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28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1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为了更好地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我们在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共同奋斗,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其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的思想,才能进一步引导我们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2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我校于3月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曾在去年学习践行过科学发展观,今年再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势下开展的,我觉得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作为党校的教师,我认为应在学习、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深一点,先行一步,方能在“三保”“一弘扬”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经济下滑,民生凋敝,并直接影响到一些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未能独善其身。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较高,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直线下滑,已明显影响到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在此背景下,总书记去年春节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三保”“一弘扬”,这对于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邓小平曾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作为党校教师,我充分认识到:在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理解了“三保”“一弘扬”对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系统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个人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参加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会,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细致地研讨,积极的献言献策,推动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发现了我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我校发展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我作为一名县委党校教师,积极为全县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宣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认真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结合“五新”__建设,精心选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宣讲课题,深入到县直、车头等单位开展宣讲。在宣讲内容上着力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突出在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宣讲过程中,结合我县在金融危机中碰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稀土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到我县的财税收入,面对这种困境,我们怎样调整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开拓财税收入新渠道?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好建议、好方法,扬长避短,争取使宣讲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说理透彻,既有较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增强宣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宣讲,引导听讲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要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听讲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性;以人为本;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1-0039-05

科学发展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科学性特点,二是实践性特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可以理解为这一理论鲜明的实践指向性。科学发展观从它的发生语境、本质涵义、实践要求等无不凸显了其实践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是理论――战略――行动的统一,既是实践的精神产物,又是指导实践的思想智慧。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产物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充满了实践智慧,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实践观点,对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蕴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启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著作中,首次提出实践的观点,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的陈旧观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马克思甚至以实践唯物主义自称,以区别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的观念来自于实践:“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试验中,在劳动中……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2〕列宁论及实践与意识相关问题时与恩格斯观点高度一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性质。”〔3〕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可以说,各种发展观都是源于人类的活动,而且发展观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活动范围拓展的结果。可以把发展观理解为发展实践行为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中国改革开放处在新时期的现代化实践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种理念折射,是行动聚合为观念的产物,它又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取向深刻地反作用于人们的行动选择和行为表现之中。发展观源于实践,发展观的演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和结果。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遇到了新问题:一是二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遇到了发展瓶颈,不仅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要面临可能的金融经济危机的威胁;二是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如交通拥挤、pm2.5雾霾、流行性疾病等等;三是社会管理矛盾重重,各种危害性事件层出不穷;四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企图遏止中国崛起的国际势力的围困,也给中国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过去对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贫困的反思,使中国人领会了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深刻性。但是发展实践的新问题则说明了发展本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极具复杂性的。盲目的非科学的发展不仅达不到发展的目的,甚至走向发展的反面。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怎样发展?”“怎样才能够更好、更快、更平稳、更健康有序地发展?”“以什么样的理论和观念来指导和统领中国的发展?”等一系列发展实践的重大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理论上给予破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不足,及时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以宽广的理论视野系统阐释了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充满实践性的要素

科学发展观精炼的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一观点的展开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本身充满着实践性的要素。

第一,实践主体明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应该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有的人对此进行人本主义的读解,但这样的理解至少是不全面的。不可否认,人本主义突出人的重要性有其合理之处,与“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正体现于此。然而,人本主义只是抽象地论证了人的重要性,却没能揭示人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也正是人本主义遭到马克思批判的问题所在。马克思则是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从人的实践本质来揭示人的价值性。马克思认为,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实践。人具有未完成性,人是通过实践确证人的存在,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人的实践性。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即实践中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正因为人的实践性才铸就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离开人去谈实践会使实践神秘化,离开实践去谈人则会使人抽象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具有实践本质的人;“以人为本”的“本”,是以人的实践本质为根本,以追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说到底就是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即人民群众是发展活动的实践主体。只有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活动的实践主体才是对人的最大尊重,而且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才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实践目标明确。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问题是为了人民,这是“以人为本”的应然之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人的解放历程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但把人看作目的是首要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及“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时指出:“人的依赖关系(真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形态。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5〕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了“人”的概念的历史演变,说明了人的历史性和具体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确保“人民”范围内的所有“普通个人”的人格和权利的充分尊重。它摒弃和超越了过去把人当作手段和工具的所谓“物本主义”价值观,重新把人置于社会主体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

