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57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38-02

当前,我国约有800多所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传播学导论》课程是高校所有传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传播学导论》源自西方,不仅理论庞杂,涉及到社会学、符号学、新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理论思辨性强;而且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传播学中的许多理论对媒介对现实的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如媒介即讯息,但是理论与传播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来无用,因而不愿多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与教授法相对立,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传媒情境中,通过师生间互动、平等对话和讨论,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传媒情境的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描述真实的传媒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传播学理论思考、解释传播现象,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反响很好。本文将选取武汉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解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来解释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一、《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发案例

《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案例可以取材于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传媒实践中经典性的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课程中所要呈现的案例,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挑选,选中的案例首先要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时事性、新鲜性和典型性,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大众传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当今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覆盖下,这一现象太为常见了,学生们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在很多现象中要想很明确的证明现实环境是由拟态环境转化的太过武断。在众多传媒现象中,笔者选定了2008年发生在武汉的一个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本来仅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冲突,一个说话不礼貌的武汉公交女司机骂了车上的东北乘客,被同行的两个东北男人在公交车上打了一顿;但经由武汉经济电视台一次报道“东北打人者不是人,简直是畜生”直接引发了网络和现实中武汉人对东北人臭骂的现象,现实社会中承袭了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点。以下简称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

(二)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

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程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是最常用的一种,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或者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也可以提前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案例材料,上课学生陈述的方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

例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现实现象来更好的理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的方式。首先,呈现了武汉经济电视台对这一事件报道的视频,视频中首先记者对武汉司机宋汉芳在医院的镜头,在车上被两名东北男人打的镜头,采访了宋汉芳的亲人们,公交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愤慨,视频中的旁白和主持人的言论都是同一个观点,两个不是人的东北人殴打了公交车司机。然后,图片和文字呈现两名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乘客“高山无语”在博客中透露:“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她以为在她的地盘、她的车上,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更何况她作威作福习惯了。此时东北人并没有说什么,所谓东北人等车等烦了才大打出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噱头,只是东北妹说了一句‘你们的车好慢’,仅仅这一句,至少我没有听见东北人说第二句话。可司机大妈却没完没了,而且是她先动的手,一旁的东北男才这样愤怒”。该网友指出:“这个女司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性情暴躁,乘坐她开的车你不要企图向她问路,要是向她问路,我保证她会把你损得狗血喷头”。目击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在车的中间,听到有个女的在前面说,怎么来车这么晚。那女司机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但语气非常不好。因为我也是外地人,对东北口音听得非常清楚。那女司机就说了一些之类的话,后来我伸头往前面看的时候,就打起来了。”最后,文字描述这一事件的进展,2008年9月,一则武汉经济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武汉女司机被打”播出后,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站在不断转传的过程中,标题从《公交司机被打》到《东北人打武汉公交司机》,到《东北男人打武汉女公交司机》,再到《2个东北男人打1个武汉公交女司机》,一件普通的社会冲突事件,被传媒演变成不同地区籍贯人之间的冲突,网上各大论坛形成了以区域划分的武汉和东北两大pK阵营,互相攻击、谩骂,无所不用其极。大概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呈现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所呈现的案例,具备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认知这一事件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却不可能通过了解了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这一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

例如,在前述案例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即现场目击者了解这件事情的渠道与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了解这一事情的渠道有什么不同?2.现场目击者会不会参与到网络上的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会不会参与到对骂的队伍中?这两者行为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现实社会中的一起小纠纷会发展到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转变?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5.这一原理能同样解释网上流行语“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发生的契合性吗?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已经从传统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上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讨论及其发言的情况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话题分散或者跑题,使学生仅仅围绕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才能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标。

(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给出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如前述案例中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参与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力。

二、《传播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案例应具备针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意思是指选取的案例要具备理论的针对性,课堂上所选的案例能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传播学导论》课程面对各科背景的学生,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都有,对于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搜索、总结和陈述案例,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则需要选择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清晰,篇幅不是很长,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的案例,从而更有效滴激发起艺术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具备时事性。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就是实时发生的新事、奇事和大事。而《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一般是与媒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非常关注时事的专业素养。例如,讲解第三人效果假说时,2011年之前用的是芜湖蓝藻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中的抢水现象,可在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在中国沿海发生的抢盐风波之后,假说案例就更换为分析民众的抢盐行为。

三、结语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调查问卷,在全国武术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集训期间,对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代表队的200名运动员发放问卷,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回收率为93.5%,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7.3%。

(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个案分析法。对塔沟武术学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习武动机

武术是我国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武术而走上了专业训练之路。表1显示,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其中,自己喜欢所占比例为85.7%,远远大于其他选项;在锻炼身体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选项中,散打运动员所占比例高于套路运动员,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表2显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由于受武侠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有13.4%的运动员希望能成为武术明星;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接触国际武术比赛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薄弱。

2.来源状况

传统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网络中进行选拔、培养。改革开放后,随着“武术热”的兴起,各类武术馆校、培训班和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武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以体校为核心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趋于横向发展,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高等院校等机构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运动员的来源来看,据笔者统计可知,体工大队(包括各省、市、区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队)和业余体校的运动员,所占的比例之和为87.9%;而来自武术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和少年宫的运动员较少。以上数据说明,“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各省、市、区武术专业队一线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是体校和武术馆校;而且武术馆校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中小学,表明武术馆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培养费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武术运动员的培养完全由国家投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办体育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社会力量参与竞技武术人才培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趋势反映许多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武术训练获得成才的机会,同时也应付出相应的培养费用。

