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十篇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十篇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3:28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1

关键词:杠杆原理财务管理应用

一、杠杆原理概述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又称复合杠杆)。企业进行筹资时要考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要面临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可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两者综合可了解企业整体风险的大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效应,在投资、融资决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以使企业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取最大收益。

二、经营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报酬(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Bit=m-a=(p-b)x-a=mx-a=x(m-a/x)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x为业务量,a为固定经营成本,m为单位产品毛利,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提高,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业务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下降幅度大于业务量的下降幅度。如果不存在固定成本,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业务量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是产生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

1.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定义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X/X)

2.简化公式。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m0/eBit0=m0/(m0-a)

上式中m0表示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毛利。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

(二)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导致收益(息税前收益)的不确定性。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经营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和销售量变动之间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销售量稍有变化,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越高,说明企业对经营杠杆的利用程度越高,经营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也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原因,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产品销售量、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的数量变动引起的息税前利润不确定性,但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经营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m0和a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m0=(p-b)x,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因素,均会影响经营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下降)、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经营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经营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效应实质表明的是企业对固定经营成本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销售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固定成本)最终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经营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销售量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业务量上升时息税前利润会增加得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经营杠杆收益。对于经营杠杆的应用可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结合企业的发展阶状况,选择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当企业处于衰退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销售量在不断减少时,为避免由于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及时淘汰过时的固定资产;当企业经营处于成长期,销售量不断增加,这时应充分利用经营杠杆的正效应,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从而获得经营杠杆收益。

从生产经营活动看,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凡是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通过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售价、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措施,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尽可能降低和避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财务杠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pS=[(eBit-i)×(1-t)]/n=[eBit(1-i/eBit))×(1-t)]/n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t为所得税率,n为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息税前利润的减少会使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相对增加,普通股股东的盈余就会大幅下降。从上式看,如果不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

1.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定义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pS/epS)/(eBit/eBit)

2.简化公式。

报告期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固定财务费用)

DFL=eBit0/(eBit0-i)

上式中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财务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每股收益变动和息税前利润变动之间的关系。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稍有变化,企业的每股收益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也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引起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产报酬(eBit)的不利变化,但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eBit0和i的,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eBit=(p-b)x-a,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以及固定财务费用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固定财务费用是否较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财务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表明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固定财务费用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通过支点(固定财务费用)最终会引起股东收益(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每股收益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息税前利润上升时每股收益会增加得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因此,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当确定适度负债规模。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在企业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不高,资本利润率相对较低,为避免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此时应适当减少负债筹资的规模,在资本结构中应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好时,资本获利能力较强,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的利息率,这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从而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状况、资本的获利能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四、复合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复合杠杆反映企业的总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叠加,因此,企业总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作用。在企业所能承受的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在企业销售稳定、资本利润率较高,经营风险较小时,企业可承受的财务风险就会高一些,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规模,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反之,在企业的起步阶段和衰退阶段,销售不稳定或处于下滑阶段,资本利润率不高,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此时应缩减负债筹资的规模,降低负债筹资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总风险。

五、总结

经营杠杆是通过产销量变动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财务杠杆又是通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影响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可见,两者最终都会影响到普通股的收益。如果企业同时利用这两种杠杆,那么产销量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将更大,同时企业总风险也会更高。如果同时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会对销售收入的变化产生组合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的综合杠杆水平之下,选择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不同组合,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负债经营对提高每股收益率的作用,相对降低经营杠杆系数,以规避经营风险;而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选择适当提高经营杠杆系数,充分发挥固定成本对提高盈利水平的作用,相对减小财务杠杆系数,以规避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杠杆效应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利用杠杆原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企业应认真研究杠杆原理并评价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是合理利用杠杆原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重要基础。Z

参考文献:

1.唐淑文.财务管理(第2版)[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增容.关于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评价[J].经营管理者,2011,(15).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2

财务管理学上,由税后利润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之比定义的财务杠杆非常流行。基于这一概念推导的财务杠杆率eBit/(eBit-i)在财务杠杠与经营杠杆的匹配关系、财务杠杆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等研究问题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财务杠杆发生作用的原理、公式推导、经济意义方面出发,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基于税后利润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之比定义的财务杠杆并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从反映企业价值变化以及资本结构调整角度而言,权益乘数是一个相对优良的指标。

【关键词】

财务杠杆;权益乘数

关于财务杠杆,广泛接受的描述是由于固定财务费用(如优先股股利、利息费用等)的存在,税后利润的变动幅度(或者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效应。

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在一定的息税前利润范围内,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不变——即固定的财务费用,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加,单位利润所负担的固定性利息费用就会减少,从而单位利润中可供股东分配的部分就会增加,普通股股东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将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亦可得出普通股每股收益的下降率将大于息税前利润的下降率。

关于财务杠杆效应的产生原因,一般认为,由于负债具有优先求偿权,因而相对权益资本风险小,具有较低的负债资本成本率;另外,根据mm理论,在有税收的前提下,利息费用会在税前扣除,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即税盾效应。因此,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产生财务杠杆正效应。而过高的负债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存在资不抵债的可能,所以会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

由简化后的公式可知,i不变时,eBit的增大,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此时对应的DFL值越小。换言之,DFL值越小,由于i不变,所以eBit越大,企业风险也越低。因此DFL可以成为财务风险的度量指标之一。

由于固定的财务费用主要来源于利息费用,即企业的债务资本,财务杠杆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由于负债资本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因而财务杠杆率也是企业筹资决策的反映——其中固定财务费用,尤其当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利息费用可以得到企业债务资本的数额。

财务杠杆率基于反映企业风险而设计,但是DFL=eBit/(eBit-i)的计量并不能反映所有由债务资本带来的潜在风险。

第一,以DFL=eBit/(eBit-i)计量的财务杠杆效应,无法反映由于所有者权益变动所引起的负债比例的变化以及负债比例变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变化。

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为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主要包含以下科目:股本、资本公积(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加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息税前利润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当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以资产重估增值等方式增加时,不会影响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公司债务资本的总额亦没有发生变化,假设利率不变,公司需要支付的利息(固定的财务费用)维持所有者权益增加前的值,由DFL=eBit/(eBit-i)的计算公式,DFL的值也会保持不变,从DFL所代表的的经济意义来讲,公司的财务风险不变。但是,由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公司的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债务资本的比例下降,因而公司的整体风险是下降的。

