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十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十篇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0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1

学科专业知识也是综合类院校教育教学的必需内容,但与教师教育教学相比,其不同之处是,“一般综合大学的专业内容都是向纵深和精细发展的,这与它特定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即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管理人才,精细纵深的专业内容是他们职业素质的直接组成部分”[5],是在“广与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专与精”[6]。而教师教育培养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是“在针对性(将来是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专门性(是属于文科,还是属于理科)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广与博”[6]。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新动态、新研究、新发展及新成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是教师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目标个性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是使教师“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养成必备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7]的内容,它包括教育科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两方面。

教育科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特殊性知识,也是教师职业知识区别于其他职业知识的关键,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背景与规律、学生心理变化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能帮助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适度而有分寸的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把有益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等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的工具。由此可知,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既是实现教师教育个性化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要求,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职前教师而言,它是职前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育实践“对于他们(职前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和发展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独特内容,是教师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类人才实践活动的特点。以与医生的实践活动比较为例,教育实践是教师直接参与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而医学实践是医生直接参与的、与医学临床活动或义诊等有关的活动。二者最鲜明的活动范围区别是:教师在学校进行实践活动,医生是在医院从事实践活动。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培养教师“基本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操作和运用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10]等等。

纵向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是指教师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的特殊性,也是在“师范性”这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这是由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的。在小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宽泛,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这些内容一方面为小学教师奠定宽广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为小学教师承担两门以上学科教学提供保证。小学教师一般承担语文或数学再加一到两门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更需要“通才”教师,更需要具有多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除扎实掌握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外,在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还需精通一到两门其他课程内容,以适应教学工作。中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师教育相比,其综合性较强、内容较深,如哲学、文学、美学等,其目的是为教师从教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由是观之,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差异,包含着各自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方面,小学教师教育一般以语文、数学作为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为主。中学教师教育较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性强,专业内容划分细致。小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内容在中学教师教育中,几乎每门课程单独设置为学科专业,且内容较小学教师教育广而深。此处暂且不论学科专业划分,仅从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明小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师教育在学科专业知识内容上相比较的特殊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按照人的心理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编排。从知识难易程度而言,中学的知识内容难于小学,因而中学教师应掌握高于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由此可推知,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中学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之难度高于小学教师教育,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逐级提高,这是由各自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等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在各自培养目标层次上的特殊性。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工具与条件。无论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他们除掌握反映共性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学规律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内容外,还需掌握反映各自从教对象与从教阶段特殊性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如,小学教师应侧重掌握反映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小学教学规律的小学生心理学与小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或小学数学教学法等学科教学法,以及测量与评价小学教学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等等,这些是小学教学活动顺利达标的保证。而中学教师应掌握反映中学生心理特点与中学教学规律的中学生心理学与中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中学学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法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与技能等等。因此,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需根据培养不同层次教师的目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知识,便于教师根据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无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展现出鲜明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不仅为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保证了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付丽和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

(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品质的确立和提升,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并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地位的体现,一方面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更需要依赖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为此,《标准》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规范,厘定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引导立志成为小学教师者以及小学在职教师自觉加强修养,倡导与践行公平公正。

(三)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 《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四)为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

《标准》的制定为小学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有利于有关部门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小学教师的质量。

(五)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

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倡导以师德为先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小学儿童,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师德大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具体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是小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着重要求教师要富有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标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

(一)《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能力”维度有五个领域,共涉及十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标准》一共设有五十八项基本要求。

(二)对(《标准》中“基本要求”内容的部分诠释

虽然是首次拟制《标准》,不过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与此相关或部分内容相近的法律或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些法律和规范为我们制定《标准》提供了一些框架和元素方面的参考,但与其相比,《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又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

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小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目的在

于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小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小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中学的教育教学,小学教师应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小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是考虑到小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对小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缺失表现;方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57-01