从表3的统计情况来看,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4.1%和8.1%;不需要交费的为57.8%;散打青少年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40.9%和10.5%,不需要交费的为48.5%。以上数据表明,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据较大比例。关于套路与散打交费情况数据mann-whitneyU检验的Z值为-0.840,落在-1.96~+1.96区间之内,渐近线水平为0.401,表明两个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区域和单位的收费情况出现较大差异。据笔者的统计结果显示:套路、散打每月最高的训练费用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套路运动员交费数额中每月100元及以下占到41.0%,散打月缴费最多的是500元及以下。由此来看,散打运动员的收费标准整体高于套路。从整体情况来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反映运动员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收取适当的费用,有利于运动队吸收社会资金,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会阻碍一些优秀人才的成长,甚至会造成一些颇有天赋的运动员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而被迫放弃训练。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省市专业队的教练为增加个人收入,接收编外队员,学费甚高,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运动员找到了成才的捷径;而一些自身条件优越,颇具发展潜力的优秀运动人才,却因交不起训练费,终止了运动生涯,造成优秀后备人才的流失。套路与散打运动员收费情况mann-whitneyU检验的Z值为-4.222,落在-1.96~+1.96区间之外,渐近线水平为0,二者的收费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统计数据来看散打的收费标准高与套路,这表明套路与散打在技术培训的收费上存在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所占比例分别为85.7%、25.3%和22.5%;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

(2)调查结果显示,业余武术班和武术馆校分别是青少年套路和散打运动员启蒙训练的主要场所,所占比例分别为51.7%和66.1%,表明套路和散打基层训练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高水平的训练中,“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看,散打的市场化程度优于套路。

(3)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较大比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的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套路运动员月交费100元及以下的比较普遍,占到41.0%;散打运动员月交费比较普遍的是400元以上到500元之间,占到50.0%。

2.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国争光的观念;重视文化课学习,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基层武术训练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武术馆校套路教练员的素质,完善武术竞赛制度,发挥武术馆校在在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培养中的作用。

(3)建立竞技武术后备人才有偿训练收费的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管理不规范的收费行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intoCaseteachingof"technologyandtactics

ofFirefightingandRescue"

HoUYi,XiaDengyou,wanGtie,RenShaoyun

(FireCommandDepartmentof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065000)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dtheadvantages,concreteonusingandnoticesofcaseteachingintechnologyandtacticsoffirefightingandrescue.

Keywordstechnologyandtacticsoffirefightingandrescue;caseteaching.

《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是讲授灭火战斗与应急救援知识、方法及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解决灭火救援实践中的问题,增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相关问题,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服务。

1案例教学法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讲解、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①消防指挥专业学员未来的工作对象是灾害事故,对他们有用的培训是面对灾害事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从以往发生的真实案例中选取素材,并根据教学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工,使教学内容源于实战、贴近实战,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案例的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学而有用。此外,由于挑选的案例具有典型性,通过学习的迁移作用,可以使学员在未来遇到相同、相似灾害事故的时候,拥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注重让学员参与进来进行探究、交流、讨论,可以使学员在对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中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学会交流、合作、思辨、质疑、反驳;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②

2案例教学法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教学中的运用

2.1建立完善的案例库

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由于灭火救援的案例很多,全国每天都会发生数百个,而且案例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由单独个人开发案例、建设案例库是不现实的,而应当依靠公安部或院校的支持,并取得部队的配合,建立由一线教师、消防指挥专业研究生、灭火救援专家、教育专家、案例库维护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一线教师最能体会教学的需求点在哪里,因此案例开发团队负责人及主力应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权威教授和老师。此外,由于一线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大,消防指挥专业研究生可以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具体操作性工作。灭火救援领域的专家除了可以根据自身经历编写一些案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评阅没有灭火救援实践经验的教师所编写的案例,提出修订意见。教育专家主要是为案例库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以及质量评估。维护人员则主要是对案例进行分类、编号、存储,建设案例库管理信息系统。在收集案例时,要注意其典型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目前,武警学院关于灾害事故的案例库建设已经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进入了建设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完善的案例库将有效促进《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课程的教学展开。

2.2案例教学的实施形式

2.2.1“案例介绍-学员讨论-教师点评”式案例教学

实施该形式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选取典型案例并对有关案例事实和信息进行较为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并对学员的提问和回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前布置案例材料让学员进行预习,学员应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各项内容,并针对案例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或问题解决办法。对于难度较小的案例,可以采用个人发言的形式来回答相关问题。对于较难的案例,可以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让学员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择代表陈述其小组的共同观点,同时不同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质疑发问,在问答中不断吸收各种有益观点,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应给予解答。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状况进行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并引导学员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的总结,对比得出个人预先分析的优缺,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知识储备。

2.2.2“嘉宾访谈―互动讨论―教师点评”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嘉宾访谈―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的案例教学形式,③把参与过灭火救援实践的嘉宾请到教学现场,由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嘉宾所参与的灭火救援案例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充当主持人就嘉宾所参与的灭火救援案例对嘉宾进行访谈,嘉宾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给学员安排提问时间,由嘉宾解答学员的随机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点评。整个过程的节奏由担任主持人的教师掌控。要想有效的组织该种形式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策划,与每位嘉宾进行细致的课前沟通,并且要灵活掌握现场气氛,保证访谈气氛轻松、活跃,且不脱离教学主题。武警学院每年都承担着各类基层干部的任职培训工作。这些基层干部中,不乏灭火救援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精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该资源,将这些人吸收到案例教学中来,为学员提供最真切的灭火救援实践案例再现与经验介绍。

3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3.1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教师对该课程的设计及组织情况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对案例教学法多加学习和练习,条件允许时,可选派部分教师到优秀院校学习,吸收案例教学的经验。此外,教研室要保证长期有1-2名来自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业务突出的教官任职,同时要严格执行学院关于教师到部队挂职锻炼的有关规定,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灭火与救援实践,尽可能多地了解第一手资料,从而在案例教学中游刃有余。

3.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让学员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其成绩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其积极思考、发言的激励机制。同时,教师要多采用赏识教育的策略,不以答案为唯一标准,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员的创造性。

3.3实施小班化教学

要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必须实施小班化教学。目前武警学院专业课教学班普遍在80至100人规模,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来说,人数太多,组织相当困难。如果大部分学员没有机会发言,时间长了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还会给许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员制造偷懒的机会。因此,要想顺利实施案例教学,必须下决心化小教学单位,每班人数至多50人以宜。

