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十篇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十篇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09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1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2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的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三、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的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四、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

2.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不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3.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4.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3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4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应试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法是一种良好的措施。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三、让研究性学习贴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呢?

四、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整合,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翻新,但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不应该只重视形式的新颖,更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1.设计课前预习。设置可测评性强的课前预习问题,发给学生预习学案,帮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预习,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听讲与回答教师问题。

2.设计新课学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真实生活事件、新闻等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进行新课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通过预设问题、启发、引导、调动学生讨论、探究、展示、交流,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活动生成学习成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提高;减少老师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杜绝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只让学生当听众的错误教学现象,真正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能力的训练培养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高效,减少无效和低效。

3.设计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样,评价标准应随着多元化和人性化,变单纯的成绩分数评价为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个体比较评价与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相结合。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落实知识,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作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课堂问题小结,单元知识“章结”和“单元过关”,并做好各种评价的记录,生成学生的成长档案。

五、搞好地理概念教学

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我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我采用了下列做法。

1.抓关键词。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但对“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的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2.类比法。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两种关系。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外延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创业体系,其中包括从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创业数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各个高校掀起了新的高潮,但是其含义和范围尚不明确,通过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梦”的实现、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就业的需要都是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外部动力。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内涵指的是概念的本质属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业的解释是“创办事业”。创新与创业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源泉和前提,是内因;创业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是外因。没有创业的创新是缺少动力的,没有创新的创业是缺乏生命力的。

1.1理念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各高校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而应该作为一种理念,贯穿所有的课程,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创新,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创业的可能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应该是打破常规、刻意出新。在学校教育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以填鸭式的,各种体系、概念、知识点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大学生往往缺乏批判精神,认为书本上的理论都是对的,专家的观点都是不可挑剔的,甚至教师都是权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个性发展、允许多样化存在才能真正实现打破常规、刻意出新。

1.2主体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或者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创新创业教育既包括认识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完成,实践活动更多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另外,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者需要帮助主体寻找合适的中介和拓展足够的客体。中介可以是课本、网络、教师,也可以是优秀企业家的现身说法,客体可以由教师发掘也可以由大学生自己发掘,在挖掘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需要寻求政策的支持、资本市场的关注以及师资力量的扩大,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局限,同时更要鼓励大学生借助自身的能力投身实践。[1]

1.3目标

学校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需要将目前的课程重新整合,使其具有严谨性和系统性,而非仅仅包括“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同时增加讲座的质量和数量,使其拥有固定的安排与系统的规划,建立专家库,邀请更多的不同行业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要复杂的多:首先,聘请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避免实践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其次,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开拓新的路径,如网络时代的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交互性等特点,可以实现现实难以完成的任务,如通过网络游戏让学生在短期内体验创业的过程;再次,争取社会的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如企业群体的支持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更加宽容友爱的环境及广泛友好的关系网络;银行的支持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家庭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的成败,避免创新创业大学生太大的压力。[2]

2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

外延指概念所包括的所有因素,可以一一列举,也可以不断扩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很多,从不同层次、角度进行划分,会有不同的种类,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我们主要从横向、纵向和内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横向划分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分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它们往往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总之,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通过给社会提供合格创新创业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培训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部分。

2.2纵向划分

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创新创业教育投入、过程、产出三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从师资、设备、教材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指授课计划、授课方法、作业等,实践教学指实践项目选址、实践形式、实践手段等;创新创业教育产出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走上社会后在岗位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学校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情况。

2.3内在划分

从内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又可以分为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等方面。创新创业教学不同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只是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而教育无处不在,包括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激励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指的是从师资配备、经费、设备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配合其它因素一起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和社会,如何让学生和社会满意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所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的焦点。[3]

3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它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外延会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来自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83-87.

[2]杨幽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6):75-76.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6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教师的能力条件;四是教师的身心素质…。因此,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人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基于这种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为使教师普遍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大力开展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

但从长远来看,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这个标准的实施,让受培训者正确理解和接受“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是该标准实施成功的关键。

1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技术”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设备”、“物质手段”,即有形的物化形态方面;二是“方法”、“过程”、“智能手段”、“信息手段”,即无形的智能形态方面。有形的物化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呈现显性;无形的智能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性方面的技术,有形的物化形态也要靠无形的智能形态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技术”一词的涵义指的是有形的物化技术与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

既然技术包含物化形态与智能形态两大类,那么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物化形态的技术与智能形态的技术的总和。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就不仅仅指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层面,而更多地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更新的能力。

2从能力概念的理解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2.1对能力概念的理解

相比“知识”、“技能”、“智力”、“智慧”等词,“能力”更为普通大众和众多领域所熟悉并被经常使用。例如: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

