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29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1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人文价值;人文化之路

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就是在图书馆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从图书馆现代化发展历程看,图书馆人文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并逐渐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形成了自身的人文价值。图书馆价值通过其服务来实现,而其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发扬图书馆人文价值就是要重视并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兴未艾,图书馆界在对数字技术优越性孜孜以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数字图书馆的人文忧患[1]。为此,笔者从人文主义视角出发,对数字图书馆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

1 数字图书馆的人文价值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现已成为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蒋永福等专家曾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图书馆”,这个观点是由图书馆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因为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服务,而“数字化”技术是图书馆更好地为“人”服务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在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重视技术这个“形”,而忽视了图书馆的“神”,这个“神”就是指人文价值与人文内涵[2]。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人文价值。

1.1 数字图书馆极大提升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效率

信息时代,信息数量急剧增长,面对这种“信息爆炸”的局面,传统图书馆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而数字图书馆在这方面则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数字图书馆借鉴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及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检索手段,有效进行信息整序,将知识表达和组织从文献单元细化到信息单元,使人们获取信息时,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时空限制,能准确而快速地找出所需信息。数字图书馆间的联网和资源共享,使读者通过某一图书馆便可查阅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其他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源。其服务以知识概念引导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做到资源共享,满足了用户深层次需求。数字图书馆构建的数字知识网络是一个全面支持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是各个图书馆建立具备资源共享、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学习中心或资源信息中心必不可少的基础平台。网格技术使数字图书馆用户享受到技术带来的好处,使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知识网络的主动式按需服务,实现了知识服务与共享,使数字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为读者获取资料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并空前增加了自由空间,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促进知识交流与传播

数字图书馆是虚拟、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扩展知识的网络系统,是大规模、分布式、便于使用、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它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终身教育、大众媒介等一切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为知识传播打通了最为便捷的民主化渠道。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上,读者除检索和查阅文献信息,还可以进行知识交流,如参与网上学术园地、论坛、沙龙或专题讨论等。这种数字化交流使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国家等造成的差异模糊化,使读者可以屏蔽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基础、身份、权利等因素,在网上进行平等的交流。总之,数字图书馆搭建的网络平台,突破了地域限制,使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所载负的种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跨越国界、超越时空进行交流与传播,为人们共享人类知识文化成果提供了现实条件。

1.3 充分尊重人们获取知识的平等与自由

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上,每台服务器平等相连,网络操作个人化,读者有着极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网上阅读、学习的行为,做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决策。读者可以充分发展潜能,达到个人的自由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6年修订本)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年龄、种族、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而平等、自由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图书馆界公认的追求目标,数字图书馆网络在不破坏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快捷的方式为大众提供了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使知识走进生活,普及科学,这便是知识民主化的人文价值。信息技术的人性化,不断降低着技术门槛,使普通大众也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尽情漫游知识信息的海洋,数字图书馆已打破传统意义图书馆的限制,使图书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图书馆。

1.4 有益于读者的人格完善

数字图书馆汇聚丰富的知识信息及成果,有助于读者开阔跟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读者通过学习能够不断地汲取大量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使“人”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样由于数字图书馆的“互联互通”,不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一起,面对这种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读者可以进行充分的比较、鉴别,择“善”弃“恶”,无形之中完善和提高了读者的道德修养。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占比例最多的就青少年、大学生读者,他们具有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而数字图书馆具备较高的技术知识含量,对青年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果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极大促进青年学生道德的完善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 数字图书馆人文化发展之路

数字图书馆发展应坚持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构造一个以用户为人文关怀对象、以知识资源社会共享为人文关怀最终目的、以知识服务为人文关怀内容的知识传播与利用环境,实现数字图书馆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高度融合。

2.1 管理凸现“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提倡最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在服务、管理方式、规章制度、阅读氛围等方面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为读者提供一切方便的服务。与此同时,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权威性与信息的更新都应得到应有的保障。在管理思想上提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在服务中实现由“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在这种主体性的转变中,使读者作为信息需求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与确立。“人本”管理意味着尊重读者的主体性和权利,读者享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参与、管理与监督权,如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服务体系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绩效评估等都应有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参与,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成立“情报咨询委员会”“读者协管会”“读者代表大会”等组织,让读者参与决策、管理、咨询和监督等活动,行使他们的权利。

2.2 实现技术与人文关怀高度融合

数字图书馆是构筑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仍是人文精神。计算机和网络在质量和效益上超越人类解决复杂精深的信息存储、处理、交流和传播等问题的同时,并不能有效解决人类自身复杂的思想、情感、价值、道德等问题。尤其是当技术因素造成非人性化的趋势,可能消解深层的内在价值时,加强人文精神对技术的指导,促进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更显重要。

