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22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1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影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沈阳音乐艺术学校的5名拉丁舞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核心力量训练的计划、实施训练方案,得出核心力量训练对拉丁舞平转技术有积极的影响,为今后拉丁舞选手的训练注入了新的训练内容,也为拉丁舞相关人士拓展了新的训练思路。

关键词核心力量平转生物力学

一、研究目的

核心力量作为一个新的训练观念正在引起体育舞蹈界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适宜与拉丁舞平转技术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从而帮助拉丁舞选手充分认识并且利用核心力量,提高平转技术动作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沈阳音乐艺术学校拉丁舞专业5名学生,其中男生2人,女生3人,平均年龄17岁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查阅了中国期刊网的相关文献与书籍,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学科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本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参考

2.实验法。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核心训练,并对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平转技术动作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依此论证核心力量训练效果

3.影像分析法。依据本研究内容,基于现有条件及设备的限制,主要用摄影技术拍摄实验对象的动作,再利用爱捷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其进行测量分析

4.专家访谈法。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对体育舞蹈、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体能训练等方面的专家和教师进行访谈,对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理论及测试指标等进行专家评定,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特征画面的定义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摄像机的频率为50Hz,每秒可以捕捉到50帧的图像,每帧图像间隔0.02秒,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拉丁舞平转360度技术动作的的特征画面定义为:平转准备姿势和平转360度时身体姿势

1.准备姿势:平转的准备阶段,双肘打开,眼睛注视行进方向,躯干部分保持与地面垂直(脊柱于地面垂直),左脚上步,左脚为主力脚,右脚为动力脚,肩膀与髋关节形成反身动作,肌肉拧转对抗发力,为转圈储备一定的能量。

2.360度时身体姿势:运动员完成360度的转动,眼睛目视行进方向,肘关节保持收紧,身体集中且与地面保持垂直,保持收紧,后背保持下沉,双脚并拢,重心更多的在左脚前脚掌,为下一步的连续转动做准备。

(二)平转准备姿势实验前、后髋关节角度参数对比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指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若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力学系统的话,对于这个整体而言,人体参与运动的力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内力是人体内部各肌肉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肉眼不容易观察却存在,而外力则表现在外,容易被人体觉察,对于拉丁舞而言,尤其是单人舞技巧动作,身体当中的内力更多的表现为人体对地面的压力――借助自身的体重,通过脚踝对地面施加压力得以实现;肌肉的拧转对抗,拧转对抗所产生的弹性势能为下一部动作的完成在储备能量。内力虽可以引起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但不能引起整个力学系统质心的运动[1]。拉丁舞这项运动是人体内力和外力协调作用的效果,内力像是一个催化剂一样,可以加强外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人体借助外力又可以使动作完成的更为流畅、协调,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实验前后主力腿侧左髋的角度无明显变化,动力腿侧髋关节角度变大,平转在本研究中是向左转动,左腿是主力腿,主力腿一侧髋角度数无明显变化,动力腿一侧髋关节角度变大,说明肩膀和髋关节的拧转对抗发力越强烈,为下一阶段的转动在储备能量,同时也证明了核心力量的训练效果。

(三)平转360度时身体姿势实验前、后身体髋关节角度参数对比分析

转动360度时身体姿势,是对整个转动过程最后的一个检验,如果在整个过程当中身体脊柱能够保持与地面的相对垂直,那么此时的身体姿势又在为下一个阶段的多圈的连续的转动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为连续多圈的转动是由一个个单圈的动作连接而成,多圈转动的完成质量除了和单圈转动的完成程度有关外,更为重要的是圈与圈之间衔接的好与坏。此时如若身体(脊柱)与地面保持较好的垂直程度,可以证明整个转圈的过程动作质量完成程度比较高,同时这也为下一步的连续的转动创作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动作结束瞬间实验前左髋和右髋关节角度平均值分别是169.698°、168.597°。实验后测髋关节的角度平均值明显大于前测数据且趋于180°,说明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选手对于髋关节肌肉的控制能力比前测时好,且保证了身体(脊柱)与地面的垂直,说明在整个平转的过程当中,选手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比前测明显提高,利于转动动作的完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经过核心力量训练,选手在完成高难度动作中的身体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符合拉丁舞这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这种训练方法是适应专项需求的,应得到推广

(二)核心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也为传统力量训练输入了新鲜血液,然而,如今的核心力量训练在方法体系、负荷控制以及专项适应性等方面依然停留在粗放水平上,缺乏必要的方法论的指导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2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定位;专业群;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1-0009-04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国务院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为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从2010年开始,高职院校陆续申报并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物联网是一个涵盖领域很广、服务专业众多的万亿级新兴产业,新开设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定位,如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办好相关专业,这是物联网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2009年开始通过对无锡地区物联网产业与企业的调研,结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建设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一)无锡物联网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锡以引领全国物联网发展为目标,打造中国物联网技术创新的核心区、科研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聚集区、大规模应用的先导区、信息服务的中央区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区,把物联网(传感网)列为八个产业门类中的第一大重点支持产业,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优势企业、孵化培育中小企业、鼓励推进现有企业转型,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2012年物联网核心企业达608家、产值达600亿元。

2012年8月工信部正式《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到2015年,无锡示范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一批重点领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

(二)物联网核心产业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物联网产业划分为核心产业、支撑产业与带动产业三类,重点发展物联网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及运营服务等核心产业;大力扶持微纳电子器件、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等支撑产业;积极带动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消费电子产业等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服务于这四大领域的专业有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三)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

对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怡海、软通动力、大为科技、泛太科技、天业智能等20多家物联网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每家公司都有高科技人才与技术背景,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都已初具产业规模。这些企业对高职层次人才主要需求为:物联网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员、物联网软件程序员、物联网软件测试员、物联网工程项目技术员、网络维护技术员、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设备、软件营销与技术支持人员等。物联网企业高职人才岗位需求分析如表1所示。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定位

为满足无锡地区物联网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获批准后于2011年开始招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

专业定位:物联网是以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等技术为基础,根据物联网核心产业链构成情况及行业产业背景调研、企业调研、职业岗位调研结果,确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运营服务领域,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经济运行、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智能制造、智能电力、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系统应用与维护为重点。

培养目标:面向物联网产业,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物联网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掌握物联网基础技术,具备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从业的主要岗位:从事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维护等工作的物联网系统管理员;从事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管理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从事物联网设备营销、售后服务及物联网技术支持等的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人员。

三、物联网技术专业群构建与建设

(一)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核心产业主要包括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

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全面服务产业链的各环节,只能适当选取某些环节作为专业群的服务对象。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产业调研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确定物联网产业链中核心产业的若干链环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将具有共同行业基础、共同课程平台、共同实验实训设施基础、共同的师资队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4个专业进行组合,构建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如图1所示。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面向产业链中的领域和定位如前所述;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物联网产业链中的软件领域,培养具备物联网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的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系统集成领域,培养具备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管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系统维护、网络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硬件领域,培养具备传感器、RFiD等物联网“感知前端”产品、通信产品的设计、组装、调试及生产管理等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选择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二)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建设

在确定了专业群结构这一核心要素后,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成为专业群建设的要素。

