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55

遗传学前景篇1

关键词:遗传工程医学领域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22-01

遗传工程除了在农业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外,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临床医学中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来治疗遗传性疾病人体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都是受到一个或多个基因所控制[1]。若基因出现变化,无论多么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蛋白质或酶的异变。蛋白质异变往往会导致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遗传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认为遗传病是无法治疗的,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遗传性疾病都是能够治愈的,其遗传工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遗传工程在医学制药中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1970板仓等人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在治疗肢端肥大症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后来有利用大肠杆菌制造了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以及人干扰素等药物,使得临床医疗水平得到提升[2]。白细胞介素(iL)是一种免疫细胞因子,在免疫介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肿瘤或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以及研发出成人白细胞介素大肠杆菌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此外,还能够根据部分细胞因子的特点制成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抗贫血药、击落刺激因子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

为了以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卫生部门通常会组织大范围疫苗的种植,若采用常规手段来预防该病,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1988年末美国默克公司利用遗传工程研发出了乙肝疫苗,能够用于预防乙肝感染,并且现在在临床成为婴幼儿必须种植的疫苗之一,在控制乙肝感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目前仍有不少正在研发的遗传工程药物,在抗衰老和部分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遗传工程动物的培养能够推动药物试验水平的提高,例如首例出现的转基因小白鼠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此类动物为药物实验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二、遗传诊断应用范围扩展

遗传诊断技术是1970年简约威利用遗传基因分子杂交手段在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中发现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制作了基因探针,能够用于筛查遗传性疾病患者。通过遗传诊断技术的应用,又有学者发现横厅式舞蹈症的病原体,随即又发现了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利用该技术能够筛查出有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从而使得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随着遗传诊断技术与荧光酶联免疫测试技术的结合,使得基因Dna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临床诊断的速度与准确率,成为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遗传工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工程在遗传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从而使细胞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各种遗传疾病。该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学针对遗传性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对人体细胞功能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生长、分化、老化、死亡等功能。目前研究发现造成人体生病的基因有4900多个,并且在研究中已得到论治。科学家利用该技术治愈了许多遗传性疾病。

1.遗传性疾病

将已经重组并修复过的基因重新导入患者体内,是遗传工程治疗遗传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发现的遗传性疾病超过2900多种,且许多疾病的出现都是由于人体中各种酶含量不足而引发的,酶含量的不足容易引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各种遗传性疾病。1970年德国在分析一例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患者的临床资料时,发现其体内精氨酸酶含量远超过正常水平,导致体内代谢系统异常,医生将精氨酸酶Dn段植入患者体内后发现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1990年美国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通过人工植入腺苷脱氨酶能够有效改善腺苷脱氨酶异常的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1999年美国罗森博格学者将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转换,并引入肿瘤浸润区域,然后将其重新植入患者体内,转换后的基因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之后又通过在黑色素瘤患者进行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心血管疾病

目前在治疗冠心病中,仍采取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而美国学者认为通过植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帮助患者重构心血管,从而改善心脏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遗传工程能够帮助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我国屈正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遗传工程联合激光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并研发了基因搭桥术。

3.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传染病和恶性肿瘤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干预。遗传工程能够有效阐述病原体的基因结构、表达方式、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分子结构,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其同时还能够阐明基因多态性的目的及其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恶性肿瘤形成的介质,同时预测某一功能的原理等。

四、遗传工程在医学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遗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其在临床医学中的诊断、治疗和制药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通^学者的深入探究,能够不断的创新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能够为临床医学带来更好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满足我国人民的医疗需求。

结束语

遗传工程在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提高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薇,贾俊双,唐华等.慢病毒载体法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20(5):84-89.

遗传学前景篇2

[关键词]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47-03

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目前成为我国社会尤其是相关学界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而东亚的邻国日本,是世界上较早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保护工作加以制度化和体系化的国家。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日本文化遗产概述

日本文化遗产,日语为“文化财”,是日本为保护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所建立的标准,其资格依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订立。“文化遗产”在此为对应转译,直译为“文化财富”,实际上不仅涵盖了文化、历史、学术等人文领域,也包含动物、植物、景观等“自然遗产”,日语为“天然纪念物”。日本的文化遗产由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进行规范,它规定了对日本文化遗产认定、管理、保护的方法。该法还对日本文化遗产进行划分与界定。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物质性文化遗产。日语为“有形文化财”,包括了建筑物和工艺美术品(即绘画、雕刻、工艺品、书籍典籍、古代文件、考古资料、历史资料等)。其中还分为:重要文物,日语为“重要文化财”,即物质性文化遗产别重要的部分;国宝,日语为“国宝”,即重要文物中有特别高文化价值的部分。登记文物,日语为“登录有形文化财”,指尚未被日本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认定的物质性文化遗产。这些主要是从明治维新至二战时期特别需要保存或有效利用的近现代文物。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语为“无形文化财”,包括了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语为“重要无形文化财”,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别重要的部分。其中拥有官方认定技能、技术的个人,在日本通常称为“国宝级人物”,日语为“人间国宝”。

第三,民俗文化遗产。日语为“民俗文化财”,包括民间的服饰、饮食、住宅、信仰、节庆、生产、生活方式等相关的风俗习惯、民俗艺术、民俗工艺等,可分为:重要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有形的民俗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重要的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登记的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尚未被日本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认定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别需要保存与有效利用的)。于2006年3月15日最先公示登记的三件是:“若狭めのう(玛瑙)玉磨用具”、“胜沼のぶどう(葡萄)栽培用具及び(以及)葡萄酒|造用具”、“云州そろばん(算盘)の制作用具”。

第四,风景名胜。日语为“记念物”,可分为:古迹,如贝冢、古坟、遗迹等。特别古迹,即古迹别重要的部分。名胜,如庭园、溪谷、山岳、洞窟、泉水等。特别名胜,即名胜别重要的部分。自然景观,即动物、植物、矿物等。特别自然景观,即自然景观别重要的部分。登记的风景名胜,即尚未被日本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认定的风景名胜,其别需要保存与有效利用的。

第五,文化景观。日语为“文化的景Q”,指日本各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生产以及一方水土气候形成的景观,如梯田、里山等,即日本的原始人文风貌。日本文化厅为了实施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存续的计划,日本的文化景观保护、修缮相关审核委员会在第三次调查中圈定了180个重要地区。重要文化景观在作为景观地区采取保护措施的日本各级行政区中选定。选定的四个重要人文景观是滋贺县近江八幡市的“近江八幡の水_(近江八幡水乡)”(2006年1月26日选定),岩手县一关市的“一v本寺の农村景Q(一关本寺农村景观)”(2006年7月28日选定),北海道沙流郡平取町的“アイヌの煌长瓤拓による沙流川流域の文化的景Q(由阿伊努传统开发引起的沙流川流域的文化景观)”(2007年7月26日选定),以及爱媛县宇和岛市的“游子水荷浦の段x(游子水荷浦的梯田地)”(2007年7月26日选定)。

