份”——即对建筑本源的回归。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事实上是在寻求建筑的一种解脱,寻找形式自身的价值。它回归到城市生活体验的基本线上,呈现出一种老练、深沉、高深莫测的姿态,以城市的综合性、复杂性做背景,进行形式自身的地域体验。

2.传统东北民居的建筑形制

从地域角度讲,东北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地区、吉林省和辽宁省,在这一地区范围内主要民族为汉族、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汉族、满足人地区和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差别较大,并且绝大部分的汉族人口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其住宅与满族的极为相似。本文所研究的东北民居的主要范围是东北三省的满族和朝鲜族民居。因为本文主要探讨研究具有普及意义的、符合时展需求的并尽量符合地域化的未来东北民居设计,而不是只有一个民族特色的典型模式。

2.1.满汉民居的建筑形制

在东北及北方农村里,一些富裕农户因经营土地多,备有车马,需在院内储藏粮食,饲养较多畜禽,种植蔬菜,设碾房、磨房以便进行粮食加工,而宅地比较宽余,故房屋配置松散,正厢完全错开,形成宽大院子。在房屋之外另设高大院墙,并于四角设炮台已被盗匪袭击。满足民居基本属于此种类型,只是按照满族传统习惯,正房不带耳房,如为五间房门开在正中,如为三间门也可以开在一边。室内多设圈炕。两间卧室南北大炕相连,而连接南北的西炕位置最尊,上供祖宗牌位,名“万字炕”。南北大炕中间用活动隔扇隔开,炕沿悬挂布幔帐,晚间放下,一家老少四股可以对面憩息。外间设锅灶,而将东部卧室隔出北半间烧火做饭。院内有祭天的“索罗杆”及系马的石桩。烟囱离开山墙,下有横砌烟道与火炕相通,名“坐地烟囱”,草房为防火多设此种烟囱。

居住文化是以住宅为媒介形成的居住方式,即所谓的居住文化是“以住宅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与人类居住场所的形态和空间相关的生活方式”。居住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的一种文化而产生,在产业社会以前建造的传统住宅是集团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别形成的,他反映了个集团文化的许多侧面。①火坑文化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对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们来说,炕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火炕是创造于冰雪文化的古老文明,使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民有了大体上共同的生活方式,是东北各民族共同居住文化。东北人睡炕,没有居室的划分,全家人挤在一起,从炕头按照年龄辈分依次排下来。也许由于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东北人粗犷的性格。火炕也象征家庭的温暖,人们在炕上吃饭、就寝、招待客人、学习、看书、做家务,几乎整个的东北居住文化就是火炕上的文化。②居住文化的民族传统思想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思想,对住宅和居住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布局上,满足的民族传统思想主要是萨满教,在民居的建筑中,更为重要视西屋,以西为神圣,还特意建造了举行萨满教祭祀仪式的空间,即在院子东侧的索罗杆。朝鲜族深受儒教思想影响,根据身份决定居民的规模和男性、女性、的空间,汉族的合院布局,深受尊卑礼法的影响,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俩侧对称。民居中最鲜明的表现民族特色的就是内部空间,满足的口袋房、万字炕、汉族的一字炕,朝鲜族的满铺炕是各名族居住文化最典型的特点,满族的正房,重视西屋,以西伟大:汉族的习俗则以东为贵:朝鲜族的名句男人为尊,女人住空间功能糅杂的大房。2.2.朝鲜族民居的建筑形制

