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拓展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45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1

1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心理素质

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可以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3类,而心理素质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又是产生、形成社会素质的基础。在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素质的核心,又是素质的中介。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心理十分纷繁复杂,因而相应地,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形形的。但不论人的心理因素多么纷繁复杂,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应地,不论人的心理素质多么形形,也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1]。”由此,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意向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首先,从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来看,德国教育家哈恩最初实践素质拓展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海员们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加生存的可能。其次,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为旨向的一种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素质”指的是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对“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的提升。最后,从当前学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式来看,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重要而有效的环节,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级的不同发展需求,而且素质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是采用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学校中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相结合起来,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综合的,既有智力因素素质,也有非智力因素素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既有个人的挑战项目,也有分组挑战类、集体挑战类,既有室内、模拟场地,也有野外项目,既有空中项目、陆地项目、水上项目,也有军事项目及定向越野等,多样的组织活动形式能够提供多样的情境,给心理素质提升以充足的空间,所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会观察、会记忆、会想象、会思维、会注意等智力方面的能力,且使学生们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立学习,培育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心等非智力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心理素质的提升应当渗透在素质拓展训练的每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心理素质这一核心。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然而当前,在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有些项目常常局限于某种智力的或非智力的考量,而不是从整体着眼,这种方式不符合拓展整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有意识地设计拓展项目,做到既促进智力素质的提升,又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问题。心理素质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机械相加,而是整体素质的有机融合,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完美统一。

2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一种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中不仅有认知的参与,而且还有情感的投入,最终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情境和活动,学生体验到内在生命的流动,本真生命的能量,瞬间高峰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如自我挑战类项目,它能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中,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超越先前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完成自身的一次超越。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的成效不是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主体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心理体验不是指向训练的结果,而是指向训练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每个人的陶冶道路最终是指向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像盼望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解答一样地期待着答案。其实,真理就蕴含在自身的本质之中,这里敞亮了本源的空间,实现了存在意识,其表述本身就是答案”[2],体验不是获取成长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成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只有有了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才能有效展开,心理成长才能最终落实,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否则,没有心理体验作为基础,那么素质拓展训练的其他要素是无法进行的。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户外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挑战,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交往、对话、成长,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性质。最后,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心理内化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把心理体验作为基础,是使心理体验成为心理建构的桥梁,从而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在内化过程中澄明、生成与建构,达成心灵的变更。因此,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心理体验,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也是提升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前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并没有在这一环节上有更多的引导,使得学生体验不深,出现“走过场”的思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借助户外设置的项目,让学生去体验,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要遵循体验式学习的规律。因此,在活动中首先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拓展训练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际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体验过程,并且一定要体验到位,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次要合理地设计体验内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性,这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体验环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丰富体验。

3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从事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活动,增强并保持心理机能,培养心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活动习惯,最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3],接受心理训练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包括认识的突破、情绪和情感的调适、行为的转变和人格的改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人在整体上获得成长,心理成熟起来,生存的质量得到提高。心理训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它的着重点不在于改变人的某些心理与行为本身,而在于帮助个人自己改变自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主要包含认知训练、情意训练和行为训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心理行为训练,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从最初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都是以心理训练作为其方式的。每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增强,当采用心理训练这种方式时,个体真真切切在体验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种种特殊情境中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通过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促进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其次,从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式来看,心理训练最为适宜,心理训练不仅贴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突出主体的自我体验,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参与性强,可迁移性强,而且接受程度快,契合当下体验教育思潮,又与营地教育、大自然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方式令当下许多人所称道。从活动效果来看,参加过心理训练的学生大都有较强的感受,这无疑都是对心理训练这种方式的肯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形式上类型多样,既有集体类项目、小组类项目,还有个人的活动项目,具体主要包括体验创新类、团队构建类、合作竞争类、激烈挑战类、沟通合作类、活跃气氛类、增强信任类、团队建设类等活动类型,多样的活动类型使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活动内容上新颖刺激、富有一定挑战性,既有突破自我极限的个人项目“空中抓杆”“信任背摔”等,又有集体项目“穿越电网”、小组项目“无敌风火轮”等,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感受不同层面的心理成长。在活动基本形式上,林林总总,既有集体活动式、又有小组活动式、个人活动式,集体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中,小组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合作竞争类等活动项目中,个人活动式集中表现在激烈挑战类等活动项目中,形式上的多元也带来不同方式的心理成长。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多样的活动类型、多彩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心理训练这一方式能够得到有力的开展,然而,心理训练后的践行才能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当下,心理训练方式大都追求多样化,却渐渐忽视了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身体力行的践行,以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成长,而这恰恰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追求。