然而,当强调发展目的是为了人的时候,不能把“以人为本”作绝对性的理解,而应当从实践性的视角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度内涵:首先,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人类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与彻底解放的根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求人类在实践中要不断认识、遵循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既积极地改造自然,又不能超过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要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本。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伟大创造力。再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坚持以“每个社会成员”的实践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关注群体利益,也不能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要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第三,实践路径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路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发展要依赖改革开放?因为发展与改革不可分离。中国现代化发展不可能是一马平川,陈旧的事物、制度、关系、观念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会成为发展的障碍。改革才能打破旧的桎梏、清除积习,打通发展道路。科学发展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但是如何发现规律性,还要依靠改革来探索。虽然改革也会产生痛苦和遗憾,但是我们自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也就找到了发展最有效的路径,而且中国30多年改革的实践证明了发展离不开改革的实践,改革是我们这个发展时代最伟大的实践。

开放与改革一样也是现代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闭关锁国已经成为历史,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全球化已经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世界隔绝都是不可想象的。在科学发展视域下的开放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开放互通,更有政治、文化等等领域的开放交流。科学发展观所理解的开放实践不局限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同样适用于国内各项事业各个领域的开放交流。例如,政府对社会的开放,使公共政策更加透明化,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来,实现政府与社会良流和沟通。

第四,实践方法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创造性运用,是处理发展关系的中国思维的实践表达。中国现展包含着对各种关系的处理,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发展课题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方法涉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对外、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种利益的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四个统筹”不是理论的方法,而是具有鲜明操作性的实践方法。

在人类的实践历程中,关涉到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回应了如何在实践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世界的把握过程,宽泛地说就是主体在实践中不断与自然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是人类进行实践的场所。实践启示我们,当违背客观规律改造世界时,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在人类实践中还关涉到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回应了如何把握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维度。人的存在既是个体存在,同时又是社会存在。人的存在还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在人与社会的实践维度上,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社会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其中包括公共医疗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矛盾相对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提出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人类实践中除了关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还逻辑指向人与自身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回应了如何把握人与自身关系的实践维度。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提出的“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发展的历时性维度。

三、科学发展观的使命是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的使命主要不在于发现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但是科学发展观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同时科学发展观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真理性。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导作用,首先体现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性的自觉认识。理论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的彻底性,也取决于理论被了解和被掌握的程度。因此,学习科学发展观、领会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从而轻视理论指导的倾向,这是缺乏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性正确认识所致。提高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当然,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在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敢于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取得现代化发展巨大成就的中国究竟存在哪些发展问题?其严重性如何?对此,2011年中央曾在宏观上有一个研判:一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四个考验”指:共产党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四个危险”指: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二是从战略的高度指出发展呈现的艰难性。从战略方位看: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战略关键期,一步不慎将会影响发展大局。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转型碰撞期,工业化中后期与城镇化初速期、经济社会转型攻坚期与思想文化碰撞期,对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世界重塑国际政治格局的特殊敏感期,国际地位上升与打压中国的敌意并存。从发展动力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体制改革红利渐渐消减,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寻找新驱动力时期。从发展风险看:我国发展也存在着类似拉美陷阱、东亚困境等发展风险。三是微观具体指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危机高发期。当下中国贫富差距在拉大,尚未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社会事业滞后,尚未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公众幸福感不强。环境污染加剧,食品、水、空气污染程度加深,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尖锐。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利益调整更易引发利益纠纷,导致时有发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导致人民群众政治认同度降低。

第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实实在在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行动,解决问题。上述各种问题与矛盾影响了科学发展,制约了中国现代化强国的步伐,需要逐个下大力气整治。一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解决问题。中央提出:“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执政为民意识淡薄,不能深入了解群众愿望、顺应群众要求,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等问题。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等问题,尤其要解决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节能减排,甚至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解决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通问题,尤其要解决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不能正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问题。”〔9〕二是根据中央的部署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措施。如,针对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必须下降GDp增长速度,改变以GDp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数标准。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除了坚决关停污染企业之外,还要下决心禁止大规模的烟花爆竹的燃放、限制汽车上路的数量、强制绿化与建筑物的比例、增强水体、土壤、山林的监管力度。

