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17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1

关键词:武术基本功;练习兴趣

引言:

武术基本功,是一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武术形式打基础的基本功法,是武术运动实践中积累起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技术,武术基本功练习是一项对身体进行严格、系统、准确锻炼方法。通过武术基本功的训练,能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素质,以适应武术运动的要求。

1.武术基本功在武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拳谚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拳谚充分体现了武术基本功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基本功不仅是一切拳术和器械的基础,通过武术基本功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提高专项身体素质,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武术高难动作,为进一步提高武术技能水平打下牢固的功底。

1.1动作的规范性源于扎实的基本功

在教学训练中,武术套路的学习无处不在,套路中每个动作的质量,都是基本功的体现。如:在24式太极拳中,左蹬脚接左下式,独立完成整个动作是由歇步到弓步再到最后规定动作,这就要求腿部的力量,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容易晃动而出现失误,影响动作的质量。[1]

1.2扎实的基本功铸就优越的运动成绩

在教学训练中,就运动员而言,不单是要求套路熟练,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武术功底和武术套路的技能,然而武术的套路是由很多的身法、眼法、步法和零散的武术动作创编组成,因此只有把基本功打牢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在武术比赛中:成绩表现为:动作质量、演练水平、难度分值。

1.3武术基本功的训练能够增进健康

经过系统性的基本功训练,加强了各关节、肌键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力量,能有效地预防运动中一些受伤事故发生。

2.学生对武术基本功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

通过对武术专项的同学和学校武术队成员的访问,归纳得出学生对练习武术基本功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武术基本功练习自身的特点

武术基本功的特点是:内容单一,练习枯燥乏味,练习效果来得慢,然而武术基本功在学习中很重要,因此就需要学生重复不断的练习基本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累的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最终失去了练习兴趣。

2.2学生缺乏武术相关知识对武术基本功认识不到位

武术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具备的运动,除了要求练习者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协调性等较高的身体素质,还要求练习者必须对武术运动本身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武术运动有一定的认识,以更好的学习武术。

2.3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不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来决定。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决定了对所学内容的努力程度。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武术的目的是盲目的,一部分是学校规定不得不学,一部分纯粹为了考试拿学分;小部分学生因为对武术好奇,想对武术有更多了解;选择武术的原因是从心里喜欢武术,想更好地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武术方面的修养的学生极少。

2.4学校武术学习氛围不高

武术学习氛围不高:首先表现在武术课外活动的锻炼人群上,在高校,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在各种运动场所,可以说一片沸腾,各种体育项目竞相登场,唯独少见武术的练习人群,只在校园一隅可以瞥见武术练习者的寥寥身影。

2.5场地对练习积极性的影响

2.5.1教学场地的影响

武术教学场地设施是影响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武术教学场地,部分开设了武术课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在上课时临时找一块相对比较平坦的场地,作为武术教学场地进行教学。

2.5.2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影响

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使用,在使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后创造物质价值或者是实现精神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这些过程中可以得到人们的赞同认可。为此很多人在不断的学习、练习,并不断的去努力拼搏,然而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在学习后,学校没有组织比赛,没有提供施展才华的地方,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和练习的动力,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3]

3.提高学生武术基本功学习兴趣的措施

3.1通过丰富教学教法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途径、方法改进高校武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把动作的学练与体育游戏相结合,使学习既有安全性又有娱乐性,这样可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

3.2结合武术的技击性进行教学

在武术基本功的练习过程中每次可以适量的安排攻防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到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把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介绍清楚,让学生加以演练,增强学生对动作的作用、路线、方向的理解,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武术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大胆增加散打的内容。

3.3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充分运用鼓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教学训练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这就造成其训练过程中难免出现枯燥、疲倦现象。因此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教师应该运用鼓励和肯定的赞美性言语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表扬,关心帮助学生,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训练氛围,用以调节学生在武术基本功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烦躁情绪,使训练达到良好的效果。[3]

3.4组织武术活动,提高武术学习积极性

在校园中组织各种大型的武术活动和比赛,加大武术比赛的校园宣传力度,提高武术比赛获奖的奖金和证书及等级,吸引同学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武术活动中,实现他们的价值,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使武术真正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3.5加强武术理论课教学

加强武术理论课教学,武术理论是武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讲授,弘扬了武术文化,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让每一个同学真正的理解武术的内涵。武术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基本功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所在,定出努力方向。同时,对学生进行练习基本功目的,意义的教育,反复强调,不断督促。[5]

4.结论

基本功的练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反复练习,认真体会,使学生明白技术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绝不是一两次练习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不间断地坚持练习。俗话讲:“拳练千遍,身法自现”在武术课教学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必须在切实提高教师本身的技术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并不断改进教法,制定合理训练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教育训练系共同科目第二教研室)

参考文献:

[1]王浩武术基本功在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探究.[a].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太原2009

[2]曾子明.浅论武术基本功训练.[a].体育学院学报.2002

[3]范继军.影响武术专选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a].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11)

[4]骆红斌.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武汉体育学报2004

[5]冯凯鑫.武术专业学生基本功教学的探讨.[a].开封市回民中学,河南开封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2

