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相关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3:25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1

关键词:致死问题;高考题分析;生物变异;基本规律

有关致死现象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也有不少,此类试题除了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和生物的变异等重点知识外,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的迁移等能力。

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纯合致死

例1.(2015安徽理综节选)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F2中出现_______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从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

解析:(1)黑羽短腿鸡(BBCLC)×白羽短腿鸡(bbCLC)F1:1BbCC(蓝羽正常)、2BbCLC(蓝羽短腿)、1BbCLCL(胚胎致死)。F1中蓝羽短腿鸡(BbCLC),Bb×Bb1/4黑羽、1/2蓝羽、1/4白羽,CLC×CLC2/3短腿、1/3正常;F2中表现型可出现3×2=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1/2×2/3=1/3。(2)杂合子CLC表现为短腿,CC表现为正常,说明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为显性;只有CL纯合子才出现胚胎致死,说明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为隐性。

参考答案:

(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61/3;(2)显性隐性

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致死

例2.(2016新课标2卷高考题)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参考答案:D

三、配子致死

例3:(改编题)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________。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遗传学中的“测交”实验,并根据题干中信息,可选用测交亲本的组合是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ww,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w-w;也可选用测交亲本的组合是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w-w,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ww。通过正反交实验,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2)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w-w的母本可产生两种配子,而基因型为w-w的父本只能产生一种w配子,故其子代的基因型为w-w和ww,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

参考答案:

(1)ww()×w-w();w-w()×ww();(2)非糯性∶糯性=1∶1

四、染色体缺失致死

例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若现有一只红眼雄果蝇XBY与一只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缺失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染色体缺失的雄果蝇死亡。正常的情况下一红眼雄果蝇XBY与一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产生的雌果蝇应该全部为红眼,故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二是该雌果蝇X染色体上带有B基因的片段缺失。可以从细胞学角度通过显微镜观察该果蝇的X染色体是否异常来判断;也可以从遗传学角度通过杂交实验,根据子代的雌雄比例来判断。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2

论证式教学;论证;科学史

科学的本质是基于证据的思想、解释与辩解,是证实和证伪的过程。论证式教学是指将科学研究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是指围绕某一论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证据,运用一定的论证方式解释、评价自己及他人证据与观点之间的相关性,促进思维的共享与交锋,最终达成限定条件下可成立的结论的活动。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论证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提供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丰富的科学史,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逐步通过实证的方法获得相应科学结论的过程,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认识的影响过程。复习教学时,可以通过论证式教学,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小鼠对两种类型肺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是什么样的?”“转化因子为什么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实验既然已经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赫尔希和蔡斯还要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做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等四个疑问。

二、论证式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的四个疑问,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主题,展开基于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复习教学。通过问题设置、补充资料、还原科学史实,使得论证主题情境化,沿着“转化因子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框架,逐步深化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设置“质疑和辩驳”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和兴趣。再把相关生物变异、免疫调节、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杂交等重要概念穿插于复习教学中,使得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论证是从学生活动“质疑举证: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导入,再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为主体展开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最后归纳总结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论证过程力图使学生领悟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从而认同科学结论获得的最基方法是实证方法,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补充“两种肺炎双球菌的遗传关系”“肺炎双球菌引发人患肺炎和鼠患败血症的生理机制”等资料,对格里菲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方案与思路的还原,穿插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变异、Dna分子杂交技术等概念解决“转化的分子机制”问题、运用免疫调节的知识分析“R型活菌与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混合条件下在小鼠体内的数量变化”等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归纳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通过上述论证教学,还引导学生认识“从微生物培养技术到物质分离提纯技术,从同位素标记技术到病毒重组技术,从X射线衍射技术到化学物质含量测定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论证式教学与反思

1.“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论证式教学

学生通过回顾蛋白质相关知识,围绕主张“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质疑和支持的证据。

证据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有20种,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具有贮存大量信息的潜能。

证据②: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作为酶能够控制代谢,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这与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生物性状相同。

证据③:蛋白质具有种属的特异性,遗传物质也具有种属的特性。

质疑①: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这与遗传物质能够传递给子代不符。

质疑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含量不稳定。这与遗传物质具有结构和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

质疑③: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改变。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围绕“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和“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证式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前将补充资料和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过程、结果整合成主题案例资料,以便学生课堂阅读,并布置学生根据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主张和搜集证据。其次,展示学生依据资料提出个人的主张。再次,通过质疑与辩驳,学生基于证据,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解释和补充证据,对他人的主张进行质疑。最后,对主张进行修正和限定,达成共识。

资料1:S型细菌有荚膜,其荚膜多糖称为内毒素,是一种抗原物质,对动物体有危害作用。当S型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由于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在细胞内迅速增殖、扩散,引起人患肺炎或鼠患败血症。而R型细菌无荚膜,则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不能使机体患病。

资料2:R型和S型是同一物种不同品系。R型是S型自身合成荚膜的基因突变形成,即R型是由于S型发生突变而丧失了合成荚膜能力而形成。R型和S两型可以相互转化。S型分为许多种亚型,分别被称为SⅠ、SⅡ、SⅢ等,其物质基础是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不同亚型的S型肺炎双球菌都能突变形成相应的R型,它们又都能发生回复突变形成相应的SⅠ、SⅡ、SⅢ,但只能发生同型突变(SiRi、SⅡRⅡ、SⅢRⅢ)。

资料3: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

①问题1: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

初步主张:观点①加热处理不完全,残余的S型活菌伤后复原繁殖产生;观点②S型死菌死而复生;观点③R型活菌自发突变形成,与加热杀死的S型死菌无关;观点④R型活菌在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的作用下转化产生;

基于证据的辩驳:针对观点①②,学生提出质疑的间接和直接两种证据。如证据①:蛋白质高温变性失活,是不可逆过程(间接证据);证据②:第三组实验结果小鼠健康存活表明,加热处理已致S型活菌完全死亡。针对复活观点,学生补充提供了其通过网络搜集的证据,格里菲斯在1933年,在体外用S型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实验,仍然发现S型活菌的出现。证据③:第一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R型活菌没有自发突变形成S型活菌(直接证据)。

归纳解释: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且这种转化可传递给子代。这表明R型活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稳定性的变化,这种可遗传变异与S型死菌有关。

完善主张: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促成这种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菌。

②问题2:“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

预设主张:观点①R型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突变转化形成;观点②R型细菌获得S型死菌的有关特异性荚膜合成部分遗传物质,通过基因重组实现转化。

支持辩护: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观点,使其明白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是对转化因子作用的界定上,观点①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是诱变剂,而观点②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即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再启发学生进行反向推理,最后利用提供材料进行判断。如若是基因突变,则Rii型细菌只能发生同型突变形成Sii型细菌,而实验分离得到是Siii型细菌,从而否定观点①,而支持观点②。

完善主张: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的本质由于其接收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物质,并实现重组整合形成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提出有关“为什么加热没有使遗传物质失活?”问题,此时教师可直接补充“加热所使用的温度”与“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等资料加以说明,也可“留白”,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材料思考。

本环节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两个问题来观察学生对这一主题是否真正理解,以及学生能否运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相关经验。问题①:请用现代生物学相关方法区分Rii活菌是转化为Sii型,还是Siii型?问题②:请分析格里菲斯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两种类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值得欣慰的是,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提出三种解决方案:①微生物形态结构显微观察;②Dna分子杂交技术;③免疫反应抗体分析。关于第二问题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判断:R型先降后升,S型从无到有。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先抛出“艾弗里的实验结论不被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接受”的史实引发学生疑问,接着展示还原后的真实的艾弗里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对比教材编者处理过的实验方案,使得学生认识到虽然物质分离方法不同,一个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一个采用酶解逐个成分去除技术,但实验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从中提示学生注意艾弗里采取上述方法是受限于提取分离技术,使其初步认识到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肯定艾弗里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并简要补充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和一些导致艾弗里成为诺贝尔奖遗漏之珠的科学事件,让学生领悟科学发展的曲折以及科学精神。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复习,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材料选择的依据,并从材料选择引出实验设计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实验如何实现Dna与蛋白质分离的观测,得出同位素标记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有机联系起来。再运用反证法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方案则作为补充资料,用来修正“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这一主张。并通过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比较表,进一步完善、达成共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3

关键词:大学生遗体器官捐献意愿

theinvestingationandanalysisofCollegeStudents’BodyorganDonationwillingness

Luonan-liGaoYimingChao-wangJunHao-yaoGuoyan-Jia(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nesemedicineinmadicalschoolJinanShandong250014)

abstract:throughthequestionnairesurveyofthecollegestudentsinfouruniversitiesinShandongprovince,andthenetworksurveyofotheruniversities.wefoundthatmostofthecollegestudentsknowjustalittleaboutbodydonation,andexistmajordifferences.theenthusiasmofcollegestudentstoparticipateinthebodydonationislow.Butsomeofthemedicalstudentswhohavebeenexposedtobodydonationtendnottoparticipateinthedonation.traditionalconceptionandtherelativelypoorlawaremajorcauses.wesuggestgovernmentrelevantdepartmentincreasestheadvertising,graduallychangepeople’straditionalidea,andimprov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

