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49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1

一、教师的主体性特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

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必须制定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为实施教育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从教育活动的开始到结束,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教育过程向着有利于教育任务完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状况、发展程度作为自己认识的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凸显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者的主体性特征。

二、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选择。

学生可以对不认同的教师讲授选择排斥的状态,采用自己不听讲、看其他读物、搞恶作剧、打瞌睡等方式排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凸现自己的主体性选择。

2、学生对教师主体性发出的信息的内化。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主体性去倾听、理解、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育指令中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内化新的信息和知识能量,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3、学生对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性的反应,对教师的信息和指令,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创造。在教育过程中,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学生质疑、学生的发明、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议都是学生对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的结果,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与发展的明证。学生对教师师表的外在表现内容与方式的借鉴、创造与超越也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开发、唤醒,不断呈现变化、发展的过程。

从学生主体性方面看,其主体意义并不在于他是游离于教育活动之外的外在主体,更不是以知识教育为本的客观存在的主体,而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以发展为本的心理主体,是具有特定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动机、具有特定情感和愿望的积极能动的主体。

三、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2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已经由传统、单一的理论技能教学升级为德育教育、技能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复合化。而如何结合学生成长特点,融入时代趋势,做好德育教学,这实质上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新的方向和要求。本文拟从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结合德育教育的定义,深度分析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德育教学的作用以及其渗透执行思路。

关键词体育教学过程德育教育渗透思路

一、前言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的全新要求,也是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缺失,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华,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养成必要素养,就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重点和关键。素质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德育,即思想道德培养。德育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理念引导,实质上已经成为对学生终身学习、进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现状分析

当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忽视对素质教学的有效引导,很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核心,不能有效配合、团结同学。而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对团结、集体性的教学和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只想过多表现自己,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同时,只想获得,对团队付出缺乏必要关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倾听教师的劝诫,针对体育项目中较危险的、需重点防范的部分,都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不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效,同时更使得部分本应避免的活动伤害发生[1]。

而另一方面,对很多教师来说,其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未成体系的。其通常认为其教学任务仅是开展教学理论和技能,缺乏对德育素养教学应有的重视和关注。由于教师未能对其引起足够重视,整个德育教学实质上是缺失的。而想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师就必须完善教学过程,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和重点,德育教学的缺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教学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定义及作用分析

(一)德育教育的定义分析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其具体指的是教师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社会习惯,并对事物的认知能够形成独立的、体系化的判断和结论。可以说,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在品质、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德育教育的完善程度及开展状况,对学生自身成长进步有很大影响,这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信念、信仰的重要过程。而对体育教学来说,其融入了体能教育、技能教育,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之保持坚强的信念、毅力。而团体性体育活动,还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包容。而这是其他很多课程所很难具备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作用极为突出。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作用分析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且有效的引导,因此很多学生多以自我个人为中心,忽视团队配合,忽视互相帮助,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都很难达到要求标准。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系化开展德育教学,不但能帮助我们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及时克服、解决自身不足和问题。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德育教育与体能技能教学的有效渗透、融合,能够从根本上完成体育教学的效果与目标。除此之外,德育教育的开展,能让学生学会倾听,能够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形成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思维,也能对学生终生成长进步形成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2]。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学的渗透思路分析

(一)及时给与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

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通常,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教学学习。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面对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不能以耐心、正面的方法来处理,往往只是批评,这不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比如学生在学习某些较难的体育课程时,应该及时给与学生鼓励,打消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恐惧心态。

(二)融入情感,在具体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

事实上,道德教育并不是通过理论课程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情感引入,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特点,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结合团队性体育课程,鼓励学生互相配合,结合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和思维。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丰富学生认知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结合体育改革的要求,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结合体育内容竞技性和团队性特点,细化德育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同时,必须认识到想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多总结,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引导与互动有效联系起来。从根本上丰富学生对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的认识。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养成道德素养。

五、结语

通过开展全面有效的思想道德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处理事务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导向,从根本上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的是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能让学生得到根本性提升。随着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尽最大可能发挥德育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3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1前言

体育教学是中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功能不仅是发展学生个性情感和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应该培养广大中学生的自主健身能力和自主体育学习,自觉地养成终身体育健身和终身体育学习的良好习惯。中学体育教学务必要围绕着“终身体育”这一宗旨进行改革。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进行探讨。