朝鲜族不是中国的原住民,是原来的生活在朝鲜半岛不同地区的朝鲜人,由于多种原因迁移到中国的东北地区生活的,因此朝鲜族的民居传统是形成于朝鲜半岛的,其基本形态和内部结构都继承了朝鲜族的传统。移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大部分是贫困的农民,因此他们的住宅形式不同于本国的受儒教思想深刻影响的士大夫阶层的封闭、隔离的住宅,而是受风水思想的影响,以与自然和谐地生活作为一种根本思想的住宅。2.2.1.以单体房为主的总体布局朝鲜族民居总体布局的基本类型有俩种:矩形和拐角型。最初移居到中国东本的朝鲜族人民由于生活贫困的原因,民居一直建“一”字的矩形生活用房,室内是主要的活动空间:此后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又以“一”字形为基础进行扩建,就出现了“一”形的拐角房屋。朝鲜族多居住在沿山、有水源的地区,房屋的布局没有中心轴的概念,也没有一定的规矩和框架,整体布局相对来讲比较自由和随意。从整体平面中可以看出,房屋在院子的中间,呈开放式的院落,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来讲没有围合感的住宅整体。

2.2.2.主体房屋的外部形态特征朝鲜族民的整体外观特点是屋顶普遍为四坡顶,屋神较矮,檐下有廊,门窗的比例窄长。外墙墙面刷白灰,墙面洁白,在村以灰色瓦面。外观整体印象素雅、通透。

(1)朝鲜族民居的立面造型

①屋顶的造型特点

朝鲜族民居的屋顶按材料分为草屋顶和瓦屋顶。其中草屋顶多采用悬山式和四坡式,瓦屋顶则采用歇山顶,在大城镇比较常见。屋顶的出檐很长而使屋檐下缠产生了很深的阴影,加上廊的凹进,整体上强化了房屋的立体感。

悬山式屋顶是两坡顶,比较少用,形式接近庑殿顶,屋顶中间有一条正脊,侧面两端各有“人”字形斜脊相连,正脊和斜脊之间组成四个屋面。歇山顶正立面于四坡顶相似,侧立面分成两端,像中歇了一下,因此称为歇山顶。

②屋顶及门窗特点

朝鲜族民居的房屋基础很浅,墙体重量很轻,不必做到冻土层以下,外墙体有两种形式,夹心墙和空心墙,这两种墙都是以木柱为骨架,墙本身不承重只起围护作用,所以墙壁和薄。因此,朝鲜族民居的屋顶造型是由柱、梁架的结构决定。

③架空的廊和木板烟囱廊是木构架建在台基上的,台基的大小跟屋檐是一致的。从正立面看廊的底层是被架空的,事实上只是前廊被架空,房屋并没有被架空,架空层非常低,架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面湿气的腐蚀。不论是满族还是朝鲜族,烟囱都设在山墙边落地的。朝鲜族民居的烟囱最大的特点是它用木板做成的,呈长条的方筒状。3.东北民居的发展

人与居住环境关系的新思维 文化总是不断进不发展的,对东北传统居民来讲,一方面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和文物价值的民居不断消失,亟需保护,另一方面有无法扼住时展的喉咙,是不可能让他守着不合时宜的文物生活的,也基于此,主动对民居进行再造,甄别可以继承的方面是新型东北居民设计的关键所在。而时展到现阶段,人类在发展中也逐渐加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只有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才有人类的未来的发展整体考虑入与环境关系的民居设计才是人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概论(上)[J].建筑学报,1994,11:52-59.

[3]郭明卓.如何理解“地方特色”[J].建筑学报,2004,1:70-71.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8

[关键词]朝鲜民族;新舞蹈;中国朝鲜族舞蹈

一、朝鲜民族新舞蹈产生的历史背景

朝鲜民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朝鲜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舞蹈文化。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叶的新舞蹈时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创作舞蹈时期。自朝鲜末期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浸透到朝鲜半岛,尤其到了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在半岛也掀起了打破原有的文化,提倡创新的舞蹈思想。新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冲击着朝鲜半岛长期积累下来的文明。朝鲜半岛新舞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它的历程。

二、新舞蹈产生的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朝鲜新舞蹈的确立是在本世纪20年代初,如果从出现新舞蹈作品的时间上看确实如此。新舞蹈的实践者之一的裴龟子于1928年在汉城举行的作品发表会标志着新舞蹈的开始。