第六,古建筑群。日语为“煌车慕ㄔ煳锶骸保指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构成历史风情的城镇村落等。重要古建筑群,即由日本政府选出的特别重要的古建筑群。

第七,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日语为“文化财の保存技术”,指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必需的制作、修理一类的技术。选定保护技术,日语为“选定保存技术’,即由日本政府选选定的保护技术。

第八,地下遗产。日语为“埋i文化财”,这种文化遗产与上述各种文化遗产不同,仍处于地下埋藏状态。

二、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

首先,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完善。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但是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1871年5月,日本政宫颁布了保护工艺美术品的《古器物保存法》,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后来又陆续颁布了《古社寺保护法》(1897年)、《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1919年)、《国宝保存法》(1929年)和《重要美术片保存法》(1933年)等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文化遗产遭到惨重破坏。1945年后,日本在废墟上重建国家、复兴民族的最初阶段,政府广泛采纳了社会开明人士和学术界的强烈呼吁,实施了复兴日本民族文化的战略方针。1949年1月26日,发生在奈良法隆寺金堂的火灾,将日本最古老的描绘在木结构建筑上的壁画毁于一旦,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由此催生了日本在1950年颁布并实施了《文化财保护法》。1954年,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并确立了重要无形文化财富的指定制度,增加了如《重要无形文化财指定基准》、《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认定基准》等法规,目前这部保护法已经成为一部十分完善的民族文化保护法典。《文化财保护法》明令规定由国家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由国家设立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保护传统文化艺术,这些举措表现了日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于1974年颁布实施的《传统手工艺品产业振兴法》,是日本政府为进一步振兴传统手工艺而制定的一部法律,也是继《文化财保护法》后,一部对工艺美术及相关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根据这一法律,由日本工业技术联络会、工业技术院制品科学研究所和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组成的传统工艺技术调查实行委员会,于1975年先后两次进行了全国性的工艺品产业调查,并于1976年出版了调查报告,对指导和推动各地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法律还明确规定,文化财产持有者同时也应该是文化财产的传承人。如果文化财产的持有者将自己的技艺密不传人,那么,无论他的技术有多高,都不会被政府指定为“人间国宝”或“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持有人”。这一系列具有较强操作性措施的颁布,对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除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国家还十分强调各级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甚至个人的参与,并明确规定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比如,日本建立了从县市到乡村覆盖全国的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专业协会,凝聚了成千上万的民俗文化艺术的传人,从事传承活动,对于这种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的传承工作,除国家给予必要的资助外,社会团体、地方政府也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赞助。这样强调社会群体在保护文化财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全民保护意识,培养了文化财保护方面的人才。

再次,注重对“人”的关注和保护。日本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看到了传统文化持有者的重要性,注重对“人”的关注和保护。日本对于“人间国宝”的认定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间国宝”主要指的是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他们或者是在工艺技术上有绝技,或者是在表演艺术上有绝艺。他们的精湛技艺一旦赢得政府的正式肯定,即会列为传承保护的对象,国家会拨出可观的专项资金保存其作品,资助其传习技艺、培养传人,改善其生活和从艺条件。

最后,日本还强调对文化遗产的活用,对文化遗产并非仅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而是要充分发挥出文化遗产的作用,即在妥善保管的同时,还要努力利用这些文化财富。比如,日本人十分珍视传统的手工业,在国内外不断举办工艺大展,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文化遗产的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使人们通过文化遗产的活用,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三、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一)处理好法律和教育的关系,立法与教育并重

立法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法律的规范管理作用,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文化财保护法》。在用法律进行约束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国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除了在各种宣传日集中举办活动,政府更是下大力气重点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将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介绍和保护的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每年的修学旅行,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让学生们实地感受。代表团每到一地都会遇到学生参观团,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小学及初、高中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日本政府“从孩子抓起”的教育理念。我国目前实施的主要相关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不久前颁布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两法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前提下,仍应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国民素质,从小抓起,使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意识和行为。

(二)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日本政府对于文化遗产并非仅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保护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也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而这种利用更倾向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及对民众的教育,经济色彩较淡,当保护和利用发生矛盾时,天平就会倾向于保护。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的富士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中有一段话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并非目的。将富士山作为人类共有财产,传承后世并完好保存,这才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目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弘扬文化和发展经济,然而目前许多地方存在重经济效益、重眼前利益、轻整体保护、轻文化内涵挖掘的现象,实在令人担忧。政府应切实提高对各地主要负责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的要求,落实责任,加强法律和舆论监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处理好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关系

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步早,除了对有形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还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提出了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财的概念和许多具体保护措施。对于国家指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不仅每年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还出资收购作品,拍摄宣传片、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并帮助其培养传承人。更重要的是,一旦被认定为“人间国宝”,艺人们会得到国家、民众和社会的极大尊重。日本政府正是通过法律和这些无形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挽救了大批优秀的技艺,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我国以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不够,今年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开始改善。然而目前还存在相关措施跟不上、地方政府对此重视不够等问题。我们应尽快完善认定、登记和保护等相关措施,从上至下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切实采取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资金、宣传以及培养传承人等方面给予支持,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历史遗迹保护方面,在城市景观问题上,日本起步早、重视程度高、规划控制严格、法律法规体系齐全。以京都为例,京都坚持不建高楼,严格规定城内的建筑一律不得超过45米。尽可能地不拆民居,对住老民居有困难的家庭,政府给予经济上的补助。虽然不少街道十分狭窄,但从来没有随意扩大加宽过。而且不仅重视古建筑物的空间,还特别重视城市周边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山体景观作为城市建筑物、城市美的背景地图。对山林植被及地形地貌的保护极其严格。在奈良,从奈良地铁站沿登大路前行,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渐渐进入方圆数平方公里的“春日原始森林”,林木茂盛,草地辽阔,东大寺、法隆寺、春日大社等历史遗产分布其间,曾被当作神祗来供养的鹿,闲散于林中和寺庙前后,或悠闲地吃草,或与游人玩耍。同时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重视原生态。例如,德岛县的“阿波舞蹈”、富山县的“刮风盂兰盆节舞蹈”、冲绳县的“诶萨舞蹈”、北海道的民歌“江差追分”等民间歌舞享有盛名。政府予以财力和人力的大力支持,使得其传承发展。

四、结语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除了其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健全、国民法制意识和保护意识较强等方面的原因外,还得益于日本各界相互配合连携的传统。了解或参考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对于我们或许是不无启示的。

[参考文献]

[1]于小川.从法律规制的角度看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董金菊.浅谈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9,(1).