1.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在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中,要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系统设计实践学习进程、搭建实践学习平台,让学生接受职业专项训练,获得课堂中无法得到的工作经历。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一设置看企业、讲专业的认识实习,主要培养学生职场认知能力,挖掘职业乐趣;大二设置一定时间的岗位实习,并在实习期间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工作过程能力、建立职业认同感;大三通过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培养职场综合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职业归属感。搭建两个平台:将“政、产、学、研”融合,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物联网研发中心、合作企业、教学资源库和校企信息化交流平台,打造立体化培养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模拟项目、真实项目、企业在研项目实践,依次提升实践能力;将“竞、技、协、研”结合,构建“师傅带徒弟”的个性化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与拓展能力。

2.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在分析物联网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培养共同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明确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岗位,分析各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及知识结构,设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设置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面向物联网行业应用设置特色课程,供专业群中的学生互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底层的专业基础模块实行群内共享,中层的专业核心模块各专业分立,高层的专业拓展模块实现群内互选,这样既保证了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共性要求,也强化了专业核心技能,为专业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拓展了专业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物联网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专业群建设其他要素

实训体系、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也是专业群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实训体系建设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并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应将重点放在按专业群理念下的课程特征来组织教学团队,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信息化教学资源应从使用的视角进行开发和建设,实现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要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Z].2012-08-17.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苏教高[2013]1号,2013-01-23.

[3]周志德.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39-43.

analysisontheSpecialtyorientationofinternetofthingsandtheestablishmentofSpecialtyGroupofinternetofthings

GUXiao-yan

(Jiangs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information,wuxiJiangsu214063,China)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3

文献提出了一种以多主体的顺序“接力”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模式,并称之为“接力创新”。文献[2]预测在生物制药业、生物农业、信息业、纳米业等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其中,接力创新在生物制药产业的普适性已被文献[1,3-4]等证明。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也大量存在接力创新。那么,农业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是否也如预测的那样遵循接力创新呢?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为何会形成这种特性呢?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回答①。与生物制药产业相类似,生物农业产业同样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并且是除生物制药产业以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从理论层面看,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可以拓展接力创新的应用范围、深化和完善接力创新的相关理论。从实践层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农业技术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揭示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的特性,为中国生物农业的产业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帮助相关创新主体明确定位、科学决策,指导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的接力创新进行对比,探索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②。下文安排如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变量;进行研究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主要发现;探讨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总结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2文献回顾与研究变量

2.1文献回顾

接力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pavitt对“基于科学的高科技部门”的论述[6]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科学的体制”[7-8]。“模式2”等理论也强调了“后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交互作用[9],并进而形成“三螺旋”模型所描述的大学承担企业功能、企业承担学术功能的现象[10]。这些经典研究(但不限于这些研究)事实上分离出一类基于科学的创新。例如:pisano认为科学的深度参与导致生物制药是“基于科学的商业”[11];陈劲、赵晓婷和梁靓指出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是“基于科学的创新”[12];对纳米产业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种特性[13]。那么,这类基于科学的创新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逐步揭示出接力创新这一新型创新模式,给这个命题提供了较为完美的答案。①文献[3]提出: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而核心公司是在新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具有综合组织能力的大型一体化公司。生物制药源于20世纪70年明的Dna重组技术[14],当前已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纳米技术等众多科学技术的复杂体系[11]。文献[15]指出生物制药创新主要来自大学,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盈利性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创新[16-18],大型制药公司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专业化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19]。李天柱、银路和石忠国等最早提出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之间合作的本质是两者的接力创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常见的合作方式其实是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3]①。在此后的研究中,李天柱等进一步针对生物制药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将大学等公共研究机构纳入接力创新框架,提出了接力创新的完整概念,分析了“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之间的主要接力关系和接力方式[1],并探讨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发生机理,比较了接力创新与合作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和二次创新等其他典型创新模式的异同及应用思路[2]。虽然接力创新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它对基于科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且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有学者运用接力创新研究了区域创新平台、新兴产业载体等[3-4,20-21]。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接力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物制药产业开展的,而生物农业产业等其他基于科学的产业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及其特性则尚无专门研究。

2.2研究变量

本文旨在验证前人对接力创新的推断,但是由于针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类似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实际上属于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针对这一研究目的,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以避免被海量数据所“淹没”[22];其次,除了可从研究问题直接推出的研究变量外,本文并未事前指定其他变量,以防止在研究过程中束缚思想、阻碍新理论的构建;最后,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逻辑,但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以免限制研究发现和产生偏差[22]。基于上述思想,根据代表性文献[1-3]铺垫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如下变量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1)接力创新。接力创新的本质是: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但各主体加入创新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且它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创新过程中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很少“越界”,主体间的顺序接力推动创新获得成功。也有文献指出,在新兴技术的创新中,能力互补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等组织间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创新是一种普遍现象[23],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就属于接力创新。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24],针对接力创新变量,本文提出一个竞争性解释:农业生物技术不遵循接力创新,实际上只是采取了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模式。2)接力关系。接力关系这一变量是参照当前接力创新最为典型的生物制药产业而提出的,其存在的前提是接力创新变量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具体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接力关系:第一,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第二,以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接力为实现手段;第三,以金融接力为支撑,即创新过程中存在不断有新的资金加入、原有资金退出的接力现象;第四,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也具有与金融支撑类似的接力现象。3)接力方式。接力方式是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参照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接力方式应包括授权许可、平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与接力关系变量相类似,接力方式变量存在的前提也使接力创新变量得到较好的解释。

3研究设计

3.1研究边界

按照一般理解,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的新技术[25]。该定义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建立在以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与其他农业技术区分开来。例如,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技术没有利用Dna重组及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农业生物技术①。

3.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最适合于研究“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的问题[24]。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础,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理论的产生完全根植并升华于案例内或案例间的构念之间的关系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论点[26]。案例研究可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27],其中多案例研究在有效性和普适性方面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优势[28-29],特别是当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时,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会显著提高[24]。本文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正属于“how”和“why”的问题,适合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虑到归纳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3.3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0],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作为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按照下面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读有关行业报告和资讯收集,找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农业生物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生物谷②等专业网站提供了最初的筛选范围。第二阶段,针对收集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名录,广泛收集其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获得大量零散的技术创新片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外,维基百科③、谷歌、果壳网④等网站也是丰富信息的重要来源⑤。第三阶段,使用三角验证法确认数据的质量,即研究者可利用多重证据来源和多重研究方法以减少偏见的影响[31]。第四阶段,将经过验证的创新案例片段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案例。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建立了案例档案和证据链以保证案例质量。不可否认,诸如文献分析这种二手数据收集方法与访谈法、观察法等相比确实并非最优选择,这是在现有研究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一种满意决策。由于本文是从总体上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以研究每个案例的微观过程为目的,因此通过上述过程收集的案例资料可以满足研究要求。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利用一手资料验证本文研究。3.4案例简介多案例研究所需的案例一般以4~10个为宜[22],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极端性,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32]。本文选择表1中的8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择主要基于3个标准:一是尽可能广泛覆盖生物农业的相关领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尽量针对典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及企业,以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在满足前两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以增加对中国的指导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拼接案例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肯定还有其他典型案例无法得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表1中的案例已可以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

