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22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1

关键词:mmoRpG;网络游戏;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0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0ppp-0c

architectureanalysisofmassivelymultipleonlineRoleplayGame

LUSong-chao

(CollegeofSoftware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6)

abstract:FirstlyanalysistheprosandconsofthetwoarchitecturesformmoRpG,p2pbasedandC/Sbased,indicateswhyC/Sbasedarchitecturehasbeenwidelyadopted.afteranalysisthecharacteristicofmmoRpG,thedrawnconclutionisthattheserversidearchitectureshouldmeetsomestandardsinordertosatisfythequalitydemandsofmmoRpG.atlast,thecell-basedandserver-basedserversidearchitectureareintroduced,andaproposedsolutionisgivenfortheserversidearchitectureofmmoRpG.

Keywords:mmoRpG;onlineGame;architecture

1引言

近几年来,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在互联网应用中可谓异军突起,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星产业。网游出现至今,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一直是个主流游戏类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拥有丰富的交互体验,特别是玩家之间的互动、角色扮演的特性在mmoRpG这种游戏类型中最能得到丰富的表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介入网游,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网游产业生态环境已经形成。

网游作为一种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给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网游所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大量并发的在线玩家一起时刻改变着整个虚拟世界的状态。所以如何从技术上保证网游的实时性和QoS(QualityofService)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针对mmoRpG网游的特点,分析当前流行架构的利弊,给出了一个综合利用负载平衡,服务器集群,软件模块

分割等技术实现的网游架构。

2mmoRpG网游的架构比较

从总体上来讲,目前网游流行的架构还是经典的C/S结构,一个网游是由服务器端和若干个客户端所组成的。C/S架构的缺点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高度非对称性,这导致服务端的负载过大。

所以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利用p2p技术[1]来解决C/S结构的弊端,因为p2p技术拥有对等计算、协同工作和规模可伸缩的优点。但是基于p2p结构只是停留在实验室,并没有被工业界所采纳,其原因是:首先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p2p架构不能使网游的运营商对游戏进行集中控制,且盈利模式受到限制,在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网游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受到限制。此外p2p架构较C/S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加上p2p缺少C/S结构中很容易实现的ip多播技术,使得p2p的架构消耗过多的网络带宽。

也有人研究综合利用C/S和p2p技术的解决方案[2],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还是采用C/S结构比较利于网游这个产业的运营和发展。

网游系统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如何存储或者说持久化游戏的状态,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镜像存储和单一数据存储阵列。镜像存储方案如图1所示,每个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着游戏状态的一个备份,服务器端可以

采用就近原则来选择一个数据服务器来进行数据的持久化。这种方案的弊端在于在维护多个数据备份的复杂性。对于网游这种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计算环境,采用镜像存储方案是不大可行的,所以一般采用单一的数据存储阵列,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从商业和技术的角度来讲网游的总体架构一般采用C/S结构,数据持久化采用单一的数据存储阵列。而在C/S结构中,主要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大量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负载问题,以保证游戏运营的质量。

3mmoRpG网游的特点和服务端的技术指标

3.1mmoRpG网游的特点

在C/S结构的网游中,服务端保存了整个虚拟游戏世界的各种数据,客户端则保存了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一个视图,客户端和服务端频繁交互改变着这个虚拟世界的各种状态。C/S结构的mmoRpG网游具有如下的特点:

(1)非对称性

文献[3]对著名的网游LineaGe2的流量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网游的通信流量中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是高度非对称的,下行报文的平均包大小是上行报文的15倍多,下行报文中数据部分占整个通信流量的97.6%,而上行报文中的数据部分只占了22.9%,下行报文的带宽利用率是上行的10倍。所以说这种结构的网游是非对称的。

(2)高度的实时性

网游中每个客户端的操作都会改变整个虚拟世界的状态,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必须及时的通过广播或多播的方式将虚拟世界某个状态的改变发送到其他客户端,以保持整个游戏状态的一致性,所以说网游所构筑的虚拟世界是高度实时的。

(3)状态的不确定性

股市是不可预知,一个学富五车的经济学家和一个只有小学学力的人去炒股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经济学家亏本而那个只上过小学的人则会赚钱。同样,网游中虚拟世界的状态也是无法确定的,这是因为每个玩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使得很难预期这些玩家会对这个虚拟世界做些什么操作。

在C/S的结构里面,要能够应对上述mmoRpG的特点,必须能够设计出满足一定指标的服务端架构,下面就这个服务端的指标做具体讨论。

3.2mmoRpG网游服务端设计的技术指标

(1)可伸缩性

网游客户端的数目是不确定的。一个网游在开始运营阶段,玩家数目可能很少,但是一旦该游戏流行起来,玩家的数目就会爆炸,有可能呈指数上升。作为服务端,必须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应付这种情况的机制,也就是要具有可伸缩性,当玩家数目增多时通过措施(比如增加服务器数量)来保持游戏的运营质量。

(2)高可用性

和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一样,mmoRpG网游的盈利必须通过不间断的运营游戏平台来获得利润。服务端长时间的宕机会给运营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设计网游服务端的时候必须保持一定的冗余来满足高可用性。

