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十篇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36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1

一、专题复习关注单元主题的必要性

一是从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要求看。历史专题复习是在课时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课文专题内容的整合和单元基本思想的提炼。专题复习课应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通过联系、对比、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间的关系,构建专题知识体系,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升华对专题知识的理性认识。并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进而实现专题复习目标。所以,抓住单元主题是提高专题复习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思路来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把课时内容和单元内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个学习专题,使同一专题内容集中于一个单元,便于体现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反映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反映了特定的主题,即本单元的核心思想。这一编排方式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把握单元主题,并利用单元主题整合专题知识,挖掘专题内容的思想内涵,实现对课时内容复习的深化。所以,围绕单元主题复习是符合教材编写特点的。

三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近年来,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特征非常明显,试题的特点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将主要考点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重组和建构,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和确定设问,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试题的主题。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以“抗日战争为全民族的抗战”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对6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让学生用正确的史观去认识七十年前这段抗战史;又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以“人类不同文明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为主题,将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要求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主题创设”的特点来看,开展主题教学是适应高考发展趋势的。

二、单元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

单元主题的确定,既要体现本单元学科内容的学术性,符合学科特点,更要遵循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教育的价值。“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在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1]那么,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如何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专题复习?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于模块主题挖掘单元主题

新课标历史教材分成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各模块的“灵魂”。在模块教学下,每一单元主题的确定都必须完全服从于实现模块学习目标的需要,并上升到模块主题的高度。必修二教材主要反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断创新。所以,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人类经济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艰难与智慧,也由此而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从经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场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基于课程标准要求提炼单元主题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反映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和应实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分析提炼专题内容的学习主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课标的总体学习要求理解为:明确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适时进行调整,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点理解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新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历史性贡献。

(三)基于课文内容剖析单元主题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文本的合理再造。”[2]我们应立足本专题的核心思想,审视该教学内容中所渗透出来的独特价值和内涵特征。从教材单元导言和主旨内容中可认识到本单元的内容核心是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干预;本质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内涵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其意义在于不仅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而且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范例。

(四)基于现实生活发现单元主题

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社会是历史教育价值之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定位,同样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角度。作为经济现代化探索中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体制。在这一新体制下,不再使经济放任自流,不再让社会缺乏保障,而是让国家充分担负起调节经济、安定社会的责任。探讨历史上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和变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促发展、惠民生具有借鉴意义。

据上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罗斯福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政的实施是人类经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罗斯福新政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

三、单元主题在专题复习课上的运用

“单元主题的确定仅仅是进行专题复习的基础和前提,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才是实现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3]通过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感悟,以期专题复习目标的实现。

(一)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复习目标

历史专题复习就是要围绕单元主题从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中获得独特的历史感悟,提升对单元内容内涵的认识。所以,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提出富有学科价值的核心目标。依据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确定了如下复习目标: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与政策原因;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分析理解罗斯福调节生产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机理,认识罗斯福新政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贡献;梳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认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目标确定后,就要围绕目标选择主要内容来支撑、演绎单元主题,所选择的内容要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并服务于单元主题。在选择内容时,要深入理解主题立意的核心观点,选择能有效阐释和佐证主题立意的主干知识,以突出单元主题;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有详有略;要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深挖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注重专题内各课内容之间和专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总之,要站在用主题构建整体课堂的高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串联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的大历史”[4]。

就本专题而言,我们要紧扣课文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核心要素进行知识整合,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包括金融、贸易体系的建立整合到专题知识体系中。围绕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梳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拓展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认识,并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等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来。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再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跨时代的纵向整合,梳理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通过跨地域的横向整合,对比资本主义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说明人类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特征,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三)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问题探究

对单元主题的正确认识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而形成的。为了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我们应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恰当的史料,并立足这些史料,设置可探究的又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让有效的史料演绎单元主题,用可探究的问题彰显单元主题。如围绕罗斯福新政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一主题,设置如下一组材料供学生阅读和思考。

材料一经过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里的高速发展和改革,资本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列宁指出的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性进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的但是重要的质变,标志从传统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

材料二其意义是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列为政府职责和社会的目标,帮助“不幸者”是全社会的责任。例如传统的观念是,只有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时才雇用工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规定了最低工资福利,不仅是从法律观念出发,而且是一种公认的正义的观念[6]。

