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33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围绝经期干眼症;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2711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0-0062-04

abstract:

Keywords:

干眼症,亦称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iunctivitisSicca,KCS),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病之一[2]。干眼症始载于傅仁宇的《审视瑶函》[3],属于中医“神水将枯症”、“白涩病”等范畴,以眼睛干涩和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常伴痒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我国不同地区干眼症发病率为137%~524%,而绝经期这一特定阶段的发病率已达385%,患者不仅具有眼部不适的局部症状,还常伴有易怒、烦躁、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正常阅读和工作[4-5]。近年来围绝经期干眼症发病率逐渐上升,研究和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围绝经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发病机制

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的炎性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女性围绝经期体内激素的减少等。尽管引起干眼症的病因不同,但炎症成为干眼症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性激素分泌失衡也共同参与干眼症的发病过程,因此不同类型的干眼症表现出类似眼表异常的病理改变。

11炎症反应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6],所有类型的干眼症都与眼表的炎症相关,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是各种类型干眼症发病的共同机制。在炎性反应中,炎性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通过刺激淋巴细胞的增生导致对泪腺的免疫攻击,使泪液分泌反射所必需的正常神经受损,减少泪腺的神经支配,进一步加重泪腺腺泡的萎缩,使泪腺分泌功能下降,最K导干眼症的发生。pflugfelder[7]认为,泪腺及眼表面的炎症可导致泪腺及眼表上皮细胞损伤及凋亡,泪液中水样液及黏液的分泌减少,另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淋巴细胞趋化、聚集到炎症部位也起着关键作用。Zoukhri等[8]的实验结果显示,外生性iL-1β或tnF-α水平增加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削弱泪腺的分泌。

12性激素水平失衡人体内主要的性激素有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而眼是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激素水平降低可减少睑板腺脂质的分泌量,使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蒸发增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9]。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人、兔和鼠的泪腺、角膜、结膜等眼表组织中,这些组织是性激素在眼部作用的靶点[9-11],激素水平降低通过激素受体使角膜和结膜上皮受损,从而加重干眼症。

121雄激素对干眼症的影响Rochaem等[12]在对人眼组织雄激素受体开展免疫组化研究时发现雄激素受体存在睑板腺腺泡上皮细胞核上,表明睑板腺是激素靶点。SullivanDa[9]研究发现,雄激素可以通过刺激tGF-β合成,使泪腺中tnF-α、iL-1β的水平降低,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使泪腺免受炎症刺激。动物实验研究[13]也显示大鼠泪腺上皮细胞为雄激素的靶细胞,腺泡及腺管上皮细胞核为雄激素受体,雄激素通过性-雄激素-垂体轴发生效应来控制大鼠泪腺分泌的mRna水平。雄激素对泪膜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十分充分并得到公认,若雄激素水平过低而不能支持泪腺功能,泪液分泌减少,引起细胞因子贮积,启动并维持炎性反应而发生干眼症。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雄激素水平的紊乱影响了睑板腺分泌功能及泪腺分泌功能的正常运转,眼表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产生干眼症。

122雌激素对干眼症的影响临床实践中发现妇女绝经前后干眼症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者,因而推测干眼症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林静等[11]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能促进角膜上皮凋亡,雌激素水平降低后,角膜上皮受损后引起干眼。Suzuki等[10]认为雌激素水平降低后,眼表炎症反应随之加重,从而引发干眼症的发生。

13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女子七七,肾气渐衰,月事将断,肝血亏损,天癸竭。”天癸者,也,亏耗,养目之源亏乏,气血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致目珠干涩、视物模糊、畏光刺痛等干眼诸症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而其干眼主要是以气血津液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病。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在我国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证治准绳》云曰:“神水将枯”,“神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凡见此症,必有危急,病来治之,缓失则神膏干涩,神膏干涩则瞳神危矣”;《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14];《诸病源候论・目涩候》又云:“其液竭者,则目涩”[15]。

2干眼症的治疗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干眼症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及对围绝经期干眼症生理病理认识的逐渐加深,其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完善,从单纯改善临床症状转变为个性化的病因治疗,从“治标”逐渐转变为“标本同治”。

21人工泪液替代疗法人工泪液替代疗法是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方法,人工泪液模仿人体泪液,局部使用可相对改善眼表炎症,提高眼表湿度和能力,消除眼部不适,改善干眼症状。目前上市的人工泪液有50余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纤维素醚类人工泪液如潇莱威滴眼液和泪然滴眼液,黏多糖类人工泪液如爱丽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如思然滴眼液,聚乙烯醇人工泪液如利奎芬等。人工泪液大多含有防腐剂,特别是苯扎氯胺,当患者频繁使用时,眼表面炎性反应加重,泪液动力学异常或脂质层异常,患者常不能耐受,而干眼症状也会加重。

22激素替代疗法除人工泪液替代疗法外,性激素替代法被认为是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有效方法。wenderlein等[16]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口服雌激素治疗后发生干眼症的人数较未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妇女发生干眼症的人数明显减少。刘香琼等[16]报道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口服加尼尔雌醇2mg每15天1次,眼局部滴润舒滴眼液,治疗后基础泪液分泌量(Sit)及泪膜稳定性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中医药疗法近年来,中医药对围绝经期干眼症的治疗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能够辨证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且不良反应小,弥补了西药的不足。赵素琴[25]将95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爱丽滴眼液局部滴眼,研究组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方药: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2g,泽泻10g,牡丹皮12g,巴戟天10g,枸杞子15g,密蒙花10g,15g,女贞子15g。治疗后研究组在缓解眼部症状、延长BUt、促进Sit、恢复角膜病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清LH、FSH,升高e2水平上效果更加明显。韦|等[26]将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爱丽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组同时加服润目舒口服液,药物组成:熟地20g,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石斛15g,枸杞子15g,10g,鬼针草10g(10mL/支,含11g生药/mL)。研究发现,润目舒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在缓解眼部症状、延长BUt、促进Sit等方面,较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效果更明显。罗燕[27]在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时采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方药:枸杞15g,10g,熟地15g,山萸肉15g,山药15g,茯苓15g,丹皮10g,玄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菟丝子15g,石斛10g,地骨皮15g,夜交藤15g,甘草6g。治疗气血亏虚型干眼症时采用芎归补血汤加减,方药: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熟地15g,白芍12g,天冬12g,白术12g,黄芪15g,太子参15g,防风10g,炙甘草10g。加用爱丽滴眼液、潇莱威滴眼液局部治疗,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67%。徐艳等[28]将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爱丽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方剂左归饮加减,方药:熟地30g,山茱萸12g,枸杞子10g,山药15g,茯苓10g,当归15g,密蒙花15g,巴戟天10g,炙甘草6g。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自主症状、BUt、Sit和FL值等客观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左归饮是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有效方剂。万秀玉等[22]对34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采用加味逍遥散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在眼部症状、Sit、BUt及FL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24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以其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深得患者喜爱,临床和实验也反复证明针灸对干眼症有较好疗效,针灸作为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高卫萍等[31]采用局部取穴: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髋、太阳,睛明、太阳和全身取穴: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风池、合谷、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研究发现,局部取穴针刺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减少、BUt延长、Sit增加,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动物模型

彭清华等[36]将成年白兔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饲养45d建立围绝经期状态下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的动物造模方法,发现造模后兔泪液基础分泌量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以及局部炎性反应因子iL-1β、tnF-α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Bax表达增强,符合干眼症的病理过程,成功制备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干眼症兔模型的造模方法。

4结语

围绝经期干眼症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目前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尚无能够完全反映围绝经期干眼症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所以临床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目前围绝经期干眼症的西医治疗主要在于眼表局部状态的调整及性激素替代疗法,但这些方法尚不能改善泪腺状态,反而会加重干眼症状。由于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仅要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眼表症状,更要针对其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而中医在辨证论治、专方验方、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论治标准和科学的疗效评定标准,给临床疗效的评价造成了不确定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多开展实验研究,引进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疗效机制,为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

[2]wenderleinm.mattesS.the“dryeye”phenomenonandovarianfunction.Studyof700womenpre-andpostmenopausal[J].ZentralblGynakol,1996(118):643-649.