各学科领域在能力概念理解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菲利普·纳尔及其同事通过选择经常使用能力概念的学科中典型作者的观点,建构起不同学科领域使用能力概念的分析表。分析表有6个分析维度,针对不同的分析维度具有不同的考察点。这6个分析维度为:认识论方法(能够确定建立作者教学法的认识论的合理性)、能力的核心(能确定引导思考的中心因素)、能力的广度(能够确定能力的应用范围)、能力的动态(认为能力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能力的多层面(能确定要调动的资源类型)、能力的目标(能确认能力是干什么的)。分析结果表明,能力并不能简单地被描绘为一个被等待的行动或行为,有能力也并不仅仅是在一个情景中应用所有的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其活动以适应该情景的特点。能力于是就变成了“活动的动态组织结构,可以让人凭借经验、活动和实践来适应一类情景”。

通过上述分析,菲利普·纳尔认为,能力是情景中的能力,情景是能力的源泉和标准。不仅能力养成活动与情景有重要的关系,知识获得与发展的活动也离不开情景。根据情景认知理论的有关原理,能使知识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是不能脱离学习与认知的,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因此,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协作。由此可见,本文所谈教师对象的“能力”需要在情景中体现和发展。

2.2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

如果从能力内涵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能力?笔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实际上是能力的一个集合,包含若干子能力,它们分别是: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子能力是教师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一定的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

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情景和活动。只研究教育技术能力而不考虑具体情景和活动,教育技术能力则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对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具体内容与结构,笔者发现:《标准》实际上清晰地界定了教育技术的5种子能力,并规定了教师在所有可能教育教学情景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需要具备的意识与态度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图1反映了本文所阐述的教育技术能力集与《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教育主体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情景存在差异,其教育技术能力之间也存在差异。学科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学的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媒体利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就成为其最重要的4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侧重在设计(规划)、利用、管理和评价4个方面;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则在5个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3从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在最初的教育技术定义中,“能力”似乎总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963年,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就把“能力”放在了显著位置。它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由于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是视听传播技术,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专业实践能力。

1970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虽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其基本内涵仍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从较熟悉的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中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同教师、教科书和黑板一起,用于教学目的……教学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显然,此时的教育技术主要指的还是“媒体”和运用“媒体”的能力,而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本体性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我们甚至可以从第二个定义中归纳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含义,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1977年,aeCt所下的定义有了较大地发展,它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这个定义中,媒体运用成分似乎有所减少,而理性分析的成分则明显加重。显而易见,此时的定义希望人们把教育技术当作一个系统的理论(theory)和学科(sub—ject)来研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技术(mediatechnology)应用。

1994年,aeCt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这时候教育技术的内涵已经深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在3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是思想上的革新,还是方法上的革新。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今天,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让教学最优化。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aeCt教育技术o5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该定义在新的环境下指出教育技术还要与态度、职业道德规范相关。这与2004年12月1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4个层次的划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相一致。

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与态度。即能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种将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的意识与态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技术与方法、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即理解掌握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③应用与创新。即能够开展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等,以及能应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与交流;④社会责任。即能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7

高中地理综合性强,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关键。如果学生重视地理概念的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认识能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一谈地理概念的教学。

一、重视概念认知

1.创设情境法。地理概念来源于感觉、知觉的反映,创设情境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的正确表象。(1)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到地理概念的教学,不仅能发挥好传统的投影、图片等,而且可利用计算机来展示有关地理现象过程。如地震、火山喷发、热带气旋等自然现象的概念很适合于借助现代媒体,这样可增强学生的视觉刺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重视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将枯燥的地理概念与充满生机的地理情境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学习光年概念,我是这样引入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他们真的会相会吗?牛郎织女之间的距离很遥远,他们用光速行进需要14年才能走到一起,用千米来表达他们的距离很不方便,我们就说他们的距离是14光年,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2.旧知导新法。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去提出新概念,由已知到未知。如由城市过度到城市化,由工业过度到工业化等。旧知导新法可以环环相扣和逐渐推进,有助于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3.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结合已有体验,促使学生充分动脑、动眼、动口,通过协作学习,来获取新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探究性教学对建立某些地理概念十分有用。如:热力环流概念的学习,可以和同学共同探究它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差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探究性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印象深刻。

4.室外观察法。有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通过观察地理事物的外表,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气候与植被时,我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梧桐树、水杉树等,学生真切感受到樟树的叶子阔大有光泽、终年常绿,梧桐阔叶但冬季落叶,水杉常绿但是针叶的。实地观察法会让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并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概念的本质

在学生形成充分表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找出这一类现象的共性与本质属性。在对地理概念的消化过程中,我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旅游地理》课标就明确要求“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内涵反映的是某一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如何定义的;外延是指该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如“梅雨”这个概念,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2)抓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地理概念关键词。如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学生对“宇宙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在星际空间运行中的宇宙飞船等是天体,而停在地面的人造卫星和降落在地面的陨星不再是天体。(3)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地理教材中相近的概念比较多,如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是人类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城市。又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液态水,降雨是降水的一部分。