这就给我们提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对武术的教学训练要做出不同的选择。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当然也是武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更好的发挥高校这个大平台的作用。民族院校是多元文化交叉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场所,更要在民族院校优先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武术文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是甘肃省唯一的一所省属民族院校,也是合作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所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2008级、2009级学生武术教学的调查研究,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08级专科、2009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综述法

通过图书馆大量图书、网络资源等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整理,获取相关文献资料。

1.2.2访谈法

主要利用晚上或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进行探讨,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情况,及时积累有关信息资料。

1.2.3调查法

以专题的形式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记录学生所发表的有关武术教学意见和建议,最后汇总相关信息。

2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2.1武术理论教材老化,技术教学单一

2.1.1武术理论教材老化

1954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但50多年以来武术的理论教学一直只是在技术教学课上用很少的时间进行简单讲授而已,给武术理论课没有单独的课时安排,所用教材以介绍武术长拳技术为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08级专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用的武术教材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武术》教材,09级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武术》。虽然武术教材有所变化,但创新的程度不够,没有其它教材资源辅助教学,更没有涉及到多媒体教学软件。2007年8月31日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不是专门修读武术专业,但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武术理论知识,能进行中小学武术理论教学,这样才能促进中小学武术理论教学的普及和提高。

2.1.2技术教学缺乏全面性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08级体育教育专科和09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调查发现,他们所上的武术普修主要是以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刀、初级棍、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全面的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练习,这样就导致学生只学习武术套路,而不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的局面。

2.2武术课堂教学学时不足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本专科教学大纲的查阅研究,发现08级体育教育专科,武术普修45学时,09级体育教育本科,武术普修60学时。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上课主要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没有时间进行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练习。

2.3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共有五个教学班,其中有三个班分成九个教学小组,在同一学期开设武术普修和武术专修课程,这样就需要足够的场地和器材。现在可供武术教学用的场地只有一个,武术器材还是十几年前所用过的,如果有两个组同时上课,器材就不够两个组学生使用。

2.4武术专业师资匮乏

在我国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只有30多所,再加上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选修武术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不足以普及高校武术教学的要求。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进高校任教的很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只有一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任教。

2.5武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武术课教学以套路教学为主,没有结合武术技击和现代武术散打搏击技术教学,更没有体现出武术的主要内容“技击性。”

2.6学生武术基本功较差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08级和09级体育教育专业149名学生调查发现,其中132名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体育课中就没有上过武术,也没有进行过武术基本功练习。17名学生在体育高考时考的是武术专项,可是他们在高中训练时只是为了应付高考练武术,根本没有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更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进行武术技术训练。

3建议及对策

3.1及时更新和创编武术理论教材,全面进行武术技术教学“武术寓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高校武术教学更要体现武术文化教学和技术教学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武学文化。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应有针对性的及时更新和创编武术理论教材,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在技术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淡化套路,注重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练习,充分体现实战技击和套路演练相接合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会学生套路动作为主,不进行或者进行很少量的武术基本功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导致学生只会“划套路,不会练套路”的局面,这样的武术不要说实战,就连表演也不成。

3.2适当增加武术课堂教学课时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体现了武术文化内涵深厚的同时还表现出了武术套路种类门派众多,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情况。高校应该是武术传承和推广的最好平台,我们应该紧抓机遇,更好的传承中国武术。这样就必须适当的增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堂教学时数。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8级专科,武术普修只开设一学期,总共45学时,教学内容是:武术理论、武术发展简史、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武术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长拳基本套路、初级三路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刀术。体育教育09级本科,武术普修也开设一学期,总共60学时,教学内容是:武术理论、武术发展简史、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武术技术分析、武术教学、武术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长拳基本套路、初级三路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刀术和初级棍术。这么短的学时,要想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所以就只能在课堂上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放在课后作业进行考查。如果要想更好、更全面在提高武术理论和技术教学水平,只有适当增加总学时量。

3.3增加场地器材设施

教学场地的质量保证与器材的充足是武术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因此面对高校武术场地等存在的问题,若要使学生广泛选择武术学习形式,提高武术技能,必须增加对武术场地、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所建设的场地必须满足武术教学要求,并且购置高质量的多种武术教学器材设备以供教学使用,同时提高场馆开放率,从而提高学生参加武术教学的积极性。

3.4大力加强武术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培养

针对民族院校武术专业师资匮乏这一现状,民族院校要大力加强武术专业师资的引进力度,在武术教师引进时优先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引进的人才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优惠条件,让这些武术专业人才安心从事武术专业教学工作,同时大力培养本校武术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给一些自己有意向去其它高校进修武术专业的教师提供便利条件,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院校武术师资缺乏现状,同时促进了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更好的向前发展。

3.5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原有的武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很少有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分解动作和分解实战动作教学。这样的武术课堂教学方式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从而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武术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充分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注重实战、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以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分解实战动作教学为主,兼顾典型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更好地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同时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3.6大力加强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

人们常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只要练好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不管学、练任何项目的武术,就能迅速入门、快速提高。在武术技术教学中,加大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力度,适当增加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的课时量,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样就从本质上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也避免了学生“划武术单个动作和整体套路”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提升武术技术教学质量。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3

1.课堂主渠道:突出普及性,让学生获得武术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武术课程,有利于突出普及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系统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此,应做好以下三点。

