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的流动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14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1

校园流行语既体现了社会思潮的流变又反映了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是反映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风向标,从校园流行语着手推进价值观教育创新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一校园流行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校园里流行的语言,具体来讲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使用人数多、使用范围广、使用频度高的语言。校园生活是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的重要内容来源,反映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获取媒介而言,在传统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基础上,包括微信、博客等在内的新媒体成为校园流行语的重要来源,在新媒体中大学生一改往日的被动为主动,使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活力。在众多媒体的共同作用下,包括更多普通人在内的公众人物的语言进入大学生视野,也成为校园流行语的重要部分。来源广泛的校园流行语具有内容新颖、形式灵活、风格幽默等诸多特点,之所以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成为大学生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来讲,伴随着网络等信息传播平台的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和获取校外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校园流行语正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结果,通过校园流行语大学生针对社会流行和校园流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满足了大学生表达观点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讲,校园流行语内容新颖、风格幽默,满足了大学生追新求特的心理需要,90后的大学生生长在一个氛围宽松、发展求新的社会之中,他们身上求新求变的心理倾向非常明显。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在日常生活和交流表达中,他们喜欢追新求特,借此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使用充满新奇特色的校园流行语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这种追求新潮的心理需求。

二校园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1校园流行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建构

校园流行语来源多、作用范围广,如“学霸”、“面霸”、“蚁族”、“白富美”等分别从学业、就业、生活、审美等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按照产生的作用是否积极可以将校园流行语分为正性流行语、负性流行语和中性流行语,他们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校园流行语中也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成分。校园流行语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既有可能激发大学生身上“爱国”、“奉献”等充满正能量的特质,也有可能在大学生中引发“过于物质化”、“追求享受”等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

2校园流行语反映大学生价值观状态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就是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大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而校园流行语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直观地展示出了大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十”、“创业”、“高富帅”等代表不同领域的流行语层出不穷,其背后是当代大学生趋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支教”、“兼职”、“志愿者”、“公务员”等代表不同价值的流行语并存,反映的是大学生既注重精神价值,又注重物质价值的人生价值。“正能量”、“fighting”、“郁闷”、“纠结”让我们看到大学生主流积极向上的同时困惑成分并存的价值观状态。丰富的校园流行语蕴含着的丰富的价值观意义,透过校园流行语教育者能够分析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以及受到影响的来源。

3校园流行语折射和传播社会价值

校园流行语是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缩影和凝练。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新媒体在校园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和思想碰撞更为广阔的平台,社会各群体的价值观得以传播速度更快、作用范围更广。大学生接受着来自全社会的正性和负性的信息,在众多的信息背后蕴含的是整个社会的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系,既包括学校的,也包括家庭的,更包括社会不同人群的价值标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通过校园流行语对大学生发生作用。在校园流行语的视野下,仅仅依靠学校的正面和主流价值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全社会的教育力量不能同时发挥积极作用,其负性作用将很快破坏学校的正面引导效果。

4校园流行语丰富教育语言和教育活动

校园流行语是在高校中快速传播和高频率使用的语言,校园流行语的存在和盛行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心理诉求,符合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教育者要想读懂大学生的心必须要读懂大学生的文字、听懂大学生的语言,同时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使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只有这样价值观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就此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更容易在大学生中引起共鸣是摆在价值观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和传入也是思想产生变化的过程,对流行语来源的追溯也是价值观教育系统化的需要。校园流行语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既为教育者提供了可以和大学生交流的语言方式,又为教育者提供了开展教育活动的有价领域。

三校园流行语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途径

1关注学生思想,弘扬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受到多重影响和诱惑。大学生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良莠不齐的影响和冲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既有一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体系,又因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和人生经验欠丰富而价值观评价标准还不成熟。就处事能力而言他们既具有处理问题时所需要的一定理性,又存在不成熟所导致的冲动和欠缺分辨能力,这些使得大学生在追新求奇的过程中容易落入低俗化、从众化的被动局面。要想从根本上使大学生在校园流行语面前居于主动地位必须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问题,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价值观教育和校园流行语的引导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科学发展的能力,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实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能动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教育者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而大学生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育模式暴露出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发挥上的不足。在强调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校园里,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大学生有了更多发挥教育主动性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身处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技术,在校园舞台上积极踊跃的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可控的范围内将大学生转换为教育主体,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是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者应从细微处着手为大学生开辟表达思想、培养理性、追求科学价值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课余兴趣爱好,通过发展健康和高尚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参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排解不良情绪,培养良性情绪;搭建校园网络平台,开辟大学生自主讨论平台,为大学生搭建交流思想、互相教育的平台。

3实现全员动员,营造社会正环境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自己的语言,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我们不仅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相反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关注和开展研究,以此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态,将校园流行语作为开展教育的工具。在对待校园流行语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密切关注,注意学生思想的发展,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能因此扼杀学生的天性,以外松内紧的教育策略关注大学生流行语的发展态势。语言是没有校园界限的,大学生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中流传的语言,但反映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文化。教师、家长、公众人物都应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体力行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净化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队伍中来,将消极负性的校园流行语赶出校园。在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宽容、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培养大学生在语言文化、流行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方面的科学的立场和独立的主张,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先行者。

4更新教育语言,提高教育亲和力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传统工作和重要工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的印象中多是灌输和说教,单一和落后的教育方式不再适合追求创新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将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教育者可以从校园流行语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和广泛传播的经验中找到借鉴。将校园流行语纳入价值观教育语言体系,以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熟悉及喜欢的语言同大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拉近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又可以提高语言效率,将传授的内容迅速传递给学生,使用校园流行语对于高校价值观教育活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校园流行语纳入价值观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活动的亲和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教育者的亲近和认同,从而推动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宁.从校园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2

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大学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尤为艰难。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高校理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教育过程又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传播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1]高校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是解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力尝试,是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育传播内容和渠道的理念探索,着重于提高高校主流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其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以社会为整体的价值观。一方面具有代表性,即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具有导向性,即引导作用,维护社会秩序,承担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共同属性,便使社会主流价值观严格区分于一些价值主流,如以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价值现象。就其教育内容的本质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自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之后,主流价值观便有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和诠释,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也有了更为明确的主题和范畴。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它的边沿就是最基本的社会物质生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组成来看,其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不同层级价值观由里到外的各自内涵分别表现为:伦理价值观,应当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还应包括真、善、美等审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应当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经济价值观,应当包括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等;社会生活价值观,应当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等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2]

二、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中的困境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也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一是青年价值观的自我意识凸显,真正成为了价值观念的主体。学生摆脱了国家、社会及家庭等外部力量的束缚,从被动选择转变为自觉价值追求。二是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出高度分化及取向上的对立和冲突。青年价值观的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不仅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分化的现象,在一个人身上也体现出不同价值取向的对立、冲突,这是青年人的不成熟决定的。三是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对疏离。社会结构的迅速变革促使青年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渠道愈来愈多样化,而并非仅仅来自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在人们社会生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主流价值观在传播中存在障碍。