产生朝鲜新舞蹈文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化生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文化生态中,文化观念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可低估。如果没有接受西方文化的意识,新舞蹈的开展将是艰难的。随着日本的入侵,使朝鲜乐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承传已久的宫廷乐舞制度首先遭到破坏,废止了宫廷乐舞,遣散了宫廷艺人。据史料记载,18世纪后期,清学即北学论者朴齐家已论证说:“只有与日本和西方通商,朝鲜才能富强”。到了19世纪一些有志之士力主与日本和西方通商,且进行文化交流,从此关闭着的朝鲜国门终于渐渐地被打开,西方的文化逐渐的传入到朝鲜,史称为“开化时期”。此后,日本以及西方列强以武力强占朝鲜,接着日本把朝鲜纳为自己的殖民地,这时西方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朝鲜产生影响,特别是日本强占朝鲜之后,一些知识分子主张以文化启蒙大众,唤起人们的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欲达成这一目的则必须用新的文化形式让民众接受,此种行为非单纯的用什么形式的问题,其中有深刻的含义。

三、新舞蹈产生的代表人物

当时石井漠带来的作品有《囚人》、《忧郁》等,从作品中洋溢着深深的感染力,震撼着崔承喜幼小的心灵,因此崔承喜不顾父母的反对,随石井漠前往日本习舞。新舞蹈的开拓以崔承喜、赵泽元等著名舞蹈家为代表,他们先后赴日本跟随石井漠舞蹈大师学习现代舞蹈,并到其他国家学习芭蕾,在石井漠大师的指导下,归国后便开始着手新舞蹈作品的创作。崔承喜生于1912年出生于汉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毕业于汉城淑明高等女子学校。同年,日本著名现代舞蹈家石井漠率团到汉城演出,她观看完演出后深受感动,在其兄长崔承日的引见下,被石井漠收为徒弟,同年赴日本。当时的朝鲜社会,视从艺者为三教九流,崔承喜的父亲也不例外。所以,他认为女儿学舞“是家门之不幸”。但因崔承喜习舞之意已决,只能随其所愿。开始了习舞的生涯,在石井漠举办的舞蹈学校,她系统地学习了俄罗斯芭蕾、西方的现代舞1929年回到朝鲜,并创建了“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在1930年她举办了首次作品发表会。但未能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作品更倾向于模仿西洋舞蹈的方式,且内容难以理解;为了培养能够跳新舞蹈的表演者,崔承喜创立了朝鲜民族的舞蹈训练体系,注重训练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采取了分解动作的元素、重组元素等方法。即以动作为核心的舞蹈体系。“立舞”体系不仅吸收和借鉴西方的现代舞蹈以及芭蕾舞蹈的动作元素,按照芭蕾动作的训练原理,加入了技能训练和民俗舞蹈训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四、新舞蹈的产生对中国朝鲜族舞蹈的影响

中国朝鲜族是一个迁移民族,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朝鲜半岛的人民由于自然的天灾和战争,大量的迁徒进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朝鲜族的历史。

中国朝鲜族舞蹈训练体系,是继承崔承喜的“立舞”体系,它把朝鲜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最终类型为基础,经剧场形态的转变、把握了艺术舞蹈与传统舞蹈的区别点及其性质、又对其整体地全面的认识,以及对其内核深入认识等过程,依据科学系统观和民族美学观选择、提炼、加工、发展而来的。建立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芭蕾。崔承喜不仅建立了“立舞”体系而且还在中国开设了舞蹈培训班,对中国舞蹈的发展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促进的了中国舞蹈的发展。新舞蹈是在西方芭蕾、现代舞思想、方式的指导下,通过提炼本民族的传统舞蹈元素,并吸收其他民族的素材,而发展出来的。崔承喜在舞蹈实践中,体现出了“遵规与越规”的二重性。她不但要打破以往的模式,但打破的同时又在构建着新的模式,为朝鲜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中、朝、韩三国在训练体系发展中提供了有利条件。朴容媛的“基本”变体,直接继承了崔承喜的实体,把它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在整个多元舞蹈文化大环境中受其影响,同时变化发展,使其原有的实体更加的丰富和发展,构成了基本动作、动作组合、表演组合等系统。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9