遗传学前景篇3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换位教学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

医学遗传学(medicalgenetics)是遗传学和医学结合的一门前沿学科,主要研究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现今随着医学的发展,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但遗传病的相对发病率却迅速增加,为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好医学遗传学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本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难度。主要表现在:首先,课程内容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学科发展迅速,而开课时间先于专业课,临床医学专业安排的课时较少(32学时),学生临床知识薄弱,理解难度较大。且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授课都是超过100人的大班,学生的来源不一,中学生物学基础差异较大,学校缺少遗传病病例,教学易于纸上谈兵,把握教学进度因人施教难度较大。其次,临床医学生对于医师资格考试或研究生考试中占据较大分数比例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很重视,对相关性较小的学科比较忽视,而本校医学遗传学又为考查科目,学生不重视。针对以上困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改革,根据教学大纲灵活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克服众多难题,使教学有了新起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式教学

如今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结合文本、图形、动画、视频,更形象生动,包含信息量很大。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且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记录、思考、记忆的时间较少,影响知识的接收。针对该问题,笔者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方法,即由老师根据知识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归纳,解答问题。在每一章节授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布置的问题,问题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串联本章节主要知识点的系列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预习题;第二类是精心设计、筛选出能激起学习兴趣、启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为保证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课前习题,特制定了督促和考核制度,期末成绩由作业、课堂提问、考勤、考试、实验、课外实践研究等六部分组成,上课要随机抽查预习作业、进行课堂提问,作业情况记入考试成绩,对未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每次扣除5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能了解、熟悉课堂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巩固了学习基础,学习热情提高了。通过设计思考题老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对那些由于大学管理宽松抱着“60分万岁”心态、不刻苦的学生起到了极好的督促作用,也引导学生克服只重视考试科目、忽视考查科目的倾向,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换位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章节让学生授课。如“疾病的单基因遗传”一章分段清晰,有中学生物的学习基础,适合学生上课。于是,就以自愿报名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讲授。很多学生对当“老师”积极性很高,按小节分配给学生,要求制作ppt进行讲授。这样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过讲台的学生都反映为这几分钟的内容花费很多时间,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而且通过精心准备又对相关内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台下的学生因为是同学上讲台,注意力更集中,更积极地思考、提问。教师从学生的授课中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对知识的误解,还能体会到学生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为让换位教学不至流于形式,师生评议程序是关键环节,老师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及时更正学生讲授中出现的错误,解答问题,给予加分奖励,并让同学也参与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91%的学生表示喜欢“换位教学”的形式,52%的学生表示愿意扮演老师的角色。换位教学在激发主动性、培养基础素质、锻炼综合能力、构建和谐课堂等方面效果良好。

三、案例分析法

医学遗传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由于是基础课,本校临床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课,学生临床知识薄弱,接触遗传病病例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为让学生能将遗传的基础内容与临床联系起来,了解医学遗传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笔者在课堂中插入较多遗传病例,进行案例分析。

精选合理病例是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教师利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积累了较多病例家系。教学中选择合适病例家系,在病例中隐含适合的问题引出各知识点。如在单基因遗传一章中以一个慢性进行性舞蹈症家系为例:某一临床学生家族有多个舞蹈症患者,伯伯45岁发病,父亲42岁发病,2个堂姐20多岁发病。遗传病实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绘制家系图后结合病例提出问题,从发病年龄引出单基因病发病特点中延迟显性、不规则显性、遗传印迹等非孟德尔遗传特点。通过计算该学生的发病风险掌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计算方法。从临床的诊断过程,让学生熟悉遗传病的诊断方法,并拓展到基因诊断的知识。

案例分析法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法则是创建情景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讲授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一章,创建一个实践病例情景:一名因感冒入院的2岁男童,儿科医生发现患儿反应较迟钝、通贯手、肌张力低下、隐睾,询问得知患儿免疫力较差,常感冒发烧。教师扮演患儿家长,学生分组模拟医生,讨论检查方案,进一步给出情景病人染色体检查结果为47,XY+21,从诊断过程中引出遗传病的诊断方法及特点。患者家庭要面临再生育问题,引出遗传咨询的概念、方法、意义。我们还以人类一些正常性状的调查模拟遗传病调查,学习运用hardy-weinberg定律,收到好的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能在课堂上始终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解决了理论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深受学生好评。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形式,改善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改革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课堂过程精心设计,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并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定职业信念,加强知识积累,锻炼教学技巧,注重交流与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去思考,增强课堂效果,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一直关注、思考并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左伋.医学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2]宋朝霞,刘冰,朱玉琢,等.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遗传咨询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98-99.

[3]罗庆华.本科课堂教学中“换位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0,9:26-2.

[4]许雪青,王燕,王艳,等.构建病案导入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8-10.

遗传学前景篇4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分为10类。除“民俗”一类中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带有全国性外,绝大多数项目都带有地域特色。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景德镇制瓷史上留下的与陶瓷相关的非物质的文化语境。它是一种心手相传的,无形的文化。在民间口耳相传,或通过文字,图案等固定形式记录其存在。

作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德镇瓷业习俗,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同样具有典型性和杰出价值。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几乎家家以经营瓷业为生存根本。制瓷业的习俗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瓷业习俗也成了城市民俗。历史的悠久性、体系的完整性、文化的渗透性、特征的鲜明性、内涵的进步性都影响了景德镇在世界手工业生产习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采集制作陶瓷原料所用的技术,如打磨矿石所用的水车敲打技术;泥料、釉料分池滤净技术;制作瓷器所用的制瓷技艺;绘制装饰瓷器所用的彩绘技术,如釉下彩、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釉上彩等(釉上彩极为丰富,有新彩、粉彩、古彩、描金、综合装饰);以及制作各种窑炉的技术。由古至今,窑炉发展演变,一步步迈向先进合理科学。景德镇各种传统颜色釉的绘制技艺,传统陶塑捏雕刻画技艺,传统玲珑瓷的制作技艺,传统特种瓷的制作技艺,传统制瓷工具的制作技艺,传统瓷业习俗等皆得到认可。“景德镇”三个字就是标志性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中,有“民间美术”一类,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独树一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景德镇与其他产瓷区有很大不同,它具有综合全面的制瓷种类,精深的制瓷工艺。早在唐代,景德镇就有“陶窑”、“霍窑”的民窑记载。到了明代,景德镇民窑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到清代,景德镇“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角度分析,景德镇陶瓷的制瓷文化是灵活的,不同的泥土、矿物、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的制坯、成型手法,受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的约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亲临景德镇考察,把景德镇制瓷技艺写进了著名的《天工开物》一书。“共计一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是叙述总结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名言。书中还有“造瓶”、“过利”、“汶水”、“过釉”、“打圈”、“烧窑”等插图。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奉皇帝旨意,按宫中交与的二十幅制瓷图画,编写了《陶冶图说》,是对景德镇清代制瓷技艺的形象精辟的介绍说明。

景德镇陶瓷同时具有传承性。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传承的文化。传承形式多种多样,或浅或深。传统陶瓷手工技艺和其它手工技艺一样,不仅仅是传承在书籍记载和口头讲解上,而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前提而服务于生产的,其产品主要是日常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制瓷手工技艺的经验和技术需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只有在不断的制作过程中才能理解材料的特性,掌握技术的手段,控制手感的分寸,创造物品的样式。