(一)信息时代市场化下的价值多元化传统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影响主要通过营造意见气候的三种形式来实现:多数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度产生的遍在效果。媒体的这三种效果形成了舆论主导了社会价值观。网络的开放型、自由化、虚拟化以及跨区域实时联系分散和淡化了传统媒体所形成的共鸣效果、累计效果及遍在效果。在网络的世界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都可以宣扬自己,可以无限制地找到自己的受众,形成自己的舆论导向,无需受政府的压制和约束;每个个体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价值观,无需受社会舆论的排挤和谴责。蔑视权威、分散权力是网络社会的主流,很难形成一个全社会相当一致的主流价值观,价值观分化不可避免。[3]

(二)大众传媒低俗化在市场份额面前,大众传媒低俗化的现象,即娱乐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在媒体的议题设置中,大众传媒都迫不及待地亮明自己“俗”的身份,津津乐道于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各类选秀节目充斥大众媒体,网络也在不断有意创造着一些“事件”吸引受众眼球。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价值判断趋于感性,对成功出现明显的利益驱动性,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使大学生价值选择趋于功利,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现象;使大学生价值目标趋于短期,由快餐文化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都讲短效和立竿见影,导致部分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急切想抓住时代的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容易转化为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4]

(三)群体认同感的下降与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减弱网络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分化、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造成成长于网络中的一代更崇尚个体、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不愿接受传统规则和法律的制约。影响个性自由化的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都将减少到最低程度,群体的凝聚力也将不断下降。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群体共性、群体大小、群体与外界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等都由于网络的出现而发生质的变化。从微观上看,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自由发展,会引起家庭观念、组织观念、团队观念淡化;从宏观角度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都有可能被模糊化。

(四)传统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影响力的弱化目前在校的都是经过了十几年的传统宣讲式教育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绝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实践仍以传统的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说服力不够。这与新媒体传播的“新、变、奇”的特性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外在约束力消失、可利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涉猎新奇的、多变的、与自身喜好接近的、与自身价值判断吻合的事物。与此同时,主流价值观在推行和巩固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式的教育和带有特定历史烙印的宣传口号存在逆反心理,甚至为了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表现出人前人后“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p#分页标题#e#

三、整合教育传播的理念探索

面对青年学生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对疏离的倾向,笔者尝试提出具有变革性的整合教育传播的理念。整合教育传播是一个能动的双向互动沟通的过程;是通过传递信息,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认知、理解、信任和认同的一条途径;是从战略上通过整合各种传播系统(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各种传播要素,以统一协调的策略形式和内容,主动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从而影响目标受众的内在观念偏好和行动决策过程。

(一)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争取青年学生的积极认同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认同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相互之间心理上的身份认可也是自我身份社会化的过程。主流价值观整合教育传播是组织者通过校园文化的大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整合传播沟通,从而构建一种共同文化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产生共同价值导向,持有这种共同价值取向的目标受众与传播者之间会产生理念和身份认同,并且区别于尚未持有这种共同观念的受众,这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就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认同。因此,社会主流价值观整合教育传播首先要在战略上主动构建社会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校园文化的自我界定中,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为校园文化推广的重要参考依据,把两者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打破原来的政治宣传的观念和传统说教的形式,建立更为广泛的身份认同,获取学生的积极认同。

(二)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发挥其内化作用,借助“意见领袖”的传播,实现影响力的扩展积极的认同是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的基础,整合教育传播对个体的影响力最终将呈现于目标受众的内在观念偏好和行动决策的过程中。在德育教育的“知情意行”模式中,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是通过内化的自觉行为表现出来的。学校的教育传播实质上也是一种组织传播的过程,其中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两级(或多级)传播”效应的发生、保持、加深和扩大与受众的联系,巩固和扩大整合教育传播所取得的效果。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可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与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组织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与我们以往经验不同,意见领袖不一定是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如学校里的学生干部,他们往往产生于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意见领袖打破了纵向信息传播的框架,这对承载主流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不仅要使这些意见领袖成为校园文化的先驱追随者,更要成为主流价值观的践行传播者,进而实现由组织内向组织外的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三)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形成一种包容、凝聚的文化意识,融入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并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进步的文化氛围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并非抹杀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发展必然,而是形成一种包容且凝聚的文化意识。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从封闭的、对立的甚至相互排斥的状态,转变为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民族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让社会各阶层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感受,形成有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和谐状态。校园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必将担起历史的重担,成为主流文化理念的传承者。主流价值观在校园内的传播必须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这是校园精神文化中的精神部分,它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引领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

四、整合教育传播的实践拓展

拉斯维尔的传播线性模式为传播学勾勒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全方位地展示整合教育传播中各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高校主流价值观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细分受众目标,准确定位学生的价值需求,以目标学生为受播对象,是整合教育传播的基础“受者中心论”把注意力放在受者身上,强调教育传播的效果,是整合教育传播的核心理念。整合教育传播并非不分对象的大锅饭,其强调教育传播内容的组成和媒介的选择必须同目标公众的特点联系起来,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和学生定位的准确性成正比关系。对于高校的青年学生来说,现在的“80后”或新新人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以年龄标准来区分的,其生活态度的差异、审美情趣的差别、心理状态的区别、人生价值的选择都将成为细分学生目标群体的依据。在进行整合教育传播之前,传播的组织者必须对当前学生的价值、态度、行为和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在制定整合传播计划时,应考虑到目标学生的价值需求,尽量使教育传播内容和形式同他们的想法和爱好相吻合。准确把握教育传播对象的心理,实质上也是确定和突出传播重点的需要,宣传什么、强化什么、引导什么,都应心中有数。而这都是以预先进行的社会调查作为前提的,并且必须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之前完成。在进行整合教育传播时,可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心理,这在推出新的主题活动时尤其重要。

(二)整合全校教师资源,传播者身体力行提高说服效果,是整合教育传播的关键要提高教育传播的说服力,首要的是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需要取得一定共识。如果传播者采取主动,提出目标受众所能接受的信息,便能提高其说服效果。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的意见相近度越高,彼此的认识领域重叠度越大;两者之间重叠部分越广,传播者传递的信息便越能被受播者接受,传播说服力也就越强。反之,如果传播者与受播者没有交叉、重叠,则传播便无从谈起,说服力不啻一句空话。因此,教育传播者首先需完成自我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知情意行的过程。高校教师必须充满自信,在说服青年学生之前,首先说服自己,并身体力行。与此同时,从教育传播者的组成来看,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的德育教师,而是高校的全体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单纯地依靠德育教师开展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只能使教育流于形式,渗透性不强,变成无本之木。发动全校的教师投入整合教育传播的全过程,也是由目标受众和教育传播的内容所决定的。这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都承担起主流价值观教育传播的使命与责任,从自己的工作特点出发,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负责。其中,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尤为明显,他们也是高校整合教育传播的主力阵营。价值观的教育传播重潜移默化,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以专业文化知识为载体、融入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是最理想的教育传播过程。#p#分页标题#e#