1中朝鲜卷烟包装区别朝鲜卷烟包装由于受朝鲜国情、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卷烟名称、商标图案、包装色彩、使用文字符号、材料等方面均与我国卷烟商标有很大的不同。

1.1卷烟名称:不能使用人物姓名作为卷烟商标的名称,这一点与我国相同,但朝鲜商标法还规定植物名称也不能用作卷烟商标名称;

1.2商标图案:使用图案方面与我国比较相同,政治色彩浓的图案(比如:国旗、党旗、党徽等)、纪念碑图案(千里马铜像、凯旋门、主体思想塔)、涉及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物体图案、宗教图案、阿拉伯数字等图案不能用于卷烟商标上。

1.3包装色彩:在我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但在朝鲜,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革命,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因而卷烟商标很少使用红色,而是多采用黄白蓝色。

1.4文字符号:字体应使用朝鲜官方允许使用的规范朝文字体,不能使用韩文、英文字体,不能使用“保健”、“安全”“淡味”、“柔和”、“最佳”等用语。我国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与朝鲜卷烟标注如下图所示区别:朝鲜卷烟商标“焦油量”和“烟气烟碱量”后面必须用空格,而不同于中国的使用“冒号”,单位符号要写成“mg”不能写成“mg”。5.使用材料:由于朝鲜卷烟市价较低,在包装材料的选取上,有约软包是低档产品,采用铜版纸,硬包是中高档产品,多采用白卡纸,除个别高档产品外很少使用镭射卡、金卡等材料,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比我国卷烟商标更绿色环保。又如朝鲜的“黎明”香烟,香烟烟盒设计的标准色为红色,传统的大红颜色。在传统颜色的映衬下,烟盒的设计更得精致而大气,其中图案是太阳即将升起的最美的一瞬间,朝鲜民族文字书法体商标——黎明(Leomyuong),平壤香烟工厂出品的,不仅有条形码还有健康警告,更显国际化。

2明确设计方向——突出朝鲜卷烟商标特点卷烟包装设计作为烟草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继承、发掘朝鲜民族传统艺术,设计出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特征的特色鲜明的朝鲜卷烟包装。在上面的分析基础上,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2.1突出朝鲜特色文化要给朝鲜卷烟赋予历史和文化特色,对作为外延的烟标、卷烟包装、卷烟广告、卷烟的外形设计以及销售方式等进行应用层面上的创意,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朝鲜的名胜、古迹、文物、文化乃至小说等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朝鲜文化能够体现个性特色,而且这种个性特色不能被模仿。要体现这种“不能被模仿”的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即在卷烟的广告、包装、命名等方面,多进行创意,使卷烟承载着朝鲜历史文化的含量。例如:柳城(图二),是朝鲜首都平壤的一种称号。其意是“柳树遍布的京城”。“柳城”商标采用深黄色底色,主图案为平壤代表建筑,装潢即朴实,又能体现时代感,与香气丰满、烟味醇和的烤烟型风味完美结合,让消费者和老朋友在悠长的回味中尽情体会。七宝山(图三),底色为白色,简洁干净,中间的主图案采用著名的七宝山风景,可以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同时让人拥有赏心悦目的清新感。

2.2突出民族性在烟草品牌设计中必须要始终牢牢把握民族特色这一原则。在烟标和包装设计中必须研究朝鲜消费者的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充分体现朝鲜民族的传统特色。在突出民族性的同时,把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相统一。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例如:阿里郎(图四),朝鲜族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其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该设计采用白色主色调,选取一对男女跳舞图案,配以银色流线型色带,动静结合,象征着朝鲜族人民乐观向上,喜欢唱歌跳舞的民俗文化特性。图四又如,在朝鲜香烟“大长今”的包装设计中,融入了“人参”的民族元素,众所周知,朝鲜半岛上的国宝级植物就属人参,因此在此香烟的包装上,不仅设计有方形纹样的图案,而且在纹样两侧分别设计两株人参,这不仅是口味上的一种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元素的融入。

