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25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1

在这之前,我院党委给我们每个研究生党员以及预备党员,都分发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材料《、邓小平、论科学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通过这两次的学习及实践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当我们在参观我们红军部队曾经用过的物品以及聆听解说员给我们娓娓道来他们与敌对势力抗争的英勇表现的时候,大家原本平静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给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确实,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跟着解说员的思路,我们那种崇拜敬仰的心情伴随着展厅里面宁静的气氛渐渐的呈现到了脸上。真的,太崇拜他们了!诚挚的敬佩!

没有发展,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发展,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发展,就会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欺压。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仅从史书的记载的文字足以让我们心寒,让我们所有的国人都为之愤慨。所以,没有发展真的是不行。

谈到发展,很容易理解,发展就是通过一代人两代人以及无数代人的艰苦奋斗而得到的成果。这之间就牵涉到一个关键字“人”。目前,以同志为党中央的优秀共产党人,通过多年来的深入实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实践成果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至理经典,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而发展,它在科学发展观理论里面有着重要的位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回眸过去的历史,展望未来的前景,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2

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8年11月10日开始,至2009年4月30日基本结束,前后历时5个多月,全所9个支部、共200名党员干部,其中所领导4人,处级干部30人均参加了此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所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推动我所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以党委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广大党员参加,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在准备动员阶段,重点抓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我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在学习调研阶段,重点抓好学习研讨、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三个环节;在分析检查阶段,重点抓好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组织职工评议三个环节;在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机制三个环节。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举办各类讲座和报告会2场,组织学习交流会5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直接参与评议的共有112人,收集到意见、建议45条。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调研,查找和梳理出影响制约我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18个,目前已经解决的有4个,正在解决的7个,着眼长期解决的7个。制定整改落实措施10项,建立和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制订和新出台的政策性文件1个,正在抓紧研究制订的1个。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2009年1月召开了所三届六次职代会暨2009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切实促进地调科研、技术质量、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内对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所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特点

五个多月来,我所全体党员和干部参加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所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紧密结合我所工作实际,努力突出实践特色,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活动组织方式,坚持群众路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议边改,着力解决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高度重视,统一周密部署,全面开展学习动员活动。所党委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在省委第一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后,所党委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领导重要讲话,专题研究和部署我所学习实践活动。首先,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我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国栋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黄海、党委委员郭坤一、李君浒、郑济林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学习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同时,领导小组还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由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分工确定联系点,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机构的成立和工作责任制的确立,为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其次,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所党委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省委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所实际,研究制定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组织方式,并编制了我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安排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到位、按时完成。各党支部按照要求积极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2、认真组织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遍要求与我所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把学习理论作为解放思想的基础。通过集中自学、专题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所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及有关科学发展观重要文献,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大讨论。党委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交流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心得,分析查找我所工作和事业发展中存在的思想不够解放的表现和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问题。二是注重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和实践的纽带,在调研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党委成员根据分工确定专题进行调研,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野外一线开展“深入实际看问题,破解难题求实效”调研活动,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作实际,找准影响和制约我所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形成了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分析检查报告。

3、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深入查找分析存在问题。所党委邀请××省委党校董连翔教授来我所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报告,帮助我所查找问题,寻找科学发展的良策。我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倾听职工心声,关注职工需要,集中和发挥职工智慧才干,真诚接受职工监督,真正形成了“干部群众主动要求实践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把听取群众意见和自我查找统一起来。2008年12月上旬至2009年1月上旬,我所先后召开了中层干部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会、科技人员座谈会和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启发干部职工帮助所党委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征求干部职工对我所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同时,我所还通过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听取广大干部职工对我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影响制约我所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意见,多方听取广大干部职工对我所事业发展的建议,多方了解广大干部职工的需求。二是把汲取群众智慧和自我剖析结合起来。2009年1月21日,所党委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紧密结合我所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点查找了所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深入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基本原因和根源,明确了我所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和近期目标,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方法措施。结合座谈会上提出来和调查表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所党委从发展方向、机制、环境和政策保证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对产生问题的根源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真起草了《××地质矿产研究所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并广泛征求了职工代表、中层干部、科技人员、离退休职工的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三是把接受群众监督和自我整改统一起来。公布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全面了解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解决突出问题的评价。以群众监督为动力,进一步落实整改项目、措施、责任人和时限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明确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认真开展整改工作。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解决问题、提升水平的过程。我所学习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党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梳理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整理,在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项目,并将整改项目逐条分解,具体明确到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并规定时间限期整改和解决。一方面,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继续整改意见。另一方面,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的机制。我所从加强经费管理入手,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加强经费管理补充规定》等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以强化责任为重点,构建所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经费支出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确保资金安全运行。面对当前地质工作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和人力资源调配力度,将我所的矿产资源室和地质勘查技术部两个业务部门合并重组为新的矿产资源勘查部(矿产资源室),重组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矿业市场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有利于地调项目和社会市场项目统一部署,有利于人员的统一调配,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有利于地质找矿科学发展的机制,进而推动我所地质找矿有新的突破。

5、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责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子成员自始至终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进行调研,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了素质,自觉执行整改落实方案,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结合自身工作,积极为我所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展示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成效和收获

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所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自己的工作,从更深的层次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我所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我所共梳理出18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修改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广大职工普遍认为,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抓得实、抓得好,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所党员、职工代表和派同志共133人对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测评,认为“好”和“较好”的有121人,满意率为91%。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所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和收获。

1、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大家既全面系统地学习有关材料,又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成果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是什么,发展成果由谁享用,充分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所地质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我所在发展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我所未来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2、我所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是我所地质事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地质事业发展情况和我所实际,我所提出了坚持事业立所、业务兴所、创业富所的发展方略,以建设地质工作“4+1”基地、构建新机制为主线,以培养一支业务精能吃苦打硬仗讲奉献的一流队伍、出一流地调科研成果、创一流经济效益、建设一流大区中心为目标,努力推动地质找矿新突破,着力提高地质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地质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根据我所发展现状和规划,对我所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和落实,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重点、有主次、有步骤的逐步推进。

3、我所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真正落实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首要目的。在经济不充裕的情况下,我所想方设法,进一步解决离退休职工的生活问题;走访看望住院职工,帮助解决治疗的有关问题;及时了解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对特殊困难职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及时了解掌握我所职工的思想生活情况,需要所里帮助解决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协助解决。所党委领导班子千方百计地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加大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4、党性党风党纪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党委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保障。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制度、领导负责制度和重点工作督查机制,精心谋事、认真办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不断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加强团结,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监督,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与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以及诫勉谈话制度,将党员干部置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四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民主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持用党纪、政纪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经济案件的发生,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5、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良好的党群关系是我所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个活动中,所党委领导班子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群众,以务实的精神求教群众,引导群众自觉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所党委领导班子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在整改阶段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高了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把接受群众监督和自觉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党性观念、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党群良性互动、齐心协力共谋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存在逐多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一是理论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处理工学矛盾和统筹安排协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我所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队伍建设、地调科研能力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并逐步予以解决。四是我所的经济与技术管理长效机制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和统筹协调。五是我所经常性经费难以保障需要、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经常性经费严重不足、基地建设经费缺乏等历史遗留问题、体制性问题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四、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