4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即个体在心理上的生长与发展,心理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一项活动后,最终还必须转化为心理成长,素质拓展训练才会有效、稳固,近半个世纪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许多人参加完素质拓展训练一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偶尔有困境与挑战,便会不知所措呢?主要还是心理成长不够,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便促使心理成长能够体现在行动中。从素质拓展的起源来说,其训练的最终就是要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将其在训练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带入到生活之中,从而转化为其内在的生长力。沈贵鹏认为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成长的本质是一种自主成长,虽然它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外力作用,但外部因素只有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心理自助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归宿,人只有过渡到“自助”的境界才标志着心理的真正成熟,才能在众多的人生抉择中取得主动[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教育命题时曾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5]。”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学会自我选择与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在盲从与跟风中渐渐丢失了自我,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自助”,拥有独特的想法,成为独立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心理成长是人存在的核心和主导,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成长为归宿的,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心理特点,促进心理成长。心理的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在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其目标的设定仅仅限制在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表层,而不是深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这种偏离显然不符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要达到“助人者自助”的层面,素质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上,而是最终要达成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心理成长不是经训练出的某些心理能力、心理体验、心理品质等的表层提升,而是主体整体全部方面的深层发展,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21(3):7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1-97.

[3]郑军.心理训练:成就一生的心灵加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沈贵鹏.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57-62.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2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17-01

引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其拥有优异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质拓展训练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理念,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戏为活动主体内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发展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体素质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应用效果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相关的研究项目较多,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内容方面都过于理论化其次是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研究,基于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将素质拓展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格、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

2.1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个人乃至整体素质能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概念,其在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身心发展社会工作等方面。拓展训练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个人素质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领会训练精髓,从而目标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相互学习与分享培养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协作交流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沟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体素质的目标。

2.2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拓宽思政教学途径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明显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活动项目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极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跟随“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创新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宽思政教学途径[2]。

2.3素质拓展训练提高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的培训方式与传统的技能培训相比更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中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当团队完成既定任务时,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的归属力。因此,这种素质拓展培训方式正是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和教育目标的途径。与团队真诚的沟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拓展训练从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又与团队相互合作、学习与借鉴,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标的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广素质拓展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还不够关注,对于一些大学生所关注和热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难以解决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当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来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以及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

3.1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问题

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直相对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普遍心理素质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强大的挫败感。安逸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环境,很少经历磨难,很难独立成功。很多时候,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积极主动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非常需要将适量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弥补我们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会。

3.2提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认识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当代形势下,教育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许多高校未开设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是固始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说教把思想贯彻在学生脑海里;另一方面是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够,把素质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戏化,忽略其对人的教育能力。对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面认知不足。

3.3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教育总体上是一种修炼课程,训练形式内容多样化。对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适当增加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项目,以此来锻炼毅力,坚定意志及培养团队意识。大学生的拓展训练与社会企业训练方面内容相较起来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训练时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合适的内容安排,达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统一化,达到通力合作。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和途径以及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感悟总结和提升才是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们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懂得与人沟通合作重要性,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志刚.东北大学本科生能力拓展训练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学周刊2015.10

[2]董亮.武汉高校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3

素质拓展中心扮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职责,其下设四个常规部门:学习部、文娱部、女生部和体育部;并带领着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各支队伍:篮球队、足球队、辩论队、拉拉队。素质拓展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我院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为我院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平台,组织有益于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同时它也担当着维护我院女生权益的责任。