2.3注重新样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外在的包装是品牌彰显个性,吸引眼球,透射内在品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利用包装的外在样式进行品牌的宣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图五图六山回声(图五,六),该卷烟产品主要用于宣传和礼品赠送,在设计上采用新的扁硬盒的包装形式,在琳琅满目的方形卷烟包装中独树一帜,可提高高端消费者对该卷烟产品的认知度。另外,在烟嘴的设计上,朝鲜烟嘴较我国的香烟长,此种设计的目的一是通过烟嘴长度的延伸节省烟丝,另一个目的就是增加过滤嘴的长度以更好地过滤焦油,长烟嘴的设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朝鲜的国情——物资资源比较匮乏。

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篇10

一、民族声乐的文化性

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和意蕴,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我国民族声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腔词律调和演唱方法都符合中华民族的生理特征,并且赋予了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声乐艺术的组成要求是语言和音乐,语言决定了歌唱艺术的风格,同时又是区分器乐的手段。声乐艺术语言,尤其是方言,决定的民族声乐的地方风韵。民族声乐的音腔变化可以体现为演唱者的音高、音色和力度,音色的变化正好可以塑造人物角色。声乐演唱者通过即兴演唱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精神,通过再次创作体系的声乐演唱技术。同时,声乐演唱者还可以通过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格,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演唱特色,使声乐作品更具特色,充分体现多样性和鲜明性。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集百家之长,通过借鉴少数民族音乐、民间戏曲音乐和西方浪漫音乐等音乐风格,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再一次飞跃。

二、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一)借鉴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同,腔词律调也不同,不同民族演唱声乐或表现声乐的方式也不同,这就让我国民族声乐上有多样性。在我国有名字且有地方色彩的剧种都多达几百种,多样化的戏曲种类形成了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这就必定让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地理环境繁杂,生活条件各异,生活习惯不同,语言风格、风俗习惯、思想感情表达就必然不同,这就让我国民族声乐还具有多样性文化氛围。语言习惯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必定形成风格不一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表达方式。例如蒙古人就喜欢唱“长调”,这种长远、低缓和而又沉稳的音乐风格,容易让人联想到广裹无垠的草原,豪迈的蒙古族人民。再如藏族同胞喜欢吟唱“祭祀”歌曲,这种严肃、佛法无边的音乐风格让人联想到远古时期,容易让人产生敬畏的感觉。正是这些民族特色鲜明,文化特征独特的音乐形式,才形成了多层次化、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才有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大包容。

(二)吸收民间戏曲音乐

传统戏曲和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根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引传统戏曲和民歌的精髓,使其具有浓郁特色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这些深厚的声乐基础和浓郁的文化特色正是我国民族声乐创作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是民族声乐的基础和根源。无论民族声乐爱沙尼亚怎样发民展都不应该脱离传统戏曲和民歌这个传统声乐根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才能长久不衰。因为传统戏曲和民歌是真正劳动者的歌曲,拥有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这些歌曲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和自我创造,但仍然不会脱离劳动人民这个基础。另外,在唱腔及技巧上,戏曲、曲艺等在造型和声音的处理上也赋有变幻性的特征,同时,随着专业歌唱者的真声和假声的互为转换中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三)引进西方音乐元素

随着文化发展的大融合,我国民族声乐文化逐渐融入西方声乐艺术,同时西方音乐元素也对我国民族声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声乐艺术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即相通,又互为不相同。例如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声原理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是相通,西方声乐艺术与我国民族声乐都强调用呼吸控制气息。但西方声乐艺术强调通过音色的多变和柔美的声音来体现不同的人物角色,我国民族声乐却通过音高,音色的差别来体现不同的人物角色。所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借鉴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一些有利因素,区分对等,发扬我国民族声乐的特色。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来说,借鉴的同时应该采用灵活性原则,不能把西方的声乐与我国的民族声乐等同起来,我国的民族声乐可以进一步吸收西方声乐的精髓,为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唱法提供有利的指导。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