我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结合我所工作实际,对我所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提出如下意见:

1、深化学习,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长期任务,重在持之以恒,需要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我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及有关科学发展观重要文献,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切实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好的做法,要以制度的形式建立下来,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2、科学安排,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安排,统筹协调。要加强思想认识,通过必要的宣传手段,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我所各项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进全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十二五”地质工作部署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我所正在开展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我所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3、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能否得以巩固,关键在于落实。所党委已经制定了《××地质矿产研究所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分管领导、责任部室和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整改项目的要求,研究整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制定详细而可行的工作计划,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形成合力,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推动我所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同时,要强化经常性的监督,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项整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巩固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成果,不断地推动我所的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4、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地矿。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提升我所文化建设水平,强化我所的思想、组织、党风廉政和道德建设,在全所积极开展多层次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干部要做到“六坚持、六反对”,党员要争做“六个模范”,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切实形成我所的核心价值观和特色文化,增强我所的凝聚力和软实力,构建和谐地矿。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3

关键词:实践科学;科学知识;权力;地方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B7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092-04

劳斯的实践科学观对传统的理论科学观给予了致命的批判,在其《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著作中,他以实践为视角展开了自然科学新的解读路径。如果说开创实践科学观的主要功劳并不隶属劳斯,但是劳斯对科学实践的权力维度的阐发是功不可没的,而对于如何理解科学知识和权力的各自界定以及二者的关系,劳斯首先质疑了传统的理解方式。在传统的科学知识解释框架中,科学知识和权力之间虽然存在着某种外在的互动关系,但是这样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以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权力为例,我们不难理解培根意指人类只要掌握了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揭示了关于自然界的秘密,人类便拥有可控制或主宰自然的权力。相反,若没有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那么人类难以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改造。因此,拥有知识是正确介入事物的前提。如此看来,科学知识的认识论地位和权力的运作方式难以形成内在的相互关联,此即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政治学之间的分离。当然,这只是传统的科学哲学解释框架中界定的“作用于物的权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从传统政治学视角中解读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概念,其显著特征在于行动者所占有并使用的一种统治工具,所以,权力的本质是压制性的。在这样的解读语境中,政治权力对科学知识的形成并不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对科学知识的形成构成强大的阻力,而这一阻力主要是对远离真理知识信念的强制性推广,“权力可以影响所认识到的事实,但是被认识的事实本身以及对认识而言的事实本身却不受权力影响。也就是说,权力可以影响我们相信什么,但是至于哪些信念是真的,哪些信念被认为是真的以及这些信念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辩护根据何在,这些都与权力的观点完全无关。”进而言之,权力仅仅作用于对理论的认可或信念的依存性,至于世界本身的改变方式并没有和权力建立直接的联系,权力可以改变人们的信念,此种信念真值性的保证无法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更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将权力仅仅看做是约束、否定和胁迫的传统。权力是系统地拒绝接受现实,是压制的工具,是对真理的禁止,权力的效力阻止了或者至少扭曲了知识的形成……”在权力和知识之间产生的压制和反压制,束缚和解放之间的斗争中,权力一直都是知识向前推进的绊脚石,于知识的增长或创造性的发展并未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设性贡献。因此,不管从传统的政治权力视野中解读知识,还是在科学知识论中解读权力,科学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外在的相互分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知识以其纯粹的知识存在,权力以其纯粹的权力而存在。

毋庸置疑,传统的科学观建立在权力和知识相互外在的基础上,核心问题在于理论科学观的误导,该科学观明确区分科学的内史和外史。科学的内史用于解释科学知识进步的理性、思想以及传统认识论的主要地位,而将科学外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列为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之中。科学哲学家劳丹认为,一副完整的真实科学图景同时需要内外史两个方面,但是在理解何为科学的本质以及作为理性事业的科学特点的关键问题处理中,只有科学的内史才是首当其冲的。因此,科学作为理性的事业意味着科学作为理论如实精确表征了世界的存在方式,在表征视角的构建中,自然科学具有去情境化的普遍性的特征。在劳斯看来,传统的权力观和知识论的外在分离,关键原因是理论科学观没有对科学知识的成因以及科学成果对生活世界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没有对传统狭义的压制性权力拓展到微观的创造性的权力领域。“我们最好不要把权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或者认为它可以与知识分离开来。知识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新的限制形式,而权力的行使本身就能产生出知识。”

劳斯针对传统表象主义科学观关于知识和权力之间关系理解的误区,随即就如何理解科学知识,权力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劳斯首先从科学实践和科学实验人手展开了对自然科学的解读,这得益于库恩和海德格尔科学哲学思想中实践概念对他的启发。当然,劳斯认为不能对实践作狭义的理解:“我所说的实践活动并非以运用为目的,而是指实践的技能和操作对于其自身所实现的成果而言是决定性的……然而这些技能与功绩却很少在哲学上得到应有的评价。”如果说,劳斯急于倡导复兴科学实践的核心地位,而忽视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这是对劳斯的误解。劳斯反复强调理论对于科学的重要意义,问题的关键是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实践之间复杂关系需要得到重新的表述。他认为,理论和规律只有通过科学的具体实践中,并通过科学的实例才能得以理解,然这一现象在科学哲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这里的问题不是出在是否忽视了科学的一方面(实验),而倾向于它的另一方面(理论),而是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视野的看法。”当然,这样看法不仅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颠倒式理解,同时以科学的理性身份构成了对科学实践技能以及行动特征的掩盖,以至于科学在认识论和政治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给予科学实践以足够的重视,劳斯通过对库恩思想的解读,将库恩理解为科学实践哲学的倡导者,库恩科学哲学中的“范式”概念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性把握的重要方式。“范式首先不是获得认同的理论的立场,而是概念化和介入特殊的经验情境的范例性途径。接受一种范式与其说是理解和相信一个陈述,不如说是获得和应用一种技能。……使用仪器和设备,把握改造或介入特殊理论或实验情境的机会。”劳斯从库恩思想中寻找了重要的依据,实践科学对理论科学的批判在于强调了科学共同体作为实践群体存在的重要性,科学并不是局限在理论方式对异己的自然世界进行表象或直观,而是直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介入到世界之中,世界只有在我们的实践操作和控制中才被我们所把握。不仅如此,劳斯秉承了新经验主义所奉行的科学实验优先的观点。在哈金看来,科学实验经常追寻自己的方向前进,甚至探索理论尚未深入的领域。科学实验活动有相对自主性,实验拥有自己的生命。科学实验的独立性表现为有实验技术、工具和程序的开发、完善,这些技巧扮演了科学实验研究的主导的地位。这一现象的确立,在于科学的进步日益和科学家能否成功地建构新的人工现象相一致的,当今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早已不再是早期科学研究