二、景德镇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景德镇制瓷技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承:

第一,作坊式传承。也就是作坊中的师傅将自己传承下来的制瓷等手工艺传承给下一代,这是一种单纯技艺的传承。虽然直接,但由于当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情况,这是相对落后的传承模式,容易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第二、学校,研究所传承。这两种传承模式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在学校中,学生可以继承各方面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所以集成具有高效性,学生人数多,致使传承具有广泛性。研究所传承为高端性传承,具有针对性,高端性等特征。

第三、公司,工厂传承。在看重技术,知识,人才的当代社会,公司工厂会给自己的员工培训,使之有专门的技术。这种传承为经济型的。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所以传承将具有高效性竞争性,员工所继承的技艺也将得到充分展示。

第四,民间传承。民间传承主要传承传统瓷业习俗,瓷业故事等大众性,趣味性文化。民间主要以“口口相传模式”,这种传播具有直观性,快速性,广泛性,世俗性。在旧社会是非常好的传承方式,但在相对浮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承的优势容易失效,易出现烟消云散的状况。

三、景德镇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体现民族文明的财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经济的驱使,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具有相当的片面性,一些容易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技术工艺得到很好的重视,而一些风俗文化则被冷落。特别是一些传统的瓷业术语更是很少有人提及。如“窑青率”指的是一蜜瓷器的成品率,再如现代景德镇依照沿用的瓷器测量单位“件”,是民间师傅的用语,青年学生普遍不知其意,特别是一些瓷文化中的吉祥用语,吉利数字,现在亦不被重视,这是一种文化的遗失。

传统手工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传承利用传统技艺的必经途经和最佳方法。景德镇制瓷手工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地保持传统物质,尽力保持它的当下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符合时代”、“落后的传统”将消失灭亡;另一种则是主动吸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方面,使之转化为现代“有用的”文明,或把代代文明注入传统,使之符合时代成为现代文明。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以及保护措施的理念逐渐建立,这种理念的深入是做一件事情的必备条件。如:1905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中提到了无形文化财保护。首次触及了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随着人们对自身文化与历史的审视不断加深,尤其是对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关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深入和提升。

同样,对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也非常重要。对传承人的保护包括对其本人的保护,还包括对传承机制的保护,应当综合采用公法和私法的保护方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传承人所传承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很好的转换成货币,造成其传承的积极性降低,所以一定的经费支持也是必要的。市场调控机制也应发挥好的扶持作用。

相对于国家政策保护和对技术传承人的支持来说,国内博物馆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普遍是一种接受和乐观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为博物馆扩充了观念与视野。引发了其功能的延伸,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价值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环节。景德镇一些博物馆就已经在做这一系列事情。如古窑陶瓷历史博物馆,馆里陶瓷文化传承以及制瓷技艺的传承都在很好地进行。各种工艺传承人在馆里示范,给游客宣传讲陶瓷文化,这也是保护支持传承人的极佳方式。

景德镇的陶瓷无形地滋润着人类文明的大树。它的存在使人类生活更为丰富,世界文明更为繁华。同时,它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珍贵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和世界意义的。目前社会对其存在以及价值的认识是相当不够的,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关注和保护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博物馆管理办法》(文化部第35号),2005年。

2.周仁、李宝治:《景德镇历代瓷胎釉和烧制工艺的研究》,轻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遗传学前景篇5

关键词:分享经济背景;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淘汰,就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发展,甚至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更多更大的困境,如果无法对这些困境积极进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也难以在当前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取得更加积极的影响,更无法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想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非常独特的位置,就必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创新进行分析。

二、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公众也逐步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项工作,但是却难以通过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这就导致公众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起,从哪里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当前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时,所面对的阻碍。为此,必须要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或者相关公共平台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性,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由于技能所获得到的知识过少,进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去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老一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处在偏远山区,难以对这一文化进行宣传。

(二)非遗代际传承培养模式单一

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既成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传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技术文化相对较多,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短暂学习而了解这一种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是处在断代状态,越来越多的传承人逐步迈向老龄化,然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这一种技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这些技艺的失传与灭绝。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艺时,其要求的学习时间,较长,并且对于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学习难度大,却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学习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劳动收入较低,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也无法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向现代经营模式进行传承,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在当前社会中消亡。

三、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建设非遗工作站

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同时搭建相关的公众认知平台,要求当地政府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指导,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特色,比如说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可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设立的背景之一。让政府与社会中的企业、高校等等联合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保护与研发,充分以及合理的利用社会中各种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深度研究,也可以建立高校师生的调研以及实践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以及公众平台的文章更新、建立维护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人了解,也可以在地区打造地方公益的培训,积极创建相关的品牌推广和展销中心,让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日常的游览了解到该地区所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文化能有效地传播,这种方式也可以吸引更多文化传承者回乡进行就业,而不是一定要在外地打拼,增强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当前是大数据的时代,应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如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需要利用大数据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认知平台,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该地区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独特魅力。利用微信、微博等等不同的公众平台既可以使得更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去展示自己的技术,同时也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一技术产生兴趣,进而进行消费。也可以在地区的文化区域开展作品展览,做到活动场地宣传,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技艺等等。这些方式可以致使公众充分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学习中,更能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的活力与魅力,也可以定期与政府合作,进行国内外的交流会议和培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让社会各界的资源和不同的机构都能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认知。

(二)建立多样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创新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相关专业,更无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此,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更多的专业素养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可以联合相关地区开展专业的培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专业的素养,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基地,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使得这一教学方式变成校企结合,合作培养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快速地走入到工作模式。这种方式也是在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为企业储备出更加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此,在开展校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培养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工作:第一,必须要结合不同高校所具有的专业课程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专业强项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以及实验性,不断的在课程目标中加入实践培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时,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企业之所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为企业奉献出更多的创新型建议。可以采用两化三新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注意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校内以及校外的培养方式,创新型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企业、研究所的生产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融入到职场工作中,也能让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校外实践学习来获取最直接、最有效地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作经验与知识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加记得贡献,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只有将两者不断地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也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既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也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良好的影响。

(三)建立专业的非遗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

当前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时,仍旧缺少一定的师资队伍,如果缺少师资队伍,就难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为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建立非物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第一,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定期从社会中选取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不断的晋升。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让教师在岗位中可以得到成就感,并且在选拔教师时必须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双重能力。在晋升教师时,同样,也需要注重这两点,让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也能让教师逐步从理论型向应用实际型进行转型。作为学校管理者,还需要破格聘请学历较低,但是具有技能高超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任教。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意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记忆,这是理论知识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必须要注重与国外以及校外的企业,不同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了解不断提高,让学生做到交叉和跨专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使得自己在毕业之后可以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沟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四、结语

遗传学前景篇6

摘要:

对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进行概述,指出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三种特性,并对三种特性具体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从自然景观、人造遗物(建筑、器物、图标)发掘和筛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可行性,以及传统符号向现代图形转化的方式。

关键词:

世界遗产博物馆视觉符号作用特性提炼

中图分类号:t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1-02

一概念界定

1世界遗产景区

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义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0m那么,世界遗产景区指的是包含这种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区域场所。本文所述的世界遗产景区特指在中国境内的世界遣产景区。

2博物馆

1989年9月在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他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本文所述的博物馆特指地处世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以世界遗产为依托,集中保护、展示、传播代表人类文化的遗址、文物、建筑群、图证等。

二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

视觉符号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所构成的用以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其实是一种可视的并承载一定意义的传播性图形语言,它包括各种物体影像和运用造型要素创造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形象”与“概念”高度吻合的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奇特效果,使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解读信息的含义,从而能够有效感知和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内涵,唤起他们的思索联想和情感共呜。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对于世遗景区博物馆的整体推广营销是及其重要的,它可广泛运用于博物馆不同传播体系中,如文化产品、广告宣传、视频影像等,从而达到“传播、记忆、购买”之营销目的。

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作为一种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民族性

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载体,深刻反映了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历史的记忆、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历史、文化、地域、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产。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如故宫、长城、兵马俑、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如今,这些遗产已经成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而为世人所知。由此可见,遗产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2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一定的空间范畴,不同的地域会形成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并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不同的世遗景区地处不同地域,其物、其景具有地区特有的丰富印痕,如传统图形与色彩、传统文艺、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必然对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取材、构思、提炼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视觉符号。

3艺术性

世界遗产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直观具体的东西,是最耐久、最稳定、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它是普通的“物”经过时间的鬼斧神工后逐渐演变而成。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这些“物”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二者的“物”,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审美特点,于是,利用这些“物”提炼的视觉符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四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

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不是对历史遗存影象的直接运用,而是要通过现代构成规律寻找其本身的形式美而获得全新视觉符号,使其具有遗产文化的意蕴。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作为象征性的图形语言必须具有三要素,即形态、色彩、象征。它们从原始物件中发掘和筛选,再融合、升华为具有当代审美特征的视觉符号。

(一)发掘和筛选

从内涵与形式的吻合度上发掘和筛选典型视觉符号,围绕设计主题收集世遗景区的各种“遗存”,从中筛选出最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物像,才能确保视觉符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1从自然景观中发掘和筛选

以中国为例,世界遗产景区属于自然景观的有:以山水为主体(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黄龙、四川九寨沟、湖南武陵源、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三清山、新疆天山)、以河流为主体(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以地质地貌为主(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澄江化石地)、以生物为主体(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这些自然景观主要以它们的纯天然来震撼着世人,并具有形态美、色彩美、象征美等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跟视觉符号三要素审美特性不谋而合。

2从人造遗物中发掘和筛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与消亡同时存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是,消亡并不是完全消灭,每个朝代的遗物或遗迹或多或少得以保存下来。可以说,这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物成为我们联系过去、了解过去的集体符号,并以此获得文明传承的慰籍、感受文化积淀的熏陶、开启创造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1)建筑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出丰富的建筑遗产,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建筑不仅具有功能和技术属性,还具有艺术特性。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以房屋建筑为例,在屋顶式样上不同时期、地域、民族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五种基本样式。在色彩处理上更为大胆和惊艳,丹红色柱子,斗拱梁和枋等处的彩绘,朱红色门窗,蓝、绿色的房檐,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等无不彰显古人对色彩的善用。长城、北京故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都是以建筑为主的世遗景区。故宫气势恢弘、富丽堂皇,以朱红与金黄色为主;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精致、优雅写意,以黑色、白色、灰色为主;云南丽江古城民居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格,整体风格朴实生动、精美雅致。这些形色各异的建筑,能够代表所在世遗景区的视觉形象。例如,杭州西湖博物馆馆标,采用始建于北宋元祜五年的瓶状石塔为基础符号,配以一轮圆月,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体现出了西湖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传达了西湖特征。(图1)

2)器物

博物馆颇具规模和体系、荤牵大观的“藏品”是提炼视觉符号的基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景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场面宏大的秦俑军阵,秦兵马俑个体塑造生动,面貌不—且神采飞扬,它们与真实的人和马一样大小,形态多样身份明确,生动再现了秦代军队的形象,传达了秦代的兵种、兵器和军队编制等丰富信息。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博物院,有十大镇馆之宝: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青铜之宝酗亚方樽等。这些典型器物无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凸显出符号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一些特别的器物经过历史、时间沉淀后已不再具备单纯的功能和审美价值,而是会逐渐转化成某种符号,表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诸多旅游纪念品中,几乎都以俑的形象作为基础符号设计而成,或经过提炼图案化后印制于平面产品上,或直接结合功能、材质等制作立体产品。使旅游纪念品充分体现展览主题,满足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意愿。(图2)

3)图标

图标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工创造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图形符号。在世遗景区博物馆中,某些建筑和器物上刻有图标:建筑物天花、藻井、屋檐等处的纹饰彩绘;青铜器上的铭文、饕餮纹、龙纹、鸟纹等;玉器上的谷纹、涡纹、兽面纹等;陶瓷器上的龙、凤、莲花、牡丹等。作为象征性的图形,图标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和可识别性,与视觉符号的属性是一致的。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iphone手机壳设计,壳体上绘制了以馆藏纹饰为基础符号衍生而来的卡通图形,有龙袍图案、补子图案和头饰等。既有传统意蕴,又有时代美感,深受年轻游客的喜爱。(图3)

以上分析表明,自然景观和人造遗物在形、色、意方面跟视觉符号三要素高度吻合,发掘和筛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知名度高的典型器物、符号性极强的典型纹饰图案进行视觉符号创作,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二)融合与升华

在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创作过程中,在“遗存”向现代图形转化过程中,会出现形式、观念、习俗等方面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运用“融合与升华”原则。这一手段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不仅需要对“遗存”的形态、色彩、象征具有深刻的认识,还应把握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二者之间从形式、内涵到精神的创造性融合与升华。传统图形进行融合和升华的有效途径:一是对传统审美精神和美学特征的符号形式进行现代的打散解构,二是重新赋予新的内涵与生命力。在视觉符号设计中,应从不同“遗存”物像中提炼出具有相同或相类的性质要素,通过延伸、拼贴、重构方式进行融合性再创造。同时,还必须把握观众与外在“遗存”之间某种的情感联系,从而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联想,在特定情节的诱导中产生视觉感染力。五结语

随着我国世遗景区博物馆的大量新建和改建,此类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营销推广、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将会愈发重要,而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研究是其前期重要阶段。研究其视觉符号,应在理解历史遗存的基础上使其形、意、神高度融合,将遗产文化植根于现代设计中使其得以延伸和发展,对传播遗产文化、树立世遗景区博物馆形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

遗传学前景篇7

【关键词】遗址公园;软质景观设计;运用与研究

前言:文化遗址是集考古、休闲娱乐、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景观空间,而软质景观对遗址景观空间起到了积极地保护与展示作用。所以,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与研究是一个必要的课题。