注释

①江汕,冯振卿,江千里.医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刍议[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12(6):22.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博士生导师群体特征

[分类号]G350

1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相比本科教育,它更关注科研创新能力和学生求知欲及献身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简称“图情档”)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办的情报学研究生班。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涵盖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梯级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到2010年,我国已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有8个图书馆学博士点、8个情报学博士点、4个档案学博士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招生单位达到76个。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我国图情档研究生教育,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应信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要求,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般来讲,研究生教育主要涉及三个重要因素:①具有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指导水平高的导师;②根据设置的招生方向,招收到知识背景良好、学习能力强的研究生;③以课程设置、研究内容为依托,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图情档领域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成果主要包括:冷伏海、朱庆华、张志强、李炳穆等分析了英国、美国、韩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柯平、王知津、谭必勇、师宏睿、辛全民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走势进行了探究;王知津、马媛、吴颖红、周莉娜分别对中外图书资讯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做了分析;另外还有从培养机构视角、医学专业情报学视角、区域视角开展的研究。

从研究生教育应当具备的几个要素来看,从导师视角研究其群体特征、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学术能力和指导水平等的相关文献较少。例如:唐雪琳以武汉大学为例分析了图书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状况;陈传夫具体分析了我国38所教育机构图书馆学从业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背景;王

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lJ年4月20日[2011]25号文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原“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本文采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这一名称。

②2011年,吉林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知津、祝培培等对我国情报学博士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帅进行了数节统计;还有一些针对师资力量的分析主要分敞在图情档研究生教育、图书馆学情报学基本理论等的相关研究论文中。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还不全面、系统,基于此,本文拟对图情档领域博士生导帅的群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以弥补这一空白。

2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存通过对图情档领域博士生导师群体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等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我国当前图情档管理领域研究生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的现状、问题;

・将这些博士牛导师看作图情档领域的优秀人才,通过分析发现其成长为优秀人才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伞而、系统地把握其成长规律,以为该领域研究生教育中师资力量的培养提供发展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访谈、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应川aCCeSS、eXCeL、SpSS等工具对我国图情档领域博导的群体特征等进行定量分析,为提升我国图情档领域研究牛教育质量提供信息支撑。本研究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博士生导师群体特征分析

通过查向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招生单位的博士生招生信息、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的教师信息以及对各校学生、教师进行调查等方式,收集到我国目前住职的139位图情档领域的博士生导师的基本信息。水文的分析摹于这些导师的相关信息进行。

3.1概况

本研究分析的博士牛导师人员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授权点下招生的2010-2011年在岗、招生的博士生导师,共有116名。这些人员占我国图情档领域博士生导师的主体。②挂靠在其他学科招生,但是研究内容和领域属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主要有:浙江大学叶鹰教授、福州大学张文德教授、山西大学李景峰教授、黑龙江大学马海群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霍国庆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兰州大学沙勇忠教授、南京删工大学甘利人教授、湘潭大学陈能华和何振教授、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靖培栋、耿骞和符绍宏教授、上海大学金波教授、苏州大学周毅教授,共16人⑧一些科研院所出于自身教学、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要求,招收一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博土研究生。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农业信息管理々业下有5位导师,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刁天禧研究员招收军事医学情报与战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崔蒙研究员招收中医药信息学的博士研究生。共计7人。

本文对博士生导师的分析主要基于上述139人腱开。其中邱均平教授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李广建教授分别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担任博士生导师。共计139人,141人次。

3.2基本特征

3.2.1年龄特征对139名博上生导师的年龄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在职博导的平均年龄为50岁,具体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这些博导中年龄最大的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彭斐章教授,81岁;年龄最小的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陆伟教授,37岁;46-50岁之间的博导人数最多,共57人,占到总人数的4l%;大多数博导处在4l一60岁之间,共有120人,占到总人数的86.3%。这个年龄段是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黄金年龄,他们是目前该领域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主力军。最近几年被评为博导的专家年龄逐渐年轻化,一批“70”后学者崭露头角,已经有3位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担任博导,包括武汉大学陆伟教授、徐丽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智雄研究员。同时我们发现,还有65岁以上的专家仍在指导博士生,包括武汉大学彭斐章教授、曹之教授、张玉峰教授、胡昌平教授、董慧教授、北京大学吴慰慈教授、赖茂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

3.2.2性别特征从在职博导的性别结构来看,139人中,共有男性博导110人,占79.1%,女性博导29人,占20.2%。可以看出,虽然男性占到了大多数,但女性博导的比例与其他高端人才群体相比较高,例如通过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群体的分析发现,女性比例仅有6%。目前,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女性人才偏少,导致女性科研人员成长发展的困难和障碍主

要包括:传统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环境制约了女性发展,受生育期、哺乳期的影响难以保证个人知识的不间断积累和及时更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加重了女性负担,现有的退休政策客观上缩短了女性的科研生命。鉴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工作特点,需要整个社会从法律、社会舆论、制度等角度形成培养、促进、鼓励女性科研工作者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3.2.3地区分布特征

目前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博士生导师共分布在24所高等科研院所中,如表1所示:

注:其中邱均平教授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李广建教授分别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担任博士生导师。因此共计139人,141人次。

武汉大学所拥有的博士生导师数量最多,达到34位,充分体现了该校在图情档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次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可以看出,这些单位都是较早从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单位,是我国该领域科研和教育的先行机构。

从省、市分布来看,北京和湖北分别有44、34名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生师资力量最为集中的省、市。这直接导致了华北、华中地区该领域博士生师资力量的积聚,分别有50和34名博士生导师。总体来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生师资力量的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水平大体一致,与区域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水平及能力大体一致。

3.3学习经历

3.3.1本科毕业院校情况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学术能力和学术素养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样在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校类型分析。“211”工程院校是从1993年开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共100所左右。“985”1程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从1998年开始实施,目前共有39所院校。在139名博导当中,有本科毕业院校信息的共81人,涉及到本科毕业院校34所,其中“211”院校22所,“985”’院校11所,分别占全部院校及高校的65%和32%。毕业人数最多的前10名学校当中,共有"211”院校9所,占90%,“985'’院校5所,占50%。可以看出,该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本科阶段学习主要在“211”院校和“985”院校完成。