对象那样便于直接处理的自然物,科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物实现了向人工物的转换。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非参与性的观看方式无法胜任研究客体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对象――人工物的制造以及操作控制,仅凭抽象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实践观倡导的科学研究的实践建构、实验建构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研究人员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研究中遇到的现实实践性难题都成为科学知识得以可能的关键性因素。当然,在理论科学观的视角中,这些要素均具有偶然性特征,地方性特色,科学知识只有与这些偶然性的特性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确保作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化和去地方性特征。但在劳斯看来:“科学知识在实验室之外的拓展就是地方性实践经过‘转译’以适应新的地方性情境。这并不是说科学知识没有普遍性,而是说它所具有的普遍性是一种成就,这种成就总是根源于专门建构的实验室场所中的地方性之能知。”其实,关于地方性知识和普遍性知识的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一次革命性的颠倒,这也体现了劳斯反复强调的实践科学观对理论科学观的超越,科学实验或实践总是从地方性的实验室开始,然后再推而广之形成了普遍性的知识。

劳斯确立了科学实践或实验派生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实践性的操作对于科学知识的成因的重要性,由此,劳斯解释了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的同一性。而对于权力的理解,劳斯延续了法国哲学家福柯对权力的解读路径。如果说传统的规范性权力作为狭义的概念使用,其主要的意义停留在宏观的司法权力领域,如前所述,这种权力具有压制性而为特定的利益行动者所具有,那么劳斯则借助福柯权力观的解读,走向了微观权力领域。按照福柯的理解;“权力必定被分析为是某种循环的东西,或者是以链状的形式起作用的东西。它决不会停留在这儿或那儿,决不掌握在任何人的手中,决不是可以挪用的商品或财富。权力是通过一个网状的组织被运用和行使的。”福柯对微观权力的探讨避开了规范性权力的宏大叙事分析,集中探讨作用于人身体的规训权力技术运作方式。这种规训权力技术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在物质生产资料不断走向机器大生产的阶段,作为主人的劳动者渐渐演变为机器的附属物。为维持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对人的身体进行权力技术的规训以满足机器大工业的需要而变得尤其重要。福柯建立了规训权力技术和人的身体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福柯对规训权力技术扩散进行了更多的挖掘,规训权力技术具有无限渗透功能,各种规训机构不仅是规训权力的制造所,而且无限扩展到外部整个世界之中。诸如,精神病院、学校、监狱、医院、军营以及工厂既是重要的规训机构,又是规训权力涌向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典范。福柯的规训机构作为权力的诞生地,新的规训权力得以不断被创造出来。这给予劳斯极大的启发,他以实验室为据点形成了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劳斯分别从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对微观权力展开了论证。拉图尔认为:在现代科学中,绝大多数真正的新兴权力都来自科学,并非来自经典的政治过程。在实验室内部,实验室实验的权力特征表现为隔离、介入和追踪。科学实验需要建构一个被隔离的微观世界,隔离的目的是能够以特定的方式操作和控制微观世界,事物只有在介入的方式中才能创造出新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追踪被建构的微观世界,追踪实验涉及到从建构之处对整个实验进程的控制。追踪不仅仅是监视实验的结果,更主要的而是监视事情的正常控制。对实验进行设计,以便让人能够全程追踪,是实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斯认为,“我们在实验室中不仅仅对事物进行分割、观察、分类和记录。我们还建构、分解事物,并介入其中。物质、粒子、过程、有机体、反应和突变都是实验室的产物。这些东西以及被带入实验室的其他事物以多种‘非自然’的方式呈现自身并相互作用。实验室是事物被迫出现甚或存在的场所。”不难看出,劳斯所解释的实验室的权力特征,权力体现为科学家及其科学实验材料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权力是实验室重构或塑造内部场景的重要内核。在微观权力的干预下,事物的可能呈现方式以及被理解的方式便逐一显示出来。而在科学实验室之外,科学实践的权力作用模式更加明显。我们按照实验室的微观世界提供的模式参与了世界的重构和塑造,不过在现实生活世界中接受实验室这个规训机构的条件,我们必须为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个人以及社会必须接受某种行为模式。实验室是一个被精心、细致构造、控制和监视的设备和实践之网,如果能够被广泛实施和塑造,还必须有一定的相关配套设施。首先是技术系统和社会之间在互动的复杂性和紧密耦合性上的增大。其次,自然环境必须被简化或者对复杂化进行重新组合。另外,实验室实践的拓展已经构造或改变了我们的日常习惯,诸如,我们采用钟表(时钟的出现显然早于现代的科学实验室。但除了提供新的、更精确的时间标准以外,实验室还大大推动了对我们所做之事的计时,从而促进了钟表的使用)来安排并协调人们的生活,定期接受药物治疗,检验食品的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等等。当然,诸如此类的实例仍可以无限制扩展开来。因此,劳斯认为:实验室实验的权力关系渗透在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事物的塑造之中,这样的渗透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实验室实践才是真正改变了我们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劳斯对权力的解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概念以及政治机构层面上界定,甚至可以说,权力是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中走向了公众的视线之中以及被我们所了解。

不可否认,劳斯独辟蹊径地开拓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特征,一方面基于对科学成因的思考以及理解科学对现实生活的不同渗透方式:另一方面是劳斯独有的科学批判路径,但这点在学界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简言之,如何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重新理解科学的增长所带来人类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改变。劳斯倡导自然科学权力之维的阐发,但他并没有对自然科学的日益繁荣大唱赞歌,相反,他的整个科学实践哲学的开创都深深植入了人文精神的关怀。我们只要明白劳斯因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批判的不满就能体会到劳斯的主要用意。“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假定,这一空前增长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始终都是进步的。我们必须要追问,自然科学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最具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这些变化。”在这种思想背后,劳斯开展了积极意义上的科学批判态度。

