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十篇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十篇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0:11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1

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家庭用药》杂志社承办的2016“用药安全”系列健康讲座于近日顺利落下帷幕,历时近9个月,下社区、走街道,跨越15个区县,分别就“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及各类常见疾病”对社区百姓做了深入强化的科普宣传,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安全用药月”等特殊宣传日期间,更是增加讲座场次,增加市民与专家互动的机会。

如今社会上,关于健康宣传的讲座层出不穷,有的纯为公益,有的却是以盈利为目标,我国的居民医疗素质本就有待提高,这些鱼龙混杂的讲座大大阻碍了国民医疗素养前进的方向。老百姓需要的是真正切合他们实际利益、身体需要的准确健康信息,而非为营销产品凭空编造的不实谣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讲座是实实在在的利民项目,将百姓的需求落在实处,让他们真正从中获益,并获得辨别真假讲座的能力,对政府项目更为信任与期待。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公益科普知识讲座已成为品牌项目,深入人心,食药监对受众需求、受众特点有直接的了解。每场讲座均设置不同的主题,邀请各个领域里专有所长的医生,对百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宣传。比如,围绕受众人群亟需了解的知识点――中老年用药,常见抗菌药滥用及季节养生等问题,在今年的“安全用药月”期间,在松江、浦东、徐汇、虹口等区县进行了《中老年慢性病与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常保健康》《合理使用抗菌药》《秋冬养生正当时》等主题讲座,百姓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次讲座便能收获很多的健康知识,对下一次的活动也更加翘首期待。其中,邀请的讲座专家均为副高级以上职称,在其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权威的科普知识更是增加了百姓对讲座的信任感。在讲座现场,常有百姓表示,去年派发的《家庭用药》杂志及相关的健康小丛书到现在还留着,对于今年的讲座也早早去居委了解过具体时间,希望不要错过免费学习的好机会。

食药安全是民生问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本着“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原则”,为百姓安全用药扎实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家庭用药》都共同期望,通过对相关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为市民构建一个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框架,让大家对疾病本身有基础的了解,对医学常识有正确的认识,对医学谣言有自己的是非观念,提高自身医疗素养,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2

【关键词】健康讲座;糖尿病;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病人自己实施,这就要求病人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丰富的糖尿病知识和正确的自我护理能力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为了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控制疾病能力。我们对我科2007年01月至2010年05月期间的356例2型糖尿病(dm)出院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男性182例,女性174例,年龄25-7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研究生学历。其中病程5-10年196例,10-20年92例,初次发病68例。所有患者经住院治疗,血糖调控基本稳定,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慢性并发症基本稳定出院。

        1.2方法

        1.2.1确定合格的健康讲座护士:要求是本科学历,在内分泌科专科工作5年以上,或取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科理论知识,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2],能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

        1.2.2制定健康讲座计划:根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从正确认识糖尿病、到如何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等几个方面制定健康讲座计划。制定详细的健康讲座时间表,在患者出院时作为出院宣教的一部分告知病人,建立准备参与病人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血糖情况、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每次讲座前电话通知病人。并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图片和宣传册,健康讲座时分发给病人。

        1.2.3健康讲座的时间和内容: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下午14:00-16:00举行专家讲课。结合幻灯片、图片、实物等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下午举办一次无课堂的健康讲座,即由健康讲座组织糖尿病人户外聚会,鼓励病人相互交流,健康讲座护士和糖尿病病人充分互动,并为参加者免费测量血糖一次。健康讲座护士对现场病人咨询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就大家集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健康讲座。指导病员出院后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提醒患者遵医用药情况,加强患者在饮食、运动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强调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定期复查血糖等。

        1.2.4干预方法:健康讲座后评估患者,如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如: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是打胰岛素和服降糖药方法不正确,或者出院后未用任何控制血糖的药物等,及时正确干预,并做好登记。情况严重者与经治医生联系,或介绍患者去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等。对于情况异常的患者,一定要持续动态干预。 

每次健康讲座活动完毕及时详细填写记录本,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汇总,据此制定和修改健康讲座内容。

        2结果

        健康讲座后患者能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另外通过健康讲座还能及时解决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各种身心问题,提高复诊率和满意度,对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讨论

        3.1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力度,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疾病。有着病程长、难治愈和易伴有并发症等特点。通过健康讲座能促进了解疾病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达到最佳康复状态。而我们通过系统的健康讲座发现,随着讲座次数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也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来电咨询和来院复查的逐渐增加,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已经逐渐提高。

        3.2是增强病人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3]。怎样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因素是糖尿病防治和康复的关键。因此,糖尿病病人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健康教育面窄,大多局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继续教育力度不够,病人遵医行为明显减弱。因此,我们开展健康讲座延伸健康教育,持续动态地了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予以个体指导,使患者能有较好的遵医行为。

        3.3促进了患者主动咨询和按时复诊:通过健康讲座,增强了护患沟通,护士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正确指导。通过互动不仅增进护患了解,更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患者如有不适,也会主动咨询,护士便针对性进行解答,并嘱患者及时随诊。

        3.4提高病人满意度:每个月的健康讲座对病人也是一种心理支持,一方面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能督促患者坚持治疗,监测病情,对控制糖尿病有益。患者在护理中感觉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为医院赢得了信誉。

        4体会

        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可见教育已成为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开展健康讲座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健康教育形式。讲座式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强,能增强病人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的兴趣,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信息等特点。它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病人住院期间,而且延伸到出院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出院后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健康讲座的护理干预能使病人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增强自我控制疾病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205

[2]罗小娟,谢佩珠.电话回访外科出院病人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48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3

昨天,同事约我一起去医院看望小李的父亲,他刚查出得了肺癌。我在惊讶之余也大惑不解,早些日子,还听说他因为咳嗽,吃了外地“专家”来进行健康讲座的药,病情有所缓解,怎么会是“癌症”呢?