(三)目标受众决定了讯息和媒介的重新组合与教育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复合,是整合教育传播的特点

1.教育传播内容的复合性。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不再是传统的政治思想宣教,也不再是单一主题的就事论事,而是将核心价值理念化于无形,融于课堂专业教育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主题活动中。这就意味着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必须首先寻找到合适的教育传播载体。课堂内的专业教育是各专业领域的教师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最佳场所,学生生活园区则是将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朋辈交往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志愿者活动则在社会服务中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高校的实践证明,从学生的特性出发、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的价值观教育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在复合式传播中,除了专业知识的课堂教育之外,策划主题活动和营造新闻宣传氛围作为不同的传播方式往往相互结合在一起。主题活动传播则是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带有教育引导的意义;在高校中的新闻报道传播,是一种与学生生活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沟通和分享的专门活动,它具有新闻性、民生性和一定的政治宣传意义;而自控宣传是学校的一种独立的活动,如制作具有感染力的宣传片或塑造典型人物事迹等,它是组织运行的有机构成。这些虽然在性质上不一样,但在整合教育传播中却组成为一个整体。当然,传播者在进行整合传播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教育意义外,还应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发展的需要和新闻价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摆脱传统政治宣传的语言符号是提升教育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一些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一些较为平和朴实的语言,甚至可以融合一些时尚的网络用语,都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如“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学生的接受程度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偏好于使用“团队精神”这类的社会学语言。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3

[关键词]价值管理中小企业价值评价模糊数学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中小企业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角,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界人士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如跟随市场短期效益,追求利润的短期经营模式,缺乏战略管理理念等,最终导致企业价值缺失。鉴于此,有必要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基于价值管理对中小企业价值进行评价,借此提高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界、资产评估界对企业价值存在着多种观点,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点,将直接影响到评价企业价值的指标体系构建以及模型选择,进而影响到企业价值计量的准确与客观。因此,对企业价值的不同观点进行评述,认识它们的本质十分必要。

第一种观点认为:从会计核算角度,企业价值是建造企业的全部费用的货币化表现,其大小是由建造企业的全部支出构成的,企业价值可由企业各单项资产评估值加总得到;第二种观点认为: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企业价值是指凝结在企业这一特定商品上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从市场交换角度,企业价值是由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决定的,是企业在未来各个时期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之和;第四种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是由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决定的,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包括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和潜在的获利机会。

作为价值管理时代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艾尔文・值费雪在1960年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问题,认为资本的价值是未来收入的折现值;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对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确定情况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美国思腾思特公司在马歇尔的剩余收入理论和mm的公司价值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加值,并将经济增加值引入企业业绩评价;拉巴波特创立了自由现金流量估价模型,并探索了提高企业价值的基本路径。国内学者关于价值评估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在继承原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完善或修正性意见,并将视野拓展到了企业战略管理;二是从绩效评价角度,通过对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演进分析,提出了价值管理环境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现有研究为企业价值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企业价值问题提供了指导。本文将在综合以上观点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价值评价置于价值管理框架下,构建价值管理框架下的中小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中小企业价值进行评价,为企业价值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价值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简称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然而企业价值创造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受到内部经营、管理、文化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影响企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其中,财务指标由于其客观性和确定性,是反映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非财务指标是重要补充。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财务价值、管理及文化价值、市场价值三个方面建立创值动因指标,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中小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财务价值指标及其详解

(1)资产管理效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反映了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反映了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的能力,存货周转得越快,说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反映了企业年度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意味着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越快。

(2)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反映了企业财务的流动性的好坏,更好的阐述了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是一个中性指标,通常接近于1为好;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净流入/销售额,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3)盈利能力。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基于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企业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

(4)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低表明企业经营资产中自有资产的比例高,负债的比例低,偿债安全性高,反之则反,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在50%比较理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来衡量企业清偿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一般认为2∶1比较适当;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与流动比率配合使用,以判断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大小,一般认为1∶1比较适当。

2.管理及文化价值指标及其详解

(1)管理效率。管理效率是检验企业管理层是否能够驾驭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领导全体员工实现各个阶段性目标。合同履约率、达到目标与计划目标的差别、管理信息化程度(即it管理,如oa系统、eRp系统等)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的管理效率。

(2)日常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制度执行情况如何,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品管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等。

(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所有员工是否具有高超的凝聚力,是否与企业同心同德、荣辱与共,企业对外形象传播等,因此企业要通过办杂志、报纸、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文化建设。

3.市场价值指标及其详解

(1)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其中,顾客总价值包括顾客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利益,这些利益可能来自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或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包括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成本,以及购买者预期的时间、体力和精神成本。

(2)企业声誉价值。企业声誉中最基本的一环为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此外,企业声誉还包括企业对诺言的履行情况(信誉)、企业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行动、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对企业员工的关心等良好的行为关系。

三、建立评价模型

中小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即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可能用统一的度量标准。同时价值评价指标值是对企业价值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很不确切,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企业价值进行评价。

1.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确定指标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ak=(bij)m×m

bij=Bi/Bj为判断矩阵元素,表示对于上一级指标ak而言,Bi与Bj相对重要程度。各指标的重要性由专家根据Saaty的研究,采用九级进行赋值(见表2)。可见,bij>0,bij=1/bji,bii=1。

2.用几何平均法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1)计算权重

权重向量为

(2)一致性检验

根据以上公式及值(见表3),求出。当≤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指标权重可以接受。

注:二阶判断矩阵可以保证完全的一致性,所以不必检验;而三阶或三阶以上判断矩阵需根据公式检验。

2.建立评价集

评价集是以总评价的各种可能结果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不论因素分多少类,评价集只有一个,可建立为V={V1,V2,…VK},其中(k=1,2,…,p)为总评价的第k个可能结果。

3.建立模糊评价隶属度矩阵R

设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令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则:

4.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

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企业价值的等级。

四、结束语

对企业价值评价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VBm框架下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将aHp与模糊数学原理相结合,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价。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增值,因此VBm框架下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要涵盖影响价值创造的各种因素。(2)企业价值创造要受内部经营、管理、文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非财务指标是重要补充,在计算一级指标权重时应有所体现。(3)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即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通过隶属度将各指标统一口径,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判断企业价值等级是可行的。