总之,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须要有针对性,具体地一项一项落实到位。就如,2012年党中央发起的反腐败风暴,不仅用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在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具体规定到不准公款吃喝、不准公车私用、不准公款买贺卡,并且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有效遏止腐败蔓延。提高了人们反腐败的信心,提高了党在民众中的信任度。

第三,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创新发展模式。破与立是相辅相成的,只破不立等于不破,破旧是为了立新。破旧是痛苦的,立新更是艰难的。但是立新才更体现科学发展的本质。所以要实践科学发展就要排除万难去开拓新的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符合科学发展需要。

第四,公共政策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无论是破解制约科学发展问题的改革,还是科学发展模式的创新,公共政策都是不能缺位的,事实上公共政策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领域。“当前人们对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攻坚克难充满期待。深化改革开放最终要落实到形成制度成果上,尤其要落实在公共政策上。”〔10〕公共政策可以支持科学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可以支持科学发展关系的建立、可以支持科学发展各种要素的合理组配、可以合理调控发展的速度等等。

但是,公共政策在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前提是公共政策本身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政府,应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要求。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公共政策的运作实施都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才能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发挥公共政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71,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0.

〔3〕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实践育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056-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党思想阵地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当今社会大力弘扬的主流价值观。在当前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冲击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尤其是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价值观形成工作十分重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它与理论教育互为补充,是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国情民生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大学生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转化作用,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化作用,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承载作用,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辐射作用,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提升作用。[2]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过程起重要的引领作用。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以及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引领大学生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关系

1.从价值层面看,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目的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增强青年学生的道德觉悟,明确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目标、原则及评判标准,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践育人在实践层面将理论基础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同时帮助青年学生产生对社会民生深刻的思想认识,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勇气。从根本上来说,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并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的发展进步,民族的繁荣富强。

2.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整体,二者从属于实践和认识的范畴。第一,加强实践育人既能有效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善、体系发展,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有效的力量动员,对实践育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教育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真正促使广大青年学子将科学文化知识用于为人民服务和社会进步。

二、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存在的困境

1.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践育人并没有引起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社会力量的足够重视,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以社会实践为例,可窥一斑。当前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由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部门联合发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实践往往成为共青团一家之事,各种组织力量的聚合不强导致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公信力和效率严重受影响。其次,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参与者,许多青年学生往往避难就易,能够将其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很少。与此对比,家教、勤工助学、简单的调研活动等社会实践形式却大受欢迎。同时企事业单位对实践育人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许多单位考虑到生产经营和日常工作的潜在风险及效率损失,不能正面回应学生的社会实践诉求,实践效果也难尽如人意。

2.实践育人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各种实践形式的育人深度不一。一般来说,集中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如专业性的生产实习,常规化的志愿服务,以及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等由于具备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主题,往往效果比较明显,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但学生分散开展的社会实践和校外兼职等效果有限,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有明显差异。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很多组织者和学生认为,只要参加了实践活动就是理解和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错误观点的引导下,很多实践教育活动不深入,目的性不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不够,针对性较差。

3.实践育人中指导力量较为薄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队伍亟需壮大。指导力量薄弱、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不够是当前各个高校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首先表现在理论教学力量的不足。在高校中,专门针对实践育人教育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被边缘化。其次,指导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起到重要影响。个别教师没有意识到将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结合的意义,在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时敷衍了事,不能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帮扶,极大伤害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推动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的组织和考核机制,加强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体系建设。首先要理顺部门分工,建立专门机构,改变当前实践教育活动各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现状。要统筹规划,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提高在此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提高各方面对于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重视程度。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战略高度重视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宣传力度。高校作为育人主体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实践教育组织的效率和质量。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青年学生要强化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认识到参加实践活动对个人在夯实专业基础,提高思想境界,积累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作用。避免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等错误认识形态。企事业单位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积极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平台,加快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建立高效务实、安全有序的实践环境,为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资源整合、制度保障,充分调动校园和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实践教育,全员参与实践教育的良好局面。[3]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上,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将成果与奖励相挂钩,以此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

2.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在实践育人工作过程中,要避免实践形式单一化,通过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要区分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制定具体工作规划,深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4]通过实践教学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诚信感恩意识;通过实地调研提高学生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对国计民生的直观认知,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参加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同时,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实践育人的各个环节,提高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5]

