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十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十篇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3:35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1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关键切入点,培养工作需要的人和需要工作的人。这就要求职教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掌握基本技能和多种综合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今后就业及发展的可靠保证。原教育部周济部长2006年5月18日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是职业教育人才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关系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战略举措。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动手操作中才能掌握技能工艺。

宁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加剧,近年来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初步构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343”特色人才培养模式。“343”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3”是指将中职教育的三学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素质养成阶段、综合技能训练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4”是指“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大核心技能;“3”是指三个融合,即生产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生产计划与教学进度相融合、生产指标与技能考核相融合。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借鉴本学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对如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探讨。

1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关键。在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阶段,遵循中职学生由生手(学徒)-熟手(技工)-行家(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将“看着干、跟着练”――“自己干、会动手”――“想着干、能应变”三段式教学法,融入“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大核心技能培养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大胆实践,通过采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专业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1.1实践课程系统化

以“蔬菜生产技术”课程为例:本课程以蔬菜生产周期为主线,以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采用“由初级训练向高级训练、由单项训练向综合训练、由简单训练向复杂训练”的能力递进思路。具体说,就是通过将各种蔬菜的播种、育苗、定植、生长、结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内容合理重组,教学条件合理配置,把每一个品种作为一个项目,构建以设施农业技术应用为主体,按照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项目中,按照校企合作制定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标准》,以学徒工准熟练工熟练工三级职业能力递进方式进行训练,实现了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2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培养学生设施农业技术生产管理能力为主线,针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的生产任务不同,以及对应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操作、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方案设计等方法,优化教学效果,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1.2.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现场教学:学生在设施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观察、识别、记载,掌握蔬菜、花卉、果树生产的生长、繁殖、结果及病虫害发生规律。

现场操作: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现场,分成班级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真刀真枪地操作,练习掌握设施蔬菜播种、育苗、定植、生长、结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如我校2012级设施班的35名学生从2013年5月开始,“蔬菜生产技术“课就安排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任课教师的安排,每人分得4m2的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在此期间,学生学会了整地做畦、播种、穴盘内育苗、翻地、定植、覆膜、浇水、施肥等操作技术,掌握浇水、施肥规律,并仔细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当蔬菜成熟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对每名学生的产品进行成果测量打分,从中精选出部分好的蔬菜,在本班进行集中成果展示。这不仅有利于鼓励表扬优秀学生,同时还为其他同学们树立榜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通过观察、识别学校基地温室内设施蔬菜、花卉、果树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及生理性病害,并以此作为典型案例,学会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培养学生职业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并积累工作经验。

方案设计:在温室的建立、配方施肥等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方案撰写、答辩,引导学生自己对适宜、正确、最优方案的确定,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

小组讨论: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各小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整合为团体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1.2.2手段多样、优化效果

精心设计实训项目过程,利用企业真实环境,在生长季节进行现场操作和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精品课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便学生自学。在非生长季节,多以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

1.2.3实训生产周期教学

根据本专业人培模式,第3~4学期为“实训生产周期”:于第三学期7月底到第四学期6月初蔬菜生长周期,共30周。该周期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的10温室、2个空心棚、一个连栋温室、10亩苗圃。边生产边学习,半工半读形式,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训课进温室。在该生产周期内,主要开设以生产实践为主的专业核心课,采用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技术指标相融合的教学要求,在专业教师和生产技术能手的直接指导、帮助下,依据生产进程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前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采用问题引导和难题指导,以“做中学,做中教”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调控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并掌握“蔬菜蔬菜技术”课程中的各个技能点,“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各个技能点,“果树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整形修剪技术、嫁接技术等,以及“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培养基的制作、接种、灭菌、菌种分离、栽培管理等技术。通过对四门核心课程的实践学习,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四门核心课程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综合技能的的提高。

2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本地区人才市场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假日工制――准学徒制

实践性教学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教学形式,是中职学校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假日工制,是学校利用假期,把学生推向企业工作的制度。以我校“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为例。我校“食用菌生产技术”课在2013年元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深入宁夏田媛菌草有限公司调查研究后,与企业共同商讨,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假期实习,同时制定了要求学生完成的一系列技术性项目。在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一个专业轮岗工作的过程,较全面地了解了食用菌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系统的掌握了食用菌的培养基的制作、菌种制作、培养料的配制方法、菌种灭菌、装袋、培养料的灭菌、接种、菌袋培养、出菇管理等一系列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这种假日工制是一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具体形式,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项目、参照对象和实践条件,企业的专家参与制定课业评估标准,参与对学生课业的评价。由于这种实训通常是主动配合企业的业务开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学生深入企业实际后,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过程中,学校在部分专业配套试行了建立相对稳定师徒关系的准学徒制。在企业接纳学生参加为期两个多月的生产实践期间,企业指派一名师傅负责对一名或几名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师傅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2顶岗实习――准熟练工

根据我校本专业人培模式,第5-6学期为“顶岗实习期”,于第4学期6月底到第6学期7月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准熟练工身份深入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训、就业“双基地”。通过边服务、边学习、边进行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开发引进及转化能力等。学生进行分散型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就是就业单位。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专业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校企合作共商选派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完成从准学徒工――熟练工的身份的过渡,实现上岗就业目标。学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实行实习、招工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多种方式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打造了一条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

3在教学中以证促训、以赛促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2

关键词:农林;专业建设

一、山东省农林类职业教育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党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了“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的举措。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在全国和山东省迈向高水平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农业职业教育将是影响全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林职业教育在全国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山东省农林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在迈向农林强省的征途中更加需要农林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农林职业教育将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下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并将为山东省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设置与建设现状

