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十篇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十篇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4:44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1

关键词: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12-09

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与该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密切相关。体育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级别最高的科研基金项目,代表了国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层次和水平。它的设立不但可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而且可从宏观上为科研人员研究选题提供导向和引领作用。自1997年“体育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以来,有关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已有不少学者从立项的数量、主持人所属单位与地域、立项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等方面做过系统分析,但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未有涉及。因此,本文将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的1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和立项项目为依据,对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一是探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以下简称为课题指南)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二是从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中寻求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重点、热点以及渊源流变;三是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期刊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轨迹、现状和发展态势;四是通过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分析以及学术界对体育学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分析提出课题指南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合理的体育社会学发展规划和课题指南提供参考。

1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分析

1.1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指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在某一时期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依据,紧密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规划要点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提出。课题指南条目的设项首先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委托各学科规划评审组提出建议,然后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汇总整理,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由此看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代表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的最新方向,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旨在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课题指南一贯坚持“口径宽厚”的原则,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据统计,1999~2009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共设研究条目160项。根据课题条目内容的相同或相似,我们将这160项条目归纳为17个研究主题(见表1),并根据每个主题研究的内容分别提取一个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并未列出每项课题的主题词,本研究只是作者根据研究需要按照自定的标准去提取。由于受可操作性的限制,这种提取只能说是一种大致粗略的提取)。通过统计主题词在160项研究条目中出现的频次,判断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社会学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情况下,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表明社科基金对某研究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该主题词所对应的研究主题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热点。由表1可以看出,1999~2009年11年间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理论、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焦点,也就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

1.2课题指南研究项目的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类别分为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3大类。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申报年度内单独,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指南在前一年年底。

1)重大招标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档次最高的课题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自2005年设立以来,与体育学有关的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有2项:一是2006年设立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重大问题研究”,二是2008年设立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由此看来,与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研究的课题无疑成为这一时期最为耀眼的研究方向。

2)重点项目课题:重点项目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每个研究主题下附简短的提示,供申报者设计课题和论证时参考。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2001~2003年均有重点课题,其研究主题包括: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北京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奥运会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中国体育简明通史等。从指南中的重点研究主题可以看出,2001~2003年北京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大众体育、体育史研究处于学科研究的重要位置。

3)年度项目课题:年度项目占社科基金项目的绝大部分,设定了学科本年度的重点研究范围,指导本年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的申报。1999~2008年体育学共设年度研究主题条目150项,占总研究主题条目的93.75%。

1.3课题指南条目内容导向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所提供的研究条目多倾向宏观层面,立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高度,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从课题指南的指向上看,大多都是研究阐释党和国家在体育学科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体育产业与市场化问题研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这些都是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体育发展宏观政策紧密结合的必然。

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优选支持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的导向作用;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国人多年来的梦想,从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举办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密不可分,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问题研究(申办、效益分析、奥运理念、社会心理、组织管理、基本经验等)予以了极大的支持,研究主题条目达15项之多,占整个条目总数的9.38%;在1999~2009年整个体育学社科基金指南研究主题条目中,有关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的条目也占有较大比例,充分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导向指引。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课题指南反映了这些热点问题并予以及时导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阳光体育、国际体育、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等应用研究主题在近年的课题指南中也频繁出现,充分显示了课题指南对应用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1.4课题指南导向的动态与趋势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段性,在不同的时段内其研究方向、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年度指南条目的主题指向分析(见表2),可以折射出某一周期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导向特点、基本轨迹及发展趋势。

由表2可以看出,课题指南中有些研究主题条目多年持续出现,而有些条目则出现明显阶段性变化。例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始终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和主攻方向。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几乎每年均有此条目,且所占比重在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从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到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问题,深化体育体制改革问题,体育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问题,中国体育社团改革问题、体育区域发展问题,都市体育、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发展问题等,都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体育稳步、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些条目的设立,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对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也是自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一级学科设立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的课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提高健康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与此相匹配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内涵、构建方法与步骤,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健身器材的合理配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课题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并将持续一定时期,这也充分体现了课题指南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策性导向作用。表2显示,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问题研究的条目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在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中首次出现了“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条目。从2002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7年中,“奥运会”成了课题指南中最抢眼的关键词,与“北京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主题条目达17项之多,其中含有2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充分显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解答重大现实问题的导向特征。但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体育重大工作部署重点的转移,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条目会逐步淡出。体育理论在体育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从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对自身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视。1999~2009年课题指南在体育学基本原理,体育的地位、价值、功能变化、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研究方面均有设项,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紧密跟踪中外体育科学前沿,“注重基础研究”的导向作用。体育管理一直也是课题指南中的热点条目,其主题词在课题指南中的频繁、持续出现,其研究内容也逐渐走向实用,说明其在体育社会学科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问题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及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对体育新政策的制定和现有政策的修改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此条目在1999~2009年课题指南中不断出现,说明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方向。竞技体育承担了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国际声望的重任。自2001年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每年均有相关条目,表明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态度。体育法学、体育史条目是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初期关注的热点,而近5年来这些主题已从指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前沿研究,如体育文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中外体育比较等。至于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一些本该热门的课题却似乎在课题指南中出现频次较少,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与国家社科基金单列教育学科有关,因为每年教育学单列学科都设有学校体育与卫生二级学科,其中包含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内容。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条目自2005年始每年均有出现,一方面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校体育关注度在提高,另一方面预示着学校体育、学生体质问题研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课题指南中还有一些主题词,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特定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这一方面印证了体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执政党的某些路线、方针、政策要在体育学领域得以贯彻执行,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政治导向作用。

2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

2.1立项项目的研究类别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25项(见表3),其中重大招标项目4项,占0.94%;重点项目19项,占4.47%;一般项目282项,占66.35%;青年项目87项,占20.47%;自筹经费项目2项,占0.47%;西部项目31项;占7.30%。从表3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立项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最近5年明显增长,占立项总数的63.76%,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学科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症结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决和突破,要有高质量的理论支持。

2.2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

1)重大项目课题立项内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项,分别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社会价值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2006年);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06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2008年)和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2008年)。从立项内容分析均与2008北京奥运会密切相关,且与2006年和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内容相对应。