材料三尽管罗斯福新政距今已经近70年了,但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我国现在进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不能由市场机制自我生成的,而需要由政府来调节,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措施仍有存在的必要[7]。

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分析都局限在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恢复的作用上,我们如何拓展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认识呢?上述材料是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所做的种种评价。材料一从制度革新的角度,突出罗斯福新政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材料二从民主政治的视角来评判新政,肯定了罗斯福新政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材料三则点明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新政的积极效应不仅在于经济方面,还有其政治意义;不仅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所以,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灵活而开放的思维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认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罗斯福新政价值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永友.浅谈主题教学与高考备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2(9):50.

[2]朱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11):23.

[3]王继平.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21.

[4]陈春露.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J].历史教学,2010(12):18.

[5]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美国研究,2006(2):142.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转贴于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风骚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体位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3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0Jo,“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4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道德教育;重建

社会变革是学校的“晴雨表”,学校是社会的“影子”。今日之学校早已不再是“社会的孤岛”,反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以及相关的价值信息都能快速融入到学校和学生的生活中。这就需要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现实的、开放的和动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并未与真实和具体的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和“脆弱化”倾向。不仅如此,学校的道德教育有两种值得反思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指学校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二是“包办主义”倾向。主要指学校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的方式,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逻辑,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的“幼儿状态”。

社会转型和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从而愈来愈呈现出开放性、控制性和多维度性等新的特征,进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外面的世界”打破了学生的平静生活,各种非主流价值对学生产生“辐射式”的影响,传统学校德育的自在性、权威性和单项性特征显著瓦解,学校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控制方面式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道德自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学校作为文化和道德培育人格的重要机构,应该引领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德育中出现的极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创设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在价值多元下寻求价值共识,在价值规约中寻求价值自觉,在当下和未来的公共生活中有所信、有所敬、有所执、有所守。

一、传统学校德育一元化模式的特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价值一元化的背景下往往呈现出教育的“自在性”、“主流性”、“单向性”等特征。这也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心理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道德教育的“知性道德”倾向

学校德育往往呈现一种认知的逻辑,对道德的教育生成一种知识化的倾向,而道德教育所要真正实现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杜威指出:“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注重知识化的倾向容易产生知行的分离,鲁洁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化的道德教育却从根本上遗忘了它的卑微起源和它对日常经验许多方面未加解释的起源,德育忘了本,忘了它原本来自生活,又与生活不可须臾相离的‘卑微’身份。”知性道德是一种对象化、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知识和认识的逻辑是对真正道德教育的异化。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经常成为一个个道德经验的继承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主动的主体生命,“道德告知”和“道德知识的习得”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这种“知性主义”的育人环境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

2.道德教育的“集体道德”倾向

学校道德教育的集体主义道德倾向,一方面是对集体利益或公共道德价值的绝对认同和遵从。另一方面是对个体道德的自由、自觉的漠视。“集体道德”导致“个体道德”的缺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多种形式的道德规范约束和训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如监督岗、违规记录、日常行为的表现计分手册等等。这些都是在日常习惯中形成的一致道德行为和道德秩序。孩子们在学校中规规矩矩,生怕触犯某条戒律而被监督、举报、记录扣分。由于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想着道德的要求,而压制个体的活泼的生命意志的冲动,努力使自我处于‘无我’的状态。”从而产生了以道德理性来设计理性的人格,表现出一种以总体性和一致性压制异质性的特征。坚持以塑造完美人性为取向的控制性道德是无法实现的。

3.道德教育的“虚饰道德”倾向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要求学生多做好人好事,尤其是对小学生,对做好人好事的经常性表扬容易引诱着孩子进行道德的虚饰。

这类道德教育倾向于解决一般的道德认识问题,它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前端,不能构成一个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完整链条。可以部分地解决道德认识问题,但不能引发真正的道德冲突,并导致真正的道德行为。人的受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美德的过程,美德的积累是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的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行为主义,片面地强调道德的两极,这有可能导致危险的“两极分化”或“人格分裂”。在道德言谈方面像君子,但道德行为更像小人,我们也不难理解好人变坏的情况。在道德生活中应该具有自我统一性和群体兼容性,而不是生活的伪装。