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技术支持,技术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的指导,为此数字图书馆应克服“技术至上”的思想弊端,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宗旨来开发、运用新技术,让新技术成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杠杆。为此,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数字图书馆既要积极研究信息存储、组织和传播技术,又要关注用户的吸收、利用与服务研究。还有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既要有利于文献、设备资源的管理,又要有利于用户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

2.3 扩大知识共享范围,缩小“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它的产生是由于信息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和信息化普及水平的差异,在受教育程度高、高收入人群和低教育水平以及相对贫困人群之间出现了信息、知识、发展机会之间的差距。从表面看,虽然互联网的开放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公平的获取信息途径,但事实上,对于经济、信息能力相差悬殊的人群,互联网不但没有带来信息公平,反而加大了信息不公。因此数字图书馆应努力缩小这种“数字鸿沟”,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利用知识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发自助式学习系统,通过自助服务,培养用户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字图书馆还应采用基于自然语言的智能化用户界面,尊重用户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在用户检索遇到困难时,系统能及时友好地给予帮助。还应建立大型图书馆之间、大型图书馆与中小型图书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扩大资源共享范围,降低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本,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使数字化资源不再成为“贵族化”的享受。数字图书馆只有走向大众化、平民化,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资源的社会共享,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2.4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可以按用户要求定制特殊的用户界面,能有效应对数字图书馆资源与用户界面的挑战,是用户组织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理想方法,也是加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交互和联系的得力助手。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定题、分类定制与推送服务、信息智能、数据挖掘、信息垂直门户服务等一系列服务都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服务方向。

在个性化服务中,图书馆作为信息提供者,能针对读者的特定需求,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案,为读者创建一种个性化信息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力,为特定读者设计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块和系统功能,并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来改变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而读者作为个性化服务的受益者,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兴趣自由选择定制所需信息的内容和服务方式,如由个性化链接(myiJnks)和个性化更新(myUlxlates)组成的服务系统就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原则。个性化链接是为用户搜集和组织数字化资源的一种工具,用户利用它可以方便搜集、组织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网站提供的资源及万维网上的各种资源链接,信息获取便利快捷。个性化更新是将图书馆新到资源及时通知用户的一种工具,利用个性化更新,用户将定制的信息或其他要求输入个性化更新,系统就会定期检索图书馆新到资源的联机目录。图书馆与读者在个性化服务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信息和服务的人本化。

2.5 建立人文关怀评价机制

数字图书馆应当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使用资源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读者的主体地位、服务的有效性等如何保障,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因此,图书馆要逐步建立和推广人文关怀评价体系和机制,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图书馆有效落实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应从数字图书馆的定位、服务宗旨和目标、服务项目和措施、队伍素质、人文环境、服务质量和效果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新文化殖民主义以隐蔽的方式,伴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推行,资本也会借助数字技术的时代性与前沿性,将文化话语权赋予到数字技术上。由于某些数字技术的消极影响,使某些读者有可能受到一些误导,甚至会迷失方向。因此,数字图书馆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强化自身文化话语权,对读者进行正确的价值与行为导向,这也是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的新生事物,现在它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但它并不是单靠数字技术就能建立和运转起来的,技术只是图书馆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再先进的技术都是工具性的,它永远代替不了人的脑力劳动,最终数字图书馆价值的实现还是需要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双重支撑。数字图书馆只有实现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融合,走人文化之路,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3]。为此,数字图书馆应不断平衡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传播与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发扬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蒋一平.人文精神视角下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审视[J].图书馆学研究,2007(3):31-33.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逻辑实证主义科学知识观,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分析,认为人文价值的缺席导致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对逻辑分析与实证精神的绝对化导致了逻辑实证主义自身理论的困境。

1纯粹的科学知识观与统一科学观

作为以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的产物,在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是通过客观中立的观察,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序从经验数据得到的规则,并且能够被经验数据所证实,因而与客观自然是相一致的。自然科学具有绝对的经验性、客观性、可证实性。科学知识必须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而且是以逻辑分析的运用为标志。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逻辑分析的结果。石里克说:“任何认识都是一种表达,一种陈述……所有这些可能的陈述方式实际上表达了同样的知识,正因为如此,它们就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它们的逻辑形式。所以,一切知识只是凭借其形式而成为知识”。如此一来,科学就是形式化的,逻辑推理性的理论。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观点看来,科学,首先是一种知识;同时是客观的,是与价值中立的,不存在价值判断;科学的语言是表述性的,可被证实或证伪,表述经验事实,不表达个人情感。“形而上学的虚构句子、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虚构句子,都是一些假的句子;它们并没有逻辑的内容,仅仅能够引起听到这些句子的人们在感情方面和意志方面的激动”。