3.优化实践育人指导队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要不断强化教师在实践育人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制定完善的实践育人参与机制,提高教师实践育人能力。第一,要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指导实践育人工作的能力。第二,要聘用实践经验丰富,有强烈奉献意识的专业人才,提高指导教师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安排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实践活动中。尤其是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避免单纯依靠“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和“遥控指挥”的外在形式参与。通过加强实践育人指导队伍建设,动员指导教师参与到实践育人过程中,真正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结合互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融”的目标,以适应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占成.: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4,(5).

[2]邓卓明,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5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难题、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小康、提高民族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发展的动力和最大资源也是人。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好人力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注重发展质量效益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实践依据、坚实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深刻理解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中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部署为依据,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要求,以“局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提高能力、服务三农”良好氛围,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统一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模式,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在社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当前,我社既处在改革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又处在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我社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发挥我社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形成新合作现代物流新格局。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使思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助领导加强单位自身建设,做好机关管理和协调工作。认真剖析在思想、能力、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讨论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过程;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使学习实践的成果最终体现到推动供销社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上。

2、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认真参加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质。踏实工作、恪尽职守,发挥最大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重视职工的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工作。要在供销社营造深入学习、勤奋学习的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张掖供销的跨越式发展不懈努力。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实践视角;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认识

[作者简介]唐焕韶,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副书记,讲师;范晓莲,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009-03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界定,并明确将科学发展观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条件下,消除金融危机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实践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用实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不断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从实践视角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思想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这样,它们都有其经过实践而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了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又得到了新的丰富。这前后近三十年时间的实践活动过程,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严重挫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与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这个浪潮涉及国家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改革调整程度之深刻、持续时间之长久,都具有标志性的时代意义。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思想上的解放依赖实践行动,新的创造靠实践探索,新的理论正确与否靠实践去检验。如果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都是我们党为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战略的思维谋划全局,用实践的手段检验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结果。如果说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当代中国的实践则是这一理论体系产生的现实土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三十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巨大解放,也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高度弘扬。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是中国人民生气勃勃的伟大实践创造,也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我们党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潮流的前面,热情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从中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显著特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艰巨性、开创性、丰富性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特性的能动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对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严重曲折,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也更加引人深思。在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我们党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正确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上升为理论。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营养。

二、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经受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振兴的根本思想保证。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党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著特征的实践性

(一)实践基础上的本源性。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后,我们党不仅将实践探索的道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初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的概括,用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得清楚,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也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来自于实践的特性。

(二)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科学指南,其科学性离不开实践探索。

(三)实践内容上的系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系统性特征,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各个内容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完整、严密、系统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系统归纳。

(四)实践认识上的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的实践后创造的理论体系,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中发展,在实践中坚持,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现了我党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7

报告摘要: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的一个重要建树,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建树,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与发展历程回顾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提升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酝酿于2003年抗击非典的实践。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党中央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很快扭转了混乱的局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非典疫情暴发的深层次根源,这就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大问题。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同志首次提出:“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当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这样在我们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中诞生了。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很快运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就是“十一五”规划的制定。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七大报告和修改的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具体体现,并明确评价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作用的确立和理论系统化的形成,使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但是,党的十七大也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否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不少同志都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但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作为科学发展观首创者的同志,谦虚诚恳地表示:尽管科学发展观得到了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一个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间毕竟不长,还需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现在对科学发展观还不宜作这样的定位。我们应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下大气力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正是有了这样的表态,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还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区别的,形成了一个规范的表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当之无愧

但到这次召开党的十情况就不同了。如果说到党的十七大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年时间,但到今天已有九年时间。如果说到党的十七大时,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还不厚实,尚不足以形成对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支撑,但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加辉煌的成就,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底气已经很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观已经是我们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理论。

因此,这次党的十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十年情况,并在这一部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我们继续坚持以已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此同时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党的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定位,是重实践、看实效、合党心、顺民意之举,正当其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自然事实;客观事实;科学事实