・毕业院校分布。就目前在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博士生导师所就读学校的集中度来看,培养人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共培养了22位博导;其次是北京大学,培养了11位;华中师范大学培养了5位,位居第三。另外学校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湖北和北京,如表2所示:

通过对博士生导师本科教育阶段学校类型和集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知名大学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体,在高层次人才的素质养成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了朱克曼提出的“优势累积”现象。

3.3.2博士学位情况研究生教育着眼于坚实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工作能力的形成,高层次人才的专业能力形成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本部分主要就这些导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领域博士生导师在专业能力形成阶段的特点。

・博士学位比例。博士生导师中绝大多数拥有研究生教育经历,研究生学历包括两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139名博导当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共有104人,占74.8%;获得硕士学位的共有16人,占11.5%;获得学士学位的共有12人,占8.6%;情况不明者7人,占5%,如图3所示: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布。在获得博士学位的104位博导当中,共搜集到72位博导的博士毕业学校信息,经过分析发现目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博士生导师在博士阶段的学习共涉及24所高校,其中有8所国外高校,包括英国4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各1所,英国的被选择率相对较高,占到50%,而美国等则比较少;国内高等院校共涉及16所,大部分为“985”高等院校,其中武汉大学培养人数最多,达到28人,其次为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见表3)。这进一步说明这些博士生导师基本都接受了正规的学术培训和这些重点院校良好的学术氛围的熏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理论知识,使他们能将这种学术能力、素养、规范等不断传承下去,确保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对这72位博士生导师的本科学习单位和博士学习单位进行对比,发现有23人在同一机构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习,占到了31.9%,即这些博士生导师中近70%在两个机构进行学习。

3.3.3专业背景139位博士生导师中,共采集到76位博导的毕业专业信息,其中包括理工科、文科、医学、农学。目前博士生导师46%来自图情档专业,54%来自其他领域,理工科较多,文科居中,农、医两个学科仅有2人,见图4。

在所有的139位博士生导师中,对其中56位的学习生涯中专业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有27位博导专业没有发生变化,有29位博导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跨专业的学习。表明该领域博士生导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可以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得到有效应用。这一点可以从这些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方向上得到验证,诸如信息法学、信息经济学、竞争情报、信息智能处理等研究方向有受到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痕迹。

3.3.4国外学习及工作经历

139名博士生导师当中,出国访问交流(包括国外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和有国外工作经历以及在国外获得学位等)人数达53人,其中美国为34人,占58%;日本为7人,占13%;另外还有英国、加拿大、法国等,表明博导与国外同行之间学术交流较为密切,如图5所示:

可以看到,美国作为拥有众多世界顶尖大学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国家,是我国学者国外访问、交流的首要选择,随着交流的进一步增多,我国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将会继续提高。

对于出国访问交流的形式,其中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人数为11位,分别有3位获得硕士学位,8位获得博士学位,占出国访问总数的38%;在国外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担任访问学者的人数最多,共有31人,占出国访问总人数的58.4%;在国外进修的人数为9人,占16.9%;在国外进行教师交流和博士后学习的各1人,如图6所示:

在国外交流访问的时间方面,共有43人达到1年及1年以上,10人不足1年。可以看到,他们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国外新的教育方法、理念、制度以及学科前沿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发展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大有裨益。

3.4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情况

为适应21世纪的人才竞争需求,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人才计划、教育部和李嘉诚先生共同设立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科学院推出的“百人计划”。截至2010年,这3个人才计划共资助培养管理学领域高层次人才104名(杰出青年69人,百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31人)。而我国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领域的博士生导师人选这些高层次人才计划者寥寥无几,只有武汉大学陈传夫教授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教授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另彭斐章教授和吴慰慈教授分别获得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称号。这表明本学科在整个管理学科方面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4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领域博士生导师群体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①该领域博士生导师当前大多处在4650岁之间,占到总人数的41%;女性博导29人,占20.2%;②这些博导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京、武汉和上海地区;③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导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大学,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人数比例偏低;④专业背景广泛,以图情档为主,理工科背景次之,符合该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基于上述结果,在今后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包括博士生导师培养)方面,建议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保障政策。适度加大青年学者和女性研究人员的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政策、制度来保障人才培养所需的经费支持及其他保障条件的落实,营造图情档领域的人才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良好环境。

・优化图情档领域人才结构。具体包括:①加大女性图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使男女比例更加合理;②改善图情档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年龄结构,使其更加年轻化,充满创造力;③优化图情档领域高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充分汲取相邻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方法;④注重全国各地区图情档领域全面、均衡发展,一方面加大优势机构追逐国际前沿的步伐,另一方面以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形式带动图情档领域教学科研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鼓励图情档领域人才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层面,应加强人员间交流、地区间交流等;在国际层面,需要加强与国际图情档领域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的对话与交流,构筑国际化的科学研究平台。例如,可以开展国际间的高级访问、博士后研究工作、鼓励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等,并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冷伏海,安新颖英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3):70-72.

[2]朱庆华,杨蕾,朱莉.国外信息管理院系科研水平分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报告之一[J].图书情报工作,2003,47(8):117-122

[3]张志强,万婧.美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略述[J]编辑学刊,2005(6):4-8.

[4]李炳穆.韩国文献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概况[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9):26-30,93

[5]柯平,王平.关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几个问题(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7-12.