同事告诉我,小李的父亲咳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因为经济比较紧张,一直拖着没去医院。三个月前,外地来了一个什么健康知识讲座是针对咳嗽的,就拿了些免费的药吃,有所好转,又花了几千元买了两个疗程的药,药还没吃完,就觉得不对劲,到医院一检查,已是肺癌晚期了。

专家讲座的卖点

我晨练回来,遇见很多老人朝电影院的方向走去。我作为一名记者,凭直觉跟上这些老人,一看又是某卖药郎中在举办健康讲座。这些人可称得上现代的“江湖术士”。他们利用讲解健康知识、免费测试血压、血糖、免费试用药等方法吸引一大批老人,最后就是劝老人买药。

一般来说,这种情形越是在偏僻的地方,上演得愈频繁。

记者观察过这些老人:一般都是有退休金的干部职工,所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还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老人。

调查发现,这些“包治百病”的药大都是保健品,一般来说是治不好,也吃不坏的,保险系数比较高;有些“药”中可能还含有激素之类的成分,对风湿、跌打等有一时的“良效”,所以老人极易对他们产生信任。而等真正有病时,这些药就会麻痹老人,误认为只要吃了药就好,而贻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像小李父亲不能说是那样的药吃坏的,但因为有那些药,让他耽搁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老人容易受骗有根源

南华大学附属医院老干科罗如潆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有些老人容易被骗,是因为他们大脑的额前正中皮层部分都随着衰老而逐渐受损;这一大脑组织正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受损后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爱荷华州大学的神经学专家的研究也表明:“老年人更容易受欺骗性广告的影响,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孤独无依或智力不足,而是存在医学或者神经方面的问题。”

这种专家健康讲座正是迎合了老人的心理。

一是对老人的健康问题讲得有科学依据,头头是道。

二是抓住老人不愿去医院的心理,既可以学习健康知识,还可以免费领药。有病能治病,无病也可防病的心理。

三是人的年纪大了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更大程度的关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人一般爱面子,有时拿了免费的药,在试用期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经不起“专家”的劝,很轻易地买了几千元一疗程的药。即使这些药没有用,受骗、上当了自己也不愿承认。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

我的父母也经常会去听这种讲座,但我总是跟他们说,听课可以,学些健康知识,但一定不要买药。

我认的是一个死理,如果这些药能治这么复杂的病,那些大医院为何会人满为患,挂一个号专家要半夜起床排队呢?如果这些药有奇效,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号,去大药店卖?要来这些小地方宣传呢?

医药学专家提醒我们:药不可乱吃,每种药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更不要相信江湖郎中和一些所谓的“专家义诊”,更不能盲目服用江湖郎中和“专家”所谓的偏方、奇方和自行配制的药物。我国一向对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就是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那些所谓的江湖“奇药”,实质上都是没有经过国家相关机构审批认证,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药品。

正确保健是关键

老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加重晚辈的负担,是人之常情。但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是很重要的。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4

1中医健康教育主体、对象及方法

1.1中医健康教育主体中医健康教育的发展依托于中医学发展,古代中医治病,医、护、药不分家。所以健康教育一般由医生一人承担;随着中医学的专科化发展,临床上逐渐有医生、护士、中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专业参与健康教育,职责有分工有合作。近年来,中医护理学科逐步发展,护理专业职业定位日益明确,护士在临床和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中医健康教育对象在古代,医学服务模式主要以居家诊疗为主,故健康教育对象主要为患者及家属。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中医健康教育的对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社区,从疾病人群延伸至亚健康、健康人群。

1.3中医健康教育方法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古代较为单一,主要为说教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方法逐步多样化,目前,主要采用专题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宣传手册、宣传栏、多媒体演示等形式。中医健康教育根据其受众人群、地域、季节、疾病及宣教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法。

1.3.1医院中医健康教育

在医院人群相对集中,健康教育内容侧重于专科专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法侧重于专题讲座、中医护理技术演示、医护患互动及发放个体化健康宣教手册等。张彦妹等对196位患者按需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并配以播放光盘、现场演示、文字宣传等方式,如在给患者讲解常见症状的中医穴位按摩时,教授每位患者正确取穴及按摩的方法,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

1.3.2社区中医健康教育

社区中医健康教育注重推广中医健康理念,所以选择的方法多为中医宣传栏、墙报、定期健康教育讲座、中医健康咨询、发放免费宣传材料等。马亚等的研究中提出社区可通过举办中医传统文化讲座、中医文化艺术节,组织编写中医传统预防保健文化的宣传手册等手段,推广中医“治未病”健康理念;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等知识;定期组织活动向广大居民详细讲解和指导中医技术操作方法。

2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2.1古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古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围绕患者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及用药等展开,在强调整体观念的同时注重个体化特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1.1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提倡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素问•宣明五气》提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提示人应该按照自身体质情况合理安排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注重整体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定;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是说人们应该按照时序的阴阳消长进行精神调摄、运动养生、祛病疗疾。强调环境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侍疾要语》中记载“床前与人说话,须有词而无声。”提示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为了避免寒冬和炎夏的气温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冬月北窗多凉风,须从槅之反面厚糊桑皮纸数层,令风不得乘隙而入。南窗下置火盆以消寒气,但勿近床,恐火气相逼也。夏月宜时置凉水于桶盆,以收暑气,频频易之,但勿置床下,致湿气上蒸”,强调了居住环境要温湿度适宜。