[3]傅┙,黄欣.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J].中医杂志,2011,52(22):1978-1979.

[4]林浩添,林丹,郑永欣,等.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8,29(1):77-81,86.

[5]钟帆,杨为中,高宗银,等.绝经后女性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干眼症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6):705-708.

[6]GaoJ,Schwalta,addeoJV,etal.theroleofapoptosisinthepathogenesisofcainekeratoconjuctivitissicca:theeffectoftopicalcyclosporinatherapy[J].Cornea,1998(17):654-663.

[7]pflugfelderSC.antiinflammatorytherapyfordryeye[J].amJophthalmol,2004,137(2):337-342.

[8]ZoukhriD,HodgesRR,ByonD,etal.Roleofproinflammatorycytokinesintheimpairedlacrimationassociatedwithautoimmunexerophthalmia[J].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2,43(5):1429-1436.

[9]SullivanDa.androgendeficienoy&dryeyesyndromes[J].archSocespoftalmol,2004,79(2):49-50.

[10]Suzukit,SullivanDa.estrogenstimulationofproinflammatorycrytokineandmatrixmetalloproteinasegeneexpressioninhumancornealepithelialcells[J].Cornea,2005,24(8):1004-1009.

[11]林静,王传富,杨珊珊.去势雌干眼症模型鼠角膜上皮损伤的研究[J].眼科研究,2007,25(11):814-817.

[12]Rochaem,wickhamLa,SilveiraLa,etal.idetificationofandrogenreceptorproteinand5α-reductasemRnainhumanoculartissues[J].BrJophthalmol,2000,84(1):76-84.

[13]GaoJ,LambertRw,wickharmLa,etal.androgenregulationofsecretorycomponentmRnalevelsintheratlacrimalgland[J].advexpmedBiol,1999(350):219-224.

[14]王冰.灵枢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

[15]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16]wenderleinm,mattesS.thedryeyephenomenonandovarianfunctionStudyof700womenpre-andpostmenopausal[J].ZentralblGynakol,1998,118(12):643-649.

[17]刘香琼,茅敏,易村犍.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3(9):260-261.

[18]张素红,王超.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亥全期妇女干眼症中个体化应用中医临床研究[J],2016,7(8):103-105.

[19]冯建辉.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4(23):594-598.

[20]刘院斌,武中华,任志凤.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大豆异黄酮片治疗女性绝经期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2015,24(35):7150-7152.

[21]佟锦,钟群.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3(13):71-72.

[22]万秀玉,凌沛学.眼干燥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27(1):61-63.

[23]wordaC,neppJC,HuberJC,eta1.treatmentofkeratoconjunct

iviticssiccawithtopiclandrogen[J].maturitas,2001,37(3):209-212.

[24]郭胜,杨君,芦佳娜.绝经后干眼症与性激素的关系[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7):502-504.

[25]赵素琴.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疗效及机制[J].光明中医,2014,2(29):274-276.

[26]韦东,李越虹,周婉瑜,等.润目舒口服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杂志,2009,6(14):646-649.

[27]罗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2(30):19.

[28]徐艳,邢勤.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报,2013,4(12):39-40.

[29]尹连荣,高健生.自拟温肾逍遥汤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5(21):253-255.

[30]卢争鸣,纪红,岳聪,等.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女性干眼症32例疗效[J].广东医学,2008,29(11):1914-1915.

[31]高卫萍,张燕,鲍超,等.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23):214-216.

[32]张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28):123-125.

[33]周丹,刘桂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6(20):74-75.

[34]温勇,伍小涌,秦智勇.经络脏腑辨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疗效评价[J].广西医学,2016,8(38):1149-1151.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干眼症;中药热敷;人工泪液

[中图分类号]R7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4(b)-0107-04

effectobserv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tcompresscombinedwithartificialtearsinthetreatmentofdryeye

ZHanGXiang-wen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ShangdiHospitalofBeijingC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tcompresscombinedwithartificialtearsinthetreatmentofdryeye.methodsFromJunetooctoberin2016,58cases(116eyes)withdryeyeinourhospitalwereenrolledinthestudy,andallpatientshadbinoculardisease.th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groupandtheroutinegroup,29cases(58eyes)ineachgroup.theroutinegroupwastreatedwithartificialtears,and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groupwasadditionallytreated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tcompressonthebasisoftheroutinegroup.theclinicalefficacy,thescoresofsymptoms,volumeofsecretedtear,tearbreakuptimeanddegreeofcorneallesion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routine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Dryey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tcompress;artificialtears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组织病变,表现为眼痒、干涩、灼痛、疲倦、畏光畏风等,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常用药物,具有补充泪液、湿润眼表组织等作用,可以缓解干涩、眼痒等症状,但不能根治干眼症[2]。中医在治疗干眼症方面具有独特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热敷联合人工泪治疗,探讨中药热敷联合人工泪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10月诊治的58例(116眼)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中西医组与常规组,每组29例(58眼)。中西医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5~75岁,平均(60.16±14.78)岁;病程2~23个月,平均(12.49±10.45)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14例,本科及以上10例。常规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59.52±13.39)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4.06±10.83)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2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3],经诊断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③中医辨证属阴虚湿热证;④年龄≥18岁;⑤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⑥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②合并其他结膜、角膜、虹膜病变;③既往眼部手术史;④相关药物过敏史或紧急史。

1.4方法

常规组给予人工泪液(美国allerganinc,国药准字H20090730,)1~2滴滴于眼部,4次/d。中西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12g,桑叶12g,当归12g,黄柏12g,玄明粉10g,金银花10g,薄荷10g,红花10g,秦皮10g,置入热敷装置容器内煎煮,煎煮完成后放凉,将温度适宜热敷袋敷于眼部,30min/次,2次/d。

1.5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病变程度。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制订参考相关文献[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泪分泌试验多次测定>10mm/5min;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泪分泌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泪分泌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未增加。证候积分的制订参考相关文献[6],对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烧灼感等干眼症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3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采用泪分泌试验(schirmer)测定泪液分泌量,采用泪膜破裂试验(BUt)[7]测定泪膜破裂时间,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检测角膜病变程度。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中西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干涩感、疲劳感、烧灼感、异物感证候积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干涩感、疲劳感、烧灼感、异物感、证候积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治前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病变程度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量多于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角膜病变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干眼症亦称角结膜干燥症,是眼科常见慢性疾病,眼干涩与异物感是干眼症最常见症状。干眼症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反应、性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8]。目前干眼症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泪腺替代术是重症干眼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适应范围较小;人工泪液治疗适用性较广,在缓解眼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根治干眼症,长期应用可能引发毒副反应,对泪膜、角膜等造成损伤[9]。中医综合治疗在减少泪液丢失、促进泪腺分泌、改善干眼症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

干眼症属祖国医学“神水将枯”等范畴,患者多因外感风热,加之肝肾不足,致使脾胃湿热蕴积,灼津耗液,化燥伤津,久而伤阴,五脏失调,气机不畅,目失濡养,发为本病,因此在治疗中当以清热明目、活血燥湿为主。本研究采用中药热敷法,其具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祛湿通络之效,所用方药由、桑叶、当归、黄柏、玄明粉、金银花、薄荷、红花、秦皮组成,方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当归调经活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玄明粉明目泻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薄荷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红花活血祛瘀,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明目,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泻热、明目燥湿之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取得了一定进展。索丽娟等[10]探讨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干涩感证候积分、异物感证候积分、疲劳感证候积分分别为82.14%、(0.7±0.2)分、(0.6±0.3)分、(0.8±0.2)分,认为中药熏蒸(密蒙花、金银花、野、黄柏、秦皮、桑叶、红花、薄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充分发挥清热燥湿、养阴明目的功效,联合人工泪液使用能够进一步缓解干眼症症状。王湘娟[11]探讨中药熏眼联合西药治疗严重干眼症的效果,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1%,认为中药熏眼操作简便、价格适宜、无明显毒副作用,直接作用于眼局部,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王朝霞等[12]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西药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认为中药熏蒸(当归、柴胡、白芍、枸杞子、麦冬、白、薄荷、桑叶)可以补充眼部水分,刺激泪腺,促进泪液分泌,修复角膜组织损伤。