1.遗址保护的概念与实践

1.1遗址和大遗址的相关概念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大遗址是大量人力营造、并长期从事各种活动的遗存,它体现着古代先民杰出的创造力,综合并直接体现了民族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文明史史迹的主体。

1.2国内外遗址保护的实践经验

欧洲是近代考古学的发源地,19世纪初就已开始从搜索古物艺术品转为完整的发掘、保护、展示大遗址,与美化城市相结合。德国主要方法是建立公园和博物馆,法国致力于对历史地段内的居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对于遗址的再利用,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力;意大利则把考古遗迹的维护和文化、生态景观的建设与保护结合为一体;美国主要是创造遗址区与绿色廊道相结合;日本对大遗址投入较大力量进行史迹公园建设,韩国则注重文化遗址的原貌保存,不进行盲目开发。

在国内,2005年10月,第15届iComoS大会在西安召开,提出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将原本所指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大到遗产的周边环境以及它周边环境所包含的一切活动,包括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地域习俗等。国内对于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包括整体保护和局部保护与利用。其方式有四种,一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二是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旅游景区,三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森林公园,四是将遗址保护与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2.遗址公园与软质景观的相关概念

2.1遗址公园的概念

遗址公园是将遗址所在区域,建设成公共性园区,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弘扬古文化、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2.2软质景观的概念

软质景观主要指相对于硬质建筑及构筑物而言的,由大自然中丰富的植物、动物、水体、风雨、阳光、天空等天然资源构成的保护生态的元素,富于自然变化。而在现今,最为直接的软质景观材料,便是“植物”和“水体”。城市设计理念已逐渐由“以人为本”转向“以环境为主”。由自然资源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软质景观改变了城市中硬质建筑组成的死气沉沉生活氛围,不仅装饰美化环境,最重要的是它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起到维持、促进生态平衡的关键性作用。

3.遗址公园的软质景观设计

3.1软质景观元素在遗址公园中的作用

遗址公园是城市中公共的特殊园区空间,在一般公园性质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的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环节。首先,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对于遗址保护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它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发挥着文化象征意义的作用。再次,软质景观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其造景尽管有一定的随意性,但经过适应性原则的设计可使得它取得较高的美学效果。软质景观对环境的美化装饰作用,在遗址公园中对遗址空间意境氛围的渲染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3.2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设计中的研究

3.2.1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设计原则

1)软质景观的生态功能原则即植物水体对遗址及遗址地周边环境起到的生态作用和对遗址本体的具体保护原则;

2)软景营造景观空间的原则,具体到植物的点、线、面、空间营造和空间的划分与围合;

3)软景传承历史文化信息的功能,植物拟人化的象征寓意表现和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主题的体现;

4)软景的美学功能,植物景观在遗址环境中的意境表达以及对遗址建筑的柔化作用。

3.2.2软质景观对遗址景观的提升调整

1)重视水体与植物景观搭配设计,着重建立池畔植物群落。尽可能的体现植物景观的空间变幻效果。

2)有针对性的选择遗址区植物材料,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植物材料的设计要与遗址意境相吻合。

3)遗址场景的重现主要是遗址历史时期、繁盛时期的场景重现,它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方式给公园活动的人群以心理上、视觉上的感受,也是宣传教育的最佳设计手段。同时利用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表达历史意境,传承文化内涵。

3.3软质景观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中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在2011年景观提升的研究,发现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大树栽植、主题花园建设、景观节点提升改造、园内小景提升改造、景观遮挡美化、硬质景观软化、草坪提升改造等,而这些做法的主要元素全部为软质景观。一是在园内,选取了一些合适点位,通过种植大树,增加之前林带的密度形成密林,结合草坪空间,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二是利用植物来点缀硬质景观,既可以起到软化建筑棱角、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独立成景,丰富园区景观;三是运用大量的色叶类植物,形成春天春花烂漫,夏天绿树浓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冬木苍劲的四季景观效果;四是根据甘露之变的历史典故,采用借景的手法,借铜雕石榴广场作为石榴主题园点题景观,周围密植石榴树林,突出主题,根据戏曲发源于东宫梨园的记载,于东侧一级园路旁结合遗址,增加之前梨树的品种及数量,采用更加丰富的栽植手法营造梨园景观;借梅妃曾于太液池南岸的记载,在东池南岸太和殿遗址北侧种植梅林,其间设置梅亭。五是对蓬莱岛增加常绿和色叶树种及花灌木,增加其四季观赏性,使其景观层次空间更丰富,色彩对比更鲜明,打造烟雾缭绕的“海上仙山”景观。

3.4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设计中的目标及意义

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注意突出遗址保护展示,彰显遗址公园特色,丰富遗址文化内涵,注重社会公众影响,要遵循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修复历史环境及展示历史信息。

通过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打造,可以实现以下几点目标:第一,创造了大开大合的宏观布局;第二,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第三,营造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第四,打造了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第五,实现了软景硬景的相互融合;第六,彰显出园林景观的人本关怀。

4.结语:

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软质景观设计作为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核心,自然有着关键性的地位。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社会文化信息的汇集、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保护了遗址,促进了遗址周边生态环境,对城市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建设文化遗址公园便是将城市中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角落从尘埃中拾起,重新整塑,为当代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在此空间中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精神升华。所以,我们应当致力于研究软质景观设计,使得文化遗址公园更出彩。

参考文献

[1]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汉江考古.2011年2月

遗传学前景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潜能性,它具有旅游商品的各项特征。特别是在当今文化旅游大热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价值使其成为重要而稀缺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吸引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一、调查点概况

陇川县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西南部,居住着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广山村属于陇川县章凤镇芒弄村下的一个自然村,靠近县政府驻地,交通便利,全村共有58户,227人。村内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虽然赋予了一些民族特色,但是景颇组传统的杆栏式建筑特色不显著。各家各户独立,依现有道路布置,保留景颇人散居的结构特点,形成自然而质朴的村落形态,房前屋后有部分开垦农用耕地,作为自家菜地果园。寨中有景颇族标志性的建筑——目瑙示栋,并有小型目瑙歌场,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目瑙纵歌的地方,寨子北端保留有一座基督教堂,是19世纪中期德宏地区三个传教堂之一,见证着中西文化交流

历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中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民俗活动,是集歌舞和宗教礼仪、民俗活动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活动,有着悠久的传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艺术特色。它集中展示了景颇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智慧、文明的精粹,具有无可估量的独特文化价值。2006年5月20日成功申报为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川县是目前国内景颇族人口最多、目瑙纵歌传承最为完整规范、最具景颇族代表性的地区。

三、“目瑙纵歌”与旅游开发

广山的目瑙纵歌有着独特的历史经历,在广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名叫司拉山。五一年他在贺瓦组织了一次目瑙,鼓励各个寨子办学,教景颇文。五二年,司拉山为首的教会组织出面号召,在司拉山的根据地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目瑙。在此后,由于政治等因素,到1980年陇川目瑙才再次绽放光彩。1981年开始,陇川县成立目瑙指导小组.在当下,目瑙纵歌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目瑙纵歌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并与旅游开发密切结合。当地人讲每年的目瑙纵歌分别有两次,正月初三和正月十五,其中初三主要是当地本人参加,而正月十五主要是针对外来游客而举办的。