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生源群体来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刚刚形成阶段。老师对其的正确思想意识引导,加强德育观念的渗透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小学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也要对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的提升做努力。数学学科自身在整个教学环境下的重要性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充分结合数学教材的知识点迎合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推动因素。

1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现状

1.1对数学教材中德育渗透内容缺乏认知。

在德育渗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老师扮演者重要的引导角色。老师要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潜在的的德育教育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配合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展。在大部分情况下,很多小学任课教师往往对教材中的德育渗透内容挖掘不深刻。只注重数学的运算技巧等数学知识的培养,注重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从而忽视了潜在的德育渗透内容。在老师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总会出现小学生思想范围迎合不了渗透内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一定的思想限制基础上,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其进行德育内容无筛选性渗透。从而导致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学内容不能被学生所易受接受,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老师所指思想的内涵具有很大的难度。

1.2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不恰当。

针对于小学这一生源群体来说,在教学环节上要重分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小学生专注学习气氛中的最佳因素。由于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注重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很多教师就会为了达到课前预期效果忽视其他与数学运算无关的教学活动。老师往往会进入到主导地位的角色扮演中,致使学生被动的吸收数学理论知识。对于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开展,都是为了迎合课堂学习效率而设定。在教学环节中活动开展不贴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没能渗透到课堂中去,对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起不到引导作用,进而导致学习内容愈加偏离德育渗透目标效果。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没能及时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是学习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习中积极努力、认真严谨、善于思考等迎合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

2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构的方法策略

2.1完善小学教师的内部队伍建设。

根据数学学科的自身教育特点,校方要积极对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加强学校内部师资队伍建设,让老师自身感悟到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定位。在数学课前教学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更新自身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课堂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校方要积极开展对任课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的意义讲座,与邻校建立教师经验交流平台,从对老师的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开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老师在情感认知上与同学们积极的互动交流,"为人师表"是德育渗透教学环节实施中的有效实施途径之一。

2.2教学活动贴近实际生活、培养感性认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贴近日常生活的感性认知度,拉近学生与数学理论的距离感。老师可以把数学课堂迁到课外实践教学中去,开展与数学运算相结合的实际生活活动。开展中要注重迎合教材内容的特点,迎合学生的心理素质承受范围,不能偏离数学本身的知识学习范围。本文强调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二者互相融汇贯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决杜绝只注重数学教学效果忽视德育内容引导的情况,也坚决杜绝由于德育引导从而忽视了征程的数学教学程序和课堂宗旨。在贴近生活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要兼顾数学运算和感性认知的双重培养。

2.3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促进思想品格形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是想要一直抓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胃口,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将学生们进行小组分配式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可行性。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完成对数学运算题进行分析、探讨、求证的全过程。可以充分你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个小组要对自己小组的解题思路进行阐述,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有个深层次的了解,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信息,对数学理论知识运算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解题过程进行重复讲解,达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完美化。成员间为了小组的整体利益可以牺牲自我利益,不断地积极努力,为达到目标效果树立竞争意识。也可以拉近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距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潜意识的培养学生很多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的相关探讨得知,德育教育不仅仅存在与数学学科中。校方要加强对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认识,积极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渗透条件。要求老师积极地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在数学学习中善于发现生活,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真正意义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效果。除此之外,老师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审视渗透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育状态,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建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45.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4

一、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理念,坚持以创新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所谓“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教育的中心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主要部分,是指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支持其他目标存在的那一部分。因此,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性和支持性,决定了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着教育核心目标去运行,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核心目标。反过来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必须明确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把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旗帜。

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的核心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理应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这一创新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在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对提高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引领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向,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向更高层发展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从教育方向上,在中小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防止中小学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目标,对于强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为中心”去设计课程“三维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利于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去开发课程,自觉转变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

因此,中小学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一定要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的意识,树立“为学生创新力而教育”“为创新思维而教”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进行教育教学。

二、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创新力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它具有可开发和可塑造的特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人都有为寻求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从事创造的倾向,因而,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人间,是人的一种潜能。”[2]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2]