干眼症会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破坏角膜屏障作用,干扰泪腺稳定性,升高泪液渗透压,削弱泪液分泌,诱发眼表损伤。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对单纯庖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清除氧化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桑叶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植物甾醇等成分,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减轻炎症、水肿等反应。黄柏含有黄柏碱、黄柏酮等成分,对金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金银花含有木犀草素、三萜皂苷等成分,对变形链球菌、放线粘杆菌等具有强效抑制作用,可以调节免疫机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薄荷含有挥发性油、黄酮类、有机酸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可以减轻炎Y反应。当归含有亚丁基苯酞、豆甾醇、氨基酸等成分,可以作用于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当归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坏死细胞修复,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滋养眼部,缓解眼部不适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热敷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后的证候积分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提示中药热敷可以增强机体免疫机制,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眼干涩、异物感、疲劳感等眼部不适症状。

热敷疗法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在缓解眼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郭迪文等[13]观察中药综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认为热敷治疗通过刺激眼睑组织,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干眼症症状。彭绮玲等[14]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在眼睑痉挛治疗中的应用,认为热敷疗法可以舒张眼睑局部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机体代谢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多种眼部不适症状。刘李平等[15]探讨综合治疗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应用价值,认为局部热敷等综合治疗可以通过热刺激等方式,舒缓睑板腺开口,促进泪腺分泌与泪膜稳定,缓解干眼症状。泪液源自于泪腺,具有眼球、清洁角膜、清除异物、抵御细菌侵袭等功效,干眼症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泪液蒸发加快,泪膜稳定性降低,通过刺激泪腺,增加泪液分泌量,可以有效缓解眼干涩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是干眼症重要诊断指标,泪膜破裂时间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联合人工泪液可以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缓解眼干涩、异物感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辉,段勇波,罗春云,等.顺德区特定人群干眼症患病率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723-1725.

[2]梁冬梅,王强,李国良,等.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1):1445-1447.

[3]刘祖国,彭娟.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08,26(3):161-16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1-102.

[5]袁启贤,霍灿明,黄汉超,等.香丹注射液超声雾化喷眼联合睑板腺物理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2):164-166.

[6]林秋霞,韦企平.杞菊甘露饮及杞菊甘露饮配合针刺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7):883-885.

[7]韩玉灿,杨燕宁,成进魁,等.干眼患者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3):238-241.

[8]翟英会.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1):34-36.

[9]赵小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299-301.

[10]索丽娟,何旭亭,宋艳敏.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干预干眼症疗效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1):997-999.

[11]王湘娟.中药熏眼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严重干眼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54-955.

[12]王朝霞,韦春玲,左海霞,等.清肝养阴汤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129例[J].陕西中医,2014,35(3):329-330.

[13]郭迪文,缪晚虹.中药熏蒸治疗改善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功能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6):1756-1757.

[14]彭绮玲,杨秀章.眼睑痉挛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83-1385.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3

作者简介:许长生,眼科副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236例(472眼)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内膜破裂时间检查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236例患者中水液缺乏性干眼83.89%,mGD4.24%,混合性干眼11.87%。女性多于男性,女性141例(59.75%),男性95例(40.25%)。结论: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的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干眼症;诊断;治疗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国外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在30~40岁人群中超过20%患有干眼症者,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36.1%。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眼表疾病,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等[2]。为加强对干眼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我们对本院门诊236例(472眼)干眼症患者的诊治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科确诊为干眼症患者236例(472眼),其中男性95例(40.25%),女性141例(59.75%);年龄10~78岁,平均37.81±10.72岁。

1.2主观症状

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眼红、畏光、视疲劳、视力波动及视物模糊等[3],干眼症患者至少有一项症状存在。

1.3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1)泪液检查:用Schirmeri法进行泪液基础分泌量测试,5min后滤纸湿润部分﹤5mm为阳性。(2)泪膜检查:泪膜破裂时间﹤10s为阳性。(3)荧光素染色检查:干眼症患者角膜上皮多呈点状染色。(4)睑板腺检查。临床诊断以具有三种以上临床症状,同时有上述实验室检查异常。

1.4病因

根据病因学,干眼症可以分为:环境性干眼、性激素失衡性干眼、睑板腺功能异常性干眼、干眼综合诊、神经传导性干眼、混合性干眼[4

2、结果

2.1干眼患者临床表现

236例患者临床症状中最常见是眼部干涩163例(69.07%)和视疲劳159例(67.37%),其次是眼痒142例(60.17%),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38例(58.47%),眼红118例(50%),异物感109例(46.19%),畏光、流泪99例(41.95%),眼痛85例(36.02%),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干眼症患者223例(94.49%)。

2.2干眼的病因分型

236例患者中,水液缺乏性干眼198例(83.89%),mGD10例(4.24%),混合性干眼28例(11.87%)。

2.3干眼的诊断性检查结果

236例患者中,BUt≤5s者占218例(92.37%),荧光素染色角膜点染重度患者120例(50.85%),中、轻度患者86例(36.44%),阴性占30例(12.71%)。

泪液基础分泌量≤5mm167例(70.76%);6~10mm52例(22.03%),≥10mm17例(7.21%)。

2.4干眼的治疗

(1)病因治疗:脂质异常性干眼的治疗,首先应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霰粒肿、内麦粒肿、眼脸结石、酒糟鼻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水液异常性干眼:激素不足被认为是干眼发病的重要因素,Smitt等[5]报道患有卵巢早衰的患者出现更多的角结膜干燥病性眼表症状。文献报道口服雌激素可改善干眼症状。粘蛋白异常性干眼: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及维生素e。(2)对症治疗泪液替代品:人工泪液及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使用人工泪液的主要成分有: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玻璃酸钠、右旋糖酐、聚乙烯醇等。(3)心理干预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神经质倾向比较明显,其性格多内向,所以一定要加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6],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有效的沟通,让患者解除焦虑,充满信心和勇气。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其他治疗: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常取得更好疗效[7]。

3、讨论

干眼症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泪液和眼表的一种多因素疾病,轻者可引起眼干涩、异物感、眼红、眼痒、畏光等不适症状,重者可引起视力障碍,较多的患者还出现焦虑、烦燥等心理疾患。虽然干眼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其病理生理是相似的。炎症是干眼症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而细胞凋亡、性激素等也共同参与了干眼的发病过程。本组干眼患者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生,以女性患者占多数,与Sullivau等[8]观察结果一致。刘祖国等[9]根据维持稳定泪膜的要素将干眼分为五类:蒸发过强型、水液缺乏型、粘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和混合性干眼。我组病例主要观察了水液缺乏型干眼、mGD、混合性干眼,发生率分别为水液缺乏性干眼83.89%,mGD4.24%,混合性干眼11.87%。干眼的检查方法较多,我组病例主要进行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荧光素染色等检查,本组的实验结果为:角膜BUt≤5s者占218例(92.37%),泪液基础分泌量≤5mm167例(70.76%)。

干眼的治疗主要有针对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的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脂质异常性干眼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水液异常型干眼的治疗主要是改善雌激素水平的治疗,粘蛋白异常型干眼的治疗主要是补充适量相应维生素的治疗。另外尚有手术治疗、泪液替代品对症治疗。我组病例除以上常规治疗外,特别强调的是心理干预治疗,通过合理的解释、沟通,消除病员的顾虑,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常取得事半功倍的满意疗效。