Keyword:collegestudentsbodydonationdonationwillingness

近年来,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迅速发展,给许多终末期脏器衰竭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同时供体紧缺也成为制约器官移植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瓶颈。自2015年1月1号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遗体捐献器官成为供体主要来源。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理应为器官捐献做贡献。为了解大学生遗体捐献的意愿,宣传遗体捐献知识,积极推动器官捐献的发展,本课题组于2015年8月-12月,对济南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网上问卷的调查,并对不同专业进行比较,分析阻碍我国遗体捐献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不同专业的本科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医学类、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

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分小组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设计电子问卷进行网上分享。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及对遗体捐献的认识、捐献遗体的意愿、相关影响因素和对遗体捐献的建议。纸质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有效回收率92%,有效电子问卷回收52份,有效问卷共回收375份,其中医学生或家人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共185名,其他学生190名。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遗体捐献意愿普遍较低

为了解大学生志愿捐献遗体的积极性,本调查小组将同学们的作答情况做成了以下图表:

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反对积极参与遗体捐献,大约占总人数的86.40%。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参与遗体捐献的积极性较低,对遗体捐献的意义和社会价值认识不够,也说明国家部门对遗体捐献宣传与教育欠缺,相信通过对大学生宣传教育遗体捐献的知识与意义,可以提高他们遗体捐献的积极性。

这个问题本小组在不同专业之间也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医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参与遗体捐献的约占医学生总人数的16.96%,这一比率略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原因应是医学生接触遗体捐献的知识较多,对遗体捐献的社会意义认识较为深刻,其他几个专业答案比率均在12%左右,医学生捐献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作为医学生应该积极了解学习遗体捐献的知识,为国家医疗事业做贡献。这说明我们在医学遗体捐献上教育的缺陷。

(二)某些医学院校缺少对遗体的尊重保护,成为影响医学生捐献意愿的重要因素。

这道题,主要是针对医学生以及上过解剖课的学生设置,作答人数共214人。数据显示,有统一仪式的只占总数的7.94%,没有任何表示的占18.69%,自行表达敬意或老师提醒的分别占42.52%和30.84%,说明医学院校对遗体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完善,这会导致遗体的损坏,影响解剖等课的教学,也会引起相关老师与学生对遗体捐献认识的偏差。

为次我们特意调查了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的态度,调查显示认为医学生更能接受遗体捐献的仅占总人数的16.07%,认为医学生更排斥遗体捐献的占总人数的31.43%,这说明医学生在与遗体接触时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建议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对遗体捐献的认识,国家与相关遗体捐献部门重视对遗体的保护,这样才能促进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遗体捐献的工作中去。

3.我国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学生对捐献器官部分与整体有差别。

为直观地显示大学生对捐献不同身体部位的接受程度,我们做成了下图:

图表显示大学生捐献部分器官比较积极,尤其眼角膜占了绝大部分。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但不同的器官考验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部分同学对于捐献全身持拒绝态度。这显示了大家受“入土为安,保留全尸”的观念影响深重,不能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遗体捐献,也可能有他们对遗体捐献的了解程度与自身的家庭及心理因素有关。相信通过对遗体捐献教育宣传的深入,逐渐改变大家的落后观念,这类思想观念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三.讨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识程度有限

大学生属于受教育比较广泛,接收各方面知识较积极的群体,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识程度有限,有些同学甚至忌讳谈及,拒绝填写问卷。显示出传统观念对思想的束缚,同时也显示出我们国家遗体捐献知识普及不够。为此政府层面应做出相应努力,比如:

1.加大教育力度。实行全民教育,对医学生加强医德伦理教育。在各级学校教材增设有关器官遗体捐献的科目,或开设相关讲座或渗透在教师课堂教学之中,发扬赞美遗体捐献的奉献精神与对社会的重大积极意义。提高学生对遗体捐献的认识。

2.拓展宣传维度。公共宣传方面,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张贴播放有关遗体捐献的宣传画报及视频广告等。直接增强人们对遗体捐献的印象认识。

3.在医疗方面,拓宽遗体捐献的途径,简化遗体捐献的程序。包括除十字会医院之外,增设可以遗体捐献的医院。政府或有关医院增设关于遗体捐献的门诊咨询室专门供大家咨询及处理相关问题等,印发宣传手册等。

(二)进一步完善遗体保护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们国家的相关条例不够完善和具体,一些医疗部门及买卖尸体的黑市对遗体的运用不恰当,致使遗体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也使得部分接触遗体的人群对遗体产生不良情绪,错误理解遗体捐献的意义。希望国家可以完善遗体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遗体保护工作的重视,使医院与学校合理运用遗体资源,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采取鼓励捐献的措施

对遗体捐献者给予必要的物质或精神补偿。如颁发给捐赠者或家属荣誉证书或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等。国家也可以制定鼓励遗体捐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遗体捐献的发展。西班牙的遗体捐献模式(即每一个公民都被视为遗体捐献者,除非本人生前表达过反对意见)现在已得到全球的推崇,我们国家也可借鉴学习相关的政策,使遗体捐献的源泉可以充分涌流。促进医疗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道锐.遗体器官捐献的主体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01):47-53.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4

笔者所在学校期中考试试题: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

若该植株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皆可,则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问题研究

人教版生物教科收《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例详细阐述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但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的豌豆性状(如高颈和矮颈、圆粒和皱粒、黄粒和绿粒)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像这样由单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叫单基因遗传。本题中某植物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来共同控制花的颜色性状,像这样由多个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叫多基因遗传。而多基因遗传比单基因遗传复杂,试题难度较大。分析本题可知:

(1)花色性状为白色、红色、紫色三种表现型。

(2)白色前物质在酶1作用下转变成红色,控制酶1为基因a,推测基因a表达则白色不能转变成红色。

(3)红色在酶2作用下转变成紫色,控制酶2为基因B,推测基因b表达则红色不能转变成紫色。

(4)白色前物质在酶3作用下直接转变成紫色,控制酶3为基因C,推测基因c表达则白色不能直接转变成紫色。

(5)紫色有两条控制途径:①为酶1(基因a)和酶2(基因B)必须同时表达,基因C可不表达;②为酶3(基因C)表达,酶1(基因a)和酶2(基因B)可不表达。仔细观察图1,若把白色、红色、紫色假想成物理电路中发出不同颜色的“灯泡”,酶的合成与否类比为物理学中“电路开关”,画出“电路图”如图2所示,则题意可以理解为表1所示:

由于每个开关只有开启、闭合两种方式,推出整个“电路图”中3个“开关”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控制白色、红色、紫色三种表现型,则“开关”组合方式共有2×2×2=8种。每个开关对应的基因型各有3种(开关①开启――基因型aa、aa,开关①闭合――基因型aa;开关②开启――基因型bb,开关②闭合――基因型BB、Bb;开关③开启――基因型cc,开关③闭合――基因型CC、Cc),推出整个“电路图”中3个“开关”不同组合方式对应的基因型种类总共有3×3×3=27种。列表得出8种组合方式,对应的27种基因型及其表现型见表2(表中“开启”简称为“开”,“闭合”简称为“闭”)。

综上分析可知,该植物通过三对等位基因独立控制三种不同酶的合成来控制花的颜色,白色花基因型有6种,红色花基因型有1种,紫色花基因型有20种。

3问题讨论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5

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应的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比较广,因此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将就有效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探究,针对目前遗传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齐提高。

关键词

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策略

1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的意义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顺利都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遗传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教学手段势必会令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中结合遗传学历史故事,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之中的注意力,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在进行遗传学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利用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去激发学习热情,如讲孟德尔遗传时就可以使用故事的方式介绍其生平及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培养发现问题能力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人而言也具有不同的表征,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而遗传学的教材内容往往是注重提出问题,然后阐述问题,进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种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对遗传学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充分挖掘,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主动观察、主动寻找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问题也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如讲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案例,病例全身皮肤粉白色,毛发白色,瞳孔红色,虹膜呈透明色,对光敏感,进而引发学生主动观察病例,并能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再结合教师的讲解掌握染色体缺失类型、形成等,最终实现调动课堂气氛的目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和探索转变,进而产生满足对知识求知欲。