然而,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指标体系的设计可能还不够完善确,模型的选择也可能不够准确。因此,在这一领域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前:企业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赵秀芳:价值管理背景下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整合[J].当代财经,2006(10)

[3]杨青邱菀华:精益价值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7(4)

[4]陈华敏:对企业价值管理非财务指标研究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7(1)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培养体系思想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和规范社会的行动准则,是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中极其重要内容。

1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面临的影响与挑战

1.1高职学生德育水平的巨大差异对德育培养体系的影响

通过对327名黄冈的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2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得到该高职学生的回答却是:有的高中一学年后开始分文理科,有的高中高一入校时就分科。经过详细调查发现,高一分科后的部分学生中,其德育水平停留在高一时期的水平,高一一进校就开始分科的学生中,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德育水平停留在初中阶段,原因是分科后,学生出现两至三年的德育教育空当,这部分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以下一些想法:第一,不愿再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思想停滞不前,学生中的部分人,德育水平停留在入高职前的教育阶段,第二,部分理科学生对高职的德育教育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冷漠。由于这些问题,造成高职部分学生德育教育存在先天不足、入学时德育水平差距大的现象,给高职的德育教育带来巨大的阻力,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1.2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挑战与威胁

(1)反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挑战。尽管高职学生中主流仍然是支持核心价值观的,但是部分高职学生价值观念中存在的反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调整、变革,使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高职学生难以驾驭核心价值观、德育观的崇高性与德育行为市场化的矛盾,部分高职学生将德育知识、德育劳动成果也看成为纯粹市场化的商品,而人们对商品的交换与选择,第一强调的是其使用性,如果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被迫参与市场流通,其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影响甚至动摇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的危害性就越高,因此,反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

(2)反主流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威胁。笔者认为,主流价值观既包含一般的价值观,也包含核心价值观。伴随文化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等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不断变化,文化中的反主流价值观、反主流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德育培养影响恶劣,导致变味的网络文化、职场文化站在了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前列。他们认为,追求个性化、技术化、标准化、市场化、职场化的发展就是追求新自治主义的社会变革,这种社会变革背后所反映的是反核心价值观思潮、反主流价值观在不断蔓延与扩散,严重威胁着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公序良俗得以维系的重要精神依托。我国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构建全方位育人的高职价值观、德育观,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高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才能真正解决好“培育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承担起高职文化启蒙的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在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为己任;要坚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人理念,使其成为广大高职教师、学生的行为准则。

2.2以核心价值观弥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健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鉴于高职部分学生德育教育存在入学时德育水平差距大的现象,以及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造成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不断从人才培养模式上予以改革和创新,反对不平等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德育水平的差异设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与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增强学生德育教育过程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弥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德育教育,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形成健全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2.3遏制反核心价值观思潮,建成科学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第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我国最崇高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理想。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指导思想。第二,努力建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其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决遏制部分高职学生将德育看成纯粹市场化的商品的错误思潮,强化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强化高职学生认知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行为市场化的辨别能力。第三,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人理念,以社会主流德育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染个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高职德育教育,建成科学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让高职学生成为德育培养体系的自觉主体和核心力量。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5

[关键词]河流危机“主客二分”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116-04

河流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今天的河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巨大威胁,人与河流的关系正在经历着可怕的紧张与对峙。传统的“主客二分”、“人与自然二分”观念是导致危机的深层价值哲学根源。要克服这一危机,必须从哲学理念上扬弃这一传统理论,树立主体性河流伦理观。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河流的关系,将人及其他有机体的生命概念引入河流,并将河流生命纳入道德关怀的范畴,建立一种人与河流共生互助的新型伦理关系。主体性河流伦理观旨在反省“主客二分”、“人与自然二分”的传统观念,反省笛卡儿、康德以来的主体性哲学和人类中心主义。从实践论和生存论出发建构一种互主体性的、相互回馈的河流伦理观,使维持河流健康生命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与共识,为当今河流开发生态化问题的解决,进而为我们的生存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

一、“以人为尺度”的人与河流主奴关系分析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自然知识和生产力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人类开始盲目地开发、改造河流,将河流完全置于工具化的地位来利用和攫取,忽视了河流自身运行的复杂规律,更没有把河流视为生命体给予应有的道德化对待。由此带来水资源紧缺、河槽萎缩、河道断流、生态恶化、水污染加剧等累积式地叠加呈现,不仅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人类的幸福体验也呈递减趋势。

“以人为尺度”的对河流的征服和利用态度充分彰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理念,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凸显为唯一有尊严的目的存在和权利的主体,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和标准,进而必然地构成一切价值的终极尺度,自然界中的一切都仅具有工具价值。康德把人类中心主义从朴素的价值观念提升为完整的理论形态,他主张“人是目的”、“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最终上升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能主宰一切”的主体主义哲学理念。

在对待河流问题上的“以人为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彰显了人在与河流关系上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不承认河流具有“内在价值”,认为河流只是工具性的存在,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忽视了河流的主体性存在和目的性价值,使人类对河流的盲目逐利变本加厉,最终导致人河冲突愈演愈烈。以黄河为例,多年来,黄河以其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的水资源支撑着占全国15%的耕地、11%的人口和沿河五十多座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工矿企业的运转。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河道频繁出现断流,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出现断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河道年年断流,且断流历时增加、河段延长,给沿河两岸人民的饮水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对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达70%,淮河为60%,辽河为65%,海河则高达近100%,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警戒线。研究表明,若一条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50%,河流发生断流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现代社会对河流的征服与利用,与“主客二分”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有着必然联系。近代西方文化传统把人确立为外在于自然的具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主体,把自然确立为只具有广延的客体,真正建立了主体与客体分裂对抗的二元论。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对物和人统治的背后,必然有其非技术的思想根源,那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为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根基在于“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笛卡儿主张:“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笛卡儿哲学乃是西方文化传统在近代的复兴和再现,它规定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人与河流乃至环境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趋向。

从整个人类思维历史看,“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现代科学至关重要,没有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科学。“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对促进人类精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使“我”或“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性主体。他在先验哲学上进行推演,提出“自我的先验架构”是一切知识的条件。近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扭曲了人与河流的关系,把人变成无伦理约束的绝对主体,把河流变成失去本体论根基的“为我所用之物”。这种单一主体性原则和“主客二分”思维模式采取以人为中心、人支配和统治河流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使人们一味宣扬人对河流的征服,满足于对河流的实用主义开发。