① 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明晰小学武术课程的目标定位。我们可以将“尚武崇德,健身养性”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由此构建“武术认知与技能目标”“武术思想与方法目标”“武术精神及情感目标”三维的目标体系。以此为引领,突破传统武术课程中以技能性的套路教学为主目标的单一与片面的误区,实现武术运动本身所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价值。

② 课程内容选择要恰当。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精选适合学生教学的武术内容,突出基本功及基本动作练习。例如,肩功、腰功、腿功、手型、身法以及各种拳种特有的单势练习。选择一定量的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习武术组合套路,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③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好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游戏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二是突出示范法。武术的一招一式要求非常严谨,在套路运动中处处体现着形体特点。因此,要求教师的示范要准确,整套动作的劲力、节奏、韵律和攻防意识都要具备美感,先强调动作的“形似”,再追求“神似”。

2.课间大活动:突出全员性,让学生感受武术氛围,形成体育习惯

学生的课间运动是武术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我校在十年前就开始编排武术操,利用课间时间,以课间操的方式,进行全校性的师生锻炼。由于突出师生的全员参与,通过大型的群体性活动,营造出宏大的运动氛围,加之师生共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武术的习惯。在教学武术操时,采取了如下三步曲:一是武术教师编排动作,根据动作节奏精选音乐;二是组织全校教师先行学习;三是每天下午大课间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武术教师在主席台上作总讲解和示范动作,其他教师在各班指导。通过共同努力,我校的武术操在《 精忠报国 》的乐曲中每天下午准时进行,学生的动作做得整齐划一、虎虎生威。

3.社团为载体:突出提高性,让学生养成武术兴趣,享受运动快乐

学校社团组织是武术课程实施的有效补充,通过精选武术基础好、兴趣浓的苗子,组建校级武术队,以培优的方式,帮助部分学生进一步掌握武术技能,养成武术兴趣。我们的口号是:“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会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验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在武术社团活动的组织中,认真谋划、周密计划,以“五定”制度保障武术社团组织活动的实效性。{1}定目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武术活动项目及特点,确定不同年级武术队活动目标,在每学期期末结束前教师要进行总结汇报活动成果,或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对外比赛。{2}定内容。每位教师要形成一定的内容序列,安排好每次活动内容。要求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3}定人员。确定学校武术队辅导老师,实行“谁辅导,谁全权负责”的管理模式,每个教师辅导的活动小组在一个学期里不变化。{4}定地点。根据武术社团的特点和学校现有场地和资源,学校协调好活动场所,保障相对合理的学习与辅导环境。{5}定时间。每位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并做好学生的考勤登记。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4

关键词: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对策研究公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56-03

引言

武术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观赏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习练武术还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经走出国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已进入亚运会,成为亚运会唯一一项非奥运会项目。要弘扬中华武术,就要提高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随着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场所和途径。尽管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陈旧及对老化、学生武术基础较差、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专业武术教师和武术场地、器械的缺乏等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部分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2009级、2010级部分公体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查阅期刊和阅读武术选修课教学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并认真研读了中国期刊网上关于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研究文献和科研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向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四所普通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公体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为95%,作废问卷15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6%。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关数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在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中的开展情况

2.1.1武术选修课的普及程度

四所高校中都开展公共武术选修课,且都在大一、大二学年进行。学生通过一学年的武术选修课学习可以学会一至两个基础套路,但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只能勉强达到教学要求。

2.1.2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依次是器械、防身术、跆拳道、徒手套路、散打和对练套路。而从表2中可以看出,武术选修课所教授的内容基本是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等基础套路。与同学们经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精彩花哨的武术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同学们感兴趣的器械套路、散打、防身术等教授地则很少。再加上太极拳的习练对头部、上下肢、躯干的要求特别严格,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收到成效,以及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要求心平气和、神凝意专,与学生好动的心理形成极大的反差,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对武术选修课的学习失去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武术课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1.3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对于武术的认识,大多数同学认为武术就是打打杀杀。他们只认识到了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而没有认识到武术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对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是十分不利的。武术选修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而是要通过武术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和继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

2.1.4学生的武术基础

基本功是练好武术的基础,要上好武术课,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少数(11.78%)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武术外,有88.22%的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武术,对武术最基本的手形、步形、手法和步法等最基本的都知之甚少,因此,给教师上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2学生对武术选修课的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来。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95.07%的学生对武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愿意进行武术选修课的学习,有4.93%的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

2.3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理论是学习技术的前提,从表5中可以看出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在1到2学时的占大多数,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理论课。

2.4教学场地与时间安排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武术场馆,武术教学在能在学校空地进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固定的上课场地。学生的专业课一般安排在早晨8点到10点、下午5点到7点或晚上。武术选修课只能安排在上午10点到12点或下午3点到5点进行。2.5武术选修课术课的教学情况

武术选修课的教学一般是进行术课的教学,只有在刮风下雨下雪等天气的时候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通过术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结论

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区,教学设施相对于发达地区较落后。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课教学时数较少,缺乏武术场地和设施,缺乏武术氛围等。

3.1学生的武术基础薄弱

无论是武术教学还是训练,都必须将基本功放在首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基本功对学习武术套路的关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在柔韧性和力量方面都较差,致使在上课过程中极易疲劳,例如在学习虚步亮掌时,由于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差,在做虚步时很难做到大腿面与地面平行,老师在纠正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保持一个虚步的动作不变,很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在学习基本动作和套路的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动作技术的要求和教学要求。