(3)负载均衡

目前服务端多采用集群技术。所谓集群,是指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提供一组网络资源。当集群中的一个系统出现故障后,别的系统可以代替它来继续服务。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就是负载平衡。这方面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本文采用LVS[4]。下面对服务端的架构作详细分析。

4.mmoRpG网游服务端架构的解决方案

4.1服务端的架构分析

服务器端通常都是采用集群技术,服务端的集群一般有两种方案:

(1)基于cell的架构。

在这个架构中,每个cell都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完全一样的游戏,但是每个cell都是负责承载不同的游戏场景区域的游戏逻辑,如图3所示。这种划分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保持玩家跨越游戏不同场景区域时的无缝连接。有关这方面的课题已经有不少的方案,可以参考文献[4]。

(2)基于服务的架构。

这种方案将整个游戏作为一个单一的场景来处理,但可以根据处理数据、逻辑的相关性来划分集群组内各个服务器的工作任务。例如:战斗服务器专门处理客户端的战斗请求、物品服务器处理所有物品相关的逻辑、工会服务器负责游戏中所有工会的操作,等等。这样划分的好处是使得逻辑处理的并发有了可能。游戏服务端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不同玩家的战斗和工会活动。如图4所示。

4.2结合基于cell和基于服务的设计方案

针对上文提到的基于C/S结构的mmoRpG网游的特点,服务器端满足的指标以及上述两种方案的讨论。本文的设计方案是:首先采用游戏场景分割的方法,将整个虚拟世界分割成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有专门的服务集群来处理该场景中客户端的请求。接着综合运用集群服务器和LVS负载平衡技术来实现每个单独场景内服务器的架构。如图5所示:总体上采用基于cell的架构将游戏虚拟世界分成n个场景,在游戏的每个场景内采用基于服务的架构。

下面简要分析下该架构如何满足上文提到的可伸缩、高可用和负载平衡:

(1)可伸缩

可伸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增加服务器硬件是否可以相应的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或者是否能提高用户体验。当每个游戏场景区域内的服务端负载过大时,可以分析其原因,例如:如果是由于该场景内的交易量过大所造成的,那么就可以在交易服务器集群中增加更多的提供游戏交易功能的服务器来满足系统性能的要求。

(2)高可用性

正如图5所示,每个负载平衡服务器和具有相同功能的服务器组成了一个提供同一功能的集群系统,这种冗余的架构保证当集群系统中有服务器宕机的时候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所以是高可用的。

(3)负载平衡

提供负载平衡功能的产品有很多,例如F5的BiGSiZe,Linux的开源项目LVS等。这方面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且一般都是基于ip的负载平衡技术。LVS的负载技术有:通过nat实现虚拟服务器(VS/nat);通过ip隧道实现虚拟服务器(VS/tUn);通过直接路由实现虚拟服务器(VS/DR),可以充分满足一般网游服务集群的需要。

5小结

综上所述,从商业角度来讲mmoRpG网游都采用C/S结构而不是p2p。C/S结构的缺点在于其非对称性,再加上mmoRpG网游本身具有实时性和状态不确定的特点,造成服务器端过多的负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了结合基于cell和基于服务的服务端架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t.iimura,H.Hazeyama,andY.Kadobayashi.Zonedfederationofgameservers:apeer-to-peerapproachtoscalablemulti-playeronlinegames[J].innetGames’04:proceedingsof3rdaCmSiGCommworkshoponnetworkandsystemsupportforgames,aCmpress,2004,pages116C120.

[2]abdennourelRhalibiandmadjidmerabit.agents-Basedmodelingforapeer-to-peermmoGarchitecture[J].aCmComputersinentertainment,apr.2005,Vol.3,no.2.

[3]JaecheolKim,JaeyoungChoi,DukhyunChang,taekyoungKwon,YangheeChoi,eungsuYuk.trafficcharacteristicsofamassivelymulti-playeronlineroleplayinggame[J].aCmpress,oct2005,p1-8.

[4]/

[5]mariosassiotisandVelintzanov.aDistributedarchitectureformmoRpG[J].aCmpress,2006,p4.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2

(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源起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当时的德国工业发达,学校教育以“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行为导向教育”又称实践导向教育,是指施教时以受教者的“行为积极改变”为目标导向,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在模拟职业活动中自主的学习,即“在行动中学”,本身是学习,同时也是在学做工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模拟公司实践教学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内涵“模拟公司”是指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的虚拟公司,与实际公司的区别在于其货币和货物是数字化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模拟实践设置一个虚拟公司,通过人为的创造,仿真模拟经济活动,从而为专业的教学提供模拟实践的场所,学生可在其中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运输、税务、海关、保险、商检、企业管理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三)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特点“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是模拟活动的主体,他们要收集信息、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二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所以其独特优势在于:实施教学时通过设置一个模拟公司,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公司运作的模拟环境,如在模拟实验室,或通过模拟沙盘等模拟工具,仿照真实公司操练,采取的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半开放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工作过程”来学习,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调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和弊端分析