1.3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力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还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在既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意识形态,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介绍“海豹肢婴儿事件”时,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是将其作为表型模写现象的案例进行介绍,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既不深刻也不形象。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配以当时的图片、新闻报道等,不仅能够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官刺激,还能够加深印象,使他们明确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死记硬背的内容,也可以是活生生的知识,进而能够自主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4调动学生积极分析,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当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后,教师就能在课堂教学之中调动学生进行积极分析,从而由原问题引申出新问题,并针对这些新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自由组合定律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孟德尔人工培植豌豆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加深对遗传三大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有时在一些遗传学实验中所需要的时间很长,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进行一个实验,这时就可以将一些出现的实验现象留给学生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启发他们寻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1.5调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管理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是考量学生专业素质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动手,进而培养他们管理组织能力,能够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而服务。在学习遗传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遗传学故事,从而使学生明确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管理组织的能力。如摩尔根的成就就完全可以借助于故事来完成,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欲望,也提升了他们的遗传学素养,而这些单单依靠课本是无法解决的。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目前遗传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目前在遗传学课堂教学之中虽然实验课也占了一定的比重,但是这种缺乏真正意义的实验,普遍引不起学生的注意。这主要体现在实验时反映出很多学生不预习,当老师进行提问时回答较少,再加上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往往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完全是应付了事,没有达到实验课所应有的教学效果。有部分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按照仪器配备将学生进行分组,往往使得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成为实验课的旁观者,最终无法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遗传学课程自身的原因,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要在一周之内完成,这造成了在理论课之后,教师忙于准备实验课所需材料,学生在实验课也只是到时参加被动完成实验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忙于教学、忙于实验的教学安排,也无法让学生有足够思考的时间,进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从教学内容上看,在遗传学课程中验证性的知识较多,已经告知了“结果”,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在当今的教育格局下,显得有些老套,更与创新性、应用性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无法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4部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是课程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教师的影响。但是目前部分遗传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进行授课时也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思考,更别提帮助学生提高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部分教师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往往满足现状,不愿意深入思考、学习,挖掘教材背后的内容,以至于在讲课时往往无法突破重、难点,完成不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3有效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3.1增加遗传学实验课的比例有效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加遗传学实验课的比例,从根本上扭转师生对于实验课不重视的问题,而实践也证明重视遗传学实验课的学习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样让学生既能够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理论课与实验课并重的局面。如在“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一课中,主要内容有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因此可以以唾腺染色体作为遗传分析的材料,通过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细胞,以最直观的实例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在实验之后可以给学生介绍Bridges在20世纪30年表的世界上第一张多线染色体细胞学图谱知识,这样通过教学结合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遗传学的魅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优化遗传学教学体系传统遗传学课堂教学之中往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相应的教学模式也是采用能够提升成绩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可能收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因此就必须优化遗传学教学体系,调整日常遗传学教学内容,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实验和课程,增加一些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和课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遗传学课程能够为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其成为积极思考、创新探索的场所。如在“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一课中,若要进行详细讲解所花费的时间势必很长,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而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无法很好地完成后续的学习;若要概略进行讲授,本课的内容又贯穿于整个遗传学课程之中,势必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体系,以最佳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成为学生构建知识架构的助力。

3.3精选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传统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遗传学课堂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和优化。先学基础理论知识,再学应用实践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而有效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同时也是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内化,遗传学本身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不能要求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与其相吻合,因此要精选教学内容,突破线性知识结构,重构课程体系,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发育的遗传分析”一课中,主要研究基因对胚胎发育的作用,即包括胚胎和后续发育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层次上阐明生物发育的遗传基础,实现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统一。

3.4提升遗传学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理念束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遗传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观念,进而将其转变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受益。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技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习兴趣。如“遗传学的诞生”一课中,教师要先在备课环节之中对遗传学诞生的过程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在授课时才能更充分地将知识授予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概况。

4结语

总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有效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有着严格要求,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春月,鄢雯,,吴常伟.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施与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12(1).

[2]戴晓雪.关于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

[3]张金波,张淑红,刘爽,朱金玲,张玉萍.构建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7).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6

由于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近些年倍受关注。近年来,研究性教学在各高等院校不断地被提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把研究性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作为遗传学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研究性教学是在‘‘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使教学与研究相统一m。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pBL)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师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完整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成长,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

笔者根据研究性教学的规律及遗传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学作为本科生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高校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高校教师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具有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只强调背诵、理解复述和模拟,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自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强调培养学生获取与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与表述观点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依靠获得知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积累,因此切实加强研究性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动手又要学会动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研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观,运用正确的教学法,积极探讨、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主体精神,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创造精神。研究性教学过程从讨论问题开始,需要涉猎大量的资料,课程学习本身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教师只起引导、示范、鼓励、辅导和监控的作用,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课前的认真准备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调控。

2专业知识教学和实验技术教学相结合

遗传学是一门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尤其是现代遗传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和遗传学知识的大量增加,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遗传学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倍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遗传学教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遗传学授课过程中,适当地讲授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和遗传学研究材料的获得方法对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介绍分子标记选择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时,对分子标记的定义、类型、发展和每种标记的用途进行讲解,对遗传学研究材料如重组自交系和近等基因系群体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基因定位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知识进行回顾,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技术的教学方面,应不断地给学生介绍最新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技术在某一研究领域的时效性3。在内容上,尽量安排生动丰富且易于操作的实验项目,增加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尤其是近期,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日渐深入,适当地增加该方面的实验课程对帮助学生理解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表观遗传学对生物性状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以开展表观遗传抑制剂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分析及Rna干扰基因沉默的遗传分析等实验。

3为学生提供具有时效性、权威性和新颖性的阅读材料

随着遗传学科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任何一部教材都难以跟上遗传学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借助网络等媒体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借鉴〈(Science〉〉、《nature》以及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些国际权威杂志上的综述性文章作为教学中的补充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同时,对分子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如在研究癌症的遗传学基础时发现,一半以上癌症的发生过程中伴有p53突变。p53在正常细胞中寿命短、含量低,与细胞周期控制、Dna修复、衰老、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当p53发生突变时,细胞逃脱正常细胞生长的限制,使突变从一代细胞传到下一代细胞,这为癌症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跟踪遗传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如引入p53等遗传学研究进展,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表观遗传学目前也是遗传学重要的补充,如乙酰化酶家族和染色体易位、转录调控、基因沉默、细胞周期、细胞分化与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相关,从而对生物体的性状产生了影响。而非编码Rna不仅能对整个染色体进行活性调节,也可对单个基因活性进行调节,它们对基因组的稳定性、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增加表观遗传学的知识,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及对科技前沿知识的认识,为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4案例式和情境式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案例教学法(Casemedthodteaching,Cmt)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并以恰当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5。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实践的能力。遗传学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要穿插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等能力。

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与人类生活及人类疾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遗传知识的深化。在讲授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时,可与临床中真实的遗传病相联系,如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一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黑尿症、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一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一“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针对这些疾病,巧妙设计引导式问题,囊括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突出遗传学的课程特色。在该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学、记忆和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置于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环境,问题情境便能够吸引并维持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积 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5加强遗传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人才保障

过去,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无法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H。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已经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并为此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课程,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切将成为空谈。为了提高研究性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到优秀研究性教学能手的课堂上听课,通过学习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遗传学更好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教学案例。此外,学校年轻的遗传学教师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形式提高专业水平。最后,如果想成功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授课教师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授课教师要随时关注遗传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将权威杂志中介绍这门学科研究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文献综述引入课堂。这些参考文献学术水平高、内容新、难度适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真正理解本学科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握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吸纳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适时地把学生引入本学科知识和科研的前沿,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智、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科研、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7

一、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目标

遗传学知识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对中学生而言,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课程目标中有关遗传学内容的知识目标实现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比较普遍地存在:(1)不准确、不透彻;(2)不会正确地表达。在高考测量中,这两种情况是很难区分的。所以,在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遗传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构建遗传学基本知识体系框架,通过逻辑递进和知识脉络理解,组合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强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实际运用、综合运用。有效地学习策略是:(1)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的学科素养,结合遗传学发展史,认识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形成;(2)引导学生逐一理清遗传学各个知识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3)解析各知识点的构成要素和含义,理顺遗传学的知识脉络;(4)按照各知识点的目标层次,进行材料阅读、关键词辨别、逻辑推演、科学表述的能力训练。综观自然学科的发展里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石。以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基本理论为辐射中心,建构遗传学知识网络,理清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领悟方法,养成科学精神

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国内多数学者认同的是: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科学过程则需要经历实验、实践得到体验。遗传学教与学所存在的困难,与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不无关系。缺乏科学过程的体验,科学价值观则难以真正形成,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就会限于书本。遗传学同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全部的知识、理论都是源于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的观察假设实验推论否定再实验…直至形成结论,这个过程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促使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因此不断的改进、更新。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研究的对象――生命有机体个体间的差异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多元、多变,因而常常导致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非唯一性)。生物学的知识和理论,阐述的是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或趋势,有时,这种趋势可能是局部的或仅限于在某种生物类群中出现。所以,教师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方法论出发,重视遗传学知识链的形成过程和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领悟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学规律中应用的假说―演绎的方法、测交实验的预测中运用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体验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之间的平行行为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构建遗传图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假说中的推理法,表述亲代、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学会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下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关注遗传学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获得中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后代的性状进行统计比较,Dna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遗传密码、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等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同时,领悟建立模型的方法;运用模型的方法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把握其实质,鉴别出基因分离规律模型对于细胞质遗传及无性生殖过程不适用等。