4研究发现

4.1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特性

表1中的案例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先后加入创新过程,分别完成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创新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接力传递而逐步推进的。这一特征与接力创新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可确定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创新模式。例如,naturalindustries公司在成功研发了生物抗虫害技术后于2012年被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收购,诺维信公司将此技术应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市场。在这项创新中,naturalindustries承担上游的研发任务,诺维信公司在naturalindustries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商业化,属于典型的接力创新;在诺维信公司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联盟中,诺维信公司负责研究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孟山都公司在诺维信公司研发的基础上完成田间试验、注册与商品化,这也是典型的接力创新;孟山都公司收购asgrow、Holden等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其玉米、大豆等转基因育种技术推向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市场,本质上是孟山都公司完成上游的技术研发、asgrow等公司完成下游的商业化,这也是接力创新的具体表现。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遵循类似的接力创新模式。事实上,笔者所收集的案例数量远超表1中的案例数量,只是很多案例因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或不够典型等而未被纳入分析,但其中很多案例也表现出上下游创新主体顺序接力的特性。必须承认,表1中的案例确实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并广泛运用联盟、并购等合作方式的事实,但本质上还是上游主体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后,像接力赛跑那样传递给下游主体继续开展后续任务,因此属于接力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创新,变量1的竞争性解释可以排除,对生物农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现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但是,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相比,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等领域,而在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等领域出现得较少。即便在转基因作物等接力创新的易发领域,接力创新也是最近10余年才逐步兴起的,一些生物农业巨头曾独自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保铃抗虫棉花等。因此,笔者认为,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新趋势,该发现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推测生物农业应像生物制药业那样普遍遵循接力创新模式。2)文献[1]和文献[2]指出,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遵循“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如忽略掉大学,则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顺序接力的单一模式。但是,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明显分化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naturalindustries-诺维信”和“tJtechnologies-诺维信”,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基本一致;第二类,核心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诺维信—孟山都”、“孟山都—礼来(eliLilly)”及“孟山都—拜尔作物科学(Bayer)”,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有差异较大;第三类,核心公司与其他中小公司的接力,如“孟山都-asgrow、Holden”、“孟山都—中国种子集团、河北中业集团”及“杜邦先锋(Dupont)—山东登海种业”,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恰好相反。3)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极少涉及大学,或者说鲜有直接利用大学科学发现的情况———这进一步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猜想,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创新应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同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相对较弱,很多重要技术都是核心公司研发的。理论上讲,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其前端研发工作最适合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但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案例的支持。

4.2接力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的接力关系大体上符合变量定义中对接力关系的陈述,但又有不同表现。1)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接力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序接力,逐步完成创新中最基本的知识创造过程[1]。已证明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遵循接力创新模式,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围绕知识创造及其顺利接力进行构建。例如,在“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案例中,诺维信公司将自己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知识传递给孟山都公司,由孟山都公司继续创造田间试验、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知识。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不再赘述。2)以知识产权接力为手段。在接力创新中,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与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接力过程,知识产权转移成为创新主体实现接力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符合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1](具体的接力方式详见下文分析)。3)对金融支撑的接力需求不强。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通常有强烈的需求,如生物制药需要公共财政、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核心公司、资本市场等复杂资金接力支撑整个创新过程[1]。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位于创新链上游的专家型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和公共财政的资金,在创新任务被传递到核心公司后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整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金融支撑接力性质。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接力创新中,整个创新过程都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金融支撑接力的特性并不显著。总体来看,虽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但是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却不强烈———这与接力创新的现有理论相比可谓大相径庭。4)强烈依赖政策支持接力。政府政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有利于转基因实验、动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育种研究阶段需要政府开放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管制、大规模田间试验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更突出的是,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审批、品种审定和证书发放、大规模种植许可及国际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只有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配置合适的政策且各政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任一环节上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创新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欧盟质疑孟山都公司的“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曾造成孟山都公司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面临被欧盟禁止的威胁。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创新普遍具有重要意义[33],但是像农业生物技术这样对政策支持接力的依赖如此之高是罕见的。

4.3接力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的3类接力创新具有相对稳定的接力方式,不像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方式那样动态复杂。下面针对3类接力创新分别论述。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主要是并购。通常是下游的核心公司并购上游的专家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这与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整体出售这一接力方式的相似度较高。采用这种接力方式的一般情况是,上游企业提出创意且技术研发已成型,而下游企业拥有田间试验、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且下游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顾客基础规模较大,能使技术在商业化环节发挥更大价值。同时,上游的专家型公司大都是借助风险投资创办的,通过并购可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溢价,风险投资愿意推动这样的并购;而下游的核心供公司则拥有充足资金可为并购支付较高价格。诺维信公司收购naturalindus-tries和tJtechnologies都属于这种情形。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这些方式的本质都是通过签订某种契约将知识产权从上游企业传递到下游企业,我们统称为协议合作。协议合作普遍发生在核心公司之间,一般是上游的核心公司提出研发创意且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而下游的核心公司完成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商业化工作。其中,如果采用联盟方式,则会按照企业对创新的贡献预先约定好利益分配办法,上下游企业通过分割创新的终端收益获得各自的回报。“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联盟即是如此;如果采用技术转让或授权许可,那么上游企业通常事先划定下游企业使用技术的范围和条件,上游企业除了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或技术许可的门槛费)外,通常还能在未来创新成功后获得从创新收益中分成的权利。孟山都公司将其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技术许可给拜耳作物科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第三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合资等途径,我们统称为资产联结。使用资产联结这一名词是因为这种接力方式一般发生在上游企业为核心公司而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核心公司掌控全部技术研发及田间试验、申报审批等后期创新工作,但在最终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时面临较大障碍,因此以股权收购或合资方式控制下游企业,借助下游企业拥有的市场网络以及对特定市场熟悉等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扩散。这种情形与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收购上游专家型公司的方向恰好相反、目的也不同,为区别方便称之为资产联结。杜邦先锋与山东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将其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向中国市场就是以资产联结方式实现创新接力的实际反映。此外,接力方式变量中包含的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接力方式并未在生物农业产业中发现相应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不同之处。