2.1.2饮食护理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强调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同时注意饮食禁忌,如《黄帝内经》中“常食方食,无食他食”指出应让患者吃适宜的食物,不要吃那些不利于疾病的食物;《黄帝内经》中“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向人们揭示了饮食不节,摄食不当,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产生疾患。《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指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肉类和蔬菜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这一饮食模式,是现代平衡膳食金字塔的雏形,对指导中华民族均衡膳食、增进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2.1.3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故中医护理注重情志调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各种异常情绪对人体脏腑都有影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侍疾要语》提到“令所爱之人常坐床前,所喜之物恒置枕畔”强调侍疾之人应重视与患者接触的人、事、物对其情绪造成的影响。《素问•痹论篇》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指出修心养性,保持心神宁静,心无杂念,思想清净对于维护健康、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

2.1.4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方面,《侍疾要语》中“古方……然有效不有效,非方之不良,乃药之未善也”,强调药物的选用、炮制、饮用对于药效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服药的时机应遵循古法“热药凉服,寒药热服”。但根据季节的不同,用药的温度也应有所改变,“夏不可过热,冬不可过凉,亦当因时制宜,不可泥古”。《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不同的疾病服用汤药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用不同的温度提高汤药的疗效。

2.2现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身体无病转变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因此,健康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论和健康教育的内涵本质一致,故中医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施护的理念,在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特点,围绕生活起居、辨证饮食、情志调理、用药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专科专病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规范的研究及应用,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不同证型、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等个体化特征,体现“同症异护、异症同护”的中医护理理念。

2.2.1注重不同体质、不同证型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中,首次将中医护理学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先后分2批开展了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梳理及临床应用,依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从生活起居、饮食及情志护理等方面规范了中医护理临床健康教育内容,如肺癌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依据不同证型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护理指导;情志护理中,运用中医“五音入五脏”理论,鼓励患者多听五音中的商调音乐,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金明兰探索性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开展辨体养生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依据不同体质制定个性化健康调护方案,针对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运动、药物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提高了社区人群健康素质,减轻了患者的症状,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2.2不适症状强调“临症施护”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三因制宜,在不同疾病同一症状的护理上具备独特的优势,强调“临症施护、临症施教”,且不同疾病同一症状的护理亦有所区别,如肺癌患者因化疗导致恶心呕吐时,可指导患者进食前先滴姜汁于舌面,缓解症状,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山药、小米、百合等,少食多餐;眩晕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时,强调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对于不同的症状,可采取相同的中医护理保健方法,如失眠、便秘等症状,均可选择穴位按摩的方法缓解,但穴位按摩手法、部位的选择上有差异。

3中医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3.1中医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医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能力较薄弱,影响中医健康教育质量。无论是医院还是社区的护士,基本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中医药知识依靠毕业后教育,而在护士继续教育中,中医知识的学习不系统、碎片化。

(2)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在医院里护士既要完成西医的护理,又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与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多,学习任务重,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3)护士开展科普的意识不够,手段、形式单一。护士把科普工作看作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往往是应付检查,没有把此项工作纳入护理工作范畴,思考与研究甚少。

(4)大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途径多样,真假难辨,影响依从性。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5

健康教育是任何为协助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综合。健康教育是一种协助人们过健康生活的学习过程。健康教育不光教养生常识,还要缓解医患关系。近年来,慢性疾病逐渐取代急性传染病,成为导致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年来对3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目前仅次于心脑血管、癌症,列为第3位大病。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条例,健康教育包括营养均衡、戒烟少酒、少用药物、制定家庭健康计划、从事体育锻炼、塑造健康心理、防止暴力与待,以及社区健康教育等8项内容。健康教育具有公众性,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健康人了解保健知识,让患者了解诊疗规律和医学知识,能站在一定的知识高度上,与医生对话。而这种高度,是缓解医患沟通矛盾的重要基石之一。近3年来,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社区内的居民为对象,以教育和干预为手段,以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认识、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质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效益、有评估地对3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经过3年的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行为干预,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健康讲座

根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从正确认识糖尿病、到如何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等几个方面制定健康讲座计划。制定详细的健康讲座时间表,并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图片和宣传册,健康讲座时分发给患者。健康讲座结合幻灯片、图片、实物等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并组织糖尿患者户外聚会,鼓励患者相互交流。指导患者合理治疗、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醒患者遵医用药情况,加强患者在饮食、运动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强调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定期复查血糖等。

心理指导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普遍存在精神抑郁、心情不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及失望等负性情绪,这种心态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指导十分重要,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向患者主动解释有关问题,并客观的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运动指导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指导,可以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运动还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可以逆转冠状动脉硬化的斑块;使体型健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思维,情绪愉快,健壮骨骼。建议定时运动:如每周3次,每次在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开始;每次运动半小时或1小时;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左右是合适的运动强度。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患者可以通过自数脉搏得知自己的心率,运动即将结束时,不要突然终止,需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逐渐停止运动。如慢跑20分钟后再逐渐改成快走、慢走、并逐渐放慢步伐、伸腰、踢腿、步行回家休息。

饮食指导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降糖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饮食控制原则如下: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要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盐,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