三、注重综合,实现能力目标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8

关键词行为遗传学,抑郁,焦虑,行为偏差,双生子研究。

分类号B845

1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行为遗传学研究现状

行为遗传学是在遗传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结合微观的分子遗传学水平和宏观的社会行为水平的研究,探究在基因和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中人类复杂行为的形成机制。19世纪末至今,行为遗传学已跨入第3个世纪。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定律到多基因系统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复杂的人类行为,从传统的计量遗传学研究到连锁、关联研究再到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无论在思想体系还是研究方法上,行为遗传学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在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研究领域内,研究者在抑郁、行为等方面开始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研究问题。

1.1焦虑障碍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焦虑障碍是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怖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强迫症等在内的一大类情绪障碍。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据国外研究报道,惊恐发作的终生患病率为3%,广泛性焦虑障碍为5%,特殊恐怖症为11%,社交恐怖症为13%,强迫症为3%[2]。焦虑障碍不仅直接地损害着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导致酗酒、抑郁等问题。

目前,研究者认为焦虑障碍是遗传和环境两者互动的结果,但目前针对焦虑障碍的行为遗传学的具体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家庭研究发现这类障碍具有家族相似性[3]。两项基于临床样本的双生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焦虑发病有影响[4];而另外两项基于一般人群的双生子研究则得到了相反的结论[5,6];但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大规模女性双生子研究结果似乎又偏向于支持遗传的影响[7]。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有不同倾向。例如,一项使用8~16岁双生子的研究支持共享环境的影响而不支持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另一项使用3~18岁双生子的研究发现两者对社交焦虑都有影响。Bolton等对英国上千对双生子在4~6岁时的研究则发现,遗传对分离焦虑障碍、特殊恐怖症等早期焦虑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两者病症的遗传影响显著大于环境因素的影响[8]。对于各种特定的焦虑障碍,各研究间仍然无法得到统一的结论。目前被认为与遗传有关的焦虑障碍包括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9]。

焦虑与抑郁障碍的共病率高达60%,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两者在病因学上存在部分共因,例如相同的遗传易感性。分子水平的研究显示杏仁核-颞叶-前额叶皮层、单胺系统、应激-激素反应系统与焦虑和抑郁障碍有关。具体来说,从基因与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者探讨了5-Ht1a受体、五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5-Htt)、色胺酸羟化酶2(tryptophanhydroxylase2,tpH2)基因的作用及影响这些基因表达的发展关键期。但总的来说,焦虑障碍的分子行为遗传学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10]。有报道指出,5-Htt基因多态性与焦虑相关人格特质有关,大约可以解释总变异性的3%到4%,可以解释遗传差异的7%到9%[11]。

1.2抑郁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是名列前五的致残和导致疾病负担的原因之一。预计到2010年,抑郁症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第二大负担的疾病。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转型,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抑郁症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断发生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自杀事件,不仅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还形成非常消极的社会影响。科研人员正不断努力,试图了解影响抑郁症发病的各种因素,寻找有效的手段控制和治疗抑郁症。

行为遗传学研究专家Robertplomin等综合7项家庭研究的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发病危险为9%,明显高于3%的基线水平,提示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运用双生子研究的方法也证实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一项基于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的共病率为40%,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的共病率11%[12]。在近期的两项基于住院患者的研究中,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平均共病率分别为42%和20%[13]。对于轻、中度抑郁症,比较各研究的结果,似乎很难得到较确定的结论。但一些研究显示,遗传的影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抑郁越严重,遗传因素的影响就越显著[13,14]。

现代分子生物学为行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例如,Caspi等考查了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问题:面对同样的压力生活事件,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抑郁症状,而另外一些人则不会[15]。他们发现,5-Htt基因在压力性事件诱发抑郁的环节上具有调制作用。5-Htt基因在启动子区有短和长两种等位基因,具有短等位基因的个体面临压力性事件时,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另一个与五羟色胺代谢有关的基因tpH基因被认为是与自杀行为和抑郁有关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16,17]。

1.3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青春期的个体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经历性的萌发到成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这时期的个体常常面对学业、家庭关系、就业、人际交往等问题,承受较多压力和挫折。而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功能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因此,青春期容易发生行为偏离。但越来越多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却显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Caspi等2002年的研究[18]发现儿童受虐待的生活经历与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那些幼时受到虐待并且携带编码低水平mao-a基因型的儿童与那些虽然幼时受虐待但携带编码高水平mao-a基因型的儿童比起来,前者的行为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国外关于青少年焦虑、抑郁和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正方兴未艾,还有很多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研究则正在起步,建立我国的青少年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样本库,并开展相关研究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2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双生子研究的价值与现状

2.1双生子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近年来,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双生子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发展。2000年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公布与分子遗传学新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分子人类遗传学的研究,并增加了人们对基因产品及其在细胞水平上功能的理解,为研究基因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于1994年建立包含16000对英国双生子被试的大规模纵向研究项目,开始重构量化行为遗传学的研究。2002年和2003年,Caspi等结合传统的心理学评估方法和候选基因技术进行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更极大地鼓舞着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微观分子水平和宏观社会行为水平间的联系[15,18]。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行为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在人类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基因技术不再是主要困难,影响研究水平的关键因素回归到宏观层面的行为数据问题上。行为数据的来源、获取方式、客观性等成为目前行为遗传学研究首要考虑的问题。

自高尔顿在百年之前对天才的遗传因素进行研究以来,双生子设计――比较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在行为上的相似性,一直是行为遗传学量化研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研究方法。双生子在遗传与环境方面的异同可谓“天然实验设计”。近十几年来,双生子研究方法本身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初,研究者只是单纯利用双生子研究来定量估计遗传作用的大小,估计遗传度的方法也只是简单的相关系数法或方差分析法。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研究者不仅可以得到更可靠的遗传度估计值,还可将各种影响因素进一步分解,并且进一步探讨遗传度的年龄性别差异。另外,许多研究者还将双生子研究与其他类型研究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如与收养研究结合起来,可以将环境因素进一步分解。近年来,结合新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后,双生子研究方法变得更加富有价值[19,20]。

行为遗传学在分子和环境水平的迅速发展使我们不再局限于研究遗传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行为。研究人员现在可以进一步去探寻基因和环境如何影响行为的变化,探讨其中的连续、共变和异质问题,阐述先天与后天交互发展的问题。这些新发展对基因和环境在遗传、表型及环境中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2.2国内外双生子库的发展状况

双生子库已经在北欧国家系统地建立起来,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等国)正在积极地开展相关工作[4]。丹麦于1950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双生子库[21]。瑞典有世界上最大的双生子样本库,该库有近14万对双生子[22]。行为遗传学研究专家Robertplomin教授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双生子追踪研究样本库。美国有多个区域性的双生子库,明尼苏达双生子家庭研究项目(minnesotatwinFamilyproject,mtFS)是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在亚洲,目前见诸报道的有影响的双生子库是斯里兰卡双生子库[23]。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开展相关工作。例如,近年青岛疾控中心在青岛地区建立了双生子发展促进协会,登记了青岛地区双生子并在一部分成人中开展了与疾病有关的研究[24]。

国外研究情况显示双生子库为解决一些边缘学科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研究方法,成果产出非常显著。如,仅芬兰双生子库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近400篇科研报告[25]。而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双生子”、“孪生子”、“双胞胎”为关键词检索到我国1979~2006年2月发表的中文报告累计163篇。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双生子研究主要以生理发育和躯体疾病为主[26],缺乏心理发展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追踪性研究。这和我国的人口水平和科研需要很不相符合。此外,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3亿,研究统计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双生子的出生率在0.5%~0.9%[27],我国的双生子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结合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背景,建立一个基于人口学特点的双生子样本追踪数据库将对促进我国的人类行为遗传学研究发挥重要意义。

2.3我国青少年双生子研究的意义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双生子库的建设

随着国际上行为遗传学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建立我国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样本库,并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的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国际上,分子行为遗传学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有关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具有很高的价值,但相关的报道尚不充分。关于tHp基因、5Ht1、5Ht2、5-Htt、mao-a等候选基因与人类行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而且现有的基因研究大多以欧美白种人为样本,其结果有待于在其他人种和社会文化环境中进一步证实。因此,建立中国的双生子样本库,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抑郁、焦虑和偏差行为的问题,不仅可以为国内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研基础,而且为国际行为遗传学领域提供了基于黄种人和东方文化社会的宝贵资料。

青少年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之一。以往研究发现青春期时个体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情绪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问题大量涌现[28]。以抑郁为例,青少年期是抑郁的性别差异产生的主要阶段,也是抑郁水平的曲线发展的重要阶段[29,30],因此对探明抑郁的发生机制十分重要。现在研究发现青春期发动是有更多遗传基础的,它的出现将伴随着生理、内分泌及脑的共同变化。因此,这一时期为研究人类行为、认知和情绪的变化性与连续性提供了理想的契机。