4.道德教育的“道德灌输”倾向

学校的道德教育给学生灌输了“太多”、“太大”、“太空”的价值观念,结果学生并没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甚至并没有养成公共场合的卫生习惯,当在无人监督的公共场合下,自我认知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发生积极的作用。空洞的“价值灌输”不仅不是德育,甚至是反德育的。在我国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知识灌输和价值强制的反道德教育倾向。

美国著名价值澄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路易斯·拉思斯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价值代表了自由和审美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人类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道德灌输作为成人世界的特权,已成为一种定式习惯,在教育普遍存在一种成人霸权主义,它强调学生去适应成人的社会环境,不承认学生尤其是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用一种成人的价值来代替、去实现某种愿望。合乎道德的教育是对其道德主体的尊重,对道德规律和范式的敬畏。

二、多元化的道德重建要求

学校的一元化道德教育既有消极的一面,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既有排他性也有兼容性。对核心价值的坚持也有利于我们对西方思潮的防范,并保持我们自己道德的独立性。在多元化的时代,既要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也要重建我们的教育模式,更好地服务我们的道德需要。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引起重视,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1.物质环境的重建

物质环境是学生得以成长的基础,对个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环境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人文信念、文化气氛等,缓慢且持久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心灵,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形成。转贴于

在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中,我们所要体现的不是单一的道德观念和准则,而是多方面价值的融合。要创建自然风景、生态伦理、审美情趣、民族文化、公共道德等多元价值相互融合的物质环境,才能逐渐使学生养成善良的天性、宽容的精神、理解的态度、美好的情感,成长为走向具体、丰富、完善的人。

2.知识传导的重建

学校德育需要创建各种知识资源相互交流、借鉴、渗透的文化环境,以利于学生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形成公共契约的道德价值和个体自觉的道德选择。学校德育内容需要书本知识和社会信息为一体,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各种信息之间相互交流、印证,构成学生道德认知的综合资源。学校不仅要传承以书本知识为代表的主流信息,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分析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非主流信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受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学校要将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材和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道德表率作用以及课堂道德气氛来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这样,“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话,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学校才不至于成为空谈,知识传承的目的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敏感性、判断力和责任感。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若是没有一个基本概念和判断的标准,每天涌来的大量信息可能就在你面前一晃而过”。

3.人际关系的重建

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需要创建以平等为基础、理解为前提、对话为手段、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人是一切交往关系的产物,任何人只有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结成各种关系的时候,才能称之为人。一个人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了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念,还不能称为有道德的人。唯有当他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一系列符合道德法规的行为与习惯,我们才能说他是在道德范畴内受教育的人。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的人进行具有建设性的交往与合作,共创有道德、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是有重大意义的。充分发挥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个体道德的自觉,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人际交往关系应是加以提倡和关注的。离开尊重和理解,教育者便无法唤醒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冲突。

在美国,人们提倡每个道德当事人必须把道德价值尺度作为道德规范,即“任何一个当事人都应该尊重道德行为中的核心内容,不仅当它们与当事人相一致的时候尊重它们,而且当它们与其他道德当事人相关时也要尊重它们”,“作为道德当事人,每个人应当尊重其他人对道德行为主要内容的行使权力”。在当今社会,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解决价值冲突的有效办法不是对抗而是对话。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沟通和交流寻找协调平衡,提高和表达协调能力,并极力避免了“虚饰道德”倾向。

4.制度规约的重建

创建民主、引导、协商、合作、公正的制度,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建设一个必然的趋势。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我们遵从的是人类长期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对规则的遵守和执行,不仅要靠个体的自律,还需要他律。因此,一个良好的制度规约对道德教育的正常有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建立一种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学校的纪律并不是一种课堂的维持表面的平静的手段,它是作为小社会的课堂的道德”。

正确处理公平和公正的问题,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学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但又不能机械地套用。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潜能,学校的管理任务是让学生去探讨和发现这一潜能。因此,学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多元化为参照,以激励为目标,以帮助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为追求的道德规约的重建,有利于主体控制自我、调整自我、逐步走向自觉自律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促进学生的判断和反思,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与习惯。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5