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科学观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统一科学。“科学之为知识理论体系,就是一种真理的系统。真理从本质上而言,是统一的整体的联系而不可分离的。”而科学的统一建立在物理主义之上。“一切自然定律,包括对有机体、人类和人类社会有效的定律,都是物理定律也即为解释无机过程所需要的那些定律的逻辑推论。”。所有自然科学外的科学,都不过是“统一科学”的一个部分,而“科学的任何领域内的语言可以保存原来的内容翻译成为物理学语言。”,因为物理描述的语言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所描述的事件可以被一切使用该语言的人们所观察(经验证实)。

从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科学观里,可以看到,科学“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而忽视了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然而,科学的“观察总是有选择的。它需要选定的对象、确定的任务、兴趣、观点和问题。”作为观察者来讲,同样的客观事实,由于不同的知识构成,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角度,所观察记录到的经验数据都是渗透着价值判断的。“每一事实都含有价值,而我们的每一价值又都含有某些事实。”对于同一客观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通道,只有通过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汉森则提出是“人”的眼睛在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完全独立,中立的不掺有观察者个人情感因素和价值判断的,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用物理语言统一科学的主张否认了自然科学的人文价值,以及人文精神对科学的作用,事实上缩小了科学的空间并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将自然科学与其它科学文化之间横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加塞儿说:“哲学家震慑于物理学的气焰之下,感到十分羞耻——因为自己不是物理学家而感到羞耻。由于真正的哲学问题不能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解答,哲学家只好把它们搁在一旁,任由物理学把它摆弄。”——事实上,其他学科何尝不是如此呢。

2直线累积式的科学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被称为“中国套箱式”的发展观。所谓套箱,就是一套容积逐个递增、依次套装的箱子。培根的归纳主义观点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如不停增高的金字塔。逻辑实证主义在继承这个观点的同时,把简单的归纳演变为了“经过逻辑推理,且有较高的经验证实概率依据”。就是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经过逻辑推理和经验证实(当然这里的证实在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强证实到弱证实再到概率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的科学命题和科学理论的累积。“一个相对自足的理论为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所吸收,或者归化到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科学的发展并不否定曾被证实的理论,被经验证实后的某个理论只是被新的理论吸收或通过逻辑演绎被纳入一个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新的理论之中,这个新的理论没有原来的理论/规律所包含的概念。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被证实了的科学理论的积累、归并的过程。

不可否认,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趋势,也揭示了科学理论变革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其科学观中人文价值的缺失,科学既然只是知识的累积,也就无所谓科学理论内部的变革与科学框架的变化。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看不到科学发展的革命性进步,忽视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只看到科学发展中量的积累,却忽视了质的飞跃。爱因斯坦说:“科学不能仅仅在经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在建立科学时我们免不了要自由地创造概念,而这些概念的适用性可以后验地用经验方法来检验。这种状况被前几代人疏忽了,他们以为理论应当用纯粹归纳的方法来建立,而避免自由地创造性地创造概念。近来,改造整个理论物理学体系已经导致承认科学的思辨性质,这已经成为公共的财富。”这里,爱因斯坦深刻地揭示了实证主义的局限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3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的科学方法论

正如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所认为的,经验的科学知识首先通过逻辑分析得以“澄清各门科学的各种概念,明确了各种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联系和认识论联系”,同时命题的含义就是他被证实的方法。艾耶尔对此的解释是,一个陈述被证实“就在于它被经验的观察所检验”。即所谓“经验证实原则”。

逻辑分析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通过对语义的逻辑分析,确定科学命题的概念和意义性条件,二是通过对句法的逻辑分析,建立形式化的科学知识体系。现代科学带来了科学思维的转变,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精确的具体的概念来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只有掌握足够清楚的基本概念,才能够成为一门科学。石里克举了爱因斯坦“从分析时间、空间陈述的意义”作为出发点来创立狭义相对论的例子说明了对概念进行逻辑分析加以澄清的重要性。但是如此一来,所有的自然科学外的,如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都被科学一脚踢了出去。因为他们的概念是体验意义上的,表达个人的一种主观情感,不是精确的客观的概念,“没有逻辑的内容,仅仅能够引起听到这些句子的人们在感情方面和意志方面的激动”。同时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成了每个理论彼此孤立,互不干涉的独自发展。每个理论都在自己的概念基础上独立存在,科学理论的发展只需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概念,语言是所有理论之间的联系的媒介。科学的进步与科学传统、历史背景或者科学家自身的情感、意志便没有了关系。对此抱有怀疑的布鲁尔在1976年提出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理论,其核心就是科学知识是要受社会影响的,作为知识,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尤其是以当今大科学的时代的视野下,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观点显然是过于片面了。