2)重点项目立项内容。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设立19个重点项目,其立项主题内容包括与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2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1项、体育史1项;体育法规1项、民族传统体育1项、体育文化1项。重点项目的设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效地解决当前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例如,2002年立项的课题“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课题“关于构建新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等,为国家有关部门解决体育发展重要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3)非重点立项项目内容。非重点立项包括一般项目282项、青年项目87项、自筹经费项目2项、西部项目31项。其立项主题内容涉及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6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23项、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研究5项、与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32项、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包括体育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53项、与竞技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5项、与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相关的研究20项、与体育法学(包括体育法规、体育道德)相关问题的研究13项、与体育史相关问题的研究8项、与国际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项、与民族传统体育问题相关的研究21项、与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12项、与体育文化相关的研究24项、体育与媒体关系的研究5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6项、与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问题相关的研究16项。

2.3立项项目研究内容的动态

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立各类项目425项,按年度立项研究主题词频数分析,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研究主题在不同年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从各研究主题立项的比例及年度立项数目(见表4)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理论与发展、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一直占据着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主导地位,每年都有课题立项,且在大多数年份有多个项目被立项,反映出这些研究领域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北京奥运会有关问题的研究立项集中在2003~2007年,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强调问题意识,突出对重大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能力以及应对重大战略工程的前瞻性。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是体育发展的“基石”,虽然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每年几乎可以看到,但立项数量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体育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事关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和政策问题的研究立项更少。体育法学、体育史、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对象,虽然立项总量不大,但在大多年份均有立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近年来立项数量呈稳步增加态势,有望进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流。体育与媒体(传播)关系问题研究立项出现在2005~2007年,与北京承办奥运会有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其相关内容的立项也会淡出。国际体育问题研究虽有立项,但数目很少,符合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内”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中,有不少是跨学科研究项目,如体育产权、体育旅游、休闲体育、都市体育、体育公平问题、体育地理、体育信息、体育保险、体育环境等,这既与国家社科基金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导向有关,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然。

3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的比较分析

3.1课题指南立项率

课题指南立项率是指在课题指南中被立项项目的比重,可用于表示课题指南的导向程度。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确立课题指南条目160条,立项项目基本与课题指南条目相一致的项目达144项(扣除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立项率为90.00%(见表5)。从表5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立项率除1999~2000年间偏低外,2001年后均超出80%,其中2004、2005、2007年达到100%,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部分年份课题指南或课题指南中的部分条目的导向性还不尽人意,如1999年课题指南7项研究主题中就有体育运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体育法律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当代国际体育研究3项没有得到立项,1999、2000年课题指南均设当代国际体育研究条目,但连续2年未得到立项,2005年与体育理论研究相关条目4项中有3项没有得到立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申报者的标书质量和研究者的水平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研究难度较大、研究面太窄、政治性或政策性太强有关。

3.2课题指南导向率

课题指南导向率是指在所有立项的项目中被课题指南指引项目的比重。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425项,其中基本按课题指南设立的有340项(包含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导向率为80%(见表5)。按年度分析,除2005年低于70%外,其他年份均超过70%,其中2001、2002、2003、2004、2008、2009年均达到或超过80%。

课题指南导向率一方面显示了学术界对课题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说明立项项目与课题指南匹配程度。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要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拟定题目。应用对策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要求按题申报,不能改变题义,题目的文字表述可自行确定。国家社科基金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按理说,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的申报数量与立项数量之比(课题申报立项率)不到10%,“十几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十分突出,在课题申报立项率极低的情况下,课题指南导向率应该是很高的。但1999~2009年11年间均未突破90%,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除了课题指南立项率偏低的原因外,可能与有些申报者提出了体育学科领域内相当超前和相当前沿的自选题目,

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与肯定,给予立项有关。

3.3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是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两者相一致的比例,主要反映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之间的依存关系。本研究根据韩兆洲等提出的计算方法,对1999~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确立的主题条目160项,立项项目425项,其中两者相一致的有144项,两者的相似度为0.77,其中2001、2003、2004、2008年相似度较高,均达到0.8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引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选题方面具有极强导向性。

4 立项项目后续应用导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导向作用以立项为前提,以项目研究而展开,以业绩与成果来体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中标项目的研究选题大多来自经专家反复论证后的课题指南,在立项时经过了严格筛选,是“命题作文”中优中选优的佼佼者。这既可在源头上保证研究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国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使国家对体育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又可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水平学者群体中,为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检查、经费管理对保证项目按照课题的研究指向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产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少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空白。有研究者曾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检索发现,仅1999~2006年8年间,就有75篇国家社科基金在国内学界公认的体育学科最具权威的刊物《体育科学》上。这些论文不但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新动向、新趋势,而且高屋建瓴,常作为期刊的导读论文和首篇论文,且刊登之后不断被转引,对体育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乒乓长盛考”等6项成果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收入,“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完善体育法配套立法研究”等项成果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还有不少成果被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采用,有的转化为体育法规政策,有的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转载介绍,有的开创了体育新学科、新领域,如中国体育通史、体育伦理学、奥运经济学、体育地理学、民族体育学等等,有力地推动了世纪之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培养出一批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体育社会科学博士点、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以及中青年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5 课题指南“以点带面”的导向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在保证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基金支持引导研究者在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学科重大问题研究的投入。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导向的指引下,分别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资助,还有不少自由研究者通过追踪研究热点步入到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领域,这既是国家社科基金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社科基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结果。本研究以课题指南中所涉及到的主题词为检索词,对维普资讯数据库1999~2008年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进行检索,按前述标准对主题词进行归类(见表6),并与课题指南、立项项目主题词一起画出折线图进行比较(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1999~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主题词与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频数折线有惊人的相似。这一方面可以从中折射出这一时期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在“以点带面”方面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说明国家社科基金与这一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学术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发展历程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理论思辨与分析比较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探讨了党和国家政策导向重要形式之一的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的导向作用,得出下列结论:

1)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整体立项率、课题指南导向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课题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方面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2)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不少研究成果被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采用,并转化为体育法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人才方面以及对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学科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2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28-03

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10年8月6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重大调整,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为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奠定基础。因此,近年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现对有关研究述评如下。

一、关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通过对学界关于《意见》实施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文献研究,总结和分析出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题式教学研究

