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十篇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十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09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2

>>某专科医院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知识、行为、态度现状调查研究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实践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因何荣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浅谈二级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的体会对成都绿道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成都地区绿色饭店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浅谈如何依托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体会精神病专科医院药房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某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医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西安郊县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成都道教音乐现状调查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看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某三甲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Swot法分析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上海六家医院将设药学重点专科专科医院网站建设探讨上海市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敬业度现状调查及研究芜湖市公私立医院口腔专科四手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3-05-02.

[15]刘广东,吴佳佳,曹秀堂.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3,17(1):17-19.

[16]林加兴,宁习源,曹瑞,等.以人才战略推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5):2-4.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3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思维方法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lw881.co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pd.evidence-basedmedicine,guidelines,personalitytypes,relativesandabsolutes[j].jevalclinpract 2002,8:163.

[4]finkelml,brownha,gerberlm,etal.teachingevidence-basedmedicinetomedicalstudents[j].medteach 2003,25:202.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4

[摘 要] 从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四个方面为针灸工作者简介了系统评价的概念、大概方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 中医药学文献;针灸学

SystematicalValuationandLiteratur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uBin

,HeJing,Lining,etal(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theFirstHospitalofHuaximedicalUniversity,Chengdu610041,

China)[abstract]

Conceptionandroughmethodsandclinicaldirectingsignificanceofsystemat

icvaluationareintroducedbrieflytoworker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

connectionanddifferenc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turereviewa

ndsystematicalvaluation,

importantsignificanceofsystematicalvalu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

tionliterature,problemsandcounter

measurefacedby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

ature,

feasibilityof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

ture.

[Keywords] medpharmacolLiteraturetCm;acupmoxScience

系统评价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系统评价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主要是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采用系统方法,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并准确地作出结论(有效、无效、进一步研究)。系统评价的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内,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还处于空白状态,但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已有研究者开始做中医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工作。

1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献,都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研究问题在某一研究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①在原始资料的收集方面,文献综述偏重于全面,无论是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个案、经验介绍,只要涉及所观察的问题,都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极少考虑文章所反映的研究质量。而系统评价是在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研究。②在分析方面,文献综述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而系统评价采用系统方法,如meta分析,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并定性分析。③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文献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或罗列不同的结论。而系统评价者对不同研究结果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meta分析,较准确地作出结论。可见,虽然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对于许多临床医生,不用耗费大量精力,在不同的信息载体上去翻阅浩瀚的资料,可依赖它获取信息,但是,系统评价比描述性综述具有更科学的内核,其可信度更高。

2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对很多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在临床研究上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所以未被世界充分承认和利用,甚至未被国内的西医工作者普遍承认和利用,导致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局限。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人们会更加信赖有科学依据的结论。文献的系统评价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其结论证据性最强。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对针灸学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有以下意义:①全面了解针灸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为进一步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对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④有利于针灸医学与国际接轨,促进针灸医学走向世界。

3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针灸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针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比例很少的问题。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因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因此,进行针灸的系统评价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的同时,还要在临床科研人员,包括针灸杂志的编辑人员中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培训,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针灸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有条件的单位,对一些针灸常见病、疑难病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4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

华西医科大学吴滨等对《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针刺研究》这四种国内最主要的针灸杂志进行手检发现,近5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组织专家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指南》的宣传推广,针灸临床研究的质量已明显提高,RCts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针灸治疗疗效较好的一些疑难病,如中风,有相当多的文章质量很高。一些科研条件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医学院校也开始对针灸临床的常见病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这为系统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于1997年8月在华西医科大学开始筹建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于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中心正式批准,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成为世界上第13个中心。这也为循证医学知识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医学类实习;实习质量;监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11-02

医学类教学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实习成了医学教学实践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分,也是医学类学生将理论性的医学转化为医学技能的一个重要过程,最近这几年,医学类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招生规模正逐步扩大,高校获得教学办学自后,许多的高校为了能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质量评比活动和相关研究。可以说,建立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强医学学生学习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才能符合培养合格医生的要求。