2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再认识

终身体育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了两层涵义,第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体育;第二,在人的一生中都始终贯穿着体育。由此可见,终身体育就是包括社会生活各方面和人生命发展各阶段的体育。它大大地延伸和拓展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时空观,同时也是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征,实现了空间上的社会总体性与时间上的终身连续性的统一。基于空间上来看,体育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关,而不只是在学校学习阶段所进行的活动;基于时间上来看,体育教育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持续不断、延绵不息,而不只限于人的青年时期。终身体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既面向未来发展,又面向社会现实;既向社会开放,又沟通体育内部,是一种崭新的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以指导各级各类体育实践。

2.1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兴旺之本就在于国民强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为了有效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人们必须提高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应该增强体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2终身体育为长期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终身体育的着眼点在于满足人民对于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需求。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人们健身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意识。

2.3终身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良性循环机制

终身体育改变了人们过去那种只是在青年阶段进行体育锻炼的传统观念,人们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加强体育锻炼,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

3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树立终身体育

3.1加强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中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对于体育的兴趣。如在给中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播放诸如《男儿当自强》之类有铿锵激昂旋律的音乐,让学生心情激动,更加有兴趣来学习体育。又如可以让学生观看《阿甘正传》、《胜利大逃亡》、《冰雪公主》(花样溜冰题材)、《哭泣的拳头》(拳击)等影片让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背后,感受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魅力,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同时,体育教学中可作为敬业精神教育的因素很多,例如,在体育欣赏课中,有许多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职业运动员在职业联赛中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的比赛场面等。这些可以作为中学生接受爱国、爱岗敬业教育的极好素材,学生将不但为运动员的高超的技术动作和娴熟流畅的技术配合所折服,还会被运动员的职业精神所感动,将其作为学习的楷模。

3.2多进行鼓励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多让他们自我暗示“没关系,我能行”、“我感觉不错”、“我行”等,通过这些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将他们自尊心低落、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碍问题有效解决掉。对于那些耐心较差、畏惧困难的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适当地让他们参加一些中长跑比赛活动,这种比赛会帮助他们用意志去克服耐力下降、呼吸困难、乳酸堆积等困难,教师在他们喘不上气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坚持完成任务,学生往往在完成比赛之后都会有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正确人生态度,对他们未来人生都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3.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论基础的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有很多中学生缺乏科学性的健身方法,不能清楚地认识人体结构,健康知识严重贫乏。结合现状,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增加理论教学课时,对那些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传输。让中学生通过理论教学明白应该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只有具备了较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够实现终身体育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中学体育理论教材时,应该力求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为了让学生能够自觉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学习卫生、营养、自我评价、自我运动处方等相关运动保健、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的综合知识。

3.4采用游戏法教学

游戏法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运动技术动作编成让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技术动作,培养起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能够大幅度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篮球教学为例,在运用篮球教学游戏法的过程中应该足以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对抗性的篮球游戏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在对抗性游戏氛围中,要注意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素质,培养他们各种迎战技巧和能力;第三,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同时对篮球技术方法要准确讲授,然后再按照难易程度将各种篮球技术训练方法编排成游戏,这些游戏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力争让学生在轻松的篮球游戏中掌握技术动作。大量的教学经验证明,运用游戏法对于中学篮球训练和教学都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篮球技能水平,培养集体主义责任感。

4结语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终身体育”为基本原则,打破过去狭隘、陈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以快乐体育为主体,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身心和谐为前提,从整体的、长远的观点出发,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保持中学体育课程多元化发展,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创造能力,又有运动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施秋桂.终身体育观念与中学体育改革[J].汕头大学学报.2006,34(04):130-133.

[2]吴秋林.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选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1(03):156-160.

[3]董利.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观的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32(05):176-180.

