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39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1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3456214D;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编号:SD132002;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GJJG10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2GL007。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0-14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实现就业的难度大。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贫困生个人发展,又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己成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2012年突破670万。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毕业生,目前待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面对着就业难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双重压力,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获取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权利。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偏低

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更加苛刻,本来专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他们非本科生不用;本来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他们非研究生不用。同时,在性别、特长、爱好、身高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加不公平,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

(二)综合能力差,竞争获胜难

贫困大学生大多数生源地在偏远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他们上大学前的基础教育环境、条件就落后于非贫困大学生,造成他们知识面窄,见识少、性格内向,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差,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造成的个人阅历的差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部分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甘拜下风。这样在就业岗位竞聘过程中,缺乏自信,畏手畏脚,缺乏竞争力难以获胜。

(三)就业门路窄,心仪岗位少

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他们就业既不能靠父母也不能等关系,只能靠自己真才实学的本领、勤奋好学的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没有太多依靠、没有捷径可走,在就业岗位竞争中,由于他们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招聘信息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比非贫困大学生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四)就业投入低,找理想工作难

随着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贫困大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被迫放弃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甚至放弃了升本、放弃了考研。这些本来是就业的一些资格、条件或路径。贫困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而失去了这些竞争的筹码。致使他们就业选择范围更窄,实现理想就业更难。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科学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贫困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首先应加大社会媒体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宣传报道,让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得到社会多方支持,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如:设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专项奖学金,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募捐,吸引国外企业、慈善机构、教育基金参与贫困生就业资助活动;吸引有名望、有地位的校友帮助母校贫困学生开展募捐活动。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动员企业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对口支援,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对口工作岗位,与贫困大学生在入学时就签订就业意向书,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社会各界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岗前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等

(二)政府方面

贫困大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条件、专业基础上都无法同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国家在制定政策上,要有所倾斜。首先,政府在经济上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大力资助,使他们不再由于生活贫困而影响学业。其次,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在公务员考试中,为贫困大学生留有定向名额,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就业。第三,政府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鼓励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第四,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聘用贫困大学生,对于聘用贫困大学生的企业,按照用人数量给予减免税费。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大了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2007年,国家出台了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2007年8月国家又颁布了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这些政策不但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资金的良好周转。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贫困大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和教育者,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特色专业,满足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多渠道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高校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形成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三,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常态化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是未来长期存在的问题。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及偏远农村,他们从小就受农村传统守旧思想影响,希望通过上学这条途径跳出农门,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他们对未来职业期望值都很高,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就业,一心期盼留城市就业。这种保守、传统、守旧的就业观念,脱离现实,不能顺应时展要求,只能使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难上加难。贫困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紧随时代步伐,转变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敢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朱理哲,邹超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8-210.

[2]孙玉贤,朱廷.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发展,2010,(06):29-30.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一、引言

当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国各个高校非常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国内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这几年高校的招生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而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开展科学有效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调查的数据显示,因为自身经济条件窘迫而感到有压力的学生比重超过了85%。如果再进行细分,由于学费、书本费的提高而倍感压力的学生比例在60%以上;接近48%的学生会因为整体物价的上涨而产生压力;因学业而感到压力的学生比重为42%;同时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有压力。下面从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多疑心理、人际交往消极退缩三个方面探讨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

1.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贫困学生因为经济相对拮据,常常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否定自己,并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的实际生活当中,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上有着显著差异。贫困生往往在学习上较为投入,在生活方面他们大多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可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教育投入能力相对有限,他们通常会遇到不少挫折,并且由于相当多的贫困生性格较为内向,一旦受到打击,便十分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进而形成自卑意识。而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面对挫折,往往愿意向家人或是朋友倾诉,在得到来自他人的情感支持后,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面对挫折时家庭情况好的学生会更加乐观,能够在暂时的失落中较快找到调整的方向。

2.敏感多疑心理

贫困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来说较大。经济上的困难往往会导致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陷入窘境,常常会处在相当不安的情绪当中。一些贫困大学生普遍设置了很多道心理防线,他们十分不习惯其他人对自己的一切评头论足,他们害怕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个小气、庸俗的形象,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不喜欢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而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而这也恰恰造成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情逐渐淡化和疏远,更有甚者,会对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所嫉妒,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总是看不起他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又增加了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消极退缩

尽管如今的校园生活相当丰富,每个学生都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这些洋溢着青春氛围的活动无动于衷。一方面,集体性活动经常会耗费额外的资金,然而绝大部分贫困大w生自身经济状况不好,生活费基本只能满足正常的衣食住行花销,额外活动支出费用对他们来说经济压力比较大,易造成负担。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通常都不太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他们认为父母千辛万苦送自己上大学就是为了让其好好读书,所以一般都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这样一来,和其他学生相比较而言,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情操陶冶以及体育活动能力就较为匮乏,加之不注重提升交往能力,这样就使得他们渐渐与整个班级同学产生隔阂,易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

造成贫困大学生形成不良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相当多贫困大学生只会把经济上的拮据全部怪罪到自己父母身上,整天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尽管事实上所有大学生的贫困既离不开社会因素,同样也和自己家庭的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可是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差的大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这种情况和自身家庭的经济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打工攒钱交学费的情况将是今后社会的普遍现象。正确的贫困观是能够正视家境的不足,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家庭的现状,暂时的挫折不会影响自己前进的动力。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开展家校合作模式,通过与家长电话沟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庭的联络,让学生有一种集体归属感。对于家庭而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只有家庭与学校协同合作,贫困观教育才能发挥实效。

