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59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1

关键词:医院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信息系统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在为医疗工作人员带来高效和便利的同时,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医院业务的连续性及医疗的及时性,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生命线[1]。医院为保障正常医疗业务的持续性,加强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网络故障处理效率,紧急应对网络故障事件,制定网络安全系统应急预案势在必行[2]。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3-4]。为保障网络安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十三条提到:“国家网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5]。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6]中提出:“要制定重要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等内容,并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1应急演练准备工作1.1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演练前,借助网络加强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宣传,使全院工作人员提高对网络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意识,熟悉在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1.2建立网络系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由医院院长和书记担任网络系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总指挥,各主管院长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分管科室的工作安排,信息科负责网络系统故障后的技术保障、故障的报告程序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此外,信息科在演练前编写《天津市口腔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并通知各科学习、熟悉流程;需做好演练过程的留痕工作安排;通过预案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演练前充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1.3网络准备工作

信息科负责应急演练的方案策划、接听电话、沟通协调、拍照摄影等人员的分工;准备所有参与应急处理的第三方公司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检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计断点,按照演练要求做好准备;做好演练后的数据恢复工作安排。

1.4演练依据

应急演练应严格按照2019年8月由信息科联合各部门修订的《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执行。

2应急演练流程及措施2.1领导下达指令,科室转入应急工作

首先,按照计划的时间和方案,由信息科掐断一切内网连接,造成内网活动停滞;随后,门诊挂号收费处、门诊办公室、牙周科等陆续向信息科报告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分析判断故障等级,经排查分析,确定为网络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立即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上报总指挥,总指挥通知院办立即召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开会部署;由演练总指挥向各主管院长宣布启动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指令,随后由各主管院长向分管科室发出应急工作指令,各科室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组织协调。

2.2各部门的整体应急措施

科室在接到应急预案启动指令后,积极做好应急准备。信息科负责排查故障原因和确定故障等级,若确定故障是由设备出现问题引发,则由设备科协助信息科联系设备厂家,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支持。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楼层导诊及其他各窗口的工作人员,向患者解释事件情况并安抚。办公室及时联系行政职能科室,启动各科应急预案。医政科、护理部积极组织临床科室,安抚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维持科室的诊疗秩序。保卫科立即启动保卫应急预案,要求全院在岗安保人员统一集结,分别在各楼层有挂号、收费的窗口处设置两名固定安保人员维持秩序,配合导诊和财务人员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视频监控室加强对楼内各服务窗口的监控,通过手台及时向保卫科报告点位情况,由保卫科进行安保人员的总体调度工作,配合门诊办公室做好现场秩序维持和人员疏导工作。总务科做好电梯的运行管理。

2.3挂号缴费及医技科室的应急措施

应急演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挂号要求,请导诊协助咨询是否还有相应的号源,若无号源,则应请患者选择其他时间来院就诊;若有号源,则应按号别收费,并开具临时收据(手写收据并加盖收费章)。

缴费工作可由信息科协助物价科提供各科的收费模板,物价科以“划价单”的形式下发至各科室;各经治医师按模板进行划价并签名后,由患者在收费窗口缴费,并由工作人员在划价单上加盖收费章。

2.4门诊预约和候诊的应急措施

由于门诊预约系统每日会导出一份预约记录,为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故障做好应急准备,一旦网络出现问题,门诊办将以此为依据,安排数名工作人员核实患者的预约信息,对已预约未到取号时间的患者,安抚其情绪,并嘱其耐心等待;对已到取号时间的患者,由患者预约的医师对其进行加号就诊。

2.5临床科室的应急措施

临床科室的工作由医政科、护理部共同协调;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需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医嘱执行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施行口头医嘱制度,手工填写纸质检查申请单或处方;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药品情况(包括姓名、病案号、诊疗操作项目、药品名称及用量等),并及时与收费处、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进行确认;医师的病历书写统一改为手写方式,并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记录病程的相关内容;临床科室根据医政科通知的时间及要求及时补录病历及医嘱;若遇到危急重症的患者,按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绿色通道。网络故障期间,各临床科室应恢复重症上报及手工日报等统计工作。网络故障恢复后,各临床科室应及时配合信息网络中心做好对各项数据的补录工作。

2.6信息科的应急措施

信息科接到科室操作人员的故障信息后,应立即展开调查,首先,通过自己的工作站试验反映的系统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随后排查系统的接口程序是否存在问题,软件问题和接口问题被排除后,应实地查看工作站电脑或查证是否有数据库锁表情况、查证数据服务器空间是否已满,当软件情况均被排除后,通过基线管理软件拓扑图查看故障点并检查机房交换机的指示灯是否全部不再闪动或闪动很慢,若是,则基本可断定是网络存在问题;随后迅速做出初步故障等级判定,在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科室领导根据故障等级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报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处理。同时,信息科迅速成立故障检修组,分析故障原因,修复系统;成立技术联络组,与第三方公司取得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成立院内协调组,上报并及时向各科室通知传达网络故障的处理情况。

信息科在故障排除后,应协助重点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并在数据库恢复与补录过程中,及时与软件公司取得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或作为技术支援,安排人员参与医院抢救和补录工作,确保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3演练效果根据部署安排,网络系统应急演练持续时间为1h。演练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指挥调度有力,信息科抢修网络故障及时,临床工作人员应对应急工作较为熟练,各行政部门配合默契。由于在演练前进行了认真筹备和周密安排,所以在演练过程中,患者就诊井然有序,医疗活动未受到严重影响。

4小结高效的组织领导、周密的应急预案和严格的人员培训是顺利应对信息网络突发安全故障的基础[7]。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建立的有效性,验证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网络突发故障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提高各部门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网络故障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全院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需定期组织实施,事后还应进行记录总结,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应急方案和应急演练流程。

参考文献

[1]彭林梅.医院信息系统瘫痪应急处理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32.

[2]姚力,李哲.医院信息系统故障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95-97.

[3]荣晓燕,朱岩.政务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J].信息安全研究,2019,5(5):377-382.

[4]宫亚峰.坚守最后防线,做好网络安全应急工作[J].中国信息安全,2017(7):37-4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eB/oL].(2016-11-07)[2017-06-01].baike.baidu.com/item/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6843044?fr=aladdin,2016.

[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9.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2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防御系统;应急平台;安全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12-03

ResearchonachievingComprehensiveSecurityandDefenseinemergencyplatformnetwork

penGYun-feng

(anhuieconomicinformationCenter,Hefei230001,China)

abstract:thisdissertation,basedonthenetworktopologicalstructureofemergencyplatformandnetworksecuritydevelopmenttrends,fromtheoverallsituation,theoverallandequipmentofjointangletosolvetheproblemofnetworksecurity,accordingtotheunifiedsecuritystrategy,withthesafetyasthecore,putsforwardacomprehensivenetworksecuritydefenselinkagemodel,andgivesouttheemergencyplatformcomprehensiveinteractionsystemnetworksecuritysolutions.