总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电脑、空调的普遍使用,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干眼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干眼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各异,目前治疗仍较困难,治疗效果常不尽人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尽量详细询问病史,掌握临床症状,并通过相关详细检查,作好病因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干眼诊断及分型。再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根据症状轻重进行对症治疗,并辅之以心理干预治疗,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为减轻患者痛苦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Sahaia,malikp.Dryeyeprevalenceandattributableriskfactorsinahospitalbasedpopulation[J].ophthalmol,2005;17(6):87-91

[2]邓新国,孙倩娜,高杨。干眼症患者435例临床症状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8;28(10):763-765

[3]董文娟干眼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6):640---642

[4]丛晨阳,毕宏生,温莹.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64-466

[5]SmithJa,VitaleS,ReedGF,etal,Dryeyesignsandsymptomsinwomenwithprematureovarianfailure.archophthalmol,2004,122:151--156

[6]张福弟于海燕钟宇荣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108—109

[7]郑慧中西结合治疗干眼病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8)45—46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4

(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陕西西安712046)【摘要】目的:干眼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眼睛泪膜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角膜和结膜得不到正常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关于干眼症的病因与分类目前都不是很统一,寻找简单、客观及准确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一直是干眼症临床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方法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干眼症有独特的优点和疗效,采用病历对照方法筛选出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并综合分析治疗效果。讨论根据不同情况下引起的干眼症,针对性预防及治疗。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治疗这一疾病的发病发展。【关键词】干眼症;泪液;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鬼针草【中国分类号】R24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45-01干眼症(drydyesyndrome)又称干燥性角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sicca,KC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眼睛泪膜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角膜和结膜得不到正常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中医中药对干眼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方法,目前已使用与临床,本文旨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情况对干眼症的影响及中医治疗的相关疗效,从而客观准确指导预防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在近五个月的时间于省中医院对前来就诊的干眼症患者进行病历分析及追踪疗效,并有记录相关病情及抄录病历以便进一步分析。2分析方法:①虎红染色(rb)于受检眼下穹部滴1%虎红眼液1滴(约20μl),轻揉上下睑使其弥散分布,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呈玫瑰色者为阳性。②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使用1%的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内,在裂隙灯下观察自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为BUt,一般认为<10s既是泪膜破裂时间过短。③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i):用滤纸测试结果,泪液量<5mm/min,但使用此法时应注意刺激性产生泪液,往往会影响测试结果。3分析指标:根据国内干眼症进行计分诊断分级标准图表分析疾病的程度:(二)结果1.650例患者中男性326例(50.2%),女性324例(49.8%),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49.9岁。干眼患者共134例,干眼总患病率为20.6%(134/650),女性85例,占26.2%(82/324),男性49例,占15.0%(49/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4,p<0.001)。2.干眼症状的分布650例中至少有1项干眼症状阳性者共计447例(68.7%),其中干涩感182例(28.0%),最为多见,其次分别为疲劳感158例(24.3%)、眼痒131例(20.2%)、异物感或磨砂感及眼部不适均为77例(11.8%),最少的症状为眼痛42例(6.5%)。3.取临床病例跟踪疗效,初次使用中医特色治疗后效果明显改善者476(73.2%),二次使用效果改善者(含初次有效者)501(77.1%),结果符合有效范围。(三)讨论关于干眼症的病因与分类目前都不是很统一,总体来说干眼症可以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和蒸发过强两种类型。轻微的干眼症或是在疾病的早期,通常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大多数病人只会觉得眼睛稍有干燥感,往往不去对它进行专门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觉,并会有畏光,眼红和视物模糊,当外界环境中有烟尘时,他的反应会更加剧烈。晚期常会合并角膜溃疡、变薄、穿孔、继发感染、角膜斑痕形成和新生血管,视力下降等一些并发症,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可以分为四类。1补充泪液:人工泪液的种类比较多,但是每一种人工泪液都有其适应证。对于轻度的干眼症,选择黏稠度较小的人工泪液,不会引起一过性的视物模糊。对于中、重度干眼患者可以选择黏稠度大的人工泪液,这样可以使人工泪液在眼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减少用药次数。对于眼表疾病严重的要应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2减少泪液蒸发:①戴各种眼罩,如湿房镜、游泳镜等。②泪小点封闭:可以用暂时性的泪小点封闭法也可以使用激光的永久泪小点封闭法。③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症状,但是有感染的风险。3刺激泪液的分泌:目前虽然有一些药物有增加泪液分泌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的临床副作用也很大,不可以长期的应用,且治疗效果也不是十分的理想,常用的如0.5%Csa滴眼液,每日3~4次,可以改善早期干眼症的症状。4手术治疗:手术的治疗只适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受损的干眼症患者。常用的方法有颌下腺导管移植治疗严重的干眼症,对于一些重度干眼症尤其角膜溃疡者,可进行睑缘的缝合以缩小睑裂的宽度,从而减少泪液的蒸发。5中医中药的治疗:中医认为干眼症是由于老化或其居饮食压力环境诸因素,造成肺、胃、脾、肝、肾、等脏腑亏虚,甚至免疫失调,导致泪腺功能失常或邪毒留恋体内而发生的。因此治疗之道,唯有透过恢复脏腑的功能或调解免疫的药物,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临床中常用的治疗的干眼症的为鬼针草、枸杞子、三味中药,虽然只有简单的三种药材,但是效果非常好,其中鬼针草时临床其它疾病应用较少的药材,性寒,味苦,本方中重用;枸杞子性甘,味平;辛、甘、苦,微寒;诸药和用,疏风散热,活血通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现取一病例简要说明治疗过程:患者性别:男年龄:35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1月病史:1年病情:患干眼症1年,双眼干涩,自觉异物存在,分泌物较多,有时会出现视疲劳的现象,闭上眼睛可稍改善,曾就诊了2次,第一次诊断为干眼症,同时取出眼睑内的结石,而后用了唯地息、润洁、杰奇眼膏、利福平,但效果不明,第2次诊断为结膜炎,建议用唯地息,但是用后总感觉不舒服。

本病例检查BUt=5s,Sit几乎没有,经其它有效检查,确诊为干眼症。上方配伍后首服七日,早晚各一次,一周后复诊检查BUt=9s,Sit=10mm,此外病人自述睡眠情况变好,以往深夜惊醒的症状也得到改善,此次原方配伍不变,加服七日,服法依旧,另外每晚嚼食少许核桃仁,嘱注意休息,及时复诊。三诊BUt=10s,Sit=10mm,视疲劳有所减轻,为巩固疗效,原方适当减量继服七日,七日后停用,再次复诊后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已经患了干眼症的患者,除了进行必要的针对性治疗外,还应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护养。所以说,对于干眼症的预防,就应从平时的生活调摄中做起,针对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给出不同的建议:少年期让眼睛多"开小差",青年期空调房里多饮水,更年期:泪水少早就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能缓解时,应及时接受眼科医生诊断与治疗,如果被诊断为干眼症,应严格按照医嘱接受药物等治疗。参考文献[1]赵家良主编眼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1-61[2]崔浩主编眼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0-71[3]褚仁远主编眼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4]刘祖国主编眼科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5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复舒眼液滴眼,均4次/日,治疗2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time,BUt)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t、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贝复舒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眼症

Clinicalobservationofcompounddextran70eyedropscombinedwithbFGFeyedropsintreatmentofdryeyesyndrome