[中图分类号]B80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03

自然事实是指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是指天然事实,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就是指日常事实。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自然事实的根本区别只在于它们与实践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凡是与实践内在相关并保持敏感性的事实,就构成实践性的客观事实;凡是与实践外在相关、或根本无缘的,就是日常事实或者天然事实。而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也同样是有区别的,它们的重大差别在于:究竟其可靠性是取决于它与描述体系的一致性抑或是与实践的一致性。本文拟从概念解析入手,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研究事实,进而以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建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我们以事实为基础,与从狭隘经验出发“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1]和从本本出发在主观观念中虚构事实的主观主义划清界限,提高认识能力、推进科学发展,也极具理论意义。

一、自然事实及其非实践性

自然事实(天然事实或日常事实)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和人的生存性状,即客观事物本身或者人的非本真存在,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存在之物和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万象,它是与客观存在或客观实在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对于人及其活动而言,自然事实既是先在的又是外在的,是自然而然、自在而在的。当纯然外在的日常情态或者事物表象尚未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存自在的“物自身”,只有当它与主体发生认识—实践之关系,即发生反映与被反映或者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时,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这种自在之物才转化为“为我之物”,具有认识对象或者实践客体的意义,才成为我们认识—实践的客观事实。日常情态或者事物表象是偶然的和无限多样的,它具有自主性、自在性、自因性。在人类认识—实践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上,纷然杂陈的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只有一部分能够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真正成为人们认识—实践的客体。随着人类认识—实践能力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越来越多地向认识客体转化。促使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并向认识客体转化的根本力量,是人们客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无疑是任何一个理论得以确立的经验基础,是判断该理论是否及在何种程度上具有真理性的生活基础。尊重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的实在性、真实性、唯一性,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从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出发,进而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是保证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不从日常情态或者事实表象出发而从主观愿望出发、不从客观事实本身及其真实的相互关系出发而从想当然出发的研究者,以及以主观臆造的联系替代真实的关系的研究者,都很难在科学上有所收获。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人们永远也腾飞不起来;没有事实,人们的一切“理论”都是在枉费苦心。中国古代人们为了长生而进行的炼丹术和巫术活动,西方历史上进行的视灵者的实验和以太实验等,最终都被证明是荒诞的、背离科学本性的,其关键就在于没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客观事实及其实践性

哲学上的事实是指特定的、真实的事件,它是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事件、现象、关系、性质、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总称。客观事实就是认识论上所说的客体,但并非指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只是指可诉诸实践的事物,是一种实践性的事实或者基于实践而确立起来的事实。客观事实的客观实在性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本性所决定的。物质性或先在性只是客观事实的自然前提或本体论基础,而非本质性要素和决定性环节,构成其本质内涵与决定环节的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是属于人的事实、打上人活动印记的事实,哲学上所说的自然是第二自然、属人的自然。马克思讲,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日常情态或者事实表象),“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2]。我们总是生活于人化自然中,没有留下人化印记的天然事实或者自在自然已很难寻觅。自然同社会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实践是整个感性世界的物质基础。单纯外在性的自然,对人说来是“无”——它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意义。换言之,客观事实之所以能成为客体,从根本上说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性和先在性,而是取决于它的对象性或指向性,取决于它能否及如何进入人们的实践活动范围并被人们的实践所捕捉而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因此,认识—实践客体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主体及其能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和状况,认识—实践客体的界限也取决于主体的探索手段、能力与范围。在此意义上,客体是指在主体之对象性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活动的两极并发生了相互作用之功能关系的外部事物或客观事物,它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实际指向的对象。马克思认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3]质言之,人不可能创造或消灭客观事实,只能在实践基础上予以改造。而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被改造并打上主体烙印的客观事实,只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表现形态而已,其客观性并未因此而消解。客体首先属于客观世界,是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着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客观世界都是当下意义上的现实客体,只有被主体纳入其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那部分,才能从潜在意义上的客体变成现实意义上的客体,从天然之物变成人化之物。

旧唯物主义者仅仅把客观事物当做直观意义上的客观事实,把直观对象等同于客观事实,没有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实践活动方面和相对于主体及其活动的角度去理解并把握客观事实的客观规定性,因而陷入了唯客体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泥潭。正如马克思所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的对象是感性的人及其自然,自然和人都在直观意义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基础,一切非思维的存在都是人的现成的客观事实;进而,他们从“唯物”的角度出发,认为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于思维,存在是从自身、通过自身而来的,是自在自因的,而思维只是这种存在的主观映像。旧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实就是与“思维”相对应的“存在”,即它是作为人的感性对象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就是感性的存在、直观的存在、非思维的存在。