Keywords:internetsecurity;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emergencyplatform;securitydefense

省政府应急平台是一个涉及图像、数据、语音等信息的复杂系统平台,既涉及到各种硬件通信设施、服务器、终端设备的安全,又涉及到各种系统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和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的安全;既涉及各种信息安全技术本身,也涉及保障这些安全技术顺利实施的各种安全管理。因此一个可靠稳定的支撑网络平台是应急平台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也可以说直接影响着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效果和效率。

1综合联动实现网络安全防御

1.1应急平台网络拓扑分析

省级应急平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省政府应急平台局域网和连接各市、县应急平台的广域网。省政府应急平台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进行建设,连接各市、县应急平台的广域网依托全省电子政务网络资源进行建设,实现与各市、县政府及省直各专项部门应急平台的连接,并通过接入到电子政务外网的地面工作站实现与移动应急平台的连接,主要功能是满足省应急平台体系综合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ip语音系统和移动应急平台等业务的承载要求。省级应急平台局域网核心采用两台高端交换机,用于连接应急平台服务器组、内部办公网及应急指挥中心,同时用于各市、县政府和省直各专项部门应急平台的访问连接,接入层采用星形双归结构,用于接入应急平台服务器组及业务办公网络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省级应急平台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以得知,由于应急平台服务器组部署在交换机的后端,应急平台业务及应急指挥、办公等纵向业务数据流都要经过两台核心交换机转发,所以通过这两台核心交换机的负载较重,流量也比较复杂,数据流中包含各类攻击、病毒等的可能性也最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应急平台内部各处室、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应急平台网络访问互联网,目前仅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由于互联网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的网络,对于信息的保密和系统的安全考虑的并不完备,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攻击、病毒,防火墙并不能保证应急平台网络的安全,所以这条路径上也可最可能包含各种攻击数据。

1.2实施综合联动的必要性

随着繁杂的网络应用和多样的攻击入侵,应急平台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复杂,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孤立的安全设备难以有效应付,需要从系统全局,从整体和设备联动的角度去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依据统一的安全策略,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形成完整的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建立一个整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关键,在于要求各网络安全设备之间具有较高的协同性,即联动性。联动技术体现了智能化网络安全管理的潮流,能够有机整合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全面地保护网络的安全,提高工作的效率。联动的概念最初是由防火墙厂商Checkpoint提出来的,Checkpoint提出了opSeC开放接口,并与其它厂商密切合作,实现了Checkpoint防火墙和身份认证、内容安全、入侵检测等产品的互动。

1.3以安全为核心划分区域

针对应急平台现有网络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安全分区,如图2所示。

详细分区情况描述如下:

1)DmZ区。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也称“非军事化区”,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该区域主要包括应急平台对社会或其它部门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群,如网站、邮件服务器等。该区域对安全级别要求比较高。

2)数据中心区。由应急平台业务服务器群构成,是应急平台一切业务应用活动的基础。这个区域的安全性要求最高,对业务连续性要求也最高。要求不能随便进行任何可能影响业务的操作,包括为服务器打补丁,管理起来也最为复杂。

3)内部办公区。内部办公计算机构成的安全区域。安全性和业务持续性要求最低,管理难度大,最容易遭受蠕虫的威胁。

4)远程接入区。该区域主要指移动办公人员、移动应急指挥平台等通过外部互联网实现访问应急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功能的区域。

5)广域网接入区。在之前的网络建设中,省级政府应急平台是通过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与市、县政府和省直各专项部门应急平台的连接。广域网接入区就是通过专线连接省直各专项部门、市、县政府应急平台网络的区域,这一安全区域内部没有具体的应用系统,主要实现网络互联的功能,定义这一安全区域是为了方便网络管理。

1.4综合联动方案设计

目前,已经商用的比较成熟的联动系统,是通过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和防火墙的联动来实现入侵防御。iDS检测到某种攻击后,会通知防火墙立刻做出相关策略的动态修改,对攻击源进行相应的封堵,例如阻断源端口、源ip等,从而达到整体安全控制的效果。防火墙与iDS联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网络安全深度防御的思想。但这种方式也有不足,最重要的问题在于,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产品的互动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通用标准,大多数安全厂商各行其道,限制了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选择产品的范围。

因此,本文提出了综合的系统联动方案。针对应急平台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在综合联动方案中加入了入侵防御系统(ipS,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防火墙、安全管理中心软件、eaD(endpointadmissionDefense,端点准入防御)软件、网络版防病毒软件、网管软件、SSLVpn接入网关等软硬件设备,提出如下综合联动部署方案,如图3所示。

综合联动方案配置如表1所示。

具体的部署策略如下:

1)应急平台网络的互联网出口处部署防火墙和ipS。防火墙对来自外部的访问进行控制,并对来自外部网络的2~4层的网络攻击进行防护。ipS利用不同的规则,既对外部网络的2~7层的攻击进行防护,又可以对内部流量进行监控,限制p2p、Bt等业务,保证了应急平台骨干业务网络正常运行。

2)两台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SSLVpn设备,并做双机热备,在保证应急平台网络安全的同时,满足移动办公的需要。同时对移动终端访问应急平台数据时通过加装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移动终端访问的安全性。

3)重要的应急平台服务器组前端部署ipS和防火墙。ipS防护针对操作系统漏洞进行的攻击,并防护来自内部网络2~7层的攻击。防火墙对应急平台服务器组虚拟出DmZ区和内部受信区域,对不同单位的访问进行控制,并防护来自内部网络2~4层的攻击。

4)DmZ区部署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和eaD系统。网络版防病毒服务器安装在内部网办公pC和服务器群上,该软件可定期及时更新病毒库,保护服务器群及内部网办公电脑免受病毒的攻击。eaD通过集中部署,实现对用户终端的安全状态评估和访问权限的动态控制,从而加强了应急平台中网络终端的主动防御能力,控制病毒、蠕虫的蔓延。

5)安全管理软件和网管软件对应急平台进行集中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管软件对网络安全和服务器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对设备的配置进行更新和修改,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通过安全管理中心软件收集网络、安全以及服务器等设备的安全事件和日志,如攻击事件记录、日志等。

1.5系统联动分析

通过上述软硬件的部署,可以实现省级政府应急平台网络设备、安全产品、用户终端等设备综合系统的联动。该安全联动方案由安全管理平台、安全防护设备和eaD软件三部分组成,安全管理平台指安全管理中心系统和智能网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指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各终端用户通过eaD软件接入并由安全管理平台进行身份认证和终端安全状态评估,确保每一个接入端点的安全,预防内网病毒、蠕虫的泛滥。系统联动如图4所示。

位于内部办公区的终端安装端点准入系统,当某个用户试图非法访问内部服务器时,部署在服务器组前的防火墙设备会阻断非法访问连接;当某个用户感染的病毒向服务器区传播或用户机器上的木马对服务器区进行攻击时,部署在服务器前的ipS设备可以将病毒和攻击阻断,防火墙和ipS会将该用户的非法访问和攻击事件实时发给安全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中心根据定义好的策略,将重要的安全事件信息通过告警方式发给智能网管中心,智能网管中心上的端点准入管理组件分析安全管理中心发过来的告警信息,确认非法访问和攻击的用户,然后,通过端点准入管理组件对恶意用户进行告警或强迫下线,控制攻击来源,避免威胁的再次发生,并且为用户提供整网安全审计报告。

2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省级应急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网络所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根据应急平台网络的特点,基于综合联动的网络安全策略,可以实现省级政府应急平台网络设备、安全产品、用户终端等设备综合系统的联动,预防内网病毒、蠕虫的泛滥,最大限度地保证应急平台网络的安全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千里,陈光英.网络安全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卿斯汉,蒋建春,马恒太,等.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通信学报.2004(7):19-29.