一、医学类学生实习质量现状分析

各类高校在学校学生实习质量监控管理上,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例如各高校制定的《医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检测与质量评估办法》、《毕业实习出科考试实施办法》、《医学院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等。医学类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体系包括现场考核、学生临床工作考察、理论考试和整体考核四个部分。

1.医学类学生的现场考核是最为直观了解医学学生对实习现场和临床实习质量的考核形式,通过现场考核的方法来考核医学学生实习情况,有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但是现场考核的考核结果已经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医学学生实习的情况,也是对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等相关方面的现场实习能力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评价。对医学学生的现场考核具体做法为:对实习学生进行抽样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学课程上的内、外、妇、感染科等科目的掌握情况,抽取相关的病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床边问诊考核,一般包括对病人询问病史到全面体格检查,撰写相关的病例等相关项目,通过了解学生针对考核时做出的反应和答卷,发现学生在实习现场的不足之处,做出实习质量评价。临床技术操作能力考核是通过对学生在手术准备、手术过程等的操作情况,这些考核包括一些常见的手术操作模拟、真实考核,其中含有皮肤无菌操作、切皮、缝皮、换药、拆线等,这种临床技术操作能力的考核,一般也是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随机抽取考核,通过实习学生对诊疗技术操作能力做出评价。现场考核中还包含了对临床相关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理论的考核,一般来说这种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试卷作答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但有时候也可使用病例分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运用情况。

2.对医学类实习生临床实习工作考查情况。这种考察方式主要是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单位所管理的病床数,实习时主要遇见的病种和针对这些病种的治疗情况,在实习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等一系列情况,考察主要分为查看实际实习情况,例如对课间实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带队教师的名单和实习进度表、学生通过平时的实习见闻以及填写《实习手册》,这种考察方式可以通过抽查20名左右毕业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手册》,了解医学生的课间实习情况与效果。通过学生座谈了结毕业实习情况。期间还可以召集数名参加座谈会,座谈会内容包括了解实习中的一些困难和其他同学实习的一般情况,并核实《实习手册》填写的相关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通过座谈了解并发现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的实习情况考察除了对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外,还包括理论考试,这类考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这种测试包括两种:(1)医学基本理论考试。通过抽取各医学院校的试题库,对学生进行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的考察。用成绩来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情况。(2)对学生平时考试成绩的检查。这种考察主要根据教学计划的相关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各类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评价指标,主要通过临床教师座谈会和学生问卷调查和查看政治理论考核等了解学生的素质情况,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政治要求、道德品质、服务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运用情况等相关指标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评价。

二、医学类实习管理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

医学类学生的实习管理系统应当明确建立,在实习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分层,一般情况下分为四层: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层层落实实习规章制度,有利于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医学类的实习相关的文件管理规范和完善,包括《临床代缴质量管理办法》、《临床教学主讲教师管理办法》、《临床专业培养指导原则》等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文件。对临床带队教师队伍的有效建设,有利于提高带教教师的水平提高同时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通过选派临床教学人员进行选派进修、定期组织专家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或举办针对临床知识的讲座等,对带教教师进行动态管理,明确规定各带教教师的责任和教学目标。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奖惩制度,保证教师带教意识的提高和质量评估的有效。在实习生管理方面,针对目前各高校都有队内、外、妇、儿等学科有一定的临床带教质量评估相关的规范制度,然而这些制度不仅完善,缺乏全面性和普遍性的评估,于是笔者建议对医学教学实习过程中的评估表,应当规范制作,完善管理,实习生人手一册的评估表,评估表的内容包括在科室的实习过程中对自己实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的评估,科教科应当建立完善的存档机制,对学生提交的评估表在进行分析统计后存档,根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对带教教师提出提高教师带教质量的意见,并做出一定的调整。根据学生各科室的实习情况在各科室定期安排示范性讲座、临床性讲课和临床技能训练等的相关实习教学课题,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通过医院现有的医学医师资格实践技能水平考试基地的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强化,加强学生的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临床实习生的敬业精神,使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忘我的献身精神,这些才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教师带教水平的提高,还要学校作为最强有力的后盾做支持,学校应当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学校各教学部门定期对临床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做到与医院在临床教学管理方面达成相关共识,这是临床教学工作必须正确对待的重要一环。临床实习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定期与学院进行探讨和沟通,尽快了解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商讨和解决,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增加医院师资培训的机会,提高医院教师的带教水平。