2.物质资助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要想切实让贫困大学生真正克服心里的魔障,那么对其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助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使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得以有效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今很多学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时采取的模式都是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以及一定程度减免缓交学费等,尽管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切实保障贫困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可是这些措施仅仅只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窘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加剧贫困大学生养成较强的依赖性心理。

物质性的帮助是不可持续的,学校需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学院辅导员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给予学生家庭更深层次的关怀,如建立互助小组可以定期开会交流内心的看法,能够开设一个疏解困难、相互交流的通道。学校可以请社会上以及其他高校从事心理辅导的专家举行研讨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不是只注重物质上的资助,忽视心理关怀的重要性。

3.社会支持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校方一定要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健康心理教育。同时,学校相关的心理咨询负责人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给予正向的引导和安慰。学校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形成团队,为所有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包括分类整理和结果分析数据都应该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进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此进一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素质,使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真正让所有的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切实从心理上克服自卑的情绪,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拥有坚强的意志。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已经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其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因而从社会角度看,应当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社会扶持体系,从而科学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社会扶持体系下的举措包括不断对勤工俭学的整体内外部环境进行更新和优化,比如完善贫困生激励等级制度、听取贫困生的意见、构建互帮互助的氛围,让贫困大学生可以切实获得来自经济以及精神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四、结语

总体而言,扶贫攻坚项目不仅要求从物质上给予贫困生帮助,同时还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想真正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需要长期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活动。只有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长期有效的关注,才能使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为今后投身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2]肖海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沧桑,2007(2).

[3]隋丽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0).

[4]杜松涛,姚本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5]iditweiss.Socialworkstudentsandsocialchange:onthelinkbetweenviewsonpoverty,socialworkgoalsandpolicy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welfar,2003,12(2):132-141.

[6]GregoryR.pierce,BarbaraR.Sarason,irwinG.Sarason.HandbookofSocialSupportandtheFamily[m].newYork:springerUS,1996.

[7]RoniStrier,SharonBinyamin.Developinganti-oppressiveServicesforthepoor:atheoreticalandorganizationalRationale[J].theBritishJournalofSocialwork,2010,40(6).

[8]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9]周炎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30-531.

[10]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665-667.

[11]汤志斌,李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113-114.

[12]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学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7).

[13]邵俊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7):90-93.

[14]杨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13-115.

[15]胡黎明,刘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贫困大学生;就业

1多元文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文化的发展、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有很多新型的文化开始显现且层出不穷,我国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在这样的文化环境背景和开放的大学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最接近先进文化的群体之一,其思想文化素质也在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势不可免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间接地作用于他们在求职路上的选择和倾向。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和品德都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所创造的就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进一步促成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也在影响着多元文化的构成。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也会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存在。

2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2.1就业人数庞大

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约为30%,特困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0%,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的地市州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可见,贫困大学生的群体数量非常庞大。

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高校连年扩招,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步攀升;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助学体系,使得大多数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学,贫困学生的入学率大幅提升。

2.2就业形式单一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会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自主创业、升学的很少。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普通学生相比,整体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考上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和外企单位的贫困大学生人数较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事低待遇、基层性的工作。

首先,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他们深知自己若要继续深造必将给家庭以及亲人带来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很多贫困大学生愿意毕业之后马上工作,以期能够尽快为家长分担家庭重担,让父母不在操劳。由于资金短缺,很多贫困大学生也没有胆量自主创业,他们深知一旦创业失败,父母的血汗钱将付诸东流。其次,贫困大学生家庭资源有限,社会关系少,人际网络面小,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得到人力、物力、信息上的帮助,因此贫困大学生不容易获得初次就业就有较高收入的岗位,更难以自主创业。

2.3期望值太高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就业首选稳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身上背负着家人寄语的更大的希望,这也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偏高。

许多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式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是大学生就是非常优秀的,一定会有或者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据调查显示,这种“稳定的工作”多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而现实情况中,一方面,近年来这类单位因人员的精简而不似以往大量吸收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本身这样的定位在无形中就缩小了择业的领域,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人为的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中最看重的就是薪金等福利待遇方面,在这一方面,很多贫困大学生也为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目标。有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13.6%的贫困大学生希望在毕业之后首份工作可以得到4000元以上的月薪,除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城市之外,其他地区被调查的学生普遍将毕业之后首份工作的月薪定在2500元左右。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区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表示,他们毕业之后首个工作的月薪一般集中在2001元~4000元左右,这其中又有大约65.7%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会考虑月薪低于3000元的工作。[1]

2.4能力欠缺

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家庭教育能力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自幼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引导,缺乏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外语等培训课程的学习,他们特长不突出、个性不鲜明、视野不开阔、表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人文素质整体欠佳。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自幼性格内向、自卑、胆小、孤独、不善于交际,在学校学习期间倾向于长期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不主动参与班级和校内外各种活动,造成其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无法提高的问题,就业能力整体欠缺,处于弱势。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考查时,他们往往变通能力较差,无特长展示,举手投足也较为拘谨,显得不自如、不大方,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也就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2.5心理素质欠佳

受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在求职择业前,他们往往不太关注边远地区、低收入的单位,同时虽然无限向往大中城市收入高、福利好的单位,但又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参与竞争。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胆小、紧张、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好的印象。在遭受求职失败的挫折之后,他们又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自卑心理,并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不良心理反应。