[3]黄金莲,高会生.入侵防护系统ipS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8).

[4]刘世翔.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04.

[5]周海刚,肖军模.网络主动防御体系结构[J].电信科学,2003(1).

[6]聂林等.入侵防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9):131-136.

[7]林延福.入侵防御系统技术研究与设计[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3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本系统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县上分类情况。

(1)i级、ⅱ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控制能力,需要县级各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属县内控制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系统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减少损害。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财产、信息资产遭受损失。

4、加强管理,分级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5、定期演练,常备不懈。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演练,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分管领导,成员包括:信息全体人员、各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发生i级、ⅱ级、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属于i级、ⅱ级的,向县有关部门通报并协调县有关部门配合处理。

3、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演变为i级、ⅱ级、ⅲ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向相关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6、负责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要进一步完善各重要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领导汇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重要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确立2个以上的即时联系方式,避免因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必要的信息通报与指挥协调通信渠道中断。

3、及时上报相关网络不安全行为:

(1)恶意人士利用本系统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2)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3)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4)网络安全状况、安全形势分析预测等信息。

(5)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援,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请技术人员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向上级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现场指导、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要根据县有关部门的要求,上报县政府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支援力量,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建立与现场通讯联系。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2、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申请增派专家小组和应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处置行动。

(三)信息处理

现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技术人员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符合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的,属于i级、ⅱ级信息安全事件的,同时报县委、县政府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召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五)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将各监测统计数据报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相关网络安全处置流程

(一)攻击、篡改类故障

指网站系统遭到网络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或出现非法信息、页面被篡改。现网站出现非法信息或页面被篡改,要第一时间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取证并对其进行删除,恢复相关信息及页面,同时报告领导,必要时可请求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关闭,待检测无故障后再开启服务。

(二)病毒木马类故障

指网站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存在安全隐患。

1)对服务器杀毒安全软件进行系统升级,并进行病毒木马扫描,封堵系统漏洞。

2)发现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要立即对其进行查杀,报告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上报。

3)由于病毒木马入侵服务器造成系统崩溃的,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数据恢复。

(三)突发性断网

指突然性的内部网络中某个网络段、节点或是整个网络业务中断。

1)查看网络中断现象,判定中断原因。若不能及时恢复,应当开通备用设备和线路。

2)若是设备物理故障,联系相关厂商进行处理。

(四)数据安全与恢复

1.发生业务数据损坏时,运维人员应及时报告领导,检查、备份系统当前数据。

2.强化数据备份,若备份数据损坏,则调用异地光盘备份数据。

3.数据损坏事件较严重无法保证正常工作的,经部门领导同意,及时通知各部门以手工方式开展工作。

4.中心应待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基础数据的完整性;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

(五)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

系统内发生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电子邮件、短信息等网上服务中大量出现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有害、敏感信息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报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启动预案;或根据上进部门要求对网上特定有害、敏感信息及时上报,由上级职能部门采取封堵控制措施,按照市上职能部门要求统一部署启动预案。

(六)恶意炒作社会热点、敏感问题

本系统互联网网站、电子公告服务中出现利用社会热点、敏感问题集中、连续、反复消息,制造舆论焦点,夸大、捏造、歪曲事实,煽动网民与政府对立、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情绪,形成网上热点问题恶意炒作事件时,启动预案。

(七)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地互联网遭到网络攻击

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系统互联网遭受网络攻击时,启动预案。要加强值班备勤,提高警惕,密切注意本系统网上动态。收到信息后,及时报警,要迅速赶赴案(事)发网站,指导案(事)件单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收集、固定网络攻击线索,请求县上技术力量,分析研判,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做好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记录,协助网站恢复正常运行并做好防范工作。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状况和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七、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各成员应保证电话24小时开机,以确保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到位。

(二)应急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做好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调用。

(三)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选择若干经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具有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社会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保障力量,进行技术支援。

(四)交通运输保障

应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期间人员、物资、信息传递的需要,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由领导小组统一调配。

(五)经费保障

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应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敏感性,建立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4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XX部处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可视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保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1.3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和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环节,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快速反应。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及“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1.4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及《XX矿总体应急预案》及XX部设备管理等管理规定,制定《XX部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成立XX部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晟秋

副组长:陈达才

成员:维护员及监控班长

2.2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编制、修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预案(2)通过本系统局域网络中心及电信网络机房交流等手段获取安全预警信息,周期性或即时性地向局域网和用户网络管理部门;对异常流量来源进行监控,并妥善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进行应急处置;负责调查和处置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善后工作,

(4)负责组建信息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培训与演练。

3预警及预警机制

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分析安全风险,准备应急处置措施,建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测体系,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先制定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的通报机制。

3.1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分类

关键设备或系统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电脑病毒等恶意攻击等。

3.2应急准备

XX部监控中心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应急值班,确保到岗到人,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3.3具体措施

(1)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加强所有人员防火、防盗等基本技能培训。

(2)实行实时监视和监测,采用认证方式避免非法接入和虚假路由信息。

(3)重要系统采用可靠、稳定硬件,落实数据备份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升级扫描引擎:加强对局域网内所有用户和信息系统管理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4)安装反入侵检测系统,监测恶意攻击、病毒等非法浸入技术的发展,控制有害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建立网关控制、内容过滤等控制手段。

4有关应急预案

4.1机房漏水应急预案

(1)发生机房漏水时,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监控中心,并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监控中心值班班长应立即安排停用故障空调,清除机房积水,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处理,同时启动备用空调,必要情况下可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3)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监控中心值班班长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房安全,同时安排通知综合管理部,及时清除积水,维修墙体或窗户,清除渗漏水隐患。

4.2设备、物资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害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设备或物资被盗或人为损害设备情况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立即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时保护好现场。

(2)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通知特保大队、值班领导、派出所、一同核实审定现场情况,查看被盗或盘查人为损害情况,做好必要的录像回放记录和文字记录。

(3)事发单位和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向公与领导汇报。

4.3长时间停电应急预案

(1)接到长时间停电通知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通过办公系统电话等相关信息,部署应对具体措施,要求前端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2)停电时间过长的,启动备用电源,保证监控中心正常运转,如有必要及时报巡逻队前网断电地点实时监控。

4.4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通信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后,操作员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并停止前端一切行为操作,经初步判断后及时上报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管领导。

(2)领导小组接报告后,应及时查清通信网络故障位置,并将事态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如外网应通过相关通信网络运营商查清原因;内网故障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检测故障区域,逐步恢复故障区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恢复通信网络,保证正常运转。

(3)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出具故障分析报告。

4.5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事件应急预案

(1)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信息系统管理员应立即断开网线,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根据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令,采取隔离网络等措施,及时杀毒或清除不良信息,并追查不良信息来源。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6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后,网络管理应立即启动备用服务器系统,由备用服务器接管业务应用,并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时安排相关责任人将故障服务器脱离网络,保存系统状态不变,保持原始数据。

(2)网络、监控中心应根据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故障服务器系统;重启系统成功。则检查数据丢失情况,利用备份数据恢复;若重启失败,立即联系相关单位,请求技术支援,作好技术处理。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7黑客攻击事件应急预案