三、医学类临床实习学生质量管理改善

医学类临床实习学生的质量管理要有自己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这质量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和实习信息反馈机制的作用,通常可以通过聘请临床实习教学专家,让这些教学专家作为临床实习质量管理队伍中的成员,根据对教学工作的监控和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将反馈制度发挥到最大的效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的管理质量。通过定期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抽查、考核,并适时地开展讲座,了解临床实习的具体的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学校高层要及时发现并且认清,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指导各科室主任、带教教师教学督导员,对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和欠缺进行知识讲座的培训,使之保持对临床实习等各方面高度认真的态度,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制度的学习意识。完善的教学管理质量应当具有科学合理的轮转实习计划和系统的临床实习,在安排医学学生实习的临床实习轮转计划,根据临床实习的大纲,由医院、医学院及各科教研室的反复研究后经过综合考虑做出的决定,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学习目的制定,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更加有效地完善临床实习的任务。这是充分的提高临床实习技能和临床医疗制度的有效指导。在构建临床实习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三级教学督导体系实施,各高校的三级教学督导体系由专家、临床实习管理人员和学生组共同组成。教学带教人员对实习学生的跟踪并发现学生临床实习的问题,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进行考核,指导帮助带教教师解决临床实习中的问题,提高带教水平。

总而言之,医学学生实习质量要有所提高,就要从根本去改变,通过学校、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的共同努力,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根本,有效、完善的临床实习质量监控系统是关键,只有加强完善科学的实习全程监控系统,才有可能高效地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和目标,只有不断地完善实习监控系统,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可靠,且实习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

参考文献:

[1]方庆.关于临床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教改教法.,2013,(5).

[2]陈黔,吴殿源,林月秋.浅谈临床型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医德量化考核[J].西南国防医药,2005,(2).

[3]陈文.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06,(5).

[4]朱锡光.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3).

[5]刘建东.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5,(2).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护理教育

由于高等护理教育以能力为中心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科学地、有效地、客观地评估临床能力,让护理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执业护士,已经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现在我国广泛采用的护理技能操作考试以及床边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但这些评价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和种种弊端一一尽露,难以客观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是一种客观性较强的用于评价临床能力的方法,由m.R.Harden于1975年首次提出。事实上,oSCe并不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考核方式,只是提供一种考查框架,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有序、有组织,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疗组织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它是通过建立模拟的临床场景来考查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服务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手段。而且,在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会公布的"高等护理专业教育标准"中指出,临床能力是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其包括护士在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能力,其中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的能力;技能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随机应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2]。多年来,医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oSCe,现在已经成功应用于医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资格考试领域,并在大多数医疗发达国家的护理院校得到推广[3,4]。oSCe在国内护理教育界的应用起步较晚,浙江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院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采用oSCe考察教学效果[5]。目前,在医学教育和医疗资格考试领域中oSCe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应用和研究讨论,并渐渐引起护理教育界的重视[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BiomddicalLiteratureondisc,CBmdics)中,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和"护理"为主题词,检索1994年1月~2013年10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护士进修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护理学报》杂志中的相关文献。阅读并进行质量评估,剔除重复报告,符合标准最后纳入分析的50篇文献。

1.2方法认真阅读所选用论文全文,对文献的篇数、发表年限、发表刊物、文献类型、实施oSCe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了oSCe,开始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图1为1994~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上发表护理学科关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研究的相关献,以4年为间期,分为5阶段。从图1可知,在oSCe引入初期,进展较缓慢,自2000年后oSCe应用于护理学中的探索应用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医学oSCe的应用却刚处于起步阶段。