学者们对专题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式教学的定义、必要性、目的和内容四个方面。关于专题式教学的定义,基本上包括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分成独立的专题、由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三个要点,学者们的认识也趋于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伟总结出的定义,他指出专题式教学是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把某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专题,然后由对某专题学有所长或者深厚学科背景的教师备课和授课,若干教师共同完成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王晓宏指出,专题式教学适应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丰富、学时有限、时代性强的特点,适应了研究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思想成熟、思维更加理性,对学业的追求更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学术性的特征,有利于任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梁金贵同样提倡传统式教学要向专题式转变。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要“通过专题式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专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并使他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学者则指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核心内容的专题讲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对于专题式教学的目的,王雅馨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任何专题教学都要加强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运用教学模式的前提和根本。田建军、卢黎歌指出,专题式教学的内容应该重点突出,所选专题要具有前瞻性、论战性、现实性,案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遍性。另外的学者则指出,专题内容要精心设计,理论联系实际,与热点问题相结合,更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研究生设计不同的专题内容,教师更要对专题内容在学生中进行课前调查并进行集体讨论,以确保专题内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深入,研究的成果也较为丰富。专题式教学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但学者们对专题式教学目的和考核的研究较为肤浅和模糊,与本科生专题教学的区别及专题式教学在不同课程的具体操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研讨式教学研究

学者们主要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式教学的作用和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张凤林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应带有研讨的性质,要精选研讨的主题,讲授与研讨相结合,课上学习和课下研究相结合,可以使研究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其他学者指出,研讨式教学可以提高研究生掌握、运用知识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邵彦敏指出,每讲完一个专题或几个专题后,对研究生认识不清、理解不深但又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分组研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研讨式教学符合研究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学者们对研讨式教学的研究不多,对研讨式教学的定义、必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

(三)“组合式”教学研究

“组合式”教学也是目前学术界主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谭文华提出了“组合式”教学的定义,他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政课“组合式”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明确指出,“组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研究性教学、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尽可能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这为“组合式”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定义,为教学模式的采用提供理论指导,但对定义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理论支撑,未能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许有旁、许玲在谈到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时同样指出,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组合式”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少学者也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改变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但关于“组合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功能及操作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还较欠缺,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实践教学目前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的思想更成熟,独立性更强,视野更开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社会实践教学更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模式。目前学界对社会实践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社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周利生指出,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仍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轻实践、弱启发、少导行、贱身教的缺陷,系统化的理论讲述为研究生的正确认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概念化的理论知识说服力有限,难以满足研究生认识的需要,甚至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必须增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性、吸引力和教育功能。其他学者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表现在提高教学实效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实现研究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于峰指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流于形式、缺乏管理、缺乏保障和模糊评价等问题。王一平也提出:“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社会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致使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割裂、知与行相脱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第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学者们认为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企业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专业实践。有的学者则提倡建立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基地,如冯国涛、刘晓虎指出,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确定教育主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完善研究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术界还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要素和原则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相关的论文,但对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措施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形成的理论不多。

二、整体评价

自《意见》实施以来,学术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高度重视,积极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在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组合式”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顺应了教学模式改革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也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具体和深入,形成的论文和著作较少。毋庸讳言,已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对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具体教学模式定义的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学术界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作用、类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到位,人们对教学模式基础理论的认识不够清晰、准确。专题式教学定义的研究比较深入,对定义的理解也比较一致,但对“组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定义研究较缺乏,理解较模糊,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如果对教学模式定义的理解模棱两可,遑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任何教学模式在运用之前必须对它的定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模式的其他问题。

(二)缺少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

学术界普遍承认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问题,但对存在的问题还缺乏可信的社会调查。在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中,缺乏科学的调查数据和结果分析,致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未能真实地反映现实。

(三)对具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全面

在具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上,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的研究相对较少,致使任课教师对具体课程教学模式运用的针对性不强。

(四)缺少对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部分高校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也同样运用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社会实践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部分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则简单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模式,造成研究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几点思考

为了深入和拓展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又鉴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理论的(下转第74页)(上接第29页)研究。要明确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明确教学模式的定义、作用、类型和实施过程等理论,才能为教学模式运用奠定基础。具体教学模式的产生与运用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否则就会缺乏实施运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要在高校中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的结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使调查结果真实地反映现实,为科学研究提供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加强对具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意见》实施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为5门课,其中必修课2门,选修课3门,各门课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涉及具体的课程,力争做到全面深入,为课程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第四,加强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要把本科生的教学模式与其进行对比研究,加强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努力体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步步高,步步深”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赵伟.新方案实施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浅析[J].科技资讯,2012(30)

[2]王晓宏.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中的运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

[3]梁金贵.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4]王雅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J].理论观察,2012(2)

[5]田建军,卢黎歌.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沿革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6]张凤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之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7]邵彦敏.关于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6)

[8]谭文华.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政课“组合式”教学方法探讨[J].理论观察,2013(2)

[9]许有旁,许玲.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0)

[10]周利生.关于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1]于峰.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12]王一平.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传承,2011(2)

[13]冯国涛,刘晓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术探索,2012(11)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3

*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研开拓创新精神,在科研、行政和人才培养

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

2001年4月,他服从组织安排,到院干部人事处挂职锻炼,担任副处长,分管院博士后流动站和青年科研人员培养等工作,显示出观念新、起点高、务实性强等优势,在青年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在任干部人事处副处长期间,他认真贯彻院党委大力培养和发展青年科研骨干的精神,充分调动现有资源,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他负责院“新进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的运作,为新进社科院的博士解决了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受到博士们以及所在单位的普遍好评,也为社科院集聚新生科研力量做出了贡献。他还根据有关研究所学科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源,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吸引、集聚人才,扩充这些单位学科建设的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振同志专业基础扎实,治学态度刻苦勤奋,他的研究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和中小企业问题。他努力把在国外留学期间积累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勤奋工作,释放能量,完成和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好评,确立了学术地位。1998年,他在部门经济所厉无畏所长领导下,创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并担任副主任,定期编辑出版《中小企业研究》杂志,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如主持并主笔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课题《沿海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部委级课题2项,分别是教育部重大项目《东南沿海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与途径研究》(承担子课题)、国家经贸委医药信息中心的课题《“十?五”期间全国制药行业与药品市场发展预测》(主持)。还主持并完成了多项上海市政府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如完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的《浦东新区劳动关系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课题成果得到了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的高度评价,申报了浦东新区优秀科研成果奖;完成了上海市农委委托的《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行动计划研究》,重点研究了上海市农业产业化中的几个关键环节问题,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思路,对政府部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完成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问题研究》,在该年度的10多个重点课题报告中,获得了评审专家的最高分;完成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一体化战略研究》课题,课题的主要成果将以专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现状与展望》形式出版。其个人专著《中国工业化的第二条道路》被评为上海市第五届(1999一2ooo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王振同志不仅在自己专业方面学有专攻,他更发挥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通过在干部人事处轮岗的工作实践,开辟了“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从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开拓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受到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的欢迎。2002年6月,他作为创始人创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两年来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课题和研究报告。他负责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的《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究系列》课题的一个重要分课题:《上海人力资源建设方略》课题的研究,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更多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努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课题成果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普遍获得委托单位的肯定,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课题得到了市委书记同志和副书记王安顺同志的高度评价,并指示:“请组织部、人事局领导阅研,一些好的观点和建议应当写入《人才行动计划》或人才政策之中。可邀请王振研究员参与人才方面工作。”他还负责和参与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政府人事局的多项重要课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贡献自己的才智。他完成的上海市旅游委委托的《上海市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研究(2003~2010)》,获得了国家旅游局、国家人事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组织部的有关领导和从事旅游业研究的专家的肯定,是上海市旅游业第一个综合性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也是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而做的全市第一个行业性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上海旅游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引进和管理工作,对“世博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成了上海市金融工委委托的《上海市金融业人力资源状况和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对65家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首次摸清了上海市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对如何促进上海金融业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提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完成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嘉青松制造业高地建设的重点课题之一:《上海市嘉青松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战略与行动纲要(2003-2007)》。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4