(一)农林类专业设置情况

根据山东省农林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调研统计,目前,山东省84所高职院校中,有19所院校(包括两个升格本科高校)开设了农林类(含涉农)专业。共开设园林技术等农林类(专业目录内)专业9个;食品营养与检测等涉农类专业8个;园林工程技术等跨界专业5个,19所院校总计开设72个相关专业,其中不含食品加工技术等涉农类专业45个,多数院校农林类招生专业只有2-3个。其中9个院校开设了园林技术专业;7个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7个院校开设了工程监理专业;5个院校开设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5个院校开设了园艺技术专业;2个院校开设了城市园林专业,其它如种子生产与经营等专业10个。部分院校在专业结构优化中,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专业作为优先选择方向,近几年,多所院校新增食品营养与检测和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招生情况比较理想。

(二)农林类专业在校生规模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小,在有调研数据的10所高职院校中,在校生总数1781人(食品类专业学生除外)。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是潍坊职业学院,有在校生749人;其次是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有在校生454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有在校生256人。招生数量较大的专业主要是园林技术专业,有在校生841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有在校生288人;园艺技术专业,有在校生280人;城市园林专业,有在校生94人,占总在校生的84.3%。

(三)办学条件

通过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分析,全省举办农林类专业的院校间专业办学条件不均衡,部分院校农林类专业是传统优势专业,专业办学实力雄厚,潍坊职业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校内实训条件较好。部分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的办学条件较差,校内实训设施不足,实训设备水平不高。主要原因一是校园用地限制,实训设施设备的改善、更新多让位于热门专业;二是多数高职院校的传统农林类专业因招生数量少,在实训设施改善和实训设备更新上动力不足,明显滞后于农林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需求,部分新上农林类专业实训条件比较好。

(四)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分析,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总体较高,近几年多数农林类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农林类专业在校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先后获得一等奖2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8项。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普遍在80-90%之间,毕业生创业率总体水平较高,在5-15%之间。(五)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分析,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服务产业情况较好,充分发挥了农林专业高层次人才多的优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暨农民技能培训、园林协会科普推广、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培训、现代化农林种植技术培训等相关技术培训11554人次,为“三农”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潍坊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开展培训的项目、数量居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三、山东省农林高职教育对全省农林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经过实地座谈了解和调研问卷统计,山东省农林高职教育以服务全省农林产业发展为宗旨,以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研发和人才智力为支撑,为全省“三农”事业和农林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全省农林产业发展

据统计,开展高职教育以来,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涉农类)专业毕业生总数达到2万多人,为全省的农林产业和农林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数以万计的农林类专门人才活跃于全省各地,为全省农林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积极自主创业,为全省创新创业型社会创建做出了一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创业率达到5%左右,枣庄职业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和潍坊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创业率达到10%以上。2015年初,潍坊职业学院的1名大二学生凭借“随便啦”软件从430名创业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驻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成功注册了潍坊天之骄子文化传媒和潍坊天之骄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人社部门免费提供的170平方米的创业基地,在430名创业者中只有他是大专学历,而且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教师数量较多,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所占比例较高。据统计,全省农林类专业教师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300多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18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农林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满足了全省农林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科技研发助力全省农林产业发展

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以高水平专业师资为支撑,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纵向和横向课题研发,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为农林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省高职院校开展纵向课题35项,横向课题16项。潍坊职业学院申报的《半夏种质资源保存、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潍坊科技学院申报的“微波灭杀植物病虫害新方法及其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姜种质资源创制利用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10几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东营职业学院和东营市药品检验所联合完成“黄河三角洲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开发与利用”项目研究,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三年实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586万元,为企业提供原料、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累计实现经济效益约2723万元,总体经济效益约4309万元。

(三)全省农林类职业教育享誉国内外

通过调研发现,在农林类专业招生不景气、专业教师课时量较低的背景下,全省高职院校以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为平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农林生产一线,培训企业员工、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全省高职院校还依托雄厚的农林专业师资,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间农林项目开发和培训。潍坊职业学院依托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山东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山东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金字招牌以及生物园艺和园林技术专业两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雄厚实力为平台,面向省内外开展农村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培训,年均培训3000余人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与聊城当代集团共建“中原现代农业发展学院”,与聊城莘县县委县政府、聊城当代集团三方合作开展“中荷国际健康农业生态城”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当代集团为投资主体,总投资规模150亿元,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走“政、校、企、农”多方共赢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四、山东省农林类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困难,传统专业发展后继乏力

通过实地调研现场交流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全省各高职院校农林类(涉农)专业招生普遍存在困难,多数传统农林类(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缺乏吸引力,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持续下滑。农林类(涉农)专业在学校总体发展中日益被边缘化,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成为弱势专业。

(二)师资结构分化,人才培养质量不稳定

通过实地调研现场交流发现,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涉农)专业教师结构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由原农业中专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来,农林类(涉农)师资力量相对雄厚,这部分专业教师普遍年龄偏大,高职称教师比例较高,教师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多且层次高,多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亮点和特色。另一方面,为应对传统农林类(涉农)专业招生困难的现状,多数高职院校尝试新增设(调整)部分较热门的农林类(涉农)专业,如近几年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城市园林专业新增较多,多数学校还新增设了涉农类专业如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这部分专业师资一部分由传统专业教师转岗而来,一部分由高校毕业生直接招聘而来,学历普遍较高但年龄较轻、职称较低,造成农林类专业师资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不稳定情况明显存在,不利于农林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实训条件改善不均衡,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招生困难、学生数量少使得学校对于农林类(涉农)专业的投入积极性不高,部分传统农林类(涉农)专业的实训设备更新和实训设施改善进展缓慢、停滞甚至倒退,校内实习实训条件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到专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部分学校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借助于区域产业优势和地方政府支持,农林类专业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政府无偿划拨土地260亩土地建设花卉产业园,学校引进企业资金建设校中厂,校内实习实训条件非常先进,但园林花卉专业每年仅能招收10个左右学生,导致实训设施不能充分利用,专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