Shenaijun,wangBaozhen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ZhengzhouCity,Henan450004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compounddextran70eyedropscombinedwithbFGFeyedropsintreatmentofdryeyedisease.methods:36caseswithdryeye(72eyes)wereselectedfromSeptember2012toSeptember2013.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eregivencompounddextran70drops,andthetreatmentgroupweregivenbFGFeyedrops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Bothofthemwereused4times/day.wereviewedafter2weekstreatment.wecomparedthetearsecretiontest(Schirmertest,St),tearbreak-uptime(Breakinguptime,BUt)andtheeffectof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Schirmertestresultsof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showe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BUtofthetwogroupsbeforethetreatment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BUtandtheeffectof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Compounddextran70eyedrops;BeiFushueyedrops;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Xerophthalmia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的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患者常诉眼疲劳、干涩、异物感、畏光、眼红、烧灼感、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表损伤,严重者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丧失,影响工作和生活,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去控制。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采用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干眼症,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干眼患者36例(72眼),男14例,女22例,年龄32~76岁,平均(53.69±11.03)岁。4例干燥综合征,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余患者否认全身系统性病史。

诊断标准:①症状:视疲劳,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眼红,视力波动等。有一项或多项主观症状时常存在或持续存在。②泪液分泌减少:Schirmer试验≤5mm/5min(++)或Schirmer试验≤10mm/5min(+)。③泪膜不稳定:BUt≤5s(++)或BUt≤10s(+)。④眼表损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2级以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方法: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0级,无染色;1级,染色范围1/2角膜。主观症状阳性加眼部特异性检查一项强阳性(++),或两项阳性(+),或眼表的损害即诊断为干眼。排除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眼部手术后不足3月者、正在使用其他人工泪液者及对人工泪液过敏者等。

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36例干眼患者72眼,每例患者随机选1眼为对照组,另1眼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复方右旋糖苷70滴眼液滴眼,4次/d,1滴/次。治疗组双眼以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及贝复舒眼液滴眼,4次/d,1滴/次,两种眼液之间相隔10~15min。连续用药2周后复查。观察记录每组用药前后Schirmertest试验,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症状改善情况。所有检查均于滴眼液1h后由同一医师进行检查。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Schirmei试验>15mm/5min,或BUt>10s,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②有效:自觉症状减轻,Schirmer试验于5~15mm/5min,或BUt>10s,角膜荧光素染色减少。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变化,Schirmer试验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Schirmer试验结果比较和BU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结果

St、BUt及疗效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t及BU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BUt变化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

讨论

干眼症是眼科门诊中常见的眼表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产品如电脑、电视、游戏机、手机等广泛普及和过度使用,干眼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国际干眼工作组于2007年定义干眼为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泪液和眼表疾病,包括眼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并有潜在眼表损害,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性反应[2]。其中泪膜不稳定是导致干眼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引起干眼病因的不同,治疗的药物也不同,如人工泪液、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已被广泛接受及应用,而且发现一些中成药如复方血栓同胶囊对一些老年女性干眼症有一定疗效[3]。随着对干眼症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其治疗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研究认为对于绝经期女性的干眼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下降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所以激素替代疗法也成为研究热点[4],可口服异黄酮片、鬼针草(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药物,邵毅等研究发现人工泪液加用异黄酮片28天后可明显改善中重度干眼的症状[5];黄杰等研究发现针灸刺激眼周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泪腺的自主分泌,改善干眼症状[6]。但单纯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起效时间长,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针灸有一定的痛苦,患者难以长期坚持,而且都不能立竿见影地及时解决患者当前的干眼症状,仍需同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患者的不适。因此,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人工泪液的种类较多,如玻璃酸钠眼液、聚乙二醇眼液及甲基纤维素眼液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单一使用人工泪液疗效始终欠佳[7]。我院近一年来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干眼症,应用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病,发现此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以起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其主要成分是0.1%右旋糖苷和0.3%羟丙甲基纤维素,是最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人工泪液,其离子浓度、pH值与人体泪液相同,且与人体泪液等渗、等张。在补充泪液的同时,其成分羟丙甲基纤维素可以眼球,右旋糖苷70可以增加泪液的黏滞度,与角膜表面的黏蛋白黏附,增加泪液的黏附性,延长了泪膜在眼表的存留时间[8]。它是拟天然泪液的灭菌眼液,有稳定泪膜的作用,还采用毒性最小的防腐剂ployguad,不影响角膜上皮的正常生长。

干眼症的患者由于泪液的缺失,泪膜的不完整,可引起角膜上皮损害,而角膜上皮的不完整又导致角膜光滑度降低,更增加了泪膜附着的难度[9]。所以,对于干眼症患者,尽快恢复角膜上皮的完整性是延缓泪膜破裂,减轻症状的一条重要途径[10]。贝复舒滴眼液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眼液,研究表明bGFG作用于角膜组织时会与角膜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刺激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移行,使角膜上皮不断完成修复和愈合[11]。贝复舒眼液能够促使角膜上皮不断地再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了角膜上皮的脱落导致的损伤,对维持眼表的光滑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组研究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使用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以及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干眼症在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和自觉症状改善上都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后者,较单纯使用复方右旋糖苷70滴眼液治疗干眼在上述3个方面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说明联合用药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同时,能提高泪膜稳定性,延缓泪膜破裂时间,从而改善干眼的各种不适症状,对治疗干眼症有很好的疗效。另外,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Shirmeri试验结果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复方右旋糖苷70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都不能通过直接改变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来达到治疗效果的,而是通过增强角膜上皮的修复,促进泪膜的稳定,延缓泪膜破裂时间而改善症状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经研究证实,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液对治疗干眼症有明显的疗效,总有效率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2.

[2]the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DryeyeDisease.ReportoftheDefinitionandclassicationsub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DryeyeworkShop(2007)[J].oculsurf,2007,5(2):75-92.

[3]宋念艺,朱炎华.干眼症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115.

[4]邵毅,余瑶,黄国栋,等.鬼针草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症临床初探[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7):806.

[5]邵毅,裴重刚,周琼,等.异黄酮片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症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4):377.

[6]黄杰,赵杰,徐红,等.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5):561.

[7]官曼标,陈照良,邱少忠.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4(4):113-114.

[8]贾丁,李冰,张立华,等.倍然对于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8):742.

[9]张志红.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4):765-767.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中医辨证;白内障手术;干眼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137

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严重,白内障发病率逐步增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效果好、患者恢复快而广泛用于白内障的治疗。但有报道提出手术中角膜上皮被损伤和手术后的愈合都会对泪膜功能的稳定性造成损害,从而形成“干眼

作者单位:221003徐州市中医院眼科

症”。干眼症是一种眼部疾病,表现为一系列眼部不适的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便[1]。当前在临床中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是运用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泪然)等人工泪液进行症状的控制,但治标不治本,中医辨证对干眼症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本院采用泪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排除青光眼等其他影响泪腺分泌的眼部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对泪腺有影响的全身疾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2.2±4.1)岁。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2.3±4.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泪然滴眼治疗,4~6次/d,病程为30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患者为肺阴不足时,表现为眼干涩、眼白发红、便秘、咽干、脉细弱、舌头发红、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肝肾阴虚时,表现为眼干涩畏光、视觉易疲劳,采用归尾、构祀子、白芍、石解、获神、野、蔚子、凌霄花、茺蔚子各10g,生地黄12g,山药15g,决明子15g的处方治疗。均为1剂/d,经水煎服,疗程为30d。分别在治疗前1d、1周以及第30天