3多元文化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1对就业观的影响

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对贫困大学生来说,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大多都是新鲜的、未接触过的,在吸收的同r,没有得到筛选和过滤,良莠不齐、参差各异的文化内容都在渗透,使原有的思想观念有可能抵制不良文化的干扰,吸收了其中的优秀文化因素,但也有可能会在劣质文化的影响下思想偏离正确轨道,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当代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想极力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同时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只关注待遇、福利,服务社会的意识日渐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些贫困大学生忽视自己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而追求待遇好的职业,对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首先,用人单位提高用人标准,只注重毕业生的学历而忽视了其能力;其次,是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性别要求,这就使得性别成为很多女学生就业的限制,极容易影响她们的就业观念。

3.2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为多元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接触到韩剧、美剧、日剧、泰剧等国外影视剧,在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将影视剧中所包含的一些和国外文化相关的个人主义和暴力等负面信息包揽眼底。影视剧里经常有无需努力就可获得成功的桥段,如灰姑娘嫁给富二代的故事,又或者是一夜之间暴富,从穷苦人跻身富人行列的事情。这些虚构性的故事有可能会让即将步入社会的贫困大学生们产生一种错误的人生观,使其认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不再努力学习,虚度光阴,等待奇迹的发生。[2]

在现实中,有些贫困大学生在学校为了成绩、荣誉、奖学金等个人利益可能会不择手段、投机取巧、走入极端,并进而影响到周围的学生。在求职中,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绞尽脑汁制造虚假求职材料,美化自己的在校表现,修改成绩、编造实践经历,故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在选择工作时,“保底”思想严重,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单位,很多贫困大学生为了利益完全不考虑学校名誉、单位利益,随意毁约。在工作中,频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工作环境条件和薪水百般挑剔,对自我没有客观准确的认知。

4多元文化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指导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个人和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矛盾冲突中寻找新的结合点。高等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引导贫困大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传统束缚以及消除失衡心理等不断摆脱不良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纠正赶时髦、求体面、图实惠、寻“热土”、图轻松以及要“专业对口”的偏见。同时,改变贫困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义务的角度出发,冷静客观地认识就业现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打破“终身次就业”的幻想,既载就业,也重创业,形成积极的职业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贫困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3]

4.2提升就业竞争力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注意知识的长期积累,既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也要广泛阅读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就业部门组织的就业专家讲座和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从而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求职材料制作和应聘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决策和组织管理能力。其次,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寻找实习岗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增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再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技能培训,如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驾驶培训等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特殊技能水平。

4.3引导积极的就业行为

首先,要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加强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能力测评,帮助贫困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进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强化。其次,通过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馈。

在校期间还可以定期召开贫困大学生就业座谈会,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摆正位置,适当降低眼光以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创新精神等。

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已就业上岗的贫困大学生做好跟踪调斯ぷ鳎随时掌握其就业状态的变化,帮助他们疏导心理与增强信心,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宋蕊辰.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4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期望错位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1、就业心理负担沉重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容易受到歧视,存在自卑心理,尤其是女生心理负担更重。目前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更加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厌世情绪严重,对社会看法极端、偏激。

2、素质缺陷影响就业

由于贫困生女大学地域来源的特殊性,在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同时由于经济问题,大部分的高校贫困生很少参加活动,因此锻炼的机会非常少,造成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

当今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认为雇佣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而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期间必须给予的产假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这种认识的偏差,就严重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二、原因分析

1、自身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就业期望值错位

大学教育投入成本高。通常一个困难家庭为完成孩子的学业,会陷入负债的状态,而他们的希望就寄存在孩子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所存在一切问题。以至贫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2、工作经验不足

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别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

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取得奖学金,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由此导致在就业期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3、不能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

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的大学生诚信问题是让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大学生的诚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问题,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沉浸而潜移默化。由于中国的社会中不讲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法律约束也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使大学生的诚信被持以怀疑的态度。而且也有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恶意逃避,不偿还贷款,导致学校与银行必须把扣押有效证件作为催还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三、拓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诚信记录来规范还贷

应该从提升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准、完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社会工作水平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避还贷的现象。可以通过我国金融系统的联网性进行跟踪。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建立学生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强银行之间信用记录的交流、共享,实现学生个人身份记录和信用记录挂钩,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贷款和还贷。

2、用人单位的观念要转变,提倡男女平等

摈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保性别平等、就业公平。

3、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4、学校对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贫困的女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时,学校老师要及时介入,帮助其缩短就业过程。