在一期的中心制运行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工作有喜有忧,其一,喜在一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绩,首先本中心非常重视对我院学生文体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组织了一系列这 方面的运动,如:积极组织我院运动健儿参与我校第十六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与百事公司成功合作举办了百事盖世群英音乐会,协助统一冰红茶成功举办“冰力先锋校园歌手”大赛等;然而素质拓展中心也非常注重我院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由中心学习部牵头组织了系列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方面的活动,如:第六届导游技能大赛等。同时,在不久前的五月,素质拓展中心还牵头承办了万州区第一届“悦君山”杯导游风采大赛,并在此次活动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而且素质拓展中心也同样注意时刻维护我院女生的合法权益,为我院广大女生提供一系列展示女生魅力的平台,如:第一届“女生节”,同时也开展一些关于女生自我保护和自我塑造形象气质的讲座活动。其二,忧于这一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的运作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中心工作的开展还没有完全摆脱其前身的部门运作模式,使得其不能效率最大化的开展中心工作;拓展活动班级承办制也需要进一步磨合。然而我们也知道,学习工作不进行总结永远得不到进步,因此一个组织不存在问题那么它也就不存在进步的空间。因此我们不怕有问题,也不怕遇到问题。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想办法防止不该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正是这样的一直向前推进素质拓展中心的工作。

看到素质拓展中心这期的丰硕成绩和进步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院领导的带领和指导老师的引领下,素质拓展中心的明天将创造出更多的成就,它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素质拓展中心学期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查阅更多【素质拓展中心学期工作总结】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4

摘要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列为大学体育教学科目之一。在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中,引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心理拓展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大学武术教学的辅助教学模式为大学武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心理拓展训练以其新颖性和趣味性征服了广大的师生学者。今天我们探究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武术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领会到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大学武术教学模式

一、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的来源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最早来自于二战期间的一种练兵模式。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召集团队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探索中加强技能,提高心理素质,懂得团队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教育界对拓展训练的本身意义进行探究,发现它还可以应用于教学模式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减弱学生对未知学习领域的恐惧性,还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而且,拓展训练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心理具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们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所以称之为心理拓展训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可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展现青春的活力。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包含了重承诺、守信义、侠肝义胆的武术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人们的意志,强壮人们的体魄。所以,把武术放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体系中是非常合适的。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也为传承武术,锻炼身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二、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

心理拓展训练作为大学武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模式,就要发挥心理拓展训练的优势,使大学武术教学可以顺利的进行,使学生在学学武术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素质、思想文化和实战技能等各个方面的提高。在心理拓展训练中,老师们应该始终牢记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团队能力为最终目的。大学武术教师在进行心理拓展训练的辅助教学模式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办法让学生参加到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有所收益。大学武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中。也许,大家可以从参考以下两种方法。

(一)大学武术教学体验式心理拓展训练

在当今时代,心理素质是人们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临危不惧,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在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中,可以利用体验式的心理拓展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大学武术教学的意义。大学武术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们的心理和意志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几个武术动作,例如蹲马步。马步是武术的基本功,它最能锻炼人们意志力和心理素质。

在心理拓展训练中,老师向学生们传授蹲马步的要领,然后和大家一起蹲马步。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心理拓展训练就是先不告诉学生们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情况,让学生体验以后懂得训练的意义。大学武术体育老师先不要告诉学生们蹲马步会让腿部抽筋,第二天腿部更是酸痛不已。学生们蹲了一会儿马步后,就很难坚持下去,老师鼓励学生们坚持,痛苦很快就会过去。蹲马步练习结束以后,大学武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蹲马步的意义,它可以让大家的意志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加大家的腿部力量。学生们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可以坚持这么困难的事情,原来自己的意志力也是这么的坚强。这就是体验式心理拓展训练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二)大学武术教学趣味性心理拓展训练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要想在社会里取得成功,还离不开与人合作。合作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所以,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模式的大学武术教学还应该教会学生要彼此的信任,懂得团队合作。