[6]王知津.严贝妮.徐芳,等.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72-78.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5

【关键词】武警消防;初战指挥能力;培养提高策略

0.引言

火灾,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们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罪魁祸首,作为一种常见的灾害,其成因也比较复杂,不但有自然因素,同样还有人为造成的因素。而灾害本身造成的严重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火灾消防工作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迅速、有效的救援方案和手段,有时也可能取决于有效的决断,考验的也是相关人员的指挥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灾难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不但是对灾难的防范措施和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进行抢险救援。当然,对于消防救援的队伍以及人员界定也不仅仅局限于消防队伍,对于一些重大的灾情,例如重大火灾、地震等等。消防队伍往往在人数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劣势,所以需要外来的人员支援。而武警作为一只特殊的队伍,就能力以及训练方面远远强于普通的警察队伍,能够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发挥出其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将对我国抢险消防完善带来重要的意义。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如何提高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1.提升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的必要性

1.1队伍的特殊性

武警队伍是特殊的指挥救援队伍,而在消防救援方面不但担当的是指挥救援支援的要职,虽然比一般的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以及意识要高,但是武警队伍本身还不属于一只正规的消防队伍,特别是在指挥作战意识方面,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所以在初战时期,务必需要对武警队伍进行指挥能力培养[1]。

1.2灭火效率提升

灭火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消防队伍所追寻的能力之一,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都在不断提高,而相对而言,在一些家用电器的使用也渐渐普及,所以在城市中人为火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于火情的复杂以及工业易燃易爆物的威胁,对于消防抢险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1.3作战压力较大

抗灾抢险本身就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对于消防抢险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长期的高负荷作业,很多抢险人员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上都存在太大的压力,而武警作为抗灾抢险的主要支援力量,不但要担负起分担一线消防人员的重任,同时也需要通过专业的指挥能力,加快抗灾抢险的速度,从而减少人员高负荷工作的时间。

2.提升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的策略

2.1专业人员示范,战例教学为主

要提升武警的初战指挥能力,首先需要专业的消防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同时通过实战案例作为教学核心,通过案例了解、流程分析以及总结的方式,武警队员能够参考案例,并从中获取指挥作战的经验。特别是对于初战指挥来说,经验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唯有在不同的案例中抓住扑救以及指挥疏散的要点,才能在真正面临火灾时,能够处变不惊,通过丰富的经验迅速化解灾难,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2]。

2.2理论实践结合,保证学以致用

案例教学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通过实战的身临其境,那么再多的理论都无疑于纸上谈兵。特别是在救援指挥方面,一旦出现判断失误,都给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实践在指挥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相关部门可以让一些初战武警消防指挥员跟随消防队伍来到火灾现场,通过观察指挥,了解火情,分析探讨火场事故以及解决,从而提升指挥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指挥过程也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灭火器械,保证救援的及时性。

2.3进行联合演习,构建训练环境

虽然说联合演习的效果不及实战训练,但是依然有其存在和指导价值,最主要是为了构建一个模拟实战的环境,发挥武警初战指挥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所以对于演习来说,相关部门要严格保证演习的有效性和严肃性,对于演习过程中的形式化、台词化以及随意化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对于演习效果的评定也并不是以台词说的好不好,指挥动作是否规范作为标准,而应该以演习的效果以及灭火的效率作为依据,从而保证演习的有效性。

2.4加强辖区了解,做好未雨绸缪

很多武警消防指挥员在初战时往往会出现指挥失误以及协调不当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对辖区的缺乏一定的了解,一旦出现火情,很难对辖区进行有效的分析,更不要说有效的消防指挥了。所以相关部门在对武警消防指挥员进行培训时,首先需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辖区进行调查和了解,了解内容包含道路交通情况、居住人口分布情况、高危工业石化工厂的位置,从而做好在灾前的准备工作,以便应付各类灾情。

3.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不但是对灾难的防范措施和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进行抢险救援。当然,对于消防救援的队伍以及人员界定也不仅仅局限于消防队伍,对于一些重大的灾情,例如重大火灾、地震等等。消防队伍往往在人数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劣势,所以需要外来的人员支援。而武警作为一只特殊的队伍,就能力以及训练方面远远强于普通的警察队伍,能够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发挥出其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将对我国抢险消防完善带来重要的意义。初战指挥对于每个消防指挥人员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指挥,而由于队伍的职能是援助和配合,武警指挥员更需要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和意识,所以不但要保证理论方面的指挥教学,同时也需要结合演习、实战等实践过程,从而提升武警消防灭火救援初战的指挥能力。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例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思考

正在进行的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实行教学内容的放开与开放,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一线教师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极大地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使体育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职高生的身心发展已逐步趋向成熟,其思想和行为已同社会一切活动相连,文化学习压力较小,而对体育活动在内的各种实践性活动的需求较高。我校是农村职校分校区,场地、器材等设备较匮乏,传统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以田径为主的跑、跳、投项目。这些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教学的效果。《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时,把田径和健康教育专题作为必修必学模块,然后选择七个运动系列中的某项目作为必修选学模块,我们根据条件不足的情况,在模块设计时创造性地设置了融合“田径、武术、体操”在内的“综合模块”,将其作为必修必学内容。并且打破传统内容的限制,乘着课改的东风尝试将当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引入综合模块的体育课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例介绍

1.民间地方资源开发

[案例]踩高跷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长、短木棍各一根及绳子一根,要求学生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按图示捆扎完毕(老师事先备一张高跷图),然后宣布:同学们动脑筋,利用手中的棍子开拓自己的玩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踩着单棍跳移,有的踩双棍移走,有的不怎么会玩而摇摇晃晃的。在学生经过初步的尝试后,老师集中学生讲解示范踩高跷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教学练习。接下来的几节课上老师逐步提高要求,最终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踩高跷的动作,并且做到了艺术性地表演展示。

[评析]踩高跷是本地一项用于庆祝活动的表演项目,学生们经常在节假日的庆典活动中看到,对该活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欲望。我们将该内容引入体育课堂并划分到体操项目中(因为它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支撑平衡能力),使这一地方文化得以传承。该内容对场地要求不高,且高翘制作不难,取材也很便利,所需的长棍、短棍(木块)、绳子在农村容易找到。我们虚心拜当地踩高跷的艺人为师,设计了多种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源开发,促进了该活动的技能化和教材化。如开发了高跷入门行走、高跷赛跑、高跷舞蹈、团体高跷比赛等项目。另外,踩高跷使用的器材也可以一物多用,长棍子可以当武术中的棍棒,短棍(短木块)可以当木砖或障碍物使用。