经验证实原则是科学命题的意义标准。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除了数学和分析命题,其他命题必须是可以被“经验证实”时才有意义。证实原则从被提出便不断受到质疑和反驳,也在不断的被修正和退让。卡尔纳普提出了直接证实和间接证实,但是由于逻辑命题本身的有限性,导致了间接证实无法达到绝对的客观,在波普尔的批判下,卡尔纳普提出用“可检验性”来代替“可证实性”,即可能事实上无法被验证,但“原则上可以被验证”。后来艾耶尔提出了针对“强证实”提出了“弱证实”,即不完全的证实,或然的证实。莱辛巴赫又提出了概率意义说:“可以绝对地加以证实的命题是没有的。因此,一个命题的真值断定纯属虚妄,它只有在理想的科学世界中占有地位,而实际科学不可能利用它。实际科学倒是始终应用权的断定。我们认为高权相当于真,低权相当于假,中间区域称为不定。”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的涵义的演变,恰恰表明了证实原则的脆弱。同时证实原则本身也存在着悖论,比如,不管是从实际的可证实性还是原则的可验证性,从强证实的角度还是弱证实的角度,证实原则本身该如何被证实呢?如果本身不能被证实,那就是无意义的命题了;同时作为全称命题的自然科学规律,事实上是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的,如此一来,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要被否定。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自身的悖论使他们陷入了困境,部分逻辑实证主义者便把目光转向了实用主义。证实主义的原则的根本缺陷在于他的主观性。逻辑实证主义所谓的经验,终究还是人的主观经验。以主观去验证一个命题,如何保证命题的客观呢。

4总结

综上,我们看到,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中包含着很多积极因素。他将数理逻辑与实验观察结合起来,探讨了对概念进行澄清的步骤,把外在世界的客观性和对于意识的独立性作为一种既定前提,致力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追求知识的准确与可靠,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科学方法发展为严谨的数理逻辑方法论,这种思维对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操作有着积极地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强调实证精神也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但是人文价值的缺席导致了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观上割裂了科学的历史人文背景,用物理主义统一科学,忽视了科学与文化的联系,抹煞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把科学简单化为有意义的命题,是一种过于狭隘的科学知识观;从科学的发展观来讲,未能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看不到科学革命的机制;从方法论角度来讲,对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忽视,以及作为方法实施者的人的主观性的回避,对逻辑分析和实证的绝对化更是直接导致了自身理论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洪谦.维也纳学派哲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3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广义而言,包括实践能力和精神素质两个层面。体现在物质实践层面,就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发展生产力上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在制度和精神层面,就是人类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解放自身的思想,所产生的哲学、政治、文学、语言、艺术、逻辑、宗教等一系列社会思想文化范畴。对人文素质教育,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这两种定义,都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人文素质视为人的素质组成之一来看待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自身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优势,能够把枯燥生硬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充满人性关怀的生活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性的价值体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这种提升和发展是伴随着学生不断成长的步伐来进一步体现的。在今后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会逐步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开放的价值体系的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的内在含义和广泛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和集中表达。这其中既包括了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美好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包括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价值尺度,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包括了明确指导个人行为准则的基本价值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中国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根本道德,追求的是以人的高度自觉实现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法宝

 

利用人文素质教育,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变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文气息淡薄、学生价值观偏颇的良好契机。

 

现代社会普遍地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再加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思想,使得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目前,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拿到专业技术某个等级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和外出兼职,却很少主动接触文学、历史、哲学等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毕业后走向社会,各种因为人文素质欠缺导致的问题纷纷出现。但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和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文知识可以内化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一个人内在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应对人类的传统文化、文史知识等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应有所体悟。大学校园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殿堂,更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在当今的社会里,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每个人都需要一枚定海神针,那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人文素质教育,正是锻造这枚定海神针的有效手段。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需用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引导他们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这对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业水平,端正未来工作生活的态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肩负起庄严的历史使命,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三、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坚持利用人文素质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教育工作。