4.4其他发现

除了上述基于3个变量得到的发现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主要参与第三类接力创新,基本上是承接跨国公司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并将之拓展至中国市场。从企业创新管理的角度看,中国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规避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且可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然而,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接力创新愈演愈烈可能使中国企业逐渐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和热情,并使中国生物农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可抽象为图1。图1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过程(以转基因作物该过程由上游的实验室研究、中游的育种研究和下游的大规模生产与商业化3个序贯相连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更多阶段。3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是克隆目的基因,创造转基因作物品系,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②;育种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育种工艺和方法,并通过小规模田间种植试验对工艺方法和安全性进行检验(试验面积约为100m2),这一阶段也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成分,但更接近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田间释放试验确定稳定的育种技术和工艺,并对试验成功的作物品系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商业推广,因此,除了研发能力外,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平均而言,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周期长达13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其中,创新链上游的实验室研究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创新链下游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面临的风险同样惊人,尤其是能否通过品种审批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创新周期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用于通过政府审批,平均审批费用超过3500万美元。此外,商业性推广还面临不同国家在政策、社会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严格壁垒[34]。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与接力创新发生的一般规律十分吻合[2]。具体而言,受规模、资金、公关能力和市场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专家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基本上不具备完成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无力承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下游风险),因此通常聚焦于从事创新中前段的实验室研究或育种研究,或在创新后段的商业推广、大规模种植等环节参与进来,因此此时不确定性已很低。孟山都、诺维信这类核心公司拥有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能力,但创新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由核心公司独自完成创新仍是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研究环节,核心公司的能力有时明显弱于专家型公司。而在创新后端,单独一家核心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巨大———突破不同国家的政策、社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障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由优势能力各异的企业分别承担创新任务,通过接力合作推动创新成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农业生物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又使其接力创新具有如下自身的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领域较多,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观察到,一些农业生物技术(如生物农药技术、兽药技术等)的研发难度不像转基因作物那样大,其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遭受的政府管制相对宽松。这些技术的创新可能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或采取其他合作创新方式即可完成,因此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发生范围不如生物制药技术那样普遍。同时,根据我们的不完全观察,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早期,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型公司相对较少,因此孟山都等核心公司只能自己开展技术研发并完成创新过程。近十几年来,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专家型公司的数量开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10余年接力创新(尤其是第一类接力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才大规模兴起的原因。2)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能力严格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中,只能采取“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的接力方式[1]。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的分化。有些技术研发专家型公司的能力突出,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第一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tJtechnologies—诺维信”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副总裁Videbk表示:“tJtech-nologies的生物解决方案提高了作物产量、业内领先,可与诺维信形成互补”。有些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在一家核心公司手中,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另一家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第二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nielsen认为,这“很好地将诺维信的微生物研发能力与孟山都的田间试验和商业化能力结合起来”,而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Fraley认为,“这是技术推向成熟发展的催化剂”。还有一些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能力都掌握核心公司手中,但在技术扩散过程中运用其他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更易克服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了第三类接力创新。例如,山东登海种业的规模远小于杜邦先锋,但前者在开发中国市场时却具备杜邦先锋所没有的本土化优势。3)大学科研更热衷于针对人类健康医疗的研究(如干细胞等),直接满足生物农业创新需要的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对较少。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只能更多地利用相对成熟的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大学主要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技术手段,所给予的是间接支持。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大学进入接力环节的案例较为罕见。而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前端离不开大学的参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的研发不仅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而且大学也乐于为生物制药提供直接可用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更重视人类健康医疗,因此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聚焦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性不强的现实,其实质是缺乏可以依赖的专家型公司。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农业的其他特点,可进一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其他特性。就接力关系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仅有一部分新技术是由专家型公司开发的,很多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由核心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因此核心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创新过程。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远低于生物制药技术。但是,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更是政府严格监管的对象。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政策法规不仅严格,而且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地分布于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政策变动对于创新进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这种特性导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高度依赖政府支持政策的接力。就接力方式而言,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采取协议研究、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从专家型公司那里获得技术,但是表1中的案例全部采用并购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公司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在我们观察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案例中,核心公司并购的专家型公司均为已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甚至开始初步商业化的公司,这使得核心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业化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虽然并购需要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可一并得到新技术和专家型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团队等重要的创新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核心公司的吸收能力,给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如果采用协议研究,那么核心公司一般需要在研发前期就介入,这不仅要支付给专家型公司一笔固定费用,而且要依据技术研发进程支付里程金,并可能需要在商业化成功后付给专家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能否成功仍是不确定的。如果采用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核心公司除了要一次性付出固定费用及未来商业化成功后的利益分成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商业化过程中很难得到专家型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力的保障。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为势均力敌的核心公司,并购这种接力方式很难被双方接受,协议合作自然成为更明智的选择。第三类接力创新采用资产联结实现接力,主要是因为核心公司要掌控商业化过程。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在谈到与孟山都公司的合资时曾表示:“商业育种企业必须保证从育种、制种到销售全过程不脱节,否则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但是,下游的小公司本身不拥有核心技术,并购这类公司往往不符合核心公司的战略,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接力方式在控制方面又面临风险,此时资产联结就成为较好的折中选择。

6结语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其形成机理遵循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应以接力创新为理论指导,同时重点考虑本文所揭示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第一,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技术等领域,并分化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及“核心公司-其他小公司”3种类型,且接力链条的前端极少涉及大学,创新过程对专家型公司依赖不强,核心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很大作用;第二,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接力;第三,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采用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等方式实现接力,而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的接力方式则罕有出现。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之所以会形成自身特性的原因是:首先,农业生物技术的不同细分领域存在差异,即有些领域迫切需要接力创新,而有些领域的需求不大明显;其次,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严重,可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类型的分化;最后,大学科研中直接针对生物农业的最新前沿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将大学纳入接力创新链条,由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较少承担前端的技术研发任务。上述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核心公司,而核心公司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不强。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等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政府对之严格管制,这致使其创新过程非常依赖政策支持的接力。而在具体的接力过程中,为了规避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成为主要的接力方式。

6.2政策启示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4

关键词: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42-0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三鹿奶粉”、“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国家实施了六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制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由此全面启动了食品行业的企业整改与建设,同时,对高职院校食品安全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从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以能力为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和开发课程,构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课程,使得职业课程具备地区及行业特色;应根据各个职业领域的基本职业活动确立课程目标,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建设的高职专业之一,2005年被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2008年批准为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我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食品教指委食品检测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单位。在国家示范性专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院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按照行业、企业专家讨论归纳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专业岗位群岗位技术及应用分解技术人才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析专业核心能力确定职业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形成的程序进行了新一轮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食品检验在食品加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中,属于产品质量控制范畴内的专门技术。在企业、检测单位或相关的行业中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有:(1)食品加工企业(品质控制,生产管理,原料、半成品、成品指标检验岗位);(2)检测机构(原料处理、产品指标检验、典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产品报告编写岗位);(3)卫生监督部门(食品卫生检测、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卫生评价岗位)。

专业岗位群岗位技术及应用分解在食品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岗位群上的主要工作有:(1)应用化学分析方法与手段对样品常规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测定;(2)应用物理分析方法与手段对样品进行物理特性(包括感官指标)测定;(3)应用生物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与手段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测定;(4)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微量成分进行测定;(5)应用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与监控。

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

专业核心能力确定根据行业需求、专业知识体系分解、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该专业应具备的核心技能为:对样品进行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的能力;应用各种先进检测设备、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能力;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与监控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模块的构建根据专业核心技术所对应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构成公共基础与人文素质课程、食品理化检验类技术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类技术课程、食品仪器分析类技术课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专业通适课程、综合专业实践等七大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形成了以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能力为核心,以岗位群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融合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技能资格考评的课程体系。(1)改变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互相平行或互为主辅的两个体系的现状,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融入一个互相渗透与交融的课程体系中,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贯通。(2)根据分析检测技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特点,按照专业核心技能形成的过程特点,以核心技能对应的知识获取及能力训练构成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模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模块包括相关检验技术(理化、微生物、感官等)基本理论、基础技术、专业核心技术和由低级到高级的专业技能训练。(3)发挥专题检测或企业个案、技能综合训练、生产性实习的作用,使学生获得专业综合能力。通过校内的生产性实习,强化学生全面运用专业技能的综合能力;通过校外顶岗实习,使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非专业的人格特质水平。(4)通过专业通适学习模快的学习,强化学生专业基础及技能应用的指向性。(5)通过专业对口社会服务、专题研讨、第二课堂等活动,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1)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成立核心课程建设组,每个课程组4~8人,至少包括2名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2)依据岗位技术知识点和技能点,参照最新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将微生物学课程与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整合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特性,将食品安全体系课程与食品质量控制课程整合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所有核心课程内容要覆盖全部职业资格标准对应的专业内容。(3)融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建设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结合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高级技能标准,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既进行专业技能的操作考试或作业评价,又进行专业技术的知识考试。开发以行业岗位要求、职业技能标准为核心的食品检验技能考核系统,重点考核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核心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专门工作小组,研究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组织、评分标准等问题,建立考核体系。具体措施是: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使教学内容全面涵盖岗位技能等级鉴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大纲,探索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考核的结合点;将技能鉴定考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在课程考核中,包括技能鉴定考核的全部内容;建立核心技能考核试题库(理论知识部分与操作部分);通过研讨、交流、沟通,确立技能考核的实施方法、操作程序与工作规范。(4)采用全开放的方式进行专业教学。如图2所示,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与学从以教师为主导,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5)课程考核评价。将课程的考核评价分解为三部分,既考核评价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水平与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发展潜能。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考核评价分解如图3所示。