3.2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

在调查中发现,四所高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的问题。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致使学生通过一个学期武术选修课的学习,虽然学会了一两个武术套路,但很难更深层次地理解武术中的尚武崇德,以及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等的重要内涵,甚至连所学套路最基本的技法要点都一知半解。

3.3武术教学场地不足

通过调查得知四所高校的公共武术选修课都在室外进行。因为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有限,部分教师只能在学校篮球场或空旷的平地等进行武术教学,如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武术课的教学不得不终止,成为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瓶颈。

3.4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多数学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实间安排在上午10点到下午4半之间,如果在夏天由于天气较热,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或因出汗等产生中暑,是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建议4.1加强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武术高难动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势,才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武术套路的效率和武术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大教授基本功的课时数,并在教套路的过程中经常强调基本功的规范。

4.2增加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与中国哲学、兵家、传统美学、传统医学、宗教、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武术不仅是要学习武术的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武术理论知识是武术选修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作风、意志品质、文化修养和心理健康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3运用多种形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用于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武术教学录像或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树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此外,在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武术动作。

4.4合理安排武术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方式的安排应该尽量新颖多样,不仅要达到武术选修课的要求,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适量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器械、防身术、跆拳道等。

4.5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培训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5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前言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负载着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具有展现民族精神、弘扬历史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华夏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崭新的社会职责,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取代的。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为全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师资队伍的重担,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在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下,掌握一定的强身、防身的方法与手段,对中华武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将其弘扬传播下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武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2目前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2.1忽视拳种

武术课的内容泛化和竞技武术翻版化。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武术课程中所教内容称作初级拳术、器械,没有名正言顺的重视所教内容的拳种属性,其结果一是没有了拳种的概念,拳种本身的文化性大打折扣,仅从拳种名称就可见一般,如长拳,寓意了一种中国人比类取象的思维,取“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之意韵,称长拳,如果仅以“初级拳”名之可想而之。其二,武术课程内容泛化,如有的学校武术课内容设置增加了其他项目,或者是几个拳种杂合,教学主题不清楚,严重影响了武术内容逻辑结构,自然会影响健身效果以及学生对武术的喜爱。其三,所教技术风格都是竞技武术的翻版,就连贯以拳种名称的一些课程,由于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拳种的特点也被异化(如体育院校的传统武术课),造成同学厌学,遗忘严重,有的同学反映“没有感到传统拳的特色”,阻碍了学校武术的发展。

2.2偏视套路

先是长期套路,后是淡化以至淡出套路。自从武术进学校以来,普通大中小学的武术课程内容主要是套路,直到现在多数学校的武术课程依然是以套路为主,长期武术课内容只以套路单一形式出现,而且,内容重复陈旧,确实没有得到师生的真正喜爱,甚至有人认为武术项目,“虽然己有30多年的学校体育开课史,但并没有解决武术进入体育课的实效问题,没有实效的教材,不应当再做安排了。

2.3弱视应用

中国武术式的技击攻防性长期被视而不见。武术本身具有明显的技击性,而且,颇具中国特色,可是由于各种“唯技击”等思潮影响,武术的这个特性长期被埋没,所以早期在学校武术中几乎看不到攻防练习,随着人们认识和思想的进步,终于意识到了武术的技击功能,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强调应用”,结果由于继承武术固有技击内容的匾乏和认识的表面化,一些人在武术课中增加“散打”就认为是武术的“应用”称其为“三双教学法”,意为“武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了套路和散打项目的优势,弥补了二者之间的不足”把没有内在联系的套路和散打杂合在一起,其实是对完整意义上武术拳种技击性的抹杀。

2.4轻视文化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反映。我们常常谈“武术是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事实上武术确实如此,可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以简单的礼仪文化为例;由于缺少了应该的操作规范,使得象贻拳道那样的鞠躬礼仪被众多学生家长接受,显得贻拳道有文化品位,时尚,吸引了大批练习者,甚至对学校武术构成巨大冲击!

总之,由于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武术本质,造成武术的肢解与拼凑,学校武术长期名存实亡。学校武术的开展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从武术自身看,没有充分认识武术整体特点,肢解或拼凑武术是根本原因,肢解武术时,当套路沦落为与体操无异时,人们至少可以反问我为什么练武术(套路),当散打变的雷同自由搏击时,学习其他技击项目不也是可以的吗?拼凑武术时,试问这是武术的吗?怎么和别人一样呀?今天我们看到的学生喜欢学习跄拳道,喜欢健美操,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正视我们的武术吗!