值得指出的是,国外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研究都采用了追踪研究方法。事实上,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随年龄不断发展变化并受生活变迁的影响,如果不进行多年的追踪考察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发现。然而,我国目前非常欠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由于文化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我们无法确定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和机制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是否相符。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探明一些重要问题,例如:我国青少年的抑郁随年龄是否也是曲线发展,拐点在什么年龄?我国抑郁的性别差异状况如何,在何时产生,主要机制如何?青少年行为的发展的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如何体现?这些问题都有赖于我国本土的追踪研究,无法由其它研究替代回答。

中国科学院正建设行为遗传学研究平台,集中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和药理学家的综合优势,对意识与思维的本质以及对神经系统疾病机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通过国际学术合作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研究队伍,采用双生子研究方法开展有关青少年认知、情绪及偏差行为发展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探索遗传和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机制。该项目葛小佳教授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28,30~38],特别是青春期过渡对行为的和情绪问题的影响及其基因与环境互动[32]。该项目成员对儿童与青少年情绪特点与发展[3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40~42]、情绪问题的心理测量[43]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支研究队伍,致力于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建立青少年双生子信息登记系统,已在北京地区登记400多对双胞胎,并确立了表型和基因型数据的收集方法。表型数据的收集主要采用心理测验。通过比较焦虑、抑郁和偏差行为及有关因素的多种测量工具,继而在中学进行试测,确定了一套适用于青少年的多角度的心理测验。为了建立最优的口腔细胞收集方案和Dna提取方案,开展了以Dna产率、Dna完整性和储存时间等作为衡量指标的预实验,比较了文献中介绍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收集方法和技术。

该项目旨在建立我国青少年双生子库,结合心理学研究设计与分子行为遗传技术研究遗传和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机制。通过纵向研究,收集大规模双生子代表性样本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分析遗传和环境资源的变化性和连续性,系统探讨焦虑、抑郁和偏差行为的环境影响和遗传作用,研究抑郁、焦虑和偏差行为的发展机制。为进一步理解人类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提供重要的科研依据。

参考文献

[1]白云静,郑希耕,葛小佳,隋南.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05~313

[2]KesslerR,mcGonagleKa,ZhaoCB,nelsonCB,Hughesm,eshlemanS,wittchenHU,KendlerKS.Lifetimeand12-monthprevalenceofDSm-iii-RpsychiatricdisordersintheUnitedStates:ResultsfromthenationalComorbidityStudy.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94,51:8~19

[3]marksim.Geneticsoffearandanxietydisorders.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1986,149:406~418

[4]Slatere,ShieldsJ.Geneticalaspectsofanxiety.in:LadermH(ed.),Studiesofanxiety.Headley,UK:ashford,1969.62~71

[5]andrewsG,StewartG,allenR,HendersonaS.thegeneticsofsixneuroticdisorders:atwinstudy.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1990,19:23~29

[6]allgulanderC,nowarkJ,RiceJp.psychopathologyandtreatmentof30344twinsinSweden.ii.Heritabilityestimatesofpsychiatricdiagnosisandtreatmentin12884twinpairs.actapsychiatricaScandinavica,1991,83:12~15

[7]KendlerKS,nealemC,KesslerRC,HeathaC,eavesLJ.apopulation-basedtwinstudyofmajordepressioninwomen:theimpactofvaryingdefinitionsofillness.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92,49:257~266

[8]BoltonD,eleytC,o’ConnortG,etal.prevalenceandgeneticandenvironmentalinfluencesonanxietydisordersin6-year-oldtwins.psychologicalmedicine,2005,36:1~10

[9]plominR,DeFriesJC,mcClearnGe,mcGuffinp.psychopathology.in:plominR,etal.(eds.),BehavioralGenetics.newYork:worthpublishers,2000

[10]LeonardoeD,HenR.Geneticsofaffectiveandanxietydisorders.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6,57:117~137

[11]LeschK-p,BengelD,Heilsa,SabolSZ,GreenbergBD,petriS,etal.associationofanxiety-relatedtraitswithapolymorphismintheserotonintransportergeneregulatoryregion.Science,1996,274:1527

[12]allenmG.twinstudiesofaffectiveillness.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76,33:1476~1478

[13]mcGuffinp,KatzR,watkinsS,RutherfordJ.ahospital-basedtwinregisteroftheheritabilityofDSm-iVunipolardepression.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96,53:129~136

[14]KendlerKS,macLeanCJ,maY,o’neillFa,walshD,StraubRe.marker-to-markerlinkagedisequilibriumonchromosomes5q,6p,and8pinirishhigh-densityschizophreniapedigrees.americanJournalofmedicalGenetics(neuropsychiatricGenetics),1999,88:29~33

[15]Caspia,SugdenK,etal.influenceoflifestressondepression:moderationbyapolymorphisminthe5-Httgene.Science,2003,301(July):386~389

[16]RujescuD,Gieglingi,Satot,Hartmannam,mollerHJ.Geneticvariationsintryptophanhydroxylaseinsuicidalbehavior:analysisandmeta-analysis.Biologicalpsychiatry,2003,54:465~473

[17]BellivierF,Chastep,malafossea.associationbetweenthetpHgenea218Cpolymorphismandsuicidalbehavior:ameta-analysis.americanJournalofmedicalGenetics.B.neuropsychiatricGenetics,2004,124:87

[18]Caspia,mcClayJ,etal.Roleofgenotypeinthecycleofviolenceinmaltreatedchildren.Science,2002,297:851~854

[19]BoomsmaD,Busjahna,peltonenL.Classicaltwinstudyandbeyond.natureReview,2002,3:872~882

[20]刘晓陵,金瑜.行为遗传学及其新进展.心理学探新,2005,25:11~21

[21]theDanishtwinRegistry,,2006-5-28

[26]潘玲,王米渠,龙鑫等.10年来双生子医学研究的进展与证候起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393~1395

[27]干建平,郑坚.中国双生子出生率和出生性别比的地区分布.中国卫生统计,2001,18:283~285

[28]GeX,LorenzFo,CongerRD,elderGHJr,SimonsRL.trajectoriesofstressfullifeeventsanddepressivesymptomsduringadolescence.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4,31:406~419

[29]nolen-HoeksemaS,GirgusJS.theemergenceofgenderdifferencesindepressionduringadolescence.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115:424~443

[30]GeXJ,natsuakimn,CongerRD.trajectoriesofdepressivesymptomsandstressfullifeeventsamongmaleandfemaleadolescentsindivorcedandnondivorcedfamilies.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2006,18:253~273

[31]GeX,CongerRD,LorenzFo,Shanahanm,elderGHJr.mutualinfluencesinparentandadolescentpsychologicaldistres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5,31:406~419

[32]GeX,CongerRD,CadoretRD,neiderhiserJ,troughtone,Stewarte,Yatesw.thedevelopmentalinterfacebetweennatureandnurture:amutualinfluencemodelofadolescentantisocialbehaviorandparentingbehavior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6,32:574~589

[33]GeX,BestK,CongerRD,SimonsRL.parentingbehaviorsandtheoccurrenceandco-occurrenceofadolescentdepressivesymptomsandconductproblem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6,32:717~731

[34]GeX,CongerRD.earlyadolescentadjustmentproblemsandemergenceoflateadolescentpersonality.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99,27:429~459

[35]GeX,CongerRD,elderGHJr.therelationshipbetweenpubertalstatusandpsychologicaldistressinadolescentboys.JournalofResearchonadolescence,2001,11:49~70

[36]GeX,CongerRD,elderGHJr.pubertaltransition,stressfullifeevents,andemergenceofgenderdifferencesinadolescentdepressivesymptoms.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1,37:404~417

[37]GeX,BrodyGH,CongerRD,SimonsRL,murryVm.Contextualamplificationoftheeffectsofpubertaltransitiononafrican-americanchildren’sdeviantpeeraffiliationandexternalizedbehavioralproblems.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2,38:42~54

[38]GeX,KimiJ,BrodyGH,CongerRD,SimonsRL,GibbonsFX,CutronaCe.it’sabouttimingandchange:pubertaltransitioneffectsonsymptomsofmajordepressionamongafricanamericanYouths.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3,39:430~439

[39]陈祉妍.负面评价恐惧量表与考试焦虑量表在中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55~857

[40]杨小冬,罗跃嘉.焦虑障碍患者的注意偏向和自我注意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45~548

[41]LiX,LiX,LuoY-J.anxietyandattentionalbiasforthreat:anevent-relatedpotentialstudy.neuroreport,2005,16(13):1501~1505

[42]poliakoffe,milese,LiX,Blanchettei.theeffectofvisualthreatonexogenousspatialattentiontotouch.Cognition,2006(inpress)

[43]陈祉妍,黄峥,刘嘉.同伴互评对初中生的tat中亲和意象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3,26(2):301~304

theadvanceofBehavioralGeneticsStudiesonadolescentanxiety,DepressionandDeviantBehaviors