教学模式创新结合专业技术应用及教育教学的特点,实施“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技能分项培养,综合专业能力集成提高”的教学模式。具体如图4所示。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学生经过一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可以获得一种相对独立的检测或质量安全管理知识和核心技能。(2)根据确定的专业课程内容和特点,以“检验项目”引导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教学;以“检验目标”引导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教学,以“检测仪器”引导“食品仪器分析技术的教学;以“案例”引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的教学。(3)实践教学为主导的功能,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获得大量的、系统完整的、反复多次的、循序渐进的、由粗到精的专业技能实际训练。(4)“教学做”一体,课堂、实训室一体。根据核心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突出的特点,采用课堂讲授与技能操作训练互相渗透的方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实施“教既做,学亦做”的教学方式,采用现场教学,教师既教,又做,学生学习加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能力。(5)综合实践课程仿真化。全部以企业产品、生产实例为实践内容,项目安排由单一,到多样,技术含量由简单少量,到复杂大量。实践类型层次分明,有课程实验、专业技能训练、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校内企业化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形成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安排学生进入权威或知名企业实习,通过“技术复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实训能获证,见习能上岗,实习能顶岗”的教学标准。

参考文献:

[1]王锡麟.积极探索争创示范性专业[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2-24.

[2]眭平,马万全.加强示范专业建设切实提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J].职教通讯,2003,(7):15-17.

[3]任海龙.从实践教学中反思课程体系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122-125.

[4]林淑清.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40-41.

[5]程桂芬,张总良.高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3):34-36.

[6]张滨,周凤霞,陈励.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08,(10):121-122.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5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系,广东东莞523960)

摘要: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为主线,对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提出4点建议,并针对4个建议的实现提出高等职业院校it类专业体系的建设方案,即通过专业体系的建设与不断修正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从而促进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手机产业;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4G通信;专业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107-04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2026)

第一作者简介:潘志宏,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zhihong840420@163.com。

0引言

目前东莞作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智能手机产业基地,拥有华为终端、宇龙通信、步步高、华贝、奥克斯、金铭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它已经成为国内甚至世界智能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然而由于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大部分智能手机企业将研发设计总部设在北上广深,而只是把东莞作为生产中心,将生产制造环节全部转移至东莞,这样导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失去发展的后劲。要摆脱这种状况,必须通过不断强化智能手机整机生产制造能力,带动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内容服务等环节同步发展。

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东莞一方面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本土高校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作为东莞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担负培养东莞核心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为适应东莞作为全国信息产业重镇的实际需求,学院将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学院核心的专业群,每年有1000多名信息技术类的学生从这里走向东莞急需的信息产业的工作岗位。

1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现状剖析与高职教育发展情况

1.1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现状剖析

2013年4月,东莞成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基地。2013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亿台,约占全省手机产量的25.7%,占全国手机产量的13.7%,总产值约1400亿元,可见东莞在全国智能手机产业中的地位。从智能手机产业的版图上可以看出,东莞已经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但由于人才匮乏,东莞仅仅作为生产中心,只负责生产制造环节。

1.2东莞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发展情况

对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来讲,培养合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是东莞市一所以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核心的专业群,在为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做出重要的作用。其中2014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1025人。

2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建议

东莞智能手机产业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失去发展的后劲,如果想摆脱这种状况,必须通过不断强化智能手机整机生产制造能力,带动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内容服务等环节同步发展,达到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东莞有智能手机、云计算、物联网、太阳能光伏4大产业被列入省市共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手段包括:①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②云计算平台对智能终端性能,安全和内容服务等的提升;③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络构建智慧生活;④大力推动4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1推进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长期的发展中,一直是“硬”强“软”弱,硬件发展较好,软件行业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广东省内的软件行业一直处于深圳、广州和珠海之后,没有聚集核心的软件研发企业。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智能手机硬件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来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体验需求。然而智能手机的硬件比拼空间越来越小,用户更多地感受到智能手机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所以应该发展并鼓励更多中小企业投入到东莞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研发中,提升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优势。

2.2推进智能手机与物联网构建智慧生活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以智能手机为控制核心,物联网设备为传感采集的智慧生活硬件慢慢受到大众的欢迎,各大手机生产商也不会放弃这个市场可观的领域,比如最近华为终端推出的移动手环,小米推出的小蚁智能摄像头、智能插座等等都是对该市场的重视与尝试。东莞企业本身在硬件领域就有自己的积累和实力,所以应该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高速发展中抓住智慧生活的发展趋势,在发展智能手机的同时,能够围绕它去研发一些硬件产品,将其他硬件融合到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生活系统中来,从而丰富智能手机的应用。

2.3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移动云计算)的研究与运用

东莞在云计算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水平,特别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到2017年,东莞实现云计算应用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可能超千亿元。然而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好后,实现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是另一核心问题,如果将云计算与智能手机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来提升智能手机由于硬件限制而无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对智能手机硬件的要求;合理地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移动云计算,是智能手机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东莞有这样的环境和科研水平去研究并实践它。据了解目前东莞宇龙通信也在投入资金打造自己的移动云计算中心,因为除了终端的制造,智能手机企业也要投入到云服务和应用来提升手机的应用能力。

2.4大力推动4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014年东莞已经全面推进4G网络,移动4G基站已有7000个,全市4G覆盖率约92%,所以智能手机生产商要抓住4G网络的时代,大力推进4G智能手机的研发与产业化。例如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较早对4G进行战略布局,将其作为公司下一个重要产品,重点推进,从而赢得先机。

3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建设

我们从高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针对以上4个方向的发展,进行专业群构建与建设:①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来培养缺口非常大的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方向来培养维护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专业技术人才;③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来培养人才满足物联网行业日益激增的用人需求;④开设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培养4G通信网络的运维人才。

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如果想取得长足的进展,就必须重点去发展跟智能手机产业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产业链,它包含移动互联网、移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4G移动通信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产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任,怎样培养出跟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是高职一直努力的方向。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东莞地区一所以工科和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高职,一直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作为指导,开设热门并且发展急需的专业。通过对东莞地区移动互联网、移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4G移动通信技术4个智能手机相关领域的详细调研,我们开设了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4大专业群。