对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

1.3疗效评定标准[2]依据临床干眼症疗效评价标准:泪液分泌实验纸长>5mm,裂隙灯检查结果为正常,干眼症症状消失为治愈;泪液分泌实验纸长>5mm,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有好转,干眼症症状好转为显效;泪液分泌实验纸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试纸平均湿润长度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试纸平均湿润长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正常人的眼睛表面覆盖了一层泪膜,对眼有保护滋润的作用。一些原因可造成眼睛表面异常从而形成干眼症。干眼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作角结膜干燥症,是眼科的常见病[3]。也是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常发生的症状,症状有眼睛干涩、有灼烧感、刺激性流泪、视力疲劳和波动[4]。通常是由于手术麻醉以及手术器械对眼睛造成了损害改变了角膜表面曲率,损伤了结膜杯状细胞[5]。术后使用的滴眼液含防腐剂,毒性作用使眼睛充血甚至损伤泪膜。此外,术后伤口炎症反应时的淋巴细胞浸润、水肿和部分药物使用都会使泪液减少分泌,从而造成干眼症。目前常用对干眼症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替代治疗,即使用与生理泪液相似的泪然眼液。泪然的作用是产生一种附着在角膜表面的亲水性膜,减少内外界因素对眼睛的刺激,且该滴眼液防腐剂的毒性很小,患者未产生明显毒性反应,也未发现有过敏者,但本药品治标不治本,且经常使用需随身携带,给患者增加了不便。中医方面对干眼症的认识是“白涩症”,认为干眼症与肝肾有着密切的关系,眼睛的滋润,不但依赖于肝气疏泄的调和、肝藏血的充沛,而且依赖于肾气、精气的充养。如果肝肾不调、精血亏虚,导致津液产生不足,眼睛失去滋润从而变得干燥,形成干眼症;和肺相关的方面,肺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调水道。在脏腑学说中眼睛是肺所主,当气阴充足时,眼睛就得到滋养,当劳累气息亏损时,眼睛就失去滋养,长时间以后就会导致眼睛干燥不适,形成干燥症。因此在中医辨证方面主要针对患者上述症状进行调理。在中药里生地黄、黄柏、玄参、杏仁、麦冬、豆范仁、芍药、知母、等药材有清湿解热、通畅气息、滋阴益肝肾的作用。所以在中医辨证上常采用可生津润燥、清宣肺气、滋补肝肾这些药材的方剂。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前观察组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试纸平均湿润长度为(5.97±0.78)mm/5min,对照组为(6.14±0.82)mm/5min,治疗后观察组为(12.24±1.85)mm/5min,对照组为(10.59±1.73)mm/5min。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白内障术后的干眼症,泪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泪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7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因眼表泪膜异常,泪液减少而引起眼部干涩、灼痛、羞明等临床症状。近2年多来,笔者以滋阴润燥中药治疗干眼症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35例(70只眼),女24例,男11例;年龄27~7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其中有浅层角膜炎者43眼,有持续性口干者19例,有关节炎者19例。对照组35例(70只眼),女23例,男12例;年龄28~7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其中有浅层角膜炎者40眼,有持续性口干者20例,有关节炎者18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眼干涩、磨痛、畏光,可伴有口鼻干燥;②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黑睛生翳,眵多黏稠;③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i法少于l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内服自拟滋阴润目方(生地黄、当归、白芍、沙参、枸杞子、桑椹、黄精、黄芪、牡丹皮、菊花、地骨皮),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局部点润舒滴眼液,每日3~6次。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行角膜染色、泪液分泌试验。

1.4疗效标准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染色消退,Schirmeri试验多次测定大于l0mm/5mim;好转: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Schirmeri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未愈:症状无改善,角膜染色无变化或增多,Schirmeri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未增加。

1.5统计学方法

2组疗效比较用卡方检验。

2治疗结果

(见表1~表3)表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对比(略)表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染色对比(略)表3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7902,*p=0.0335。

3讨论

目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人工泪液滴眼、配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用硅栓等小塞阻塞泪小点、以手术封闭泪点、使用药物刺激泪液分泌等,但多是治标之法,无助于干眼症的根本好转,且有各种弊端和不便。

眼表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泪液分泌不足,泪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泪膜的不稳定性,加之泪腺的慢性炎症及泪腺、睑板腺功能异常等,均可引起干眼症的发生。中医称干眼症为“白涩症”。《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五脏充和,化生有源,津液在目化为神水,润泽目珠,濡养眼球。阴血亏虚,津液亏乏,则泪液生化之源不足,泪液生成减少,目失泪水濡润而生燥,导致干眼病的的发生。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滋补阴精中药大多能增强血中老化相关酶的活力,使过氧化脂质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延缓身体各器官的衰老,有利于泪液的生成和正常分布,恢复正常泪膜结构及功能,维持眼表的正常环境。自拟滋阴润目方中生地黄、枸杞子、桑椹、白芍、黄精滋阴润燥;当归补养阴血;沙参养阴润燥;牡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菊花清肝明目;黄芪益气明目。诸药合用,滋阴养血润燥,使目得滋养,眼症消退,目珠莹润。

【参考文献】

[1]王利民.试述从肝肾论治干眼病[J].四川中医,2005,(7):13.

[2]傅彦江.干眼病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1):56.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异黄酮;干眼症;更年期

[中图分类号]R7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1(a)-0070-02

Clinicalstudyontheisoflavonetabletsondryeyediseaseinwomenduringpeirmenopausalperiod

XieXiao-qing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people′sHospitalofLeanCountyinJiangxiprovince,Lean344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isoflavoneondryeyediseaseinwomenduringpeirmenopausalperiod.methodsatotalof218womenduringpeirmenopausalperio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2toJune2013wereenrolledinthisstudy,all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conventionaltherapy)andtreatmentgroup(treatedwithisoflavone).thecliniceffectswas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cliniceffectiverateintreatmentgroupwas72.5%,whichwas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49.5%)(p0.05).theclinicadversereactionsincontrolgroupandtreatmentgroupwas2.8%and1.8%respectively,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isoflavoneshowesmoreeffectivelyclinicalefficacyontreatingdryeyediseasewithlessclinicaladversereactions,andwhichisworthytopromotethe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isoflavone;Dryeyedisease;peirmenopausalperiod

干眼症是指泪膜的质和量以及泪液动力学发生异常,引起泪膜或眼表面异常,患者往往伴有眼部不适,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等临床特征的一种角结膜干燥症[1]。干眼症在>4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10%,并且其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3[2]。更年期是女性从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期,主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及其功能失调而导致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征候群。更年期女性雌、雄激素水平均下降的这一特殊阶段决定了其有更高的干眼症发病率[3]。干眼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仍未明了,因此普通药物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多不理想[4]。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故而又称为植物雌激素[5]。本研究观察了异黄酮对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干眼症的临床治疗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更年期女性干眼症患者218例,年龄44~58岁,平均(51.6±4.8)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异黄酮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10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和排除标准

干眼症的诊断参照1995年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3]: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的临床症状;裂隙灯显微镜发现泪膜的稳定性异常;泪膜破裂时间(BUt)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常规治疗,采用0.05%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局部滴眼,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黄酮片(哈尔滨百爱科技公司生产)治疗,50mg,3次/d。两组患者均以12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佟锦等[3]介绍的方法,以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等临床症状消失,BUt>10s,泪液分泌试验>1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为显效;以眼部临床症状减轻,BUt较用药前延长,泪液分泌试验较用药前分泌增多,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染范围在1/4~3/4为有效;以所有症状都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5%(p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两组患者血清雌激素变化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清雌激素(雌二醇)的水平均未发生显著性的变化(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变化的比较(pmol/L)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眼痛1例,眼红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眼痛1例,眼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讨论

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升高及精神心理等因素的改变成为干眼症的高危人群。临床上使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已有报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常因激素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而难以适应。异黄酮是与雌激素具有相似功能的天然化合物,来自于植物大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喜食大豆的国家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无食大豆习惯的国家[6]。本研究提示,异黄酮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可以获得72.5%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说明异黄酮对于更年期女性干眼症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女性闭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使睑板腺向泪膜中分泌油脂的作用减弱,其泪腺的形态、生理、免疫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低,人体摄入异黄酮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生成异黄酮苷元,游离形式的异黄酮苷元可以在小肠上端被吸收,或转变为雌马酚,其中雌马酚具有比雌激素更高的活性,这些吸收物和代谢物都可以模拟机体雌激素的功能,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这可能是异黄酮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作用机制[7]。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是阻碍药物临床使用的一大屏障,但本次研究并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异黄酮是一种来自于食物的天然的活性化合物。本次研究也显示异黄酮不会影响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对患者性激素的内分泌没有显著的影响。

综上所述,异黄酮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erez-RicoC,GermainF,Castro-Rebollom,etal.effectoftopical0.05%cyclosporineaoncornealendotheliuminpatientswithdryeyedisease[J].intJophthalmol,2013,6(4):471-474.