[关键词]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1-03

经管类研究生是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科研质量。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虽然一直将科研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但是,通过多年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观察发现,我国现行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并未实现科研能力的核心目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从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科研能力培养和以其为核心的培养制度构建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拟对经管类研究生科研能力核心化的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努力弥补上述不足,以提升经管类科研队伍水平。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概述

目前,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科研能力两个环节,其培养时间的分配比一般为1∶1。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即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并辅以社会实践来培养科研能力。

培养单位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有着明确的时间安排,即分列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学术论文的发表及社会实践则在这两个阶段中自由安排。

(二)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问题

1.教学与科研相脱节

伯顿・克拉克教授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中曾指出,国际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四个共同趋势,即大众化高等教育运动趋势、劳动力市场对各行专家需求的增长趋势、前沿知识和可教知识之间不断增长的断裂趋势、政府赞助和监督的增长趋势。克拉克教授同时指出,这四个趋势常常使得“科研从教学的环境中漂离,教学活动从科研场所拉开”。

克拉克教授所指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中十分突出,这使得国家对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培养,不仅仅在时间上有明确的划分,而且在培养的实质内容上、培养效果上也存有明显的非衔接性。

2.学术论文要求重量不重质

我国在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方面虽有弱化的趋势,但是仍有多数高校存在硬性要求。①从相关规定来看,各高校仅是将“是或否”发表学术论文与“是或否”准予毕业相挂钩,而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途径、创新性、专业性等方面不予考量。于是,以功利性为目的发表学术论文不可避免。结果,虽然研究生按照规定发表了学术论文,但其科研能力是否真的获得了提高呢?姚利民等(2008)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认为与科研能力相关。这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学术的制度性要求脱离了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质。

(三)社会实践环节的设计缺乏科研能力内涵

目前,较多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安排,仅仅是套用本科阶段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来组织,即把社会实践停留在参观访问走过场的形式上,而缺乏深入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这种安排,不能够实现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目标。

(四)未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通过对经管类研究生各培养环节中有关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缺乏把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的整体意识,并没有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系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具有系统观、全局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社会实践环节甚至流于形式;学术过于指标化;教学、社会实践环节相对于本科生的教育而言,体现不出是针对科研工作者的培养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就整个培养环节来看,仅仅是形成了单纯以学位论文为科研能力培养方式的培养模式。

二、科研能力核心化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设计

(一)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中威廉・洪堡提出的一个理念。这个理念一直是各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来说,也应秉承这一理念。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科研锻炼则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开展科研实践是合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经过了大学本科教育或者说是经过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测试的。这样,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就应以“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知识运用”为理念来进行,将研究生尽早纳入课题研究阶段,让课程学习作为课题研究的同步理论学习,这样就可以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以科研为核心的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与课程学习的安排应该同步进行,并且力争实现课程设置可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弹性选择。首先,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导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识背景和专业,与学生共同探讨后,确定出大致的研究方向。其次,学院需要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提供较为宽泛的课程选择;导师在明确学生研究方向以后,协助学生完成以研究方向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安排。在此基础上,研究生由入学起就可以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综合起来;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所从事的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向任课教师提出要求,并且可以提出专业知识应用性方面的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问题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二)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发表学术论文制度设计的本意是通过撰写论文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但是,单纯的数量追求是无法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由于高质量的期刊相对于投稿者的数量而言是九牛一毛,同时由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提高阶段,因此,通过规范发表期刊来要求研究生,以达到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截至目前,一些高校对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弱化的原因。而发表学术论文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构建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势在必行。

1.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一是学校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该有“数量”要求,目的是通过外力强制约束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锻炼”。二是通过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要求提高其科研能力。“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的设计如下(见表1):将研究生依研究方向设立研究团队;允许和鼓励以研究团队为单位发表学术论文;针对学术论文设立专门的发表途径;设定针对研究生的评审环节;对已发表的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的激励以进步最大为原则。针对研究生论文评审的基本原则可以设定为:存有学术不端态度问题的不予发表;积极发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至于这类论文在方法上、结论上的合理与否可以再度探讨。

2.柔性学术机制预期实现目标

通过柔性的学术制度设计可以实现以下五方面的目标:(1)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合作进行专业知识的迅速补充;(2)通过特设的发表途径,使研究生的努力成果都能有所展现;(3)基本评审原则设计的目的是:端正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鼓励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精神;(4)对已发表的论文设定学术探讨和交流环节,可以使研究生在所钻研的领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5)的激励原则是使所有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不断获得进步,而不是单纯谋求论文的发表数量。

(三)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机制设计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不同于本科,应该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设计。经管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应该依照经管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指导性特征,采取“参与课题”的方式来进行。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导师会组织自己的学生参与到其课题中来,但这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仅是导师自发性的,是局部学生的参与,还未形成制度化。

国外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科研组织,这些组织由社会、科研机构、企业、学校等多方组建,目的是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并推动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在这些组织中,研究生不仅可以参与课题的研究,而且还可以申请独立承担课题。

以上方式为加强我国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即组织专门的研究生科研机构,该机构以高校的科研力量为支撑、以高校教师为指导团队、以研究生为业务骨干,按照市场的运行机制,承揽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让研究生通过参与完成实际的科研课题,真正在实践中使科研能力获得培养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阶段,科研团队的组织设计应该仍以团队为基本的工作和考核单位,以科研进步最大化为主要的激励原则来进行。

三、结论及建议

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教学围绕科研进行安排、以量为约束以质为目标、社会实践以“参与科研项目”为根本内容,从而形成“提高科研能力”贯穿始终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

在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下,培养院校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提供宽泛的课程选择,对每一门课程设置教学团队,从而为研究生课程提供即选即开的条件。二是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方向,设置科研团队,团队中配置相应方向的指导教师。三是为研究生提供专门的途径、设定专门的论文评审专家团队,包括匿名评审专家团。四是为研究生科研团队设定专门的科研奖励基金和科研奖励机制。五是制定鼓励各学院承担各级课题、通过课题参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激励机制。六是制订旨在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和指导动力方面的激励机制。

[注释]

①通过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到:姚利民等(2008)对重庆、湖南高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3.4%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56.6%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在核心期刊。

[参考文献]

[1]王秀珍,符得团.再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1).