2.2论文数量年度分布及文献类型,见表1。

3讨论

3.1oSCe应用于中国护理教育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当前,oSCe在我国护理实习生中对于临床综合能力评价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献分析显示,50篇文献中47篇集中发表在2007~2013年,说明近7年oSCe考核方法逐步引起了护理教育界所重视,并把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客观评价作为目前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但是也有不少需要我们值得改进住处,如各相关单位在考查设计、临床能力评价、内容、标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扩大范围难度不小,如何设置合理的内容及数量的考站点,制定统一的考查标准还需要护理教育者的深入研究,应通过实践指导理论逐步建立健全以oSCe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更加完善护理教育体系。而且,由于oSCe侧重于临床能力的考核,应当加入适当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互相补充,并另辅以书面模拟和直接床边观察等方法,这样更加客观公平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3.2oSCe的路在何方随着护理教育规模逐渐增大,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院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的提出,对高校的护生在临床能力方面的传授以及考核影响较大,一面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授道,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我们当下的的任务是建立重视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其评估手段。oSCe模式的应用,纠正了老师和学生重视知识理论,轻视操作技能的错误观点[7],促使他们重视临床知识,努力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水平。oSCe可以成为我们借鉴和应用的一种模式,只要设计得合理,它会成为有据可依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虽然有许多文献报道oSCe引入到医学教育中应用,但在中国护理高等教育中领域中的相关报道却少之又少。但如果将oSCe引进护理教育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在护理教育中对oSCe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估更标准更客观,学习先进的高等医学教育能力培养的基本思想和框架,可以培养优秀临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相信在护理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娟,由天辉,林田,等.oSCe在评价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594-597.

[2]turnerJL.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s:acriticalreview[J].Fammed,2008,40(8):574-578.

[3]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29-33.

[4]BartfaywJ,RomboughR,Howsee,etal.theoSCeapproachinnursingeducation: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scanbeeffectivevehiclesfornursingeducationandpracticebypromotingthemasteryofclinicalskillsandDecision-makingincontrolledandsafelearningenvironments[J].theCanadanurse,2004(3):18-32.

[5]张洁,鲁剑萍,孙慧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护理进修杂志,2012,27(16).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主动性临床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3-01

一、引言

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教学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经之路,必须引起医学院校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接下来,本文将提出加强临床实习生主动性,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几点途径。

二、增加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机会,充分锻炼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病人对医疗的期望值正在不断提升,部分医院及临床实习教师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医疗风险并且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从而减少医学生参与实际的医疗活动的机会,尽量让他们不进行实际的动手实践。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不良局面:大部分医学生在完成实习之后,不能够准确熟练地书写病程记录,不能够科学合理地下医嘱,甚至在实习的过程中并未参与过任何一次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操作,这是非常不利于医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床实习教师必须增加和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临床实习生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赢得病人的支持和认可。在临床实习教师的认真监督和引导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机会,充分锻炼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可以安排临床实习生做各种各样常规的诊疗活动,安排临床实习生进行病历和病程记录的书写,也可以安排临床实习生参与一些较为容易进行的手术等。

三、进一步做好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

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这也是切实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良好途径。在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医学院校一方面应该对于临床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也应该高度重视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方面的考核和评估。具体来说,临床实习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探索出新的考核和评估方法,形成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更有利于锻炼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的考核体系,高度重视对于临床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和评估。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透明性,应该采取考教分离的模式来进行,可以运用临床医学模拟考核系统等考核方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临床场景的模拟,临床实习生必须能够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有机结合相关的医学理论,给出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

四、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临床实习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常情况下,对于临床实习教师来说,都肩负着临床、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负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工作压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他们对临床实习教学的责任感、积极性都会使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临床实习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临床实习教师一定要具备较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够真正意识到临床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医学院校一定要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力度,比如,可以进行新教师课前试讲、新教师岗前培训、临床实习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临床实习教学技能比赛、临床实习教学听课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大幅度提升临床实习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临床实习教师与临床实习生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及时解决临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临床实习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临床实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五、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培养临床实习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医学院校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逐步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针对目前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国外普遍采用标准病人,甚至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进行临床医疗教学。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临床思维方式和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医学院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实习教师的带教制度,制订相应的措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实习生管理。医学院校应该选派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带教,让临床实习生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医师参与实习,同时应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临床实习教师以及临床实习生都必须做到严格要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医学院校的教职工,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科学有效地探索出更加灵活的临床实习管理方法,更加高效率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少玲,苏汝好.浅议做好实习前准备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S1)