5、合理调整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就业指导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5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贫困生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日渐发展和普及,给了更多莘莘学子走入大学校园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数量日益增加的家庭困难学生。贫困生问题已逐渐凸显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对高职贫困生的含义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尚未就此达成共识。教育部针对高职贫困生作出的解释是一个被通用的定义,但是这仅能帮助人们清晰的认识到“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一问题,在无力支付的“教育费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详细的解释。如施大顺对“高职贫困生”的定义是“家庭经济困难,经济收入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学费及一些必须的费用无力承担,正常学业无法维持的在校生。”鲁晓华认为部分家庭短时间困难但可以渡过难关的学生,并不能算作是贫困生,“需要动态掌握”,只有“从总体上分析其家庭收入在一个较长时间之内都不可能改善的学生才可列入贫困生的筛选对象。”此外,有的高校按可支配金额来界定。现阶段,认定高职贫困生的主要依据还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负担不起教育费用或难以承担教育费用的高职在校生。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对国外高职助学经验的借鉴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学者们通过研究国外的经验得到一些启发:第一,变过往的无偿资助方式为有偿资助,这是国外高职变革的总趋势。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学生贷款在各类学生资助中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比例。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开展了学生贷款,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学生资助最主要的方式。第二,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助学贷款制度是借助金融手段帮助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银行、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才能使之不断完善并得到贯彻落实,真正发展成为资助贫困学生的主渠道。第三,积极帮助贫困生勤工助学。我们要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改善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创造条件方便学生(首先是贫困生)利用暑假期间打工。美国学生打工现象很普遍,而且有些制度对我们引导、解决高职贫困生问题颇有启发,如企业和高职合作培养计划,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招收和定向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企业承担所需费用。

2.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贫困生的调查分析,如在加强和改进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方面。二是在高职贫困生问题研究论域中,可贵的是已经有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开始注重总结优秀贫困生成长的德育经验,在报刊、媒体上弘扬优秀贫困生的志气和美德,也鞭挞滥用社会爱心等靠要的个别不良典型。当然,高职贫困生问题研究刚开展不久,当然会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较多停留在经济资助一般研究的层面上,而立足于贫困大学生获得资助的制度保障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明显不够,显然这是基础性、前提性的研究,还要继续和深化研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

三、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自并轨招生制度实施以来,高职贫困生的问题就日益凸显,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也对此问题作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国内针对高职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以如下几个方面为主:

1、对高职贫困生划分标准的研究。有关高职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其实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并无统一的标准,实际认定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在学校里面用于学习生活的月消费费用;第二,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学费的交纳情况。在这三者中,反映学生经济水平的是最佳方面是在校期间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和综合界定法三种方法是高职贫困生认定的主要定量标准。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是调查全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贫困生就是在校消费情况比这个平均水平低的学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是将学生在校的消费状况与学校所在地当时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比较,低于最低标准的为特困生,比最低标准线稍微高的则为贫困生。综合界定法则是参考学校学生的消费水平线,综合考量学生的生活学习支出消费情况、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学生学费交纳情况,给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

2、对贫困生接受资助情况的调查研究。学者李松在《武汉地区高职贫困生调查》一文中积极向社会呼吁加快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强调要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根本途径,为便于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建议各高职逐步推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王幼芳对宁波市4所高职贫困生资助情况开展了调查,其成果发表在《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上。国内学者针对贫困生问题的区域性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各地区贫困生问题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更有助于在整个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助学政策来解决贫困生问题。

3、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1998年以来就陆续有研究成果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要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资助体系,发挥其综合作用。”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可以建立一种“贷学金为根本,奖学金为基础,勤工助学为补充”的新型资助制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勤工助学的方式在现实条件下能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不能明确。如王幼芳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贫困生得益于资助体系的顺序为:助学贷款(55.3%)、奖学金(31.4%)、学费减免(16%)、勤工助学(14.5%)、困难补助(14.3%)、社会资助(5.7%);而学生对资助体系的支持率为:勤工助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提出“高职优化的资助体系应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主,其他资助方式为辅”的观点。

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为主,多元化渠道共同作用。高职院校从2007年开始实行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以来,极大的缓解了高职贫困生读书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因此,今后从多个层面、各个角度展开对高职贫困生的深入探究,可以找到真正解决贫困生资助的有效形式,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Z].2007(5).

[2]余冠仕柴藏赵秀红.大幅提高奖助学金凸显民生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03).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6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95-02

高等教育事业承担着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有赖于国家、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投入。尽管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一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热点,但相对而言,高校发展所需的投入问题一直存在并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影响着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贫困大学生的发展。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从历史上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我国实施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双轨”招生制度,尝试向部分学生收费,这一制度实施后因学费导致的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随之产生。从1997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费、自费的普遍并轨,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过程,90年代中期贫困大学生问题开始日益突出,并随着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张以及财政投入的相对不足,使中国高校资金短缺的情况日益突出,各个高校除了逐步采取商业贷款、与地方政府共建等形式来缓解这个压力外,高校收费也在逐步提高,这就使得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改革阵痛期中出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程度不一的贫富差距,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无力承担的教育投入直接导致贫困大学生学费无法按时和保量的缴纳,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生活、学业、心理、环境适应等多重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压力,不仅危害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扭曲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给高等教育活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党和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加紧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建立一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如国务院2007年5月份下发的《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文件,完善了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新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生源地贷款,确保“应贷尽贷”,并配有代偿政策;而且从2007年秋季开始,对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通过我国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多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切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尽管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政策的相继出台和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并给部分贫困大学生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的约束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精神资助缺乏、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严重地干扰着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如何在经济、物质的资助基础上,重视思想教育、心理援助,建立并完善多渠道、全方位的更有效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与健康成长,是关系到高教功能发挥的重要问题。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高度关注,且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努力探索并希望有效而全面地解决的难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这一难题不仅困扰着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也影响着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与学习活动。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体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实现;关系到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创新型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了改革,国家教委多次组织了相当规模的专题调查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刊载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并先后出版了几本专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专著就是张民选所著的《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和赵中建的《高等学校的学生贷款――国际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这两本著作都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资助(贷款)政策,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建议。“十一五”开局之初,群体性贫困问题凸显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公平的实现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全国高校和整个社会也非常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积极主动开展了大规模调研,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了以下方面:在贫困生资助的理论研究中贺保月(2002年)、陈剑锋(2005年)等人在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思想基础、资助理念以及对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影响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贫困生资助的比较研究中,李松林(2002年)等人主要对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资助政策、资助方式和资助理念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资助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合理建议;在贫困生资助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中,李庆豪(2004年)、吴庆(2004年)、张建奇(2003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奖、贷、勤、助、补、减、缓”为一体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内容;在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上,刘彩霞(2001年)、张庆松(2002年)、申卫东(2004年)、李碧(2005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贫困学生资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助政策、资助制度、资助工作操作过程及资助理念上。在贫困生资助对策、建议的研究中,李庆豪(2004年)、刘彩霞(2002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对策建议,主要是针对“奖、贷、勤、助、补、减”多元化的助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尽管自1997年全面并轨招生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成为众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学者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有关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已有理论的阐述和国际比较,而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较少,针对我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多数对策建议类的研究,偏重于就事论事,更多的是对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的诠释,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足,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一般只能提供理论参考,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经济学角度论述怎样对大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而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研究怎样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神上、心理上援助的较少,明显缺乏研究的全面性。仅仅依靠经济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障碍、环境压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却越来越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鉴于此,急需把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与培养人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贫困生经济需求的同时解决思想、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深层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刘东,陆秋平,梁勇.国家助学贷款新旧政策之比较及其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178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7