(四)教学改革滞后,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社会用

人需求通过学校、企业实地调研和现场交流发现,全省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不平衡,部分学校对于专业思想教育不到位、不对路,培养的学生岗位意识不强、专业理想缺乏、就业稳定性较差。部分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改革上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在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培养上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培养的人才专业基础不扎实、转岗能力弱,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也做不到出类拔萃,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

[2]李云飞,李云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3]张来源,段娜,刘雪姿等.“三方融通、三品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4]王冰清.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3

关键词:农业中职教育职业农民培养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农村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给农业职业学校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农业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为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更多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课题。

一、农业中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中职教育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和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要有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作保障。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普及和推广。在一些地方,传统的种植方式、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比较普遍,农村缺乏有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实施科教兴农,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新举措,“三农”建设需要农业职业教育的技术支撑,农业职业教育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农业中职学校要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己任,担负起为建设新农村培养人才的重任。

2.农民创业致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农业中职教育的创业就业培训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农民对知识、技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技术培训,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需要职业教育的就业培训,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需要农业职业教育提供科学技术的指导。但在农村,农民普遍处于创业无资金、就业无技术、致富无门路的困境,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创业就业培训,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协助农民发展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在种、养、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技术上的培训和指导,使农民创业有门、致富有道、就业有路。

二、发挥农业中职教育优势,开创职业农民培训新局面

1.明确办学目标,树立品牌意识,培养高质量人才

农业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建设人才。但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个别职业学校办学态度不端正,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把招到多少学生和为企业提供多少劳动者作为政绩,忽视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学生缺乏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即使到了企业,也是一些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这样办学,长期下去职业教育将会丧失生命力,学校也会自断生路。因此,要明确办学的目标、方向,端正办学态度,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名牌专业、名牌教师、名牌学校,追求高素质,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这样职业学校才能长盛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广西玉林农校一直以来注重品牌建设,目前有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5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5个,品牌建设产生了品牌效应,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在98%以上。

2.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农业学校的办学要面向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社会需求开办专业,增加为农业服务的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例如,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受市场价格的影响,销售不及时就很容易烂掉,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如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不但解决了这个难题,还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门路,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却很紧缺,因此可根据农村的需求开设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同时,结合农村实际,调整课程结构,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开设什么课程。玉林农业学校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秉承“育人为本、上善乐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农为本,多元建设,创新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抢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机,由纯农类普通中专学校转型为综合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学校共开设了农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等6大门类共20个专业,在校生达到了7350多人,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3.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增强技能培训的后劲,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1)加大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投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后劲,为学生技能训练搭建平台。玉林农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现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共有校内实训室105个,创办校企合作学生创业园区,如农牧类有种植、养殖基地、“动物医院”,商贸类有“玉农中茂营业部”,汽车维修专业有“汽车美容中心”和“汽车维修中心”,计算机信息类的有“计算机工作室”等,为学生技能操作实训提供方便。

(2)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搭建平台。实行校企联合,公司、场、站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实习模式。还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科研实践、科技下乡、支农活动和社会服务等,为学生实践活动、技能训练提供实践平台。

(3)强化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育人模式,提高在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调整文化课授课内容,增加实训课,保证学生操作实践时间。多年来,玉林农业学校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把训练、实训与比赛三方面结合起来,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训练机制,每年举办校内学生操作技能大赛,选派优秀代表参加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几年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学生在广西中职学校职业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获省区级及以上一等奖68项、二等奖145项、三等奖215项,其中有两位学生入选广西代表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引领学校的教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其次,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4.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类型的教育培训。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特色”上做文章,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新增劳动力的培训、创业培训,培植农村致富带头人。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现象很普遍,农民工成了工厂、企业生产的主力。但是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出卖体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培养现代职业农民,重点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手段和方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把课堂设在家中、设在田间地头,让职业教育进入农村,贴近农民;让农民走进职业学校,学文化、学技术,对农民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让农民参与技术技能实习,把他们培养成为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核心农户,这是实施科教兴农和教育富民工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玉林农业学校在服务“三农”中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作用,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农村人才培养的新领域,担当起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积极探索培训的方式和办学方法。举办短训班,把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员、种养户请来讲课、介绍经验;把学员带到现场参观学习,甚至把培训班办到基层。玉林农校成为了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共举办了扶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库移民创业就业培训、阳光工程水产畜牧业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全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园艺和果树栽培技术培训、中草药栽培技术培训、导游人员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培训等20多期培训班,培训学员8000多人,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4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与玉林市政府共建的“广西玉林职业农民学院”在学校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职业农民学院,学校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又有了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起点。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建设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玉林农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突出师德、学识、技能三方面的建设,坚持把打造“名师”作为建设“名校”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2015年学校专门投入60多万元用于师资专项培训,寒暑假派出105名教师到广西师范大学参加培训,每学期结束邀请广西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到学校开展校内全员培训,还选派15名教师参加部级和自治区级培训。另外,开展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活动,暑假安排110名专业教师到39个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进一步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学校教师参加2014年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1人获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4人获得三等奖,在自治区级比赛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8人,在广西职业技能大赛中二等奖3人、三等奖7人。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4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69-01