[2]孙贺一.临床实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J].日本医学介绍,2004,(01)

[3]吴卓洁,叶巧玲.临床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05)

[4]林衍富.中医高校试行师承式临床实习改革的探讨[J].中医教育,1994,(02)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8

“只要有数据,就可以实现想要的东西”

周俊林介绍,随着医学的进步,临床医生对影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影像科医生的诊断水平体现在对疾病的定位、定性和定效(疗效)评估上,非常强调疾病与手术病理的吻合程度,关注病灶从哪里起源、是哪种类型、是什么性质以及是哪个级别等。而临床医生更关注的是影像对手术病灶可切除性的评估。

周俊林说:“现在的多排螺旋Ct、核磁共振都提供容积数据,医生完全可以根据需求,利用paCS平台,根据需要任意进行骨骼、韧带、软组织及血管内容的显示和观察,进行任意角度和任何组织的重建及仿真内窥镜的展示等,进行灌注成像及基物质的测定等功能方面的评估,而我们的设备仅仅是提供数据而已,只要拿到数据,在paCS系统就可以完美地实现我们想要的东西。”

“没有放射科医生参与,就做不了全面评估”

“paCS系统间接实现了多种影像的整合及融合,这一切,使得我们是在融合影像的基础上做出影像评估,兼顾了多种影像技术、形态和功能、局部和整体,评估也更准确。”周俊林说,现代影像学的发展使得放射科医生必须要转变思维和理念,不能用传统的断面成像思维去评估某一区域、某一病灶,而是要站在整体的高度看待影像。

全院级paCS给科室带来的改变,周俊林深有体会。他说,在上线系统之前,放射科给临床科室的感觉就是照相馆,而现在,在全院每周五六个正式的多学科讨论中,几乎每个讨论都会请放射科医生参加,因为“没有放射科医生们帮他们做影像的解读、分析,他们自己可能是一知半解,至少会理解不全面。比如在腹部、消化领域,没有多学科讨论就不能做手术,而没有放射科医生的参与,就做不了全面评估。”

“提升诊断质量,变革诊疗流程”

2012年兰大二院上线全院级paCS,选择了北京思创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创科技”)的产品。全院级paCS上线两年来,周俊林觉得这套系统速度很快,对业务流程的改善帮助很大,三维及后处理平台的功能及效果完全达到设备带的专业工作站水平。他说:“影像高级后处理技术的融入带来的不仅仅是临床诊断质量的飞跃,更实现了对全院paCS流程的深入变革,开启了医院paCS诊断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新时代。”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9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临床技能;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30-02

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理解、背诵了很多内容后,医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基础知识及临床基础思维。但是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距离临床独立执业,大部分医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引导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使之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初步具备诊治病人的能力,不但是医学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临床实习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学习机会。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巩固理论的重要手段。做临床实习医生在病人身体上体检时,病人及家属会全神贯注地关注医生的举动,医生重点突出的问诊、标准规范的体检,有助于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而且在诊疗活动中,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减少医患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医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医患交流的技巧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学生在实习前掌握问诊查体、医患沟通等基本功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以少数典型病例见习及示教。但是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及隐私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且目前大部分病人缺乏配合医学培训的意识,认为各种医疗行为都应由已取得行医资质的医生进行,不能接受尚未取得行医资质的学生对其进行问诊或查体,不愿配合教学过程的病人日益增多,给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这些不足[1]。“Sp”是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逼真地模仿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在临床技能考试中以病人及评估者的身份,考核医学生的临床能力等综合素质,应用Sp教学模式可以反复训练学生的问诊及医患交流技巧、系统或专科查体等临床技能,并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估,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越性。2004年在美国医师执照考试中,首次采用了“Sp”的考试方法。我国自1993年开始,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及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三校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协会的援助下,联合培养了第一批“标准化病人”之后,“标准化病人”便被开始运用于医学和护理课堂及临床教育。此后在这几所院校的临床诊断学教学、考核及毕业生的综合考试中试用,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自从上世纪90年代“标准化病人”教学引入我国之后,Sp考试作为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由于其具有评分客观性强、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医学院校所采用[2]。