3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突出拳种。这是武术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众多拳种是中国武术重要的形态特征,拳种的内在含义是“技术和理论体系完备”,这里技术完备的含义是指武术所具有的功法、套路、应用三位一体的技术教学训练整体内容结构,这一内容体系可以产生出健身、娱身、防身的功效,而且这样的功效本身也是整体效应,即寓健身性于技击性之中,技击性与健身性又产生愉悦身心的作用,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这样可以满足健身、防身、娱身等不同学生的需求,理论体系完备的真正内涵,除了丰富和深厚的技击理论外,透过技术操作的理论层,更深层的是其中寓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哲学、医学等内涵,由此可见拳种的多重价值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全面健康的需要,所以必须正视和发展拳种,使拳种成为学校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优化套路。这不仅是长期学校武术教学的延续,更是深化和发展,因为套路是武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富有民族独特性的运动形式,更是承载武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优秀的武术套路极具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也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内容,只是不要一味地重复没有内涵,缺少功效的如同嚼蜡般的劣质套路,因此,不是“淡化”以至“淡出”套路,而是,应该继承和整合乃至发展创编出优秀的套路,赋予套路特有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提出了优化套路,强调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武术的必然与回归,同时也是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武术的真正初衷,强调拳种化的应用是武术的必须和本质特点的表现,因此,无论从学生的需要还是武术的自身性质要求,都必须强化突出,纠正以往的唯套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弘扬文化。前人发出了“技击乃末技”的感叹,并不是说技击不重要排列在众多技艺之尾,其实是说当你达到技艺之巅时,技击己经成为过去,获得的是“道”,这里的“道”是文化精神层面上思维、德行、境界的提升,传统武术之所以有“武艺”、“道艺”之分,一代武学大师孙禄堂先生之所以创立“拳与道合”思想,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所追求和反映的文化精髓,而这种道的具体体现正是民族文化的弘杨和精神的培养,这不仅是社会对武术的要求,也是武术教育的必然,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

4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立

4.1“一体两翼”体系及其含义

一体是指功套用有机统一体,这是武术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舍此将难以称其为中国武术课程套用的具体内容是构成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体,这一主体结构贯穿武术课程的始终,可以具体情况在局部有所侧重和增减,但是,这一结构不能也不应该破毁,而且,就武术某一拳种的课程而言,其自身也要保持该系统的功套用特殊性。

弘扬民族文化是一翼。这是宏观上社会对武术的要求之一。武术不单纯是一种体育运动,肢体活动,他本身在传统文化中孕育产生,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武术教学训练本身就是弘杨民族文化,这也是当今社会对武术的要求,因此,这将是武术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这一内容一方面寄托在一体上,一方面通过理论教授等途径实现,但是,要有具体的操作内容,如对武术动作名称的记忆,了解动作含义等手段落实到实际课程中。

塑造个性品质是另一翼。这是学生和社会双重作用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武术特有的民族精神对塑造学生个性、品质以及民族精神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样是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不能缺失。

这一内容体系同样要有可操作的内容,如武术礼仪规范,行为要求,包括着装、仪表的要求,通过具体行为塑造个性品质,提高精神气质。

整个“一体两翼”内容结构反映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所要求的“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科学性与可行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

4.2建构功套用本体内容

依据课程目标、选编原则,我们选取有一定群众基础,且对青年身心影响作用突出的长拳类作为教学内容。

按照桩功――套路――用法结构编排。

具体程序为:按照基本功――单势动作――攻防练习――个人套路――对练套路――对打应用。

功法选择桩功,马步、弓步等练习。

优化套路。精选技法,精编套路。由于课时等条件限制,我们只选取主要的步型桩功动作,单势基本动作包括长拳中常用和基本的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四种步型,冲、贯、勾、推掌四种手法,蹬、弹、瑞、鞭、勾踢五种腿法和摔、拿等动作,体现出踢、打、摔、拿四类主要技法,但是,我们只选取最为基本的1~2种技法。

强调应用。单势练习紧密结合单势的攻防练习,又将单势动作以套路形式串联起来,再把攻防练习同样用套路的形式连接起来,最后,适当做无条件的应用练习,整个体系较完整地反映了长拳类的技术体系。

4.3提出弘扬文化利精神的措施

技术传承本身就是弘扬文化和培育品质,但是,我们还要用具体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和养成优秀品质,反映出文化精神!

突出武礼规范。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技术内容,还包括了武术特有礼节和行为规范,如上课前先行抱拳礼,对练开始与结束行抱拳礼。

培育个性品质。练习中,特别是在对打中,在正确的技术情况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怕苦的拼搏精神,如果对练中出现失误不得有相互抱怨责备言语,通过练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老师讲解动作后学生要点头致谢,培养谦虚有礼貌的品行。

5结论与建议

5.1.1目前学校武术教学内容问题:由于对武术本质认识的偏差,造成武术的肢解与拼凑,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忽视拳种、偏视套路、弱视应用、轻视文化等弊端。

5.1.2构建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原则为: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杨文化。

5.1.3学校武术课程的具体内容体系结构为:一体两翼,功套用统一为本体,弘扬民族文化,塑造个性品质为两翼。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70-171.

[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1.