中小学生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意义不同。中小学生的创新,一方面是相对社会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相对他们自己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也就是说超越他们自己的、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就是创新。这是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一种潜能,也是每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改变那种偏重少数学生的倾向。

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理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在“人人具有创新潜能”“人人是创造之人”理念的指导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让每一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树立“课程处处皆创新”的理念,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

在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某些教师认为有的课程内容适宜开展创新教育,适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而有的课程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不适合进行创新教育。这种认识是偏颇的、不全面的。陶行知先生讲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把这句话应用到课程上,可以这样说:“课程处处皆创新。”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创新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活动。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需要我们在创新教育理念、意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有意识、自觉地去开发课程。

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要在“课程处处皆创新”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对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既要在内容上去深入挖掘课程潜在的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资源,如挖掘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求变思维、求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又要对课程教学过程深入开发,如教师“启发、引导、总结、提升”新型教育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单一思维模式向创新型“求异、求变、求新、求优”综合思维模式的转变,激励创新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的形成,以及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的形成等。

四、树立“创新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

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教育有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等;二是认为创新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主要是进行创造技法的教学。以上这些都属于创新力培养的内容,但是不全面,只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一部分。这种把创新教育“狭窄化”的认识,不利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所谓创新力,是指人们首创、组合创新和再次发现的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高层次的一种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创建“创造力投资理论”的创造学家斯坦伯格认为,“创造力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它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2]。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树立“创新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知识教育方面,除知识掌握的量,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在智力培养方面,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正常发展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发散、求异、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方式;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一般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在动机培养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探究、热爱创新等方面的动机,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除了勤奋、好学、认真、扎实、诚实等良好品质外,如兴趣、好奇、质疑、批判精神、持之以恒等这些创新的态度意识、精神品质,是创新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五、树立“创新是有层次的”理念,坚持培养基础素质的原则

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方法、新点子、新思路去解决。所以说,人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创新是有层次的。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内涵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在这里,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前所未有的发现。前所未有的发现,即独创。这是创新的最高层次,是“无中生有”。

(2)重新组合的知识。重新组合的知识,即“综合”。就是把原来的几种知识联系起来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新的知识。这是“有中生有”。

(3)再次发现的知识。再次发现的知识,即“再创”。这是人类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重新发现。这种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再创,学校教育中表现为中小学生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3]

可见,创新是有层次的,“独创”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创新组合”“再次发现”是一般层次的创新,但它是高层次创新的基础。知识的“再次发现”“组合”“活用”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基础素质为主,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独创”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容,但不是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重点。

六、树立“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的理念,坚持与课程一致性的原则

有不少教师对“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在现行课程的基础上,再开发一门创新教育的课程?这样是不是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打乱了现行的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现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不是在现行中小学课程的基础上另开发一门创新课程,而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目标对现行中小学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挖掘课程中创新教育的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中小学课程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基本材料,因此,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应与现行的教学计划同步、吻合,即中小学课程原教学计划和课时保持不变。就是在中小学课程执行现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确立创新力培养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创新教育资源,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组合,在确保完成课程原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创造力的培养要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脱离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创新力培养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创新力培养要根据各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机地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浑然一体的,不是分离的“两张皮”,更不是强加于课程的“贴膏药”“贴金纸”式的附加物。

七、树立“创新力可以培养”的理念,坚持创设创新教育环境的原则

我们说创新力是可以培养的,这里所说的“培养”与传统的“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是指创设适宜学生创新力生成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创新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创新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它是可以发展培养的,但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中也可以被扼杀。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人的创新力,又可以扼杀人的创新力。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心理学家e.p.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4]

因此,只有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适宜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一是形成鼓励创新,提倡思想自由、民主与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二是创设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和谐的教育环境;三是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四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五是建立开放、多元、激励的评价机制。

八、树立“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的理念,坚持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