我国大学扩招为广大学子打开了继续学习知识的大门,但是也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迟滞,生源匮乏,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使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但是,长期以来,农民所懂的就是如何种庄稼,对于务工面临的技术头脑中一片空白,致使于这部分农民只能选择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种,甚至一些进城务工农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农民打开另一片天地,在农村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的,总的来说,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够胜任某种职业活动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农村培养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乡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加快农村的科技进步,为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农村职教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1当前农村职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在传统观念下,职业教育一直不受人们欢迎,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1.1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7年)中指出: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对农民的培训经费不足。并且我国的任何一级政府都没有制定针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尽管我国制定了诸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用以保证和鼓励农村职业教育,但是其法律法规还相对不够完善和规范。其次,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纵观现在的政府投入往往在那些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对农业的投入也大部分用于农民土地补偿和三农建设上,各级政府对于提高农民技能培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导致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因经费短缺而无法开展。甚至,一些政府领导以“先经济,后教育”来缩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1.2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师资力量薄弱。尽管现在城乡差别不断缩小,但是这种差别却明显存在,这就导致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大中专生不愿意到农村从事职业教育,那些优秀的教师更倾向于到大中城市,具有专业技能的人也不愿意从事教师的职业,更愿意进入大中型企业,种种原因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师资水平不高。

农村职业教育机构中教师年龄偏大,教育理念落后,其专业技能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学的技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3农村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不符合农村实际

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调整。社会的发展使农村建设也充满了科技,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对于农业新品种的种植技术是农民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可是农村职业教育中却依然是过去品种的栽培技术。一些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配置却恰恰相反,这些专业很“潮流”和“热门”,例如在北方某些农村职业教育中开设的“田娃养殖技术”,因为气候和生长环境不适应田娃的繁殖,这项职业教育也如昙花一现,匆匆上马,又匆匆会结束。因为专业不是农民真正需要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农村职业教育对策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受到农民的欢迎,真正为农民服务,就要立足农民的需要,认真筛选技能专业设置,加大投资力度,引进技能型师资力量。

2.1转变观念,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

作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外在20世纪处就曾经呈现出“各校都涉农”的局面,各类学校都开设有农业专业的课程,在这个方面,我国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就相对不够。在今天,国外先进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已经呈现现代化和职业化局面,而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还停留在起始阶段。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市场,对本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做好整体调控。加大社会力量办学,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入市场化,促使农村职业教育更具有开放性。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人才的引进,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过程的监管力度,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政府考核的一部分。其次,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在我国,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不到教育总投入的0.5%,对于农民的培训鲜有专项资金。若想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应该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

2.2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高技能教师。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才能培养高技能的农村人才。各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一方面加大对本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培训,另一方面从福利待遇等方面吸引大中专生加入到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对于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专业技能方面不断提高。

2.3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专业配置,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5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0-0023-0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5年3月,福建省“2015级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学历教育大专班(蔬菜班)”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来自田间地头的95名农民和农技公司的员工参加了这次培训。据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学历教育大专班”早在2013年就开办了,由福建省委农办和农业厅主办,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承办,分别开设茶叶、蔬菜、果树、食用菌、畜牧兽医5个专业,学制3年,学员对象主要是各地农业部门推荐的职业农民,条件是年龄在50岁以下,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力,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可见,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一种特定的职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认定。其次,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农业生产与经营获得更多收入,成为现代农场主或农业老板。此外,新型职业农民还应该是“知识型农民”“素质型农民”,而不是卖苦力的简单劳动力。

那么,新型职业农民到底应该由谁来培养?一直以来,我们总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寄希望于农村职业教育,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涉农培养能力每况愈下,一些原先开设涉农专业的学校纷纷放弃涉农专业,开设与城市职业学校相同的专业,承担起农村新一代劳动力转移的任务。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招生71.98万人,比2010年减少38.42万人。涉农专业失去吸引力,当然与“重工轻农”的社会传统观念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水平不高有着直接联系。早些年,关于农村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本地流传这样一句话:“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最基本的技能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指望他们推广农村新技术、提高农业产量了。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三种: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无论哪一种类型,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定的专业技能”。没有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和方法,就很难占有现代农村生产经营市场。没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生产的农产品就没有科技含量,增产增收的梦想也会落空。没有现代农业的服务理念与知识,要想在农村社会服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可见,不掌握现代农业先进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知识,要想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还真不容易。可以预计,将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一定是掌握现代农业高科技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甚至是硕士、博士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应该是农林类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其他相关院校,这些院校具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师资、技术和设备。当然,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具备条件,也可以承担部分项目,参与较低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6

(一)职业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农村职业学校尤其是涉农职业学校太少

一是截至2012年11月的统计,青岛市13所(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和师范学校,下同)市教育局局属职业高中有12所集中在中心城区(即市内四区,其中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位于城阳区),而五市(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没有一所青岛市市属职业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二是各区(市)所辖的职业学校发展不平衡。除市内三区之外的各区(市)公办职业学校数量比较均衡,而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数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开发区和黄岛(原胶南)职业学校数量最多,黄岛(原胶南)11所,开发区8所。而作为人口最多的平度和即墨各有5所职业学校三是涉农学校和涉农专业少。截止2011年,在四市四区所有职业学校中,仅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和莱西市职业中专所设专业中有涉农专业。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共设置5个涉农专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畜牧兽医、农牧技术工程、果蔬花卉栽培技术、农村电气技术。其中畜牧兽医专业202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432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165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130人,农村电气技术专业264人,共计在校生1200人。莱西市职业中专有5大专业:保鲜专业54人,园林绿化专业43人,果蔬花卉专业16人,畜牧兽医专业202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187人,共计在校学生为502人。也就是说青岛市每年涉农专业在校生共计1700人左右。相对于青岛四区四市约456万农业人口来说,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相距太远。