[3]蔡仲林.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9-10.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6

论文关键词:武术;大学体育课程;优势;改革途径

一、武术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一)武术的文化特征

1、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门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原因。

2、健身性。武术训练不仅重视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独特性。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二)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2、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大学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3、优势。一般的体育运动效果都仅仅是对外在表现的强健,然而武术确实一种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运动。武术强调的是内外俱练,身心双修。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特别是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长期锻炼对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气养血,改善人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改革途径

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现象突出;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秩序不是太乐观;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办学物质条件较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面对此种现象,结合当前武术教课情况,就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微薄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基本功的练习时间要适合学生体质状况,采用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多个基本功动作轮流练习的方式,并结合小组合套路的练习学习和复习基本功。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本功的学习,并为学习套路做好体能准备。另外,在套路的学习上,除了加强对套路中每一个动作的攻防意义的讲解,还要注重精选适合大学生学练的套路,以增加课堂上同学们的活跃性,使大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这门艺术之中。

(二)加强师资力量

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推出对高校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出新的挑战。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师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有密切的联系。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各高校因扩招而后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的状态突显出来。因此,加大场地、器材建设的投入是摆在各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应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可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院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7

一、研究目的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武术的长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自卫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通过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发现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兴趣衰退现象和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有限的情况。

(二)实践法

通过让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首先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当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少林寺》,到现在甄子丹的《叶问》。学生们已经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工作中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保持这种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化为他们习武的动力。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武术是一种长期的,需要大毅力进行下去才会有收获的运动。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让他们自觉自愿的练习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环境和氛围不够好的缘故。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制造氛围与环境。武侠片里的音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年黄飞鸿里的《男儿当自强》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完全可以将之加以利用,在声效方面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像电影黄飞鸿里片尾结束时的那种气氛,使学生们乐于学习武术。

除了好的音乐,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战争文化,就是阵法。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给了我们繁多的阵法种类,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从最简单的一字长蛇阵开始到两仪、三才、五行、八卦逐渐深入。既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阵法这种独特的体系会进一步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武术的练习更有兴趣和激情。

练武首先是从基本功开始的。武行内常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一位负责的体育教师,我们肩负的不只是交给我们的学生们一个武术套路。更要让他们在武术的学习中能够受益终身。但是基本功的锻炼是个长期的、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的过程。孩子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对某一项运动保持长久的兴趣,作为一位体育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下面要谈到的化基础训练为小型比赛项目的原因。

所谓小型对抗赛,就是同时安排两人以上,十人以下的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对抗。基本功的对抗内容可事先进行系统规划。比如,可以由10个俯卧撑、30次蹲起和50次跳绳组成一次基本功训练对抗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限制完成时间来不断提高难度,使学生觉得它更有挑战性。我们平时让学生正常做这些基本功锻炼,他们肯定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是偷工减料地来完成,我们也没精力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动作。但是将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变成比赛,不仅学生自己做好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高,而且为了获胜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对手。这样我们的基本功训练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小型对抗赛的比赛内容很适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进行开展,因为它组织灵活,内容多样而耗时短。并且对场地的要求较小。

(二)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

基本功虽然是武术的根本,但它毕竟只是武术中的一部分而已。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武术教学中的第二大问题,那就是武术套路教学。但是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对武术套路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也就是武术教学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练法,它的本意是让练习者通过不断的套路练习使练习者对套路中的武术动作更加熟悉。但是国内的武术套路练习在现代的社会中遭到了普遍的质疑,认为是花架子。实际上武术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练法与打法。我们的老师就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所以只教练法不教或少教打法,但是事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和多源性。我们更要在教学中注重武术的实战性和击技性,使我们的民族尽快地从肉体到灵魂都强大起来。

当然,我所提倡的打法教学是在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其更加简化。将实战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在练习武术套路的同时进行一些实战培训。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交错放置三到五个沙袋,让学生在前进过程中对沙袋进行击打。或在学生身边放置一圈沙袋让学生不断对沙袋进行击打,锻炼学生的打击速度和力道。除了击打方法外,武术中身法也是重要的一环。通常的身法训练如梅花桩、九宫步等太过繁复,不宜于学生快速掌握和运用到实战当中。如果能在上两种击打训练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脚边设置上一些障碍物,当学生熟悉这种训练后,再改变障碍物的布局使难度再次提高。当学生可以在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进退自如的时候,就是我们大功告成的时候。

关于武术器械的教学,我不建议学生进行对抗训练因为它十分危险。但是器械练习是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以强身为本、实战为辅的方针指导下。我个人建议器械训练将基本功训练放在第一位,器械套路放在第二位。至于器械的选择上我认为长棍是不错的选择。棍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实用性。

对于棍术的基本训练,我建议以力量训练为主,技巧训练为辅。先来说力量训练,我们可以让学生双手持棍成马步站立;然后让他们用棍子去挑动一只空水桶。教师的任务是不断计数,并在适当的时候向桶里加水来提高水桶的重量。然后让学生持一加重的长棍进行劈棍训练和刺杀训练,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并校正他们的姿势。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8

中学体育武术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整个武术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传道授业、教学育人的发起者,教师应该充分提高自身的武术教学知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总结教学经验,对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武术学习进展等有个大致了解,采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规范自身的武术动作。在进行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部分学生反映对武术教材的一些内容不能理解,认为晦涩、高深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武术教材内容有着合理的选择,在执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用简洁、生动、易懂的语言合理讲解武术知识,使得学生更易掌握相关的武学知识,便于武术教学的开展。

1.2教学安排要严密、教学方法要有效

教师应该先要设计学期教学规划,确定教学目标,并要将目标通过合理有序分解成阶梯型的系列任务,按照其先后顺序在每堂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逐一落实,督求学生完成规定任务,最终确保了武术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武术学习状况的调查,来认识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并经过适当调整,力求合理、有效,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进程。