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研究发现,知识量与创新力发展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某一领域的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知识和操作的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5]。因此,要发挥知识对创新力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更要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创新运用。“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以灌输式的方式传输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量扩大了,而创新力却被扼杀了。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要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创新力培养的关系。但是,不能单纯为获得知识而教“死”知识,而应围绕创新力培养这个核心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知识的探究、发现、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和求变、求异、求新、求优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在其中了。一是坚持让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中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教育原则,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二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思维模式向综合思维模式转变,由固化思维向活化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三是坚持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学过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5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当今现代教育的主要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摒弃以往应试教育的不利因素,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把学生培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以提高同学们的各项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较早地实施素质教育更是为以后培育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实施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1.从思想认识上认清小学数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开发儿童的潜能,充分调动儿童大脑中的积极因素,把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紧密的社会文化素质激发出来。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具体而言: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趣味性,是开发儿童大脑的有利因素;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数学学科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双基能力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可以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数学技能的运用程度两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知识点是基础,必须扎实地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和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都要在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引导点拨,使其具有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要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能深刻地理解,且能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并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既要加强外在的动作技能训练,如使学生正确地学会使用学具,熟练地掌握操作步骤;又要强化内在智力训练,如加强口算能力,培养心算技能,加强解题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等,通过训练要达到技能熟练。

3.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4.重视教法,指导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5.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要多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从而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个体化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尤其,随着个体化体育教学的普及,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更为明显突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摒弃了跑步、跳远、跳高等体育项目的简单训练,而是让学生自觉意识到体育训练与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与训练,主动追求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体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依据

(一)小学生的情趣特点依据

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比较爱玩好动,其儿童天性十分强烈,对周围环境与事物极为好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基于此种特点,教师要努力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成其体育学习的动力,设置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地以学生的情趣为出发点,安排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体育训练中掌握体育知识,切实感受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乐趣和益处,从而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依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的旺盛时期,其骨骼柔韧性较好,极易发生弯曲或变形。同时,由于其肌肉力量较小,心跳频率较快,忍耐力、肺活量与负氧能力都较差,疲倦感较强。基于以上原因,小学生不适宜长期从事高强度体育活动,否则,不仅会降低体育教学效果,还极有可能使学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增强体育课堂的弹力,促进学生愉悦的学习与锻炼,实现合理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

(三)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依据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差,如果教师讲述过多的理论知识,不论如何细致耐心的进行讲解,学生都不可能完全记住并理解。因此,教师不能过分看重知识的传输数量,而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尽可能将学生摆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位置,通过益智游戏使其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吸收、理解知识点,牢固记住知识点。

二、个体化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重视强身健体思想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国民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小学生也认识到了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普遍意义。然而,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因为追求高升学率,忽略了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使其丧失了有效锻炼身体的机会,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加之,相应增加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抵抗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强生健体思想,确保小学生每周至少能上一次体育课,同时通过丰富课间活动,增加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

(二)丰富体育教学方式

这需要教师努力丰富教学方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在练习体育项目时适当加入学生喜爱的音乐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又颇具美感的学习环境,使其转化成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增强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不知不觉地主动锻炼身体。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或练习时增设跨栏、500米接力赛、拔河等个人或团队竞赛环节,这样既能培育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还可以推动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锻炼。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坚持快乐教学原则

不可否认,最理想的小学体育教学状态是寓教于乐,那么如何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坚持快乐教学原则。这需要教师积极探索、设计体育教学活动与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平台,使其能够在这个过程体会到体育学习与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都以为小学体育教学就等同于反复练习跑步、跳远、跳高等体育训练项目。但综合分析小学生的生理素质与心理特点发现,最快最好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是游戏,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游戏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与积极性。

(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加强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更为文明和健康。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后会觉得身体特别疲惫,因而不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只有在上体育课时才被迫参加体育活动。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时,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告诉他们不要因为怕苦怕累就放弃对身心有益的体育活动,其实运动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从而使其摒弃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定期或不定期运动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

(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日趋增大,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就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与活动来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敦促其参与体育活动,通过新鲜有趣的游戏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具有饱满的热情参与集体活动。其次,教师要多关心、鼓励学生,使学生燃起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增强满足感与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应当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深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体格,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树立体育锻炼观念,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立鹏.小学体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23:202.