在大学武术教学中,有许多的团队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大家利用这些武术团队项目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心理拓展训练有其新颖性和趣味性,这些都可以利用在大学武术教学中。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老师可以组织大家练习一个动作――信任摔。信任摔,指的是一个团队中几个人手拉手握拳做成一个安全的长方形网,一个同学背靠大家向后摔去。大学武术老师要告诉大家怎样组成一个安全的网对其它同学的安全有所保障。每个同学都可以进行信任摔,每个同学也要和其它人合作组成安全网。怎样才能更加的安全?这个问题会让学生们自行的进行沟通。这种趣味性心理拓展训练,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训练的过程中,互相取得信任,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说,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利用信任摔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们学会与人合作。

三、总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利用“先行后知”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心理拓展训练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我们探究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是因为认识到大学生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意志力的锻炼,希望学生们可以学会与人合作。而心理拓展训练恰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大学武术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自信、勇敢、团结的优良品质,这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5

论文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的结合。

高中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是对于体育课程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这种改革对于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拓展主要形式

1.信任支撑下的心理挑战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一个经典的项目,其操作要求是团队中的一名学生站在高度为1.6米的台子上,背对下面向后倒,其余的学生两人一组用特定的方式去接从台子上倒下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高度后倒下去,内心多少有一种恐惧感。这个项目的内涵所在就是使学生充分感受信任的重要性,对比实际操作与观察的区别使学生体会到操作的作用和操作的真正意义。感受突破心理障碍瞬间的感受和挑战自我的意义,不断使自我在心理层面上得到突破和发展,进而推动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2.团队压力下个人心理极限突破

拓展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应该是断桥和空中抓杠,完全属于个人心理挑战项目,许多学生在跳跃前或跳跃后都有极度恐惧的表现。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想放弃,但拓展训练的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不允许任何人退出,在团队的鼓舞下,每个学生都会振作起来,充满勇气,勇于超越。

3.互助双赢与多赢下的高峰体验

拓展训练的主体理念是“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其主要内容是以团队为单位去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每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充分团结协作,其中逃生墙、钢丝桥、建绳房等几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将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要求个体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队友,获得队友对自己的支撑,体会主动付出才会得到回报,感悟“人”这个字的深刻内涵——撇和捺之间的相互依靠支撑,感受人的社会性。

4.突发紧急情境下的心志考验与突破

在拓展训练的项目中,有几个项目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时间紧而且情况危急,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将面临“生命危险”,这种情景模拟设置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的压力下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焦急的情况下进行讨论、寻找方法、争论甚至争吵。

二、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拓展内容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性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往往会突发奇想地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首先要考虑的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安全性,也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拓展。

2.注意素质拓展内容的选择

由于高中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此选择适合他们的素质拓展内容,才能保证这些课程内容顺利地融入高中体育课程当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素质拓展训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而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还不完全具备参加所有素质拓展课程的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拓展项目至关重要。

3.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评估机制,对于加入高中体育课程的拓展项目本着合理有序的原则加以评估,保证拓展项目的适合性和有用性。

三、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体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潜能,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有利于高中体育课程的素质化教学,也是对其进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步骤,对于我国高中生整体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6

关键词素质拓展应用型本科大学生

素质拓展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点工作,很多高校在新生中开展了素质拓展教育,作为服务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程实践项目中往往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需要团队成员有坚韧的个人意志品质和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

1素质拓展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一般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缺少高中家长式管理后,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懈怠,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学生甚至开始怀疑自身能力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学生要走出阴影,最关键的力量还是源自他们的内心。素质拓展通过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克服与人沟通障碍,打开心扉,使其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如果大学生在校园期间,无法很好的与人沟通,进入社会以后,适应能力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自身的职业前景。进入社会以后,学生面对的压力会增加,不论从压力的性质还是压力的程度来说。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抗压心理是解决这些压力的根本途径。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可以调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会释放自我,让他们明白,今天再大的事情相对于明天来说也是小事,从而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心理抗压能力。