[4]薛宏.中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6(01):112-116.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4

关键词:高校 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 角色定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实施情况如何,关键在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体育教师。因此,认真研究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

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1.发展性和主体性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必须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把促进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开发学生身体素质潜能,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全体性和全面性

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为每一个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均等的机会。www.133229.com同时体育教育要把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兴趣习惯养成、体育能力培养及发展心理素质、精神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及体育素养都得到发展。

3.因材性

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的不同,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在体育教育中既要要求有差异的个体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又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区别对待。

4.实效性

通过体育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使学生获得竞争与拼搏、参与与合作、欢快与娱乐、挫折与成功等多种情感体验,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从培养一代新人出发,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现代人的意识和品德,使学校体育与整个学校教育的目的更趋一致,实现“健身与育人”相统一,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习惯的培养及体育能力的提高,是当今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达到进德、益智、促美、强身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标〔2〕。

二、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一)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交流者

“平庸的老师,说教;优秀的老师,启发。”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较大程度改变,那种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应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高校体育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应从指令性教学向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转变,高校体育教师应扮演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交流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观察学生行为,努力体会学生感受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有意识地参与到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中。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要在互动交流、平等参与中创造性开展引导式教学。如笔者就在排球教学的教学比赛课程中,参与到学生比赛中,和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快乐,与学生分享运动后的感觉和想法,同时结合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学习正确运动技能,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比赛阵型的演变和发展中,从学生推崇的球队入手,通过介绍这些知名球队的战术战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更好地学习、领悟当前排球战术发展与演变。

(二)体育教学的创新者、研究者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

要有利于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想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者〔3〕。体育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该是研究者。“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体育教育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另一项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新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预示着体育课教学的重点将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模式改变为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索的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将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方法。体育教师在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依靠现有理论和经验解决不了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一定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新体育课程以目标统领内容,没有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这预示着体育教师不能照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体育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造,必须自行选择、开发体育教学内容。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如果仅是经验和技型的专术家,将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善和发展自身知识结构,对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三)课程结构设计者、组织者

在以往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中,体育教师,经常扮演着被动复制和执行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与课程计划的角色。而在素质背景下,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教学需要,只给出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由此,体育教师必须适应要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如此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当然,体育教学的组织离不开体育基础设施,可以依托城市良好体育资源与体育设施,结合本校的地形地貌,利用学校附近的山地、空地,完全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搭建较好的平台。同时,需要加强对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原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如原来的田径课程可以结合运动和健康,体能和健康,校园定向越野等方面的思路来开发改造。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完成从简单的课程复制者向课程结构的设计者、组织者角色的转化。

三、适应新角色,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措施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扩大和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都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仍然存在着个人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科研能力偏弱、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扮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新角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技能特长、兴趣爱好,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及实际情况,紧跟现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想,拓展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拓宽进修渠道,鼓励体育教师进行学历升级,参加远程培训和在职进修,有针对性地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增强自身人文素养,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经常性参加学术交流和论文报告会,在广泛的交流和学习中,掌握学术动态,提高工作起点。学校可定期组织务虚会,让教师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迸发思想火花,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竞赛,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完善体育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区分职称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进行量化,整体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

四、结论

在素质教育目标牵引下,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应由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发展,转变自身角色;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对体育教师知识储备量、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体系的“设计者”转变,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的扩大他们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对不同项目的历史沿革,不同学派、流派的论点和技术风格,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都能融会贯通,并掌握大量新资料,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信念及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从而促使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鹏,吕哓飞.素质教育观下高校体育教师角色的定位〔j〕.时代文学,2006,(06):166-167.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场地器材;利用和开发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许多高校在扩招后,体育场馆的生均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达不到生均4.2平方米的最低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除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其余都没有达到标准。有50%的高校场地、器材能勉强应付上课使用,25%明显不足,25%严重不足。中小学场地器材设施也同样处于不足状态,农村学校表现的更加厉害。

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体育场地、器材的增加却严重滞后,且使用功能单一。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的落后,使高校体育选项课无法全面开展,给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尤其对高校“三自主教学”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在短时间内改善这一局面还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开发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利用其他手段来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从体育场地的器材开发入手,谈一些拙见,希望能为改善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提供一定的参考。

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场地的现状及原因

综合所查阅文献,研究表明: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不足,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致使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如下:

1.1传统观念的影响。音、体、美所谓的小三门课,在很多领导和家长的心目中都不及其他科目重要,领导对体育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这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较大地改善,但根深蒂固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看法依旧没有多大改变,利用资金改善体育设施、添加购置体育器材,改善体育运动场地并非易事。多数学校领导根本没有安排相应的经费用于改善体育设施。这样,就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方面不健全,使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