一、如何处理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不同年段中的适用性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由内容主题,学科能力,价值观念,年段特点等等组成的网络。其中,学生的年段特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小学通常按年级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不同年段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知识积累,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上都有差异。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适用于所有的年段?还是因低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程度较低而只适用于中高年段?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对实习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交流,笔者发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可以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实施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年段的表现形式与指导重点也要有所差异。如,在低年段(一、二年级)可以以识字写字为整合点,老师主要指导学生在对字词的比较中进行理解和朗读。通过单元整体识字,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且通过对字词的比较分析与理解,能够让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以及特点有所体会。在中年段(三、四年级)可以以单元主题作为大纲,以课文内容为整合点,重点在于在字段中推敲理解内容,领悟表达情感。对于高年段(五、六年级)的教学而言,可以以单元主题为整合点,将课内外内容统筹规划,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对课外内容的补充理解,加深对不同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如何处理单元整体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场所,更是学生们感悟人生,体验社会的地方。作为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课文不仅仅承载着语言文字知识,更多的是蕴含着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学习这些饱含生活感悟的课文,让学生领会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跳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感和意义感,以此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体验和领悟。这也正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是深刻,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才越是到位。但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常因为强调单元整体共性而忽略了单篇课文个性的张扬。虽然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是为了克服单篇教学中弊端,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全盘否定,对于传统的单篇教学含英咀华,注重字词句段篇相互联系的精华部分更应取而用之。单元整体教学更应在对传统单篇教学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继承和发展。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非此即彼的理念是不足取的。当然,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将单元整体教学与单篇教学相联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使学生既能够获得系统化完整性的知识,发展必要的语文学科能力,又能在理解语言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于事物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评判标准。这都是有待探索的问题。

三、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学生评价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6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2):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7

【关键词】大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各种外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激荡与碰撞,唤起了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他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受我国传统文化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共同影响,多种理论在他们头脑中冲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点。大学生思维积极开放,接受新知识新信息速度非常快,多元文化的并存给他们提供了多种价值观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于是其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时所持的基本立场、道德判断及价值取向,涉及大学生道德标准、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等方方面面。有学者说过:“人类个体有自主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世界上不会存在一种单一的价值和原则,每一种价值都与人类不同的经历相关。”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又对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对大学生传统单一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挑战,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个人主体意识,对外界事物批判性极强。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语:“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特殊群体,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虽然拥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但由于心理、生理还没完全成熟,在价值观的选择和认同上还不够稳定。他们虽然开始接触社会,但生活重心仍在校园,以学习和校园活动为主,部分同学有简单的兼职经历,但社会经验不足。因此,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还不能完全依靠自主选择,还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及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帮助他们整合多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受到历史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受经济基础、物质水平和文化层次的制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文化作为意识层面的要素与价值观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能根据时展的需要进化和转型,表现出与现代文明的不适应,不为大学生接纳。同时,高校受市场就业率影响,对传统文化的讲授与传播不够重视,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层。此外,德育教育教学内容陈旧,与时事政治脱节,很难唤起学生的共鸣与价值认同,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及建构合理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阶段,面对外来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他们的心态是开放和包容的,大多数学生能对并存的多元文化做出合理的评价。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认为“价值是个人选择的产物。个人的任何道德选择都是正当的,没有正邪与善恶之分”。这种思想弱化了道德的约束力,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评判上丧失了是非判断能力,在整合各种价值观的时候变得盲目,最终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和信仰的失落。“在大规模的复杂社会中,没有任何个人属性能比它所受的教育更能一贯地、强有力地预言他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一个充满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场所中进行,学校无疑是最好的场所。”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在高校占据重要地位,其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被不断弱化。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无法给大学生树立明确的价值导向,再加上外来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无所适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要有能统一人们思想的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及合理成分,又要确立核心的、主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家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坚持大学生自我选择和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尊重他们的价值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来消化外界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让他们学会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确立正确的道德评价准则,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在自我实现的同时担负起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任,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8

高等教育主要从事高深学问的应用、创新和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后,高等教育将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进入到社会经济的中心,国家、社会、个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并导致在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上不断涌现出矛盾冲突。因此,思考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现状