广山村在2000年左右开始旅游开发,当时广山下寨来付组的五六家人响应号召,加入开发,开放家庭进行食宿接待。具当时几家从事开发的主人讲,当时在黄金周以及目瑙纵歌举行期间来到当地的游客较多。从几家的房屋结构,陈设等都可以看出是为当时的食宿接待配套的。近几年游客减少,有时会有附近的的客人来到广山,大多数都主要是来品尝绿叶宴。在我们在广山村的十天期间,村长家里共接待前来品尝绿叶宴的客人两次,每次有两桌左右。景颇生态园(目前承包给私人,服务项目也主要是绿叶宴)每一两天会有一批订餐的客人,客人均来自附近,如陇川,瑞丽等。

2011年8月陇川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芒弄村委会广山景颇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规划》。在规划书中,将目瑙纵歌作为重要的项目,指出此规划项目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结合陇川县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品牌战略,参与《云南景颇文化旅游区详细规划》,开展民俗风情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队伍,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能如期举行。

四、结语

遗传学前景篇9

关键词: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翻译

一、南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现状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南阳经商、旅游、工作、生活,学习中医文化。在信息时代,人们不出家门、国门即可获取海量的信息。对于外国人来说,互联网是了解南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一些有关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的英文网站是外国人了解南阳文化的主要渠道。不过,当前有关南阳文化的英文网站并不多,旅游景区英文网站建设情况也各不相同,有关南阳文化对外网络传播的研究还相当少。然而,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南阳与其他城市以及世界的联系将日益密切,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南阳文化,南阳市也需要通过网络等途径传播南阳文化,因此对于南阳文化对外网络传播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针对南阳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英文网站较少,力度不够,且一些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翻译错误较多,给外国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不能很好的对外宣传南阳市文化遗产。

二、南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中的问题

南阳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旅游景点英文网站以及有关南阳文化的英文网站,通过对这类网站收集资料,并对外国游人、文化、旅游管理部门进行调研,从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传播广度、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南阳文化在对外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认为在南阳市文化遗产的对外网络传播存在以下问题:

1名称翻译不统一

在南阳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同一个旅游景点英文译名会出现多个版本。而各网站甚至同一个网站也会出现同一个景点不同英文译名得情况,从而给造成不理解偏差,最终影响南阳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和传播。例如对南阳武侯祠的翻译为则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memo五-altenrpletowuhou”,“htetenrpleofmarquiswu”。南阳内乡县衙的官方网站英文译名为“nieixallgCounytGvo-ernmelltoiffce”,但在对县衙的英文简介中则直接使用汉语拼音“ixanya’’,这种不统一的芙译方式给游客造成了误解。一126一2016年10月针对同一文化遗产的不同英文译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缺乏统一的标准会使外国游客对南阳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从而进一步影响南阳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和影响力。

2用词错误

用词错误是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中一种常见的翻译错误,主要表现在选择相应的英文单词不恰当,从而产生歧义。对河南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旅游区的简介“是一个融科普、科考、观光、休闲、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其中,对“科考”的相应翻译为“scielltiifc”。而“scielltiifc”一词为形容词,意思是科学的,用在这里明显不恰当,“科考”一词的汉语意思为科学考察,因此应当选择“scielltiifCivllesitgaitoll”作为科考一词的对等翻译。

3语法错误

老界岭旅游度假风景区是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由情人谷、仙人谷、日月谷及界岭主峰四大景区和老界岭休闲度假区组成。LaojienrountainridgeSeenieResort15Chinana叮angFuniushanwolrdGe叩arkeoreaera,hteerQingerngu,fai钾Valley,SunValleyandRidgebounda钾peakfourseenie五dgeandtheoldersortareaeonr-niullltyco-niposltloll在此英文简介中,“Coer”一词为名词核心,它与前面的“Chi-llananyallguFinushanwolrd晓叩ark”是从属关系,因此可以将该句改写成“Laojienrountain五dgeSeeniC凡sort15theCoer。er。ofchi-llananyallguFinuhsallwolrd晓叩ark’’。除此之外,“由…组成”应该用“beConrposedof”表示,而原英文简介中的“eonrposition”不符合芙语语法表达。

4文化信息的缺失

文化遗产为游客呈现的不仅仅是美妙的自然风光或者宏伟的人文景观,更是为让游客体会到遗产中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将文化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英语译文中。但是,在南阳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信息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南阳内乡县衙”的正确英文译名为“neiixallgoCullytoGvem-melltoiffce”,而有些译文中直接用汉语拼音“neiixallgXianya”来表示,让“县衙”一词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县衙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县府衙门,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县一级的行政单位。而内乡县衙是,对于游客们了解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以及封建社会衙门文化特性,如果译文仅仅用汉语拼音“Xiallya”,“aYmell”来解释,无疑会让外国游客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三、南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深层次问题原因分析

1译者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南阳市文化遗产的对外网络宣传中的文字性材料主要依靠翻译公司来完成。而翻译公司在招收工作人员时,对工作人员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托福、雅思等英语水平测试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造成了翻译人员芙语水平良薯不齐。

2缺少对文化遗产翻译的统一标准

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因此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相继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翻译的标准,为文化遗产的对外网络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南阳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的规范性文件,因此造成了各个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的对外网络宣传材料千差万别,甚至出现一些错误。

3文化遗产地以及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景区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也是造成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有些文化遗产地认为忽略了南阳作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地位,仅仅认为南阳处于中原地区,相比沿海发达城市,游客人数不多,因此,没有必要在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很多文化遗产地将对外网络宣传工作交给翻译公司来做,在材料完成后文化遗产地以及有关部门也没有进行认真审核,而是直接使用,造成宣传材料中出现错误。

四、提升南阳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效果的策略和措施

1.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及文化素养

在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统一严格的标准来挑选文化遗产材料的翻译者,他们应该熟知文化遗产材料的语言特点,以及基本的翻译技能和策略。除此之外,翻译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他们应该意识到译者在文化遗产的对外网络宣传和跨文化交流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制定统一的文化遗传对外网络传播标准

目前,南阳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建议南阳市政府及有关旅游管理部门加强重视程度,可以在南阳市高等教育机构挑选翻译专家、人才,联合文化、旅游业界专家,对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用语制定出固定的标准。对已经成型的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网站,可组织优秀翻译人员及专家进行指导,并对错误网络宣传材料进行整改,对缺失的材料进行更新。

五、结语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南阳市文化遗产对外网络宣传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用词不当;用词和语法错误;语用问题;同一名译名不统一;文化信息缺失。这些翻译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译者翻译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缺乏有关文化遗产翻译的标准;文化遗产地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结合调研实际,本文提出了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文化素养;制定有关文化遗产对外网络传播的标准;加强物质文化翻译遗产翻译的管理。希望本文的调查研究对于提升南阳软实力、扩大南阳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l[]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01(3):80一90.