(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当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青岛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数量不足。以平度为例,平度市职业学校的编制为1177人,实有在编教职工793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具有熟练技能的实习指导教师缺口较大,特别是机械加工类、信息技术类、农林牧类、建筑类、服装设计与制作类等实习指导教师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目前职业学校缺乏掌握企业现代生产技术的高技能水平的教师,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来到学校,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实训尤其是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质量不高。高质量的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虽然可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兼职,但受企业和职业学校现行管理机制制约,尤其是资金的制约,兼职教师的聘任存在较大困难。3.受教师工作量大及培训经费不足的影响,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青岛现有职业学校教师近40%缺少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由于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训陷入两难境地。不培训则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适应教学需求;外出培训人员“过多”的话,存在经费如何解决、专业教学如何安排的问题。现在虽然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暑期通过参加青岛市级培训或者到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提高自己,但培训的层次较低,而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得不到这样的培训机会,导致知识结构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高、综合素质的优化都受到很大影响,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三)对当地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比较困难,政府缺少统一的培训管理

一些职业学校为服务当地发展,利用自身在师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进行技术培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此项工作的培训对象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民缺乏组织观念,纪律意识较差,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培训组织困难,人员不齐,特别是前期的动员工作很是费心费力;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鉴定考试、考核及格率较低;三是个别企业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不重视,导致一些员工不能持证上岗;四是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师资薄弱、设施不完备,制约了培训的质量和数量。

二、青岛市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调研过程中有关学校和教职工提出的要求,笔者对青岛市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由于受传统“升学观”“择业观”的影响,社会上对接受普通教育考大学非常重视而对职业教育则存在偏见,加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劳动强度都不理想,不少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倾向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许多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只是考不上普通高中后的无奈选择。因此,我们应在社会舆论和导向方面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如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职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形势,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认识到当今的现实问题:近几年由于普通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越来越难,不仅使学生读书的成本难以收回,而且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容易找到和自己学历相配的工作岗位,既满足了社会需求,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经济的回报。尤其相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入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既可以使他们依托农业科技进步致富,也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了打消家长和学生的顾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观摩学生的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向他们介绍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实际做法,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学校的技能教学和学生管理在最近几年取得的进步,消除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二)调整布局,加大对涉海、涉农学校和专业的支持力度

近期,青岛市政府做出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建设职教园区的重大决定。通过调整、撤并部分薄弱学校,重点扶持一批办学基础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克服发展瓶颈,争创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建成在全国中职教育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学校、品牌学校。这一举措将对青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次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局属职业学校,对于农村职业学校而言,仍需继续关注。一是围绕全市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建立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在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领域需要大量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对相关的中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会很大,所以在这些相关区域设置相关的职业学校或专业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前景的。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色硅谷等功能区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及相关专业远远不能满足蓝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调整,增加相关职业学校和专业的设置如涉海类职业学校和涉海类专业。二是加强涉农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的建设。青岛市约有456万农业人口,平度、莱西、胶州、即墨等市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有许多优势产业,如平度葡萄、胶州白菜、崂山樱桃、黄岛蓝莓等都是知名品牌。现代化新型农业生产需要新型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培训当地农民。青岛现有的职业学校中只有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和莱西职业中专两所学校仅有几个涉农专业,与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重点扶持涉农学校和涉农专业的建设。三是尽快撤掉招生数量少、实训条件差、没有特色和骨干专业、当地没有产业依托、位置偏僻的职业学校。把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到办学条件好、社会声望高的职校,使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加雄厚、专业设置更具特色,成为当地合格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主要是机电技术、汽车维修、建筑施工、服装制作、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专业,农村职业学校应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切忌跟风,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四是针对涉农专业日益萎缩的情况,政府部门对开设涉农专业的职校应给予财政补贴,将部分农字号学校建设成为农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基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绿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蔬菜水果保鲜、旅游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进一步落实青岛市按照四部委《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文件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

(三)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实训基地和专业课教师缺乏问题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7

关键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207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陕西省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西安市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城市,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厅经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截至2014年底陕西省已认定了高级职业农民84名、市级认定了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了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西安市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唯一机构,在培育工作实践中,以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培育引导他们实现创业梦想,积极探索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力争为本地区培育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先进知识与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使“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成为一种职业。

1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特点

1.1概念

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资金收入能力的农业劳动者,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农业产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和新生代型(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四类。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主要指有志于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农业劳动者。

1.2特点

作为西安市2014年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唯一机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100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分析工作,可以看出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具有其自身特点:

1.2.1受教育程度较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践能力不强。

1.2.2职业期望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在就业时不单纯看中薪资,而更加重视职业发展性。

1.2.3把工作环境等放在了首选地位

在行业选择上,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不再满足于枯燥、单调的生产线工作,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利于引导创业。

2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发展现状

2.1.1培育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是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内容相对枯燥,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就是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他们在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因而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以及发展的潜力方面。

2.1.2学员重视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学员来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往往只看重领取职业农民证书,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思想上对职业农民认识还不到位,一部分学员不愿参与长期培训、更不情愿参加考核考试。没有意识到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2.1.3渴望干出一番事业,但在具体表现仍显迷茫

在调查中,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大多数想干出一番事业,实习自己创业的理想,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顾及到在金钱等物质生活方面。但是在实际行动方面显得很不足,特别是对如何创业,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选择更好的途径为地区经济服务表现得很迷茫。

2.1.4政府扶持政策较少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新近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着重的是培育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出台的有关职业农民优惠扶持政策较少且受益范围窄。就西安市而言,今年主要是针对中、高级职业农民实施了创业贷款贴息补助这一政策,而且补助力度不大。

2.2原因分析

2.2.1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大多数媒体重点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缺乏营造关心、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围,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2.2.2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主要是切合实际培训的教材不多,教学手段陈旧单一,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通过调查,大部分学员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希望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想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创办自己的企业,他们想创业,但不知道怎样去创业,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合适,犹豫不定。还有一部分学员希望面授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喜欢参加专家教授面授与生产能手联手的培训形式。因此作为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的手段,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入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当中。

2.2.3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原因

从培育对象基本情况来看,他们都属于农科大、中专学历,在受教育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文化底蕴和自身素质还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在培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法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将他们的思想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改善生态方面拓展转变。