(1)当发现网络被非法入侵、数据影响内容被篡改、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的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或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断开网络,并立即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接报告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核实情况,关闭服务器或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陆账号,阻断可疑用户进入网络的通道。

(3)维护技术员应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恢复系统和网络正常;情况严重的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8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后,网络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组织查找、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进行先期处置。

(2)若故障设备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监控中心维护员应启动备用设备,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将故障设备脱离网络,进行故障排除工作。

(3)网络监控中心应在故障排除后,在网络空闲时期,替换备用设备;若故障仍然存在,立即联系相关厂商,认真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备查。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9运矿数据损坏应急预案

(1)发生运矿数据损坏时,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检查、备份运矿系统当前数据。

(2)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调用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若备份数据损坏,则调用历史备份数据,若历史数据仍不可用,则调用异地备份数据。

(3)运矿数据损坏事件无法恢复时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并开展相应的备用服务器。

(4)维护员待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差别,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

4.10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1)遇雷暴天气或雷暴气象预报,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或主管领导,经请示同意是否可以关闭部分服务器,切断电源,暂停部分计算机网络工作。

(2)雷暴天气结束后、及时开通部分暂停服务器,恢复计算机网络工作,对设备和数据进行检查,出现故障的,及时报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3)因雷击造成损失的,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报损、结束后做出书面报告。

5应急处置

发生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在3分钟内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先期处置,恢复信息网络正常状态。

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

6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及应急处置能力、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应急处置中暴露出的管理、协调和技术问题,改进和完善预案,实施针对性演练,总结经验教训,整改存在隐患,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7应急保障

7.1通信保障

监控中心负责收集、建立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内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联络信息,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全体人员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

7.2装备保障

监控中心负责建立并保持电力、空调、机房等网络安全运行基本环境,预留一定数量的信息网络硬件和软件设备,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

7.3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建立备份系统,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7.4队伍保证

建立符合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持力量,对网络接入部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8监督管理

8.1宣传、教育和培训

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公司系统范围内的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2预案演练

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安排演练,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和解决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3责任与奖惩

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及物资等进行检查,对在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处置中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在部门二次分配中给予奖励;对,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其责任。

9附则

9.1预案更新

结合公司信息网络发展配合相关制度的规定、修改和完善,适时修订本预案。

9.2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XX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复杂通信;设计

一、前言

当前,现代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网络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网络设计的需要。需要通过仿真通信网络设计提供一个定量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二、当前影响计到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用户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因素

在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所有用户都受到用户终端设备设置的影响,因此,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整体运转状况,还关系到了用户端能否实现日常的高效维护,而只有时刻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终端处于高效的运转状态,并具备较强的交互能力,才能提高该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2、网络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如果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规模相对较大,那么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必定是十分复杂的,这是基于设备供应商以及相关网络产品的差异性所决定的。针对规模大、系统复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就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只有实现网络管理技术的同步化,才能实现对网络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控,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实现有效的解决,从而在降低甚至避免故障发生几率的同时,以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转,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3、信息传输设备方面的影响因素

传输设备方面对计算机通信系统可靠性所造成的影响因素来源于计算机的布线系统,以及网络集线器,这方面的影响因素通常都成为了当前计算故障诊断中的最难环节。所以,这就要求在设计布线系统时,首先就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并要将其冗沉以及容错的能力考虑到其中,需要确保留出一定的发挥空间。在设计网络集线器的过程中,要明确如果一旦网络集线器出现问题,就会致使整个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丧失,这是做好提升计算机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首要环节。如果集线器出现了故障,那么所有与这一集线器相连接的用户都不能工作。

三、基于仿真的网络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

网络设计前的需求分析主要是根据系统的研制总要求,对系统所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确定网络设计所要完成的功能、目标以及性能指标。这个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网络设计的输入,确定网络设计结果所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与使用条件。因此,需求分析是网络设计的基本依据,也是网络仿真的基本依据。通过需求分析来给定网络设计约束条件下的基本技术指标。约束条件指网络通信环境(网络地形地理环境、地域、通信干扰情况、移动情况),技术指标主要指网络的容量要求(网络节点规模、业务容量)、业务性能要求(时延、时延抖动、丢报率)、安全保密要求。其他要求如网络的抗毁能力、抗干扰能力、移动性支持等。

2、网络设计

在逐个将应用需求转化为网络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后,网络设计者根据约束条件设计多个网络设计方案,网络设计主要包含: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设计、网络协议设计、网络链路设计、地址设计等,此外,还可能涉及到应用流程的设计。

3、仿真建模

在完成初步网络设计的基础上,网络仿真将根据网络设计的方案进行仿真建模。仿真主要有两个目标:精确性和高效性。对一个实际的网络进行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即是对其进行抽象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精确性是仿真所要达到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对大型网络进行仿真时不得不牺牲一定的精确度来换取仿真的高效性,使仿真执行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仿真目的。因此,明确仿真目的(网络设计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网络仿真的建模采用层次化的建模方式,这与网络设计保持了一致性,同时也提高了网络模型的扩展性和重用性。网络仿真的建模过程如图2所示。

4、仿真运行

在建立好了仿真网络模型后,下一步就是运行网络仿真。所谓的仿真运行就是指给定网络约束条件下,运行网络模型,获取网络的性能结果。也就是在确定了仿真的网络场景后,需要确定网络一些可变的输入参数,可以是网络协议参数、网络通信环境参数、业务流量参数等;还需确定仿真的输出结果,本次仿真需关心的网络性能参数,可以是网络级性能,比如:网络吞吐量、网络收敛情况等。也可以是协议级网络性能结果(业务层、传输层、网络层的、信道层的性能结果)。

四、通信网络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1、wimaX技术

wimaX技术属于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的基础层,提供必需的宽带无线网络wimaX适合应急通信网络的组网条件,可以产生大面积的覆盖信号,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速率近几年,应急通信网络设计的要求逐步提高,促使wimaX技术面临诸多压力,为保障应急通信网络设计的效率,wimaX作用下的宽带无线网需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应急需求,其利用oFDma保障通信系统具备足够的容纳量,如果应急通信网络投入运行,可以自主排除突发事件中产生的干扰,有利于强化应急通信网络的运行能力

2、无线自组网技术

无线自组网技术连接通信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促进应急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降低其对硬件设备的依赖程度无线自组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备特定的优势,其在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能够准确监督特定目标,一旦发生应急情况,立即启动通信系统,一方面向用户提示应急状况;另一方面,利用传感的方式快速实行通信决策,调动应急通信网络后,按照网络结构规定的协议及配置进行通信,为应急事件处理提供稳定的通信条件

3、卫星技术

卫星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主要是借助人造卫星,实现站间通信,全面利用卫星的同步优势,完善通信信号人造卫星具有全球覆盖的优势,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引进卫星技术,实现全地域的快速应急通信,提供高效的移动通信和可靠的定位例如:某抗震救灾现场,应急通信网络在卫星技术的协助下,提供专有的信号通道,定位灾区位置后稳定连接其与外界的通信卫星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得到较高的利用,该技术成功应用在多项领域的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如航海、军事等,准确的提供应急通信所需的链路,保障应急通信网络的完整性。