2[F净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遗传学前景篇10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中国、斯里兰卡、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日前汇聚黄山,商讨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大计。

寻找保护与开发平衡点

专程到黄山参加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塔勒布・瑞法说,2007年全球旅游收入已达8000亿美元,国际跨境旅游人数达9亿人次。中国以10%的增长率,巩固了它作为世界旅游业前列国家之一地位。

2007年是世界旅游业连续第四个快速增长的一年,亚太地区游客比上一年增长10%,成为世界游客量位列第二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达8%。

塔勒布・瑞法预测,全球旅游业将持续增长,国际游客到2020年将达到16亿。世界遗产地文化旅游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旅游产业之一。游客数量的增长,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目的地带来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前景,但金钱背后的另一面是:纷至沓来的游客对考古地点、遗址、历史地点、文化地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遗迹带来压力。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快速增长的旅游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曾有六处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严重关注。

瑞法说:“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当管理和保护好世界遗产地;为了教育和娱乐,又要使这些地方能接近大众。”

亟待迈出三大步

保护世界遗产不排斥对其合理利用。遗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前提是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尊重国情。

一是制订世界遗产地综合管理及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控制旅游过度开发和调控游客总量,确定合理游客承载量,禁止任何有悖规划的开发建设。避免遗产地出现不当基础设施建设,规避周边和缓冲区的发展项目给遗产地带来影响。”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说,旅游发展不总是和破坏资源以及破坏环境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要注意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发展旅游不但不会带来破坏,还可增进保护,增强保护能力。

二是人类遗产保护的教育体系亟待完善。“人类遗产保护工作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技术和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资源。”

三是尊重遗产地的社区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只有考虑到遗产地更大范围和周边地区,考虑到居住在遗产地境内和周围社区居民,世界遗产地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专家保继刚教授认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应做到有序,政府有必要给予合理干预。

在安徽黟县世界遗产地宏村考察时,一些遗产保护专家批评,宏村原本有大片田园与河流,但随着村外一些农田被改建成停车场等旅游附属设施后,“田园与古村落和谐的风貌受到一定破坏。文化遗产地与风貌反差大,就像一个‘孤岛’。”

世界联手令人期待

出席会议的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的专家和多个国家的遗产地代表,3月25日原则通过《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宣言》,从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制定,到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再到建立新的旅游收入分配机制、引导原住民参与管理等,中国将由此联手世界应对世界遗产地过度开发挑战。

塔勒布・瑞法说,世界旅游组织将在总部西班牙广泛征求更多意见,正式通过这个宣言,“它将成为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根据这个宣言草案,分别拥有世界遗产的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的相关代表承诺,面对世界遗产地旅游飞速发展的现状,依据有关国际法律框架,组织编制和修订世界遗产地保护发展规划、重点景区控制规划。同时,联合执法部门,加大对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禁止任何有悖规划的开发建设。

塔勒布・瑞法表示,寻求应对无计划和失控的遗产地旅游压力不能单一行动,需要通过业内合作,也需要那些直接和间接与世界遗产地相关的公共管理机构和私营机构开展这种合作。这个过程中,政府应扮演重要角色,个人和家庭在计划和前往旅游时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宣言草案提出,各世界遗产地要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的要求,从历史、艺术、科学、审美、人类学及保护的角度,拟定各自详细的教育和宣传计划,赢得游客和当地社区对世界遗产地的赞赏和尊重。

同时,尊重世界遗产地社区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确保旅游收入中的相当部分用于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金、技术或传统知识对保护活动进行支持,鼓励原住民参与管理。

认真组织开展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减少或避免世界自然遗产受到来自过度旅游发展、不足或不当基础设施建设、遗产地周边和缓冲区的发展项目等新挑战带来的影响。

长年从事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程迎峰说,这项世界联手的合作令人期待。■

链接

日前,在黄山召开的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记者了解到,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地,坚持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统计显示,“十五”期间,黄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4万人,其中入境游客48万人,实现经营总收入28.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57.5%。

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多年来,黄山人妙用“加减法”,因地制宜创新保护模式。

其一是“山上用减法,山下用加法”。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游客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黄山严格控制山上接待设施规模和总量,引导游客“山上游、山下住”;在景区外建管委会综合办公楼,实现办公设施外迁,将职工外迁寨西居住,实现生活设施外迁,尽量减少山上建筑物的数量,把能移到山下的一切设施尽量移到山下,尽可能让游客观赏到一座原生态黄山。黄山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禁止使用一次性非降解塑料制品,对所有生活和建筑垃圾一律挑运下山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细心的游客在黄山会发现,景区看不到显露在外的电线和通讯信号铁塔,但是95%以上的游览区可以收到通讯信号。这是因为黄山采用了“数量用减法,质量用加法”。黄山注重生态、景点和旅游设施的质量,确保人工设施和周围的自然生态协调,尽量减少游人可以看到的人工设施数量,垃圾池、标示牌、防护栏杆与周围天然景致融为一体,不露痕迹。

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系统不但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世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活动。黄山在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的同时,重视社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发挥景区社会效益,重视景区与周边地区互助共建。

黄山建设了三个游客中心和一个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依托博物馆资源建成的慈光阁游客中心,年接待观众就约50万人次;与有关学校共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教育基地”,定期为小学生进行有关世界遗产、地质遗迹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此外,风景区对7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票,暑假期间老师、学生半票,8月份军人半票,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2月底,门票、索道票、食宿等实行优惠措施。

翡翠谷是黄山东麓处于该世界遗产地核心区曾经不为人知的山中峡谷,如今已成为黄山脚下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2007年景区仅门票收入就达1480多万元。翡翠谷景区是由黄山脚下汤口上张村开发经营,上张村民的创业历程不平坦。上世纪80年代末,黄山景区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周围不少农民转向搞旅游,景区内一度乱搭乱建成风。上张村后翡翠谷内及四周山场滥砍滥伐屡禁不止。

“农民不稳景区不稳。”经过多年探索,黄山管委会逐渐摸索出这个道理。黄山管委会主任程迎峰说,原住民是遗产地主人,也是遗产地发展的财富。黄山管委会在翡翠谷景区的每个重要发展阶段,都为之提供资金、市场等方面支持。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黄山管委会主任程迎峰说:“我们将在世界遗产公约的框架下,严格遵循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管理条例,凡是热点景区一律定期封闭轮休,凡是游客接待量接近饱和临界点的一律调控。”黄山对外开放后,旅游接待总量逐年攀升,风景区内部分景区、景点处于一种长期超负荷运行状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黄山市对莲花峰、天都峰等景区实行轮换“休假”,让这些景区景点休养生息、自然繁衍,确保黄山生态可持续发展。“景点轮休制”只是黄山生态文明创新模式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