[2]刘庆云.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121+129.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知识观异化;教育失范;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是个体教育成长和发展的伊始阶段,囿于利益博弈和功利主义的导引,幼儿教育内部问题很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严重,幼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出现了“非线性偏移”,偏离了教育预设目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幼儿教育的“异化口号”,在实践逻辑中“起跑线”变成了“抢跑线”抑或“偷跑线”。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凸显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智慧,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成为当务之急,审慎与重构势在必行。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审慎“三岁看大”

映射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三岁即可洞察此后人生轮廓。三岁幼儿是个体发展的基石,是成人发展的雏形,此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性格特质已初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后续的发展动向。因此,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肇始,对个体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成为衡量幼儿教育办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1]在幼儿教师引导下开展一日活动要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顾及孩子生动、活泼、游戏的天性,幼儿园要采取多种措施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着手来引导幼儿全面发展,激发潜能。然而,诸多社会因素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给纯洁的幼儿身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是左右摇摆的,而是有稳固的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小学课程下移到学前”的现象,把幼儿当小学生来教,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内容,轻视德、体、美、劳;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学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涉及到幼儿教育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环境、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等方面。具体包括:在幼儿教育阶段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机、英语等小学知识内容,脱离基本游戏性的幼儿教育活动,脱离幼儿实际生活场景,提供背诵、抄写、机械记忆的知识技能型强化训练的行为,未按国家相关规定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区角,未提供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相符的图书资料;小学低年级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变相采用其他手段,实行非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标教学以及各种知识能力测验等。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将小学课程知识超前学习,强调幼儿智力发展,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使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致使幼儿身心发育潜伏诸多危机,易使幼儿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阻碍幼儿观察、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元素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生成机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本质是知识观的“异化”

“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是儿童对自己所感、所看、所听到的符号世界进行“有意图、积极、自觉、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3]幼儿阶段的知识教育是幼儿教师把课程内容融合到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境中,使幼儿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并促使幼儿的价值观、社会情感得以形成。幼儿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幼儿与周围的环境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认知、理解、再认识、再理解的循环过程中积极建构。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对知识观的误读或扭曲,其本质是知识观的“异化”。“异化”的知识观将幼儿的知识学习看作是静态的、封闭的和稳定不变的,将知识仅看成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与解释。而知识观则是把知识同动态实践相结合,并认为是发展、生成的过程,也是主体和客体不断交融的过程。教育场域知识观的“分化”和“异化”过程,而这种“异化”恰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供给养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动机在于绸缪帷幄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应试教育的衍生物,是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重心下移的必然结果。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顽疾已久,有稳固的滋生土壤,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综合化的教育现象,在进行幼儿教育场域学理探究的同时,正本清源势在必行。肖俊认为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即使幼儿园没有“小学化”的内容,大部分家长仍然会将成人世界的功利追求强加给孩子,希望家里出个“神童”,希望孩子今后能够赢在起跑线上[4]。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场域也同样如此,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迫使学生生活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动机在于绸缪帷幄,使幼儿在未来竞争中未雨绸缪,占得主动。反观现实,若要上一所好的大学,就要读一个升学率高的高中、优质的初中、不错的小学、优良的幼儿园。诸多社会因素迫使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强加给幼儿,以帮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竞争挤占了幼儿教育的自由空间,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孩子的起跑线当做抢跑线,致使幼儿教育未达应有之意,使幼儿学习过程出现了偏差。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助推力是“成龙成凤”的父母心