 

人文素质教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长期坚持的事业。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第二是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相比科学思想,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第三是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它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方法,便是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专业技能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质量。第四是依照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综合体现。它要尊重人的精神价值。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指导着正确的方向。人文素质的提高,必然具有永恒的魅力,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项事业的有力保障,它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正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需要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的培养,同样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

中图分类号:D033.3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ki.sxsx.2016.03.019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分析、综合后,我们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方针,从此,它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量,指引着全国人民奔向幸福的明天。但不少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十分模糊,甚至不能在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从理论上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系,实为一项重要课题,无疑将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认识,进而推进其现实践履。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

所谓核心价值观,乃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从一般与个别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看,核心价值观属于一般、共相,而不同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属于个别、殊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范畴,因而从一般性上讲,它们在性质、特征以及其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同质性。

(一)同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均对国家建设事业发挥引领作用

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各异,但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却始终肩负着一项共同的职能,指引着一个社会向前发展。当前世界上占主流的两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共同的要求: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各项生产性经营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该国核心价值观,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总的命令是必备的。在这种核心价值观要求之下,国家建设承担相应的责任、追求相应的价值。这样,社会核心价值观便决定着一国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因而承担着重大的职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都要在这个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形成一国经济效益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良性互动效应。如此,一国的政策评估与纠偏机制,便围绕着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效运转。

在当今的两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制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这个手段又要在国家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法制国家都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无论是立法、执法、司法还是普法,都要求用法律的权威来增进人们践履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相同的成分,如自由、民主、正义,这就表明只有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上升到法律的具体规定,使法律可以充分地发挥其规范、引导、保障、促进的职能,进而为一国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执行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如此一来,国家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均融入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一国形成有效的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解决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奖励惩处机制,能够实现社会的良性治理,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以便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良序发展,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二)均将培育和践行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无论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能仅停留在政治家心中,也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分子的意识里,而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如此,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能。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也只有理论掌握了群众,才会变成物质力量。核心价值观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根本动力。在这一点上,无论何种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项不可攻破的铁律。因此,宣传、教育便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要手段。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文化产品,抑或网络传播,都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肯度。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文化的形式,贯穿于整个社会行为的各个环节,渗透于人们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之中。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宣传、教育、网络等方面形成了理念的对峙。由于内部与外部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都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源动力和精髓

关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最尖锐也最明智的说法,就是亨廷顿在《文化的作用》一文所引用的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的两句话:“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2]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并以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核心价值观,通过影响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类进步。如果说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是一国硬实力的话,文化则是一国的软实力。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应当具有经济上和军事上的硬实力,更应当具有文化上的软实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其说表现在硬实力上,倒不如说更多地表现于软实力上。这也正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搞文化外交,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的意图所在,这种文化渗透与文化外交,旨在改变文化输入国的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竞争与对立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重视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以捍卫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以促进本国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为本国人民增进福祉。在此意义上,无论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都是一国软实力提升的根基。要改变一个国家,首先要改变一国公民的思想,而这个思想的改变就是价值观的改变。一旦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思想受他国的核心价值观所左右,那么,这个国家将毫无疑问地在灵魂上沦为他国的奴隶,这是该国的灾难和耻辱。也正因如此,各国才强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当然,作为一国发展的根本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其他一些同质方面,比如均具有确定的指导思想,均为一国或一种意识形态的信念,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指引作用,等等。掌握了二者的同质性特点,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其异质性的认知。对二者异质性的认识,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质性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与民族文化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必然存在深刻的异质性。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厘清了二者的差异所在,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不会误入歧途。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资本增殖”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以“人”为本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资本主义精神,这在资产阶级作家那里,早已得到了概括。本杰明・富兰克林把资本主义精神总结得十分透彻,其核心思想为“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主张守信、诚实的德性,都是为了履行增加资本的责任。这样的精神从自由资本主义开始,一直延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从工业化时期一直展续到后工业化时期。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深刻地洞见到这样的真理: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换言之,资本增殖便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3]275韦伯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从伦理视角去剖析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这种价值观所宣扬的至善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的价值理想,丝毫也不会考虑到劳苦大众。他指出:“这种伦理所宣扬的‘至高的善’,也就是指尽量地多挣钱,加之那些与一切本能的生活享受相抵制的规范,是毫无幸福可言的,更谈不上享乐了……,赚钱、获利总是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并将其视为一生的最终目的。”[4]