(一)应用现状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方法自50年代起源于德国以后,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在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在借鉴国外模拟公司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也纷纷引入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并积极地进行研究与运用。典型的如广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采用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采用的基于真实项目的“项目制”实践教学;新疆财经大学在会计教学中采用以“公司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中教景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模拟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已成功地运用到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渤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数百所院校,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引入了一些模拟公司性质的实践教学方法。如会计系在保留每学期末进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模拟实训的经典模式基础上,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引入了“沙盘模拟”实训,在毕业实习中实施了“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等;工商管理系进行了“模拟企业管理的沙盘对抗”、“基于真实企业的营销方案策划”、期末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广告、谈判、心理实训,电子商务课程的设计、支付实训,酒店管理课程的校外实训等;财政税务系进行了金融专业的模拟证券投资实训、税收实训、建筑工程的造价、测量实训,物流专业的物流信息、供应链、仓储、集装箱实训等。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3

今天的企业都非常了解磁盘备份与磁带相比的好处:更快地备份、更快地恢复、更少甚至不用配备介质管理人员,以及整个磁盘数据保护基础设施的易于管理性,特别是在今天数据飙升的it环境中,虚拟磁带库(VtL)解决方案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根据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企业对业务连续性、安全性的要求日趋严苛,传统的虚拟磁带库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首先,传统的虚拟磁带库不能减少备份数据容量,备份窗口不断延长,管理成本和复杂程度也不断增长;其次,传统虚拟磁带库无法经济地实现远程复制、容量和性能优化功能,用户常常面临性能的瓶颈。

那么,用户在采购VtL时更关注哪些方面呢?eSG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在采购时,更关注以下几点:

部署简单――传统VtL存在安装和管理的复杂性问题,所以“易于部署”和“易于管理”被中小企业受访者频繁地提出,因为这两点对于资金和可用资源有限的小型企业非常重要。

提高备份性能――数据备份时的速度和性能是用户面临的主要问题,用户需要高速的备份策略,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备份作业时的磁带出库等问题对业务运营的影响。利用VtL备份可以满足现有备份目标,提高分配窗口备份数据的能力。

提高恢复性能――随着数据量和法规的增加,企业管理和电子搜索的要求将变得更加严格,提高恢复性能的能力将上升至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排行之首。eSG还发现,用户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点的目标(Rto/pRo)有所下降――这表示他们需要的数据恢复比以前更快。

可扩展能力――具备良好的可扩展能力,才能满足容量高扩展的需求和性能方面的需求。

优化技术――具有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等优化技术是在企业选择VtL时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只有兼顾高速的备份恢复、完善的磁带管理功能,同时又整合了优化技术的VtL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优化的同时又不影响性能。此外,虽然用户通过在线保存备份数据,以获得更长的保留时间,但随着容量优化保护逐渐成为主流,保留时间终将得以延长,磁盘容量的利用也变得更高效。简而言之,在线数据越多,在线保留的时间就越长,潜在的恢复性能也就越高。

消除扩容的性能瓶颈――大多数VtL都存在容量扩展时性能下降的弊端。而新一代VtL可以通过实现容量和性能的独立或线性升级,在容量扩展的同时,也可以同步提升性能,实现性能和容量的线性优化,解决VtL的性能瓶颈问题。

降低成本以及易于管理――VtL存在安装和管理的复杂性问题,也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而新一代VtL还应具备在提高数据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数据保护总成本,保障用户长期的高性价比和投资回报,实现用少量的it资源来保护海量的数据。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4

关键词:虚拟金融实体经济影响协调一、引言

当前,国际市场中,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已经大幅度超越了实体商品交易额,人们拥有的财富中也有大量的虚拟经济比重。这说明,目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体以虚拟资产交易为主要内容。虚拟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抑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入、系统的去协调这两者关系的是至关重要的。

二、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界定

1、虚拟金融

虚拟经济是指依靠金融运作来虚拟资本从而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先把钱换成股票、债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换回钱,直接实现以钱生钱。虚拟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资本化的的必然产物,包含了各种所有有价资产以及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

2、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指的是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活动,具体体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就是的货币、商品、生产资本等等。与虚拟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即围绕价值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虚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仅以我国债券市场为例,从表3-1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人们对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认识的不断深入,虚拟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张,其成分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其对我国实体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影响是双面的,是一把双刃剑。

3-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指标(2001一2007)

1、正面影响

虚拟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张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更优化。信贷、证券、股票等能使社会资金自动流向发展更好的企业,动员全社会管理和监督企业,防止企业内部;(2)循环流通便捷化;(3)高科技企业创新化;(4)实体经济信息透明化;(5)股权私有化。股权激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管理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2、负面影响

但同时,虚拟金融也有着一下几个方面的弊端:(1)生产缺失。当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证券、银行等虚拟经济时,其高风险有时会导致血本无归;(2)投机活动频发。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另也加大了投机因素,一些国际金融炒家不断携带巨资袭击金融市场,采取声东击西、谣言惑众等手法牟取暴利。(3)心理因素作祟;(4)政府职能失效。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已经凌驾于各国政府调控范围之上,在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货币比价剧烈波动、变幻莫测。普通公民即使不直接参与商品、货币的经营,但无形中也会在汇率的变化中收益或损失,者极大地影响了公民的心理,造成物价不稳。

四、提高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协调度的措施

1、推动虚拟金融的适度发展

建立有效的虚拟经济规模扩张程度衡量和监管体系,对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进行实时的动态监管,在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上,建立虚拟资本的“适度”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各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维护国际经济安全。最大程度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落实监管机构责任机制,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2、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对于金融市场监管,可以提高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监管力度,强化资本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体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权力,使投资者预期平稳,加速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与控制权结构落实信息披露责任机制,使信息最大化的透明;随着金融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金融衍生工具如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进行切实的有效监管。