3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培养理念,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按照《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示范型院校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即在培育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创业能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完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环节,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在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认定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和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或创业培训合格证“双证书”。

3.1固定课堂、空中课堂完成理论教学工作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是在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属于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明确指出,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年限为2a,完成教学900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相应学分90分。在培育过程中,我们根据蔬菜生产专业的需要,公共基础课统一订购省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教材,利用固定课堂重点集中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农业创业、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知识,培养培育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素质;对于专业必修课程,根据专业培育方向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专业课程讲义,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空中课堂”播放,让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足不出户进行快捷地课堂实时交互,完成理论教学工作,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2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田间课堂”不同于集中授课培训,贴近农时、贴近实践,是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实践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场所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通过教师讲解、现场示范、实习操作,掌握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在田间课堂,通过分组使学员形成了团队意识;学员提问教师现场解惑,使学员掌握解决田间生产问题的技巧。

“网络课堂”形式灵活,目前已在多种培训主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在专家、教授、企业带头人和学员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和手机短信交流平台,解决学员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两种培训形式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点菜式”培训形式,非常适用于专业技能实训、岗位实践、实验实习、专业见识等类型的实训必修课程培训。把实践技能培训搬到室外,把授课老师请到田间,实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培训对象和内容上非常“精准”,针对学员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学员在一起讨论学习,相互间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出更高产的管理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教、引、传、帮、带”的作用,学员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受到了普遍欢迎。

3.3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经过两年的培育后即步入社会,如何引导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能力拓展方面引入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安市创(就)业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开展扎实的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者,发展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创业致富渠道。在培训的过程中重点培训学员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明确他们的创业方向,树立创业信心。根据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从创业理论培训出发,逐步进行创业模拟实践,组织学员到有关创业实践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形成《创业计划书》,最后经培训合格后取得《陕西省创业培训合格证》,学员在实施创业项目时,可以享受免费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等后续服务。

3.4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从业技能

目前,国家农业部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不断强调要搞好顶层设计,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准入制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社会责任重大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与专业资格。《西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鼓励职业农民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申报农民技术职称,凡修满学分且得到指导教师评价合格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由当地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考试考核,通过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按照以上要求,我们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对培育对象开展规范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相关内容和岗位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评价其从业技能和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4结束语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主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相关工作,但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教育培训。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这个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探索出一套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培育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01):18.

[2]刘付兵,高淑桃.引导新生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35-37.

[3]张新民,秦春红.“农民荒”与新生代农民培育[J].职教论坛,2012(25):78-80.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8

招生数量是影响中职涉农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充足的生源是保证中职涉农专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大批人才的提前,也是涉农专业不断壮大的保障。中职涉农专业招生数量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法规等。据表1可知,2000—2012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情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2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此阶段涉农专业招生比较困难,年均招生5.5万,占中职招生总人数的4.25%,究其原因是由于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始扩招,在面对同样具备中等学历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时,更多人选择升大学几率相对较高的普通高中,如此便导致包括涉农专业在内的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量大幅下降。第二阶段(2003—2008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人数逐渐增加。该阶段涉农专业招生情况出现好转,年均招生数为23万人,是第一阶段的4倍以上,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该文中明确提出要扩大中职规模,提高中职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此期间国家对三农问题寄予很大关注,并出台了一些有利政策措施,这些都对中职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阶段(2009—2012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大幅提高。这一阶段中职涉农专业招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年均招生数86万人,是第二阶段的3.7倍左右,涉农专业招生数占中职招生总数的12.80%。这一阶段人数大幅度增长与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有关,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2009年12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2012年经国务院同意将免费范围扩大至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政策的出台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涉农专业的招生。但是分析该阶段内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2010年人数激增后,随后两年人数有所回落,说明免费政策的吸引力存在暂时性,人们是否选择涉农专业受固有观念、个人兴趣、毕业流向、薪酬待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二、中职涉农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情况

伴随着中职涉农专业在校生人数的增多,中职涉农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重问题日渐凸显。由于大部分涉农专业处于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地位逐渐边缘化,导致大量涉农专业优秀教师流失,新教师又得不到补充,最终导致学生增加的同时中职涉农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专任教师严重缺乏,中职涉农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过高。如图1所示,中职涉农专业生师比总体呈现逐年攀高的趋势,截止到2012年,中职学校生师比为25:1,涉农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更是高达95:1,远远高出发达国家中职平均生师比15:1的比例。

三、中职涉农专业生源结构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可以分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生源。近几年虽然中职招生困境有了一定缓解,但是生源类型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成为制约中职涉农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根据图2可知,总体而言2003—2012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占中职涉农专业招生总人数的半数以上,2005—2007年更高达80%以上。其中仅2009、2010年比例未超过50%,这与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200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并于2009年实施了相应的免费政策。政策的倾斜扩大了生源范围,中职涉农专业广泛的吸引了社会生源,社会生源(尤其农村劳动力)比例的扩大,符合农业职业教育的规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积极的帮助。然而从2011年开始,中职涉农专业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比例再次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相关政策的吸引力存在暂时性,未能从根源上真正解决中职涉农专业生源单一的问题。由此得出结论,我国中职涉农专业生源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的趋势将会继续延续,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与生源类型单一的矛盾仍将共存。

四、中职涉农专业学生流失率情况

随着国家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涉农专业的招生困境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招进来以后如何留住学生,减少学生流失率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如表2所示,除2010、2011年外其余年份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流失率均大于10%,中职涉农专业存在较高的学生流失率。观念陈旧、学校变相收费、教学质量不高、就业待遇较差、学生急于就业等是导致中职涉农专业学生流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人数多于招生人数的两成左右,这是免费政策和培训政策调节下,中职涉农专业吸引更多生源入校学习的结果。然而2012年农科专业学生流失率再次攀爬,说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涉农专业学生流失率高的问题。这不仅是单纯过快发展中职涉农专业、没有解决专业就业路径的结果,也反映出涉农专业未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