其中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结合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基本是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的智能手机,所以在开设该专业方向时,我们以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移动网站开发技术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开设的核心课程有android智能手机开发、HtmL5移动网站开发、移动中间件应用、Javaee移动服务器端开发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主要依托东莞云计算机与大数据平台来不断发展的,智能终端公司需要不断建设移动云的服务和应用来提升手机的应用能力,以满足用户体验。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平台的维护与运营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方向,在开设课程方面,我们更注重云平台安全与维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云计算技术与云安全、大数据应用技术、服务器虚拟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方向结合以智能手机为控制核心,物联网设备为传感采集的智慧生活硬件发展的需求,主要培养以嵌入式开发为核心的物联网综合人才。所以我们注重嵌入式开发与物联网技术双方面的结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单片机与aRm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技术、RFiD与Zigbee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

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方向培养的人才以4G网络维护与运营、4G通信设备与终端维护等运维类人才为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网技术、基站设备、移动智能网原理、移动通信设备与终端。

4结语

东莞不再满足于将自己定位为“生产基地”,而是着手提升自己“智造”的能力,调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结构,既要注重整机的生产,也要通过结合东莞现有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资源来提高自己在应用软件开发,内容服务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要不余遗力地进行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使东莞智能手机行业走在全国的前沿,把东莞建成全国智能手机创新研发基地、自主品牌培育孵化中心和全球智能手机整机重要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东莞阳光网.去年东莞智能手机产量超过2亿台,总产值达1400亿元[eB/oL].(2014-10-23)[2015-03-3].news.sun0769.com/dg/headnews/201410/t20141023_45743lo.shtml.

[2]刘晓馨.当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电视技术,2014(12):58-61.

[3]易军,周伟,张元涛.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4(8):102-104.

[4]罗福强,熊永福,基于CDio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5(1):52-56.

[5]陈辉,李敬兆,詹林,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4):13-17.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6

构建科学合理的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调整和优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医药应用型的特点。具体来说,在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中,我们优化了课程设置体系,适当减少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同时强化和突出了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环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学科定位为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公共基础课由语言、法律、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和数、理、化、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组成。主要专业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药理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在教材的选用上,原则上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最新教材。在专业课程的整合方面,使其相互衔接,尽量避免重复,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以适应不同医药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需求。同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课程建设中,比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我们也加强了双语课程的教学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来说,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实验、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是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针对我校的实际,围绕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了分类设计、分层施教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如下几方面:一是课程实验(见习)教学。课程实验(见习)教学安排在各门课程学习期间,通过实验室教学和校外企业参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掌握实验技能的目的。为保障学生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我们适当增加了各类课程的实验(见习)学时,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必修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的比例:2010年培养方案中从1554∶755(2.1∶1)调整为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的1700∶1061(1.6∶1)。二是毕业实习,主要到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三是第二课堂,在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中,我们增加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和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实践教学方案。此外,第二课堂也包括劳动教育、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等。四是其他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三、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特别强调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尝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使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因特网来进行教学。同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的共享,提高教学水平。为保证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还采取引进、培养、聘请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具有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四、改革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深化生物技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改革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

(1)形成性考核,包括课程平时考核、课程期中考核和课程实验考核。课程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含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课程期中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前半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实验考核主要在期末以笔试、实验操作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能力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等。

(2)终结性考核,每门课程结束时或期末,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要求选择考试方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影响较大的核心课程,可以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于选修课程和其他非核心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

五、总结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7

哪些技术可能成为未来的核心技术呢?产业核心技术通常是突破性、具有大规模商业化潜力、对人类生产或生活具有长远、重大影响的技术。以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为例,人们阅读最初的信息载体是甲骨、竹简,然而甲骨、竹简本身资源有限,记载信息量有限等,这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制约因素。纸质载体原材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同时记载信息量和便捷性都有显著提高,因此造纸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技术。纸质载体的制约因素则是信息更新和信息动态化受限,突破该制约的是计算机存储技术。随后,互联网突破了信息来源的限制,便携式移动设备“屏读”则突破了阅读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等等,产业核心技术在突破一个又一个制约因素的过程中不断变更发展。

2012-2016这五年间,”mittechnologyReview”累计公布全球突破性技术50项,分布集中的5个领域依次为:互联网(18项)、健康(11项)、能源(7项)、工业(5项)、计算机(4项),50项技术中,Dt和it两类技术占比达到44%。从突破技术分布数据看,与工业社会侧重于产品革新和能源革新不同,信息社会更加侧重于信息的获取(it)、挖掘(Dt)与交互(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同时人们在体质和心智方面自我提升的需求都在急速扩张,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过渡的时代。现阶段社会呈现出智能化、ip(intellectualproperty)化、圈层化、全球化四种发展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布局技术实现持续产控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注重产品智能化技术。产品智能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品的功能扩展和智慧植入,通过在产品中植入各类传感器,可实现产品与人,与外部环境的联通与互动。二是机器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替代人类劳作,乃至代替人的思考和决策,蓝领型、灵巧型和知识分享型机器人先后取得突破便是证明,产品智能化的过程可能导致新物种(如生物机器人)出现。

二是注重技术与文化融合。随着人们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升,呈现了品牌ip化趋势。与品牌相比,ip是一种永恒的、具有更大穿透力和延展力、更加注重追求的是价值和文化认同的无形资产。未来技术的发展不能局限于纯技术领域,技术只有与文化深度融合,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是注重技术与需求结合。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以后,人类呈现出圈层化的趋势,从而使得需求更加个性化。现实中的“粉丝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诸多无法准确描述却被各圈层群体喜爱的个性化需求,技术发展与个性化需求结合的粉丝营销如今已经成为主流营销模式。此外,技术发展还需紧密配合人们体质和心智方面自我提升需求的快速扩张。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8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技术;环境卫生;管理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3.062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3-0131-02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环境卫生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实现环卫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环卫管理的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立高效、规范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手段,本文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城乡环境管理行业的应用。

1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射频识别)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

1.2.1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对静态或移动待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并读写相关无线数据的无线通讯技术,信息读写设备向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发出射频信号,激活电子标签,使其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释放存储在芯片中的物品信息,完成对物品的管理和控制。

1.2.2传感技术

物联网使用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是传感技术,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传感器、传感节点和电子标签等方式完成。集成化微型传感器,能够嵌入到任何物体中,并协作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无线上传,从而实现泛在传感。传感节点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

1.2.3网络和通信技术

物联网中实现信息安全可靠的传送,涉及远程通信和近距离通信两个方面。远程通信方面主要包括ip互联网、2G/3G/4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的组网、网关等技术。近程方面主要wiFi、蓝牙、ZigBee、RFiD和UwB等技术。

1.2.4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

p2p、云计算等分布式计算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新的高效率计算模式,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及时挖掘出隐藏、有效的信息,同时还可以解决各种异构网络或多个系统之间数据的融合问题,具有相对可靠的数据中心,能够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2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及特征

2.1管理的范围广

随着中央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已由原来的城市延伸扩展到乡村,各项管理环节也随之拓展。对一个县级区域来说,环卫管理的范围已由城市市区的几十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平方千米左右。

2.2管理的环节复杂

环卫管理有环卫作业工具运行状况管理、环卫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处理的达标排放、运行的绩效考核、垃圾的收集状况和监管等,这些环节在环卫管理运转体系中不可缺失,而且每一环节都必须管到位,才能保证环卫工作正常开展。