1.2体育教师工作态度倦怠。体育教师工作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有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没能认真对待体育教学和锻炼。很少研究体育教学,对场地器材也缺乏充分利用。另外,多数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科目,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为自己的地位得不到肯定,对工作失去信心,缺少热情;这也是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多数教师认为体育器材设施的改善与自己无关,也并非自己力所能及,对设施改善持无所谓的态度。

1.3器材缺乏管理,闲置较多。现在的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器材管理员,造成器材疏于管理、流失、损坏现象严重。有些器材如果及时维修,还能继续利用。但一些学校疏忽这些末端管理,给器材的充分利用带来不利影响。

1.4各高校在检查评估过程中,放松了对体育场地器材的监管力度。体育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本校教学的需要,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检查评估学校整体教学情况时,未能按照应有标准进行核实或对标准进行了放松。评估过后,再想让学校对场地器材留有注意力就较难。

2.促使体育场地器材利用开发的途径

2.1重视学校体育的地位,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因此,教育部门要支持学校执行国家标准,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并对落实标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现状,满足孩子们强身健体的需求。而学校领导更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场馆建设和相应体育器材的引进要合理,尽量减少对体育经费的不合理利用和场地器材的资源浪费。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并且不得挪为他用。

2.2合理利用与开发体育资源

2.2.1开发现有器材一物多用的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体育教师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使有限的体育器材达到最大的练习效果,既能满足不同项目对器材的要求,又能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因地制宜,也可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发与本专项相对应的器材功能,以便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

2.2.2因地制宜,发挥地域广阔优势。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与地域位置相适应的体育项目。如远足、爬山、游泳等,让学生回归自然,为学生的需要提供更宽广的空间。

2.2.3协调上课时段,提高学校场地利用价值。体育教师应仔细地对学校现有的操场、小广场、空地进行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教师互相协调教学内容,做到场地分功能,上课定位置。这样的布局可以使多个班级同时活动,互不干扰,各个项目活动的时候,不影响其他活动者。学校在安排体育课时要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将低段、高段年级和课时的单元时间尽量错开,以达到场地器材使用的均衡性。

2.2.4加强与社区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课外、校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与政府、社区、企业以及民间的各种组织共同建立体育活动基地,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局面。努力改善学校的锻炼环境,使之能尽快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充实学生体育活动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日渐重视,对于文化学习用品的经费投入更是大方,有的家长专门为孩子报了体育特长培训班。我们可以提倡让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体育活动器材,并带到学校互相交换使用,使学生的运动器材变得多样、新颖。另外,要多鼓励学生们利用社区里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活动,以满足孩子们的活动需求。对学校内不具备的场地器材,我们可以联系社会上的场地器材资源,协商租用费用,定期为学生开设相应的科目,解决学校内部资源不足的问题。

2.3科学管理使用,延长器材使用时间

学校要对现有的器材设施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器材流失、损坏,尽量延长器材使用寿命。负责管理器材的教师要妥善保管好器材;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惜、维护体育场地器材,要科学地使用器材,注意定期维护维修,对于一些闲置器材,要开动脑筋变废为宝、变换用途、合理使用,以发挥它们的用途。

2.4积极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预防工作倦怠

多年工作内容的重复性势必会造成教师工作态度倦怠,再加之各种教学条件设施不能满足自己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体育教学也是敷衍了事。学校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多给以人文关怀,定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动用一切积极条件为体育教学服务。

开发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使得这种不足状态慢慢过渡,高校的增多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必然会使得体育教学的条件日渐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贵仁.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重大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06(3).

[2]王明亮.对闲置体育器材合理运用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6(3).

[3]卞红专.新课程背景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J].中国学校体育,2006(3).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6

[关键词]武术专项;教学问题;优势互补;动作示范;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45-01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教化社会成员的重要手段,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无论是作为强壮身体保家卫国的手段,还是作为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方式,中国武术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始终在我们华夏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2]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学生的武术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然而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学生的武术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水平较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良等。

1.优势互补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同的技术动作和技术方法可以组合出形式各异的动作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可以衍生风格迥异的拳术风格与特点,这种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自然就形成中国武术纷繁浩翰的拳种和拳系。[3]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武术器械,使武术的教学范围更为广博。然而正是武术的博大使武术的教学更加困难。武术教师很难在:刀术、枪术、剑术、棍术、长拳、南拳、太极拳等各方面都有较好的掌握,而通常一个班的武术教学仅由一位武术教师负责。