2.民族文化开发

[案例]推手

上课开始老师先创设情境,戏说一段武当创始人张三丰的故事。同学们一听议论纷纷,情绪高昂。老师抓住时机说:“同学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所看过的武侠片自由模仿练习。”有的同学拳打脚踢,有的同学表演象形拳,如模仿鹰、虎、蛇、螳螂,有的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推手。老师找出推手的学生对同学们说:“推手属于中国武术哪个流派?”学生们沉默不语。老师抓住学生渴望的心态,大声说:“武当派,同学们一起来练推手。”刹那间学生一个个像武林高手一样模仿起来,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推法,十几分钟后集中学生,由老师表演一段简化太极拳,然后告诉学生: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功法练习,要想推好手,还得打好太极拳,学生们听后个个要学太极拳,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关练习。

[评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影视作品中有大量的武术动作,让观众对中华武术心驰神往。武术动作有一定的攻防和对抗因素,符合职高生勇于敢拼的心理特点。该内容的学习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同时也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另外,还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武德的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该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也便于在学校广泛开展。鉴于武术的独特功效,目前教育部已推广中小学生武术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建议将武术和田径合并作为高中的必修必学内容。我校有一名老师是武术专项运动员,曾参加过全国太极推手比赛,该老师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并对我们进行太极拳及太极推手动作的规范和培训,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为了配合教学的开展,我们把太极拳作为校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比赛项目,太极推手作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实现课内和课外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三、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

[案例]越野

我校地处茅山革命老区,背枕著名书法家米芾隐居的十里长山,有着较好的地理环境。春天的一节课上,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体育课我们开进长山。”学生们欢呼雀跃。老师带领学生按照事先开发的线路行进,遇到平坦的路就快速跑,遇到曲折的小路就慢跑,遇到小沟就跨过跳过。等到达山脚下的目的地时,虽然大家都大汗淋漓,但兴致都很高。然后经过小憩后,老师带领学生慢跑或走回学校,沿途让学生欣赏自然风光。那油菜金黄、蜂飞蝶舞、百花争艳,让学生心旷神怡,老师也择机讲解一些野花野草的名称和知识,学生们身心愉快地回到了校园。

[评析]老师并没有单纯地在跑道上组织学生练习,而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越野旅游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耐力、速度、弹跳等素质,同时让学生走进了自然,增长了知识。虽然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生活也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我们利用学校地处农村、背枕长山的有利条件,事先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安全评估选择“旅游路线”,然后将身体素质练习巧妙地安排为“旅游景点”,组织学生进行远足、定向越野、抓野猪等活动,拓展了体育课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野外安全活动能力,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010年学校四星级验收时,我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受到省教育评估院专家的好评。2009年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制定公布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建议把田径、体操内容合并作为校定必学项目并可增加到3个模块,同时加强武术、民族传统项目的教学。这些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7

论文关键词学位授予法律主体法律性质司法审查

案情简介:

何小强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通信工程专业,2007年6月30日,何小强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何小强本科学习期间,未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的规定,以何小强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为由,未向华中科技大学推荐申请授予学士学位。2007年8月26日,何小强向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提出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申请。2008年5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书面答复何小强,因其没有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符合授予条件,华中科技大学不能向其颁发学士学位。何小强以华中科技大学以其因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由,不授予其工学学士学位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诉请判令被告华中科技大学依法定条件授予其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向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二审原告何小强的诉讼请求均未获得支持。

一、学位授予的法律性质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教育者个人,表明其所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的一种终身的学术称号。学位授予即是指享有学位授予权限的主体对符合授予资格具备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学位的行为。首先明确学位授予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行政确认是对于某种能力或法律上特定地位、身份存在与否的认定,只在于宣示某种法律状态,可以依职权进行。学位授予行为不仅导致行政法律关系产生,且引起了行政法律效果。由于学位一经确定,就具有证明力、公定力和确定力,是学生具有某种学术能力和地位、身份的认定,因而属于行政确认性质。而作为法定权力的学位授予权具有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以行政权力组织学校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尊重学术,维护学术自由。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外在的结构形式维系着高等学校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学术权力作为一种内在力量发挥着支配作用。首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予进行宏观调控,学位授予单位是获得学位授予权后,进行学位评定和答辩的实质性工作,专家学者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决定力,并重视实质性审查,授予达到一定学术水平的申请者相应学位,所以,学位授予权具有学术权的性质。同时,学位授予权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学位授予事务,具有法定性。这对学位申请者是一种管理,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它有支配另一方的强制力量,它对学位的审查重视程序性,所以学位授予权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权力。学位授予是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它是一种行政公务,因此,学位授予权又是一种行政权。

二、学位授予的法律主体

按照我国行政法的规定,学位授予主体有二: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即职权行政主体,从宏观方面掌握我国的学位授予工作;二是授权的学校和学科研究机构,即授权行政主体,在现行法律的授权范围内,从微观角度负责学位授予的实质性工作。二者的行政主体的资格毋庸置疑。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院校高等教育机构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学位授予中的法律地位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本案中,原告何小强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即是独立学院性质,属于国家承认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自开办到本案诉讼时尚未取得授予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的资格。因此,这也是本案的争议点之一,即被告华中科技大学是否为本案的适格被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条第二款“非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对达到学士学术水平的本科毕业生,应当由系向学校提出名单,经学校同意后,由学校就近向本系统、本地区的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推荐。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有关的系,对非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推荐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审查考核,认为符合本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可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名,列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的规定,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对该校达到学士学术水平的本科毕业生,向被告推荐,由被告审核是否授予学士学位。因此,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之间是一种接受委托审查授予学士学位的关系。由此可见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该独立学院的挂名高校,具有授予该独立学院符合条件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法定职责,因此原告何小强以该独立学院无根据未授予学士学位为由起诉的,华中科技大学应为适格被告。与此同时,正是基于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之间这种接受委托审查授予学士学位的关系,因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作出的对原告何小强不予授予学位的具有终局性的初审行为,对原告何小强的利益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亦应作为被告。但就本案而言,原告坚持起诉华中科技大学,而不起诉独立学院,因此法院应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列为第三人。