可是。如果说科学是如何进行的,科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不能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这些成就的话,那么对科学的批判将失去方向。当劳斯将地方性、情境化等内容引入到对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劳斯同时打开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那就是对科学的社会历史性发现,虽然这一领域在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之后,就不再是私下的秘密。但是劳斯经由科学的社会历史化的根基中寻找到对科学批判的可能方式,这是一般的科学哲学家所无法达到的。不过,他针对科学的权力渗透而参与世界的改变和塑造时,

其主旨始终带有既激进同时又温和的矛盾式批判。一方面,在于他强烈要求赋予自然科学的微观的政治权力特征,以便构成对自然科学的政治批判。另一方面,涉及到如何对科学的权力特征进行批判时,他认为自然科学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非意味着人类的进步,但任何一种拒斥以及抛弃科学的态度都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对自然科学的扩展带来的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醒,以便能够全面理解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塑造。“我感兴趣的权力关系不是科学实践赋予我们对自然的权力,虽然这一层面在我的讨论中占据了显赫位置。相反,我一直都在讨论,需要按照权力来加以理解的,需要受到直接的政治理解和政治批判的,恰恰是这些实践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最具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这些变化,这些足可以体现劳斯和别的科学哲学家不一样的科学情结。正因为如此,他批判了英美科学哲学界长期以来对科学采取的无批判实证精神,而努力体现欧洲大陆意义的批判精神。

基于以上的考虑,劳斯对实践科学观权力之维的阐发开启了新的理解空间。第一,开创科学实践权力之维批判的可能性,从科学实践展示的权力关系中开辟科学的政治学的可能性。劳斯认为,权力的概念构成科学的政治解释的基础,自然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塑造以及对我们自身的重构,导致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权力概念的新的理解路径。当劳斯赋予科学实践效果的微观政治权力之时,其实也在批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以及政治学等多层的严格区别。劳斯通过对海德格尔实践解释学的解读而赋予了自然科学的实践解释学特征。在实践解释学的视野中,科学褪去了作为理论态度的普遍性的特征,而表现为实践的地方性和情境性特征。科学的理解模式不再体现为永恒不变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既定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向社会历史情境性领域开放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不过,劳斯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情境性的拓展只是对理性或理论态度主宰科学的一种颠覆,揭示了历史性的科学实践对自然科学成因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劳斯这一步的跨越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冲击了传统理论科学观的专制统治,同时也冲击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二分态度,为二者在解释学视野下的沟通建立了相互关联的桥梁。因为,在传统理论科学观看来,人文科学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不具有人类的自我解释特征,它通达的是对自然实在的本身的无限制的接近和反映。因此对自然科学理解,自我解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对自然科学的决定性影响?在劳斯看来,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人类的自我解释性都贯穿于其中。这就是劳斯要急切开辟科学的权力维度,或为科学的政治批判提供依据的核心思想。他坚决反对我们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采取的不同批判态度:“人文科学体现了权力的技术、策略或意识形态,体现了权力的支配或意义的消解,因而有必要从事批判性的讨论。但他们却让自然科学免于同样的批判。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试图为自然科学的实践提供一种无可置疑的政治合法性,并要求我们把它们看做是一切社会性的自我检验赖以进行的既定情境。”与其说劳斯通过社会历史情境化的视角而努力消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的观念鸿沟,毋宁说他从人类自我解释层面上赋予了自然科学政治特征以及由此展开的可能的政治批判方向,而这一政治批判的确立,只有明确了自然科学作为社会历史情境化的产物方可呈现出来。第二,以地方性微观权力弥补普遍性宏观权力的不足。劳斯不满足于从理论态度中理解自然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转而从地方性的科学实践态度对揭示世界以及影响世界的优先权。我们通过对劳斯的科学实践观所具有的权力的批判视角来看,科学实践的政治特征正是依托于权力的途径得以彰显,但是劳斯科学实践所展开的权力描述并不是传统的规范性的政治权力,而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地方性科学实践的权力。正因为如此,劳斯极力拓展“政治”一词的含义。科学具有政治权力,并非意味着科学一定要走向传统政治视野中的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层面上的政治性,科学具有的政治权力在于科学能够影响到传统政治实践的可能性。劳斯继承了新经验主义重视科学实践以及实验室塑造所具有的强大的拓展力量,一些本来是非政治机构的科学实践和行动者却包含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甚至传统的权力形式对科学的影响必须在贯穿于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关系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不仅如此,劳斯认为,自然科学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理解自身方式以及直接关涉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例如,西方十七世纪经典天文学和力学走向现代形式的发展过程中,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态度,同时这场革命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是什么的问题。从认识理解、认识物理秩序的反思中,近代哲学的笛卡尔式的主体出现了;人与神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形态,这些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变迁。它们同样与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转换、新的宗教实践的确立、经济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新形式的出现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理解正在不断塑造着人的自我理解,同时科学实验活动以及实验室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新的权力也在对人自身以及社会制度构成了影响。劳斯强调微观政治权力对传统宏观政治权力的重要影响,但并不认为微观政治权力可以取代或完全引领宏观政治权力,而这一视角的转换,关键在于可以避开传统政治权力批判的宏大叙事的虚无化,而给予地方性科学实践的权力寻找批判的依据。因为与传统的政治统治形式相比,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对我们的限制以及活动强制要广泛得多、深入得多。

综上所述,劳斯的实践科学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形象,同时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当代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过,劳斯开启的科学实践的权力之维虽然体现了后现代科学新的批判路径和批判精神,但是传统的科学批判和传统的政治权力批判弱化却是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LarryLaudan,progressanditsproblem[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7,

[3]ian

Hacking,

Representingandintervening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唯物史观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起点、认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的中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一言以蔽之,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个人以为马克思的实践是人文的实践,同时实践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理应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实践观是与思辨哲学区别的依据

首先,实践与思辨的区别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它之前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区别。“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不同于思辨哲学构造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现实的。比如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由“绝对理念”的概念出发构造了一个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来增删历史事实使人类的整个进程能符合于这个体系。这样的体系,不管是黑格尔的或是其他什么人的,注定只能歪曲地解释过往的事情,对于指导现在的行动或预测将来的事情无能为力。历史趋势在它发展的进程结束之后总结出来是很便当的事情,可在发展过程中就作出判断则很困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试图立足实践,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历史前进的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辨哲学史任意的、不实用的,而马克思主与哲学则是确定性的、实用的。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其他的哲学受统治阶级的影响更深,某种意义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虽然不能说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控制了所有人,至少它影响了所有人,每个人甚至是反叛者都无法脱离他的文化环境,而这个环境中统治阶级的影响显而易见。此时,立足于实践的分析,从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哲学体系就比从浸淫在统治阶级思想中的头脑里生发出来的哲学体系更加客观,更有说服力,甚至更能代表正确的方向。当然,即使从实践出发,也绝不可能完全排除文化环境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依循实践的思维认清这其中需要警惕的部分。