用药指导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综合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采用饮食、运动治疗手段后,服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已达最大剂量仍未使血糖降低至理想范围内,可将两种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到今天为止,联合应用药物来治疗糖尿病依然是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可以在服用一种降糖药的时候加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期间还应该注意加强血糖监测,防止低血糖的危险。常用的降糖药物有:①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②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③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④胰岛素增敏剂: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他降糖药合用,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⑤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⑥胰岛素。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全国各地的电台、频率也在不断研究、策划,积极地推出各种形式的节目来满足人们的收听需求。一些较有特色的健康类节目渐渐在广播中崭露头角,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少的医疗讲座类节目存在着违规违法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医疗讲座类节目”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早期的医疗讲座节目基本遵守“服务至上”的节目宗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使百姓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又有了新的诉求,即渴望健康长寿,渴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医疗讲座服务”类节目迎合了人们这种保健意识的诉求,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播节目单纯依靠政府拨款的尴尬局面。自从此类节目开办以来,马上引起了对“医院门难进、脸色难看、收费太高”等就医难问题有意见的百姓的注意。主持人温婉优美的声音,体贴入微的叮咛,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医疗知识,使患者不仅感受到了心灵的慰藉,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二、医疗讲座类节目带来的巨大经济收入

据第72届全国电台经济信息交流会统计:“医疗广告类节目”平均占到电台广告总收入的50%――70%,个别电台甚至达到了96.7%。此类节目在传播、普及医疗知识和宣传医疗产品的同时,还使广播媒体收到了一笔可观的广告费,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在医疗讲座类节目渐渐完善的今天,由于一些电台或频率为追求节目的暴利效应,而失去了对节目内容编排的把握,丧失了对主流人群的争夺权,严重地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三、医疗讲座类节目渐渐地变了味儿

从2002年起,医疗讲座节目和医药广告便一直占据着各行业广告投放额的前五名。我们以全国的交通频率为例:大部分交通频率的医疗专题广告收入占广告总收入的20%--40%,甚至有些频率的比重达到75%。

医药专题广告收入一直被看做是“肥肉”,也被看做是“毒药”,因为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会影响节目的质量和频率的形象。

1.医疗讲座类节目误入歧途对媒体的影响。近年来,在巨额收入的诱惑下,此类栏目的质量和水平大不如从前,几乎丧失了广播节目应该具有的一切属性和特征,完全变成了推销性质的广播广告,用老百姓话说就是“卖药”节目,就是“坐台”,丝毫体现不出广播服务类节目的服务和关怀。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医疗讲座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毫不负责的夸大诊疗效果,使用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并利用专家、患者的名义作证明,聘请名人代言产品,从而误导患者。更有甚者,雇用冒牌专家坑骗受众。这些问题都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广播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是整个节目的灵魂,在邀请嘉宾出席的栏目中,主持人应该把握话语权,要掌握节目的节奏和气氛。而目前大部分的医疗讲座类节目,主持人只在节目开始、结束,和中途接听热线时才会偶尔插话,大部分时间里,话语权旁落在医药商代表身上。听众几乎感觉不到主持人的存在,这在广播节目中是大忌。

2.医疗讲座类节目偏离正轨对受众的影响。据笔者调查,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靠广播频率中的医疗讲座和医药广告选择药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手续齐全、国家正规药厂生产的“准”字号药品,百姓信赖电台,认为广播电台是政府的喉舌,是为人民服务的使者,他们相信电台推荐的医疗产品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据统计,44.3%的消费者在到药店之前就已确定了要购买的药品品牌,甚至有的消费者直接把这类节目当成了医生。正是这种盲从心理,使消费者极易受到医药广告的误导,不仅浪费了金钱,也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时间,更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不该发生的后果。最终更会使频率的形象和公信力在受众心中大打折扣,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降低。

四、媒体从业人员应站好道德岗

普通老百姓对医疗广告的真实性很难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在广告经营中,要为民众的健康负责,认真审查医药生产厂家的经营许可及有关产品审查批准文号。我们的广告负责人、广告从业人员、节目主持人都有责任站好岗、把好关、放好哨,除了遵照《广告法》,在政策上把好关之外,还要对那些所谓的“医学博士”、“学科权威”、“祖传秘方”等头衔仔细斟酌,决不能让这些溢美之词包装下的迷人陷阱在广播节目中出现。

五、合理把握真实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还大众一个公平公正的主流媒介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多次对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进行整顿;要求此类节目内容要侧重介绍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的科学知识。以医生、药师、专家等专业人士作为特约嘉宾进行健康讲座的,不得在此类节目中宣传治愈率、有效率;不得宣传未经医疗界普遍认定和采用的医疗方法;不得播出专家或医生与患者或家属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的内容。此类节目可以介绍特约嘉宾的身份、技术职称及其所在医疗机构的名称,除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设立的受众咨询电话外,不得出现被介绍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和监测,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机构和企业依法查处,及时曝光典型案件。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7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服务公益性

医院文化是构成当代医院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影响着医院职工的价值观,对外则决定着患者对医院的认同、社会对医院的认知。作为一家公立的中医医院,其文化的发展历程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约,但更大一部分则来源于时间的积淀,来源于医院本身的建设需求,是每一家医院所独有的。近年来,区中医医院通过“杏林文化城行”文化建设品牌的引领作用,以传承、创新并行的模式引领医院发展,通过文化建设的带动效应,提升职工人文素养、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度、惠及城百姓。