同时需指出,本案诉讼时,并未援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设置与管理办法》),其第三十八条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根据该《设置与管理办法》以明确赋予了独立学院授予学位的资格,独立学院不再为非学位授予单位,其学位授予权限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本案仍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今后有关独立学院学位授予类的行政诉讼案件的主体资格认定,有其明确法律依据。

三、学位授予的司法审查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8

一、何谓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就是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事件,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再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其所呈现的现象价值和所蕴含的规律。

二、体育教学案例的表达形式

1、意外式教学案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发生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事件和问题进行研究的案例。其特点是问题集中、矛盾突出,故事虽然不复杂,但能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启示。

2、主题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个环节,按照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个主题,表达某一个思想,体现某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的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3、综合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的典型实例,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引发的思考,从多维度以理论剖析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师生教学活动为主线,对学生突出表现和教师教学机智给予浓墨重彩的描绘。

三、体育教学案例的要素

一类是对典型事例、教学片断或某个环节的简单叙述、反思和评析。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包括标题、背景、故事描述、分析与反思。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另一类是将某个问题置于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描述。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是由标题、案例的背景、问题的提出、案例描述、案例的反思与评析、得出的结论等几个程式化的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篇幅较长,事例较多,过程复杂,文章更趋向于理论研究。

四、体育教学案例与一般教学文体形式的区别

1、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叙事是指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它重在叙述,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还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教学案例是就教学中存在的某个事件进行简单回顾或描述,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要认真反思,总结揭示其规律。

2、与教学论文的区别

教学论文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总结,并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是讲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描述来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广义地讲教学案例也是教学论文,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论文都是教学案例。

3、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9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高仿真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法[1]。医学模拟教学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早,拥有专业的模拟教学师资团队,现代化的模拟教学训练中心,完整的模拟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丰富的模拟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文字视频资料等,在开展模拟教学的情境设计、师资条件、实践环境要求、学生能力水平、模拟教学效果的测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我国医学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模拟教学。但以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医学院校争先购买各种模拟产品,建模拟实验室、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甚至模拟医院,但其相应的应用水平和教学效果与如此大投入的硬件建设间却有着较大差距[2]。因此,提高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率是当前我国医学模拟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3]。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于2007年5月作为中国唯一成员参与美国护理联盟和美国挪度医学公司共同举办的“建立模拟教学网络资源中心”的项目。依托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安排教师出国访问学习、短期考察交流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模拟教学研讨会等方式,不断吸收国际护理教育界最前沿的模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致力于建设我国华中地区的护理综合模拟教学示范中心。本文通过介绍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模拟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已取得的宝贵经验,以期为其他院校实施模拟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武汉大学

Hope护理学院模拟教学的实施近年来,Hope护理学院在我国率先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多采用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t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等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理论学习与护理实践相结合,校内理论学习与医院社区实习实践同步实施,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前充分准备和实践后反思评价,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同步式临床护理实习,有效地缩短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护理评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人性化护理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计划与实施》、《社区护理》及《护理管理》等。其中《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突破传统的内外妇儿学科模式,涵盖以下四个单元:慢性病单元、外科手术单元、精神心理单元和生理改变单元(含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重症护理等内容),模拟教学目前已基本覆盖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

1.1实施前准备模拟教学案例的准备:选择适合课程教学需要的模拟教学类型,如高仿真模拟人、标准化病人、虚拟模拟技术、基于网络的模拟及混合模拟等。课程教师负责改写临床真实病例或编写情境剧本,课前一周邀请1-2位教学医院临床一线带教教师、学院教师、教辅人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酝酿以期更加贴近临床真实情境。根据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一次模拟教学可以设计不同案例,或是同一案例的不同情境提供给不同组别的学生完成模拟训练。教学资料准备:学生资料:包括模拟教学的情境案例以及完成模拟教学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有关要求。知识要求:基础疾病知识,基本用药知识、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护理措施等。基本技能要求:身体评估、生命体征测量、静脉(肌肉)注射、吸氧、促进舒适、疼痛护理等。能力要求:重点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协调能力、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教学辅助资料:教辅人员、病人家属的资料准备等,有尽可能具体的情境描述和教学要求,重点考虑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如在情境案例中具体限定“模拟人”提问的时间、难度以及所要表现痛苦的程度等。还应包括对模拟情境中学生完成模拟教学情况的现场观察评价测量表等。学生预习准备:召开课前会,将准备好的模拟案例和教学资料提前发给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准备完成模拟教学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规定没有通过模拟教学课前评估,没有准备好的学生不能参加模拟教学课程学习。明确学生的分组及任务,帮助学生了解模拟教学实施的具体流程:约15位学生分成两组,每组2-3位学生扮演护士进入情境,另有2-3位观察者可进入示教室现场依据观察评价测量表进行评价,其他学生在观摩讨论室通过观看同步直播的教学录像分析评价。教学情境的准备:根据模拟教学案例准备实验室相关情境。确定高仿真模拟人声音准备、经培训的标准化病人的互动流程、模拟病人家属的任务时间点及类型等。明确各自的任务,如实验室辅助教师根据教学场景的需求假扮模拟人通过话筒适时对学生提问互动或发出痛苦的声等。教学环境设施准备:有用于模拟教学的中心控制室,模拟教学示教室内设模拟人、床旁监护仪、治疗车等全套设施,讨论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步直播的教学录放设备、移动式麦克风等。