关键词逆商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比较起来,存在主客观上的心理弱势,面临着叠加性挫折或持久性挫折。关于逆商视角下贫困生思想状况问题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的整体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并未实现“精神脱贫”,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精准,也要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心理健康的培育上实现精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脱贫”。要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从容应付挫折,立于不败之地。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国外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逆商(aQ)译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为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保罗・史托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国外对于大学生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主要都围绕逆境的概念展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此外,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展现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学者们关于逆境商的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1.2国内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能力,以及逆商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张定强,曹春艳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并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反思;龚晓会等人在逆商教育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使逆商教育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唐新华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学生的逆境商教育中,这是逆商教育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突破;鲁楠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逆商的因素,并提出了逆商提高的建议;吕静提出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开展逆商教育,是逆商教育实践中的又一创新。

1.3国内外对于贫困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综述

在CnKi中以“贫困大学生逆商教育”检索论文94篇。可见,目前对贫困与逆商之间关系的研究高度不够,在提高逆商措施等方面实践性不强。国内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政策、体制、以及多元视角层面上,如杜志丽研究发现,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接触心理紧张和压力;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曹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敏感、缺乏自信心的作用。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们对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施教对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从全面的角度,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必要,仍是个新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研究,进行保罗・史托兹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sityResponseprofile,aRp量表)测试,并编制《逆商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从个体心理和情绪的角度考察高校贫困生的逆商水平,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源,以及挫折事件发生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并研究其认知结构、归因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以及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薛峰,鲁武霞,余圣陶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21-123.

[2]almeida,a.DevelopmentofaprogrammedforenhancingtheadversityQuotientofJuniorCollegeStudent[eB/oL].http://peak.2009(8).

[3]Zhou,H.J.aQandacademicperformanceamongCollegeStudent[eB/oL].http://peak.2009(5).

[4]袁满,汪金川.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商培养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6-47.

[5]张定强,曹春艳.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6]唐新华.CDio工程教育在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7]龚晓会,,付斌.医学生的逆商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8

关键词城市贫困;反贫困;贫困线;贫困发生率;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6-0023-08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贫困问题主要出现在农村地区,贫困治理的目标主要是消除农村的贫困,城市只存在少量的“三无”贫困人口(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贫困人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开始步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同时转变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期间,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户籍制度继续放松,大量下岗失业人口和流动人口普遍出现在各个城市。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和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如图1,可见城市登记失业人口逐年上升,如果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员工数量,那么失业人数会更多;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由1990年的0.21亿增长到2015年的2.47亿,增加了近10倍,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03%。与此同时,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呈现复杂化、数量呈现扩大化趋势,以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为主w的户籍贫困人口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贫困人口成为转型时期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1]。这些新的贫困群体与传统的“三无”贫困人口相比,数量大、分布广泛、有较强的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2],解决这部分群体的贫困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

国外对贫困的认识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townsend(1979)和oppenheim(1993)指出那些缺乏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个人、家庭或者群体就是贫困,贫困意味着个人物质、社会和情感的匮乏,其在满足温饱方面的支出要低于社会平均水平[3-4]。amartyaSen(1993)则引入能力的参数来定义贫困,认为贫困不仅收入低下,个人能力也被剥夺[5]。