旧唯物主义事实观的一个根本缺陷就在于,它不是从与实践的关系上区别客观事物与客观事实的,而是从与思维的关系上来区分两者的,他把客观世界看做人的感觉、直观反映的对象,没有看到客观世界是人的“实践”这种感性活动的对象,即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5]譬如,费尔巴哈,他虽然强调人属于自然,却没有看到人也能动地改变自然,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的主体,他对客观世界只是从客体的角度或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和实践方面去理解。换言之,费尔巴哈只是对事实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而没有同时对之作实践的理解,在他对事实的理解中并没有实践的位置,他没有看到实践作为客观事实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事实并非从来就有、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离开现存世界的物质性实践,就不能真正理解已经在实践的作用下改变了的自然事实,也不能理解人类生活中的历史事实。

三、科学事实及其经验性

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既不是指那种普遍存在的简单事物或者特定事件,亦非客观事实本身,而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并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描述体系对简单事物或者特定事件进行判定所形成的单称命题或者经验事实。可见,科学事实是与个体存在相对应的主观陈述和经验事实,这一特点说明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经验而不是个体所属的类的经验。科学事实强调的就是认识特殊事物的感性活动及其经验内涵,而不是由特殊到一般的理性活动及其抽象表达。凡是经验事实都应有可复核、可重现的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对同一现象再次经验并且对认识结果的陈述是相同的。那种不可重复、不能复核的事件都不是科学事实,不能在科学的意义上探讨它们的真实性。凡是经验事实都应该具有精确性和系统性,人们可以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来对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不能进行系统描述和精准测量的事实构不成科学事实。

经验事实的客观性,不是取决于事实本身或者实践需要,而是取决于获取经验事实的手段本身是否科学,取决于通过观察和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获得的关于经验事实的信息是否可靠,还取决于以什么样的科学语言来对经验事实进行表达。在科学活动中,人们要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就必须使用特殊的话语,这些特殊的话语总是属于特定的理论体系,而人们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的过程,也就是该事实获得理论解释并使之转化为科学事实的过程。仅仅成为客观事实的,并不能被直接视为科学事实,它只有得到一定的理论解释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事实。当然,对于同样的客观事实,由于人们解释它的方式方法不同,所获得的科学事实也不相同。

四、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和联系1.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根本差别

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件。哲学上的客观事实本质上属于实践性事实,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是一个从属于实践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6]客观事实一旦被人类所认识并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它就转变成科学哲学所说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范畴,它的形成经过了人类大脑的加工,有对错之分。科学事实作为一种经验事实,它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然而它的形式却是主观的,因而其认识—实践结果就具有可错性。因此,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是存在误差的。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实验方法、思维方式和人文环境的制约。一个科学事实往往是先通过观察,然后通过推断,紧接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和应用才被人所承认。这期间当然要受到人文环境以及实验手段的制约,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只能说它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而且,科学事实由于受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主体极有可能歪曲事实,它作为描述物质现象与过程的经验事实,其真理性有待于科学共同体的进一步审查。只有经过科学共同体系统鉴定的事实,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事实。但科学共同体的认识能力与水平也受各方面的限制,因而即使是公认的科学事实也是相对的、可错的。

科学事实描述的都是个别事件,形成的都是单称判断,极其复杂的综合事件及其全称命题不属于科学事实,而只能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事实。科学事实是否具有可重复性,需要科学共同体来确定,“非科学人员的‘重复’,甚至是行政当局、新闻报界的大肆鼓吹,即使一时得逞,最终仍不能确认为科学事实”[7]。科学事实需要精准检验,在定性与定量上都需要高度准确,而这非常不易。当代混沌学认为,由于混沌系统初始条件的极度敏感性,初始条件的细小变化就会带来整个系统未来性状的极大差异,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科学上的真实要靠事实来验证,科学事实是任何理论获得确立的基础,离开足够多的科学事实的支撑,再优美的理论也不能成为科学真理。科学事实既可以出现在科学理论之前,亦可以出现在它之后。在当代,科学假说就常常走在科学事实之前,当它遭受质疑与反驳时,就需借助更多的科学事实来验证,从而推动科学前进。