第二,随着商业信用等理念的深入,另一种性质的负债——经营负债日益引起经营者的关注。经营负债[4]是指企业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不同于金融负债,即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扩大生产规模而借的债务,经营负债往往不会产生固定的利息费用。但是,对这一部分负债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尤其在财务流动性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没有固定财务费用存在,因而DFL=eBit/(eBit-i)的度量也不能反映经营负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综上所述,从企业资本结构而言,DFL=eBit/(eBit-i)的计量方法无法反映负债不变而所有者权益变化时企业风险的变化;从债务资本内部结构而言,DFL=eBit/(eBit-i)的计量方法无法反映经营负债及经营负债变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具有局限性。

该计量指标的特点之一是不考虑经营效果,即不考虑息税前利润的状况(在比值中抵消),避免了杠杆度量依赖于经营状况的弊端;其次,由稳定性较高的所有者权益出发设计指标,侧面反映负债的回报率。权益乘数越大,表明负债多带来的汇报越少,财务杠杆水平越低。这样处理,既可以兼顾资本结构变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亦可克服经营负债被割裂开来的弊端,因为负债以(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方式综合体现。最后,权益乘数的计算也比较简单,易于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向攀.商业银行杠杆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马丽丽.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相关分析[J].时代经贸,2007(8)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3

一、财务杠杆效应的体现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是1977年由黄埔船坞与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于1978年1月在香港上市。受益于李嘉诚奉行的“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的经营之道,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稳步发展,财务状况大体一直良好。虽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受海外业务亏损拖累,和黄股价长期处于偏低水平。但霍建宁接手后,不断改组,通过收购合并,成功将业务由亏转盈。本文选取和黄2009年至2013年的财务年报不考虑相关会计处理差异、会计准则变动及或有负债等因素,浅析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作用。

从表1得知:和黄2009―2013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和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两个财务杠杆指标的数值从大小上看基本符合财务杠杆原理,即由于债务利息和优先股利等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但2009、2010和2012年的财务指标与财务杠杆效应原理相差甚远,2009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为负值而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为正值,2010年每股收益变动率比息税前利润率略小,2012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为正值而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为负值。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和黄属于全球性跨国大企业,其每年度内在资本市场上适时出售投资及其他所得数量庞大以及所属公司重大战略调整,从而对权益资本的收益率的影响较大,某一年获得较高收益将进而波及下年的财务指标。

二、财务杠杆在和黄的正效应分析

和黄2009―2013年发行的股票总额没变,所以可以用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代替每股收益率变动率。从下表可以得到和黄2009―2013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和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由表3可知和黄2009―2013年利息等融资成本费用变动在10%~20%左右,融资成本相对固定。而由表2知从2010年开始和黄的每股收益一直在提高,而且其每股收益变动率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实现了财务杠杆正效。

财务杠杆能够发挥正效应的具体原因为:从2010年开始,尽管2008年严峻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但和黄全球业务继续表现理想,在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及制造、地产及酒店、长江基建、赫斯基能源等相关业务大体都实现了稳步增长,2010年欧洲3集团首次对公司财务实现正贡献,和黄当年除财务及投资业务外均实现了增长,其每股收益变动率创造了历史性的变动,极大地体现了财务杠杆正效;2011年和黄除和记电讯亚洲业务外,其他六大核心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赫斯基能源、和记电讯香港控股、长江基建实现了较大增幅,和黄业务比重较大的零售业务增长了17%。2012年延续2011年增长态势,和记电讯亚洲业务止减回增,拉开了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和每股收益变动率的差距;2013年和黄六大核心业务依然持续增长,增幅略小,但同时进一步拉开了相关比率的差距。和黄多元化经营,某项或几项业务利润下降对总体的影响也由于该业务只是总体业务的一部分而减小。

三、财务杠杆在和黄的负效应分析

由于和黄的借债数额巨大,所以利息抵税的效应也很明显。根据公式:利息抵税额=负债额×利息率×所得税税率,在所得税税率一定、利息率相对固定的的情况下,负债数额大其抵税效应也就自然明显。由和黄2009至2013年年报得其综合所得税税率为[19.6%,31.45%],取25%作为其综合所得税税率。

再者,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债务资本利润率一负债利率)×(1一所得税税率),和黄息税前利润大体一直在增长,所以在负债额、负债利率相对固定、所得税税率固定的情况下,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也一直在增长。

由表1可知和黄2009息税前利润出现下跌,同时每股收益变动率出现巨大变动。主要由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挫令赫斯基能源公司的收益减少、贸易量下跌导致港口部门的收益下降,和黄除地产、酒店的投资业务外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再加上金融危机造成的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和黄2009年的经营环境极为困难,其财务指标表现不尽人意,息税前利润下降的同时每股收益变动出现大幅下跌,这便体现了财务杠杆负效。

四、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的对策建议

1、适度适时负债

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及投资项目预计能获取的息税前利润率确定出最优的筹资结构。负债过少则难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过多则财务风险加大。和黄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在适宜的范围内,因此能较好规避财务风险。从负债时机上来说,企业发展在经济持续增长时期经营形势趋于繁荣,企业有能力提高其利润,这时举债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而在企业发展的衰退时期企业应收缩负债规模尽量避免财务杠杆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2、多元化经营,提高营运能力

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以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避免业务单一而降低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市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今日朝阳产业,明日就可能淘汰消失。企业在不断的强化主营业务时也应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应对相关风险,提高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和黄的六大核心业务: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及制造、地产及酒店、长江基建、赫斯基能源、电讯等相关业务相互补充共同应对风险,能使其平衡各个领域的财务杠杆效应,避免出现大幅波动。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4

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两个行业的共同特点都是销售收入大,利润比较薄,而且两个行业的行业特点都是十分鲜明的。本文分析上述两个行业的杠杆系数特点,并计算两个行业的杠杆值域,以供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时参考。

一、风险、收益与杠杆风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敏感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风险定义为预期收入可能的波动程度,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销售收入的波动及杠杆的大小。风险、收益与杠杆关系可用图1清晰反映:下面具体阐述风险、收益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关系。