20世纪90年代以后,贫困不再是农村特有的严重现象,城市的贫困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城市贫困首先要研究城市贫困人群的识别问题。在转型初期,对城市贫困的识别主要基于绝对贫困的概念,将城市低保线作为贫困人群识别的标准[6]。近年来城市贫困研究的重点向相对贫困转移,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构建收入、教育、健康、发展等多维指标来识别城市贫困,并以此展开相应的实证研究[7-8]。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现象进一步极化,贫困人群逐渐聚居在城市的某个特定空间,形成的区位化贫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袁媛等(2009)提出了两种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一是内城区贫困和剥夺的空间重合区模式;二是区贫困和剥夺的空间分离区模式,详细分析了两种空间模式的特征及演变过程[9]。城市贫困是一个多层次、多诱因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一系列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转型对城市贫困人群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被称为转型中的贫困[10]。国企改革产生的大量失业和下岗人员,失去了原有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城市贫困的主要类型之一[11],户籍制度的放松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仅仅是将农村的贫困转移到了城市,流动贫困人口成为城市贫困的另一种主要类型[12]。面对城市贫困日益严重的现象,根据城市贫困形成的机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减少城市贫困群体规模,最终消除贫困是城市贫困治理的目标。政府治理城市贫困的政策主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体系和再就业工程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的贫困问题[13]。然而,城市群体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城市贫困现象的严重性要求新时期城市贫困治理应向构建福利体系[14]、培养能力与提供机会[15]、多主体合作和多种技术合作[16]的方向转型。

众多学者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范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现状、成因、影响及治理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形成完整的城市“贫困识别-机理-反贫困”研究框架,丰富城市贫困研究理论,为新时期城市贫困治理提供政策建议。

二、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

1.城市贫困线的确定

城市贫困人口的估算与城市贫困线的取值密切相关,要想研究城市贫困人口规模首先要确定城市贫困线。我国的城市贫困线分为诊断线和救助线两类,诊断性贫困线用以评估城市贫困治理工作的效果并确立反贫困目标,救贫困线是用以向城市贫困家庭提供社会救助的标准。确定诊断性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方法,根据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的调查数据计算贫困线①;另一种是个案访谈确定贫困线的方法②。救贫困线一般使用城市低保线作为确定标准,也是众多学者用来估算城市贫困人口规模的重要依据。

2014年末我国各省市城市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情况见表1,其中上海的低保标准最高,达到710.00元/月,宁夏最低,只有304.77元/月,两者相差2倍多。中部省区的低保标准在400元/月上下,长三角地区的低保平均水平要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城市居民低保线作为贫困线的确定标准,2014年我国城市贫困线标准在3657.24~8520.00元/人/年之间,平均标准为4932.00元/人/年。

(2)贫困治理政策侧重于事后救急,忽视对贫困群体能力的开发。城市贫困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贫困发生的机理来采取不同的贫困治理策略,预防、减缓和应对是涉及贫困治理的3种主要策略。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涵盖上述3种策略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的贫困治理策略一般是“事后救急”的应对策略,即在困难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给予贫困群体帮助,在事前预防和减缓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忽视了对城市贫困群体能力的开发,如为贫困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工作机会等。这样的事后应对策略使得城市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长期得不到改善,贫困治理政策的效果也不显著。

五、解决城市贫困的对策措施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也要有效解决城市的贫困问题。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群体不仅缺乏物质基础,还缺乏发展条件,要从根本上治理城市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根据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特点、贫困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当前贫困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制定新时期的反贫困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加快建立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在内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覆盖范围广域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再就业工程等城市贫困治理政策整合,使各政策得到高效率的运行。同时要继续改善收入分配体系,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保证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还能为众多的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城市的道路、绿化、水电供应等服务功能建设,使城市的贫困群体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群体谋生技能水平

培养贫困群体的职业技能对改善该群体的长期生计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通过资助各种社区学校、职业学校等为贫困群体提供免费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增强他们在新时期谋生的能力。

(四)开展救助的同时鼓励有能力的贫困群体积极参加工作

部分贫困群体可能已经习惯于政府的救助,这显然不利于城市贫困的真正治理,在今后的救助工作中应当鼓励有能力的贫困群体参加工作,增强他们的脱贫意识,使其意识到通过工作才能真正的摆脱贫困。同时政府也应制定与救助制度相关联的、能够为贫困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方案。

[注释]

①即使用家庭收入与支出比较的方法确定贫困线,20世纪90年代,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城市贫困线标准为1700元至2400元。但是由于家庭基本需求不同,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也不相同,该贫困线的确定存在较大争议。各城市多根据国务院1994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通知》所罗列的20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物品和服务”来确定贫困线,部分城市还会考虑本市的财政状况等因素。一般贫困城市采用的贫困定义较为窄,而富裕的城市采用的贫困定义较宽。

②个案访谈法面临的问题是各省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物价的巨大差别。

[参考文献]

[1]范晨辉,薛东前,罗正文,等.转型期城市贫困演化空间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8):8-14.

[2]苏勤,林炳耀.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软科学,2003(7):19-25.

[3]townsendp.povertyintheUnitedKingdom:asurveyofhouseholdresourcesandstandardsofliving[m].Univ.ofCaliforniapress,1979.

[4]oppenheimC.poverty:thefacts[m].ChildpovertyactionGroup,1993.

[5]SenaK.Capabilityandwell-Being[J].QualityofLife,1993:30-54.

[6]侯学英.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评述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14(3):64-73.

[7]陈辉,张全红.alkire-Foster模型测度城市多维贫困的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2-36.

[8]张全红,,等.中国贫困测度的多维方法和实证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5(7):29-41.

[9]袁媛,吴缚龙,许学强.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6):753-763.

[10]wuF.thepovertyoftransition:FromindustrialDistricttopoorneighbourhoodintheCityofnanjing,China[J].UrbanStudies,2007,44(13):2673-2694.

[11]施杨.经济体制转型中工人从贫困到相对贫困的生活变迁[J].求实,2012(7):36-39.