4、辅助技术

应急通信网络设计中的辅助技术,用于营造应急通信可适应的环境,确保其在不同的应急领域内,均可以提供到位的通信服务辅助技术对应急通信网络设计的协调作用非常明显,改善应急通信的模式,避免其在应急过程中出现流通问题辅助技术体现在网络设计的多个方面终端定位:定位是应急通信网络设计的核心,通过终端定位辅助技术,准确确定终端位置,由此可以排除外界因素对应急通信的干扰,促使应急通信始终保持高强信号的优势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时,网络参与的机构并不是统一的,而是来自不同的组织,波及了应急通信网络的安全,需要保持网络运行的安全状态,才能确保应急通信的正常运行,以免出现安全通信事故,影响应急效率。Qos:支持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多方服务和数据源,大规模的完成通信协调,促使应急通信网络设计可以按照规定进行,不会产生网络冲击或通信延迟的现象。

五、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途径

1、提升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可靠性

作为计算机可靠性保障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避免计算机被恶意病毒侵袭。这就需要设计者对网络软件进行周密的设计。通常上对计算机的防火墙地址进行规则转换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可靠性。实行这一安全措施之后,计算机在和互联网或者局域网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安全级数较高的安保系统,阻止其他计算机群对系统内信息的截取,从而实现了计算机通信可靠性水平的提高。

2、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层处理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由多个系统层次组合而成,因此对计算机整体通信可靠性与单一层次通信可靠性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为了更好地提升计算机的通信可靠性水平,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实现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依赖于先进的网络设备,另一方面也需要依赖先进的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高性能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合理的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机构的基础上,只有确保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够实现网络设备高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如果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但无法促进网络设备高性能的充分发挥,反而会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对网络数据传输造成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量的增加,网络服务向着分布式方向不断发展,交换设备也向着用户级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应网络发展需求的高速网络分层设计方式,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模块多层设计。网络多层设计中的网络容量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会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多层次网络结构的确定性较好,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对故障进行快速的查找与定位、排除,促进了其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做好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容错设计

提高计算机通信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性,而这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需要将计算机系统中的广域网络、路由器和数据链接设备进行互联,这样一来,当计算机通信系统在出现问题时就不至于使整个通信系统陷于瘫痪;其次就是利用并行方式将计算机的终端与计算机的服务器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中心,提高计算机的冗余,从而实现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提高。

结语

网络通信高效性和结构设计紧密相关。只有满足基本需求,不断优化网络组织结构,才能提高网络通信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杨娟.试论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5(3):145-147

[2]杨常建,王进周,米荣芳.计算机安全面临常见问题及防御对策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2012,5(3):66-68

[3]方原柏.流程行业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78-79

[4]刘海涛.浅谈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科技资讯,2013(7):90-93

[5]张龙华.计算机网络仿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3-24

[6]阳洋.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技术与规划设计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56-57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6

1.总则

1.1编制目的…………………………………………3

1.2工作原则…………………………………………3

1.3制定依据…………………………………………4

1.4现状及其成因……………………………………4

1.5适用范围…………………………………………5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5

2.2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7

2.3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7

2.4应急指挥机构…………………………………8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及报告…………………………………8

3.2预警.……………………………………………9

3.3预警支持系统……………………………………9

3.4预防机制…………………………………………9

4应急处理程序

4.1级别的确定………………………………………10

4.2预案启动…………………………………………11

4.3现场应急处理……………………………………11

4.4报告和总结………………………………………12

4.5应急行动结束……………………………………13

5保障措施

5.1技术支撑保障……………………………………13

5.2应急队伍保障……………………………………13

5.3物质条件保障……………………………………13

5.4技术储备保障……………………………………14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公众信息交流……………………………………14

6.2人员培训…………………………………………14

6.3应急演习…………………………………………14

7监督检查与奖惩

7.1预案执行监督……………………………………14

7.2奖惩与责任………………………………………15

8附则………………………………………………16

附件一:__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组织机构…19

附件二: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报告……………………20

附件三: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处理结果报告…………21

附件四:单位自行应急处理指南………………………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下简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的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

1.2工作原则

__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由__县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督促相关部门遵照“统一领导、归口负责、综合协调、各负其职”的原则协同配合、具体实施,完善应急工作体系和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县直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治、及时控制”的要求,依法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指挥和协调、控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我县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安全应急支援服务设施,整合我县所属信息安全工作力量,充分依靠省市各有关部门在地方的信息安全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服务体系。

大力宣传信息安全防范知识,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对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监测,发现和防范重大信息安全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可控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3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的通知》;《延安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1.4现状及其成因

当我们正在享受信息化所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信息安全问题已覆盖了各个领域。特别是信息与网络犯罪有快速蔓延之势。反动组织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因特网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也需不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基础工作和技术保障措施相对薄弱,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和日趋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很不协调。

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成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与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安全漏洞的普遍性存在,攻击和恶意代码的流行性,入侵检测能力的局限性和准确性,网络和系统管理的复杂性。二是网络与信息系统外部体制性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信息安全法制不健全,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我县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不强,技术防御整体水平不高,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专业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我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基础通信网络的应急处理按照信息产业部有关规定实施,__县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和配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2.1.1__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委员会

在__县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设立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为__县人民政府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综合性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县信息安全应急机构的要求开展处置工作;研究决定全县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有关重大问题;决定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

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由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主任职务,__县信息办主任担任副主任职务,成员由__县人民政府信息网络中心、县

公安局、县电视台、县财政局、县电信局及其他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下设办公室,设在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由县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任主任,承担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县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日常监测与预警。其主要职责是:

督促落实__县应急委和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作出的决定和采取的措施;

拟订或者组织拟订县人民政府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督促检查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信息安全专项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执行情况;

汇总有关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监督检查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组织制订信息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计划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演练计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督促落实;

县应急委和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2.1.2__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

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可以决定启动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由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县长任总指挥,__县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重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组判定突发事件级别,根据情况提出加强或撤销控制措施的建议和意见;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协调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检查督导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收集、上报和通报突发事件有关情况,负责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2.2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县信息办:统筹规划建设应急处理技术平台,会同县公安局、县电信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政策文件及技术方案。负责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县公安局:严密监控境内互联网有害信息传播情况,制止互联网上发生对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的恶意炒作,监测政府网站、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的重大活动及运行安全。对发生重大计算机病毒疫情和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置。依法查处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恶意攻击党和政府的有害信息。打击攻击、破坏网络安全运行等违法犯罪行为。

县财政局:制定经费保障相关政策及方案;保证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

县电信局:提供可靠的网络软硬设施,协同公安系统,严厉打击破坏通信设施的犯罪分子,保证网络线路信息畅通。

2.3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

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在出现安全事件后,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遵循正确的流程,采取正确快速的行动作出响应,提出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由以下各方面的人员组成:

管理方面包含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以及相关成员单位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主要确保安全策略的制定与执行;识别网络与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威胁;在出现问题时决定所采取行动的先后顺序;做出关键的决定;批准例外的特殊情况等。

技术方面县信息安全有关技术支撑机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从技术方面处理发生问题的系统;检测入侵事件,并采取技术手段来降低损失。2.4应急指挥机构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组织体系详见附件(一)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及报告

3.1.1

__县公安局、县通信、县信息办等部门应加强信息安全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监察执法能力,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力度。

3.1.2建立信息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设立信息安全情况通报中心。

3.1.2.1发生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当在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向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报告。县直单位直接向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报告。

3.1.2.2发生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并在事件被发现或应当被发现时起及时将有关材料报至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