(一)经营杠杆经营风险是指公司利息及税前预期收入(简称eBit)的波动程度,即预期的经营收入的波动程度。经营杠杆能够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表示,结合上图来解释经营杠杆与息税前盈余的关系:企业销售收入每增长(或下降)百分之几,息税前盈余也同样增长(或下降)百分之几。当DoL越大,息税前盈余对销售收入变化也就越敏感。这说明经营杠杆扩大了市场竞争和产销等不确定因素对经营收入变动的影响,且经营杠杆越大,息税前盈余变动越剧烈,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二)财务杠杆财务风险是指税后每股收益(简称epS)的波动程度。也就是企业使用了债务等没有弹性的固定支付型融资方式后所增加的无力偿还债务,以及在eBit下降时,epS下降更快的风险。财务杠杆能够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结合上图来解释财务杠杆与每股盈余的关系:企业息税前盈余每增长(或下降)百分之几,每股收益也同样增长(或下降)百分之几。当DFL越大,每股收益对息税前盈余变化也就越敏感。这说明财务杠杆扩大了财务费用等固定费用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且财务杠杆越大,每股收益变动越剧烈,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由于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每个行业内影响企业销售收入的因素是不同的。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在资本结构策略和财务政策上具有相似性。上述因素也同时影响行业内各个企业的杠杆系数,所以,同一行业内的企业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将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下面将通过两个行业——钢铁行业、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杠杆系数的统计分析及值域估测来验证这一假设。

二、对家电及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杠杆系数的实证检验

(-)研究设计

1.样本及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总样本取自深沪两地上市的钢铁与家电行业的公司,其中钢铁行业随机选择了33家上市公司,家电行业随机选择了22家上市公司(通过SpSS随机选择公司,其中在钢铁行业中发现2家含有异常数据,在家电行业中发现3家含有异常数据,因此在统计分析时删除了这5家公司)。由于本文重在分析行业杠杆的特点,而不是行业杠杆的变化趋势,所以数据只取了1999年、2000年、2001年这三年的年报利润分配表。

2.数据处理本文对所取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处理。

(l)数据准确性。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直接获取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内部数据。在对两个行业的杠杆系数进行分析前,本了一个假设前提:上市公司编制的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能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和财务状况。所以,本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杠杆分析方法和应用的思路。

(2)公式的选择。由于无法获得上市公司的内部成本数据,所以在计算经营杠杆时,息税前盈余(eBit)是由上市公司年报的利润分配表中财务费用和营业利润之和获得,并选用了如下公式。DoL=eBit变化的百分比/销售收入变化的百分比其中,eBit2为第2期的息税前盈余,eBit1为第1期的息税前盈余;S2第2期的销售收入,S1为第1期的销售收入。而在计算财务杠杆时,由于每股收益受到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收入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杠杆的计算主要是针对公司的主营业务管理情况的分析,所以为了避开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计算财务杠杆时,选用了如下公式。DFL=epS变化的百分比/eBit变化的百分比=eBit/(eBit-i)(2)

(3)公司的财务费用处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包括利息费用和资本化利息费用。而由于在计算杠杆时,主要考虑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这样就会使在计算杠杆系数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本文在计算杠杆系数的值域时,仍选用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表中的财务费用。3.统计软件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全部采用excel,Spss软件完成。

(二)杠杆系数分析下文有关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杠杆系数特征的分析,是以单因素分析为主。表1、表2和图2~图5反映Spss软件对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杠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图3家电行业2001年、2000年财务杠杆系数直方图

1.家电行业杠杆分析

(l)检验结果

a.家电行业的经营杠杆系数在近两年均值有一些差别,标准差和方差较大,说明行业中各个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比较分散。

b.由两年杠杆系数的直方图来看,家电上市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在[-2.5,2.5]区间的频数最高,并且十分明显,而两年的峰度系数分别为6.584和3.887,这都说明了家电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存在一定的集中趋势。

c.偏度系数在2001年和2000年分别为一1.773和0.850,说明行业中的有部分公司的经营杠杆为负。d.家电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在近两年的均值基本无差别。财务杠杆系数的标准差和太差都很小;从直方图来看,排除极少数的几个上市公司的影响,两年财务杠杆系数的集中趋势也十分明显,并且比经营杠杆系数的集中度更强。

(2)原因分析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5

“现在机构间的信任已经降到冰点,一些机构为了自保暂停了代持业务,也有公司迅速将资金赎回,同行都在惶恐明年将面临失业。”元旦期间,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交易员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2016年12月,国海证券工作人员使用假章签订债券“代持”协议引发市场震动,二十多家金融机构牵涉其中,涉及债券金额达165亿元。尽管在监管层多次督促下,国海证券最终与绝大部分涉事机构完成协商,但其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仍未消解。

2004年以来,通过简政放权和依托场外市场的创新,我国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实体经济需求放缓以及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理财规模迅速膨胀,大量资金流向了非银金融机构,特别是“股灾”后,资金从股市撤离涌入风险相对低的债券资产。

债券市场期限错配、加杠杆诉求随之不断攀升,“代持”实质是为绕过风控与监管,经双方约定,一方债券交由另一方代为持有,以便进一步放大杠杆博取更高收益,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场外交易行为。

通胀预期加剧、美联储升息等因素叠加最终触碰了高杠杆累积的风险雷区,此时爆出的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已经在悄然推动整个债券市场交易模式、监管政策的变化。

“债券市场加杠杆的方式可以分为场内回购等交易方式以及场外交易两大类,以前的政策监管是场内规则复杂、场外监管相对较松,监管层目前已经开始摸底,场外隐形配资将面临严格监管。”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

“杠杆冲动”与监管盲区

按照监管要求,要实现场内加杠杆需要满足多重监管条件,例如公募基金场内回购融资形成的净杠杆不超过40%、证券公司质押回购融资规模、注册资本不超过80%等,场外“代持”成为机构绕过监管的“潜规则”,而躲避监管实行“口头协议”、“抽屉协议”又埋下了更深的风险隐患。

机构有很强的代持需求,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加杠杆,其次面临大额赎回时需要代持调节,另外部分资管产品到期,未出售的债券也需要暂时代持,或者是为了完成包销任务。“采用风险较高的口头协议,除监管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交易时间非常紧张、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根本无法等待漫长的流程。”前述交易员认为,“完全禁止代持不符合债券市场特性,监管层不应该一刀切。”

一直以来,债券市场“代持”、“过券”等灰色交易的合规性、监管方式始终存在争议。

早在2013年债券监管风暴中,证监会曾经表态,代持养券等行为明确违反了证券机构的内控、信息披露与尽责义务,同时央行对于银行间市场丙类账户采取了未来逐步取消或升级、中债登暂停三类乙类账户开户等措施。

尽管“一行三会”建立了联动监测机制,并作为日常合规性和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内容,但“代持”因极具隐蔽性仍然盛行。