五、总结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虚拟经济取决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又有反作用。经济政策的实施不能局限于调节实体经济,必须把虚拟经济纳入经济政策目标和调整领域。正确协调虚拟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才能两者兼顾,达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5

偶像可以让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法杰耶夫曾说:年轻的思想越是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越会发出强烈的光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位成绩堪忧的同学十分欣赏某位明星,这个明星不久前考上了某所名牌大学,于是这位同学便怀有一个信念,一年之后他要去他的那个城市,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在一年之后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由此观之,偶像的意义在于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偶像代表着时代的潮流,是时代精神的浓缩。抗日战争时期大家的偶像莫过于张学良、这些先驱;新中国成立后,成了人们心中常驻的榜样;从雷锋、到邓稼先、钱学森,再到如今深藏功名的时代楷模张富清,他们都代表了一代人的踏实隐忍,无私奉献的特点。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就有与之对应的榜样,偶像可以带动社会进步,传播先进思想。

偶像可以支持经济增长,传播优秀文化。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1位虚拟偶像,其中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同时他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即使是虚拟人物,他的人气依然很高,明星对文化的传播可见一斑。冷战时期,欧盟为了拖垮苏联体系,采用了文化入侵的战略,利用电影、书籍等向苏联输出文化资本。其中有无数的美国旅行争相访问苏联,在强大外来文化的入侵下,本就被苏联政府压制的脆弱不堪的苏联文化,迅速被淹没,其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6

调整有两个内容:一是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要“消肿”,二是重建其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如果忽视这个基本认识。虚拟经济的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而成为“脱缰野马”,最终变成整个社会的“洪水猛兽”,只是时间问题。

此轮金融危机究竟何时见底?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影响将渗透到何种程度?美国现有的各种救市措施是恰到好处还是南辕北辙?危机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暴露无遗,引发了学界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哪些深层思考?日前本刊记者就这些热点话题对话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请他着重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视角对此作全新解读。

《新广角》: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继续渗透且有越演越烈之势。究竟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济学界的判断迄今依然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南辕北辙。这也直接影响到大家对于危机处理方法的认识,美国经济界还为此引发了相当激烈的大分裂大论战。那么,您认为导致此轮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刘骏民: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

次贷危机只是起到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深层次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资产价格泡沫化,并导致虚拟经济累积的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因此,即使各种救市措施一时奏效,但只要这一根本问题不解决,各种金融危机就会不断发生,直到开始触及和缓解这个问题。

这里不妨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部结构情况人手进行分析,观察其失衡的情况。对美国的实体经济状况(以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即依托于实实在在物质生产与服务的产业),和美国的虚拟经济依托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炒作的产业进行的分析表明,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已经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且实体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也从1950年占其GDp的27%,下降到2007年的11.7%;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l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早已不再具有往日辉煌,代之而起的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美国官方提供的统计数字仍然过高地计算了制造业在其GDp中的比重。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该公司曾经是美国制造业强大的象征之一,但其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福特公司出售汽车创造的货币利润远远低于其从事金融活动获得的收益:2007年,福特汽车公司全年税前利润为58亿美元,其中,竟然有5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是福特公司经营信贷和租赁等金融业务所得,而出售汽车创造的利润仅为8亿美元。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爆发前,在美国,靠制造业赚钱对企业家正在渐渐失去吸引力。当时的调查显示,许多像福特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大多在从事各类虚拟经济的活动,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中也因此隐藏着越来越大的虚拟经济创造GDp的活动假象。也就是说,虽然GDp统计数字反映出的虚拟经济不断增大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还不足以说明虚拟经济在当代美国经济中的真实比重。

在美国经济“去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却在不断加深。美国债券,其中包括次级债务、股票、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已经成为美国人创造货币财富的机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2006年美国GDp的36倍左右。由此,如果将美国比作一支股票,用其虚拟资产总市值除以其GDp算出的美国股的“市盈率”已经高达36倍左右,而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出来其他国家的“市盈率”最多只有十几倍,如日本是16倍左右、中国是10倍左右,这充分说明,美国经济已经犹如一只市盈率过高的股票,具有了相当的泡沫性。

《新广角》:那么,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演进的呢?

刘骏民: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失衡是长期积累而成。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常项目一直保持顺差,资本金融项目一直是逆差,这个时期美国经济的对外循环方式是:通过资本项目逆差输出美元,如,美国对外贷出美元和对外美元援助,得到美元的国家再用美元购买美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和美元循环方式导致外部需求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持续依赖,刺激美国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1971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美元的流出不再受黄金储备的约束,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便一路绿灯畅通。因此可以说,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停止与黄金挂钩那一刻起,美国就开始为今天的危机埋下了伏笔。上世纪整个7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有5年是逆差。这标志着美国对外贸易从经常项目顺差的循环方式向经常项目逆差的循环方式演变。1982年以后,美国开始了持续经常项目逆差的时代,即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现金买回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卖出产品及资源得到美元的其他国家再用得到的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的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又通过资本金融账户流回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方面消费了别国的资源、商品、劳务;另一方面又在境外留下了越来越大的美元债券和其他的美元金融资产,这期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通过资本金融账户不断回流的美元刺激了美国境内可以炒作的“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这些“虚拟资本”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及其他可以反复炒作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这种循环方式刺激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

《新广角》:这也就是您所说的美国经济特殊的运行方式?