[2]谈晖珍.老年干眼病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78-379.

[3]佟锦,钟群.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3):71-72.

[4]李立虎.干眼症临床发病因素及防治的分析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788-791.

[5]王建华.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1):85-88.

[6]竺月芬.异黄酮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2288-2289.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9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视物模糊、眼红、角膜接触镜不耐受等。干眼症是常见眼表疾病之一。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的炎性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年龄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视频终端的普及是加重干眼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视频终端的广泛使用及居住、办公环境空调设施的普及,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根据资料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流行病调查

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已报道的流行病调查中,由于选择的人群和诊断标准不同,干眼症的发病率从14.4%~33%,现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14.6%(430万)的人患干眼[1]。日本在对2127人的筛查中发现17%有干眼症[2]。我国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尚未有报道,严厉等[3]对530人眼科门诊患者问卷调查中发现11.70%有干眼症,项广诊等[4]对2026人眼科门诊患者问卷调查发现10.71%有干眼症,韦青松等[5]门诊患者问卷调查的干眼症患病率是12.91%。

2病因

正常眼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任何原因引起眼泪膜异常均可引起干眼[6]。

2.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烟雾、粉尘、干燥、风沙等也都可以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这些物质可以改变泪膜的pH值,导致干眼,室内环境如中央空调或有暖气的房间及飞机上,湿度有时可降低50%,也容易产生干眼。

2.2计算机研究表明,久视屏幕的人,如计算机操作员、长时间看电视的人、玩电子游戏机的儿童等因为眨眼频率降低,泪膜稳定性随之降低,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VDtS)。许邦利等[7]调查显示,使用计算机的人至少会有一种干眼症的症状,上机时间长,眼干症状重;戴角膜接触镜可加重症状。他们认为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和活动,如经常使用计算机,在荧光屏前工作和阅读(终端综合征,videodisplayerminaly,VDt),可引起瞬目间隔期暴露的眼表面积增大且瞬目减少,泪液蒸发加速而导致干眼。正常情况下,人们平均每分钟眨眼15次左右,操作电脑时每分钟眨眼5次,玩游戏机时每分钟仅眨眼3次,眨眼频次减少,导致眼睛泪腺分泌泪液功能低下,引发眼结膜“泪液润滑剂”减少或不足,极易出现眼睛干涩、发痒、灼痛、畏光等“干眼病”症状。

2.3角膜接触镜戴角膜接触镜可以使干眼的症状加重[8],郑蕾[9]报道戴角膜接触镜虽然引部分患者泪膜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戴角膜镜后角膜表面的泪膜受机械性的压损、干燥及角膜组织对泪膜特别是水分的吸收;正常情况下每次瞬目动作是将泪液平均铺盖在角膜的表面来补充角膜表面所吸收及蒸发的泪膜,戴角膜接触镜后眼瞬目补充泪膜丢失的部分这一功能丧失或减弱,故发生干眼症与配戴角膜接触镜的长短有明显的相关性。戴角膜接触镜,可使角、结膜感觉神经生长发育受损,致使角、结膜知觉功能下降,瞬目动作减少,泪膜代谢功能失调,是干眼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2.4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泪腺和睑板腺功能减低,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差,可致眼干燥症。干眼症患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这是因为雄激素对泪腺的形态、生理和免疫有调节作用并可调节睑板腺向泪膜中分泌油脂[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性的角膜敏感性比同龄男性更低。

2.5全身性因素全身性疾病伴有某些全身病的患者干眼的患病率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过敏性疾病,糖尿病和颈椎病的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也高于正常人[11,12]。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全身用药可以增加干眼症的危险性,包括噻嗪类利尿药、抗抑郁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苯磺胺药、抗帕金森药、抗组胺药和抗高血压药[13]。

3干眼症的诊断

以往干眼症的诊断标准沿用Sjogren综合的诊断标准,但是目前国际上仍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各国诊断干眼症的标准不尽相同,检查指标也不统一。常用的有日本、哥本哈根、希腊及加利福利亚的诊断标准。我国由于干眼症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张汗承等[14]1987年制订了一种KCS诊断标准,即rb染色、But及Sli三项检查中,如有两项阳性(rb++,But≤10s,Slt≤10mm)或一项强阳性(rb++,But≤5s,Slt≤5mm)可确诊为KCS,如仅一项阳性或可疑,则加测乳铁蛋白,

4干眼症的治疗

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应首先了解其病因及分类,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分类进行治疗。由于干眼症是机体内部各种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寻找病因并去除诱因。

4.1补充泪液人工泪液点眼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人工泪液替代治疗可相对改善眼表润滑和增加眼表湿度,甚至有助于提高视力。根据人工泪液滴眼后保持眼表湿润时间长短,将人工泪液划分为5代。目前可供我国临床医师选择的人工泪液有十余种,包括葡萄糖酐-70滴眼液(倍然,含防腐剂)、聚乙二醇400滴眼液(思然)、羧甲基纤维索钠滴眼液0.3(潇莱威)、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0.1(瑞新)、维生素a棕榈酸酯滴眼液(优乐沛凝胶)、卡波姆山梨酸滴眼液(唯地息凝胶)、透明质酸钠0.1滴眼液(爱丽0.1眼液)、透明质酸钠0.3滴眼液(爱丽0.3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利奎芬)、聚乙烯醇滴眼液(瑞珠)等。人工泪液的种类虽然较多,但每一种人工泪液都有其适应证。在临床选择人工泪液时应根据干眼的类型、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作相应的选择。

4.2保存患者原有泪液减少泪液的流失亲水软镜配合人工泪液点眼对轻、中度干眼症有一定效果,重症患者不能耐受;封闭泪小点,阻止泪液排出,可用50ma电流烧灼泪小点5~10s或用烧红的大头针烧灼破坏泪小点,使患者极宝贵的微量泪流得以保存直到蒸发完毕。封闭泪小点,过去一般行下泪小点封闭,最近发现局部泪液缺乏,上方球结膜较下方多见,被认为是上方角膜缘部角结膜炎(SLK)的一个原因。上泪小点封闭可有效地减少瞬目所造成的损伤,从而改善非暴露的眼表状况。

4.3抑制眼表炎症和免疫抑制治疗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只适合于有眼表炎症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轻症患者不需要使用。(1)环孢素a(Csa):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泪腺细胞和结膜杯状细胞的凋亡,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减轻眼表面炎症反应。林碧娟等[17]报道Csa2g/L,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2)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眼部刺激症状明显缓解,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白内障。一般适用于重度干眼的短期治疗,炎性反应控制后,应及时停用。

4.4促进泪液分泌药有许多药物能刺激泪腺分泌泪液。目前此类药物的主要有:(1)m胆碱受体激动药,如盐酸毛果芸香碱,可刺激副交感神经以使泪液分泌增加。(2)呼吸道黏液真解剂,国内外学者对溴苄环己胺药在许多研究中均取得较好的效果。(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目前此药正在临床试用阶段,用后跟干燥症患者的泪液渗透压可明显降低。(4)维生素a可刺激黏液分泌;Csa可能一方面能抑制泪腺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减少了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抑制了泪腺组织的瘢痕化。

4.5视频终端操作者的治疗临床上将此类干眼归为蒸发过强性干眼。对于蒸发过强性干眼的治疗应强调改善环境,如使用室内加湿器、湿房镜减少泪液蒸发,甚至使用滑雪镜、游泳镜也不失为便宜实用的治疗手段。尽量避免眼睛与化学刺激物、烟尘等的接触。对于VDtS的治疗应以改善用眼卫生习惯为主,建议患者眼睛与屏幕保持50~60cm的距离,荧光屏的几何中心位于视平面以下,15°以内,使用计算机的持续时间在1h左右为宜,最好每隔50min休息10min。症状严重者加用人工泪液。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每天需点人工泪液两次或以上者,则首选泪小管栓子治疗。