所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其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教育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要求来调整其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矛盾与冲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在不断地交替演变中前行。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使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主体性,通过教育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强调高等教育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人和教育被作为实现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直接工具,忽视个人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个人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个人为了获得利益把社会、教育当成利用工具,而对全面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视而不见。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者看似矛盾但并非截然对立,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文明进步又终究是由社会主体的人来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权衡与选择,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看不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2.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在20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矛盾冲突,表现在通过何种教育价值取向来满足利益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崇理性至上,追求真理,它注重研究物质世界,注重获取对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工具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它重视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注重获取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工具的及价值的合理性。在国家和社会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时代,人越来越被看作为单纯的劳动者和消费者,生产和消费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忽视了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价值取向,推进二者的融合,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无疑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在客观上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时代性与进步性。同时,也涌现出了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分析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现代性价值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现代转型不仅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人们的道德信仰和价值理念也出现了重大改变,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化和人自身的物化。现代人在追逐和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又被物质财富所物化,迷失了人生的价值方向,人类正经历着现代性价值危机,这就产生了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等现代病症。人类似乎摆脱了社会的约束力,享有了充分的自由,实际上,人类是面临着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等方面所带来的新危机。在这种现代性境遇下,就已经预示着高等教育出现了现代性价值危机问题。因为高等教育已经以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对学生进行无原则的知识灌输,以形而下的技术塞满头脑,忽略了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对知识和技术的重视遮蔽了教育的主动性,沦为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因此说,高等教育的现代性价值危机是其价值取向产生

[1] [2] [3] 

矛盾冲突的一方面原因。 .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人的主体性。“所谓价值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与人、主体的本性和特点相联系,直接表现和反映人的目的、需要、能力。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的,是依主体不同而不同、依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②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与特定主体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主体差异性,这种主体差异与高等教育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出现价值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将会与社会现实发生诸多矛盾和冲突。从形式上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的自主选择,但它不是纯粹主观的,因为价值主体的价值需要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价值主体只能在社会历史所提供的条件下考虑并提出自己对高等教育的价值需求。因此,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多元化中协调和明确价值主体的共同目标,对价值取向进行整合思考。

三、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果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不加以自觉协调,将会导致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趋于片面化,与其终极目标有所背离。因此,针对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危机和价值主体的多元化问题,迫切需要从价值主体角度出发来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从而解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

.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社会中感性现实的人的实践,致力于人的全面本质和自由的实现,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人与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也是人类为之奋斗的最崇高的理想。在这一崇高目标理想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社会存在物,同时,人有理性、有意识,具有精神属性。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③。具体说来,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就是促使“个体”的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个体社会化,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尽可能完善的人,以便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所以,高等教育更要以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己任,将人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将个人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塑造成一个充满主体意识和智慧力量的人,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能够不断地传承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

.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高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但是从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过多的立足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从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理念。“‘教育不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了人才’,‘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④。由此可见,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精确地表达了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及其理想追求。在不同的时代或阶段,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它的时代特征和目标。现阶段,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目标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并适应新世纪的政治、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坚持以科学、人文、创新融合为一体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从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弘扬先进文化、塑造科学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使命。因此,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与要求。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以时代的精神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面对现代化中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及功利主义等价值危机,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日益显现,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不仅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要使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2〕孙伟平.价值论转向--现代哲学的困境与出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9

一、在课程目标中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素质良好的公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现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颁布,课程设置主要从国家角度出发,体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以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其中,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处于时隐时现状态或缺失状态。

当代公民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程应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公民德行的复合型公民。于时展和时代思想成果而言,现行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教师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在思想政治课程总目标中自觉提炼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此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分类目标要求,以公民意识教育的角度可归纳为三个层次:公民知识和意识、公民德行、公民参与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在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中提炼并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目标,详见下表。

二、在模块目标中提炼公民意识教育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过程中、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公平、合作、判断、责任等公民素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能力,是课程四个模块的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每一个模块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每一课的内容目标。模块目标重在引导学生以国家视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而较少从微观视角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教师可结合不同模块的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模块目标中明晰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培育公众现代化的科学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习惯平等竞争的主体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价值取向、自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注重个人价值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实践理性、义利兼顾的人生追求等。下表是在模块目标中提炼公民意识教育要素的示例。

三、在单元目标中设计综合性公民意识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都单独设计了“综合探究”。其设置目的之一是通过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本单元知识,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教材中的单元综合探究重在知识探究,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笔者建议教师可从学情出发,和学生一起提炼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并以此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开发并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