[2][3](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4]李娟.研究生科研管理的制度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5

关键词:实验;兴趣;社团;实践;次发达

一、问题的提出

1.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取向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创造潜能,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我发展和参与实践的愿望和要求,只要教育提供表现、思考、创造、实践的机会,相信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激发,与他们一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所具有的潜能禀赋,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当前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勇于实践并敢于创新的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本次新课改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学校加强实验兴趣社团活动势在必行。

3.高标准的教育装备促进学校进行实验室开放与研究

我校是江苏省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作为创建中的省级“科学教育”课程基地学校、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我校建有地理园、科技园、生物园、航空园;建有标准化的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设施设备采用高标准配置;学校局域网可满足实验教学的高标准信息资源需求。全配置高中地理教室1个,地理科技作品陈列室、DiY地理实验室、地理科技准备室等活动教室各1个。教育装备高标准化促进学校探索如何高效运用好教育装备、特别是实验室的使用,探索如何让高标准的教育装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1.理论基础

本实践探索属于高中地理应用型实践研究。它将以基础理论为支撑,以科学实验作验证。研究的成果既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以期服务实践,提高教学。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其独到见解,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具有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但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结合,成为本课题重要的理论基础。

(2)新课程理论。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课程改革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因此,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实施富有个性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比接受和存储知识更为重要。

(3)相似论。现代社会所进行的创造,一方面是以认识自然界相似运动、相似联系中某些原理而进行的创造;另一方面是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进行的创造。

2.实践课题总体界定

社团(massorganizations):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学生社团(studentssociety):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

兴趣(interest):包括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社会兴趣指社会成员对某一地理领域的普遍兴趣,或社会地理某一领域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地理需求。

实验(experiment):为解决文化、经济、环境、生态及其社会、自然地理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明确、具体、可操作、有数据、有算法、有责任的技术操作行为。通常实验要预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进行综合“实验操作”,最终以社团组织真实实践研究的“实验报告”形式发表“实验结果”。这里的实验,既包括校内的实验室,也包括可操作的、易于实施的社会自然地理环境实验内容。

高中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社团:依据广域的、开放的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共同对地理学科或不同学科就某一实验室内的实验项目感兴趣而自由结合、开展实验探索与研究的学生群众性地理实验学习社团组织。

本课题以高中地理学科实验室和学校“科学教育”省级课程基地为活动基地,构建基于开放型实验室而进行的高中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通过各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品味地理味道、拓展学生地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3.理论假设

在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感兴趣的地理实验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不同的兴趣社团组织、不同的社团活动方式、不同的实验活动方案、不同的实验对象及平台,以及多种类多项目的各科学科类、科技类的知识竞赛、操作比赛等组成的学习资源有机体,建构一个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本研究假设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教学实验资源、手段、方法,开展多种专题性兴趣实验社团活动与竞赛,进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深广度,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4.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相似论等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及教学水平,并从探索不同的实验兴趣社团的组织方式、活动方法及实验活动方案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形成一套适合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的地理实验兴趣社团的组织机构和活动方案。

5.实验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丹阳市第五中学所有高一在校学生和高二地理选修班级。设比对社团和比对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变化及综合能力变化的研究反映课题研究成果。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学生实验活动指导的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探索,尽量给予自由选择的时间与空间,培养他们的主体性;而这一活动特点又决定没有现成的适合所有实验社团活动的“教材”和“方案”,因而该活动实施要求教师掌握较全面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为此可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实验兴趣社团活动内容的研究。探索在有限的实验资金及实验设施下,高中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适应开展的实验活动及与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分组实验内容的差异性。

(3)开展高中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方式与方法的研究。探索在有限的实验资金及实验设施设备下,开展高中地理等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方式、方法。

(4)培养学科知识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途径的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学生实验兴趣社团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与活动途径与渠道。

(5)支持高中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实验室管理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将尽可能进行个案分析和活动实录,并尽量组织较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便更全面地分析、评价。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组建若干契合高中学生实际的地理实验兴趣社团如下:校园地理生态实验兴趣社团、模拟地球运动实验兴趣社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实验兴趣社团、洋流模拟实验兴趣社团、正午太阳光照实验兴趣社团、地震与火山模拟实验社团、滑坡与泥石流模拟实验社团、地理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实验兴趣社团、地理生活中的地转偏向力实验探索社团、校园植被暨学校绿化实验兴趣社团、四大名著中的著名地理事件探究社团、丹阳市眼镜市场商业网点布局综合实践探索社团、盛行风在工业布局中的影响作用实验社团……

四、高中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操作措施

第一,在现有1个全配置高中地理教室、地理科技作品陈列室、DiY地理实验室、地理科技准备室等活动教室各1个的基础上,再投入足量资金,购置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第二,采取学校地理教研组长、年级部备课组长负责制与实验室管理员责任制相结合,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建立指导教师间的师徒结对,促进互帮互学,提高地理教师地理实验教学指导能力。

第三,成立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总课题组和相关社团子课题。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社团子课题组长由学生担任,各子课题组长全面负责地理学科实验兴趣社团的活动;学生自主聘请社团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相关地理实验兴趣社团的活动及社团间的经验交流;各社团应做到学期开始有计划、学期过程有考核、学期结束有成果,并做到观察活动不通知、参加活动有评价、活动结束有交流。

第四,全面开放学校实验室和省级“科学教育”课程基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兴趣社团活动中。学校教科研处地理教研室负责全校学生地理社团活动协调工作,制订相关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地理教研室应保证有足够的地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专项经费用于研究、交流、联系、外聘。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问题生成的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B-a/2011/02/005)和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基于课堂需要的时事地理‘微主题’探究性学习研究”(2013sy192)课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8.