当前社会残酷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场域的激烈程度,倒逼竞争向幼儿教育延伸,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攀比心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两个倾向:一是倾向于外在的条件,认为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就一定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其实这是一种线性思维的产物,忽视了内因在变化中的决定作用。教育逻辑完全不同于数学逻辑,外在条件和教育效果之间有太大的空间地带,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倾向于做加法。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5]。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许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送进优质幼儿园或天价幼儿园,俨然是现代版的“孟母”。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给孩子报种类各异的兴趣班、辅导班,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填满。在补习知识内容上向小学延伸,拼音、算术、美术、舞蹈、音乐、少儿英语等都有涉及。“成龙成凤”的父母心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强大助推力,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其实幼儿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引导,但至关重要的是父母的呵护及陪伴。

(四)幼儿教育过度“小学化”是教育“失范”的结果

幼儿学习认知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环节的游戏性设置,让幼儿模拟体验特定的社会情境,通过社会文化符号编码的接触和积累,初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和审美欣赏能力等。幼儿园知识教学其不同于其他阶段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教学的游戏性,主张通过游戏的组织形式发展幼儿的身体和智力能力;强调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再构情景,通过想像和学习符号,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6]“失范”最初由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Durkheim)提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RobertKingmerton)认为“失范”是指文化目标和制度手段不一致所引起的反常、越轨行为,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7]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既定的教育文化目标和学校制度相违背,进而引起幼儿教育“非常态”,致使幼儿教育存在越轨行为的风险,它是一种校园内部结构化的被迫重组。幼儿教育过度“小学化”是教育的“失范”过程,是教育场域出现紊乱迹象,继而诱发社会各界的失常表现。

三、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重构

(一)规范教育秩序,树立有序理念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8]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教育部门颁布相关政策文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现有教育秩序,坚决禁止提前传授小学相关知识内容,引导社会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教育部门在规范教育秩序的同时要引导树立有序理念,要明确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界线,严格规范幼儿教育实施过程。此外,要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情境,反对脱离游戏化教学的基本活动,反对机械背诵、记忆、抄写等强化训练,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环境的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与此同时,不能因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迫切任务而弱化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避免矫枉过正,要客观看待幼小空间对接,小学低年级要坚持零起点的教学原则,顾及幼儿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权衡家园共育,彰显教育意蕴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需要依靠家园的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权衡家园共育的角色和职责分配,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幼儿教育要恪守教育立场,针对幼儿身心特点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实施进程中不被家长的成才观“绑架”。与此同时,家长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的育人工作,转变自身认识,摒弃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树立理性的育儿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知识。[9]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功能存在诸多误区,不合理的成长观对幼儿发展造成错误引导,错失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另外,家长对素质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兴趣班、特长班就是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靠近素质教育以促进孩子的发展。知识教育并非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知识学习与“儿童快乐被削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对适宜知识的学习会促进儿童身心更好的发展。[10]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不在于知识教育,而在于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方式和手段。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彰显教育意蕴,实现知识学习与游戏化教学相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凸显课程价值,提升教师素质

美国的早期教育学家对课程模式进行了长期追踪研究,其结论是不同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在有效性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早期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质量,而不在于课程模式所蕴含的特定哲学思想,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普遍认为学业取向的早期教育课程最便于实施。[11]早期教育课程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渗透特定的课程价值理念,是达成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凸显幼儿课程的价值,同时肩负起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引导。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过程中要消除教学冲突时不合理的选择,提升幼儿教师素质是最核心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在课程的选择方面都拥有较大的自,但由于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缺乏课程编制及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于现成的教材及与之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12]这要求幼儿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定期参加教学技能和业务培训,并领悟幼儿课程的价值理念,提升自身的科学保教能力,并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动。

(四)崇尚儿童中心,重塑幼儿真谛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8

一、当前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分析

1.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都采用比较固定的教育形式和模式。通过升旗仪式、制作海报、班会宣传、看图展等陈规的教育形式,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然而,这种安全教育模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过度关注安全理论教育,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这种形式之下的安全教育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学生也失去对其学习的兴趣。