3.2预警

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接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经初步核实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办公室主任报告,进一步进行情况综合,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提出初步行动对策。并及时报县应急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视情况召集协调会,决策行动方案。

3.3预警支持系统

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监测、传递网络和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要保证资源共享、运转正常、指挥有力。

3.4预防机制

积极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逐步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4、应急处理程序

4.1级别的确定

信息安全事件分级的参考要素包括信息密级、公众影响和资产损失等四项。各参考要素分别说明如下:

(1)信息密级是衡量因信息失窃或泄密所造成的信息安全事件中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的要素;

(2)公众影响是衡量信息安全事件所造成

的负面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要素;

(3)业务影响是衡量信息安全事件对事发单位正常业务开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的要素;

(4)资产损失是衡量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和消除信息安全事件负面影响所需付出资金代价的要素。

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级别分为四级: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

iV级:县市区辖区内较大范围出现并可能造成较大损害的其他信息安全事件。

Ⅲ级:市直属重要部门网络与信息系统、重点网站或者关架到本地区社会事务或经济运行的其他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大面积严重冲击。

ii级:市直重要部门或局部地区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网站瘫痪,导致业务中断,但纵向或横向延伸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

i级:敌对分子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宣传、煽动和渗透活动,或者市直单位多地点或多地区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网站瘫痪,导致业务中断,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巨大经济损失的信息安全事件。

4.2预案启动

发生iV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后,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应预案,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发生iii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后,县区人民政府启动相应预案,并由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理工作;发生i、ii级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上报市人民政府启动相应预案,并由市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理工作。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上报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并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尽快组织专家组对突发事件性质、级别及启动预案的时机进行评估,向县应急委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县人民政府作出启动预案决定后,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4.3现场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单位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分别事件类别,确定来源,保护证据,以便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检查威胁造成的结果,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如检查系统、服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或可用性,检查攻击者是否侵入了系统,以后是否能再次随意进入,损失的程度,确定暴露出的主要危险等。

抑制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可能的抑制策略一般包括:关闭服务或关闭所有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相关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录账号,阻断可疑用户得以进入网络的通路,提高系统或网络行为的监控级别,设置陷阱,启用紧急事件下的接管系统,实行特殊“防卫状态”安全警戒等。

根除: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恶意代码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与此同时,执法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将对攻击源进行定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其中断。

清理系统、数据恢复、运行程序、继续服务。把所有被攻破的系统和网络设备彻底还原到它们正常的任务状态。恢复工作应该十分小心,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另外,恢复工作中如果涉及到机密数据,需要额外遵照机密系统的恢复要求。对不同任务的恢复工作的承担单位,要有不同的担保。如果攻击者获得了超级用户的访问权,一次完整的恢复应该强制性地修改所有的口令。

4.4报告和总结

认真回顾并整理发生事件的各种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把所有情况记录到文档中。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应当在事件处理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报信息办备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处理结果报告表见附件三。

4.5应急行动结束

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意见,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由县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县应急委提出应急行动结束建议,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应急行动是否结束,由县人民政府决定。

5、保障措施

5.1技术支撑保障

__县设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置、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5.2应急队伍保障

我县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信息安全核心人才和管理队伍,提高全社会信息安全防御意识。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服务业,增强社会应急支援能力。

5.3 物质条件保障

在__县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预防或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保障,为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

5.4技术储备保障

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要经常性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邀请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应急运作机制、应急处理技术等研究。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公众信息交流

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在应急预案修订、演练的前后,应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如电视、网络、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并不定期的利用各种安全活动向人们宣传和普及信息安全应急常识。

6.2人员培训

为确保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高效运行,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将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以便不同岗位的应急人员都能熟悉掌握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6.3应急演习

为了提高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平,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预案演练。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对网络与信息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补充和完善。

7、监督检查与奖惩

7.1预案执行监督

__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负责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成员单位按本预案指定的职责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及时、到位。

7.1.1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地报告事件的有关信息,不得瞒报、缓报。如发现任何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等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情况时,直接向__县信息安全应专项应急委举报。

7.1.2应急行动结束后,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对相关成员单位采取的应急行动的及时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7.2奖惩与责任

7.2.1对下列情况经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评估审核,报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批准后予以奖励。

在应急行动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单位或个人;在应急行动中提出重要建议方案,节约大量应急资源或避免重大损失的人员;在应急行动第一线做出重大成绩的现场作业人员。

7.2.2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后,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有瞒报、缓报、漏报和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将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将视情节由有关主管部门追究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2.3对未及时落实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指令,影响应急行动的效果的单位或个人,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陕西省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8、附则

__县人民政府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故障、内部人为失误或破坏、黑客攻击、无线电频率干扰和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原因,__县政府网络与信息系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网络及重要

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业务中断、系统破坏、数据破坏或信息失窃或泄密等现象,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宣传、煽动和渗透活动,或者对通信网络或信息设施、重点网站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活动,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公众利益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造成一定程度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信息安全事件的主体是指信息安全事件的制造者或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最终原因。信息安全事件的客体是指受信息安全事件影响或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依据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特点,信息安全事件的客体可分为信息系统、信息内容和网络基础设施三大类。

本预案通过演习、实践检验,以及根据应急力量变更、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和应急事件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所附的成员、通信地址等发生变化时也应随时修订;

本预案由__县人民政府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会同县公安局、县电信局,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授权县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负责对本预案附件及附录的修改、审批和实施。

本预案由__县人民政府制定,由__县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预案日常工作主要由__县人民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负责。

联系电话:0911—8112565

传真:0911—8112021

联系地址: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

相关机构及人员通信录由县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编制。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附件一:

__县人民政府网络与信息安全

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应急委员会

主任: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__县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成员单位:县公安局

县信息网络中心

县财政局

县电信局

二、办公室

主任: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__县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三、联络员

县公安局县信息网络中心县财政局县电信局

附件二:

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报告表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单位名称:报告人: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传真:电子邮件:

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名称及用途:

负责部门:负责人:

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简要描述(如以前出现过类似情况也应加以说明):

初步判定的事故原因:

当前采取的应对措施:

本次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初步影响状况:

事件后果:

影响范围:严重程度:

值班电话:传真:

附件3

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处理结果报告表

原事件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备案编号: 年 月 日 第 号 总第 号

单位名称:联系人: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网络或信息系统名称及用途:

已采用的安全措施:

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补充描述及最后判定的事故原因:

对本次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事后影响状况:

事件后果:影响范围:

严重程度:

本次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主要处理过程及结果:

针对此类事件应采取的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报告人签名:

附件四:

单位自行应急处理指南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网站、网页由主办部门的值班人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

(2)发现在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

(3)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作好必要记录,清理非法信息,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并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4)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网络领导小组汇报。

(5)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召开小组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警。

2、黑客攻击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值班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3)对现场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存档。

(4)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破坏系统

(5)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召开小组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警。

3、病毒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到通报后立即赶到现场。

(3)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有关产品商研究解决。

(5)信息化领导小组经会商,认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警。

(6)如果感染病毒的设备是主服务器,经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应立即告知各下属单位做好相应的清查工作。

4、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做好备份工作,并将它们保存到安全的地方;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并将该系统暂停运行;信息安全负责人要认真检查信息系统的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再恢复软件系统和数据;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召开小组会议,如认>,!