二、“以河流为尺度”对“以人为尺度”的矫枉过正

正是因为在河流问题上以人为中心的尺度给河流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进而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以河流为尺度”的思想观念渐成趋势,我们可以用河流中心主义来概括之,它们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根据主客二元分裂的认知图式来把握自然,片面强调人与河流自然的分离、对立,势必割裂人与河流固有的共生依存的内在联系和平等关系,人与河流被僵化地界划为主奴对立关系,人类似乎可以任意裁制和摆布河流来显示其自由与权威;在价值哲学上,片面强调河流对人的工具性意义,无视河流及其他生命体存在的内在价值。余谋昌指出,“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凸现人的主体性,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这种思维图式和价值观的引导下,人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便由经济主义至消费主义至享乐主义,最终使人与河流的关系乃至同一条河流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紧张与对峙,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危害。要克服上述危机、重新理顺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图式。各大哲学流派纷纷提出要消除或解构传统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如胡塞尔、海德格尔排斥“主客二分”而主张主客交融的现象学;逻辑经验主义主张将思想的界限局限于语言的范围内,拒斥“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者福柯、德里达等提倡无中心和非在场的观点。河流中心主义与其他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结成联盟,认为个人中心主义是服务于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提出“河流至上”和一切物种绝对平等的思想,反对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主义。

河流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河流

按照自身规律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维持和自我表达的生命系统。因此,河流同人类一样是主体性的存在,拥有至上性的生命意义。河流中心主义从肯定河流的内在价值出发,主张将河流视为与人类平等的主体,即主体多元论,认为河流也是生命性存在,它自身具有外在于人类的自我内在价值,具有天赋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观应当扩展和适用于人与河流,给予河流以应有的道德尊重。试图改变传统的“主客二分”价值观,建立人与河流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一努力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纠偏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河流是有生命的存在,人类应当尊重这一生命,不能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伤害河流生命体,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同样应当适用于河流。然而,河流中心主义由强调对河流的尊重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它的片面性如同其深刻性一样明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因过于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否定人类的主导性作用。河流曾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空前增强,人类又主宰了河流的命运。然而,人类在河流面前征服的任性最终导致了河流报复人类的严重后果,基于此,河流中心主义者试图赋予河流以脱离人类的独立生存权,完全否定人类对河流积极干预的必要性和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合理性。

其二,由于过于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或目的价值而走向否定人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的权利。无论是人类还是河流等其他生命存在,都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目的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正如人与人之间是互为目的与手段一样,人与河流的关系也具有互为目的与手段的性质。如果为强调河流的目的性而否定其手段性,河流便凌驾于一切生命之上,人类开发与利用河流便失去了合法性和可能性,那么,不仅人类无以存续,地球上的其他一切生命都将消亡。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必然关系,离开了人类的需要,河流的外在价值又如何体现和实现?河流一旦失却了外在价值,其所谓的内在价值便成为神秘之物。一切的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以人类为参照系的,万物因人而有价值,人因刀物而有意义。

三、“人河互为尺度”的河流伦理向度

人类对自身与河流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以人为尺度”到“以河流为尺度”再到“人河互为尺度”的辩证否定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人河互为尺度”的河流伦理理念是建立在对河流价值的深度开掘基础上。首先,河流具有本源性的生命价值。河流并不是无生命的流动物,它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1)它是本源意义上的生命,即河流是一切生命之母,它繁衍、滋养、推动了众多生命体的存在,进而是一切内在价值体存在的源头。(2)它本身由水流及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无边无际的生物圈和生命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生命整体,河流与生物多样性共存共生,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环境与生命系统。将河流看成是生命的存在意味着河流不仅拥有外在的功用价值,而且拥有内在的价值,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统一。只有确立河流生命的本源之理念,才能确立河流的价值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

其次,河流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价值。在河流伦理之必然和必要的追源中,不能仅仅从经济功利性价值中去寻找其理论合法性,还应该从本源性的人文价值中寻找它的理论合法性。河流不但具有自然生命价值,它也孕育、产生人类文化并成为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之一。1998年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合签名发出《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呼吁书,坚持主张黄河断流将对中华文化、民族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河流负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具有文化的生命,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从人类情感角度提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情感维系。”河流积极地启示、影响和塑造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文明发展。河流因其所承载的文化、美学和历史价值,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特性、保留文化核心价值认同、维护文化的多元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人与河流关系的日益恶化,必然引起人类反思对待河流问题上的传统观点,而且这一反思渐成主流,人类不再陶醉于对河流征服、侵占的胜利,逐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退耕还湖”、“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流量”等诸多观点与举措。然而,要避免治标不治本,要实现人河良性相依共荣,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其一,确立人河互为价值尺度的理念。正如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一样,人与河流的关系不只是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奴关系,河流同样是有机的生命整体,它的命运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因此,人类与河流应当是平等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互为主客体、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河流以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指向,同样,人类以实现河流的根本利益为道德过滤品,尤其应当确立河流的特殊的伦理主体地位,河流应当像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应当得到道德尊重和关怀。我们应当重新反省并最终摒弃工业社会在人与河流关系上的利用主义态度,尊重与保护河流自身的利益,把握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规律性,规范人类的自身行为。

其二,树立河流的系统生命观。河流绝不是表象上所呈现的无生命的流动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而且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的生命体系或生态整体,这一生命体系或生态整体中就包括了人类生命在内!河流与其间的生命物质多样性共存共生,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环境与生命系统。承认河流自身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进而把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扩展到河流生命体中去,确立人与河流互为主体与目的的理念,像尊重人类自身的权益一样尊重和维护河流永续生存的权利,为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提供理念支撑。

其三,探索河流的整体健康观。河流作为极其复杂的生命体系,必然有其不为人所知的复杂的健康要求,研究并关注河流的健康是人类尊重河流生命的内在价值的首要表现。河流健康与人类健康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河流健康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反之,河流今日健康的丧失就意味着人类明日的疾患。如今河流生命体的健康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污染、河道淤积、断流以及河流生态平衡的破坏等,都对河流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破坏河流的生命健康极其容易,但恢复河流这一复杂生命体的健康则非常困难,人类至今还没有探索出非常有效的治本之良方。

当然,任何合理的价值理念在普遍化共识过程中,离不开创新性宣传教育,形成关爱河流的道德氛围,更离不开刚性制度的规引,唯有将上述理念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逐渐培养人们尊重河流的良好习惯。人类应当从内心深处改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放弃功利主义的自然观、消费主义的生活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价值观领域的革命。人类作为唯一的理性主体,是人河关系的主导者,理应担当协调人与河流道德关系、维持河流生命健康发展的第一责任。在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为目标的新型价值体系和法律道德规范这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指导下,维持河流生命的健康,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在尊重和保护河流生命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全亮,河流健康生命初探[n],黄河报,2007-03-15

[2]叶平,河流生命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69

[3]侯全亮,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174

[4]宋文新,技术异化及思维方式变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7)

[5][法]笛卡儿,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振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

[6]卢风,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J],学术界,2002,(4)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6

关键词: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终身体育

体育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反映了该时期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判断与选择。对我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进行辩证分析,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发展的总结,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已经逐渐摆脱了政治为主导的影响,逐渐回归体育运动的内在要求层面,以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为要务。