比如一位武术教师在枪术、剑术、太极拳方面掌握较好,在棍术和长拳方面掌握一般,而在刀术和南拳方面掌握较差,那么这位教师将很难教好刀术和南拳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以西南大学12级武术专选班为例,该班总共8名学生,一位武术教师,这位教师在长拳、南拳、刀术方面的掌握较差,那么就可以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请一位或多位在这些方面掌握较好的教师来教长拳、南拳、刀术方面的课程,而自己去教其它班有关自己掌握较好的武术套路课程。这样由两个或多个教师的优势互补后对一个班进行教学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

2.动作示范

示范法教学是武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学习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因此,武术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以提高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所以,示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4]

然而武术教学的现状是在上武术专项课时教师往往很少做示范动作,而进行一套完整的武术套路演示则更少。以西南大学12级武术专选班为例,该班在大学二年级期间学习了: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枪术、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剑术、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南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刀术、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太极拳这六个武术套路,这些套路的学习全部都是由老师规定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后,在课上教给其它同学,然后老师在改正错误动作,这样虽然减小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由一个才自学这个套路几天的学生去教另外的学生,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有时轮到负责进行教学的学生由于课前没有做好教学准备,令那次课无法进行下去。在进行枪术、剑术、刀术、南拳这些武术套路的教学时,教师从未进行过一次完整一套教学示范,也很少做动作的分解示范。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对太极拳的喜爱和对太极拳技术掌握较好,所以较多的进行教学示范。

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教师自身对技术的掌握不良,由于武术竞赛套路的更新换代,使教师掌握的武术竞赛套路不再适合武术教学。而进行新的武术套路教学时,教学教师由于没有学过新的武术套路而导至教学效果不佳。为解决这类现象,教师因该积极、主动的去学好新的竞赛套路,且积极、主动的进行动作示范。

3.师生关系

我们在武术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武术学习较果最差的学生往往不是基本功最差的学生,而是于教师关系最不好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存在着学习动机不高,练习较少等问题。

以西南大学12级武术专选班为例,有两位同学于教师关系紧张,上课期间这两位同学有时会远离同学和老师,自己到一旁自练自学。这类学生的产生于教师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关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平第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上课时不能针对那些学习好或于自己关系好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看到学生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期忘效应多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给学生设立合理目标,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4.结语

学校武术发展形势危机重重,存在诸多问题。武术教学基本出于一种“瘫痪”状态,很多学校开设了武术课程,但基本无法进行正常系统的教学。武术处于“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5]的尴尬局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教师在专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及时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武术套路,进行知识更新。在教学中多用、善用示范动作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学习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善于应用期忘效应鼓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

[2]王俊璞.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eB/oL].http://.cn/o/2009-07-11/21504477185.shtml,2009-07-20.

[3]王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之诠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7

一、目前关于主客体关系多种说法的质疑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区别在于: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为了按照自身的尺度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因而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表现出了目的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客体之所以成为主体的对象性存在,是因为客体一方面具有满足主体需要,可以被主体认识和改变的性质。另一方面客体又具有律他的性质,制约着主体的活动。客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处于被支配地位,是起被动作用的一方。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之间不仅可以相互渗透,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体不仅是主体,也可以成为客体。当主体自身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也就成为社会、他人及自我的客体。客体不仅是客体,也可以成为主体。客体以主体存在为前提,并内蕴着主体的存在,主体本身还是客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客体关系是在动态过程(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结束,主客体关系也随之结束。如果主客体的规定性搞不清楚,往下主客体的讨论就很难深入下去。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阶段的主客体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呈现出自身固有的规律。因此,笔者将从各阶段具体的矛盾和规律出发,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阶段不同的主客体关系。

1.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从而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在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第一种形态:教育者所表达的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水平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

2.内化阶段

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从知到行的过程,即知然后行,行深化知,知行互动,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过程。当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相协调时,受教育者必然主动接受教育,从而引起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时对自身已有一种评判性的自我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递的社会要求鼓舞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指引下,他会产生一种新的自我意象,那是一种更高阶段的理想的“应然”和“将然”状态。反观自身当下的现实状况,受教育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教育期望和意向,形成一种较高层次的“心境”。这种自我期望将会增强他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内容的理解、体悟和追求,也为他的自我教育设定方向,提供内在动力,令其不断地改造现实的自我,不断提高既有思想政治品德水平。