[3]Scrivenm.Viewpointsoneducationevaluation[J].educationalevaluationandpolicyanalysis,1979,1(2).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6

[关键词]研究学习实践创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性研究,并在研究活动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注重获取亲身参与与探究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通过研究性的教与研究性的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比较,有更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生活,更贴近社会现实的显著特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把学生封闭在课堂,将学生的视线和思想禁锢于教材,使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严重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和身心发展。而在政治课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使学生能够针对教材或社会生活主动提出问题,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并确定专题,提高合作探索、整理资料、调查分析,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政治理论知识并运用其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理论修养与政治信念。它可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的做法,帮助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对真理主动探究,重视对社会问题的考察与关注。

对于如何搞好研究性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政治、理论,使其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真正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应是开放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政治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得实践性大大增强,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范围大为拓展,学习规模大为改观,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把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课,学生才会有大的收益。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学只以课堂为中心,脱离鲜活的社会生活,政治课就会失去活力和吸引力,就会降低教学的实效性。要摆脱这种现状,思想政治课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教育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努力创设学习过程的问题性

就学科研究性学习而言更经常更普遍的是课堂教学。每一节普通的课堂教学过程点滴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方式,渐渐启迪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实践证明,完成上述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出原有存储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收集、分析和处理占有的全部有用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研究的过程,发现和发展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课堂充满问题,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同时也闪烁着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新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芒。在传统教育的课程中,“确定性”“科学性”和“非质疑性”成为课堂解决问题的显著特点,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

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研究专题就是学习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贯穿于研究性学习过程始终是一个关键环节,正是在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过程里,发现问题的喜悦、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发挥问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传授为接受过程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以材料为依托,以背景为衬托,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启示性、扩展性、现实性,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思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学、合作、讨论和辩论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要善于营造学习过程的情境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是知、情、信、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遵循这一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理忘情、有情无理抽象空洞的说教依然盛行,这必然导致学生心里上的拒绝从而产生学习上的畏惧。恰恰是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情境教育理论得到充分的贯彻。可以说,在学生开始进行专题研究的那一刻起,就自觉地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丰富的场景与复杂的情绪、情感体验始终伴随学生左右,并且这种情景由于自主开发具备了自主开发性、时空开放性、活动多样性、交流多向性、探究深入性,能给学生带来体验的深刻性。应该说,这样一种与情境教学相伴随的学习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7

[关键词]社会学;调查研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4)02-0099-05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卓越成果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并发。无论是在政府管理还是企业决策中,都迫切需要能对社会事实有本质性认知和创建性决策的人才。同时,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冗杂性致使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成为了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危机的应对还是信息的提取,都共同表明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因此,社会发展对社会调查研究人才的迫切需要,表明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1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当前国内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地位与现状,明确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课程的孤立化表现、学科的内部化趋势与教学的理论化特点。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是凸显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1.1现实挑战: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

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由于发展的差异,国内外呈现出以下几种全然不同的趋势。

1)平台化与孤立化。在国外,该课程已成为各个社会学分支学科自身不断完善与理论对话的发展依托。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为各社会学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提供平台。而国内自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社会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方法论上,更显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孤立的分支而存在着,方法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平台地位尚未体现出来。

2)通识化与内部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国外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了其他多个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在部分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被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但在国内,社会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之间缺少信息互补,以致出现方法课程拥有浓郁的学科理论色彩,这表现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科内部化趋势,不但制约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影响到各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完善。

3)技术化与理论化。在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充分体现了技能性与操作性,在社会研究中涵盖了抽样技术、社会测量技术、概念操作化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观察与访谈技术、调查组织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并且该课程的讲授极为重视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在大量的社会实验中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在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与学科理论课程的区别,完全采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以记忆为基础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与权威性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惯性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

1.2未来机遇: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为社会学专业核心技能的社会调查研究技术受制于学科的孤立化、内部化、理论化,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突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性,即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讲授到参与式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实现从信息提供向知识传授转化的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走向实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3)教学中心的转移――从教师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和问题的研究者转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地位[1]。

2)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实验条件的具备。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缺少实验教学的发展依托才不适合于实验教学,但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独具优势。相对于自然科学对精密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开展对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要求就较为简单,大多数的实验项目只需要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即可。此外,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可以共享实验器材。如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时,可调用SpSS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电话调查实验时,再适时调用或安装电话调查系统;(2)师资条件的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实验软硬件的支撑,还需要有丰富、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保证。有资料显示,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高等院校的社会学在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科学实验不仅包括理工科的实验,还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但因缺少发展依托,实验教学局限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将实验教学引入社会学专业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核心技术能力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支撑,实验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施兼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图1。

2.1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的转向过程中,原有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理念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现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问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对理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分开的,而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开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指导,对实际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类似地,学生对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是孤立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学生很难就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缩小了实践技术能力的操作空间。相反的,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按研究程序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项目内部都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要求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所有的实验项目又可以连成整体,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破坏研究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教学安排,在每个实验内部都将理论与技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以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实验教学要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串联在一起,再进行反复的操练,理清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思路关联,最终形成整合的知识体系,达到整体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目标。

2.2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环节的开放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学习课程的理论、验证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挖掘草根经验的价值。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也是行动理论的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强化方法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让其在切身参与中践行课堂教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使它真正变成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上:(1)实验整体框架的构建。框架的内容有课程总教学时数的设置,其中实验时数的比重设计要合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实验的教学时数,以占1/3到1/2间为宜;也有实验时机的把握,哪个实验安排在本次理论教学之前?哪个实验安排在全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都要认真全面考虑;还要区分一般实验与重点实验的差别,如“概念操作化”、“抽象社会指标测量表的设计”等可作为一般实验对待,而“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调查现场实践”等就应作为重点实验来对待;(2)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本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原理、实验实践、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

具体来讲,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被研究者)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渴望的结果,教师就此设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差别的研究范式便于突出开放式实验的特色,促使研究者换位思考,从而使实验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完成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在实验自组织和实验环节自主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2.3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教学的拓展性

传统教学由于管理体制与资源约束的双重限制,往往将教师与学生集中在课堂内,而课堂上关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缺少与社会中真实研究对象的互动。对于注重实际的社会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显然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通过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实社会研究对象的接触(如电话调查实验),另一方面,有实验仪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避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方法层面的探究只是略通皮毛,难以深入。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备的技术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和理工科实验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实验课程,它可以为实验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实际开展提供方法论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社会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的目标,实验教学将整个社会学专业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问卷设计、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实验教学不再因缺少发展依托而成为无本之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三个独特优势决定了该课程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而且能够成为实验教学向社会科学迈进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创新活动。它从自然科学而来,所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客观思维的指导,通过引入实验这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大有裨益。通过对大量以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于具体存在的教室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开展的,注重“内部”,强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形式,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以此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第二类则是以实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实验对象的特定性,也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认为广泛的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尤其注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2]。