一、体育价值取向的概念与现代体育的功能

人类活动都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价值取向本身属于一种价值理念,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个体具体的价值立场和观点。体育价值取向是指主体根据体育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因、信念和标准。[1]体育不仅是人类自身的专门活动,能够满足人类身体发展需要和精神需求,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的特殊价值追求活动。体育领域的价值问题在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和目标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竞技体育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以竞争为手段,通过某种体育项目挑战以促进个体实现超越自我的过程。体育价值取向蕴含的理念和竞技精神,体现了体育的深刻内涵。体育价值取向体现了体育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受主体和客体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导向、教育、激励的功能。现今时代,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体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对当前社会个体来讲,体育价值取向引导个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整个社会来讲,体育价值取向能够引导社会塑造良好的主流价值观,促进公平竞争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讲,价值取向对体育消费、体育市场起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进行积极健康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价值取向具有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对文明健康生活的倡导,是进取拼搏精神的写照,对健康意识的传递。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价值取向的教育价值更为明显,向学生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倡导人们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体育价值取向具有激励功能。当前体育价值取向激励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个体发展的前提,现代体育教育价值重视人的发展。体育价值取向发挥着“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二、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

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和沉淀。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紧跟时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而发展。

(一)由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转变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由原始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的流变。原始狩猎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实现了分化过程,但仍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满足自身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竞技体育包含跑、跳、投掷等简单形式。到农业自然经济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自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行为导向更加趋向于群体化。这一时期的竞技体育逐渐意识到个体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仍较为狭隘。当进入社会工业时代,个体的价值也备受重视,主流价值观上更加注重个体主体性的重要地位。[2]在这一时期,竞技体育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代表,强调公平、公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人们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有积极作用。

(二)由工具理性向以人为本转变

竞技体育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中华竞技体育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国竞技体育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思想和错误的价值取向,如商业化、政治化、功利化等。这对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竞技体育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竞技体育今后发展的大问题。如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满足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保障其持续发展值得探讨。突出强调社会需求的“工具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理性价值取向的弊端日益暴露,金牌至上、举国体制、盲目崇拜等取向是与体育精神相违背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提出是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该价值取向指导下,要求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作用。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的明显加强,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对于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现代竞技体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竞技体育机制,以形成国家和竞技体育的合力,这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规律与要求的。推行竞技体制改革,坚持科学价值取向,摒弃金牌至上的功利心理,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主体的体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与发展。

三、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

(一)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拥有相同的本源,在本质上看二者是关系十分密切的文化种类,拥有许多共同的特质。首先,表达方式相同。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是依靠肢体语言,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都具有比赛倾向。竞技是一种体育精神,学校体育教育中同样蕴含这一精神。最后,价值目标相同。现代竞技体育坚持以人文本,学校体育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根本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经历多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体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均有差别。首先,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而竞技体育更加注重“竞技”,具有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其次,教育对象不同。学校体育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竞技体育以少数运动精英为主体。最后,训练方法、时间、内容等均有不同。学校体育受时间限制,体育教学内容也以娱乐和引导为主。竞技体育的训练内容更专业,训练强度大,是针对运动员的系统训练。

(二)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伴随历史的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也为国家建设服务。20世纪60年代,结合国内形势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学习技术与发展体质之争。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发展也面临改革。进入21世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成为学习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个性化发展取向。学校体育教育要求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相符合,探索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和教育理论的方法,以期实现价值取向的利益最大化。现代教育理念主张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育学科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理想选择。体育课程资源选择越来越具个性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生开发的个性化的体育项目,甚至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爱好。其二,终身化发展取向。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培养,鼓励学生的特长发挥,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教育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影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因素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尊重人、以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要宗旨,学校体育教育除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外,更加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灌输。全面分析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是确定价值取向选择的依据,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环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愈来愈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运动精神,传递正能量。政治制度因素。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国民的身体健康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政治制度要求学生体育教育价值应坚持多元化的目标,强调学生个体中心地位。[3]经济发展因素。经济水平提升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人们更趋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运动成为时尚潮流。学生的体育教育价值也发生着转变,许多学生将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来培养。民族文化因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学生体育教育价值也必然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竞争精神、以德为本的务实精神,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选择。

四、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引导

虽然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开始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观点认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和阻碍。为此需要我们根据合理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原则,结合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情况,创新与继承,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一)遵循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趋向

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发展的两大趋向。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社会的发展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5]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教育自身价值的实现体现在其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顺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其次,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体育教育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价值也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二)发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第一,促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竞技体育的发展流变,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对人们养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等品质有积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可结合竞技体育精神,发挥竞技体育的激励、引导和教育功能。开展学校运动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竞技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发挥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殊作用,树立学生健康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程对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现代课程以科学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为基本取向。[6]学校体育应明确育人目标,发挥课程在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第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有力保障。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着该校的教育文化价值,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校园文化建设可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教育管理理念、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实现。综上所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反映了当时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判断与选择。辩证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正确取向的树立。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导向、教育、激励的功能。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体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应从“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变,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传输给学生。

作者:王党生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苗志文,张帆.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7):125-126.

[2]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教育出版社,1996:178-184.

[3]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7.

[4]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22—25.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7

【关键词】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

引言

近年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上市公司连续会计期间内频频发生。这种情况是否会对投资者判断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产生影响,已有的研究文献并没有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频率进行统计,并检验其中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旨在考察上市公司频繁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对股票市场定价的影响。

一、研究回顾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制定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政策以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实证考察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手段、动机、程度、存在条件、危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李铁群(2003)、朱玉芳(2006)、周晓苏和李向群(2007)等定性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方式,并以实际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行为动机。蒋义宏和王丽琨(2003)、魏涛等(2007)等通过对上市公司不同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进行实证考察,均发现上市公司有倚重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有较少的学者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及市场定价研究,其中李常青、张兆伟(2003)实证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指标能够提供每股收益指标之外的增量信息;邓秋云(2005)在对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后认为2000年前投资者只关心短期利润而不区分利润的构成,而2000~2002年投资者逐步趋于理性。

回顾以上研究发现,以往的学者或单独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或单独考察非经常性损益与市场定价,缺乏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对市场定价的影响。徐伟等(2006)分别考察了这两方面的问题,但仅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市场能对非经常性损益区分定价,未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本文考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频率,以区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研究上市公司频繁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对市场定价行为的影响,为投资者判断股票内在价值提供依据。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生频率统计分析