ChenZhiyan1,LiXinying1,YangXiaodong1,GeXiaojia1,2

(1adolescenttwinStudyGroup,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2DepartmentofHumanandCommunityDevelopment,UCDavis,USa)

abstract:Behavioralgeneticsresearchesonadolescentemotionalandbehavioralproblemshaveshownthatbothgeneticandenviormentalinfluencesondepression,anxietyanddeviantbehaviors.Forthelasttwodecades,thenewadvancesofbehavioralgeneticsmethodshaveprovidedresearchersbetteropportunitiestoelucidatethemechanismsofgeneandenviornmentinteractions.itisalsoaopportunetimeforpsychologiststobeinvolvedintheinvestiagtionoftheeffectofgeneandenviornmentinteractiononpsychologicaldevelopment.wereviewedthecurrentstatusofrelatedresearchesanddiscussedthesignificanceofdevelopingChinesetwinregistryforcarryingoutbehavioralgeneticsresearchonadolescentemotionalandbehavioralproblems.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9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62-01

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现代医学在有着重要的地位[1]。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遗传学也不断地进步。对于将来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来说,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医学院的学生是医疗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学生的需求逐渐增加,不仅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还需接受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因此,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从而保障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1.中医院校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

在当前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发现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出现重复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一般处于接收知识的被动者,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实践教学中,一般都是操作验证性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测验,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这些问题,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

2.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方法

2.1优化教学内容。医学遗传学作为基础与临床之间重要的一门学科,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学科紧密相连[2]。随着其它医学学科的日益完善,原来只在医学遗传学中讲授的内容已部分被其他各相关课程接纳,这使得教材内容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比如,针对单基因遗传复并发风险的估计,在高中阶段已讲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介绍bayes法,应用一些病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将时间应用到遗传学的重点知识上,也可以避免学生对重复内容的发生厌烦的情绪。

2.2改进教学方法。

2.2.1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具有信息量大、生动、直观的优点,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学课堂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3]。由于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抽象内容,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动画、图形和视频等形式引入课堂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染色体病关于"猫叫综合征"的讲解时,在显示患儿体貌特征图片的同时,配以猫的叫声和患儿的哭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课堂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2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病例具有真实、直观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加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医学遗传学涉及多种遗传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临床医学病例入手。如白化病、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单基因病,通过实际了解这些病例,使学生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的体现出来。

2.3重视实验环节。实践课是遗传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主要目的是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使学生学习到实验操作中技术方法,为今后走向医疗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验教学方面,应结合实验室应有的条件,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展开实践,实验结束后,写一份实验报告,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其可行性,不仅有利于巩固教材知识,而且掌握了实践操作的要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

2.4改进考核方法。改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评价学生[4]。增加对学生学习操作的考核制度,如:实验的科研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教师经过对学生操作能力、综述水平、平时的考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学生的成绩,做到公正又标准的评价。

3.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需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这样才能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红莲,张联珠,聂晨霞,霍静,倪春娟,苗知春,石卫红.关于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2:135-136.

[2]张凯,刘向国,王望九.提高中医院校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1,06:104-105+111.

遗传学相关问题篇10

关键词:遗产地;遗产旅游;世界遗产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遗产保护的话题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遗产旅游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但纵观过去十多年国内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发现更多的是“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对遗产的特殊性、遗产的本质等问题则凸显不够。本文拟在回顾过去“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反思热潮,对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1国内的“遗产旅游研究”都在研究什么

1.1学术期刊遗产相关的旅游研究

早在1999年,王大悟在有关生态旅游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遗产旅游”的概念,他认为,“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及自然两个方面的遗产资源,生态旅游处于遗产旅游之下的半个级别,强调自然资源的属性”(王大悟,1999)。此后,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根据向岚麟(2009)的总结,遗产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见表1):(1)基础阶段(1985~1991),该阶段主要以具体遗产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遗产美学、历史、科学价值等,研究也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重在对遗产地本身特点的描述;(2)过渡阶段(1993~1996),这个阶段的研究仍以具体遗产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热点在旅游开发、遗产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遗产保护和遗产监测的关注,简单定量分析的研究增加,强调旅游开发和环境科学价值研究;(3)发展阶段(1997~2001),该阶段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遗产价值、遗产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法开始逐渐强调计量模型的运用,注重遗产保护的整体环境观;(4)全面提升阶段(2002~2006),该阶段以整体遗产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在数量和比例上极大增加,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可持续性、经营管理、遗产保护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为主,问题导向型的实证研究增多。而2006年至今,遗产旅游的研究呈现大发展的态势。近年来,中国遗产旅游研究对象趋向深化和多元化,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等传统类型以外,以城镇遗产、工业遗产等为代表的细分遗产类型也逐步得到重视;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得到重视,研究主题虽在逐步扩展,但仍以价值属性、旅游发展、产业经济、游客及社区和保护管理五大内容为主(戴湘毅,等,2014)。

从研究主题来看,以往的“遗产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是根据遗产旅游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进行分类(向岚麟,2009;戴湘毅,等,2014),大致可以分为:(1)遗产地本体研究,即对遗产地自身特点及价值的分析评价,包括价值特色、历时研究、环境科学、现存状态和资源评价;(2)遗产旅游者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时空规律、行为特征等方面;(3)遗产地的社区、政府/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研究;(4)遗产地旅游活动研究,是基于对遗产的本体价值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遗产的保护、利用、开发、管理等各种措施活动。

二是根据遗产地的相关要素进行分类(戴湘毅,等,2014;冷志明,张铁生,2009;陈蓓蕾,2012;乔恩凤,朱江群,2010;邹统钎,等,2009),大致可以分为:(1)世界遗产地旅游的内涵研究,即对遗产旅游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的研究;(2)世界遗产地价值研究,包括对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分析;(3)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主要是指在遗产地上进行的旅游开发活动及其影响的研究;(4)世界遗产地旅游营销研究,主要包括对遗产地旅游市场与产品营销研究;(5)遗产旅游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是指在对遗产地旅游研究方法的总结;(6)世界遗产地保护研究,主要是对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保护问题进行的研究。

三是根据遗产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戴湘毅,等,2014),一般分为:(1)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研究;(2)古村、古镇、古城类遗产旅游研究;(3)山岳自然遗产旅游研究;(4)农业遗产研究;(5)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6)工业遗产研究;(7)乡土遗产研究等。

不难看出,研究中,倾向于将所有遗产地特别是世界遗产地上发生的旅游活动,界定为“遗产旅游”;把遗产地本身的研究以及遗产地旅游开发、管理与影响相关的研究,则称之为“遗产旅游研究”。但这种界定与分类方法留下的困惑就是,还有什么不是遗产旅游?遗产旅游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1.2国家基金资助的遗产相关旅游研究

一般来讲,学界认为,得到国家基金资助的学术研究代表了该领域最前沿、最紧迫的研究选题,因此,从国家基金资助的角度来分析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与主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

通过检索2005~2015年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遗产地旅游研究相关项目发现,近年来国家基金对遗产研究的资助不断加强,从2010年起,每年遗产旅游方面的立项都在5项以上。从研究主题来看,2011年以前的国家基金主要资助遗产资源的价值研究,2012以来的资助项目开始强调社区利益分配与遗产的可持续性;而2015年,重点开始偏向于研究遗产地的保护及遗产价值的评估,研究热点又开始回归到理解遗产旅游的价值属性及本质特征。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关注点不同,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始终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但关注的遗产类型在不断变化,2007年以前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开始关注多元化的遗产如工业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

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国家基金资助的遗产地旅游相关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主要包括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价值属性4个方面,只有2.27%的项目主要针对遗产旅游的概念性问题进行研究。但从这些研究主题与内容来看,“遗产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与之前热门话题如生态旅游的研究内容差异不大,所研究的问题实质其实相同(见表2)。

表2国家基金的遗产旅游研究主题

位序1234567

研究方向经营管理旅游开发遗产保护遗产地社区研究价值属性可持续概念性分析

频数712133531

百分比%15.9127.2729.556.8211.366.822.27

资料来源:作者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官方网址项目检索整理。

2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核心问题

2.1遗产的核心问题:谁选择与决定遗产

据考,我国“遗产”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五十七,原句为“(郭)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亡者留下的财产”见《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南开大学组合教学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即是指祖先留下的物质财产。这一本义至今仍在使用,如《新华词典》将“遗产”解释为: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及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遗产”一词,经历了从“宝物”“古玩”“文物”“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阶段,其蕴藏的内涵与表征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张朝枝,2008)。

一般认为,英文“遗产”(heritage)一词源于拉丁语,指父亲留下的财产。几经沧海桑田,“遗产”一词的内涵没有根本性改变。但也有学者认为,heritage一词大约产生于1970年代的欧洲,其涵义与古汉语中“遗产”的涵义基本相当,通常指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prentice,1993)。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遗产”的含义开始被不断引申,地方文脉、历史人物等被都认作是一种遗产,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商业用途(张朝枝,2008)。

总的看来,遗产的概念从“祖辈传下来的”财产发展到“与个性概念密切相关的”象征性遗产,从物质遗产向非物质遗产发展,从国有遗产向社会、民族和社区拥有的遗产发展(张朝枝,2008)。换言之,遗产的概念经历了从“特殊的”遗产系统走向“一般的”遗产系统、从作为历史的遗产时代走向了作为纪念的遗产时代的过程(皮埃尔,1997)。遗产概念作为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文化现象(洛文塔尔,2006),其概念与内涵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文化与自然观念的变化及其社会行动影响。从本质上讲,遗产是人们根据当前的目的与价值观对历史的选择性再现(olsen,timothy,2002),它是“遗产”的现象环境经过文化与社会筛选,再经过行为世界的经济筛选才成为“具有价值的遗产”(timothy,Boyd,2003),在这个过程中,由谁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决定“遗产”是遗产,这个选择过程是“遗产”成为遗产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遗产概念的核心问题与“选择”相关,即“谁”选择或者决定了它是“遗产”?它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2.2遗产旅游核心问题:谁展示与为谁阐释

早期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是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综合角度出发的。从供给角度而言,一般认为,遗产旅游是“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Yale,1991)。但这种定义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认为这样是混淆了遗产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从需求角度而言,有学者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种,这种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基于对目的地的个人遗产归属感的感知(Yaniv,etal.,2001)”。但这种定义的问题在于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进行统计。实际上,两种定义的核心问题都是“这个遗产属于谁”?