2素质拓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意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在新职员的培训中也加入了素质拓展教育。然而,当今互联网的盛行,客观上减少了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机会,尤其是自制力不足的学生,甚至会迷恋上网络游戏,沉醉于虚拟世界。这种现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中更加普遍,这时候家长,老师的介入往往效果甚微。其实,本质上虚拟世界也需要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只不过现实生活中缺少了类似场景,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素质拓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灵活的开展例如毕业墙,背摔,无敌风火轮等一系列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素质拓展可以很好的把学生从独立的个体中解放出来,创造优良的团队活动环境,使得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增强团体意识。有的内向型大学生可能会排斥与人交流,这些学生内向型心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走向极端,靠他们自身很难有良好的心态去走出困境。通过强迫他们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可以人为的创造交流环境,潜移默化,让他们知道身处集体的快乐。

3素质拓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拓展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体,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拓展活动中创新活动方式。比如,定向越野活动对环境,器械设备的依赖较少,在高校中开展较多。如果可以将定向越野活动拓展到校园之外,使得大学生能走出象牙塔,更好的感受大自然。人类社会起源于大自然,内心会存在一股回到大自然的力量。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更容易释放人的心性,发挥自我内心的潜力。诸如定向越野之类的项目,在锻炼大学生身体的同时,更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需要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候有独立冷静的判断,也需要队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在上述经常性拓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生主体的特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不拘泥于项目本身,而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精神为出发点。

与工程需要创新一样,在拓展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也很重要。在拓展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多种困难,如何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环境判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定向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指南针或罗盘定向;手表定向;太阳升落法;树木法等。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拓展需要的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于实践,结合自身资源,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在这些原始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方法。

4素质拓展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有很多弊端,比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运动基础,学生的兴趣分化,体育器械、场地的限制等。而素质拓展活动则没有这些问题,很多拓展活动不需要学生的运动基础,只是采用大家聚在一起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没有过高的体育器械和场地的限制,因此,学生不会有心理排斥,在活动中享受真正的自由快乐。素质拓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可以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时锻炼学生,更加丰富了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素质拓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优秀方式,创新性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素质拓展中锻炼身体,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增术,任建红.浅谈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7

关键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学生;适应能力;内涵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健康和文化素养等一并构成了考核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健康方面开始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有高的智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创新协作能力,不仅可以组织和团结其他人完成工作目标,还要能够独自承受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真正地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当前,作为中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一些毕业生往往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应对压力的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成为落伍者。当代大学生想要被社会认可,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无形的意识和精神。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介绍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分析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积极作用。

一、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内涵

所谓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将传统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将体能训练和实践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运动为依托,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既加强体能素质,又在拓展中感悟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非智能因素,成为现代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大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心理素质拓展的内容

历经50多年的发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已经形成一套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明确,在实践中被不断更新和完善。根据活动场地的不同,可以将心理素质拓展分为室内拓展项目和室外拓展项目;根据参与训练的活动者关系,可以将心理素质拓展分为个人项目、双人项目、破冰项目、沟通项目和团队协作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参与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促使他们共同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实现对团队精神重要性的认同,通过联系到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变化,最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主张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的教学理念,以激发、调整、升华和强化个人和组织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进取精神为宗旨,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教学,使受训者可以在实际的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校学生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

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

实践证明,高峰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所谓的高峰体验就是一种短暂的自我实现过程,是一种人们在攀登到最高境界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它促使人们不断努力去接近自己人生的顶峰。通过做游戏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训练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个人的差异,在一些活动中,有些学生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是精神病症。在这个时候,学校可以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让他们在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磨砺,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可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后结果的比对,可以明显发现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困难中学会如何处理问题,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强烈的高峰体验。

2.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提高协同合作力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了家长的娇惯和纵容,养成了任性、自私等不良的习惯,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进行独立的生活,有很多学生会表现出来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缺乏协同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通过参加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怎样去与别人合作,认识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意义。拓展训练给一个团队制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参与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分享快乐和辛酸,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敞开心扉,建立其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爱和理解关系,懂得助人为乐的意义所在。