三、促使概念的理解消化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8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通过他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的阐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浪费型社会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只是在具体表述时,论者对节约型社会的含义的表述有所不同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诸多论者的表述存在这样一个不足:他们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对“资源”做出明确的辨别,而是笼统的概念界定概念,这并不利于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的认识。此种情况一直到陈德敏教授在论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才给予了“资源”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物质资源。总结前人所述,本文认为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做如下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一个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科技、法律、行政和道德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的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它包括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多方面内容;2、节约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核心是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3、资源的节约是全领域多方式的,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不同措施进行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4、节约资源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5、节约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性。6、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对称,以生态效益优先、资源“以供定产,以产定需”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之定位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9

我认为必须抓好备、讲、练、用四个环节。

一、“备”就是认真备课

备课要认真琢磨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所有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如“生长期”这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农作物能够生长的这一段时期”。但农作物的生长期则不仅与该地区的气温条件有关。而且与农作物的习性以及在农事上采取的措施也有关系。“梅雨”这个概念,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春天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就是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要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如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取之于自然界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资源。取之于自然和有利用价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告诫大家:人类不能采劝杀鸡取卵”的方法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也不能过分强调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无所作为。

此外,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象,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

三、“练”是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达到牢固掌握概念的目的。对于一些文字相近而含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在比较中对概念加以鉴别,避免混淆概念。例如,“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根本区别是:a、河流长短的不同;B、河流水量大小的不同;燙、河流最终旧宿的不同。通过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本质区别在于河流最终旧宿不同。前者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指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

四、“用”是指导学生运用概念

分析一切地理问题,都必须从概念出发,在正确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篇10

1教育装备的本质属性

教育装备的概念由其本质所决定,而其本质又是装备本质的延伸;教育装备属于装备的范畴,但是它被限定在教育领域之内。所以在认清教育装备的本质之前,应该讨论一下装备的本质。装备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有三条:1)装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即生存资源)之一;2)“真际”装备是人类心中的理念;3)实际装备是由人工制造的。所以,作为装备就具备了以下三个本质属性。

1)生存资源性。人类正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才创造了装备,装备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资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资源,在经济学中“资源可以被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1]。而在社会学中,“按照资源的属性,可以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它们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又称社会人文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由此可见,社会经济资源即人力资源,而加工资源或技术资源其实就是人工资源。于是,人类生存资源就被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工资源三个部分,而装备则属于人工资源部分。

2)人类独有性。装备是人类独有的,用哲学语言可表达为:“真际”装备是人类心中的理念。人类学家与动物学家发现,一些动物也有使用工具和制作工具的本领。但是,动物使用和制作工具只是一种模仿,当它们所熟悉的情境不再重现时,它们将不能再进行有效模仿。有实验证明:黑猩猩可以模仿人类用一桶水将燃烧的篝火浇灭,但它们提着一个空桶却不知如何将一堆燃烧在河边的篝火扑灭。它们掌握的知识无法迁移,是因为它们头脑中没有这个事物或工具的理念。面对一个钉子而手中没有锤子时,人类可以用手中的手机去砸钉子,因为锤子的理念在人类头脑中,而动物却对此无能为力。马克思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作为广义的工具,装备已经成为人类心中的理念,动物不会在心中建立这个理念,所以从建立理念的角度出发,装备是具有人类独有性的。

3)人工制造性。装备是人工制造的,这与人类的劳动有关。对于劳动的定义,黑格尔认为:“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正是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4]人与动物都具有“果腹”的欲望,面对食物,如果他们直接去获取,则不是劳动。但是,当人类限制或节制了当下满足的这种欲望,他们做到先去制作获取食物的工具,再去得到食物,则这个“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的过程就称为劳动,那个被劳动陶冶的事物就是劳动工具(即装备),它是被人工(即通过劳动)制造的。人工制造工具或装备的过程是对制造工具或装备原材料这个对象的否定,使它“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即装备本身。

既然装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则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人类教育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教育赖以生存的资源称为教育资源,教育大辞典中定义“教育资源(educationalresources)是教育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即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5]799。从教育装备的角度看,财力资源并不是人们所关注的内容,并且财力资源仅仅是一个过渡性、暂时性的资源,它最终还是要通过工资形式转化为人力资源,或者通过货款形式转化为物力资源,所以在此可以将其忽略不计。而物力资源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两个部分,其中,人工资源是人类为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而生产、加工、购置或改造的物力资源,自然资源是未经加工的物力资源。与教育的本质可以通过教育的功能来体现一样,教育装备的本质也可以通过其功能体现。教育装备发展历史上的许多史实既验证了其本质属性,同时又能够说明它确实是教育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如图1所示)。