2007年沪市a股所有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信息的有851家,本文以此为分析对象,参照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定(2007年修订)和2007年年报实际披露的项目的分类,统计各上市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对所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具体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分类汇总,进而考察不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面。统计结果如表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各种形式政府补助”、“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和“企业合并产生损益”等项目出现的频率较高,公司影响面较大,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和“各种形式政府补助”超过半数以上的公司都有发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发生最为频繁,高达88.72%的发生比例,基本所有上市公司均有发生,因此该项目应重点关注,进而针对最近6个连续会计期间即2002~2007年度“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统计各年度发生该项目的公司数,以计算其占当年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来确定各年度该项目的影响面。统计结果如表2。结果显示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司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且2002~2003年增幅较大。其次,按六年总计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次数分类,统计不同发生次数下的上市公司数,以计算各发生次数的比重,考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发生频率的分布。统计结果如表3。结果显示发生3次及3次以上“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的公司数为589家,达半数以上,其中6年发生3次、4次和5次的公司居多。分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统计口径大于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统计口径有关。上市公司便于使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的各项内容如股权转让等形成的损益调节利润,造成该项非经常性损益频繁发生。

下文以“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不同发生频率区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检验多次发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实证考察上市公司频繁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对股票市场定价行为的影响。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价格模型和回报模型两类。价格模型相对回报模型而言对估值系数(KothariandZimmerman,1995)的估计是无偏估计。本文通过检验估值系数以考察市场定价,因此选用价格模型。构造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price=β0+δ0Dmore+β1bvps+β2coreps+β3assetd

+β4otherineps+δ1Dmore・bvps+δ2Dmore・coreps+δ3Dmore

・assetd+δ4Dmore・otherineps+ε

其中,price为样本公司股票价格,选取报告年度下一年度4月末的收盘价;bvps为样本公司对应报告年度期末每股净资产;coreps核心收益,为样本公司对应报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assetd为样本公司对应报告年度每股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otherineps为样本公司对应报告年度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后的每股非经常性损益。Dmore:虚拟变量,当样本公司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时取1,否则取0。

按以下步骤选取回归分析的样本: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剔除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性质的公司;剔除每股净资产未披露或披露为负的公司;剔除每股收益披露不全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披露不全,或以上两者均披露但两者相等的公司;剔除未详细披露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或披露为零的公司;剔除流通股股本披露不全的公司;剔除股价与账面价值的比例或股价与收益的比例处于1和99百分位点以外的公司,最终取得样本公司总数为654个。

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定义为在2007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情况下前五年中至少也发生两次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反之则视为较少发生非经常性损益(该定义方法参考Black,CarnesvernonandRichardson,2000,但受数据采集限制不采用其使用的滚动时间段定义而采用固定时间段定义)。研究数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信息是自上市公司2002~2007年年度财务报告手工采集整理,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巨灵数据库,使用excel和eViewS5计量经济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回归分析。

(二)检验结果及分析

样本描述性统计如表4。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均值和中位数差距较大,说明仅有少数样本公司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发生额具有重要性,多数样本公司的发生额较小。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公司核心收益均值高于较少发生的公司核心收益均值,但中位数情况却相反。与净资产账面价值相比核心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布不均,说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发生频率与核心收益的大小有联系,可能与上市公司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调节利润有关。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多次发生对盈余信息环境产生了噪声。

oLS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正常发生情况下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估值系数β3为6.47,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后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估值系数β4为8.74,经济意义较为显著且两者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较少发生的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具有相关性,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时,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的估值系数β3+δ3为15.54,检验结果也具有统计显著性。而企业价值由净资产和当期的剩余收益决定,盈余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与其持续性正相关。非经常性损益不具有持续性,投资者无法通过当期的非经常性损益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中控制净资产账面价值和核心收益后,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价值不相关,其发生频率也不应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判断。以上估计结果说明无论非经常性损益发生频率如何,投资者均不能完全认识非经常性损益的经济实质。从虚拟变量与非流动性资产处置的交互项的估计结果看,多次发生时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估值系数明显增加,且多次发生与较少发生的差异统计显著。分析其原因,我国投资者尚不能完全正确认识非经常性损益实质,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仍然存在空间,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多次发生。这种情况增加了会计信息环境噪声,降低了盈余信息质量,使投资者不能合理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高估了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

四、研究结论

本文考察了2002~2007年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频率,进而检验其中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揭示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股票市场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了盈余信息环境噪声,影响投资者判断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导致投资者错误定价。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增加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损益实质的认识。因此,投资者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应注意盈余结构,了解各类盈余的经济实质,从而减轻会计信息环境噪声对正确判断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伟,齐伟山,欧阳令南.非经常性损益、盈余操纵与股票市场定价[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12):490-495.

[2]李常青,张兆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14-121.

[3]邓秋云.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3):58-60.

[4]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1):113-120.

[5]杨模荣.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视角[D].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Blacke,Carnest,RichardsonV.thevaluerelevanceofmultipleoccurrencesofnonrecurringitem[J].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2000(15):391-411.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43-02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弱化”“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政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解决认同问题,创新性地将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软文化侵蚀,拓展其融入领域,实现价值观认知价值观共鸣价值观践行过程,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三观”,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53-56.

[2]李净,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培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03-106.

[3]李恺,陶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3):203-210.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9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26-02

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全面改革开放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深刻变革的时期,不同的社会思潮纷纷登场,它们代表着经济社会不同领域的价值观和利益,社会思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它们之间相互交锋、激烈碰撞,相互争夺话语权和主导权,这势必会对我国马克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受到冲击,因此,有必要研究当代社会不同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住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提高思想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社会思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社会思潮的内涵。社会思潮,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反映的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生活具有相当影响和作用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就性质分析,社会思潮既有顺历史潮流的正确思潮,又有逆历史潮流的错误思潮。当前高校社会思潮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主流社会思潮,即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潮;二是非主流社会思潮,如民主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等;三是反主流社会思潮,如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改良主义思潮等。当前,社会思潮具有空前的多样性、极度的复杂多变性、多元共生相互吸收、更加关注现实利益、更加重视话语权的争夺以及更加平民化等六大特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社会中也往往会同时存在多种价值体系,不同的体系中必然存在着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称之为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形成此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体系,发挥着导向、决定、影响和制约其他价值目标的作用。对于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我们价值体系的核心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各级组织和个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特殊时期,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与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比较而言,还亟待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和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氛围。

二、社会思潮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主导、引领作用是明显和有效的,但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也有一定的市场。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给予必要的尊重和包容,同时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主流意识。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信念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腐朽的反主流的社会思潮,如果没有引起党、国家和高校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能战胜这些杂音的挑战,那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计划就容易落空。事实证明,大学校园是各类思潮产生和传播最活跃的场所,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场所、媒介和手段的创新,牢牢把握住主流思潮的动向,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在世界格局内来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渗透到我们的社会中,刮起的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竞争更加激烈,影响也更为隐蔽。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也为信息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输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而对他国进行文化殖民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动积极应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马克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地位。