3.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门综合学科体系,它综合了现代教育学、体育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通过在各种人为设计的特定情境以及依托自然形成的特定环境,巧妙地制造出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可以有效地帮助受训者释放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起到调节心理平衡的作用。同时,在训练中帮助学生实现正确地自我认识,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促使学生可以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其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学会把握时机和灵敏反应;教会学生如何与身边的人沟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责任心和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素质拓展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能训练,其更注重的是在训练中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自信心、责任心等,教会学生如何去调节自己的状态,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造成大量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在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卫军.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李梅.从生态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教育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实施的系统工程,是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性教育活动。要实施好素质拓展计划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好素质拓展计划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深入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获锻炼、得启发,有助于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等各方面综合素质。

1.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1]。由此可见,在教育对象和目标方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青年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为着力点,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整合教学主渠道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资源和各类活动,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健全心智、全面成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坚持以德育为先的原则,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日常素质拓展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锤炼,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作用,充分体现了素质拓展计划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2.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主要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这六个方面开展。素质拓展的主题涵盖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2]。通过丰富的主题内容,具体而生动的形式,素拓活动给学生带来真实而丰富的体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目标渗透到学生的思考、实践和参与的每个环节中,进一步丰富并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通过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三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大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提高文化素质。四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完善,通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智力、能力、身心、情绪都得到发展。

3.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高等学校原有的单一式“灌输”教育教学法比较而言,集思想性、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可和喜爱[3]。它以其独特、巧妙、精当的设计弥补了学科教育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中化,有效结合了课内与课外、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它要求教育对象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选择性特点。事实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具有独到之处,它改变了通过课堂教学改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单一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大学素质拓展计划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1.内容的丰富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内容极其丰富,通过文化艺术与体育竞技、学术科技与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富于思想性的活动为主体,把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渗透到各项活动中,使学生作为直接参与者、策划组织者和获奖受益者的身份乐在其中。尤其能够使大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逐步受到影响,积极主动地接受素拓活动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政治观念、道德境界,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灌输和说教变得生动和潜移默化,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感染力。

2.认证的导向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一般依靠第二课堂活动来开展,活动成效往往难以定量定性考评,无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则推行实施了认证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与学分挂钩,称之为“素质拓展学分”,创新了实践教育成效的量化考核指标。学生只有参加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各方面的素质拓展活动,并取得学校组织机构的认证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顺利毕业。这种以认证为导向的形式使得素质教育成果指标化、定量化和具体化,大大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从被动地参与活动转变为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地选择活动,并通过参与活动更好地树立目标、奋发成才,增强素质拓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对象的全员性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素质拓展计划是服务于全体学生、塑造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卓越培养计划,具有全员性的特点。一般活动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而素质拓展计划推行学分认证,引导学生必须参与才能顺利毕业。因此,计划的实施对象覆盖了在校每一位大学生,伴随着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实践各环节,贯穿于课内外、校内外,以及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面,使教育更扎实、有效。此外,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成才需要,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从不同活动中吸收不同程度和方面的思想教育启迪,无形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覆盖面,实现了素拓计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教育形式的全程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实践体验式教育,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高校素质拓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与专业教学结合不充分、品牌项目不突出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1.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所展开的内容,无论是学术讲座、文体竞赛、文化活动还是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中心。素拓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尽可能多开设一些具有思想导向性和行为指引性的素质拓展项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高且帮助大学生提高所需能力的活动,由此促进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未能和专业教学有效结合是导致不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4]。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往往被高校误认为是单纯以课外活动形式为载体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关系不大,导致素质拓展与专业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实际上,素质拓展活动涵盖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如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科研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因此,要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目标,必须把素质拓展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素质拓展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新模式,既要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可通过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技研究类素拓活动,使两者相融合,如科研讲座、“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学校老师的专业科研项目研究,专业论文的发表、专业技能培训等。另一方面要系统精心地设计素质拓展与课程教育的同步结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进展需要,设计与其同步的操作性强的素质拓展活动。如大一新生可围绕学习适应性问题开展素拓活动,大二、大三学生可侧重于提高专业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开展活动,大四学生可注重提升其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开展素拓教育。

3.着力打造素质拓展计划品牌特色项目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中,品牌特色是关键。通过创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品牌项目活动,可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的特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高品质、更能满足个性发展的活动空间。思想性原则是素质拓展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着力打造适合学生专业特点、学校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精品活动,并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活动氛围,使学生乐在其中,真正自觉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Z].2002.