与之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体现为以“人”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国家富强、社会和谐,都是为了能够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建设一个公正、法治、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其目的正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就在于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人民幸福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异质性所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来讲,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更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承接基础之上,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的共识而做出的价值论断,因而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正能量作用。

(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在地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表现为人民大众的文化

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方法。尽管在国内,阶级对立作为主要矛盾消灭了,但在国际范围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依然存在各种对立格局。因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为资产阶级的文化,它不可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绝不会体现工人阶级的文化,这是由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真正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人民的、大众的文化体现。“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6]35-36资本主义文化是资产阶级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通过这个运动过程,资产阶级内部便可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这个阶级团结起来,一致探索更加巧妙的方式对劳动人民进行隐形的剥削与压迫,以便维护其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不动摇。“文化帝国主义”是最好的见证。只有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化才会真正得以映现。正如党的十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乃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以便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是要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舞台,让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让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得以充分提升,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不仅如此,文化与经济和政治具有紧密的关联度,作为文化之核心的价值理念必然与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呈相关态势。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体现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并为之服务。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建设社区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深入落实到社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探究创新更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途径,为社区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坚固提供良好文化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社区,促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脚点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层面的落实需要依赖社区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途径,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增强凝聚力,使社区文化更加全面、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

(二)推动社区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由血缘和业缘等关系联系的社区居民是社区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贫富差距、老龄化的加剧等显著社区生活矛盾的激化愈来愈威胁到社区的稳定。社区建设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符合当今社区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培育“四有”公民提供良好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稳步前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价值主体一致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者,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享受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是人。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是由社区成员创造同时不断实践传承的,社区文化的价值主体同样是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的价值主体的一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提,能更好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有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的价值取向交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区文化以和谐互助、团结友爱、以人为本等社区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为价值取向,积极发挥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凝聚、辐射与推动功能,引导成员的行为心理,使成员团结合作,共同进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面向全社会,包含社区发展要求,与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交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性一致,为更好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符合社区文化建设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具体要求符合社区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需要。社区只有建立在法治范围内的民主、平等、公正的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创造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的办公、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提高每个社区成员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修养,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创新,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符合社区发展需要,促使社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创新发展,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发展方式。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确立主导地位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整合社区各方面的力量以及各类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通到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尤其是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穿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社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既尊重差异,兼容并包,又自觉抵制腐败落后思想;积极吸取精华,祛除糟粕,加强交流,求同存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建设自由、民主、和谐,爱国、友善的社区文化环境。

(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活动形式

政府部门要重视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引进社会力量,倡导与企业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理念,鼓励企业和其它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3]。完善社区人才政策,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社区工作人员再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经费支持,为社区建设提供物质支持,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4]。以系统观念和创新意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了解居民真实需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抢占社区文化阵地,打造社区品牌,如读书会、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区文化活动品味,使居民自觉树立平等、友爱理念,强化对社会公德的自觉认同,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