一、人文文化提升职工素养

以提升职工人文素养为目标,医院开设了“三个课堂”,因材施教,让职工充接受文化的滋养。

(一)开展人文课堂。2011年起,医院持续开展人文素养系列专题讲座,先后邀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教授,为职工作《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提升服务质量,做患者满意的医院》等专题讲座。为进一步塑造窗口文明服务形象,医院组织窗口收费人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礼仪培训,分批次组织职工参加嘉定区百万市民学礼仪培训。2014年起,医院持续开展以“传承中医文化,恪守业道德”、“人生八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医院还通过组织全院职工户外拓展训练和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等,进一步增进团队凝聚力,提升医务人员规范执业意识。

(二)举办特色课堂。党总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工青妇等群团建设。先后举办了“关爱生命・从细节做起”演讲比赛、“中医梦・杏林情”辩论赛、“杏林梦・天使声”职工歌唱比赛、“十”知识竞赛、“新嘉定人”嘉定方言培训班、中式点心培训班,“我们的节日”――“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品元宵、猜灯谜、话医改”等等各类特色课堂和主题活动,丰富的“精神食粮”不仅增进了职工的沟通和交流,更让职工在学习和活动中融入医院文化,更好地助推医院发展。

(三)建设师承课堂。为充分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优秀的学术思想和治病理念,医院古为今用,2008年起,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模式,遴选有志于献身中医药事业、基础好、悟性高的青年医师与老中医结对。目前第三期中医工作室共有9位指导老师带教16位青年中医师,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老一辈的精神财产在年轻的生命中再次流淌、延续。

二、服务文化呵护患者健康

以提升医院环境文化氛围,提高百姓就医感受度为目标,医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环境建设。走进医院,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得天独厚”的朱家花园和陈氏住宅两幢古典建筑的点缀下,百草园内,牡丹、赤芍竞相争艳,南天竺、薄荷散发清香;室外休息区内,精巧的阴阳八卦阵引人驻足;“杏林楼”内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和舒适的候诊环境更是让人倍感温馨;候诊区域内,各类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板块也根据时令不断刊出,弘扬传统医学知识,为患者补充精神食粮。在这里,中医药文化不仅让患者赏心悦目,同时也渗透到了医疗服务中,成为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法宝。

2010年,医院引入了中医“治疗岛”模式,将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科室集中在一起,形成科室集聚效应,优化就医流程,宛若“小岛”一般的就诊格局,巧妙地将诊室、药房、收费、煎药室等处进行了合理归并,形成诊室、药房、收费三点相邻,一目了然,缩短病人往返路程,减少病人就诊时间,分流中医病人,缓解门诊就医高峰时期病人排长队现象,就算是初诊患者,也能轻松完成就医流程,不少患者在“体验”了治疗岛模式后,高兴地说:“以往看个病要等上大半天,今天一个钟头都没到,就把一个星期的中药都配齐了,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在杏林文化的推动下,一系列带着浓厚中医药气息的细节服务举措也应运而生,如病房科室在健康小屋内教授患者五禽戏、八段锦;药剂科改良代煎中药的包装袋,新推出的“青花瓷”包装袋美观环保实用,为减少代煎中药患者来回取药往返,开设代煎中药快递上门服务,深受患者好评;高温时节,医院门诊大厅有免费的中药保健茶饮,清凉健康;根据不同护理单元,医院制作了6种不同色彩的医患联系卡,方便患者在康复期间随时和医师取得联系;近年来,医院持续加大志愿者服务的力度,充分发动院内志愿力量,志愿者数量日益壮大、实现了院内日间志愿者服务“零间断”,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就诊更舒心、便捷。

三、公益文化惠及城百姓

以提升医院社会服务效益为目标,通过义诊咨询、公益讲座、社会开放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医院逐步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辐射面。

2012年4月,医院组织高年资中医专家成立“杏林讲师团”,通过义诊咨询、中医科普知识讲座、养生保健常识、常见病患答疑解惑等形式,讲师们将中医文化带入机关、企业、部队、社区、学校、农村以及各共建单位,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好评,也成为医院志愿服务项目中的金字招牌。自成立至今,讲师团共开展讲座127次,受益人群近2万人,讲师团先后获评2013年度嘉定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4年度嘉定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在“嘉定好人每月一星”活动中,入围“嘉定好人榜”。

2013起,医院每年与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医中药城行”大型医疗咨询活动,邀请沪上知名的石氏伤科、魏氏伤科、朱氏一指禅、沈丕安、朱抗美、张晓天等名医名家为百姓开展医疗咨询、中医养生讲座。医院持续开展社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请进百姓了解中药炮制过程、参观膏方熬制步骤,送出药师进学校,为孩子们普及中医药文化。近期,医院还将完成“中医药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届时,将作为中医药文化宣教平台向百姓开放。此外,医院党总支、各党支部通过共建平台,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各共建单位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送医送药等活动,拓展区域内的辐射面,如第三党支部携手嘉定图书馆开展的“嘉图讲座”,与嘉定区体育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通过“健康大讲堂”的形式,不断将时令保健知识、健康防病知识以及正确的运动方式推送给百姓,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以此为延伸,医院逐步加大文化宣教的辐射面,2015年,医院先后开通官方微信平台,与“嘉定”、“健康嘉定,中医先行“等微信平台合作,推出“杏林文化”专栏,源源不断传播最新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时令保健知识,此外,医院携手嘉定广播电台开设“中医话养生系列”专栏,两周一次安排资深中医师与听众展开互动,从专业的角度为百姓答疑解惑,反响热烈。