2.3管理的事件繁多

环卫运转体系中需管理的事件有作业车辆、保洁船只,有中转站、垃圾池、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公共厕所,有考核人员、清运人员、保洁人员,有收集处理的垃圾和排放的污水、烟尘等,每一事件的运行都必须有序、规范,才能确保整个环卫管理体系高效有序运转。

2.4管理的应急响应能力差

环卫管理常规只能凭借简单的操作流程,电话单一联系,亲赴实地查找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缺乏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能力,如垃圾收运、中转以及处置环节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终端处置容量不足或者告警时的合理派发与分流、重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响应及处理、灾难性天气(如大雪等异常天气)等,仅凭常规手段无法快速响应完成。

3物联网技术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各环节的应用

3.1环卫作业工具管理环节

城乡环卫作业工具很多,有垃圾清运车辆、道路清扫车、道路清洗车、河道保洁船等,为确保这些作业工具规范、高效运转,解决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导致运行和作业的大量浪费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运用物联网的定位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建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作业工具自动定位和智能监控。在环卫作业工具上安装油量传感器、作业状态采集器、车辆行驶状态记录仪、摄像机等前端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环卫作业工具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作业工具的实时监控。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运算为一体,采用中国移动无线网络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以短信息方式在两者之间传送包括位置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结合监控中心的管理系统和车(船)载终端信息、互动平台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系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对车辆(船只)的实时监控、指挥调度。实现以下功能:一是信息服务,每天定时发送常规广播信息;二是任务调度,按照任务需要向车(船)载系统文字调度命令;三是救助服务,监控中心服务台可接受驾驶员上传的不同求助、咨询信息,响应驾驶员的相关诉求;四是信息管理,管理驾驶员、车辆(船只)资料;五是监控功能,在监控中心GiS监控工作站可以对所有的运行车辆(船只)进行监控,显示物流与车辆(船只)运行轨迹,对车辆(船只)定时跟踪,需要时可以对车辆(船只)进行历史轨迹回放。

3.2环卫设施运行管理环节

环卫设施主要有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公共厕所、垃圾池等,利用GiS技术,准确显示垃圾中转站、垃圾池等环卫设施的位置信息,由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池等环卫设施数量多,分布广,在建立GpS系统时,基于对GiS技术的应用,将其在系统上进行准确标注,以电子地图方式进行展示,可直观地了解整个区域内环卫设施的分布状况,同时对存在的垃圾池、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进行成图和分析,结合村庄状况GiS,不断充实和重新布置环卫设施的位置。还可根据环卫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按照清运距离最短的原则,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为设施科学运行、规划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为确保能实时看到环卫设施的运行、人员及车辆的进出、设施的维护管理,满足不到现场亦可实时管理的要求,运用视频监控技术,在环卫设施端安装监控摄像头,经由前站网络视频编码器,将数字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送至数据中心。在各环卫设施上安装RFiD阅读器,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对进出环卫设施的作业工具、人员进行准确识别;在环卫设施上安装液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利用传感技术,对环卫设施的渗滤液、垃圾量等实现信息感知和采集;利用无线/有线网络传输技术,可实现环卫设施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控。数据中心使用监控系统,可以远程查看,同时还可配备手机或无线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身、随地查看监控画面,实时动态了解环卫设施运转状态、车辆进站及出站情况、设备运转操作流程,保证各类环卫设施管理正常、运行维护到位、安全操作得到保障。

3.3环卫运行绩效管理环节

环卫运行绩效考核主要有道路及村庄保洁作业考核、车辆作业考核、清运作业考核、河道保洁作业考核,运行绩效考核是环卫管理体系高效、规范、长久持续运行的助推器,考核指标体系是环卫管理运行的度量衡。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实时性、公平性,解决考核面广、考核不及时、考核人员不赴现场等问题,运用物联网移动终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在智能手机或pDa等移动终端开发相应终端软件,设定考核指标,采用智能手机或pDa的定位功能、现场拍照功能、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将相关的考核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使用考核管理监控系统,查看各环节考核的具体结果,并可对考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掌握管理环节的运行质量。

3.4环卫处理排放管理环节

环卫运行处理涉及诸多方面,如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排放、焚烧厂烟尘排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污水厂出水口排放、粪便处理厂尾水排放等,为保证液位的监控和二次排放达标,杜绝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运用物联网传感技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监控到排出点的情况,动态采取措施限制或开启排放。一是对需清运的污水池安装液位传感器,设定液位阈值,当垃圾渗滤液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数据中心可以收到定时告警,各中转站污水池水位监测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服务器,在独立的监视器上予以显示,每个监控点设置相应的名称或位置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告警站点,管理人员可随时结合视频监控画面对告警事件进行确认,进而对车辆进行调度。二是对排出口指标需控制的,如烟尘排放、污水排放口等,运用传感技术,采用液体(气体)浓度传感器得出对应的浓度数据,在监控中心设定水、气等介质浓度参数阈值,超阈值报警或通过短信等方式传递到管理者,以便采取调控措施保证达标排放。

3.5环卫垃圾收运管理环节

环卫垃圾收运管理环节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确保环卫容器里的垃圾能及时收完。环卫容器包含垃圾桶、垃圾池、垃圾房,为保证垃圾清运环节,按规定日产日清,避免垃圾在容器中大量囤积,影响环境,运用RFiD技术,实时监控垃圾容器的收集情况,将容器配备电子标签,清运车辆配备pDa手持终端来识别容器电子标签,清运时对号确认,数据中心显示容器编号、清运时间等。二是要确保对收集的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垃圾的清运处理是重头戏,涉及村送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垃圾中转站进出垃圾、垃圾焚烧厂或无害化垃圾填埋场进垃圾,为保证收集的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倾倒、不简易填埋,解决垃圾收集无数、去向不明等问题,采用车辆身份卡射频识别技术、称重传感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统计每个点的垃圾量。结合中转站安装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将垃圾转运车辆的出站记录与进焚烧厂(填埋场)称重的记录有效地统一起来,从而精确掌握焚烧厂(填埋场)进厂(场)垃圾量的来源。建立垃圾量信息分析系统,信息数据包括垃圾理论量和中转站运出量。垃圾理论量数据,按收集覆盖范围内的人口数应产生的垃圾量,中转站运出量数据,就是收集清运范围内运出量。将中转站运出量与理论量比较,以及每月中转站运出量的变化,用曲线图和柱状图分析垃圾量的变化,从而得出分析数据,用于管理指导保洁、清运作业等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9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非动力核技术核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003-02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产业的停顿给核学科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各个高校刚刚兴盛的核技术学科蒙上了阴影。如何发展核技术专业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如何吸引学生,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核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首先我们要对核技术学科有清晰的认识。核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动力核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目前,动力核技术也就是核能技术的发展似乎出现了停滞,回顾历史上的几次核事故,虽然都对动力核技术的使用带来过阶段性的质疑,然而动力核技术的发展脚步却从未因此迟缓。就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生产工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人均用电量的增加,受到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驱动,国务院于2007年正式批准了《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这是我国加快核能开发建设的标志性文件,也是国家应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能源规划。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历经30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不断引进消化同时自主创新发展,核电建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有秦山一期、二期、三期,大亚湾,岭澳,田湾6座核电站的10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约1080万kw,在建设中的有12座,规划建设的有31座。根据中投顾问报告显示,2008年1月至11月份我国核电产业工业总产值约230亿,在30多个有核电国家里排名倒数第一。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切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不会也不能因为日本核危机放弃我们的长期发展规划。