刘骏民:对。从上世纪80年代的证券化浪潮以来,美国经济运行方式就悄悄发生着重大变化。随着这一变化的深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实体经济的雄风早已不再,美国人的生存方式也因此改变,他们已经不再依赖于自己能生产什么和生产的数量、质量如何而生存,却更多地依赖于美元能够买到什么和怎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收入。

炒股票、炒房地产等等非制造业的经济活动完全可以不通过任何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增加人们的货币收入。只要货币收入能够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人们消费支出就可以维持在高水平上,而只要有高的货币收入,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就可以确保美国人的消费品供应。因此,美国国内的经济运行方式不是为人们生产什么,而是为人们能够保持购买力来“生产”货币收入。它由此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一是美国虚拟经济活动的繁荣,只要能创造出货币收入,而不管生产不生产产品和劳务;二是以其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只将高端、高价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将低端低价环节转移至国外。

《新广角》:这曾经使某些经济学家羡慕不已啊。

刘骏民:可正是这种生产方式在本次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时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麻烦。因为低价品都是生活必需品,它没有需求弹性,所有生活必需品即使在人们收入下降时对其需求都不会有太大的减少。那些高价品则不然,收入减少时往往先减少对其的消费,如奢侈品名牌高尔夫球拍等等。虚拟经济发展和高端高价生产保留的同时,美国富人也在增加,靠劳动工资生活的人少了,靠资产收入生活的人多了,人们越富裕,对资产收入的依赖越强。但遗憾的是,虚拟经济的特殊性还在于它会使一般人一夜暴富,而金融危机的显著功能就是也能将富人瞬间变穷,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保能力的中产阶级,转瞬间,他们可能会一贫如洗。一个人、一个阶层,乃至一个国家概莫能外。当消费减少时,高价产品会先于低价产品萎缩,也即,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虚拟经济越庞大越强,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就越弱。

《新广角》: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您的这一观点或许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对于继续发展虚拟经济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刘骏民:关键是两者要匹配。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运行效率。若匹配失衡,麻烦就来了,而且两者负面传导,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虚拟经济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和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但无论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实体经济中孕育出来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高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也就是说,如果忽视这个基本认识,虚拟经济的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而成为“脱缰野马”,最终变成整个社会的“洪水猛兽”,只是时间问题。

我国虚拟经济目前还处于比较浅层次的阶段,目前,我国的虚拟经济与整体经济的匹配程度还不够,国内虚拟经济主要停留在股市上,而a股又是“单边市”,金融产品过于单一。而且,虚拟经济占GDp比重过低。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发展虚拟经济的情况完全不同,不是过度的问题而是建立和完善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不需要平衡虚拟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应遵从适度和平衡原则,积极防止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

不过,当前我国需要做的仍然是加大虚拟经济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如果虚拟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国外大资金进入以后没什么资产可买,而我们调控的经验又不足,那就很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健康发展的薄弱环节。

《新广角》:既然此轮金融危机是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所致,那您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这种失衡调整过来――

刘骏民:调整有两个内容:一是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要“消肿”,也就是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以及资产贬值使得虚拟财富大量削减;二是重建其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前者决定着金融危机持续的深度和时间,后者决定着美国在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调整方向以及经历衰退的时间长度。

《新广角》:从目前来看,美国的救市政策主要是向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或直接干预、重组乃至接管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降息,还有就是扩大财政赤字,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反复游说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您看――

刘骏民:这一系列救市措施无疑是在进一步加剧美国境内外金融资产的膨胀,特别是境外金融资产的膨胀,显然是饮鸩止渴。

必须看到,这场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引发空前的美元危机。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7

【关键词】实现损益;确认损益;虚拟损益

“实现损益”,是”确认损益”减”虚拟损益”后的结果。

“确认损益”,是根据会计准则确认标准在报表中确认的损益,是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下贯彻“相关性”与“谨慎性”原则的产物。

“虚拟损益”,是企业根据市场信息或未来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对资产、负债确认的持有损益。“虚拟损益”相对于“实现损益”,对当期现金流量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虚拟损益”对报表使用者预测、判断企业未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虚拟损益”形成的原因

一是《新会计准则》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对那些受市场环境影响比较敏感的资产或负债引入了公允值计价模式。由于公允值计价模式要求对资产、负债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给予确认,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形成了“虚拟损益”。

二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决定了对持有资产充分估计减值损失,以便让报表使用者提早了解企业资产的风险,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三是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是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份额确认的,并非到手或应该到手的利润。

二、传统损益理念——“确认损益”=“实现损益”

过去,我国企业利润表中没有“虚拟损益”的概念,无论损益是否实现,只要被会计准则确认,就作为“实现损益”对待。实质上,新准则之前的“净利润”属于“确认损益”,而不能等同于“实现损益”。因为,“确认损益”中还包括了“虚拟损益”。如:资产减值损失,是对持有资产的“估计损失”,并非“实现损失”,但是,在利润表中则混入了“管理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等一般费用损失。