[12]杨亚非.乡村贫困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与治理――以广西为例[J].学术论坛,2015,38(10):109-115.

[13]贺庆生,刘叶.论我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实践,2015(12):81-88.

[14]杨宇.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179-182.

[15]LuY,RuanD,LaiG.SocialcapitalandeconomicintegrationofmigrantsinurbanChina[J].Socialnetworks,2013,35(3):357-369.

[16]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1(6):61-66.

[17]李善同.中国城市困已显现三大特征[J].领导决策信息,2002,42(11):26-26.

[18]崔学刚,王成新,王雪芹,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5(7):34-36.

[19]李伟.我国转型期城市贫困人口特征及影响分析[J].理论月刊,2005(9):153-155.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9

关键词失地农民;贫困问题;致贫原因;贫困治理;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8-0114-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由于种种原因逐渐陷入到贫困中去,成为“城市新贫困人口”。本文在系统梳理学术界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失地农民的贫困类型,分析致贫原因,提出失地农民贫困的治理对策。

1失地农民贫困研究的文献回顾

失地农民问题已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但大部分成果都是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补偿、安置、保障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局限于经济层面和短期效益[1]。其中,贫困问题作为部分失地农民遇到的问题吸引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学者侧重失地农民经济贫困开展研究,从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剖析贫困原因和解决方案[2]。有学者从失地农民贫困现象着手,认为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失地农民贫困的根源[3]。有学者探讨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特征,提出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制度贫困、对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让贫困的失地农民“双向得利”等治理途径[4]。有学者则重视对失地农民的权利贫困开展研究,分析农村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权利缺失[5]。有学者认为,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正是缘于土地财产、政治权利及社会保障权利的贫困,才导致失地农民陷入窘困的境地[6]。有学者分门别类地探讨解决失地农民不同类型贫困问题包括权利贫困、教育贫困、资源贫困、技能贫困与社会保障贫困的对策[7]。有学者探讨失地农民的贫困风险问题,分析现行安置措施防范贫困风险的效用,并提出新的安置措施[8]。还有学者从政府作为层面探讨失地农民不同类型贫困如城市化扭曲性贫困、土地强行征用型贫困、土地补偿不足型贫困、保障缺失型贫困、就业困难型贫困等的预防策略[9]。

整体而言,已有研究成果对于贫困的理解多狭义局限于经济贫困层面(只有少数研究者涉及权利贫困问题),对于失地农民贫困的其他层面比如能力贫困、文化贫困、社会贫困等贫困类型的研究较为欠缺;对失地农民贫困类型的划分较为随意,缺乏有说服力的标准;研究者学术背景较为单一(多集中在经济学学科),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介入;对失地农民贫困的系统性、全观性与整体性研究较为欠缺。有鉴于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2失地农民的贫困类型

一般情况下,失地农民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动或被迫离开土地并进入城市中生活的农民[1]。失地农民作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弱势群体,其必将面临种种问题,而贫困问题则是失地的必然伴生物,根据对“贫困”内涵的不同解释,失地农民的贫困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2.1经济贫困

国内外理论界最初对于“贫困”的认识集中在物质层面或经济意义上。国外有学者认为,贫困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10]。国内有学者认为,“所谓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11]。失地农民离开了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再加上自身文化层次不高、专业技能欠缺等人力资本缺陷以及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缺乏等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不太容易在城市中实现完全就业,部分人可能会陷入经济贫困。经济贫困是失地农民最常遇到且最为关注的贫困类型,也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贫困类型。

2.2精神文化贫困

贫困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或物质层面,国内有学者认为贫困除了包括因收入不足而达不到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应包括人们在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12]。即贫困还包括文化贫困以及精神贫困。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对于城市人而言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由于缺乏熟悉的居住环境以及必要的经济条件,他们的娱乐方式、体育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均体现为传统的、类农村的形貌,精神文化层面显示为一种贫困状态。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篇10

关键词: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成才保障体系

高职特困生现状

高职贫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所谓贫困生,是指以学生家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持其上学的全部费用的学生,其中最为困难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各地高校每年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因而特困生的概念是动态性的。高职特困生是具有相对贫乏的教育经济资源(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的个人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特殊群体。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贫困学生群体也迅速扩大。据调查,我国高校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人,特困生比例为5%~10%,约160万人。从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中获知,大学学费相当于贫困农民35年的收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布的《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庭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每个月生活支出在100元以下的贫困学生占28.7%。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同时表明,过半数特困学生存在自卑倾向,由于贫困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们不仅面临经济困难,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生活及学业难以维系,出现了社会十分关注的“高校贫困生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对高职特困生这一群体,党和政府、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使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基本得到缓解。但高职特困生在心理上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仅仅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而对他们由于经济上的沉重压力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困惑即“心理贫困”关心不够,同样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帮助,这种负性变化不仅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甚至可能会对其生活态度产生严重影响。

对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的分析

高职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从对高职特困生进行的心理调查资料看,其“心理贫困”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

自卑自卑是性格内向的人因对自己的能力或品格缺乏自信而产生的悲观的情绪体验。高职特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或不发达地区,上大学前见的世面不多,知识面相对较窄,小心谨慎,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上大学后,看到身边的同学花钱大方,购物潇洒,能歌善舞,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种经济上、能力上的巨大反差,使高职特困生常常产生“我不如别人的条件好”,“我比别人差”的自我暗示,有时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或行为都会深深地伤害他们的心灵,无形中加重了高职特困生的自卑心理。由此,一些高职特困生看不到自己的特长与潜能,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