“债券市场加杠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银行委外投资的推动。”兴业证券分析师唐跃认为,存款脱媒的时期,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速度显然不如资产收益率的下沉,加上市场处于单边形态,央行推动利率走廊框架转型,资金的意图也被市场充分消化,债券投资加杠杆的诉求与有利条件都十分明显。

“近几年券商实行‘承包制’也是推升‘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部分券商将固收部门承包出去,各自小作坊经营,债券的收益利润分成,甚至按月发奖金,很多交易员因此加倍杠杆去赌。”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说,“代持违约的事情此前也有发生,多是私募或是民营小券商,只是因为市场环境较好、资金体量较小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重建规则

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迅速打破了建立在机构间信用基础上的代持“潜规则”。

“国海出事以后,有券商就要求必须缴纳履约保证金,几个月之后才能退还。”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信用的破灭直接导致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飙升,而流动性是债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

上述基金交易员透露:“为了防范风险,一家注册在北京的券商已经将代持债券由买入返售科目调整至自营业务项下。”

与此同时,杠杆交易的回报依赖于套利空间,在央行缩短放长、流动性收紧背景下,交易所的资金价格波动放大,“代持”交易的套利空间明显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目前货币政策趋紧已成为市场共识,央行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经实质转为“稳健中性”。

“这两年市场收益率基本上单边下行,不是谁技术高能赚钱,而是谁胆大谁能赚钱,市场突然逆转,潜规则就难以继续。”上述基金交易员表示。

监管的趋严也逐步击碎“潜规则”的滋长空间。为了全面考核银行体系金融风险,央行自2016年起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考核的重点在于把监管的关注点从以往的狭义贷款转向广义贷款,也就是除了通俗意义上的贷款外,还将债权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余额等纳入其中。今年一季度表外理财将首次纳入mpa考核。

“实际上过去我们看到的债券市场杠杆激增,并非是体现在杠杆倍数上,相反是资金增量的增大,推升了杠杆的规模,表外理财将首次纳入mpa考核与国海事件属于巧合,但必将大幅削弱资金端的增长。”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

“无论是理财,还是委外,钱最终是拿去买债券和信用资产,最终流向企业,中国经济的信用扩张是跟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密切联系在一起。”唐跃认为。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财务杠杆;资本结构;投资决策

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它是投资者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而在这种利用中,只要企业在筹资中通过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财务杠杆在企业的现实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会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反之,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财务杠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对一个企业的兴衰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已有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评价,借鉴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的成果,由此引出我国企业应该在应用财务杠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回顾: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评价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其发展的最新趋势

1、mm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莱尼和金融学家默顿·米勒提出mm定理,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不断修正改进,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mm理论1——资本结构无关论即假设不考虑税收情况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权益资本筹资,企业总价值都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第二,mm理论2——资本结构有关论,是考虑公司所得税的mm理论,认为因负债利息避税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当100%负债时企业价值最大,故理论上企业最佳资本结构为100%负债;第三,mm理论3——米勒模型,是同时考虑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的mm理论,认为企业所得税提高时,资金会从股票转移到债券以获得节税效益,此时企业的负债率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所得税提高,并且股利收入的税率低于债券利息收入的税率时,资金则会从债券转移到股票,此时企业的负债率降低。该理论暗示的一层含义是:现实的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因而资本结构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正是基于这一推断,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金融学界的关注。虽然mm理论数理逻辑严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但难以得到实践的验证。

2、基于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

1976年简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ing)将成本理论引入到财务学分析,分析股东与经理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探询公司资本结构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1)股东与经理之间的成本。外部股权融资是现代大型企业的典型特征,企业规模庞大,企业中的经理人通常只持有一部分或小部分企业股份,他们只能享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部分利益,而要承担相应的全部成本。于是经理会平衡个人管理投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它是管理层的最优决策,那么,相对没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则会降低经理的管理投入,从而降低企业价值,这就给外部股权融资企业带来成本,它可体现为管理懈怠、利益侵占等。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成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实质是源于股东的有限责任、源于股票的期权性质。股权是公司给予股东随时可以买卖的权力,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企业股权可看成是企业资产为标的的资产的看涨期权,一旦企业存在违约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如资产问题或风险转移问题、投资不足问题等,都反映可能导致企业因债务融资而做出次优投资决策,形成企业债务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消弱债务价值与企业资产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债务成本。

3、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

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企业的融资行为都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个沟通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重要场所。不过,从前面的回顾可以看出,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似乎没有给予资本市场以足够的关注。近年来,一些文献开始重新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如动态资本结构权衡理论、市场择时理论(market-timingtheory)和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评价

西方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以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为核心,不断拓展延伸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研究,从mm理论创立,到权衡理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的提出,理论体系得以发展丰富,许多时候后者往往是在对前者研究的修正与延伸,各种理论有其既定的假设前提且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其最新趋势可以看出,目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开始越来越倾向于研究资本市场的微观因素,如交易成本、交易行为、流动性和信息等对资本结构造成的影响。这为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事实上,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场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学者对此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有别于国外的特征,如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时并存、实行指令驱动的交易机制、市场监管不完善等。为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国公司资本结构形成规律,应该把国外先进的资本结构理论与我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财务杠杆之滥用与韩国大宇集团的倒闭

韩国大宇集团是金宇中先生于1967年靠借来的10000元美金创立的。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将带领大宇集团的金宇中评为当年“亚洲风云人物”。然而,在大宇集团世界化经营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企业的大举借债,这个庞然大物逐步踏上了靠借债度日的不归路。1997年7月,大宇集团宣布因负债800亿美元而破产,这是韩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企业破产案。

大宇集团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杠杆的滥用。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根据财务杠杆原理,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应该减少利息支出,而要减少利息支出就必须偿还债务。其他企业开始变卖资产偿还债务,以降低财务杠杆系数(即降低财务风险)。大宇集团非但不减少债务,而且发行了大量债券,增加了它的财务负担,更增加了财务风险。此时,它的借款利率已经远大于其资产利润率。1998年其债务危机已经初露端倪,1999年前几个月其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不下,1999年7月该集团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一度辉煌的大宇集团实质上已经倒闭。可见此时,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它不仅未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一般而言,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所以,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倒闭是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的是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由于经营不善,加上资金周转困难,举债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使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小于利润率,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无法解脱的财务困境。

三、结论

由上文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总结和对大宇公司破产原因的分析,对于我国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得到以下结论。