之所以“虚拟损益”不等于“实现损益”,是因为当两个企业“净利润”相等,但其中一个企业存在”虚拟收益”,而另一个企业存在“虚拟损失”时,前者的“净利润”在剔除“虚拟收益”后将大大缩水;而后者的“净利润”在剔除“虚拟损失”后将大大增值。

以中信证券(600030)2007年度财务报表为例,按传统损益理念理解该企业的损益为:

合并净利润:135.46亿元人民币,母公司净利润:82.59亿元人民币。

三、引入“虚拟损益”理念

《新准则》在利润表项目中引入了“虚拟损益”的理念,将“虚拟损益”单独列示,如“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等,有意识地引导报表使用者将“虚拟损益”与“实现损益”区别对待。

“虚拟损益”虽然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虚拟损益”毕竟没有实现。

仍以中信证券(600030)2007年度财务报表为例,将“净利润”中的“虚拟损益”剔除,用“实现损益”评价该企业经营业绩:

实现损益=确认损益-虚拟收益+虚拟损失

即:实现指益=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中信证券2007年的实现损益为:

合并报表实现损益:135.46-33.51-0.09+1.47=103.33(亿元人民币)

母公司实现损益:82.59-33.68+0.02+1.52=50.45(亿元人民币)

四、“确认损益”与“实现损益”的比较

仍以中信证券(600030)2007年度财务报表为例:

从集团角度来看:“虚拟损益”比”确认损益”少32.13亿元、少24%;就母公司而言:“虚拟损益”比“确认损益”少32.14亿元、少39%。由此看出“实现损益”与“确认损益”的巨大差距。 

五、用“确认损益”——“净利润”评价业绩的弊端

(一)用“确认损益”评价业绩增长情况

仍以中信证券(600030)财务报表为例:

(二)用“实现损益”评价业绩增长情况

仍以中信证券(600030)财务报表为例:

(三)“确认损益”与“实现损益”增长情况比较

从“确认损益”与“实现损益”增长情况差异率来看,“实现损益”的增长幅度大大小于“确认损益”,显然因“虚拟损益”作用导致。“虚拟损益”对业绩的扭曲程度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反映更加突出。

由此看出,“实现损益”比“确认损益”对业绩的评价更可靠。

六、如何确定“可供分配利润”

根据谨慎性原则,可供分配利润不能是“净利润”,即“确认损益”。因为,“确认损益”中包括“虚拟收益”,用“净利润”作为可供分配利润将导致企业过度分配利润,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用“实现损益”作为可供分配利润也会违背谨慎性原则。因为,“实现损益”将“虚拟损失”剔除。倘若可供分配利润中没有考虑潜在损失,同样导致过度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应该等于净利润减去虚拟收益(保留“虚拟损失”)。

无论本期利润还是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都应按这一口径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8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11-01

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迁即反映出了图书馆宏观发展模式的衍变。

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可划分为强制实体管理和自愿虚拟管理两个阶段。

一、强制实体管理阶段

其特征是图书馆组织设有各个级别的实体管理机构,该机构根据组织整体发展需要而制订出一定的发展规划,并强制组织成员贯彻执行。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加强集中管理,形成整体规模,但这一模式的弊端――僵化保守,疲于应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交流的广泛扩大而日益显著。美国的“法明顿计划”和“全国采购和编目计划”的终结便是该模式弊端的最好佐证。法明顿计划(Famingtonplan)始于1948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等50多家图书馆联合发起。

主要内容是:每个图书馆需要购置不少于两份的外国政府的出版物,并且需要加入《全国联合目录》,图书馆用户以图书馆间互相借阅及馆际互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当时从理论上本想建立全国性复制率低、保障性高的文献资源及专业性的收藏中心,用户通过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但在实践中,美国感受到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降低成本,反倒是在人员及资金方面给美国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1996年开始的美国用npaC计划取代法明顿计划。

npaC计划的基本做法为,由LC在美国以外的24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建立编目中心和海外采购,在当地进行采购,充分利用该国现有的资源进行编辑,后通过空运将这些图书及记录运送至LC,再统经加工后,编制至《全国联合目录》,实现国内的资源共享。这样的方式降低了成本,也缩短了时间,同时缓解美国国内对外国文献的需求。但无论是哪种计划,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自身经济政策的变化,政府对图书馆财政经费的缩减,npaC计划也因此倒闭,并宣告结束。

二、自愿虚拟管理阶段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9

内容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体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但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本文叙述了虚拟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了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使虚拟经济发展能够趋利避害。文章最后从历史的角度提出要正确把握虚拟经济规律,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经济规律

虚拟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派生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但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虚拟经济研究可追溯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研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时指出,股份公司一方面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实物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又以股票的虚拟形式存在,股票被认为是虚拟资本。