5、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主要数据库系统应做多个数据库备份;一旦数据库崩溃,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备用系统,并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作数据恢复。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线路中断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电信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7、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局域网中断后,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有必要时并向网络安全组组长汇报。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如有必要,应向__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报。

8、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7

网络武器民用化

将导致勒索成为最流行模式

齐向东在演讲中称,网络战“不费一枪一炮”,就能达到传统战争破坏政府、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系列目的,勒索病毒攻击就是这种形式。

在刚刚过去的6月底,勒索病毒变种petya卷土重来,距wannacry事件仅过去了一个多月。齐向东总结说,经过对比分析,勒索病毒变种有传播速度更快、破坏性更强以及目的性更复杂的趋势。

传播速度上,新病毒变种的传播速度达到了每10分钟感染5000余台电脑;破坏性上,大量基础设施遭到攻击,危害性极大;目的性上,“黑客”不再单纯地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搞破坏,而带有国家背景的攻击极有可能隐藏在黑产面具的背后。

齐向东认为,以“永恒之蓝”勒索病毒为标志,网络攻击已经从过去的“弱感知”变成了“强感知”,大部分人从“围观者”被迫成为了“受害者”。同时,“网络武器民用化”的趋势将导致勒索成为未来最流行的模式。

“以前网络攻击的目的是破坏,但在大数据时代,用网络漏洞进行勒索不仅能快速地破坏企业和机构的基础设施,还能实现盈利。”齐向东说。安全行业将演变为

人才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攻击,传统的安全防护思路和技术已经失效,建设全新的网络安全体系迫在眉睫。

齐向东表示,在建设全新的网络安全体系时,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安全行业将演变为人才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原来用硬件设备和软件构成的、以防护为主的安全体系已经不适用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防护系统与安全人员应急处置相结合的新体系。

除了强调人的作用,齐向东认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应急响应是网络安全系统的核心。勒索病毒事件充分证明,安全应急响应的速度和质量,对保障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而态势感知系统能够自动感知预警,为应急响应提供保证。

此外,终端、网络、服务器三方联动的防护体系是应急响应结果的关键。齐向东说,360对100余家机构抽样统计表明,即便是大型的机构,建设了终端管控体系,也存在明显的安全死角,导致应急措施无法有效执行。如果能组成三方联动的防护体系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三条线分别能自动响应,比如在云端“一键执行”统一安全策略,这能为响应赢得宝贵时间。

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

与美国相差15倍

齐向东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在网络建设上存在着重业务应用、轻网络安全的现象。目前,我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与美国相差15倍,应尽快补齐。

“我国网络安全投资占整体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比例不足1%,与美国的15%、欧洲的10%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齐向东说。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8

关键词: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大力发展信息化至今,大部分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已到更新换代之际,故障率和安全隐患逐年攀升,同时,网络攻击和病毒侵入带来的网络故障事故层出不穷。网络故障一旦发生,快速定位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之举,直接关系到故障修复的时间,影响到引发损失的大小,网络应急响应已成为网络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病毒的侵袭、黑客的非法闯入、数据"窃听"和拦截、拒绝服务等等,园区网作为内部网络一般主要有以下安全隐患:

(1)ip地址滥用。对于实行静态ip地址分配的网络,非法接入、ip地址冒用、ip地址擅自更改,已成为网络管理人员最头痛的问题。另外,如何实现对识别后的违规行为进行快速定位,实现快速隔离阻断控制?如何及时发现、定位以及阻断未经授权情况下擅自接入我们网络的非法主机,及时防止信息泄漏、感染木马及病毒?上述诸多问题,将给运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违法违规事件。随着个人网络意识和网络技术进步,经常有违规个人发动网络攻击、发表违法言论、窃取网络秘密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旦发生上述事件,网络管理人员追踪定位主机位置成为必然。由于ip地址和maC地址容易冒名顶替,根据一般性安全设备或网站记录的ip地址或maC地址追查到的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完善认证审计系统势在必行。

(3)私接路由。用户利用路由器的maC克隆和nat转换模式,为图自己方便在内网中私自接入多台计算机,这种接入方式对外表现为单点普通接入,实际上却有几台甚至十几台设备同时在线,网络管理人员很难检测和监管,尤其是无线路由器的nat接入,不仅大大扩展了内网的网络边界,而且由于自身的不安全性,容易遭受外来无线攻击和入侵,带来的安全风险之大不可小觑。

(4)病毒攻击。园区网是一个相对封闭网络,但内网蠕虫病毒、aRp攻击仍然活跃,频频导致网络瘫痪,当蠕虫病毒爆发时,虽然有网络安全设备(如iDS等)的不断报警,管理员却无法及时定位感染主机,切断感染途径,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在机房搜寻并拔掉交换设备端口指示灯狂闪的下联网线,造成响应处理机制缓慢,处理时间过长,损失也就不可避免。

2网络应急响应系统构建

网络应急响应系统主要由ip地址管理模块、入网审计模块、nat设备检测模块、网络设备管理模块和应急响应管理模块。

2.1ip地址管理模块

该模块能够跨VLan跨路由自动收集网络内部所有主机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maC地址,通过ip和maC的虚拟绑定技术,来实现对网络内部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2.2入网审计模块

该模块能够详细记录每一maC使用不同ip地址的时段,以及maC地址在网络的接入点及其接入时间段。可以根据ip地址结合发生时段,定位其该时段对应的maC地址,同时结合时段,进一步定位到该时段该maC地址在交换设备的接入端口,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便于安全事件关联ip的追踪和还原定位。

2.3nat设备检测模块

该模块通过远程扫描方式可以快速报警和定位私自接入的nat设备,包括nat私接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接入的交换设备端口。

2.4网络设备管理模块

该模块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来兼容主流厂商众多型号的网络交换设备,对其安全运行和管理状态提供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1)网络设备物理通讯链路的监控,可以自动探测网络设备的链路运行状态,并对离线的重要设备进行报警。

(2)网络设备端口运行状态监控,能够识别设备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设备端口启用状态以及端口关闭状态。

(3)交换机端口运行操作管理,支持对交换设备的端口操作管理,包括端口运行管理操作管理和部分设备端口的安全操作管理。

(4)交换机端口流量监控和管理,支持对交换设备的端口流量监控,并可设定阀值,对异常流量端口进行自动响应管理。

(5)交换机端口下联设备定位,能够自动定位交换设备端口的下联maC地址和ip地址,自动区分端口是否属于级联口,是应急响应管理的基础。

2.5应急响应管理模块

系统综合地址资源管理技术和交换机端口定位技术,通过阻断违规主机的上联交换机端口来实现对网络内部违规行为的应急响应控制。系统提供手动快速应急和自动应急两种响应管理模式。

(1)手动快速应急响应管理。用户只需要输入ip地址或maC地址,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接口就可以自动完成定位和进一步的隔离控制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手动处理模式,定位时间可以缩短一个量级。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直接查询报警信息,查询结果也会自动关联其定位信息,直接可以进行定位和隔离控制。

(2)自动应急响应管理。系统提供基于策略的自动应急响应管理机制,策略中可以自定义待响应处理的安全事件,系统在检测到该安全事件后(如非法接入),首先会根据ip自动获取其maC地址,然后根据maC地址自动关联其上联交换机端口,并根据响应策略要求决定是否自动关闭其上联端口来进行自动隔离控制,同时提供相应的报警信息。