遗产资源变成遗产旅游资源或产品,关键在于怎样“解释”(interpretation)遗产,即:怎样给遗产讲故事,由谁来讲故事,讲给谁听,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者变成了权威、商业机构,讲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经济利益,听者成为了大众消费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实是一种“权力话语”(彭兆荣,郑向春,2008)。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说旅游吸引物。此时,人们不可否认地赋予文化与自然遗产以一定的经济价值,使遗产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但其实遗产本身并不是旅游资源,它们只是被人们建构成为了旅游资源。旅游把遗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形成了消费资本,它既是文化的资本化过程,同时也是遗产作为历史的物质载体向消费者传达其文化价值,提示和强化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意义,唤醒和强化个体和群体的认同感,因此又是资源的文化化过程(蒂莫西,等,2007)。而遗产旅游地则是遗产与旅游活动共生的空间和产生意义的地方,从地理学的视角而言,是旅游活动使遗产“空间”变成遗产“地方”。可见,说遗产通过旅游活动来阐释其意义与价值,其核心问题是向谁展示或怎样阐释,展示或阐释的主体与目标对象不一样,遗产旅游的形式与内容就会发生变化。

3旅游研究的大背景转向

3.1本体论变化:边缘性研究对象受到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学术界的交流日渐加强,多元化的经济体世界导致了本体论的变化。这种社会背景的变化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交易方式变化,非市场交易的交易活动越来越重要,如无论是在贫困的还是富裕的国家,女性的非市场交易和无偿家务劳动构成了国家经济活动的30%~50%;(2)劳动力活动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开始由有稳定工作收入的工作转变为非固定形式的工作;(3)经济组织变化,目前世界是多种政体共同存在的形式(见表3)。

社会背景的变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人们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人们不能再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全球变化,这要求人们开始关注一种新的经济本体论,并认识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边缘化”的经济现象的重要地位,人们需要关注展示和记载构成了全球社会福利的大量不同的经济交易、劳力活动和经济组织(GibsonGraham,2008)。与此相对应,学术研究也开始向表演性本体论(performativeontologicalproject)发生转变,这种本体论是带来新的经济体,而不只是关注和评定已有的物体的现实主义认识论。因此,去挖掘边缘化、隐蔽性和替代性的经济活动会使研究变得更加真实和可信,对政策也更具指导意义(GibsonGraham,2008;张朝枝,2014),一些原来被认为边缘的群体、现象在研究领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对少数裔、另类文化等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3.2认识论变化:研究视角超越传统时空观

在国内研究还在模仿西方国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西方科学哲学的主流已经由实证主义转向实在论,进而发展为建构实在论(黄光国,2006)。且由于社会物质实质的巨变、全球的时间与空间感关系的快速变化,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方式实现了革命性转变,先前所认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品质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时间的加速和空间的缩小的深刻体悟(哈维,2003;冯建辉,2010)。由此,人们的认识论,即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旅游研究上来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认识尺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学者格局观的改变。旅游研究,从内容上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研究,旅游环境及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功能主义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从全球化视角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旅游的全面发展时期研究(白廷斌,wall,2010);而旅游研究者也经历了老一代以其他学科模型研究旅游的非旅游研究背景学者,到中一代引用西方理论背景研究旅游的学者,直至现在的新一代学习西方的研究规范,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旅游的青年旅游研究者(tgeneration)(张朝枝,2014a)。种种现象表明,现在的旅游研究学者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仅限于本国的知识范围,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谈问题,其对旅游的认识尺度发生了变化。二是游客流动性导致传统理论的适用性受到挑战。随着超音速大型客机和互联网的覆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同时性进一步加强,自然的空间距离和障碍已经微不足道,故在时间图景上,人们对时间距离的感知比对空间距离的感知更为重要(黄光国,2006)。游客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旅游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化,人们的出游目的也不再只是游览各类高级别的旅游目的地,而是倾向于在短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旅游目的地,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开始趋向于交通便利性的竞争(Hall,2015)。此外,新技术、新技能、新方式快速出现又迅速过时,于是各种形象工业、一次性的服务、表演、象征性产品占据了生产的主导地位,由此构成了整个生产过程在快速流变的革命性时空图景中展开。也正因为生产过程中,符号和形象的受重视,商品生产完全和文化联结在了一起,文化的产业化和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哈维,2003)。游客流动性的增强及文化认识的转变导致现有理论无法完整的解释研究的现象,传统理论的适用性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超越传统时空观,如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中小尺度研究视角到全球化的研究视角的相关研究,开始备受关注。

3.3弱理论时代:陷入“找理论”的困境

以往的学术训练是要求学者是具有辨识能力、超然地、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要求学者能深入问题的内部,看到问题的本质,学者们对理论构建的过程类似于偏执狂的心态(GibsonGraham,2008)。但由于多元化经济体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学者本体论开始向表演性本体论转变,并认为理论的目标不是通过证实我们已知的东西来扩展我们的知识,而是将获取理论视为是为了让理论产出新的东西的一种工具,这就要求学者发现被边缘化的经济现象,锻炼一种“弱理论”的思维形式(GibsonGraham,2008)。另一方面,时空观的改变使学者们的格局观及研究尺度开始趋向全球化的视角,传统理论对现有研究现象来说具有局限性,这些理论有效性边界受到局限,学术研究进入“弱理论”的时代。

此外,学术发表竞争使数据分析工具与技术特别是计量技术被神圣化,这一方面使一些研究形式上显得更加“科学化”,学术的竞争沦为技术与工具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创新,对研究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复杂的技术手段来测量,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弱关系”,其研究理论也往往是“弱理论”(张朝枝,2014)。在近几十年里,旅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回顾这些年的研究可以发现:旅游研究的内容和话题都有扩展,研究方法和途径也更加精密,研究结果也更加多样化(Kreisel,2011);然而,很多研究仅仅限于对现象的描述,进行案例的重复研究(Franklin,Crang,2001),也或许旅游研究理论多源自其他学科领域,而这些理论的前提假设却少有提及(Franklin,Crang,2001;Botterill,2001)。因为这些原因,很多旅游研究陷入“找理论”的困境,为了用理论而用理论,而对问题的实质触及不深。

3.4集体反思热潮:批判性研究受欢迎

基于上述背景,不少学者开始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保继刚,等,2011),近年来,受到社会科学中文化转型及旅游与休闲研究中不断增加的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旅游研究已经开始进行“批判性”转型,它寻求挑战该领域主导的论述,反击所谓的旅游研究是“产品化”的研究的偏见,鼓励一系列对旅游的权力、论述和表现形式的本质的批判性的话语、讨论及争论,并强调旅游和休闲作为主要的文化现象的存在,被誉为是旅游产业一次“和平的革命”(quietrevolution)(Bianchi,2009)。

基于此,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我国的旅游研究进行反思(保继刚,等,2011;朱峰,等,2011)。大多认为研究表明,我国的旅游研究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我国旅游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得到普遍重视,但研究的问题意识仍亟待加强,学术规范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规范”,更要重视实质上“规范”(保继刚,等,2011)。旅游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是需要旅游研究者共同努力去打破的,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考虑和追求学术成果对构建旅游理论体系、推动旅游学科发展所能作出的学术贡献(朱峰,等,2011;冯凌,等,2011)。

(2)旅游研究的学科身份迷失。有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基金项目的选题方式均存在“去旅游化”现象,即旅游现象仅成为其他学科的剖析对象,研究贡献表现在验证、完善、补充已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非旅游理论的提出或完善,这也就使得旅游研究间的对话与交流更加困难,旅游研究者学术身份认同面临困境,旅游学术共同体难以建立(朱峰,等,2011)。目前的旅游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主要处于从其他学科汲取理论养分的阶段,基本上是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其他学科应用研究的综合,从相关学科角度切入的各分支学科发展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且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冯凌,等,2011)。

(3)在研究技术与技巧中迷失了方向。我国的旅游研究经历了以描述性和概念性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到开始出现定量研究方法并不断增长,发展到了现在定量研究方法比例持续增长且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目前,我国旅游研究高度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呈现多样化和现代化,高新技术如RS、arcGiS、GpS等在研究中得以运用(汪德根,等,2011)。这说明,我国的旅游研究渐渐在研究技术与技巧中迷失了方向。但任何定量研究的结果,若要在逻辑上没有漏洞,需要用定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和解释,故旅游研究方法应该实现定性回归,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汪德根,等,2011)。

这些反思进一步唤起了青年学者对现有研究的批判性思考,一些批判性研究在主流期刊受到欢迎,近年来criticaltourismresearch的学术共同体正逐步形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

如前所述,遗产旅游研究也需要更具批判性,我们需要反思,之前的“遗产旅游研究”,是在研究遗产地上的所有旅游现象?还是在讨论具有遗产本质属性的核心问题?如果只是发生在遗产地上的所有旅游现象,那遗产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在哪里?遗产旅游研究的哪些议题才能更加突出地显示遗产的本质属性?