1.3注意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因为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如一般情况下,对于武术学习,男生的学习效率比女生对武术知识技能的掌握速度要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都应设有不同而适当的要求,借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4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教师应该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着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武术动作应该言传身教,训练时应该在一旁守护,确保学生的学习安全,让他们注意身体的协调能力,指导他们按照规范进行练习,确定训练强度,以免引发其对武术学习疲劳。

1.5利用多媒体教学,安排多样化的考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可与时间观看与武术相关的影片,如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等,以影片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效果来激发他们对武术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武术教学,如将武学套路、招式进行放慢,便于学生记忆等等;设定多样化考试,充分考察学生对中学体育武术运动的掌握程度,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对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牢固,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否则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基本功的学习,端正某些学生好高骛远、目空一切、沾沾自喜的学习态度。经过对武术百家的调查研究,武术套路一般与文章结构组成极为类似:在编写文章的过程中,其文字、短语、语句、语法就是写文章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功底扎实了,才能写出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实际意义的好文章;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同样如此,其基本功就是动作外形、手法、步法、步型、跳、墩、起、走、缓、急、协调等单一或者多个综合的最基本武术动作,将它们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就产生多彩纷呈、琳琅满目、林林总总的武学套路。因此,教师严格规范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进一步武术学习的要求,还是学生学习拳法、腿法等武术技术水准提高的先决条件。目前,在中学体育中,一些武术教师在初期就交给学生复杂的套路,这无疑是拔苗助长、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最终教学效果也是欲速而不达、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对于武术教学十分重要。

3学生对于有关的武术术语应有正确认识

3.1武术术语概念

所谓武术术语,就是规定特一武术动作、理论知识、套路等内容专业性词语,如电影《功夫》所出现的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等。每一个武术术语的形成都需要有详细的过程,其以精准简练的文字来形容武学动作的特征,进而在长期实践中,归结成武学概念。

3.2对武术术语的规范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一听到武术术语,就会在脑海当中形成较为直观的情景,在经过武术教师合理指导与点拨下,加深对武术术语的理解,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阅读相关武术书籍的时候,不再盲目评测、随意幻想等等。我国武术运动历史悠久,其留下的典籍众多,而自主学习模式是学生武术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实施流程就是学生通过研读武学典籍,来提高自身的武学素质。这时如果对典籍论述的武术术语不甚了解,那么只能是望洋兴叹、所得甚少了。

4培养学生观看图像、视频学习武术的能力

在中学体育中开展武术教学时,有效利用武术图像、视频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武学典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图文解说,学生在阅读或者训练时,应该按照图像任务武术动作来规范自身的动作,并严格根据有关解说开展武术学习,如果遇到不懂之处,就应该向武术教师请教或者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弄清关键动作,了解其含义、作用。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怎样辨识武术图像,让他们能够清楚武术动作衔接、方向、角度、力道、虚实、回返路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观度相关武术教学视频,通过后退、快进、调慢等视频功能来充分掌握武术动作、套路组合、技巧分解等,提高学生自行学习能力,促进武术教学的长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武术学习的意识。

5认识武术套路的形成特点和坚持原则

在中学体育中,武术套路的学习是武术教学学习重要内容之一。在巩固学生武术基本工之后,武术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输武术套路,不管是采用自己编织的新型武学套路,还是选取相关书籍中记载的武学套路,都应该让学生对其形成特点和所要坚持的原则有着充分的认识。教师应该有效分解武学套路,因为每个武学套路都是由单一动作或者多个组合动作组合经相互连接,再加上预备和收尾动作组成的,例如最常见的五步拳套路可分解成预备动作、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传掌、虚步挑掌、收尾动作等等,便于学生学习和对套路某个动作训练程度,并要保持整个武术套路演练流畅。套路动作包括踢、打、摔、擒、刺、击等方面,其表现特点就是攻击和防守,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解套路的攻防规律,使得他们在训练中更好地调节武术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此外,学生对不同套路的特点和风格有着大体的了解,这样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就会根据自己身体素质的高低来选择适合的拳法、腿法,在实际训练中加深体会,达到切实掌握的目的。

6明确武术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武德修养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9

[关键词]中学武术套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17-01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集养生之精髓,融技击大成,形成了众多门派和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她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形成了内涵丰富、层次纷杂的庞大理念体系。她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近几年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拳种在中国的大力宣传及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开始远离了我们的武术,甚至不惜重金开始学习这些外来文化。因此,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武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中小学是学好武术的黄金期,是打好武术基本功的关键时期。抓好中小学武术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武术课的教学,就显得日益重要了。

一、中学武术教学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古就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纵观河南武术教学现状,除了登封、焦作等地武术开展较好之外,多数地区武术教学开展并不尽如人意。

(一)领导重视不够。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对体育课重视不够,武术课的开展与普及也就可想而知了。武术兼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项功能。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大对武术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师资力量欠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但在中学体育师资队伍中,具有武术专业并具有武术基本技能的专业教师却很少。在体育教师中,多数教师因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武术教学,也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教武术。究其原因,武术教学工作强度大、示范累、工作枯燥,远没有球类等运动教得开心、自在。

(三)教学方法单一。在中学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仍然墨守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致使学生上课没有激情、动力,久而久之也就不愿上武术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加之许多动作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所以更是增加了讲授的难度。如果示范位置选择不好,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和接受。