具体来说虚拟经济就是不必经过生产领域就能够实现“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例如一切与股票、证券、银行、期货等有关的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都可被称为虚拟经济,所有这些活动能够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完成单个资本难以完成的事业。例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就需要集中资金,公司集中资金的方式可以是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入股者买入了股票是不能退的,要想抽回资金只能在股市上出售股票,这样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股票的证券投资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如此就形成了虚拟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当然也就促进了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古典经济时代,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增长在于货币财富的积累,他们强调生产劳动和外贸份额的重要性,重农主义者则强调农业生产对社会财富的重要性。经济自由主义者反对重商主义者所主张的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强调货币、资本的自由流动,认为劳动分工、生产率、技术以及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较多注重资本、劳动、技术等实体经济因素发展的贡献,主要原因还在于虚拟经济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还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则具有发达的虚拟经济体系,银行、债券、股票、基金等虚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社会的虚拟财富已超过实体性财富,虚拟资本以超过实体资本的流量运行,全世界每天的虚拟经济交易量高达98%,而实体经济交易量只占2%,仅仅依靠实体经济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很大程度上依靠虚拟经济的流量,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把虚拟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股票、债券等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其价格也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并日益向实体经济渗透,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信贷、证券、股票等能使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或行业,动员全社会管理和监督企业,防止“内部人”控制企业的局面;二是加快资金的循环流通,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和实体资本的形成;三是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借助于虚拟资本的大力支持,单靠自身经济增长或普通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适应此类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甚至全球的力量发展此类高科技企业或产业;四是有效揭示实体经济资源的稀缺、流向等信息,预知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通过价格信息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环境等;五是股权激励措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员工、管理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人类最初的活动虽不表现为经济活动,但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因为单个人无法对付险恶的外部自然,也无法获取生活的必需品,个人之间的合作最初表现为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后来发展为社会分工。有了分工就会出现交换,最初出现的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在物物交换时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此时的需求和供给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也不会出现经济上的危机,但物物交换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方的物品不一定就是自己需要的,并且往往不能实现等价交换。这样就需要一种凌驾于所有商品物之上的一般等价物出现,货币因此就应运而生。

把货币作为一般的等价物,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是人类为解决物物交换的困境而实行的措施,货币能和一切实物相交换,在观念上代表实际需要的实物,纸化的货币就是对实物的虚拟。当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时,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就出现了分离,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就有中断和危机的可能。在信用体系下,延期支付中的任何一个链条出现了问题,都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形成金融危机。当货币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时,就会出现片面追求货币这种符号性财富而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危机。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的投资不足。当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证券、银行等虚拟经济领域时,虚拟经济领域的投资由于风险因素有时会本利无归;同时虚拟投资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时,大量的虚拟投资造成了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不足,进而就会造成大量失业、社会财富减少、物价上涨等,甚至会形成泡沫经济,加之人们预期的逆转,社会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混乱局面。

二是投机活动。例如,有些地方地价在市场炒作下飞涨,并非土地经营效益的反应,而是市场投机炒作的结果,同样,有些地方股票价格的巨额膨胀并非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而股市的跌落会使上万亿的资产消失,使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严重的就会造成经济动荡。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机因素,一些国际金融炒家不断携带巨资袭击金融市场,采取声东击西、谣言惑众等手法牟取暴利,由于投机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连各国政府都无法对付国际游资的冲击。

三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落后的经济形态中,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人们的心里因素相对稳定,心理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会相对少些,而在由股票、债券、信用等为基础的发达经济形态中,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有时成了决定因素,例如人们对于储蓄、投资或消费的动机和偏好会对经济的增长水平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也加重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不像实体经济产品那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主观预期,价格的波动较为剧烈。

四是“政府失灵”。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很大程度上已经凌驾于各国政府调控范围之外,各国货币比价剧烈波动、变幻莫测,在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电讯网络技术使资金流动像光速一样,各国的普通公民即使不直接参与商品、货币的经营,但手中的货币同另一种货币兑换时,也会在无形中增值或者贬值,这些无疑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担以及投机因素的猖獗,造成物价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现代经济体制下需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防止市场炒作;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信心,正确引导人们的投资消费心理,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二者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防止其消极作用,使虚拟经济发展趋利避害。

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认识和历史把握

历史地看,虚拟经济发展至今是人类社会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内部扩张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是政治生活决定一切的,甚至决定经济生活,表现为经济活动要为政治服务。但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经济生活主导一切,政治要为经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政治干预经济生活,正是因为经济自身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济生活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经济决定政治的规律还没有凸现出来,而是还处在潜在自发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因素的扩张,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已不能完全为人类所控制,国家政府的盲目干预反而造成人们经济生活的不利,在没有完全掌握经济运行规律之前,政治干预经济只能造成经济、甚至社会发展的不利。

于是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完全靠经济内部的力量这只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完善自身,但后来频繁的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也为人们认识经济内部的规律性提供了素材和契机,“市场失灵”的弊端遭到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政权国家,甚至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主张政府利用税收、利率、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干预国家的经济运行,在西欧一些国家还进行了福利制度的改革,说明人们对经济市场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看见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并对它进行了调节和控制。