(一)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环境确定合理的负债水平

大宇集团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导致的破产的例子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财务杠杆发挥正效益需要在赢定的范围之内,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税前利润水平时,企业应及时合理调整其资本结构,据此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即前面所说的“分饼原理”。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任何企业不能无条件地从事举债经营。在财务决策中,应该首先对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把握市场和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效应,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

(二)财务杠杆水平的利用必须与公司预计实现的现金净流量相匹配

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虽然我们认为mm的这条定理所设定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也无意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但mm理论却揭示了企业发展最为本质的一条铁律:增加企业价值、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企业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着选择各种财务杠杆利用政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驾御财务杠杆的利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财务杠杆利用不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企业应在增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杠杆利用之间寻求平衡

比可持续增长率更为快速增长的公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外部融资支持公司的增长,这种类型的企业需要在增加企业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杠杆利用之间进行平衡。财务的灵活性是指现在的融资决策应以增加未来的融资能力为前提,为将来企业的发展需要再度进行债务融资创造条件。保持企业财务的灵活度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权益资本的积累,其权益资本的积累要么来自于企业的留存收益,要么来源于发行股票融资。企业应维持一个保守的财务比率,以保持企业持续进入资本市场充足的借贷能力;制定一个适当的、能够以留存收益支持公司持续增长的股利支付率;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首选举债,迫不得已时再发行股票。这是一种既能够利用留存收益增强企业财务的灵活度,又能够利用债务融资维持或提高股票市场价值的融资政策,也是一种将财务杠杆的利用纳入管理增长、以留存收益和举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财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裕坤,孙艳芳.如何舞好负债经营者把双刃剑[j].发展,2005(3).

2、姜晓颖,田瑞.试论负债经营的优势与风险[j].黑龙江财会,2001(12).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大唐国际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效应

一、负债融资效应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基于对资本结构研究对负债融资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从最初只局限于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和税盾效应到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强调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

(一)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亦称税收抵减效应或节税效应,指的是公司通过举借负债进行融资,而债务利息可在税前支付,进而可以减少公司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数额,这样债务的资本成本明显低于权益的资本成本,降低了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修正的mm理论命题i中指出:有负债融资的公司,其价值等于同风险等级无负债公司的价值加上负债税收收益,即体现了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用公式表示如下:

VL=VU+tCB=eBit(1-tC)/K+tCB

其中:VL=有负债融资的公司价值;VU=无负债融资的公司价值;tC=公司所得税税率;B=债务价值;eBit=公司息税前利润。

由上述公式可知,当公司负债比例越大时,公司价值就越高,负债比率高达100%时,公司价值得到最大化(这里忽略了由于负债增加而使财务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公司价值不增加反而降低的现象)。由于各国政府的税收政策基本稳定,公司也往往会选择一定数额的负债融资,这样负债的税盾效应便长期存在,由负债融资而增加的公司价值就等于永续的未来利息抵税额的现值之和。

(二)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指公司通过调整负债比率进而影响权益资本利润率。由于企业所有者的投资回报是在缴纳完所得税之后才支付的,而负债利息则作为财务费用于税前扣除,即产生税盾效应,这样也会使得股东财富增加,每股收益的增长速度也会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而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单位盈余所承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给普通股东带来每股盈余也就更多;反之,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每一元盈余所承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增加,普通股的每股盈余就会大幅度减少。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使得普通每股盈余产生变动幅度的现象即为财务杠杆原理。不可忽略的是,负债融资在给公司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当公司过分的为取得财务杠杆收益而大举负债时,一旦息税前利润率下降,将不足以补偿固定的利息费用,直接导致权益资本利润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会引起公司破产危机。所以,管理者需要作出正确的负债经营决策以保证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是:

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三)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主要反映在对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发挥对管理者的监督约束作用。债务约束是一种硬约束,即到期必须归还本金和利息、只有符合条件的公司才能取得债务资金以及负债的破产约束。(2)债务的信息传递功能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负债率的高低可以向股东传递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正确的评价公司和公司管理者从而形成更有效的经营激励机制。(3)债务具有约束公司所有者的作用。因为负债增多而增加了破产的可能性,使得公司股东承受更多的经营风险,股东便会更加关注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加监管公司经营的动力。

二、大唐国际负债融资效应分析

(一)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1.财务杠杆效应分析的基本指标体系。财务杠杆效应源于公司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其基本规律是当公司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时,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较好,通过适当增加债务可使股东获得超额利益,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换句话说,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增长时,每股收益的增长将会更快。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于大唐国际负债融资是否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将从比较该公司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和债务利息率开始,判断该公司是否在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时,增加负债,使得财务杠杆效应为正。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即基本获利率,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企业总体的获利能力,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的整体的获利能力越强。该指标是将公司占用的全部资产作为一种投入来对应息税前利润总和,以此评价公司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其中,公司的投入就是占用的资产总额,其回报就是息税前利润。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1)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2)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3)本年总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总资产余额+年末总资产余额)/2

由于近几年金融市场波动频繁,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利息率经常性变化,因此本文并没有选取固定的一年期贷款利息率作为负债利息率来使用,而是采用一种估算的方法,即用每年财务费用除以有息负债来代替,计算公式如下:

(1)债务利息率=财务费用/有息负债

(2)有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2.大唐国际负债融资财务杠杆效应现状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研究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时首先计算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负债利息率(数据来源:根据色诺芬(CCeR)数据库大唐国际相关公司治理数据整理得出):

首先,通过表1、2计算结果发现大唐国际财务杠杆效应为正。自大唐国际2006年上市以来连续五年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较好,通过适当增加债务可使股东获得超额利益,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也表明近五年来,该公司由于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增长而使得每股收益的增长更快,公司价值更大。大唐国际资产负债率在同类电力企业中处于较高的地位,融资来源主要是债务方式,因此大唐国际的负债融资发挥了财务杠杆效应。

其次,从对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即基本获利率的计算结果可知,该指标数值相对债务利息率较高,但发展不平衡,2006和2007两年数值较高,而在2008、200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较高跌至5%以下,而在2010年又有所回升。这表明该公司的活力尽管较强,但波动性较大,经营风险依然存在,即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变化幅度较强,应当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大唐国际作为发电企业其融资方式具有负债融资偏好,这同电力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密切相关。装机规模越大,一定程度上公司资产规模就越大,其抵抗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盈利能力越强。大唐国际在总资产连年上升和大量举借负债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依然波动,说明其管理过程存在缺陷,应当引起管理层重视。