4.6加强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的管理侯莹等[18]报道据配戴角膜接触镜相关性的干眼症及表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等的发生机制,加强软质接触镜验配的医疗化管理,无论是在配前检查还是在试戴评估以及配后的复查,都要在裂隙灯下详细检查角膜情况及泪液功能检查。戴接触镜者应注意配戴方法和适当控制戴镜时间,规范科学的护理,定期到眼科做保健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戴镜或更新镜片。

4.7自体血清自体血清是一种生理性泪液补充剂,含有一些泪液的必要成分,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维生素a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改善眼部营养,加速组织恢复[19],是最好的泪液替代品,但其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制备保存不方便,因此临床应用不广泛。

4.8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干眼症,药物治疗无效的,可行颌下腺移植术[20]。(1)移植颌下腺的分泌不受副交感神经直接支配,唾液分泌一般不因进食而出现严重泪溢现象;(2)颌下腺分泌泪液中含黏液,而腮腺分泌液为纯浆液,前者更接近于泪液成分。(3)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摘除一侧颌下腺不致造成口干现象,对机体无明显损害。

4.9中医中药目前中医治疗手段包括:(1)中医治疗干眼症历史悠久,干眼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眼科的“白涩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症由于邪热流恋,肺阳不足,脾胃积热及肝肾阴亏,阴血不足而导致目失濡养所致从上可以看出,泪为肝液,肝肾功能失调或肝血不足,会导致目失肝血及津液的濡养,从而导致眼目干湿,引发本症,故本病中医的治病机制应为补肝益肾,滋阴生津,清热明目,卢效友[21]采用补肝四物汤为主方,100眼治愈38眼,好转44眼,无效18眼,总有效率82%,达到修复泪膜功能,改善眼干燥症状。刘荣等[22]以补肝肾明目法治疗本病30例,总有效率96.7%。(2)穴位按摩:中医学认为,眼睛与十二经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按摩眼部穴位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血脉通利、气血濡于目则“目得血而能视”;现代医学认为,眼睛局部按摩能提高中枢兴奋性及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能协同治疗视疲劳干眼症,侯曙红[23]对200例干眼症患者选用眼周穴睛明、上明、攒竹、承泣、四白、太阳进行穴位按摩,每天30min,10天1个疗程,结合人工泪液,每天4次,连续治疗30天,总有效率100%。(3)局部取穴针刺:庞雅菊等[24]采用针刺治疗本病30例,穴位:四白、攒竹、承泣、迎香、百会、少泽、后溪等,有效率63.33%,针刺后患者泪液明显增加。(4)中药喷雾:李洁[25]等使用药用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对干眼症患者进行喷雾治疗,隔日1次喷雾,2周为1个疗程,有效率81.8%。

5展望

随着对眼干燥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眼干燥症的药物治疗将不断有新的突破,由于干眼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仅要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眼表症状,更要针对其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实行个体化治疗才是治疗干眼症的最佳方案。因此,寻求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干眼症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ohein0D,munozB,tielshJm,etal.prevalenceofdryeyea-mongtheelderly.amJopthalmol,1997,124:723-728.

2BrewittH,SistaniF.Dryeyedisease:thescaleoftheproblem.Survophthalmol,2001,45(Suppl2):S199-202.

3严厉,顾宝文,司马晶,等.眼科门诊患者中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解剖与临床杂志,2006,11(3):200-201.

4项广诊,王跃丽,唐国芬,等.干眼症患病因素的临床分析.眼科杂志,2004,13(6):357-359.

5韦青松,王伯钧,陈玉新,等.眼科门诊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广西医科大学报,2008,225(1):146-147.

6刘祖国.眼表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294.

7许邦利,张薇.使用计算机和戴角膜接触镜对干眼症的影响.眼科,2002,11:10.

8Hagans,LoryB.prevalenceofdryeyeamongcomputeruser.optomVisSci,1998,75:712-713.

9郑蕾.角膜接触镜的配戴与干眼症相关因素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4,12(5):478-479.

10BaudouinC.thepathologyofdry.Survophthalmol,2001,45(Suppl12):S211-220.

11张日佳,陈剑,徐锦堂,等.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254-257.

12楼尧勇,许曙,杨洁文,等.颈椎病与干眼症的临床相关性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06,28(1):19-21.

13Rolandom,Zierhutm.theocularsurfaceandtearfilmandtheirdysfunctionindyeeyedisease.Survophthalmol,2001,45(Supp12):S207.

14张汗承,周祖廉,赵成荣,等.干眼病记分分级和人工泪液疗效评价的研究.眼科研究,1994,12:25-27.

15刘祖国.干眼的诊断.中华眼科杂志,2002,38:318-332.

16BarabinoS,DanamR.Dryeyesyndromese.ChemLmmunola1lergy,2007,92(1):176-184.

17林碧娟,刘祖国.环孢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对照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6,27(3):358-360.

18侯莹,曾庆广,李国仁,等.戴角膜接触镜与青年型干眼症的相关性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4,12(5):398-399.

19曲忻,郝继龙.自体血清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0):111.

20贾广学,王玉新,卢利,等.自体颌下腺移植再造泪腺治疗重症干眼病.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88-390.

21卢效友.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100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827-2828.

22刘荣,颉瑞萍.补益肝肾法治疗干眼症30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5):38.

23侯曙红.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干眼症200例报告.山东医药,2004,44(18):69.

干眼症治疗方法篇10

干眼症(dryeyesyndrome,xerophthamia)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眼球表面水质、黏液和脂质分泌不足所造成的泪液质和量失去平衡后而发生的一系列征候群,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电视、电脑、空调在生活中应用的增加及环境气候的改变,干眼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倾向[2]。临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人工泪液、接触镜、泪点封闭、堵塞泪小管及腮腺移植术等[2]。本院采用替诺滴眼液和杞菊地黄丸结合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现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月干眼症患者162例198眼。其中男性92例110眼,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2.8岁;女性70例88眼,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9.7岁。

纳入标准:有眼干涩感、异物感、疲劳、眼红、畏光、烧灼感、眼酸胀、眼痛、泪液功能检查SCHeRmeRi

2治疗药物

替诺滴眼液,南京立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杞菊地黄丸,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染色减少,Schirmer试验多次测定大于10mm/5min;好转: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Schirmer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无效:症状无改善,角膜染色无变化或增多,Schirmer试验多次测定泪液的分泌未增加[3]。

4治疗方法

患者每日使用替诺滴眼液3~5次,每次2滴,并服用杞菊地黄丸,一次9g,每天2次。用药1周后进行复查。进行泪液基础分泌试纸试验(Schimer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2uptime,BUt)的测定。

转贴于

5数据处理

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结果进行t检验。

6结果

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植和BUt值有显著性差异(p

7讨论

干眼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泪膜病理性改变,结膜和角膜得不到正常的湿润,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泪液减少的同时,其渗透压和钾、碳酸氢根、钙、镁等离子浓度都比正常人增加,特别是钠离子浓度增加,可使结膜上的杯状细胞丧失和角膜上皮细胞损伤[4]。替诺滴眼液属于氯化钠滴眼液,有缓解眼部干涩、清洁眼结膜囊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干眼症属中医学“白涩症”范畴。“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肾为先天之本”。肝肾阴亏,精血虚衰,不荣目窍,故视物不清,眼干涩等。杞菊地黄丸含有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等成分,具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的作用,主治肝肾阴虚而致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等症。本院采用替诺滴眼液结合杞菊地黄丸治疗干眼症,可以促进了泪液分泌,延长了泪膜破裂时间,从而有效地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对干眼症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临床观察期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肖秀林.干眼症的诊疗进展.广西医学,2007,29(12):1909~1912.

2洪慧,付智勇,熊世红.干眼症的药物疗效比较.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