(四)开课率不高。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武术课教学的开课率往往不高。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没有合理地开设武术课。由于武术技术和技能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武术对练习者的力量、耐力、柔软、灵敏、协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武术的基本功训练,如腿功、肩功、桩功、手眼、平衡等都需要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够积累下来。所以,武术课的教学需要有课时量的保证。但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往往以田径、球类项目为主,武术课所占比例较少。

二、建议

武术作为优秀的中华文化,它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中学大力推广武术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让更多的学生上好武术课、练好基本功、扎好武术底,为以后的训练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力宣传武术文化。学校教育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武术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做好武术课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各级领导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树立先进的武术教学理念,摆正武术教学的位置,开创中学武术教学的新局面。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要身体力行,不言苦,不言累,充分发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品格,争取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心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在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合理适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采用挂图、音像制品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变古板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让其乐而忘返。充分利用完整和分解教学法、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相结合、正误对比教学相结合、严格要求与适时表扬相结合等。争取选编适合地方特色的教学教材,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我们的武术课堂变成武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阵地,让我们的武术课堂化为学生展翅翱翔的天空。

(三)加大经济投入。学校各部门在政策上要给以支持,经济上给以援助。投入资金修建武术场地,购买武术器械,开展武术比赛,举行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培训和培养机制,让教师成为专业的人才,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青年。

总之,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永不放松。同时,武术教学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她是我们大家的事情,需要广大领导的支持,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配合,需要莘莘学子的不懈追求,但愿我们的中学武术教学会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王丽.中学武术教学探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1.

[3]周家宝.试论中学武术套路的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8.6.

武术基本功教程篇10

李卫东(1991-),男,山西朔州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周荣清,(1989-),男,云南普洱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摘要:现在大部分高校存在武术教学,但有的高校武术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不齐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武术教学改革走向进行研究,使更多的同学喜欢并热爱上武术,使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通过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访问,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武术。

1.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多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可供大家娱乐和观赏的体育项目也随之增多,很多时尚项目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相对来说,武术已经有些跟不上潮流,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了。加之有些学校没有练习武术的氛围,社会也缺乏这一方面的提倡,造成了某些学生虽喜欢武术却没人练习的现状。

1.2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时有限,内容比例8%左右。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学生基本是不选择武术课程进行学习的。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其中的一条主要因素。

1.3武术教室严重缺乏

由于武术教学本身的特殊性,上好一节武术课并不是每一个教室能胜任的。现今高校武术教学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缺乏师资队伍,同时非武术专长的教师又难以胜任的现象。武术教师应该不仅仅体现为运动技术水平的高超,而应具备相当的武术道德修养,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从事过武术教学的教师都了解,没有扎实的武术功底、相对的运动经验,不可能上好一节武术课,更谈不上教学质量。教师的示范讲解准确性、演练能力水平的高超、教学经验的丰富是调节好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达到显著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1.4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一直以来,武术分值的评定是定性而非定量。高校现行的武术考试评分标准一般由三个组成部分:考勤分、技术评定分、上课积极性分。而每个学校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部分组成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考勤分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评价体系势必导致学生只是通过学习武术套路中的“花架子”的形式应付考试,而对武术招式中的攻防含义一知半解,甚至毫不了解。

2.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注重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武术基本功是学好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接受武术套路的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内容非常丰富,按身体部位和练习形式可分为类: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和扑滚练习。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结束大学体育必修课以后,许多套路已不能再完整地练习,但所学基本功动作,如腿法练习种的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直摆性腿法,前蹬腿、弹腿、侧踹腿等屈伸性腿法,各种掌法、拳法、腾空动作以及发展柔韧相练习的各种压腿压肩和下腰等动作,学生多能很好的完成,也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2.2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个性差异,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武术技能和道德文化修养,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性能力得到引导和培养。

2.3加强动作规范化训练,做到程序规整

学校体育大纲的武术教材,通常由国家规定套路,作统一的动作要求。因此,程序规整是规定套路的一大特点,要求在演练规定套路时,必须完全按“规定”进行,如果在完成某一动作出现原则性的“变异”,或在程序的某个环节上多做或少做一个动作,都是错误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动作规范训练。动作规范是规定套路的主要特点。所谓动作规范,就是演练中每个动作需要按规定套路图解的规定模式进行,做到形、法清晰,技术合理。不但要求动作在主要方面不出现变异,而且要求在一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器械的方法上也不出现原则上的变异。

3.结论及建议

3.1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社团的作用。高校当中形形的社团对于相应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团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仅次于班级。有很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很有兴趣,只是没有人引导往往就荒废掉了。这就要求武术社团在高校中起到了一个团结这些有共同爱好的人,把喜欢武术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互相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个组织,武术团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替代的,武术团体的集体活动,往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学生。

3.2武术应该推陈出新,时尚起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武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是既要发扬又要继承。继承前人留下的经典的文化、传统、养生知识,同时为了适合这个社会的需要又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开发出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项目,加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龚明波,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2011,11

[2]罗春霞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调查及改革设想[J],浙江体育科学,2003,(1).

[3]李竖锐.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4).

[4]张彩琴,刀方林.刍议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