五、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

中职涉农专业以培养在农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技术人才为目标,受专业自身特点的限制,大部分涉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岗位在农村,如茶叶生产与加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中草药种植专业等。但是,全日制学生的就业意愿往往不在农村,他们希望通过读书在城市寻找到稳定的工作。虽然一部分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留在城市工作,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在城市难以找到对口工作。2012年,学者王欢以石家庄市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价值取向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两方面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最初的就读意愿并非是职业教育而是普通高中,即便选择了就读,部分学生也是想以中职为桥梁继续升学进入高职学习;就业意愿方面,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希望在城市就业,而且比起其它专业学生更倾向毕业后创业[2]。这一调查结果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中职涉农专业的出口并不能满足全日制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的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也就是说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冲突,不能完全满足全日制学生的需求。

六、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建议

(一)扩大中职涉农专业培养对象的范围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界著名学者福斯特认为农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而不是学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市场信息[3]。这一办学思路对于解决我国中职涉农专业生源单一的现象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中职涉农专业应将培养对象范围扩大到农村现有的大批基层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村干部、专业户、返乡农民工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而不应只把目光锁定在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群体上。这些成年农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职教育,但他们具有应届初中毕业生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有学习涉农知识的需求,有农业生产经验和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且长期扎根于农村是农业生产的稳定劳动力来源。因而让成年农民接受中职涉农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将培养对象扩大到成人群体,这既解决了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又提高了农村现有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4]。

(二)建立高素质的中职涉农专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着学生对于涉农专业的认可度。当前涉农职业教育师资人数少、质量低是一个普遍问题。扩大涉农专业师资队伍数量需要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吸引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企业中具有现代农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专业课教师或者实习指导教师。中职涉农专业可以通过制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的方法,让优秀的农业企业人员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解农业推广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甚至可以请有经验的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做种养技能的培训,通过交流学生熟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等。相对于量的扩大,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样迫切,尤其是涉农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方面,需要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现代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能[5]。因此要建立涉农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让教师到农业企业和农村基层参与一线农业生产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调动专业教师投身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在培训学习之后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由学生、教师本人、学校领导、培训基地负责人等多方主体共同评价,明确教学管理、专业能力等多角度的评价内容,以期建立在测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职涉农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最终到达提高教师素质的目标。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5-03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其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使加快培育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以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显提升。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在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完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稳产、高产、优质、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的要求,依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2)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走向联合。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

(3)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农业节本增效控害、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名优茶机采、病虫绿色防控、连作障碍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果。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茶树、柑橘、蔬菜瓜果、蚕种桑树、优良畜禽繁育和供给中心。

3.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_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清洁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间作、套作、轮作、稻鱼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产和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自身污染。

4.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场的认定工作,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加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人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二、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农业生产和服务走向专业化分工。这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不但具有较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生产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归纳和技术创新能力。农业转型升级也是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是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需要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获取市场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2.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产与经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一体化。这要求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行,也要熟悉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要点和连接规律,更要成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要熟知、理解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具有把握农业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模式的生态循环化发展,农业生产走向节约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走向多元复合型。这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深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具有较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自主创新节约型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能力,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熟悉“三品一标”各项认证标准,熟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1.适应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特点,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配合,各司其责。这要求人才培养在层次上要有差别、有特色、相互补充,更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相互融通和衔接,构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但这三个层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我国尚未提上日程。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的促动下,中高职有效衔接进展较快,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衔接,但尚未达到相互融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仅停留在“专升本”模式,并无实质性的融通与衔接。

2.适应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规模等方面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和增粗,这对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浙江省农业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加强传统种养殖技术类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增设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相匹配的新专业。虽然浙江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和生物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出现,但存在问题较多。

(1)传统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设置问题较为严重,该类专业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均分布于杭州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均未开设该类专业,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失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技术类专业稍好些,有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分布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和嘉兴,但其布局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专业覆盖率不高。园艺(园林)类专业从数量和布局相对较为合理,共有4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和40所左右(不完全统计)中职校开设该类专业。

(2)与农产品相关的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率较高,有15所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5所。从布局上看能够满足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但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内涵建设上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所有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开设食品工程(加工技术)类专业,其余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储运与营销类方向,食品工程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开发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另外,还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经营)”专业,但均存在对“绿色食品生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的不清晰,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现象。

(3)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和生物信息类专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开设农业经营与管理类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相关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生物信息类专业只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各领域人才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加快以上领域各专业建设将是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应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创业意识、现代农业理念和基本生产技能,同时能够从事农业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构建农业种养殖技术类和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把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强化;在构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监督与检i叫体系建设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融合。

(2)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应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①将创业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公共选修课纳入到职业拓展限选课或职业技术必修课平台中;②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比例,在社会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中,增大自主创业规划比重,突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产、学、研”教学模式为平台,给学生创造充分了解产业、认识企业、熟悉企业经营与管理、思考企业发展规律、谋划企业发展规划的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

4.适应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加强课程建设。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集约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技术集成、表现和传递的基本单元,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的基本渠道,其内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以及与产业技术集成的吻合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产业技术集约化、能否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1)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以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保留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实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把能够促进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均应增加循环农业相关内容,学生们共同探讨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将课程内容有效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课程唯一功能的陈旧“课程观”,以将课程视为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载体和平台的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篇10