作为开展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建设,可以说其教学建设质量与水平对整体教学效果与成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实验室功能的齐全与否、与社会学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需求相符与否。故而,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充分考虑,重点把关,总结为如下两大原则。

3.1科学规划原则:明确形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全局规划

明确社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是确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以社会学学科的应用特性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与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操作(如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学学科在实际应用与社会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加以把握,明确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地观察与研究能力等各项能够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应相应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应继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与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中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力争做到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真切体会到社会学学科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以培养和强化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以服从于整体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与任务为基石,同时以社会学学科发展趋势为风向标,立足于本专业实际能力,贴近实际地在不同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侧重点;其次,在充分满足内部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需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类相关或交叉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以相关或交叉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例,这不仅与加强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3.2准确定位原则:切实发挥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功能

具体来讲,作为实验教学载体的实验室,应该发挥其综合性平台与实践性基地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多模块的系统框架,其综合性较强,并不会拘泥于某一个专业或院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使用。因此,它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学学科下设不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根据社会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等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放置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提供开放时机,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准,为其他交叉相关类专业提供准入途径,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用功效。

另一方面,鉴于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性,尤其是以强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学专业来讲,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4]。在此,需以社会学学科实验教学为依托,努力建成全校范围的实践基地。具体而言,如加大对学生独立或团队申报科研立项的扶持力度、拓宽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渠道等等,总之,从各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类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项目、实地调研等实践项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条件成熟时,还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广研究成果,开展民意调查、改善政务工作等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服务。

综合来看,以《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为中心展开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得力措施。因此,构建实用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实际,通过试验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48-50.

[2]熊彦.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统计实验教学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2,(3):46-48.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8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标号:1003-2851(2009)09-0151-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是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此课对于培养硕士生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重要力量,是未来中国跨越式大发展的重要依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理论水平,都将对未来中国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现状,切实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力度,围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素质这一中心,不断探索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地说,高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整体状况是较好的,学生是信赖的,它们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做了许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研究生的政治理想等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的合格建设者。我们在充分肯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工作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经济、科技及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随着研究生要求的不断提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及效果,相对于高等学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输送各类专门人才、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还显现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与中央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与时展的要求,与研究生的成长要求,还存在相当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理论讲解轻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高校生师比失调,虽然高校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但因近年来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高校人事编制有限,教师负担不断加大,科研任务越来越强,教师教育教学任务愈发繁重。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不少硕士教师不仅要承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还要承担本科生等层次的教学任务,所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把讲解的重点放在上大课讲解理论知识上,而忽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办学途径,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钩,降底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坚持课堂与社会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学习考察与调查研究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等形式,组织研究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企业、社会,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形式。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是必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不少做法存在偏颇,值得商榷,除了理论学习还是理论学习,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不仅无益反而有碍,至于能力培养就更谈不上。因此,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着眼点,应从知识的灌输转到能力的提高上,这是因为当代研究生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同于他们的前辈,就知识层面而言,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央主要精神等都能借助现代媒体在第一时间内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和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懂,但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不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让研究生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提高破解实践中难题的能力。说到底,就是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三)重一般规律轻特殊情况的思维倾向。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不少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阐述的多是一般性规律,引用的多是一般性例子,介绍的多是一般性经验,从理论到理论,而对于本国国情、历史和现状,大多由于缺乏深入调查了解,对现状知之不深,难与将本国国情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也难与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总是觉得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游离于本国国情和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最大不足。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要积极探索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通道和形式,同时也可适当将宣传和研究、课堂和论坛区分开来,将学生和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建议,通过课堂交流、讨论、课后反馈等渠道反映出来。

(四)教师理论水平与学员获取信息间的矛盾。由于近年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不少高校、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办学时间不长的高校,由于经费等原因导致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师资的匮乏,加之“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因长期得不到培训再提高,就会出现教学内容缺少前沿性和深度,诸多讲课只是“二道贩子式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学生中拥有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当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网上不良信息的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是非判断与行为选择,其负面作用不可避免地给高校传统的诸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思政课程带来巨大冲击。要改变这种现状,缓和这间的矛盾,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更需要一支既具规模又有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对于一些规模不大或者研究生办学时间不长、资金和师资都相对匮乏的院校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五)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思政课”作报告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当前不少高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上了不少深有启发的好课,但是这样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好课实在是太少,离研究生的需求量还有很大差距。绝大多数课程,普遍存在缺少师生交流和针对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过程“静态化”,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生反映,“把我们当小学生来教”、“只会一味灌输”。这种授课方式缺少成人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特色,欠缺“亲和力”,教育教学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高校培养青年研究生成为党的事业接班人的职能和历史使命就难以很好完成。

二、创新研究生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学生学习理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首先要对研究生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了解,那就是既不能认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就什么都懂了;同时也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学生”,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正确的认识应在研究生掌握了一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了解了研究生阶段学习任务以后,给学生做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专题讲座,教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标准,深刻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大纲、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然后让研究生围绕这些内容,进一步学习课程内容,并自发的从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二)教师辅导答疑。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在研究生自主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设置课程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对各项学习内容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辅导研究生完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的各项任务,随时为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设讨论情境,诱发研究生进行积极探讨,必要时教师进行答疑解惑,使每一位研究生能准确熟练地明白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节课内容与上下节及整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索,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学生自主探讨。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引导研究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说评训练,这是研究生加强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方法,有条件的高校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沙龙讨论教学”。在探讨过程中,教师或学生组织者要有意识的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回答问题的研究生既要说出问题所关联的理论内容,又要说出问题中所考察的基本因素,同时还要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使整个探讨过程呈现动态化和明了化,使讨论有理有据。整个训练过程要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推荐一位研究生进行主要阐述,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轮流补充论述,同时任课专业教师要组织其他组研究生进行互相评议、交流和总结,最后教师进行逐一点评,加深研究生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和掌握。

(四)实践巩固提高。理论观点源于教材,归宿于课堂教学,学习理论的终究结果是为了“用”,是为了产生实用价值,而实践才是真正的做,检验研究生理论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可通过开门办教育,积极开展学校与厂矿、企业、社区等不同性质单位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但能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适应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不断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反馈信息,同时又能检测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素质。因为研究生的培养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能否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知识、高水平的专门人才,通过实践,可以让研究生更加认识到理论知识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范水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教学方法改革的三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2]班秀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改革的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0).