以《政治生活》为例,每一单元可以设计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建议如下表(见下页)。

在单元探究中设置的模拟听证会、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各自都具有比较规范的程序和格式。以模拟听证会为例,有“调查问题——选择课题——收集资料——解决方案——听证展示——总结经验”等六个步骤。常州市邹区中学学生在学习了《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之后,结合本地是全国灯具集散中心的实际,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建造一个以灯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并提炼出本镇的文化内涵。邹区中学师生邀请相关专家、官员参加了模拟听证会,并将听证会方案递交给镇政府。最终,镇政府采纳了同学们的意见,筹建了邹区灯文化广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各种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虽然方式不同,但共同点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关注自己、关注社会、关注未来链接成一体,将自身与公共事务紧密联系起来,以公民身份关注、介入广阔的社会生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在亲历公共政策的产生、研制过程中,公民意识得以主动养成、公民道德得以主动建构、公民素养得以主动提升。同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独立、自主、富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人格不断内化为学生素养,并外显为学生行为。这也正是在单元目标中设计公民意识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四、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突出公民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在把握整体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须设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例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是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需要在不断践行中逐步达成,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将这一目标具体化,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以《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否定观”为例,本课的三维目标是: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批判精神。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公民意识教育本身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社会现象,寻找公共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用辩证否定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但并不是要求每一节课都面面俱到,而是在相关教学内容中进行整合,并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以本地、本校和本班学生实际和需求为依据,在公民意识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10

一、整体解读文本,确定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进行单元目标设定时,要有整体教材观,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和比较单元各板块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最终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在设计Unit3myDay单元目标时,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教材文本,从宏观层面进行了解读,最终确定了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有关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短语:getup,gotoschool,playfootball,gohome,havedinner,watchtV,gotobed,inthemorning,intheafternoon,intheevening,atnight

・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endoyou...?”“i…at…”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能大声、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会复述课文。

・能知道字母“e”“ee”的发音规则并能给出相同发音的单词。

・能正确朗读并表演卡通,明白卡通的幽默之处。

・能唱歌曲whendoyougetup?

・能流畅地谈论自己的一天。

・能通过歌曲、表演、游戏等趣味性活动,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能在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踊跃展示。

・能初步具备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习状况的能力。

・能懂得珍惜时间,知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热爱生活,学会让每一天的生活过得丰富而有意义。

上述单元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而且还关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很好地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应该说这样的目标设计准确、全面、具体,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二、凸显板块功能,合理分解课时

为更好地落实和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教师要对单元内各板块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整合。在课时分解时,教师要关注各板块的主要功能,根据板块容量、板块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搭配。

Unit3myday单元共安排三课时进行教学,具体板块组合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为Storytime板块,第二课时为复习Storytime、Songtime、Checkouttime和Funtime板块,第三课时为Cartoontime、Soundtime和tickingtime板块。

第一课时安排Storytime板块,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重点语言现象,理解故事内容,把握话题功能和框架,初步学会运用新知识。通过第一课时教学,能够达成以下教学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有关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短语;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endoyou...?”“i…at…”并能在情境中初步运用;能正确、大声、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谈论自己一天中某一个时间段的活动;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踊跃展示;知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的安排以回顾上一节的故事内容为起点,然后分别在Songtime、Checkouttime、Funtime中进行重点句型和词汇的趣味操练、书写训练和互动表演等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板块安排,学生能得到充分使用重点目标语言的机会,在不断变化的语言情境中灵活、全面地实践语言,为学生在第三课时完成语言综合运用的任务活动打下基础。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达成以下目标: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有关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短语;能在情境中较为熟练地运用句型“whendoyou...?”“i…at…”进行交流;能根据板书或关键词复述课文;能唱歌曲whendoyougetup?能流畅地谈论自己的一天;能通过歌曲、表演、游戏等趣味性活动,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能懂得珍惜时间,学会让每一天的生活过得丰富而有意义。