关键词:同乐畜牧兽医班技能教学涉农专业

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农专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市场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农业企业对员工的选择更看重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当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中“在黑板上种田、在教室里养猪”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专业技能教学严重滞后,毕业生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从而成为制约涉农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加强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涉农专业发展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经校企多次洽谈,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安徽省行知学校与国家无公害生猪饲养基地、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挂牌成立安徽省行知学校同乐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即黄山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同意将其设为学校涉农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从2010年开始校企合作举办同乐现代畜牧兽医班,这标志着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开始了新一轮涉农专业招生办学的试点。

笔者试以校企紧密合作举办的“同乐畜牧兽医班”技能教学模式为案例进行探究,谈谈如何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的路径,力图为蓬勃发展的涉农专业之技能教学提供一些积极有益的借鉴。

一、建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提升技能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生猪养殖的研究、生产和推广,为探索新型的养殖模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校企紧密合作的“畜牧兽医同乐班”,由学校负责招生、学籍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由公司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并指派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能教学,校企双方实现了师资互聘。该班招收的学生为公司委托培养,实现了入学与入厂、招生与招工的高度统一。在这一合作模式中,学生具备了双重身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既可实现技能训练,同时又可为企业生产产品、创造价值;既解决了中职学校实训材料经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了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的“校企育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学到了技能,企业得到了人才,学校获得了发展,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动双赢。

当前,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中职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都面临着实训室新建与优化等现实问题,而涉农专业又大都面临招生困难、办学规模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学校自办场(园)处境艰难,必然会影响其正常的实训教学功能;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多数属于松散合作的基地,学校缺乏对企业和农村有效的服务,使得企业看不到合作效益。特别是农业企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造成企业很难留住学生就业,使得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很难融合,造成涉农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口就业,达不到涉农职业教育的目的;加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扶持与影响就很少,结果就是农业职业教育与行业合作不够,也无法很好实现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即便学校内的实训基地能提高学生的农业专业技能,能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工作体验,但与真实的企业还是存在差距,只有到企业中去才能够得以真实体验。要想让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学生从学校出来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就必须让学生进入企业、行业、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训。由此看来,加强中职涉农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显得任重而道远。

在“做中学”已成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时代潮流,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在培养中职学生实用技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训基地是涉农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保障。加强涉农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所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还是教师科研水平和职业教育能力提高的需要,更是缩短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差距,促进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需要,是提升涉农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实行技能训练产教结合是强化技能教学过程的有效模式

“同乐现代畜牧兽医班”以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其中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该班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畜牧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综合性的特点,针对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生的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分离的情况,该班探索构建“周期性生产过程式”专业技能教学模式。例如“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章节的教学案例:种母猪是养猪场各生产要素的关键,其饲养管理技术的核心指标是年产较多的成活产仔数及断奶仔猪数,为猪场生长猪的规模饲养创造基础。一般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周期包括妊娠期、哺乳期、空怀期三个阶段,其饲养管理技术的关键是做好与之对应的配种、产仔、断奶三个主要环节的生产工作。教学这一内容时,安排该班学员在整个种母猪管理周期内都进驻公司,全面学习掌握从配种、产仔到断奶的饲养技术,寓技能训练于周期性生产实践过程之中。这种模式主要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在产学结合中完成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效掌握如种母猪饲养这一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这一模式在其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中也应该广泛适用。

三、优化专业技能训练大纲是构建技能教学体系的科学举措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科目多,课程内容交叉,且没有专门的技能训练教材,本人通过整合相关课程,考虑专业技能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同乐畜牧兽医班”专业技能训练大纲如下:常见动物的保定方法;常见动物的给药方法;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整体及一般检查;各大系统的临床检查;临床诊断的建立(重点讲诊断建立的步骤和依据);畜禽疾病的治疗方法;常见外科手术;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设计与技术管理(重点讲猪场)。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按照此技能训练大纲循序渐进实施强化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熟练掌握畜牧兽医的基本专业技能。同时,由于明确了技能教学的标准,从而避免教与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了学生技能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其他涉农专业的教学中,亦可根据专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开发与创新专业核心课程,整合有关课程的多个技能实践环节,开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立相应的技能教学体系,提高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是提高技能教学质量的多重途径

一是充分依托紧密型实习基地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这一得天独厚的基地优势,根据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生产项目,由专业教师和基地技术员负责,师生共同承担基地生产任务。例如在教学“饲料配方”章节时,充分依托公司的饲料加工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饲料原料,将理论课中学会的各种饲料配比原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生产出各种类型的饲料,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培养综合技能。

二是教师在基地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研促学,教学相长,提高技能。例如在开展“莫能菌素促进仔猪生长对比性试验”课题研究时,安排学生共同参与,使之了解科研动态,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的能力。

三是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运作,建立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架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优质生态瘦肉猪生产,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乐畜牧兽医班”充分利用公司的“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架构优势,安排学生入驻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类别的岗位顶岗实习,让学生将所学技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培养其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在其他涉农专业的教学中,可积极探索实施诸如“学校+基地+农户”等多渠道的技能教学之路。

五、共建“双师型”教师是推进技能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关键。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条件,还拥有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的师傅。而当前学校该专业存在实训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岗位结构不合理、实训教师专业技能不强或与企业实际脱节等问题。因此校企携手共建一支“进课堂能讲、进农田能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进涉农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为此,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断优化实训教师力量

既要考虑引进高层次人才,还可从本地区的农业高新企业中高薪聘请具备高技能的专家里手来参与涉农专业技能教学。

2.深度培养实训教师队伍

重点培养实训教师的岗位观念和实训教师的技能。在实训教师心中确立实训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让他们在教学中重视实践、重视应用能力,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入企实践或顶岗,与时俱进,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生产实践经验和实训指导教学能力,以此来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3.积极利用兼职实训教师

学校除了一定数量稳定的专职人员以外,还应积极与相关企业保持长期联系,聘用企业的师傅任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革新和科研能力,以及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这些师傅在和学校教师共同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校的教师向“双师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