第三,表3反映了2004-2006年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电力上市公司数量分布情况。大唐国际处于资产负债率60%至100%的部分,说明大唐国际经营状况在业内居于领先地位,财务杠杆正效应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可看出在近50家电力上市公司中,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并非多数,比例小于50%,并且逐年递减,说明有一大部分的电力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从而导致财务杠杆损失。

(二)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即税收抵减效应或节税效应,是指公司通过债务融资,其财务费用可从税前扣减,由此可以减少公司所缴纳的所得税数额,因此负债比例越高,税盾效应越明显,但前提是息税前利润大于零。除此之外,财务费用为负值也表示没有利用负债的税盾效应。根据大唐国际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出该公司2006年至2010年的息税前利润和财务费用。计算结果列示如表4(数据来源:根据色诺芬(CCeR)数据库大唐国际相关公司治理数据整理得出)。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该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息税前利润始终大于零,并且债务利息费用也都是正值。因此,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但是通过利息费用与息税前利润的比值可以看出,大唐国际税盾效应发挥情况波动比较大,在2008年从20%左右迅速上升至80%左右,而2009、2010年又恢复至50%左右。基于对大唐国际财务杠杆效应的分析可知大唐国际经营能力较好,公司理应更多的使用负债融资来充分利用其税盾效应。

另外,通过与其他上市电力公司的财务费用与息税前利润比率相比,可以看出除了个别企业息税前利润为负以外,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费用占息税前利润的比重在50%以下,2004年41家,2005年33家,2006年32家。而大唐国际2006年该比率仅为21.93%,在同类行业中属于一般水平,这与大唐国际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市场地位不符,因而该公司需要在保证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的情况下,提高负债的税盾效应。

(三)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分析。探讨大唐国际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将从银行贷款约束的有效性和企业债券约束的有效性两方面展开。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债券融资都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层提高运作资金的质量,从而提高公司效益以满足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但是,在大唐国际实际运作中,其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却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1.银行贷款约束的有效性分析。当贷款银行和借款公司属于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时,银行贷款可以充分发挥其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即银行贷款约束有效。银行经营者在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鞭策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会努力监督贷款公司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在贷款公司无力还贷情况下,适时启用破产程序来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分析大唐国际资产负债表数据,本文发现大唐国际债务融资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以2006年为例,电力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占到负债总额的57.02%。而且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政府机构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干预依然存在;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有许多政策性贷款。目前,我国法律也没有对银行在借款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可以接管公司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这就大大削弱了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大唐国际股权集中度很高,第一大股东居于主导地位,近五年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30%,而且第一大股东大唐集团也是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与电力上市公司同属国家所有,企业会自发的对银行产生依赖,银行经营者也缺乏关注贷款使用质量和借款公司经营状况的动力,相应的银行对电力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约束也就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银行贷款对电力上市公司只是一种软约束,这使得银行贷款的公司治理效应失去了其应有意义。

2.企业债券约束的有效性分析。债券融资的约束力度高于银行贷款,这是因为债券持有者同国有企业之间不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当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后,债券持有人为了保证自身本金和利息会对发行公司采取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措施,并且会在其没有能力支付本息时直接向企业施加压力。一旦发行公司违反合约,债券投资者在其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必然会通过各方渠道来对企业施压,管理层即使不面对破产危险,其地位也必定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危机压力下,管理层会努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对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从而公司治理效应得到有效改善。通过上述分析,同银行贷款相比,本文发现债券融资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可行性更高。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发行需要经过决议、申请批准、制定募集办法和公告、发行募集等一系列复杂严格的程序,且发行费用支出较高,因此大唐国际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的情况很少。而且在仅有的几次举债中,债券购买者所持有的债券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实施监督权,因此大唐国际企业债券约束有效性也没有得到发挥。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大唐国际自上市以来资产负债率连年增长上升,自2008年以来,资产负债率水平已超高80%,与此同时,企业存在严重的资金压力问题,并且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在对大唐国际负债融资效应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该公司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和税盾效应都得到了有效发挥,并且在同类行业中处于较好的地位。但是公司治理效应存在严重缺陷,这同其债务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缺乏,国有银行长期借款居多的单一融资模式有关。因此,在电力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唐国际需要适时提高对债券融资的利用程度,开发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增发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另外,大唐国际在做大企业的同时要培养几个重点企业作为整个集团的现金流企业,避免因资金投资分散且回收期长而造成的短期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最后,政府也需要完善破产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银行在借款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可以接管公司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涛.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应用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1999,(9).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8

在财务管理中,roe的定义为:

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净资产总额×100%

roe之所以被视为衡量财务业绩的指标,是因为它能够衡量一个医院或企业对投资者提供的资金的使用效率,反映每1元钱权益资本所能产生的盈利水平。对于营利性医院来说,投资人可从中知晓他们的投资能得到的相应回报率。对于非营利性医院而言,尽管从宏观管理目标看,并不要求其承担国有资产的增值任务及以营利为经营目的,但并不表示其不能盈利及不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

简而言之,roe衡量每1元钱的盈利水平,它不仅适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也适用于各类医院的财务业绩评价。从微观管理的目标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医院经营者都希望得到较高的roe。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除了可借鉴该指标来评价医院的财务业绩及医院管理者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可以以该指标为核心展开综合的财务分析,将其层层分解至最基本的资产使用、成本构成及财务风险分析,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更易于在经营目标异动时及时寻找原因并加以修正。由于其具备上述特性,在财务分析中,净资产收益率(roe)又称为财务业绩杠杆。

为更多地了解roe的内涵,我们将roe进行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业务收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这就是说医院管理者可以有3个杠杆来调控roe。(1)每1元钱业务收入所能收获的利润,即收支结余率。医院管理者可加强经营规模、成本水平的管理,以提高其收支结余率;(2)所动用每1元钱的资产能够产生的业务收入,即资产周转率。医院可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提高医院资产利用水平,从而提高资产周转次数;(3)医院全部资产相当于全部净资产的倍数,即权益乘数。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以,资产是净资产的倍数越高,即权益乘数越高,就意味着资产中净资产所占比例越少,负债所占比例越高。也就是说,权益乘数反映的是医院负债程度的指标。

由上述公式可知,无论医院管理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提高上述4项指标,最终都会提高roe。但在实际应用时,应对3者区别对待。特别是权益乘数,并非越高越有利。这些业绩调控杠杆与医院的财务报表是相互紧密对应的,收支结余率概括了医院收入、支出表的经营成果,而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则分别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和右边的财务状况。这3种简单的指标抓住了医院财务业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从其变化中去寻找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点。