第三课时中,教师从组织学生演唱上一节课创编的歌曲peter’sDay开始,而后带领学生品读Cartoontime的幽默故事,接着学习Soundtime,即“e”“ee”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最后师生共同进行tickingtime的综合评价活动。这样的板块安排既有幽默故事的阅读,又有字母发音规律的探寻,还有对学生单元学习情况的总体评价。看似板块之间组合零乱,实则是将阅读教学、语音教学和学习评估链接成一个整体,呈现出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有效衔接的局面。本课时学生能达成以下教学目标: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句型“whendoyou...?”“i…at…”和有关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短语;知道字母“e”“ee”的发音规则并能给出相同发音的单词;能正确朗读并表演卡通形象,明白其幽默之处;能以多种形式流畅地谈论自己的一天;初步具备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习状况的能力;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热爱学校、热爱生活。

以上三课时的安排,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做到了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相互融合,从而有效达成单元的总体目标。

三、多元解析教材,发挥文本价值

教师对教材解析是否准确、全面、富有个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多元解析教材。教材解析时,既要忠实于文本,又要创造性运用文本,以及有效地拓展文本,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文本的价值。

1.忠实文本

教师在处理文本时,首先要做到尊重文本。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蕴含着许多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智慧,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体现编者的理念和意图,发挥教材文本应有的作用。

Cartoontime板块为趣味性阅读,旨在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鲜活的表演剧本。教师在处理该板块时,应有别于对Storytime板块的处理,把握故事的整体性,适当忽略故事的细节信息,让学生自主地感受故事学习的愉悦。在本单元Cartoontime板块教学时,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带着问题“whendoesBobbyhavedinner?”初次观看录像并回答,学生看完之后都哄堂大笑。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询问学生为何发笑,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回顾故事内容和幽默之处。此处,教师并没有设计多重问题,去让学生去关注故事细节,而是注重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因为过多细节性的问题会破坏故事文本的整体语境,也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模仿和表演故事,使学生在朗读和展示的过程中,揣摩故事人物的感情,品味故事的语言和内容,从而能更加充分地体验到故事的魅力。

2.活用文本

教材文本只是提供给教师一个范例,我们不应该囿于其中,而要创造性利用文本,使文本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文本的创造性运用在本单元三课时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在处理Songtime板块时,首先将歌曲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接着,将歌曲作为语言训练材料,让学生先诵读、再学唱,逐步学会歌唱。最后,将歌曲作为学生创作的原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能力。再如,在Checkouttime板块中,教师安排了口头预测与验证、笔头训练与评价、口头综合表达三个环节,将学生书写能力、自主评价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3]教师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与运用,使得学生语言习得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富有成效。

3.拓展文本

(1)拓展文本的育人价值

学科育人应该成为教师内心世界的理念及其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的外化表现。[4]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中隐形的育人元素,做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不应该只是在某个环节贴个“标签”,这样才能逐步达成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

在本单元第一课时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故事人物、自己与同伴的作息安排,直观感受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合理、高效地安排作息。第二课时中,教师通过播放“迪斯尼神奇英语”的动画everydayLife,让学生欣赏卡通人物的精彩生活片段,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使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丰富而有意义。在第三课时中,教师通过呈现学生自己参与各种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的图片,使得学生感同身受,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油然而生,从而学会享受自己每一天的生活。三个课时从不同维度对文本的育人价值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情感教育逐层递进、逐步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和提升。

(2)延伸文本至真实生活

“教师既要走进文本,研究文本,还要走出文本,走进生活。教师要努力找寻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链接点,想方设法将文本与生活相互融和,增强语言训练的真实性与实践性”。[5]

教师在处理本单元第三课时tickingtime板块的第三个评价项目“能否流畅地谈论自己一天的作息活动”时,带领学生从虚拟文本走向真实生活,学生真实语言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提升。活动内容基于学生第二课时的作业:“通过图片、动作、照片、录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一天生活”。由于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课前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和准备语言,而且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收集图片、视频等辅助展示材料,再加上真实活动能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从而使课堂展示环节精彩纷呈。有的学生通过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一天,有的则使用视频加录音解说的形式,有的以自己的绘画加现场解说形式,还有的边说边演……课堂活动因为融入了生活元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语言输出不再虚假、简单、机械,而变得真实、丰富、流畅。

整体语言教学观告诉我们要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时,“不能以独立的眼光看待整个单元分散在不同页面的教学内容,要有单元整体意识”[6],尝试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去分析、综合、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从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6]张园勤.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2).

[2]程晓堂,孙晓慧.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陈剑,顾秀岚.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myDay[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