2.此外,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存在局限性。学校和家庭十分重视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例如防火、防盗、防溺水、用电安全、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等知识。但是,很少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安全教育内容,例如当下的网络安全、突发事故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由此可见,安全教育的内容亟须更新和完善。

3.因为安全教育牵涉到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所以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是安全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安全的教育职责。然而,家庭往往会疏忽安全教育,殊不知一些普遍的安全问题和隐患都经常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小学生天生善于模仿的特性,家长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传授一些科学的、正确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街道社区、公益组织、社会各领域等力量也应积极参与到小学生安全教育中,既能广泛地传播自身的正能量,又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观念。

二、新形势下加强小学安全教育的措施及其应对策略

1.重视细节,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针对小学生年纪尚小、心智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学校和社会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就人类现实生活而言,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遵循“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自然法则。因此,抓住细节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安全教育过程,学校和社会组织应重点把握好安全细节,例如家庭用火、用电、用水等安全教育;学生外出时所注意的交通安全;学生个人生命安全等方面。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心。作为安全教育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安全教育意识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安全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解决围绕在小学生周围的安全隐患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实施小学生安全教育计划。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将安全管理工作置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上,努力把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渗透到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巧妙地挖掘小学生的家庭与学校生活细节,并主动从小学生的具体生活细节方面入手,例如上下学应遵守交通规则、课间活动注意人身安全、班会安全警示教育、远离高压等诸多的具体细节。生活处处有细节,细节处处有安全,安全处处有教育。

2.增强实践能力,储备安全知识

当前的小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培养学生的安全实践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因此,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应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安全教育环境,例如模拟地震演练、消防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安全教育意识和观念,从而为学生储备更多有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讲究教育方法,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在学校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些有效果的教育方法,并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举办教育知识讲座、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排查教室安全隐患、利用班会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模拟事故现场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观念,而且也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多样的学习和教育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十分关注学生家庭生活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可通过学生自己出黑板报和手抄报、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图片展览等教育形式,

加强当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增强小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进一步达到全方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实现和完成小学生安全教育目标。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9

关键词:合理编排;导学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

一、导学案在小学教育实施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

1.导学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也是规范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今仍有很多学校应用的导学案在编排上不够合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是逐年递增的,导学案也是结合这一点进行编制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编排上会出现一些漏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不规范的行为。久而久之,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对于导学案的实施没有严格按要求执行,导学案的编制是通过教育人员进行缜密的思考,结合当今教育的形式进行合理的编排,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层次,但是到了小学生教育实施中,很多老师没有严格按导学案进行施教。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编排有课前预习、课堂授教、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最终进行模拟考试。但是有些老师在施教中可能就忽略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看似这一环节不重要,但是学生缺少了这一环节就可能对知识吸收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标准,学习的效率下降,少了这一环节学生对知识的主体认识度下降,一味地只是接受授课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引导作为背景,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二、实施合理规范性导学案的措施

1.在导学案实施中,强烈突出导学案提出的重点,多体现主观性课标。也就是导学案中强调重点的部分,老师应该反复对学生进行讲授,重点突出主体性。例如,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导学案中应明确列出重点学习内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上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多以理解能力为主,计算能力为辅,所以在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中严格按照理解与计算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数学教育的实施,以达到教学目的。

2.加强导学案实施的管理,避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影响学生的学习,一切教学的实施与规划都是经过层层把关,缜密制定的,老师按照合理编制的导学案教学势必会促进规范的教育程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做到严格要求,按照教育局颁布的导学案进行施教,在逻辑上应该遵守,如有疑问及时与教育人员沟通,不得自己擅自篡改,教育人员也应该做到定期检查,以免让不利于教学的错误继续进行误导。