三、积极应对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纷纭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已经对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挑战,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主流意识已经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滋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做出积极应对,否则将会带来的危险。

1.正确面对严峻形势主动作为。国家、社会、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思潮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动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潜在的影响,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听之任之。要有勇气深入研究各类社会思潮的根源,还要敢于正视社会思潮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更要善于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强其大威力,批判各种社会思潮,在这种主动积极的应对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首先要从各类社会思潮的产生背景、性质特点和潜在的影响等问题开始研究,充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引领的必要性和唯一性。其次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富含的当代意义、内涵与特征及其作用进行分析,逐步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必然性。三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是重大的研究课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分析展望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可能出现的新趋势,是我们理论研究必需遵循的原则。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当代中国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和规律;二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区别,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那些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的社会思潮;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成果,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策理论并加以实施。

3.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教育方式。目前,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思想界和理论界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记载,但是,在研究力量的协同、研究条件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去做,主流意识形态到底如何应对、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种种适用于高校实际操作和实施的方法步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科学的、发展的知识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如何让广大青年学生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转变成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思想政治素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的重要手段。一是要一如既往地坚持通过“两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重视“两课”课堂质量的提升,“两课”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党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国际形势、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等实际情况来讲授,把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这样才能真正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二是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贯穿于青年学生的第二课堂、科研学术研究过程、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理论来全副武装大学生,帮助他们比较、鉴别和筛选各类社会思潮,引导他们厘清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努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在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有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讲座和专题报告会,营造好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和气氛,创新理论学习的有效载体。还要定期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避免使用呆板枯燥的说教,采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产生兴趣,找到乐趣,从而主动学习和实践。四是要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和马克思理论社团的作用,拓展学习的空间,还要紧紧抓住社会实践过程,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教育。五是要多多宣传社会上的楷模,传播正能量,更要不断地培养和选树优秀学生榜样,用先进事迹、崇高精神影响并引领广大学生,让青年大学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营造人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01):36-41.

[2]于天博.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10

关键词:企业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实物期权法;敏感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价值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估价方法和技术,以解决这些价值评估方面的困难,对企业的各种资产以及公司作为整体的价值做出合理的估价。正确地认识和评估企业价值不仅是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的依据和前提,也是包括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在内的所有投资的核心问题。

企业价值评估的思想最早源于艾尔文・费雪的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为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奠定了基石。20世纪八十年代,以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为代表的学者对实物期权定价方法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终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建立实物期权理论。本文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这两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和敏感性分析。

一、公司概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是国内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公司。1985年公司成立,并于1997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00063,股票名称为“中兴通讯”。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该公司主要业务是致力于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设备,包括:无线产品(CDma、GSm、3G、wimaX等)、网络产品(XDSL、nGn、光通信等)、手机终端(CDma、GSm、小灵通、3G等)和数据产品(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等)四大产品。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

1、参数的确定。通过对中兴通讯2008年的市场占有情况进行分析,该企业在取得较好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也保证了公司的利润水平,对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本文假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2009~2013年的销售年平均增长率为22%,2014年以后企业处于永久持续增长状态,增长率恒为5%。2008年企业的销售收入为44,293,427,000元。(表1)

运用销售百分比法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预测,根据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该企业2009~2014年的现金流量预测值。(表2)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变动数额(1)

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股本成本Ks参照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计算,其中无风险利率以2008年十年期国债的同期值利率4.41%为参考基准。市场的平均风险收益率取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6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7.03%,β系数用来衡量某种特定股票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的变化程度,这里我们根据证券市场上信息技术业板块的行业平均值调整得出企业现阶段的β系数为0.25。

由此得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成本为:

Ks=rf+β(rm-rf)=4.41%+0.25×(7.03%-4.41%)=5.07%(2)

Kb取五年期的贷款利率为6.71%,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t为15%。

Kb(1-t)=6.71%×(1-15%)=5.7%

=71.52%×5.07%+28.48%×5.7%

=5.25%(3)

其中,S:权益资本;B:债务资本;Ks:股权资本成本;Kb:债务资本成本(税前);t:公司所得税税率。

2、企业价值的计算。假定中兴通讯2014年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永续增长率g为it行业平均水平5%,后续期的加权平=384056605803(元)(5)

企业非经营资产价值即为2008年的长期投资净值,由该企业资产负债表可知为168,433,000元。

企业总价值=企业营业价值+企业非经营资产=384056605803+168433000=384225038803(元)

(二)实物期权法评估企业价值

1、参数的确定。投资成本K的现值在这里是2008年的总资产,根据中兴通讯上市公司年报,企业2008年的总资产为50,865,900,000元。

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用中兴通讯股票的历史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本文选取了2008年公司每日股票价格作为时间序列,计算公式如下:

日波动率的标准差,t表示每年交易日数。

复利计算的年无风险利率取五年期的国债利率6.34%。

期权执行期限,即可预测的期限,在此为5年。

2、企业价值的计算

(1)企业当前价值的计算

企业当前价值=企业营业价值+企业非经营资产=384225038803(元)

(2)未来增长机会的价值

(3)企业总价值计算。企业的总价值就是企业当前的价值与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两者的和。即:

企业价值=企业当前价值+企业实物期权投资=384225038803+348913753072

=733138791875(元)

三、敏感性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法和实物期权法两种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有助于发现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关键因素,找出那些对企业价值有重大影响的参数,不仅对企业整体价值的正确估算影响重大,而且还可以借此对企业的价值和风险的管理提供帮助。

以下设定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幅度为:-20%、-10%、0%、10%、20%,通过观察企业总体价值的变化,来探讨企业价值对这些参数的敏感性。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下的敏感性分析。对现金流量折现法中的两个参数进行分析:非经营资产和折现率。(表3)

因此,在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参数是折现率,而非经营资产几乎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可视为非敏感性因素。

(二)实物期权法下的敏感性分析。在用实物期权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主要对四个参数进行分析:投资成本、波动率、企业当前价值和无风险利率。(表4)因此在用实物期权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企业当前价值对企业总体价值的影响最明显,无风险利率可视为非敏感性因素。

四、结论

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是当今被广泛应用和研究的两种价值评估方法。在这两种方法下分别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发现: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折现率是最关键的参数;在运用实物期权法进行估值时,企业的当前价值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应把握好其关键性的因素,尽量保证这些参数的取值真实有效。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irvingFisher.thenatureofCapitalandincome[m].newYork:themacmillanco.1927.

[2]Richarda.Brealey,StewartC.meyers,alanJ.marcus.FundamentalsofCorporateFinace.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1991.

[3]聂虹霞.经济增加值(eVa)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4]华玲.实物期权在it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7.

[5]郁春兰.eVa在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6]高绯.eVa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7]颜蕾.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8]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与创造[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