Sp考试由经过培训的“Sp”扮演某一种疾病,在模拟医生办公室的环境内完成,有诊台、水池、计算机、血压计等常规设备,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诊室Sp进行针对性问诊和体检,并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Sp考试模拟真实的诊断室环境,营造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Sp”扮演某种疾病的患者时,要根据医学生的具体操作,给予相应的反馈。比如扮演阑尾炎的患者,在问诊时会有因疼痛引起的表情和减轻腹部疼痛的弯腰屈膝姿态等,查体时为了表现腹部的压痛、反跳痛,医学生体检按压腹部除了呼痛以外,还会出现痛苦的表情,等等。对医学生而言,这种真实感受、亲身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病人”症状的理解,而且在接触医学时能养成规范化的问诊及查体,对培养学生有序的知识结构和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从Sp考试中受益匪浅。

考试结束后,“Sp”和主考医生根据问诊、体格检查综合表现以及病历书写综合评分,给出最终成绩。评分标准一般包含:问诊内容的全面性。比如: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是否有询问相关病史;问诊过程中交流技巧的掌握;是否使用难懂的医学术语;体格检查时是否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对病人的举止是否友善;查体是否系统规范;等等。

Sp考试不仅检测医学生鉴别诊断或提出诊疗方案的能力,还检测医学生交流的技巧,包括仪容举止、尊重病人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能力。医学生通过采集病史,了解并安慰病人,培养医学生理解尊重病人的品德,这既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医德品质和医生素质的培养过程[3]。

在Sp考试结束后,“Sp”还可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指出医学生可能存在的手法过重、提问方式生硬或使用医学术语病人不易理解等问题。在这种考试结束后,立即进行“一对一”式的指导,往往能给医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的众多知名医学院校中已经采用Sp考试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措施。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应用Sp考试于临床教学中已近10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也采用了Sp考试。采用Sp考试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妇产科等科室已经广泛应用,学生通过与标准化病人亲密接触,不但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构建,亦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能力[4]。但限于儿童的特点,培训儿童作为体格检查“Sp”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尚有困难。目前儿科学“Sp”主要是模仿患儿家长进行的问诊训练[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将婴儿急救培训高级模拟人(SimBaby)和“Sp”结合,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儿科急症的评估和处理能力帮助很大[5]。

首先“Sp”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患关系紧张以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Sp”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可解决病人或家属不配合、操作难以实施等困难,能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病人及家属不合作等因素对考试的影响。其次Sp考试的病例选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专业具有代表性又难度不会太大的病例,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考试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病例的问题,提高了考试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病人和问题,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以及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6]。

Sp考试全面模拟了临床的诊疗环境及过程,其结果更接近于临床实际,又可以有效规避医学考试中涉及的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每个医学生都会面对同样的“Sp”,因此Sp考试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同时“Sp”作为评价者对受试医学生能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这是以往任何测验手段所不能做到的。在实习前通过Sp考试促进医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临床技能,不仅为顺利完成实习做好了准备工作,也为医学生以后的执业生涯做好了基本工作。

“Sp”在考试中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其病人模拟的真实性和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保证了考试的有效性[7]。因此,“Sp”的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Sp”的培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Sp”的特殊性,首先“Sp”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解、接受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内容及评分标准,充分理解“Sp”的职责及意义,有耐心和责任感,表现稳定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因为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问诊的提问有可能出乎意料或与病例无关,查体的手法有可能不正确甚至力度过重。“Sp”需要做好准备应对各种情况。另外,“Sp”对病例需要有全面的和较为深入的认识,需要经常加强“Sp”的角色意识,不为学生的各种表现所左右,忠实地根据病例需要做出合适的回答[8]。”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建立各类实践教学标准,开展医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已经是评判医学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9]。Sp教学模式以其在医学专业教育、评估和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10]。采用Sp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医学教育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不可能短期见效,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去做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引,吴良霞.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63-764.

[2]吴胤歆,黄子杰.对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设想[J].医学与哲学,2009,13(11):89-91.

[3]姜林娣.标准化病人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00-201.