3.外化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思想政治受教育者自身的矛盾。

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并养成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此阶段,基本矛盾又转化为第四种形态: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这一阶段的完成意味着他们能自觉、主动地用相应的理论框架认识问题,用相应的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承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指引自己的生活实践;在新问题、新现象面前也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是其自身知情信意行内部矛盾的客观运动结果,知情意信行的矛盾链接上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作用链条,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转化扣住了关键环节。

4.重新教育阶段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联系,把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反馈检验,进一步调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施新一轮“两个转化”的行为,以便形成更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在此阶段,基本矛盾转化为第五种形态:存在着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效果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实质上是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开端。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矛盾策略

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体育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彼此增长的系统,教与学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教学”的统一体中。二者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二因子是体育教学矛盾产生最活跃的因素。本文以“教”与“学”二因子为源头,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来剖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矛盾,并提出解决策略。

1、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矛盾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重叠交叉、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又相互转换,而所有的矛盾中都蕴含诸多的教育和教学因素。本文根据教师与学生矛盾、教师与教材矛盾、系统教授与学生掌握矛盾、理论知识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矛盾、学生新旧知识矛盾基本矛盾对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力求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1 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中“运动和游戏”的理解之间的矛盾。

体育教学过程未开始前就存在着矛盾,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社会的体育先于学科的体育而产生,而且先于学科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在学生印象中只有在玩的时候才做游戏和做游戏是为了玩,所以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彼此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经常不明白为什么要学那些没有什么乐趣,没有情节,没有“用处”的东西,推之,他们会在“想象中的体育”和“现实中的体育”之间感到困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要把“作为教育的体育”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转移去取代“作为玩的体育”,这包括了启发式教学中动机启发和教与学的目标的转换以及采用既活泼又有教育意义的教材等方法,包括进行把学与玩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等工作。

1.2 教学效果的统一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新体育课程将学生按等水平分组,实际上是对某一年龄阶段的体质的期望,这与按年龄分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每班同一年龄组学生中就存在若干水平,由于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面对不同的技能水平,和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练习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评价等等。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又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此时如果教师对因材施教的措施注意不够,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骄傲、厌学、失落等不良心理。这个基本矛盾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固然也是存在的,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则更加明显。

1.3 相对不自由的体育教学形式与学生熟悉的自主运动形式之间的矛盾。

体育教学形式与自主运动形式之间的矛盾源发于对教材理解偏差的矛盾。学生熟悉了“玩的体育”,那么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玩的体育”的形式带到课堂中来,他们喜欢自主而不喜欢约束,喜欢比赛而不喜欢练习,喜欢尽兴而不喜欢“蜻蜓点水”,喜欢交流而不喜欢“单练”,喜欢“顺其自然”而不愿坚持不懈。他们喜欢自己的游戏和比赛,喜欢自己的小群体,对教师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不感兴趣,而这些又都往往因为班集体教学的实施而很难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同时,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的有限性限制了部分体育项目的实施和新项目的开发,因此,学生们容易在体育课中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对教学形式进行必要的调整,既要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又要完成集体教学的任务。

1.4 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技能掌握的困难之间的矛盾。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强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强壮身体,锻炼体魄。而体验运动乐趣和发展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没有掌握一顶的基本技能,是不能达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的。因此,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掌握和熟练掌握多种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必要条件。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却面临许多困难,如:(1)多种技能和学习时间少的矛盾;(2)技能掌握和必要的体育锻炼之间的矛盾;(3)技能之间的相互干扰;(4)技能的完善要求和个人特点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困难影响着技能的有效掌握,也使技能学习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1.5 教师进行安全教学的义务和学生冒险尝试心理之间的矛盾。

体育运动具有一定探索性、冒险性、挑战性、危险性,而冒险挑战又是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新的课程提倡独创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求异思维,要求学校为学生开发创造空间。这就势必带来了危险因素。但不去控制学生经常出现的冒险和冲动的表现,不去正确引导学生的灵感,不注意安全,既有悖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又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一个典型的产生于体育课堂却在教学实践中很难解决的矛盾。