然而,经济活动的内部规律永远在不断的“发展”着,总有人意想不到的空间和领域在延伸,人类社会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至今,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完全不受人主观意志操纵的外部力量,可以说经济生活已经凌驾于政治强制的范围之外,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经济生活,也就“创造”了经济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完全受人类的控制,人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发现、利用和引导它。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误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增长的缓慢,说明行政盲目干预经济的荒谬。欧美社会出现了经济“滞涨”现象,欧洲福利国家的过度福利、过度消费造成了债务、效率、投资、责任等的危机都证明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体制的破产。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经济自身的力量在不断的发展着,而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经验指挥的,所以就出现了“盲目”,人们只有认清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即“虚拟”的东西,才能正确地把握它、利用它。同样,虚拟资本、虚拟经济是人类自身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自身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不必说,历史已经和正在证明它的巨大威力,然而,当人们尚不能完全掌握虚拟经济自身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风险时,其消极影响也在同时生长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运用贸易逆差方式用美元换取别国商品、劳务等资源,又通过债券方式使美元回流,金融市场上利用炒作、投机等手段赚取差价等等行为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虚拟资本不断膨胀,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等越来越决定美国经济的兴衰,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性、脆弱性加大,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使美国的工业实体经济衰落和经济的泡沫性增大,给美国的整个经济带来了风险和危机。近年欧美经济危机正是金融市场经济过度虚拟的危机,并且进一步蔓延扩张至全球实体性经济的危机,这对全球性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晏智杰,王志伟,杜丽群.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m].商务印书馆,1999

2.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

3.胡郑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2008(5)

4.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2)

5.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讨论[J].现代财经,2008(2)

虚拟经济的弊端篇10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经济趋势

一、前言

网络虚拟经济已经愈来愈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在周围便利店都随处可见,如今,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影响到现实经济发展,在渠道建设、采购方式、销售方式、诚信评价、监管制度等方面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网络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逼迫实体经济紧跟步伐,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机遇。同时,新型的网络虚拟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标准限制和规范制约,对网络虚拟经济形成巨大的挑战与转机,网络虚拟经济的规范化逐步形成。

二、网络虚拟经济的三个阶段

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以网银开始的,网银的出现使随时转账汇款成为现实,转账的便利吸引了不少有需求的人士,但此时网银的管理只是掌握在各家银行手中,并且也有许多人对网银的安全性存在严重怀疑,网银转账即“网银”是网络虚拟经济的第一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中体会到了网银带来的好处,便捷、迅速,摆脱了各种繁琐的手续。当网络购物兴起时,人们逐渐将网络虚拟经济当作了一种交易手段和消费方式,网上购物即“网购”便是网络虚拟经济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基于前一阶段转账功能基本完善了的网银构建的,此时网络虚拟经济与大众的互动性大大提高,网购的便捷、选择范围的拓宽以及价格的优势催生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普及了大众对于网络虚拟经济的认识,更是培养出了许多大型“网店”。此后,网络虚拟经济又发展到第三阶段网上信贷即“网贷”。信用贷款一直以来存在,现实中的信贷由于门槛高、程序繁琐,存在许多苛刻条件,不能满足人们多样的经济需求,此时网贷也应运而生,开始出现各种信贷平台,信用贷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网上借贷也发展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即p2p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借款快、本金来源于社会、本金储备较大的优点,在个人贷款方面,网贷借助互联网平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地域限制,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信息量大、信息传递效率高,因而获得快速发展。p2p网贷起源于英国,2007年引入中国,2016年我国全年累计成交量已突破2万亿元规模,给现实中的信贷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然网上借贷也滋生出了许多不法的商机,例如屡屡被曝光的“裸贷”,这对于网上借贷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监管层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制政策,使网上借贷的标准愈发地严格起来,促使网贷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政策落地,网贷行业从一个无监管、无门槛、无准则的三无状态行业发展成为重监管、逐步规范的行业。

三、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网络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也日益明显。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兼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市场化风险,同时,它也能导致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使社会大众热衷于追逐便捷、高效的盈利项目与赚钱模式,忽视了实体经济稳扎稳打的内在需求。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关联、互相渗透。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虚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虚拟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宽了视野,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资金筹措等多方面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两者之间并非“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要与实体经济相互匹配,才能起到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作用。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倘若虚拟经济游离于实体经济外盲目扩张,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今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这时候各个网络商家应认识到网络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此时下一步的商机应转为与线下实体相结合。例如:“三只松鼠”的线下扩张,“小米之家”的扩张,都表明各种行业的商家都将开拓线下市场当成下一步计划。2016年9月,三只松鼠第一家实体店在安徽芜湖开业,在唱衰实体店的质疑声中,具有体验和互动功能的“三只松鼠投食店”却在开业仅仅一周时间即取得110万元的销售额,获得骄人销售业绩。马云先生也说过,下一个时代将会是实体经济复兴时代,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倘若没有技术性大革新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和速度将逐渐放缓,与之相对的实体经济经过网络虚拟经济的冲击,经营不景气的商家各个倒闭,为实体经济的重组、洗牌构成了先决条件,剩余的商家也在幸存中实现了对自身的改革创新,随着网络虚拟经济转入实体经济,竞争将不可避免,这可能会产生第二次实体经济的革命。而商家在此次革命中将不断地创新、重组、整合,变得更加适应社会经济新情况,会出现老牌实体经济与新兴的网络虚拟经济相结合的情况。

五、结束语

网络虚拟经济发展迅速,也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中,在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因为虚拟经济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时空优势、性价比优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追求更高效率和更大价值的过程,反过来也促使实体经济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技术升级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网络虚拟经济只有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突破。

⒖嘉南

[1]石英.薛艳肖.金剑秋.《吴江市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电子商务,2013.2.

[2]梅波.《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