2016年6月,医院党总支开展“杏林RUSH”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教授中医功法、举办医疗咨询、发放中药茶饮、药膳、端午香囊、健康养生宣传手册等丰富形式,辐射嘉定城区南苑、桃园、菊园、迎园四个居民点,服务人次达1200余人,为嘉定百姓送上健康盛宴。9月,医院举办“我们的节日――诗意浓浓方歌声声中秋主题活动”,通过汉服展示、吟诵方歌、中秋寄语等环节,在浓郁的中医药文化中度过别样中秋。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8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符合条件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

【关键词】农村人口高血压自我遵嘱服药早期干预(教育)社区保健护理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持续增高,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多发病。据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但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很低,仅为30%、25%和6%,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低,致使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1]。由于知晓率低,致使患者失访率高和遵医性严重不足,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更加严峻。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为探索社区护士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针对高血压患者,由社区护士开展连续不断的干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指导、饮食和行为干预、药物疗法、病情监测,继而评价该干预效果,其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结果将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结果中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240例,其中男140例,女100例。入选标准: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诊断标准[3],年龄35岁以上。并征得患者同意。

1.2方法

1.2.1讲座

通过讲座、自学等形式要求社区护士熟悉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知识如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健康指导知识等等。

1.2.2调查并记录患者情况

采用自制高血压基线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失访和遵医性差的原因,设立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1.2.3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将健康宣教贯穿于始终

通过社区护士采取集体讲座或一对一的形式向高血压患者采取第一次干预,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常见症状、监测方法、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发放健康指导处方,包括饮食指导、服药指导、生活方式的指导、运动指导、病情监测指导。在社区中心利用墙报、橱窗进行知识宣教。第一次干预后于1周、半个月、1个月分别电话或家访一次,自第2个月起每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或家庭访视进行调查,了解三低现象有否好转,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宣教。与病人保持电话联系,病人也可以随时电话咨询。随访观察期限一般为9~12个月。社区护士还定期到农村进行专题讲座。

1.2.4干预效果评价

随访期限结束后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有按医嘱用药、不擅自用药、不擅自停药、定期检查、自我监测、饮食控制、每周3~5次有氧运动、吸烟与饮酒控制、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等9个项目,能执行7个以上者界定为遵医性好,不能完成两项任务以上者界定遵医性差。通过统计,获得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后的遵医率。

1.2.5测定血压

测定患者血压,对患者在实施干预前后血压进行比较。

2结果

2.1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比较通过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的遵医行为比较(略)

2.2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的比较患者通过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3讨论

3.1影响农村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

3.1.1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调查发现[4]患者对高血压病了解不够,认为无自觉症状就无事,对降压药物性质了解不够,认为降压药物不能多吃。针对农村社区及每个患者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遵循健康处方进行治疗的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纠正在服药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5]。

3.1.2患者患病持续时间长、复诊不方便

高血压病一旦患病就需坚持终身性治疗,在农村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复诊较为不方便,致使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擅自调整治疗方案,造成遵医性差,使血压控制不理想。

3.1.3老年人记忆力差,理解能力下降

老年人记忆力差、耳聋、理解能力下降,造成不能坚持及时复查和长期服药等[6]。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要对家属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指导家属对老人给予关心和照顾,采取各种措施,如将降压药放在易拿到见到的地方。让家属关注患者的血压水平,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对患者服药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3.1.4服药次数多、经济压力大

长期而复杂的治疗方案,患者难以坚持。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很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经济、降压效果好的长效降压药物和复方制剂,这样既能提高患者的遵医性,有效控制血压,又能避免经济因素的制约。

3.2医疗条件制约

对于农村的高血压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期间进行指导,提高其治疗遵医性会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普遍偏差,我院社区护士采取连续性服务,由社区护士开展连续不断的干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指导、饮食和行为干预、药物疗法、病情监测。社区护士连续干预是医疗工作的延续,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性,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着重要作用,对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有着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保持血压的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流行病杂志,2005,26(7):478-48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2):103.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486.

[4]吴惠英,余丽珍,郑霞云,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停服降压药物的原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6,5(3):172-173.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9

“中医中药中国行”安徽站启动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科技部、卫生部等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安徽站于9月8日上午在合肥胜利广场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专程来皖参加启动仪式。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副省长谢广祥、省政协副主席赵韩以及省长助理花建慧等出席启动仪式。王国强、谢广祥分别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安徽省政府作了讲话。

出席启动仪式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医中药中国行”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悠久历史和独特疗效为宗旨,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进入农村、社区和家庭,为维护人民的健康服务。王国强在讲话中还指出,安徽人文历史悠久,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内涵丰富,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安徽有华佗的华祖庵、汪机墓等不少中医药文化景点,安徽中医学院建有新安医学文化馆,“南新安、北华佗”影响深远。要充分挖掘安徽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优势。近年来,安徽省中医药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初见成效、特色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农村、社区卫生和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安徽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掀起一个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热潮,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同时,统筹做好中医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协调发展,让“北华佗、南新安”福泽江淮,为服务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广祥副省长在致辞中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实践,将对安徽中医药工作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他希望安徽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北华佗、南新安”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三名三进”、中药“三名三保”工程,让中医药真正地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惠及千家万户。