[3]陈发瑶,楼成礼,李向晟,叶建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2,(05).

[4]郭尚花.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培养研究生“世界眼光”[J].高教论坛,2002,(05).

[5]李润海,张利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1).

[6]郭尚花,王志连.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1,(05).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9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在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上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

(字数:3600字)

 

 

【参考文献】

[1]张 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篇10

关键词: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64-02

一、“项目”系统分类

目前,从学科大类上讲: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根据科研课题的来源一般分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两大类。纵向课题是指:从国家、部委和省市纳入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中直接获得经费的“项目”,熟知有973863、自然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军口“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各部委的“项目”等。横向课题就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的课题。横向课题一般都是具体部门、具体企业为了解决工作中难题和技术难关,而制定的项目,通过提供项目经费与研发酬劳而实现的项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直接合作。横向课题多是由地方政府委托一些机构,企业委托专门机构或研发单位进行科技难题攻关或者针对某一方面工作作为项目委托实施。部级课题: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国家处于发展战略考虑而设定的重大“项目”与攻关课题。这类课题属于非常规课题。国家根据需要采取委托或者招标的方式进行;一类是常规课题,有国家指定具体负责部门进行一年一度的招标课题。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常规“项目”、“青年”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常规“项目”、青年“项目”)等;部委“项目”:就是国家各部委根据本部门的情况,根据需要拟定招标的课题。

省级课题包括:省政府指定的负责部门进行招标的课题,包括社科基金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省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需要的招标课题。

市级课题:一般是市政府或者委托相关部分的招标课题:一般是社科联、科技局的招标课题。

横向课题没有明确的级别划分一般以课题金额来划分,执行的标准不一。一般为重大课题、一般性攻关课题等。它们的共性就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经费来源,或者经过委托,提供咨询服务获得资金来源。一般是为具体委托方直接获得科研经费的,而不是各级财政拨款。它的系统性不强,往往课题也没有明确的级别划分。横向课题应该分科技类、社科类,由于科技类横向课题往往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一般验收检验都比较容易,因而问题也比较少。社科类横向课题存在的问题较多。由于经济社会科学问题研究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衡量,因而它的评价体系很难建立和把握,由于横向课题缺少中间环节,而且发标方与验收方又合二为一,因此课题的公正性以及有效性很难把握,因此,社会科学的横向课题,应该做到两个避免:避免走形式,避免有名无实。采用问责制等。目前很多地区都请一些权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做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发现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雷同,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横向课题存在的弊端。

二、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特征研究

(一)纵向课题特征:层次性、正规性、权威性、基础性、全面性

纵向课题由于经费来源以及招标范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部级课题有国家财政拨款,一般招标范围面向全国,成果评定也通过全国的专家进行。省级课题一般由省财政拨款,招标范围一般也在省内,一般也有省内专家评定,个别省份也有请省外专家的,但专家库往往不似部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市级课题也是如此。由此可见,纵向课题可以很容易地划分出层次,因而具有层次鲜明的特点。第二,纵向课题具有正规性。由于纵向课题获得的路径比较规范,评审也比较公正,结题要求比较严格等,一般认为,纵向课题经过层层审查把关,特别是采用专家库进行盲审、函评等方式,纵向课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三,纵向课题的不同层次课题,选题都涵盖本层次范围内科技、经济、社会的关键性的问题,因而课题“项目”一般具有基础性和覆盖面宽的特点。在这一点上,社科类课题与自然科学类课题有所不同,社会科学类课题往往比较宏观,自然科学类课题一般比较具体,但基础性特点,确是二者共同的特点。

(二)横向课题的特征:横向性、应用性、时效性、专业性、间断性

横向课题的横向性是指研究人员直接与委托单位和部门签订立项合同,由委托方直接支付课题经费,被委托方直接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方式。因为横向课题不经过中间组织环节,因而具有横向性。第二,一般横向课题都是委托方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急需解决,自己又无法完成的课题,因此往往横向课题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一般课题的成果可以直接解决委托方遇到的问题。第三,因为横向课题是因为委托方遇到问题或者需要而设立,这就意味着横向课题一般时间要求比较强,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研究成果出来可能也时过境迁,没有应用价值了。第四,横向课题由于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因而往往课题专业性比较强;第五,横向课题的不确定性。由于没有组织者专门从事组织工作,而是委托方遇到问题。遇到需要时与受托方签订“项目”合同的一种方法,因而,它不具备规律性,因而签订时间和次数不确定。

三、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评价

正是由于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特征,对于二者的评价与重视程度存在着差异。一般科研部门,特别是高校,把科研工作的中心放在纵向课题上,纵向课题的数量与层次是表征一所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纵向课题的管理是科研处的重要工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就成了各个科研单位与高校科研管理核心工作。尤其是社会科学基金,尽管经费有限,但各单位还是对此趋之若鹜,把纵向课题层次和数量看作是一个单位一个学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尺度和标准,自然也是衡量一个人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标准。横向课题往往被看作是科研人员获得资金的主要路径。看重纵向课题,从一个方面说明,纵向课题获得的路径比较规范,评审比较严格公正,结果要求比较公正有关。一般认为,纵向课题经过层层审查把关,特别是采用专家库进行盲审、函评等方式的采用,纵向课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横向课题由于来源的局限性,评审过程很难实现纵向课题那样系统规范的评审,往往是双方互相信任的结果。因此,横向课题在评价方面的分量轻于纵向课题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横向课题的特点,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忽略横向课题的作用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很不利的。毋庸置疑,横向课题业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如何评价和促进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发展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横向课题比纵向课题更能够体现产学研的结合;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更能有的放矢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合理的评价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完善纵向课题的题库建设。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因此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没有把建设的目标放在生产和国防领域,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国工业体系的构建。目前由于一年一度的纵向课题招标,也许是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大的缘故,也许是考虑学科之间的平衡等等因素,选题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以某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项目学科分类由于太过细致,因此很多课题划分很成问题,哲学里面的问题实际属于经济学科,理论经济学的项目很多都属于应用经济学,而且项目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均无从体现,特别是这些项目结题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应用的途径,所以这样的项目从设立到结题应该说就是为立项而立项,为结题而结题,这些项目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样的投入应该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我们国家每年投入的纵向科研经费几乎占到了R&D投入的80%。因此从项目的设立、到招标到结题以至于结题后研究成果的去向(也就是应用)应该形成一个系统。为了确保项目选择的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从严格命题开始,应该组成命题征集组、命题评议专家组,建立动态项目库,对选中的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项目征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