[4]黎思怡,黄晓超,梁继娟,韩俏英,罗伟仁.标准化病人在本科《内科学》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J].医药教育,2011,18(19):133-134.

[5]黄丹琳,何庆南,吴小川,毛定安,刘东海,何平.SimBaBY与学生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模拟病例培训在八年制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69-70.

[6]朱舜.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8):493-494.

[7]许杰州,施楚君,吴丽萍.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5):305-306.

[8]汤亚南,童笑梅,刘虹.儿科标准化病人培训与应用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53-55.

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篇10

【关键词】胃溃疡;中医;脾胃;虚寒;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35-02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的范围,多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的气机郁滞,胃失所养。脾胃虚寒性是胃脘痛最为常见型,是一种以胃脘部疼痛明显的疾病,反复发作,尤以食生冷或气候变冷后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本文就利用中医辨证治疗脾胃虚寒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脾胃虚寒性胃溃疡130例病例资料选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脾胃病科确诊患者病例,其中观察组65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男49例,女16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6.2岁,病史(2-10)年,平均8年;对照组65例选用西药治疗男47例,女18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7.6岁,病史(3-11)年,平均8.5年。两组资料在临床资料、年龄及性别等比较分析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本组130例胃溃疡患者中观察组65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性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其临床症状有胃脘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发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同时对照组65例通过X线消化道钡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等辅助诊断依据符合《实用消化病学》胃溃疡诊断标准[3]。其临床表现为食生冷食物,上腹灼痛,常有嗳气、泛酸或后背疼痛,胃镜可见胃壁有圆形、不规则形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病理组织活检无恶性病例。

1.3治疗方法观察组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对脾胃虚寒性胃溃疡65例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其中黄芪建中汤中黄芪15g,白芍12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枚,饴糖3g;其中泛吐清酸水重者加干姜9g,吴茱萸6g,半夏6g以温胃化饮;对于寒湿盛者加陈皮12g;形寒肢冷等阳虚者可加附子12g,肉桂9g,巴戟天12g,寒冷气滞痛甚者可加木香12g;胃脘痛伴腹胀者加枳壳9g;便溏者加补骨脂12g;1剂/d,1疗程/2m。对照组65例患者选用石家庄药业集团(国药准字号H20046430)提供的奥美拉唑片剂,20mg/次,2次/d,同时在饭前口服由山西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8476)提供的果体胶铋胶囊,200mg/次,3次/d;连服2月。2月后复查评估疗效。

1.4疗效评估参照赵晓丽等学者研究[4]治疗标准评估,治愈:胃脘痛等中医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壁部位黏膜正常,无临床症状;好转:胃脘痛隐隐,临床症状减轻,胃镜复查黏膜溃疡面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胃镜复查溃疡面扩大,糜烂出血加重。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有关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65例中临床有效率89.23%,远高于对照组65例中72.31%,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分析χ2=21.28,p

3讨论

胃溃疡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致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侵袭与损害作用,如幽门螺杆菌(Hp)等感染因素损害胃壁黏膜组织。在西药治疗时多选用修复和保护胃黏膜,增强或防御致病因子为主要目的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及果体胶铋胶囊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5]。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其发生与患者素体因素有关。素体虚弱、脾胃不足,遇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伤内损致中气受损,肝木乘侮,脾失运化、胃气上逆,通降失常,气血郁滞、阴阳失调导致胃脘痛,在临床应用中以脾胃虚寒最为多见,此病因多由于饮食过饱或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而致。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原则。本资料中65例采用中医治疗,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其中方药黄芪味甘,可补中气,托里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白芍敛阴养血;桂枝温通阳气,缓急止痛;炙甘草甘温益气,起调合作用,既帮助桂枝、饴糖益气温中,又可助白芍敛酸滋阴,大枣具有补气之功效。在辨证治疗时若吐酸水则加减干姜、吴茱萸或半夏,以温胃化饮;寒气凝滞者可加减木香;胃脘痛伴腹胀者加枳壳及补骨脂同治便溏者。通过如此方药加减取得了89.23%的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及果体胶铋胶囊治疗的72.31%的临床有效率。因此,选用中医治疗脾胃虚寒性胃溃疡具有显著地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60-16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3]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