二、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

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那么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起点、认识论的基础以及革命的前提。上文已然提及,唯物史观并非由某种假设如“绝对理念”推导而来,而是由实践的观点生发出来,在历史现象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天和于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客观世界是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市民社会是整个历史的基础。总之,不仅实践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实践也是改造现实世界的途径。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马克思认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无涉英雄的历史观,在他那里,人总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的,很多人、一个阶级才能形成一股力量而单独的个人是无法改变历史的;甚至在他的历史发展的蓝图中,单独的梦想和感情的力量也是很难看到的,思想只是实践的附属品,个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语言是实践的,语言或意识只是由于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也就是马克思认为即使是不论是多么特别或多么个人的意识,其本质都是社会性的;宗教或政治只是呓语,是需要和生产方式把人们联系起来而创造历史而非宗教或政治。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实践才能担负起影响历史进程的使命,我们才能相信实践理论上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效果,才能为这个世界设计共产主义的蓝图并一步步实现。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它不了解实践,单从客体方面理解认识,认为认识只是简单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唯心主义只强调主观意志,抽象发展了能动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实践的,他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强调认识DD改造;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强调客观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还发展出一条认识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真理深入人心,在此不做赘述。

三、实践观是革命的前提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造实践哲学即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则要通过革命。不仅现实物质基础只能通过实践,通过革命;消灭意识也只能通过实践:“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思辨的批判不是不重要,但往往只能影响智者,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如果仅仅靠这一小撮人,是无法撼动社会的。

实践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分工尤其是社会分工引起个人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不平等的分工带来不平等的分配。统治者常常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实际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明显是与所谓普遍利益相分裂的。分工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我们只有消灭分工即消灭私有制才能解除这种不平等。消灭分工必然通过革命。实践的唯物史观同时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虽然确实在过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它现在已经没有革新的力量了,是时候通过实践通过革命结束资本主义的使命了。所以说,在实践的世界里,必然也只能靠革命改造世界。

四、实践观是自由价值的前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有着人文色彩的实践。“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虽然马克思总是谈论解放要用实践的、现实的手段而不是用思想的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要求思想的解放,而是他认为现实的解放可以自然而然的带来思想的解放,他的落脚点还是在“解放”上面,现实的改变带来思想的改变,而关注思想则是一件有人文关怀意味的事。

这世界上有两类思想家,一类认为人的本性有难以改变的缺陷,只能通过制度约束,这些思想家大多支持资本主义制度;而另一类思想家则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人性,马克思无疑属于第二类思想家。“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实际上相信,通过有朝一日消灭阶级,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由,拥有美好的人性,换句话说,他相信世人中就能成为自由的人,善的人。“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人θ说陌削一消灭,名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消失。”同样的,马克思坚定不移地怀着世界大同的理想,对于这种和而不同的境界的追求和期待实际上显示出马克思对于人类的命运怀着乐天派的态度,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愿望,也是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愿望。所以我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是颇具人文色彩的,而非像它理论表面表述的那样冰冷客观没有感情的。

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方法在现今应该向更加实证的方向进步,人文学科普遍存在问题在于很难让绝大多数人心悦诚服,总可以提出反面的观点,毕竟比起确定的物理现象,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复杂得多也变幻莫测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际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用事实而非猜测、臆想研究历史,研究认识。如果我们可以让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像方程式的证明一样无可辩驳,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就能跨出重要的新的一步。当然,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或者可以说相当有难度。面对这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用实践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钻进故纸堆研究、比较、分析、总结,没完没了。只有运用实践的方法叩问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才有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

五、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人学意义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揭示货币本质是一种人格化的社会关系,同时指出商品交换从表面上看是货币交换,但实际上却是劳动与劳动交换,这体现了人对他者的尊重和认同。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货币内在本质的人学内涵:货币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对象化的产物。它负载着人与人之间经济联系的职能,引导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行为。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货币是一种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负载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力量,是人格化的社会关系

(一)人对货币的认同与货币对人的解放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总是信赖货币。那是由于它具有社会的属性,而货币之所以拥有社会的属性,是因为它凝聚了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货币不是人与人认同的原因。而是其外化的结果,即不是因为有了货币才有人对人的认同和信任。而是由于有了人对人的这种认同和信任,才有可能产生对货币的这种‘信用’。”

在早期人类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还不具有独立性,个人只存在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共同体中,人的存在形态自然也表现为人对人的依赖。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展,货币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了固定充当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成为一种支撑人独立的物质力量。

(二)货币对人本质的物化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实际上首先不是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在这里“人使这种中介活动本身外化,他在这里只能作为丧失了自身的人、非人化的人而活动、在人之上本质所进行的活动。由于这种异已的中介――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中介――人把自己的愿望、活动以及同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不依赖于他和他人的力量。”这就意味着人只有通过货币的形式才能取得社会的权利,实现自己的价值,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致使货币的存在和价值高于人的存在和价值。

六、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发展较之改革开放前有长足的发展,丰富的物质产品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攻击着我们脆弱的抵御能力,瓦解着我们的信仰。理想的丢失、精神的紧张、思想的空白、心理的焦虑、人与人关系的冷淡,都是现实问题,亟需解决。物质文明越是高速繁荣,人们的精神越是出现空虚,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越是质疑。货币,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消除货币,那么就得正确的对待货币。面对日趋一面性的社会,我们应该用心灵感受事物微妙的差别和独特的特征,摆脱货币和理性对人的异化,走出“单向度的人”。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陈会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J].2011

[3]黄爱华.货币哲学“中性”概念之研判[J].探索.2012

[4]张义生.马克思货币哲学的人学思考[J].党史文苑.2009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5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普法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人民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一是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群众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二是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要从侧重普及(来源:文秘站)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来;要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公民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尤其是要用现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要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公民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必须不断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将普法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一是加大法制文艺的创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城市街道、社区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支持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具特色的法制文艺节目,让群众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实实在在感受法律的存在。二是加强与现代媒体联手。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全力利用影视、报刊、网络和广告载体等资源,以法制主题词句、动漫图片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还可以尝试市场化运做的方式,组建法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编写拍摄播出法制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和组织舞台演出活动,编导有关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民生、法律与文化、法制史与社会发展等专题电视记录片,着力解决法制文化节的社会性、参与性。好的影视作品既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有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可以使法制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产生良性循环,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法制艺术影视作品。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6

关键词:知行观;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19-02

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格物致知”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为高校、社会和学生所重视与认可,在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已有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在体系性和深入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将“知行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与应用意义。