(三)创新宣传载体强化舆论氛围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7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道德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及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交叉之处。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从文化视角来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道德和价值,都与文化有着内在的关系。德国哲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所谓“解释系统”显然涵括道德解释系统、价值解释系统、宗教解释系统及艺术解释系统等。但纵观贝尔的论著,贝尔的文化概念更多地指涉伦理价值意蕴,故所谓“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更多的是指“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伦理价值解释系统”。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取向。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内涵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取向。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取向的体现,是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具有主体性和主导性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伦理精神的反映,是社会多样化道德规范中具有主体性和主流性的规范体系。文化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断得到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从价值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从伦理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道德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和文化道德生态环境,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逐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进步和道德提升,进而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才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都需要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应该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都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所不可或缺的内源力量。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伦理取向,伦理属性是文化的应有属性。任何文化都蕴涵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完整、丰富的价值观内容,其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故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最根本因素。从此意义上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仅包括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也涵盖核心价值观自觉、核心价值观自信和核心价值观自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课题。无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尚,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关于价值与道德的内在关系的解释,《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价值是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善。“善”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广泛使用的一个伦理学概念。有学者指出:“狭义的道德仅是指道德规范和美德,但广义的道德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人生哲学问题、价值哲学问题都是归属于伦理学或者哲学价值论的。”[1]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从道德哲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来看,价值观从属于伦理道德观,伦理性是价值观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概括提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经济伦理观、政治伦理观、生态伦理观、法治伦理观、社会伦理观、职业伦理观及文化伦理观等多种伦理价值观意蕴。而实践性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应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归根到底不能停留在文本中或口头上,它必须通过道德实践环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是其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范畴,伦理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具有两个方面意义: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确认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认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不断发展。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处于根本地位,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对社会思想文化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等,给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多维影响。从当前道德领域来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的主旋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建设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消费主义等消极伦理文化现象的强烈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失范”、“道德滑坡”、“道德冷漠”及“道德危机”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如果社会文化价值导向不确定,是非、荣辱、美丑不分,人们的价值心态就会出现道德淡漠乃至缺德或恶德行为的时常发生。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指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引导全体国民树立共同理想,化解社会道德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而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要汲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伦理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存在着三类主要的伦理文化资源:一是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资源;二是体现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中华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三是体现世界性与时代性的西方伦理文化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华与西方伦理文化先进成果综合创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源性或母体性资源;西方先进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可或缺资源。总之,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释了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以及道德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说。马克思主伦理文化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必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和共产主义道德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主流伦理文化,它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导向和前进方向,并以强大的主导力量和吸引力引领多元伦理文化的健康发展,而多元伦理文化则丰富社会伦理生活,促使伦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建构当代中国伦理文化格局中,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为主导性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文化实践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母体与根基,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无容置疑,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文化体系,需要坚持辩证看待的态度。当代中国走向现现代化的征途中,如果丢失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根基,就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社会价值危机,就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进而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故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全面正确认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用现代意识和敏锐眼光充分挖掘、积极吸收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给予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根源性和母体性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持深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在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价值多元化问题,造成本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进而出现了文化价值认同的危机。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历史背景下需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维护和认同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如何借鉴和认同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合理性因素。只有批判继承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同时积极汲取和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中合理性的价值观念,才能促进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健康发展。西方伦理文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伦理反映,无疑具有精华与糟粕、先进性与腐朽性并存的双重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推动下,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各种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多维的影响。一方面,西方伦理文化的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发展。如西方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及“低碳经济”等理念,日益被我国主流道德文化所吸收、借鉴和应用。另一方面,对于伴随而来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则要给予有力地批判与抵制。积极借鉴西方伦理文化的先进成果或有益内容,无疑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进而体现开放性与包容性、世界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集中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表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固有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完全符合我国社会实际和时展要求,也完全符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培育“四有”新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和导向性。从伦理价值观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价值根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我国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性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入到人们的荣辱观中,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评价的荣辱体验,才能保证其实践特性,使其成为坚实而鲜活的价值事实。”[3]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底线。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联接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格局。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伦理价值范畴,是与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及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和行为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为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选择及确定精神价值导向,提供了价值原则和价值根基。从荣辱观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来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荣、以背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耻”,可谓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终极价值诉求和最高道德境界。“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其内在心理机制是人的羞耻之心。它是道德自律的心理依据,也是道德良心能够发生作用的运行机制。良心可以使道德主体对于合乎良心的行为感到光荣与快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感到耻辱与羞愧。”[4]实践证明,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的张力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知耻感,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了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使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道德价值典范和伦理价值取向。因此,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就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也就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可见,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13-03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掀起了理论界研究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其内容过于烦琐,造成人们不易掌握和理解,因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厘清基本概念: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提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邓小平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过,但是他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时,已经初涉社会主义价值论的思想。同志在其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总结过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层层递进的概念体系。

价值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核心价值观,二是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1]。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民族文化中最稳定的内容,是该民族绝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尺度[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解:科学的社会主义和伦理的社会主义。它们都没能把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有效地统一起来[3]。后来,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制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这种统一根源于社会本身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价值体系,有其最高价值、核心价值,也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的支配地位。它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核心价值观构成。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二、现实背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原因、有背景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也不例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和积累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有两点:发展不科学和社会不和谐。针对这两大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而,在这三种逻辑关系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适应国内外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物质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上来,于是就出现了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出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出现了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新态势。在当前精神生活和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下,在人们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主流的东西受到了挑战。在国内是这样,在国际上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如何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局面的挑战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打牢我们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及价值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价值传统。新世纪新阶段,结合新的实践,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优秀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就是巩固、强化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4];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5];同志多次指出要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出于“价值共识”、“价值整合”、“价值输出”三方面的需要。一是价值共识的需要。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根植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柱,缺乏价值共识的社会,难谈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实现真正的和谐。而这个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二是价值整合的需要。随着现实社会利益结构、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由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群体冲突成了新的矛盾类型,这是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有效地整合价值冲突,通过价值整合积极寻求价值共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是价值输入的应对,或者说是价值输出的需要。中国人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是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入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正当”与“应然”的价值目标,也指明了缩少“实然”与“应然”之间差距的基本路径。它认为,“实然”是指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事实依据。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彰显的市场主体之独立性与多变性,导致了价值观领域中的多样价值并存的局面。中国社会正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产生,新矛盾不断凸显,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实然”状态。如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应然”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即始终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决不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寻找文本解读,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答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既要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又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三、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其特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任何社会都必须通过树立主导价值观来引导和支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建设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它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有利于我们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有利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牢牢把握科学的前进方向,在弘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中,遵循自己的价值准则。它的内容有哪些呢?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具有凝聚力量的价值。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力量,是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肯定是一盘散沙,注定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民族价值观和时代价值观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具有鼓舞斗志的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具有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34.