启动仪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代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向安徽省赠送了医疗物资和图书,安徽省高开焰厅长代表政府接受赠送。活动现场,近百名中医药专家向安徽广大市民提供义诊、养生保健咨询等服务,活动现场还举行中医药知识竞答、中医药文化体育表演和“弘扬国粹、爱我中医”签名等活动。据悉,活动将持续7天,涉及全省17个市,内容包括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论坛、中医大篷车进社区、中医药技能大比武、基层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等。活动期间,全省将有400个中医医疗机构参与,有1000名中医专家参加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对2万名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科普宣传材料近6.7万份,赠送图书2万多册。

活动现场,来自安徽省中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多位中医专家正在为群众进行义诊咨询,不远处百米宣传展廊展示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药谜语、针灸小人套圈游戏、知识问答等活动寓教于乐,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组委会还向市民发放了中医药科普资料,有关专家指导群众如何辨识中药材的真假伪劣。参加仪式的领导和医务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纷纷在“弘扬国粹、爱我中医”签名墙上签名。

启动仪式结束后,王国强在谢广祥等陪同下前往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调研。在安徽中医学院的新安医学馆,王国强仔细询问新安医学的特点,了解了新安医学的历史沿革。他提出,要从哲学、文化等层面向大众宣传新安医学,挖掘新安医学在理论、临床、用药等方面的特点,把握精髓,更好的发扬新安医学。在安徽省中医院的名医堂,王国强指出,要把多名老中医的经验理论进行整理挖掘,做好继承工作,同时老专家可以指导年轻医生,提高年轻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在针灸医院,王国强察看了该院的病房和门诊,对医院以针灸为特色,大力发挥中医药服务群众的做法给予肯定,并希望今后多注意积累病例、总结经验。

据了解,活动期间,全省将陆续开展中医从业人员培训及中医“治未病”健康知识讲座;设立中医药科普展廊,举办中医历史文化展览,开展中草药辨认、中医经络、中药炮制知识讲座,教授中医保健操和开展中医大篷车万里行活动等。其中,中医大篷车将深入到亳州、六安、黄山等地的农村、厂矿和社区,送医送药,慰问军烈属、贫困户。同时每月举办一期新安百姓讲坛健康讲座,在省、市电视台开设“名医讲堂”“我爱健康”等栏目,请中医药专家开办中医“治未病”健康讲座。活动期间,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400多个中医医疗机构,将派出1000名中医专家参加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并对5000名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向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和群众赠送2万册《乡村中医实用技术》和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中药中国行”携手医药企业向安徽捐赠防治手足口病药品和设备

针对目前安徽省出现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组委会紧急联系有关中医药企业为安徽省捐赠防治药品和医疗设备。各企业对于此次捐赠活动迅速做出反应,纷纷表示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与疫区人民并肩作战,预防病毒感染,防止疫情蔓延。短短两天之内,共有7家企业捐赠价值人民币125万余元的药品和设备,日前已抵达安徽。

此次捐赠活动显示了中医药企业的公益爱心和心系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此,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代表安徽省卫生厅向此次积极参与捐助活动的医药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医中药中国行”捐助安徽省防治手足口病药品、设备清单

发展中的安徽中医药

活动期间,记者就安徽省中医药发展专访了该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

记者:高厅长您好。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发展都有哪些成就和特点?

高开焰:安徽中医药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6个特点:

一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中医医院达99所,基本实现了县县都有一所中医医院的目标。截至目前,全省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33所,中医医院总床位达到11794张,中医类执业医师17062人,房屋建筑面积120

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6.7亿元,业务收入达15亿元。据2007年卫生统计,全省中医年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全部诊疗人次的18.5%。全省中医院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30%和27%。中医药的低成本优势,在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特别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措施初见成效。近年来我省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我省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05年开展了第二批中园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确定了93名中医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省的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39名学术继承人合格出师;选派了200余名中青年中医技术骨干赴省外进修学习中医专科专病技术;3名“优秀中国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完成学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免费对近千名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资助1700余名无学历的中医乡村医生接受了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

三是中医药特色更加突出。安徽省卫生厅高度重视中医药特色建设,于2006年6月确定了第二批特色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对5所中医院,36个中医专科、24个中医专病进行重点建设。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的针灸科、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肝豆病等4个中医专科专病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并全部通过验收。2007年,我省又有11个中医专科专病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四是中医药科研能力逐渐增强。近年来,我省共获准立项的中医药科研项目有500余项,其中部级31项、省部级113项,6项中医药科研课题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计划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荣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l项,二等奖2项。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免疫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并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五是中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省政府出台了鼓励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优惠政策,惠及广大农民;卫生厅出台了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积极鼓励中医药进社区;在参与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我省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省份之一,利辛县中医院是全国9个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之一。几年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表扬。

六是中医药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王金山书记曾就中医药工作专门批示,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今年,王三运省长、孙志刚常务副省长、谢广祥副省长先后赴京,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会商安徽中医药发展;7月,王明方副书记、谢广祥副省长到安徽中医学院调研,王明方副书记提出了“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的要求。省政府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医药工作,并成立了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省人大颁布了《安徽省发展中医条例》并于2003年和2008年组织了两次执法调研活动。省政协积极为我省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省各有关部门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也给予了大力扶持。目前,我省中医药的发展环境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记者:安徽中医药工作近期将有哪些新举措?

高开焰:一是省政府将于9月8日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徽中医药发展大计;二是省政府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三是省政府将制定《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对今后5~10年安徽中医药发展作出总体安排;四是省卫生厅、省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将联合制定《安徽省中医药“三名”工程实施方案》,做好名院、名科、名医的大文章。

记者:今后安徽省中医药发展将有哪些新思路和新目标?