一、“知行观”的思想内涵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暗合”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行而知之,更多是行而知之,这种体验最深刻,也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其实,“对知行关系的厘定,从知先行后、知本行次、知行互发、知行俱到、以行为重到知行合一、不分先后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1]。这些观点表面看来并不相同,有些甚至给人截然相反的感觉,但是,总体而言,他们都肯定“行”的独特价值,只不过有的认为“知行合一”,有的认为“知先行后”,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教育部也曾专门发文强调,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同时可以增强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知行观的思想内涵暗合。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类:即学术类和专业类研究生。前者在高等教育定位中侧重其科学研究能力,后者则侧重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都离不开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支撑。就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说,研究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以至于自觉地以“知行观”为指导进行求知和社会实践的更少。另外,“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教师,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就是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领悟。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学习和考试,不会创造和创新,我们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教育脱离产业发展,脱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这种状况既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浪费了学生的青春时光”[2]。这种“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形成的双重叠加效,使得研究生普遍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时间短、实践内容简单、实践效果较差,往往出现以参观、浏览和提交实践报告、参加短期竞赛代替的情况。同时,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的现象尤其严重,特别是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往往只能选择组织研究生“三下乡”实践团的形式,进行专业实践或者科技支农、科技支工,至于志愿服务类、社会调查类、专项能力提高类等社会实践则很少开展。

3.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他们主要面对的是理论学习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社会实践有较大的距离,结果导致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一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带的学生数量又较多,无法提供给研究生足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即使参与了科研实践,也很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是局限于导师的研究领域之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科研、实验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都很难跟上研究生人数的规模需求,过多的研究生拥挤在比较小的空间内,生均教育资源紧张,造成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空间,研究生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受到了限制。以要求社会实践能力较强、高等教育定位为应用型的研究生为例,“在现实工作中,各学校只重视招生规模的数量,进行粗放式的培养,经费能省则省、教育教学环节能简则简,特别是社会实践或工程实践环节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陈旧的设备、老套的方法、落后的实验产品,没有创新的科技含量,落后于社会需要”[2]。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本专科学生的社会实践热情、实践时间、实践内容明显要强于研究生,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很多方面弱于本专科学生。

三、“知行观”视角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该在“知行观”引领下进行,即学生要学习钻研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走进社会、走进实践基地,进行成果转化。研究生要树立知行合一的观点,侧重在行的过程中探索新知,需要在学习书本理论、增强实验技能、开展课题研究之外,勇于开展社会实践。

1.树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研究生是社会学术创新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不能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也不能用社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组织协调、危机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专业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2.完善考评和经费投入体系

“实践评价不科学、反馈总结不到位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的良性循环。每个社会实践活动在结束之后,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去判断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只是注重过程中有多少媒体报道、多少单位参加,追求单纯的数字、照片和文字总结,追求先进个人、集体的评比表彰,更将这些作为评价指标,根本没有对实践效果及学生的自我实现做出科学评价。”[3]这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创新的保障机制以及全面、有效的考评机制,要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实践活动的后续审查制度和考评体系。政府、高校、企业作为引导、组织、接受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及考评机制,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体系,将经常性实践经费与项目性实践经费、专项表彰经费与日常保障经费、校级经费与院级经费统筹起来,设置账目、专门予以管理和审核。

3.建立并拓展实践基地,重视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企业希望有高学历的人才积极参与,愿意与高校合作创办各类技术应用的研究所,实施见效快的借脑开发。研究所建在厂里,企业领导看得着、叫得应,又能提高企业形象,因此企业舍得高额经费的投入。”[4]这种模式使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和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目前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种类也比较单一。很多实践基地往往建立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之上,局限于专业培训或者实践教学,其视野、运用、效果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相较而言较窄。应该建立并拓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比如说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要特别注重研究生导师作用的发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是“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负责教学、科研方面的指引,而且在职业规划、专业发展、生活态度、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对研究生有很大影响。

4.发挥校友会在社会实践中的协助作用

当前校友会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校友会是联谊会的一种新形式,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沟通毕业生与学校、单位的感情方面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主动进行业务对接,精心设计项目,尽量要使成果运用同当地的实际需要有效衔接起来。另外,“通过校院系研究生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联谊会也是一种可积极发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更多的同学参加社实践。当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培训学生干部,引入考核机制,防止负面情况的产生”[4]。

5.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进行针对性培训

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同中有异,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律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间较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但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可以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服务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在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性作用,同时为专业性做好准备。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一部分科研活动,将专业性初步与思想性结合起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可以依托专业知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以及科技发明和创业实践”[5]。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应该聚焦在科技支农、课题转化、成果运用等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引领性和突破性作用,在社会风气扭转、社会经济发展、公益项目提升等方面承担起特殊责任。另外,国内社会实践日趋项目化与专业化,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义霞.宋明理学知行观探究[J].齐鲁学刊,2007(2):32-35.

[2]朱静娜.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理论,2016(7):187-188.

[3]张宏亮,柯柏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34-136.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教育研究中,一批研究型的中小学教师成长起来,教育科研的地位不断提高,教研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中小学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着“教育科研是锦上添花”“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太深奥,不知从何下手”“教育科研的程式太琐碎,要耗费大量时间”等错误认识。与高校或专门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以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场地在课堂,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将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通过反思、学习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和揭示规律的一项实践和认识活动。它能够帮助教师以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时应该具备问题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方法意识和成果意识。

一、问题意识

中小学教育研究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等微观教学领域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从教育目标提出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教学实践的弊端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等角度选择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的问题,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开端,在教育教学实际情境中研究,以反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过程,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目标导向。

二、发展意识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以“学习———研究———实践”的模式开展,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方法,以研究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改进教学,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教育研究过程中需要学习学科理论知识、教材相关知识、课程教学知识等必备知识,能提高整体知识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思考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创新意识

创新是衡量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教育科研的选题最好是在借鉴的基础上选取本学科中前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领域,填补学术空白;或前人虽已研究,但尚未完善或有错误的领域。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那些居于学科前沿、填补学术空白、补充前人学说、突破实践禁区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意义的选题。我们要抱着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教育科研,在选题、文献检索、形成研究方案和实施研究、分析研究资料等过程中,要尽量突出我们自己在教育科研中所创造的新观点、新措施,以凸显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方法意识

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微观、具体问题服务的,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并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因而,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坚持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思考方法,学习用质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叙事法、课例研究法,辅之以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心理测量、评价学习方法,并努力将新的技术手段引进教育研究。