2教育装备的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人工教育资源”这一定义为教育装备的广义定义,而其狭义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即教学装备。教育装备与教学装备的关系请见图2所示相关部分。

人工资源这个装备的概念是一个广义装备的概念,而狭义装备就是工具和设备。

1)广义的装备包括了物化装备与非物化装备。作为人工资源的广义装备,除了包括工具、设备、各种人造物资这些物化的资源以外,还应包括人为制造的非物化的资源,如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这些非物化的资源也都是人工(或说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但它们不是物质的,不具有物质形态。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将科学、技术纳入了人工资源的范畴;而“知识就是力量”是认可了知识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则更被人们公认为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所以,广义的装备应该包括物化装备(即物化人工资源)与非物化装备(即非物化人工资源)两个部分。

2)物化装备又分为生产性装备与非生产性装备。在物化的装备中,工具、设备等属于生产性装备,因为它们是生产资料(注:生产资料还包括自然资源,如矿产)。但是还存在大量的非生产性的物化装备,如军装、军粮、医疗器具等。所以,狭义的装备是指人工制造的物化生产性资源;而广义的装备则既包括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也包括非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并且在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中,既包括生产性资源,也包括非生产性资源。

与上述相对应,教育装备也分为物化与非物化的,但是不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取代它的是教学性与非教学性。典型的非教学性教育装备就是学校的后勤装备,以前人们从未将学校的后勤设施设备算作是教育装备(虽然它们完全满足了教育装备概念的思维规定),但是自从2012年5月31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后勤装备管理分会成立后,问题似乎有了一个定论,即将非直接用于教学的学校后勤设施设备列为教育装备范畴也是人们可以接受的。于是可以再次重申:广义的教育装备是人工教育资源,而狭义教育装备则是人工教学资源或称教学装备。

3相关概念之界定

在对教育装备概念进行界定和讨论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与教育装备相关的其他概念,如教学装备、教育技术装备、教具、学具等。教育装备的定义为“人工教育资源”,教学装备的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为了进一步将其他相关概念界定清楚,本文在此先对它们的关系进行讨论。图2显示出教育装备(a+C+D+e)、教学装备(C+D)、教育技术装备(D+e)以及教具与学具(B+C+D)之间的关系。

1)教育装备与教学装备。教育与教学是大小不同的两个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6]725。而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7]711。既然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那么教学显然应该附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或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是个大概念,教学是教育下的一个小概念。于是,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一个大概念,而教学装备就是教育装备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a+C+D+e)与教学装备(C+D)是内含关系,教育装备涵盖了教学装备。

2)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装备。从学科角度讲,由于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所以可以认定:教育技术是教育这个大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于是,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一个大概念,而教育技术装备就是教育装备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装备(D+e)也是内含关系,教育装备涵盖了教育技术装备。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教育技术装备是指“教育技术之装备”。所以,教育技术装备可定义为“人工教育信息化资源”。

3)教育装备与教具学具。如果将教具学具中的“具”理解为“工具”,因工具是人工制造的,属于装备的范畴,则教具学具就等于是教学装备了。所以,这里的“具”应该理解为“用具”,而用具有可能不是人工制造;或者说,有一些教具学具是自然的教学资源(树叶、蝴蝶、天然矿石等),而非人工的教学资源。于是,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与教具学具(B+C+D)之间是相交关系,它们之间有交集(C+D,即教学装备)。则教具学具可定义为“教师的教学用具与学生的学习用具”。

现在对图2中一些特殊的区域进行举例解释,用来加深对这些相关概念的理解。这些区域包括a区、B区、C区、D区和e区。a区:教师办公室里的办公桌、教室里的空调器等。它们没有直接用于教学活动,所以不是教学装备、教育技术装备、教具和学具;但它们属于教育装备,因为它们满足了教育装备的定义。B区:空中飞舞的蝴蝶、路边拾来的矿石等。它们可以成为教具学具,但由于不是人工制造,所以不属于教育装备、教学装备以及教育技术装备。C区:酒精灯、烧杯等。它们是教具学具,也是教学装备,当然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但是它们不属于通常说的教育技术装备。D区:投影机、电子白板等。它们是教具、教学装备,同时还是教育技术装备,当然也在教育装备的范畴之内。e区:校园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等。它们是教育信息化设备,所以属于教育技术装备,但不属于教学装备和教具学具;同时它们落在教育装备的范畴之内。

4小结

现在可以将以上讨论的相关概念分别进行界定(笔者注:此处定义采用了内涵定义法)。教育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育资源;教学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教育技术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育信息化资源;教具被定义为教师的教学用具;而学具被定义为学生的学习用具。

参考文献

[1]蒙德尔,等.经济学解说:上[m].3版.胡代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

[2]丁明刚.高校图书馆学术期刊管理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