核技术产业的非动力核技术,即民用核技术,其相关产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强劲。在美日等国家,非动力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命科学、环境工程、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其经济规模和就业人数都大大超过了核电产业,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根据1993年美国管理信息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达到2570亿美元,是核电的3.5倍,占美国GDp的3.9%,并创造了370万个就业岗位。从2004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大力推动民用核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核应用产业主要包括核探测、医学成像、辐照改性等领域,成长起来多家大型公司和企业,2001年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是我国核物理科研院所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也是民用核技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在第十一届亚洲核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我国公布了2009年核技术应用产值已达1000亿元人民币,因此我国的民用核技术产业有着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才供应,正确认识核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才能帮助我们把握人才培养目标。

2我国核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过去几年里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引起的能源短缺,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核电建设,很多大学争相发展核物理相关专业。但是每个学科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积累,目前我国核技术专业还只在少数高校设有,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华大学等等,核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主要以原子核物理、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与反应堆物理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核技术应用和开发要求,应当能满足核工程、核技术、放射性检测与监测等各方向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除了要学生有较高的数理基础外,还要有较强的核物理实验与核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的实验方法与应用知识,有良好的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办学要求高,每年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此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另外,很多大学的核技术专业的课程设定和核工程与技术专业相近,核工程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与核电技术相关的课程,偏重于对口核电建设的人才需求,而多项社会各方面急需的一些其他应用方向的专业课程开设不足。

3当前社会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对核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我国能源短缺造成的电力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核电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规划,同时核电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大量岗位需要各种不同学习背景的人才,具备核物理学科基础的核技术人才是我国核电建设的重要力量。核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有很好的核物理专业基础,对辐射防护、核电安全有理性的认识,能够适应核电安全管理体系,满足核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需求。因此,搞好核技术专业的基础教学,确保学生毕业后适应于核电建设的人才需求是我们今后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最主要的高科技尖端技术之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其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2,3],主要有:(1)活化分析技术。活化分析技术是一种由中子、带电粒子或伽玛射线等将样品活化,对其衰变特性进行测量的分析技术,是最早建立起来的核分析技术,发展至今方法已经渐趋稳定,但依然充满活力。活化分析技术是现代最先进的痕量分析技术之一,不仅体现在高纯材料研究中,同时在诸如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化学、环境科学、冶金学、法学、考古学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核探测成像技术,用于海关等领域的大型核探测系统,包括射线探测装置、高精度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小型化和智能化的爆炸物和的检测装置等,其中违禁品的核无损检测技术,对全球范围的反恐斗争和打击犯罪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同位素技术。在医学方面,核医学和药物产品拯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核磁共振技术是肿瘤诊断最重要的手段。同位素工业测量仪表、核技术测井等技术应用于资源的勘探与开采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等,极为有效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此外,同位素示踪技术对自然灾害的预报、环境污染的监测有重要作用。同位素技术中的自显影技术和微束微量分析技术将人们的观测视野从宏观推向了微观,使人们可以在原子水平动态地观察自然现象。有关物质的微观结构、生命科学中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信息等都可以或只能通过核技术灵敏而精确地加以测定。同位素裂变径迹法测定地质年龄是地质年代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科研、生产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趋重要,尤其在现代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辐射加工以及辐射改性在新材料和化学方面的应用。辐射食品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食品辐照由于具有节约能源、方便高效、卫生安全性好、能够保持食品的风味等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辐射育种培育出大量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医疗用品的辐照消毒也有很大发展。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利用核技术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等的研究和应用。

经过数10年的研究和发展,核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发达国家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核技术的发展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滞后许多年,为了迎头赶上,国家已加大投入,力争在技术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核技术专业基础人才的培养任务依然艰巨,这也是发展核技术专业的出发点。

深圳大学地处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深圳,是深圳市唯一一所本科学位教育院校,学校现正快速发展,希望建设成为多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一个年轻的大学,它与深圳的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担负着为深圳这个城市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也承担了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的义务,因此深圳大学在学科建设上鼓励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科。核技术专业是我校新设的专业,符合了地方发展的需求,有望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核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深圳市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前沿城市,也是利用核技术发展经济的先锋,现有中广核、沃尔核材、西门子迈迪特等多家与核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中广核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核电站建设单位,现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就位于深圳市的东北面,目前该公司计划在深圳市投资40亿建立核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方向涉及到核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深圳市沃尔核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在新材料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在核医学方面,深圳市有西门子迈迪特等多家核磁共振技术的医疗设备研发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核技术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地方经济建设对核技术人才的需求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动力,也对我们人才培养提出要求,就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核技术人才,全面满足企事业单位对核技术人才的需求。

4对核技术专业教学的思考

核技术是包括核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基础研究的对象为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射线探测方法和数据获取及数据处理方法。实际应用方面主要为跨学科研究,如应用于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业、农业和社会安全等各个方面。核技术专业的设立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岗位的专门人才,除了应当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核技术应用各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

我们提出核技术专业本科人才的能力培养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1)通用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熟练应用计算机。(2)专业能力,在核技术及相关的科研、设计、应用和开发方面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具有初步的科技写作能力。在知识结构上,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解;掌握基础物理和核技术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包括普通物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反应堆物理、核物理实验方法、辐射剂量与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掌握与此相关的工程技术包括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化理论学习,还要开设专业实验课,如核电子学实验、核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等等。

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加强基础物理的教育。核技术专业需要深厚的核物理、核测量方面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与之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强调相关的物理基础理论课和实验方法的掌握。核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去看待基础能力的培养。(2)强调实践。核技术专业与应用结合紧密,实践性强,课程体系设计时重视实验、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环节的配置。(3)在专业课开设上根据核科学与核技术不同特点,有重点地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核技术研究的特色,在注重规范和基本要求的同时,按照专业特色和优势开设选修课程,以体现学校现有专业方向的特色。以深圳大学核技术专业为例,设立在物理学院的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同位素应用研究所和高纯锗单晶制备重点实验室是核技术专业的重要支撑。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选修课所学知识可以在学校核技术应用研究所的微型反应堆上进行实践;核分析技术和放射化学等课程的开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利用微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开设核辐射探测器、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专业选修课为高纯锗单晶制备重点实验室培养人才,促进我国锗的生产和出口由锗锭等初级产品向高纯锗单晶及探测器制造方向发展。

总之,核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宽[4],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课程体系的建设以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为指导,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满足核技术应用领域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5结语

核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核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通过专业学习,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质,毕业生不但可以进入核电领域,还可以从事质检环保、核医学、辐射与材料改性等行业的工作。在福岛核事故后,我们坚信核电产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核电是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核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核技术应用产业,更加广泛地参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幸福健康。

参考文献

[1]福岛核事故报告[R].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

[2]罗顺忠,等.核技术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篇10

英文名称:actaagronomicaSinica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496-3490

国内刊号:11-1809/S

邮发代号:82-33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0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作物学报》(月刊)创刊于1919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后相继改名为《中华农林会报》、《中华农学会报》、《中国农业研究》和《农业学报》,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卷期另起。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本刊依靠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保障刊出论文的学术水平,所有刊登的文章须经两或三位同行专家审阅再经常务编委终审。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