3.通过传递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小学生数学学习注重知识与能力双重培养,在导学案中也做出明确的指示,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而在知识学习当中,导学案编制的细节中有多种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教育人员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摸索出来的,也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并将其传授给学生的,尤其是数学这门知识结构灵活,框架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课程,所以利用编制合理的导学案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双重培养,完善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体现这门学科的优越性。

4.时刻关注教学,适当地对导学案产生的问题进行修复,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的导学案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在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期,还存在一定的过渡期,在教师针对小学数学进行导学案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符合时展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的一面,其中逻辑层次的排列,细节设定还有一些提高的空间,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与教育人员时刻对小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对导学案中可优化的方法与内容进行完善,最终以更合理编制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规范教学。

三、利用编制合理的导学案来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影响

1.学生方面,采用合理编制的导学案进行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起来更加容易,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清晰的学习思路,对他们日后的健全思维的运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教育方面,编制出合理的导学案老师进行授课是教育层次提高的必然趋势,好的教学引导带动的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能力水平,是每一位教育人员值得骄傲的成果,所以导学案的优化提高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是教育事业高水准的评定。

总而言之,一切教育的改革与提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如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还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编制合理的导学案是达成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如今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与老师认可,相信在教育人员集体的努力下,会培养出新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全面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质。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篇10

(一)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教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与学的矛盾。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原理知识。但是,由于教育学原理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兴趣有限,部分学生因为教育学原理的抽象性而产生厌学心理,不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导致教与学无法相互转化。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教学案例,避免抽象理论知识的灌输,且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加快教与学的转化,解决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习过教育学原理课程后,学生虽然对教育学原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深入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不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为学生列举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而加强学生对现实教学活动和理论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内化教育学原理知识。(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学专业也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能完善学生的理论基础,无法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加强学生对实际教学活动的分析与探索,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四)有利于增强教育学原理的实践性。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围绕教育学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学生开展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进行教育学原理教学时,对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的把握难免有失偏颇,更多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理论方面,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案例本身就极具实践性,其可以作为对理论知识的辅助。因此,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育学原理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案例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性,这是因为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其是真实存在的。此外,案例是情景的记录,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同时,教育学原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应遵循真实性原则,使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可靠的案例材料,编写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问题性原则。问题是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案例本身就是对问题的表述,教育学原理教学应遵循问题性原则,保证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冲突与矛盾。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加强其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育学原理教学应重视案例的问题性,选择富含问题和矛盾的案例。(三)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主要指案例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即案例能够反映教育活动的本质。典型性是案例的关键,如果案例缺乏代表性,学生将无法有效进入情境,进而影响案例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学教师应重视案例的典型性,重视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四)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主要指案例符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活动的需求,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时效性信息。如果案例内容陈旧,无法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严重影响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学原理教师应重视案例的实用性,选择符合时展和教育发展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并不断更新案例知识结构。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精选教育案例。在开展教育学原理教学之前,教师应精心选择教育案例,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实用性和问题性。首先,教师应积极关注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并将教育热点问题制作成案例,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其次,教师应深入了解本校的教学实践,开发本土案例,根据本校教学问题和教学现状编写案例;再次,教师可以搜集、整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报告和相关文献,并向学生展示;最后,应加强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合作,共同发掘教育学案例。(二)在课堂教学之前将教育案例发放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案例的内容。将案例发放给学生便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掌握。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案例教学的主题、教学过程和教学背景,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三)组建合作小组。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平衡小组之间的性别比例;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小组成员的现实生活,让小组成员扮演类似现实生活的角色,减少小组成员的适应时间;最后,应重视组员的能力和特长,让组员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组内成员的责任感,提高组内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四)案例讨论。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究,深化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第二,教师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及时改进;第三,教师应丰富讨论方式,在小组讨论之后可以开展集体讨论,集中学生的智慧;第四,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平等的讨论氛围,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五)归纳总结。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案例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回归教材知识,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优化下一阶段的案例教学。

作者:李向群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S1):102-103.

[2]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