[2]邢存海.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8(2):79-81.

[3]雷西合,杜永峰.基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理性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70-72.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9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在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以后,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一般而言,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教学流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活动。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来看,它主要与以下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是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况;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从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特殊性来看,它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前后的变化;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心理素质拓展心得篇10

2002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为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该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自强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在当前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有着学生热情高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数量多、认证情况复杂等情况,因此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概括如下:

(一)计划理解不透彻。部分同学和班级素质拓展小组没有真正认真地组织本班级同学来学习校素质拓展管理中心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内容,所以从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到每个同学未形成对素质拓展的统一思想和规划,班级团支部没有制定具体的素质拓展计划,甚至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形式来完成。

(二)活动组织盲目性。班级由于没有形成系统性、思想性的素质拓展实施计划,所以只是随机性地组织一些活动,将素质拓展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班级活动的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对于同学们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使素质拓展计划仅仅成为一种获取学分的手段,失去了素质拓展计划本身的目的和指导意义。

二、学分制的作用

学分制是一套比较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不仅具有客观、直接、人性化等显著特点,还对完善管理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学分制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保守的管理模式中,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大都直接与学生的评优、奖励、资助直接挂钩。鉴于情面,有些学生干部、平日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违反规章制度时就有可能不按这些规定执行,这样就削弱了制度的执行力。反过来讲,如果特别认真地去执行,当学生的惩罚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他又会觉得学校没有人情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如果实行了学分制管理,学生所有的加分和扣分项目一目了然,可以杜绝在执行奖惩制度的人情因素,这样,既是对加分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也可以让扣分学生在不伤害情面和自尊的情况下受到教育,因此,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二)学分制管理满足了学生的精神追求。学生之所以愿意参加学校活动,不只是为了能得到学校奖励和顺利拿到学校文凭,更重要的实现自我价值,以成就感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学分制管理则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所得到积分越多,说明他的表现越好,能力越强,其本人的成就感也就越强。这种成就感给他带来的快乐和喜悦,是金钱、物质待遇所不能比拟的。

三、素质拓展学分制指标体系设定

实施的素质拓展学分制要在高职教育这个准职业环境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考试与培训等指标进行全面的、规范的、科学的、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成才评价体系,另外还可以在上述指标下设置二级指标。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强制性作用,进一步转化为自律行为,同时为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和驱动力。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素质拓展积分由政治信念、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表现和政治学习竞赛等指标组成,并通过行为体现,在系部、学院和社会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文件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篇加2分等。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自我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使学生能更多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并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能力的,设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对学生自身、系部、学院、社会具有发展性作用。例如,参加义务献血每次加2分,慰问孤寡老人每次加1分等。

(三)科学技术与创新成果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对高职生来讲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同等重要,理论水平更多从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中体现,学生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创新和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分不同级别每次加1-10分,参加各类比赛按成绩加分等。

(四)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素质拓展积分设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学院发展动力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活跃氛围的重要保障。健康的身心发展是学生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参加学校文体赛事,每次加2分等。

四、制度保障

为了有效推进素质拓展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学校必须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一)要对各类活动进行具体积分量化。各部门根据本部门所组织的各类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制定具体积分标准,务必要做到涵盖范围广泛,不留死角,标准明晰,档次明确,不给后续学分统计工作留下人情操作的余地。

(二)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级各类活动,相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的基准线上科学、准确地评价本部门所组织活动的意义所在和含金量水平,避免出现甲部门高质量活动积分却低于乙部门低质量活动学分的现象。

(三)要统一各部门开具的积分凭证样式。对不同部门的开具的学分凭证,必须以相同的格式清楚地记录学分项目、分数和有效期等信息,同时保留案底,避免造假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方转,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8)

[2]庄立臣,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模式构建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王隽,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邢存海,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共青团工作,滁州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