五、成果意识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成果可显现为先进经验总结、研究报告、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教育叙事等,也可以显现为教师的专著、软件、课件、教案、学生作品等,其特点是有新知识产生、新规律揭示,表现为创新性和实践的成效性,更加注重的是对教学微观问题的具体解决和规律应用,往往是局部的、微观的问题解决,更加具有个别意义,要重视研究成果在一个学科、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推广应用。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师教育科研理念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决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行为,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础。高职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对教育科研理念的认识

《辞海》中,“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哲学术语,“理念”和“观念”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用的。“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和解释,是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精彩而简明的概念。

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是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应该来自对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应该来自于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自觉选择,而不是来自学校压力、业绩需要或经济利益。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理念,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双重质量,进而创造出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

根据一般科研规律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可分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是高职教师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认识、理解与概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为高职教师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具体任务,是高职教师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转成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使其具体化、实践化,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行为。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关乎高职教师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落到实处,融入整个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转换成符合科学研究规律、步骤、方法,反映教学规律、明确教学目标的实践方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不迷失方向;只有拥有了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才能使自己实施有效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行为,才能寻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更大突破。 三、高职教师教育科研的立足点

1.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研究就是以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及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根据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主要从事教学理论研究,通过教学本质、功能、规律等提出教学理论方面的新学说、新观点和新方法;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延伸,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解决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或制订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

高职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专家,教育专家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追求科学知识的新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兼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对研究人员的理论素质要求很高。高职教师处在教学实践层面,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研究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为主。实践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归宿。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教师教学研究的根本特征。对高职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2.微观领域研究。科学研究按研究层次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宏观是指大范围或涉及整体的,微观是指小范围或部分的。在科学研究领域,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不同。微观研究的对象是单个单位,如单个企业、学校、家庭等,根据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以解决或优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特点的变化,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个性化问题需要解决。高职教育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改革是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主要范围,是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理论专家的研究视野。高职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服务等)显然是高职教育微观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教学改革是整个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亦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的人才质量观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二是新知识、新技术越来越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改变陈旧落后、低效的教学方式;三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9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在研究生党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不扎实、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烈和评价机制不完善,概括了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并提出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打造理论学习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打造服务实践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

[

关键词]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4?0139?04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意见》还指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衡量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而研究生党员更是研究生的先进分子,结合他们的价值观特点,对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扎实

与本科生不同,由于科研成果的获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研究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题项目的研究上,使得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或停留在形式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形成“重科研轻理论”的局面。而且长期以来单一、填鸭式的理论学习方式使得有的研究生党员片面地认为有关政治理论的学习都是空洞乏味的。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部分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并不同程度地导致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集体主义淡薄、学术不诚信等诸多问题。

(二)创新能力不足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而当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根据王孙禺、袁本涛等人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调查表明,有五成的管理人员、硕士生和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有差不多30%的管理人员、博士生和导师认为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而有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2]。

(三)服务意识不强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应该履行的政治义务。有的研究生党员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仿佛进了保险箱,或忙于个人科研,或忙于个人就业,或忙于人际关系拓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学校期间就只顾自己的事,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对待周围熟悉的同学朋友乐于帮助,但是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表现冷漠、不愿伸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过于狭隘。更有甚者,少数党员不顾集体利益,以自我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有些高校,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评价方式比较简单,评价过程比较单一、流于表面;评价机制不够系统,缺乏全方位考虑,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对研究生党员评优评先进的标准往往片面地考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关注发表几篇高级别论文、获得几项专利等。而较少从思想政治水平、学习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等方面全面地考核一个研究生党员。

二、开展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理论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指出:党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必然可以用来丰富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理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2014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战略任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承的和发展,体现了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是为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而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因此,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先争优”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中国公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标准[1]。根据研究生党员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成才要求以及研究生党员的先进分子特殊身份,以下是体现研究生党员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一)爱党爱国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层面的第一点,就是要求每一个公民应该热爱祖国,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而研究生党员,除了爱国,还应该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党爱国是一名研究生党员基本义务和基本要求。党员研究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员应该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党员应该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并认真学习、理解和遵守《党章》,不断扎实政治理论知识,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二)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一个公民要爱岗敬业,要求公民要忠于职守、创新进取,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进步。党员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更应如古人云,“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研究生党员作为两个优秀代表的综合体,更应该把创新作为自身的“业”,并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托自身素质,有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在学习、研究和实践等活动中,表现出各种创新能力,比如:创新思维提升能力、创新人格塑造能力、创新资源利用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3]。

(三)诚实守信

孔子曰:“谨而信”“言忠信,行笃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更应该在诚实守信上作表率。而研究生党员诚实守信品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也就是学术诚信。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生力军,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不仅是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自律问题,还关系到我国学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研究生党员应该带头践行学术道德规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刻苦钻研,培养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坚决抵制以下学术不端行为: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等科研成果、虚假署名、伪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

(四)服务奉献

党的十八大从公民道德层面强调培育和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要求人与人平等对待、关爱互助、服务他人。《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研究生党员应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上,尽自己所能,给需要帮助的人予以帮助。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努力在学术活动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生活中,不斤斤计较,不谋求个人私利和特权,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执行群众路线,加强廉政修养,真正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里,抗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四、研究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

研究生党员是我党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最有发展潜能的一个群体,以下结合这个群体特点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选择。

(一)打造理论学习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

“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意见》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1]。针对研究生党员理论修养比较薄弱的现状,党支部应该搭建良好的理论学习平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

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必须结合研究生的思想实际,从形式、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首先在形式上,要坚持鼓励学生自学、专家集中宣讲、个别讨论座谈、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征文比赛的传统方式,结合院、系特点和优势,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党员思想、凝聚党员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其二,在内容上,针对研究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比较关注话题集中组织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为党员的个人价值观;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学习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其三,在师资建设上,应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1]。其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紧抓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理论学习交流会以及支部书记给支部成员上“微党课”的活动,不断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2014年,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群体的先进分子,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发挥研究生党员科研示范作用尤其重要。

培养研究生党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观念创新。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要遵循创新教育规律,循序渐近。其二,必须体制创新。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政策、创新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制定等多方面内容。其三,环境创新。浓厚的创新氛围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培养科学精神。学校及社会应该为研究生党员的创新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党员积极投入创新实践中。比如,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举办一年一度的“中海创杯”研究生科技节,鼓励研究生党员参加“挑战杯”创新大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研究生党支部以党支部立项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创新创业活动,多渠道、多领域培养和激发研究生党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后,必须强调一点,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创新思维启发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应该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健全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强化研究生导师责任意识。

(三)打造服务实践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

党章要求,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研究证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认知上的转化作用、认同上的强化作用和践行中的承载作用[4]。