具体图示如下:

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里我们借鉴用来对医院的财务业绩进行分析。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其中:收支结余=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业务支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库存物资+药品+其他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开办费等。

下面就1家医院为例说明如何应用roe综合分析医院财务业绩。

表1 某医院连续3年的roe及其业绩杠杆

从表1可看出,整个卫生行业的平均回报水平较低,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3.3%,即100元净资产可以获得3.5元的净收益。该医院连续3年的净资产率呈上升趋势,且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产生这些结果的收支结余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组合却大相径庭。具体分析如下:

1.收支结余率 收支结余率是衡量每1元业务收入随着收入支出表自上而下递减而最终成为结余的数额。医院管理者常常特别重视此比率,因为它反映了医院经营策略以及控制成本的能力,也是医院营销计划及成本核算工作的一个检验指标。但一家医院的收支结余率高并不等于其核心指标——净资产周转率或资产报酬率一定也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收支结余率与资产周转率呈反向变动。收支结余率较高,则资产周转率较低,反之亦然。这不是偶然现象。医院在追求高结余率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资产投入,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并不能立竿见影产生效益,特别是基本建设的投入。如果医院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大于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会导致资产周转率的降低。由此可见,收支结余率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只有收支结余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共同作用才可提高医院的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roa)=收支结余率×资产周转率=收支结余/资产总额。roa是一家医院对资源进行配置和管理的效益的基本指标。它与roe的区别在于:roa反映投资人与债权人共同提供的资金所产生的结余率,而roe反映仅由投资人投入的资金所产生的结余率。

样本医院2000年、2001年、2002年的资产报酬率分别为3.15%、2.21%、2.55%,说明高收支结余率的年度其资产报酬率并不是最高,低收支结余率的年度其资产报酬率也不是最低,根本原因来自于资产周转率的影响。也就是说,医院可以通过较高的收支结余率和较低的资产周转率来制造较理想的资产报酬率,也可采用相反的策略。同时,具备高收支结余率和高资产周转率当然很理想,但随之而来的恐怕是更激烈的竞争。

2.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管理业绩的第二根杠杆。该指标衡量每1元资产所带来的业务收入,是衡量医院资本密集性的尺度。低资产周转率意味着高资本密集度。反之,高资产周转率意味着低资本密集度。一些管理者认为,资产是好东西,越多越好。事实正相反,医院的价值体现在它所产生的收益流量里,而资产仅仅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资产多并不意味着报酬一定大,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盲目超量投入,往往导致资产利用效率低下,随之导致资产周转率低。而roe告诉我们,如果其他比率保持不变,财务业绩将随着资产周转率的上升而上升,随着资产周转率的下降而下降。

3.权益乘数 影响roe的第三根杠杆是权益乘数,即医院负债的程度,也称之为财务杠杆。对收支结余率和资产周转率而言,总是越高越好。而财务杠杆却不是必须予以最大化的指标。因为,尽管医院高负债可以导致roe增长,但在实际经营中,由于高负债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所以,权益乘数应适度,才可使医院财务风险与利益平衡。正确运用财务杠杆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在收益与融资成本之间进行审慎的平衡。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9

关键词:企业资产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71-02

任何企业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就是企业不同类型资产之间的比例,以及不同类型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资产结构直接影响企业风险的大小、收益的高低、营运能力的强弱、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因此,资产结构的合理优化,是企业加强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企业资产的分类特性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探讨一些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问题,为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供参考。

一、资产的分类特性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按资产的价值转移形式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价值一次转移,周转速度快,其价值能在短期内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次转移,周转速度慢,其价值要在比较长时间内才能实现。通常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越大经营能力越强,但固定资产占比越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慢,变现能力越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大。

2.按资产的占用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和确定的价值,无形资产不具实物形态且价值不确定,无形资产要发挥作用必须以有形资产为基础,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通过有形资产来实现。一般情况下,企业有形资产占比越大,企业经营能力、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大。

3.按资产的占用期限分为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长期资产占用期限长、流动性弱、周转速度慢、价值实现周期长,短期资产占用期限短、流动性强、周转速度快、价值实现周期短。企业长期资产占比越大,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大。

4.按资产的用途分为货币资产、结算资产、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货币资产和结算资产只是企业临时支付和结算需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收益的形成和取得,它们均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存货和对外投资内含一定的盈利额或收益率,是企业收益形成的基础和直接来源。因此,不同用途的资产占比不同,企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将不同。

5.按资产的资本形态分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企业生产经营必须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将企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三种形态,通过这三种资本的周转循环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为此,企业应合理安排三项资本在三个阶段的占用数额,确保企业资本顺畅周转,避免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资金沉淀和资金短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创造资本增值,获取资本收益。

6.按资产的数量习性分为永久固定资产和临时波动资产。永久固定资产是与企业正常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经常永久占用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永久必要的资产占用量。临时波动资产是与企业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临时短期占用资产,是企业因周期波动而临时必要并可随时退出或转换的资产占用量。这两项资产的占用比例,通常与企业的融资结构相关,根据企业不同的风险偏好,形成不同的风险结构,企业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获得不同的风险收益。

综合不同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合理的资产结构就是变现能力强、周转速度快、弹性好、盈利能力高,并能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资产结构。

二、优化资产结构的基本原则

1.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不同资产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收益,企业相应承担不同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小,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要遵循收益风险均衡原则,在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收益最大的资产配置方案。

2.按期偿债原则。企业债务的偿还一般是以资产作为保证的,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围绕偿债计划合理安排各类资产的占用比例,保证企业资产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及时变现偿还债务。

3.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原则。企业应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和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随着生产经营策略、计划的变化来安排一个合理的资产结构,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优化资产结构就必须使企业资产结构具有较高的弹性,以便于随时调整资产结构。

4.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原则。优化资产结构,一方面应在企业正常经营范围内控制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闲置资金进行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降低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取得投资收益。

三、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具体方法

1.利用新增融资,调整资产结构。采用这种方式调整资产结构的企业,一般来说经营状况都比较良好,企业需要新增融资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资产结构的调整很少甚至不涉及资产结构的弹性。只要企业能按预期的资产结构筹措相应结构的融资,并按预期要求运用于各项资产占用,即可达到资产结构调整的目的。这种调整工作的关键,主要在于如何才能筹措到这部分性能结构与预期资产结构相匹配的融资。在制定筹资计划时,一是要遵循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总量相等关系,应根据新增资产对资金的需求量筹措等量的资金,避免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问题;二是要遵循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类别对应关系,避免长期资产由短期融资支持带来的偿债压力,以及短期资产由长期融资支持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