[2]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2007-02-13(9).

[3]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5,(11):3.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83-02

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正所谓“赢得青年,赢得未来。”高校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为此,高校应当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作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

一、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初次提出、深入阐释到全面部署,是我们党立足社会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土与国外的撞击,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下降,缺乏文化自信。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1]。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正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2]。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它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由于网络文化的杂乱性、隐匿性、盲目性、非控制性特征,使得不同性质、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极力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和网络文化形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3]。大学生对于网上信息不加以批判性地接受,是导致价值观出现偏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在互联网时代的无所作为,必将会失去虚拟世界制高点。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

(二)有利于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交锋中赢得主动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西方国家一直没有停止过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涌现,上演着一场争夺青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的范围还有市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淡薄,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都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高校应该坚决巩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能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处于主动、积极的位置,掌握抵制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赢得意识形态斗争的最终胜利。

(三)有利于发挥高校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能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践行需要有知识、有觉悟的人去传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学生理应担此重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义重于利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传统都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来教育学生,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觉的贯彻行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据《辞海》解释,“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对于一个人的“三观”而言,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要通过价值观最终体现出来,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总和。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4]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皆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断裂,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载体,是当今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抽象的表述,当以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论价值,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实现中国化,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它就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精髓,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些要素,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本身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民的内在信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含义与民族精神具有统一性。

3.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的相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修身养性、慎独等思想,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5]。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培养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宗旨,转变以往“重专业、轻德育;重能力、轻素质”的观念,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职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引领,立足实际,构建基本价值的各种制度与体制、政策与措施,形成以文化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多维度、立体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一)以通识教育为平台,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框架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宽广、内涵丰富、相互补充、层级递进的课程群,实现以文化人

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补充的具有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多门类通识教育课程框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引领,突出其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和用,工科院校学生要求必选;此外,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升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结合,实现教书育人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象,运用丰富的理论源泉,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此外,尝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空间,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网络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党情、国情、社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大实践观”的引领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三下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积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以校园环境为阵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实现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高校积极普及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定期举办关于高层次的学术报告,倡导学生自主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社团,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宣传展览等,营造与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以优秀文化和精神财富鼓舞学生,以典型事迹和英模人物激励学生,以高雅的人文氛围塑造学生,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各高校都要不断探索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他们的内心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1-26.

[2]孙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10).

[3]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人文主义的价值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分析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依据的理解,理论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是最好的路径和解释。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但是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念。所以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依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解决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合法依据,但是其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根基和前提。学术界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但是大致的认识是一致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起到升华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二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当下我们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对待中西方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不能用僵化的二元思维模式去思考。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不符合时展条件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是其根本的理论依据。目前学者和专家对这一个观点都是认同的,但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阐述和挖掘成为学术界观点差异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设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学者们也一致认为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设想要和具体国家、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特定解读,它在社会发展中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这种价值要求否定了一切资本主义合理化的部分。但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和初级表现。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生存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在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阶段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不能摆脱对商品经济的依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立足于此。

笔者认为虽然学者和专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依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但是皆有合理和可取的地方。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这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类的非异化状态是相同的含义,但是这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本依据,因为这样会使得整个社会堕落至抽象臆想的境地。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人类需要解决的生产方式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确立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认为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确定当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形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学者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要侧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种观点认为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兼顾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任务。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中应该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学者宋萌荣以论文的形式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他认为这其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历史范畴的问题,还是社会范畴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要经历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它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做到以共产主义价值观作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模式,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种观点在理论界并不普遍,只有学者戴木才等人才持有这种观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三种观点的阐述中都有科学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保持理想维度,也要立足国情完成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上的分歧,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走向问题。

无需置疑的是当代中国依然处在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是充满坎坷和荆棘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对物的依赖性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奋勇前行,依然要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作为首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脱离利益因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审美文化的价值观水准。因此,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无疑义地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