2、体育教学基本矛盾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五大矛盾的深入透析,了解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心理情境,找出其矛盾产生之因,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将在教学方式、教法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分组方面寻求解决体育教学矛盾的方法。

2.1 在教学方式方面,既要转变教学方式,更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进行教材、教法分析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不同组别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技能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这种动机引向学生自我目标的建立,并使他们的目标能与教学目标统一起来:更要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效率和突出教学内容,为运动实践争取更多的时间,否则,学生的学习只是纯粹的理性学习与“纸上谈兵”。

2.2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开放、自由的教学形式。

在“运动的初步体验――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尝试――学习――创新”等不同层次的乐趣,即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逐渐深入学习,并学会学习的方法,消除学生在“理想”的体育课与“现实”的体育课之间的“落差”。

2.3 在教学形态方面,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由学生的小组自定目标。进行组内分工协作,提倡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共同思考和对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特别是提倡“相对性评价”。

这种教学形态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在竞争、协同行为中的乐趣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2.4 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排列方面要注意“直线性”排列和“螺旋性”排列的结合,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认真鉴别“必要的递进性的重复”和“有害的低级重复”,“大循环的重复”和“小循环的重复”,更要注意不同的重复与不同的效果。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要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使体育教学过程与方法组合达到最优化。

2.5 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求新求异思维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

师生在这一点上要达成共识:只有“安全第一”,才有“健康第一”。要在学生培养“独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的习惯。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9

摘要:体育是一项以锻炼学生身体为主的学科,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一项教学科目,即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本文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学科特点也促使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及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提出一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使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时,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

一、注重教师言行,做好体育德育教学

1、重视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重视师生之间的配合教学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重视教学组织,做好体育德育教学

1、做好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其中,课前场地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做好场地、器材布置工作: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3、做好分组协调工作: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4、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5、通过耐久跑教学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6、借助活动项目做好德育教学: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7、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以及集体观念: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综上所述,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过程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放”与“收”

【中图分类号】G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35-0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真正主人。但在具体实施中,一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而自己由过去教学的“中心”走到教学的“边缘”,甚至完全退出舞台当“观众”。新课程要求淡化教师的主体性,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不要教师。教师也不能一下子全线退出,在教学中绝不能袖手旁观,成为局外人。相反,教师要扮演极为重要的多重角色。他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和评价者,始终和学生“共呼吸”,还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彼此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新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适度“放”与“收”的原则,达到导与讲、教与练的有机统一,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放”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放”意味着让学生能尽量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尝试中自行摸索学习方法;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发现问题。那么,“放”应该怎样去做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1放之有“纲”

“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正确引导。比如,凡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懂的地方要放;学生自练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集体、小组合作练习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地方要放;某一知识、技术技能或某一问题,经教师点拨后需要加深理解或需要完善、巩固时要放;对某一问题,学生求同多,求异少,教师点拨后要放;为了调节学生情绪,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和互相交往的能力,如游戏教材,我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使其能充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手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境界,实现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2放之有“情”

“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当时情况或教材内容,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地探究未知的知识、技术技能,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放之有“法”

教师在研究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技术技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练有所得,学有所获;切忌满天撒网,无头无序,纵不能拉,横不能收。比如,教师在给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总是先看正确动作,再把正误二者加以比较,然而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比,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有目的地去练。这样做,要比教师直接把问题的答案交给学生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思维起着主动作用,学生真正理解了,掌握问题将更准确、扎实,同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独立地学习有关新的知识,对知识运用起来就会“准、快、活”。

新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放”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有“纲”是根本,有“情”是关键,有“法”是保证,要把三个方面要机地结合起来。

当然,要想一堂体育课上得理想成功,还必须处理好教学过程的另一方面――“收”。“放”是前提,“收”是目的。所谓“收”,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疑难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纠正,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准确、系统、完整。

收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课标上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是教材中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困惑难解之处。在“收”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体育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点拨、突破。

(1)收要照顾到点和面的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依据课标向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使学习目标控制在既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而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水准上。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快慢不一致。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使之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注重点面结合,分层讲解、练习。教师把预定的知识目标放下去以后,要把握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过程,针对实际,个别指导、矫正。若是普遍问题,要进行统一点拨,指导迷津,导引方向。通过个别指导和统一指点,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得到最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