2.在现有融资总量下,调整资产结构。这种情况下的资产结构调整,很可能是企业经营方针发生变化(如产品方向改变、投资决策变化、生产季节性变化等),而企业对市场风险把握不准,或缺乏对外筹资能力时所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实质上是各项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它直接受到资产结构弹性的约束。按企业对风险偏好不同,利用资产的流动性和弹性,合理调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中比重,就可达到向保守型、风险型、中庸型三种资产结构类型调整的目的。

3.减少融资总量,调整资产结构。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企业经营景况不佳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整。企业由于经营不景气、销路不畅,货币资产比重相应减少,存货滞销,企业面临极大的偿债风险。所以,调整资产结构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资产的流动性,尽快将资产变现归还借款,以免遭破产倒闭之灾。

4.通过利润分配,调整资产结构。企业利润分配中有一条重要项目就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留存收益”,它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留存于企业,它将作为周转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未分配利润主要是为参与下期利润分配和补亏,它存在于企业的一般形态是货币资金,可临时用于企业经营周转。因此,企业可以运用利润分配的存分结构、利润分配的不同支付形式,以及利润分配中的延付现金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

5.通过资产重组,调整资产结构。新企业制度非常强调资产产权界定问题,其中就涉及到资产重组一项。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可以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将企业改组成一个现代公司。再根据资产结构与主营业务的关系,将公司资产分为多个小组,分化组合为若干个分公司。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则可减轻由于公司过大所造成的资产难于管理的问题。各分公司在总公司的协调下优化各自的资产结构,最后达到整个公司资产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优化资产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企业销售情况,正确利用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的作用表现在企业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结构不同,而在企业销量增加或减少一定幅度时,企业收益产生大幅度的变化。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是建立在成本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当固定成本调高时,必须使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且产生的税前收益要大于原成本结构下的税前收益。否则,所进行的成本结构调整只能产生不利的经营杠杆作用。而企业成本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资产结构的调整,企业固定性资产增加势必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从而降低单位变动费用。可以说,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才是企业实现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的最终保障。因此,企业在优化资产结构时,必须分析自身的产品市场和销售情况,合理调整资产结构,获得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

2.分析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正确利用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在债务利率一定时,由于负债比例不同而对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升降变化产生的影响。有利的财务杠杆作用必须建立在总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利率的基础上。介于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对称性,一旦企业想长期取得财务杠杆作用,就必然会涉及资产结构的调整。企业应将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组合运用,将高的经营杠杆率与低的财务杠杆率配合,即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来源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票方式,并视情况少量举债。或将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配合,即在企业较少扩大投资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负债筹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筹资结构等来选择适合的复合杠杆,尽量减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3.防止流动比率的逆向性。在利用速动比率对企业资产结构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比值,还必须注意这一指标的逆向性,具体分析速动资产中各项目是否真正能快速变现,选择更为恰当的资产比例,提高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弹性,切实满足企业的偿债需求。

4.避免不合理的资产占用所造成的流动资金阻塞和流失。大量资金用于流动性较差的呆滞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即形成流动资金阻塞。部分存货贬值、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变为坏账,以及部分流动资金转化为过度的基建投资和职工福利,则形成流动资金流失。因此,在优化资产结构时,必须尽量减少呆滞存货,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合理预付货款,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使企业资金合理顺畅地流通。同时,严格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合理安排职工福利,以减少流动资金的流失,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运用于创造收益的资产上。

综上所述,合理的资产结构只能是相对的,资产结构的变动是永恒的。企业应当树立资产结构动态管理的观念,根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竞争、技术进步、资产风险及收益的变化,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方针,不断地调整原有资产结构,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志华.会计报表结构分析.经济出版社,1994

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篇10

【关键词】全面落实;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实效

一、积极稳妥“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去产能主要指传统产业、过剩产业。改革开放初,中国是短缺经济,很多企业都可以大发展,大干快上,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随着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很多领域和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ppi连续的负增长表明很多企业持续经营存在问题。从供给侧分析,去产能首先要加快企业并购重组。第二、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需求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一带一路”拓展了生存空间,释放中国过剩的产能;自由贸易区释放过剩的产品;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释放我国的外汇;而跨国公司释放了中国的标准。第三、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第四、明确提出破产、再就业,通过关停并转、产权转让等方式加快清理僵尸企业退出转让。

二、多项措施并举“去库存”,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2015的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第二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以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在供给侧的具体措施,首先要稳步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通过农民工市民化,消除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顾虑,让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真正实现农村人口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变,实现人的城镇化。第二,要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第三,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第四,通过制度供给、简政放权等释放城市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三、主动稳妥“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为实体经济服务,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金融企业要有信用,融资企业要有信用,各种中介服务类保险、信托也要有信用,抛弃了金融最基本的信用本质就是泡沫。信用是杠杆的基础,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没有杠杆比就没有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就产生风险。目前,金融系统内在滋生的风险,本质上是杠杆比过度的问题,经济出问题常常跟金融系统本身的杠杆不当有关。所以一切金融的创新都是想方法把杠杆放大,一切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杠杆比放大。杠杆高了风险就高,所以去去杠杆首先应把杠杆率控制在合理的信用的范围内,要把握好信用、杠杆和风险的度,让利率反应其真实的水平,打破刚性兑付,让市场真正通过风险的高低来定价。

四、多举并重“降成本”,释放供给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从制度、财税、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多个领域改革共同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释放供给侧动力。从供给侧分析,首先真实供给的主体是企业和市场,但政府必须有一个制度来保证,降低企业成本的时候,首先要降低的就是制度成本,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改革,尊重市场、尊重需求。其次要深化税费制度改革,降低企业的税率负担,改变收费项目不合理的现象,彻底治理乱收费行为。最后,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疏通利率传导渠道,提高资金可得性和配置效率,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进一步释放劳动力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降低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提高商品流动效率。

五、精准发力“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木桶原理决定了补短板就是提升发展水平,补短板要尽早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均衡发展,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可以补民生短板,比如扶贫脱贫,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还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短板,提出到2020年,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全民参保。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可以补优质供给短板,随着老百姓从过去的要“过日子”到要“过好日子”,企业要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从供给的角度满足新的需求。还可以补“三农”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除此之外还可以补人力资本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补城乡基础设施的短板,通过ppp让社会资金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思想理论的重大创新,全面落实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到实效,是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良药,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