遗产的本质是人们根据当前的目的与价值观对历史的选择性再现(olsen,timothy,2002),遗产的认定和选择的过程是权力博弈的结果(张朝枝,2008),因此理解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也就自然成了遗产旅游的核心问题(Dahcr,2000;Richter,1997),这种矛盾的冲突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遗产产业迅猛发展而日益明显(胡志毅,2011)。遗产从生产到消费的内生矛盾注定了遗产的复杂性(胡志毅,2011),这种复杂的内生矛盾关系可以总结为三大核心问题:“什么是遗产(who)”“象征什么价值(what)”“如何再现价值(how)”(张朝枝,2014)。围绕遗产的三大核心问题,可以展开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

(1)与“什么是遗产”“谁的遗产”相关的议题。“什么是遗产”议题,包括“谁决定什么是遗产”“用什么标准选择遗产”等关键问题。从生产过程来说,遗产的生产过程即遗产的申报与认定的过程,实际上国际价值取向与国内专家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影响遗产价值的认定(戴湘毅,阙维民,2012);从消费过程来看,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遗产的内容体系和再现方式(胡志毅,2011)。“谁的遗产”“什么是遗产”问题,实际上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遗产认同上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在遗产旅游研究中,应重点探讨,旅游作为外生变量如何影响遗产的选择与生产、旅游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的遗产认同、这种认同反过来又是否会影响旅游与遗产的关系等问题。同时,从研究对象上讲,需要对更多边缘性遗产进行关注,关注的遗产类型也可以从世界遗产扩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遗产,如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或者乡村遗产、社区遗产等类似的主体,能够更好地丰富遗产旅游研究体系。

(2)与“象征什么价值”相关的议题。“象征什么价值”议题,主要包括对遗产经济文化双重属性的讨论的回答(胡志毅,2011),如“代表谁的价值进行表征与阐释”“展示与阐释给谁看(听)”等关键问题。遗产本身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张朝枝,2014b)。在展示与阐释过程中,遗产代表什么价值,传播什么价值,传播对象是谁,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键问题。作为遗产展示与阐释的重要手段,旅游如何建构遗产价值,如何传播遗产中承载的价值观,游客、居民、遗产权力话语者如何通过互动而不断重构遗产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在这些问题研究的视角选择中,可以超越传统时空观,对遗产价值表征与传播相关的变量进行关注,比如对空间再生产、遗产集体记忆、文化公民身份等问题进行研究。

(3)与“如何再现遗产”相关的议题。“如何再现遗产”主要是指“怎样阐释”的问题,包括采用何种方式、选择何种价值进行遗产消费或生产。这一问题主要是将无意义的遗产物质实体赋予意义以及传播,这与遗产“作者权”紧密联系,而遗产作者权取决于行政地位、产权状态、学术权威和经济资本等诸多要素(胡志毅,2011)。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怎么“解释”遗产,即:怎样给遗产讲故事、由谁来讲故事、讲给谁听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者变成了权威、商业机构,讲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经济利益,听者成为了大众消费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实是一种“权力话语”(彭兆荣,郑向春,2008)。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重点要关注遗产解说与建构、旅游如何影响遗产等。在这样的研究中,一些边缘性群体,如以前比较少关注的少数民族社区、或者社区内的群体差异、或者一些以往被认为“另类”“与遗产不相关”的群体可能需要进行深度关注。

当然,正如遗产概念本身一样,遗产旅游的研究也会不断地变化,但在全球旅游研究更加强调批判性反思、关注边缘性群体和另类现象的今天,遗产旅游研究也应该超越传统时空观,围绕遗产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遗产的本质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廷斌,wallGeoffrey.旅游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的形成与演变[J].旅游学刊,2010(4):1319.

[2]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3]陈蓓蕾.中国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7273.

[4]戴湘毅,唐承财,刘家明,朱爱琴.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态势――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旅游学刊,2014(11):5261.

[5]蒂莫西,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6]戴湘毅,阙维民.世界遗产视野下的矿业遗产研究[J].地理科学,2012(1):3138.

[7]冯建辉.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浅析[J].唯实,2010(7):3337.

[8]冯凌,石培华,刘佳峰.基于期刊论文时序特征的中国旅游研究30年历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2):239248.

[9]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社,2003.

[10]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胡志毅.国外遗产旅游“内生矛盾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11(9):9096.

[12]冷志明,张铁生.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9(6):111115.

[13]洛文塔尔戴维德.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m].周耀林,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4]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J].广西民族研究,2008(3):3339.

[15]皮埃尔・诺拉.一种正当其时的思想[J].信使,1997(12):1418.

[16]乔恩凤,朱江群.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综述[J].大众商务,2010(7):49.

[17]王大悟.巴拿马旅游业tCR行动计划述评――兼析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概念的内涵[J].社会科学,1999(7):1115.

[18]汪德根,陈田,王金莲,刘昌雪.1980~2009年国内外旅游研究比较[J].地理学报,2011(4):535548.

[19]向岚麟.近22年世界遗产地研究进展――基于13种中文期刊的考察[J].旅游学刊,2009(4):8591.

[20]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1]朱峰,项怡娴,王春晖.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及反思――基于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11):2834.

[22]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19.

[23]张朝枝.国际旅游研究的转向与中国青年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J].旅游学刊,2014a(1):1315.

[24]张朝枝.遗产责任:概念、特征与研究议题[J].旅游学刊,2014b(11):4551.

[25]邹统钎,王小方,刘溪宁.遗产旅游研究进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7276.

[26]BotterillD(2001).theepistemologyofasetoftourismstudies[J].LeisureStudies,20(3):199214.

[27]BianchiRV(2009).the‘Criticalturn’intourismstudies:aradicalcritique[J].tourismGeographies,11(4):484504.

[28]DahcrRF(2000).DismantlingaCommunity’sHeritage[m]//tourismandHeritageRelationships:Global,nationalandLocalperspectives.athenaeumpress,109.

[29]Franklina(2001),Crangm.thetroublewithtourismandtraveltheory[J].touristStudies,1(1):522.

[30]GibsonGrahamJK(2008).Diverseeconomies:performativepracticesfor‘otherworlds’[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32(5):613632.

[31]HallCm(2015).onthemobilityoftourismmobilities[J].Currentissuesintourism,18(1):710.

[32]Kreiselwa(2011).Somethoughtsonthefutureresearchonleisureandtourismgeography[J].Currentissuesintourism,15(4):397403.

[33]olsenDH,timothyDJ(2002).Contestedreligiousheritage:Differingviewsofmormonheritage[J].tourismRecreationResearch,27(2):715.

[34]prenticeR(1993).tourismandHeritageattraction[m].London:Routledge.

[35]RichterKL(1997).thepoliticsofheritagetourismdevelopment:emergingissuesforthenewmillennium[m]//Douglasp,BR.Contemporaryissuesintourism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108126.

[36]timothyDJ,BoydS(2003).Heritagetourism[m].London:pearsoneducation,25.

[37]Yalep(1991).FromtouristattractionstoHeritagetourism[m].Huntingdon:eLmpublications.

[38]Yanivporia,RichardButler,aireyD(2001).Clarifyingheritage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8(4):10471049.

HeritagetourismResearch:FromtourisminHeritage

SitestoHeritagetourism

ZHanGChaozhi,Liwenjing

(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

withareflectionaboutheritagerelatedresearchindomesticacademicjournals,andtheresearchprojectssupportedby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and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thepaperarguedthatthecurrentsocalledheritagetourismresearchesareactuallytourisminheritagesites,theessenceofheritagetourismhasnotbeentouched.withfurtheranalysisontheessenceofheritageandheritagetourismandtheparadigmshiftofsocialscience,thepaperputforwardsthecoreresearchissuesaboutheritagetourismresearch,andthekeyresearchquestionsincluding“whatisheritage”,“whoseisheritage”,“howtorepresentheritage”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