由于研究生科研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其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则更要注重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实践地点的选择。实践教育可以遵循“以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为辅、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以校内实践为主”可以在研究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党员感同深受。比如,把党员分配到研究生会各个部门,让党员在实际岗位和活动中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在实践中端正思想、磨练意志。同时,还可以组织考研交流会、毕业设计交流会等研本共建活动,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科研示范作用,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学风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岗位化,增强研究生党员服务意识。并在实践教育以校内为主的同时,辅之以适当的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党员走出校园,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有学科特点的志愿者活动,或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服务困难职工、留守儿童等学雷锋实践活动。校内外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实践教育的日常化,不断深化党员的服务意识。

(四)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

科学实践观研究篇10

关键词:实践哲学;当代价值;创新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73-0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实践哲学进行了许多理论创新研究,但是现实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践哲学的研究方向出现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探索,把握实践哲学未来的发展形态。

一、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异化劳动观,实践也就是异化劳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里的实践指人的感性活动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践就是感性的历史生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只是人们理解世界时不可缺少的一个向度,但不是理解所有问题的抽象起点。其实践哲学的内容主要有:

1.实践哲学是一种人学理论。马克思的哲学是人道主义的哲学,他在1844年写的有关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就表明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的看法,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是以现实的人为根本的研究对象的,马克思学说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全世界的人类找到了解放的道路和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动机,也是马克思本人的追求目标。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论重视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人学理论。如果说有哪一种哲学理论最关注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尊严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理论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唯一把人道主义贯彻到底的理论。

2.实践哲学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物质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的实践的作用,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生活方式,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受着客观环境的制约,但是客观环境是独立于我们意志以外的,是不随着我们意志而改变的,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生活于人类之中的自然环境,马克思同时也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扩展了人类的实践空间,所以有学者认为实践哲学本身也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

3.实践哲学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是新的历史观,是一种新的实践哲学历史观,它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是因为它奠基于实践哲学新历史观的基础之上,是对以往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生活的动因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意识和观点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深入了解实践哲学历史观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实践哲学,也有助于深刻领会实践哲学历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领域所引起的划时代的变革。

二、实践哲学研究的主题

1.研究实践活动中的人。实践哲学主要研究实践中的人,马克思关于他自己的哲学做过一些评价,马克思说自己的哲学存在的基础是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首要问题,他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状态中的固定不变的人,而是那种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的经验观察和触碰到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实践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实践的观点研究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这一本质内容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特有的规律。

2.研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实践是一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的活动过程,实践就是这样一个主体和客体结合的过程,实践逾越了许多哲学家关于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活动过程,两者之间来回的交流使得实践主体的认识活动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促进了人类世界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真正达到“融合”。实践哲学研究的就是这种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物质精神活动的过程。所以实践哲学理论体系中,实践是一个奠基性的概念,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应该被认为是精神和物质的高度统一过程。

3.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践哲学的研究导致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改变,使哲学的思维从单纯的人和单纯的自然研究转向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社会和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研究对象化的自然与现实人的本质的关系,在物质生产实践中,通过分析物质生活的实践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解决哲学本体论的问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能完全独立的,它们两者之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因而自然观和历史观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现实的世界和人类社会,这同时也是马克思的关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观点。

三、实践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思想关键是要突出实践的价值,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突出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公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尊重人的权利,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1.实践哲学强调实践中人的主体性因素。传统的教科书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是从本体的角度理解的,它们或者从实践的物质方面或者从人类的精神活动角度去理解实践的意义,割裂了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实践哲学提出了克服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越过了从唯物或者从唯心角度理解实践哲学的方式,确立了实践的新思维,它把实践活动中的人放在中心的地位,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以人展开的,实践哲学应当是以人本为基础的理论,立足于关心人的存在,以人的发展进步为目的。

2.实践哲学突出了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是关注现实社会的,把哲学研究的方向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关注哲学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进步,突出了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改造作用。哲学家对于如何从理性到实践飞跃的认识研究不够,哲学家对于理论过于太多的关注,而对于人类社会实践关注不够,实践哲学告诉我们应该把哲学放在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对象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上以及我们应该怎样评估这个结果。

3.实践哲学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实践哲学的理论解读了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过程本身也就是人的实践改造的过程,实践哲学的目标跟发展是同一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利用实践哲学原理得出来的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的继承和吸收,就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来看,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繁荣的首要问题,科学发展是实践的目标所在,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其实就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实践哲学研究的创新方向

研究实践哲学,不仅要在横向领域上而且在纵向的思想上要开拓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20世纪末而来的各国之间的交流的深化和合作,使得实践哲学的研究更贴近社会现实,实践哲学已经不再限于过去的认识论、本体论等方面,更不再纠结于传统教科书对某些概念的讨论,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只有解决具体问题才可能建构起哲学研究的大厦,当代实践哲学研究应该扩展到宗教、文化、生存、价值、语言、美学等方向,或者转向对诸如生存价值和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来,实践哲学研究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关注实践哲学和生存的关系。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中,社会的生存带来危机,人类对自然界的持续性的掠夺和开发,对自然改造过程中的无节制的技术化进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使得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广泛的变动,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发掘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内涵,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和全面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生存论意蕴了马克思关心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人与实践,历史和生存哲学这些概念是开放性的和流动性的,尽管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提出过生存论这个概念,但是他却从理论上关注生存内容,关注人类的解放问题,始终把人的变革和生存的建构作为主体,关心人的终极价值。

2.关注实践哲学和社交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等新成果不断地被应用于交往手段,使得传统的交往手段逐渐淘汰,新的技术革新,人类为自己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交往方式,人类的交往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交往呈现出虚拟性的特点,虚拟医院,虚拟图书馆等的出现,正在慢慢改变人类的生活,并且随着互联网语言翻译工具的应用,国家之间的语言也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人类的交往方式正在慢慢改变。”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把“数字符号”上升到人类交往的中介手段,虚拟实践作为信息时代人类新型的交往方式把人类置入一个新的虚拟实践中,人类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了这个虚拟世界,实践哲学研究应该随着人类交往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交往的发生不断拓展实践哲学新领域。

3.关注实践哲学和语言的关系。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当代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中介,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社会的意识。语言的诸方面、诸层次的发展,也只有在人的社会交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统一起来,并得到全面的、完整的解释。抓住了实践的性质,也就获得了从实践哲学的立场重新审视全部语言现象的钥匙。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交往的中介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理解,才能阐释它的全部意蕴。首先语言是思想的物质载体,它承载了人和整个客观世界的观念性系统。而且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维系着社会组合的力量。最后,实践中的社会交往过程和思维过程都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实践的工具,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2]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2-45.

[3]胡梅叶.从实践唯物主义到生存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8,(7):254.

[4]杨环中.解释学的实践转向及其价值蕴意[J].学术论坛,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