高开焰: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中医药工作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学为主线,以中医药特色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中医药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和“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今后5年,将建成2个传统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其中代表性学科居国内一流水平,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建成20个中医主体地位突出、综合实力较强、两个效益较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中医院,50%的市级中医院将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水平,70%的县级中医院将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诊室)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8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60个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学科和中医专科专病,培养100名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临床和科研能力较强、在全国和全省中医界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的知名中医专家;重点建设20个全国和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成10个全国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医医疗服务量同比增长50%以上。

大篷车开进新安医学发源地黄山

在9月13日的“中医中药中国行黄山站”活动上,黄山市副市长叶长荫介绍,新安医学作为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是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医学科学。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黄山市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市委、市政府着力力将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品牌“新安医学”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优秀文化精品。黄山市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把健全社区和农村医疗基层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重点,注重发挥新安医学贴近百姓且“简、便、廉、验”的优势,大力弘扬包括新安医学文化在内的徽州优秀传统文化。

现场活动的大型义诊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前来黄山旅游的游客。当天,中医大篷车还在休宁县等三个地方分别举行了乡村医生培训、社区医生培训和针对市民的中医药健康讲座。

黄山市卫生局局长毕普民告诉记者,除了在市区举行义诊、讲座等活动,他们还将定期去乡村举行中医科普活动,并配合安徽省的统一部署,将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深入下去。此外,黄山市教育局还专门发文,要求全市各区县所有中小学开设新安文化课,其中有专门一章专门介绍新安医学。

叶长荫副市长希望黄山全体中医药工作者抓住这次活动的机遇,努力成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的宣传队,成为中医药服务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播种机,真正把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播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普及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延伸下去,把中医药的科普培训宣传下去,立足黄山,着眼人民健康,让广大群众得到健康实惠。

中医药健康的知识讲座篇10

关键词:老年人群;药物滥用;药学

1.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物现状

老年人受制于年龄偏大和身体机制功能衰退等方面的影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这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去看医生按照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之外,还常常为街头、电视等各种药品宣传广告所迷惑,大量购买一些所谓的医治百病的药品或者保健品。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医大多选择所在区域的社区诊所,也习惯于向社区医生问询用药事项;而在药物信息接收方面,对街头药店、电视等媒体药品广告,以及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却偏听偏信;就用药来说,不少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抗菌药物情有独钟,因此,很多人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当然谈不上按照医嘱来服用了,滥用药物情况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也得以大幅提升,老年人虽然患有一些慢性疾病,但也只是少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笔者近年来对辖区部分老年人所作的调查统计也显示,农村药学知识普及性远不如城市,而老年人或药学知识缺乏而错误用药,也或者因为年轻人外出打工,他们处于空巢状态,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为了引起孩子的关注,他们固执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药品和保健品就能够确保身体健康,自行购买药物,当然谈不上遵从医嘱。由此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出现多重用药。

2.普及度较低原因分析

2.1服药依从性差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定人群,理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和关爱,这也就是一部分药品推销员趁机推销药品的关键所在。就如上文所介绍的,老年人渴望被关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年龄不断增加,各器官功能缓慢衰竭。药品推销员往往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开展心理攻势,走上门嘘寒问暖,让老年人感到家庭的温暖,由此放下心理戒备,由此把社区医生的叮嘱置之脑后,购买大量的保健品或者是“救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有一些慢性疾病,俗话说,久病成医,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片面的一些认识,在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时,不去社区诊所就医,而是自行购买药品或者是停药。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常常把上呼吸道感染当做是感冒,而大量服用消炎药。老年人之所以服药依从性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记忆力下降,对药品说明书产生歧义,忘记医嘱出现误服、漏服或多服。

2.2药师社会认同度不高

毋庸置疑,现阶段,我国药师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还远远不能与国家要求相吻合。因此,这也是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对药师接受度不高的关键因素。加之,社区药师多不是科班出身,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薄弱,无法开展和实施药学服务等活动,不能给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因此,老年患者只能去上一级医院去就诊取药,而基层药师也只好从事简单的药品调剂,药学服务专业优势也就难以发挥。

2.3公众接受度不高

受困于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专业的药师数量稀少,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在社区、学校开展一些简单的防疫等知识讲座,而对老年人医药极为重要的药学知识讲座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而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致使药学知识的宣传存在盲区。

3.切实做好药学知识普及

3.1关注老年群体

不可否认,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增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自身原因,身体机能减弱,慢性疾病增加。他们需要得到家人的关注和关爱,需要社会的关心。为此,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医院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要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关心和爱会每一位老人,要为他们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尤其是药学服务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指导老年人家属如何关心爱护老年人,建立和谐家庭,孝顺老年人。

3.2强化药师专业素养

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必须正视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对基层设区和乡镇医院药师的培养和人员配置步伐,提升药师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组织好业务学习,提升基层药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要组织好药师继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3.3加强宣传,开展好服务

药师服务于人民群众,药师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的药学知识。为此,基层社区和乡镇医院要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好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公益药学知识讲座,重点讲解用药搭配、搭配的不良反应、搭配疗效更佳的药物等知识,围绕为老年人解决慢性疾病的用药;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药剂科重点负责,做好合理用药的宣教,使老年患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学习,从而更好地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3.4加强监管力度

近年来,有关老年人误信药品广告而大量服用没有批文的药品和保健食品而引发的事件屡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药品监管刻不容缓,为此,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起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快监管信息建设,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数据的纵向交换和横向分享;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影响检验全过程的因素进行核实和评价,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纠正,减少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