2.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内在统一

古典经验主义者如弗兰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纯粹性的观察,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对它的观察不能携带任何主观因素,观察不能受任何理论的污染,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映活动,要像镜子那样直观地映现事实,反对主体的先见(前理解)对事实的构建作用。正如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说:“要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就将一无所得。”[8]现代经验主义者如鲁道夫·卡尔纳普、莫里茨·石里克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中性的观察,认为客观事实与语言描述相联系,凡是通过语言规则系统与观察事实发生关联,就可从中获得经验蕴含[9]。只有保持科学观察的中性,才能保持科学事实的中性。要防止主体先见的无端介入,就必须使自己的观察要么直面事实本身、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不能掺杂任何主观因素;要么依据特定的、大家公认的逻辑规则进行客观性的描述,以确立公认的经验命题。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取决于观察的逻辑蕴含、逻辑规则的客观性。后现代主义者如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无自性观察”(又叫“零度观察”、“零支点观察”),认为观察纯粹是随意的、任性的、毫无目的的。观察就是观察,理论就是理论,二者互不相扰,一切都停留于当下。观察不为任何理论提供经验基础,也不接受任何逻辑规则的检验,更不顾及实践的需要,它仅仅与人的那种无限延异、无穷解构的情绪内在相关。后现代经验主义试图任何带有整体性、主体性踪迹的客观性描述,认为回到事实本身就是仅仅切问碎片与泡沫,事实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都应被纳入解构环节之中。——连一切科学理论都被解构了,哪里还管什么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和联系呢?

其实,在我们看来,观察与理论是辩证统一的,观察是理论的基础又不断推进并检验着理论,而理论则导引着观察并使之日益延拓和深化。二者之间良性的循环发展,就会使错误的观察得以矫正、使错误的理论得到淘汰,逐步实现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内在一致,促进科学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当然,二者获得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而不可能是主观虚构或者逻辑表征。

五、结语

总之,科学事实并不等于客观事实和自然事实,科学理论及其使用都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因为科学理论、科学真理都是可错的,“科学至上”与“科学万能”的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万能的东西不是科学”[10]。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反驳、被质疑、被充实和被修正的历史,也是错误的理论内容与方法不断被发现被纠正的历史。正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标准就是它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可错性,该理论“不管曾获得何等的成功,也不管曾经受过何等严格的检验,都是可以被的”[11]。波普尔“唯有可错的才是科学的”的观点可能有点极端,但他说出了一个真理,即不能把科学理论等同于真理,更不能把科学事实认定为客观事实,否则就会把科学绝对化、神圣化,造成科学迷信和科学崇拜,这非但不能推动科学前进反而会束缚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乐.理性事实与自然主义谬误——兼论摩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误读[J].伦理学研究,2010(3):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5]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4.

[6]李醒民.科学事实与实验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09(11):43.

[7]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7.

[8][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陈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3.

[9]张灏.意义与事实——对逻辑经验主义意义理论的质疑[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9

一、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县在新的重大机遇、新的发展形势下推进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是提高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创新突破迎挑战,科学务实谋发展,文体建设上水平”主题,以文体建设“七大工程”为载体,以提升文体综合实力为动力,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在文体发展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水平。

1、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自觉树立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的观念,做到在坚持科学发展上坚定不移,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在推动文体事业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跨越。要做到查找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要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地去改,不断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适合__文体事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新路径、发展新方式。继续在深化文体事业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解放思想,在创新文体事业科学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在解决制约文体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解放思想。

2、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上有新作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文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为我县文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履行好部门和岗位职责。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努力把处室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大家真正受教育。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发展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争当先锋,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营造求真务实之风、力戒浮躁、虚夸、拖沓之风,形成讲求效率、讲求业绩、讲求质量的良好风气。

四、统筹兼顾,确保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1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把握内涵是基础

要学习、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我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准确了解、把握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否则,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成了一句空话和套话。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其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四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规律,更要加倍重视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相适应。五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明确意义是条件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只有明确了意义,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学习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以及如何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等等问题。我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取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当展理论的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