3结语

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兼容多家网络厂商设备,无须进行改变网络拓扑和架构,整合完成现有安全技术和自动响应管理技术的衔接。可以实现安全事件源的自动快速定位,自动隔离、阻断控制,响应处理时间可由原先手动响应的小时级缩短为自动响应的分秒级,可大大降低安全风险和损失。系统提供基于策略的应急响应管理机制,根据策略要求可以实现对安全事件的报警、自动关联定位及响应控制,保证了管理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9

一、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本次检查内容主要包含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机构、规章制度、设施设备、网站和信息运行情况、人技防护、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同时从物理安全差距、网络安全差距、主机安全差距、应用安全差距、数据安全及恢复差距等5个方面对主机房和14个信息系统、1个网站进行等级保护安全技术差距分析,通过差距分析,明确各层次安全域相应等级的安全差距,为下一步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从检查情况看,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运维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一起重大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事件(事故)。近几年,学校领导重视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始终把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比较规范;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技术防护措施得当,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比较重视信息系统(网站)系统管理员和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培训,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技术队伍有落实;加强对学生网络宣传引导教育,日常重视微信、微博、QQ群的管理,提倡争当“绿色网民”;工作经费有一定保障,网络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在最近一年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网络建设与设备购置费用约占56、5%,数字资源与平台开发费用约占40、6%,培训费用约占0、6%,运行与维护费用约占1、04%,研究及其他费用约占1、23%,总计投入占学校同期教育总经费支出的比例约1、57%,基本保证了校园网信息系统(网站)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1、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20xx年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作为校园网运维部门承担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护与技术保障工作,对全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各部门承担本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20xx年,由于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依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网站的具体负责人,建立学校网络信息员队伍,同时,还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对网络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跟踪、跟帖、汇报。

2、信息系统(含网站)日常安全管理

学校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暂行)条例”、“学生上网管理办法“、“校园网络安全保密管理条例(试行)”、“校园网管理制度”、“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理预案”、“网上信息监控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各系统(网站)使用单位基本能按要求,落实责任人,较好地履行网站信息上传审签制度、信息系统数据保密与防篡改制度。日常监控对象包括主要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服务器等,其中网络中的边界防火墙、网络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学校站服务器均纳入重点监控。日常维护操作较规范,多数单位做到了杜绝弱口令并定期更改,严密防护个人电脑,定期备份数据,定期查看安全日志等,随时掌握系统(网站)状态,保证正常运行。

3、信息系统(网站)技术防护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前期的防控主要是基于山石防火墙、深信服防火墙及行为管理软件,20xx年为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购置了“网页防篡改、教师行为管理、负载均衡”等相关安全设备,20xx年二月中旬完成校园信息系统(含网站)等级保护的定级和备案,并上报xxx市网安支队。同时,按二级等保要求,约投资110万元,完成“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运维审计-堡垒机系统、服务及测评及机房改造(物理安全)”等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工作,目前,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20xx年4月-6月及20xx年3月对网站系统进行安全测评,特别对系统层和应用层漏洞扫描,发现(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出现漏洞,及时整改,并将结果上报省教育厅、省网安大队、xxx市网安支队。同时,对各防火墙软件7个库进行升级,对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在的漏洞及时补丁和修复,做好网站的备份工作等。

4、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20xx年学校制定了《xxx职业技术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理预案》、《xxx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安全和学生校内聚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为应急技术支持单位,在重大节日及敏感时期,采用24小时值班制度,对网络安全问题即知即改,确保网络安全事件快速有效处置。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对照《通知》中的具体检查项目,我校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学院数据中心建设相对薄弱,未建成完善的数据中心共享体系,各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安全及灾备均由相关使用部门独自管理。同时,网络安全保障平台(校园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尚在建设中。

2、部分系统(网站)日常管理维护不够规范,仍存在管理员弱口令、数据备份重视不够、信息保密意识较差等问题;学校子网页网管员为兼职,投入精力难以保证,而且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由于经费问题,个别应用系统未能及时升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目前尚未开展网络安全预案演练,还未真正组建一支校内外联合的网络安全专家队伍,未与社会企业签订应急支持协议和完成应急队伍建设规划。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

1、全面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按照相关《通知》要求,20xx年8月底全面完成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建设,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与体系化相结合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案,形成整体的等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根据安全技术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保障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

2、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等级保护要求,进行信息安全策略总纲设计、信息安全各项管理制度设计、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设计等,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篇10

当前,矿山的生产建设基本上都实现了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特别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不仅为矿山的生产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矿山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所以,在实际地矿山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好局域网监控监测的优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件发生之前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有序地开展对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基于制定的应急管理预案,充分汇集分析各类信息数据,形成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做好事故应急响应工作。与此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要立即响应,并启动既定的应急方案,借助于监控画面和探测技术积极开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并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展,保证相关的救援以及后续生产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2信息及网络背景下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交换平台、计算机局域网络、监控监测画面跟踪以及远程控制技术等为打造现代化矿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的存在也是在所难免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信息交换平台下的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实验式的管理阶段,主观性特点较为明显,在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基于经验、教训来进行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安全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仍然存在覆盖不到的地方;②大部分矿山对信息化状态下的安全应急管理的认识已经有了对应的深度,并且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对应的成效,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网络信息交叉系统,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依然以事后分析为主,预防工作依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部分信息通信功能进行预防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判断;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随着生产日趋机械化、系统化以及网络化,智能化的通信、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员素质问题日益成为了当前生产以及应急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短板,培养引进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措施

3.1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实现对整个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管,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保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处置,最终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其主要构成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不但包括生产监控、调度以及综合管理几个主要功能构成部分,同时还包括井下人员管理、瓦斯监控等工部分。其整个系统通常包括井下和井上两个部分构成。例如,瓦斯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井下数据采集以及地面数据监控和分析两个部分。通过设置在井下的瓦斯传感器采集对应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通信网络将信号传送给地面的数据分析与监控中心,能够达到及时预警的目的。(2)井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考虑到生产的特殊环境,井下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位置以及区域等不能及时地反馈至地面管理中心,当出现突发事故之后会给应急抢救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对应的井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实时的将井下人员活动情况上传至管理中心,为日常生产工作的安排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人员搜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3)可建立完善的广域网络动态多级监控系统。所谓的广域网络动态多级监控系统即是指“数字安全”监控系统,是通过综合网络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基于远程数据通讯技术,建立的一个一个多级、大规模、大范围的互联网,实现对几年瓦斯的浓度、风机开停状况以及设备工作状况等的实时监控,并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整和预警。

3.2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技术以及相关经验,建立一整套涉及信息搜集、数据传输、指令反馈,区域安全监控以及突发事件预警和调度指挥的信息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部门应该在自身的行政职能范围内,依据相关的规定,开展应急管理以及事故灾害救援工字钢,结合应急体制集合程度、规模以及应急运行体制等实际情况,将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划分成为四个基本的模式:集权管理模式、授权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协同管理模式。其中,集权管理模式因为管理体制统一,且采取集中指挥的形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便于提高应急管理的响应速度,提高指挥的精度,因此大部分企业可以采取该种应急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基于扁平化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管理体系中设置综合管理中心、协调调度中心以及现场救援中心等部门,保证指令传达的效率和速度。

3.3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协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