1.2实施方法案例展示、课前教学评估阶段:约15分钟。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就模拟任务进行分析,解答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参加本次课程学习准备的情况进行评估,确认小组成员的分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其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模拟教学课程。小组模拟训练阶段:每组10-15分钟。熟悉示教室现场环境,准备完成模拟教学所需要的物品、文字资料等,按照模拟场景的要求完成整个模拟教学过程。现场观察者的学生负责对模拟训练的同学进行评价。如身体评估观察表:重点观察评价问诊、听诊、生命体征测量、人际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等;护理措施观察表:重点观察评价发现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操作、利用环境资源、决策和小组合作协调能力等;药物管理观察表:重点观察评价用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文关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观察评价表中对于每一项内容分别从独立完成、在提示下完成和未完成几个方面给出评价。教学反思讨论阶段:约45分钟。教师组织所有的学生围坐在讨论室,依据刚才每组学生的表现,还可以借助录像回放,分别由扮演护士角色的学生、进入示教室观察测评的观察者、讨论室观摩教学的学生,并邀请标准病人、病人家属、实验室辅助教师等共同讨论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发表意见、促进反思,最后由授课教师归纳总结。

1.3模拟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组织座谈会,使用量表进行测评等。其中使用较频繁的是采用美国护理联盟编制并授权使用的“模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模拟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期望、学习满意度、自信心以及对模拟教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其中,以2007级学生对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中的模拟教学评价为例,显示学生对模拟教学满意度非常高。针对“在这次模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有用并且有效的”这一条目,61.8%的学生表示同意,25.5%的学生表示非常同意。针对“我喜欢老师在模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一项,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6.4%和29.1%。“老师在模拟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适合我的学习方式”这一条目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8.2%,27.3%。

2对护理专业模拟教学的启示

模拟教学作为高度仿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西方护理教育界的发展较为成熟。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讨模拟教学的组织开展,但具体实施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急需研究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模拟教学课程:国外院校大多在专业教学大纲中体现模拟教学,有完善的模拟教学课程体系,利于系统性地整合所有软硬件教学资源深入开展模拟教学。而国内尚未发现有护理专业教学大纲中体现模拟教学课程,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某门课程中选取某个模块章节或结合某项操作技能开展模拟教学,各门课程之间分散、独立地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方法,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循序渐进的模拟教学课程体系。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正在实施的校级项目“模拟教学与护理本模拟师资团队:模拟教学的实施迫切需要一支具备模拟教学理念、熟悉模拟教学方法,能够整合护理专业课程、拥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关注护理学术发展前沿、外语水平较高、教学研究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专业教师团队开展模拟教学。因此,需要吸引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以及充分吸收校外优秀兼职教师加盟模拟教学团队,在模拟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促进团队自身的发展[5]。模拟教学资源:随着国外对模拟教学研究的深入广泛开展,积累了丰富的模拟教学资源,如在线网络平台、视频资料、教材、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价工具等。我国院校急需在模拟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化教学研究,在借鉴国外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符合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本土化教学资源。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正在通过构建网络资源、完善课程经典案例、发展评价测量工具、翻译教材等不断丰富模拟教学资源。模拟教学组织安排: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教学安排中应考虑在正式实施模拟教学前组织角色扮演的学生提前模拟完成每个场景要求的教学过程[6],如药物管理、实施护理程序等,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的资源对模拟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向教师提问请教,以帮助学生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严格控制每组学生角色扮演完成模拟教学任务的时间,以保证模拟教学后充分讨论反思的效果。模拟教学设计与评价:模拟教学旨在通过营造高度仿真的临床教学环境以逐步提升学生的护理临床能力,主要包括临床观察能力、临床技术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护士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7]。因此,在模拟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教学场景,如对临床环境、设备仪器、临床活动进行模拟外,还应设计医患、护患关系、护士角色冲突、护士素质培养等环节[7]。在模拟教学评价中除了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应考虑突出对学生护理临床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如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的评价。

武术教学案例分析篇10

摘要:根据企业对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开发理念,明确《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目标,依据企业不同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设立五个学习情境及相应的子学习情境,运用案例分析、项目制定等教学方法,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最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7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12C181)的阶段性成果。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是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对激光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的学习和技能实训,其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掌握激光加工设备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获得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相关的激光器装配工职业资格证书。

一、课程目标定位

基于工作过程的《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是激光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切入点。为了开发建设好该课程,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对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企业进行了行业分析和岗位企业调研,确立了掌握激光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是激光加工设备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表1。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对电控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为5个综合学习情境,主要是根据企业不同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构建。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子学习情境训练学生的单项知识,综合学习情境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习情境对应低级、中级、高级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难度逐步提高;学习情境可扩展、重组、更新;每个学习情镜对应有课内实训项目和工作任务。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集中实训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由12个子学习情镜构成,共32个学时,如表2;实践教学由16个子学习情镜构成,共92学时,如表3。

三、教学方法

演讲法: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讲授单项知识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

案例分析法:根据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对分析设计能力要求较强的特点,分析电路设计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边讨论边学习。

演示教学法:演示设备操作和软件使用。采用设备现场或企业生产现场学习的方法,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或实践技能的培养都有实践环境作支撑。

问题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

讨论式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小组长负责,锻炼学生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实施,包括目标设定、制定计划,具体实施、项目检查、分析评价5个步骤。

四、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理实一体化教学占60%,包括平时成绩、作业占6%,课堂表现占6%,期末考试占24%,实训考核占24%;集中实践教学包含四个方面,占40%,其中项目制定占8%,项目实施占20%,实训报告2%,职业素养占10%,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给出评价,评价的标准分a、B、C三个等级。而对于小部分不能完成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指导,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基本标准。

五、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与激光公司联合开办的订单培养班——激光制造与加工班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课程内容来源于激光企业实际案例。

1.课程内容独特,岗位针对性强。作为伴随激光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高职新专业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通过紧密依托国内快速发展的激光产业,培养目标直接面向激光设备生产,使用企业的电气控制、设计岗位,岗位针对性强。

2.每个学习情境都是独立的工作任务。实施了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课程教学模式,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实际的工作任务,学生在相关企业就业不需要培训,可直接上岗。

3.教材来源于实际应用案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材来源于激光企业产品说明书,实际应用案例,培训手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