迷茫迷茫是指对环境的不适应,因内心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而导致心理上的迷惑、失落。高职特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唯一值得他们骄傲的资本。到了大学,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如意的现实使其感到迷惑、失落,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希望自己的成绩优异出众,但现实中却常常会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的高标准学习目标。另外,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太畅通,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凭借优越的家庭关系找到好单位,而特困生因为家庭背景而不能如愿工作或考研,这就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特困生很难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出路,于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

孤独孤独是因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一种空虚的内心体验。高职特困生长期被自卑心理笼罩着,怯于人际交往,极少与同学、教师交流,害怕被别人识破自己的贫困,于是产生封闭的心理,凡事都闷在心里,逐渐形成寂寞、孤独的状态。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常常以陌生的眼光关注和领略自己的人生,寻求自己的空间,不被外人了解。由于缺乏与外界交流,脱离集体,长此以往,便形成孤僻的心理。

嫉妒与无奈嫉妒与无奈是指对与自己相近的人超过自己而又无力改变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矛盾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高职特困生不愿意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损伤自己的脸面,也怕同学怜悯和看不起自己,他们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筹措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与周围的同学穿得漂亮、过得潇洒相比,自然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他人极端的嫉妒心理。由于无力改变现实而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体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显得无精打采,无可奈何。

自负与依赖高职特困生在接受别人资助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而感到羞耻,从而反感外界援助,他们常常过度追求“人穷志不穷”的人格尊严,把自己与周围的人群隔离开来,长此以往,导致消极厌世,诱发心理疾病,这就是自负心理。特困生有时还产生与自负心理相反的依赖心理,总是想不通过自身努力而得到别人的大笔资助。教育部规定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于是,有的特困生便心存一种“等、靠、要”的想法,认为不管怎样,自己反正有书读。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与自强精神,缺乏独立意识。

除了上述五点以外,高职特困生还存在诸如虚荣、多疑等心理问题。从以上分析可见,导致高职特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既有个体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既有宏观管理问题,又有微观机制问题,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研究探索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对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

研究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者围绕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有的进行了“心理贫困”现象分析,有的进行了心理特征分析,有的更进一步进行了定量调查,还有的进行了心理认知与教育模型研究。但对于高职特困生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是因为目前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对高职特困生的针对性研究较少高职特困生由于在高考战场上打了败仗,是特困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心理上比本科特困生更加具有失败感和自卑倾向。高职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种矛盾所引发的人际交往困难是普遍存在的。他们渴望融入集体,但又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他们需要周围的支持,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他们对涉及自己高职身份的事情非常敏感,情绪容易波动,很容易出现偏执现象,对此需要认真进行心理健康和人格研究。

对特困生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存在薄弱环节,助困与育人相脱节特困生作为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要特别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助困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没能将特困生心理健康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缺乏对特困生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缺乏人格研究和教育的针对性

不同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压力体验和应对方式,而后者则是影响心理健康更为直接的因素。不同人格的特困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因此,塑造和培养健康的人格应成为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而国内对于特困生的人格研究很少,特别是对高职特困生的人格研究几乎是空白。

缺乏从宏观方面、社会系统方面进行资助和从成才管理上协调与配合的研究当前,对切实抓好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各地还缺乏从宏观方面、社会系统方面进行资助和从成才管理上协调与配合的研究,还缺乏一个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与成才的完善的保障体系。

建立高职特困生资助与成才保障体系

鉴于以上原因,对于高职特困生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开辟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以国拨经费为主渠道资助特困生目前,以社会援助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形式还应当大力推进,但这种形式并不是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长久、持续稳定的办法,有关政府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开辟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同时以国拨经费为主渠道,长期持续稳定地对特困生进行经济补贴。当然,其中应该包括相应的筹款拨款计划制度、特困生认定制度、筹款及认定监督检察制度等。

继续推进和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议在完善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采用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息、采用无息低息或政府贴息的办法进行助学贷款,使学生贷得起,还得上,或采用国家及学生家庭共同担保的办法,在特困生和贷款担保人发生意外均无力偿还贷款时,由国家承担债务,保证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还可以采用在生源地贷款等方法。

建立和完善各高校勤工助学和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体系勤工助学活动和职业生涯培训制度是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又一项配套措施,目前各学校在这方面的制度建立还不完善,应该对这方面的组织者进行人力资源和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培训,促使学校建立特困大学生成才保障体系,通过勤工助学和职业生涯培训活动,组织学有余力的特困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这样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且可以给他们提供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使他们逐步实现选择符合自己理想的职业的目的,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开展对特困生的人格教育研究以及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目前对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各种问题,应该组织各学校专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对特困生的人格教育研究以及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使各校的特困生“心理贫困”研究及其心理咨询工作取得质的飞跃。

建立与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开展对特困生的科学的心理咨询活动我国大学生人均心理咨询教师数量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较少,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兼职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大概在两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之间,远远低于日本的千分之一的水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特困生是心理障碍问题发生较高的人群,面对如此现实,迫切要求建立与完善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汲取科学研究成果,以多种方法开展对

特困生的科学的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张长伟,增权.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J].教育探索,2005,(9).

[2]闵家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n].南方周末,2004-03-25:(2).

[3]修新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辅导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